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3.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6 年山东省名校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一)
一、选择题
1.清人总结说:“有明一代粃政多端…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为所欲为.遂
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材料所反映的明代宦官乱权的制度前提是(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六部代替皇帝批红
C.设内阁,票拟御旨 D.殿阁大学士的设置
2.《国语.越语》中记载,妇女快分娩时得报告官府,由官府派医生守护,生男孩的奖励两壶酒一条狗,
生女孩的奖励两壶酒一口猪.生三个子女的,由官府派给乳母哺育.该措施( )
A.反映了传统的重男轻女 B.反映了越国徭役赋税繁重
C.使越国的国力得到增强 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的是修身弄性,时
时刻刻修炼自己,与这一主张相吻合的是( )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B.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
C.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4.如图所示,图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十七人》名单.曾任孙中山机要秘书的邵元冲与毛泽东、张国焘
等共同出现.该名单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
A.中共创立初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5.民国初年的报刊在描述天津女子服饰时写道:“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截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
这是剪发的.不好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梳在两边的,有梳在后头的,有几百个式样.”这反映了( )
A.中国女子服饰全而西化 B.妇女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C.中国女子普遍追求时尚 D.辛亥革命推动习俗变迁
6.它“是(近代中国)在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选择的一种处理中西文化的态度和方式,是企图融合中西
文化的初次尝试…从思维范式上奖定了处理中西文化交往的模式.”材料中的“它”( )
A.是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最初反应
B.意在调和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C.为制度的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D.突出救亡图存的时代急迫性
7.1958 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以法
规的形式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放宽城市户 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城市.导致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经济调控的消失 B.城乡二元体制的终结
C.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8.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居民,不应该根据他们各自的正义的原则,分为独立的城邦
和团体:而应认为,所有人都是属于一个团体和一人制度,我们应有一种共同的生活活,对所有人来说是
共同的秩序.这一原则( )
A.蕴含朴素的契约观念 B.违背了自然法的精神
C.否定了希腊城邦政治 D.顺应了帝国扩张的需求
9.有学者指出:“(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两种动力共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下列现
象中直接体现资本主义扩张因素的是( )
A.以投资分利方式募集所需资金
B.以传播天主教的福音作为号召
C.航海家宣布占领所到之处土地
D.航海家攫取大量黄金等贵金属
10.苏格拉底曾说:“如果我们(雅典法律)想要处死你,并坚信这样做是公正的,难道你以为你有特权反
对你的国家和法律吗?你以为你可以尽力摧毁你的国家及其法律来作为报复吗?”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 )
A.认为法律和人性应同等重要 B.强调雅典城邦法律高于特权
C.肯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合理性 D.反对公民抨击雅典民主政治
11.1929 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可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
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 1932 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
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 )
A.30 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
B.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应该互补有无
D.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
12.1983 年 11 月 9 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北京外交学院的演讲中说:“美国当时突然发现,苏联军队
正在东欧建立政府;而原来许多美国人认为美苏关系会是合作关系,但结果却变成了敌对关系.”这说明
( )
A.美苏冷战对峙由苏联挑起 B.苏联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
C.美国将苏联视为冷战对手 D.美国与中国联合对抗苏联
二、解答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什么欧洲的贸易和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后来显然促进了社会转型,使以土
地为核心要素的农业社会演进到以资本为核心要素的工业社会?这应该是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和地
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自 11 世纪以后,欧洲农业耕作技术与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11 至 13 世纪的拓边殖民运动也使得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从而保障了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14
世纪中期前,欧洲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直存在,农业技术的进步节省了劳动力,使得一部分人从旧有的土
地经营中摆脱出来,人口开始大量流动,从而带来了商业贸易的机会,而商业的复兴刺激了城市的兴起.“因
而我们认为中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扩张,是对因人口增长而变成可靠的专业化和贸易所带来的机会的直
接反应.”
﹣﹣摘编自萧国亮等编著《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由宋元至明清,中国人口数量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土地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一方面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田地,另一方面也不断开辟边疆、山区和海岛.清代江西、湖广、广东、四川、
陕西、贵州等地的破产流民源源不断进入川、陕、楚三省边界地区,于是“老林渐开”,“可种之土愈广”,
且“多资木箱、盐井、铁厂、纸厂、煤厂、佣工为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方面,中国古代社会一
直存在着为交换目的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但规模都不一定很大.与此同时,大量非商品生产者的产品进入
市场交换,从而带动了商业的繁盛.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和东南沿海个别城市或某些山区的手工业部门中
首先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增长,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领域中.19 世纪中期以后,外国机制
商品开始涌入,中国传统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被逐步瓦解.
﹣﹣摘编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欧洲和中国人口增长所产生影响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欧洲和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同走向,并分析
原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代绘画作品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所示,图为后人所绘的《孔子圣迹图》
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对上面绘画作品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绘画作品的内容或风格进行解读,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选做题 A]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西周时有司寇主法.同时祝、宗、师、史等官吏也从事审理工作.司寇、祝、宗、卜、师、
史等世袭官吏,或利用对沿袭判例知识的了解和熟悉之便,或借助于神明启示的诠释之利,掌管着法律的
审判权、解释权和执行权.《荀子•荣辱》认为这些司法官吏“父子相传,以侍王公,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
存”.
材料二《左传》载曰:“昭公六年(公元前 536 年)子产铸刑鼎.”东晋史学家杜预在《春秋左氏经传集》
中就此注解道:“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刑鼎后,“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
材料二 子产“铸刑鼎”,晋国叔向指责子产说:“(铸刑鼎之后)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
以徽于书,而缴幸以成之,弗可为也.”“民众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
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左传•昭公六年》)对此,子产轻蔑地回答道:“吾以救世也.”
﹣﹣上述材料均摘自《非常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铸刑鼎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子产铸刑鼎的影响.
[选做题 B]
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国难空前、剧变空前之际,在旧学术迅速式微、新学术一切
草创之际,一个涉猎如此广阔的法学学术领域﹣﹣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学,并代表当时的
最高水平,除梁启超以外,并世无第二人.收入本文集的宪法学论文最多,其中《中国国会制度私议》、《各
国宪法异同论》都是万言长文.在这些著作中,粱氏首次全面系统地对各国宪法的体例结构、各国国会组
织及职权、各国议会选举制度等等重大学术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其研究对象几乎包括当时全球已
确立宪法制度的各主要国家,如美、英、德、法、日、意、奥、荷、比、瑞、西、葡等.这些研究奠定了
梁氏作为中国宪法学开山鼻祖的地位是毫无疑义的.
﹣﹣摘编自范忠信《梁启超法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梁启超先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法学家.他反复强调:“立法之业”,是“立国之大本大原”. 他
连续发表文章,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学说,主张立法应以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为目的.梁启超并不
主张照搬法家的法治主义或儒家的人治主义,而是主张吸取两家的长处,把法治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梁
启超主张中国改革法制,应该“采西方之法,行中国之意”,既要吸收西方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要批判
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透产.
﹣﹣摘编自刘新《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重视法治建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至今仍具现实意义的法治思想精华.
[选做题 C]
17.【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不用怀疑,马奇诺的整个观点是天才的设想.但是它只给我很少的安全感,我认为法国本
来可以做的更好,如果把钱花在机动防御的装备上,比如更多更好的飞机和更多的装甲师,而不是把钱扔
进低下…马奇诺防线最危险的方面在心理上它,给人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躲在牢不可破的钢铁防线后面的
感觉,一旦这种感觉被打破,法国的战斗意志将一起被粉碎.
﹣﹣摘编自英国艾伦•布鲁克爵士的日记
材料二 它(马其诺防线)的存在是德国决定通过比利时和荷兰进攻的重要原因,阿尔卑斯山区的
工事群也很容易地挡住意大利的进攻.另一方面.尽管防线发挥了作用,但法国和其盟友遭到了决定性的
失败.
﹣﹣摘编自魏西京《“马奇诺防线”的背后》
(1)恨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其诺防线建立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其诺防线失败的原因,并对马其诺防线予以评价.
[选做题 D]
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潘恩抵美后,北美事件逐步走向武装抗英的高潮.但是,当时的北美人并未下决心独立.“国
王仁慈,议会暴虐“的看法不仅在民间,甚至在军队中都很普遍.1774 年 9 月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宣言犹在
宣称完全忠于王室,依附大不列颠…战争在持续,但战争的前景却模糊不清.可以这样说,这时的北美大
陆只有战争,没有革命.战争是在潘恩的《常识》发表以后,才获得近代意义的公民内容和划时代的历史
地位的…1776 年 1 月,潘恩《常识》出版.他不仅呼吁独立,而且还喊出了共和的新口号:“让我们为宪章
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以这一口号为标志,独立战争的内含获得了崭新的含义.
﹣﹣摘编自朱雪勤《两个世界的英雄﹣﹣托马斯•潘恩》
(1)根据材料,概括潘恩的《常识》发表的背景和主要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潘恩的主张对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
2016 年山东省名校高考历史模拟冲刺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清人总结说:“有明一代粃政多端…如王振、刘瑾、魏忠贤之流,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为所欲为.遂
致阿柄下移,干纲不振.”材料所反映的明代宦官乱权的制度前提是( )
A.废丞相,权分六部 B.六部代替皇帝批红
C.设内阁,票拟御旨 D.殿阁大学士的设置
【考点】明朝的内阁.
【分析】本题考查明代的内阁制度.考查内阁制度的性质、职权以及特点.
【解答】依据“俱以司礼监秉笔生杀予夺”可知,明代的为了限制内阁的权力,设司礼监以牵制,导致宦官
乱权的现象,故 D 项正确.
题干没有反映废丞相,权分六部的信息,故 A、B 项排除.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的内阁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无决策权,不可能票拟御旨,故 C 项错误.
故选 D.
2.《国语.越语》中记载,妇女快分娩时得报告官府,由官府派医生守护,生男孩的奖励两壶酒一条狗,
生女孩的奖励两壶酒一口猪.生三个子女的,由官府派给乳母哺育.该措施( )
A.反映了传统的重男轻女 B.反映了越国徭役赋税繁重
C.使越国的国力得到增强 D.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考点】古代赋税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赋税制度,重点考查西周时期的人口政策和赋税制度.
【解答】从题干材料来看,西周时期越国非常重视人口的增加.西周时期猪比狗重要,越国政府奖励生产
的妇女,生女孩后奖励的东西比生男孩多,所以 A 项错误;
本题没有提及徭役赋税,故 B 错误;
越国政府奖励生产的妇女,这项措施有利于人口的增加,有利于越国国力的增加,故 C 项正确;
增加的人口既可以是劳动力也可以是兵力,人口增加有利于富国强兵,所以 D 项不全面,故排除.
故选 C.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明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强调的是修身弄性,时
时刻刻修炼自己,与这一主张相吻合的是( )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B.勿谓今日不学而有来日,勿谓今年不学而有来年
C.天道之常,一阴一阳.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
【考点】百家争鸣.
【分析】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意在考查各家思想.
【解答】曾子说:“我每天都多次自我反省:我为别人办事有没有不忠实的呢?我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讲信
用呢?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有没有不去温习呢?”可见曾子非常重视诚信和温习旧知.
A 项强调管理者要端正自身,B 项强调珍惜学习时间,C 项说明四季变化来自阴阳的盛衰,四季循环实际
是阴阳循环,而德与刑也是相辅相成的.所以 ABC 不符题意;D 项强调学思结合,符合题意.
故选 D.
4.如图所示,图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十七人》名单.曾任孙中山机要秘书的邵元冲与毛泽东、张国焘
等共同出现.该名单最早有可能出现在( )
A.中共创立初期 B.国民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考点】土地革命;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主要考查中共的斗争历程.
【解答】图中这份《中央执行委员会候补十七人》名单,是 1924 年国民党一大期间制定的国民党中央执行
委员会候补人的名单,其中中共党员 10 人.这份名单体现了中共合作的信息,张国焘又于 1938 年叛党,
综合这些信息,B 项符合题意.
故选 B.
5.民国初年的报刊在描述天津女子服饰时写道:“有剪了头发穿件长衫截顶洋帽的,也有秃着头穿洋装的,
这是剪发的.不好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有梳在两边的,有梳在后头的,有几百个式样.”这反映了( )
A.中国女子服饰全而西化 B.妇女政治地位逐步提高
C.中国女子普遍追求时尚 D.辛亥革命推动习俗变迁
【考点】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考查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
【解答】“民国初年”、“不好的呢,大半不梳辫子啦”可以看出,1911 年的辛亥革命对当时的社会习俗的改
变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民国建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发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涉及剪发辫、
禁缠足、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等方方面面,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习俗的变革.故 D 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天津女子服饰的变化,不能说明中国女子服饰全而西化和普遍追求时尚,故 AC 两项应排除.
材料没有反映妇女政治地位提高的信息,故 B 项排除.
故选 D.
6.它“是(近代中国)在面对强势文化的冲击下选择的一种处理中西文化的态度和方式,是企图融合中西
文化的初次尝试…从思维范式上奖定了处理中西文化交往的模式.”材料中的“它”( )
A.是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最初反应
B.意在调和中西方文化的冲突
C.为制度的变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D.突出救亡图存的时代急迫性
【考点】西方文化传入中国.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体西用思想.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是 19 世纪 60 年代以
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外贸、
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
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危机.
【解答】A 项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最初反应是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学习西方科技,
没有融合中国文化,不符合题意;
B 项材料“是企图融合中西文化的初次尝试”指的是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洋务派以封建纲常作为国家
安身立命的根本,用西方的科技来维护封建统治,符合题意;
C 项指的是维新派的君主立宪思想和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题干强调的是“初次尝试”,不符合题意;
D 项 19 世纪 90 年代,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深,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7.1958 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以法
规的形式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镇.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放宽城市户 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城市.导致
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经济调控的消失 B.城乡二元体制的终结
C.计划经济体制的实施 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体制改革.考查农村经济体制变化的原因.
【解答】材料“1958 年正式确立了户口迁移审批制度和凭证落户制度,以法规的形式限制农村户口迁往城
镇.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渐放宽城市户 籍政策,鼓励人口转移到城市”说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
制转变,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化的表现,故 D 项正确.
A 项错在“消失”,国家经济调控仍然在实行,故 A 项错误.
B 项错在“终结”,我国的城乡二元体制仍然存在,故 B 项排除.
C 项没有反映材料的全部信息,故 C 项排除.
故选 D.
8.古希腊哲学家芝诺认为:我们这个世界上的居民,不应该根据他们各自的正义的原则,分为独立的城邦
和团体:而应认为,所有人都是属于一个团体和一人制度,我们应有一种共同的生活活,对所有人来说是
共同的秩序.这一原则( )
A.蕴含朴素的契约观念 B.违背了自然法的精神
C.否定了希腊城邦政治 D.顺应了帝国扩张的需求
【考点】古希腊城邦.
【分析】本题考查希腊的城邦制和民主政治.希腊城邦的民主政治,强调的是城邦利益就是公民集体的利
益,城邦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解答】材料中“所有人都是属于一个团体和一人制度,我们应有一种共同的生活活,对所有人来说是共同
的秩序”说明要求一个团体遵守公共的制度和秩序,带有朴素的契约观念.故 A 符合;
自然法的精神强调的是公同维护的权利和正义,与材料不矛盾,故 B 错误;希腊城邦政治强调的城邦集体
利益和秩序,与材料论述不矛盾,故 C 错误;D 项内容与材料无关.故 D 排除.
故选 A.
9.有学者指出:“(地理)大发现是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两种动力共同扩张的结果,是双重扩张.”下列现
象中直接体现资本主义扩张因素的是( )
A.以投资分利方式募集所需资金
B.以传播天主教的福音作为号召
C.航海家宣布占领所到之处土地
D.航海家攫取大量黄金等贵金属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
【分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开辟,重点考查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目的.
【解答】资本扩张主要体现在对市场的扩张上.
A、“以投资分利方式募集所需资金”是筹集资本的方式,不能直接体现资本的扩张性,故 A 排除;
B、传播天主教是新航路开辟的宗教动力,故 B 不符题意;
C、“航海家宣布占领所到之处土地”,这是新航路开辟带来的殖民扩张,在本质上就是资本扩张,故 C 符
合题意;
D、“航海家攫取大量黄金等贵金属”体现的是资本家的掠夺性,故 D 项不符题意.
故选 C.
10.苏格拉底曾说:“如果我们(雅典法律)想要处死你,并坚信这样做是公正的,难道你以为你有特权反
对你的国家和法律吗?你以为你可以尽力摧毁你的国家及其法律来作为报复吗?”据此可知,苏格拉底
( )
A.认为法律和人性应同等重要 B.强调雅典城邦法律高于特权
C.肯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合理性 D.反对公民抨击雅典民主政治
【考点】苏格拉底.
【分析】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考查苏格拉底对雅典法律高度信任的情感.
【解答】材料反映的是苏格拉底对雅典法律高度信任的情感,说明他反对公民抨击雅典民主政治,故 D 项
正确.
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重要性,故 A 项错误.
材料强调的是法律的重要性,但并没有反映雅典城邦法律高于特权,故 B 项错误.
材料没有反映苏格拉底肯定雅典民主政治的合理性的信息,故 C 项错误.
故选 D.
11.1929 年,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可矛盾尖锐的时机,货比多
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仅 1932 年,世界机器设备出口的一半
被苏联买回家.同时,斯大林利用西方科技人员过剩的行情,招聘了许多西方著名的技术专家.这说明
( )
A.30 年代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
B.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西方国家支持
C.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应该互补有无
D.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
【考点】斯大林模式.
【分析】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考查苏联的工业化.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斯大林巧妙地利用了由于生产过剩、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残酷可矛盾尖锐的时机,
货比多家、少花钱多办事,成为当时世界市场上西方先进设备最大的买主”说明斯大林抓住西方经济危机的
有利时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契机,故 A 项正确.
BC 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当时正出与两大阵营对峙时期,应排除.
斯大林模式能够有效避免经济危机冲击说法错误,应排除.
故选 A.
12.1983 年 11 月 9 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北京外交学院的演讲中说:“美国当时突然发现,苏联军队
正在东欧建立政府;而原来许多美国人认为美苏关系会是合作关系,但结果却变成了敌对关系.”这说明
( )
A.美苏冷战对峙由苏联挑起 B.苏联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
C.美国将苏联视为冷战对手 D.美国与中国联合对抗苏联
【考点】美苏争霸.
【分析】本题以基辛格的演讲为切入点考查美苏争霸的相关知识.
【解答】冷战是美国对抗苏联的只要形式,故 A 项错误.
题干中“敌对关系”说明苏联与美国进行全球争霸,故 B 项正确.
C 项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主旨,应排除.
题干中没有涉及中国,故 D 项排除.
故选 B.
二、解答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什么欧洲的贸易和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后来显然促进了社会转型,使以土
地为核心要素的农业社会演进到以资本为核心要素的工业社会?这应该是农业、手工业、商业、城市和地
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自 11 世纪以后,欧洲农业耕作技术与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11 至 13 世纪的拓边殖民运动也使得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从而保障了人口数量的迅速增加;另一方面,14
世纪中期前,欧洲人口对土地的压力一直存在,农业技术的进步节省了劳动力,使得一部分人从旧有的土
地经营中摆脱出来,人口开始大量流动,从而带来了商业贸易的机会,而商业的复兴刺激了城市的兴起.“因
而我们认为中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扩张,是对因人口增长而变成可靠的专业化和贸易所带来的机会的直
接反应.”
﹣﹣摘编自萧国亮等编著《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由宋元至明清,中国人口数量呈波浪式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土地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一方面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田地,另一方面也不断开辟边疆、山区和海岛.清代江西、湖广、广东、四川、
陕西、贵州等地的破产流民源源不断进入川、陕、楚三省边界地区,于是“老林渐开”,“可种之土愈广”,
且“多资木箱、盐井、铁厂、纸厂、煤厂、佣工为生”,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方面,中国古代社会一
直存在着为交换目的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但规模都不一定很大.与此同时,大量非商品生产者的产品进入
市场交换,从而带动了商业的繁盛.明清时期,中国江南和东南沿海个别城市或某些山区的手工业部门中
首先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增长,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领域中.19 世纪中期以后,外国机制
商品开始涌入,中国传统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被逐步瓦解.
﹣﹣摘编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等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欧洲和中国人口增长所产生影响的异同.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欧洲和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同走向,并分析
原因.
【考点】材料解析题;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及影响.
【分析】(1)本题考查欧洲和中国人口增长的相关知识.考查欧洲和中国人口增长所产生影响的异同.
(2)本题考查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缓慢发展.考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欧洲和中国社会经济的不同走向
及其原因.
【解答】(1)依据材料一“11 至 13 世纪的拓边殖民运动也使得耕种面积不断扩大,从而保障了人口数量的
迅速增加”、依据材料二“土地利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一方面出现了各种类型的田地,另一方面也不断开
辟边疆、山区和海岛”得出相同点一是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依据材料一“人口开始大量流动,从而带来了商
业贸易的机会,”、依据材料二“破产流民源源不断进入川、陕、楚三省边界地区,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带动了商业的繁盛”得出相同点二是流动人口增长,手工业与商业发展;依据材料一“欧洲的贸易和商品经
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依据材料二“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得出相同点三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依据材
料一“商业的复兴刺激了城市的兴起”、依据材料二“中国江南和东南沿海个别城市或某些山区的手工业部门
中首先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增长”得出不同点是欧洲:商业贸易发展刺激城市兴起.中国:
商品生产在个别城市和偏远山区出现并发展.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欧洲的贸易和商品经济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而且后来显然促进了社会转型,
使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农业社会演进到以资本为核心要素的工业社会”得出欧洲的走向是资本主义萌芽持
续发展,促进了社会转型,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得到发展;依据材料二“中国江南和东南沿海个别城市
或某些山区的手工业部门中首先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并缓慢增长,逐步渗透到农业经济领域中.19
世纪中期以后,外国机制商品开始涌入,中国传统耕织结合的自然经济基础被逐步瓦解”得出中国的走向是
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且没有改变社会结构,仍以自然经济为主.②19 世纪中期以后,西方资本主
义传入,形成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第二小问的原因,需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欧洲的原因是①西欧的封建制度渐趋瓦解;
②农业、手工业、商业综合发展的结果;③人文主义思想的促进;④地理大发现及海外殖民的影响.中
国的原因是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②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③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④近代列
强的政治经济入侵.
故答案为:
(1)不同:欧洲:商业贸易发展刺激城市兴起.中国:商品生产在个别城市和偏远山区出现并发展.
相同:①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流动人口增长,手工业与商业发展;③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2)走向: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持续发展,促进了社会转型,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中国:①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且没有改变社会结构,仍以自然经济为主.②19 世纪中期以后,西方
资本主义传入,形成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
原因:欧洲:①西欧的封建制度渐趋瓦解;②农业、手工业、商业综合发展的结果;③人文主义思想的
促进;④地理大发现及海外殖民的影响.
中国: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②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③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④近代列强的
政治经济入侵.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古代绘画作品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所示,图为后人所绘的《孔子圣迹图》
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对上面绘画作品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绘画作品的内容或风格进行解读,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考点】探究型材料题;儒家思想的形成.
【分析】本题以《孔子圣迹图》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以来绘画和思想的变化及其原因.
【解答】本题是一道历史解读题,题干要求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史实,对上面绘画作品进行探讨,可以就绘
画作品的内容或风格进行解读.首先解读材料和图片.材料图为后人所绘的《孔子圣迹图》,从图中可以看
出有很多信息与孔子时代不符,如孔子和他的学生读的书不对,那时还没有纸;图中是明代家具,而且孔
子不应该坐在椅子上;孔子的发髻不对等.然后得出观点,即《孔子圣迹图》的变化.最后对变化进行说
明,说明时可从变化信息、原因等方面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故答案为:
变化信息:20 世纪初,随着西学不断传入,中国传统风俗受到冲击,人们以反传统、学西方为时尚,新文
化运动对封建礼教和纲常伦理的批判,人性、民主、平等等思想影响人们的审美观;新中国成立,女性走
出家庭,以爱岗敬业、热爱军人为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日益开放,审美观多样化.
原因:新经济因素出现并发展;政治民主化进程加速;对外政策的改变和全球化的深入;女性连步走向独
立、自由、平等.
[选做题 A]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西周时有司寇主法.同时祝、宗、师、史等官吏也从事审理工作.司寇、祝、宗、卜、师、
史等世袭官吏,或利用对沿袭判例知识的了解和熟悉之便,或借助于神明启示的诠释之利,掌管着法律的
审判权、解释权和执行权.《荀子•荣辱》认为这些司法官吏“父子相传,以侍王公,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
存”.
材料二《左传》载曰:“昭公六年(公元前 536 年)子产铸刑鼎.”东晋史学家杜预在《春秋左氏经传集》
中就此注解道:“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刑鼎后,“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
材料二 子产“铸刑鼎”,晋国叔向指责子产说:“(铸刑鼎之后)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
以徽于书,而缴幸以成之,弗可为也.”“民众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
贿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左传•昭公六年》)对此,子产轻蔑地回答道:“吾以救世也.”
﹣﹣上述材料均摘自《非常法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子产铸刑鼎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子产铸刑鼎的影响.
【考点】材料解析题;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子产的事迹.考查子产铸刑鼎的背景以及影响.
【解答】(1)依据材料一“司寇、祝、宗、卜、师、史等世袭官吏,或利用对沿袭判例知识的了解和熟悉之
便,或借助于神明启示的诠释之利,掌管着法律的审判权、解释权和执行权”,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子产
铸刑鼎的背景是王室衰微;传统法律易被贵族利用;法家思想的兴起;改革成为时代潮流.
(2)依据材料二“郑人游于乡校,以议执政”、“(铸刑鼎之后)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徽
于书,而缴幸以成之,弗可为也”、“民众争端矣,将弃礼而征于书,锥刀之末,将尽争之.乱狱滋丰,贿
赂并行,终子之世,郑其败乎”、“吾以救世也”,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子产铸刑鼎的影响有提高了法律的透明
度;打击了旧贵族对司法的垄断;有利于激发士民的参政议政热情;对其他诸侯起了示范作用;加速了分
封制的瓦解.
故答案为:
(1)王室衰微;传统法律易被贵族利用;法家思想的兴起;改革成为时代潮流.
(2)提高了法律的透明度;打击了旧贵族对司法的垄断;有利于激发士民的参政议政热情;对其他诸侯起
了示范作用;加速了分封制的瓦解.
[选做题 B]
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国难空前、剧变空前之际,在旧学术迅速式微、新学术一切
草创之际,一个涉猎如此广阔的法学学术领域﹣﹣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学,并代表当时的
最高水平,除梁启超以外,并世无第二人.收入本文集的宪法学论文最多,其中《中国国会制度私议》、《各
国宪法异同论》都是万言长文.在这些著作中,粱氏首次全面系统地对各国宪法的体例结构、各国国会组
织及职权、各国议会选举制度等等重大学术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其研究对象几乎包括当时全球已
确立宪法制度的各主要国家,如美、英、德、法、日、意、奥、荷、比、瑞、西、葡等.这些研究奠定了
梁氏作为中国宪法学开山鼻祖的地位是毫无疑义的.
﹣﹣摘编自范忠信《梁启超法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二 梁启超先生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法学家.他反复强调:“立法之业”,是“立国之大本大原”. 他
连续发表文章,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学说,主张立法应以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为目的.梁启超并不
主张照搬法家的法治主义或儒家的人治主义,而是主张吸取两家的长处,把法治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梁
启超主张中国改革法制,应该“采西方之法,行中国之意”,既要吸收西方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要批判
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透产.
﹣﹣摘编自刘新《梁启超法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重视法治建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梁启超至今仍具现实意义的法治思想精华.
【考点】材料解析题;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民主思想.
【分析】本题考查梁启超的民主思想.考查梁启超重视法治建设的原因以及法治思想精华.
【解答】(1)本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一“在国难空前、剧变空前之际”可以得出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依据材料一、二“粱氏首次全面系统地对各国宪法的体例结构、各国国会组织及职权、各国议会选举制度等
等重大学术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他连续发表文章,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学说”可以得出西方民
权思想的影响;依据材料一“一个涉猎如此广阔的法学学术领域﹣﹣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学,
并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除梁启超以外,并世无第二人”可以得出梁启超超常政治意识;依据材料一“在十
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结合所学可得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
(2)依据材料二“他反复强调:‘立法之业’,是‘立国之大本大原’”可以得出国家必须实行法治的思想;依据
材料二“宣传西方资产阶级的民权学说,主张立法应以国民最多数之最大幸福为目的”可以得出法治必须与
民权相结合思想;依据材料二“把法治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得出法治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思想;依据
材料二“既要吸收西方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也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透产”可以得出中法与西法相
结合思想.
故答案为:
(1)原因: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逐步壮大;西方民权
思想 的影响;梁启超超常政治意识等.
(2)精华:国家必须实行法治的思想;法治必须与民权相结合思想;法治应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思想;中法
与西 法相结合思想.
[选做题 C]
17.【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不用怀疑,马奇诺的整个观点是天才的设想.但是它只给我很少的安全感,我认为法国本
来可以做的更好,如果把钱花在机动防御的装备上,比如更多更好的飞机和更多的装甲师,而不是把钱扔
进低下…马奇诺防线最危险的方面在心理上它,给人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躲在牢不可破的钢铁防线后面的
感觉,一旦这种感觉被打破,法国的战斗意志将一起被粉碎.
﹣﹣摘编自英国艾伦•布鲁克爵士的日记
材料二 它(马其诺防线)的存在是德国决定通过比利时和荷兰进攻的重要原因,阿尔卑斯山区的
工事群也很容易地挡住意大利的进攻.另一方面.尽管防线发挥了作用,但法国和其盟友遭到了决定性的
失败.
﹣﹣摘编自魏西京《“马奇诺防线”的背后》
(1)恨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其诺防线建立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其诺防线失败的原因,并对马其诺防线予以评价.
【考点】材料解析题;美苏争霸.
【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考查马其诺防线建立的背景、失败的原因以及对马其诺防线的评价.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其诺防线建立的背景有一战军事思想的影响;德国重振武器装备,法
国为防止德国进攻.
(2)第一小问的原因,依据材料“如果把钱花在机动防御的装备上,比如更多更好的飞机和更多的装甲师,
而不是把钱扔进低下…马奇诺防线最危险的方面在心理上它,给人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躲在牢不可破的钢
铁防线后面的感觉”可以得出落后的军事指导思想;依据材料“它(马其诺防线)的存在是德国决定通过比
利时和荷兰进攻的重要原因”可以得出德国绕过防线;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绥靖政策的恶劣影响.第二小问
的评价,依据材料“马奇诺防线最危险的方面在心理上它,给人一种错误的安全感,躲在牢不可破的钢铁防
线后面的感觉,一旦这种感觉被打破,法国的战斗意志将一起被粉碎”、“尽管防线发挥了作用,但法国和
其盟友遭到了决定性的失败”可以得出客观上起到了防御的作用;削弱了法国军民的战斗意识;耗费了大量
的财物,使法国及其盟友遭到重大失败.
故答案为:
(1)背景:一战军事思想的影响;德国重振武器装备,法国为防止德国进攻.
(2)原因:落后的军事指导思想;绥靖政策的恶劣影响;德国绕过防线.
评价:客观上起到了防御的作用;削弱了法国军民的战斗意识;耗费了大量的财物,使法国及其盟友遭到
重大失败.
[选做题 D]
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潘恩抵美后,北美事件逐步走向武装抗英的高潮.但是,当时的北美人并未下决心独立.“国
王仁慈,议会暴虐“的看法不仅在民间,甚至在军队中都很普遍.1774 年 9 月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宣言犹在
宣称完全忠于王室,依附大不列颠…战争在持续,但战争的前景却模糊不清.可以这样说,这时的北美大
陆只有战争,没有革命.战争是在潘恩的《常识》发表以后,才获得近代意义的公民内容和划时代的历史
地位的…1776 年 1 月,潘恩《常识》出版.他不仅呼吁独立,而且还喊出了共和的新口号:“让我们为宪章
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以这一口号为标志,独立战争的内含获得了崭新的含义.
﹣﹣摘编自朱雪勤《两个世界的英雄﹣﹣托马斯•潘恩》
(1)根据材料,概括潘恩的《常识》发表的背景和主要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潘恩的主张对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
【考点】材料解析题;美国独立战争;美国《1787 年宪法》.
【分析】本题考查潘恩的思想.考查潘恩的《常识》发表的背景和主要主张及其对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
【解答】(1)第一小问的背景,依据材料“北美事件逐步走向武装抗英的高潮”、“当时的北美人并未下决心
独立”、“战争的前景却模糊不清”可以得出,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北美的人们对于英国的殖民统治还抱有一
丝幻想而犹豫不决.
第二小问的主张,依据材料“近代意义的公民内容和划时代的历史地位的”、“他不仅呼吁独立,而且还喊出
了共和的新口号:‘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可以得出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独立;
反对君主政体;主张法治;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等主张.
(2)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独立战争的内含获得了崭新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潘恩的主张对
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是消除了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的幻想,激励更多人为独立而战;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胜
利的进程;有利于战后民主制度的建立.
故答案为:
(1)背景: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北美的人们对于英国的殖民统治还抱有一丝幻想而犹豫不决.
观点: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独立;反对君主政体;主张法治;主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2)影响:消除了殖民地人民对英国的幻想,激励更多人为独立而战;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进程;
有利于战后民主制度的建立.
2016 年 8 月 19 日
相关文档
- 语文高考阅读题精选2021-05-1347页
- 高考全国卷一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2021-05-1314页
-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 精准2021-05-136页
- 2020-2021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知识2021-05-1310页
- 40篇英语短文搞定高考3500个单词 2021-05-1312页
-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精品物理题库曲线2021-05-1340页
- 高考物理牛顿运动定律 考点强化练2021-05-133页
- 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含答案2021-05-138页
- 广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全国卷2021-05-1315页
- 2020版高考英语 Unit 3 Computers(2021-05-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