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50 KB
  • 2021-05-13 发布

中考语文写作辅导分类复习学案4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写作辅导站 拟 题 ‎【技法点拨】‎ ‎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条龙,那么,题目就是这条龙的眼睛。眼睛有神龙能飞,题目有神文增辉。题好一半文。题目拟得好,能获得好评,获得高分。中考作文大多是话题作文或者是给材料作文,要求学生自拟题目,因而拟好作文题目就显得尤为关键。好的作文题应是:新颖,能引人读文。那么,怎样拟出这样的作文题呢?‎ 一、反常法 ‎ 现在的中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常常在选择文章题目上显示其独特的见解。如《欲速可达》,作者取题目时就用了反常手法,取“欲速则不达”之反义,令人耳目一新。其他的如《没有“异想”,哪来“天开”》也有这个效果。‎ 二、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化的语言 ‎ 如果你有心把文章写成比较诗意的散文,或者说你工于散文,那么不妨考虑用散文化的语言,有先声夺人之势。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着一袭美丽的绿袍》《一丝甘醇沁心田》等题,无不显示小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与灵气。‎ 三、谐音法 ‎ 针对一篇歹徒抢劫银行,一位青年上前与之搏斗,而有一些人却围观不助的新闻,有的同学写读后感时,拟题为《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 ‎》,用了谐音法,把两种不同的态度并列在一起,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拟成《〈街头一幕〉读后感》《赞见义勇为精神》《谈世界观》等,就显得一般,读者看到题目后就不想看正文了。再如,针对当前中学生重文轻理的现象,有个同学写评论文,拟题为《要重理“亲”文》。这题目显得鹤立鸡群,与众不同。‎ ‎ 而如果拟成《要文理并重》《不能忽视文科》等标题,就一般化了。‎ 四、套用法 ‎ 对影片名、歌曲名、古诗名以及成语俗语等进行借用或改造,使之成为文章的题目,这就是借用。这样的题目显得典雅大方,亦庄亦谐,妙趣横生,引人喜爱。如《不能忘却的记忆》借作名篇的名字,《爱拼才会赢》借用歌名,《敢问千年谁最酷》改自电视剧主题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套用成语俗语,《何以解忧,惟有文章》套用了诗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我的眼里只有你》套用了广告词。这些标题通俗明了,妥帖自然,让人耳目一新。‎ 五、比拟法 ‎ 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拟题,也能使人耳目一新,惹人喜爱。例如《我与自信签约》这个题目,让人看了禁不住要问:“我”怎么与“自信”签约呢?于是有了往下读的欲望。其他的如《干粮和猎枪》《忠诚:沟通友谊的桥梁》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六、悬念法 ‎ ‎ ‎ 就是故意用违背常理逻辑的语句作题目的方法。这种题目能激起读者的兴趣,有想一口气把全文读完弄个水落石出的效果。拟题时运用造悬念的方法,还能给读者以充分的联想和想象的空间。如《感谢车祸》,“车祸”为什么还要感谢呢?读者急于想从文中看个究竟。其他的如《美丽的谎言》《地球上最后一个人》《三人一双眼》《拍卖诚信》和《耳朵“挑食”》等,无不使读者想看下去。‎ 七、流行语法 ‎ 流行语作为流行时尚,非常容易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同时,在这个信息社会,同学们对流行时尚都有相当的了解,要利用这个拟题,相对于同学们来说比较容易,把握时尚,几乎是信手拈来。如《在桥一方》《都是课外书惹的祸》都是用当前流行的词语作题,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有一种亲近感而产生阅读欲。再如《李白上网》,这不禁使人要问,李白怎么会上网,上什么网等,从而想看个究竟。其他的如《QQ城风波》《给韩寒让出一条道》等,无不撩起读者阅读的欲望。‎ ‎ 新鲜而引人的拟题方法不止以上这些,还需师生们加以探索。‎ ‎【范文引领】2010徐州中考 ‎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是央视广告中的一句经典广告词。‎ ‎ “心是什么?它既是一种人生理想(志向、信念……),也是一种人生态度(毅力、勇气……);“舞台”是什么?它可以指展示才华的空间,也可以指人生取得的成就……‎ ‎ 请以“心”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青萍之末,风舞翩跹 ‎ 风起于青萍之末,舞于松柏之下。‎ ‎——题记 ‎ 生命如风。好一个隽永的比喻。‎ ‎ 人们曾无数次为生命寻一个比喻,可都不如风来得贴切。因为如风的生命必有如风的心境。如风的心境,或坚毅,或隐忍,或飘逸,或豁达,总是如风一般清逸爽朗。‎ ‎ 我相信美丽的心总是有风的骨血的。‎ ‎ 苏轼,这个如风的男子。他有一颗如风一般的灵动的心。风是过往人间的精灵,不会去承载世俗的沉重。但为何世俗的枷锁却非要禁锢风的精魂?!黄州诗案后,这个如风的文人开始像无风可御的枯叶一般坠落。游走,游走,城市接着城市。苏轼的心,沉在风之底。看江上之清风,览山间之明月,间或做一个神鹤翔舞的梦。风呢?只有独处时才会偶尔造访。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没有触动他的心底。在那最黑暗的谷底,一阵风终于从遥远的心底青萍之末,翩跹而来,如此恰当地拨动了他的心弦。弦响心动。这不是柔柔拨动,而是如斯的强烈,是如同裂帛般的四弦一声啊!‎ ‎ 弦断帛裂。王者的雄风如长虹锐利贯通尘封的心房。豁然,释然,顿悟。‎ ‎ ‎ ‎ 他重整旗鼓。从此,逍遥红尘,寄情山水,如新生一般,再从那青萍之末,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地翩跹而来。‎ ‎ 心如风,神如风,自然如风一般生活。乘风而来,又御风而去,只留下不朽诗篇,仍在新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 苏轼乘着心风而舞,又乘着心风而逝。转眼千年,风已舞遍。只有字字珠玑的文采风流依然如他的心风一般,在那亘古的舞台上,盘桓,翩跹,且诉且舞。‎ ‎ T形的历史舞台,台上充实而台下空荡。人们乘风来去,留下和带走。过客和主角,群舞和领舞,全部取决于你的心。乘着你心底的风,在那充实却也广阔的心灵舞台上舞动吧!用你生命的精华,舞出最华丽的独白,用你的旋舞扬起一阵可以穿越时空的劲风,让它如刻刀一般在历史的舞台上永远铭刻你的精魂,也让那流转的风翩跹舞动,舞出旷世的华彩——‎ ‎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实战演练】2010年重庆市中考 ‎ 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 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棵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父亲说:“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到后来,为什么白杨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这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要求:①自拟题目,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