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单元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习题
考点1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018江西红色七校第一次联考,13—15]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累积频率(或称对频率的累计)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读图,完成1—3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
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比较稠密
B. 距河8—10 km处人口分布最多
C. 3 500—3 699 m高程处人口最为密集
D.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
2.该流域可能位于 ( )
A.巴西高原 B.南部非洲
C.藏南谷地 D.北美大草原
15 / 15
3.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能资源分布
B.取用水方便程度
C.交通通达度
D.地形地势和坡向
一位去西藏的游客在日记中写道:“车儿沿着川藏公路前行,只见一个个典型的藏族村落依山傍水地散布在公路两旁,一条浅浅的小河与公路相依相偎地蜿蜒流淌。”下图示意川藏公路中的一段。据此回答4—5题。
4.川藏公路多沿河修建,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取水方便 B.气温高
C.地势起伏小 D.聚落多
5.川藏公路多建在河谷的北岸,是因为北岸 ( )
A.光照条件好,行车安全
B.植被茂密,泥石流较少
C.沉积为主,路基更稳定
15 / 15
D.气温高,积雪比南岸少
考点2 自然因素对聚落的影响
[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18—20]巴伦西亚位于地中海沿岸巴伦西亚湾,是西班牙第三大城市,一直有着“地中海明珠”的美誉。公元前138年,罗马人在古希腊人建立的小村落的基础上建立了城市,命名为巴伦西亚沿用至今。目前,巴伦西亚市仍是地中海沿岸重要的商埠、经济、文化中心和西班牙四大工业区之一。下图示意巴伦西亚地理位置。据此完成6—8题。
6.影响巴伦西亚早期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河流
C.气候 D.交通
7.图里亚河被称为巴伦西亚的“母亲河”,其主要原因是该河 ( )
A.沿岸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B.流量稳定,内河航运便利
C.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D.水系发达,流域面积较广
8.巴伦西亚被誉为“地中海明珠”主要得益于其 ( )
15 / 15
A.丰富的自然资源
B.优越的地理位置
C.发达的工业经济
D.先进的农业技术
9.[2015广东文综卷,11,4分]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
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 )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
考点3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8河南商丘九校联考,12—13]下图为19世纪中叶以来每10年全球表面气温距平变化统计图,读图回答10—11题。
10.下列选项与图中信息相吻合的是 ( )
A.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下降
B.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直线上升
15 / 15
C.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高
D.20世纪70年代以后,全球每10年都比前10年明显变暖
11.近几十年,全球气温变化与温室气体排放量关系密切,是因为温室气体能 ( )
A.强烈吸收太阳辐射
B.强烈吸收地面辐射
C.强烈反射地面辐射
D.强烈反射太阳辐射
12.[2014广东文综卷,11,4分]有研究认为,近几年欧洲西北部(参见下图)冬季温度偏低可能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其合理的解释是 ( )
A.海平面上升导致沿岸上升流减弱
B.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
C.极地东风带北移导致偏北风加强
D.中纬度降水增加导致气温年较差增大
[2014福建文综卷,3—4,8分]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 读图回答13—14题。
15 / 15
1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
1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
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
考点4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13安徽文综卷,27,4分]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题。
15.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 )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
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
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
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
[2018吉林、黑龙江九校联考,25—26]读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完成16—17题。
15 / 15
16.与2005年相比,我国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增幅最大的是 ( )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水电
17.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 )
A.天然气取代煤炭,成为我国最主要的消费能源
B.核电的消费总量与2005年基本持平
C.水电所占比重有所增加
D.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大幅下降
[2018吉林长春月考,9—10]石油植物是指能直接生产工业用燃料油,或经发酵加工后能生产燃料油的植物总称,其生产的燃料油称为生物石油。我国拥有丰富的石油植物资源。据此完成18—19题。
18.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划分,石油植物属于 ( )
A.矿产资源 B.生物资源
C.气候资源 D.土地资源
19.制约我国当前对生物石油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是 ( )
①原料 ②市场需求 ③生产成本 ④科技
15 / 15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18河北衡水中学调研,41—43]在新疆伊犁、塔城、喀什等地,寒冬采冰储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等到来年夏天出售到市场上。下图为伊犁河及其支流吉尔格朗河示意图,这里曾是伊犁河谷最大的采冰场,但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据此回答20—22题。
20.新疆伊犁寒冬采冰储藏主要用于 ( )
A.制作冰雕景观,发展冰雪旅游
B.传统冷饮原料和食品保鲜
C.获取淡水,缓解用水紧张状况
D.夜间纳凉,调节室内气温
21.吉尔格朗河成为伊犁河谷最大采冰场的主要原因是 ( )
A.水质较好,运输便利
B.水量丰富,产冰量大
C.水流缓慢,透明度高
D.河道较浅,易于开采
22.导致近年来伊犁河谷采冰规模越来越小的原因是 ( )
①气温升高 ②降水减少 ③发现新的采冰区
15 / 15
④机器制冰的大量出现 ⑤水质污染加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考点5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23.[2014广东文综卷,2,4分]近年来,我国南方沿海出现“填海造房风”,所建“海景房”将吸引居民居住在海岸线附近。“海景房”面临的灾害风险最小的是 ( )
A.台风引发风暴潮 B.寒潮造成冰冻
C.海岸受侵蚀后退 D.地表下沉塌陷
[2018河北保定模拟,10—11]泥石流是山区沟谷中暴发的由暴雨、积雪融水等引发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碎屑等物质沿坡面向下运动形成的特殊洪流。下图为某区域泥石流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③表示的是 ( )
A.泥石流的供给区 B.泥石流的通过区
C.泥石流的堆积区 D.堰塞湖
25.泥石流堆积区的特点是 ( )
15 / 15
A.高低不平,大小石块混杂
B.地形平坦,沉积物有明显分层
C.地势平缓,沉积物分选性好
D.波状起伏,沉积物磨圆度好
[2014重庆文综卷,5—6,8分]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26—27题。
26.图中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 )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27.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概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 )
A.流速减小 B.流速加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答案
1.C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错;距河1—2 km处人口密度最大,说明人口分布最多,B错;3
15 / 15
500—3 699 m高程处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变化大,说明人口最密集,C对;高程4 500 m以上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变化小,说明人口密度变化小,D错。
2.C 3 500—3 999 m高程处,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变化大,说明人口总数较大,人口密度较大,4 000 m以上人口总数累积频率变化小,人口密度较小,说明人口较少。选项中只有藏南谷地符合。
3.B 读图可知,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水方便,B对;水能资源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A错;当地人口流动小,交通通达度对人口分布影响比较小,C错;地形地势对人口分布影响大,坡向影响比较小,D错。
4.D 山区公路多沿河而建,部分原因是沿河地带地势起伏小(容易修建),最重要的原因是山区聚落主要分布在沿河地带,沿河修路方便居民出行。
5.A 川藏公路穿越高山峡谷,谷底较深,光照条件较差,河谷北岸属于阳坡,光照条件相对较好。
6.B 早期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较差,聚落临河布局有利于取水,所以早期影响聚落选址的主要因素是河流。
7.A 河流为当地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灌溉水源和肥沃的土壤,农业的兴起,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15 / 15
8.B 巴伦西亚为地中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9.A 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纬度较高,冬季时间长,冻融作用对建筑物的地基破坏大。阳坡冬季白天受到的太阳辐射比阴坡强,气温日较差比阴坡大,故冻融作用比阴坡强。冻融作用越强,对建筑物地基的破坏越大,因此该地区居民点多分布在阴坡上。
10.D 读图可知,19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气温波动上升;20世纪50年代,全球气温较1961—1990年平均气温低;20世纪70年代以后,每10年的气温距平值逐渐增大,说明全球每10年都比前10年明显变暖。
11.B 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12.B 全球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影响是冰川融化,冰川融水增加导致沿岸暖流减弱,从而使欧洲西北部冬季温度偏低。
13.A 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流域朝向南面、东南面的冰川面积大大缩小,而朝向东面、偏北面的冰川面积增大。这是因为气候变暖使得该流域偏南面冰川融化,造成冰川面积缩小。冰川面积变化与地壳抬升无关,也不是受流水搬运、风力侵蚀等的影响。
15 / 15
14.C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冰川面积缩小会使河流的流量减少,使得地方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冰川面积减少,冰蚀作用减弱,绿洲的面积将缩小,流域面积也会缩小。
15.C 水能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量的根本来源均为太阳辐射能,故选项A错误;石油和天然气大多是由缺氧环境下迅速被掩埋的死亡生物生成的,而不是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故选项B错误;伏尔加河丰富的水资源有利于油气开发,比如将河水注入油井和气井,可降低油气的开采成本;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输往西欧主要依靠管道,或通过管道将石油和天然气输往其沿海港口,再通过海运输往西欧,故排除选项D。
16.C 比重增幅应读图中的折线。由图可知,与2005年相比,2015年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增幅最大的是天然气。
17.C 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虽然上升很快,但短期内无法取代煤炭的能源地位;核电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几乎没有变化,但是2015年的能源消费总量肯定比2005年大得多,所以核电的消费总量应该是增加的;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上升,且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上升,说明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上升。
15 / 15
18.B 由材料可知,石油植物是植物,植物按自然属性划分属于生物资源,B正确。
19.C 当前我国对石油资源的市场需求量大;由材料可知,我国石油植物种类多,原料丰富;当前我国开发利用生物石油的技术水平较低,且大规模开发成本高。
20.B 由题干中信息“来年夏天出售”可知, A错;西北地区夏季冰雪融化,水源比冬季更充足,C错;新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夜间相对凉快,如果要用于降温,主要是白天,D错;该地夏季炎热,需要大量冰块作为冷饮原料,或用于食品保鲜,B对。
21.A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冰块的用途,用于食品的水对水质要求高,且图上有公路,故A对;支流的水量比干流小,水量不大,B错;透明度高不一定水质好,和主要原因不符,C错;河道浅,水量少,得到的冰就少,D错。
22.D 采冰规模越来越小可能的原因:一是能开采到的冰减少,和水量减少有关,西北河流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和降水量的变化关系不大,而全球变暖会导致冰川规模减小;二是需求减少,原因是制冷技术出现,机械制冰方便快捷;三是水质变差导致不能用,所以减少开采。
23.B 由所学知识可知,在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台风、海岸侵蚀、地表下沉比较严重;由于距离冬季风源地远,寒潮很少发生。
15 / 15
24.C 由材料可知,泥石流是物质沿坡面向下运动形成的,故地势高的区域为泥石流的供给区,地势低的区域为泥石流的堆积区。读图可知,③处有河流流经,地势低,为泥石流的堆积区;①处地势高,为泥石流的供给区;②处为峡谷,是泥石流的通过区;④处为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堰塞湖。
25.A 由材料可知,泥石流堆积区是由“暴发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碎屑等物质”堆积而成的,故沉积物没有分层,分选性不好,也没有来得及被磨圆,大小石块混杂在一起,故地势高低不平,选A。
26.B 由图可知,滑坡频率与降水量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夏季降水多,滑坡频率大,故该地区滑坡多发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降水多。
27.C 水库建成后,水流速度比较稳定,但由于水库水位在不同时期有明显的涨落变化,库岸滑坡概率增大。
15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