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03.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1期)专题13 诗歌鉴赏(含解析)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13 诗歌鉴赏 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 公子行 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23.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_____”,骑着“骄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___”,结果“______”。‎ ‎2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23.(1)锦(红)衣 (2)春游 (3)踏烂麦青青(骄骢踏烂麦青青) ‎ ‎24.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意对即可)‎ ‎【解析】‎ ‎24.本题考查学生对是个感情的理解和把握。品味语言,从“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的恶行。‎ 二、【2018年中考浙江杭州卷】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夏日田园杂兴十二绝(其一)‎ 15‎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春暮西园 ‎【明】高启 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 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 ‎【注】①本诗描写的是江南农历四月农忙时节的情景。②蛱(ji)蝶:蝴蝶。‎ ‎(1)范诗通过“梅子金黄”“杏子肥”“______”等词语,写出了江南农村初夏的景象;高诗中“____”三宇,凸显了暮春季节的特点。‎ ‎(2)两首诗的后两句都运用了衬托手法,请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1)“菜花稀”(或“麦花雪白”) “花落尽” ‎ ‎(2)范诗以蜻蜓蝴蝶纷飞、少见闲人衬托村中的安静,也从侧面透露出初夏农事繁忙、农民早出晚归的情况;高诗用“花落尽”“蝶来多”衬托菜花盛开的情景,表现了西园的勃勃生机和盎然情趣。 ‎ ‎【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诗句分析能力,范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具体描写景色的诗句 为 三、【2018年中考广州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5‎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 分析。‎ ‎【答案】‎ ‎(1)“顾”意思是:看。“济”意思是:渡过。‎ ‎(2) “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词语的含义,注意结合词语原义和语境意义分析。作答此类问题,一定要认真阅读 四、【2018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 孤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7.作者是如何描写孤雁的执着的?请加以分析。‎ ‎8.尾联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7.诗中用一系列动词,捕写了孤雁不饮不啄,边飞边唤的情景,表现孤雁的执着。 ‎ ‎8.衬托(反衬对比陪衬),蕴含了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7.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诗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这一诗句中的意象来分析“孤雁的执着”即可。‎ 15‎ ‎8.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全诗以“孤雁”象征自己。诗文通过这只不饮不啄、穿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的孤雁间接暗示了诗人在战乱中只身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尾联“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用了陪衬的笔法,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孤雁念群之情那么迫切,它那么痛苦、劳累;而野鸦们是全然不懂的,它们纷纷然鸣噪不停,自得其乐。表达了诗人对野鸦(像野鸦那样的俗客庸夫)的不满与厌恶感情;对孤雁的同情与赞美,对知己亲朋不能见面的伤感。据此理解作答。‎ 五、【2018年中考江苏无锡卷】‎ 菩萨蛮①‎ 李清照 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著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②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注】①这首词写于词人晚年流落浙江绍兴、金华期间。②沉水:沉香的别称,是一种名贵的熏香。‎ ‎11.请对“睡起觉微寒”中“微寒”一词作简要赏析。‎ ‎12.“香消酒未消”一句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 ‎【答案】‎ ‎11.运用双关手法,点明早春的季节特点(天气微冷)及词人的凄凉心情,是词人思乡的情感触发点,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 ‎12.思乡之情(思念亲人),亡国之恨(对朝廷的不满、对时局的担忧)意思对即可。‎ 六、【2018年中考江苏宿迁卷】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 山 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一)‎ ‎【唐】贾至①‎ 江上相逢皆旧游,湘山永望不堪愁。‎ 明月秋风洞庭水,孤鸿落叶一扁舟。‎ ‎(选自《全唐诗》,中华书局1960年版)‎ ‎【注】①贾至曾调守到此。‎ ‎5.两首诗黄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___________________。‎ ‎6.贾至在诗中抒发了哪些感情?‎ ‎【答案】‎ 15‎ ‎5.高山、落叶、秋风 ‎ ‎6.相逢喜悦,淡泊坦荡,感伤惆怅 ‎【解析】‎ ‎5.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两首诗共同使用的意象有:江水、高山、落叶、秋风。‎ 七、【2018年中考江苏扬州卷】阅读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潭上作 ‎【唐】张养 竹岛残阳映翠微①,雪翎禽过碧潭飞。‎ 人间未有关身事,每到渔家不欲归。‎ ‎【注】①翠微:青山。‎ ‎10.联系全诗,说说前两句的作用。‎ ‎11.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0.刻画出了一副绿水青山中野鸟遨游的优美闲逸的场景,为下文的抒情坐了铺垫。 ‎ ‎11.后两句诗通过对渔家生活的简述,抒发了诗人向往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情感。‎ ‎【解析】‎ ‎10.本题考查诗句作用分析。这首诗从结构上看,前两句属于写景,后两句属于直接抒情,一切景语 八、【2018年中考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①‎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②,予客济源③,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15‎ ‎【注】①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6.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7.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的上片以“木兰舟”点缀于“红妆”“翠盖”之间,营造出“人在画中游”的美妙意境。‎ B.这首词质朴的语言与纯真的情感相辅相成,做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C.词的下片“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京州”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D.这首词借“一尊白酒”寄托“离愁”其写法与杜牧的《赤壁》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6.D ‎7.D ‎【解析】‎ ‎6.试题分析:考查对词句内容的理解。在理解词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作答。“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 九、【2018年中考山东德州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陇 西 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7.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_____),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______)。‎ ‎8.“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9.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答案】‎ ‎7.(1)边塞诗 (2)高适(岑参) ‎ ‎8.借代 英勇无畏,视死如归。 ‎ 15‎ ‎9.“河边骨”是实写,“梦里人”是虚写,强烈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同情,对和平的渴望。借助想象,扩大意境,深化主题。 ‎ ‎【解析】‎ ‎7.试题分析:考查对诗词常识的识记。《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瑟调曲》旧题,内容写边塞战争。陇西,即今甘肃宁夏陇山以西的地方。这首《陇西行》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所以从题材上属于边塞诗。唐代边塞诗人主要的代表作家是高适、岑参、王昌龄、崔颢等。‎ ‎8.试题分析:考查对修辞手法和诗文内容的理解。(1)借代:指的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 十、【2018年中考山东泰安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8.下列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的一项是( )‎ A.衡阳雁去B.四面边声C.长烟落日D.孤城紧闭 ‎19.下列对词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词人思念万里之外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浊酒一杯”怎能排解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B.“燕然未勒”是借用东汉大将窦宪燕然勒石记功而还的典故,这里用来表现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和决心。‎ C.“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在悲怆的情调中,鲜明地表达了词人对朝廷腐朽软弱的控诉和批判。‎ D.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真挚深沉,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20.下列诗句中与“羌管悠悠霜满地”使用的表现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B.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白居易《观刈麦》)‎ C.无为在绞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答案】‎ ‎18.A19.C20.D 15‎ ‎【解析】‎ ‎18.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A项正确,“衡阳雁去”最能体现塞下秋天季节特点。‎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内容的能力。学生要把握关键情节,注意标志性词语,尽量利用文本中的信息。要结合文章中心及上下文,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理解分析错误,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 ‎20.本题考查对借景抒情写作手法的赏析。借景抒情又称“寓情于景”,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它的特点是“景生情,情生景”,情景交融。“羌管悠悠霜满地”意思是: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尽皆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D句也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十一、【2018年中考山东枣庄卷】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 ‎6.词中写到的“遗篇”是指____(人名)的组诗《____》。‎ ‎7.结合具体词句,简析词的“时空美”。‎ ‎8.这首词上阙写景寄情,下阙怀古抚今,请说说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6.(1)曹操 (2)观沧海 ‎ ‎7.上阙“白浪滔天”从下到上,“秦皇岛外”由近及远;词人视通万里,写出了阔达辽远的境界。下阙“往事越千年”由今及古,“今又是”又由古及今;词人思接千载,寄托了鉴古颂今之豪情。全词拓展了空间,拉长了历史,时空交错,富有张力,尽显词的时空美。 ‎ ‎8.词人鉴古颂今,抒发坚定乐观、奋发进取、改天换地的自豪欣慰之情。(意思对即可)‎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的知识点包括: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 15‎ 十二、【2018年中考山东潍坊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浣溪沙①‎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②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①此词大约作于作者知颍州时。②六幺:绿腰,曲调名。‎ ‎12.上片中“逐”“出”两字极为精妙。请任选一字,赏析其表达效果。‎ ‎13.词的下片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态?其中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答案】‎ ‎12.“逐”字有追逐的意思,突出了游人之多、兴致之高,表现了众人游春的热闹情景。“出”字有飞出、荡出的意思,突出了打秋千人的情态,使画面富有盎然生机。 ‎ ‎13.写出了作者旷达不羁、乐而忘形的情态。蕴含着作者追求欢乐、排遣苦闷的情感。‎ ‎【解析】‎ ‎12.试题分析:考查诗人的炼字技巧。一个“逐”字,生动地道出了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喧嚣热闹的情 十三、【2018年中考四川巴中卷】阅读下面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主要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的感情。‎ ‎(2)请对“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这一诗句的画面加以描绘。‎ ‎【答案】(1)思乡(怀乡 ‎(2)示例:诗人舟过荆门,眼前,月亮映入清澈的江水中,像飞下的天镜,皎洁明亮;天边,云霞飘飞,如海市蜃楼般变幻多姿,让人陶醉!‎ 15‎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2)本题考查学生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的能力。学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此题不能直译诗句,要有适当的想象,语言要优美。描绘出诗人舟过荆门,月光皎洁,云霞飘飞的景象即可。‎ 十四、【2018年中考四川成都卷】阅读下面的五代词,完成小题。‎ 南乡子 李珣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 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幕。‎ ‎13.烟、雨、落花、鹧鸪组合在一起,除了点明暮春时节之外,还有哪些作用?请简要作答。‎ ‎14.下面哪一个选项的诗句最能表达词中“远客”的心境?请作出判断并简要分析。‎ A.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B.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C.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答案】13.从“思乡”二字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思乡小词。词中写岸边烟雨朦胧,花瓣伴着雨滴飘落水中,鹧鸪几声啼叫,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凄凉孤寂的画面,借景抒情,为下文渲染了离愁别恨的思乡之情做铺垫。14.C ‎ ‎【解析】‎ ‎13.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 十五、【2018年中考四川乐山卷】古代诗歌鉴赏。‎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D.‎ 15‎ 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15.“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说说理由。‎ ‎【答案】‎ ‎14.C ‎15.不好。“抱”字是相拥、怀抱的意思;它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情形,体现将士戍边生活的艰辛;更能表现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而“枕”字有安逸舒适之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 ‎【解析】‎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句的理解和辨析能力。仔细阅读诗歌,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诗句的 十六、【2018年中考四川南充卷】诗歌鉴赏。 ‎ 浣溪沙 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澳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问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上阙描写__________(季节)的景色,表现该季节特征的景物有___________。 ‎ ‎(2)下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1)春天或春季 (2)兰芽、子规 (3)(2)借溪水西流,表现作者老当益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意近即可)‎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诗词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在整体感知诗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和主旨分析作答。(1)上阕写清泉寺幽雅的风光和环境。山下小溪潺潺,岸边的兰草刚刚萌生娇嫩的幼芽。松林间的沙路,仿佛经过清泉冲刷,一尘不染,异常洁净。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了杜鹃的啼声。作者抓住“兰芽”“子规”来富有季节特色的景物来描绘春天的景色。据此理解填写作答。(2)词的下阕“谁道人生无再少?”“休将白发唱黄鸡!”这两句词,这是词人不服衰老的宣言,这是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这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在贬谪生活中,能一反感伤迟暮的低沉之调,唱出如此催人自强的歌曲,这体现出苏轼执着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据此理解,结合词句分析即可。‎ 十七、【2018年中考天津卷】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三)》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15‎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A.一、二句通过“盛”与“稀”的对比,写出诗人虽心归田园,却不善农事的情形。‎ B.三、四句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描写,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 C.末尾句中“愿”的内涵是,诗人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与世俗同流合污。‎ D.全诗语言朴素而诗意醇美,体现了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的艺术特点。‎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B项“流露出诗人对田间劳动的厌倦之情”欣赏不正确。“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早晨起来到田里清除野草,星月下我扛着锄头回家歇息。作者经常参加一些农业劳动,并在诗歌中歌颂这种劳动的愉悦和美感。‎ 十八、【2018年中考浙江湖州卷】古诗阅读 晓过鸳湖 ‎【清】查慎行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平。‎ 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晓过鸳湖》最相近的一首(填写字母),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A.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B.有感【明】张以宁 马首桓州又懿州,朔风秋冷黑貂裘。可怜吹得头如雪,更上安南万里舟。‎ C.绝句【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答案】C 理由:(1)两首诗中的“风”都是春风;(2)两首诗写的都是动人的春景;(3)两首诗都写出春天的美好;(4)两首诗都表达诗人内心的喜悦。‎ ‎ ‎ 十九、【2018年中考浙江嘉兴卷】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真定怀古 元·陈孚 15‎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①西来闻雁声。‎ 主父②故宫秋草合,尉陀③荒冢莫④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注释】①滹(hū)水:滹沱河。②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他让国给其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③尉陀:即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越国第一代皇帝。④莫:同“暮”。‎ 本诗语言平淡质朴,但在平淡中蕴含深意。结合全诗,体会尾联中“犹”字的意蕴。‎ ‎【答案】首联描绘了一幅生气盎然的图景。颔联、颈联以自然的永恒持久来反衬人生的短暂有限。意思是说主父、尉陀等人虽然历史上也是显赫一时的人物,但早已被人忘记了,现在连他们的故居荒冢已难寻觅,只有刻在开元寺石头上的名字在青苔中依稀可见。而恒山、滹水等自然界事物仍生生不已。从全诗来看,采用对比手法写景,一个“犹”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兴亡的沧桑之感,更暗寓了作者这样的观点:只有世世代代让人民安居乐业才是历史的永恒。‎ 二十、【2018年中考浙江金华丽水卷】古诗阅读 遣意①‎ ‎【唐】杜甫 啭枝黄鸟近,泛渚白鸥轻。‎ 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 衰年催酿黍②,细雨更移橙③。‎ 渐喜交游绝,幽居不用名。‎ ‎【注释】①选自《杜诗详注》,遣,抒发。②酿黍:酿酒。③移橙:栽橙。‎ ‎14.古诗讲究对应,每每佳句天成。首联中的“近”,从“啭”字听来;“轻”,从“(1)__”字看出。颔联中的“(2)__”对应着首联的“啭枝”,“春水生”对应着首联的“泛渚”。‎ ‎15.《杜诗详注》说这首诗“叙写草堂春日之景,藉以遣意”,诗人所遣何“意”?‎ ‎【答案】‎ ‎14.(1)泛 (2)野花落 ‎ ‎15.幽居郊野,资然世外的闲适与从容。‎ ‎【解析】‎ ‎14.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颔联中的“野花落”对应着“春水生”。‎ 15‎ ‎15.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表达了作者幽居郊野,闲适与从容的心情。‎ 二十一、【2018年中考浙江宁波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如梦令 ‎ ‎【明】李梦阳 不信园林春早,一夜遍生芳草。说与小童知:“池上落红休扫。”休扫,休扫,花外斜阳更好。‎ ‎18.结合加点字词赏析画线句子。‎ ‎19.关于这首词的理解,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的词作。‎ B.全词分为三层,一层一转,逐层转出,又层层相关。‎ C.“落红”“斜阳”表达了词人对春光逝去的伤感。‎ D.本词婉曲深细,表现了词人丰富细腻的感情。‎ ‎【答案】‎ ‎18.“一夜”表明时间之短,“遍”表明春来之速、范围之广,写出了对春天突然来到的惊喜。‎ ‎19.C ‎ ‎【解析】‎ ‎18.试题分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古诗词句子的赏析,要抓住关键字词来理 ‎17.、【2018年中考浙江衢州卷】参照示例,根据提示,赏析《三衢道中马上口占》。‎ ‎【答案】实景赏析,前三联写跟前景,短亭与疏柳,茶树与溪水,鹭韵与蚕眠,这些景象充满亲切闲适的生活气息。‎ 虚景赏析:尾联想象西湖夜景,潮水空寂,月圆人缺,寄托着诗人对西湖的眷念之情。‎ 15‎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和情感把握,要理解诗意,一般要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和自己的活动来表现出这种心情的。前三联的“段亭与疏柳、茶树与溪水、莺韵与蚕眠”景象突显生活气息,尾联“可惜西湖湖上月,夜来虚过十分圆”通过湖水、月圆表达对西湖的眷念。‎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