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5 M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化学精讲精练精析专题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试题含解析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07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纵观近几年各省市高考试题,有关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在高考中经常出现在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物质鉴别、气体的制取和性质验证、推断、计算等题型中,一般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与化学基本概念、理论、实验、计算结合在一起考查。在未来的高考中考查形式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会突出对物质性质的探究性命题,也会以新的情境或陌生的物质为载体来考查有关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考查。要求我们熟练掌握各主族中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用途,了解这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气的污染,以及防止大气污染。预测2017年,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是考察的重点。‎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考查以C、Si、Cl、S、N等为基础,考查其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含氧酸等,具体考查重点如下:‎ ‎1、Si的性质及用途,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 ‎2、Cl及其化合物,Cl2单质的性质(强氧化性),相关实验的综合考查;‎ ‎3、SO2的性质,浓硫酸的特性;‎ ‎4、氮的氧化物、浓、稀HNO3的性质,相关反应产物的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5、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配平、计算与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之间的结合。‎ ‎6、以非金属元素为基础的综合实验问题、探究实验问题;‎ ‎7、环境问题、化学工程工艺相关问题。‎ ‎☆★考点一:碳、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例1】【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4题】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晶体硅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B.氢氧化铝具有弱碱性,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漂白粉在空气中不稳定,可用于漂白纸张 D.氧化铁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作红色涂料 ‎【答案】B ‎【命题意图】考查物质性质与应用的正误判断,涉及常见的元素化合物的基本性质与用途,体现“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想。‎ ‎☆★考点二:氯及其重要化合物 ‎【例2】【2015新课标Ⅱ卷理综化学】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以海水的综合开发利用为载体重点考查了粗盐的提纯、海水提取溴、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操作、试剂的选取等,题目难度中等。‎ ‎【名师点晴】本题从知识上考查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考查了学生对知识了解、理解、掌握和分析、综合运用的情况。明确常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以及常见物质的性质是答题的关键。‎ ‎☆★考点三: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例3】【2015海南化学】0.1mol下列气体分别与‎1L0.lmol·L-1的NaOH溶液反应,形成的溶液pH最小的是( )‎ A.NO2 B.SO‎2 C.SO3 D.CO2‎ ‎【答案】C ‎【解析】A、NO2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二者恰好反应得到是NaNO3和NaNO2的混合溶液,该溶液中含有强碱弱酸盐,水溶液显碱性;B、SO2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SO2+NaOH=NaHSO3,该物质是强碱弱酸盐,由于HSO3-电离大于水解作用,所以溶液显酸性;C、SO3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SO3+NaOH=NaHSO4,该盐是强酸强碱的酸式盐,电离是溶液显酸性,相当于一元强酸,酸性比NaHSO3强;D、CO2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CO2+NaOH=NaHCO3,该物质是强碱弱酸盐,由于HCO3-电离小于水解作用,所以溶液显减性。故溶液的酸性最强的是NaHSO4,溶液的酸性越强,pH越小,选C。‎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溶液酸碱性的判断、相关物质的性质。‎ ‎【名师点睛】本题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溶液酸碱性的判断结合在一起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相关物质之间的反应,准确判断反应后溶液的成分结合弱电解质的电离的电离和盐类水解原理做出相应的判断。充分体现了化学研究从定性到定量的特点,能较好的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考点四:氮及其重要化合物 ‎【例4】【2016年高考浙江卷】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答案】B 氮元素为+3价,与铵根离子中的氮元素-3价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无污染的气体为氮气,根据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分析,其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故正确。故答案选B。‎ ‎【考点定位】考查工业废水、废气的处理等知识。‎ ‎【名师点睛】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可以被过量的石灰乳吸收,而氮气、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不被吸收,从亚硝酸钠和铵根离子反应生成无污染的气体分析,无污染的气体为氮气,则说明一氧化氮被氢氧化钠吸收,因为存在NO+NO2+2NaOH=2NaNO2+H2O反应,所以要使气体中的一氧化氮被氢氧化钠吸收,应该通入空气,使部分一氧化氮变成二氧化氮,且不能过量。剩余的气体为一氧化碳,所以捕获的产物为一氧化碳。本题考查的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结合元素守恒和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各物质的成分。‎ ‎☆★考点五: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与基本反应原理结合 ‎【例5】【2015广东理综化学】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分别加热Na2CO3和NaHCO3固体 试管内壁都有水珠 两种物质均受热分解 B 向稀的苯酚水溶液中滴加饱和溴水 生成白色沉淀 产物三溴苯酚不溶于水 C 向含I-的无色溶液中滴加少量新制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 加入淀粉后溶液变成蓝色 氧化性:Cl2>I2‎ D 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 加入H2O2‎ Fe2+‎ 溶液再滴加H2O2溶液 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答案】B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Na2CO3和NaHCO3固体、苯酚的性质,Cl2、I2氧化性强弱的比较以及Fe2+的检验,以及实验操作、现象、结论之间的关系。‎ ‎【名师点睛】在判断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的一致性的时候,先判断操作是否正确,如果操作正确能否得到相应的现象,再看结论与现象是否吻合,这一类题通常侧重于现象和结论的关系,判断现象和结论的一致性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物质的性质,在整个实验中体现的是什么性质。‎ ‎1.【2016年高考江苏卷】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 A.SiO2SiCl4Si ‎ B.FeS2SO2H2SO4 ‎ C.N2NH3NH4Cl(aq)‎ D.MgCO3MgCl2(aq)Mg ‎【答案】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的有关判断 ‎【名师点晴】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注意二氧化硅化学性质的特殊性。金属的冶炼一般是依据金属的活泼性选择相应的方法,常见金属冶炼的方法有:1.‎ 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的金属,如汞可用氧化汞加热制得;2.热还原法:用还原剂(氢气,焦炭,一氧化碳,活泼金属等)还原;3.电解法:适用于K、Ca、Na、Mg、Al等活泼金属;4.其他方法:如CuSO4+Fe=Cu+FeSO4。‎ ‎2.【2016年高考上海卷】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增强溶液漂白能力的是( )‎ A.碳酸钙粉末 B.稀硫酸 C.氯化钙溶液 D.二氧化硫水溶液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在氯水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若反应使溶液中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A.由于酸性HCl>H2CO3>HClO,所以向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会发生反应:2HCl+CaCO3=CaCl2+H2O+CO2↑,使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c(HClO)增大,则溶液的漂白性会增强,正确;B.若加入稀硫酸,使溶液中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C.加入氯化钙溶液,不能发生反应,溶液的水对氯水起稀释作用,使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D.加入二氧化碳的水溶液,电离产生氢离子,使化学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的漂白性减弱,错误。‎ ‎【考点定位】考查氯水的性质。‎ ‎【名师点睛】氯水的成分及其性质是中学化学的重要考点,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下列关系:Cl2+H2OH++Cl-+HClO、HClOH++ClO-、H2OH++OH-,氯水中存在三分子:H2O、Cl2、HClO,四离子:H+、Cl-、ClO-、OH-。所以,新制的氯水呈浅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属于混合物,其所含的多种微粒使氯水的化学性质表现出多重性。①Cl2的强氧化性;②HCl的强酸性;③HClO的强氧化性(漂白性等)、弱酸性;④Cl-的性质等。特别注意的是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HClO存在电离平衡,分析氯水的性质时要结合反应条件及平衡移动原理。‎ ‎3.【2016年高考上海卷】在硫酸工业生产中,为了有利于SO2的转化,且能充分利用热能,采用了中间有热交换器的接触室(见右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b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 B.c、d两处的混合气体成分含量相同,温度不同 C.热交换器的作用是预热待反应的气体,冷却反应后的气体 D.c处气体经热交换后再次催化氧化的目的是提高SO2的转化率 ‎【答案】B 目的就是使未反应的SO2进一步反应产生SO3,从而可以提高SO2的转化率,正确。故选B。‎ ‎【考点定位】考查工业制硫酸中SO2催化氧化的设备及工作原理。‎ ‎【名师点睛】化学工业是历次考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完全考查设备的题型不是特别多,但是往往以工业流程为载体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所以教材中的几个重要工业(工业生产中均有重要应用)的整体流程、主要设备、反应条件的选择等是我们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关注的有:工业制硫酸、合成氨工业、硝酸工业、纯碱工业、氯碱工业、海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及镁的冶炼、铝的冶炼、铜的精炼等。要求会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理解硫酸工业、合成氨工业条件的选择依据。‎ ‎4.【2016年高考上海卷】一定条件下,一种反应物过量,另一种反应物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是( )‎ A.过量的氢气与氮气 B.过量的浓盐酸与二氧化锰 C.过量的铜与浓硫酸 D.过量的锌与18 mol/L硫酸 ‎【答案】AC ‎【考点定位】考查常见可逆反应的判断。‎ ‎【名师点睛】常见化学反应中,有些反应能否发生(或者能否完全反应)除了与反应本身特点有关外,往往与反应物的量(或浓度)有关。常见类型有:①所有的可逆反应;②二氧化锰只能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③铜只能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④活泼金属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浓硫酸生成二氧化硫,两个反应的原理不同;⑤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或二氧化硫)气体,随着气体的量不同产物不同;⑥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反应;⑦可溶性铝盐与强碱溶液、可溶性偏铝酸盐与强酸溶液的反应;⑧银氨溶液的配置过程;⑨过量的变价金属铁与定量浓硫酸、浓稀硝酸的反应等等。建议整理的过程中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5.【2016年高考新课标Ⅲ卷】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化学性质 实际应用 A.‎ Al2(SO4)3和小苏打反应 泡沫灭火器灭火 B.‎ 铁比铜金属性强 FeCl3腐蚀Cu刻制印刷电路板 C.‎ 次氯酸盐具有氧化性 漂白粉漂白织物 D.‎ HF与SiO2反应 氢氟酸在玻璃器皿上刻蚀标记 ‎【答案】B ‎【考点定位】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次氯酸的性质,二氧化硅的性质 ‎ ‎【名师点睛】本试题考查考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掌握。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夯实和运用的能力。盐类水解在生活中涉及方方面面,如泡沫灭火器、明矾净水等等,泡沫灭火剂原理就是盐类水解,Al3++3HCO3-=Al(OH)3↓+3CO2↑,比较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置换反应,利用金属性强的制取金属性弱的,如Fe+Cu2+=Fe2++Cu,说明Fe比Cu金属性强,漂白性的原理分为三类:一是具有强氧化性的,如HClO、O3等,二是结合性的,如SO2,三是吸附性,如活性炭,前两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漂白衣服常用氧化性的,但注意不能和洁厕剂混用,会产生氯气,SO2漂白纸张等,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雕刻玻璃常用氢氟酸,因为发生4HF+SiO2=SiF4↑+2H2O,氢氟酸常保存在塑料瓶中,只有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也才会更安全、更健康。‎ ‎6.【2015海南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稀盐酸可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 B.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 C.稀硝酸可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 D.煮沸自来水可除去其中的Ca(HCO3)2‎ ‎【答案】C、D ‎【解析】A、稀盐酸与MnO2不能发生反应,不能除去烧瓶内残留的MnO2,错误;B、NaOH与玻璃中的SiO2会发生反应:2NaOH+SiO2=Na2SiO3+H2O,产生的Na2SiO3有粘合性,将玻璃瓶与玻璃塞黏在一起,因此不能使用玻璃塞,要用橡胶塞,错误;C、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与Ag发生反应产生可溶性的AgNO3‎ ‎,达到除去试管内壁的银镜的目的,正确;D、煮沸自来水,Ca(HCO3)2不稳定,受热会发生反应:Ca(HCO3)2CaCO3+H2O+CO2↑,达到除去Ca(HCO3)2的目的,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名师点睛】本题以试管的洗涤、药品的存放和硬水的软化为载体考查相关物质的性质。准确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思想。题目难度不大。‎ ‎7.【2015江苏化学】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粗硅SiCl4Si ‎ B.Mg(OH)2MgCl2(aq)Mg C.Fe2O3FeCl3(aq)无水FeCl3‎ D.AgNO3(aq)[Ag(NH3)2]OH(aq)Ag ‎【答案】A ‎【考点定位】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名师点睛】涉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水解原理等知识,工业制取硅,碳和二氧化硅制取粗硅,混有未反应碳,然后和氯气反应,最后和氢气反应,最终得到纯硅,工业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镁得到镁单质,FeCl3是强酸弱碱盐,直接加热蒸发,促进水解,得到氧化铁,注意实验反应的细节问题。‎ ‎8.【2015北京理综化学】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 )‎ 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 +2OH-=== Cl-+ ClO-+ H2O B.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ClO-+ H2OHClO+ OH-‎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Cl2:2H++ Cl-+ ClO-= Cl2 ↑+ H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 ClO-= HClO+ CH3COO—‎ ‎【答案】B ‎ ‎【解析】 A.用Cl2和NaOH溶液反应制取漂白液,方程式正确,故A正确 ;B. 根据提干信息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而该溶液pH=12>11,故主要是因为该消毒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aOH,故B不合理; C.根据HCl和HClO中Cl的化合价分析,该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正确,故C正确 ;D.根据漂白粉起漂白作用的原理,应用的是较强酸制取较弱酸,故D正确。‎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反应原理和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 ‎【名师点晴】将元素化合物(氯气、HClO等)与化学反应原理相结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理论解释化学现象的能力,充分体现了化学科学的特点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9.【2014年高考江苏卷第13题】在探究新制饱和氯水成分的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氯水的颜色呈浅绿色,说明氯水中含有Cl2‎ B.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C.向氯水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H+‎ D.向FeCl2溶液中滴加氯水,溶液颜色变成棕黄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 ‎【答案】D ‎【命题意图】考查氯水性质、成分及其检验,涉及氯气、氯离子、氢离子、次氯酸等检验方法,考察学生对物质检验的方法及常见的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能通过现象看到反应的本质,考察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实验能力,充分体现了“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命题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10.【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第13题】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①‎ ‎②‎ ‎③‎ 实验结论 A 稀硫酸 Na2S AgNO3与AgCl的浊液 Ksp(AgCl)>Ksp(Ag2S)‎ B 浓硫酸 蔗糖 溴水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氧化性 C 稀盐酸 Na2SO3‎ Ba(NO3)2溶液 SO2与可溶性钡盐均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D 浓硝酸 Na2CO3‎ Na2SiO3溶液 酸性:硝酸>碳酸>硅酸 ‎【答案】B ‎【解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方法。解决本题,首先要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相互之间可能发生的反应;还要对物质的的物理性质,反应过程的现象、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溶度积常数与物质组成的关系及性质强弱比较的方法的掌握。然后对选项逐一分析、解答。A、由于酸性:H2SO4> H2S,‎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了浓硫酸的特性:强氧化性、脱水性;浓硝酸的挥发性、强氧化性;溴水的氧化性、SO2的还原性、沉淀溶解平衡、稀硫酸、稀盐酸的酸性及溶液酸性强弱的比较及复分解反应的规律。盐酸、硫酸、硝酸是中学化学常使用的三大强酸。掌握酸的通性与特性、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并加以灵活运用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任何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在物质之间的发生的反应,经常发生沉淀的形成与转化问题。若离子浓度的乘积达到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就可以形成沉淀,若小于溶度积常数,就不能形成沉淀。对于组成结构相似的物质来说,规律是难溶的物质向更难溶的物质转化,对于结构不相同的物质来说,该规律就不适用。因此一定要掌握规律的适用范围 ‎。这样才不会得到错误的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2016届辽宁省部分重点高中协作校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 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B 向2mL 1 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1 FeCl3,再加入3滴1 mol·L-1MgCl2溶液 证明K[Mg(OH)2]> K[Fe(OH)3]‎ C 相同条件下,向两支盛有相同体积不同浓度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适量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和FeCl3溶液 探究Cu2+、Fe3+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D 向2mL品红溶液和2mL加入少许醋酸的品红溶液中分别滴入3滴NaClO的84消毒液,观察红色褪色的快慢 证明溶液pH的减少,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增强 ‎【答案】D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操作正误判断的知识。‎ ‎2.【2016届郴州一模】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溶液的pH约为11)  ( )‎ A.该消毒液可用NaOH溶液吸收Cl2制备:Cl2+2OH-Cl-+ClO-+H2O B.该消毒液的pH约为12:ClO-+H2OHClO+OH-‎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Cl2:2H++Cl-+ClO-Cl2↑+H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可增强漂白作用:CH3COOH+ClO-HClO+CH3COO-‎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正确,不选A;B、次氯酸钠中的次氯酸根离子水解溶液的pH为11,而现在pH=12,是因为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电离出氢氧根离子造成的,错误,选B;C、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在酸性环境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气,氯气有毒,正确,不选C;D、醋酸的酸性比次氯酸强,所以醋酸能与次氯酸钠反应生成次氯酸,漂白性增强,正确,不选D。‎ 考点: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2016届南通三调】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次氯酸钙有强氧化性,用于饮用水消毒  B.木炭具有还原性,用于制冰箱除味剂 C.氧化铝具有两性,用于工业冶炼铝单质  D.氯化铁溶液呈酸性,用于蚀刻铜电路板 ‎【答案】A 考点:次氯酸钙的性质,氧化铝的性质,氯化铁的性质 ‎4.【2016届天津河东区二模】下列叙述均正确且前后有因果关系的是( )‎ A.常温,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沉淀 B.常温,SiO2与氢氟酸、NaOH溶液均可反应,SiO2是两性氧化物 C.BaSO3难溶于水,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产生沉淀 D.非金属性:Cl > S,酸性:HClO > H2SO4‎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由溶解度可NaHCO3溶解度比Na2CO3小,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产生沉淀碳酸氢钠,陈述Ⅰ和Ⅱ均正确,并存在因果关系,故A选;B.SiO2与氢氟酸反应不生成盐和水,虽然SiO2既能与氢氟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但是SiO2不是两性氧化物,是酸性氧化物,故B不选;C.SO2‎ 气体通入Ba(NO3)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BaSO4沉淀,陈述Ⅰ和Ⅱ均正确,但不存在因果关系,故C不选;D.非金属性:Cl>S,可比较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陈述Ⅰ正确,Ⅱ错,不存在因果关系,故D不选。‎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硅和二氧化硅 ‎5.【2016届雅安三诊】下列有关Ca(ClO)2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K+、Cl-、CH3COOH、I-可以大量共存 B.与Na2SO3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O- + SO32- = SO42- + Cl-‎ C.不可使用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pH D.‎1L 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CO2充分反应,产生‎10 g沉淀 ‎【答案】C 考点:考查离子反应,次氯酸钙溶液的性质。‎ ‎6.【2016届苏州一模】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不满足右图所示转化关系的是( )‎ ‎ ‎ 甲 乙 丙 戊 A NH3‎ Cl2  ‎ ‎ N2‎ ‎ H2‎ B C ‎ SiO2‎ CO CuO C ‎ Al(OH)3‎ NaOH溶液 NaAlO2溶液 CO2‎ D 乙醇乙酯 NaOH溶液 乙醇 乙酸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8NH3+3Cl2═6NH4Cl+N2,3H2+N22NH3,能实现转化,故A不选;B.SiO2+2CSi+2CO↑,CO+CuOCu+CO2,不能实现转化,故B选;C.Al(OH)3+NaOH=NaAlO2+2H2O,NaAlO2+CO2+2H2O=Al(OH)3↓+NaHCO3 ,能实现转化,故C不选;D.CH3COOCH2CH3+H2OCH3CH2OH+CH3COOH,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化学反应为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能实现转化,故D不选;故选B。‎ 考点:考查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 ‎7.【2016届信阳、三门峡第一次联考】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答案】B 考点:图像的分析,重点考查反应原理。考点:考查了的相关知识。‎ ‎8.【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关于硅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硅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B.SiO2+‎3CSiC+2CO↑中碳只做还原剂 C.因为玻璃中含有SiO2,所以不能用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盛装碱性溶液 D.Si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氟酸反应,所以SiO2是两性氧化物 ‎【答案】C 考点:考查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9.【山西省大同一中、同煤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用无机矿物资源生产部分材料,其产品流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制取玻璃的同时产生CO2气体,制取粗硅时生成的气体产物为CO B.生产高纯硅、铝、铜及玻璃的过程中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粗硅制高纯硅时,提纯四氯化硅可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D.黄铜矿冶炼铜时产生的SO2可用于生产硫酸,FeO可用作冶炼铁的原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制取玻璃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气体,制取粗硅时,C与二氧化硅高温反应生成Si和CO气体,正确;B、生产玻璃涉及的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与碳酸钠、碳酸钙的反应,所以反应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错误;C、利用沸点的不同,将四氯化硅从杂质中提取出来,然后用氢气还原,得纯硅,正确;D、黄铜矿冶炼铜时产生的SO2可被氧化为三氧化硫,用于制造硫酸,生成的FeO可用CO还原得到单质Fe,正确,答案选B。‎ 考点:考查工业反应的判断 ‎1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32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俗话说“雷雨发庄稼”这是因为雷雨天空气中的某些物质之间发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产生了氮肥。下列不属于其中的反应的是( )‎ A. B. ‎ C. D. ‎ ‎【答案】D 考点:考查氮元素的转化过程的判断 ‎11.【福建省福州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下列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硝酸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 B.铵态氮肥不宜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C.常温下铁、铝不与浓硝酸反应 D.NO可用排水法收集,NO2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硝酸不稳定,光照容易分解,所以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里,正确;B.铵态氮肥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会产生氨气,导致肥效降低,因此不能混用,正确;C.常温下铁、铝遇浓硝酸,表面会被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阻止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即发生钝化,因此不能说不与浓硝酸反应,错误;D.NO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而不能与水反应,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而NO2会和水发生反应产生硝酸和NO,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其密度比空气大,故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考点:考查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的正误判断的知识。‎ ‎12.【东北师大附中2015届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将浓硫酸加入到盛有蔗糖的烧杯中,观察到下图所示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②中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脱水性 B.③中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酸性 C.③中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说明浓硫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D.③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可以观察到红色褪去 ‎【答案】B 考点:考查浓硫酸的性质 ‎13.【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SO2可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SO2有漂白性 B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浓硫酸滴到湿润的蔗糖中,蔗糖变 成黑色海绵状 C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D 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 Ksp(BaSO4)Si C 将盛有铜片的容器中加入浓硝酸 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蓝绿色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D 向等浓度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 溶液 先出现黄色沉淀 Ksp(AgCl)—>Ksp (AgI)‎ ‎【答案】B 考点:考查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的正误判断 ‎2.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用装置甲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 B.用装置乙收集二氧化硫并吸收尾气 ‎ C.用装置丙稀释反应后的混合液 D.用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铜和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才可以进行,错误;B.二氧化硫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的方法收集,入气管应该伸入到试管底部,出气导管稍微露出橡胶塞即可,错误;C.只有浓硫酸可以与铜反应,稀硫酸不能与水反应,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硫酸,根据硫酸的稀释原则:应该注酸入水,同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不断扩散,正确;D.NaOH与未反应的硫酸及反应产生的CuSO4都能发生反应,故不能用该装置丁测定余酸的浓度,错误。‎ 考点:考查实验装置或操作正误判断的知识。‎ ‎3.某学生鉴定甲盐溶液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乙为白色沉淀,则甲可能含有SiO32-‎ B.若乙为黄色沉淀,则甲可能为FeI3‎ C.若乙为浅黄色沉淀,则甲可能含有S2- ‎ D.若乙为浅黄色沉淀,则甲可能是FeBr2‎ ‎【答案】D 考点:考查了离子检验,元素化合物性质等相关知识。‎ ‎4. ‎‎1.52‎‎ 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 mL密度为‎1.40 g·mL-1、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 1 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1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2‎ B.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4.0 mol·L-1‎ C.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80%‎ D.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60 mL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设合金中Cu、M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根据题目所给信息知x×64 g/mol+y×24 g/mol=1.52g①;设金属为M,在反应过程中有:M-ne-=Mn+,Mn++OH-=M(OH)n↓,从而可以看出,金属单质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等于金属阳离子完全沉淀所需OH-的物质的量,n(OH-)==0.06mol,故2x+2y=0.06 mol②,由①②解得x=0.02 mol,y=0.01 mol,A不正确。B、硝酸的浓度是,B正确;C、由上述分析可知,Cu、Mg共失去0.06 mol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知,如果硝酸完全被还原为NO2,NO2的物质的量应为0.06 mol。现得到0.05 mol混合气体,是由于2NO2N2O4,由差量法可求得N2O4为0.01 mol,则NO2为0.04 mol,体积分数是80%,C正确;D、得到2.54 g沉淀时,消耗0.06 mol NaOH,其体积为60 mL,D正确,答案选A。‎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合金与酸碱反应的化学计算 ‎【名师点晴】许多有关化学反应的计算,如果能够巧妙地运用守恒规律可以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常见的守恒关系有:①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某种原子总数不变的原子守恒;②电解质溶液中的电荷守恒;③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守恒、原电池或电解池中两极通过的电子总数相等;④从守恒思想出发还可延伸出多步反应中的关系式,运用关系式法等计算技巧巧妙解题。‎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发生的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发生的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产生的亚硫酸钡是难溶解入水的沉淀 B 将SO2通入滴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紫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C 常温下铜片插入硝酸中 产生 常温下铜和硝酸一定产生NO2‎ D 向某溶液中加入NaHCO3‎ 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可能原来含有氢氧化钡 ‎【答案】D ‎【考点定位】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名师点晴】本题借助于物质的性质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属于高频考点。涉及硝酸的氧化性,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是C,产生的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反应直接生成的,可能是反应生成物的后续反应造成的结果,在解题时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