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 MB
  • 2021-05-13 发布

精心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会考高考必备知识点大全

  • 1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 细胞内液(约占2/3)‎ 注意: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即内环境。‎ ‎ 1.体液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 细胞外液 ‎ ‎ (约占1/3)     ‎ 毛细血管壁 细胞膜 ‎ ‎ ‎ 2.体液之间的相互关系:细胞内液     组织液     血浆 毛细淋巴管壁 淋巴循环 ‎  图示如下:           淋巴 第一节:细胞生活的环境 ‎ ‎ ‎ 注意:(1)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体液。‎ ‎ (2)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 ‎ ‎ 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 ‎ (3)血红蛋白,消化酶不在内环境中存在。‎ ‎ 3.细胞外液的理化特性:‎ ‎ (1) 渗透压: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 ‎ 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 蛋 ‎ 白质的含量有关。‎ ‎ (2)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  缓冲对: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如:H2CO3/NaHCO3 ‎ 第二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 NaH2PO4/Na2HPO4 ‎ ‎ (3)温度:人的细胞外液一般37摄氏度左右。 ‎ ‎1.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2.内环境稳态:指的是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 ‎3.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 ‎4. 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 如:渗透压稳定:维持细胞形态;‎ ‎ PH、温度稳定:适宜酶发挥作用;‎ ‎ 血糖稳定:机体能量的保障。‎ 第 13 页 ‎ 必修三 ‎ ‎ ‎ ‎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神经中枢: 高级神经中枢——大脑 ‎ 低级神经中枢——脊髓 ‎5.神经元的结构如下图所示:‎ ‎4反射弧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 ‎ 神经末梢 细胞体 轴突 树突 ‎ ‎ ‎ 1.神经纤维上 双向传导 静息时(静息电位)——外正内负 ‎ ‎ 兴奋时(动作电位)——外负内正 ‎ ‎ ‎6.兴奋传递 ‎ 2.神经元之间 单向传递:传递方向: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 单向传递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 ‎ ‎ 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 ‎ ‎7.突触的结构如下图:‎ 第 13 页 ‎ 必修三 ‎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1。人体的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 内分泌腺(或细胞)‎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化学本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增加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水分从尿中排出(保水)‎ ‎——(“——”表示不要求掌握)‎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 垂体 生长激素 促进生长(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蛋白质类 促甲状腺激素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促进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氨基酸衍生物 肾上腺 肾上腺素 促进代谢,升高血糖 ‎——‎ 胰岛A细胞 胰高血糖素 升高血糖(加速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 胰岛B细胞 胰岛素 降低血糖(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氧化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蛋白质 卵巢 ‎ 雌性激素 ‎ 分别促进雌雄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各自第二性征。‎ 固醇类 睾丸 ‎ 雄性激素 注意:蛋白质类的激素药物不能口服,只能注射(因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会被消化成小分子从而失去药效。);而氨基酸和固醇类即可口服也可注射。‎ ‎2.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1)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的作用。‎ ‎ 如: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产热方面: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激素;‎ ‎ 升高血糖,升血压方面: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 ‎ 促生长发育方面: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 ‎(2)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 ‎ 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前者降血糖,后者升血糖。‎ ‎3.血糖平衡的调节:‎ 第 13 页 ‎ 必修三 ‎ ‎ 正常人体血糖范围(0.8—1.2g/L)‎ 左边箭头表示:在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作用下的升血糖过程;‎ 右边箭头表示:在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作用下的降血糖过程。‎ 注意:肝糖原可以分解为血糖,而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血糖,肌糖原只能供肌肉细胞利用。‎ ‎4.激素调节方式: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如右图)‎ ‎ 分级调节:下丘脑分泌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从而促进垂体分泌TSH(促甲状腺激素)‎ ‎ 进一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细胞代谢 ‎ 这就是分级调节。‎ ‎ 反馈调节:而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反过来又会抑制 ‎ 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的激素,这就是反馈调节。‎ ‎(1)微量高效; ‎ ‎(2)通过体液运输; ‎ ‎(3)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5.激素调节特点:‎ 第二节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特点比较: ‎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 注意: 体液中不仅有激素还有CO2等调节因子,因此体液调节包括激素调节。‎ ‎2.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 (1)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 例如: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呆小症 ‎ ‎ ‎ 感受器: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内,能接受体内外各种刺激。‎ ‎ 如:皮肤——温觉感受器,冷觉感受器;‎ ‎3.注意区别 ‎ 眼、耳、鼻、舌——分别是光、声、嗅觉、味觉感受器;‎ 第 13 页 ‎ 必修三 ‎ ‎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 血管壁——血糖感受器。‎ ‎(1)体温调节中枢;‎ ‎(2)血糖调节中枢;‎ ‎(3)水盐平衡调节中枢。‎ ‎ 感觉中枢:大脑皮层(对感受器传导过来的兴奋进行分析)‎ ‎ ‎ ‎ 调节中枢:下丘脑 ‎ ‎ ‎ ‎ ‎ 实例:分析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的原因?‎ ‎ 分析;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对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的刺激↓→抗利尿激素↓→肾小 ‎ ‎ 管对水的重吸收↓→尿量↑ ‎ ‎ 第四节:免疫调节 ‎ 1. 免疫系统的组成:‎ ‎ ‎ ‎ ‎ 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 ‎ ‎ ‎ 非特异性免疫 ‎2.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 ‎ ‎ (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 ‎(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 防卫——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即:三道防线)‎ 监控、清除——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老或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 ‎ 以及癌变的细胞。‎ ‎ 3.免疫系统的功能:‎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比较:‎ 体液免疫各过程如下:‎ ‎①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暴露抗原;‎ ‎②吞噬细胞呈递抗原给T细胞;‎ ‎③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④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 ‎⑤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 ‎ 用下开始增值分化,大部分增值分化 ‎ 为浆细胞,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⑥浆细胞产生抗体;‎ ‎⑦抗原与抗体结合;‎ ‎⑧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 ‎ 团;‎ ‎⑨被吞噬细胞吞噬消灭。‎ ‎“二次免疫”——当机体再次接触相同 ‎ 的抗原可迅速增值分 ‎ 化为浆细胞,产生大 ‎ 量抗体。‎ 第 13 页 ‎ 必修三 ‎ 细胞免疫各过程如下:‎ ‎①当病毒攻击宿主细胞,被 ‎ 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即 ‎ 成为靶细胞;‎ ‎②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 ‎ 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 ‎ 亡,暴露出抗原;‎ ‎③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 ‎ 础,因而被吞噬消灭。‎ ‎★抗原在细胞内 ‎ ‎5,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联系:‎ 第 13 页 ‎ 必修三 ‎ 注意:过敏反应是指已经产生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 过敏反应:免疫反应过强——过敏原引起,‎ ‎ 如:花粉灰尘海鲜等。‎ 自身免疫病:免疫监控过高,敌我不分;‎ ‎ 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缺陷病:免疫监控过低,如:艾滋病。‎ ‎6.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 ‎7.补充:各免疫细胞和抗体识别抗原的能力及特异性:‎ 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抗体、浆细胞 能识别抗原,但无特异性 不能识别抗原,但有特异性 既能识别抗原,又有特异性 ‎1.在胚芽鞘中: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有光无光都产生)。‎ 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 第三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 : ‎ ‎ 3.生长素的有关知识:‎ ‎(1)生长素的本质:吲哚乙酸(IAA)‎ ‎(2)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3)分布部位: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如芽、根顶端 ‎ 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 ‎(4)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向光侧→背光侧 ‎ 极性运输(主动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 ‎ (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 ‎ ‎ ‎ ‎1.生理作用:两重性,既能促进植物生长,又能抑制植物生长(如右图所示);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能疏花疏果。‎ 第 13 页 ‎ 必修三 ‎ 第二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名称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 生长素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促进细胞伸长、分裂、分化(即植物生长发育)‎ 赤霉素 未成熟种子 促进细胞伸长,解除休眠,促进种子萌发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叶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各部位 促进果实成熟 1. 顶端优势: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附近积累,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受到抑制,顶芽不断生长,侧芽被抑制的现象(松树)。‎ 2. 解除顶端优势:棉花摘心,果树修枝,园林绿篱的修剪. ‎ ‎ ‎ 第三节:其他植物激素 ‎ ‎ ‎ ‎ ‎ 注意:激素间存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 如:协同作用——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可以促进细胞伸长;‎ ‎ 拮抗作用——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而非植物激素, ‎ ‎ 植物激素必须是由植物自身产生的。‎ ‎1.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出生率死亡率:单位时间新增个体数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3.迁入率和迁出率:单位时间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例。‎ ‎4.年龄组成:三种类型——增长型、稳定性、衰退性。‎ ‎5.性别比例:种群中雌雄个体的比例。‎ 第一节:种群的特征 ‎1.样方法: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 (适用于植物及活动能力弱的小动物如:蚜虫、跳蝻、蚯蚓等)‎ ‎2.标志重捕法:活动能力强的动物。‎ ‎6.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 ‎ ‎ ‎ 第 13 页 ‎ 必修三 ‎ 种群数量大小 性别比例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7.种群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 ‎ ‎(2)“S”型曲线(如下图):‎ ‎ ‎ 条件:自然状况下,空间和食 物有限,种群密度上升,种内个体间的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特点:种群内个体数量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K值,即环境容纳量)时,种群个体数量将不再增加。‎ ‎(1)“J”型曲线(如下图):‎ 条件:理想条件下,即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天敌等。‎ t年后种群的数量为:‎ ‎ Nt=N0 λt (N0为起始数量, 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表示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 ‎ 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 ‎ 1.丰富度: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 种间关系:竞争、捕食、寄生、互利共生 3. 捕食 ‎ ‎ ‎ ‎ ‎ ‎ 第三节:群落的结构 ‎ ‎ 第 13 页 ‎ 必修三 ‎ ‎ ‎ ‎ ‎ 垂直结构:群落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如:森林由 ‎ ‎ 高到低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水平结构:群落在水平方向上随地形变化、土壤湿度、 ‎ ‎ 盐碱度、光照变化等造成。‎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 ‎ ‎ ‎ ‎ 3.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是一种优势取代)‎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 ‎ ‎ 植被,但被彻底消灭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 如:裸岩、火山、沙丘、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 裸岩上的演替过程:地衣→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 ‎ 阶段→森林阶段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 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它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 ‎ 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等。‎ ‎ ‎ ‎ ‎ 第四节:群落的演替 ‎ ‎ ‎ 2.演替的类型:‎ ‎ ‎ ‎ ‎ ‎ 3.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1.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 ‎ ‎ 生态系统。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热能、水、空气、无机盐(无机环境)‎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特例:蓝藻/硝化细菌)‎ 消费者:绝大多数动物(除营腐生的动物,如:蚯蚓为分解者)‎ 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 (主要是细菌、真菌、腐生生物——蚯蚓、秃鹫、蜣螂)‎ ‎ ‎ 生态系统的成分:‎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 ‎ ‎2.结构:‎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食物链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其起点是生产 ‎ ‎ 者植物,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 ‎ ‎ 2.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源:生产者固定(同化)太阳能的总量。‎ ‎1.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转化 第 13 页 ‎ 必修三 ‎ 能量来源:上一营养级 能量去处:呼吸作用、分解者分解作用、传给下一营养级。‎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10%~20%;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能量流动效率:=×100%‎ 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3.能量流经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示意图。‎ 转化 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 光能 下一营养级 生产者 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残枝败叶 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 消化吸收 下一营养级 摄入量 同化量 自身生长发育繁殖 未消化吸收 遗体残骸 消费者 ‎ ‎ 特别注意:蜣螂吃大象的粪便,蜣螂并未利用大象同化的能量;在生态农业中, ‎ ‎ 牲畜粪便用来肥田,农作物也并未利用其中的能量,只是利用其中被 ‎ 分解者分解之后产生的无机盐。‎ 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 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粪便量 1. 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 ‎ 碳在生物群落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食物链在生物 ‎ ‎ 群落中传递;碳的循环形式是CO2 。‎ 2. 碳循环模式图如下:‎ 第 13 页 ‎ 必修三 ‎ ‎1.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干扰、保持原状的能力。‎ ‎2.恢复力稳定性:受到破坏、恢复原状的能力。‎ ‎ ‎ ‎ ‎ 第五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注意: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 ‎ 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差。‎ 物理信息:光、声、热、电、磁、温度等。如植物的向光性 化学信息:性外激素、尿液等。‎ 行为信息:动物求偶时的舞蹈、运动等(如蜜蜂跳舞、孔雀开屏)。‎ ‎ ‎ ‎①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②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信息的传递;‎ 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 ‎ ‎(1)提高农、畜产品的产量,如短日照处理能使菊花提前开花;‎ ‎(2)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如喷洒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干扰害虫交尾。‎ ‎ ‎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第四节: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 物质是能量的载体;‎ 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 ‎ 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 ‎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物种多样性 基因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 ‎ ‎ ‎ 第六章 生态环境的保护 ‎ 1.生物多样性包括:‎ 第 13 页 ‎ 必修三 ‎ ‎(1)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 ‎(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 ‎ (也叫做生态功能,如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3) 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以及有旅游 ‎ 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 ‎ ‎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 ‎ ‎ ‎(1)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 (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保护。 (3)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利用生物技术保护濒危物种。‎ ‎ ‎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值: ‎ ‎ ‎ 第 13 页 ‎ 必修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