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广东省初中生地理科目学业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初中生地理学科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评价初中毕业生达到科目课程标准要求的程度。考试结果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学科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指导思想
初中生地理科目学业考试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核心理念,充分发挥学业考试的导向作用,以促进广大地理教师建立新型的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和评价观,把课程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检测学生是否达到地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培养目标,全面、公正、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业水平,发挥考试的鉴定、激励等功能。
命题要求准确反映科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同时加强考试内容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真实情景中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依据
初中生学科考试内容的依据是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 (2011年版),并结合广东省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制定。
四、考试内容和要求
本大纲考核的知识目标分为知道(或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具体叙述如下:
1.知道(或了解)。指对地理学科出现的具体事物、现象及其空间分布状况,具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它的大意和要点,并落实在地图和地理图表上。具体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例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相关的行为动词如:记住、说出、描述、举例、列举、识别、知道、了解、指认和确定等。
2.理解。指对重要的地理概念、原理、模式的说明和解释,对地理事象和演变过程的特点、成因、分布和变化规律等有理性认识,并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像等表述。具体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出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相关的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比较、理解、归纳、判断、区别、预测、对比、收集和整理等。
3.掌握。指能够运用已经知道和理解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等,阐述同类地理事物和现象,分析和解决一些地理问题。包括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理;进行
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况下的合理联系等。相关的行为动词如:应用、运用、设计、编辑、撰写、总结和评价等。
对技能方面须达到的目标大致可分为“初步学会”和“学会”等。前一个层次是后一个层次的基础,较高层次包括前面较低层次的要求。
(1)初步学会。指能够模仿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些地理操作任务。例如读图或使用地理图像、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运动以及开展简易的地理观测等。
(2)学会。指能按要求独立完成有关的地理技能操作任务,或者对操作中的一般错误予以识别、纠正等。例如,阅读和使用地理图像并用于解释一定的地理现象,分析和解决一定的地理问题,独立绘制简单的地图和地理图表等。
(一)地球与地图
1.地球和地球仪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
(1)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①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②能提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懂得运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
来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分别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公转
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①能够运用昼夜更替、时差等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
②知道四季更替和五带的形成是地球公转造成的;
③懂得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
(2)地球仪
●利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①在地球仪上指出地轴、南北极点以及赤道、本初子午线、1800经线、东西半球分界线、极圈、回归线、高中低纬分界线等特殊的经纬线;
②掌握经纬线的概念,能用语言描述经纬度划分的依据和特点。
●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①能够在地球仪或经纬网的地图上读出任何地点的经纬度;
②能够利用地球仪或带经纬网的地图找到与给出的经纬度对应的地点;
③利用经纬度判断地球仪上任意两点的方向。
2.地图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度和纬度,量算距离。
①能够在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和无特殊方向标志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②在地图上辨别两点之间的相互方位;
③能在各种比例尺的地图上量算两点间的距离;
④懂得利用等高线和高度表在各种类型的地形图上估算高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①掌握等高线的概念、特点;
②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断坡度的陡缓;
③能够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顶、盆地、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
④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某区域地形特征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①能够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五种地形;
②通过比较了解山地与盆地、高原与平原、山地与丘陵的等高线分布特点。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
①掌握不同比例尺地图所承载信息的差异;
②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地理信息;
③了解平面图、导游图、交通线路图的内容特点和阅读方法;
④学会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例。
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二)世界地理
1.海洋与陆地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
(1)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
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①在地图上识别海洋与陆地;
②能够根据所给资料(地图或数据)描述地球
表面海洋与陆地所占的比例及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
①能在地图上准确迅速找到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并能识别它们之间的分界线;
②能在地图上找到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南美洲与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并指出拉丁美洲的范围;
③在地图上识别大陆、主要的岛屿、半岛、边缘海、海湾、内海等。
(2)海陆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
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①知道地球上海洋变陆地、陆地变海洋的实例;
②
能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
变化之中。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①知道关于“板块构造”理论探索、发展的简单历程;
②能在地图上识别六大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
③能够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的分布。
2.气候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①能够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②能够正确地描述某地区时段的天气。
●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①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②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③了解灾害性天气。
④知道灾害性天气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①能够知道报纸、电视、互联网等中有关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报告;
②知道我国空气质量的状况、防治措施及取得的进步。
(2)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①知道什么是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平均气温、等温线;
②能够根据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气温分布规律;
③理解世界水平气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分布规律;
④懂得运用气温的垂直递减率解释海拔高度与气温的关系。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①知道什么是降水、降水量及等降水量线;
②能根据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分析世界降水量水平分布规律。
●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①懂得阅读和处理气温、降水资料(如列表、求和、求平均等);
②能够根据气候直方统计图分析气候特征;
③能够运用所给资料,绘制气候直方统计图。
(3)主要气候类型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①能在世界气候分布图上指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②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气候特征;
③能够根据资料分析某地的气候特征。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①能够说出某地气候主要受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中哪一因素的影响而形成;
②能够比较分析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①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导致人类活动的差异;
②了解同一地区不同季节人们的生产、生活差异。
③知道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3.居民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
(1)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①通过世界不同年代的人口总数,了解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变化;
②懂得运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等资料,比较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情况;
③能够根据某地的人口统计资料,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如曲线图、柱状图、折线图);
④根据世界人口分布图,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简单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突出自然原因);
⑤理解人口密度的含义,能够利用面积和人口数计算某地的人口密度。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①了解当今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人口过多和增长过快的问题;
②结合实际案例分别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资源、就业、教育、生活水平和经济收入等方面的影响;
③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所面临的人口问题的不同。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①知道世界三大人种;
②结合各人种的形象,了解三大人种(尤其是黄色人种)的身体特点;
③指图说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
(2)语言和宗教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①知道汉、英、法、俄、西、阿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②了解世界主要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
(3)聚落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①举例说明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②举例说明聚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①知道中外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②理解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4.地区发展差异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
●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
通过实例,比较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的差异。
●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知道发展中国家地区分布的突出特点是“南”与发达国家地区分布的突出特点是“北”。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①根据资料或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
性;
②理解我国在推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和贡献。
5.认识区域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
(1)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能根据所给地图分别说明某一大洲的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能运用所给地图和有关资料分别归纳出某一大洲或地区的地形、气候、河流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认识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能根据所给地图和有关资料,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①能根据所给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述图示地区地势变化及地形分布特点;
②说出地形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③掌握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运用。
●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根据所给的图表说出某一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能根据所给地形图说明某一地区主要河流概况,
以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能根据所给的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
●运用地图和资料,指出某一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
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举例说出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能够根据资料或举例说明某一地区发展旅游业
的优势。
●运用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俗。
能够根据资料描述某一地区富有特色的文化习
俗。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①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②知道我国极地科考的成就
(3)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能根据所给地图指出某一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首都和主要城市。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境的基本特点。
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能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能根据资料或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能根据资料分析某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能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能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能根据资料或用实例说明某国家的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举例说明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①举例说明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②知道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和人文联系。
(三)中国地理
1.疆域与人口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
(1)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①在地球仪上指出我国的半球位置、大洲大洋位置;
②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③理解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有哪些优越性。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①知道我国领土、领海面积和台湾岛、钓鱼岛、南海诸岛是我国固有领土;
②在地图上指出我国陆上疆界的起止点和14个陆上邻国;
③在地图上指出我国濒临的海洋和6个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
④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的优势;
⑤知道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性。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①知道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全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②运用地图,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分布。
(2)人口与民族
●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①了解我国人口众多,增长较快和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形成的影响;
②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③知道现阶段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调整。
●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①运用中国地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②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形成的原因。
●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
①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点;
②简单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
2.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
(1)自然环境
●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①识别作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界限的山脉;
②了解构成各阶梯的主要地形区;
③理解地形复杂多样和高原、山地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两大基本特征。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知道我国自南向北所跨的五个热量带,并能指图说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②知道我国自东向西跨四个干湿区,并能指图说出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③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④知道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①分别在地图上指出我国流人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的主要河流;
②在地图上指出我国主要的内流河。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了解长江、黄河的水文特征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②知道长江是我国的“黄金水道”。
③了解“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战略
●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①理解我国的气象灾害,如旱涝、台风、寒潮、沙尘暴等;
②理解我国的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
(2)自然资源
●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①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了解自然资源的主要分类;
②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主要特点。
③知道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政策调整,了解我国新能源开发的发展战略。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国策。
①运用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土地利用类型构成、某些。国家耕地面积及人均耕地面积等数据、地图、统计图表等资料,归纳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征;
②通过与世界主要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印度、俄罗斯等)的比较,说明我国耕地面积在土地利用类型中所占的比重较小和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特点;
③结合当地的具体案例说明我国为什么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①运用相关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分配上具有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大、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平均的特点;
②结合当地生活实际,制定适合节水公约。
●结合实例说出我国跨流域调水的
必要性。
①结合当地的案例,说出我国如何解决水资源在时间上分配不均的策略;
②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说出我国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
3.经济与文化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
(l)经济发展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①运用地图、资料,了解我国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地区;
②联系实际案例简单分析我国农业生产地域差异产生的自然原因;
③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④举例说明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①了解我国工业分布的情况为:东部沿海、长江沿岸等地多,广大西部地区少;
②了解我国已形成的工业集中分布地区(沿海四大工业地带);
③结合案例,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④理解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状况。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懂得如何选择适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①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②了解我国高铁的发展状况。
(2)文化特色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等的影响。
①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等具有地方特色;
②以民居(如云南的傣族竹楼、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草原上的蒙古包、广东的骑楼等)为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结合有关资料(如云南的傣族风情、海南的黎族风情、广东的瑶族风情、南京的传统庙会和小吃、广州的西关风情等),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4.地理差异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1月均温0℃等温线、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重合的地段;
②掌握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水田农业区和旱作农业区的分界线;
③联系实际,从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人们的生活习惯(如饮食习惯、擅长的体育活动等)了解此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①掌握我国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依据(如地形区、气候带、行政区的完整性等因素);
②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③从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角度比较上述区域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我国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聚落分布的影响;
②结合实际情况,说明自然地理环境对人们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的影响。
5.认识区域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
(1)位置与分布
●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结合地图,能够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①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
②结合地图,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①根据所给资料(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等),判断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②根据所给出的景观(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资料,判断出该景观属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哪个区域。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区域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我国四大区域产业的结
构与空间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我国四大区域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
(2)联系与差异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
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地理差异。
●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举例说出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②理解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在推动区际联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
●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①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的相互促进作用;
②了解港、澳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③知道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取得的成就。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区域发展的促进作用。
(3)环境与发展
●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根据资料分析区域主要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举例说明区域环境和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运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利用资料说出首都北京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①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②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及其附属岛屿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以某区域为例,说明我国西部开发的地理条件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四)乡土地理
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本考纲“乡土地理”是指广东地理,可渗透在中国地理的分区地理内容当中。
标 准
基本训练及评价要求
运用地图,描述家乡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能够运用地图,描述广东省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知道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名称。
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家乡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能够利用图文材料说明广东省主要地理事物的变迁及其原因。
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理解广东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的特点,能够举例分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广东省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运用家乡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①能够运用广东省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广东省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②知道外来人口对广东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③理解广东人口政策的调整。
了解家乡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能够了解广东省的对外联系现状,认识广东省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了解家乡的发展规划,关注家乡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家乡的志向。
①能够了解广东省“十三五”的发展规划,关注广东省的未来发展,树立建设幸福广东的志向;
②能够举例说明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
③了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意义
考试方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式
1.纸笔考试采用闭卷笔答。
2.地理实践活动考查采用开放性题目或其他方式实施。
(二)试卷结构
1.自行组织命题的市,其试卷结构由地级以上市确定。
2.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命制的试卷结构为:
(1)闭卷、笔答。试卷全部为单项选择题。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分值100分。
(2)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卡,分开印刷,试题不留答题位置,答案必须填涂在答题卡上,答题方式由各地级市确定并公布。
试题的题型、题量和分值详见下表:
题 型
题量
分值
单项选择题
30题
60分
综合题
2题
40分
3、内容比例:地球、地图基础知识约占20%;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约占70%。乡土地理约占10%,全卷分值乡土地理所占分值不得低于此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