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1.50 KB
  • 2021-05-13 发布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文综历史部分西城二模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高三二模试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 ‎12.《诗经·鲁颂》记载,周成王对周公说:“建尔元子(长子),俾(使)侯于鲁。大启(开辟)尔宇(疆土),为周室辅。” 这直接反映了 A.察举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 ‎13.“夷狄亦人耳,其情与中夏不殊。人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这句话应出自 A.秦始皇 B.北魏孝文帝 C.唐太宗 D.康熙帝 ‎14.下列主张,出自王阳明的是 A.克己复礼为仁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D.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 ‎15.明朝《天工开物》记载:“吴郡(今苏州)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愚见,贫农之家,会计(总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亦便。”这说明 ‎ A.牛耕技术没有传播到苏州 B.苏州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 C.牛耕的生产效率低于人力 D.牛耕使用成本高影响其推广 ‎16.图1的名称应该是 图1‎ A.太平天国形势图 B.辛亥革命形势图 C.北伐战争形势图 D.红军长征路线图 ‎17.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18.下列有关我国某地对人大代表候选人条件的规定,制订于1953年的是 A.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民主法治观念强,密切联系群众 B.思想进步,办社好;为人正派,做事公正 C.在反对“四人帮”的斗争中表现较好,为群众所信任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懂业务、有作为、敢改革,带领群众勤劳致富 ‎19.表1为中美贸易的相关资料。关于资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 中美对抗造成1972年以前两国没有贸易往来 B. 中美建交促成1975年中美贸易额的急速攀升 C.中国大量引进美国资金造成了1980年中美贸易出现巨大逆差 D.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推动了1985年对美出口的快速增长 ‎20.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它与自然和谐一致,它撒播至所有的人(指自由民)。”符合这种精神的法律是 A.《十二铜表法》 B.《民法大全》 ‎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21.下列美术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是 表1‎ ‎ A.耶稣像 B.圣母圣子像 ‎ C.拿破仑像 D.红罐子 ‎22.有人指出:“赫鲁晓夫不受教条束缚,在这个意义上他是个务实主义者;但奇怪的是,他是个不切实际的务实主义者……往往只凭心血来潮而不是深思熟虑。”与这种观点最为贴切的事例是 A.鼓励农民发展副业 B. 扩大国营企业经营自主权 C.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D. 部分承认企业的物质利益 ‎23.20世纪70年代,“由于美国的出口不再大于进口,其贸易转向一种不利的收支平衡状况。海外持有的美元超过了美国的黄金储备。美国经济地位的这种变化削弱了人们对美元的信心。”这种状况 ‎ A.动摇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 B.动摇了关贸总协定的基础 ‎ C.促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D.促成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37.(36分)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 明朝人叶盛说:“今书坊(印刷并出售书籍的地方)相传射利(谋取财利)之徒伪为小说杂书……农工商贩,钞写绘画,家畜(蓄)而人有之;痴騃(痴呆)女妇,尤所酷好,好事者因目为《女通鉴》……有官者不以为禁,士大夫不以为非,或者以为警世之为,而忍为推波助澜者,亦有之矣。” ‎ ‎ (1)根据材料,概括当时社会出现的文化现象,(2分)并分析其作用。(6分)‎ ‎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法国面世,引起了法国社会强烈的震荡。拿破仑说:无卢梭则无法国大革命。‎ ‎(2)结合所学,为拿破仑的观点提供依据。(8分)‎ ‎1776年,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出版,认为“个体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引导,最终达到的结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图。个体通过追求自身的利益来促进社会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进社会收益时更有效率。” ‎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认为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主张政府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以提高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 ‎(3)结合所学,指出上述两种经济主张的区别,(4分)并分别说明这两种经济主张的背景。(6分)‎ ‎1915~1923年 ‎1938~1945年 ‎1915年,辜鸿铭写成《中国人的精神》,其目的是“解释中国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价值”。1923年,柳诒徵完成《中国文化史》,其主旨是“让学生看到中国文化的全貌和真象,也让青年们自己理解中国文化是否真的一文不值”。‎ ‎ 一批重要的历史学术书籍在这个时期出版,如周谷城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缪凤林的《中国通史要略》,吕思勉的《吕著中国通史》和柳诒徵的《国史要义》。‎ ‎(4)结合时代背景,分别说明出现上述两种文化现象的原因。(10分)‎ ‎39.(分)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指清了改革的方向。‎ 南方谈话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影响极为深远。‎ ‎ (2)结合国际背景,分析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8分)‎ ‎40.(分)海洋 ‎ 近代以来,“国家财富的增长与国家海权……是同步上升的。这是因为,海洋是地球体的‘血脉’,因而也是将国家力量投送到世界各地并将世界财富送返资本母国的最快捷的载体。于是,控制大海就成了控制世界财富的关键。”‎ ‎(2)结合16~19世纪英国的相关史实,说明上述观点。(8分)‎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高三二模试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5‎ ‎12.B 13.C 14.C 15.D 16.C 17.A 18.B 19.D 20.B 21.B 22.C 23.A ‎37.(1)现象:小说流行,受到各阶层人们的喜欢。(2分)‎ 作用:促进了印刷业和出版业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对下层群众起道德教诲的作用。(6分)‎ ‎(2)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主权在民的思想,(2分)认为如果统治者违背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他。(2分)这些理论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到来。(2分)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强调自由、民主、平等,其思想基础之一就是卢梭的社会契约思想。(2分)‎ ‎(3)区别:亚当·斯密主张自由放任;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经济。(4分)‎ 第一种经济主张的背景:18世纪晚期,工业革命在英国开展,解放出巨大的生产力,客观上要求摆脱经济发展的人为束缚。(2分)‎ 第二种经济思想的背景: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陷入长期萧条,(2分)自由放任政策对此束手无策。(2分)‎ ‎(4)1915~1923年,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号召“打倒孔家店”,引发了否定和怀疑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思潮;(2分)一些思想家对此表示不满,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价值。(2分)‎ ‎1938-1945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2分)一些史学家为激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2分)从中国历史中挖掘资源,弘扬民族精神,发挥历史学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2分)‎ ‎39.‎ ‎(2)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我国改革开放事业面临严峻考验。(2分)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认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2分)这些论断澄清了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思想问题。(2分)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新的阶段。(2分)‎ ‎40.‎ ‎(2)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挑起英荷战争,打败荷兰;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世界殖民霸权。(3分)英国在扩张海权的过程中,从殖民地掠夺来巨额的财富,并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这就为英国最早进入工业革命、进而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奠定了基础。(3分)‎ ‎19世纪中期,英国凭借强大的海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国门,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获取了巨额财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