- 939.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国的河流
【知识梳理】
一、外流区为主
1.外流河与内流河:
(1)_____河: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2)_____河: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河水主要来自_____________。_____水量大,大部分属于_______河流。
4.京杭运河:北起_____,南至_____,自北向南经过北京、_____两市及河北、_____、江苏、_____四省,沟通海河、_____、淮河、_____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5.湖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_________。最大的湖泊是_______(咸水湖),最大的淡水湖是_______。
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 季节性
北京 杭州 天津 山东 浙江 黄河 长江
东部平原 青海湖 鄱阳湖
二、滚滚长江
1.基本特征:
(1)发源地、长度、注入海洋:_______山 _________、 _____。
(2)第一大河:中国长度_____、水量_____、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3)河段划分:
(4)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云贵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唐古拉 6300千米 东海
最长 最大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2.开发利用:
(1)“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占全国的____,可利用水能资源占全国的_________;主要集中在_____河段;最大的水利枢纽是_____水利枢纽。
(2)“黄金水道”:长江是_____向交通的大动脉,干支流通航里程超过7万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________。
40% 一半以上 上游 三峡
东西 60%左右
三、滔滔黄河
1.基本特征:
(1)发源地、长度、注入海洋:
(2)河段划分:
(3)流经的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___________、_________、
华北平原。
(4)水文特征:
上游:多峡谷、多支流、水量大且清澈。
中游:多峡谷、多支流、多_____。
下游:形成“_______”,流域面积狭小。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泥沙 地上河
2.综合治理:
(1)上、中游:大力开展_________工作,控制_________,减少泥沙下泄。
(2)下游:_________,加固_________。
水土保持 水土流失
修堤筑坝 黄河大堤
【归纳总结】
1.歌诀记忆
(1)黄河干流流经的9个省区:青川甘宁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鲁。
(2)长江主要支流按照注入干流的先后顺序:
雅砻岷江北侧归,嘉陵乌江湘江美;
汉江赣江分南北,黄浦江是长江尾。
2.黄河、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河段
黄河
长江
上游
河源水清,峡谷段水能丰富,河套段水流平缓
落差大、多峡谷、水能丰富
中游
多支流、多峡谷、含沙量大
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
水流缓慢,泥沙沉积,形成“地上河”
江阔水深、少支流
3.黄河、长江水患的治理
(1)黄河水患的治理。
上游:保护草地、防止荒漠化;
中游: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下游:调水冲沙,疏浚河道,加固堤防。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治理黄河的根本是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2)长江水患的治理。
中上游:禁止乱砍滥伐,营造水土保持林;兴修水库;对荆江河段进行“裁弯取直”。
中下游:在湖区实行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疏浚河道。
【拓展延伸】长江水患的原因
自然原因: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流域面积广;支流多,暴雨使南北两岸支流同时涨水;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有“九曲回肠”之称,排水不畅;中游地区湖泊淤积,蓄洪能力下降。
人为原因:中上游乱砍滥伐,水土流失加剧,河湖淤积;中下游围湖造田,湖泊蓄洪能力下降。
【易错提醒】
1.易错点:
(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不是第二大河,因其径流量不及珠江。
(2)黄河、长江水能主要集中河段:
黄河——上游和中游;长江——上游。
(3)黄河流经中游河段后产生的泥沙最多。
(4)最大支流:
长江——汉江;黄河——渭河。
(5)水利枢纽:
长江——三峡;黄河——小浪底。
(6)“地上河”出现的河段:
黄河——下游;长江——中游荆江。
(7)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水岭是巴颜喀拉山和秦岭。
(8)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
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
【方法点拨】
1.构建脑图,简化记忆:
(1)黄河:
(2)长江:
2.列表归纳,辨析比较长江、黄河开发利用、主要问题及治理措施:
比较项目
长 江
黄 河
上游
中下游
上游
中游
下游
开发利用
水能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
航运、淡水养殖
水力发电
水能开发、引黄灌溉
引黄灌溉
主要问题
水土流失严重
洪水灾害
土地荒漠化、凌汛
水土流失严重
洪水灾害、凌汛
治理
措施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修筑梯田
加固堤坝、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水库
植树种草、合理放牧、退耕还林还草,炸冰泄洪
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加固黄河大堤、炸冰泄洪
【典题探究】
读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与黄河的流量都不大
B.长江与黄河都结冰
C.黄河有“黄金水道”之称
D.长江流域生态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导致含沙量增大
【易错提醒】(1)黄河最突出的水文特征是含沙量大。(2)由长江的回答可知其含沙量也在增大,究其原因是生态环境破坏,引起水土流失。
【针对练习】
1.我国水能蕴藏量最多的是 ( )
A.黄河水系 B.长江水系
C.珠江水系 D.雅鲁藏布江水系
【解析】选B。本题考查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长江是我国水能蕴藏量最大的河流,被称为“水能宝库”。
读图完成2-3题。
2.图中甲所示河流所在地区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是 ( )
A.甜菜 B.大豆 C.油菜 D.花生
3.图中A段流量大于B段,造成这一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A段用水量小于B段
B.A段支流少,B段支流多
C.A段内冬季积雪融化补给大于B段
D.A段内蒸发大于B段
【解析】2选B,3选C。本题组结合松花江和黄河的径流量示意图综合考查相关知识。第2题,松花江位于东北地区,该地区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是大豆。第3题,根据图中所示,松花江在春季积雪融水补给量大,故流量大于黄河。
4.关于长江、黄河的正确描述是( )
A.黄河有“黄金水道”之称
B.三峡是黄河干流上著名的水利枢纽
C.长江是我国第二大河
D.长江丰富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
读黄河及黄河“地上河”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2所示景观,主要位于黄河的 ( )
A.甲河段 B.乙河段
C.丙河段 D.丁河段
6.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在于 ( )
A.上游修建水库 B.下游加固大堤
C.中游水土保持 D.上游植树造林
【解析】5.D 6.C。本题组结合黄河及黄河“地上河”示意图综合考查有关黄河的知识。第5题,黄河下游地区水流速度变缓,泥沙淤积河道,形成“地上河”。第6题,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理黄河“地上河”的根本措施。
7.长江、黄河上游共同的特征是( )
A.水能资源丰富 B.黄金水道
C.含沙量大 D.结冰期长
【解析】选A。本题考查长江、黄河水文特征的比较。长江、黄河上游流经我国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丰富。黄金水道是对长江航运价值的肯定;含沙量大是黄河突出的水文特征;黄河有结冰期,长江干流无结冰期。
读漫画《长江与黄河的对话》,回答8~10题。
8.该漫画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
A.水土流失 B.旱涝灾害
C.土壤盐碱化 D.土地荒漠化
9.该漫画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
A.围湖造田 B.乱砍滥伐
C.过度放牧 D.不合理灌溉
10.与长江相比,黄河下游流域面积极其狭小,主要原因是 ( )
A.多峡谷,水流急 B.多洼地,降水少
C.多瀑布,河道深 D.“地上河”,少支流
11.读我国长江、黄河水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和黄河均发源于________高原,共同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它们受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流向均大致____________,长江注入________海。
(3)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的特征是____________,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黄河________游河段水能资源丰富,建成了多座水电站,黄河在“乌金之乡”和“古朴秦川”分别接纳了汾河和渭河两条支流,“乌金之乡”是指山西省,而“古朴秦川”是指________省。
【答案】(1)青藏 青海省 四川省
(2)自西向东 东
(3)沟壑纵横 水土流失严重
(4)上中 陕西
1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2015年6月1日,从南京驶往重庆的“东方之星”游轮突遇龙卷风,在长江湖北荆江段倾覆。
(1)长江发源于 山脉,曲折东流注入 海。长江因 价值高,被誉为“黄金水道”。
(2)“东方之星”游轮倾覆地点位于 省境内的长江 游河段,这里江宽水深不利于救援工作。
(3)救援期间,该地区正处于 (夏季气候特点)的季节,使得长江 上涨,流量增大。为此,国家对长江干流上目前最大的 水利枢纽进行了三次调度,减少出库流量,为救援创造了有利条件。
(4)浑浊的江水也给救援带来困难,这表明长江 (水文特征)较大,主要是由于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带来严重的 (生态问题)所致。
【答案】
(1)唐古拉 东 航运 (水运)
(2)湖北 中
(3)高温多雨 水位 三峡
(4)含沙量 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