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4.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北中考14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一、之
1.用作代词
(1)常用于代指人或事或物,相当于“他(她、它)们”、“它”、“这” 等。一般用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例句:问所从来,俱答之。——代人,指桃花源中的人,相当于“他们”。(《桃花源记》)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代词,指学过的知识)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代人。他,指曹刿。)
例句:肉食者谋之。(代这件事。)(《曹刿论战》)
例句:默而识之。(代学习所得。)(《论语.》)
例句:渔人甚异之。(指代渔人前面所看到的景象。)
例句:闻之,欣然规往。(指代渔人进桃花源这件事。)
例句:乃记之而去。(指代小石潭的情景。)
例句: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代千里马)
例句: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代乐趣)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代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例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代齐军)(《曹刿轮战》)
例句:燕、赵、韩、魏闻之。(代齐威王纳谏这件事)
(2)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例句: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2.用作助词
(1)用于定语和名词之间,相当于“的” 。
例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例句: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
例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例句:朝廷之臣莫不畏王。《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例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
例句: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唐雎不辱使命》
例句: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例句:当余之从师也。《送东阳马生序》
例句: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邹忌讽齐王纳谏》
(3)在句中表示动词宾语提前,即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
例句: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4)在句中表示定语置后,即定语后置的标志,可译为“的”。
例句:马之千里者。《马说》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音节助词,补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可不译。
例句: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例句: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桃花源记》
3.用作动词 译作“到”、“往”、“去”等,后面一般跟地点名词
例句: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例句: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去”
例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二、而
主要作连词用,连结词与词,短语与短语,句子与句子,表示前后两部分的并列、承接、转折、递进、修饰等关系。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1.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醉翁亭记》
例句: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之职分也。《出师表》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然后”,或不译。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十则》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例句: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醉翁亭记》
3. 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例句:学而不思则罔。却,但是,表转折关系。《论语》
例句: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例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鱼我所欲也》
4.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例句: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句:杂然而前陈者。
例句:计日而待。
三、以
1.介词
(1)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例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例句: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出师表》
例句:以其境过清,不宜久留,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2)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靠”、“根据”等。
例句: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马说》
例句:何以战?(《曹刿论战》)——凭借
例句: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根据
(3)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例句:必以分人。《曹刿论战》——把
2.作连词,
(1)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用来”
例句: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例句: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例句:家贫无从致书一观。《送东阳马生序》
(2)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致”、“因而”。
例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例句: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3)有时相当于连词“而”,或者不译。
例句: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3.用作动词,可译作“认为”。
例句: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4.特殊用法,通“已”,已经。
例句: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四、其
1.“其”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祈使、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第一个“其”,表反问语气,可译作“难道”;
第二个“其”,表推测语气,可译作“恐怕”。
2.代词。
(1)通常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代人、代事、代物。有时在句中作定语。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例句: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十则》——他的,代可以做老师的那个人。
例句:既出,得其船。《桃花源记》——他的,代“渔人”
例句: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他们的,代齐军。
(2)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例句:蹲其身,使与台齐。《童趣》——
代作者自己,第一人称
(3)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例句: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4)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或者数代词。
例句: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
例句: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五、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读wéi,可依据语境的不同,译成各种相应的动词,如:“做”,“成为”,“雕刻”,“是”等,如:
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可译作“被”、“对”、“给”、“替”、“当”,“为了”、“因为”等。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例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向、对
例句: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
例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例句: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因为”、“为了”。
例句: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另附:
例句: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为:心理活动
例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成为
六、于
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例句: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在
例句:苟全性命于乱世。《出师表》——在……中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从
例句:迁客骚人,多会于此。《岳阳楼记》——在
例句: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口技》——在
例句:虽然,受地于先王。《公输》——从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例句: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对
例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给
例句: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向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例句:“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胜过”
例句: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鱼我所欲也》
例句:皆以美于徐公。——比
七、乃
1.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就”
例句: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2.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例句: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3.用于判断句中,相当于“是”“就是”。
例句: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4.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例句: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5.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例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八、且
1.表层进关系,后一句提出比前一句更进一层的内容。可译为“而且”、“况且”等。
例句:且壮士不死而已,死即举大名耳。
例句: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将近”的意思。
例句:年且九十。
九、则
1.却,可是。
例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黔之驴》)
2.那么,就。
例句: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为学》)
例句: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捕蛇者说.》)
3.用在对比句中,相当于“就”
例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
4.指分项或自成段落的文字的条数。
例句:《论语》六则
6.就是
例句: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7.表示因果或承接关系。可翻译成“就”。
例句: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8.表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
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十、者
1.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例句: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例句:京中有善口技者
2.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例句: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隆中对》)
十一、乎
1.表示疑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句:若毒之乎?
例句:君将哀而生之乎?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例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3.形容词词尾,有时相当于“地”。
例句: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4.表示推测语气,相当于“吧”。
例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5.同“于”。
例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6.表示感叹语气,相当于“啊”、“呀”。
例句: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7.表示商量语气,相当于“吗”,“吧”。
例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8.用在句中,表示停顿语气。
例句:于是乎书。
十二、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例句: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例句: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口技》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例句: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十三、然
1.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例句:然后知是山之特立。(《始得西山宴游记》)
2.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例句:然足下卜之鬼乎(《陈涉世家》)
3.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1)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例句: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2)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例句:望之蔚然而深秀者。(《醉翁亭记》)
(3)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 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好像……似的”。
例句: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十四、与
1.作虚词用。
(1)连词,解释为:和、跟、同。例如:
例句: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愚公移山》)
(2)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感叹。后写作"欤"。
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作实词用,可解释为"给予、给","结交、交好"。
例句:蹴而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鱼我所欲也》)
例句: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同学们在学习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文章,不要死记硬背。我们对待虚词的总的原则是:把它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能够讲得通的就是对的,不通的就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