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8.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历年高考数学圆锥曲线试题
2005(本小题共14分)
如图,直线l1:与直线l2:之间的阴影区域(不含边界)记为W,其左半部分记为W1,右半部分记为W2.
(Ⅰ)分别用不等式组表示W1和W2;
(Ⅱ)若区域W中的动点P(x,y)到l1,l2的距离之积等于d2,求点P的轨迹C的方程;
(Ⅲ)设不过原点O的直线l与(Ⅱ)中的曲线C相交于M1,M2两点,且与l1,l2分别
交于M3,M4两点. 求证△OM1M2的重心与△OM3M4的重心重合.
l1
l2
x
y
O
【答案】
【详解】
解:(I)
(II)直线直线,由题意得
即
由知
所以即
所以动点P的轨迹方程为
(III)当直线与轴垂直时,可设直线的方程为由于直线、曲线C关于轴对称,
且与关于轴对称,于是的中点坐标都为,所以
的重心坐标都为,即它们的重心重合.
当直线与轴不垂直时,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
由直线 与曲线C有两个不同交点,可知,且
设的坐标分别为
则
设的坐标分别为
由
从而
所以
所以
于是的重心与的重心也重合.
2006(本小题共 14 分)
已知点 M(-2,0),N(2,0),动点 P满足条件|PM |-|PN |=,记动点 P的轨
迹为 W.
(Ⅰ)求 W 的方程;
(Ⅱ)若 A,B 是W上的不同两点,O 是坐标原点,求、的最小值.
解法一:
(Ⅰ)由|PM|-|PN|=知动点 P 的轨迹是以 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实
半轴长
又半焦距 c=2,故虚半轴长
所以 W 的方程为,
(Ⅱ)设 A,B 的坐标分别为,
当 AB⊥x轴时,从而从而
当AB与x轴不垂直时,设直线AB的方程为,与W的方程联立,消去y得
故
所以
.
又因为,所以,从而
综上,当AB⊥轴时, 取得最小值2.
解法二:
(Ⅰ)同解法一.
(Ⅱ)设 A,B 的坐标分别为,则, ,则
令
则且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成立.
所以、的最小值是2.
2007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点在边所在直线上.
(I)求边所在直线的方程;(II)求矩形外接圆的方程;
(III)若动圆过点,且与矩形的外接圆外切,求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
解:(I)因为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且与垂直,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又因为点在直线上,
所以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II)由解得点的坐标为,
因为矩形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为.
所以为矩形外接圆的圆心.
又.
从而矩形外接圆的方程为.
(III)因为动圆过点,所以是该圆的半径,又因为动圆与圆外切,
所以,
即.
故点的轨迹是以为焦点,实轴长为的双曲线的左支.
因为实半轴长,半焦距.
所以虚半轴长.
从而动圆的圆心的轨迹方程为.
2008(19)(本小题共14分)
已知菱形ABCD的顶点A,C在椭圆x2+3y2=4上,对角线BD所在直线的斜率为l.
(Ⅰ)当直线BD过点(0,1)时,求直线AC的方程;
(Ⅱ)当∠ABC=60°,求菱形ABCD面积的最大值.
解:(Ⅰ)由题意得直线的方程为.
因为四边形为菱形,所以.
于是可设直线的方程为.
由得.
因为在椭圆上,
所以,解得.
设两点坐标分别为,
则,,,.
所以.
所以的中点坐标为.
由四边形为菱形可知,点在直线上,
所以,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即.
(Ⅱ)因为四边形为菱形,且,
所以.
所以菱形的面积.
由(Ⅰ)可得,
所以.
所以当时,菱形的面积取得最大值.
2009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右准线方程为
(Ⅰ)求双曲线的方程;
(Ⅱ)设直线是圆上动点处的切线,与双曲线交
于不同的两点,证明的大小为定值..w.k.s.5.u.c.o.m
【解法1】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圆的切线方程等基础知识,考查曲线和方程
的关系等解析几何的基本思想方法,考查推理、运算能力.
(Ⅰ)由题意,得,解得,w.w.w.k.s.5.u.c.o.m
∴,∴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
(Ⅱ)点在圆上,w.w.w.k.s.5.u.c.o.m
圆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化简得. w.w.w.k.s.5.u.c.o.m
由及得,
∵切线与双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
∴,且,w.w.w.k.s.5.u.c.o.m
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则,w.w.w.k.s.5.u.c.o.m
∵,且
,
w.w.w.k.s.5.u.c.o.m
.
∴ 的大小为..w.k.s.5.u.c.o.m
【解法2】(Ⅰ)同解法1.
(Ⅱ)点在圆上,w.w.w.k.s.5.u.c.o.m
圆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化简得.由及得w.w.w.k.s.5.u.c.o.m
①
②
∵切线与双曲线C交于不同的两点A、B,且,
∴,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则,w.w.w.k.s.5.u.c.o.m
∴,∴ 的大小为..w.k.s.5.u.c.o.m
(∵且,∴,从而当时,方程①和方程②的判别式均大于零).
20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B与点A(-1,1)关于原点O对称,P是动点,且直线AP与BP的斜率之积等于.
(Ⅰ)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
(Ⅱ)设直线AP和BP分别与直线x=3交于点M,N,问:是否存在点P使得△PAB与△PMN的面积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9,解:(1)因点B与(-1,1)关于原点对称,得B点坐标为(1,-1)。
设P点坐标为,则,由题意得,
化简得:。
即P点轨迹为:
(2)因,可得,
又,
若,则有, 即
设P点坐标为,则有:
解得:,又因,解得。
故存在点P使得与的面积相等,此时P点坐标为或
2011已知椭圆.过点(m,0)作圆的切线I交椭圆G于A,B两点.
(I)求椭圆G的焦点坐标和离心率;
(II)将表示为m的函数,并求的最大值.
解:(Ⅰ)由已知得
所以
所以椭圆G的焦点坐标为
离心率为
(Ⅱ)由题意知,.
当时,切线l的方程,点A、B的坐标分别为
此时
当m=-1时,同理可得
当时,设切线l的方程为
由
设A、B两点的坐标分别为,则
又由l与圆
所以
由于当时,
所以.
因为
且当时,|AB|=2,所以|AB|的最大值为2.
2012已知曲线.
(1)若曲线是焦点在轴上的椭圆,求的取值范围;
(2)设,曲线与轴的交点为,(点位于点的上方),直线与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直线与直线交于点,求证:,,三点共线.
解:(1)原曲线方程可化简得:
由题意可得:,解得:
(2)由已知直线代入椭圆方程化简得:,
,解得:
由韦达定理得:①,,②
设,,
方程为:,则,
,,
欲证三点共线,只需证,共线
即成立,化简得:
将①②代入易知等式成立,则三点共线得证。
2013已知A、B、C是椭圆W:上的三个点,O是坐标原点.
(I)当点B是W的右顶点,且四边形OABC为菱形时,求此菱形的面积.
(II)当点B不是W的顶点时,判断四边形OABC是否可能为菱形,并说明理由.
2014已知椭圆,
(1) 求椭圆的离心率.
设为原点,若点在椭圆上,点在直线上,且,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I)由题意,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所以,从而。因此。
故椭圆C的离心率。
(Ⅱ) 直线AB与圆相切。证明如下:
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其中。
因为,所以,即,解得。
当时,,代入椭圆C的方程,得,
故直线AB的方程为。圆心O到直线AB的距离。
此时直线AB与圆相切。
当时,直线AB的方程为,
即,
圆心0到直线AB的距离
又,故
此时直线AB与圆相切。
2014年(本小题14分)
已知椭圆,
(1)求椭圆的离心率.
(1) 设为原点,若点在椭圆上,点在直线上,且,求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解:(I)由题意,椭圆C的标准方程为。
所以,从而。因此。
故椭圆C的离心率。
(Ⅱ) 直线AB与圆相切。证明如下:
设点A,B的坐标分别为,,其中。
因为,所以,即,解得。
当时,,代入椭圆C的方程,得,
故直线AB的方程为。圆心O到直线AB的距离。
此时直线AB与圆相切。
当时,直线AB的方程为,
即,
圆心0到直线AB的距离
又,故
此时直线AB与圆相切。
相关文档
- 地理高考复习最新6年高考4年模拟分2021-05-13115页
-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题型增分 2021-05-133页
- 新课标0709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2021-05-1356页
- 浙江2008高考语文试卷特点与答题情2021-05-135页
- 山东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立体几何专题2021-05-1311页
- 高考数学知识点复习测试题312021-05-1310页
- 高考全国2卷理数试题含解析2021-05-1314页
- 优化方案高考生物苏教版一轮随堂检2021-05-134页
- 2012年全国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新2021-05-1323页
- 三维设计广东文人教版2014高考数学2021-05-1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