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47 MB
  • 2021-05-13 发布

地理高考复习最新6年高考4年模拟分类汇编 中国地理

  • 1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章 中国地理 第一部分 六年高考题荟萃 2010 年高考题 (10 年上海卷文综) 1.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 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 )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 答案:A (10 年上海卷地理) (六)黄土高原地貌千姿百态、地域王化丰富多彰、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2.黄土地貌形态多姿。黄土峁就是其中一种。黄土峁是指( ) A.切割较深的黄土沟 B.孤立的黄土丘 C.长条形的黄土高地 D.范围较大的黄土高原残留面 答案:B 3.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合理措施有( ) ①坡面修梯田,减缓坡度 ②加快林地建设,调节地面径流 ③保持传统轮荒耕作制度 ④在低娃修建淤地坝,贮水拦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4.下列文化景观中,属于黄土高原文化的是( ) ①秦腔 ② 窑洞 ③评剧 ④吊脚楼 A.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A (10 年北京卷文综第 5 题) 图 2 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读图,回答第 5 题。 5.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③和⑤ D.④和⑤ 【答案】A (10 年四川卷文综第 5-7 题) 图 3 是我国某省部分地区水系分布图。读图回答 6-8 题。 6.图中虚线范围内的地貌是( ) A. 风蚀谷 B. 冰蚀谷 C.张裂谷 D.断层谷 7.虚线范围内的地势特征,从图中可推测出的是( ) A.花莲溪西侧平缓、东侧陡峻 B.花莲溪西侧陡峻、东侧平缓 C.大富以南,北部高、南部低 D.大富以南,北部低、南部高 8.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河流众多,内河航运便利 B.暖流流经,渔业资源丰富 C.海岸平直,建港条件优越 D.地处低纬,利于海盐晒制 答案:6.D 7.A 8.B (10 年四川卷文综第 1-2 题) 图 l 是 2004 年河北、甘肃、四川、黑龙江四省能源生产结构图。读图回答 9~10 题。 9.与四省能源生产结构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以可再生能源为主 B. 清洁能源的比重大 C. 不利于减排温室气体 D. 有利于降低酸雨危害 10.制约①省进一步开发水能的地理条件,正确的是( ) A. 水能资源蕴藏量小 B. 水能资源分布分散 C. 水能富集地人口分布稀疏 D. 水能富集地地质条件复杂 答案:9.C 10.D (10 年安徽卷文综第 25-26 题) 今日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显示隋唐时期用水充足,有“陆海”(指湖泊和沼泽很多)的美称。下图示意古长安(今 西安市长安区)"八水"位置。完成 11—12 题。 11.“八水绕长安”的地质成因之一是渭河平原地壳( ) A.水平错断 B.褶皱凹陷 C.断裂陷落 D.水平张裂 12.古长安“陆海”今日不复存在的重要原因是( ) A.秦岭北坡森林植被破坏 B.渭河流域水体污染严重 C.渭河下游汛期水位上升 D.秦岭南坡耕地面积增加 答案:11.C 12.A (10 年广东卷文综第 3 题) 13. 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 年青藏高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大约 20%,主要原因是( ) A. 冰雪融水增加 B. 冻土面积扩大 C. 青藏高原抬升 D. 湖面蒸发增加 答案:A (10 年广东卷文综第 5 题) 读“2006 年我国水费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图 2),完成 14 题。 14. 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 ) A. 西南区 B. 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 答案:C 15.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 A. 北方区和南方区 B.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 D. 西北区和南方区 答案:B (10 年福建卷文综第 7 题) 入海河流三角洲的土地利用类型受河流淡水和海洋成水的共同影响。某三角洲面积增长较快,该三角洲地区 2007 年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如表 1 所示。完成 16 题。 16.该三角洲地区最有可能住于图 4 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C 第二部分(综合题) (10 年海南卷地理) 17.宁夏传统民居多坐北朝南,墙体较厚,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屋顶坡度较 小。分析宁夏传统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地理原因。(10 分) 【答案】22.答案要点: 宁夏地处西北内陆,降水少,所以屋顶坡度较小;(3 分)冬季严寒且漫长,冬春干旱多风沙,盛行偏 北风,故不设北窗、墙体较厚以防风、保暖;(4 分)南面窗户较大,以便采光和冬天接受更多的阳光,提高屋 内温度。(3 分) 18.(36 分)下图中甲省为我国重要中药材基地之一。根据图和表 3 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地形因素分析该省的主要气候特征。(16 分)并指出在此气候条件下中药材资源的突 出特征。(2 分) (2)简述 A 地发展中药材加工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10 分) (3)根据表 3,提出促进该省中药材生产的措施。(8 分) 表 3 2007 年甲省和全国的几项社会经济指标 地区 ≥6 岁人口中,受教 有效灌溉面积占耕 中 药 材 播 种 面 积 加工而成的中成药 育程度在高中及以 上的人口比周(%) 地面积比重(%) (万公顷) 产量(万吨) 甲省 10.92 24.98 3.68 1.37 全国 19.97 46.43 96.07 112.89 答案:(1)主要气候特征:纬度位置较低,地跨热带、亚热带,热量丰富;地处我国西南部,夏季风影响大,降 水丰沛,干湿季分明,雨热同期;东部高原地形,光热充足,气温年较差小;西部地势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分异 明显,气候类型多样。 中药材资源的突出特征:种类繁多。 (2)原材料丰富;土地、劳动力成本低;民族传统方药丰富;靠近国际国内市场;优惠的政策。 (3)发展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兴修水利,扩大灌溉面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中药材播种面积;大力 发展中药材加工业,扩大对中药材的需求。 (10 年安徽卷文综第 34 题) 19.(32 分)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 某区域不同时期海岸线位置示意图 (1)描述图示期间该区域陆地变化特点,并指出其泥沙主要来源区。(10 分) (2)泥沙主要来源区哪些气象灾害会加速该区域陆地面积变化?为什么?(10 分) (3)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12 分) 答案:(1)陆地面积扩大;向东北方向扩展;延伸速度越来越快。 黄土高原。 (2)暴雨、洪涝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地形破碎,沟谷发育,坡度大,暴雨和洪水对地表的侵蚀强度大,形成的径流搬 运能力强,携带大量泥沙,在该区域沉积。 (3)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加强农业生态环 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网,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 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等;优化产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 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农业基地等。 (10 年新课标卷文综第 37 题) 20.(20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桑蚕的适养温度为 20~30℃,生长周期约 l 个月。桑蚕的饲养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大。我国桑树分布广泛, 是世界重要的桑蚕丝生产及其产品出口国,太湖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自 20 世纪末,我国桑蚕养殖业开始了空间转移。图 6 示意我国 2000 年与 2007 年桑蚕茧产量(产量大于 0.1 吨)的 省 区分布。 (1)据图简述我国桑蚕养殖业的发展特点。(8 分) (2)简述广西桑蚕业迅速发展的优势地理条件。(6 分) (3)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6 分) 答案:(1)答案要点一: 全国总产量增长较快:传统主产区中,珠江三角洲发展较快,其他发展缓慢;广西发展迅速,成为最大的桑蚕养 殖省区;其余省区(大于 0.1 吨)多数有发展,只有新疆减产较大。 答案要点二:东部原产量大,增长量较少,中部有明显增长,但总产量相比不大;西部以广西为代表增长迅速; 主产区由东部转移到西部(总产量 2000 年以东部最多,2007 年以西部最多)。 (2)热量资源丰富(纬度较低);劳动力丰富且价格较低;距离珠三角较近,便于引进生产技术(经验)和销售产品. (3)赞成。理由:经济较落后,耕地较少,有大量剩余劳动力,热量条件好等。 或不赞成,理由:地势较高,交通不便,离市场远,与广西竞争处于劣势等。 (10 年天津卷文综第 12 题) 21.(32 分)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图 9 中右江的流向为 ,判断的依据是 。(6 分) (2)广西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有何特点?请简述其原因。(6 分) 广西于 2009 年 8 月至 2010 年 4 月发生了旱灾。旱情分布见图 10。 (3)据图 10 描述广西旱情的空间分布特点: ;请列举两项影响广西 旱情分布的自然原因。(8 分) 红树林是一种枝繁叶茂、根系发达的海岸植被,林中栖息着多种鸟类。广西红树林分布区被列为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的红树林正作为旅游资源被适度开发。 (4)有红树林分布的沿海地区,遭受特大风浪袭击后,经济损失较小,红树林做起的作用 是 。(3 分) (5)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红树林景区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或修建浮桥(见图 11、图 12)。请从旅游景区三要素来 简要评价这种做法。(9 分) 答案:(1)自西北向东南;右江流域的地势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2)夏半年径流量大,冬半年径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半年降水量多,冬半年降水量少(降水量季节 变化大)。 (3)旱情自西向东逐渐减轻;降水量东多西少(降水量分布不均);西部坡度大(西部地势高),地表水难以保 存;西部地表土层较薄,难以保持水分;西部有石灰岩分布,易造成地表水渗漏。答出任意两项即可。 (4)减小风浪,保护海堤。 (5)景区的吸引物(红树林或旅游资源):能较好地保护红树林及生态环境(红树林及生态环境仍会遭到破坏); 旅游者(游客);提高了游客的观赏质量(游客不能接近红树林,影响了观赏效果);景区的服务业(保护区管理 部门):合理利用了红树林作为旅游资源的价值,增加了收入(应更好地保护红树林,不应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每方面可以从正、反任一角度评价,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10 年浙江文综第 37 题) 22.(26 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科学院构建的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体系,由生存、发展、环境、社会和智力五个支持系统组成。其 中生存支持系统与生存资源禀赋(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投入水平、资源转化效率等有关。发 展支持系统与区域发展水平(区域产业结构等)、区域发展成本等有关。图 11 是 1995-2007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能 力变化趋势图,表 6 是 2007 年中国东、中、西部发展支持系统评估表。 (1)说明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主要是由哪些支持系统的变化来驱动的?(4 分) (2)中国生存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试从农业角度简析其原因。(6 分) (3)中国环境支持系统的变化有何特点?简析其原因。(6 分) (4)中国东、中、西部的发展支持系统存在着差异,请从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角度给予说明。(10 分) 答案: (1)呈上升态势发展、智力和社会三个支持系统。 (2)2003 年前徘徊波动,2003 年后较快上升,2003 年后平稳发展。农业投入水平增加,资源转化效率提高, 农业政策调控取得成效。 (3)变化缓慢,近几百年有所下降,但基本保持稳定(或尚未持续恶化)。原因:经济高速发展正在带来的环境 冲击部分得到缓解和遏制(或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取得一定的成效)。 (4)三次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加工制造业为主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中、西部农业占较大的比重。工业机构: 东部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以重型产业为主。中部呈过渡性特征。 (10 年山东卷文综第 29 题) 23.(35 分)我国西南地区自古就与内地联系密切。如今,这一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了重 要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滇缅公路是滇西各族人民用血汗和生命筑成的抗战生命线,由汗、彝、白、傣、回等十个民族共同修筑 而成,当时,许多青少年学生也自愿奔赴工地筑路。各族人民为滇缅公路付出了巨大牺牲,每公里就有 4-6 名工 人献出生命。 材料五 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区域内的重庆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图 12 为重庆市 1999-2008 年主要 能源消费变化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图,读图回答(5)-(6)题。 (5)判断重庆市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和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趋势,并分析单位 GDP 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6 分) (6)指出重庆市能源消费结构特点;结合西南地区能源资源优势,说明该市今后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的方向。(5 分) 答案:(5)能源消费总量呈上升趋势( 分);单位CDP能耗呈下降趋势( 分)。 (6)以煤为主,石油、天然和水电的比重较低。( 分) 增加水电、天然气的比重,降低煤的比重。( 分) (10 年江苏卷地理第 27 题)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 分) 材料一 图 l4 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 15 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圈。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 4500 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一 4℃以下.高原上多 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 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 ▲ 。高原北部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是▲ .若过度发 展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 。(6 分) (2)高原北部可开发利用的主要能源是 ▲ 。东南部水能资源丰富,其原因是 ▲ 。 (4 分)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三江”是指 ▲ 、▲ 和澜沧江.建立该保护区的目的是 ▲ 。(4 分) 答案:(1)热量、水分条件好 畜牧业 生态破坏 (2)太阳能 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3)长江 黄河 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10 年江苏卷地理第 29 题) 25.表 l 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读表并回答问题。(12 分) 表 1 ※为 2005 年数据 (1)淮河流域面积约为珠江流域的 3/5,而径流总量却不足珠江的 1/5,其主要原因是 ▲ 。(2 分) (2)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 ▲ 。(2 分) (3)珠江中下游地区夏秋季节多突发性暴雨洪水,主要原因是 ▲ ;冬季河口处常受海水人侵的威胁,主要 原因是 ▲ 。(4 分) (4)淮河流域 7、8 月份多洪水。主要气候原因是 ▲ 。(2 分) (5)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 480 万公顷和 l200 万公顷。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 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最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 ▲ 倍(取整数)。(2 分) 答案:(1)珠江流域降水丰富(淮河流域降水少) (2)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 (3)台风影响 冬季流域内降水少,径流量小 (4)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5)13 (10 年上海卷地理) (十一)阅读青海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18 分) 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青海馆以“中华水塔·三江源”为主题,展现中华水塔的山水风情与三江源的生态 意境,引导人们寻找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出生地,揭示三江源是生命之源、文明之源和城市之源。 26.青海馆外墙的色调由明快的绿、白两种颜色构成,绿色代表着江河源头的生命气息和净土特色,白色象征着 高耸的昆仑雪峰。“青海省地理简图”上甲、乙、丙三条山脉中表示“昆仓山脉”的是____;图中 A、B、C 三大 江河分别是指____、______和 ______. 答案:乙 黄河 长江 澜沧江 27.分析青海省成为“中华水塔”的自然地理条件。 28.世博会青海馆以“源出青海”为核心概念.展现了三江源对三大流域的城市和文明的养育功能。分别写出 A 河流和 B 河流流经的两个省会城市(直辖市)名称。 A 河:_____;B 河:_____. 答案: 29.面对我国城市发展中的水资源问题,青海省深感作为“中华水塔”所肩负的责任,确立了“环保立省”的发 展之道。简述我国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水资源方面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青海省作为“中华水塔”应该采 取的有效举措。 问题: 原因: 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年上海卷地理) (十九)随着海峡两岸联系的不断增强,台胞游客对大陆旅游市场的影响与日俱增。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回答问 题。(10 分) 30.2004 年到 2007 年台胞游客数量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大多数省区的台胞游客数量呈现 的态势。 东部沿海各省中,除山东、福建省以外,还有 省台胞游客数量均有上升。 31.2004 年以来,台胞游客数量一直居首位的是 省,其主要原因是 。 32.西藏自治县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2004 年以来,吸引了越来越多台胞游客。举例说明该地区旅游资源的区域 性和综合性特点。 33.为吸引更多的台胞游客到西藏旅游,对该地如何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旅游资源提出合理化建议。 2009 高考题 一、选择题 (09 年全国卷文综Ⅰ第 11 题)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 94700km²,表 1 为该地区域部分土 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回答下题。 表 1 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 类型 箭竹及灌丛 阔叶林 旱地 水田 石砾地、裸地 高山灌丛草甸 比重(%) 28.90 25.30 10.40 3.10 5.70 0.01 1.该水源地位于 ( ) A.长江三峡谷地 B.青藏高原 C.汉江谷地 D.江南丘陵 答案 C (09 年全国卷文综Ⅱ第 11 题)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 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 30 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 回答下题。 2.若该旅行团在 18 时 40 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 )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 答案 A 3. (09 年北京文综第 1,10,11 题)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 图。读图知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 Ⅳ区高,主要因为Ⅰ区 ( ) 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 B.年平均气温比较高 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 答案 D (09 年北京文综第 1,10,11 题)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读下图 回答 4~5 题。 4.接受湖北输出货运量最多的省份(直辖市)位于湖北以 ( ) A.南 B.北 C.东 D.西 答案 A 5.承担由邻省(直辖市)输入湖北的货运量最大的铁路线是 ( ) A.京沪线、京广线 B.京广线、焦枝线 C.京九线、枝柳线 D.陇海线、焦枝线 答案 B (09 年福建文综第 3,4 题)图 2 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完成 6~7 题。 6.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 )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 C 7.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Ⅳ地带的是 ( ) ①东北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青藏地区 ④西南地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09 年山东文综第 5,6,7,8 题)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图 3 是 l 万多年来艾丁 湖变迁示意图,回答 8~9 题。 8.图中信息反映出艾丁湖 ( ) ①湖面低干海平面 ②古湖盆地势北陡南缓 ③环境调节作用减弱 ④含盐量降低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答案 A 9.艾丁湖 1 万多年来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 A.围湖造田 B.绿洲萎缩 C.湖区汇水面积减少 D.气候变干 答案 D (09 年山东文综第 7,8 题)图 4 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 1973 -2002 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 回答 10~11 题 10.关于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 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 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 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 答案 D 11.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 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 ( ) ①林地 ②灌丛草地 ③建设用地 ④裸岩地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09 年辽宁,宁夏文综第 9,10,11 题)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 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完成 12~14 题。 12.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舞,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答案 A 13.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 )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答案 C 14.过去 50 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答案 B (09 年浙江文综第 10 题) 15.关于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国南方土地荒漠化地区生态环境尤为脆弱。 B.自然因素引起的荒漠化速率比人为活动引起的要快。 C.三江平原过度垦殖,土地荒漠化更加严重。 D.西北地区风蚀强烈,风沙灾害比较普遍 答案 D (09 年四川文综第 7,8,9 题)根据表 1 资料,回答 16~18 题。 表 1 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 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 口的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 顷) 水资源总量(亿 立方米) 木 林 总 蓄 积 量 (亿立方米) ① 34.3 532.5 1865.8 15.8 ② 53.5 1539.1 727.9 15.0 ③ 51.9 542.4 404.4 0.4 ④ 31.1 361.0 184.6 2.0 16.表 1 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 答案 A 17.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 A.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C.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答案 D 18.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地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区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答案 D (09 年江苏地理第 2,题)图 1 是一张反映“滴水叶尖”现象的照片。 据此回答 19.该现象在我国较普遍出现于 ( ) A.天山天池湖滨 B.西双版纳澜沧江畔 C.桂林漓江沿岸 D.武夷山九曲溪边 答案 B (09 年江苏地理第 7,8 题)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 8 月至 10 月,要带上墨镜、 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 20~ 21 题。 20.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答案:A 21.图 4 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09 年江苏地理第 25,26 题)《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 14 项指标,对我国 200 个城市 2006 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 13 中数字是前 30 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回答 22~23 题。 22.前 30 名城市个数较多的省级行政区组合是(双选) ( ) A.湘、粤、闽 B.苏、皖、鄂 C.京、辽、鲁 D.沪、浙、赣 答案 AB 23.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 30 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双选)( ) A.自然条件 B.旅游资源 C.城市建筑 D.生态环境 答案 AD (09 年广东地理第 3,4,5,16,18,25,26,27,28,29 题) 24.1980 年以来,黑龙江西部水稻集中种植区向北推移了一个纬度左右,替代了原玉米种植区。引起这一变化的 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土壤肥力 B.热量条件 C.河流汛期 D.降水总量 答案 B 25.云南某地梯田规模巨大,级数最多的达 5000 级,现已成为中外闻名的观光景点。当初修建梯田的主要目的是 ( ) A.保持水土 B.发展旅游 C.利于浇灌 D.便于运输 答案 A 26.与广东某特大城市相比,北京城市公路立交桥的设计坡度较小,主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 A.地质条件 B.水文条件 C.土壤条件 D.气候条件 答案 D 27.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 A.快行冷锋 B.准静止锋 C.暖锋 D.反气旋 答案 B 28.人口抚养比是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值。读图 6,关于我国 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贵州的少儿人口抚养比最大 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 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大于广东 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 答案 A 我国国有企业劳动生产率存在地区差异。读图 9 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29~30 题. 29.关于我国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省际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 A.湖北大于河北 B.山西大于江西 C.天津大于重庆 D.湖南大于海南 答案 AC 30.我国沿海地区国有企业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内陆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双选) ( ) A.劳动者数量较多 B.市场化程度较高 C.企业规模较大 D.经营管理水平较高 答案 BD 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 10 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31~32 题 31.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 SO2 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双选) ( ) A.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 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 答案 AB 32.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双选) ( ) A.发展沼气 B.开采小煤窑 C.利用太阳能 D.种植薪柴林 答案 AC 33.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上海市区极端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明显高于郊区,热岛效应更为显著。其原因,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 A.郊区人口减少 B.城市消耗能源增加 C.单位面积蒸发耗热减少 D.城乡局地环流增强 答案 BC (09 年海南地理第 2,3,4,16,17,18 题) 图 l 表示我国某水库年内逐月入库水量(a)、月均水位(水面海拔)(b)。读图 1,完成 34~36 题。 34.图中信息表明 ( ) A.1~7 月流域降水量持续增加 B.夏秋季节水库水位随入库水量的减少而降低 C.冬春季节水库入库水量少于出库水量 D.6~12 月水库水位随流域降水量的增多而升高 答案 C 35.对 5 月份水库出现最低水位的合理解释是 ( ) A.降水量少 B.入库水量少 C.蒸发量大 D.为防洪放水腾出库容 答案 D 36.该水库可能位于 ( ) A.太行山地 B.秦岭山地 C.江苏省北部 D.云南省中部 答案 C 图 5 示意我国某地形区典型地段的地形剖面。读图 5,完成 37~39 题。 37.造成该地形区地表形态变化的主要外力及地质作用分别为 ( ) A.流水、沉积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风力、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答案:A 38.该地形区应重点防御的自然灾害是 ( ) A.洪涝 B.干旱 C.低温冻害 D.滑坡、泥石流 答案 A 39.该地形区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黄河下游地区 B.长江中游地区 C.云贵高原 D.珠江三角洲 答案 B (09 年上海文综第 16 题) 40.台湾岛是祖国的宝岛。自大陆赴台旅游开通后,游客日益增多。下列选项符合岛内地理概况的是( ) ①位于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 ②气候受太平洋北赤道暖流影响 ③基隆盛行东北风,降水量较多 ④水果之乡,盛产苹果、柑桔与香蕉等 ⑤阿里山、日月潭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 B (09 年上海地理第一,九,十,十一题) 经过建国以来 60 年的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正崛起于世界东方。 41.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我国历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 ) ①石油出口量不断增加 ②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 ③农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 ④粮食单位面积 产量不断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4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海 60 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 ( ) ①港区布局由沿江向沿海发展 ②钢铁工业由分散到集中 ③郊区农业用地面积由小到大 ④第三产 业比重由低到高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迎着金融风暴挑战,2009 年 3 月浙江海宁某村农民在村干部带领下,共同集资参股购买某国土地种植大 豆。村干部介绍说:“该国一半国土位于世界最大的高原,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可耕地开垦面积不到 50%,该国 政府鼓励外资从事土地开发……’ 43.浙江海宁农民海外创业所去的国家是 ( ) A.智利 B.巴西 C.阿根廷 D.秘鲁 答案 B 44.与该国相比,浙江农业区位条件不利的是 ( ) A.耕地资源不足 B.市场需求量不大 C.水热资源贫乏 D.农业劳力短缺 答案 A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45.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 ) ①能源消耗加大 ②城市人口剧增 ③水域面积扩大 ④市郊农业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答案 A 46.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该水库主要功能是 ( ) A.防止洪水泛滥 B.扩大湿地面积 C.开发旅游景点 D.提供优质水源 答案 D 47.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 ) ①上游输沙量降低 ②风暴潮频发 ③长江径流量加大 ④海平面上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 C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 10℃到 22 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 48.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 ) 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D.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答案 B 49.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 ) A.珠海、南昌 B.南昌、贵阳 C.贵阳、厦门 D.厦门、珠海 答案 D (09 年广东文基第 38,39,40,48,53,54 题) 50.沼气是我国农村地区积极推广的新能源之一。就沼气开发利用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方比南方日照强,利用沼气时间长 B.北方冬季晴天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大 C.南方夏季降水较多,沼气产气量较小 D.南方比北方气温高,开发利用条件好 答案 D 农作物栽培布局与距离农村居民点的远近有一定联系。某村位于我国平原地形区,主要种植蔬菜和春小麦。 图 1 为以该村居民点为中心的农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51~52 题。 51.图 1 中甲、乙、丙分别为 ( ) A.蔬菜带、混作带、粮食带 B.粮食带、蔬菜带、混作带 C.蔬菜带、粮食带、混作带 D.粮食带、混作带、蔬菜带 答案 A 52.该村最可能位于 ( )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 B 53.我国河流的枯水期一般出现在冬季,河水流量和水位变化都很小。该时期河流水量最稳定的补给来源是(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湖泊水 D.高山冰川融水, 答案 B 图 6 为 1969~2004 年我国东部 H 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 答 54~55 题。 54.1990 年以来,H 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 )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答案 D 55.造成 H 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降水强度大 B.冰川消融快 C.湖泊面积广 D.植被覆盖好 答案 A 二、综合题 56. (09 年江苏地理第 27,29 题)图 14 是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 题。 (1)此时,A 城镇风向是 。A 与 D 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 原因是 。 (2)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 灾害的是 ,原因是 。 (3)四个城镇中,规模最大的应是 ,原因 是 。 (4)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 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形成堰塞 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 500 米以上山地的坡度多在 22 以上, 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 E、F 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如果你是 课题组成员,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 500 米以上山地适宜发展 ,建议 。 ②在 E、F 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 的动态。 答案 (1)西南风 A A 地位于冷锋锋前 (2)D 坡陡;水充足。 (3)A 河流交汇,水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捷。 (4)林业 退耕还林(或封山育林) E 遥感 57.我国 A 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 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 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 区域 ;B 区域 。 (2)A 区域和 B 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 A 区域流向 B 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 从 B 区域流向 A 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答案 (1)A 区域: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 B 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耕地多。 (2)①③⑤ ②④ (3)促进资源能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 58. (09 年天津文综第 36 题)读图文(图 7)材料,回答问题。 天津近、现代工业集聚地经历了由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附近→市区海河两岸、铁路沿线→市区边缘 →滨海地区、卫星城镇的变化过程。 (1)引起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除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外,还有_________;工业集聚地的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 的影响是________. (2)据图中信息说明,该区域城镇体系构成的主要条件是_________,______等;京、津两城市都建有中心商 务区(CBD)的共同条件是_________。 (3)图中所示调水工程建成后,将对调入区自然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 近年来,天津北部山区开发了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前来观光、采摘果蔬、吃农家饭等。 (4)山区农家乐旅游活动吸引城市游客的原因是_________;这种旅游活动对区域文化的积极影响是 __________;若游客数量大幅度增加,旅游管理部门应根据___________,合理控制游客数量。 答案 (1)城市规模扩大(利用廉价土地、缓解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改变了城市功能区的分布(使 城市功能区更加明确、促进城市功能区的分化)。 (2)城镇之间交通便捷(城镇之间形成了交通网络);各城镇功能不同(各城镇分工明确);城镇规模大小不同 (城镇形成等级序列)。(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人口规模大(都是超大城市、服务范围广、经济发达)。 (3)补充水源;保护动植物资源;调节区域气候;促进水循环;保护湿地;缓解地面沉降。(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4)城乡景观差异大(山区景观有特色、山区民风民俗有特色);有助于城乡文化交流;环境容量。 59. (09 年四川文综第 36 题) 阅读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和材料二,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在图幅中部,用“==>”符号(“==>”画成 3 厘米左右长),表示该区域年降水量递减变化的总趋势。 (2)小冬作文中写道:“……烈日当空,我们爬上了山顶,大家惊呆了。眺望山下,湖水碧波荡漾;俯视陡崖, 使人心颤汗冒。下午,更神奇了。下山途中,突然,天空滚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大雨哗哗而下。不一会 儿,雨停了,太阳在天空又露出了笑脸……” 小冬所登山是图中我国著名的旅游名山,它的名称是 ;作文中描述的降水,按成因划分 属 雨 , 这 种 类 型 的 降 水 在 图 示 区 域 的 时 间 分 布 规 律 是 。 (3)图中甲山脉多低谷、山口,形成这种地表特征的主要外力是 ;地质历史时期该山脉有 多次岩浆侵入活动,由此推测该地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有 。 (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的不同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 材料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国在秦巴山区的十堰兴建了“二汽”。厂区分布在东西长 32 千米,南北宽 8.5 千米的二十多条山沟里。1981 年,以“二汽”为核心的东风汽车公司(以下简称“东汽”)成立。为了进 一步发展,2003 年 9 月,“东汽”总部迁至图 9 中乙地,标志“东汽”已全面搬迁。 (5)运用区位理论分析“东汽”从十堰搬迁到乙地的主要原因。 答案 (1)箭头指向左,在图内大致呈水平状。 (2)庐山 对流 多发生在夏秋午后 (3)流水 岩浆岩(或花岗岩、或变质岩、或金属矿产) (4)成因不同: 长江“地上河: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容易沉积。 黄河“地上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下游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 治理措施差异: 长江“地上河”:裁弯取直工程;建设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黄河“地上河”:黄土高原打坝建库(或打坝淤地),抽引水灌溉(或引黄淤灌) 黄河中游地区种草 植树。 (5)十堰位于秦巴山区,交通相对不便,远离市场;位于山谷地区,工业集聚、协作条件欠缺。因而,工业 区位条件差。 武汉(乙地)位于长江与京广铁路交会处,水陆交通发达,联系市场方便;武汉(乙地)地处江汉平 原,工业用地、用水充足,农产富饶,劳动力资源丰富;武汉(乙地)位于长江沿岸工业地带,近钢 铁产地,工业历史悠久,技术力量雄厚;武汉(乙地)葛洲坝、三峡电站,能源供应充足。因 而,武汉(乙地)工业区位条件优越。 60. (09 年广东地理第 32 题)长江上游地区地形复杂,自然资源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 800~1600mm 之间。根据所学知识和下列资料,回答(1)~(5)题。 资料一:见图 15。 资料二:见图 16。 资料三:见图 17。 (1)长江上游流域的优势自然资源有 、 、 等。 (2)重庆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面积比重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在地形坡度 5°~25°范围内,随着坡度的 增大,水土流失面积比例 。 (3)长江上游流域水土流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植物种类增加 B.土壤肥力降低 C.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D.泥沙淤积河道和湖泊 E.增加降水量,引发滑坡、泥石流 (4)分析影响该区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5)提出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对策。 答案:(1)水资源 水力资源 矿产资源 生物资源(森林资源) (2)旱地 增大 (3)B C D (4)自然因素:① 降水(强度);②地形坡度;③土质条件;④植被状况。 (5)治理对策:①(封山育林)保护植被;②退耕还林还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③建设水土保持工程;④ 实施生态移民;⑤调整产业结构。 61. (09 年广东地理第 34 题)北海 、钦州、防城港是北部湾经济区重要的港口城市。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 学知识,回答(1)~(5)题。 资料一:见图 20。 资料二:见表 1。 资料三:见图 21。 资料四:见图 22。 (1)与铁路和公路运输相比,海运的优势是____________。 (2)关于三城市 2000-2004 年的三次产业产值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_(单选题,填选项字母)。A. 北海市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B.防城港市第二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C.钦州市第三产业产值逐年上升 D.第三产业产值上升最快的是北海市 (3)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与三城市的城市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海 B.2005 年广西 GDP 小于重庆 C.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防城港 D.城市化水平最低的是钦州 E.2005 年西南五省(市、区)GDP 之和小于广东 (4)分析北海、钦州和防城港三港口发展中遇到的共同问题。 (5)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对策。 答案:(1)①运输量大;②运输价格(成本)低。 (2)A (3)A D E (4)遇到的共同问题: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港口腹地发展水平较低);②周边港口多,竞争激烈;③城 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化水平不高。 (5)①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②提高港口管理水平;③加强港口之间的交流协作;④大力发展临港工业;⑤ 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62. (09 年广东地理第 35 题)某考察队在内蒙古巴丹吉林海港东南湖泊与高大沙山共存的奇观。根据下列资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资料一:见图 23。 资料二:该地全年盛行西北风、西风,年降水量小于 80mm,蒸发量大于 3500mm,广泛分布着平均高达 200-300m 的沙山。沙区总面积中,湖泊群约占 10%;面积大于 21km 的湖泊有 5 个,严冬也不结冰。 资料三:考察队在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经测定年龄在 4000 年以上。同时 发现沙山内部含水量较高。 资料四:经测定,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相近,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 (1)该地沙山是固定的还是流动的?说明判断依据。 (2)该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是 。 (3)分析该地补给水的各种可能来源,并给出主要来源及其判断依据。 答案 (1)是固定的。判断依据: 沙山中发现了保存完好且未曾移动的植物根管结核化石。 (2)原因:有来自(深层断裂带)温度较高的地下水补给 (3)各种可能①(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 ;②周边地表水 ;③本地降水。 主要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 判断依据: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水,且与补给水水温较高吻合,说明深层断裂带的地下 水是主要补给源。(本地湖泊水的理化指标与周边地表水差异较大,排除周边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本地蒸发 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排除降水补给是主要补给源) (09 年上海文综第 35~42 题)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万里奔流,途经 11 个省区和直辖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 约占全国面积 1/5 的长沙流域养育了全国 1/3 的人口,制造了全国 1/3 的 GDP。长江的开发与保护是影响全国社 会经济发展的大事。今年 4 月 20 日以“长江·河口·城市”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举行,共商健康长 江、生态河口与美好城市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结合图回答 63~70 题。 63.读“长江流域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① ,② 。 64.长江浩浩浩荡荡向东奔流入海,其间塑造了不同的地貌景观。看图完成下表。 65.乙地(见图 I)所在的荆江素有“九曲回肠”之称。该曲流现象的形成与流水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有关,右图 反映的是 ( ) A.a 为凹岸侵蚀,b 为凸岸堆积 B.a 为凸岸堆积,b 为凹岸侵蚀 C.a 为凹岸堆积,b 为凸岸侵蚀 D.a 为凸岸侵蚀,b 为凹岸堆积 66.被誉为“黄金水道”的长江,凭借其流域内不同区域的地理优势,发展了区域经济。 “长江流域图”中甲地附近建造的世界最大水利枢纽工程 是 ;丙地的农业地域类型 是 。 67.“母亲河”——长江孕育了中华文明,但是经济发展使流域环境发 生了较大变化。读右图可知,该时段内长江流量小、水位高;流量 未达历史最高,而水位却超过历史最高,其原因是 68.读图 II,长江口段南北两侧的河道宽度明显不同,较宽的是 (填“南”或“北”)侧。形成 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69.目前在长江口相继建起了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与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等。 其主要目的是 ( ) A.发展第三产业 B.增加入海径流 C.丰富旅游资源 D.保护河口生态 70.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高速增长,它以上海为中心带动周围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已成为目前我国综合实 力最强的城市群。该城市群的发展与下列各项条件有关的是( )。 ①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土壤肥沃 ②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多雨 ③历史悠久,人口稠密,技术力量强 ④沿江靠海,地处“黄金海岸” ⑤依托本地矿产资源,发展重化工业 ⑥经济意识开放,市场机制比较成熟 ⑦自古以来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⑧以航空、水运为城市间的主要运输方式 A.①②③⑦ B.④⑤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⑤⑥⑧ 答案 63 湖北(鄂);重庆(渝) 64 峡谷(V 型河谷);冲积平原(三角洲平原、平原) 65 A 66 三峡水利枢纽(三峡);水田农业(水田 67 河床抬高(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重,泥沙淤积)或调 蓄水流的能力减弱(占用河漫滩,围湖造田) 68 南;受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 69 D 70 C 71.(09 年上海地理第十六题)我国是一个耕地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比较不同区域的耕地资源变化与经济发展 的关系,对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读图表回答问题。 (1)填表比较苏州河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 ┃ ┃ 苏州 ┃ 徐州 ┃ ┣━━━━━━━╋━━━━━━━━━━━━╋━━━━━━━━━━━━┫ ┃面积 ┃8848 平方千米 ┃11258 平方千米 ┃ ┣━━━━━━━╋━━━━━━━━━━━━╋━━━━━━━━━━━━┫ ┃地理位置 ┃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以南 ┃江苏省西北部,淮河以北 ┃ ┣━━━━━━━╋━━━━━━━━━━━━╋━━━━━━━━━━━━┫ ┃地形区 ┃ ┃ ┃ ┣━━━━━━━╋━━━━━━━━━━━━╋━━━━━━━━━━━━┫ ┃气候类型 ┃ ┃ ┃ ┣━━━━━━━╋━━━━━━━━━━━━╋━━━━━━━━━━━━┫ ┃农业地域类型 ┃ ┃ ┃ ┗━━━━━━━┻━━━━━━━━━━━━┻━━━━━━━━━━━━┛ (2)读图比较 1990 年至 2006 年苏州和徐州耕地面积总体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3)读“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苏州、徐州经济发展水平比较’’表,比较两地“GDP”和“GDP 每增加亿元占 用的耕地面积”变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4)运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就两地“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提出合理建议。 对苏州的建议: 对徐州的建议: 答案:(1) 苏州 徐州 地形区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农业地域类型 水田农业 旱作农业 (2)1990 年至 2006 年两地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少的趋势;苏州面积减少快,徐州耕地面积减少相对缓慢。 (3)苏州和徐州 GDP 都呈上升趋势,但苏州 GDP 始终高于徐州。苏州和徐州“GDP 每增加亿元占用的耕地面积” 均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徐州大于苏州。 (4)苏州地区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努力降低每增加亿元产值占用的耕地面积。 徐州地区在保护好耕地的同时,要依靠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的发展。 7. (09 年广东地理第 31 题)世界许多国家长期存在粮食危机,被视为“饥饿热点”。根据下列资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1)~(5)题。 资料一:见图 12。 资料二:见图 13。 资料三:见图 14。 (1)目前,面临粮食危机的国家主要分布在 和 洲。 (2)甲地发展种植业的最主要限制因素是 (单选题,填选项字母)。 A.地形崎岖 B.低温冷害 C.灌溉水源 D.光照不足 (3)1993 年以前,世界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原因是 。1993 年, 引发粮食危 机紧急情况的次数大于 ;其后两者交替上升。 (4)关于 2000 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消费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多选题,填选项字母)。 A.产量逐年上升 B.消费量趋于上升 C.生产不能满足消费 D.缺口不断增大 E.产量的波动幅度相对较大 (5)目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应采取什么措施保障粮食安全? 答案:(1)非 亚 (2)C (3)自然灾害 人为灾害 自然灾害 (4)B C E (5)措施:①保护耕地;②加强农田基本建设;③提高农业生产技术;④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⑤做好粮食储 备工作。 2005---2008 年高考题 一、选择题 (08 广东 27~28)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 16.8%,水资源占全国 4.01%。读图一 和图二,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1~2 题。 图一 1990~2002 年东北三省有效灌溉面积变化图 图二 1990~2002 年东北三省灌溉用水量变化图 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双选) ( ) A.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B.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 1996 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C.灌溉用水量自 1998 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D.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答案 BC 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双选) ( ) A.水土资源丰富 B.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C.水资源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D.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答案 AC (08 广东 29~30)年蒸发量变化速率指标能够反映蒸发量的时间变化。如“-40mm/10a”表示年蒸发量 10 年间减少了 40 毫米。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3~4 题。 3.对我国年蒸发量变化趋势叙述正确的是 ( ) A.西北地区蒸发量变化最大 B.华北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C.长江中下游地区蒸发量呈增加趋势 D.全国大部分地区蒸发量呈减少趋势 答案 AD 4.下列选项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地表蒸发量呈正相关的是 ( ) ①日照时数 ②相对湿度 ③风速 ④气温 ⑤空气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 BC 5. (08 广东文基 46)自然状态下,青藏高原与同纬度的四川盆地相比,花开得更鲜艳,病虫害更少。其主要原 因是 ( ) A.海拔高,冬夏温差大 B.海拔高,降水多 C.水热条件好,地形平坦 D.太阳紫外线强,总辐射量大 答案 D (07 四川 8~11)下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回答 6~9 题。 6.上图中所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 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 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 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 答案 D 7.关于上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答案 B 8.关于上图中各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含沙量大,有结冰期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答案 C 9.深秋时节,一旅游者从上图某区域乘火车外出旅游。出发时落叶纷飞,满目金黄,穿越重重隧道后,蓦然树木 葱郁,山清水秀。火车经过的区域是 ( ) A.从①到② B.从②到④ C.从③到⑤ D.从⑤到⑥ 答案 B 10. (07 广东 3)如果 H1、H2 分别表示在拉萨和上海地区空中打开降落伞的最低安全高度,可以判断( ) A.H1>H2 B.H1<H2 C.H1=H2 D. H1、H2 之间关系无法确定 答案 A 11. (07 全国卷Ⅰ11)近几十年来,黄河的入海年输沙量不断减少,目前已远低于 16 亿吨的历史平均值。其最 主要的原因是 ( ) A.黄河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 B.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轻 C.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 D.中下游河床泥沙淤积量加大 答案 C (07 四川 1~2)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 12~13 题。 12.结合图例,推断甲处岩石形成时的古地理环境是 ( ) A.沙漠 B.沼泽 C.海洋 D.苔原 答案 C 13.由上图得出的推断,正确的是 ( ) A.东坡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B.山麓气温比山顶气温约高 21℃ 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 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答案 C (07 上海 13~15)江南是什么?气象学家说“江南是梅雨”,经济学家说“江南是财赋”,而地理学家说“江 南是丘陵”。 14.江南丘陵的范围是 ( ) A.长江以南、珠江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B.淮河以南、南岭以北、天目山以西、巫山以东 C.长江以南、珠江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D.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南、南岭以北、武夷山以西、雪峰山以东 答案 D 15.江南丘陵范围内的名山有 ( ) A.庐山与恒山 B.泰山与黄山 C.衡山与井冈山 D.峨眉山与武夷山 答案 C 16.目前,江南丘陵地区发展农业的重要措施有 ( ) ①大力改良红壤 ②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③应用大型农业机械 ④封山育林保持水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07 江苏 13~14)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某一纬线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17~18 题。 17.该地区主要位于我国 (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 答案 D 18.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 (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亚寒带针叶林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答案 B (06 全国文综Ⅰ1~2)右图显示我国四个省 2004 年三种谷物的种植 面积。读下图,回答 19~20 题。 19.①、②、③代表的谷物依次是 ( ) A.小麦、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水稻 C.水稻、小麦、玉米 D.水稻、玉米、小麦 答案 C 20.M 省可能是 ( ) A.山西 B.安徽 C.广东 D.甘肃 答案 B (05 天津 36)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据此回答 21~23 题。 21.在一年中,塔里木河最大径流量一般出现在 ( ) A.6 月 B.7 月 C.8 月 D.9 月 22.汉代以来,塔里木盆地南缘人类生产活动范围沿河流迁移的总趋势是 ( ) A.从下游向中上游方向迁移 B.从上中游向下游方向迁移 C.往返迁移 D.向两侧迁移 23.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 )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答案 21.C 22.A 23.D 二、综合题 24. (08 天津 36)结合甲、乙两区域图,回答问题。 (1)甲区域东南部易发生地震,其地质构造条件是 ;易发生滑坡的地形条件 是 。 (2)a 城是历史文化名城。甲区域铁路的修通,加快了该城 业、 业 的发展,这将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为了保护优美的环境,a 城应充分利用本区域的 、 等新能源。 (3)甲区域的城镇分布有明显特征。请你归纳出三点。 (4)甲、乙两区域环境人口容量不同,主要取决于两区域资源的差异。为了证明两区域耕地、淡水资源存在着 差异,你应重点阅读图中哪几个方面的信息?请归纳: 、 、 、 。 (5)乙区域北部河流比南部河流的水能丰富,而世界著名的水电站 b 却建在南部,其原因有哪些? (6)保护乙区域北部的代表性植被,对全球生态环境有何重大意义? 答案 (1)多活动断层(近板块交界处) 山高坡陡 (2)旅游 商(服务、手工) 太阳能 地热能(风能) (3)主要分布在东部;沿交通线分布;沿谷地(河流)分布。 (4)地形(山地、高原、平原的比重) 地势(海拔高度) 河流密度(不同河段的径流量) 纬度位置 海 陆位置(答出四个方面即可) (5)南部水电站靠近大城市、工业区。(或靠近能源消费地) (6)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保持生物多样性。 25.(08 广东 32)针对我国中部地区现状,国家在“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2010)中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 起”的区域发展战略。山西、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是我国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重要省区。根据下述资 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题。 资料一:见图一 资料二:见图二 资料三:见图三 图一 中部六省位置示意图 (1)有人提出“中部塌陷”的说法。根据图二,可以体现这种说法的依据是 。 (2)导致中部六省经济发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是 (填正确项字母)。 A.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与东部地区比,城市群带动能力弱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条件不如东、西部地区 E.“中部崛起”战略尚未实施 (3)下列关于各省工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山西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 B.位于湖北的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电站 C.河南、安徽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D.湖南、江西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4)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利因素。 (5)分析该区域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意义。 答案 (1)①中部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下降;②在三大地区中,中部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增幅最小 (2)BE (3)ABD (4)优势:①该区域位于亚热带和暖温带,光照充足,雨热同期(气候资源丰富)。 ②耕作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有大面积的平原,如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等)。 不利因素:①降水季节变化大(变率大),多洪涝、干旱灾害;②初春、冬季多寒潮;③水土流失严重。 (5)意义:①该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的 30%以上;②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我国小麦和稻米主产地)。 26.(07 重庆 36)图(1)是我国甲乙两省 2005 年农业产值结构图,图(2)是两省耕地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说出从乙省省会到甲省经最短铁路线年降水量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2)2000~2005 年期间,两省耕地变化的共同趋势是 。两省耕地变化绝对量较大的省 是 (省名),变化率较大的省是 (省名)。 (3)分别说明导致两省耕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指出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4)简要说明两省农业结构的差异,并分析形成差异的自然原因。 答案 (1)变化规律:由少到多。 原因:距海越来越近,夏季风影响越来越强。 (2)耕地总量下降 江苏 青海。 (3)原因:甲省因人口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建设占用大量耕地;乙省为防治生态环境退 化,实施退耕还草还林使耕地减少。 措施:严格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科学合理地利用耕地。 (4)差异:甲省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和渔业也占重要地位;乙省为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也占重要地位,渔 业比重低。 原因:甲省平原地形为主、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水域面积广;乙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 冷干燥、土壤贫瘠、草原面积大,耕地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27.(06 上海 50~52)阅读“甘肃省地理简图”,结合已掌握的地理知识、归纳甘肃省自然地理特征,并就该省 的经济发展作相关分析。 甘肃省地理简图 (1)甘肃省位于我国 部,西南以 山脉为界与青海省相邻,地处地势 第 级阶梯,著名的河西走廊呈 走向, 河流经本省省会 市。 答案 西北 祁连 二 西北—东南 黄 兰州 (2)甘肃省气候地区差异 ,大部分地区气候类型为 气候,最南端为 气候, 大部分地区在温度带上属于 带。河西走廊在干湿区上属于 和 地区。 答案 (1)大(或显著) 温带大陆性 亚热带季风 暖温 干旱 半干旱 (3)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分析甘肃省应如何利用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经济。(100 字左右,可从农业、 工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任选三项回答。) 答案 农业:利用河西走廊热量、土地资源和祁连山冰雪融水,发展灌溉农业(或巩固西北地区商品粮棉基 地的优势地位);保护水资源(或节约用水,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 工矿业:利用丰富的有色金属矿产(以镍为主)和能源(黄河上游的水能、石油以及风能、太阳能)发展有色 金属、石油和电力等支柱工业;防治三废污染。 交通:利用兰州铁路枢纽以及地处“第二欧亚大陆桥”的交能区位优势,带动经济发展;合理规划布局交通线 路设施和运量。 旅游:利用“丝绸之路”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敦煌莫高窟、长城嘉峪关)发展特色旅游;保护文物古迹和景 区环境。 以上任选三项 28.(06 上海 32~39)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 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 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 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 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为 7 361 亿元,2004 年为 13 394 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 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 新格局。 图 1 珠三角和泛珠三角示意图 图 3 珠三角工业产值比重变化 图 4 珠三角三大产业结构变化 (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 农 业。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 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答案 水田 劳动集约化(集约化) (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 (单项选择) A.肥沃的土壤 B.低洼的地势 C.发达的科技 D.便捷的交通 答案 B (3)20 世纪 80 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 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 门为 工业。 答案 劳动 轻纺 (4)20 世纪 80 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答案 CD (5)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 密集型 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 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答案 技术(或知识) 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 (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 GDP 迅速增长,2004 年 GDP 约是 2000 年的 倍。同时,珠三角产 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 。 答案 1、8 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 (7)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 (多项选择)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答案 AC (8)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 和 等 9 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 是 , (至少答两点);对新融入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 意义是 , (至少答两点)。 答案 湖南、云南 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 技术、市场 周边省区可利用珠江三角的资金、技术,还可承 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 港澳地区能充分利 用珠三角廉价的劳动力、土地、市场,并进行产业转移 第二部分 四年模拟题汇编 2010 年联考题 6 月最新更新 (2010 届上饶市重点中学第二次联考试题)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1~2 题。 1.图中最大的山脉走向为(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一西南走向 2.在该天气系统影响下( ) A.甲地处背风坡,降水概率较小 B.乙地处迎风坡,降水概率较大 C.丙地吹偏西风,气温较高 D.丁地吹偏西风,晴朗少云 答案 1.B 2.D 3.(山东省济宁市 2010 届高三二模)黄河平均每年八亿吨泥沙淤积,造成下游河床抬高、过洪能力下降的同时, 在河口三角洲“塑造”了大量湿地。关于黄河泥沙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黄河的年输沙总量和年径流总量的年际变化大并呈递减趋势 B.黄河的年输沙总量和年径流总量的相关性不是很大 C.黄河的年径流总量最大值和年输沙总量最大值出现的年份相同 D.黄河的年汛期径流量制约着年输沙总量的大小 答案 D (2010 年福建省漳州一中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下图为我国某岛屿平均降水量(毫米)分布图,回答 4-6 题: 4.据图中的相关信息,可推测该岛年平均气温等值线分布特点是 ( ) A.大致与纬线平行,南高北低 B.呈西北-东南向,西南高东北低 C.呈环状分布,中间低四周高 D.与等降水量线一致,南高北低 5.我国将在该岛东北部的文昌市建第四座卫星发射场,现已完成征地和前期准备工作,该地建卫星发射场的有利 条件是( ) ①纬度低,节约火箭燃料,增大有效载荷 ②毗邻大海,有利于大型部件的运输 ③位于沿海,科技发达,技术水平高 ④东邻南海、太平洋,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好 ⑤雨量充足,气温适中,气候条件优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⑤ D.①②⑤ 6.该岛屿建成农业生产基地最重要的有利条件是( ) A.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 B.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C.地形平坦,土地肥沃 D.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答案 4.C 5.B 6.A (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 2010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请在 7—9 题中选出关于中国省级行政区的正确选项。 25 以下各组省区中,按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的是( ) A.湘、鄂、辽、宁 B.川、贵、陕、内蒙古 C.琼、浙、苏、沪 D.赣、皖、鲁、冀 26 下列各组城市中,其所在省区与上海市相邻的一组是( ) A.南京、杭州 B.合肥、南昌 C.福州、杭州 D.济南、南京 27 北回归线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省区是( ) A 台、闽、粤、湘 B 台、粤、赣、滇 C 台、粤、桂、滇 D 台、闽、粤、琼 答案 7.D 8.A 9.C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 2008 级学业水平测试第二次模拟考试)甲乙丙丁四图代表我国四大高原区域范围图。据 此回答 10—12 题。 10.关于四高原相对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甲在乙的东北 B.乙在丙的西南 C.丙在丁的东南 D.丁在甲的东南 11.甲、乙、丙、丁四地点中( ) 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B.乙地转偏向力最小 C.丙地与地心距离最远 D.丁地自转线速度最大 12.四大高原均为生态脆弱区,但造成生态脆弱的原因不尽相同( ) A.甲高原海拔高,热量不足,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B.乙高原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土壤锓蚀严重 C.丙高原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表岩石裸露,植物难以生长 D.丁高原气候干旱,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答案 10.D 11.D 12.A (江苏省盐城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图中纬线横穿该国的北部和南部,经线纵贯该国的中部地 区,且北部和东部临海,据此回答 13-15 题。 13.判断此国家是( ) A 沙特阿拉伯 B 印度 C 埃及 D 巴西 14.该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A 地中海气候 B 热带草原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D 亚热带季风气候 15.该国发展经济的优越自然条件有( ) ①光照资源充足 ②能源资源丰富 ③地处交通要道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劳动力素质高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 答案 13.C 14.C 15.A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 2010 届高三高考模拟)读“某大陆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图,回答 16-17 题。 16.对该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 A 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 B.图中 A 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而形成 C.图中 B 处是亚马逊平原的一部分 D.图中 C 处是大分水岭的一部分 17.在 E 处附近海域,等温线的凸出方向及其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向北凸出 ②向南凸出 ③向高纬方向凸出 ④向低纬方向凸出 ⑤.受地形影响 ⑥.受洋流影响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答案 16.A 17.B 18.(四川省重庆一中 2010 届高三考前模拟)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6 分) 材料一 中国东部地区梅雨期起讫等日期线图和长三角都市圈图 材料二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现象,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 滞的结果,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这种季节的转变以及雨带随季节的移动,年年大致如此,已形成一定的气 候规律性。但是,每年的梅雨并不完全一致,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 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2010 年在中国上海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办世博会。 材料四 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它用约占全国 1%的土地,5.9%的人口创造了约 占全国近五分之一的国民生产总值。以上海为经济中心,聚集了江苏和浙江地区的 16 个地级以上城市。这个都 市群汇集了产业、金融、贸易、教育、科技、文化等雄厚的实力,对于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发展,连接国内外市 场,吸引海外投资,推动产业与技术转移,参与国际竞争与区域重组具有重要作用。 (1)说出在多年平均情况下,武汉梅雨起始和终止日期。(2 分) (2)读图说明我国东部沿海省市梅雨起始日期的早晚、梅雨天气持续天数长短的分布特点。长江流域的梅 雨时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请简析其原因。(6 分) (3)请从地理学科角度,分析世博会对上海城市、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8 分) (4)简述长江下游河流的水文特征。(4 分) (5)简要分析影响长三角地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8 分) (6)长江三角洲打破地域限制,形成功能合理的大都市圈,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8 分) 答案 (1)6 月 10 日,6 月 29 日—7 月 4 日(2 分) (2)从南到北,起始日期从早到晚,持续时间由长到短。由于夏季风势力强弱或副热带 高气压位置决定。 (6 分) (3)加快市政基础设施、交通的发展;促进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高科技产业和低碳产业经济的发展;促 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8 分) (4)流量大,流速慢,有夏汛,无结冰期(4 分) (5)有利:地势平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不利:多旱涝灾害。(8 分) (6)形成合理的城市等级规模;加强彼此的分工合作,拓展发展空间,避免恶性竞争 和重复投资,提高 公共设施的利用效益,合理配置各城市功能;区域内不同地区间优势互补,提高区域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 续发展。(8 分) 19. (湖北省仙桃一中 2010 年高考冲刺训练)(36 分)读图 4“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问题。 ⑴判断 a、b、c 三条年等降水量线的大小关系,说明理由?(6 分) 图 4 ⑵形成丙处地貌类型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貌易给附近地区造成什 么问题?(4 分) ⑶乙和丁所在地区是我国西部重要农业区,其农业生产共同的主导因素及农业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8 分) ⑷甲城与重庆相比,相近的城市区位条件有哪些?(4 分) ⑸丁所在省区从 90 年代初开始尝试对南部地区部分群众整体移民,搬迁到北部有灌溉条件的平原地区,这 种移民方式至今已取得显著效益。分析将部分群众从南部地区移出的原因。(6 分) ⑹若在该地区发展特色旅游,请评价其开发条件、设计旅游线路及可能游览的内容。(8 分) 答案 ⑴a=b>c(2 分) 原因:我国降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故 a>c;(2 分)b 等降水线区域内 为祁连山区,降水比周围多,故应与其两侧等降水量线的高者相等。(2 分) ⑵风力搬运、沉积(2 分) 荒漠化、埋没铁路等(2 分) ⑶都有水源灌溉(2 分) 问题:风沙危害;灌溉不合理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过度用水引起下游河段用 水紧张。(6 分) ⑷都位于河流沿岸;都在山地河谷地带,地表不平坦;都是几条铁路的交汇点;都是省级行政中心。(4 分) ⑸南部为高原山区(六盘山区及黄土高原区),北部是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北部灌溉条件优越;利于恢复 南部自然生态,减少水土流失。(6 分) ⑹区位条件:位置较偏僻,但有铁路等交通线连接,通达性较好;市场条件:距较东部发达区较远,而离西 部大城市较近;有喜好大漠风光、古代壁画艺术(敦煌)的特殊游客;开发条件:投资、施工、服务设施条件有 一定基础。(4 分) 旅游线路:①沿铁路、②沿河流(漂流)、③沿山路(驼路)。(2 分) 游览内容:大漠风光、古代洞窟壁画艺术、古代灌渠、现代水利工程、农业风光(农家乐)、现代冶金工厂…… (2 分) 5 月最新更新 (2010 届广东模拟)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图 6 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 图完成 1—2 题。 1.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地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 B.乙地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 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 D.丙地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是远离海洋 2.据调查,甲地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其原因是( ) A.甲地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小 B.甲地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大 C.甲地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多 D.甲地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大 答案 1.D 2.D (2010 年珠海市普通高中第二次模拟考试)读我国某地相关地理要素示意图,回答 3-5 题。 3.图示时刻是北京昼长最短的当天 12 时 40 分,此时当地日影最短,则该地的经纬度为( ) A. 110°E,30°N B. 130°E,60°N C. 110°E,36°34′N D. 115°E,36°26′N 4.该河流流向可能是(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 自南向北 D. 自北向南 图 6 A 甲 乙 丙 5.有关该地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甲岩可能是大理岩 B.M 坡容易产生滑坡现象 C. 河谷的形成与断层和流水侵蚀作用有关 D. 图示地区区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答案 3.C 4.A 5.A (四川省重庆市部分区县 2010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读图 1,中国纺织工业分布图,回答 6~8 题。 6. 图 1 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的是( ) A.毛纺织业、棉纺织业、丝绸纺织业 B.棉纺织业、毛纺织业、丝绸纺织业 C.毛纺织业、丝绸纺织业、棉纺织业 D.丝绸纺织业、棉纺织业、毛纺织业 7. 三类纺织业均有分布的省区是( ) A.广东 B.四川 C.新疆 D.浙江 8. 在图 1 中 A 地布局纺织工业,主要考虑的布局原则有( ) ①接近原料地 ②接近消费市场 ③平衡重工业地区男女职工性别比 ④便利的交通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6.A 7.C 8.B (四川省重庆市部分区县 2010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图 3 为我国已建成的高速客运铁路分布示意图, 读图 3 回答 9~11 题。 9. 假如图中四条高速铁路按同等级别建设,则平均每千米工程量 图 1 最小、造价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0.高速铁路线④大致呈直线延伸,通过的城市不多,这主要是考虑( ) A.地形的限制 B.节省运营时间 C.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D.少占耕地 11. 高速铁路①④多采用“以桥代路”的举措,下列关于该举措的影 响不包括(.... ). A.保护沿线地区的耕地资源 B.提高安全平稳运行和旅客乘坐舒适性 C.减少铁路对沿线城镇的切割 D.降低坡度,避免沿线地区水土流失 答案 9.A 10.B 11.D (江西省上高二中、新余钢铁中学 2010 届高三全真模拟)自 2009 年秋季至今,我国西南地区遭遇旱灾,局 部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据下图,回答 12—13 题。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特旱地区分布在云、贵、川三省 B.该区域旱情严重程度由南向北递减 C.此次旱灾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形成的伏旱 D.降水持续偏少、气温偏高是导致旱灾的原因 13、中国气象局对此次旱灾进行了动态监测和预报,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遥感 ②全球定位系统 ③地理信息系统 ④数字地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2.D 13.C (山西省实验中学 2010 高考仿真实战)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已被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干线。待南水 北调工程建成后,烟台将出现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的大汇合。烟台人不久就能痛饮长江、黄河水。读图,回 答 14~15 题。 图 3 14.下列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降水最丰富的区域人口和城市最密集 B.自西向东输水的原因是降水西多东少 C.调水工程建成后,会加重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D.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繁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15.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在每年冬季的 11、12 月至次年 2 月调水,其原因是 ( ) A.冬季山东降水较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含沙量降低,水量大 C.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D.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答案 14.C 15.C (山西省康杰中学高三 5 月第五次模拟)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6.吉林省的地形特征是 ( ) A.以山地、丘陵为主 B.平原面积大,山脉呈南北走向 C.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D.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17.关于吉林省农业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在长白山区,大力发展了畜牧业 B.在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的松花江流域,普遍种植水稻 C.依据不同区域的地形、水源等条件,发展了种植业、林业、渔业等 D.利用其优越的气候、地形条件,发展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答案 16.D 17.C (广东省中山市 2010 年高考模拟试题)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回答 18-19 题。 18.造成流域内①②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植被 19.关于①、②两河段的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河段的外力作用一定表现为冰川搬运作用 B.②河段的外力作用仅有沉积作用 C.①河段以流水侵蚀为主使河床剖面呈“V”字型 D.②河段表现为南岸沉积,北岸侵蚀 答案 18.A 19.C (2010 安徽皖南八校第二次联考)下图为济南市“趵突泉”形成示意图,读图回答 20~21 题。 20.根据水循环原理知识,判断下列所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污水是导致趵突泉水质变坏的主要原因 B.城市地面硬化,导致趵突泉水位持续下降 C.南部山区降水量影响趵突泉地下水位高低 D.图中所示径流量增大,可导致城市内涝 21.前些年,趵突泉一度断流,但自2003年趵突泉实现复涌以来,趵突泉实现连续多年持续喷涌已成定局。保证 趵突泉持续复涌最关键的因素是 ( ) A.区域降水增加 B.城市环境改善 C.南水北调工程 D.地下水位上升 答案 20.C 21.C (2010 成都二诊)下面是我国两地潜水埋藏深度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 22~23 题。 22.图中①、②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 A.东北平原、长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华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唯噶尔盆地 23.图中 M 处( ) A.受台风影响,降水多,潜水埋藏浅 B.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多,潜水水位高 C.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潜水水位低 D.受冬季风影响,降水少,潜水埋藏深 答案 22.B 23.C (2010 上海长宁区期末)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毫米)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毫米)之比,用 百分率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 径流系数,根据表中数据,回答 24~25 题。 地区 径流系数 地区 径流系数 南岭地区 〉60% 天山地区 20%—60% 华北地区 〈30% 江淮地区 30%—40% 三江源 〈40% 成都平原 〈40% 浙江丘陵 〉60% 藏北高原 〈30% 云贵高原 〉40% 西北地区(除天山地区) 〈5% 5.根据表中的数据,分析得出( ) A.华北地区和浙江丘陵径流系数差距较大,是因为华北地区蒸发量小 B.降水量多的地区径流系数就一定大 C.云贵高原的径流系数小于南岭地区,是因为地形平坦 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径流系数山区大于平原地区 6.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南岭地区近些年来,森林植被被破坏,对水源涵养有减弱趋势,不稳定径流增大 B.降水量增大,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C.径流系数增大,对河流补给变得不够稳定,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D. 径流系数增大,对当地的气候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答案 24.D 25.B 26.(2010 年珠海市普通高中第二次模拟考试)2009 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 差,遭受了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 分)。 【材料一】 气象干旱卫星监测图(图 1) 【材料二】四种地貌图(图 2) 【材料三】 据统计,1951 年至 1990 年的 30 年中,我国共发生干旱 300 次,洪涝 236 次。年平均干旱受灾面 积为 2085.1 万公顷,洪涝受灾面积 842.5 万公顷。(1 平方千米=100 公顷) 【材料四】1950-1991 年间我国西北、东北、华北、西南、长江中下游、华南等六个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 业的影响(图 3)。 (1)2009 年入秋以来,旱灾最为严重的省份是 。重旱灾区中分布较普遍的地貌是图 2 中的 (填选项),其成因是 作用(7 分)。 (2)在下列选项中与西南干旱影响有关的包括:a、棉花价格 b、烟草价格 c、广东的电力供应 d、珠江 口的咸潮 e、石油产量 (3 分) A、a、b、c、d、e B、b、c、d C、a、e D、a、c、e (3)造成本次西南大旱的相关因素有(3 分) A、全球气候变暖 B、西南季风较弱 C、喀斯特地貌 D、冷空气较强 图 1 (4)阅读有关资料看出,我国发生旱涝灾害概况是 。(5 分) (5)全国旱灾最多发的区域是 ,旱情多发季节是 ;因干旱对全国粮食市场影响最大的两个区域 是 ;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在西北、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都占到本区气象灾害造成粮食减产的一 半以上,表明以上四个区域影响农业生产的最主要的变化因素是 。(5 分) (6)请列举一些缓解西南干旱的应急措施。(4 分) 答案 (1)云南、贵州、广西(3 分);①(2 分);流水溶蚀(2 分)。 (2)B(3 分) (3)A、B(4 分) (4)我国多旱涝灾害,尤其多旱灾,年均旱涝灾害各约 10 此左右,年均旱涝灾害面积大约占全国的 1/30)(5 分) (5)华北 春季 华北、长江中下游 水分(5 分) (6)调水、挖井、人工增雨、关闭用水大户等(4 分) 27.(12 分)(山东省淄博市 2010 届高三一模)下列两图是我国某区域不同年份的地理示意图。依据图像结合所 学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2 分) (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并说明原因。(3 分) (3)据图分析 A 区域发展果蔬种植业的优势条件。(4 分) (4)说明图中自然地理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人为原因。(3 分) 答案 (1)南高北低,地势起伏大;(1 分)南部为山地,北部是盆地。(1 分) (2)夏季水量大,冬季水量小。(1 分)本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主要来自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1 分)夏季山 地降水多,而且冰雪融水量大。(1 分) (3)光照丰富,气温日较差大,靠近水源和交通线,分布于山前冲积扇, (只要答对四条即可 4 分) (4)湖泊消失,河流变短(或断流),(1 分)沙漠面积扩大(1 分) 果蔬种植区扩大,耗水量增加(1 分) 28.(60 分)(四川省重庆市部分区县 2010 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西南五省地形复杂,民族众多,物产丰富, 又是祖国的边陲地区和大后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2009 年秋季以来,西南五省区 5 千万人遭受旱灾经济损失 超 190 亿,旱情极为严峻。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要求各级政府要把抗旱救灾工作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切实抓好,落实到位。读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元六年(前 135),汉武帝以夜郎为犍为郡(今四川宜宾)。元鼎元年(前 111),以邛都为越巂郡(今四川 西昌及云南楚雄一带)……。元封二年(前 109),汉武帝又设益州郡,治滇池(今云南晋宁)。并“赐滇王王印, 复长其民。西南夷君长以百数,独夜郎、滇受王印。” 2010 年 3 月 25 日气象干旱监测图 重旱区 省区界线 图 例 省会城市 ——《史记•西南夷列传》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武帝时期管辖西南地区的措施,这一办法到元朝、明朝时期又有什么重大发展?“因 俗而治”是历代中央政府少数民族政策的一项成功经验。20 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党和政府采取什么措 施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10 分)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史上,云南有一文一武两所学校,都非常著名。“文”指西南联合大学,“武” 指云南陆军讲武堂。 晚清编练新军,亟需新型军官,清政府为此规定:“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 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1909 年(宣统元年)8 月,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课程分步、 骑、炮、工四个兵科。其校歌云:风云滚滚,感觉他黄狮一梦醒。同胞四万万,互相奋起 作长城。神州大陆奇男子,携手去从军。但凭团结力,旋转新乾坤。哪怕它欧风美雨,来 势颇凶狠。练成铁臂担重任,壮哉中国民!壮哉中国民! 1937 年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迁至湖南长沙组成长沙临时 大学,1938 年 4 月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在滇 8 年, 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培养出大批杰出人才。其学校勉词云:西山沧沧,滇 水茫茫,这已不是渤海太行,这已不是衡岳潇湘。同学们,莫忘记失掉的家 乡,莫辜负伟大的时代,莫耽误宝贵的辰光。赶紧学习,赶紧准备,抗战、 建国,都要我们担当!同学们,要利用宝贵的时光,要创造伟大的时代,要 恢复失掉的家乡。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云南陆军讲武堂、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建立的背景,并结合这两所学 校的校歌或勉词概括说明它们办学宗旨的共同点。(10 分) (3)云南、四川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判断水资 源丰富程度的指标一般是指 ,今 年这些地区干旱严重,反映了我国季风气候具有 的特点。(4 分) (4)简述造成图中重旱区干旱灾害严重的主要原因。(10 分) (5)解决水源不足的措施主要有: 。(6 分) 材料三: 云南 2010 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 50%以上,甘蔗减产 20%以上。 灾区人们在积极组织自救,打井寻找水源,用新的科学栽种方式育苗,以便气候条件具备时随时移栽等。 (6)运用认识论知识,谈谈如何看待农业生产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0 分) (7)百年大旱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影响,也有民生问题;抗旱救灾,不仅仅是国家政府所为,企业和每 个公民都应当有所作为。请分析上述观点体现的经济道理。(10 分) 答案 (1)汉武帝时期:设立郡县的同时,又封赐部分少数民族首领为王侯。(4 分) 元、明时期:实行土司制度,任用少数民族首领任土司长官,并允许世袭。(4 分) 新中国措施: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2 分) (2)背景:清政府推行新政,编练新军,亟需新型军官。(3 分)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略中国,侵占华北、华 中大片领土。(3 分) 办学宗旨:抵御外来侵略,复兴中华民族。(4 分) (3)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 分) 季风气候降水年际变化大(2 分) (4)降水较常年严重偏少(09 年 8 月至今年 4 月或 5 月);水利设施不足(或中小型水库及居民水窖蓄水不 足);喀斯特地表,石漠化严重,土壤保水性差(或喀斯特地貌,地表水缺乏);江河来水少、地下水位 持续下降;受灾人口多或生活与生产需水与当地供水矛盾突出,(仅云南受灾人口达 2400 万),农业损失 大(农村人口多,农民收入减少,粮食减产,森林火灾,水稻、玉米等不能按节令播种,农民收入的主 要来源,花卉、蔬菜、甘蔗、中药材、茶叶、橡胶等减产)。(每点 2 分,共 10 分) (5)人工增雨作业;修建引水工程;打井取水;节约用水等。(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得 6 分) (6)客观条件制约着主观能动性,气候变化影响着农业生产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辉。(3 分)客观 条件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供了广阔余地,人们能够认识气候的变化规律指导农业生产。(4 分)正确发 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实现人的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和谐。(3 分) (7)农业是容易受自然因素影响的产业,旱灾将造成农业的减产,农民收入下降,并影响市场供应及人民的 生活。(2 分)加强国家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加大物资储备的力度。(2 分)加 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社会救助能力。(2 分)企业应当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增强社会 责任感。(2 分)公民应当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支持抗旱救灾。(2 分) 29.(江苏省泰州南通 2010 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图 l5 为“我国某省部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2 分) (1)该区域古长城受损毁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 。(2 分) (2)简述该区域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 ▲ 。(4 分) (3)该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 ,解决的措施主要有 ▲ 。(6 分) 答案 (1)风沙侵蚀强;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强(2 分) (2)水资源短缺;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基础差;文化教育落后;人才缺乏(4 分) (3)水土流失(1 分)实行计划生育;保护和恢复地表植被;解决农村生活能源短缺问题;实行小流域 治理;因 地制宜发展农业(5 分) 4 月最新更新 1.(广东省韶关市 2010 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2010 年 5 月 1 日第 41 届世界博览会将在中国上海开幕举行。各 个国家的展馆均反映了该国的特色。下列展馆最能反映其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 A.中国馆 B.巴基斯坦馆 C.尼泊尔馆 D.沙特阿拉伯馆 答案 D (河北省栾城县 2010 届高三模拟试卷)下图为“中国造纸工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2~3 题。 2.有关我国造纸工业空间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西部地区没有造纸工业分布 B、造纸工业多沿海分布 C、造纸工业分布东多西少 D、省级行政中心没有造纸工业分布 3.造纸工业使用的原料品种丰富,按因地制宜原则,下列地区使用原料合理的有( ) A、北京—棉花、废纸 B、黑龙江—木材、竹材 C、广东—甘蔗渣、桑树皮 D、甘肃—秸秆、芦苇 答案 2.C 3.C (浙江省华维外国语学校 2010 届高三高考模拟试卷)八百里洞庭曾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湘江、沅江等从 南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近二百年来,洞庭湖面积缩小了三分之一。近年来,冬季和夏季湖泊水面变 化巨大,但冬季洞庭湖是候岛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据此完成 4—5 题。 4.下列对洞庭湖的开发利用,正确的是 ( ) A.围湖造田,增加土地的后备资源 B.退耕还湖,提高湖泊的蓄洪能力 C.建立自然保护区,维护生物的多样性 D.发展水产养殖、观光旅游 5.洞庭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 )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答案 4.D 5.A (江苏省盐城中学 2010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图为沙尘暴的形成与消亡过程示意图,读图 4 回答 6~ 7 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地的植被覆盖率比乙地离 B.乙地风速小于丙地 C.乙地的海拔高度高于丙地 D.甲地气压高于乙地 7.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地质作用与形成 ( ) 的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流水侵蚀,易形成沟谷 B.乙地风力搬运,易形成戈壁 C.丙地风力沉积,易形成沙丘 D.三地风力侵蚀。易形成风蚀蘑菇 答案 6.D 7.C (210 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下学期学习能力诊断)世博会开幕在即,放眼浦江两岸的世博园区,星罗棋布的 场馆各具特色,争奇斗艳。据此完成 8—10 题。 8 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形似淡紫色的蚕茧,被中国人称作“紫蚕岛”。 从蚕茧中抽取蚕丝、织成丝绢的工艺,正是 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故“紫蚕岛”象征着中日之间“紧密联系”、“一衣带水”的关系。 从地理位置看,“水”是 指( ) A.日本海 B.黄海 C.东海 D.渤海 9.上海世博会印度馆设计灵感全部源自印度最古老、最气势恢宏的建筑,下列建筑中给设计人员带来灵感的是 ( ) A B C D 10.上海世博会主题馆顶部装有太阳能板,面积达 3 万多平方米,是目前世界最大单体面积太阳能屋面。假如要 获得最大发电量,主题馆顶上的太阳能板最好能够调节角度,在一年中太阳能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 是( ) A.23°26′ B.46°52′ C.66°34′ D.90° 答案 8.C 9.C 10.B (河南省鹤壁高中 2010 届高三第一次压轴卷)2009 年 11 月份,我国过早进入了冬季,并在全国出现大范 围降雪天气,致使天然气使用量大大增加,部分城市出现天然气供给不足的状况。一月之间,国内天然气批发价 格暴涨,平均涨幅超过 20%。据此回答 11 -12 题。 11.造成此次“天然气荒”的根本原因是( ) A.极端天气导致的需求量猛增 B.天然气供应能力和需求增长不匹配 C.天然气价格远远低于石油价格 D.国内天然气资源极度短缺 12.下列解决天然气荒的措施不妥的是( ) A. 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B.多渠道地扩大天然气进口量 C.持续提高天然气的市场价格 D.加强区域间天然气资源的调配 答案 11.B 12.C (210 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下学期学习能力诊断)人的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极其丰富的文化,留 下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为保护传统节日文化,我国将这 些主要传统节日增加为法定假日,此完成 13—15 题。 13.列传统节日中,与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无关的是( ) A.春节 B.清明 C.端午 D.中秋 14.传统节日中,上海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 A.春节 B.清明 C.端午 D.中秋 15.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标志性民俗,下列有关春节习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方家家户户过年忙着磨米粉、包汤圆和自制年糕 B.广州过年有段谚语:“腊月廿三糖瓜儿粘;廿八把面发;三十晚上熬一宿” C.壮族人民一边痛饮浓香的马奶酒,一边尽情地唱歌跳舞 D.台湾家家准备供品,如甜橘、甜米果(年糕)等,还在门后竖放两根“长年蔗” 答案 13.B 14.C 15.D (湖南省常德市 2010 届高三阶段性检测)读“我国局部地区图”,据此回答 16~18 题。 16.图中 a 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分别是( ) ①北侧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②北侧为高山草甸带 ③南侧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④南侧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17.a 山脉两侧山麓分布的自然带不同,这种变化属于( ) A.纬度地带分异 B.经度地带分异 C.垂直地带分异 D.地方性分异 18.关于 A、B 两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B 河流汛期长 ②A 河流汛期长 ③B 河流含沙量小 ④A 河流含沙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 16.B 17.A 18.D (安徽省 2010 年名校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现行东、中、西三大地带已经难以 适应新形式的要求,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 地带、远西部地带(如图 5)。完成下列问题。 19.下列关于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发展方向叙述不合适的是 ( ) A.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市化速度,建设世界级都市圈 B.吸收中西部迁移人口,减轻中西部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C.以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为主 D.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20.关于中部及近西部地带部分省区工农业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加快海南的热带经济作物基地建设 B.宁夏农业可大力发展枸杞、番茄等“红色产业” C.广西、甘肃是该地区水电输出最丰富的地区 D.陕西和山西是我国苹果、柑橘的优势产区 答案 19.A 20.B 21.(30 分)(天津市南开区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读我国西南部部分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示地区分布有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贵州荔波、云南石林、重庆武隆)。从资源价值评 判,该遗产突出体现了 价值。喀斯特地貌有不少象形景致,为获得最逼真的效果,应选择 观赏。(6 分) (2)图中 B 地区日平均气温≥10℃的日数多于 A 地区,但积温数反而低于 A 地区,主要原因是 。(6 分) (3)B 地所处地形区降水局部差异明显,主要是由于 和 的 影响。(6 分) (4)B 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 和 等不利因素。(6 分) ( 5 ) A 地 区 由 于 , 一 月 均 温 高 于 我 国 同 纬 度 其 他 地 区 ; 又 由 于 ,而成为全国年太阳辐射量的低值地区。(6 分) 答案 (1)美学和科学 特定位置和角度(6 分) (2)B 地区为高原地形,海拔较高,夏季气温偏低,故而积温数反倒较少。A 地区为盆地地形,夏季气温高, 积温也高(6 分) (3)海拔高度不同 地面坡向变化(6 分) (4)耕地面积少 土壤贫瘠 水土流失严重(任意两项合理即可得分,6 分) (5)盆地地形闭塞,山体阻挡冷空气 雨天雾多(6 分) 22.(13 分)(贵州省清华实验学校 2010 届高三下学期 3 月月考)下图中两幅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 角洲经济区示意图,读后回答: (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3 分) (2)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外商投资的热点地区,试分 析其区位优势。(3 分) (3)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迅速崛起,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都市圈。试分析该城市群形成的主要区位优 势。(3 分) (4)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 分) (5)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两地区能源紧张的状况?(2 分) 答案 (1)两区同处河流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发展农业生产的水热条件 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两熟至三熟。三角洲地形平坦,水网密布,降水充沛,土壤比较肥沃。两区人口密集, 劳动力资源丰富。 (2)位于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廉价丰富;地价低廉;著名侨乡; 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 (3)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具备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优越自 然与社会经济区位优势。近年来,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大量农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大大 加快了城镇化的速度,促进了城市群的形成和发展。 (4)耕地减少,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基础明显薄弱;生态环境破坏,区域环境质量下降;能源紧张。 (5)积极发展核电,建设了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建设“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能源调配工程。 23.(江苏省连云港市 2010 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2009 年 11 月 23 日,国务院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 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地区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 材料一:黄河三角洲及其附近地区位置示意图(图 15) 材料二: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图中左下角日期为拍摄日期) (1)关于材料一中各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 (双选) A.滨州市的等级比济南高,服务范围比寿光小 B.图示区域的城市体系中,济南为第一级城市 C.滨州市与东营市之间有明确的区域界线 D.东营市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地形的影响 (2)材料二中黄河口及其附近地区的卫星影像图主要是通过 ▲ 技术获取的,从中可 以看出,从 1984 年至 2006 年,黄河三角洲面积的变化特点是 ▲ ,导致这种变化的因素可能有 ▲ (至少答出三点)。 (3)2009 年 3 月,东营市市长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作为‘石油城’,东营不能等资源枯竭了才考虑转型”。 请为东营市的经济转型提出合理化建议 ▲ 。 答案 (1)BC (2 分) (2)RS(1 分) 先扩大,后缩小(2 分) 流水沉积作用;海水侵蚀作用;地壳升降运动;海平面变化;人 类活动(3 分,每点 1 分,答满 3 点即可) (3)优化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交通,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治理环境 污染,改善投资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等(6 分,每点 2 分,答满 3 点即可) 24.(20 分)(河南省信阳市二高 2010 年高考模拟六)“神七”的发射成功显示了中国探索太空的能力和决心,中 国在太空探索领域无疑有着光明的前景。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新华社会 2007 年 9 月 22 日电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的航天发 射场。建成后,它将成为我国第四个航天发射中心。 北京时间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 时 10 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材料二 下面两图为我国两个卫星发射基地位置图 (1)简述文昌卫星发射基地与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相比所具有的区位优势。(6 分) (2)A 处 盐场,简述本盐场形成的原因。(8 分) (3)海南岛是全国红树林生长得最好的地方,1980 年在琼山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简述在 海南岛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作用。(6 分) 答案 (1)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提高火箭运载能力(2 分)海运便利,利于运输大型火箭;(2 分)安全性高, 三面临海,利于火箭残骸安全坠落.(2 分) (2)莺歌海盐场(2 分) 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纬度较低,光照强,蒸发旺盛;地势平坦开阔;附近海水 盐度较高。(答出任意 3 点即可 6 分) (3)减轻风暴潮和台风的危害;有效阻挡海浪的侵蚀;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答出任意 3 点即可得 6 分) 25. (安徽省安庆市 2010 届高三下学期重点中学联考)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 年 1 月 12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标志着皖江城市带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第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区域性发展 规划,也是党中央、国务院为促进中西部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而制定的第一个规划,将为我省发展带来重大 的历史机遇,对实现安徽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根据规划,皖江城市带包括合肥、芜湖、马鞍山、 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以及六安市的金安区和舒城县,共59个县(市、区)。 材料二 皖江城市带示意图。 材料三 “经济活动不同环节的附加值”示意图。 (1)设立示范区,是更好地发挥皖江城市带综合优势,推动安徽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皖江城市带作为承 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9 分) (2)产业区域转移对皖江地区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影响?(9 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哪些问题?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 意哪些问题?(12 分) 答案 (1)①地理位置优势,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紧邻长三角,是长三角向中西部产业转移和辐射的最 佳区域;②自然资源(土地、水、矿产、旅游等)丰富,环境容量(承载力)大,环境优美:③劳动力资源丰 富、成本相对较低:④产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⑤市场广阔(内需拉动);⑥交通便利(如长江黄金 水道);⑦政策优惠等。(任答三点,每点 3 分) (2)①提供资本、技术和国家优惠政策,实现经济跨越发展。(3 分) ②推动皖江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合理化,促进城市发展。(3 分) ③为皖江地区注入市场经济活力,可以改善就业水平和就业结构(促进劳动力就业)。(3 分) (3)发展产品制造业会存在的问题: ①制造业在整个设计、生产、销售环节中所获得的利润最低;(3 分) ②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3 分) 皖江城市带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注意的问题(答案相似,可以加分): ①注重可持续发展,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3 分) ②产业转移与技术转移相结合,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3 分) 26.(安徽省 2010 年名校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三))中国的崛起改变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格局,同时中国经济地域结构也发生 了深刻变化。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4 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在 20 世纪 80 年代,9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在沿海地区。在 90 年代,这个指标略有改善,但基本状况并没 有明显变化。截止到 2002 年底,外商在华累计投资中,在 86%的资金投在东部沿海地区,仅有 14%的资金投向中西部。 (1)简述 1980~2003 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外资直接投资累计量占世界比重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 分) (2)根据材料,分析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落后的主要原因。(12 分) (3)2008 年以来,长江三角洲和珠三角积极推进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简述“双转移”对安徽的 影响。(6 分) 答案 (24 分) (1)相同点:都处于持续增长的状况。不同点:1992 年前中国进出口量比重大于外资在中国的投资量 比重,1992 年后情况相反;外资直接投资在 90 年氏增长较快,进出口总额则是在近年来的增长较快。(6 分) (2)①政策因素。中西部改革开放的时间较晚。②地理位置。沿海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对加工贸易型外商投资企业 很理想。③自然条件。中西部的自然条件落后于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西部,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发展经济的条件远远差于 东部地区。④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通讯设施落后,城市环境差,对外资的吸引力较弱。⑤产业结构和企业 结构。中西部以资源型产业、重化工业和大型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使中西部地区对外商缺乏吸引力,是中、西部吸引外资 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12 分) (3)①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②加快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③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缩小 与发达地区的差距;④增加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化;⑤促进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为当地带来更多的 发展资金和技术;⑥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任意 3 点得 6 分,合理即可得分) 题组一 (上海市虹口区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监控测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是 2010 年上海世博会 的主题,回答 1—4 题。 1.2010 年上海世博会选址于市内两著名桥梁之间的黄浦江滨水区,这两座桥梁分别是( ) A.外白渡桥和杨浦大桥 B.外白渡桥和南浦大桥 C.南浦大桥和杨浦大桥 D.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 2.上海世博会选址于上述滨水区的主要理由是( ) ①显现大都市特色,展示上海母亲河的风貌 ②邻近现代农业基地,便于提供粮食、蔬菜 ③毗邻工业园区,便于提供建筑、钢铁材料 ④带动城区改造,促进该区域城市功能转换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为提高上海的国际竞争力,不久前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推进上海“两个中心”建设的意见,这两个中心分别是 ( ) A.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经济中心 B.国际经济中心和国际贸易中心 C.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D.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4.目前上海正在实施的以下措施中能最有效减轻城市热岛影响的是( ) A.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网 B.改善生产生活能源结构 C.增加绿化和水域面积 D.推广和使用太阳能照明 答案 1.D 2.B 3. D 4.C (安徽省屯溪一中 2010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近年来,大众、通用、丰田等国际汽车巨头纷纷与我国汽车企业 在华建立合资公司,我国汽车生产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小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家庭,2009 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 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据此完成 5—6 题。 5.各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投资建立合资公司,主要是因为中国 ( ) A.消费市场广阔 B.劳动力资源丰富 C.技术力量雄厚 D.政策优惠 6.各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投资建立的是合资公司而不是独资公司的主要原因是 ( ) A.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政策 答案 5. A 6. D 图 5 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回答 7-9 题。 7.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D.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8.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④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A、B 两地是我国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也是国家重点扶贫地区,制约两地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是( ) ①多山的地形 ②干旱的气候 ③对外联系不便 ④生产方式落后 ⑤水资源短缺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答案 7. C 8.B 9.C (安徽省屯溪一中 2010 届高三第五次月考)川气东送是我国继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南水北 调之后的第 5 大工程。干线起于四川东部达州,止于上海市,途经重庆市、湖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 全长 1674 公里。读图回答 10~11 题。 10.下列因素中,属于川气东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经济因素是( ) A.地形因素 B.交通运输条件 C.城市分布 D.工业基础条件 11.川气东送干线与下列哪一组铁路相交( ) A.宝成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B.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沪线 C.宝成线、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 D.成渝线、襄渝线、湘桂线、京广线 答案 10. C 11.B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2009 年 12 月 15 日,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建成后,将 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会采用桥隧结合方式,大桥主体工程长 29.6 公里,桥贯通后,由香港开 车到珠海或澳门,只需要 15~20 分钟,目前行船需 1 个小时。 读大桥设计图,回答 12~13 题。 12.大桥采用桥隧结合方式的原因是( ) ① 减小对当地生态的破坏 ② 节约建设成本,降低技术难度 ③ 当地地质基础稳定,不利于桥梁的建设 ④ 保持珠江主航道的通航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港珠澳大桥的开通,将产生的影响有( ) A.珠海城区的重心将向桥头方向偏移 B.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的经济联系 80°E 10°N N M C.削弱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D.大桥建设对珠江航运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答案 12. C 13.A (上海市东昌中学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中国某一远洋运输船舶沿着图中虚线航行,在阳光初露海 面时刚好通过 N 地,此时收音机里正在播报北京时间 8∶00 整。回答 14—15 题。 14.此时远洋运输船舶沿着图中虚线航行( ) A.顺风顺流 B.逆风逆流 C.顺风逆流 D.逆风顺流 15.近年来中国在此航线上运输量越来越大的货物是( ) A.小麦 B.水稻 C.石油 D.铁矿石 答案 14.B 15.C (山东省聊城一中 2010 届高三期末考试)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 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 16—17 题。 16.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17.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答案 16.B 17.D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雅礼中学 2010 届高三三月联考)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 18—20 题。 18.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 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 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 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 工业较多,需水量大 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 A.Ⅰ、Ⅱ B.Ⅰ、Ⅲ C.Ⅱ、Ⅳ D.Ⅲ、Ⅳ 19.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 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 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 300 公里 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 20.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 B.有利于其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 C.改善其航运条件 D.减小洪水危害 答案 18.B 19.D 20.D (辽宁省大连市 2010 届高三下学期双基测试卷)2010 年 1 月 4 日,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 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若干意见提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 六大战略定位,即中国旅游业改革创新的试验区,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 区,国际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海洋资源开发和服务基地,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这一举措将大大 推进海南区域经济的发展。结合资料判断 21~22 题。 21.海南岛地理区位明显的优势是 ( ) A.位于华南和西南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 B.近傍香港,遥望台湾,内靠长江三角洲 C.位于东太平洋环形带上 D.连接亚洲和大洋洲、大西洋和印度洋 22.要把海南建设成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的有利条件有 ( ) ①土地资源广阔且土壤肥沃 ②水热条件可满足热带作物的生长 ③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作物的需求量大 ④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21. A 22.B (陕西省丹凤中学 2010 届高三二月月考)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 干线,是继青藏铁路后西部 地区的又一条国土开发性主干线。读兰渝铁 路示意图,回答 23—25 题。 23.关于兰渝铁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跨越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B.跨越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 C.年降水量小于 800mm,植被以森林为主 D.跨越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24.以下关于建设兰渝铁路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使铁路网的布局更加优化 B.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C.缓解陇海、宝成等铁路线的运输压力 D.重庆将成为川黔、湘黔、兰渝等铁路线的交会点 25.关于宝鸡所在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省水土流失问题严重 B.典型民居是四合院 C.境内由北向南依次为中温带、暖温带 D.煤炭资源居全国首位 答案 23.B 24.D 25.A 26.(江苏省 2010 届高三百校大联考试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 分) 材料一:图 17 为我国目前部分优势商品根基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图 18 是攀钢区位示意图,图 19 是宝钢区位示意图 材料三:进入 2008 年的年末,受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尽管原材料价格逐渐下降,但诸多钢铁企业相继出现减 产、限产、甚至停产,处于微利或亏损经营中。 ( 1 )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区位条件,完成下表。( 5 分) 地区 最主要的优势条件 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甲 乙 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丙 (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的主要社会原因是 。( 2 分) (3)据图 18 和图 19 分析,与宝山钢铁企业相比,攀枝花钢铁企业的区位优势有 。( 3 分) (4)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两企业应如何加强分工合作,提高国际竞争力? ( 4 分) 答案 (1)(每空 l 分) ( 2 )人日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农业结构调整(2 分。任写两点) ( 3 )附近有铁矿、煤矿、水水电站、 大量的劳动力。(3 分) ( 4 )利用“黄金水道”,利用攀钢的资源优势初炼钢,利用宝钢的技术优势深加工, 再利用宝钢的品牌优势和近海港的优势出口。( 4 分) 27.(山东省胶州市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24 分)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使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牢牢地稳定在全国第一的位置。近年来优势弱化, 新的经济动力又不够强大,发展速度落后于长江三角洲。 材料二 长江三角洲以全国 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 22.1%的国内生产总值。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 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1)材料一中提到珠江三角洲的“优势弱化”。这里的“优势”具体指什么?(6 分) (2)从地理角度考虑,与珠江三角洲相比,长江三角洲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优势?(6 分) (3)崇明岛在上海城市的规划中被定位为“生态岛”。你认为该岛区适合发展哪些产业?(6 分) (4)简要分析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重要意义。(6 分) 答案 (1)毗邻港澳地区;国家优惠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较低。(6 分) (2)经济腹地广;经济基础好;科技力量雄厚。(6 分) (3)乳畜业、园艺业、生态农业、旅游业、高科技产业 (任答三条,6 分) (4)有利于完善交通运输网;促进区域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进一步发挥以上海市为龙头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区 域城市化的进程:促进宁波市和周围相关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升综合竞争力等。(任答三条,6 分) 28.(福建省漳州一中 2010 届高三文综部分练习)读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0 年 1 月 19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 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和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 略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二 图 7“皖江城市带分布图”、图 8“皖江城市带及其周边等高线示意图” (1)根据图 7、图 8,说出皖江城市带的分布特点。 (2)分析皖江城市带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材料三 表 2—该地区某年年降水量和蒸发量比较表(单位:m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37 51 75 101 119 183 176 122 84 56 53 30 蒸发量 21 26 58 87 103 124 142 167 106 48 35 23 (3)据表说出 6—8 月份期间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并分析其成因。 材料四 图 9“安徽省耕地面积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图” (4)据图说明安徽省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并阐述该省耕地持续利用的对策。 答案 (1)沿江(或长江)平原地区 (2)皖江城市带水陆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土地价格低;劳动力廉价等 (3)6、7 月份降水量大大超过蒸发量,易发生洪涝;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持续时间长,形成梅雨 8 月份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易发生伏旱(2 分);受西太平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少雨 (4)1949 一 1953 年人均耕地面积增加,1953—2008 年人均耕地持续稳定减少 加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提高耕地保护和忧患意识;科教兴农,提高粮食单产; 控制人口,缓解土地生态压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耕作制度;矿山复垦,挖掘闲置土地,增加耕地面积等。 29.(山东省聊城一中 2010 届高三期末考试)(11 分)读我国某半岛沿海土地类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8图 7 图 9 0 0.05 0.1 0.15 0.2 0.25 0.3 0.35 0.4 0.45 1949 1953 1958 1963 1968 1973 1978 1983 1988 1993 1998 2003 2008 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 人均耕地面积/hm22 表 2 (1)图中海域属于我国近海中的 。(1 分)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此地的丘陵如果植被遭到破坏,将导致 ,平原地区如果不合理灌溉将造成 。(2 分) (3)将下列土地利用方式的数字代号正确填人表中相应的空栏内(每栏限填一个)。 ①贝类养殖 ②小麦种植 ③油棕种植 ④甘蔗种植 ⑤苹果种植 ⑥柑橘种植 ⑦水稻种植 ⑧油菜种植 土地类型 丘陵 平原 滩涂 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 (4)该地区所属温度带的名称是 带,耕作制度是 ,所属的自然带名称是 。(3 分) (5)该地区由于城市发展需要,拟在图上 A、B、C、D 四处中选择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经比较你认为较 合适的地址是 ,试说明理由。(2 分) 答案 (1)B(1 分) (2)水土流失 土地盐渍化(2 分,每空 1 分) (3)⑤ ② ①(3 分,每空 1 分) (4)暖温 一年两熟 两年三熟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3 分,每空 1 分) (5)B 介于两城镇之间,靠近交通线,交通便利且地价较低。(1 分) 30.(陕西省丹凤中学 2010 届高三二月月考)(13 分)读“我国某省地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该省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 “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 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 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简述该省的地形特征。(3 分) (2)分析该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社会经济条件优势。(4 分) (3)关于图中西部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2 分) A.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B.最冷月 0℃等温线的最北位置 C.冬小麦与春小麦的分界线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4)分析郑州建国以来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4 分) 答案 (1)西部为山地、丘陵,东部为平原,地势西高东低。(每点 1 分,3 分) (2)地处我国农业(小麦)主产区,原料充足。(2 分)铁路干线连接南北、贯通东西,交通便利;(2 分)劳动 力丰富、科技发展、市场广阔、政府支持(任答 2 项,共 4 分)。 (3)A(2 分) (4)交通条件的改善;工业水平的提高;农业水平的提高;确立为河南省的政治中心;科技,高等教育的发 展;旅游业的兴起(共 4 分) 题组二 (山东省临沂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第26次南极科考船“雪龙号”于2009年10月11日10时30分从上 海出发。这次科考除执行长城站、中山站(69°22′S,76°22′E)的常规科考外,重点进行昆仑站(80°25′S, 77°06′E;南极冰盖最高点附近)的内陆科考。读右图,回答1—3题。 1.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所在的地点( ) A.年降雪量较大 B.气压较高 C.年太阳辐射较强 D.年均风力较小 2.昆仑站分别位于长城站及中山站的( ) A.西北方向、东南方向 B.东南方向、东南方向 C.东北方向、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3.雪龙号出发时( ) A.昆仑站的区时为11日13时30分 B.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C.北京昼短夜长 D.长城站有极昼现象 答案 1.D 2.B 3.C (辽宁省沈阳市 2010 届高三上学期四校协作体联考)图 6 为我国某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图,该地海拔 200-2100 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4-7 题。 图 6 4. 该自然保护区的面积(平方千米) 大约是 ( ) A 176 B 284 C 568 D 1136 5. 图 7 所示 4 幅图与图 6 中 O-P 地形剖面基本相符的是 ( ) 图 7 A a B b C c D d 6.该自然保护区可能位于 ( ) A 闽西北 B 吉东部 C 滇南部 D 晋北部 7.如果要在图 6 中 E、F 两地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图中四个方案最合理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 4.B 5.B 6.A 7.C (山东省单县高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2009 年 11 月上旬,我国中东部地区都经历了一次大范围雨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 山地针叶林 高山草甸 ① ④③② 雪天气过程,河北、山西、河南、陕西、山东、北京等省份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大到暴雪天气的影响,部分地区 甚至出现了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的暴雪。据此回答 8-10 题。 8.当雪灾发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南极长城站出现极夜现象 B.北印度洋洋流顺时针流动 C.法国马赛港阴雨天气较多 D.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9.形成本次雪灾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哪一个( ) A B C D 10.有关上题中天气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暖气团在甲乙两处均主动上升 B.甲天气系统存在于高压脊 C.甲较乙天气系统倾斜一定是因为甲处风力更强 D.甲和乙天气系统大气均呈逆时针方向运动 答案 8.C 9.B 10.D (哈尔滨第九中学 2010 届高三年级 11 月月考)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和稳定遭受严重冲 击的严峻形势下,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于 2008 年 11 月 15 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这 次峰会评估了国际社会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方面取得的进展,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的举措,探讨加强国际金融领域监管规范、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等问题。据此回答 11—12 题。 11.因金融危机对中国出口影响最大的地区是 ( ) A.美国和西欧 B.韩国和日本 C.俄罗斯和中亚 D.非洲和拉丁美洲 12.这次金融危机中,中国遭受损失最大的企业类型是 ( ) A.能源指向型 B.资金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 D.劳动力指向型 答案 11.A 12.D (山东省临沂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08年11月21日,我国第九座核电站——位于台湾海峡西岸的 福清核电站开工建设。读图,回答13—14题。 13.福建省本地常规能源开发的优势是 A.石油资源丰富,并且适宜开采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降水丰富,落差大,河流短急,水能蕴藏量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适宜大力发展火电 D.处于东南沿海,风能资源丰富 14.福清核电站建设及其产生的有利影响主要有①缓解福建省东部能源紧张的状况 ②核电站建设费用低, 收益大 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④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13.B 14.C (辽宁省沈阳市 2010 届高三上学期四校协作体联考)浓江流域,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内,学者对其湿地 景观的多样性、景观优势度等方面的变化动态进行了研究。景观多样性的大小反应景观类型的多少和各景观类型 所占比例的变化。景观优势度越高,表明组成景观各类型所占比例差异越大,也即一种或几种少数景观类型占优 势。读“1954 年-2005 年浓江流域湿地景观变化动态”图,回答 15-17 题。 图 8 15 从 1954 年到 2005 年,浓江流域湿地的 ( ) A.景观优势度呈上升趋势 B. 景观优势度呈下降趋势 C.景观多样性呈增加趋势 D. 各类湿地景观类型面积都变大 16 近 20 年来,影响浓江流域景观多样性和景观优势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温变暖 B. 人类开垦 C. 降水增多 D. 地壳抬升 17 图表中浓江流域的某些变化还会影响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水土的保持和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了自 然地理环境的 ( ) A. 生产性 B.平衡性 C. 差异性 D.整体性 答案 15.A 16.B 17.D (山东省单县高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美国总统奥巴马于 2009 年 11 月 15 日至 18 日访问中国, 期间他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双边会谈,这也是奥巴马首次访华。奥巴马抵达中国进行访问,行程多达 4 天,是到访亚洲四国中停留时间最长的一站,预计将谈到 7 大主要议题,包括气候变化、能源、技术转让、国 债、迪士尼项目等。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合作,有利于经济的复苏。读“美国、日本、欧洲跨国公司主要经 营区域示意图”,回答 18-19 题。 18.a、b、c 表示欠发达的大洲或地区分别是( ) A.北美洲、亚洲、拉丁美洲 B.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C.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 D.拉丁美洲、亚洲、非洲 19.能正确反映跨国公司经济扩展特点的是( ) A.美、日、欧跨国公司瓜分世界经济区域,建立新的经济壁垒 B.美、日、欧跨国公司向 a、b、c 区域扩展,主要是利用当地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并占领当地市场 C.美、日、欧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了跨国公司之间的资源互补现象 D.美、日、欧跨国公司将初级产品、原材料、零配件输往 a、b、c 区域销售 答案 18.D 19.B (山西省四校 2010 届高三 12 月联考)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读图回答 20~ 22 题。 20.影响图示地区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气候因素 21.图中甲、乙两地多年气温平均气温差介于( ) A.12℃~16℃之间 B.8℃~16℃之间 C.8℃~12℃之间 D.4℃~12℃之间 22.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位于三大自然区中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B.乙区域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大盆地 C.该地区城市形成最主要原因是沿河设城 D.发展农业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条件 答案 20.C 21.D 22.D (江西省吉水二中、遂川中学 2010 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以“祝福祖国,共享全运”为 主题的十一届全运会火炬传递活动,于 2009 年 9 月 19 日至 10 月 15 日在山东省 17 个城市进行。 结合下图火炬传递路线图,回答 23-25 题。 23.全运会在山东境内传递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沙尘肆虐 B.我国长江流域阴雨连绵 C.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并跨越赤道 D.火炬传递的起点城市和终点城市均为昼长夜短 24.济南有“泉城”的美誉,其泉水的形成最可能与哪一地质构造有关( ) A.向斜 B.盆地 C.降水 D.石灰岩 25.在火炬传递过程中,可以看到的地貌景观是( ) 答案 23.C 24.A 25.A (四川省广安二中 2010 届高三(往)上学期期中考试)下图为中国径流深随经度的变化示意图,图中选取 的是由台湾—江西—四川—青海等省的数据。分析回答 26~27 题。 26.图中径流深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西北季风的影响 B.植被的疏密程度 C.地表的物质组成 D.东南季风的影响 27.图中曲线在甲点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 A.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 B.临海,受海洋影响大 C.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 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 答案 26.D 27.A (湖北省长阳一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2009 年 3 月初,我国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受某天气系统 图 5 经 度 甲 甲 乙 影响。下表为“华北平原甲、乙、丙三地(同纬度)三天气象资料”,读表完成 28—29 题。 28.下列表示 3 月 2 日甲、乙、丙三地所处天气系统相对位置的四幅图中,正确的是 ( ) A.a B.b C.c D.d 29.关于甲、乙、丙三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三地中丙地最后受到该天气系统的影响 B.3 月 2 日丙地夜间气温最高的原因是大气逆辐射弱 C.该天气系统经过乙地时的势力减弱 D.甲地从 1 日到 3 日为气压升高,湿度降低 答案 28.A 29.B 30.(江苏省访仙中学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我国可开发风能超过 10 亿千瓦,风能是我国潜力巨大的新 能源。图为“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我国_ _、_ _等地区(填省级行政单位)为风能资源丰富区。从整体上看,我国风能资源 最丰富的季节是_______________。 (2)简述甲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3)乙省大力发展风力发电的主要原因有_ 。 地 点 甲 乙 丙 日 期 1 2 3 1 2 3 1 2 3 最高气温(℃) 12 0 2 12 3 3 12 13 4 最低气温(℃) 2 -7 -6 4 -4 -5 4 5 -3 天 气 晴 阴雨 晴 晴 阴雨 多云 晴 晴 阴雨 (4)简述乙省大力发展风电的生态环境效益。 答案 (1)内蒙古 黑龙江 台湾岛 海南岛 东部沿海 冬(春)季 (2)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水平气压梯度大;地处内蒙古高原,地形平坦开阔; (3)答题要点:常规能源短缺;能源供求矛盾突出;风能资源较丰富;经济发达资金和技术力量雄厚。 (4)答题要点:减少酸雨危害;缓解气候变暖;减轻环境污染。 31.(山东省临沂市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主供气源为引进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国内气源作为备 用和补充气源。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走向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途经14个省(区、 市),主要目标市场为珠三角、长三角和中南地区。走向示意图如下: 材料二 我国1980~2003年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状况示意图 (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2)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东、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 要克服的困难。 (3)材料二中:曲线①代表能源——变化状况,其中我国石油进口量最多的年份是_________年,据图简要 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变化的特点。 答案 (1)①有利于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 ②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 ③有利 于发展相应的工业部门; ④有利于推动国际间能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等。 (2)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跨过长江 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植被覆盖率较高。 铺 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 (3)生产 2000 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总体帮呈现出上升趋势(波动上升) 在 1995 年以前,生产量大 于消费量;1995 年以后,消费量大于生产最。 生产量和消费量相差不大,大致星正相关。 题组三 图 7 (山东省济南市外国语学校 2010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江苏省经济发展水平南北差异较大,目前相对发 达的苏南将部分产业向苏中、苏北转移。这既为接收地增加了发展动力,也为转出地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从而 实现苏南与苏北的双赢共振。结合苏南某市与苏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完成 1~2 题。 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 环保门槛 苏南某市 5000 万元 100 万元左右 3000 元左右 要求高 苏北某市 1000 万元 20 万元左右 1000 元左右 要求较低 1.苏南地区开始“腾笼换鸟”,被“逼走”的产业所具有的特点是( ) 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大 C.技术含量高 D.环境污染较轻 2.江苏省内部出现的这种产业转移,对苏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是( ) 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广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A 2.C (广东省佛山市 2010 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读图 7 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同一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回 答第 3 题。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旅游鞋质量差是该鞋厂获利少的主要原因 B.创立品牌是该鞋厂提高利润的最重要途径 C.海外办厂是该鞋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D.放弃自己商标出口产品是该鞋厂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案 B (江苏省薛窑中学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规范化测练)读右图回答 4--7 题: 4.图中山脉属于阶梯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甲地形区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荒摸化 C.盐碱化 D.沙尘暴 6.河流在乙处附近径流量明显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量减少 B.沿岸农业灌溉用水过多 C.植被较少 D.蒸发量增大 7.京杭运河在 M,N 两处的流向是( ) A.均向北 B.均向南 C.M 向北,N 向南 D.M 向南,N 向北 答案 4.C 5.A 6.B 7.C (宁夏银川市实验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读我国某区域简图,A、B 表示山脉两侧的地理事物,请回 答 8—10 题。 8.图中的山脉为( ) A.天山山脉 B.昆仑山脉 C.祁连山 D.阴山山脉 9.A 地区因矿产资源丰富而被称为“聚宝盆”, A 地形区的名称是( )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黄土高原 10.城市 C 往南,该铁路通到( ) A.喀什 B.昆明 C.康定 D.拉萨 答案 8.C 9.B 10.D (江苏省薛窑中学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规范化测练)读图,回答 11-12 题。 11.2000 年 8 月 19 日,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三江”是指图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③④ 12.下列关于该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目的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 B.拉萨大量使用太阳能电池主要原因是其他资源贫乏 C.青藏高原的农业特色是绿洲农业 D.青藏高原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运输 答案 11.C 12.A (安徽省巢湖市泥河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09 年 1 月 27 日,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 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80°22′00″S,77°21′11″E)地区建成,并正为下一步建立天文台作准 备。昆仑站位于 80°25′S,77°06′E,海拔 4087 米,是人类在南极地区建立的海拔最高的科考站。图 5 中 MN 弧为晨昏线的一部分,读图完成。 13.与中山站相比,昆仑站建设中的困难主要有( ) ①极度严寒 ②极度缺氧 ③极昼期短 ④暴雪天多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14.在冰穹—A 处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 A.海拔高,气温低 B.暴风雪,纬度高 C.极夜长,空气稀 D.全天空,观测广 15.如果图示正是冰穹一 A 处天文观测最佳季节,则太阳直射点位于( ) A.23°26′N,180° B.23°26′S,180° C.23°26′N,0° D.23°26′S,0° 答案 13.D 14.C 15.A (宁夏银川市实验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2008 年 10 月 13 日贵广铁路(图中虚线)在广西桂林举行开工 仪式。项目建成后,乘火车从贵阳到广州的时间将从原来地 22 小时左右缩短至 4 小时左右。据此回答 16-17 题: 16、修建贵广铁路的主要意义在于( ) ①、加快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②、缓解南昆铁路的运输压力 ③、缩短西南与“珠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 ④、完善西部铁路网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7、贵广铁路建设将极大地推动广东、贵州( ) 间的区域经济合作,主要表现在 ①促进贵州承接“珠三角”的产业转移 ②拓展广州港的经济腹地 ③促进贵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流动④、为“珠三角”地区提供能源和原材料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16.B 17.C (四川省成都市 2010 届高三摸底测试)读我国某省区示意图,回答 18~21 题。 18.图中山脉是我国( ) A.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和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C.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江南丘陵的分界线 D.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19.距离省会城市最近的世界文化遗产是( ) A.云冈石窟 B.莫高窟 C.龙门石窟 D.秦始皇陵 20.图中的河流段( ) A.有凌汛现象 B.是地上河 C.以雨水补给为主 D.航运繁忙 21.该省与四川省( ) A.属于同一水系 B.同在第二级阶梯 C.都有全国性商品粮基地 D.铁矿资源都很丰富 答案 18.B 19.D 20.C 21.B (四川省棠湖中学 2010 届高三上学期 9 月月考)根据表 1 资料,回答 22-24 题。 表 1 我国四省(区) 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 年) 省(区) 城镇人口占总人 口比重(%) 耕地面积(万公 顷) 水资源总量(亿 立方米) 木材总蓄积量 (亿立方米) ① 34.3 532.5 1865.8 15.8 ② 53.5 1539.1 727.9 15.0 ③ 51.9 542.4 404.4 0.4 ④ 31.1 361.0 184.6 2.0 22.表 1 中① ,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陇,黑,川,苏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川,黑,苏,陇 23.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 ) A. 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B.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C. 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D. 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24.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B.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 C.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 D.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黄河水 答案 22.D 23.B 24.B (福建省才溪中学 2009 年高三暑期教学质检)每年的农历五月初“端午节”,珠江三角洲各地都进行龙舟竞渡, 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商人前来观光,进行文化交流以及从事商业贸易等活动。回答 25~27 题: 25.五月初举行龙舟节是因为( ) A.庆祝立春的到来 B.春耕完成正值农闲 C.河流进人汛期 D.天气晴朗适宜比赛 26.龙舟节在珠江三角洲延续了 2000 多年,其自然原因主要是( ) A.光热充足,降水丰富 B.地势低平,河网密布 C.基塘、湖泊众多 D.河流无明显的枯水期 27.华人若在欧洲南部进行龙舟竞渡,最适宜在( ) A.1 ~ 3 月 B.4~ 6 月 C.7 ~9 月 D.10 ~ 12 月 答案 25.C 26.B 27.A 28.(广东省佛山市 2010 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地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务 院将我国分为中部、东北部、西部、东部四大地区,并提出了“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开发”和“东部 新跨越”的战略决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 23 人口迁移图 图 24 各省区科学发展总指数 图 25表 6 (1)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 地区与 地区向 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 口流动的主流,其主要原因是 。 (2)从图 1 中可以看到,各地区的区域科学发展总指数得分大致呈现出 的分布状况。 (3)从各板块来看, 地区,要更为注重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协调程度。 地区,要更为重视提 高经济增长的潜力。导致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明显差距的原因是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A. 自然资源相对贫乏 B. 城市带动能力弱 C. 人口众多 D. 基础设施较落后 E. 生态环境脆弱 (4)试分析中部崛起战略中中部六省的共同的区位优势。 答案(1)西部(或中部) 中部(或西部);东部; 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2) 沿海到内陆递减 东部 东北 BDE (3) ①气候: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②地形:洞庭湖平原的平坦地形利于城市的发展; ③河流:湘江及其支流为城市发展提供充足的水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④交通:京广、浙赣、湘黔、湘桂等交通 干线通过该区。⑤矿产:周围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丰富 地区 总指数 经济增长指数 环境友好指数 协调发展指数 潜力增进指数 全国平均 4.51 3.48 5.07 5.14 4.37 东部平均 6.18 4.68 6.90 5.45 5.22 东北平均 4.31 3.51 4.66 5.51 3.46 中部平均 3.95 2.72 4.45 5.50 3.92 西部平均 3.44 2.86 9.94 4.63 4.12 29. (福建省才溪中学 2010 届高三摸底测试)读黄河流域图 18,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上指出地形区名称,A 是 ,B 是 。 (2)黄河中游两条重要的支流是 、 。 (3)黄河下游成为“地上河”的主要原因是 。 (4)下面四幅图为我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流量对比图 19,请你根据这四 条河流的水文特征,判断 A、B、C、D 四幅图哪条河流代表黄河 。 答案 (1)A 是宁夏平原, B 是河套平原。 (2)汾河、渭河。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造成黄河含沙量大。黄河流入下游平原地区,河道变宽,坡度变缓, 流速减慢,大量流沙沉积于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4)C。 图 18 图 19 图 1 题组四 (山东省单县一中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段考)2009 年 7 月 22 日上午 9 时左右(北京时间),千年一遇的 日全食自西向东扫过我国长江流域(如图 1 阴影所示)。读图完成 1~2 题。 1.日全食发生当日,下列四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低,昼最长的是 ( ) A.北京 B.上海 C.武汉 D.成都 2.当南京地区的人们观看日全食现象时,纽约时间(西五区)约是 ( ) A.7 月 22 日 22 时 B.7 月 21 日 14 时 C.7 月 22 日 20 时 D.7 月 21 日 20 时 答案 1.A 2.D (湖南省常德七中 2010 届高三 10 月月考)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回答 3—5 题。 3.与图中斜线所示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 A.山高谷深、地形坡度大 B.现代地壳运动活跃 C.夏季降水多且强度大 D.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良好 4.B 处 7 月份盛行 (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5.B 省西北部三江并流景观中的“三江”是指( ) 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金沙江、澜沧江、怒江 C.珠江、长江、澜沧江 D.闽江、嘉陵江、雅砻江 答案 3.D 4.D 5.B (山东省单县一中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段考)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于 2009 年 10 月 11 日在山东济南开幕。以“祝 福祖国,共享全运”为主题的十一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将于9月19日至27日、10月8日至15日在我省 17个城市进行。结合下列火炬传递路线图(图三),回答 6 题。 6、全运火炬在山东境内传递期间,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 A.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沙尘肆虐 B.我国长江流域阴雨连绵 C.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并跨越赤道 D.火炬传递的起点城市和终点城市均为昼长夜短 答案 C (山东省新泰市 2010 届高三入学考试)读下图回答 7~10 题。 7.粮食输出前两位的省份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 ①地形平坦,光热充足 ②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③人口稀少,本地消费量较小 ④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江浙地区号称“鱼米之乡”,浙江省却成为第二粮食调入大省,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山区较多,土地贫瘠,单产低 B.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粮食生产 C.经济发展迅速,占用大量耕地 D.人口增长迅速,粮食供给不足 9.从去年起,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也波及到了中国,结合上图,对于这次危机,下列应对措施 可行的是( ) A.加强粮食核心区建设,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B.限制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增加耕地面积 C.取消西部地区退耕还林政策 D.大幅提高粮食价格,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10.为了解决四川地震后粮食不足问题,需从东北调 40 万吨粮食,请选择一条最便捷的路线( ) A.京哈线、京九线、陇海线、宝成线 B. 京哈线、京广线、陇海线、宝成线 B. 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宝成线 D. 京哈线、京广线、汉丹线、襄渝线 答案 7.B 8.C 9.A 10.B (陕西省西安铁一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九月月考)石油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素有经济血液、经济命 脉之称。自 1993 年我国成为石油纯进口国家,2000 年我国进口石油 7 000 万吨,预计 2010 年进口将达到 14 500 万吨。据此完成 11-12 题。 11.我国从科威特进口的石油,用油轮运往上海市的线路是 ( ) A.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台湾海峡 B.波斯湾→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长江口 C.苏伊士运河→红海→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海 D.巴拿马运河→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南海 12.针对我国石油进口日益增多的现状,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势在必行。我国石油储备基地应建在( ) A.西北地区 B.东部沿海地区 C.青藏地区 D.内蒙古自治区 答案 11.B 12.B (浙江省杭州十四中 2010 届高三 9 月月考)2004 年 7 月 28 日,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 (78 N55  , E6511  )落成仪式在挪威西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新奥尔松举行。 中山站时间 2009 年2日9时25分(北京时间2日12时25分),我国首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中国南极 昆仑站正式开站。昆仑站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冰穹 A”(80°22'00″S,77°21'11″E,海 拔 4093 米)。据此完成 13-17 题。 13.挪威呈现“海岸线曲折,多峡湾与岛屿,海湾常深入内陆且两岸陡峻” 的海岸景观。其主要的形成原因是( ) A.海浪作用的结果 B.流水作用的结果 C.风力作用的结果 D.冰川作用的结果 14.2008 年 2 月 26 日“植物界诺亚方舟”仓库在挪威的西斯匹次卑尔根岛正 式落成,以便在地球遭遇极端灾害后还能保存世界各地的生命种子。选择仓 库修建在此处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寒流流经此处,气候寒冷 B.国际航线众多,交通便利 C.此处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D.受冷高压控制,气候严寒 15.南极洲和北冰洋都地处高纬度地区,但南极洲比北冰洋更冷。下列说明 错误的是( ) A.南极洲热容量比北冰洋小 B.南极洲地势比北冰洋高 C.南极洲阴雨天比北冰洋多 D.南极洲冰层厚,反射太阳辐射比北冰洋强 16.当前,全球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为了尽可能保持南极这片净 土,人类在南极地区的合理活动应该是( ) A.停止在南极洲的一切活动 B.进行适宜的科学考察 C.对各种资源进行实验性开采 D.对各种资源进行商业性开发 17.当中国南极昆仑站正式开站时,插在昆仑站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旗杆的影子朝向是( ) A.朝西南方向 B.朝西北方向 C.朝东南方向 D.朝正北方向 答案 13.D 14.D 15.C 16.B 17.A (山西省金谷中学 2010 届高三第一次练兵考试)图 1 是“我国某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图 2 是“该省某地 区甲河水系示意图”,读图回答 18~20 题。 18.甲河被该地区誉为“母亲河”,它( ) A.属于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B.由半湿润地区流入半干旱地区 C.在山麓冲积扇处地下水补给河流 10° 20° 30° 80° 新奥尔松 D.河流补给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 19.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 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源 D.热量 20.图 3 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 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答案 18.C 19.C 20.B 21.(吉林省长白县 2010 届高三质量检测试卷)读山东省局部地区图,回答 下列问题。 (1)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图中 B 市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也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生产的发祥地。该市率先解决了用冬暖大 棚生产夏季蔬菜的技术革命,推动了全国越冬蔬菜生产的技术革命;并成功引种了美国微型黄瓜.荷兰 甘蓝.日本大叶菠菜和以色列西葫芦等。①上述材料中关于蔬菜生产的革新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哪些特 点? ②简要分析该市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3)2007 年 3 月 3 日(农历正月十四),渤海出现 1969 年以来最强的风暴潮,C 地受其影响最严重,试分 析该地出现强风暴潮的原因? (4)近年来,有些专家提出在渤海莱州湾与黄海胶州湾之间,开挖一条长约130千米的横跨山东半岛的人 工海河构想。若开通胶莱运河,将会对沿岸地区的自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 (1)地势低平,地下水位高;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干旱时节,尤其春季蒸发旺盛 (2)①季节性.地域性特点②冬季晴天多,日照条件好;地处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答 出三点即可) (3)①受强冷空气影响,东北风强劲 ②此时正值满月前后,天文大潮与风暴潮的叠加,抬高了潮水位 ③渤海湾呈喇叭型,非常有利于风暴潮的发展 ④渤海湾西侧为滨海平原,地势低平,容易受到风潮潮的 侵袭(答出三点即可) (4)促进莱州湾与胶州湾的水体交换,提高莱州湾水体的净化能力;如果防渗漏措施不当,会导致沿岸地区 的土壤盐碱化和地下水质变坏;调节沿岸地区的局地气候,改变生态环境;使莱州湾的污染海水可能进入胶 州湾,加剧莱州湾的海水污染。(答出三条即可。答案合理亦可得分) 22.(山东省新泰市 2010 届高三入学考试)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汤阴县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材料二:河南省汤阴县有 30 多万亩玉米,玉米芯资源丰富。近年来,当地农民利用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建 立相关产业。木糖醇生产后产生的下脚料——木糖渣若堆放在田地或土坑中,因木糖渣很轻,在干旱季节,容易 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但利用木糖渣代替棉籽壳做食用菌袋的填充料,可发展食用菌种植。现当地已形 成几个食用菌栽培大乡(镇)。光靠栽培食用菌还不能消耗所有的木糖渣,当地企业又开发了用晒干的木糖渣代 替燃煤技术,3 吨干渣就能代替 1 吨煤,给企业节省了大量成本。 在汤阴县,玉米芯的综合利用已形成了一条产业链,这条综合利用产业链总产值达 7.3 亿元左右,约占全县总产值的 1/4。 材料三:河南省汤阴县玉米芯综合利用产业链示意图。 (1)汤阴县发展玉米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 B.雨热同期 C.土壤为黑土,土质肥沃 D.地形以平原为主,利于玉米种植 E.劳动力资源丰富 (2)A 地形区的名称是 ,它是我国 的分界线(自然地理界线)。 (3)在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与之相比,用玉米芯作原料制取木糖醇的主要好处 有 。 (4)试分析汤阴县发展玉米芯综合产业链对当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答案 (1)B D (2)太行山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 (3)有利于保护森林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 (4)①充分合理利用自然资源;②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③拓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 ④有利于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23.(云南省祥云二中 2010 届高三第二次周考(文综部分))环渤海经济圈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 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它是继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之后迅速崛起的新的经济圈。读图 8 和读 9,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 8 中甲河在该河段最突出的特征以及乙河 3—5 月份流量较少的原因。 (2)简要说明图 8 中乙河所在平原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 (3)近些年来,河北、山东两省在大力发展粮棉生产的同时,建立了一批商品猪、肉牛、蔬菜、干鲜果品、 海洋水产等基地。请简要分析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和两省农业对当地工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4)依据图 8 中的信息,分析环渤海经济圈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5)目前渤海环境问题十分严重。为了再现碧海蓝湾,我国第一份区域环境总体规划——《渤海环境保护总 体规划》正在制订之中。请简述渤海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形成原因。 答案 (1)地上河,几乎无支流汇入;流量减小甚至出现断流;有凌汛;含沙量大。(答对其中 3 点即可。 其它合理答案亦可)此季节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降水量少;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增加较多。 (2)旱涝、盐碱、风沙、水资源不足。 (3)市场需求的变化。提供棉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原料,提供粮食和副食品。 (4)地理位置优越:煤、铁、石油、天然气、海盐等资源丰富;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科 技发达;工业基础好;社会协作条件好。 (5)近岸海域水质污染及生态环境破坏。 自然原因:渤海为我国的半封闭型内海(海水交换率和环境容量有限,无法消解巨大的陆源排污压力)。 人为原因:沿海陆域和近岸海域的生产、生活废水的排放;海岸工程建设和渔业生产(围垦和滥捕)。 题组五 (安徽省马鞍山市 2010 届高三上学期学业水平测试)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 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 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 1—3 题。 1.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2.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答案 1.B 2.B 3.C (安徽省铜陵三中 2010 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读我国某地温度带分布示意图(图中 I—V 表示气温从高到低), 回答 4-6 题。 4.影响图中温度带 II—V 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季风环流 5.图中海拔最高处大致在 ( ) A.107.5°E,34°N B.107.5°E,34.5°N C.108.5°E,33.5°N D.106°E,33°N 6.乙河流域与甲河流域相比,发展农业生产具备的优势条件是 ( )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B.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少,水土流失弱 答案 4.C 5. A 6.B (重庆市西南师大附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下表是我国地震台网测量到的四次地震,据表回答 7—9 题。 地点 国家 震中地理坐标 地震发生时间(北京时间) ① 智利 22.6°S,70.1°W 2007 年 12 月 16 日 16 时 09 分 ② 印尼 2.4°S,139.1°E 2007 年 12 月 22 日 15 时 11 分 ③ 刚果 2.1°S,28.9°E 2008 年 2 月 3 日 15 时 34 分 ④ 希腊 36.6°N,21.9°E 2008 年 2 月 21 日 02 时 27 分 7.表中四地中不在世界两大地震带内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地震发生时,当地正处在夜半球的是( )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9.在①地发生地震到④地发生地震期间,纽约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A.逐渐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 C.逐渐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7.C 8.A 9.D (福建省三明一中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读我国某区域图(图二)及沿 AB 线的地形剖面图(图三), 回答 10~11 题。 10. 据图二、图三分析,沿该剖面山脉雪线分布规律: A.西高东低 B.南高北低 C.东南高西北低 D.西南高东北低 11. 据图二、图三分析,该山区 A 侧与山区 B 侧相比较,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A 侧发育的河流数量较多,流程较长,流域面积较大 B.B 侧落差大,水能较丰富,流量较大 C.A 侧冰川面积小,冰川融水少 D.山地降水 B 侧比 A 侧多 答案 10.D 11.A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 2010 届高三期中联考)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 12—14 题。 12.按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13.图中针叶林分布高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向 D.地形 14.丙图中苔原带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低 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 答案 12.A 13.A 14.B (云南省昆一中 2010 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读两极地区示意图,回答 15~19 题。 15.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长城站附近海域出发,沿地球自转方向绕南极洲航行一周,经过大洋的先后 顺序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16.北京位于中山站的(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17.长城站和中山站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 A.11 月~次年 3 月 B.4 月~5 月 C.6 月~8 月 D.9 月~10 月 18.南极洲储量占世界首位的自然资源是( ) A.铁矿 B.煤矿 C.锰矿 D.淡水 19.我国的三个极地考察站比较( ) A.长城站极昼极夜时间最短 B.地方时黄河站最早 C.6 月 22 日正午太阳高度中山站最大 D.二分日三站昼夜长短相同 答案 15.A 16.D 17.A 18.D 19.D (天津市耀华中学 2010 届高三 10 月月考)国家防汛总指挥部在 2009 年 2 月 5 日召开全国冬小麦生产区抗 旱异地会商会议,宣布启动一级抗旱应急响应。小麦生产区旱情为 50 年一遇。据此回答 20—21 题。 20.造成这次我国北方干旱的根本原因是 ( ) A.连续多晴日,太阳辐射强 B.以平原地形为主,缺少地形雨 C.大气环流形势异常 D.我国降水受锋面雨带影响,雨带尚未移至此区域 21.关于缓解此次北方大旱有效措施叙述错误..的是 ( ) A.充分发挥现有水利设施功能,引水灌溉 D.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C.加大政府政策性投入,充分调动农民抗旱积极性 D.积极推广种植新技术,推广耐旱新品种 答案 20.C 21.D (四川省成都市 2010 届高三入学考试)我国既有铁路干线第六次大面提速后,在提速干线上旅客列车最高 运行时速达 200 千米以上,并首次实现了旅客列车追踪间隔 5 分钟。这标志着我国既有铁路干线提速已经跨入世 界先进行列。回答 22~23 题。 22.这次铁路大提速主要应用到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技术 C.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D.全球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23.据提速东车组时刻表,乘坐下表中那一次的旅客到达终点时看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向( ) 动车组车次 始发站 终点站 开车时间 终到时间 D21 北京 长春 07:15 13:31 D201 南昌 长沙 08:00 11:15 D584 宝鸡 西安 11:11 12:23 D776 深圳 广州 11:18 12:28 注:长春(43°53’N; 125°20’E) 长沙(28°11’N; 113°00’E) 西安(34°15’N; 108 55’E ) 广州(23°00’N; 113 11’E) A.D21 B.D201 C.D584 D.D776 24.(北京市朝阳区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09 年 10 月 1 日上午 10 时,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的 国庆阅兵仪式和群众游行活动。读图 15,回答下列问题。 (1)在美国纽约(41°N,74°W)的华人收看国庆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是 。 (2)在图上用“▲”标出国庆活动开始时太阳直射点的大致位置,并说出其所在的东西半 球位置。 。 (3)说明此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及纬度变化规律: 。 (4)在此后的半年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北京相同的是 。 答案 (1)9 月 30 日 21 时 (2)直射点位于赤道偏南、东经 150 度 东半球 (3)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也越长,北极点及附近出现极夜 (4)逐渐变快,1 月初最快,然后逐渐变慢 逐渐变小,12 月 22 日最小,然后逐渐变大 甲地和乙地 25.(北京市海淀区 2010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图 19 为“我国局部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由①→②→③地自然景观变化反映了 (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 是 。 (2)比较①③两地降水量及水汽来源的差异。 (3)近年来观测资料表明,天山的冰川在不断消退。简述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说明该现象将对该地区农 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答案 (1)经度地带性(1 分) 水分 (2)①地降水比③地多, ①地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③地水汽来自人西洋、北冰洋 (3)原因:全球气候变暖 对农业生产:农作物缺水减产,易导致病虫害爆发而使农业受害面积加大等。(合理即可得分) 对生态环境:蒸发加剧,后备水资源小足,荒漠化程度加剧等。(合理即可得分) 26.(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 2010 届高三期中联考)读材料一、材料二,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 11“我国某地区地形等高线及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图”。 材料二:该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课题,即“山区农业资源合理利用调查研究” 和“本地形成堰塞湖可能性的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获得以下信息:西北部海拔 500 米以上山地的坡度 多在 25°以上,已有大片开垦为耕地;在 E、F 两地附近有多处崩塌滑坡,崩塌滑坡容易导致峡谷堵塞形成堰塞湖。 (1) 依据图 11 判断,此时 A 城镇风向是 (单项选择) (2) A.西风 B.东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2) 四个城镇中,最容易遭受突发地质灾害的是 ,城镇规模最大的是 。 (3) A 与 D 相比,晴天概率大的是 ,原因是 。 (4) 如果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信息回答: ①西北部海拔 500 米以上山地目前利用方式是否合理? 。 理由是 。 ②在 E、F 两地中, 地附近较容易形成堰塞湖,建议应用地理信息技术中的 技术密切监视崩塌滑坡的动态。 答案 (1)C ; (2)D;A; (3)A; 位于冷锋锋前,天气晴朗 (4)①不合理(2 分);山地坡陡,开垦耕地易导致水土流失 ②E;RS(遥感) 2009 年 F (09 泰州联考)下图是 1986 ~1996 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 1~2 题。 1.该图资料来源主要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 A.GS B.GPS C.GIS D.RS 2.下列有关图 10 所反映的地理信息不正确的是 ( ) A.1988 年~1990 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得力,效果明显 B.1990 年以前黄河入海口以沉积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增大 C.1990 年~1995 年初黄河三角洲入海口以侵蚀作用为主,三角洲面积减小 D.外力作用对黄河三角洲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答案 1.D 2.A (09 扬州调研)关注人与环境和谐发展,追求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读图完 成 3~4 题。 3. 有关图示地区生态环境的正确叙述有(双选) ( ) A.生态环境危急程度与人口密度呈正相关 B.生态环境危急区的自然植被以森林与草原为主 C.人口密度大于 400 人以上的地区为生态环境极危急区 D.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也是生态环境问题最小的地区 4. 关于①②两地的正确叙述有(双选) ( ) A.①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土壤肥力下降 B.①地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是毁林开荒 C.②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 D.解决②地环境问题应当退耕还草 答案 3.BC 4.CD (09盐城调研)下图表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据此完成5~6题。 5.对图中省份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 ) A.甲.乙两省均位于第二级阶梯,但属于不同的经济地带 B.丙.丁两省均位于同一温度带,同一经济地带 C.甲.乙两省以山地为界 D.丙.丁两省以河流为界 6.对图中省份的交通和物产的表述正确的是(双选) ( ) A.甲.乙两省陆路交通居首位 B.丙.丁两省水路交通居首位 C.甲.乙两省煤.木材丰富 D.丙.丁两省有色金属.粮食丰富 7.在甲.乙两省兴建交通线路遇到的主要障碍是(双选) ( ) A.地形崎岖 B.泥石流 C.台风 D.寒潮 答案 5.AB 6.AD 7.AB (09上海长宁区抽测)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于2008年7月11日起程,乘“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前往北冰洋 海域进行为期75天的科学考察,于9月22日返回上海。据此回答8~10题。 8.当科考队乘“雪龙号”到达本次科考最北海域(85°25′N,147°W)进行考察时,“雪龙号”上五星红旗因盛 行风的影响主要飘向为 ( )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9.科考队考察期间 ( ) A.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B.地球的公转速度不断加快 C.北极地区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D.北极圈上的日落时间不断延后 10.与南极地区相比,北极地区 ( ) A.风力更强 B.年平均气温更低 C.极昼天数更多 D. 淡水资源储量更多 答案 8.D 9.B 10.C (09 上海闵行区质量监控)我国三个经济地带有关数据统计见下表。据此回答 11~13 题。 三个地带 占全国的比例(%) 面积 国内生产总值 铁路长度 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投入 东部 16 60 30 76.4 中部 27 27 46 14.2 西部 57 13 24 9.4 11.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例较低的原因有 ( ) ①面积广大②自然资源缺乏③交通不便④工业基础薄弱⑤科研投入不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2.中部地区铁路长度占全国比例较高的原因是 ( ) A. 地广人稠 B. 地势低平 C.经济实力强 D.我国大部分铁路干线的必经之地 13.下列区域互动.共同发展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 A.将东部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 B.将东部部分高能耗.高物耗.大运量的企业转移到原燃料产地 C.东部提供技术.设备,让中西部农牧业产品就地加工 D.把东部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到西部,再造中国大“硅谷” 答案 11.C 12.D 13.D (09 上海嘉定区调研)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解决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中国以前所未有 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启动和加快建设一批国家级重点工程。读图回答 14~16 题 图 1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 图 2 京沪高铁 14.图示两个工程都与上海相关,有关图 1 中霍尔果斯口岸到上海一线和图 2 中北京到上海一线沿途地理环境的 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图所示的工程共同经过的省级行政区(上海除外)拥有湿润和半湿润区 B.图 1 中霍尔果斯口岸到上海一线沿途体现了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规律 C.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自南向北穿越了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D.京沪高铁连接了我国地势最低平的平原和我国面积最大.最典型的冲积平原 15.下列符合图 1 中广东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特色的是 ( ) A.楼房,白墙黑檐 B.园林建筑 C.评弹.昆曲 D.外向型的海洋文化 16.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天然气管道建设史上投资最多.管线最长.输气量最大.设计压力最高.建设时间最长 的工程,有关此工程的正确说法有 ( ) ①引进利用中亚天然气资源 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排放量 ③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④缓解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14.A 15.D 16.A 17. (09 上海南汇区期末考试)关于图中几省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春季频繁影响我国的沙尘暴,其风沙多源于哈萨克斯坦.蒙古国以及 c.e 两省区②受沙尘暴影响最严重的要数 b 省区,主要原因是干旱③该区域拥有 丰富的太阳能.水能.草场和矿产资源④f 省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糖料和丝 绸生产基地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18.关于 a.b 两省区的地理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由于晴天多,日照长,虽为高寒农业区,但农作物均高产 B.农田.村镇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 C.河流①处地处亚欧板快的内部,它的下游流入缅甸 D.平均海拔高,都拥有很多自然壮丽的湿地景观 答案 17.D 18.C (09 长沙一中月考)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下图中 T1.T2.T3 为等 温线, t1.t2.t3 为气流辐合.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回答 19~20 题。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中气温梯度为 t1>t2>t3 B.图中沿虚线方向表示气流辐合过程 C.图中沿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现象 D.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 20.我国大部分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下列地区中属于主要锋生地带的是 ( ) A.四川盆地 B.西北地区 C.东北—内蒙古—带 D.青藏地区 答案 19.D 20.C 21.(09 天津模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中西宁向西修建的铁路已于 2005 年全线铺轨成功。理角度说出该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并简 述其原因。 ⑵简述湟水谷地与周围地区相比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 ⑴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由于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故缺氧.气温低.冻土层厚,使 动植物生长困难,因此生态环境脆弱。⑵海拔低,气温相对较高,热量较多;靠近河流,水源丰富;位于河谷 地区,地形相对平坦.土壤肥沃, 风力小 22.(09 湖南衡阳八中月考)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93 年,中越开始就北部湾划界问题进行谈判。经过 18 轮磋商,两国终于达成一致,于 2000 年 12 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关于两国在北部湾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划界 协定》(简称“北部湾划界协定”)。双方按各 1/2 的比例划分北部湾(见下图)。 材料二 2006 年 3 月,广西成立了北部湾经济区,它包括广西南宁.北海.钦州及防城港 4 市所辖的行政 区域,后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把玉林和崇左两市的交通与物流纳入经济区统一考虑,形成“4+2”的 格局,这样,经济区陆域面积就达 7.27 万平方公里,占广西的 30.7%。海域总面积达 12.93 万平方公里。 区域内人口 2053 万人,约占广西总人口的 42%。 (1)①是 (省级行政区),②是 (国家)。 (2)北部湾最宽处仅 180 海里,根据两国的划界协定,中越两国在此处专属经济区的实际范围各有( ) A.70 海里 B.78 海里 C.90 海里 D.100 海里 (3)下列海洋资源,北部湾不具有的是 ( ) A.石油 B.锰结核 C.渔业 D.海盐 (4)广西新成立的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经济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5)2007 年 9 月 22 日,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我国将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设新航天发射场,试分析选址 的理由。 (6)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简述其对自然环境的危害。 答案 (1)云南 老挝 (2)B (3)B (4)紧邻东盟(东南亚)经济区和珠江三角洲 经济区;除了陆上交通联系内地和东南亚,还拥有北海.钦州.防城港等港口群,是西南地区的 出海大通道,交通优势明显;腹地广阔,资源丰富;该区经济相对落后,开发潜力巨大(任答 三点即可) (5)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容易发射升空;临海,地势开阔,便于跟踪;可促进海南经 济的发展。海上交通便利 (任答三点即可) (6)上游山区土层变薄,肥力下降;石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恶化;下游平原地区泥沙淤积严重, 洪涝灾害加剧。 2007~2008 年 (08 河北唐山摸底)读 1988—2000 年我国新增耕地和减少耕地构成表(百分比),完成 1-2 题。 1.据表可知,退耕比例最大的利用类型是 ( ) A.林地 B.湿地、水域 C.草地 D.未利用土地 ② ① 甲 乙 稻田 2.目前,我国耕地 ( ) A.土质优良 B.人地矛盾突出 C.利用率高 D.人均占有量大 答案 1.A 2.B (08 河北省正定中学次月考)读我国某区域等 高线地形图(虚线表示拟建的公路线),回答 3~5 题。 3.图中主要河流的流向为 ( ) A.从西南流向东北 B.从东北流向西南 C.从北流向南 D.从南流向北 4.若在甲、乙两城镇之间修建一条公路,有①线和②线两 个方案,②线方案与①线方案相比,主要的有利条件是 ( ) A.线路较短,工程量小 B.坡度较平缓 C.不用修大型桥梁,少占耕地 D.连接多个居民点,社会效益大 5.对图示区域的开发,以下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 ) A.山上植茶树,山下种稻棉 B.山上修梯田,种经济林,山下种蔬菜、花卉,养奶牛 C.山上建设水源林,山下种麦棉 D.山上修梯田,建水库,山下发展种植园农业 答案 3.A 4.C 5.A (08 广东韶关模拟)如果每个气候资源类型以 3 个阿拉伯数字表示,三个数字从左至右分别表示水分、热 量、光照的质量等级。读我国气候资源类型分布表,回答 6~7 题。 地区 青藏地区 四 川 盆 地 南 方 大 部 华 北 地 区 西 北 大 部 东 北 大 部 塔 里 木 盆 地 X 类型 214 441 442 333 124 323 Y 312 6.X 地可能是 ( ) A.柴达木盆地 B.漠河附近地区 C.台湾西部平原 D.江汉平原 7.Y 类型代号应为 ( ) A.134 B.421 C.143 D.222 答案 6.B 7.A (08 南京一中模拟)读“我国两个地区全年水分盈亏图”,回答 8~9 题。 8.长江中下游地区明显缺水的月份是(双选) ( ) A.2 月 B.9 月 C.10 月 D.11 月 9.关于西藏和新疆地区水分盈亏的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 ) A.气温越低,拉萨水分亏损越多 B.受大峡谷暖湿气流影响时拉萨水分有盈余 C.阿克苏水分盈亏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 D.蒸发量越大,阿克苏水分亏损越多 答案 8.BC 9.BC (07 黄梅一中测试)图为陕西宝鸡(340N,1070E)到四川巴中(320N,1070E)一线降水量和 1 月平 均气温曲线图,完成 10~12 题。 10.判断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宝鸡到巴中实际剖面图最接近的一幅是 ( ) A.① B.② C. ③ D.④ 11.若下图为上题谷地中某一天降水量与河流径流量变化示意图,其中最能反映集水区域内植被覆盖良好的一条 流量曲线是 ( ) A.① B.② C. ③ D.④ 12.该谷地中的典型植被为 ( ) A.热带季雨林 B.落叶阔叶林 C.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 答案 10.A 11.D 12.C (07 金华一中期中考试)昼夜地辛勤工作 1 年。可以说“嫦娥工程”的目标已圆满完成,这也标志着中国 航天已进入对深空探测的新阶段。据以上材料,回答 13~18 题。 13.西昌、酒泉、太原三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 ) A.酒泉、西昌分别位于黄土高原、河西走廊 B.太原、酒泉分别位于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 C.西昌、太原分别位于横断山脉、黄土高原 D.西昌、酒泉共同位于四川盆地 14.西昌、酒泉、太原三地的气候相比较 ( ) A.西昌气温的年较差最大 B.酒泉的年降水量最少 C.西昌的年雨日最少 D.太原的气温年较差最大 15.根据西昌气象气候特点及卫星发射所需条件,推测西昌卫星发射的最佳季节为 ( ) A.7 月-8 月 B.8 月-9 月 C.10 月-次年 5 月 D.6 月-7 月 16.“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地球同步椭圆轨道,这一轨道近地点为 200 公里,远地点为 51000 公里。下列关于近地点和远地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近地点位于平流层,天气稳定 B.远地点位于高层大气,空气稀薄 C.近地点位于高层大气,气温高,卫星易爆炸 D.远地点位于宇宙空间,强辐射、高真空、失重环境 17.在“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的当天夜晚,西昌居民看到的月相最可能的为 ( ) 18.“嫦娥一号”顺利进入工作轨道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我国各地虽昼短夜长但昼将变长 B.悉尼歌剧院在日落时分影朝东南方 C.伦敦午夜深沉,纽约烈日当空 D.全球新旧两天的范围大致相等 答案 13.C 14.B 15.C 16.D 17.C 18.D 19. (08 山西大学附中模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C 山脉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列举 C 山脉地理事物三条分界线。 (2)填出图中地理事物名称:水利枢纽④ ;山脉 F 。 (3)分析黄河干流从②到③河段水量减少的原因。 (4)简要分析图中甲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 答案 (1)河北省现山西省分界线;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华北平原与黄土高原分线;东部地 带与中部地带分界线 (2)小浪底 贺兰山 (3)自然原因:河流主要流经干旱区,降水量少,没有支流流入;人为原因:沿岸城市、工业用水和农业灌 溉用水量大。 (4)有利条件:地势平坦;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不利条件;多春旱(或旱涝),水资源缺乏;土壤多 盐碱地,多风沙。 20. (银川一中 2008 届高三年级月考)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宁夏平原与法国的葡萄种植区相比,在气候方面,前者为__________气候,法国以______气候为主(以 上两空请从下图 A~D 中选择,填字母)。葡萄种植区主要在法国的 部。 2006 年 3 月,河流在 P 地突然决堤泛滥,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2)试评价宁夏平原种植葡萄、发展葡萄酒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区位因素: 社会经济条件: (3)Q 地区冬季气温比同纬度附近地区的气温 (高、低),这主要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宁夏平原农业开发强度超过自然承载力,将可能会引发哪些环境问题? (5)图中的铜矿产地是 ;经过该区的铁路干线 ________、_______;下列水电站属于宁夏的 A B C D 是( ) A.青铜峡 B.八盘峡 C.刘家峡 D.盐锅峡 答案 (1)C、B、南部 , 凌汛 (2)自然区位因素: 气候——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全年降水较少,。夏季气 温日较差大,光照强(充足),有利于提高葡萄的品质;冬季气温适宜葡萄过冬。 地形——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宁夏平原,土壤肥沃。 水源——地处贺兰山东麓、黄河西岸,地下水,地表水丰富,(丰富的灌溉水源); 社会经济区位条件: 劳动力价格低廉(劳动力成本低); 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公路、铁路交通运输便利, 市场广阔, 国家政策 (3)、 高 Q 地位于贺兰山东麓,为冬季风的背风坡,(地形阻挡了冬季风) (4)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土地荒漠化;加重下游缺水或断流。 (5)、甘肃白银 兰新线 兰青线 A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