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4.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Na—23 Ca—40‎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粮食酿酒 B. 酒精挥发 C. 铁水铸锅 D. 冰消雪融 ‎【答案】A ‎【解析】A、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C、铁水铸锅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D、冰雪消融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A。‎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2. 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复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下列食品中含有 丰富蛋白质的是( )‎ A. 米饭 B. 黄瓜 C. 薯条 D. 牛肉 ‎【答案】D ‎【解析】A、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错误; B、黄瓜中富含维生素,错误; C、薯条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错误;D、牛肉中富含蛋白质,正确。故选D。‎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过滤 C. 二氧化碳验满 D. 点燃酒精灯 ‎【答案】C ‎【解析】A、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更不能接触试管内壁,要悬垂在试管上方,错误;B、过滤操作要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错误;C、二氧化碳验满时,用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若火柴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集满,正确;D、点燃酒精灯时,严禁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另一个酒精灯,错误。故选C。‎ 点睛:使用酒精灯注意事项:1‎ 18‎ ‎.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如果灯芯顶端不平或已烧焦,需要剪去少使其平整,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灯里酒精的体积应大于酒精灯容积的1/4,少于2/3(酒精量太少则灯壶中酒精蒸气过多,易引起爆燃;酒精量太多则受热膨胀,易使酒精溢出,发生事故);2.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3.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4.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否则可能将火焰沿灯颈压入灯内,引燃灯内的酒精蒸汽及酒精,可能会导致爆炸的现象发生。‎ ‎4. 下列有关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可作钻头 B. 石墨有导电性,可制作电极 C. C6o 具有稳定结构,不能燃烧 D. 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作净水 ‎【答案】C ‎【解析】A、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因此金刚石可作钻头,正确;B、石墨有导电性,又因为化学性质稳定,可制作电极,正确;C、C6o 具有稳定结构,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错误;D、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强烈的吸附性,可用作净水,吸附色素和异味,正确。故选C。‎ ‎5. “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以下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加强大气质量检测,使用清洁能源,植树造林 B. 大力提倡使用化肥和农药,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C. 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D. 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 ‎【答案】B ‎【解析】A、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有利于保护大气,防治空气污染,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等空气污染物的排放,积极植树造林,吸收有害气体,利于环境保护,错误;B、大力提倡使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水体的污染,不利于环境保护,正确;C、工业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利于环境保护,错误;D、直接焚烧秸秆产生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直接焚烧,利于环境保护,错误。故选B。‎ ‎6. 烟草燃烧时释放的烟雾中含有3800 多种已知化学物质,绝大部分对人体有害。其中易与 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一种有毒物质是( )‎ A. 一氧化碳 B. 尼古丁 C. 焦油 D. 苯并芘 ‎【答案】A 18‎ ‎【解析】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而且结合能力很强,大约是氧气的200-300倍。结合了一氧化碳的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人就会缺氧窒息死亡。故选A。‎ 点睛:烟的危害性是指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毒害作用最大的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烟碱)和含有致癌物(苯并芘、二噁英)的焦油等。长期吸烟的人,易得冠心病、肺气肿、肺癌等,大量吸烟能够使人中毒死亡。‎ ‎7. 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锌原子核外有 30 个电子 B. 锌是金属元素 C.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65.38 g D. 缺锌可能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 ‎【答案】C ‎【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相关信息: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30,正确;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可知锌元素是金属元素,正确;C、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单位的,其单位为“1”,只不过常省略而已,相对原子质量为65.41,错误;D、锌元素影响人体的生长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正确。故选C。‎ 点睛:以钠为例,元素周期表中信息:。‎ ‎8. 下到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和原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 B. 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C. 气体可以压缩是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D. 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答案】D ‎【解析】A、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正确;B、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例如氧原子可以构成氧分子(O2)和臭氧分子(O3),正确;C、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压时,分子之间的间隙变小,气体分子的间隔大,气体易于被压缩,正确;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选项没有限定是化学变化,所以原子也可以再分为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错误。故选D。‎ ‎9. 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18‎ A. 泥沙 B. 蔗糖 C. 植物油 D. 面粉 ‎【答案】B ‎【解析】A、泥沙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错误; B、蔗糖易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 C、植物油不能溶解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错误;D、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错误。故选B。‎ 点睛:溶液的概念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由此可见,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即溶质)和另一种物质(即溶剂)两部分组成。但是,溶液不一定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应该说是至少由两种物质组成;因为其中的溶剂虽然是一种,而溶质可以是多种的。溶液的特点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其中,均一性是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和成分均相同(如一瓶溶液中,上下左右等各部分的密度都是一样的);稳定性是指在条件不变(即温度、压强等不改变,溶剂不蒸发等)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溶质永远不会析出(即溶质与溶剂永不分离)。‎ ‎10. 合金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下列材料不属于合金的是( )‎ A. 生铁 B. 玻璃钢 C. 焊锡 D. 18K 金 ‎【答案】B ‎【解析】A、生铁是铁的合金,错误; B、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与塑料混合成的,前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后者是有机高分子合成材料,故玻璃钢是两种材料复合成的,属于复合材料,正确;C、焊锡是锡和铅的合金,错误;D、18K黄金属于含金75%的合金,错误。故选B。‎ 点睛:合金是在某种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的性质主要是: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比组成它的纯金属更好;但是,大多数合金的熔点比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导电、导热性能比它的纯金属差;总之,合金的性能主要决定于合金的成分。‎ ‎11. 根据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氯离子核内有 17 个质子 B. 氯离子核外有 3 个电子层 C. 氯离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 氯离子的符号 Cl—‎ ‎【答案】C ‎【解析】A、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则氯离子核内有17个质子,正确;B 18‎ ‎、氯离子核外有 3 层弧线,表示3个电子层,正确;C、氯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一达到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错误;D、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后变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因此氯离子的符号为Cl-,正确。故选C。‎ ‎12. 关于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向稀硫酸溶液中滴加 2—3 滴紫色石蕊,溶液颜色变红 B. 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水立刻沸腾,液滴飞溅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答案】A ‎【解析】A、稀硫酸显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只能变得红热,错误;C、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而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造成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把浓硫酸倒入水中,硫酸会渐渐流动至底部,此过程也有利于热量的扩散,不会立刻沸腾,液滴飞溅,错误;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但是二氧化硫是实验的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错误。故选A。‎ 点睛: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3. 分类是我们学习化学的一种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正确是( )‎ 选 项 类 别 物 质 A 纯净物 纯净的空气、蒸馏水、高锰酸钾 B 氧化物 氧化镁、二氧化硅、臭氧 C 盐 硫酸铜、纯碱、硝酸银 D 糖类 淀粉、酒糟、葡萄糖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A、纯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属于混合物,错误;B.臭氧是只有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错误;C、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硫酸铜、硝酸银都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正确;D、酒糟中的主要成分是酒精,不属于糖类,错误。故选C。‎ 18‎ 点睛: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化合物又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无机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14. 化学式 H2O2 能表示多种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表示双氧水这种物质 B. 表示双氧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表示 1 个双氧水分子 D. 表示双氧水由 2 个 H 原子和 2 个 O原子构成 ‎【答案】D ‎【解析】A、根据化学式的含义,宏观上,H2O2 能表示双氧水这种物质,正确;B、物质用元素表示其组成,H2O2 能表示双氧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确;C、双氧水是由大量双氧水分子聚集而成,微观上,H2O2 能表示1 个双氧水分子,正确;D、双氧水是由双氧水分子构成的,H2O2 只能描述成 1 个双氧水分子是由 2 个 H 原子和 2 个O原子构成,错误。故选D。‎ 点睛:化学式的意义一般是指宏观上表示该物质及该物质的元素组成,微观上表示该物质的构成。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原子,那么它还能表示元素和一个该原子;如果构成该物质的粒子是分子,它除了表示一个该分子外,还表示该分子的构成。‎ ‎15. 工业上使用黄铁矿(主要成分为 FeS2)经多步反应制取硫酸,其中第一步反应为 4FeS2 + 11O2 2X + 8SO2,则 X 的化学式为( )‎ A. Fe B. FeO C. Fe2O3 D. Fe3O4‎ ‎【答案】C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S2 + 11O2 2X + 8SO2,反应前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8、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铁原子和6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铁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2O3。故选C。‎ 点睛: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数目、质量都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 ‎16. 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78%‎ B. 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18‎ C. 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 D.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 ‎【答案】A ‎【解析】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为78%,而不是质量分数,错误;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支持燃烧,同时能供给呼吸,正确;C、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正确;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可用作保护气、光源等,正确。故选A。‎ ‎17. 重铬酸钾是二种有毒且有致癌性的强氧化剂,它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划归为第一类致癌物质。重铬酸钾(K2Cr2O7)中 Cr 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3 B. +4 C. +5 D. +6‎ ‎【答案】D ‎【解析】根据化学式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为零,K化合价为+1 价,O化合价为-2 价,设铬的化合价为X,则有(+1)×2+2X+(-2)×7=0,则 X=+6。故选 D。‎ ‎18. 下列替换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木炭代替红磷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 B. 铁丝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瓶底的水可用细沙代替 C. 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D. 图书、档案着火,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也可使用水基型灭火器 ‎【答案】B ‎19. 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8‎ ‎( )‎ A. 只要温度高于240℃,红磷就一定能燃烧 B. 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 C. 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白磷也能燃烧 D. 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白磷的着火点 ‎【答案】C ‎【解析】A、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当温度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没有与氧气接触,也不能燃烧,错误;B、常温下,温度没有红磷达到着火点,不能燃烧,错误;C、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通入氧气与之接触,满足了燃烧的条件,白磷也能燃烧,正确;D、着火点使可燃物的性质,一般不能升高或降低,错误。故选C。‎ 点睛: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因此,只要破坏燃烧的条件,就可以实现灭火。‎ ‎20. 下列关于物质除杂所选用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杂方法 A FeSO4 溶液 CuSO4 ‎ 加入过量 Fe 粉并过滤 ‎ B CO2‎ CO 将混合气体通过红热铜网 ‎ C NaCl 溶液 BaCl2‎ 加入过量的Na2SO4 并过滤 D Mg Cu 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并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A、过量Fe粉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正确;B、铜与一氧化碳不反应,不能将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除去,错误;C、BaCl2能与过量的Na2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故选A。‎ 点睛:除杂(或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18‎ ‎21. 利用下列试剂之间的反应现象,能验证 Fe、 Cu、 Ag 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是( )‎ A. Fe、 Cu、 AgNO3 溶液 B. Fe、CuSO4 溶液、Ag.‎ C. FeSO4 溶液、CuSO4 溶液、Ag D. Fe、CuSO4 溶液、AgNO3 溶液 ‎【答案】B ‎【解析】A、Fe、Cu均能与AgNO3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Fe>Ag,Cu>Ag,但无法确定Fe、Cu的活动性强弱,错误;B、Fe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Ag不与CuSO4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Fe>Cu>Ag,正确;C、Ag均不与FeSO4溶液、CuSO4 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Fe>Ag,Cu>Ag,但无法确定铜、铁的活动性强弱,错误;D、Fe与CuSO4 溶液、AgNO3 溶液都反应,说明了活动性Fe>Cu,Fe>Ag,但无法确定铜、银的活动性强弱,错误。故选B。‎ 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类问题时,一般采取“三取中”的方法进行设计实验,即选取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那种金属的单质与另两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另两种金属的单质进行反应。‎ ‎22. 下表是人体中四种液体的 pH 范围,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胃液不能与碳酸钙反应 B. 唾液一定显酸性 C. 胆汁是中性液体 D. 胰液的碱性最强 ‎【答案】D ‎【解析】A、胃液显酸性,里面有H+,能够与碳酸钙反应,错误;B、唾液的 pH 为 6.6-7.1,可能显酸性,也可能使碱性,错误; C、胆汁的 pH 为 7.1-7.3,显碱性,错误;D、胰液的 pH 为7.5-8.0,显碱性,pH 越大,碱性越强,在四种体液中pH最大,碱性最强,正确。故选D。‎ 点睛:酸性溶液的pH值<7;中性溶液的pH值=7;碱性溶液的pH值>7。可简记:“小酸大碱中7”;其含义是:“pH值<7为酸性,pH值>7为碱性,pH值=7为中性。”并且其中的“小酸大碱”还可暗示:“pH值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pH值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 ‎23.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必须严谨、科学,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C 能够还原 Fe2O3 生成 Fe,故 C 也能够还原 CuO 生成 Cu B. 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故所有的原子都有质子和中子 C. 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故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18‎ D.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故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答案】A ‎【解析】A、碳具有还原性,一定高温下,C 能够还原Fe2O3生成Fe, C也能够还原CuO 生成Cu,正确;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所有的原子核中不一定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如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错误;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不属于溶液,错误;D、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属于单质,可能为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含有氧元素,而非单质,错误。故选A。‎ ‎24. 在某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 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一定是催化剂 B. X 的值是 5.3‎ C. 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 4:3 D. 丁可能是单质 ‎【答案】B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5.2g-2.0g=3.2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5.2g-2.0g=3.2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乙的质量为2.3g-1.5g=0.8g;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丁应是生成物,生成的丁的质量为3.2g+0.8g=4g,故X的数值为1.3g+4g=5.3g。A、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错误;B、X的数值为1.3g+4g=5.3g,正确;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2g:0.8g=4:1,错误;D、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和乙,生成物是丁,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丁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是化合物,不可能是单质,错误。故选B。‎ ‎25.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是( )‎ A. 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 一定压强下,CO2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18‎ C. 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 D. 向生锈的铁钉缓慢滴加稀盐酸 ‎【答案】D ‎【解析】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足量的水,溶液酸性减弱,但是仍为碱性,则溶液的pH会逐渐减小至接近7,但不会小于7,错误;B、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C、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固体,氯化钠不会继续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会改变,错误;D、向生锈的铁钉缓慢滴加稀盐酸,铁锈先与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当铁锈完全反应后,铁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直到铁完全反应后氢气的质量不再改变,正确。故选D。‎ 二、非选择题部分 ‎26.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氖的元素符号_____‎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 ‎(3)2 个铵根离子_____‎ ‎(4)氧化铝的化学式_____‎ ‎【答案】 (1). Ne (2). Ca (3). 2NH4+ (4). Al2O3‎ ‎【解析】(1)元素符号的书写要注意“一大二小”,氖的元素符号是Ne;‎ ‎(2)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元素,元素符号可以表示为Ca;‎ ‎(3)1个铵根离子含有1个氮原子和4个氢原子且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因此1个铵根离子表示为NH4+,2个铵根离子就表示为2NH4+;‎ ‎(4)氧化铝中铝元素为+3价,氧元素为-2价,化合价交叉得化学式为 Al2O3 。‎ ‎27.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地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填空,‎ ‎(1)化学与健康。为了有效防治甲状腺肿大,人们要摄入适量_____元素。‎ ‎(2)化学与食品。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是_____。‎ ‎(3)化学与环境。煤燃烧时排放出_____、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4)化学与肥料,农作物的生长对氮、磷、钾需要较大。适当施用_____肥会有促 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5)化学与材料,聚乙烯塑料是由乙烯(C2H2)聚合而成,乙烯属于_____。(有机物或无机物)‎ ‎【答案】 (1). I (2). NaHCO3 (3). 二氧化硫 (4). 氮肥 (5). 有机物 18‎ ‎【解析】(1)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3)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4)氮肥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 ‎(5)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除外),乙烯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点睛: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28. 如下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40℃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 ‎(2)20℃时,溶解度大小相等的物质是_____;‎ ‎(3)三种物质中,_____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最大,_____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将 A 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任填一种)‎ ‎【答案】 (1). A>B>C (2). A 和 B (3). A (4). C (5). 加溶质 ‎【解析】(1)40℃时,A物质的溶解度最大,C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所以三种溶液都为饱和溶液,A 的溶解度最大,然后是B,最后是C,所以质量分数有大到小依次是 A>B>C;‎ ‎(2)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20℃时A和B的溶解度相等;‎ ‎(3)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A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C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4)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大,A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减低温度,蒸发溶剂的方法达到。‎ 点睛: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 ‎29.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促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水利部确定每年的 3 月 22 日至 28 日为“中国水周”。‎ ‎(1)电解水实验中负极端产生的气体是_____ 检验正极端产生气体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18‎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____‎ ‎(3)日常生活中可以用_____区别硬水和软水 ‎(4)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答案】 (1). 氢气 (2).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气体,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3). 吸附沉降 (4). 肥皂水 (5). 节约用水 ‎【解析】(1)电解水实验中,负极端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正极端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正极端产生气体的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气体,若木条复燃,则为氧气;‎ ‎(2)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吸附较大颗粒,加速沉降;‎ ‎(3)日常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 ‎(4)保护水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30. 兰州中山铁桥,位于城北白塔山下,历尽沧桑,百年不倒,多次参与维修大桥的工 程师感叹道:“起初我们以为一百多年了,铆合处多少会有些锈蚀,可当我们将铆件启开后 发现,里面完全是簇新的。当时使用炭火和锤具等简单工具,能达到如此工艺令人匪夷所 思。”。请同学们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山铁桥铆合处簇新如初,说明百年来没有水和_____进入其中而造成锈蚀。‎ ‎(2)我国 生产 和 使用 铁 器历 史悠 久 , 请 写 出一 氧化 碳 与氧 化铁 反 应的 化 学方 程式_______‎ ‎(3)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四分之一,请你写出一种防止铁制 品锈蚀的方法________。(任填一种)‎ ‎【答案】 (1). 氧气(或空气) (2). 3CO+Fe2O3 2Fe+3CO2 (3). 涂油漆 ‎【解析】(1)铁与氧气、水接触时易生锈,中山铁桥铆合处簇新如初,说明百年来没有水和氧气进入其中而造成锈蚀;‎ ‎(2)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3)铁在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要防锈可以使铁与水或氧气隔绝,可以在铁表面刷漆、涂油等。‎ ‎31. 下列图示中 A 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C 为胃酸的主要成分,G 为蓝色沉淀。各 物质间的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18‎ 请回答以下问题:‎ ‎(1)B 溶液中的阴离子是_____,E 的化学式为_____‎ ‎(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①②③④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_____‎ ‎(4)H 的一种用途_____‎ ‎【答案】 (1). 氢氧根 (2). H2O (3). Fe+CuCl2=FeCl2+Cu (4). ③④ (5). 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 ‎【解析】(1)A为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所以A为金属铁,C为胃酸的主要成分,所以C为HCl,G为蓝色沉淀,所以G为氢氧化铜,铁和盐酸反应生成H和I,铁和D反应生成J和I,所以I为氯化亚铁,H为氢气,B和D反应生成蓝色沉淀G和F,所以D为氯化铜,B为可溶性碱,可以是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所以F是氯化钠,E是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溶液中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E的化学式为H2O;‎ ‎(2)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 ‎(3)①是铁和盐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②是铁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③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④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所以四个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4)H为氢气,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燃烧无污染,所以H(氢气) 可以作燃料、清洁能源、还原剂。‎ ‎32. 某小组提纯含有泥沙的粗盐,并用提纯后的氯化钠来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7.5%的 NaCl 溶液。‎ ‎(1)粗盐提纯:‎ ‎①将粗盐加入到盛有水的烧杯里,使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_____‎ ‎②在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_________停止加热。‎ ‎(2)配制溶液:‎ ‎③配制上述溶液需要称取提纯后的精盐____________g;‎ ‎④量取所需的水应选用____________mL的量筒。‎ 18‎ ‎【答案】 (1). 搅拌,加速溶解 (2). 出现较多固体时 (3). 7.5 (4). 100‎ ‎【解析】(1)①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②在食盐溶液蒸发结晶的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用余温蒸干剩余的液体;‎ ‎(2)③配制 100g 质量分数为 7.5%的 NaCl 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100g ×7.5%=7.5g;④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100g-7.5g=92.5g(合92.5mL),应选用100mL的量筒。‎ ‎33.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结合所学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1)加热时酒精灯_________焰温度最高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_________都没有改变,根据氧气_________的物理性质可选择 E 装置收集氧气 ‎(3)实验室可以选择发生装置_________(填字母)制取 CO2 气体,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NH3 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里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NH3。实验室制取NH3‎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填字母),若选择 F 装置利用排空气法收集 NH3,气体 应该从____口(填“a”或“b”)进入。将 NH3 溶于水中可配制成氨水溶液,氨 水能使无色酚酞变________色。‎ ‎【答案】 (1). 外焰 (2). 化学性质 (3). 不易溶于水 (4). B (5). CaCO3+2HCl==CaCl2+H2O+CO2↑ (6). A (7). b (8). 红 ‎【解析】(1)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需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氧气,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可选择E装置收集氧气;‎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适合于固+液常温型,故选B装置,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4)需要用两种固体加热制取氨气,因此需要加热,故需要采用固固加热装置;知道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采用F装置收集氨气的时候,要采用“短进长出”的方式,气体从b 18‎ 端进入;由题目可知,氨气溶于水后显碱性,所以氨气溶于水后滴加酚酞,依据酚酞遇碱变红色。‎ 点睛:“多功能瓶”在实验中有很多用途:当用它净化或检验气体时,必须根据气体性质选择合适的实验试剂,气体由长管进入。此外可以用它来收集气体: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由长管进入,比空气小的由短管进入;采用排水法收集,则需先将瓶子装满水,然后气体由短管进入,此外,气体净化原则:不减少被净化的气体,不能引进新的杂质。气体干燥原则:干燥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水分,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发生反应。‎ ‎34. 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在我国南海储量很高,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1)纯净的 CH4 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CH4 能还原 CuO,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 CH4 还原 CuO 的反应。‎ ‎【提出问题】CH4 还原 CuO 的反应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色。‎ ‎【实验探究】‎ ‎①在点燃 B 处酒精灯之前先通入甲烷气体的作用_____‎ ‎②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 B 装置内的现象_________,证明有铜 生成;‎ ‎③反应过程中,C 装置中的现象___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④D 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_________生成;‎ ‎⑤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 CH4 还原 CuO 的化学反应方程_________‎ ‎【答案】 (1). CH4+2O2 CO2+2H2O (2).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治加热时发生爆炸 (3). 黑色粉末变红 (4). 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5). 二氧化碳 (6). CuO+CH44Cu+CO2+2H2O ‎【解析】(1)甲烷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 18‎ ‎(2)①由于甲烷气体与空气混合在加热时可能出现爆炸,因此,在进行加热前要把玻璃管中空气全部排出,所以进行操作时应先通入甲烷排出管内空气然后再进行加热;‎ ‎②甲烷和氧化铜在加热时生成铜,会观察到会黑色粉末变红;‎ ‎③水可以与白色无水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的五水硫酸铜,所以C 装置中白色固体变为蓝色,说明证明有水生成; ‎ ‎④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⑤据以上信息写出可知甲烷和氧化铜在加热时生成铜、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uO+CH44Cu+CO2+2H2O。‎ ‎35. 苹果中富含苹果酸,具有增强消化,降低有害胆固醇等作用,苹果酸的分子式 为 C4H6O5 请计算:‎ ‎(1)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索的质量比是____(最简整数比)‎ ‎(3)13.4g 苹果酸中含 C 元素质量_________克?(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 0.1)‎ ‎【答案】 (1). 134 (2). 24:3:40 (3). 4.8‎ ‎【解析】解:(1)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4+1×6+16×5=134;‎ ‎(2)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4):(1×6):(16×5)=24:3:40;‎ ‎(3)13.4g苹果酸中含C元素质量为:13.4g××100%=4.8g。‎ 答:(1)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34;‎ ‎(2)苹果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24:3:40;‎ ‎(3)13.4g苹果酸中含C元素质量为4.8g。‎ ‎36. 家庭食用碱的主要成分是 Na2CO3,为测定该食用碱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 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取 40g 食用碱,平均分为四份,然后分别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 CaCl2 溶液,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该食用碱中不含难溶性杂质且杂质均不与CaCl2溶液产生沉淀)‎ 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并计算:‎ ‎(1)m =__________g 18‎ ‎(2)40g 该食用碱与足量 CaCl2 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__________g ‎(3)该食用碱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答案精确到 0.1%)‎ ‎【答案】 (1). 6 (2). 32 (3). 84.8%‎ ‎【解析】(1)根据实验数据的规律和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第一次实验没有完全反应,第三、四次实 验反应完全,第二次反应的时候有试剂的用量翻倍,生成的沉淀质量也需要翻倍,并且翻倍后 m的值为6g,并没有超过完全反应时产生的沉淀质量 8g,故确m的质量为6g。‎ ‎(2)当氯化钙足量的时候,反应充分发生,每次产生的沉淀是固定的8g,40g的食用碱就可以产生32g的沉淀。‎ ‎(3)解:设该食用碱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x CaCl2+Na2CO3=CaCO3↓+2NaCl ‎106         100‎ ‎10g·x          8g ‎ ‎ x=84.8%‎ 答:(1)m=6g;‎ ‎(2)40g 该食用碱与足量 CaCl2溶液反应,最多生成沉淀质量为 32g;‎ ‎(3)该食用碱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是84.8%。‎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