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0.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高考化学(人教)一轮编练习题(8)含答案
一、选择题
1、芳香族化合物A与互为同分异构体,A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结构,则A可能的结构有( )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解析: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7种:
,C项正确。
答案:C
2、在一定的条件下,某反应X(g)===Y(g)+Z(g)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min
0
10
20
30
40
50
c(X)/mol·L-1
0.100
0.090
0.080
0.070
0.060
0.050
反应时间/min
60
70
80
90
100
c(X)/mol·L-1
0.040
0.030
0.020
0.010
0.00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B.X的浓度越大,消耗一半时所用的时间越短
C.X分解的速率与其浓度无关
D.X的分解速率先快后慢
解析:由表可知每隔10 min,X浓度变化量相同,故单位时间内c(X)变化量为定值,故分解速率不变,A、D错、C正确;B项,浓度越大,消耗一半所用时间越长。如0.1~0.05,所用时间为50 min,而0.08~0.04,所用时间为40 min,故B错误。
答案:C
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A.除去乙烷中少量的乙烯:催化剂条件下通入H2
B.乙醇中含有乙酸杂质:加入碳酸钠溶液,分液
C.FeCl3溶液中含有CuCl2杂质:加入过量铁粉,过滤
D.CO2中含有HCl杂质:通入饱和NaHCO3溶液,洗气
解析:通入氢气过少无法除净乙烯,通入氢气过量会引入杂质氢气,A项错误;乙醇和乙酸钠都溶于水,不能分层,不能用分液法进行分离,B项错误;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Fe+Cu2+===Fe2++Cu,2Fe3++Fe===3Fe2+,C项错误;碳酸氢钠与HCl反应放出CO2,而CO2不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反应,D项正确。
答案:D
4.下列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的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溶解,一定有SO
C.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溶解,一定有Ba2+
解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可能是CO2、SO2
或二者的混合气体,故待测液中可能含有CO或SO或HCO或HSO的一种或几种等,A项错误;待测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可能为BaSO4或AgCl,故待测液中可能含有SO,也可能含有Ag+,B项错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从而得出待测液中含有NH,C项正确;待测液中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为BaCO3或CaCO3等,故待测液中不一定含有Ba2+,D项错误。
答案:C
5、鉴别下列各组有机物所用试剂及现象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有机物
鉴别所用试剂
现象与结论
A
葡萄糖与果糖
钠
有气体放出的是葡萄糖
B
麦芽糖与蛋白质
溴水
褪色的是麦芽糖
C
油脂与蛋白质
浓硝酸
变黄的是油脂
D
淀粉与蛋白质
碘水
变蓝的是淀粉
解析:A项,葡萄糖和果糖都能与钠反应放出气体;B项,向麦芽糖与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溴水均不褪色;C项,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色。
答案: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B.氨基酸和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1 mol葡萄糖可水解生成2 mol乳酸(C3H6O3)
D.油脂和蛋白质都是能发生水解反应的高分子化合物
解析:
分子间发生缩聚反应的产物,其中含有酯基,A项正确;淀粉是高分子化合物,氨基酸是小分子化合物,B项错误;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项错误;油脂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D项错误。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现用盐酸标准溶液来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滴定时有下列操作:
①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②取20.00 mL标准溶液放入锥形瓶中。③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④重复以上操作。⑤配制250 mL盐酸标准溶液。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
(1)以上各步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上述②中使用的仪器除锥形瓶外,还需要________,使用________作指示剂。
(2)滴定并记录V(NaOH)的初、终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
滴定次数
1
2
3
4
V(标准溶液)/mL
20.00
20.00
20.00
20.00
V(NaOH)/mL(初读数)
0.10
0.30
0.00
0.20
V(NaOH)/mL(终读数)
20.08
20.30
20.80
20.22
V(NaOH)/mL(消耗)
19.98
20.00
20.80
20.02
某同学在处理数据过程中计算得到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
V(NaOH)= mL=20.02 mL
他的计算合理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仪器测得第4次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________20.02(填“>”“<”或“=”)。
解析:(1)在用未知浓度的碱滴定已知浓度的酸的操作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配制250 mL盐酸标准溶液;取20.00 mL标准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以上操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故顺序是⑤②①③④⑥。上述②取20.00
mL标准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中使用的仪器除锥形瓶外,还需要酸式滴定管;为了使滴定结果准确,使用的指示剂的颜色的由浅到深时使用酚酞,可以减少滴定误差。(2)他的计算不合理,原因是第三组数据明显数值偏多,偏离真实值,误差太大,不应采用。根据滴定曲线可知,在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pH=7,这时没有达到滴定突越,所以a<20.02 mL。
答案:(1)⑤②①③④⑥ 酸式滴定管 酚酞
(2)不合理 第3组数据明显偏大,应舍去 <
2、一定条件下,CO和H2合成CH3OH:CO(g)+2H2(g)??CH3OH(g)。
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CO和H2,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A、B、C三点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压强:p1________(填“>”“<”或“=”,下同)p2;逆反应速率:v逆(A)________v逆(B)。
(2)在C点,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在C点,若再按物质的量之比1∶2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当其他条件不变,达到新的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答案 (1)KA>KB=KC > < (2)75% 增大
解析 (1)影响平衡常数的外界因素为温度。分析图像知B、C两点温度相同,故KB=KC;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因此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反应:CO(g)+2H2(g)??CH3OH(g)为放热反应,KA>KB,故A、B、C三点平衡常数KA、KB、KC的大小关系是KA>KB=KC;反应:CO(g)+2H2(g)??CH3OH(g)正向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甲醇的体积分数增大;分析图像知压强:p1>p2;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比压强显著,故逆反应速率:v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