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1.50 KB
  • 2021-05-13 发布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中考复习教案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年级 八 科目 生物 姓名 时间 主题 复习 第8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 ‎【教学目标】‎ ‎1.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过程 ‎3.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4.举例说出青春期生长发育的特点 ‎5.举例说出青春期生卫生行为和习惯的重要性 ‎6.描述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识别男女生殖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3.描述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识别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过程 ‎2..描述胚胎发育过程 ‎【课时安排】‎ ‎3‎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 一、知识备考,模块梳理 第8章  人的生殖和发育 ‎1.男女生殖系统结构及功能:‎ 结构 功能 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 男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分泌雄性激素,产生精子(无周期)‎ 输精管 输送精子 前列腺 分泌黏液 阴茎 输出精子,排尿 女性生殖系统 卵巢 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分泌雌性激素,产生卵子(有周期)‎ 输卵管 输送卵子 子宫 胚胎发育的场所 阴道 胎儿产出的通道,月经流出通道 雄性激素能刺激男性相关器官的发育和维持男性特征 雌性激素能刺激女性相关器官的发育和维持女性特征 例: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分别是怎样组成的?‎ ‎   为什么说睾丸和卵巢分别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中的主要器官?‎ ‎2.生殖过程 ‎(1)受精——指卵细胞与精子结合的过程。(如图8-3)‎ ‎(2)胚胎发育和营养 ‎①发育过程:‎ ‎②营养:胚胎通过胎盘从母体吸取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 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中结合。受精卵在输卵管中开始分裂。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 ‎(3)分娩——妊娠到280天左右(40周)左右时,胎儿发育成熟,通过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 ‎(4)结扎——结扎输卵管或输精管能够有效的阻碍生殖细胞的结合,既能达到计划生育的目的,又不会影响睾丸和卵巢的正常生理功能。‎ 例:为什么孩子长的像父母,但又不完全像其中一人?(精子和卵子中的遗传因素)‎ ‎3.人的生长发育 ‎(1)第一阶段:胎儿→婴儿  第二阶段:婴儿→成年(个体发育成熟)‎ ‎(2)婴儿期(0-1岁)、幼儿期(2-6岁)、童年期(7-11岁)、青春期(12-23岁)、成年期(青年阶段24-39、中年阶段40-59、老年阶段60- ~)‎ 例:成年期几个阶段的特点 ‎4.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体迅速长高,体重迅速增长。(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3)性器官发育迅速,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 ‎5青春期性发育:包括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第二性征的发育 ‎(1)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由幼稚型变成成人型 ‎(2)男女第二性征分别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     男性第二性征:胡须生长、喉结突出、声音变粗、声调较低 女性第二性征:乳房增大、声音变细、声调较低 ‎6.青春期卫生:(1)生理卫生方面(2)心理卫生方面 ‎7.人体概述:‎ 人体主要系统 组成器官 主要功能 运动系统 骨骼、肌肉 运动、支持、保护 消化系统 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 鼻腔、气管、肺 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循环系统 心脏、动脉、静脉 运输物质 泌尿系统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 神经系统 脑、脊髓、神经 调节生理活动 内分泌系统 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睾丸、卵巢 调节 生殖系统 睾丸、卵巢 产生后代 例: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举例说明?(运动时各个系统的协调统一)‎ ‎8.结构与功能相互统一,而结构的特性又和结构的成分有关。‎ 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骨的成分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钙盐,使骨脆硬;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使骨柔韧。这两种成分使得骨既有一定的硬度又有一定的弹性。‎ 人体在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成为一个复杂、协调、统一的整体。‎ 第2、3课时 二、习题讲解 教学 反思 ‎**中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年级 八 科目 生物 姓名 时间 主题 复习 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教学目标】‎ ‎1.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4.明白什么是合理膳食并理解合理膳食的意义 ‎【教学重点】‎ ‎1.说明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消化腺的作用 ‎3.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难点】‎ ‎.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课时安排】‎ ‎ 3‎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 一、知识备考,模块梳理 第9章 人的食物来自环境 一、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纤维素)、脂肪、水、无机盐、维生素 ‎(1)供能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也是细胞的组成物质)‎ ‎(2)非供能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纤维素 ‎(3)属于有机物的:蛋白质、糖类(纤维素)、脂肪、维生素 ‎(4)属于无机物的:水、无机盐 ‎(5)需要量最多的:水(人体失去体内全部脂肪和半数蛋白质还能勉强维持生命,但失水达到体内含水量的20%,很快就会死亡)‎ ‎(6)钙和磷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主要成分 营养物质名称 作用 分类 来源 蛋白质 主要为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 动物蛋白 瘦肉、鱼、奶、蛋 植物蛋白 豆类、谷类等食物 糖类 有甜味的:果糖等 水果、蜂蜜等 主要为人体发育、组织更新提供原料,也可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是主要的供能物质。‎ 无甜味的:淀粉 谷类、豆类和根茎类等食物 脂肪 主要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保温和防止机械损伤 动物脂肪 动物油、奶油、蛋黄、‎ 植物脂肪 花生油、豆类、芝麻,硬果类等食物。‎ 水 约占体重的60%——7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 ‎ ‎ ‎ 无机盐 约占体重的5%左右,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含钙、磷、铁、碘的无机盐 见附表 维生素 需要量很少,但是很重要的一类营养物质 VA 、VB1 、VB2、Vc、VD 见附表 纤维素 糖类的一种,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的 ‎ ‎ 蔬菜,水果 下表是几种无机盐的缺乏症状和食物来源。‎ 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含钙的无机盐 儿童缺钙时易患佝偻病(鸡胸、O形或X形腿)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时易患骨质疏松症。‎ 奶类、绿叶蔬菜、豆类、虾皮等 含铁的无机盐 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等)‎ 血液、肝脏、瘦肉、鱼、蛋、奶类等 含碘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海带、紫菜、虾、海盐等 下表是几种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 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 维生素A 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 动物肝脏、鱼肝油、胡萝卜、玉米等 维生素C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黄瓜、西红柿、橘子等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动物肝脏、蛋等 注:(1)植物性食物不舍VA,但它含有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成VA。‎ ‎   (2)VA、VD属脂溶性维生素,VB、VC属水溶性维生素。‎ 例:蔬菜是先洗后切好还是先切后洗比较好?‎ 二、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图9-10)‎ ‎(1)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牙齿: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三部分。‎ 龋齿:口腔内的细菌将糖类变成酸液,酸液会慢慢腐蚀牙齿表层的牙釉质。当龋洞深入到牙髓腔引起疼痛。‎ ‎(2)消化道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     消化腺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 ‎(3)消化方式:①物理性消化→牙齿 咀嚼、舌的 搅拌 、胃肠的 蠕动 、 胆汁 的消化等 ‎ ②化学性消化→分泌 消化酶 把 大分子 物质→ 小分子 物质 人体摄取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不能直接吸收,必须经过消化。‎ ‎(4)消化过程: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在口腔中开始)‎ ‎②蛋白质 多肽 氨基酸(在胃中开始)‎ ‎③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 + 脂肪酸 (在小肠中开始)‎ ‎④水、无机盐、维生素为小分子物质不用消化,直接吸收到血液 酶——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一类有机物,也称为生物催化剂 消化腺名称 分泌消化液 含有酶名称 消化对象 消化产物 唾液腺 唾液 唾液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胃腺 胃液 胃蛋白酶 蛋白质 氨基酸 肠腺 肠液 ‎ 蛋白酶 淀粉酶 脂肪酶 蛋白质 淀粉 脂肪 氨基酸 葡萄糖 甘油和脂肪酸 胰腺 胰液 肝脏 胆汁 无 脂肪 脂肪微粒 例:为什么细细咀嚼馒头会有甜味?(唾液淀粉酶)‎ 胶囊在水中不会融化,人服用下去怎么消化(肠液中多种酶的作用)‎ 吃饭时细嚼慢咽好还是狼吞虎咽好?(食物颗粒小容易与消化液混合)‎ ‎2.营养物质的吸收(3个吸收器官:胃、小肠、大肠)‎ 食物在消化道内被消化后,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这一过程称为吸收。‎ ‎(1)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和无机盐 ‎(2)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以及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维生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重要器官。‎ ‎(3)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大部分甘油、脂肪酸被毛细淋巴管吸收,其余的营养物质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 小肠的特殊结构:长度长,有大量的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得表面积很大(扩大了600倍)。小肠绒毛仅有一层上皮细胞,营养物质容易渗透进去。‎ 例: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多种消化液,特殊结构)‎ 第2、3课时 二、习题讲解 教学 反思 ‎**中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年级 八 科目 生物 姓名 时间 主题 复习 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教学目标】‎ ‎1.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区分白细胞与红细胞、血小板 ‎2.描述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4.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5.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处的气体交换过程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6.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教学重点】‎ ‎1.描述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2.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3. 描述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4.概述肺泡内和组织处的气体交换过程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教学难点】‎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课时安排】‎ ‎ 3‎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 一、知识备考,模块梳理 第10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 ‎1.血液和血型 ‎(1)血液的组成:血浆(45%)和血细胞 ‎     血浆:水(90%以上)、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 ‎     血细胞:红细胞(55%)、白细胞、血小板 ‎(2)血液的功能:运输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运走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 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3)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名称 形态 结构特点 功能 红细胞 周围厚,中间薄,两面凹的圆饼状 没有细胞核,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 运输氧气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不规则球形 有细胞核 ‎ ‎ 吞噬侵入人体的细菌,保卫人体健康 血小板 体积最小,形态不规则 没有细胞核 促进止血 例: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红细胞中含有红色的血红蛋白)‎ ‎   为何红细胞可以运输氧气?‎ ‎(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容易与氧气结合,因此红细胞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    什么叫做贫血?假如你是医生对贫血病人有什么建议?(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人体生成血红蛋白需要铁元素和蛋白质)‎ ‎2.ABO血型鉴定过程 ‎(1)A型血提取A型标准血清(含抗B);B型血提取B型标准血清(含抗A)‎ 血清——除去纤维蛋白原后的血浆 ‎(2)将未知血型血液分别加入标准血清中,观察凝聚反应 A型标准血清(抗B)‎ B型标准血清(抗A)‎ 鉴定血型结果 ‎-‎ 凝集 A 凝集 ‎-‎ B 凝集 凝集 AB ‎-‎ ‎-‎ O 血型是人体血液类型的一种标志。人的血型是遗传的,一般终身不变,最常见的是ABO血型。‎ ‎3.ABO血型之间的相互输血关系 献者血型 受者血清 O型 ‎(抗A、抗B)‎ A型 ‎(抗B)‎ B型 ‎(抗A)‎ AB型 ‎(无)‎ O型 ‎-‎ ‎-‎ ‎-‎ ‎-‎ A型 凝聚 ‎-‎ 凝聚 ‎-‎ B型 凝聚 凝聚 ‎-‎ ‎-‎ AB型 凝聚 凝聚 凝聚 ‎-‎ 注:“+”表示有反应,“-”表示无凝聚反应。‎ 输血关系表 某人的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不可接受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O B、AB A、AB B B、O A、AB B、AB AB A、B、AB、O 无 AB O O A、B、AB A、B、AB、O 输血原则:以输同型血为主;紧急情况下少量输给异型血 ‎4.三种血管的特点 血管名称 血流 方向 管壁特点 血流情况 分布 功能 动脉 从心脏向身体各部 较厚 较快 多数分布于深部,少数分布较浅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静脉 较薄 较慢 从身体各部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处与动脉伴行,有的分布较浅 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 毛细血管 从小动脉向小静脉 最薄 最慢 广布全身 血液与组织细胞物质交换的主要场所 ‎5.心脏的结构 ‎(1)人类的心脏分为四个腔: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2)瓣膜:使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房室瓣、动脉瓣)‎ ‎6.心脏和血管的连接:‎ 右心房——上腔静脉、下腔静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室——肺动脉                    左心室——主动脉 口诀:上房下室,左室较厚,(左心室肌肉比较厚)‎ 上静下动,左室为主。(心房连静脉,心室连动脉,左心室连主动脉)‎ 左右交替,变动为静,(左侧和右侧的心房心室对角关联)‎ 动出静回,同侧相同。(动脉中血液出心脏,静脉中血液回心脏,同侧心房血液流向心室)‎ ‎7.心率与脉搏 心跳一次: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记做心跳一次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脉搏:动脉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 关系:心率与每分钟脉搏一致 成年人每分钟心跳75次左右,未成年人要稍快。‎ ‎8.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 口诀:‎ 体循环,动流动,动变静(在体循环中,动脉里流的是动脉血,经过了体循环动脉血变静脉血)‎ 肺循环,动流静,静变动(在肺循环中,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经过了体循环静脉血变动脉血)‎ 动脉血:含氧量高的血液,鲜红色 静脉血:含氧量低的血液,暗红色 例:描述血液循环路径。‎ ‎9.血压:血液循环中,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健康人收缩压一般为12~18.7KPa 舒张压:心室舒张时,血压下降到的最底值。健康人舒张压一般为8~12KPa 高血压: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18.7/12KPa 例: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的预防 ‎10.呼吸系统的组成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鼻: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 咽:食物和空气共同的通道 呼吸道 :喉:发声的器官(内有声带)‎ 气管:形成痰的部位 支气管:末端分支形成肺泡 ‎  肺:呼吸系统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基本单位数肺泡)‎ ‎(2)肺泡适合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①肺泡的数量多;②肺泡内包围着毛细血管;③肺泡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11.呼吸运动 ‎(1)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①吸气:呼吸肌 收缩 →胸廓 扩大 →肺被动 扩张 →肺内气压 减小 →气体入肺→吸气②呼气:呼吸肌 舒张 →胸廓 缩小 →肺被动 收缩 →肺内气压 增加 →气体出肺→呼气 ‎ ‎(2)肺活量:尽力 吸气 后再尽力 呼气 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作用:反映肺的呼吸功能(越 大 越好)(测量时测 三 次,取 最大 值)‎ ‎1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1)气体交换原理:气体扩散作用(气体总是由 多 的地方向 少 的地方扩散,直到两边一样多)‎ ‎(2)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里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氧气)‎ ‎(氧气)‎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3)如何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CO2? 向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气,石灰水变浑浊 ‎ ‎(4)呼出和吸入气体中都是 O2 多于 CO2 ,当运动时 O2 消耗增多,排出的 CO2 增多 ‎13.体温 ‎(1)体温是指:人体 内部 的温度。‎ ‎(2)测量体温的部位有: 腋窝 (36.8℃)、 口腔 (37.2℃)、 直肠 (37.5℃)最接近正常体温 ‎(3)发烧有利还是有害? 既有利,也有害:一定限度内的发热是身体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御反应;但体温过高或长期发热,人体的生理功能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 第2、3课时 二、习题讲解 ‎**中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年级 八 科目 生物 姓名 时间 主题 复习 第11章 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教学目标】‎ ‎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区分血浆、原尿、尿液 ‎3.描述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教学重点】‎ ‎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区分血浆、原尿、尿液 ‎【教学难点】‎ 描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和排出过程,区分血浆、原尿、尿液 ‎【课时安排】‎ ‎ 3‎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 一、知识备考,模块梳理 第11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 肾脏:形成尿液。(由肾单位组成)‎ ‎1、泌尿系统组成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贮存尿液 尿道:排出尿液 肾脏由肾皮质、肾髓质和肾盂组成。肾盂与输尿管相连接。‎ ‎2、肾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 ‎(1)肾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考识图)‎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单位结构  肾小囊 肾小管 ‎3、尿的形成和排出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原尿(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 ‎(1)尿的形成  ‎ 肾小管的重新吸收作用形成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血浆(蛋白质、血细胞、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 ‎ ‎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原尿(葡萄糖、水、无机盐、尿素)‎ ‎ 肾小管的重吸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少量无机盐)‎ 尿液(水、无机盐、尿素)‎ ‎(2)尿液排出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思考:(1)尿中有血细胞和蛋白质,肾小球有病变;尿中有葡萄糖和尿量增加,肾小管有病变 ‎(2)血液成分:血浆 (内有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及大分子蛋白质等)、 血细胞 ‎ ‎(3)原尿最初产生的部位是 肾小囊 ;尿液最初产生的部位是 肾小管 ‎ ‎(4)在重吸收中尿素浓度 升高 (原因:由于原尿在流经 肾小管 时大部分的 水 被 肾小管重吸收 而尿素量不变,从而使尿素的浓度 升高 )‎ ‎(3)排出废物 排泄:将代谢终产物: CO2 、 水 、 无机盐 、 尿素 等排出体外的过程。‎ 的方式 排遗:将 未消化的食物残渣 及其它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如: 排粪 ‎ 排泄的主要器官: 肺、肾、皮肤 ;排遗的主要器官: 大肠、肛门(消化系统)‎ 排泄三途径:①皮肤:可以排汗( 水 、 无机盐 、 尿素) ②呼吸系统: CO2、 水 ‎ ‎③泌尿系统(最主要):可以排尿( 水 、无机盐 、尿素 )‎ ‎(4)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甲烷 ‎ 第2、3课时 二、习题讲解 教学 反思 ‎**中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年级 八 科目 生物 姓名 时间 主题 复习 第12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目标】‎ ‎1.举例说明人体内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及几种主要激素的功能 ‎2.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调节的方式 ‎3.概述眼、耳的结构及视觉、听觉的形成 ‎【教学重点】‎ ‎1.举例说明人体内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及几种主要激素的功能 ‎2.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调节的方式 ‎3.概述眼、耳的结构及视觉、听觉的形成 ‎【教学难点】‎ ‎1.举例说明人体内的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及几种主要激素的功能 ‎2.描述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及神经调节的方式 ‎【课时安排】‎ ‎3‎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 一、知识备考,模块梳理 第12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人体激素调节 ‎1、人体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 ‎2、内分泌腺之首:垂体 ‎3、最大的内分泌腺:甲状腺。能分泌 甲状腺 激素:作用(2个促进1个提高)‎ 促进 生长发育 ,促进 新陈代谢 ,提高神经系统的 兴奋性 ‎ ‎ 失常:成年多→ 甲亢 ;成年少→ 甲状腺肿大 ;幼年少→ 呆小症 ‎ ‎ 碘 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最常用的补碘方法是食用 加碘盐 ‎ ‎4、胰岛:分泌 胰岛素 调节血糖代谢( 降低 血糖浓度)。少时易患 糖尿病 ‎ 问:(1)胰腺中包括的腺体:既有消化腺(能分泌 胰液 ,进入 消化道 发挥作用);‎ 又有内分泌腺: 胰岛 (能分泌 胰岛素,要进入 血液 才能发挥作用)‎ ‎(2)睾丸、卵巢既属于 生殖 系统(产生生殖细胞)又属于 内分泌 系统(分泌性激素,控制第二性征)‎ ‎5、使人心跳加快、面红耳赤的是肾上腺素。‎ ‎6、使蝌蚪提前发育成苍蝇般大的青蛙的是甲状腺激素。‎ ‎7、胰岛素可以加速血糖的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即降低血糖浓度,若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得糖尿糖,可以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8、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 ‎9、‎11月14日为“世界糖尿病”日。‎ ‎10、胰腺既是内分泌腺(分泌胰岛素)又是外分泌腺(分泌胰液)‎ ‎11、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哪一个是最主要的调节方式? 神经 调节。原因:神经调节作用速度快 人体的神经调节 ‎1、神经系统的组成: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大脑:大脑皮层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神经中枢 脑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平衡。‎ 中枢神经系统    脑干:调节心跳、呼吸等生命活动 ‎2、神经系统        脊髓:具有传导和反射功能 脑神经:由脑发出,分布在头部感觉器官。‎ 周围神经系统  ‎ 脊神经:由脊髓发出,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肌肉。‎ ‎3、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细胞核位于细胞体内。‎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5、反射弧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6、反射 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天生就有。如缩手、眨眼、排尿和膝跳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后天形成。如听口令、谈梅、想梅分泌唾液、谈虎色变等 ‎7、眼球结构:晶状体相当于“镜头”;瞳孔相当于“光圈”;视网膜相当于“胶卷”。‎ ‎8、视觉的形成:光线→角膜→瞳孔→晶状体(折射)→玻璃体→视网膜(形成物像)‎ ‎→视神经→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9、近视眼:晶状体曲度过大,眼球前后径过长,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镜矫正 ‎10、听觉的形成:声波→外耳→鼓膜(振动)→听小骨→耳蜗(听觉感受器)→听觉神经→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11、耳朵由外耳(耳廓、外耳道)、中耳(鼓膜、听小骨、鼓室)、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组成。‎ ‎12、鼓室内有 咽鼓管 ,可以 保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 ‎13、鼻、咽喉部发炎,病菌可以通过 咽鼓管 进入中耳,引起 中耳炎 。‎ ‎14、皮肤上分布着许多感受器,能感知 触压觉 、 痛觉 、 冷觉 和 热觉 感受器。‎ ‎15、盲人读盲文,依靠皮肤中的 触压觉感受器 。‎ 第2、3课时 二、习题讲解 ‎**中学教师电子备课稿 年级 八 科目 生物 姓名 时间 主题 ‎【教学目标】‎ ‎1.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2.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行动计划 ‎【教学难点】‎ 举例说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课时安排】‎ ‎ 3‎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知识备考,模块梳理 第13章、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员 一、人口增长过快:(原因:人类 生存条件 的改善和 疾病 得到有效的控制 )‎ ‎1、1999年世界人口达到 60 亿。 ‎ ‎2、地球上人口最大承载力大约是 80 亿。‎ ‎3、人类生存和发展都依赖于 生物圈,人类要消耗大量的 资源,而地球上的资源是 有限 的 二、环境面临的危机:酸雨、臭氧层 破坏、温室效应 增强、水 污染、噪声污染、土壤污染等 ‎1、PH< 5.6 的雨水被称为酸雨。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酸雨被称作“空中死神” ‎ ‎2、臭氧层具有 吸收紫外线 的能力,而过多的紫外线会对人类的 皮肤 和 眼睛 产生伤害 ‎3、二氧化碳可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气体是指二氧化碳。‎ ‎4、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空调,冰箱可导致臭氧层破坏,患皮肤癌数量增加。‎ ‎5、世界环境日:‎‎6月5日 三、保护生物圈的方法:从 自身 做起,从 每一件小事 做起 ‎1、我国垃圾的处理方法: 焚烧 、 填埋 、 堆肥 ‎ ‎2、生活垃圾一般分为:可回收垃圾:废纸 、废塑料 、废金属 、废玻璃 ‎ ‎ 不可回收垃圾:果皮 、 剩饭菜 ‎ ‎ 危险有害垃圾:过期药品、废电池、废灯管 ‎3、2005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人人参与,创建绿色家园”‎ 第2、3课时 二、习题讲解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