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2.50 KB
  • 2021-05-13 发布

天津高考试题地理部分解析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文科综合地理部分试题解析 文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 地理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1至4页,第II卷5至6页,共100分。 ‎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 ‎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1卷 注意事项:‎ ‎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 2.本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 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1),回答第1题。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 ‎ 1.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l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增加 B.b增加 C.c减少 D.d减少 ‎1.B [解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图中a为地表径流,b为下渗,c为地下径流,d为蒸发。在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使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从而也可造成地下径流增加。 ‎ ‎【答案】B ‎【考点透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 ‎【思路点拨】城镇建设中,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b环节),从而能导致地面径流(a环节)减少,地下径流(c环节)增多,同时由于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使城市的蒸发量增加。‎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2),回答2~3题。‎ ‎2.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图2所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   A.水产品养殖              B.棉花种植   C.林产品加工             D.水力发电 ‎2.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知识。从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地纬度较高,根据图例可知该地林地众多,因此适宜发展林产品加工业。‎ ‎【答案】C ‎【考点透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及地形对产业部门的影响。‎ ‎【思路点拨】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东北地区,由图示信息知该地林地分布广泛,因此图示区域最适宜发展的产业部门是林产品加工。‎ ‎3.在图2所示的区域中,a~b路段容易遭受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沿线   A.山体坡度大            B.地表崎岖不平   C.河水流速快            D.泥沙淤积严重 ‎3.A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自然灾害的影响。a~b路段经过地区,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大,易发生滑坡等自然灾害,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图中河流以西公路段的西北侧等高线密集,山体坡度较大,雨季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河流以西公路段,公路沿等高线延伸,因此B选项错。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稀疏,河水流速较慢,因此C选项错。图中河流两岸林地比重大,水土保持好,因此河流含沙量较少,并且公路桥梁地段面宽度较窄,沙洲出现在河面变宽的下游,因此D选项错。‎ ‎ 高雄矿产资源匮乏,工业部门主要有石化、炼油、钢铁、造船、食品等。读高雄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图3),回答4-5题。 4.对该城市功能区布局的评价,正确的是   A.商业区高度集中,缩小了服务范围   B.住宅区远离海岸,避免了海洋污染   C.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   D.文教区过于分散,降低了服务功能 ‎4.C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知识。商业区集中,扩大了其服务范围;住宅区远离海岸,处于盛行风的上风向,环境条件好;工业区相对集中,方便了企业联系,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文教区分散,便于各地文化教育的发展。‎ ‎【答案】C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布局意义。‎ ‎【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该城市商业集中,但并不会缩小其服务范围;住宅区虽远离海洋,但工业区却沿海分布,更容易造成海洋污染;文教区分散布局,接近各处住宅,可以更好的为周围居民服务;工业区相对集中在城市的东南部,方便企业联系,选项C符合题意。‎ ‎5.高雄的石化工业最适宜布局在图3中的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5.D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的合理规划知识。化工厂污染大气、污染水源,因此应布局在盛行风向的下风向和远离水源地地区。d地接近港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且位于下风向和河流下游,在该地布局石化工业最合适。‎ ‎【答案】D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工业布局。‎ ‎【思路点拨】石化工业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地带,同时石化工业又有水污染,布局在D处,靠近外海,更容易净化水污染。‎ ‎   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图4中的 ‎6.A [解析] 本题考查日期和时间的计算。伦敦(零时区)时间为‎2012年7月27日19时12分时,东五区的区时为‎2012年7月28日0时12分,因此从67.5°E向东到国际日期变更线都为‎7月28日,故A正确;此时北半球为夏季,北极附近为极昼,故D错误;图C伦敦时间为1时,与题干要求不符。‎ ‎【答案】A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和日期分界线。‎ ‎【思路点拨】A、B两图为日期分布图,根据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可计算出,此时地方时0时所在的经线是72°E经线,故此时将全球分为两个日期的界线是72°E和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A选项正确。C、D两图为光照图,7月27日,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因此D选项错误;C图所示的伦敦此时为午夜过后,与题干19点12分不符。‎ ‎7.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A.菲律宾                B.巴西   C.新西兰               D.英国 ‎7.D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伦敦奥运会开幕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巴西、新西兰位于南半球,两地均昼短夜长;英国纬度比菲律宾高,因此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英国白昼最长。‎ ‎【答案】D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思路点拨】7月27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昼短夜长。   读亚洲部分地区四个季度平均气温分布图(图5),回答8~9题。‎ ‎8.据图5气温分布状况判断,四幅图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④→②→①       D.③→①→②→④‎ ‎8.C [解析] 本题考查气温的分布规律。从图中可知该区域为亚洲东部地区,第一季度该区域气温低、南北温差大,故③‎ 为第一季度;第二季度气温较高,青藏高原气温较低,④符合;第三季度气温最高,应为②;第四季度,该区域气温降低,温差增大,①符合。故由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的正确排序是③→④→②→①。‎ ‎【答案】C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分布规律。‎ ‎【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四幅图中,①图和③图大陆气温均较低,因为第一季度和第四季度的气温分布图,由于北半球大陆1月平均气温最低,而同纬度海洋2月平均气温最低,因此可判断①图为第四季度,③图为第一季度;②图和④图大陆气温均较高,应为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气温分布。由于北半球大陆7月平均气温最高,而同纬度海洋8月月平均气温最高,因此,可判断②图为第三季度,④图为第二季度。‎ ‎9.下列气候统计图中,反映了图5中K城市气候特征的是 ‎9.D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K城市位于印度半岛西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图A为热带雨林气候;图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图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图D为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D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类型的分布和判读。‎ ‎【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K城市位于印度南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D符合。A为热带雨林气候,B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读部分地理事物数量的纬度差异示意图(图7),回答10—11题。‎ ‎10.下列叙述,符合图7所示的动物种群数量分布规律的是   A.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多于北半球   B.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   C.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少于中纬地区   D.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少于草原地带 ‎10.B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判断能力。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少于北半球,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低纬地区的种群数量多于中纬地区,森林地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草原地带。‎ ‎【答案】B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南北半球界线、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高、中、低纬的范围。‎ ‎【思路点拨】由图是信息易知,南半球的种群数量少于北半球;信风带位于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纬30°为中心),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纬30°为中心)之间,由图知信风带的种群数量多于西风带,故B正确;低纬地区(0°—30°)的种群数量多于中纬地区(30°—60°);南北纬10°之间为热带雨林,纬度更高一些为热带草原,如图可知热带雨林的种群数量多于热带草原。‎ ‎11.结合图7中的信息判断,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纬度差异的形成,主要由于   A.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     B.生物、土地资源的差异   C.矿产、生物资源的差异    D.气候、矿产资源的差异 ‎11.A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分布。从图中可知世界特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这些地区气候条件适宜、土地面积广阔,因此世界特大城市数量的纬度差异是由于气候、土地资源的差异造成的。‎ ‎【答案】A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 ‎【思路点拨】由图示信息知北纬30°—60°纬度范围内世界特大城市数量多,因为该区域气候以温和的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为主,土地面积较广阔。图中没有矿产资源这一信息,所以不选C和D。生物的多少并不能决定城市数量纬度差异,反倒是城市数量会对生物资源产生影响。‎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  第II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2题,共56分。 12.(2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1)云南省西北部地形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请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     近三年来,云南省遭受了持续特大干旱。 (2)面对特大干旱,该省林区应特别重视防御的次生灾害是____。(2分) (3)应对持续干旱,该省农业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请列举两项。(6分)    ‎ ‎ 甲、乙两河在云南省境内的干支流有已建、在建水电站几十座。 (4)当地居民对水电站的建设持有支持、反对两种观点。请你为这两种观点各找一条理     由。(6分)     支持的理由:________;     反对的理由:________.。     丽江古城是纳西族人的聚居地,纳西族文化在此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5)据图8说明,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文化主要体现在____等方面。古老的纳西族   文化在丽江得以保存的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    。(6分)‎ ‎12.[答案] (1)山脉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 河流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 ‎(2)森林火灾(病虫害)‎ ‎(3)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寻找地下水;采用耐旱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4)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 反对的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 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 ‎(5)建筑(服饰;民俗) 地形较闭塞(周边山高谷深;当地水热条件较好)‎ ‎[解析] 本题以区域地理为载体,考查地形、农业、工程建设、文化等知识。‎ 第(1)题,根据河流分布和流向可判断出该地地形特点。‎ 第(2)题,干旱林区应防范火灾。‎ 第(3)题,农业抗旱从修建农田水利设施、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用耐旱作物品种、发展节水农业等方面进行回答。‎ 第(4)题,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从修建水电站利弊进行分析,可以作为支持或反对的理由。‎ 第(5)题,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民族风情不同,其民族文化得以保存主要是地形闭塞,与外界交流少。‎ ‎【参考答案】(1)(6分)山脉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河流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 ‎ (2)(2分)森林火灾(病虫害) 。‎ ‎ (3)(6分)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寻找地下水;采用耐早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 (4)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 ‎ 反对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 ‎ (5)建筑(服饰;民俗)。地形较闭塞(周边山高谷深;当地水热条件较好)。‎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特征分析、自然灾害类型及应对措施、水电站建设的影响、文化等知识点。‎ ‎【思路点拨】第(1)题,云南省西北部为横断山区,横断山区的特点为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山脉往往是河流的分水岭,河流的流向反映地势南高北低的起伏状况。‎ 第(2)题,干旱发生时,降水偏少,植被枯萎,天气干燥,极易引起森林火灾。‎ 第(3)题,考查应对旱灾的主要措施。‎ 第(4)题,考查水电站建设带来的影响。‎ 第(5)题,根据图示信息易知丽江古城的纳西族文化主要体现在建筑、服饰等方面;而古老的纳西族文化在丽江得以保存的自然原因主要是这里地形闭塞,导致与外界交流少造成的。 13. (30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二氧化碳排放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图9中甲省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什么?请列举两条 原因。(6分)‎ a城市应对矿产资源枯竭问题,更加重视发展旅游业。 (2)请填表说明,发展旅游业对促进a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9分)‎ 某地理小组的学生考察了中国与新加坡合建的中新天津生态城。‎ ‎(3)学生发现,生态城所在地有多项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请据图10列举三项。(9分) (4)有学生认为,新加坡重视环保,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应当很普遍。经过探究,大  家认识到新加坡的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参考图11说明原因。(6分)‎ ‎13.[答案] (1)甲省是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低。‎ ‎(2)社会效益: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优化产业结构)‎ 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 ‎(3)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4)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解析] 本题以二氧化碳排放为切入点,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 第(1)题,甲省为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能源基地,其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二氧化碳排放量大。‎ 第(2)题,发展旅游业的社会效益是可促进就业,经济效益是可提高收入,环境效益是可提高环境质量。‎ 第(3)题,结合图例可知有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等。‎ 第(4)题,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资源少,风力小,因此其太阳能、风能资源不丰富。‎ ‎ ‎ ‎【参考答案】(1)甲省市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低。‎ ‎ (2)社会效益: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优化产业结构)。‎ ‎ 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优化产业结构)。‎ ‎ 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 ‎ (3)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 (4)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考点透析】本题主要考查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的原因、发展旅游业的意义、自然资源分布、新加坡的气候特点等知识点。‎ ‎【思路点拨】第(1)题,导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高的原因,一方面要说明该地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原因,另一方面可能是该地GDP总量少。而该地二氧化碳排放量大与该地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构成、能源的利用效率等有关,GDP总量少与该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第(2)题,考查发展旅游业对促进城市持续发展的作用。‎ 第(3)题, 新天津生态城位于渤海西岸,这里盐碱荒地较多;河流下游,水资源较丰富;临海,海洋资源丰富;地处季风区沿海地带,受冬夏季风影响,濒海地区昼夜海陆热力差异形成昼夜更替的风(或海陆风),风能资源丰富;雨季较短,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 第(4)题, 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终年高温多雨,晴天少,太阳能资源不丰富;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新加坡风平浪静,风能资源不丰富。‎ ‎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文科综合地理部分参考答案 I卷共11题,每题4分,共44分。‎ ‎1.B 2.C 3.A 4.C 5.D 6.A 7.D 8.C 9.D ‎10.B 11.A II卷共2题,共56分。‎ ‎12.(26分)‎ ‎(1)山脉纵列分布(地势北高南低)。河流纵列分布(河流自北向南流)。‎ ‎(2)森林火灾(病虫害)。‎ ‎(3)修建农田水利设施;寻找地下水;采用耐早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 ‎ 水农业。(答出其中两项即可)‎ ‎(4)支持的理由:获得能源(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提高抗旱能力)。‎ ‎ 反对的理由:当地属于地震多发区,若水库遭破坏,可能导致洪涝灾害(水库可能 ‎ 诱发地质灾害;破坏当地生物资源;导致当地居民迁移)。‎ ‎(5)建筑(服饰;民俗)。地形较闭塞(周边山高谷深;当地水热条件较好)。‎ ‎13.(30分)‎ ‎(1)甲省是全国能源基地(多火电厂;重工业或耗能工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大),‎ ‎ 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甲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以传统产业部门为主),GDP相对较 低。‎ ‎(2)社会效益:提供就业岗位(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 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收入;优化产业结构)。‎ 生态效益:改善环境质量。‎ ‎(3)荒地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风能、太阳能资源。(答出其中三项即可)‎ ‎(4)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 ‎ 流,近地面风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