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50 KB
  • 2021-05-13 发布

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学科渗透题

  • 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学科渗透题 例 1 下列选项中的实验所对应的图象错误的是( ) A B C D A.在有无催化剂时分别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等质量的 Fe 粉、Zn 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 C.向一定体积和浓度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向硝酸铜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分析 本题将变化过程放入坐标系中进行探究,使得变化过程图象化,体现了变化的数 形结合,能很好地训练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分析能力。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不能增 加生成物的质量,所以有催化剂的反应快,但二者最终生成气体的质量相同,A 正确;等质 量的 Fe 粉、Zn 粉分别与足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锌反应速率快,用的时间少,而铁生成 的氢气多,B 错误;一定体积和浓度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溶液逐渐由酸性变 为中性,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溶液变为碱性,C 正确;向硝酸铜和硝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先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开始没有沉淀,当硝酸反 应完毕后再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钠,即图像不从原点开始,当硝酸铜完全 反应后就不再产生沉淀,D 正确。 答案 B 例 2 如图所示进行实验,同时将针筒内全部液体迅速注入容器中,实验内容如下表所 示。 实 验 编 号 容器Ⅰ 针筒Ⅰ 容器Ⅱ 针筒Ⅱ 红墨水 液面位 置 a 二氧化 碳 (充满) 10ml 澄清石灰 水 二氧化 碳 (充满) 10ml 水 保持 左高右 低 b 0.65g 锌 15ml 盐酸 0.24g 镁 15ml 盐酸 实验开始前红墨水左右两端液面保持相平。容器Ⅰ、Ⅱ体 积相同,装置气密性良好。 (1)实验 a 中,容器 I 内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红墨水液面位置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实验 b 中,针筒Ⅰ、Ⅱ内盐酸足量且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产生气泡更剧烈的容器是 ________(填“Ⅰ”或“Ⅱ”),红墨水的位置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 (1)实验 a 中,容器Ⅰ内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 水,石灰水变浑浊;容器Ⅱ内二氧化碳溶于水,压强减小,容器Ⅰ内二氧化碳与澄清的石灰 水反应,压强减小的更多,因此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2)实验 b 中,镁比锌金属活动性强, 与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镁反应速率快,所以产生气泡更剧烈的容器是Ⅱ;开始时, 镁反应速率快,产生氢气多,容器Ⅱ内压强比容器Ⅰ大,所以红墨水右端下降,左端升高; 由于盐酸是足量的,0.65g 锌与 0.24g 镁产生的氢气质量相同,最后两容器的气体体积一样, 压强也一样,两端红墨水的液面保持水平。 答案 (1)石灰水变浑浊,产生白色沉淀 Ca(OH)2+CO2═CaCO3↓+H2O (2)Ⅱ 开始时 左高右低,最终左右相平 例 3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过程如右图所示: (1)吸收大气中 CO2 的环节是_____________。 (2)由于人类消耗化石燃料的增加和森林的乱砍 滥 伐 , 使 空 气 中 CO2 的 含 量 上 升 , 从 而 导 致 _____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请写出一条因气候 变 暖 给 人 类 生 存 环 境 带 来 影 响 的 情 况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科学家研究得到:海洋是吸收大量CO2的地方。 如果工业生产产生的 CO2 排放量继续以目前速度增 加,海洋将成为“酸化的海洋”。请写出酸化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将空气中过量的 CO2 和 H2 在催化剂和适量条件下转化成液态甲 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3H2 甲醇+H2O。则甲醇的化学式是______。 分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二氧化碳气体能像温室的玻 璃或塑料薄膜那样,使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使全球变暖,这种现象叫“温 室效应”,全球变暖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 土 地 沙 漠 化 , 农 业 减 产 等 ; 二 氧 化 碳 和 水 反 应 生 成 碳 酸 , 化 学 反 应 方 程 式 为 CO2+H2O=H2CO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确定甲醇的化学式是 CH3OH。 答案 (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的热量 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 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等 (3)CO2+H2O=H2CO3 (4)CH3OH 例 4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分析 本题借助于古诗句来考查物质的变化,使考题充满文学气息,可以启发学生积极 的思考,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大有帮助。“野火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燃料的燃 烧,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过程 中发生了生石灰与水、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夜来 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形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的过程中有 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 C 强化训练 1.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表示错误的是( ) A.物质形成溶液的 pH B.化合物中氦元素的化合价 C.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 D.铁、铜的金属活动性 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包含关系 并列关系 交叉关系 ①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②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 ③单质与化合物属于交叉关系 ④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⑤中和反应与复分解反应属于并列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④ 3.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活动,瓶口密封,忽略水蒸气和 温度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经数小时实验后,U 形管 A、B 两处的液面会出现下列哪种情 况( ) A.A 处下降,B 处上升 B.A、B 两处都下降 C.A 处上升,B 处下降 D.A、B 两处都不变 4.下列是明朝诗人于谦的《石灰吟》:①千锤万凿出深山,②烈火焚烧若等闲,③粉身 碎骨浑不怕,④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隐含物理变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2)请写出诗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CO2 与 NaOH 溶液的反应无明显现象。为证明二者发生了反 应,小红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向一盛满 CO2 气体的锥形 瓶中注入一定量的 NaOH 溶液,迅速塞紧橡皮塞(胶塞中插有一下端 系小气球的玻璃管)。然后振荡锥形瓶,会观察到小气球逐渐胀大, 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世界上的物质丰富多样,有些物质能危害健康,现代社会中,毒品的危害并未完全消 除,工农业生产带来的污染依然存在,香烟的产销量依然巨大。“珍爱生命,远离有毒物质”, 是我们的一种生活理念,保护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 国梦”,则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1)1839 年 6 月,在广州虎门,著名民族英雄林则徐将二 百多万斤英国走私鸦片全部销毁,显示了中华名族反对侵略 和坚决禁毒的坚强意志。当年销烟的方法是在海滩上挖池, 池中注水,且放入___________(填“烧碱”“纯碱”“石灰石”“生 石灰”之一),再将鸦片倒入池中销毁。 (2)鸦片的主要成分罂粟碱(化学式为 C20H21O4N)中,C、O 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___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近期,关于某地农户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进行大姜种植的报道引人注目。“神农丹” 的主要成分是涕灭威(化学式为 C7H14O2N2S),在涕灭威中,所含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元素 是____________。 (4)香烟中的尼古丁(化学式为 C10H14N2)是一种剧毒物质,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 ①吸烟能使人产生依赖性;②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2;③被动吸烟无害健康;④ 香烟中的尼古丁能诱发癌变;⑤吸烟能防治 H7N9 禽流感。 A.只有①⑤ B.只有②④ C.只有②③ D.只有③⑤ 答 案 1.CD 2.D 3.C 4.(1)① (2)CaCO3 高温=== CaO+CO2↑ CaO+H2O=Ca(OH)2 Ca(OH)2+CO2=CaCO3↓+H2O 5.CO2 与 NaOH 反应,导致锥形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6.(1)生石灰 (2)5﹕1 (3)氢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