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七气压带和风带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 7 【2019 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七气压 带和风带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8·福州模拟)如图为大气环流示意图。读 图完成 1~2 题。 1.关于①②③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动力上升       B.②为高空西风 C.③为热力下沉 D.④为东南信风 2.当③形成的气压带被大陆上的气压中心切断时,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澳大利亚西南部高温干燥 B.潘帕斯草原绿草如茵 C.理论上大陆等温线向北凸出 D.西北太平洋温带大陆架海域上升流增强 解析:1.B 2.C 第 1 题,图示为北半球低纬环流圈,其中①为 热力上升过程、②为高空西风、③为动力下沉过程、④为近地面的东 北信风。第 2 题,③形成的气压带为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在北 半球夏季由于陆地升温形成低压而被切断,高压中心只保留在海洋上, 即切断时为北半球夏季、南半球冬季。此时北半球大陆为高温区,等 温线向北凸出,南半球大陆为低温区,等温线向低纬度(北方)凸出。 下列四幅图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日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情况。读图 2 / 7 回答 3~4 题。 3.以上四幅图表示的日期属于同一天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4.受以上四幅图中的气压带的影响,最不可能出现的气候类型 是(  ) A.热带草原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3.B 4.C 第 3 题,图①中风带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气 压带为赤道低气压带,此时气压带已完全移动到赤道以南,为北半球 冬至日。图②中风带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热带高 气压带且位置在北回归线偏北,约为 30°N 附近,应为二分日。图③ 中风带为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且位置 在南回归线附近,相对 30°S 偏北,为北半球夏至日。图④中风带为 北半球盛行西风带,气压带为北半球副极地低气压带且位置偏南,应 为北半球冬至日。第 4 题,①图表示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南信风带交 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②图表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东北信风 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③图表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 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④图表示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形成 温带海洋性气候。 如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据此回 答 5~6 题。 5.图示时期,我国东部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3 / 7 6.图示时期,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状况,可能正确的是 (  ) A     B      C     D 解析:5.C 6.B 第 5 题,从图中可知亚欧大陆形成高气压中心, 太平洋形成低气压中心,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作 用右偏后就是实际风向为西北风。第 6 题,大陆形成高压,海洋形成 低压,为北半球的冬季,故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也跟着南移, 故 B 正确。 如图为陆地(用 110° E 代表)与海洋(用 160° E 代表)气压梯度 (大陆气压与海洋气压之差,单位:hPa)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 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 7~9 题。 7.图中冬夏数值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洋流性质的变化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 D.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8.结合图中信息判断,正常年份,北半球冬季风风力最强的地 区大致位于(  ) A.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B.50 °N 附近 C.中纬度地区 D.副热带地区大陆东岸 9.图乙与图甲相比较,其变化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是(  ) A.冬季风减弱,夏季台风偏多 B.冬季气温偏高,夏季气温偏低 C.冬季寒潮增多,夏季北旱南涝 D.冬季气温偏低,夏季北涝南旱 解析:7.D 8.B 9.C 第 7 题,图甲显示冬季大陆气压高于海 洋,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大陆夏季增温 4 / 7 快于海洋,冬季降温快于海洋,从而使同纬度大陆夏季气压低于海洋、 冬季气压高于海洋。第 8 题,北半球冬季风是受大陆上高压与海洋上 低压作用形成的,风力大小取决于气压差大小,图甲显示在 50°N 附 近海陆气压差最大,故此处风力最强。第 9 题,比较甲、乙两图可知, 图乙冬季海陆气压差更大,则冬季风比正常年份强,冬季寒潮增多; 同时夏季海陆气压差更小,说明夏季风势力要弱于正常年份,则夏季 风对我国北方的影响时间较短,在南方停留时间较长,会出现北旱南 涝现象。 (2018·山东潍坊一模)季风指数是季风现象明显程度的量值,其 大小反映一个地区季风环流的强弱程度。如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 1880~2000 年的夏季风指数(a)和冬季风指数(b)距平(距平是某一 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值曲线。据此完成 10~11 题。 10.1960~1970 年期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 A.东北地区冻土厚度偏薄 B.华北地区植物发芽较晚 C.西北地区天山雪线偏高 D.南方冻雨频次偏低 11.下列年份,我国江淮地区伏旱期不明显的是(  ) A.1890 年 B.1920 年 C.1940 年 D.1960 年 解析:10.B 11.A 第 10 题,图示 1960~1970 年期间,冬季风 指数距平值为正值,说明冬季风势力较强,则受其影响,我国华北地 区春季气温低于平均值,故植物发芽较晚。同理,受冬季风影响较大 的东北地区气温也较低而冻土厚度偏厚;南方冻雨频次偏高;天山雪 线因气温较低而偏低。第 11 题,正常年份,副高北移推动雨带北移, 5 / 7 使 7 月份江淮地区受副高控制而出现伏旱天气。1890 年夏季风指数 距平值为负值,说明夏季风势力较弱,雨带长期滞留在南方,受其影 响江淮地区夏季降水较多,伏旱不明显。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0 分) (1)①②③④ 四地气候形成与气压带、风带无直接关系的是 ________ , 其 形 成 原 因 主 要 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4 分) (2) 四 地 中 气 候 类 型 的 形 成 受 单 一 气 压 带 、 风 带 控 制 的 是 ________,请说出其气候类型与形成原因。(6 分) (3) 四 地 中 气 候 类 型 的 形 成 与 气 压 带 、 风 带 都 有 关 系 的 为 ________,请说出其形成原因与气候特征。(6 分) (4)当③地草木枯黄时,④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4 分) (5)在下面画出 1 月份赤道附近的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要求 用表示高压带,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10 分) 解析:第(1)、(2)题,①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受赤道低气压 带的控制,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的控制,③地为热 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而④地是由海 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气候。所以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是 ①②地。第(3)题,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只有③地气候的形成与气压 带、风带都有关系,气候特征为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第(4) 题,当③地草木枯黄时,为当地冬季,对应北半球夏季,东亚季风区 此时高温多雨。第(5)题,1 月份,太阳直射点南移,气压带、风带 也要南移(与二分日比)。 答案:(1)④地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6 / 7 (2)①②地 ①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赤道低气 压带的控制;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是由于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3)③地 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全年高温, 分明显的干湿两季。 (4)高温多雨 (5)如图,要求一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必须要偏南;二是两个 风带的方向无误。 13.(2018·福建六校联考)读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大 陆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完成下列各题。(26 分) (1)描述图中多年平均每日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并简述甲地每 日日照时数较长的原因。(4 分) (2)比较 A、B 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0 分) (3)下图中能正确表示 C 气候成因的是________。请评价该气候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6 分) (4)D 处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我国典型,试从其表现和原因两方 面加以说明。(6 分) 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每日日照时数等值线的数值及变化方 向总结分布规律。对于甲地,因其位于大分水岭地区,主要从天气气 候的角度分析原因。第(2)题,图中 A、B 两地的降水季节都分配不均, 但受大气环流形势不同的影响,两地的降水季节不同,其中 A 地的降 水集中于夏季,主要受西北季风的影响,而 B 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与西风带控制有关。第(3)题,C 地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 期,影响农业生产。第(4)题,主要从海陆热力差异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1)南部和东部日照时数较短,向中部和西部逐渐增加。 7 / 7 甲地主要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晴天多,每日日照时数长。 (2)相同点:降水季节分配不均。不同点:A 地夏半年多雨,B 地 冬半年多雨。原因:A 地夏半年受来自海洋的西北季风影响,降水较 多;冬半年受来自大陆内部的东南季风控制,干燥少雨(或夏半年受 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冬半年受来自大陆的东南信 风控制,干燥少雨)。B 地夏半年受强盛的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干燥 少雨;冬半年有时能受到北移的盛行西风影响,带来一定降水。 (3)④ 气温: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降 水:雨热不同期或夏季降水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4)表现:D 处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 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