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7.06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专题复习 一、考纲要求:(有机化学基础部分)‎ ‎ 3.以一些典型的烃类化合物为例,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碳架结构。掌握各类烃(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中各种碳碳键、碳氢键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 ‎  4.以一些典型的烃类衍生物(乙醇、溴乙烷、苯酚、乙醛、乙酸、乙酸乙酯、脂肪酸、甘油脂、多羟基醛酮、氨基酸等)为例,了解官能团在化合物中的作用。掌握各主要官能团的性质和主要化学反应。 ‎ ‎ 10.通过上述各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掌握有机反应的主要类型。 ‎ ‎ 11.综合应用各类化合物的不同性质,进行区别、鉴定、分离、提纯或推导未知物的结构简式。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简式的产物。 ‎ 二、有机推断题题型分析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提供的条件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 ‎3、很多试题还提供一些新知识,让学生现场学习再迁移应用,即所谓信息给予试题。‎ ‎4、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 ‎5、面临的主要问题 ‎(1)、要查缺补漏哪些方面的基础知识?如:掌握以官能团为中心的知识结构、掌握各类有机物间转化关系、梳理“题眼”,夯实基础 ‎(2)、解题基本的分析思路是什么?(3)、逐步学会哪些解题技能技巧? (4)、要积累哪些方面的解题经验?‎ 三、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 ‎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 ‎2、用足信息 (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 ‎ ‎3、积极思考 (判断合理,综合推断)‎ 根据以上的思维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并非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类别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类别。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不但为解题缩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了解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征条件。然后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通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的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四、有机推断题的突破口 解题的突破口也叫做题眼,题眼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反应、性质、用途或反应条件,或在 框图推断试题中,有几条线同时经过一种物质,往往这就是题眼。‎ ‎【课堂练习】1、通常羟基与烯键碳原子相连时,发生下列转化:‎ ‎ 已知有机物A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原子个数比为2:3:1,其蒸气密度为相同状况下H2密度的43倍,E能与NaOH溶液反应,F转化为G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且G能使溴水褪色。现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下列所属反应的基本类型:② ,④ 。‎ ‎ (2)写出A、B的结构简式:A ,B 。‎ ‎ (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反应② 。‎ ‎ 反应③ 。‎ 答案:(1)消去反应;加成反应;‎ ‎ (2)CH3COOCH CH2;‎ ‎(3)②‎ 催化剂 ‎|‎ OOCCH3‎ ‎③nCH3COOCH CH2 [CH—CH2 ]n ‎☆:题眼归纳——反应条件 ‎[条件1]光 照 这是烷烃和烷基中的氢被取代的反应条件。如:①烷烃的取代;②芳香烃或芳 香族化合物侧链烷基的取代;③不饱和烃中烷基的取代。‎ 浓H2SO4‎ ‎170℃‎ ‎ ‎ ‎[条件2] 这是乙醇脱水生成乙烯的反应条件。‎ 催化剂 ‎△‎ Ni ‎△‎ ‎[条件3] 或 为不饱和键加氢反应的条件,包括:-C=C-、-C=O、-C≡C-的加成。‎ 浓H2SO4‎ ‎△‎ ‎ ‎ ‎[条件4] 是①醇消去H2O生成烯烃或炔烃;②醇分子间脱水生成醚的反应;‎ ‎③酯化反应的反应条件。‎ NaOH ‎△‎ ‎[条件5] 是①卤代烃水解生成醇;②酯类水解反应的条件。‎ NaOH醇溶液 ‎△‎ ‎[条件6] 是卤代烃消去HX生成不饱和烃的反应条件。‎ 稀H2SO4‎ ‎△‎ ‎[条件7] 是①酯类水解(包括油脂的酸性水解);②糖类的水解 ‎[ O ]‎ Cu或Ag ‎△‎ ‎[条件8] 或 是醇氧化的条件。‎ 溴的CCl4溶液 溴水 ‎[条件9] 或 是不饱和烃加成反应的条件。‎ KMnO4(H+)‎ 或 [ O ]‎ ‎[条件10] 是苯的同系物侧链氧化的反应条件(侧链烃基被氧化成-COOH)。‎ ‎[条件11]显色现象:苯酚遇FeCl3溶液显紫色;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的现象:1、沉淀溶解,出现深蓝色溶液则有多羟基存在;2、沉淀溶解,出现蓝色溶液则有羧基存在;3、加热后有红色沉淀出现则有醛基存在。‎ ‎[小练习] ‎ ‎①当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填某类物质的有机反应,下同) ‎ ‎ ②当反应条件为NaOH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 ‎ ‎ ③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并加热时,通常为 ‎ ‎ ④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 ‎ ‎ ⑤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参加时,通常是 ‎ ‎ ⑥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时,通常为 ‎ ‎ ⑦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X2反应时,通常是X2与 ‎ ‎ 而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且与X2的反应时,通常为 ‎ Br Br A 反应②‎ 反应⑤‎ 反应⑦‎ 溴水 反应①‎ CH3—CH2—C—CH2‎ CH3‎ CH3‎ CH3—CH2—C—COOH OH 氧化 反应③‎ ‎ CH2CH2Cl B C 氧化 反应④‎ D(分子式为C5H8O2且含两个甲基)‎ E 反应⑥‎ F(惕各酸苯乙酯)‎ ‎2、惕各酸苯乙酯(C13H16O2)广泛用作香精的调香剂。为了合成该物质,某实验室的科技人员设计了下列合成路线:‎ 试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 ;F的结构简式为 。‎ ‎(2)反应②中另加的试剂是 ;反应⑤的一般条件是 。‎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上述合成路线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编号)。‎ 答案:‎ ‎(1) 试写出:A的结构简式 ;(2分)F的结构简式 ‎ ‎ (2) 反应②中另加的试剂是 氢氧化钠水溶液 ;反应⑤的一般条件是 浓硫酸,加热 。‎ ‎(3) 试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 (3分) 。‎ ‎(4) 上述合成路线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②⑥⑦ (填编号)(3分)。‎ ‎☆:题眼归纳——物质性质 ‎1、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或“—CHO”。‎ ‎  2、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C≡C—”、“—CHO”或为“苯的同系物”、醇类、酚类。‎ ‎3、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CHO”或“苯环”,其中“—CHO”和“苯环”只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  4、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  5、能与钠反应放出H2的有机物必含有“—OH”、“—COOH”。‎ ‎  6、能与Na2CO3或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COOH。‎ ‎  7、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  8、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糖或蛋白质。‎ ‎  9、遇FeCl3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10、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伯醇或乙烯,即具有“—CH2OH”的醇。比如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反应:A→B→C,则A应是具有“—CH2OH”的醇,B就是醛,C应是酸。‎ ‎11、加入浓溴水出现白色沉淀的有机物含有酚羟基 、遇碘变蓝的有机物为淀粉 遇浓硝酸变黄的有机物为蛋白质 ‎☆:题眼归纳——物质转化 O2‎ O2‎ O2‎ O2‎ ‎1、直线型转化:(与同一物质反应)‎ 醇 醛 羧酸 乙烯 乙醛 乙酸 加H2‎ 加H2‎ 炔烃 烯烃 烷烃 ‎ ‎2、交叉型转化 蛋白质 氨基酸 二肽 淀粉 葡萄糖 麦芽糖 醇 酯 羧酸 醛 卤代烃 烯烃 醇 ‎ ‎ ‎☆:题眼归纳——数据信息 ‎1、根据与H2加成时所消耗H2的物质的量进行突破:1mol—C=C—加成时需 molH2, molHX,1mol—C≡C—完全加成时需 molH2,1mol—CHO加成时需 molH2,而1mol苯环加成时需 molH2。‎ ‎  2、11mol—OH或1mol—COOH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 molH2‎ ‎  3、1mol—COOH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 molCO2‎ ‎  4、1mol一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1mol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 ‎ ‎ 1mol二元醇与足量乙酸反应生成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 ‎ ‎1mol一元酸与足量乙醇反应生成1mol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 ‎ ‎ 1mol二元酸与足量乙醇反应生成酯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 ‎ ‎  5、1mol某酯A发生水解反应生成B和乙酸时,‎ ‎  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42,则生成   mol乙酸,‎ ‎  6、由—CHO变为—COOH时,相对分子质量将增加       ‎ ‎ 7、分子中与饱和链烃相比,若每少2个氢原子则,分子中可能含 ‎ 五、知识要点归纳 ‎1、由反应条件确定官能团 :‎ 反应条件 可能官能团 浓硫酸△‎ ‎①醇的消去(醇羟基)②酯化反应(含有羟基、羧基)‎ 稀硫酸△‎ ‎①酯的水解(含有酯基) ②二糖、多糖的水解 ③酸化 NaOH水溶液△‎ ‎①卤代烃的水解 ②酯的水解 ‎ NaOH醇溶液△‎ 卤代烃消去(-X)‎ H2、催化剂 加成(碳碳双键、碳碳叁键、醛基、羰基、苯环)‎ O2/Cu、加热 醇羟基 (-CH2OH、-CHOH)‎ Cl2(Br2)/Fe 苯环 Cl2(Br2)/光照 烷烃或苯环上烷烃基 ‎2、根据反应物性质确定官能团 :‎ 反应条件 可能官能团 能与NaHCO3反应的 羧基 能与Na2CO3反应的 羧基、酚羟基 ‎ 能与Na反应的 羧基、(酚、醇)羟基 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 醛基 ‎ 与新制氢氧化铜产生砖红色沉淀 (溶解)‎ 醛基 (若溶解则含—COOH)‎ 使溴水褪色 ‎-C=C-、-C≡C-或—CHO 加溴水产生白色沉淀、遇Fe3+显紫色 酚 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C-、-C≡C-、酚类或—CHO、苯的同系物 A B 氧化 氧化 C A是醇(-CH2OH) ‎ ‎3、根据反应类型来推断官能团:‎ 反应类型 可能官能团 加成反应 C=C、C≡C、-CHO、羰基、苯环 ‎ 加聚反应 C=C、C≡C 酯化反应 羟基或羧基 水解反应 ‎-X、酯基、肽键 、多糖等 单一物质能发生缩聚反应 分子中同时含有羟基和羧基 六、注意问题 ‎1.官能团引入: 官能团的引入:‎ 引入官能团 有关反应 羟基-OH 烯烃与水加成,醛/酮加氢,卤代烃水解,酯的水解,葡萄糖分解 卤素原子(-X)‎ 烃与X2取代,不饱和烃与HX或X2加成,(醇与HX取代)‎ 碳碳双键C=C 某些醇或卤代烃的消去,炔烃加氢 醛基-CHO 某些醇(-CH2OH)氧化,烯氧化,糖类水解,(炔水化)‎ 羧基-COOH 醛氧化, 酯酸性水解, 羧酸盐酸化,(苯的同系物被强氧化剂氧化)‎ 酯基-COO-‎ 酯化反应 其中苯环上引入基团的方法:‎ ‎ ‎ ‎2、有机合成中的成环反应 类型 方式 酯成环(—COO—)‎ 二元酸和二元醇的酯化成环 酸醇的酯化成环 醚键成环(— O —)‎ 二元醇分子内成环 二元醇分子间成环 肽键成环 二元酸和二氨基化合物成环 氨基酸成环 不饱和烃 单烯和二烯 ‎【例题分析】:‎ 例1、A、B、C、D、E、F、G、H、I、J均为有机物。根据以下框图,回答问题:‎ ‎(1)B和C均为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C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只能生成一种烯烃D,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G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则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⑤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⑨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⑦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 ‎(5)与H具有相同官能团的H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框图题涉及到的物质多,反应多,条件多,流程繁琐,但正因为如此,却给了我们很多推断信息。A明显为酯,B为一元羧酸,C为一元醇,又因为B和C均是有支链的有机化合物,所以,B的结构只能是CH3CH(CH3)COOH,C的结构是CH3CH(CH3)CH2OH或(CH3)3COH,而A就是CH3CH(CH3)COO CH2CH(CH3)CH3或CH3CH(CH3)COOC(CH3)3酯类化合物。所以,反应①为酯在碱液作用下的水解,反应③为醇的消去,因此,D为CH2=C(CH3)2,由反应④的条件可知E为CH2=C(CH3)CH2Cl,而通过卤代烃在碱液中的水解(即反应⑤),便可生成结构为CH2=C(CH3)CH2OH的醇F,反应⑥为醇的催化氧化,G即是CH2=C(CH3)CHO,而反应⑦是醛的典型氧化,H为CH2=C(CH3)COOH,那么,很清楚反应⑧就是酸、醇的酯化了,容易判断I为CH2=C(CH3)COOCH3,最后一步反应⑨则是经典的加聚反应。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框图题涉及的所有物质和反应都能够逐一确定出来,至于题目所提供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所以本题看上去,过程复杂,其实整个框图中的物质间关系非常明朗,思维应该是非常通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