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单元评估训练七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在宪章运动的年代里,英国有几百万人都被发动起来,并在《人民宪章》(1838年)上签名。宪章派提出必须改善人民的政治和经济状况,这对当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打击是极为致命的,迫使他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该材料反映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之一是( )
A.工业革命之后英国实力大大增强
B.英国资产阶级急于寻找海外市场
C.英国国内严峻的经济形势所导致
D.英国资产阶级急于转移国内矛盾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838年英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宪章运动,“这对当时的资产阶级统治的打击是极为致命的,迫使他们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说明鸦片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英国资产阶级急于转移国内矛盾,选D项。
答案:D
2.太平天国1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 )
A.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C.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代表先进历史潮流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太平天国的檄文认为清政府统治毒害天下,要清除满洲贵族,即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选A项不选B项;材料无法体现太平天国反帝,当时欧美也未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太平天国狭隘的民族观念,不代表先进历史潮流,D项错误。
答案:A
3.关于鸦片战争的记述,中英两国表述不同。中国历史学家认为:“18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幅员辽阔的中国。”而英国历史学家则认为:“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解决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原因。中国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的侵略,而英国学者则认为是中英贸易争端导致的,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差异,主要是双方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的结果,故选A项。
答案:A
4.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清政府与西方列强开始勾结
C.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分析,意为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属于《辛丑条约》中的规定,选C项。A项说法错误,《辛丑条约》是在1901年签订的;B项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C
5.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这样评论义和团:“义和团事件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对此评论理解准确的是( )
①作者对义和团运动的背景分析符合史实 ②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全民族广泛参与的群众运动 ③作者对义和团的评价具有辩证性 ④反映了作者的主要史观是革命史观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作者认为义和团运动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①正确,②错误;作者既认为义和团运动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也认为具有“爱国主义成分”,③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作者的革命史观,④错误。综上所述,选D项。
答案:D
6.(2013·广东佛山质检,14)1912年清帝下诏退位,几百字的退位诏书,主要说了三件事:第一,顺应民意,避免战乱宣布退位。第二,结束帝制,建立共和立宪政体。第三,由袁世凯组建临时共和政府。这说明了( )
A.妥协其实是一种历史智慧
B.辛亥革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C.清帝退位类似禅让制
D.新政权保留了君主地位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清帝下诏退位体现了革命派和清政府的妥协,这种妥协带来了三大积极效果,说明妥协其实是一种历史智慧,选A项。材料无法体现辛亥革命的群众性,且B项本身说法错误;禅让是主动的,淸帝退位是被迫的,C项错误;新政权废除了君主制度,D项错误。
答案:A
7.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为此,资产阶级革命派( )
A.成立同盟会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发动护法运动
D.发起新文化运动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袁世凯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虽然对他不放心,但“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为此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相应举措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选B项。
答案:B
8.下表为鸦片战争初期中国的茶、丝出口量。这反映了( )
时间
茶(万磅)
丝(包)
战前年平均
5 000
5 000
1845年
8 019
13 220
1851年
9 919
23 040
1853年
10 122
62 896
A.对外贸易稳居出超地位
B.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国内税收政策逐渐宽松
D.传统手工业制品质量高且成本低
解析:从表格信息看,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茶、丝出口量剧增,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A、C、D三项的说法。
答案:B
9.下列对“晚清中国参加国际博览会之展品和会场布置场景概况表”的分析正确的是( )
名称
展品概况
展场布置概况
187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
绸缎、雕牙、银器、漆器、铜器、景泰器、玉器、古玩、绣货、瓷器、丝、茶、六谷、药材
有木质大牌楼,上书“大清国”三字……两旁有辕门,上插黄地青龙旗,“与官衙一式,极形严肃”,进牌楼,正中置有庙宇式橱柜;会场布置……“无一外洋楼款式者”
①呈现的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形象 ②反映向西方学习的成果有限 ③富有很强的“王朝”色彩 ④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中国在国际博览会上的展品都是传统的手工业制品,①②正确;“黄地青龙旗”“与官衙一式”“庙宇式橱柜”都体现了浓厚的“王朝”色彩和传统文化气息,③④正确。综上所述,选D项。
答案:D
10.(2013·广东广州一模,16)下列关于李鸿章的评价,与清政府立场相近的是( )
A.“为破屋子修修补补的裱糊匠”
B.“未改变中国之现状,未带领中国走向富强”
C.“中兴名臣……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
D.“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解析:A项是李鸿章对自己的评价;B项是现代对李鸿章的评价;C项体现了清朝官方的看法,选C项;D项主要是对李鸿章人品的评价,不能体现清政府的立场。
答案:C
11.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吁请修备储才折》中提出了“练陆军、练海军、造铁路、设枪炮厂、广开学堂、速讲商务、讲求工政、多派游历人员、预备巡幸之所”等九项措施。这些措施( )
①是清廷内部补救危局的全新纲领 ②体现了当时社会进步思潮的主流 ③反映了洋务派在近代化中的贡献 ④说明办洋务未因甲午战败而终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张之洞的主张基本上都是洋务运动所主张的,不是全新的纲领,①错误,③正确;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向西方的学习进入制度层次,张之洞的主张依然停留在“器物”层次,不能体现当时社会进步思潮的主流,②说法错误;材料信息表明,甲午中日战争后,张之洞等人仍然主张办洋务,说明办洋务未因甲午战败而终结,④正确。综上所述,选B项。
答案:B
12.(2013·北京朝阳期中,23)自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诞生了一批中国绅商自行创办的新式企业。下列选项中,对上述企业表述准确的是( )
A.官营企业、国家资本、手工工场
B.民营企业、私人资本、近代工厂
C.民用工业、官商合办、合股公司
D.民族工业、官督商办、机器生产
解析:中国绅商自行创办的新式企业,即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这些企业属于民营企业、私人资本,采用大机器生产,属于近代企业,故选B项。
答案:B
13.阅读1912~1921年民族工业产品表
行业
企业名称
经营者
厂址
面粉、棉纱
茂新、福新、
申新公司
荣宗敬、荣德生
上海
酿酒
张裕酿酒公司
张弼士(华侨)
山东
火柴
鸿生火柴公司
刘鸿生(买办)
江苏
卷烟
南洋兄弟
烟草公司
简照南、简
玉阶(华侨)
上海
机器制造
求新机器制造厂
朱志尧(买办)
上海
表格中反映出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
A.工业结构失衡,轻工业发展较快
B.重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C.大都分布在沿海地区
D.主要是华侨、买办和商人投资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中国的民族工业多集中在面粉、棉纱、酿酒、火柴、卷烟等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发展缓慢,工业结构失衡,A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错误;表格中所列工厂多集中在山东、江苏、上海等沿海地区,主要是华侨、买办和商人投资,C、D两项说法正确。B项符合题意。
答案:B
14.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1904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崇明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竟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这从实质上反映了( )
A.张謇创办的企业带有官办性质
B.实业家利用政府权力提高商业竞争力
C.民族企业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D.政府干预影响了民族企业的健康成长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对清政府依赖很大,依靠政府取得了垄断权,上海资本家想在崇明岛设立公司,也被阻止,说明政府干预影响了民族企业的健康成长,选D项。张謇的企业属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A项错误;实业家利用政府权力获取垄断,不利于商业竞争,B项错误;C项说法正确,但没有反映问题的实质,排除C项。
答案:D
15.“(它)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设法把这部分引进到中国来,而成为中西文化频繁接触后的当时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材料评述的是( )
A.经世致用
B.“中体西用”
C.维新思想
D.“兼容并包”
解析:从材料信息“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形式……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可知是对洋务派“中体西用”主张的描述,洋务派把西方先进科技嫁接到中国专制制度和传统文化上,体现了两者的结合,并给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缺口。选B项。
答案:B
16.随着近代民族工业的出现和初步发展,在思想文化界出现一批已经不同于洋务运动理论家的早期改良派学者。他们主张( )
A.“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B.“未款之前,则宜以夷攻夷;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
C.“有议院,而昏暴之君无所施其虐……草野小民无所积其怨”
D.“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A项属于顽固派的主张,盲目排外;B项属于魏源的思想;C项主张君主立宪,属于早期维新思想;D项属于革命派的主张。
答案:C
17.(2013·江苏四市调研二,6)梁启超在《湖南事务学堂课艺批》中写道:“议院制虽创设于泰西,实吾五经诸子传纪,随举一义,多有其义者。”梁启超写此话的目的是( )
A.为了在中国实行议院制而寻找圣贤遗训
B.驳斥议院制最早设立于西方国家的说法
C.说明五经中已有关于议院制的完整理论
D.阐明儒家经典中含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梁启超认为,议院制虽然创设于西方,但中国传统的“五经诸子传纪”,“多有其义者”,即中国传统的儒家著作却早有论述。结合维新变法的特点,可知梁启超写此话是为了在中国实行议院制而寻找圣贤遗训,以减少阻力,选A项。
答案:A
18.(2013·广东梅州质检一,17)“作为这场革命指导理论的康有为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个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 )
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
B.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
C.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
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康有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这在当时相对清朝专制统治而言,明显具有“反叛”精神,选B项。
答案:B
19.历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简明辛亥革命史》一书中对孙中山的定性问题有一些新的思考。他认为,孙中山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可以把孙中山定性为“平民知识分子革命家”(简称“平民革命家”)。下面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创立民国”
C.“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
D.“天下为公”
解析:孙中山被称为“平民革命家”,是因为他提出了“平均地权”与“节制资本”的主张,站在平民的立场上,解决农民、工人最关心的现实问题,选C项。
答案:C
20.(2013·福建厦门一模,17)孙中山曾说,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之事在于“兵法攻心,语曰革心”。在此,他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侧重于( )
A.思想启蒙 B.政治革命
C.社会变革 D.文化复兴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孙中山认为新文化运动最有价值的事情在于“攻心”“革心”,即进行思想启蒙,选A项。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21题18分,22题22分,共4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变革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
——张謇《张季子九录·文录》
(1)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之革命”与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并分析造成“孙中山之革命”与“一朝一姓之变革迥然不同”的主要原因。(10分)
材料二 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军民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清帝逊位诏书》
材料三 法学教授高全喜谈道:“清帝不是逊位给一家一姓的王朝,而是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立宪共和政体,这是它与中国传统禅让的不同之处。”
——《立宪时刻》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意义。(4分)
(3)有人将《清帝逊位诏书》看成是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论断的?(4分)
解析:第(1)问,孙中山从事的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制度,不是历史上的王朝更替;原因可从新的经济形式、新的阶级力量、新的思想理论等方面论证与王朝更替的根本区别。第(2)问,可从国内、国际两个角度论述。第(3)问,首先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然后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论证这一观点。
答案:(1)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
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立宪派和革命派的发展壮大。
(2)结束了清王朝统治,逊位给了一个未来的共和政体;为民国全面继承清朝统治权和疆域提供了重要法理依据;有助于民国中央政府尽快获得国际承认。(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答出下列一种答案即可。(只作出判断而未分析理由不得分)
答案1:同意。清帝和平逊位,南方革命党人和北方政府达成妥协合作,中华民国建立。
答案2:不同意。退位诏书是情势所迫的结果,作出的政权安排和南北合作没有为民国奠定坚实基础。
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1901年到1907年,张謇先后创办了19个企业单位,初步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
发展民族近代工业需要科学技术,这又促使张謇热衷于兴办新式学堂(创办了南通大学),在外地还先后参与或协办了复旦学院、吴淞中国公学、南京高等师范、河海工程学校等大专院校。张謇对社会教育也比较重视,1905年在通州建立了国内第一所博物苑(馆),
还陆续创办了图书馆、更俗剧场、伶工学社、盲哑学校等。更俗剧场是新式建筑,舞台上除演员别无闲杂人员出现,台下禁止吐瓜子壳和乱扔果皮,确实起到移风易俗作用。
——《中国近代工商人物志》第一册
材料二 就今日而言,建设工业,实为要图,即以纺织一业而论,吾国人口四万万,只有纱绽(应为“锭”)二百万枚,较诸欧美各国人口与纱绽之比例,我国现有之纱绽,实不能供国民之需求;惟其如此,是以他国在吾国设厂,以遂其经济侵略之野心,而使我纺织业受重大之打击。纱布为人生必需之品,乃至仰给他人,痛心之事,无逾于此。
——荣宗敬《振兴实业发展经济以惠民生计划》
材料三 归根到底,在近代中国决定和承担近代化任务的主要载体都是中国的资产阶级。
——林家有《孙中山的革命观——兼论辛亥革命对
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张謇对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进步所作出的历史贡献。(6分)
(2)据材料二,指出荣氏兄弟投资实业的基本出发点,这反映了中国当时流行的什么思潮?(6分)
(3)运用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10分)(要求: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80字左右)
解析:第(1)问,抓住关键词从兴办工厂,发展科技教育、社会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等角度概括;第(2)问,“出发点”可依据材料得出发展纺织业是国民需求,也是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需要,这反映了实业救国思想。第(3)问,首先要找出观点,然后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论证,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答案:(1)兴办实业;重视教育,兴办学堂;重视社会公益事业。
(2)出发点:适应民生需求;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维护民族利益。
思潮:实业救国。
(3)论点: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近代化的主要承担者。
论证:①经济上奠定了中国走向近代化的经济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积极发展兴办实业(近代工业),民族资本主义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短暂的春天)的进程。
②政治上,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中国走向民主、法制,先后发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北伐战争。
③思想文化上,资产阶级反对迷信、愚昧,宣传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新文化运动),形成思想解放运动潮流,成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发展近代教育和文化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