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91 MB
  • 2021-05-13 发布

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考点知识梳理

  • 1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 页 共 121 页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 1 课时 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地球仪与地图三要素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见图例和注记 考点一 经纬网及其应用 (必考) [基础梳理]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必考) 由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经线与纬线(必考) 经 线 纬 线 图示 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线 特点 形状 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经线 圈,且每个经线圈均可平分地球 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 有赤道能平分地球 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相等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 约 4 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 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相等 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间隔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 大,向两极递减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 东西 、 3.经度与纬度(必考) 经 度 纬 度 实质 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 面之间的二面角 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 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图示 起始位置 本初子午线(0°经线) 赤道(0°纬线) DAWEN BROTHER PRINTING COMPANY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2 页 共 121 页 判断 从 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 180°,向东 为东经,越向东度数越大;向西为西经, 越向西度数越大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 90°,以北为 北纬、越向北度数越大;以南为南纬, 越向南度数越大 半球划分 20°W~0°~160°E 为东半球,160°E~ 180°~20°W 为西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 南半球 其他 两条正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两 者东西经度相反,经度和是 180°。已 知一条经线的度数为 X,那么与它正相 对的另一条经线的度数 Y=180°- X(X、Y 所属的东西经度不同) 北半球某地的纬度数等于该地看北 极星的仰角,南半球看不到北极星 [思维点拨] 球面上对称点的确定 (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 A(40°N,20°W) 与 B(40°S,20°W)。 (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 180°;纬度相同。如 A(40°N,20°W) 与 C(40°N,160°E)。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 180°,纬度南北相反,数值 相等。如 A(40°N,20°W)与 D(40°S,160°E)。 [深度思考]经纬网的主要应用 1.定“方向” 在经纬网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按以下定位流程: 依据经线定南北 → 依据纬线定东西 → 综合定方向 具体分析如下: (1)方格状经纬网图 此类图中,经线和纬线一般表现为直线形式,两两相交构成方格状网图,对 A、B 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可依据以下流程: 依据纬线的排列确定 B 点在 A 点南方 ↓ 依据经线的排列确定 B 点在 A 点东方 ↓ 综合分析 B 点在 A 点东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经纬网图为例) 此类图中,纬线表现为圆弧线,经线表现为放射状直线,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 位的关键。如图所示,对 A、C 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步骤如下: 【易错提醒】 经纬网图上东西方向的判断 在经纬网图上进行方向判断时,两点间的东西方向的判断是容易出错的地方,可抓住以下三点进行突破: (1)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 (2)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3)若分别在东西经,则有以下两种情况: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3 页 共 121 页 2.量“距离” (1)在经线上,纬度 1°的实际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 111 千米,如下图中AB ︵ 。若 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在纬线上,经度 1°的实际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 111×cosφ千米(φ表 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左图中AC ︵ 。 3.定“范围” 在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组成的网格可大致判断区域面积的大小。在经纬线都是直线的经纬网图上,经纬 度间隔相同的网格,其纬度越高,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小;纬度越低,表示的实地范围就越大。在纬度大致相同的 情况下,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多,表示的范围就越大;区域所跨的经纬度越少,表示的范围就越小。如上图中,四 个阴影地域中实地面积最大的是④。 考点二 地图三要素 (必考) [基础梳理] 1.比例尺(必考)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示形式 文字式:如图上 1 cm 代表实地距离 5 km 数字式:1∶500 000 线段式: (3)特点:在同样的图幅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就越小,但反映的内容越详细,精确度越高。 2.方向(必考) 地图类型 方向判定 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地图 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北方 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必考) ▲珠穆朗玛峰 8 844.43 m 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 m”为注记。 【易错提醒】 1.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可以相互转化,转化时一定注意实地距离与图上距离的单位,要用统一的单位。数字式所用单 位一般为厘米,线段式和文字式单位往往是千米或米。 2.利用比例尺计算两点距离时,线段比例尺的地图,要用图中的线段比例尺长度来度量图中的距离,不能直接用直 尺来度量图中距离,因为图幅大小随时会变化,则图中的线段比例尺长度也会随着变化。 [深度思考] 1.比较比例尺大小的几种方法 (1)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2)图幅和经纬网格相同的情况下,相邻两条经线、纬线度数差值越小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大; (3)同一个地理事物(如某个湖泊等)在图中显示得越小,则该图的比例尺越小; (4)直接比较比例尺数值的大小,数值大的比例尺大。 2.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方法 常用方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一般定向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定向法 一般地图上指向标箭头指示正北方向 时针法 表示自转或公转时,北半球逆时针方向为东,南半球顺时针方向为东 右手法 拇指指向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东;拇指指向南极,弯曲四指指示方向为西 海陆轮廓法 极地为大陆表示南极,极地为海洋表示北极 经纬 度法 经度法 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纬度法 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4 页 共 121 页 第 2 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他等值线图判读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等高线地形图 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考点一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应用 (必考) [基础梳理]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必考) (1)海拔: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如右图中甲点海拔为 1 500 米,乙点海拔为 500 米。甲与乙的相对高度是 1 000 米。 2.等高线地形图(必考) (1)等高线:如右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2)等高线地形图上常见的地形部位 【特别提示】 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口 诀 含 义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同图等距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一致 密陡疏缓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就越陡,反之就越缓 凸低为脊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 凸高为谷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为山谷 重叠为崖 等高线重叠交会处为陡崖、峭壁、落水洞等地貌 【深度思考】 1.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常见计算 (1)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现为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如图中甲处,假设 n 为陡崖处重合 的等高线条数,d 为等高距,H 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 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则图中 n=4,d=100 米,H 大=400 米,H 小=100 米,利用这些信息我们可以进行以下估算陡 崖的相对高度(ΔH):计算公式为(n-1)d≤ΔH<(n+1)d。因此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取值范围 为 300 米≤ΔH<500 米。 (2)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 ①估算方法:一般说来,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两点之间有 n 条等高线,等高距为 d 米,则这两点的相对高度 H 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d 米<H<(n+1)d 米。 ②例证:如图所示,求 A、B 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 两点之间有 3 条等高线,等高距为 100 米,利用公式可得 A、B 两点间的相对高度为 200 米<H<400 米。 (3)闭合等高线区域内海拔高度的判断 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如果其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低于其等高线 的值;如果闭合等高线的值与两侧等高线的较高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海拔高度比其等高线值高。具体如下图所 示:已知:a>b ①如果 c=a,则 d>a,即“大于大的”。 ②如果 c=b,则 d0°,夜半球太阳高度<0°。 (3)晨昏线(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和极昼圈(极夜圈)的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等于 90°(如上图 中α+θ=β+θ=90°)。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如上图中 C)地方时为 24 时(0 时);晨 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如上图中 D)地方时为 12 时。 (5)晨昏线(圈)在二分日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以 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方向)移动。 3.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受到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运动方向向一侧偏转。偏转规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赤道上不偏转。 【思维点拨】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偏转的判断方法 (1)顺口溜记忆法 北右南左赤道无;纬度越高越显著。 (2)“左右手”演示法 具体方法为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朝上,如图所示,四指指向物体运动的方向,大拇指的指向即为物 体的偏转方向。 【深度思考】晨昏线判读及应用 1.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能正确判断晨昏线是判读光照图的关键。 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 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 6 时的是晨线,为 18 时的是昏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2.晨昏线的应用 晨昏线是地球光照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隐含很多地理信息,利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读光照图,其主要的应 用现总结如下: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和南北半球 左图中若AB ︵ 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北极点; 若BC ︵ 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中心为南极点。 (2)确定地方时(如图) (3)确定日期和节气 ①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时间为 3 月 21 日或 9 月 23 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 极昼极夜分布情况 日期 节气(北半球)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 6 月 22 日 夏至 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12 月 22 日 冬至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①确定纬度:直射点的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右图中 Q 点为太阳 直射点,直射点 Q 的纬度=90°-AF 的纬度=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α。 ②确定经度:右图中太阳直射点 Q 所在的经线就是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 12 时,通过时间计算可求 出其经度度数。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3 页 共 121 页 考点三 地方时与区时 (加试) [基础梳理]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甲、乙相比,乙地相对位置偏东,乙地时刻较早。 2.地方时 (1)判断:右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2)计算:右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 60°,地方时相差 4 小时,按“东加西减”原则计算, 若丁地地方时为 6 时,则甲地为 2 时。 3.时区与区时 (1)时区:全球划分为 24 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 15°。 (2)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易错提醒】 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东经 116.4°)的地方时。 中国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并不是 北京(东经 116.4°)的地方时,而是东经 120°的地方时。 [深度思考] 1.地方时的计算 地方时的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 度 4 分,东加西减。求地方时的步 骤与规则如右图: 2.区时的计算 【方法突破】 地方时(或区时)计算尺 利用技巧:先确定东西经度和要判读的两点 A 和 B,然后按照东加西减的方法 计算。口诀为:时间计算很简单,东加西减不绕弯;向东越过 180°,减去一天日期变。 考点四 日期变更 (加试) [基础梳理] 由于地球自转,一般情况下,地球上都有两个日期,我们在进行时间的换算时,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日期的变更, 因此我们应明确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明确两条日期分界线的区别与联系 两条日期分界线 两侧日期差异 特 性 日界线(大致沿 180°经线) 东侧(西十二区)晚一天 西侧(东十二区)早一天 人为规定的日期变更线 零时所在的经线 东侧早一天,西侧晚一天 随时变化的自然日期界线 联系 ①全球早一天的范围是从零时所在的经线向东到国际日界线; ②全球同一天的条件是两条日期分界线重合,即 180°经线与零时经线重合 2.明确日期的变更特点 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过零时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则要减一天。如下图所示: (1)经线展开图示 (2)极地投影图示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4 页 共 121 页 [深度思考] 1.地球上日期范围的确定方法 (1)当 180°经线为 0 时时,人为日界线与自然日界线重合,全球属于同一个日期。 (2)当人为日界线与自然日界线不重合时: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 0 时所在经线向东到 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 0 时所在经线向西到 180°经线。 2.人为日界线与自然日界线的区分 (1)若自西向东日期增加一天,该界线为 0 时所在经线;若日期减去一天,该界线为 180°经线。 (2)在光照图上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一定是 0 时所在经线。例如下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 图中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弧 ABC 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由此可知 ND 为 0 时所在经线,NE 为 180°经线。 第 6 课时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公转 (1)地球公转的方向、速度、周期 (2)地球公转的轨道、黄赤交角及图示 (3)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4)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5)四季变化和五带分布 分析地球公转 的地理意义 考点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加试) [基础梳理] 1.公转规律 (1)轨道:近似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它的一个焦点上。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365 日 6 时 9 分。 (4)速度 1 月初,地球公转至 A 近日点,公转速度较快 7 月初,地球公转至 B 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 【方法技巧】 1.区分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 (1)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 1 月初,冬至日为 12 月 22 日左右;远日点为 7 月初, 夏至日为 6 月 22 日左右。 (2)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位置较夏至日靠东。 2.黄赤交角 (1)形成:地球公转的轨道面即 A 黄道面与自转轨道面即 B 赤道面之间的夹角。 (2)大小:目前约为 23.5°。 (3)影响: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 [深度思考] 1.与黄赤交角相关的几组数据关系 理解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影响,关键是弄清几组数据间的关系。如图: (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度数。 (2)黄赤交角与极圈度数互余。 (3)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5 页 共 121 页 2.黄赤交角的影响 (1)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在南北纬 23.5°之间。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影响的方面 黄赤交角变大(小) 太阳直射范围 扩大(缩小) 极昼和极夜现象范围 扩大(缩小) 五带的范围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扩大(缩小) 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赤道与寒带除外) 季节的变化 变化明显(不明显) 冬季平均气温 变冷(暖) 考点二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加试) [基础梳理] 1.正午太阳高度的概念:各地在地方时 12 时的太阳高度。 2.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 (1)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3)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3.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南半球各纬度 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春、秋分 赤道 【特别提示】 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最大值 (注:x°为当地的地理纬度) [深度思考]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当地的地方时是 12 时。 (2)确定房屋的朝向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房屋门窗朝南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房屋门窗朝北 可获得更充足 的太阳光照 (3)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4)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根据某地某日(如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判断该地纬度。 (5)确定楼间距、楼高:①原则: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保持适当距离。②确定方法:以我国为例(见 下图),南楼高度为 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 H,则最小楼间距 L 为:L= h tan H 。 (6)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①调整目的: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②调整方法: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 间的倾角,使太阳光与受热板呈直角。其倾角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为α+h=90°(如图)。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6 页 共 121 页 【方法技巧】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方法 公式:H=90°-两点纬度差。 “两点”是指所求地点与太阳直射点。两点纬度差的计算遵循“同减异加”原则,即两点同在北(南)半球,则两点纬 度“大数减小数”,两点分属南北不同半球,则两点纬度相加。如图所示: 当太阳直射 B 点(10°N)时,A 点(40°N)正午太阳高度是: H=90°-A、B 纬度差=90°-(40°-10°)=60°。 C 点(23.5°S)正午太阳高度是:H=90°-B、C 纬度差=90°-(10°+23.5°)=56.5°。 【读图技巧】 正午太阳高度图的判读 (1)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90°时,说明有阳光直射: 图中①②③地均有太阳直射现象,④地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2)正午太阳的方向能够反映某地所在的半球: 图中②地的正午太阳方向均朝北,说明②地位于南半球;③地、④地的正午太阳方向均朝南,说明位于北半球。 (3)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能够反映出纬度信息: 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内变化呈现南北对称分布特点,说明位于赤道上;②地、③地最大值均为 90°,且一年中正 午太阳方向一直在北部天空或南部天空,最小值相同,说明分别位于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上;④地的最小值为 0°, 说明位于北极圈上。 考点三 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和五带 (加试) [基础梳理] 1.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时间 变化特点 北半球夏半年(春分 日至秋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图 1 代表日期 是 6 月 22 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 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冬半年(秋分 日至次年春分日) 北半球各纬度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图 2 代表日期 是 12 月 22 日前后,此时北半球各地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小值,南极圈 及其以南出现极昼现象 春、秋分日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如图 3 所示) 2.五带的形成 五带 范围 特征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 一年中获得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区域 南、北温带 热带与寒带之间 四季更替明显 寒带 南北极圈之内 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7 页 共 121 页 3.四季的形成 (1)成因: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2)天文意义上的四季 ①夏季:一年中白昼较长、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季节。 ②冬季:一年中白昼较短、正午太阳高度较小的季节。 ③春季和秋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 【特别提示】 气候四季 (北半球)春季为 3、4、5 月,夏季为 6、7、8 月,秋季为 9、10、11 月,冬季为 12、1、2 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 相反。 [深度思考] 昼夜长短的判断 昼夜长短的变化是地球运动的重要地理意义之一,突破此考点应主要抓住“三看”: 1.昼夜长短的判读——看“弧长”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和夜弧。同一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 夜短,反之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 2.昼夜长短状况——看“位置”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 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下图所示: 3.昼夜长短变化——看“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 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昼变长夜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 越大。如下图所示。 4.图示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 (1)根据昼弧或夜弧的长度进行计算 昼(夜)长时数=昼(夜)弧度数/15° (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间进行计算 地方时正午 12 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份(如图所示) 昼长时数=(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夜长时数=(日出时间-0)×2=(24-日落时间)×2 (3)根据分布特点进行计算 ①同纬度各地的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②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的夜长(昼长)相等。 例如,40°N 的昼长等于 40°S 的夜长。 【特别提示】 日出、日落方位 (1)太阳直射赤道时,即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方,日落正西方。 (2)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4)出现极昼的地方,北半球正北升起,正北落下,南半球正南升起,正南落下。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8 页 共 121 页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 1 课时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地壳的物质 组成和物质 循环 1.地壳的物质组成 (1)地壳的物质组成 (2)矿物与岩石的关系 (3)三大类岩石及其成因 a b b 2.地壳的物质循环 三大类岩石之间及岩石与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图示 c 考点一 地壳的物质组成 (必考) [基础梳理] 1.矿物(a) (1)概念: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 (2)存在形式 气态:天然气 固态:石英 液态:石油、天然汞 2.岩石(b) (1)概念:岩石圈中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的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2)分类: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3)三大类岩石的成因与常见岩石 成 因 常见岩石 岩 浆 岩 侵入岩 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成为岩石 花岗岩(最常见) 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 玄武岩和流纹岩、安山岩 沉积岩 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产生 的碎屑物质经过漫长的岁月,沉积、 固结为岩石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变质岩 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 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 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4)沉积岩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 [原理理解] 地质作用过程的判读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应地 质年代里,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 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所致。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 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 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 物来源。 (4)若上下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是由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平稳抬升或褶皱隆起上升,地层 遭受外力侵蚀形成的,如上图中的侵蚀面。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壳上升后沉积 形成的,如沉积岩Ⅰ;若侵蚀面上部为风化壳,是由于地壳上升后一直遭受外力侵蚀所致。 (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周围岩石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周围岩石形成的年代。如上图 中花岗岩形成年代晚于沉积岩Ⅰ、沉积岩Ⅱ。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9 页 共 121 页 第 2 课时 地球表面形态 【考试标准】 节 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地 球 表 面 形 态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 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及主要表现形式 a 分析世界典型地 表形态的成因 2.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和六大板块的分布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的关系 (3)地质构造的类型 (4)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a b a c 3.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及图示 c 4.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c 考点一 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a) (1)内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 (2)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 2.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a+b+加试) (1)板块名称:地球表层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被断裂带 分割成六大板块,如图中 A 为亚欧板块、B 为太平洋板块、C 为印度洋板块、D 为美洲板块、E 为非洲板块、F 为南极洲板块。 (2)板块边界类型:图中 M 为消亡边界,N 为生长边界。 (3)板块运动对宏观地形的影响 ①如图中 a 是两大陆板块互相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喜马拉雅 山脉、青藏高原。 ②如图中 b、c 是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形成了深 邃的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③如图中 d 是大陆板块内部张裂地带,形了东非裂谷带。 【易错提醒】 有关板块运动的几个易错点 (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东南亚、小 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属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 非洲板块。 (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 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3)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 撞形成。 3.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a+c+加试) (1)褶皱:图中 A、B 处水平岩层发生弯曲,形成褶皱。其中 A 处岩层中间向上隆起,叫背斜;B 处岩层中间向下凹 陷,叫向斜。 (2)断层:图中 C 处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产生显著的位移,称为断层。其中 E 处叫地垒,常发育成陡峻的山峰; D 处叫地堑,常发育成盆地或谷地。 (3)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①火山活动常形成火山锥、火山口等火山地貌。②地震往往造成地壳断裂和错动。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20 页 共 121 页 [深度思考] 1.褶皱和断层的对比分析 褶皱和断层是两大基本的地质构造类型,二者在产生原因、结构特征和形成的主要地貌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具体 分析如下: 地质构造 褶 皱 断 层褶皱是地下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发生弯曲变形, 但岩层还是连在一起的 判断 方法 从形态上 背斜 向斜 岩层受力破裂并沿断裂面有明 显的相对位移岩层一般向上拱起 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图示 构造 地貌 未侵蚀地貌 常形成山岭 常形成谷地或盆地 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 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 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 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 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 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 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 有时有泉、湖泊 侵蚀后地貌 背斜顶部受张力, 常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 被侵蚀,常形成山岭 图示 2.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分析地质构造不仅可以揭示地质时期地壳运动,分析地貌形成,而且 对人类找水、找矿、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具体分析如下: (1)找水 ①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侧的水向中间汇集, 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选择在向斜中心。 ②利用断层找水。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断层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往往是泉水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 (2)找矿 ①利用背斜找石油、天然气。 “背斜顶部油气丰,气在油上要记清”。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由于天然气最 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如右图) ②利用背斜、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 如果岩层中含有某种矿层,如煤矿、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矿 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顶部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掉了。 (3)工程建设 ①背斜部位是隧道良好的选址。 背斜天然拱形,结构稳定,不易储水;向斜部位结构不稳定,是地下水汇集区,建隧道可能变成水道,因此修筑铁 路开凿隧道应避开向斜。 ②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工程应回避断层。 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断层处的烈度会变大。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 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读图技巧】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1.背斜与向斜的判断 (1)当岩层形态完整时,可根据岩层的弯曲方向判断地质构造,如图中①为背斜,②为向斜。 (2)当岩层形态不完整时,可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 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这是判断背斜和向斜最科学的依据。例如,下面四幅图中 A、C 为背斜,B、D 为 向斜。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21 页 共 121 页 2.断层的判断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 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例如,下图中 A、B、C 三处岩石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 显的位移,所以 A、B、C 三处都是断层;而 D 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 考点二 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c+加试) (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2)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①侵蚀作用 横断山地山高谷深:在内力作用基础上,流水侵蚀作用塑造而成 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受外力(流水)侵蚀切割而成 ②冲积作用 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内力作用导致基底下沉,流水堆积作用而成 沙丘:干旱地区风力沉积作用而成 2.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c+加试) (1)合理改造能够趋利避害。(2)不合理活动产生消极破坏作用。 [深度思考] 1.风化作用 【易错提醒】 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的区别: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温度、水以及生物等的影响下,发生崩解和 破碎等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与风无关,而风力作用则是指风的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故风化作 用与风力作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2.侵蚀作用(左图) 3.搬运作用 风化或侵蚀作用的产物在风、流水、冰川等的搬运作用下, 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过程。 4.堆积作用 在搬运过程中,当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时,被搬运的物 质就会堆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其中,流水和风力作用 最为显著,具体表现如下: 外力因素 堆积原因 堆积地貌 流 水 地势变缓或河道弯曲,流水的速 度减慢 山间河流流出山谷:冲积扇 河流中下游地区:冲积平原 河流入海口处:三角洲 风 力 气压梯度减小或遇到地形阻挡, 风速减慢 堆积物质以沙粒为主:沙漠(沙丘) 堆积物质以黄土为主:黄土高原 波 浪 波浪遇倾斜海岸,速度减慢 沙 滩 冰 川 冰川在移动过程中融化,其中夹 杂的物质发生堆积 冰碛地貌、冰碛湖等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22 页 共 121 页 【特别提示】 流水作用的差异 (1)不同河段流水作用的差异:河流上游,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如图中 A;河流中游,以流水搬运、堆积作用为主, 如图中 B;河流下游,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如图中 C。 (2)河流的曲流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如下图: 第 3 课时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大气环 境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垂直分层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4)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 a b b b 考点一 大气的垂直分层 (必考) [基础梳理] 大气的垂直分层(a) 垂直分层 气温变化 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 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大气下热上冷,空气上升,对流现象显著,与人类 最密切 平流层 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适合飞机飞行 高层大气 随高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存在若干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特别提示】 ①对流层在不同纬度厚度不同,低纬度为 17~18 km,中纬度为 10~12 km,高纬度为 8~9 km;② 平流层的 22~27 千米处存在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是地球生命的天然屏障。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23 页 共 121 页 考点二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必考) [基础梳理] 1.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关系(b) 2.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b)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2)下垫面因素:影响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 (3)其他因素:其中气象因素的影响最大。 【特别提醒】(1)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而不是 太阳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如臭氧吸收紫外线,水 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则被吸收的很 少。 [原理理解]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右图) (2)分析农业实践中的一些现象 ①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②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③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 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如: ①高海拔地区: 地势高 → 空气 稀薄 → 大气的削 弱作用弱 → 太阳能 丰富 ②内陆地区: 气候较 为干旱 → 晴天多、阴 雨天气少 → 大气的削 弱作用弱 → 太阳能 丰富 第 4 课时 热力环流和风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大气环境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1)热力环流原理及图示 (2)水平气压梯度力 (3)风的形成过程 c a b 考点一 热力环流 (必考) [基础梳理]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c) 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差异分布。 2.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c) 近地面 冷热 不均 → 空气的 上升 或下降 → 同一水平面上 的气压差异 → 大气的水 平运动 → 热力环流 具体如右图所示(在下图中填出近地面的冷热状况和气压高低。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24 页 共 121 页 [深度思考]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1)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2)影响与应用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1)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 气压低,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 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 气压高,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山风 (2)影响与应用 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所以,山 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1)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2)影响与应用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考点二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必考) [基础梳理] 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a) 水平气压梯度力,即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该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25 页 共 121 页 2.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b) 类型 受 力 风 向 图示(北半球) 高空中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 与等压线之 间成一夹角 [原理理解] 1.等压线图上风向的判断 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不一定指向低 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 (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 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图所示(北半球)。 2.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如图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2)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如图中 B 处风力大于 A 处。 (3)不同图中,若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相等,则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如图中 C 处风力大于 D 处。 【读图技巧】 等压面图的判读技巧 (1)判断气压高低 ①由于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不同高度的大气所承担的空气柱高度不同,导致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 压降低。即 PA>PC,PB>PD。 ②因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进而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 下凹处气压低,即 PC>PD,PB>P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区类型相反,若近地面为高压,高空则为低压。 (2)判断下垫面的性质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26 页 共 121 页 ①判断陆地与海洋(湖泊):夏季,等压面下凹者为陆地、上凸者为海洋(湖泊)。冬季,等压面下凹者为海洋(湖泊)、 上凸者为陆地。 ②判断裸地与绿地:裸地同陆地,绿地同海洋。 ③判断城区与郊区:等压面下凹者为城区、上凸者为郊区。 (3)判断近地面天气状况和气温日较差:等压面下凹者,多阴雨天气,日较差较小,如 A 地;等压面上凸者,多晴朗 天气,日较差较大,如 B 地。 第 5 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 要求 加试要求 大气环境 1.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移动及图示 c 分析气候的 特点及成因2.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气压带、风带移动及海陆分布对季风气候和地中海气候的影响 b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北半球为例)(c) (见右图)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c) (1)原因: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2)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偏,冬季南偏动。 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b+加试) (1)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 40°~60°大陆西岸 全年都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 20°~30°大陆内部、大陆西岸 全年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 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 10°之间 全年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 30°~40°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 10°~20°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 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特别提示】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大多与气压带、风带的性质有关,如下所示: (1)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为气流上升区,降水多; (2)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为气流下沉区,降水少; (3)极地东风由高纬吹向低纬,性质干燥;西风由低纬吹向高纬,性质湿润; (4)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西部和中部地区一般为晴朗干燥天气,受信风带影响的大陆东岸,降水则较多。 [深度思考]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的判读 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作为地理示意图的一种,主要体现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及移动规律,是大气运动部分的 高频考点,解读分析思路如下: 1.借图巧判气压带、风带名称 (1)结合 0°、30°、60°、90°等纬度,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如图乙。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27 页 共 121 页 (2)结合风向判断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 风向右偏为北半球,如甲、丁;风向左偏为南半球,如丙、戊。 高压气流向外,如甲、丙;低压气流向内,如乙、丁、戊。 2.从两方面入手分析气压带成因 (1)热力原因,如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 (2)动力原因,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 3.据季节分析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北半球夏半年偏北,冬半年偏南,以此来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方向及其与季节的关 系,如(1)中图乙,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说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4.“由因索果”判断气候类型 (1)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极地气候。 (2)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而形成的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方法技巧】图示法掌握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不同气压带、风带控制区形成的气候类型各不相同,有的气候为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形成,还有的是两个交替控 制形成,其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考点二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和季风 (必考) [基础梳理]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b+加试) (1)南半球: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因为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 (2)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因为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 1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冬季风(如下图): 7 月份气压中心分布与夏季风(如下图):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28 页 共 121 页 2.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b+加试) (1)季风环流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2)典型地区:亚洲东部和南部。 [原理理解]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 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温暖湿润 温暖干燥 高温高湿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分布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有利 雨热同期 不利 旱涝、寒潮等灾害 旱涝灾害 【特别提示】 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 加之陆地低压吸引而形成的。与之类似的是澳大利亚西北部 1 月份的西北季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 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左偏,加之陆地低压吸引而形成的。 第 6 课时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大气环境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太阳辐射制约下的气温特点 (2)大气环流控制下的降水特点 (3)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及成因 b b b 分析气候的特 点及成因 考点一 气候形成因素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世界气候分布规律与大气环流、洋流的关系(以北半球为例)(b+加试) 2.气候的形成因素(b+加试) (1)太阳辐射:影响地表气温的最基本因素。(2)大气环流 调整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分布,显著影响各地气候 本身也是重要的气候现象 (3)下垫面因素:大气的直接热源和水源。 (4)人类活动。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29 页 共 121 页 [深度思考] 1.影响气温的因素 因素 说明 纬度位置 纬度高(低),太阳高度小(大),太阳辐射能少(多) 海陆位置 海洋性气候(比热容大:冬温夏凉,温度季节变化小;降水丰富,季节变化均匀); 大陆性气候(比热容小:冬冷夏热,温度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季节变化大) 地形 地势高(低),气温低(高);高山阻挡冷空气侵入(地形封闭不易散热) 洋流 寒(暖)流,气温低(高) 人类活动 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2.影响降水的因素 (1)气候: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 (2)地形:迎风坡、背风坡。 (3)地势(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 (4)海陆位置:距海远近。 (5)洋流:暖流增湿,寒流减湿。 (6)地面性质: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 (7)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 (8)空气的上升与下沉:上升气流多雨,下沉气流少雨。 考点二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各种气候类型的比较(b+加试) 气候带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热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 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 河流域、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 10°~南北回 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巴西南 部、澳大利亚大陆北 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 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 明显交替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 10°~北回 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 季节移动 全年气温高, 旱、雨两季分明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南北纬 30° 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 岛、澳大利亚中西部 副热带高气压带 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干旱少雨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 25°~35°之间 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 以南地区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低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 30°~40°之间的大 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 温带季风气候 北纬 35°~55°之间的 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 本、朝鲜半岛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 40°~60°之间 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内陆地区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 冬寒夏热, 干旱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 40°~60°之间 的大陆西岸 西欧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亚寒带 亚寒带大陆性气候 北纬 50°~70°之间的大陆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北部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制 冬长严寒, 夏短温暖 寒带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的沿海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 陆的北冰洋沿岸 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气 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南极大陆、格陵兰岛 纬度最高,太阳辐射 弱,受冰洋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原和高山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 青藏高原、 南美安第斯山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气候垂直变化明 显,气温随高度 增加而降低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30 页 共 121 页 【特别提示】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 ①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 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②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③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 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④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 ⑤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 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⑥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 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深度思考] 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见下表: (1)根据温度确定南北半球——“以形定位”: 由于南北半球热量分配不均,南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所以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根据气温最高月和最低月以 及气温曲线的形状可以确定该地是在北半球,还是在南半球。 半球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 7 月~8 月 1 月~2 月 峰形(凸形) 南半球 1 月~2 月 7 月~8 月 谷形(凹形) (2)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的均温值,确定该地温度带(即气候带)——“以温定带”: 热量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亚寒带 寒带 最冷月均温值 >15°C 0°C~15°C <0°C <0°C 最热月均温值 >25°C >18°C >15°C <10°C <5°C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 气候、季风性 湿润气候和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 候、温带大陆 性气候 亚寒带针 叶林气候 苔原气候、 冰原气候 (3)根据降水量的多少与季节分配,确定气候类型——“以水定型”: 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中年降水量(降水量柱状图中各月降水量相加)和降水季节分配 (主要是雨季)来确定气候类型。 第 7 课时 常见的天气系统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大气环境 常见的天气系统 (1)冷锋与暖锋天气系统特点及天气状况 (2)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的气流运动特点及天气状况 b b 分析常见天气系统 对天气的影响 考点一 锋面系统与天气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锋面的基本特征(b+加试) (1)气团:图中①为暖气团,②为冷气团。 (2)锋面附近的天气状况:常伴有一系列的大风雨雪等天气。 【特别提示】 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 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 高。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31 页 共 121 页 2.锋与天气(b+加试)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特别提示】 (1)判断某一锋面为冷锋或暖锋取决于冷、暖气团势力的强 弱,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时,形成的锋面为准静止锋。 (2)地形阻挡作用也可形成准静止锋,如天山北坡的天山准静止锋和云贵高 原东北部的昆明准静止锋等。 [原理理解] 1.冷锋与暖锋的判断 (1)根据锋的符号来判断 若天气形势图中出现符号 ,则表示冷锋,且有三角锯齿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若出现符 号 ,则表示暖锋,且有半圆形的一侧是锋前,也是锋的移动方向。 (2)根据冷、暖气团运动方向来判断 若冷气团的运动只有向暖气团一个方向,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应为冷锋;若冷气团遇到暖气团时有回转运动,则说 明暖气团势力强,为暖锋。 (3)根据锋面坡度来判断 冷气团运动速度快,冷气团势力强大时,暖气团被强烈抬升,形成的冷锋锋面坡度较大;而暖气团运动速度慢,暖 气团势力强大时,暖气团缓慢爬升。形成的暖锋锋面坡度较小。 (4)根据雨区范围及位置来判断 不论冷锋还是暖锋,降水都主要在冷气团控制范围内。 【特别提醒】 确定锋面雨带的位置,关键是理解好“锋前”和“锋后”中的“前”和“后”的含义。“前”“后” 既相对于锋面移动的方向而言,也相对于锋线(锋面与地面的交线)而言。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32 页 共 121 页 (5)根据气温、气压的变化来判断 2.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举例 锋面类型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 ①北方夏季的暴雨;②北方冬春 季的大风或沙尘暴天气;③冬季 的寒潮;④一场秋雨一场寒 ①华南地区:春暖多晴, 春寒雨起;②一场春雨 一场暖 ①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 梅雨天气;②冬半年,贵阳 多阴雨冷湿天气 考点二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低气压与高气压系统(以北半球为例)(b+加试) 气旋(低压) 反气旋(高压) 气压分布 气压中心低,四周高 气压中心高,四周低 水平气流与风向 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低压气流都从四周流向中心,高压气流都从中 心流向四周;无论低压还是高压,南、北半球气流的运动方向都相反 垂直气流与 天气气流 气流形成 天气状况 多云雨天气 多晴朗、干燥天气 过境前后 气压变化 曲线 我国天气 典型实例 夏、秋之交我国 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夏季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 秋季我国北方秋高气爽天气; 冬季我国北方干冷的天气 【方法技巧】气旋、反气旋中风向的判断 气旋、反气旋东、西、南、北四侧的风向判断方法,分析如下: (1)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判断,如右图所示,为北半球一气旋。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再向右偏转 45°, 即为风向。东侧:东南风;西侧:西北风;南侧:西南风;北侧:东北风。 (2)气流规律记忆方法(南北半球分别用左右手定则) 由图可以判断出气旋、反气旋的低空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33 页 共 121 页 [原理理解] 锋面气旋与天气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 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 解读上述锋面气旋结构图,应主要抓住以下几点: 1.锋面的位置: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 M、N 线。 2.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1)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 M 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 N 锋)。 (2)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3.锋面附近的风向: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 为偏南风。 4.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由图可知,气旋的前方由暖锋 N 控制,故在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 连续性降水天气;气旋的后方为冷锋 M 控制,故在锋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第 8 课时 水循环和洋流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水循环和洋流 1.水循环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 (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a b 2.洋流 (1)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 (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c d 分析洋流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一 水循环 (必考) [基础梳理] 1.能量来源:太阳能及地球重力作用。 2.主要环节及类型(a) (1)海上内循环:包括环节①蒸发、②降水。 (2)海陆间水循环:包括环节①蒸发,③水汽输送,④降水,⑤地表径流,⑥ 地下径流,⑦下渗。 (3)陆地内循环:包括环节④降水,⑧蒸发,⑨蒸腾。 3.水循环的地理意义(b) (1)维持全球水量平衡。 (2)使地表物质得以运动,并塑造地表形态。 (3)伴随着能量转化和交换。 (4)使水成为洁净的可再生资源。 4.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1)增加或减少地表蒸发。(2)人工增雨。(3)跨流域引水。 [原理理解] 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1)水在水循环系统中不断运动、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水循环进行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间热量收支不 平衡的矛盾;陆地径流向海洋源源不断地输送泥沙、有机物和盐类。 (3)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通过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34 页 共 121 页 考点二 河流的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主要包括径流量、流速、汛期、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一般而言,外流河径流量较大,汛期分春讯和夏汛,含沙量较大(小),有(无)结冰期。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流量小,汛期多在夏季,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含沙量较大。 2.河流的水系特征 河流的水系特征一般包括流域面积,流程大小,流向以及河道特征等。 [深度思考] 影响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因素分析 影响径流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因素(降水量、降水形式、降水强度、蒸发等)与下垫面因素(地形、地质、植被状 况等)。径流可分为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河流应重点掌握的内容为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等。如下表所示: 项目及描述 影响因素 对航运的影响 河流水 文特征 流量(流量的大小) 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水的补 给量与流域面积的大小。一般来讲,补给量 与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 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 水量大、流量平稳、 丰水期长(水深)、无 结冰期(通航时间 长)、含沙量小(少淤) 等对航运有利 水位(水位的高低和季节变 化)、汛期(汛期的时间及长短) 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 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主要的补给 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河流流量相同的情 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 含沙量(含沙量的大小) 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 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讲,地形坡度 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越差、降 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 结冰期(结冰期的 有无和长短) 取决于冬季气温高低。有结冰期的河流,从 低纬向高纬流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 河流水 系特征 主要包括河流的源地、流向、 落差、支流(多少、形状)、流 域面积、河道特征(宽窄、深 浅、曲直)等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取决于流域的地形特征, 如河流的流向、落差、形态与地形密切相关。 流经山区的河段比较窄,而平原区河段往往 比较宽浅,曲流发育 河道宽而深、流速平 缓、支流多、流域面 积广对航运有利 【学法指导】 河流水文特征与水系特征的联系总结如下图: 考点三 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一、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图示(c) 1.概念 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 2.作用 (1)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促进地球高低纬度间的能量交换。 (2)通过能量交换改变流经区域的环境特征。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35 页 共 121 页 3.世界洋流分布 (1)世界洋流分布如右图所示 【误区警示】 (1)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洋流不一定都是暖流。例如,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虽然从低 纬流向高纬,但仍然是寒流。 (2)在北半球,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属暖流性质;在南半球,海水气温较低,属于寒流性质。 (2)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 图示 分布 特征 常规 环流 模式 副极地环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 (北纬 45°~70°) 以副极地为中心 ①逆时针 ②东侧暖流,西侧寒流 副热带环流 中低纬海区(南 北纬 5°~45°)以 副热带为中心 ①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 时针 ②东侧寒流,西侧暖流 特殊 环流 模式 西风漂流 南纬 40°~60° ①顺时针环流②受南极大陆 浮冰融化、干冷的极地东风 影响,性质为寒流 季风洋流 北印度洋 流向受季风影响,夏季顺时 针,冬季逆时针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加试) 类型 影 响 实 例 气候 在高低纬之间进行热量和水分的输送 与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 低纬度海区温度不会持续上升 影响大陆 沿岸气候 暖流增温增湿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北美东海岸降 水丰富 寒流降温减湿 秘鲁及澳大利亚西海岸等地的荒漠 环境;南美大陆东西两岸的气温差异 海洋生物 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大渔场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 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面→著名渔场 秘鲁渔场 海洋污染 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 油船泄漏、陆地近海污染 海洋航运 影响航行速度、时间及经济效益;寒暖流相 遇形成海雾;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 对航运不利 顺流加速、逆流减速;拉布拉多寒流 常携带冰山,且其与墨西哥湾暖流交 汇处海雾较重 【方法技巧】分析渔场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的一般思路 ①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 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的海域位 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②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 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西岸海域,如南北美大陆 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36 页 共 121 页 [深度思考]洋流图的判读 1.判定南、北半球 (1)常用纬度与环流方向判定:第一步:根据纬度(30°或 60°)确定海区(副热带 或副极地海区);第二步:根据南北半球确定洋流方向(顺、逆);第三步: 套用表层洋流分布图。 (2)依据海水等温线数值在南北方向上的递变规律判断 若海水等温线的数值自北向南递增,则该海域在北半球;若海水等温线 的数值自北向南递减,则该海域在南半球。如图,为北半球海域。 2.判定洋流性质、流向及名称 内容 方法 图示 判读 性质 “暖高寒低”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 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 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 如图,A 是暖流,B 是寒流 确定 流向 “凸向即流向”即洋流流经海区等 温线凸出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该图为海洋局部等温线分布状况, 则 A 处是暖流,B 处是寒流 判断 名称 该图若为大西洋某区域年等温线分布 图,洋流甲的推理过程是:南半球→中 低纬海区→流向低值(高纬地区)→暖流 →巴西暖流 3.判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结合洋流性质、流向等特征,运用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具体分析即可。 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 1 课时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自然地理 要素变化 与环境变迁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 (1)地球生物进化的一般序列 (2)生物进化对地球环境的改造和环境变迁对地 球生物的影响 a b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 c 自然地理 环境的 整体性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含义 (2)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 b c 分析地理环 境要素之间 的相互关系 4.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 (2)不同自然因素对土壤发育和性状的作用 a b 5.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自然资源利用对环境整体性的影响 b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37 页 共 121 页 考点一 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 (必考) [基础梳理] 1.生物进化、灭绝与环境(a+b) (1)环境演变的历程 生命出现以前 地球表层的发展主要是化学演化过程 ↓ 生命出现以后 有机进化(即生物演化)扮演了极其活跃的角色 (2)生物灭绝的重要时期: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2.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c) (1)特点: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能够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并且能够有意识地提高这种适应和改造的能 力。 (2)表现:产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3)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顺应自然规律,防止过度的开发活动诱发和加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注重协调社会经济建 设与环境生态保护的关系。 考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c+加试) (1)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 (2)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特别提示】 描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时应从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这五大组成要素展开。 2.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土壤与其他地理要素的关系为例)(a+b+加试) 自然地 理要素 对土壤的作用 成土母质 ①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②影响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 气候 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 ②通过影响岩石风化过程、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等,间 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生物 ①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 ②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密切相关 地 形 海拔高度 在山区,温度、降水和湿度随着地势升高的垂直变化,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 带和植被带,导致土壤的组成成分和理化性质均发生显著的垂直变化 坡度 在陡峭的山坡上,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较快,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在平坦的地方,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成土母质能够在较稳定的气 候、生物条件下发育成深厚的土壤 坡向 阳坡接受太阳辐射能多于阴坡,温度状况比阴坡好;阳坡的蒸发量相对较大, 水分状况比阴坡差 【特别提示】 我国南北方土壤肥力特性差异成因 (1)北方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较少,积累较多;北方雨水较少,水分蒸发较多,表层土壤盐分积累多, 故呈碱性。 (2)南方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机质分解多,积累少;南方雨水较多,淋溶作用强,故呈酸性。 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b) (1)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其他环境要素。 (2)各地区之间的自然资源相互影响。 (3)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需其他资源的配合。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38 页 共 121 页 [深度思考]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 演化过程,保证了自然地理 要素之间的协调 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 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 生产、生活实践 一个区域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 全球共同努力保护人类共 同的家园——地球 第 2 课时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自然地理环 境的差异性 1.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 地球表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现象 b 概述陆地自然 带的分布特征 2.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1)地球表面地域分异的四种基本规律 (2)产生地表不同分异规律的主导因素 a b 3.主要陆地自然带 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其特征 b 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 b 考点一 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必考) [基础梳理] 地域分异的三种基本规律(a+b+加试) 分异规律 成因 表现 典型地区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沿纬线延伸, 随纬度变化更替 低纬度和北半球 中高纬度地区 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同纬度地带,降水量从 沿海向内陆递减 沿经线延伸, 随经度变化更替 中纬度地区 垂直分异规律 随高度上升,温度降低, 降水变化 随等高线延伸, 垂直方向更替 纬度较低,海拔 较高的山地 【特别提示】 根据“热量带+典型植被+带”就可记住大部分自然带的名称,不同自然带有不同的代表性植被:从 温度条件看,随着温度的降低,森林景观由常绿阔叶林变为落叶林,再变为针叶林;从降水条件看,随着降水量的 减少,植被景观由森林转变为草原,再变为荒漠。 [深度思考] 1.“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右图)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39 页 共 121 页 2.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由赤道到两极 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分异规律(从沿海向内陆 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 影响因素 主导因素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成因总结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即以热量为基础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 方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中纬度地区 典型景观 变化例证 沿海→内陆←沿海 3.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 ①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谱,与从当地向高纬方向的水平自 然带谱相似。 ②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③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有关,通常 是纬度越低、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④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降低。 ⑤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 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 如天山。 4.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 夏季气温小于 0℃的地方有永久性积雪,即夏季气温 0℃等温线为山体的雪线。雪线是冰雪带的下限,其高度与纬度、 坡向和坡度有关。一般来说: (1)低纬雪线高,高纬雪线低。 (2)阳坡雪线高,阴坡雪线低。 (3)迎风坡雪线低,背风坡雪线高。 (4)陡坡雪线高,缓坡雪线低。 (5)全球气候变暖造成雪线升高。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40 页 共 121 页 考点二 地方性分异规律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地方性分异规律(b+加试) 1.影响因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 2.意义:在地理环境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出现一些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说明了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深度思考] 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非地带性地理景观和自然带现象。如下表: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地带性分布 (理想状态) 地方性分布 (现实状况) 海陆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 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北极地区主要是北冰洋 地形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 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深 入内地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 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 更替,呈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洋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的分布纬 度应该大致相当 东岸向较低纬度 延伸,西岸向较高 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 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 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的分布纬 度应该大致相当 东岸自然带向较 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 岸是暖流,西岸是寒流 南北半球副热带的大陆西岸 热带荒漠带沿纬线 呈带状分布 热带荒漠带南北 延伸或直逼海岸 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 温带落叶阔叶林和 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 向北延伸广 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水分 昆仑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水灌溉 【方法技巧】地带性和地方性(非地带性)分异的判断方法 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按地带性规律判断应该是什么自然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带与理论上 的自然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现象;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分异规律。 考点三 主要陆地自然带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形成 2.分布(以北半球为例)(b+加试)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41 页 共 121 页 3.主要陆地自然带(b+加试) 根据植物群落的特征可以区分出不同的陆地自然带,它们的空间分异主要受热量和水分条件的制约。 分 布 植 被 因纬度和热量条件差异分出的种类 森林自然带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森 林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 带和寒带冻原带等 草原自然带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以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 荒漠自然带 干旱地区 旱生植物 热带荒漠自然带和温带荒漠自然带 4.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 [深度思考] 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对应关系 在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气候类型与自然带名称基本一致的是热带雨林带与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带与热带草原气候。 ②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荒漠带的对应中,气候使用的是“沙漠”,自然带使用的是“荒漠”。 ③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④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对应的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⑤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在各地的降水特征不同,对应的植被可能是森林、草原和荒漠三种类型(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 400 mm 以上为森林,200~400 mm 为草原,在 200 mm 以下为荒漠)。 第四章 自然地理环境对人活动的影响 第 1 课时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地形对聚落 及交通线路 分布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和分类 (2)地形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律和发展的影响 a d 分析影响聚 落及交通线 路分布的综 合因素2.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形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 c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聚落(a) (1)概念: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类型:按性质和规模不同分为城市和乡村。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d+加试) 区域 聚落规模 分布 聚居人口 北方平原地区 一般较大 相对集中,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 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一般较小 相对分散 较少 【误区警示】 平原不一定都是聚落密集区 一般来讲,平原地区是聚落的理想环境,但并非所有平原地区聚落都密集分布,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由于地处 热带,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则人烟稀少、聚落很少;再如西西伯利亚平原因地处高纬,气候寒冷,沼泽、 冻土广布,聚落也很少。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42 页 共 121 页 [深度思考]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影响 表 现 原 因 典型案例 聚落 的 形态 平原地区 平原广阔,聚 落多呈团聚型 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 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 我国北方的村落 丘陵山区 聚落多 呈条带状 山区河谷地带城镇发展受地形制约;水乡聚落往 往沿河分布和延伸,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 件,另一方面水运交通便利 我国南方的村落 平原 城市等聚落发 育的理想环境 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 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 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 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 山区和高原 一般气候寒冷, 城市多分布在 山间谷地中 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 地形、水源等条件好 西宁位于湟水谷地,西安 位于渭河谷地,太原位于 汾河谷地 热带地区 城市多分布在 高原上 热带的平原地区气候过于湿热,高原上比较凉爽 巴西利亚、墨西哥城等位 于热带地区的高原上 【特别提示】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 地区 分布特点 西北干旱地区 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 青藏高原 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 北方平原地区 一般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考点二 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c) (1)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 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和走向的影响(c +加试)(右图) [深度思考]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影响 原则 原因 运输 方式 山地、丘陵地区优先发展公路 山地、丘陵地区修建交通干线的成本高、难度大, 公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低些,成本也较低 河网密布的地区优先发展水运 河网密布的地区,天然河道较多,开挖运河方便 线路 走向 山区的线路一般选择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 盆地和河谷地带,且线路多呈“之”字形弯曲 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地形等自然条件相对较好,呈 “之”字形弯曲可以降低单位距离内的地面坡度 平原地区线路受限较小,但一般要避开沼泽, 少占耕地,少过河,尽量经过村镇、小城市且 离大中城市的路程要尽量短些 节约建设成本和少占用土地,保证运输安全 避开断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地区 保证运输安全,减小灾害影响 线网 密度 山地、丘陵地区密度较小 地形等自然条件不利于人们的生产、生活,人口密 度较小、经济比较落后,对运输的需求量不大;修 建线路成本大 平原地区密度较大 地形等自然条件优越,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运 输的客、货量较大;发展交通的自然障碍少 【特别提示】 交通线路选线原则 (1)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 (2)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 (3)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43 页 共 121 页 【读图技巧】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交通线路选址 (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因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 200 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2)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①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不易造成水土流失。如上 图在 EF 之间修建公路,应选择 EHF,而不是 EGF。 ②鞍部相对较低,可修建铁路线;河谷地区海拔较低,修建铁路线工程量比较小,适合修建铁路线。 ③如果交通线要穿越等高线,要选择比较稀疏的地方,这里坡度较缓,利于建设和安全。 ④选线时要避开陡崖、地质不稳定的地段。要尽可能少跨越河流,以减少工程投资和保证工程安全。 ⑤如果要修建隧道,应选择背斜部位来进行。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承受垂直压力的能力较强,同时不易积水。 第 2 课时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全球气 候变化 对人类 活动的 影响 1.全球气候变化 (1)地质时期、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 (2)近现代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与图示 b c 分析气候变化 对人类活动的 影响2.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d 考点一 全球气候变化 (必考) [基础梳理] 1.气候变化(b) (1)含义:一个特定地点、区域或全球的长时间的气候改变。 (2)衡量指标:温度、降水量、风等。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b+c) 时 期 图 示 变化特点 地质时期(距今 1 万年以前) ①波动变化 ②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③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历史时期(近 1 万年以来) 两次较大波动:公元前 5000 年到公元前 1500 年为温暖 期;15 世纪以来为寒冷期 近现代(近一两百年来) ①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 ②降水量变化显著(温带、热 带增加,亚热带减少) 【特别提示】 正确认识气候变化 (1)气候变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研究发现,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 变化之中。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44 页 共 121 页 (2)气候变化不等于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 (3)温室气体不仅是二氧化碳,还有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 (4)气候变暖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气候变暖导致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其产量将增 加。 [原理理解]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考点二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全球气候变化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d+加试) [深度思考]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具体影响如下图所示: (2)对水循环的影响 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次数→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 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3)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①不利影响:破坏生态系统,甚至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使得大量物种因难以适应新 的生存环境而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有利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增强,二氧化碳的施肥效应提高了植物的生产率。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45 页 共 121 页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最终后果如下图所示: (2)对工业的影响 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因此全球变暖对工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显著,如下图所示: (3)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特别提示】 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典例剖析] 【读图技巧】 坐标曲线图的判读 分析坐标曲线图一般采取“读数轴-看曲线-抓关键点”三个步骤。 “读数轴”是指明确横轴和纵轴的含义,认识到数量变化的关系。“看曲线”即看曲线的变化趋势,是递增、递减 还是波动,以及增减变化的快慢、幅度等,进而思考变化的原因,领会曲线表示了什么,说明了什么,用地理原理 解释曲线变化。“抓关键点”即抓住曲线上的特殊点,如极值点(最大值、最小值)、转折点、拐点、起点、终点等, 这些关键点通常是解题的突破口,因此要充分领会其含义。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46 页 共 121 页 第 3 课时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自然资源与 人类活动 1.自然资源概述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基本属性 a 2.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 (1)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 (2)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及图示 b c 3.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不同历史阶段,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及开发 利用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b 自然灾害对 人类的危害 4.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 a 分析自然灾害 的危害及成因 5.自然灾害的危害 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 b 6.中国的洪涝灾害 我国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c 考点一 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 (必考) [基础梳理] 1.概念(a) 存在于自然界,在一定的时间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的总称。 2.分类(a) 自然属性 矿产资源——非可再生资源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可再生资源 自我再生的性质 3.自然资源可再生与非可再生分类的相对性(a) 4.自然资源及其利用——以煤炭为例(b+c) (1)不同时期能源结构的变化 时期 主要能源 煤炭地位 前煤炭时期(木柴时代) 木柴(居首位)、水力 开发利用程度很低 煤炭时期(煤炭时代) 煤炭 煤炭资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建立了 煤炭工业和以煤为主的能源体系 后煤炭时期(石油时代) 石油和天然气 煤炭优势地位逐渐被取代 (2)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趋势(b+c) 传统阶段 转换过渡期 多样化阶段 ↓ ↓ ↓ 化石能源为主 ―------―-------------------→ 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 可再生能源为主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47 页 共 121 页 5.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 (1)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2)自然资源的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依据图,结合社会发展历程,不难分析出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如下关系: (1)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对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降低。 (2)人类对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大,所利用资源的分布空间从地表到地下,利用程度从单一到综合。 (3)不同的历史阶段,各种资源对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如能源在当今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深度思考] 1.我国的能源问题 (1)成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能源利用率低,浪费 严重;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的需求;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 (2)解决措施 ①开源:加大国内资源勘探力度,加强煤炭、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利用,积极开发水能资源,加快发展核电,鼓励 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②节流: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能源开采率;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充分利用经济杠杆促进节能,提高能源利 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能产业。 ③区际协调:积极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保证我国 能源的正常供应;将高耗能的产业转移到国外生产,降低能源使用量。 2.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1)水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48 页 共 121 页 (2)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原因 措施 自然 原因 空间分布不均 跨流域调水 时间分布不均 修建水库 气候干旱,水资源总量小 节约用水 人为 原因 人口剧增,工农业生产规模 扩大,水资源需求量增大 控制人口增长,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水资源浪费严重 节约、合理使用,水资源市场化,加强管理 水资源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防治污染、净化污水、立法保护 【读图技巧】 能源结构图的判断 1.读图名,知图类,上图为世界能源结构变化图,用来显示和比较能源结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2.读坐标,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能源结构整体,图示能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 气、水能、核能,各种能源所占百分比之和为 100%。 3.读数值,某年份每两条相邻曲线之间的范围或高度差即为该年份该种能源所占百分比,如 1989 年煤炭约占 32%、 石油约占 32%。 4.析变化,根据各年份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范围的大小,读取各种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考点二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一、自然灾害的概念及分类(a) 1.概念: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们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分类:地质地貌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海洋灾害等。 3.中国的自然灾害:最常见的是洪涝和干旱。 二、主要的自然灾害及其危害(b+加试) 1.洪涝灾害的类型 (1) (2) 2.形成洪涝灾害的因素 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 流域地貌特征 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 植被分布 人类活动 三、我国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c+加试) 1.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 2.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 3.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洪涝灾害。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49 页 共 121 页 四、洪灾的防治 结合造成洪灾的原因,对洪灾的防治主要针对“容水”和“去水”过程,采取如下措施: (1)修筑堤坝,整治河道。 (2)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 (3)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 (4)建立洪水预警系统。 (5)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误区警示】 洪水未必造成洪灾 洪灾是由洪水造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洪水都能造成灾害,形成洪灾。只有当洪水发生并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 害时才可以称之为洪灾。 [深度思考] 1.我国三种洪水灾害类型的成因及时空分布规律的对比分析 类型 分布地区 发生时间 形成原因 暴雨 洪水 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 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4~9 月 降水多,且暴雨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 流排水不畅;人类经济活动不合理 融雪 洪水 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 区 4~5 月融雪洪 水,7~8 月冰 川融水 冬季气温低、积雪多,随气温升高,积雪、 冰川融化形成洪水 冰凌 洪水 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 且有结冰期的河段,如 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 古河段和部分下游河 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 初冬河流结冰 时和初春河流 融冰时 初冬河流封冻时,高纬度的下游河段先封 冻,上游河水因水流不畅溢出两岸,或初 春河流解冻时,低纬度的上游河段先行开 冻,而下游河段仍封冻,上游河水和冰块 堆积在下游河床并溢出两岸,形成洪水 2.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 灾害 成因 我国的时空分布 危害 防治途径 干旱 长时期降水或降水异 常偏少 东部地区多发,华北地 区多春旱,长江中下游 地区多伏旱 造成粮食减产,人畜 饮水困难,影响经济 发展和社会的安定 改变农业结构,选择耐 旱作物,开展农田 水利建设等 寒潮 由强冷空气迅速入侵 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 温并伴有大风、雨雪、 冻害等现象 主要发生在冬半年,由 东北到西南依次变弱 使农作物和牲畜受 到冻害,交通、通讯 和建筑物受到很大 影响 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 或警报,及早防护 台风 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 洋面上的强烈发展的 热带气旋 每年的夏秋季节,东南 沿海的广东、海南、广 西、福建、浙江等省区 受影响 主要由强风、特大暴 雨和风暴潮造成 加强台风的监测和 预报,及时发布 台风预报和警报 【方法技巧】洪涝灾害问题的分析思路 1.洪涝灾害发生原因的分析思路 (1)来水大。影响因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入海口少;植 被——植被覆盖率低。 (2)排水不畅。影响因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河道弯曲,排水不畅;河道淤积;占用河道。 (3)调洪蓄洪能力差。影响因素: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2.洪水治理问题的分析思路 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思考,具体要求是: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中 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工程;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但对黄河 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游退耕还 湖结合起来。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50 页 共 121 页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五章 人口与环境 第 1 课时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合理容量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增长 (1)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a b 阐述人口增长模式 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人口增长模式 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典型分布地区 b 人口合理容量 3.环境的限制性 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 b 4.人口的合理容量 (1)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 (2)人口容量的特点 b b 考点一 人口增长模式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世界人口增长 在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中,表现为一条“J”形曲线。 2.人口自然增长率(a+b) (1)概念: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2)影响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影响人口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易错提醒】 某地(或某国)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不是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时候,只要自然增长率大于 0,人口数量 就一直在增长。 3.人口增长模式(b+加试) (1)图中,①代表出生率,②代表死亡率。 (2)类型及特点 模式 “高—高— 低”模式 “高—低—高”模式 “低—低—低”模式 社会发展时期 工业革命以前 工业革命以后 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欧洲自 18 世纪 中期至 19 世纪 末 20 世纪初 发展中国家自 20 世纪 50 年 代起至今 生产力水平 极为低下 有所提高 进一步提高 特点 出生率 极高 高 低 死亡率 极高 低 低 自然增长率 极低 高 低 平均寿命 短 延长 进一步延长 人口增长 极为缓慢 快速增长 缓慢,甚至出现零增长或负增长 原因 人口增长很大 程度上受自然 条件的制约 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医疗卫生 事业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幅度 增加,死亡率显著下降 现代科学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 进步,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人们 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变化,出生 率呈下降趋势 分布 热带原始森林 中的土著居民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英国、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51 页 共 121 页 【方法技巧】 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方法 人口增长模式 高—高—低 高—低—高 低—低—低 根据出生率、死亡率 及自然增长率判断 出生率、死亡率均在 4%左 右,自然增长率在 1%以下 出生率一般在 3%左 右,死亡率在 1%以上, 自然增长率在 2%左右 出生率、死亡率一般都 在 1%左右,自然增长 率在 1%左右及以下 根据坐标图类型判断 [原理理解] 1.人口问题 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性别比失调 定量 分析 60 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 10%;65 岁以上的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重 >7% 0~14 岁人口百分比在 40%以 上。60 岁及以上人口百分比 在 5%以下 性别比:指每 100 名女性所 对应的男性人口数量,出生 性别比正常值为 102~107 国家 地区 发达国家、我国部分 经济发达的城市或省区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 主要在我国 原因 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高;人们提倡晚婚 晚育,甚至不愿生育;出生率降低,死亡 率低,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中国:计划生育 出生率高、经济发展水平提 高、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 事业发展,导致死亡率大幅下 降,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生育 观念落后,人为的技术干预 因素等 影响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负担加 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独等 资源、环境压力大,医疗卫生、 教育、交通、住房、就业条件 改善困难等社会问题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措施 发达国家:鼓励生育、吸引移民。 中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 量,提高人口素质;发展社会 生产力,转变生育观念 加强对非法胎儿性别鉴别 的监管;大力发展生产力, 提高妇女地位,完善养老保 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转 变婚育观念 2.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1)主要人口问题 ①人口基数大、增长快;②农村人口比重大,人口素质低;③人口结构不合理,男性比例偏高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突 显;④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2)老龄化特点 ①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大;②高龄化趋势显著;③“未富先老”;④“空巢”老人(即独居老人和仅与配偶居住在一 起的老年人)迅速增加;⑤农村养老问题。 (3)人口政策 一方面,要严格控制人口的数量,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人口素质,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减轻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为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读图技巧】 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判读 1.读构成:可直接读出该地区不同年龄段所占人口的比例,以及男女比例差异。 2.定类型 人口金字塔图基本分为三种类型,如下图所示: ①年轻型(增长型)——年轻人比重大,塔形下宽上尖(甲图);②成年型(静止型)——除极老的老年龄组外,各年龄组 人数差别不大,塔形较直,只在高龄部分(即塔尖)急剧收缩(乙图);③老年型(缩减型)——年轻人比重小,中年以上 比重较大,塔形下窄上宽(丙图)。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52 页 共 121 页 3.读比重,判内容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所占比重或数量的计算,可分析判断考查内容: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 失调)、人口问题出现的原因(人口增长过快、老龄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人口政策等,人口性别比失调—— 生育观念、人口政策、工业发展需要、战争等)和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4.看特殊、析变化 考点二 人口合理容量 (必考) [基础梳理] 1.“人口爆炸” (1)含义:用来描述 20 世纪出现的世界人口急剧增长情况,反映近 100 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 (2)人口的指数增长:开始数量比较小,但很快就会急剧膨胀。 2.环境的限制性——资源问题(b) 产生的原因 世界人口急剧增长,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人类 生活水平提高、各种资源的人均消耗量显著增加;自然资源的有限性 资源问题的表现 土地资源 人均土地拥有量大幅度下降,土地承受的压力 越来越大;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显著减少 矿产资源 正迅速减少,甚至趋于枯竭 水资源 需求量增大,不合理利用及水体污染,导致短缺 森林资源 大面积毁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耕地沙化加快,大气污染加重,气候反常 限制性要求 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建立良性循环关系,实现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 3.人口的合理容量(b) (1)人口容量 概念:在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 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特点: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2)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易错提醒】 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地区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资源、环境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从 数值上看,环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53 页 共 121 页 [原理理解] 1.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是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具体分析如下: 概念 强调点 实质 体现 共同点 人 口 容 量 强调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 源环境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 量(极限人口) 一个 警戒值 生存 历史时期不同,制约因 素也不一定相同(不确 定),故具有不确定性; 但在具体时期,制约因 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 可进行相对定量的估 计,即具有相对确定性 人 口 合 理 容 量 强调在保证合理健康的生活水 平条件下,促进可持续发展前 提下的适度人口(最佳人口) 一个 合理值 发展 环 境 承 载 力 强调土地、淡水、森林等资源 能够供给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 模,承载量最小的因素成为该 地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一个 警戒值 生存 2.人口容量的影响因素 人口容量是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产物,其影响因素及其表现如下表所示: 因素 与环境人口容量的关系 资源丰富程度 首要因素,正相关 科技发展水平 正相关 经济发达程度 正相关 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关 地区开放程度 正相关 生活消费水平 负相关 第 2 课时 人口迁移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人口迁移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 a 1.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 2.理解人口迁移对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1)人口迁移的因素 (2)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 c b 考点一 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a) (1)人口变动的原因 ①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的数值大小。②人口机械增长,即迁入人口的增加值。 (2)人口迁移 ①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②分类 国际迁移: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 国内迁移: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c) (1)根本原因:不协调的人地关系。 (2)具体因素 推力(排斥力) 拉力(吸引力)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环境恶化、自然灾害 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好 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低 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多 政治因素 政局动荡、战争 优惠的移民政策 社会文化因素 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矛盾 良好的文化教育,家庭、婚姻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54 页 共 121 页 (3)经济因素往往起着重要作用 [深度思考] 1.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思路 (1)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成因分析: 差异 主要影响因素 时间差异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 地域差异 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年龄差异 青壮年人群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或婚姻因素;老年人群迁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 青少年人群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性别差异 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轻 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 文化差异 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入区一般劳动 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2)工业化、城市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中心,第二、三产业发达,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 的主要方向。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农村人口的迁移。 (3)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高端技术人才的迁入,加快了普 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也发生了变化。 2.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对迁出地 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迁出地的人地矛盾,合理利用 剩余劳动力;②提高经济收入,保护环境;③促进 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和文化的联系 往往造成人才外流、劳 动力减少等不利影响 对迁入地 增加迁入地的廉价劳动力,促进迁入地商品流通和 经济发展,促进迁入地第三产业的发展 对迁入地的自然和生 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 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考点二 世界及我国人口迁移 (必考) [基础梳理] 1.国际人口迁移(b) (1)19 世纪以前,由旧大陆到新大陆。 (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3)国际人口迁移的新表现 在目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了新的特点,其中科技移民、劳务输出和国际难民迁移是三种 常见形式。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55 页 共 121 页 2.国内人口迁移(b) (1)古代:受脆弱的农业经济、频繁的战争、自然灾害的影响而迁移。 (2)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流向及特点 时期 古代 新中国成立至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 80 年代中期以来 影响 因素 行政力量、战争、自然灾害 计划经济体制、户籍管理制度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特点 大批移民 有计划、有组织 自发的、流量大 流向 迁往社会环境和自然条件较好地区 从东部向中部;从东部、中部 向西北、东北、西南 中部向东部,西南、西北 向中部、东部 目的 逐水草而居,逃避战争、自然灾害等 开发工业基地、垦荒、支援边 疆建设 务工、经商,寻求更好的 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 意义 ①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②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③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 [原理理解] 我国的民工流现象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谋求发展,特别是涌向沿海各大中城市, 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 【方法技巧】人口迁移影响的分析思路 (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影响和对迁入地影响。 (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影响。 (4)从具体方面: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性别比、职业构成、产业结构、交通、社会治安、城市化等都有重要影响。 第六章 城市与环境 第 1 课时 城市空间结构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城市空间结构 1.城市区位分析 (1)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区位因素 (2)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 c b 1.分析影响城市形成和 发展的区位因素 2.理解影响城市功能分 区的因素 2.城市土地利用 城市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 a 3.城市功能分区和空间结构 (1)城市功能区的分类 (2)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a b 4.中心地理论 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观点 b 考点一 城市和城市区位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城市 (1)含义: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2)特点:具有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的特点。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56 页 共 121 页 2.城市区位因素(c+加试) 种类 因素 特点 城市区位 自然地理 区位 山脉、河流、湖泊、 海洋等 对城市的影响相对稳定 水源条件较好的山前平原或绿洲; 干支流汇合处或大河入海处等 经济地理 区位 铁路、公路、港口、 城市、工矿企业、 商品农业基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条件 的改善和经济空间格局变化而改变 矿产资源地;港口或边境;铁路枢纽等 政治文化 地理区位 国家政策、外交等 有一定的历史继承性 特定的行政单元空间 3.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b) (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河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特别提示】 (1)自然因素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2)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 相一致,即人口密度高、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城市密度也较高。(3)城市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且处于变化之中。 [深度思考] 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 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如下图所示。 考点二 城市土地利用与城市功能分区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城市土地利用(a) (1)城市土地利用 (2)城市土地利用的集聚效应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57 页 共 121 页 2.城市功能分区(a+b+加试) (1)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等。 (2)中心商务区 商业、服务、金融、贸易、信息等活动高度集中 建筑物以高层为主 交通运输便捷 零售商业发达 (3)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及分布 城市功 能分区 形 态 特 征 位 置 住宅区 占地面积大,是 城市最基本的一 项职能,工业革 命后出现分化 建筑质量上出现高级住宅 区;位置上高级住宅区与低 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高级住宅区 城市的外缘,与高 坡、文化区联系 低级住宅区 内城、工业区附近, 与低地、工业区联系 商业区 占地面积小,呈 点状或条状 经济活动最为繁忙;人口数 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 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 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 工业区 集聚成片 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 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 [深度思考] 1.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 2.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1)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由于地理位置、交通通达度的 不同造成了地租差异;二是城市各项功能活动(如商业、工业、住宅等)的付租能力往往随空间位置呈现出不同的变化 趋势。城市功能分区是地租水平与付租能力两方面的有机结合,如下左图所示: (2)交通通达度与城市功能用地的关系 交通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地租越高;交通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地租越低。具体如上图所示:①市中心(O 处): 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一般为商业用地。②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 路(如 OA、OB、OC、OD、OE、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 A、B、C、D、E、F 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 地租次高峰,多为商业用地。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 G 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一般为住宅用 地。④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 M 处):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58 页 共 121 页 【方法技巧】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局方法 【读图技巧】 地租曲线图的判读 (1)坐标图主要反映城市地租随距市中心的远近的变化,一般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但并非呈正相关,地租的起伏 还受到交通通达度等的影响。如下图: (2)立体图形象地展示了交通通达度对地租高低的影响,一般通达度越高,地租越高。如下图: (3)等值线图用地租等值线表示地租的变化,一般地租数值由内向外递减,但由于受交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等值 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弯曲处多受交通通达的影响。在局部地区还会出现闭合等值线,要结合图示信息从交通、 环境、高新产业、文化教育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下图中等值线弯曲是因为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59 页 共 121 页 考点三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必考) [基础梳理] 1.概念 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 2.中心地理论的主要内容(b) (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规模的大小与数量成反比。 (2)在一定的市场区域,各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为六边形,且各级中心地的六边形大小也不相同。 (3)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 3.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与空间分布的关系(b) 划分等级 服务的种类 服务级别 服务范围 城市数量 相互间距离 集镇 少 ↓ 多 低 ↓ 高 小 ↓ 大 少 ↓ 多 近 ↓ 远 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 [原理理解] 影响城市等级及服务范围的因素 城市等级的提高和服务范围扩大需要的基本条件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交通或丰富的资源条件支撑,另外人 口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如下表所示: 影响因素 影 响 表 现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优越,腹地广阔,服务范围 大,发展条件优越,潜力大 优越的地理位置能极大地提高城市等级,扩大服 务范围,如上海市的城市规模的变化过程与它所 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密切 资源条件 位于资源丰富地区的城市,能够获得 支撑城市进一步发展的资源条件 为城市发展提供丰富的物质(如粮食、副食品)条 件,丰富的劳动力条件,丰富的城市用地等 交通条件 位于交通枢纽上的城市,能够通过便 利的交通为更远的居民提供服务,使 其服务范围扩大 铁路枢纽城市、公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等 人口条件 城市为服务区的居民提供货物和服 务,服务人口要达到门槛人口 位于人口稠密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小;相反, 位于人口稀少地区的城市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第 2 课时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 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 b 2.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b 3.城市化特点 (1)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 (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b b 城市化过程对 地理环境的影响 4.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 城市化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 d 分析城市环境问题 的形成及解决措施 5.城市环境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 c 6.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b 考点一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必考) [基础梳理] 1.含义与标志(b) 含 义 标 志 人口 在空间上集聚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 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产业活动 土地利用 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60 页 共 121 页 2.城市化的意义(b) 【特别提示】 通常以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标志。 3.城市化的动力机制(b) (1)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城市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 (3)城市的兴起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较(b) 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起步时 间 早晚 早(英国最早,从 18 世纪中叶开始) 晚(20 世纪中叶以来) 原因 工业化早 国家独立较晚,工业化晚 目前速 度 快慢 趋缓(甚至停滞) 快 原因 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阶段 民族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 城市化 水平 高低 高 低 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高,带动了城市化进程 农村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城 乡经济发展出现巨大反差 城市人 口比重 大小 大(70%以上) 小(不到 40%) 原因 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 起步晚,城市化水平低 所处阶段 后期成熟阶段 初期阶段和加速阶段 动力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批 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民族独立运动的 胜利,经济迅速发展 问题 及原因 问题 逆城市化现象 城市发展不合理 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 提高,郊区基础设施完善 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原理理解] 城市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 1.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市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①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②注意观察城 市数量的变化;③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④是否形成城市带等。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 以直接判断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群。 2.判断城市化地区差异 城市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市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或发达地区,乙表示发展中国家。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61 页 共 121 页 考点二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d)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貌 改变原有地表形态 气候 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热岛效应 河流 破坏原有河网系统 生态 干扰和破坏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 (2)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土地利用 农业用地逐步演化为建设用地,形成城市功能分区 就业方式 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聚落景观 乡村景观被城市景观所取代 人类活动 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 文 化 改变地方文化,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环境问题(c+加试)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b) [深度思考] 1.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化过程表现为人口的转变、空间地域利用方式的转变、产业构成的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和转变完成后,对地理 环境带来深刻影响,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1)景观变化的影响 ①不利影响(右图) ②有利影响:合理的城市化可以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环境协调 发展,形成最佳人居环境。 (2)产业结构转变带来的影响 (3)城市化也会改变人们的地域联系方式和频率,以及文化和观念。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62 页 共 121 页 2.城市化问题的表现及对策 (1)问题及表现形式 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表现形式 环境质量下降 ①大气污染;②水污染;③噪声污染;④固体垃圾污染; ⑤光污染;⑥辐射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 ①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②交通事故频繁; ③公共交通发展缓慢;④停车场紧张 城市住宅问题 ①居住环境差;②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 ③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④出现贫民窟、棚户区 城市社会问题 ①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②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 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③老年人 问题(人口老龄化);④内城经济衰退 (2)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①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 业,建设卫星城。 ②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 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第七章 区域产业活动 第 1 课时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和地域联系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产业活动的区位 条件和地域联系 1.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现代产业活动的种类 (2)不同产业活动的主导区位 a b 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b 考点一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必考) [基础梳理] 1.影响因素:产业活动所具有的区位特征,与产业部门特点和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部门差异(a+b) 产业活动 区位条件 农业和矿业 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工业生产 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少,区位有多种选择 商业和服务业 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特别提示】 农业生产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而工业虽然也受土地、水、矿产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但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性更明显,所以工业生产具有地域上的灵活性和季节上的连续性。 [原理理解] 1.区位选择的因素、目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选择受产业的特点及科学技术的影响,各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差 异较大。主要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区位选择目的分析如下表所示: 产业类型 主要区位特征 原因 目的 农业 与自然环境 联系密切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条件优越的地区 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自然条件的地域分布影响农业 生产地域分布 合理利用土地优势,获 取更多的农副产品 矿业 矿产资源蕴藏丰富的地区 矿产开采活动的前提是矿产资 源的存在,同时经济效益与矿 产数量、品位、埋藏条件及周 围环境密切相关 利用区域矿产资源,促 进经济发展 工业 受自然条件限制少,更注重社会经济条件 等优势明显的区位 工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 件、能源和劳动力来自四面八 方,选择机会多 充分利用当地优势,降 低成本,占领市场 商业、 服务业 消费水平高,消费人群密集的区位 消费对象是人,并由人的消费 水平和消费数量决定生产效益 接近最大消费人群,增 大商品销量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63 页 共 121 页 2.影响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 影响产业活动的区位因素有很多,但不同的产业,会有不同的主导区位因素,具体如下表所示: 产业类型 主导区位 产业特点 制糖工业 原料 原料运输成本高 啤酒厂 市场 产品不便运输或运输成本高 煤炭开采 自然资源 受矿藏状况限制 服装、电子装配 廉价劳动力 需要劳动力数量多 卫星、飞机等 技术 要求技术水平高 荔枝种植 气候 受气候条件限制 考点二 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必考) [基础梳理] 1.产生原因 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方式(b) 表现形式 作用 生产协作 承担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 间;相对独立的零部件工厂之间 形成连续的生产链,如钢铁工业会形成以钢铁工 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 商贸联系 区际贸易和国际贸易 现代物流业对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起促进作用 科技与信息联系 科技发明和信息交流,尤其是互 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 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信息。加 强企业之间、区域之间经济协作,扩大技术交流 【特别提示】 具有生产协作联系的企业不仅有集聚现象,也有的存在空间上的分散现象。如许多企业在全球范围内 寻找最优区位,形成跨国公司经营方式。 3.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1)产业地域的形成 产业活动的地域分工导致某些产业的空间集聚。 (2)工业地域 ①规划建设:充分发挥地区优势,注重克服限制性因素。 ②发展原则:与当地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相适应。 ③布局要求:a.尽量发挥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地理区位、劳动力、科技人文等方面的优势。b.在条件较好的地方, 建设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 [原理理解] 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 1.生产协作联系 (1)生产协作的背景:随着产品和生产工序的复杂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品不可能再由一家工业企 业独立完成,并且生产配置和效益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增强市场竞争优势,生产部门间的协作 逐渐出现。 (2)生产协作的类型 ①多道工序之间的联系模式 一道工序生产的产品是另一道工序生产所需的原料,如右所示: A 工序 ――→产品 B 工序 ――→产品 C 工序 ――→产品 …… ②零部件工厂间的联系模式 由多家零部件生产单位提供不同的零部件给同一家产品生产单位,零部件生产单位间没有直接联系。如下所示: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64 页 共 121 页 2.商贸联系 随着产业活动地域分工的加深,工业企业之间的商贸联系日益频繁;商贸联系的形成、分类和作用如下表所示: 3.科技与信息联系 【特别提示】 产业活动的空间联系 在一个地域空间内,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部门都存在生产协作、商贸或信息联系,还有的生产企业之间存在空间上的 联系。如在我国许多经济开发区中的服装厂、电子装配厂、鞋帽厂之间没有生产协作关系,但它们在空间上相互集 聚,是为了共同利用当地的基础服务设施或廉价劳动力。 第 2 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农业区位因素与 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因素、科学技术 因素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d 评价农业地域类 型的区位条件2.农业地域类型 (1)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 (2)水稻生产的地区分布及区位条件 c c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自然条件(d):光照、热量、地形、土地和水分等。 2.技术经济因素(d):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 3.社会经济因素(d):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特别提示】 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对自然 因素可以适度改造,但有个“度”的问题。如陡坡不宜修梯田;在现代农业中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往往占主导地位。 [深度思考]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区位选择的影响 自然因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决定某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析 时可依据其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去分析,具体总结如下: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65 页 共 121 页 2.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中,市场、交通、科技、政策等决定农业生产的方式、水平、效率,所以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是决 定性因素,图析如下: 3.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 技术、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方法技巧】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方法 1.总体评价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例如:下图为“我国五个重要农业区域分布图”,试评价 A、C、D、E 四地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B 地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优势条件。 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依分作答(条理清晰)”;二是“利弊 均等,客观公正”。 2.关键因素法 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 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 (1)主要因素:指一区域符合某种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所有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限制性因素:指不能满足农业生产所需的因素,如西北地区水源缺乏,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3)主导因素:指对某种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没有该因素,就不可能有这种农业生产的分布,它可能是最 突出的优势因素,也可能是限制性因素。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66 页 共 121 页 下面是部分典型地区农业的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 典型农业(农作物) 热量 青藏高原的青稞、珠江三角洲地区一年三熟的作物、海南岛的天然橡胶 水源 河西走廊的粮棉、河套平原的种植业 地形 横断山区、我国东南地区的立体农业 土壤 东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 市场 城市郊区的乳牛、花卉、蔬菜 交通 冬季,海南岛的蔬菜供应到北京地区 技术 无土栽培,冬小麦、水稻种植区界线北移 考点二 农业地域类型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述(c+加试) (1)概念:不同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 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2)分类依据:农业生产条件、特点、潜力、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3)常见类型 热带种植园农业 地中海式农业 混合农业 农业等 (4)主要标志: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 【易错提醒】 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类型强调农业部门结构,如种植业与畜牧业等;农 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水稻种植业等。 2.案例——水稻种植业(c+加试) (1)生态习性:喜温喜湿,生长过程需要充足的光照、热量和大量的水分。 (2)生产特点 生产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投入比较多的劳动力 不太适合大规模的机械化经营 劳动生产率不高,比较适合个体农户经营 (3)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非洲的埃及和尼日利亚,南欧的一些地区,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 区,南美洲北部也大面积种植水稻。 [深度思考]1.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分布 2.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3.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 特点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专业化程度高 商品率高;机械化和科技水平高; 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大城市周围 典型地区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及 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区位优势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交通便利 气候温凉湿润,适宜多汁牧草生长; 人口、城市众多,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先进的科技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67 页 共 121 页 4. 【易错提醒】 (1)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的主要产品不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生产肉制品,而乳畜业主要生产奶制品。 (2)混合农业是农业不同部门的结合,农业部门主要有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因而种植业中的不同作物 混合(如小麦、玉米等),不能称为混合农业。 (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中小麦种植和牧羊活动的忙季不同。小麦种植忙碌期分别为犁地(1、2)月、播种(3~5)月和收割 (10~12)月,即小麦的忙碌表现为秋种夏收;而牧羊活动的忙碌季节又是小麦生长季节(冬季),即配种和剪羊毛(6~9 月)。 第 3 课时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工业区位因素 与工业地域联系 1.工业区位因素 (1)工业区位的三大主要因素 (2)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 (3)环境与工业布局的关系 b d c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2.阐述工业地域的形成 条件和发展特点2.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 (1)工业联系的主要方式 (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集聚的影响 b b 考点一 工业区位因素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工业区位 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2.影响工业区位的三大因素(b) 三大 因素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运输 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原料产 地;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 土地 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 异,对需要较多土地的工业企业尤为重要 集聚 靠近其他经济活动,有利于共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相关产业集 聚,一方面能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 面可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特别提示】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很多,但往往在其生产成本构成中占比重最大的因素或限制性因素成为该工 业的主导因素。 3.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d+加试) 企业和政府在进行厂址选择时,为获得最佳效益,需要考 虑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 政策、技术、信息、环境等多种因素,具体如右图: [深度思考]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68 页 共 121 页 1.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从经济效益看,工厂应当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某种工业的区位 选择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只能有一个或几个,那么这类工业的区位选择就以其主导因素为指向(或导向),如下表: 工业部门类型 工业特点 部门举例 区位选择原则 区位选择理由 原料指向型工业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原料成 本较高的工业 甜菜制糖厂、甘蔗制 糖厂、水产品加工 厂、水果罐头厂等 接近原料产地 (原料>产品)节 省运费,减少损 失或废弃物 市场指向型工业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产品成 本较高的工业 啤酒厂、汽水厂、家 具厂、印刷厂、石油 加工厂、棉布厂等 接近消费市场 (产品≥原料、体 积增大)节省运 费,减少损失 动力指向型工业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的工业 钢铁、冶金(如炼铝 厂)、化学等重工业 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 厂或水电站) 能耗大 廉价劳动力指向 型工业 需要投入大量劳动 力的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 配、皮革加工、制伞、 制鞋等工业 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 动力的地区 耗体力多、廉价, 技术要求不高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要求高的工业 集成电路、卫星、飞 机、精密仪表等工业 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 发达地区 技术高,利于开 发新产品 2.工业指向类型易错易混辨析 工业区位选择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在分析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时,不能生搬硬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原则 特殊案例 电子装配、服装加工 属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微电子(集成电路)、高级时装则属技术指向型 大庆、辽阳的石化工业属原料指向型 南京、北京的石化工业则属市场指向型,广东发展石化 工业除接近市场外,还利用其海运优势运输原料和产品 铜矿石品位低,运输量大, 粗铜冶炼宜接近原料产地 精解铜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需要靠近火电或水电基地, 而铜制品厂则要接近市场地 瓶装饮料厂一般要接近消费市场 但从长远来看影响其布局的主导因素是水源 普通家具厂因产品不便 长途运输,需接近市场 在林区建立的家具厂则属于原料指向型,跨国公司在我 国沿海设立高档家具厂则是为了利用廉价土地、劳动 力,降低成本,占领市场 乳品生产基地属于原料指向型 北京、大庆液态奶基地的落成则是为了接近市场 棉纺织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 上海地区的棉纺织工业则属市场指向型 考点二 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环境与工业布局的关系(c) 1.环境质量是投资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2.环境污染的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厂的生产成本和经营效率。 3.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与废弃物排放量关系可用指数曲线表示。 [深度思考] 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已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工业区位选择应根据工业部门对环境条件的 要求和环境污染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环境要求 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 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 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自来水厂、 啤酒厂 污染程度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 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汽车制造业 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石化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69 页 共 121 页 区位选择要求 举例 污染类型 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应选择在:①主导风向的下风向(下 图 1);②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下图 2);③当地最小风频风 向的上风向(下图 3) 水泥厂、 酿造厂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 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 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钢铁厂、 发电厂 大气污染企业的区位选择示意图 考点三 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工业联系(b) (1)工业生产系统 组成:原料投入、生产活动和产品产出三部分 类型:包括全球生产系统和地方生产系统 (2)工业联系的表现: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形成全球生产系统和地方生产系统。 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b) (1)工业转移 ①原因: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不同,而且在不断发展变化,工业布局 相应地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 ②表现 世界制造业重心的转移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2)工业集聚 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几乎是由少数地区供应的。 3.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 (1)开发区:我国开发区在引进资金和技术、加强国际经贸交流方面成就显著。 (2)专业化产业区:同一个工业部门的企业相对集聚,分享了专业化协作、专业商场营销网络、社会化服务等好处。 [原理理解] 1.用表格比较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 工业转移 工业集聚 原因 由于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 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是不 同的,而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工业 布局相应地会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 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 业化的服务,发展中国家难以取代,一些 发达国家维持着垄断地位 表 现 制造业 英国→德国→美国→日本→东亚、拉 美→我国东部沿海 美国硅谷的信息技术产品、法国的高档化 妆品、瑞士的名牌手表、日本的数码电子 产品和德国的高级轿车劳动密集型 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东南亚的一些 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70 页 共 121 页 2.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关系 第 4 课时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交通运输 布局及其 对区域发 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 (1)交通运输对聚落形成和空间布局的影响 (2)交通运输条件变化与城镇分布和发展的关系 c b 分析交通运输条件 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 b 考点一 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 (必考) [基础梳理] 1.概念:是指利用各种运输工具,使旅客、货物沿着特定线路实现空间位移的过程。 2.作用:是连接生产与消费、城市与乡村、各地区和各部门的重要纽带。 3.现代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 4.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比较(b) 方式 优 点 缺 点 适合运输的货物 铁路运输 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 素影响小,连续性好 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 大,短途运输成本高 大宗、笨重、长途运输 的货物,如矿石、金属、 木材、牲畜等 公路运输 发展最快,应用最广,机动灵活,周转 快,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适应性强 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 短程、量小的货物 水路 运输 河运 历史悠久,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 速度慢,灵活性、连续性差,受自然 条件影响大 大宗、远程、时间要求 不高的货物,如粮食、 矿产等海运 航空运输 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最快捷 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投资大, 技术要求严格 急需、贵重、运量不大 的物品 管道运输 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流,损耗小,连 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运量大 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 原油、成品油、天然气 等气体或液体状货物 [原理理解] 1.交通运输方式的确定 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根据货运的需要,先看距离是远还是近,再看运量是多还是少,运费是贵还是便宜,最 终用优选法来确定运输方式。 运距 短途——公路(活物、鲜货) 远路 航空 铁路 水运 运量 小——航空 大 铁路——高 水运——低 运费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71 页 共 121 页 2.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的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是交通运输线路的基础因素,其影响逐步减弱。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地 形 平原 对线路的限制较小,选线时要尽量少占耕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山地 线路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复杂地区,在陡坡上修成“之”字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 线路应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以减少桥涵总长度 地质 注意避开断层地带和滑坡、泥石流多发区,特别是开凿隧道时应尽量避开断层地带,从背 斜部位穿越 气候 工程设计应特别注意沿线的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以及冻土、积雪的深度等, 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低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交通运输线路的决定性因素,而技术始终是交通运输线路建设的保障因素。 经济因素 合理布局交通运输线路,促进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线和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 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 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社会因素 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等 技术因素 使运输网伸展到更广阔的范围,克服自然条件对线路建设的障碍,并减少其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威胁 3.交通运输点的区位选择 (1)港口区位因素分析 (2)航空港: ①区位影响因素: 区位因素 影响分析 自然因素 受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影响较大 社会经济因素 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人流、物流频繁地区最为有利 ②选址要求:地形开阔平坦,坡度适当,低云、雾和暴雨天气较少,风速较小,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距城市较 远的地方。 【读图技巧】 交通运输布局图的判读 (1)求同存异构建思维线索 求同——交通运输线和站点的区位选择都受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 术因素的影响,因此要用综合的观点分析区位因素。 存异——根据交通运输线、点区位选择的不同要求,构建相应的区位分析 微观模型,如港口区位分析应重点考察航运条件(港阔水深)、停泊条件(风 浪较小)、筑港条件(地势平坦开阔)、腹地条件(广阔而经济发达的腹地)、城 市依托。 (2)观图知地整合区位信息 区位分析类问题的解决多依赖于对所给图示信息的判断分析,因此要按照 区位因素从图表中充分提取有用信息。以交通运输线为例:从区域图中提 取地形、地质、河流等区位信息,分析比较自然条件对线路选择的影响。 从图中整合资源、人口、城镇分布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区位信息,对区域运 输需求做出综合分析,说明交通运输建设的必要性。以考点母图为例,重 点关注以下问题: ①影响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的决定因素和不利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大风、暴雨、大雾等多变的海洋气象;潮 汐、风浪等复杂的水文条件;大桥距离较长;复杂的海底地质条件;海水的腐蚀性较强等)。 ②上海在洋山建设新港的主要区位优势。(港区具备深水条件,距国际航线近;岛屿众多,港区发展预留空间大;腹 地纵深广阔。) ③长江三角洲城际轨道建设的意义。(增强各城市间的联系与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资源合理配置与 产业合理分工。)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72 页 共 121 页 考点二 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的影响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交通运输与聚落的形成(b) 2.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b) 历史 差异 古代 我国北方地区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南方聚落多临水分布 近代 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 地区 差异 北方地区 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 南方地区 聚落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3.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b) (1)水运与城镇 古代著名的大都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 在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城市相对密集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2)铁路与城镇:铁路的修建,可以促进一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如我国的一些新兴的交通枢纽城市是在铁路交通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与城镇 ①作用: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②实例: 京杭大 运河 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带动了扬州、 济宁、聊城等城市发展 严重淤塞后,城市发展明显受阻 ↓ 京沪线建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 [原理理解] 交通运输对聚落影响 聚落分布与空间形态的发展变化与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密切相关,可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聚落分布和空间形态的影响 (2)交通运输布局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73 页 共 121 页 考点三 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基础梳理] 1.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的关系(b) (1)交通运输对商业布局的影响主要通过人流和物流来体现。 (2)商业中心的繁荣会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2.商业中心与商业网点(b) 商业中心 商业网点 职能 是地区和城市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由若干个商店组成,满足人们日常购物的需要 区位 通常位于区域的核心位置,对交通运输要求高 多散布于居民区或广大乡村 原因 交通便捷,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 于人流的集散 便于为消费者提供日常购物服务 3.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表现(b+加试) [深度思考]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选址的影响 2.交通运输对商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特别提示】 商业中心的形成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 (1)在它的周围要有一个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前者决定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后者决定于人口密度、数量 和消费水平)。 (2)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第八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 1 课时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人类面临的主 要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的概念和成因 (2)环境问题的分类 b a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b 人地关系思想 的演变 3.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a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74 页 共 121 页 考点一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必考) [基础梳理] 1.概念(b)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原因使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并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造成影响和破坏的问题。 2.类型(a) 环境污染问题 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生态破坏问题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b) (1)环境污染及其衍生出的问题 ①环境污染问题 表 现 原 因 典例或分布 大气污染 水体污染 土壤污染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 药任意排放 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泰晤士河上的悲 剧、部分农业区的“有毒农作物” 固体废弃物污染 (垃圾污染) 生产和生活中的大量垃圾随意堆放 太原矿区的煤矸石随意堆放 噪声污染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等 许多城市噪声超标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物质泄漏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 海洋污染 各类污染物排入海洋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九州岛水俣湾汞污 染、海上石油泄漏 ②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表现 原 因 典例或分布 全球变暖 自然:气候的变化 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乱砍滥伐森林 全球 臭氧层破坏 自然:太阳活动 人为:大量排放氟氯烃等消耗臭氧的物质 两极和青藏高原上空 出现臭氧层空洞 酸雨 自然:地形造成酸性气体不易扩散 人为:燃烧矿物燃料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 世界:西欧、北美、日本 中国:南方地区 (2)生态破坏问题 表 现 原 因 典例或分布 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滥伐森林 巴西热带雨林遭破坏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 自然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趋势 与沙尘暴、巴比伦王国的消失 土壤盐碱化 不合理的灌溉等 黄淮海平原的次生盐碱化、内陆干旱区原生盐碱化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生存环境遭 到破坏或过度捕猎 等原因 过度捕猎华南虎、藏羚羊,湿地、森林破坏等 (3)自然资源衰竭问题 表 现 原 因 典例或分布 水资源短缺 水质污染、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及降水少 华北平原的春旱 土地资源短缺 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等 耕地减少、草场退化 能源短缺 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东部地区能源短缺 [原理理解] 环境问题产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的分析方法 1.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人为原因引起的,而自然原因有时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 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污染物不容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 (2)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 (3)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流速缓慢,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75 页 共 121 页 2.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不同的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 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 (2)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 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 (3)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 用等)两方面入手。 考点二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必考) [基础梳理] 1.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a) 2.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a) 时 间 人地关系理论 主要核心思想 19 世纪 地理环境决定论 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 20 世纪初 可能论 人对环境具有适应与利用的选择能力 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后 和谐论(人地协调论) 人类应主动谋求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和谐,使人地之间得到 协调发展 20 世纪 80 年代 可持续发展论 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 第 2 课时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与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可持续发展的 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a b 协调人地关系 的主要途径 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a 3.控制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b 4.转变发展模式 (1)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2)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的特征 b b 5.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b 考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必考) [基础梳理] 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背景 ①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地球提供自然资源的能力和环境的自净能力都 是有限的。 ②若沿用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人类最终将因资源枯竭、生态失调、环境恶化而陷入绝境。 (2)行动纲领:《21 世纪议程》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76 页 共 121 页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b) (1)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公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 展构成威胁。 (4) [原理理解]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在反思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后提出的,其内涵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仍是“发展第一位”,即发展的观念 2.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即环境的观念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因此,环境保护是基本目标。 3.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依赖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即公平的观念 不仅是代内区际间要公平,不能互有损害;而且代际之间也要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生存和发展为 代价。 4.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也需依靠相互尊重,即权利的观念 人类与环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富有人群与贫穷人群,不论哪一部分,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考点二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必考) [基础梳理] 1.控制人口规模(b) (1)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地位: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b) 发展模式 目的 生产与消费方式 影响 传统的经济 发展模式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 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 环境危机 可持续的 经济发展模式 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 资源的永续利用 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 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 【特别提示】 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不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 “资源——产品——废弃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生产循 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77 页 共 121 页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b) 资源类型 可持续利用措施 土地资源 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工矿废弃地复垦等 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妥善保护森林资源 水资源 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海洋资源 伏季休渔、禁止滥捕、污染治理 4.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a) (1)协调人地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 中国家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2)个人参与:维护生态平衡,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原理理解] 1.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 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实现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 济活动的生态化。 (3)适度消费 生态环境及资源是有限的,适度消费提倡满足基本需求条件下的适度、适量消费,减轻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实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1)工业模式——清洁生产 ①基本内涵:从生产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克服传统工业生产只重视末端治理的弊病。 ②主要效益:实现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产过程中控制了大部分污染;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等方面 大有作为。 (2)农业模式——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把保护生态环境和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维 护农业生态平衡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它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①发展措施: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遵循生态平衡规律,开展综合利用;广开源流,充分利用清洁、可再生的新 能源。 ②优势特征: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各业互补互利;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经济效益好;降低污染、净化环 境,有益于人体健康。 ③发展方向:通过生态农业建设,逐渐步入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经营、清洁化生产的良性发展轨道;充分利用生态 农业的优势发展无污染的绿色食品、观光农业和生态旅游。 ④典型代表:北京留民营村生态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实行资源综合利用,开发新能源。 【方法技巧】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1)分析区域区位特征、地理环境形成与特征、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从区域自然环境、资源条件、交通、科技、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来进行分析。 (3)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经济结构、人力资源和对外开 放程度等。 (4)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促进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农业发展;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工业发展;旅 游资源——旅游产业发展)。②发展科技,加速科技进步,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 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国民经济效益等,都依赖科技创新,即要转变经济的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化经营。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文明 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⑤促进对外开放。⑥发展教育,计划生育,控制人 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防治各种环境问题。⑧科学防御自然灾害,建立防灾减 灾体系。 (5)区域协调发展:①发展交通通信、商业贸易等(促进商品流通、经济交流,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②资 源的跨区域调配(如南水北调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等)。③产业转移(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优势互补)。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78 页 共 121 页 【读图技巧】 循环经济关联图的判读 1.解读图表 循环经济关联图主要呈现形式有三类:一是体现人口、资源、环境关系的关联图(如图 1);二是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关联图(如图 2);三是工业园区工业部门间关系或产业关联、生产流程关联图(如图 3)。 图 1 中字母的含义:a 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b 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c 表示提供 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给人类消费,为消费活动;d 表示废弃物排放。 图 2 中符合该循环系统的①②③④⑤的含义分别是:水窑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该农业科技园的 核心是乳畜业,商品率高是其突出特点。 图 3 该循环系统中 a、b、c、d 依次为: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该生态工业园实现了清洁生产、 经济发展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协调。 2.方法技巧 在循环经济关联图中,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关键环节法和代入尝试法是突破此类试题的有效方法。 (1)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把握关联图示意的地理事物主体是什么; (2)在头脑中回想这类地理事物的形成或演变过程,注意找出突破口; (3)观察图中的箭头指向和已知框中提供的有效信息,理清逻辑关系; (4)将首先确定的地理事物填入框中,以增添更多的有效信息,加速问题的解决; (5)将已初步完成的关联图按箭头连接关系,重新理顺一遍,以弥补可能出现的漏洞,确保答案的正确性。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79 页 共 121 页 第三部分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 1 课时 认识大洲与地区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认识大洲 1.认识大洲 (1)亚洲地理位置的特点 (2)亚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b d 1.归纳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2.阐述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3.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 动的相互关系认识地区 2.认识地区 (1)欧洲西部地理位置的特点 (2)欧洲西部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b c 考点一 亚洲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大洲和大洋(b) (1)填图:在方框中填写大洲、大洋的名称。 (2)填表:对照上图,完成大洲界线对比表。 大 洲 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 A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 B 巴拿马运河 非洲与亚洲 C 苏伊士运河;红海 亚洲与北美洲 白令海峡 南美洲与南极洲 德雷克海峡 2.亚洲的地理环境特征(d+加试) (1)图中字母表示的地理事象 a 阿拉伯海,b 阿拉伯半岛,c 马来群岛,d 青藏高原,e 德干高原,f 温带大陆性气候,g 亚热带季风气候。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80 页 共 121 页 (2)亚洲的自然环境特征 位置 地跨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大的大洲 地形 以高原、山地为主,中部高,四周低 气候 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河流 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水能资源丰富 [深度思考] 1.亚洲各区域的地理特征比较 区域 位置范围 地形 气候 居民 经济 东亚 西部内陆多高原、 山地,东部沿海多 平原、丘陵 东部:温带、亚热 带季风气候;西部: 温带大陆性气候和 高原山地气候 黄色人种 沿海经济发 达,西部畜 牧业发达 东南亚 中南半岛山河相 间,南北纵列分布; 马来群岛多火山 高温多雨;热带季 风和热带雨林气候 黄色人种;多 信佛教 水稻种植业 和热带种植 园农业 南亚 北部喜马拉雅山 脉,中部印度河和 恒河平原,南部德 干高原 全年高温,分旱、 雨两季,热带季风 气候 白色和黑色人 种;佛教和印 度教源地 民族工业发 展快,已形 成完整的工 业体系,耕 地面积广 中亚 以丘陵、平原为主, 地势东南高、西北 低 冬冷夏热,降水少, 温带大陆性气候 白色人种,多 信仰伊斯兰教 荒漠畜牧 业,灌溉农 业;矿产资 源丰富 北亚 西西伯利亚平原, 中西伯利亚高原, 东西伯利亚山地 冬季长而寒冷,夏 季短而温暖,温带 大陆性气候 白色人种 新西伯利亚 工业;河谷 农业 2.亚洲地形、气候与河流之间的联系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81 页 共 121 页 【特别提示】河流水系特征 河流水系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源地、流向、流程、流域面积、支流(多少、形状)、河道特征(宽窄、深浅、曲直)等。 【方法技巧】区域定位的常用方法 (1)根据经纬度及经纬网定位。 (2)通过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定位 国家、地区都有自己特殊的轮廓特征,河流、湖泊也有自己的形状。 (3)根据周围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 有些地理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其周围事物可以作为判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对位置进行综合分析来定位。 (4)依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来定位 例如,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河流径流量变化的分布规律,地貌特征的分布规律,农作物的分布规律,人口的分布 特征等。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物所在的空间 位置。 (5)特殊地理事物或区域景观定位法 例如:标志性建筑: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还有热带雨林景观、热带草原景观、苔原 景观等,这些都可以用来确定区域位置。 (6)用图例、注记、比例尺等图中信息辅助判断定位法 图中河流、山脉、等高线、沙漠等图例、注记;比例尺大小确定区域范围大小;考题中特殊的地名信息等。 考点二 欧洲西部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自然地理环境(b+c+加试) (1)地形 ①平原:a 西欧平原、波德平原。 ②山地:b 阿尔卑斯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 (2)典型地貌:冰川地貌广布,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3)气候 北部为寒带气候 中部沿海和平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 内陆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部是地中海气候 (4)河流 c 莱茵河——航运繁忙 多瑙河——流经国家最多 2.人文地理特征: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传 统的畜牧业;繁荣的旅游业。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82 页 共 121 页 [深度思考] 1.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 欧洲西部 区域 定位 地形 以平原和山地为主,深受冰川作用影响。主要地形区:波德平原和西欧平原;斯堪 的纳维亚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勃朗峰、巴黎盆地 气候 深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多,季节分配均匀 河流湖泊 河网密布、水量充沛;多瑙河是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莱茵河水量丰富,水位 变化小;泰晤士河、塞纳河也为本区重要河流 经济 经济发达,对外贸易发达;世界著名的工业密集地带;农业发达,畜牧业占较大比 重;挪威渔业发达;瑞典林业和工矿业发达;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工业发达 2.欧洲西部海洋性气候的成因及影响 3.其他重要地区 (1)中东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与经济发展 (2)非洲气候特征及成因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83 页 共 121 页 第 2 课时 能源和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认识地区 认识地区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 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d 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考点一 煤炭与鲁尔区 (必考) [基础梳理] 一、煤炭与鲁尔区的繁荣(d) 1.区位优势 (1)丰富的煤炭资源与水资源。(2)便捷的水陆交通。 2.工业结构(d) 以重工业为主,核心工业部门有采煤、钢铁、化学和机械制造业等。 二、煤炭与鲁尔区的衰落 衰落原因 衰落表现 后果 廉价石油的竞争 煤炭开采量下降,煤矿大量关闭 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走向衰 落,出现严重的发展危机 世界范围严重的钢铁危机 钢铁企业大量关闭,传统钢铁生 产向欧洲以外的子公司转移 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 阻碍经济发展 技术的发展 钢铁、汽车、造船业需要的劳动 力减少 [深度思考] 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 影 响项目 表 现 丰富的煤炭资源 鲁尔区煤炭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煤层埋 藏浅,利于露天开采)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 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 离铁矿区较近 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 来自瑞典,鲁尔区离它们都较近 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 水源充沛 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 供了丰富的水源 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结合,促进了鲁 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 便捷的水陆交通 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 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莱茵河、鲁尔 河、利珀河及四条人工运河联成一体, 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 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 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 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 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 2.鲁尔区的工业部门及工业联系 鲁尔区是采矿型的工业区,其工业部门与资源基础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内容如下图所示: 【方法技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思路 资源开发条件评价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主要分析储量的多少和开采条件(资源丰富、 埋藏浅或露天、地质条件好的地区易开采)。社会经济条件一般包括交通、本地市场需求量、距外地市场的远近、经 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等。评价时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84 页 共 121 页 考点二 鲁尔区的新发展 [基础梳理] 鲁尔区的新发展与振兴(d+加试) 从鲁尔区面临发展危机开始,就开始了整治并寻求新发展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措施 具体做法 改造传统工业 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减少企业数量,扩大生产规模 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引进和发展新兴工业及服务业,使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 调整工业布局 新企业安排在核心地区的边缘地带,钢铁企业布局在莱茵河沿岸港口周边地区 发展科技与交通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络;建立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 治理与保护环境 整治河流,控制大气污染,美化环境,加强环境管理 【特别提示】 我国东北工业基地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德国鲁尔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振兴东北工业基地我们 可以借鉴鲁尔区的主要经验:对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引进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大科技投入,研制新工艺、新产 品;加大环境污染的治理等。 [深度思考] 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 实施的各项整治措施是针对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的。 鲁尔区是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为基础形成的工业区典范,其发展变化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历经“繁荣 —衰落—振兴”三个阶段。 鲁尔区整治振兴之路为其他类似工业区提供了良好的指导和借鉴。在我国,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表现最明显,因而 在分析其衰落的原因和改造的措施时,可以运用鲁尔区的知识,这就是知识迁移能力,同样对其他重工业也是适合 的,但是在迁移知识时应当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合适则用,不合适则不用。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85 页 共 121 页 第 3 课时 认识国家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 要求 加试要求 认识国家 认识国家 (1)美国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 (3)美国区域发展的三个阶段及主要特点 (4)美国农业生产布局最主要特征 (5)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含义 (6)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a b b a b d 1.归纳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 2.阐述区域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3.分析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 动的相互关系 4.阐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考点一 美国的地理特征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美国自然环境的主要特点(b) (1)地形区:图 1 中 a 阿巴拉契亚山脉,b 中央大平原,c 落基山脉。 (2)气候:图 1 中 d 温带大陆性气候,e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f 温带海洋性气候,g 地中海气候。 2.农业生产专业化(a+b) 图 2 中农业带:a 玉米带,b 小麦区,c 棉花带,d 乳畜带。 3.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位于旧金山东南的硅谷,是美国兴起最早、规模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4.城市:图 2 中 e 纽约,f 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g 休斯敦。 [深度思考] 1.表解美国的地理特征 美国的地理特征 自然环境 空间定位 地形 西部高山,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平原占一半以上,耕地面积广大 自然环境 气候 温带面积广;地形对西海岸及东部地区影响巨大 水文 密西西比河及五大湖;灌溉、航运、发电便利 矿产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铜、铁等丰富 社会经济 工业 现代化水平高;主要分布于东北部、南部、西部三大工业区 农业 现代化和专业化程度高;从事农业人口少;输出农产品最多 人口与城市 人口已超过三亿;大西洋沿岸、五大湖、太平洋沿岸三大城市带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86 页 共 121 页 2.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和澳大利亚 (1)日本 (2)俄罗斯 (3)印度 (4)巴西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87 页 共 121 页 (5)澳大利亚 【特别提示】澳大利亚大陆的气候、植被分布特点及成因 (1)澳大利亚大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降水从北、东、南三面由沿海向内 陆呈半环状递减,植被也相应呈半环状分布,由沿海向内陆依次为森林 带、草原带、荒漠带。 (2)成因 ①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大部分地区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 控制下,炎热干燥。 ②南部、西南部位于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下,为地中海气候。 ③北部夏季来自赤道的西北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冬季受东南信风控制, 为热带草原气候。 ④东南沿海受暖流影响,比较湿润,形成亚热带湿润气候;东北部常年 吹东南信风,受地形和暖流影响,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最南 端常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⑤西部沿海受东南信风(离岸风)和副高控制,加上沿岸的寒流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受副高控制,形成干燥 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 ⑥大分水岭西侧,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气候干旱。 考点二 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地区专门化 (必考) [基础梳理] 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a) (1)自然条件 气候 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配合较好 地形 中部是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 肥沃(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 水源 有密西西比河和五大湖提供充足的水源 (2)社会经济条件 ①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经济效益对农业区域专门化起决定性作用。 ②完整而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和出口,促进了生产区域专门化的发展。 ③国家政策与法规等。 【特别提示】 美国农业生产的自然障碍 美国本土大部分处于中纬度的温带和亚热带,因此热量条件难以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由于地形南北纵列分布, 冬季北方冷空气极易顺中部平原南下,甚至侵袭到墨西哥湾沿岸,使农作物易遭受低温冻害影响。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b) (1)含义:一个地区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畜产品,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专业生产区。 (2)依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 (3)美国农业带(区)的划分:①乳畜带;②小麦带;③玉米带;④棉花带;⑤水果和灌溉农业带;⑥畜牧和灌溉农业 带;⑦混合农业带;⑧亚热带作物带。 (4)目的:合理布局种植业和畜牧业,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意义:充分发挥农业自然资源优势,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科技和 农业装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88 页 共 121 页 [原理理解] 1.美国农业生产条件及影响 2.美国农业带分布及形成条件 农业带名称 分布范围 形成的条件 乳畜带 东北部和沿五大湖各州 纬度高,气候湿冷,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靠近东北部工业区,人口稠密,有巨大的消 费市场 小麦带 中部和北部 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玉米带 乳畜带以南,中部 40°N~45°N 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夏季高温,雨热同期 棉花带 东南部 35°N 以南 热量充足,光照丰富 水果和灌溉农业带 太平洋沿岸和地中海气候区 夏季高温少雨,有利于糖分积累 畜牧和灌溉农业带 西部落基山和高原盆地 地广人稀,草场广阔 混合农业带 乳畜带以南棉花带以北 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亚热带作物带 墨西哥湾沿岸 气候湿热,雨热同期 考点三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和途径(d+加试)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89 页 共 121 页 [深度思考] 1.美国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 题 措 施 水资源缺乏 发展节水农业,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水土流失 植树造林 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 病虫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 土壤肥力下降 休耕与轮作 土壤侵蚀 免耕 粮食短缺 基因工程 (2)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政策 核心内容 限耕政策 分配和限制农场主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 休耕政策 对生产严重过剩的农产品所使用的耕地实行休耕 补贴政策 对农产品实行价格补贴和农作物灾害保险补贴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 通过扩大农地、草地、湿地等保护面积,加大对耕地保 护、水利设施等方面投资,以改善土壤状况和环境质量 2.我国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①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农业生 产;②促进农业全面发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①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 ②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 ③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改良不利于农业耕作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盐碱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读图技巧】 区域农业生产图的判读 (1)进行空间定位,根据经纬度及相关地理事物确定区域位置。如上图中南部地区为祁连山地,北部为河西走廊。 (2)分析区域特征,如上图中南部山地海拔较高,地势南高北低,黑水河大致由东南流向西北。由年等降水量线数值 判断该区域气候干旱。 (3)分析农业生产条件,例如从自然条件来看,该区域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河西走廊夏季热量充足;有祁连山冰 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提供水源;河西走廊地势平坦、农作物土壤肥沃等。由于离冬季风的源地较近,而受低温冻害影 响。 (4)分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如河西走廊农业生产中的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水资源不足等问题。 (5)探究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如发展生态农业,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90 页 共 121 页 第 4 课时 区域差异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区域差异 (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 区、青藏高寒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2)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3)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4)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 (5)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 b b b b c 比较不同区域的差异 考点一 区域的主要特征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四大地区的差异(b+加试) (1)产业结构差异: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高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为主导,但在中、 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2)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在东部地区,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 勃发展,但在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仍然是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从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分布密度来看,东部地 区和东北地区远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3)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而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程度则比较低。国 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系,尤其是成功地与周边国家进行了广泛的经贸合作。 [深度思考] 区域差异比较 对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找出区域间的差异,是分析区域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地采取开发治理措施的前提。区域差异 的分析则应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出发,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对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分 析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差异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任何地貌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区域由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不同,所经受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形式及其组合不同,从而导致地貌的区域差异。 (3)河流水文差异的形成 (4)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 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2.人类活动因素差异 人类活动 差异成因 具体表现 农业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工业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人口 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 开发历史、开放程度等社会条件差异 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 城市 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 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 等差异 交通 地形、位置、经济、人口等差异 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等差 异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91 页 共 121 页 【方法技巧】 对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的一般步骤 (1)分析区域发展的地理环境因素 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区域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和矿产等。 ②社会经济地理环境因素:人口、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文化、历史等。 (2)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包括区域发展条件、优势、限制条件等。 (3)深层次分析各差异条件产生的原因。 考点二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四大地理分区的划分(b) 2.北方地区(b+c+加试) (1)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 c 黄土高原,图中 a 三江平原、b 松嫩平原。 (2)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从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植被以温带落 叶阔叶林为主。 (3)农业: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4)资源: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图中 d 鞍山铁矿,e 大同煤矿,f 胜利油田,g 大庆油田。 (5)工业: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工业城市 g 石油工业、 h 机械制造工业。 (6)交通: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线,经过石家庄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广线。 (7)城市:图中的 h 长春,i 太原。 3.南方地区(b+c+加试) (1)地形:平原、高原、盆地、丘陵交错分布,图中 a 南岭(山脉),b 武夷山(山脉)。 (2)气候:大部分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3)农业:多水田,以种植水稻、油菜为主,一年两熟至三熟。 (4)资源:有色金属和水能资源丰富。图中 e 平果铝矿,f 铜仁汞矿,g 攀枝花铁矿。 (5)工业:h 沪宁杭为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i 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6)交通:从上海到昆明的铁路干线是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昆明至南宁的铁路干线为南昆线。 (7)城市:图中的 c 武汉,d 成都。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92 页 共 121 页 [深度思考] 1.自然地理特征差异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位置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地形 山地、丘陵为主,平原小而分散 平原面积广阔 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冬 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 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河流 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 水能丰富、中下游航运价值大 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 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 资源 水资源、水能、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煤、石油、天然气、铁矿资源丰富 2.人文地理特征差异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农业 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渔业发达, 主要有水稻、油菜、柑橘、甘蔗等农作物 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 三熟或一年两熟,主要有小麦、玉米、 苹果、甜菜等农作物 工业 形成了长江下游工业带、南部沿海外向型 工业带、西南地区综合性工业地带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综合性 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 人民生活 主食为大米,房屋屋顶坡度 大利于排水,龙舟竞赛,游泳 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 通以铁路、公路为主,冬季溜冰 生态问题 洪涝、水体污染、酸雨、“红漠化”、“石漠化” 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 土流失,东北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 3.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南侧 北侧 1 月平均气温 大于 0°C 小于 0°C 年降水量 大于 800 毫米 小于 800 毫米 温度带 亚热带 暖温带 干湿地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主要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河流 无结冰期 有结冰期 耕地 水田为主 旱地为主 粮食作物 水稻为主 小麦为主 水系 长江水系 黄河水系 【特别提示】 我国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 (1)温度带 (2)干湿地区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93 页 共 121 页 考点三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西北地区(b+c+加试) (1)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图中的 a 内蒙古高原,b 天山(山脉),c 塔里木盆地。 (2)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从东向西自然景观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3)农业:在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和天山山麓发展了灌溉农业;该地区为我国主要牧区,内蒙古主要为温 带草原牧场,新疆为山地牧场。 (4)资源:本区具有全国意义的资源有煤炭、石油、稀土等。 (5)城市:d 呼和浩特、e 乌鲁木齐。 (6)交通:第二亚欧大陆桥的兰新铁路经过本区。 2.青藏地区(b+c+加试) (1)地形: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图中 a 祁连山脉,b 巴颜喀拉山脉,c 唐古拉山脉。 (2)河流:图中的 d 长江,e 黄河,f 澜沧江。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3)农业:青海、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场;在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 等海拔较低的地区分布着河谷农业。 (4)交通: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青藏铁路。 (5)城市:g 拉萨,h 格尔木,i 西宁。 【特别提示】 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夏季平均气温为全国最低,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水平差异明显;喜马 拉雅山等山地由于海拔高,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 [深度思考] 1.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特征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位置范围 地形区 内蒙古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天山、河西走 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贺兰山、阴山 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昆仑山、 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 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 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降水少 高山气候、气候寒冷,降水稀少 农业 有利条件 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日照时间长 不利条件 降水不足;严重干旱,水源有限 热量不足 主要农产品 畜牧业基地:贺兰山以东的牧区、高山草场 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新疆绿洲 高寒牧业: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 谷地(青稞、小麦、豌豆) 工业 陇海—兰新工业带西段:钢铁、冶金、纺织、航天等工 业部门 西宁(毛织);拉萨(皮革、毛毯); 林芝(毛织) 环境问题 荒漠化、水土流失、沙尘暴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不合理伐木、 放牧、耕作,造成湿地退化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94 页 共 121 页 2.西北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 西北地区的突出特征是“干旱”,在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要抓住该点,围绕该点展开。 3.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分析 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并因此形成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分析时要特别抓住“高”“寒”两个方面。 【方法技巧】 1.青藏高寒区发展农牧业的条件分析及其评价 (1)有利条件 ①光能资源丰富,是全国太阳辐射能最多的地区,日照时间长,气温日较差大,植物光合作用强,为农作物高产提 供了自然前提; ②有大面积的高山草甸草原,是良好的牧场; ③东部及南部河谷地带热量和水分条件提供了发展农业多种经营的可能性。 (2)不利条件 ①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无霜期极短,只能种植青稞、小麦、豌豆等耐寒作物和牧养牦牛、藏绵羊等高寒牲畜; ②绝大部分地方干旱,风暴多,土壤质粗层薄。 2.分析西北地区农牧业的分布及发展条件 (1)西北地区的高山牧场主要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等地,夏季牧场主要分布在山坡林带以上,冬季牧场则分布在山 麓地带。 (2)新疆发展绿洲农业的条件 ①有利条件:盆地边缘有绿洲,附近水源丰富;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②不利条件:荒漠广布;降水少,蒸发旺盛,总体上水资源匮乏。 (3)瓜果生产优势条件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读图技巧】 中国重要地形图的判读 几条经纬线附近的主要地形区 (1)110°E 沿线地理事物:由北向南依次穿过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秦岭、 长江三峡、广西喀斯特地貌、雷州半岛、琼州海峡、海口市等。 (2)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95 页 共 121 页 (3)北回归线附近的地理事物: (4)下图中 a 青藏高原,b 横断山区,c 四川盆地,d 长江中下游平原,e 黄海大陆架。 第 5 课时 区域联系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区域联系 区域联系 (1)我国东西部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 (2)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方案及图示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我国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5)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a c c b b 分析区域合作对 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点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必考) [基础梳理] 1.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a) 2.调配工程(c) (1)南水北调 线路 A 东线 B 中线 C 西线 起点 扬州 丹江口水库 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终点 天津;烟台、威海 北京;天津 黄河上游 线路 特点 可利用京杭大运河;黄河以北可自流 基本自流 需开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96 页 共 121 页 (2)西气东输 ①工程 概况 主体:新疆塔里木盆地的 a 轮南到 b 上海 线路特点:穿越众多地形复杂区,三次跨越黄河、 一次跨越长江 分支:四川、重庆到湖北、湖南等 ②意义 a.环境效益: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 大气污染 b.经济效益:改善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人民的 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 济发展 c.社会效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3)西电东送 ①地理背景:水电资源分布与用电负荷分布不平衡。90%的可开发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南、中南及西北地区,经济发 达的东部沿海地区能源资源短缺,能源消耗量大。 ②三条线路(如下图) 线路 北线工程 中线工程 南线工程 起点 A 山西、内蒙古的坑口电站 B 黄河上游的水电 D 三峡和 C 金沙 江干支流的水电 E 桂、滇、黔三省交界处的水 电以及黔、滇两省的坑口电站 终点 京津唐地区 华东地区 广东 ③经济意义:给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促进其经济社会发展。 [深度思考] 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1.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 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 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因此资源跨区域 调配的原因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 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右图: u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97 页 共 121 页 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①本地少;②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③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3.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开源节流。如(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破坏和环境 污染。) 4.资源调配线路选择:①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②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③安全系数 高;④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考点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c+加试) 案例 西部煤炭资源调出 总体评价 影响 有利影响是主要的,不利影响可以 通过工程或技术等手段加以克服 调出区 煤炭资源减少,地面沉降、产业层次偏低等 调入区 产生大气污染、废渣处理等环境问题 [深度思考] 1.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对西部地区 发展的影响 ①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对东部地区 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 经济发展。 对东、西部经济 协调发展的影响 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 部地区协调发展。 对环境的影响 ①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2.南水北调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利影响:有利于回补地下水;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 不利影响:中线和东线使北方灌区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中线还会对汉江中下游的水位、流量等产生较大影响。 【方法技巧】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方法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 面入手。分析如下: 从输出地、沿线、输入地三个方面分析有利影响与不利影响(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展开分析和描述),如下表 所示: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水平 生态环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考点三 产业转移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近十年来我国的产业转移(b) 产业转移案例 原 因 主要影响 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开拓市场 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也 会对欠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 造成不利影响 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寻找廉价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 的市场空间、大陆投资环境改善 加速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 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 的就业机会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 群效应(“二次转移”) 区域内部发达地区产生人口稠密、交通拥 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 等问题,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 边远地区投资环境改善 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 域间的流动;缩小地区差别, 在区域内部达到平衡;也可能 对广东边远地区造成严重的 环境污染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98 页 共 121 页 2.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b+加试) (1)从区域产业发展来看 发展过程 低级阶段 重化工阶段 高科技产业阶段 对环境的影响 不大 “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不利影响趋于减少 产业类型 劳动密集型 资源密集型 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 (2)从地域分布来看 发达地区往往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 [深度思考] 1.影响区域产业转移的因素 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是影响产业转移的三大因素。 除了上述三大因素之外,国际环境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原 生产地区用地紧张及地价昂贵、环境污染等也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 因素。 2.区域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1)产业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轻工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和重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2)转移方向: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地区)。 3.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因此,产业 转移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区域发展的影响是不同的。具体如右图: 【读图技巧】 产业转移图的判读 (1)从图中读出产业的迁入区和迁出区。 (2)读出迁入或迁出的地理要素,如上图中 M 地区制鞋企业把生产企业都转移到 N 地区,在 M 地区只保留研发中心。 (3)结合图中或材料中的信息,分析迁出区和迁入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劳动力、土地、能源、原料等成本的高低, 市场、环境、政策等因素。 (4)对比分析产业转移的因素。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寻找最佳区位,降低生产成本。做题时要判断出示意图中产业的转出地和转入地,对比各自的优 势,然后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既要分析转入地的优势,又要分析转出地的转移因素。 (5)分析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既要分析有利影响,又要分析不利影响,一般从产业结构、产业分工、生态环 境、社会就业、工业化与城市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分析。如上图中制鞋业对 M 地区的影响:环境污染减轻,环 境质量改善。对 N 地区的影响:加重了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恶化;工业发展,城市化水平提高等。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99 页 共 121 页 第十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 1 课时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荒漠化的危 害与治理 (1)荒漠化的含义 (2)荒漠化形成的原因 (3)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 b c b 分析某地荒漠化 的危害与治理 考点一 荒漠化的含义及形成原因 (必考) [基础梳理] 1.概念(b) (1)荒漠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2)土地退化: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2.类型 风蚀和水蚀等外力作用 造成的土地退化 人类滥垦滥牧导致的水土 流失和环境生态破坏 广义的 荒漠化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3.分布 (1)全球:荒漠化土地约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 24%。 (2)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约占国土总面积的 28%。 4.我国西 北地区 荒漠化 的形成 (c) 自然 因素 深居大陆内部,气候干旱, 大风频繁 日照时间长,蒸发量远远 超过降水量 易于风蚀 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遇水崩解,易于水蚀 植被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 人为 原因 人口:迅速增长,加大了环境的生态压力 生产活动:不合理 过度放牧 乱砍滥伐 盲目开垦 【思维点拨】 (1)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荒漠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人类活动常常起决定性作用。 (2)荒漠化与荒漠是不同的概念。荒漠化是多种原因引起土地退化的过程,而荒漠是指植被稀疏的地表景观。 [原理理解] 1.荒漠化的含义及类型 【特别提示】 盐渍荒漠化(次生盐碱化) 盐渍荒漠化主要是指土壤普遍积盐,形成大面积盐渍化土地的过程。在某些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土壤惟有依靠地表 水灌溉才能发展农业。如果人类采取的灌溉措施不合理,再加上蒸发强烈,这些地区就极易出现地表盐分的积累, 从而形成土壤次生盐渍化。 世界上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中亚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等灌溉农业发达的区域都易产生该现象。 在我国比较集中地连片分布在河套平原、华北平原及黄河三角洲,在青藏高原海拔较高的地方也有大面积分布。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00 页 共 121 页 2.荒漠化的成因(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干旱的自然特征本身就包含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 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而人为因素大大加速了土地荒漠化这一过程的发 展,并且常常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分析如下: 【方法技巧】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的分析方法 (1)自然原因:①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②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③土壤 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④植被原因(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⑤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 (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 考点二 荒漠化产生的危害及综合治理措施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荒漠化的危害(b+加试) (1)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造成表土裸露,提供沙尘暴形成的沙源。 (3)导致植被和地表形态破坏,使生物生产力持续下降,引发饥荒,阻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的防治(b+加试) (1)全球性行动:1994 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 (2)我国对荒漠化的防治 ①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②措施:(见右图) [深度思考] 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地区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农作区 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盐渍化 牧区草原 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 干旱的 内陆地区 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要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01 页 共 121 页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知识拓展】 我国其他地区的主要生态问题 生态问题 形成原因 整治措施 东北 地区 黑土侵蚀、湿地 萎缩、森林破坏 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遭到破坏, 引起土壤冲刷;②沼泽开垦导致湿地 萎缩;③林木超采,毁林开荒,森林 火灾,居民烧柴等导致森林资源减少 ①对坡面、沟壑的治理,植树造林, 土壤的培肥;②停止对沼泽地的开 垦;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木 材的综合利用,建设自然保护区 黄淮 海平 原 土地盐碱化 春季干旱,蒸发旺盛;地势低洼处地 下水位距地表近 调节、控制水盐运动 南方 丘陵 山区 水土流失 能源短缺,农村薪柴 匮乏,乱砍滥伐 ①发展立体农业;②发展沼气,营 造薪炭林,推广生活用煤,解决生 活用能问题 黄土 高原 水土流失 ①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②夏季 降水集中,且多暴雨;③不合理的耕 作制度和开矿导致植被破坏 采用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业技 术措施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读图技巧】 有关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图判读 (1)明确主题,看图名,弄清是什么图。 (2)区域定位,根据经纬度、相对位置、重要地理事象等进行准确定位。如图中 的区域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绝大部分位于甘肃省中部,主要的地形区有祁连山、 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3)明确区域特征,根据区域的位置,分析该区域在人文、自然方面的基本特征 及形成原因。如图中的区域由于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荒漠,祁连山的冰雪融 水和山地降水为农业提供灌溉水源,使灌溉农业发达。 (4)明确区域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如图示区域最主要的生 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此外,过度引水和抽取地下水灌溉会加剧水资源短缺, 不合理灌溉会加剧土壤盐碱化。为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提 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合理开 采地下水;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保护和改善生态 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控制人口规模是本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02 页 共 121 页 第 2 课时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 要求 加试要求 湿地资源的 开发与保护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的概念和类型 (2)湿地的重要价值 (3)湿地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 a b c 分析某地湿地 资源的开发与 保护 考点一 湿地的含义与生态功能 (必考) [基础梳理] 1.湿地的含义(a) (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湿地的分类 天然湿地: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 米的浅海区、河流、湖泊等 人工湿地:水库、稻田等 (3)湿地的特点 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 分布广泛,类型多样 2.湿地的功能(b) 湿地的功能 湿地的美称 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和丰富的生物资源 “资源的宝库” 提供水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命的摇篮” 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天然空调机” 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天然水库” 净化水中污染物质 “地球之肾” 为各种野生动物生长、栖息、繁殖提供条件 “鸟类的乐园” 【特别提示】 (1)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2)湿地除具有强大的生态功能外,还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提供粮食、药材、工业原料、农副产品等,被称为“资 源的宝库”;同时又可提供航运和旅游场所。 [原理理解] 不同湿地开发保护的主要目的 湿地具有提供水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美化环境,净化水体,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作用,但 各地湿地保护的主要目的侧重不同。举例如下: 大河中下游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蓄洪水,减轻洪水威胁 内陆干旱区湖泊 主要目的是调节气候,防止土地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 大河上游(如我国三江源湿地) 主要目的是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水源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 主要目的调节河湖水量,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黄河三角洲湿地 净化水质,降解内陆河流污染物,提高环境 质量;蓄滞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考点二 湿地资源问题与湿地保护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1.湿地资源问题(c+加试) (1)湿地资源问题 (2)洞庭湖萎缩 原因:泥沙淤积严重,大规模围湖造田 影响:洪涝灾害日趋严重、航道断航、生态 环境问题增多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03 页 共 121 页 2.保护湿地(c+加试) (1)必要性:湿地资源的破坏,严重威胁到居民的生存环境和区域的持续发展。 (2)重要性: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综合效益,提供更好的生存环境。 3.措施(c+加试) 地区 具体措施 洞庭湖 长江流域实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退田还湖、平垸行 洪、以工代赈、移民建镇、加固干堤、疏浚河道的措施 三江平原 采取了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等措施 [深度思考] 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 造成湿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时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入手。 (1)自然原因 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演化的过程,如沉积物的长期积累会自然充满湖泊,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 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湖泊和沼泽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 (2)人为原因 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人类活动 影响 导致的结果 土壤侵蚀 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 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 围湖(海)造陆 使湖沼和海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 环境污染 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 泥炭化加速 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 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 过程 大量引水灌溉 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 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 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河流的截流改向 2.湿地的保护措施 保护湿地的措施有: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 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 如洞庭湖湿地经过生态移民,湿地面积大大增加,提高了防洪调蓄能力。洞庭湖“变”大的措施和“变”大带来的 效益: 【特别提示】 不同类型湖泊萎缩原因及危害 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 (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 (2)内陆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04 页 共 121 页 【读图技巧】 有关湿地问题的区域图判读 (1)读图名,明确主题。读图例,并落实在区域中。 (2)区域定位,根据经纬度、相对位置、图中地理事物等进行准 确定位。如上图为南美洲北部地区,主要地形区有亚马孙平原, 安第斯山脉,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等。 (3)分析区域特征,根据区域位置,分析该区域在自然、人文方 面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如上图中的①地纬度低,海运便利, 地形平坦开阔,人口稀少,可建设航天发射基地。②、③两地湿 地广布,但成因不同,②地河流落差小,地势低平,水位季节变 化大;沿河多沼泽;③地则处于河口三角洲,水网密布,多滩涂。 (4)分析区域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相关的治理与保护措施。如上图中④地所在的热带雨林区近年来非法牧场 扩张,使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会造成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应加强 雨林管理与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 加强雨林缓冲区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的机会;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 第 3 课时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 (2)流域开发和建设的基本内容 (3)流域开发综合治理的措施 b c b 分析某流域综 合治理与开发 考点一 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 (必考) [基础梳理] 1.田纳西河概况(b) 发源于 A 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侧,是 B 密西西比河支流——C 俄亥俄河的支流。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b) 3.治理前的田纳西河流域(b) (1)农业生产条件恶劣。 (2)田纳西河的开发利用:仅限于航运。 【思维点拨】 图示田纳西河流域的位置、地形特征及其对气候、河流的影响 自然要素 地理特征 地形 上游为山地丘陵,中游为丘陵,下游为平原 气候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 河流水文 流量大且季节变化大,主汛期是 12 月到次年 4 月中旬 资源 丰富的水力资源、煤炭和石油资源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05 页 共 121 页 [深度思考] 1.地理条件对流域开发的影响 2.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地理条件 【方法技巧】 (1)分析一条河流水力资源丰富与否的思路 一条河流或某一河段水力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两方面:一是河流水量的大小。二是河流的落差。水量和落差的大 小又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具体分析思路如下: (2)河流的航运价值分析思路 考点二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一、流域开发和建设的基本内容(c+加试) 1.流域综合治理 (1)流域治理核心:水资源综合开发。 (2)长远开发方案:包括防洪、航运、发电、灌溉、旅游等综合性开发。 (3)梯级开发: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水力资源,提高防洪标准。 【特别提示】 梯级开发是一种常用的开发河流水力资源的方式。因自上游至下游排列呈阶梯状而得名。特点是把河 流分为若干段,选定适宜的坝址,修建一系列的水利枢纽,逐段地利用河流的水力资源。目前,我国长江中上游、 黄河中上游、红水河流域都在大力开展梯级开发。 2.流域产业发展(c+加试) (1)工业建设:利用充足、廉价的电力优势,吸引了大量的高耗能工业,如化工、冶金、建材等工业部门,形成相对 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同时不断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2)农业发展:因地制宜,全面发展。 种植业 坡地以栽培果树、蔬菜为主;平原集中种植玉米、 棉花、大豆等作物;发电厂附近发展温室蔬菜生产 林业 是整个流域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产品综合利用效益高 畜牧业 以养禽、养猪为主,发展迅速 渔业 兴建大量水库,促进渔业发展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06 页 共 121 页 二、流域开发综合治理的措施(b+加试) 1.环境保护工作(b+加试) 2.今天的田纳西河流域 3.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的经验 (1)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 (2)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 (3)不断加大开发力度。 (4)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深度思考] 1.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经验的借鉴 流域综合开发中可以田纳西河为模板,借鉴以下几点: (1)以水力资源综合开发为流域开发核心。 (2)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加强管理——保证流域治理与开发的长期稳定。 (3)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从防洪入手,重点发展水运、水电。 (4)因地制宜地选择栽培作物,由单一经营到综合发展农、林、牧、渔业。 (5)加大开发力度和开放度——以便利的运输条件和廉价的电力供应,吸引大量投资。 (6)重视环境保护。 【特别提示】 河流梯级开发的意义 (1)对河流进行梯级开发分段修建水库和船闸,能改善不稳定径流,使水库下游河段水位相对平稳,利于通航。 (2)水库建成之后可抵御旱涝灾害,蓄水后利用落差可以发电,提供清洁的能源,保护环境。 (3)水库调节小气候,提供充足的水源,改善环境,促进各种产业发展。 2.河流综合治理的措施与目的 治理措施 目的 建设水利工程 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 修建分洪、蓄洪区 调蓄洪水、减轻洪灾 修筑河堤,疏浚河道 防洪和航运 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 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小河流含沙量 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 减轻生产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 控制工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 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 【特别提示】 如何评价水利工程的影响 首先要采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即任何水利工程的修建既有利也有弊;其次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水利工程所产生 的影响。评价水利工程的利,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发电、航运、供水、灌溉、养殖、旅游、防洪等方面。评价 水利工程的弊,多从工程本身和工程对上游、下游的影响入手。例如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其影响有: (1)积极的影响:①保证了尼罗河下游农田的灌溉;②防治了水灾和旱灾;③利用水电为工业化提供充裕而廉价的能 源;④利用水库养鱼,增加了收入;⑤改善了尼罗河的通航条件。(2)消极的影响:①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 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②河口外海域内的沙丁鱼失去饵料而迁往地中海北部;③尼罗河下游流量 减少,导致海水倒灌,尼罗河三角洲盐渍化加重,海岸遭到侵蚀而后退。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07 页 共 121 页 【读图技巧】 流域开发与综合治理示意图的判读 (1)读流域名称:图示主要为湘江流域图。 (2)读地形:若有等高线、山峰等信息,则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判断地形 类型。若没有以上信息,则根据具体区域判断地形类型,如上图中南部 为南岭山地,河流中下游为湘江平原。 (3)读地势: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该地区的地势总体特点是南高北低。 (4)读气候: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或具体区域判断出该地气候类型为 亚热带季风气候。 (5)读水文、水系特征:如流量大小、季节变化等水文特征和干支流形 状、河网密度、河流长度、流域面积等水系特征。 (6)读资源:本区矿产资源,特别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河流上建 有水电站,水能资源丰富。 (7)根据流域内的自然条件判断河流开发利用方向,如湘江中上游开发 的重点是水能资源的开发和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中下游河段以发展 航运为主。 (8)判断流域开发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如湘江 流域主要的环境问题有:中上游生态破坏(水土流失);中下游环境污染 (水污染、土壤污染、城市固体垃圾污染等);洞庭湖面积萎缩、湿地破 坏等。根据上述问题制定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第十一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考试标准】 节次 考试内容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 地理信息系 统及其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 (1)地理信息系统的概念 (2)地理信息系统的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工作过程 a a 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 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 b 遥感技术 及其应用 3.遥感技术 (1)遥感的概念 (2)遥感的技术系统和分类 a a 了解遥感在资源普 查、环境和灾害监测 中的应用 4.遥感与资源普查 遥感在资源普查中的应用 c 5.遥感与环境和灾害监测 遥感在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c 全球定位系 统及其应用 6.全球定位系统 (1)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2)全球定位系统的工作过程 a b 7.全球定位系统与定位导航 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 a 考点一 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RS) (必考+加试) [基础梳理] 一、地理信息系统(GIS)及其应用 1.概念(a):一种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与地理分布有关数据的空间信息系统。 2.功能 (1)具有一般信息系统的存储、管理数据的功能。(2)显示数据的空间分布。 (3)具有强大的空间查询、分析、模拟、统计和预测等功能。 3.系统组成(a):GIS 硬件、地理数据、GIS 软件、GIS 人员和应用模型五部分。 4.工作过程(a):(见右图)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08 页 共 121 页 5.GIS 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b+加试) (1)城市规划和管理。(2)基础设施管理。 (3)土地利用与管理。(4)生态环境管理。 【特别提示】 GIS 有地图所不具备的优点 (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并可建立提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 律的模型。 (2)功能强大、完备。地理信息系统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 (3)能够进行动态监测和预测评估。 二、遥感技术(RS)及其应用 1.概念(a) 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 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工作原理:不同物体对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 3.优点 (1)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2)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3)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4.遥感技术系统(a) 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组成。 5.遥感类型(根据遥感平台的高度)(a) 类型 运载工具(或概念) 优点(或用途) 航天遥感 专题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 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 可进行定期、重复观测等 航空遥感 飞机 机动性强,可根据研究主题, 选择适当的传感器,适当的 飞行高度和飞行区域 近地遥感 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遥感 主要用于城市遥感、海面污 染监测、森林火灾监测等中 高分辨率的遥感任务中 6.应用(c+加试) (1)资源普查:勘探矿产资源,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等。 (2)环境灾害监测:实时、准确地为救灾与减灾提供决策依据。 [原理理解] 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2)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 应用领域 主要功能 信息管理与服务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规划和管理 主要是进行城市规划设计、工程选址等,也可以进行城市管理和辅助决策 基础设施管理 利用 GIS 能够完成工程设计、应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可大幅度提高工作 效率 土地利用与管理 土地利用涉及土地利用性质变化、地块轮廓变化、土地权属关系变更等内容。 GIS 技术可以有效完成对土地利用状况的监控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生态环境管理 应用 GIS 技术,可以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环境评价、环境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 决策分析、环保设施的管理等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09 页 共 121 页 (3)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并借助于遥感技术,可有效地监测和预报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 2.遥感技术的应用 目前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运用广泛,具体应用分析如下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备注 资源调查 矿产资源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 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就可 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生物资源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被 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 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环境和 灾害监测 环境监测 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冰山漂流、海 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 水体污染、大气污染等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 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灾害监测 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 病虫害、森林火灾等 有利于防灾减灾 【方法技巧】 “想”与“看”区分 RS、GIS GIS 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 分析和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 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 GIS。RS 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 用“想”的选用 RS。 【读图技巧】 1.GIS 图层叠加示意图的判读 1.明确图层类型:要明确 GIS 图层是由许多的专题地图组成的,这些专题地图是 由许多的具有空间属性的数据在计算机中生成的,它们分别反映了某种专题地理 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如上图中的叠加图层分别有水系分布图、土地利用类型分 布图、地形图、居民区分布图和土壤分布图。 2.理清图层关系:要明确不同的专题地图反映的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联系。如从 水系图中可以找到河流的上游地带,而河流的上游往往是山地,在地形图中则常 反映为等高线较为密集,有一定的坡度等特征。 3.推论叠加效果:要明确图层叠加之后会形成一个可以反映多个地理要素分布特 征的新地图,在这幅新地图中的某个位置上,我们就可以综合考虑各个要素,进 行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场所的选择评价,如下表: 叠加图层 新生(应用)主体 人口密度与交通线路及规划图 新建商业中心选址 河流分布、坡度分布、土石分布 泥石流易发区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 耕地的分类和评价 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区域规划 深埋垃圾场选址 人口密度图、行政区划图、行政区人口基数 各行政区人口增长率 坡向分布、岩石倾斜 滑坡易发区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10 页 共 121 页 2.遥感影像的判读 类型 形状特征和色调深浅 河流 常为界线明显、自然弯曲、宽窄不一的带状,上面常有堤坝、桥梁等人工建筑。 河水比较混浊或者水较浅,则色调浅,河水清澈或水较深,则色调也较深 湖泊 湖岸呈自然弯曲的闭合曲线,轮廓较为明显。常为均匀的深色调 城市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排列较规则整齐;砖木结构的房屋排列不很规则;钢筋 水泥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浅灰;砖木结构的房屋色调多为深灰;城市的夜景在 周围深色调的背景下,呈现点状或面状亮区 道路 一般呈线状延伸,道路间有交叉点。色调从浅灰到深灰。简易公路多为砂石路 面,色调较浅,沥青路面呈现深灰色 农业用地 在形态特征上常常是被道路分隔为一块块长方形 林地 往往可以观察到高大树木投下的阴影 考点二 全球定位系统(GPS) (必考) [基础梳理] 1.全球定位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组成(a) (1)含义:是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 (2) 【特别提示】 在用 GPS 导航定位时,要想获得一个地点准确的经度、纬度、高程等三维信息,必须接收到 4 颗 GPS 卫星的信号。 2.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应用领域(a) 第四部分 选修地理 选修Ⅴ 自然灾害与防治 【考试标准】 章次 考试内容及要求 自然灾害概述 1.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 2.归纳自然灾害的特点 3.说明世界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 4.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 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 布 1.分析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2.分析主要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生过程 3.列举虫灾和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 自然灾害与环境 1.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2.分析某地或某种自然灾害频发的原因并列举防治措施 防灾与减灾 列举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或应急措施 考点一 自然灾害概述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11 页 共 121 页 [知识精析] 1.自然灾害的特点 自然灾害具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并不是所有的自然变异都会成为自然灾害,只有当它超过一定限度,对人类造 成危害时,才被视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往往具有以下特点: 2.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1)气象灾害 项目 干 旱 洪 涝 热带气旋 成因 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 连续的暴雨或短时间的大 暴雨引起低洼地积水、水流 冲出天然水道或人工堤坝 热带海洋上的空气涡旋, 受低气压影响 危害 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 陆地水减少,造成人畜和 工农业缺水,社会动荡 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破 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 交通、电力设施和造成人员 伤亡 强风、暴雨、风暴潮、洪 涝、冲毁农田、房屋、建 筑,中断交通,造成海难 和人员伤亡 分布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季风 气候区 亚洲东部和南部、孟加拉湾 北部及沿海地区、美国东 部、欧洲西部等 我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 南亚、加勒比海地区和美 国东部海岸 防御 兴修水利、节水、绿化、 生物改良使之耐旱 加强预报、绿化、防洪工程 加强预报、营造防护林等 (2)地质灾害 灾害 表 现 分 布 危 害 地震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 发生破裂,内能强烈释放, 引起地面震动 集中于板块交界处,如环 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 雅地震带 摧毁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危 害最严重 火山 地球内部的岩浆、气体、 碎屑物从地壳深处喷出 与地震相似的断层地带 破坏附近的建筑和生态环境 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 力作用下整体下滑 山区 毁坏或掩埋农田、建筑物、道路 泥石流 山区爆发的饱含泥沙、石 块的特殊洪流 降水丰富的山区 阻塞江河、摧毁建筑物、破坏森 林、农田和道路 (3)海洋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包括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其中风暴潮是最严重的海洋灾害。海啸的表现及危害和风 暴潮具有相似性,但成因不同。 类型 成 因 风暴潮 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海啸 由海底突然变动(如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等)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12 页 共 121 页 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日趋强烈,人类活动的合理与否深刻地影响着自然灾害的 发生频率、强度与防御。 (1)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 人类活动 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陡坡开荒、破坏植被等 诱发和加剧洪涝、风沙、干旱、滑坡、泥石 流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全球变暖、气象灾害加剧 过量开采地下水,矿区采空 地表沉降、塌陷等 水库蓄水、工程建设中挖高填低、开矿等 诱发地震、人工边坡出现崩塌、滑坡等 (2)合理的人类活动利于自然灾害的防御 人类活动 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修建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草等 减少局部地区旱涝灾害、滑坡、泥石流的发生 制定减灾规划和防灾法律,进行减灾教育等 控制和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进行兴建水库、加固房屋等防灾减灾工程建设 减轻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危害强度,减少灾害损失 考点二 主要气象灾害 [知识精析] 1.干旱灾害 (1)特点:出现次数多、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 (2) (3)危害 抑制农作物生长,使农作物减产或绝收 地表径流减少,水上航运中断,水力发电量减少,饮水困难 引起饥荒、难民潮等社会问题和火灾、土地退化等生态问题 (4)分布 ①主要集中于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活动集中的东部季风气候区。 ②华北、东北地区:春旱、春夏连旱;长江以南地区:伏旱;西南地区:冬春连旱。 2.洪涝灾害 (1)特点:多发生于春、夏、秋季,以夏季最为集中;南方多于北方。 (2) (3)危害 对工农业各部门造成直接破坏和经济损失 冲击社会,造成严重的生态恶化 (4)分布:多分布于东部季风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为多发区。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13 页 共 121 页 3.寒潮 4.台风 (1)形成条件 热力条件:比较高的温度(至少在 26°C 以上) 水汽条件:源源不断的充沛的水汽 动力条件:垂直方向上空气强烈辐合上升,水平方向上受强烈地转偏向力作用 (2)时空特点 时间:每年的 5~10 月,尤以 7~9 月最多(夏秋季节) 空间:东南沿海,势力强时也影响到北方甚至内陆 (3)危害:造成强风、特大暴雨和风暴潮,经济损失较大。 (4)登陆路径 【特别提示】 同其他自然灾害一样,寒潮和台风也并非“百害而无一利”。它们给人类带来一定危害的同时,也产 生了某些有利影响,例如:寒潮低温可以杀死一些土壤和空气中的病虫害,降雪可以补充土壤水分;台风带来的降 水可以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 7~8 月伏旱带来的旱情,为人们降温解暑。 [深度思考] 洪涝灾害问题的分析 1.洪水灾害的类型 类型 时空分布 成因分析 影响 洪 水 灾 害 融雪 洪水 4~9 月;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 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台风、锋面等引起降水多且 集中;地势低平,雨季河流 排水不畅;人类活动不合理 ①范围最广,时间最 长,危害最大;②易导 致涝灾发生 暴雨 洪水 4~5 月融雪洪水,7~8 月冰 川融水形成的洪水;主要分布 在西部和东北高纬度山区 气温升高,积雪、冰川融化 形成洪水 对农业影响较严重 冰凌 洪水 初冬和初春。河流从低纬度流 向高纬度的河段,黄河上游的 宁夏、内蒙古河段和部分下游 河段及松花江部分河段 初冬时下游河段先冰冻,初 春时上游河段先解冻,从而 引起上游河水越过下游冰 面,溢出两岸,形成洪水 对交通影响较严重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14 页 共 121 页 2.洪涝灾害产生原因的分析方法 原因分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来水量大或快:①气候——降水多,降水变率大,如季风气候;②水系——流域面积大,支流多;③植被——植 被覆盖率低;④地形——坡度大,汇水速度快,如山地、丘陵地区多发生山洪。 (2)排水不畅:①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水;②河道弯曲,排水不畅;③河道淤积;④占用河道。 (3)调蓄能力差:①围湖造田;②泥沙淤积。 3.治理洪涝的措施 工程措施可从拦洪、蓄洪、行洪、分洪、泄洪等方面来分析,具体要求如下: (1)上游——修水库蓄洪和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2)中游——利用低洼地建蓄洪、分洪工程。 (3)下游——整治河道,开挖新河、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加快分洪、泄洪。 (4)对黄河还要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防沙治沙相结合,对长江还要与荆江河段的裁弯取直、中上游退耕还林、中下 游退耕还湖结合起来。 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提高防灾减灾意识,保护植被,建立统一的防灾体制及应急计划,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及 科技投入等。 考点三 主要地质灾害 [知识精析] 中国山区面积广大,地质灾害多发,其原因、特点、分布列表如下: 地质灾害 多发的原因 特点 分布 地震灾害 我国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 板块交界地带,又处于亚欧板 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带 的北东边界 范围广、频度高、 强度大、震源浅、 烈度较高、危害大、 东重西轻 遵循活动性断裂带的分布,主要有 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四个地区 滑坡和泥 石流灾害 ①山地面积广,山高沟深,地 势陡峻,地质构造复杂,上层 岩性相对松软;②夏季多暴 雨;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等 分布广泛,类型齐 全,暴发频繁,规 模巨大 主要发生在我国的山区,特别是西 南地区,在地域上有广泛和相对集 中的分布特点 [深度思考] 1.地震 (1)形成原因: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2)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①震级大,破坏性大;②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③浅源地震; ④地面建筑的抗震能力差;⑤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⑥震区交通不便;⑦诱发其他灾害等。 (3)减轻灾害的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和预报体系; 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⑤加强国际合作等。 2.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治理措施 自然原因 ①降水(雨量、时长、强度);②地形坡度;③植被;④岩石破碎(板块、断层) 人为原因 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 治理措施 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 林;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 例如,我国西南地区多地质灾害的原因: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15 页 共 121 页 考点四 虫灾与鼠灾 [知识精析] 1.蝗灾的发生、分布及其与旱、涝的关系 2.鼠灾的种类、危害及特点 考点五 防灾与减灾 [知识精析] 1.高新科学技术与防灾减灾 (1)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①遥感技术在减灾中的主要应用:灾害前兆监测;灾害跟踪监测;帮助救灾;建立灾害模型。 ②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主要应用于灾后的通信联络、减灾过程中的灾情跟踪和监测;物资空投位置的精确定位、导航; 洪水到达的实时监控;森林火灾发生地点的准确预报等。 (2)高新科学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前景 ①遥感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灾害监测、评估、预报与灾害信息管理,使灾害监测实现综合监测 化,并实现监测—评估—预测—预警的智能化、自动化、网络化,大大提高灾害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快速反应能 力。 ②人工影响天气技术有:人工防雹、人工增雨、人工消雾、人工消云、人工抑制闪电、人工削弱台风等技术。 ③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等将对保护资源与环境、有效防治灾害发挥巨大作用。 2.自然灾害的防御措施 (1)自然灾害的防御性措施 ①非工程性措施 ②工程性措施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16 页 共 121 页 (2)主要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措施 ①主要气象灾害 灾害种类 防灾减灾措施 台风 ①加强监测、预报;②植树造林; ③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④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寒潮 提前发布寒潮消息或警报 干旱 ①农牧林结合,营造防护林,改善生态环境,选择耐旱作物;②开展农田水 利工程建设;③跨流域调水;④循环用水,节约用水;⑤改进耕作制度等 暴雨洪涝 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 ①监测、预报;②洪泛区土地管理;③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④拟定居民 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⑤实行防洪保险等 ②主要地质灾害 灾害种类 防灾减灾措施 地震 ①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②加强地质灾害的管 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③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地震); ④护坡固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滑坡、泥石流) 滑坡 泥石流 (3)主要自然灾害的个人应急措施 灾害 正确应急方法 位置 方法 泥石流 在山区 往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避开山谷 洪水 被洪水围困 尽量逃向高处或借助木板等漂浮物等待救援, 巧借身边物品发求救信号 地震 家中 躲到厨房、浴室、厕所等管道较多的房间,避 开玻璃门窗、橱窗等 空间较大、人口拥挤的场合 就地择物躲藏,切忌夺路乱逃 在车上 不可迅速下车 室外空旷地带 避开高大建筑物 选修Ⅵ 环境保护 【考试标准】 章次 考试内容及要求 环境与环境问题 1.说出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归纳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说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自然资源保护 1.列举主要的资源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3.理解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4.分析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 5.评价人类保护和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的成功经验 生态环境保护 1.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2.阐述生态环境问题形成的一般过程 3.说明某一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对其他区域的影响 4.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1.说明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原因、过程和危害 2.说出主要环境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17 页 共 121 页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分类与危害 考点一 环境与环境问题 [知识精析] 1.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 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 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具体表现如下左图所示: 3.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1)全球性的环境污染 (2)大面积的生态破坏 问题 原 因 分 布 主要危害 植被破坏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 热带雨林尤为严重 生态系统失衡、环境质量下降、 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 地荒漠化加剧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 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 人类活动区 部分物种减少或灭绝 水土流失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导 致植被破坏 我国黄土高原及南 方地区的丘陵、山地 土壤中的有机质和养分损失,破 坏土壤结构 荒漠化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非洲最严重,其次是 亚洲。我国西北、华 北(春季) 可利用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 减少、土地养育人口能力降低 考点二 自然资源的保护 [知识精析] 1.主要的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1)自然资源的涵义 理解自然资源的涵义,关键是把握其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掌握自然资源的类型,要从其能否再生或恢复的特性 进行判断,具体分析如下: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18 页 共 121 页 (2)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 资源问题 表 现 原 因 水资源问题 水资源短缺危及农业、工业生产 与生活,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①基本因素——人口的迅速增加和经济的加速发展; ②客观因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 土地资源问题 人均农、林、牧用地日益减少, 耕地资源短缺,土地退化 人口增长,不合理开发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土壤次生盐渍化、潜育化及环境污染等 矿产资源问题 人均拥有量少,后备资源不足, 部分矿产面临枯竭 人口增长,矿产资源浪费严重,不合理开发导致矿区 环境破坏 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1)石油资源的危机分析与应对措施 理解石油资源危机产生的原因应从世界需求和资源属性两个方面分析,其应对措施应从开源、节流等方面进行考虑。 具体分析如下: (2)采矿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以煤炭为例 环境问题 成 因 环境保护措施 沉陷问题 地下开采导致采空区以上岩层变形、移动 乃至被破坏 用碎石、沙、矸石等回填采空区 土地破坏 露天开采将矿体的上覆地层和表土剥离, 剥离后土体或岩石堆放占用大量土地 保护好地表上层,用城市淤泥回填 矿区,进行复垦和再种植 污染空气、水、 土壤,占用土地 煤炭堆放、废渣自燃、矿山排水等 加强管理,采取应对措施 (3)煤炭资源利用的环境保护措施 ①环境问题:释放 CO2 和 SO2,产生热污染等。 ②解决措施:优化用煤结构,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3.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以土地资源为例 理解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可结合土地资源在利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及其保护措施加以分析,具体如下: 措施 作用表现 解决的问题 植树造林 防御风沙、洪涝等自然灾害,为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 创造良好条件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科学开发 与区域生态环境相协调,既保护耕地,加大开发力度, 又防止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忽视生态条件限制 土地退化、耕地减少、土壤 盐渍化整理土地 增加农用土地面积,特别是耕地面积,提高农用地质量 考点三 生态环境保护 [知识精析] 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1.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19 页 共 121 页 2.水土流失的成因与危害 成 因 危 害自然因素 人为因素 地形、地质、植被、降雨、 土壤、风力、冻融等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 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 ①使耕地表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最终导致 土地生产力下降;②流域源头和上游的水土流 失,会导致下游河、湖、水库泥沙增多,河床 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 3.土地荒漠化 (1)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分布最广的国家之一。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和绿洲边缘区的荒漠化,对当地居民生产和 生活的危害最为严重。 (2)荒漠化的成因:自然地理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人类过度放牧、滥伐森林等不合理活动是荒漠化的主导 因素。 (3)土地荒漠化的危害: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通过沙尘暴的形式影响其他地区。 4.生物多样性减少 物种灭绝本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速了物种的灭绝速度。 原因 表 现 自然原因 物种的平均寿命大约为 500 万年,地球历史上最近 2 亿年以来,平均 1.1 年灭 绝一个物种 人为原因 (1)大面积的森林砍伐、火烧和垦殖 (2)草地的过度放牧和农垦 (3)工业、城市、交通占用大量的土地 (4)对物种高强度的捕猎和采集 (5)外来物种的大量引入或侵入 (6)土壤、水和空气污染等 二、我国不同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人为两大方面;结合不同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分布,分析其自然背景,针对不 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人为原因,并归纳出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具体如下: 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分布区域 自然背景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主要防治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东南 属中温带、亚 热带边远山区 过度砍伐、毁林开 荒、强取薪柴 封山育林、合理采伐、采育 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 经济结构 草场退化 内蒙古、青海、 宁夏、新疆 属半干旱、干 旱草原地区 过度放牧、过度垦 殖、重用轻养 退耕还草、封育草场、舍饲 养畜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长江中 上游地区、南方低 山丘陵 地形起伏、有 沉积物、植被 稀疏、降水集 中且强度大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方式、毁林毁草、滥 垦乱伐、开矿修路 ①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 整土地、修筑梯田;②农业 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科学 施肥、地膜覆盖;③生物措 施:封山育林、封坡育草 土地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 区,尤其是北方农 牧 交 错区 和 绿 洲 边缘区 属半干旱内陆 或春旱严重地 区 过度放牧、滥伐森 林、过度垦殖、对水 资源的利用不当等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严 禁砍伐、退耕还林还草、加 大防护林建设、实施封沙育 草工程 生物多样性 减少 林区、草原、 近海区域 物种资源丰富 大面积森林被砍伐、 火烧和农垦,草地过 度放牧和垦殖,以及 工业、城市和交通发 展破坏其栖息地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 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 实行禁牧、休渔期制度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20 页 共 121 页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考点四 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知识精析] 1.水污染及其防治 (1)水污染形成与危害 形成 水体污染物――→介入 水体――――――――→超过自净能力 水体化学、物理、生物等特征改变―→水质恶化 危 害 饮用水 引起人体急性或慢性中毒、致癌等 灌溉水 使农作物物种发生变异,甚至导致大面积死亡 水生生态 系统 造成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使水生生态系统变得简单和脆弱 (2) 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主要的大气污染类型、成因及危害 主要类型 成 因 危 害 酸雨 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二氧化硫和 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 ①河湖水酸化,鱼类死亡;②土壤酸化,危害农作物、 森林;③腐蚀建筑和文物古迹;④危害人体健康 光化学烟雾 排入大气的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 等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刺激性的浅 蓝色烟雾 烟雾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 温室效应 燃烧化石燃料排放出的二氧化碳等温 室气体,增加了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 力 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改变和 自然灾害加剧等 (2)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2016 年 10 月浙江新高考选考地理 考点知识梳理 2016.10 第 121 页 共 121 页 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1)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危害 (2)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实现“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常见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 方 法 优 势 分类收集,密封运输 有利于废品回收与资源利用,还可大幅度减 少垃圾处理量。避免散落,减少运输污染 破碎、压缩、焚烧 体积减小,消除某些有害物质 卫生填埋 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土地可重新利 用;不会对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 [深度思考] 解答有关环境污染问题的基本思路 1.环境污染的原因分析思路 (1)不同环境污染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要结合其特点进行具体分析。例如:赤潮产生的原因:①沿海地区工业废水 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过度海水养殖,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促使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②适宜的水温、盐度等环 境有利于赤潮生物的繁殖;③水体交换不良的港湾和沿岸海域容易发生赤潮。 (2)同一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带来的危害也不相同。下面以我国南北地区的酸雨危害为例进行比 较: 地区 危害 形成原因 长江 以南 大 ①降水多,有利于酸雨的形成;②多丘陵、盆地地形且风速小,不利于酸性气体 的扩散;③土壤呈酸性,因而大气中的灰尘也呈酸性,无法中和酸性气体 长江 以北 小 ①降水少,不利于酸雨的形成;②地形平坦,风力较强,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 ③土壤呈碱性,大气中的灰尘也呈碱性,可以中和部分酸性气体 2.环境污染整治类试题的思维建模 针对造成污染问题的成因采取相应措施:不同的污染问题成因不同,采取的措施也应不同,只有针对造成污染问题 的具体原因,才能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环境污染的成因有多种,但其本质原因是污染物的浓度与数量超过了 环境的自净能力而造成的,因此环境污染的整治应重点从降低污染物的浓度、减少污染物的数量两方面着手。此外, 再好的措施也需要人来实施,因此需要政府、公众的参与。如图所示: 在此基础上,根据区域特点因地制宜辅以针对性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