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5.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2015年12月12日,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协议核心旨在达到净零排放的“长期目标”,作为缔约方的我国,将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坚决向雾霾宣战.下列行为不符合绿色低碳方向的是( )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自觉保护花草等生物多样性
B.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C.由于汽油、柴油不断降价,加大汽油、柴油汽车生产
D.进行垃圾分类,增强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
2.下列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药品
B.
收集气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验满
3.达菲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它的化学式为C16H31N2PO8,下列关于达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31
B.达菲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10g
C.达菲中含有8个氧原子
D.达菲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
4.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到至过量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反应生成MnO2质量
D.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5.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也能置换出硫酸钠溶液中的钠.
②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③氮肥NH4Cl不能与碱混合使用,所以氮肥NaNO3也不能与碱混合使用
④Cl﹣的检验最好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所以SO42﹣和Cl﹣的区别也最好用AgNO3溶液和稀HNO3.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全部
二、填空题(共40分)
6.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50
2
2
25
反应后质量/g
2
46
29
X
(1)A、B、C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填序号).
(2)x的值为______.
7.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溶质为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查到了相近情况下的相关资料:
并进行了如图乙的探究.请根据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①时溶液变蓝色,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______.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26
52
17
8.7
溶液的pH
7
13
11
9
(2)在操作②时,出现无色无味的气体,可知该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8.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A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C的水溶液呈蓝色,D是一种红色固体,B→D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B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图中“﹣”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D的化学式______.
(2)A与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三、解答题
10.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1)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______价;
(2)③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氩气(Ar)作保护气不参与反应.
(3)②合成的甲醇若不完全燃烧会有CO、CO2生成,同学们想通过以下装置对燃烧产物中的CO进行验证.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_____;
(4)实验后有部分气体CO未参与反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学们采用下列装置对其进行收集,最为合理的是______.
四、解答题
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次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废液中的上层清液,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写化学式).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图乙所示为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A点所对应溶液的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操作可能使得溶液的PH值_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2016年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中考化学适应性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 2015年12月12日,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大会上,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协议核心旨在达到净零排放的“长期目标”,作为缔约方的我国,将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坚决向雾霾宣战.下列行为不符合绿色低碳方向的是( )
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自觉保护花草等生物多样性
B.减少燃放烟花爆竹
C.由于汽油、柴油不断降价,加大汽油、柴油汽车生产
D.进行垃圾分类,增强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绿色低碳”指的是生产、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产、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积极参加植树造林,自觉保护花草等生物多样性,可保护环境,吸收二氧化碳,符合绿色低碳方向;
B、减少燃放烟花爆竹,可减少污染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绿色低碳方向;
C、加大汽油、柴油汽车生产,会加重空气污染,以及二氧化碳的排放,不符合绿色低碳方向;
D、进行垃圾分类,增强可回收垃圾的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符合绿色低碳方向.
故选C.
【点评】“绿色低碳”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2.下列科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加入药品
B.
收集气体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验满
【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倾倒液体时,需要注意的是:1.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以防止残留在瓶塞上的污物污染原瓶里的药液. 2.标签向着手心,以防止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污染或腐蚀标签.
B、用手握试管的方法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注意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以判断气密性好坏;
C、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
D、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
【解答】解:
A、倾倒液体时,把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故A操作正确;
B、导管放入水中,用手握住试管,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气密性良好.故B操作正确;
C、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与空气的成分发生反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操作正确;
D、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内,如果木条熄灭不能说明瓶内已收集满二氧化碳,故D操作错误.
故答案应选:D.
【点评】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
3.达菲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它的化学式为C16H31N2PO8,下列关于达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达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6:31
B.达菲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10g
C.达菲中含有8个氧原子
D.达菲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达菲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达菲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31)=192:31,故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C.达菲是由达菲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D.达菲是由碳、氢、氧、氮、磷五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下列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到至过量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反应生成MnO2质量
D.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电解水实验;金属的化学性质.
【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
【分析】①根据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分析;
②根据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多少分析;
③根据高锰酸钾分解的过程进行分析;
④根据氢氧化钡和硫酸的反应过程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1:8.故①错误;
②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则镁和锌全部参加反应,
Mg+2HCl═MgCl2+H2↑
24 2
Zn+2HCl═ZnCl2+H2↑
65 2
③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反应生成MnO2和锰酸钾和氧气,反应结束是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再增加,故正确;
④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一开始反应生成硫酸钡和水,因此溶质的质量减少,恰好反应时溶质的质量为零,继续滴加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又开始增加.故正确.
故选
故选A.
【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
5.类推是科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①铁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所以也能置换出硫酸钠溶液中的钠.
②NaOH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所以Cu(OH)2也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③氮肥NH4Cl不能与碱混合使用,所以氮肥NaNO3也不能与碱混合使用
④Cl﹣的检验最好用AgNO3溶液和稀HNO3,所以SO42﹣和Cl﹣的区别也最好用AgNO3溶液和稀HNO3.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②③ D.全部
【考点】碱的化学性质;证明盐酸和可溶性盐酸盐;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碱 碱的通性;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
【分析】①根据金属的活动性进行考虑;
②根据氢氧化铜是不溶性的碱进行分析;
③根据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混合使用分析;
④根据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的检验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解:①铁排在钠的后面,所以不能置换出硫酸钠溶液中的钠.
②氢氧化铜是不溶性的碱,所以Cu(OH)2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③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混合使用,氮氮肥NaNO3不是铵态氮肥,能与碱混合使用.
④SO42﹣和Cl﹣的区别最好不用AgNO3溶液和稀HNO3,因为硫酸银属于微溶物,也能沉淀出来.
故选D.
【点评】掌握知识一定要全面、系统,并充分理解常见的概念,考查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二、填空题(共40分)
6.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质
A
B
C
D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微观示意图
反应前质量/g
50
2
2
25
反应后质量/g
2
46
29
X
(1)A、B、C中属于单质的是 A (填序号).
(2)x的值为 2 .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
【分析】(1)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构成分析物质的类别;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物质质量的增减量可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从而得出X的值.
【解答】解:(1)由物质的微观构成可知,A的分子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属于单质.
(2)由质量守恒定律及由表中数据可知: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加了46g﹣2g=44g,可确定二氧化碳是生成物;水蒸气的质量增加了29g﹣2g=27g,可确定水蒸气是生成物;氧气的质量减少了50g﹣2g=48g<44g+27g,可确定氧气和D都是反应物.D减少的质量为:44g+27g﹣48g=23g,因此X的值为:25g﹣23g=2g.
故答为:(1)A;(2)2;
【点评】此题是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该定律的宏观及微观含义,是一道考查较为全面的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好题.
7.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溶质为NaCl、NaOH、Na2CO3、NaHCO3中的一种.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查到了相近情况下的相关资料:
并进行了如图乙的探究.请根据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在操作①时溶液变蓝色,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 NaCl .
物质
NaCl
NaOH
Na2CO3
NaHCO3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26
52
17
8.7
溶液的pH
7
13
11
9
(2)在操作②时,出现无色无味的气体,可知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Na2CO3 .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科学探究.
【分析】(1)根据三种物质溶液的酸碱性及对石蕊试液的作用分析;
(2)根据氢氧化钠不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解答;
【解答】解:(1)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只有氯化钠溶液为中性,而其余的溶液都显碱性,则滴加石蕊试液会变成蓝色,溶质不是NaCl,
(2)在进行操作②滴加稀盐酸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不是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应为Na2CO3或NaHCO3;根据计算可以知道在20℃时饱和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8%,而题目中标注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所以这瓶试剂不可能的是碳酸氢钠溶液,而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等于10%,因此是碳酸钠;
故答案为:(1)NaCl;(2)Na2CO3;
【点评】本题考查了破损标签试剂的确定,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破损标签的部分已经有关物质的性质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有关物质的性质,以便灵活应用.
8.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A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C的水溶液呈蓝色,D是一种红色固体,B→D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B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图中“﹣”表示相连物质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省略).
(1)D的化学式 Fe2O3 .
(2)A与B的化学方程式 Fe+H2SO4═FeSO4+H2↑ .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书写化学方程式.
【专题】框图型推断题.
【分析】根据C的水溶液呈蓝色,因此C是铜盐;D是一种红色固体,B→D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B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因此D是氧化铁,则B是铁;A能够和铁反应,且能够转化为铜盐,因此A是酸,A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故A是硫酸;C是硫酸铜;C和E可以相互转化,且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则硫酸铜能够和可溶性的碱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带入验证完成相关的问题.
【解答】解:C的水溶液呈蓝色,因此C是铜盐;D是一种红色固体,B→D的反应过程较为复杂,D→B的反应用于冶金工业,因此D是氧化铁,则B是铁;A能够和铁反应,且能够转化为铜盐,因此A是酸,A的浓溶液具有脱水性,故A是硫酸;C是硫酸铜;C和E可以相互转化,且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则硫酸铜能够和可溶性的碱反应产生氢氧化铜沉淀;
(1)D是氧化铁,故填:Fe2O3;
(2)A是硫酸,B是铁,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故填:Fe+H2SO4═FeSO4+H2↑.
【点评】本题为框图型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可以依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框图,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直接得出物质的化学式,然后顺推或逆推或由两边向中间推得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
三、解答题
10.如图为某化工企业生产流程示意图
(1)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为 +4 价;
(2)③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置换反应 ,氩气(Ar)作保护气不参与反应.
(3)②合成的甲醇若不完全燃烧会有CO、CO2生成,同学们想通过以下装置对燃烧产物中的CO进行验证.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4)实验后有部分气体CO未参与反应,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学们采用下列装置对其进行收集,最为合理的是 C .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1)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2)根据反应物、生成物的类别进行分析;
(3)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进行分析;
(4)根据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应将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由于一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可通过右边长导管将氢氧化钠排出,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进行分析.
【解答】解:(1)设FeTiO3中Ti的化合价是x.FeTiO3中Fe的化合价是+2价,O的化合价是﹣2价,利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得到方程(+2)+x+(﹣2)×3=0,
解得,x=+4 所以钛酸亚铁(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是+4价;
(2)③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3)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会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证明原混合气体中CO存在的实验现象是: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除去气体样品中的二氧化碳,应将气体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由于一氧化碳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可通过右边长导管将氢氧化钠排出,将气体收集在集气瓶中,所以最为合理装置是C.
故答案为:(1)+4;
(2)置换反应;
(3)红色粉末变成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C.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题中考查的问题,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和题中所给的提示进行解答.
四、解答题
1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次实验室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废液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一定量废液中的上层清液,慢慢滴加Na2CO3溶液,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HCl、CaCl2 (写化学式).
(2)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图乙所示为兴趣小组的同学测定A点所对应溶液的酸碱度的操作示意图,其操作可能使得溶液的PH值 不变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专题】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相结合的计算.
【分析】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提供的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和判断.
【解答】解:(1)加入5g碳酸钠溶液过程中不产生沉淀,说明废液中含有过量的稀盐酸,因此废液中含有的溶质是HCl、CaCl2.
故填:HCl、CaCl2.
(2)设20g碳酸钠溶液中碳酸钠质量为x,
Na2CO3+CaCl2═CaCO3↓+2NaCl,
106 100
x 5g
=,
x=5.3g,
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6.5%,
答: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6.5%.
(3)A点所对应溶液显中性,pH=7,稀释显中性的溶液时pH不变,因此其操作不能改变溶液的PH值.
故填:不变.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