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 29页

  • 93.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0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0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 ‎1、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是【          】‎ ‎    A、(宦)官 (豢)养 (盥)洗 (患)得患失 风云变(幻) ‎ ‎  B、(莅)临 乖(戾) 官(吏) 呕心(沥)血 不寒而(栗) ‎ ‎  C、(翌)日 对(弈)(肄)业 苦心孤(诣) 雄关险(隘) ‎ ‎  D、(羡)慕 汗(腺)(霰)弹 谄(媚)阿谀 借花(献)佛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部署备受青睐恰如其分可望而不可即 ‎ ‎  B、报道伶牙俐齿群贤毕至一年之计在于春  ‎ ‎  C、揣度共商国是唾手可得冒天下之大不违 ‎ ‎  D、通谍猝不及防大相径庭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相当的一组是 【     】‎ ‎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___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 ‎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__,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 ‎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____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___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 ‎  A 莅临 计划 不仅是/而且是 B 莅临 规划 不是/而是 ‎ ‎  C 亲临 规划 不仅是/而且是 D 亲临 计划 不是/而是 ‎ ‎4、下列各句中加括号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 ‎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 ‎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 ‎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A、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 ‎    B、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 ‎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建立或增加了石油储蓄,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 ‎    D、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 ‎6、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 ‎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 ‎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 ‎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 ‎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到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 ‎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 ‎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 ‎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 ‎7.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 ‎ ‎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 ‎  B、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 ‎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 ‎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 ‎8.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 ‎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 ‎  B、肆虐的冬季风暴光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 ‎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 ‎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 ‎9.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 ‎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大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 ‎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 ‎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 ‎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 ‎  C.为避免增加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使用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 ‎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挑战。 ‎ 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 ‎ ‎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宣,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①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间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蘦②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联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 ‎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资治通鉴·唐纪八》)注:①歉:至,到。②鱼龙曼延、角蘦:均为古代杂戏名。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 ‎11.对下列句子中加括号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 ‎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 ‎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 ‎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括号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为)伯父让之所 ‎     鞠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 ‎  B (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 ‎  C 咸私哂其矫饰(焉) ‎ ‎       犹且从师而问(焉) ‎ ‎  D 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 ‎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 ‎ ‎  A 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 ‎ ‎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 ‎  B  凡所陈奏,……矩辄以闻 ‎ ‎       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 ‎  C  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 ‎ ‎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 ‎  D  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 ‎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城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 ‎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 ‎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 ‎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诸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 ‎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人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 ‎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 ‎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 四、(15分) ‎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 ‎ (1)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 ‎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 ‎        过香积寺     王堆 ‎ ‎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 ‎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                ————— ————— ‎ ‎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观念。 ‎ ‎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雍也》) ‎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 ‎           乡土情结   ‎ ‎                柯灵 ‎ ‎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 ‎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方百计的探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 ‎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薄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 ‎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 ‎ ‎  “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合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 ‎ ‎19.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8个字)(4分)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4分)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答案:【     】【     】 ‎ ‎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和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 ‎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 ‎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 ‎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 ‎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人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 ‎ 六、(12分) ‎ ‎23.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2分)             答:__________ ‎ ‎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 ‎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 ‎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 ‎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 ‎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 ‎2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4分) ‎ ‎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 ‎  ②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 ‎  ③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 ‎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6分) ‎ ‎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 ‎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 ‎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 ‎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 七、(60分) ‎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 ‎ ‎  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 ‎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 ‎  [注意]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余闻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在考试内容和结构上与2002年大体相当。在内容方面,有变化的是:①文言虚词由20个减少为18个。②‎ 在阅读方面,将文言文和现代文阅读要求的“概括中心思想”改为“概括中心意思”,并且首次在现代文阅读中提出了信息“整合”的概念。在试卷结构方面,2003年考题与2002年完全相同,相信考生拿到这份试卷不会感到陌生。     2003年试卷中的语言知识题继续体现出对语言基础知识以及基本能力的考查。其中部分试题在考后引起了一些争议,主要涉及到现代汉语文字、词语使用的规范问题和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和应用的一些问题。不过这些争议恰恰给中学老师和学生这样一些提示:使用现代汉语的文字和词语一定要注意规范的写法和用法,有些字的写法虽然在古代存在,或者在有关古代汉语的字典、词典中可以查到,而现在再这么写、这么用就不规范了。比如在现代汉语中,“伶俐”就不能写做“伶利”,这就像“海湾”的“湾”不能再写作“弯”,“暮色”的“暮”不能再写作“莫”一样,所以“伶牙利齿”或“灵牙利齿”就应该看做是不规范的或者说是错误的写法。这一点试题分析中做了说明,就是提醒大家今后碰到类似的问题也同样如此。而对于现代汉语的语法问题,也应该明确,在中学阶段只需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最简单最基础的语法知识,或者说只需要让学生做到凭借正常的语感能判断出几种常见的语病就可以了(这一点在“教学大钢”和“考试说明”中都有明确提示)。而一些更复杂的语法分析内容是没有必要都教给学生的,甚至老师也不一定都能讲清楚。因此无论是考试还是教学,如果过多纠缠在一些似是而非的细节问题上,不但可能事倍功半,甚至可能误人子弟,对中学生正确和灵活地使用语法反而是一种消极的引导。对有些人关心的语法分析问题,试题分析中虽然做了详细说明,但目的其实不在于让大家去搞懂这些问题,而更多的是提醒大家没有必要去无谓地争论这样一些问题。     2003年的作文题仍然是话题作文,并且继续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开放性原则。考试结束后许多人对作文题发表了评论,有的认为好,有的则认为不好,这个现象是正常的。应该明确的是,高考作文既有选拔的功能,也还有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导向功能。关于选拔功能,过去说得比较多了。至于导向功能,其中又包括两点:一方面就是要给中学作文教学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素养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这一点从作文的开放性和评分的要求上已经体现得很明确了。但还有另一方面过去说得不够,这就是高考作文在形式和内容上所给的提示作用。在形式上,高考作文有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等,各种形式的作文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有区别的。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对于检验学生在掌握某种文体和对某些事物的认识上具有长处,而话题作文则是在一定限制的情况下让学生自由地发挥,从而检测学生在作文能力上所达到的高度,也就是说让学生们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在内容上,高考作文的题材也应该尽量开阔,触及的面应该尽量宽广。以近几年的考题为例,1999年高考作文的题目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涉及到科学发展和伦理道德层面的问题;2000年高考作文的题目是“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涉及到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认知方法问题;2001年高考作文的题目是“诚信”,涉及到对人的道德品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关注;2002年高考作文的题目是“心灵的选择”,涉及到人的思想和感情活动;而2003年的高考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则是让考生从感性或理性的层面探讨在面对事物时我们是否受到感情的影响。以上可以看到,高考作文每年都在变换内容,这一点就提示我们,学生作文可写的内容面是很宽的,也应该让学生在各方面得到锻炼,为他们走上社会铺平道路。如果高考作文题目在内容上一成不变,今年出个“山”,明年出个“水”,后年出个“桥”,结果只会使教学变得单一,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无法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下面就对2003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作一简要分析。                                     第一大题     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包括6道小题,每题3分,共18分。2003年语文试卷中这部分试题的数量与2002年相同,仅在小题的类型上略有调整。前几年曾归入这一大题的“文学常识和文学鉴赏”,今年仍放在第Ⅱ卷第四大题中;前几年曾归入这一大题的“语句顺序安排和调整”,今年也仍放在第Ⅱ 卷第六大题中。     这部分题目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即辨识错误读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即辨识错别字),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以及辨析病句等方面的能力。下面对各个小题的命题意图和试题的正确答案做一些具体分析。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宦官 豢养 盥洗 患得患失 风云变幻     B.莅临 乖戾 官吏 呕心沥血 不寒而栗     C.翌日 对弈 肄业 苦心孤诣 雄关险隘     D.羡余 汗腺 霰弹 谄媚阿谀 借花献佛     【答案】B     【分析】第1题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A级。     普通话语音的题目,曾经停考过几年,从2001年起仍然作为语言知识部分考查的一项内容。2003年语音试题与往年特别是2002年的试题相同的是,不要求考生使用汉语拼音拼写汉字的字音,也不给出需要辨识读音的汉字的汉语拼音注音(包括没有给出一组词语中相同汉字的汉语拼音注音),而是要求考生根据给出的词语来辨识其中作为语素的汉字的字音是否相同。跟去年不同之处则是考查内容改为对异形同音汉字的字音辨识,要求找出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出这类题目的目的除了考虑到每年语音试题的题型应有一定调整外,主要还是因为异形同音汉字的误读同样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语音学习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     虽然从总体上看,这几年语音考试的形式多多少少总会发生一些变化,但异形同音汉字的字音辨识,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形式,因此考生对这道题应该不至于完全不适应。本题的难度也不算太高:一方面试题选择的异形汉字都是比较常用的;另一方面试题仍然给出了包含这个汉字的常用词语(包括成语),这也可以避免多音字或冷僻字的读音干扰。此外,今年试题中所包含的读音不同的字,与其他读音的字都是在声母或韵母上有所不同,不涉及声调问题,这也与往年尽量减少声调干扰的考虑一致。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其中“莅(临)”“(乖)戾”“(官)吏”“(呕心)沥(血)”和“(不寒而)栗”的读音都是li。其中除“莅临”一词考生可能会略感生疏外,其他的几个词语都是常用或常见的,其中考查读音的汉字也不冷僻,考生应该能够正确辨识。而其余3组都包含1个与其他加点字的读音不同的字:如A组中的“盥(ɡuàn)洗”,不读作huàn;C组中的“雄关险隘(ài)”,不读作yì;D组中的“谄(chǎ n)媚阿谀”,不读作xi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部署 备受青睐 恰如其分 可望而不可即     B.报道 伶牙利齿 群贤毕至 一年之计在于春     C.揣度 共商国是 唾手可得 冒天下之大不违     D.通谍 猝不及防 大相径庭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答案】A     【分析】第2题重点考查对现代汉语字形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出现的错别字。能力层级为A级。     2003年对汉字字形的考查形式基本上跟2002年的试题相同,即只要求考生在每组四个词语(包括成语)中找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而且有错别字的各组中也只包含一个错别字。因此整体上说这道题的难度并不高。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题目中出现的错别字又是最容易错(至少是不容易辨识)的,而且给出的其他没有错别字的词语中也都包含了容易写错的字,因此对于考生还是会有一些干扰。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其中各个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但有一定干扰的是“部属”容易误写成“步署”或“部署”,“备受青睐”容易误写成“倍受青睐”,“恰如其分”容易误写成“恰如其分”,“可望而不可即”当然是正确的写法,不过现在也有另一种较常见的写法是“可望而不可及”(《现代汉语词典》:“‘即’也作及”),所以“即”反而有可能被认为是错别字。这一题的其他几组中都包含一个错别字:其中C组“冒天下之大不违”中的“违”应写作“韪”;D组中“通谍”正确的写法是“通牒”。这两题考生做出正确判断应该问题不大。至于B组“伶牙利齿”,正确的和规范的写法应该是“伶牙俐齿”,虽然有个别词典可能也收有“灵牙利齿”或“伶牙利齿”(作为并存的写法),但是根据权威的和规范的现代汉语字典和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商务印书馆出版;《小学生规范字典》,李行健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汉字形义分析字典》,曹先擢、苏培成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汉语成语小词典》,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等),都规定连用或同时出现时应写作“伶俐”,而且也都没有“灵牙利齿”或“伶牙利齿”的写法。所以根据规范的现代汉语的用法,“伶牙利齿”中的“利”还是应看做是错别字。这一题的情况提醒考生,今后判断现代汉语中词语的写法是否正确还是要以权威和规范的字典和词典为准。当然本题还需要注意的是有错别字的这三组中其他的几个词语也都有容易写错的字,列在里面无非是起干扰的作用,也就是有些基础不够扎实的考生可能会把注意力集中到这些词语上,但实际上这些词语似非而是,其中并没有错别字。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报载孙中山的孙女孙穗芳女士近年多次___北京大学,为推动孙中山研究做出了贡献。     ②北京市政府对城市建设布局做出了___,在2008年前将每年增加800万平方米的绿地。     ③邓亚萍现在留给大家的印象,___日渐成熟的仪表风度,___依然保留的拼搏精神。     A.莅临,计划,不仅是/而且是     B.莅临,规划,不是/而是     C.亲临,规划,不仅是/而且是     D.亲临,计划,不是/而是     【答案】C     【分析】第3题重点考查考生结合语境(上下文)准确选用词语(包括虚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是每年考试都要采用的一种形式,即考查考生对具有相近意义的词语的正确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今年的试题与往年稍有不同的是,其中考查的词语既包括实词,也包括虚词(今年是连接词)。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即应选用“亲临”“规划”和“不仅是/而且是”。     ①为什么本句只能用“亲临”,而不能用“莅临”?“莅临(近似的还有“光临”)”和“亲临”的意思差不多,在有些语境中也不是不能换用。但使用“莅临”这个词语要有两个基本条件:其一是来访者(莅临者)应该是“地位相当高的贵宾”;其二是用“莅临”一词表示“来访”,一般应该是说话人在把来访者作为当面听话的对方(或至少来访者应在场)的特定场合下有尊敬意味(同时也是自谦意味)的特殊表达。但本句中一方面“孙中山的孙女”与“北京大学”之间显然并不能构成悬殊的地位差别,说“莅临”就不大合适;另一方面原句开头还特别加上了“报载”,这也就限定了这句话不是当着来访者的面说的,不需要考虑“尊敬”或“自谦”,因此也就肯定不适合说“莅临”了。     ②为什么本句只能用“规划”,而不能用“计划”?这两个词(作为名词)从词典释义看差别确实不太大,比如《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对“计划”一词的释义是“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对“规划”一词的释义是“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也就是说“规划”也可以说就是一种“计划”,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规划”一般用于表示“比较全面和长远的‘计划’”。不过相信考生凭语感也可以大致上判断出在本句中选用“规划”一词更好些。这是因为在实际用法上,“规划”一词一般更多是用于比较全面、长期和重大,而且相对说比较综合、立体和形象的工作计划,像“城市建设布局”就明显是属于这种情况;相反“计划”一般说就不大适用于这种情况了。     ③‎ 为什么本句只能用“不仅是/而且是”,而不宜用“不是/而是”?其实如果完全不考虑本句的内容,使用这两组连接词都可以,或者说至少在语法上都是成立的。但使用两种连接词在表达的意义上有区别:“不仅是/而且是”表示的是递进性的并列关系,即连接的两项可以同时肯定;而“不是/而是”表示的是选择性的并列关系,即否定前者肯定后者。从本句的意思看,显然要表达的还是前一种意思,而不是后一种意思,所以只能选用“不仅是/而且是”。当然考生要做出这种判断要有一个前提,就是考生必须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识,即对“邓亚萍”有所了解,知道她曾是多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著名乒乓球选手,几年前已经退役,后来先后到清华大学和英国学习,现在还在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她还参加了国际奥委会、北京申奥和北京奥组委的工作,等等。由于邓亚萍几乎是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相信每一位中学生(更不用说是报考大学的学生)都不会不知道她的这些情况,因此考生在这一句中选择“不仅是/而且是”,一般说应该不会有什么障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答案】D     【分析】第4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这种试题的形式每年都有,跟2002年相比只是把选择“恰当的一句”改为选择“不恰当的一句”。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也就是说这一句中的成语使用不恰当。当然判断出这一点有一定困难,除了其他几句中使用正确的成语毕竟还是有一定的干扰作用外,本句中成语“如数家珍”的不恰当之处还不完全在成语本身。因为根据词典释义或者通常的理解,“如数家珍”的意思就是“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本句中说“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当然“他”对这些东西一定“十分熟悉”。但是使用“如数家珍”这个成语有一种情况必须除外,即“熟悉”的对象不能就是“家珍”,这也就是词典中都说到的“如数家珍”的意思实际上说的是“‘像’数(说)家中的珍宝一样”。本句中说的“老旧钟表”其实就是“(他)家中的珍宝”,而且句中特别用“老王家的橱柜里”“多年收藏”和“宝贝”来强调这一点,当然这里用“如数家珍”就不合适了。需要说明的是,回答这种题目需要考生对词语(包括成语)的意思必须有比较细致的把握,不能“不求甚解”。     其他几句中的成语,即A句中的“捉襟见肘”,B句中的“未雨绸缪”和C句中的“自惭形秽”,使用上都是恰当的。考生只要能够理解意思,应该不会判断错。    ‎ ‎ 需要补充的是,考试后有的老师和学生(包括网上的一些讨论)提出,C句中的“自惭形秽”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原指因……而感到惭愧”,所以“自惭形秽”中已经有了“感到”的意思,句子中再说“感到自惭形秽”就有语义重复之嫌,因此是错句。首先要说明,本题考点是成语的用法是否恰当,“自惭形秽”这个成语本身在句中的意思和用法都没有错误。至于“感到自惭形秽”是否是个错句,下面再稍微做些分析和解释。     一方面“感到自惭形秽”这句话其实凭正常的语感也知道是正确的用法,就像“我很高兴/我感到很高兴”,“我非常幸福/我感到非常幸福”都是正确的说法一样。另一方面仅根据词典释义的语句得出“感到自惭形秽”是语义重复的推论也不恰当。比如可以认为“自惭形秽”和“惭愧”的意思差不多,可是《现代汉语词典》在“自惭形秽”的释义中恰恰就用了“感到惭愧”的说法。如果进一步问,是不是只有“自惭形秽”包含了“感到”的意思,而“惭愧”并没有包含“感到”的意思,所以才能说“感到惭愧”呢?可是实际上《现代汉语词典》对“惭愧”的解释也是“因为……而感到不安”,也就是说“惭愧”同样包含了“感到”的意思。所以“感到惭愧”可以说,“感到自惭形秽”也应该是正确或允许的说法。当然细究起来,“惭愧”和“感到惭愧”,“自惭形秽”和“感到自惭形秽”,在表义上还是有细微差别的,不过这就不是语句正确与错误的问题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且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B.参加这次探险活动前他已写下遗嘱,万一若在探险中遇到不测,四个子女都能从他的巨额遗产中按月领取固定数额的生活费。     C.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或建立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必须尽快建立国家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     D.这一歌唱组合独立创作的高品质词曲以及演唱中表现出的音乐天分和文化素养,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     【答案】A     【分析】第5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结构性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2003年的这一类试题有一个变化,就是把以前判断病句类型中的“结构性错误”和“语义性错误”两种情况分开(当然以前也有过分别考查两类语病的试题)。这样一方面是辨析病句的试题由原来的一题改为两题(其中第5题就是前一类情况,第6题是后一类情况);另一方面由于考生不需要在辨析病句时再考虑两种不同的情况,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这类题目的难度。    ‎ ‎ 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项。而B句、C句和D句都有语病。这3句都属于语句的结构性错误,不过其中的小类又有不同。B句的毛病是“成分重复”。“万一若(遇到不测)”中的“万一”和“若”广义地说都是“如果”的意思,只要用其中一个就可以了,连续用了两个意思差不多的连词就不免“叠床架屋”了。C句的毛病是“成分缺漏”。“针对”是介词,必须带上名词性的宾语(即使把“针对”看做动词也是如此,即只能带名词性宾语)。而这句中“针对”的后面是两个较长的主谓词组(小句),这也就造成了不合语法的情况,只不过由于“针对”后面的成分较长,所以不容易看出来,或者说也就容易出现这一类错误。正确的说法应在“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美国、印度等国家纷纷增加或建立了石油储备”后面加上“的情况”一类词语。当然这句话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针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的情况)”,因而“美国、印度等国家已经怎么样”,“我国也必须怎么样”。但即使如此,“针对”后面同样不能是小句形式,这句话也还是有语病的。D句的毛病是“搭配不当”。“平均年龄仅20岁的作品”不通,应改为“平均年龄仅20岁的年轻人的作品”。这一句由于前面比较长,可能会干扰对这一错误之处做出判断。考试后有一些老师和考生提出A句“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似乎也是错误的说法。理由是“不止”后面只能加名词性成分,不能加动词性成分。对此也稍微做些分析和解释。     首先应该明确,现代汉语中“不止”后面并不是不能加动词性成分。如《现代汉语词典》举的例子就是“类似情况不止一次发生”,“发生”就是动词性成分。《现代汉语八百词》归纳“不止”用法中包括“不止+小句”(班里不止我一个人会画画儿),实际上也就是“不止”可以加动词性语句的用法。实际的语料中也可以发现大量“不止+动词性成分”的用例,比如“我每天不止画一幅画儿”,“×××仅在北京就不止有五套住房”。其实“不止”用法最主要的要求并不在于“不止”后面带名词性成分还是带动词性成分,而是要求在“不止”后面必须出现表示“数量”或“范围”的词语,所以上面两本词典中才都说“不止”具有“超出某个数目和范围”的意思。试题中“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恰恰是符合这个要求的(后面有“一个”),因此不能看做是病句。     其次还必须说明,“不止”结构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一是“不止”结构变化灵活。如上面例子“我每天不止画一幅画儿”,好像也可以说成“我每天画不止一幅画儿”,“×××仅在北京就不止有五套住房”,好像也可以说成“×××仅在北京就有不止五套住房”。无论哪种情况都只能说明这种结构的形式可以变化,不能说哪一句是病句。二是“不止”和“不只(不但、不仅)”容易混淆。不过二者的区别也不是能不能带动词性成分,而主要在于使用不同的词语后句子的表义重点有区别,即“不只”强调动作行为,“不止”强调数量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说,虽然单独看“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这句话中“不止”和“不只”似乎可以换用,但很清楚如果用“不只”,意思是“不但有文学社团”(“文学社团”要重读),如果用“不止”,意思是“不止有一个”(“一个”要重读)。由于试题中下文接着说“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这显然就突出了后一个意义,而且此处的“不止”绝不能换成“不只(不但、不仅)”。正因为如此,试题中的这句话也不能看做是病句。     6.下列的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答案】B     【分析】第6题重点考查考生辨析语义性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这一题主要就是辨析“语意不明确”这一类的语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尽管其中“无一不是”是双重否定形式,但是语意还是很明确的。而A句、C句和D句都有语意不明确(歧义)的毛病,不过其中的小类又有不同。A句的语意不明是由“结构关系不同”造成的。即“禁止取缔”有两种语义关系:其中一种是动宾关系的意义,即“禁止做某事”;另一种是并列关系的意义,即“禁止和取缔某事”。C句的语意不明是由“多义词组”造成的。即动补结构“看不上”的一种意思是“看不起”;另一个意思是“看不着(zháo)”。D句的语意不明是由“成分指向不同”造成的。即肯定都是“警方表示愤慨”,但“愤慨”的对象,一种是“报案者”,一种是“围观者”;或者说“愤慨”的原因,一种是因为“报案人说了些不实的话”这件事情,另一种是因为“围观者坐视不管”这件事情。                                     第二大题    ‎ ‎ 第二大题为现代文阅读。这一段现代文在2001年以前,曾经长期选用科技文。从2001年起,《考试说明》规定为“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2001年选的《铜奔马正名》属于考古学方面的文章,2002年选的《沙尘暴》属于地理学方面的文章。今年选的这一段文字是有关全球变暖给世界带来种种危害的。本题的赋分、分值及考查形式仍与往年一样,共4个题目,12分,采用客观选择题型。阅读材料选自《希望月报》杂志1997年第8期(原刊于《中国科技画报》),原文的题目:《全球变暖——目前的和未来的灾难》,作者胡浩波。命题时对原文作了增删和调整,改定后全文约840字。     本文的内容是讲述全球气候变暖的,涉及气候变化产生的种种灾难性后果,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如何控制全球变暖,以及人类应该怎样行动起来改善大气环境,等等。在全球气候变暖、沙尘暴日益严重、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相信这些内容对于考生来说不会太陌生。文章流畅自然,语言简练,知识性和趣味性较强,也没有过多的考生难以理解的术语和理论,适合考生的阅读水平和解题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热带流行的疟疾和寄生虫病将向北蔓延,使欧洲出现流行病;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在英国,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东部的某些地方可能变得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另外,一些河流水量将大大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淹没,山体滑坡,交通中断。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地球上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到本世纪末,地球平均气温将比现在升高3°C。这一预测是以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和温室效应为依据的。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它可以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使大气层保持一定的热能。二氧化碳在大气层中的含量直接影响着地表气温,当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地表气温就相应升高。科学家认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在地球环境的演化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大气层的保温作用,全球气温将为-40°C,而现在全球平均气温为16°C。科学家们预言,人类如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到203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将比1850年工业革命时增加一倍。     导致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燃烧量越来越大,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增加。同时,雷击、虫害、砍伐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和森林破坏也使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绿色植物遭到破坏。所以,要控制全球变暖,必须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植树造林。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我们必须树立全球共同性的大气环境观念,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爱护头顶的这片蓝天。     7.下列对“温室效应”这一概念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处于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     B.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C.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     D.指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     【答案】A     【分析】第7题重点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 ‎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本文始终围绕着“全球变暖”这一气候现象来展开论述。其中涉及到“温室效应”的问题。那么,究竟什么是温室效应,考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本题共列出对温室效应的四种解释,要求选出最准确的一项。答案应该选A。这四种选项的材料都来自原文。其实,考生如果细读原文,不难发现文中关于温室效应有非常明确的定义。原文中说:“温室效应,在物理学上是指透射阳光的密闭空间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而产生的保温效应。”这一定义有四个关键词,也可以看做是四个必要条件,即“透射阳光”“密闭空间”“热交换”和“保温效应”。为了增加难度,命题时有意识把这四个条件分散开,考生只要能抓住这四个关键词,再看它们在四个选项中的分布情况,就能很顺利地找到正确选项。B项说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剧增以后,又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从而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只有“热交换”一个条件,显然不对,可以排除。C项指在接受阳光的密闭空间中能够影响地表气温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使地表气温相应升高的效应,也与原文的意思不符,因而也可以排除。D项说大气层中主要的温室气体,通过减少地表热量向空间散失,在特定密闭空间中产生的保温效应。只有“热交换”和“保温”两个条件,但没有“接受阳光”和“密闭空间”,因而也不是正确选项。A项说指由于与外界缺乏对流等热交换,处于能够接受阳光的一定的密闭空间中所产生的一种保温效应。保留了全部四个必要条件,只是前后顺序作了调整,“透射”改为“接受”,意思基本一样,所以应该选A。     8.根据原文,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最严重的一项是     A.河流水量减少甚至干涸,饮用水源遭到破坏,导致不少地区沙漠扩大,疾病流行。     B.肆虐的冬季风暴将变得司空见惯,一些地区会因为过于干旱而无法种植各类作物。     C.数以百万计的人因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     D.台风频频袭击,致使短时间内大量降水,洪水泛滥,城市被淹,山体滑坡,交通中断。     【答案】C     【分析】第8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从读物中筛选并提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得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是指通过阅读而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等。解答这样的题目,必须在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到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上。一段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文中的基本概念和涉及的有关知识,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和阐释,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关键语句等。本题围绕“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严重的影响”,列出了四种表述。这四种表述都出自原文,只是有的稍加变化而已。要求考生从中选出一种“最严重”的一项。要答好这道题,就要把这四个选项一一还原到原文中去。在原文第一段中,“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以下这一段都是这些“灾难性后果”的种种表现。此题四个选项所表述的都是从中抽取出来的。但是,在这一段的最后有这样的话:“而最为严重的影响将是许多人被迫迁居,数以百万计的人由于海岸线受侵蚀、海岸被淹没和农业生产遭破坏而被迫离开家园。”显然,这正是C项所表达的内容。C项是正确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A、B、D三项了。     9.下列对“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     B.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过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    ‎ ‎ C.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     D.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 ‎【答案】D     【分析】第8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考试说明》有“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的要求。所谓“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如果考生没能够理解这些重要的句子,那就无法准确地把握文意。本题选用了文中“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自身活动所造成的灾难”这一重要句子。这个句子在文中内涵比较丰富,需要仔细揣摩,才能正确领会,才能准确地理解文意。本题列出对文中这句话的四种理解,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都与生态平衡与气候变化有关,可以说都有一定的干扰度。要准确地选出,就要仔细比照原文,看看哪一项所说的生态变化与人的活动没有关系。A项说世界各国迟迟不采取果断和必要的措施,不改变能源结构和大力植树造林,以致大气层的温室效应越来越严重。基本上是用原文中的有关信息进行的归纳,显然是人类自身的活动所造成的,因而是正确的,可以排除。B项说1850年工业革命以来,过量开采和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结果,大大增加了大气层中温室气体的含量。“过量开采”和“燃烧”也都是人的活动,也是正确的。C项说由于人类无限制的破坏,地球上大片森林和草地急剧消失,沙漠进一步扩大,使得地表气温也随之不断升高。更是直接点明是人类无限制的破坏,也是正确的,也可以排除。D项说因雷击和虫害而造成的森林火灾、草地衰退,导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的植被日益减少,而人类对此却束手无策。虽然也提到人类,但“雷击”和“虫害”却不是人的活动造成的,所以是不正确的。D是正确选项。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     C.为防止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的增加,一些科学家主张用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可见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     D.假如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持续降低,全球气温就有可能持续降低,人类也许将因此而面临另一场全球变冷的灾难。     【答案】B     【分析】第10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    ‎ ‎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某种信息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像,是现代文阅读中一项很重要的能力,这种形式可以考查考生是否真正读懂了原文隐含的意思。本题提供的四个选项,都是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推断出来的,要求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对这些推断进行判断,选出推断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B。A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一旦人类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这一推断是正确的。B项推断的依据只是一种假设:“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由此并不能得出“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这样的结论。因为原文是说全球气候变暖后,“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但不能反过来说,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因为气候变暖与“滑雪运动”“台风”袭击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且必要。所以,B项的推断是不正确的。C项推断的依据是原文中“有科学家指出,只有以核燃料代替化石燃料,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显然,科学家提出这个建议,是基于“核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这一点来立论的。至于核燃料可能又会带来新的环境污染问题,那是另一个问题。所以,就这个推断来说,仍是正确的。D项推断的依据也是一种假设,但这种假设是基于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会带来温室效应来立论的,所以也是正确的。                                     第三大题 第三大题为文言文阅读,包括6道小题,其中第11—15题为四选一的客观题,第16题为主观性的翻译题,6题总共20分。遵照2003年语文科《考试说明》的精神,在取材上选用了较为接近作者当时口语的浅易形式的文言文,分别考查学生在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等方面的水平与能力,同时又注意考查学生在筛选文中的信息以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方面的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未曾考查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今年由于材料便于设题,也专门拟题作了考查。此外,从形式上看,继续采用了2002年开始恢复的古文翻译题,考查学生直接动手的能力。本年度《考试说明》在“古代诗文阅读”中“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内容,也正如公开发布时所预告的那样,未在试题中进行考查。总体来看,所有6道试题均严格遵循本年度《考试说明》中有关理解与分析综合的规定。    关于裴矩的一段文字选自张昭远、贾纬等修纂的《旧唐书》中的有关内容,裴矩是《旧唐书》作者成功刻画的一个人物。《裴矩传》原文较长,大约有1400余字,当然不符合试题中文言文阅读材料的要求,因而必须删节。经过剪裁,选取了以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为中心的几段文字,连缀成一篇400余字的文段。此外,又选取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对裴矩进行评论的60余字缀于阅读材料之末,目的是便于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裴矩是一个复杂的人物,他在隋朝以逢迎炀帝为能事,而在唐朝则能面折太宗,直言谏劝。正如司马光在评论时所说:“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这说明国君是否正直圣明,必然会对臣子有很大的影响。本年度文言文阅读材料反映的内容同前几年有了很大的不同,过去几年较多侧重于反映忠孝节义的内容,这当然是必要的,现在选用反映一个复杂历史人物的言与行,也是完全必要的,因为学生应当接触各种内容的文章。     再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看,《旧唐书》在二十四史中是较为接近当时口语的。《裴矩传》的语言面貌不同于书面语色彩较浓的文献典籍,也不像某些史书中较多使用一些难于理解的词语,可以说是一篇较为典范的浅易形式的文言文。此外,《资治通鉴》中的材料也大致与此相同。当然,这些材料中也有少数阅读时有一定难度的词语,因此在阅读材料的后面加了三条注释,目的是帮助考生理解有关的文意,更好地回答问题。这段材料经过剪裁安排,从阅读角度来看,已经没有生僻难解的词语,没有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更没有复杂的名物典章制度方面的专门术语,从整体风格上看,对于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来说,是一篇浅易形式的文言文。     三、(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5题。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番款①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觝②‎ 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番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惟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①款:至,到。②鱼龙曼延、角觝:均为古代杂戏名。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杆。     对于这段文字的阅读考查,设计了5道四选一的客观题,共计15分。下面试就试题的命题意图与解题思路逐题作一简要分析。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答案】C     【分析】第11题考查对文言实词词义的掌握。能力层级为B级。     对文言实词词义的理解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能顺利地读懂浅易的文言文,就必须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有关文言实词的知识,并应具备从同一实词的若干选项中挑选它在上下文语境中应取义项的能力。这道题挑选了4个包含常见实词的句子,同时也给出词语释义的正与误。从解题方法考虑,最直接的莫过于将各个解释放入各自的具体语境中去贯通文意,解释准确而无滞碍之处者应是正确的。A项中的“讽”字,有“背诵”“劝告”“讥讽”等常见词义,从上下文文意看,“背诵”与“讥讽”与文意不合,而“劝告”是正确释义。B项中的“哂”字本义为“微笑”,又可引申为“讥笑”,但从上下文中所说“夷人有识者”对裴矩的做法不以为然的角度看,这里只能表示“讥笑”。D项中的“务”字是一个多义词,常见义项有“事务”“事情”“务必”“致力”“从事”等等,而从太宗“务止奸吏”来看,只有“务必”与“致力”有贯通文意的可能。但再从“太宗初即位”将要整顿政务的决心来看,这里并非表达太宗的决心,而是表达太宗努力的方向。可见用“致力”去解释远比“务必”准确。D项中的“遇”字有“遇到”“接触”“对待”等词义,但它本身是一个中性词,表明一个平常而不带感情色彩的行为,题面上说的“优待”,侧重在“很好地对待”上,当然不符合文意。这一题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显然,C项是正确选项。‎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咸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答案】C    ‎ ‎ 【分析】第12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这道题采用给出四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式。设置这道题是为了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想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知识与现在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除原文外,其余4个全部选自中学课本。选择课本用例时,我们甚至考虑到句式上的完全相同,这样做便于考查考生对于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项中的两个“为”字,从词性上看均为介词,从语法意义上看,均表示被动;所不同的是前者系“为……所……”式被动句,后者系“为”字式被动句,但两个“为”字却是完全相同的。“身死同灭,为天下笑”选自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不仅是传世名篇,而且也是教学中要求背诵的内容。B项中的两个“以”字均为连词,表示前面的行为以后面的内容为目的,其意义和用法也完全相同。“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出自《史记·项羽本记》,课本节选后篇名改为《鸿门宴》,是多年以来中学语文课本持续选用的名篇,学生自然不会陌生。D项中的两个“因”字有连词、副词两说,但不管哪一种认识,均表示“于是、就”的意义,表示承着前面的事情而出现后面的行为。从所给两例看,是完全相同的。“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出自课文《孔雀东南飞》,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不仅有广泛的影响,而且也长期被选用为中学语文课文。C项中两个“焉”字有不同,前者用于句末表示一种直陈语气,而后者在表示直陈语气的同时,还兼表“(问)于某人”的意义。这种“焉”字通常称为兼词,即表示“于+是”的意思,这也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关虚词的一个重点内容。“犹且从师而问焉”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名气之大已毋庸多言,相信考生决不至于不熟悉。本题的要求也是选出“不相同的一项”,那么正确选项当为C项。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与“忠于唐”的一组是     A.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B.凡所陈奏,……矩辄以闻      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C.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D.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答案】B     【分析】第13题着重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当然,这只是一种考查形式,实际上它是以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为基础的。能力层级为B级。    ‎ ‎ 这道题从形式上看同以往多年有了一些改变,这是由阅读材料的自然条件决定的。以往多年采用的是给出6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要求选出与某一个中心意思有密切关系的一组。本年度有关裴矩的阅读材料讲到了他“佞于隋”与“忠于唐”两个方面,因而考查时也要求筛选与这两点有关的信息。在编制试题时,采用“佞于隋”与“忠于唐”的文句结合编组的方式,要求选出分别表明这两点的一组。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应当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A项中的上句“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主要是夸耀隋朝的强盛,目的在于慑服戎狄,让对方产生敬畏之情,应当说与“佞于隋”有相当的距离。A项中的下句“此人受赂,诚合重诛”,是裴矩面谏唐太宗之前的一句过渡性的话语,在文中只是起一种“且让一步”的作用,与后文谏劝是不同性质的内容,也不能表明他“忠于唐”的言行。B项中的5句“凡所陈奏,……矩辄以闻”虽然出自隋炀帝之口,却是表明裴矩善于迎合炀帝意旨的特点,是完全符合“佞于隋”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的。B项中的下句“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是裴矩面谏唐太宗时说话的核心内容,正是他“忠于唐”的实际表现。这两句符合题干中的要求。C项中的上句“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是说裴矩明哲保身,全身远祸,尽量讨好别人而避免树敌,也谈不上是“佞于隋”。C项中的下句“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虽然出自唐太宗之口,但典型地表现裴矩为了唐朝的利益,不愿做阿谀逢迎之人,符合题干的要求。D项中的上句“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极为明确地描写了裴矩“佞于隋”的特点,而且从字面上就将这一点表述得十分直接明白,完全符合命题中的要求。D项中的下句“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是唐太宗根据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而推论开来阐明普遍道理的,当然不能同“忠于唐”挂上钩。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调整难度,我们未将最能表现裴矩“佞于隋”的两句编排在一组中,而是作了处理,但B项中的两项完全符合题干的要求,这是试题编制时经常出现的处理方式,考生应当注意。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答案】C     【分析】第14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C级。     这道题的题面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然后选取其中较为重要的四个作为切入点进行概括分析。这四个切入点是:裴矩受到隋文帝、炀帝赏识,裴矩向戎狄夸耀强盛,裴矩向炀帝献计并谄媚炀帝,裴矩向唐太宗进谏并受到赞扬。试题中拟设了四项对相关文意的概括与分析,从阅读材料着眼,要求考生能够读懂全文,不要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上出现错误。构拟这类试题的错误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例如本题C项所拟的题面是:“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这一选项分号之后的内容没有错误,问题出在分号之前。原文的表述是:“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惟銮舆早还,方可平定。’”这里明明在说,希望炀帝早回京城,如果远在江都处理此事,一定会失去良机;而选项中则说“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这一选项中其他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是正确的,但从整体来看,这个选项无疑不符合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而题干中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A、B、D三项对文意的概括分析没有错误,答案正应是C。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了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答案】B     【分析】第15题是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     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是《考试说明》中多年延续下来的重要内容,但由于阅读材料的限制,常常很难对此设题。在1992年全国高考中,曾经涉及到这一问题。当时是节选《晋书·陈寿传》作为阅读材料,文末“或云……”一段材料正是作者对陈寿的评述。据此今年设计了“对传文自‘或云’至末尾一段内容正确的理解是”这样一道题,考查了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不过,这类试题已经十多年未见,现在的考生或许十分陌生,所以本年度再次使用这类试题时,将难度作适当降低。这道题的A项是司马光对阅读材料中内容的总结,认为唐太宗能够纳谏,隋炀帝则爱好逢迎。C项说司马光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当起表率作用。D项以《资治通鉴》的作用作为切入口,说明司马光的话当启示后世君王,注意吸引经验教训。这三项均符合司马光一段话的本意和含意,没有问题。只有B项,讲裴矩自隋入唐后,品性由卑下而趋于高尚,正与司马光所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相违背,因而也是错误的。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正是B项。                                      第四大题     本大题包含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赏析、名句名篇默写三项内容。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分析】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多年以来文言文翻译均安排在四选一的选择题中,主要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等内容。自去年开始,改用主观题的方式考查考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当然,文言文的翻译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不是纯粹的客观题,所以在对考生的要求上,也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文言文翻译应对关键词语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译出全句。这里也希望中学广大师生切实注意这一问题。当然,在命题时对难度的把握也有细致的考虑,例如第(1)题未将“遂”字列为关键词语,就是为了降低难度。“遂”字在这里表示“竟然”的意思,是唐太宗深刻了解裴矩的为人以及在隋朝的表现后,感到裴矩的言行出乎意外,才用上了这个“遂”字,如果要求考生人人都能这样考虑问题,当然不切实际。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 ‎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后来也指全诗中最精彩关键的一句。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过去我们运用客观性命题的方法,即采用选择题的方法来考查这一能力,从2002年开始,运用 了主观性命题的方法,2003年沿袭这一作法,继续采用主观性命题。     试题用了王维的五律《过香积寺》一诗来赏析,题目的切入点为“诗眼”。现在一般提“诗眼”往往是用来指一首诗的眼目,即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诗句,但过去更多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宋以后不少人认为,唐人五言诗工在一字,谓之“诗眼”,我们题目中讲的“诗眼”,也就是指这样的一个字。     王维这首诗的五六两句一向为人所称道,前人对此评解甚多,如《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引汪道昆的话说“五六即景衬荒凉意,‘咽’字‘冷’字‘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咽’与‘冷’见用字之妙。”《唐诗从绳》中说:“五六是‘危石’边‘泉声咽’‘青松’上‘日色冷’,成倒装句。”《聊斋诗谈》认为这两句写“泉遇石而咽,松向日而冷,意自互用。”清人赵殿成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等等。可见,这两句中的诗眼当是“咽”“冷”二字。这两句诗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呜咽之声;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两句中的“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再从全诗来看,诗人谓初“不知”有山寺,等到深入云峰,于古木林丛人迹罕到之处,忽然耳边传来了一阵阵寺院的暮钟之声,而方始知寺之所在。前面几句的描写其实也都勾画了香积寺外山中的一种幽微僻静之景。现在“咽”“冷”二字更加烘托出了全诗所表现的孤寂之境。     对诗的赏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如采用字的活用、句式的倒装这样的方法对“咽”“冷”二字进行赏析,或从修辞的角度、心理的角度来鉴赏“咽”“冷”二字的作用,也是完全可以的,只要赏析得恰当,都可给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_。”(《论语· 雍也》)     (2)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答案】(1)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渚清沙白鸟飞回   ‎ ‎ 无边落木萧萧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层级为A。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我国的古典文献极为丰富,其中不少名句名篇堪称中华文明的结晶。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这次试题中出了三段:(1)是选自《论语·雍也》中的一段,要求考生写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两句。成语“文质彬彬”源出于此,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质朴如超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如超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质朴配合得宜,才像个君子。”(2)是李密《陈情表》中的一段,要求考生写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两句。李密(224—287),字令伯,西晋时人。《陈情表》是他向晋武帝陈情的一份表章。这里的“期功”是古代的一种丧服制度。“期”(jī)指服丧一年,“功”又分大功、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3)是杜甫《登高》中的两联,要求考生写出“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两句。杜甫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登高》一诗过去评家认为是“杜集七言诗第一”。“渚”是水中小洲,“鸟飞回”是指在急风中飞舞盘旋,“落木”指秋天树木落叶。这两联都是写景,而且都对仗十分工整。                                     第五大题     第五大题为文学作品阅读,含4个小题,共18分。阅读材料选取了柯灵的散文《乡土情结》。柯灵(1909-2000),浙江绍兴人,作家。有散文集《望春草》《市楼独唱》《柯灵散文选》,短篇小说集《掠影集》,电影剧本《不夜城》等。他的这篇散文选自林非编选的《中国当代散文经典》(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柯灵的文笔很美,《乡土情结》洋洋洒洒写了近3000字,内容非常丰富,写得很有思想深度,感人至深。为适应考试的需要,这里对原文作了较大删节,个别文字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删节调整后的文字约125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 ‎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设计了4道试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等。下面逐题予以分析。     19.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4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父母亲族的爱 ②家乡的山水草木 ③悲欢离合的家史 ④邻里乡情     【分析】第19题在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的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以及对内容要点的归纳,考查的重点偏向后者,能力层级为C级。     本文的主旨是歌颂乡土情结,乡土情结贯穿于全文,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和升华是本文的主线。而童年是人生的起点站,“童年的烙印”在人们乡土情结的形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否搞清“童年的烙印”这一重要词语所包含的内容是能否读懂全文的关键。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呢?答案就在第二段。但作者对“童年的烙印”的描写是艺术化、形象化的,生动具体、细致入微,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就需要考生在理解“童年的烙印”这一词语内涵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筛选整合,然后归纳出“童年的烙印”包括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等四方面的内容。     20.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     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     【分析】第20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能力层级为C级。    ‎ ‎ 从文中看,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些人仗着年少气盛,告别家乡,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另一种是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是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概括起来,前一种人是主动出去闯世界,是浪漫的;后一种人是被动地被打发出门,是现实的。至于文中提到的“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不应该理解为少年离别家乡的第三种情况,而应将其归入第一种浪漫气息的情况。     21.本文第4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分析】第21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层级主要为C级,也涉及E级。     作者在第4段中,花了不少笔墨来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如果不结合乡土情结,只笼统回答深化主题、丰富内容之类,就没有太大的意思。只有结合乡土情结,才能深入地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联系全文来看,前面所写都是对个人家乡的思念眷恋,到了这一段,才把对乡土的思念眷恋与对祖国的思念眷恋融为一体,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这就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第四段中“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的叙述,则是对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的具体说明,也是对第一段中“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的照应。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乡土情结已升华为民族凝聚力,对乡土情结的歌颂就是对民族凝聚力的歌颂,本文的主题自然得到深化。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     答:〔    〕 〔    〕     【答案】A C    ‎ ‎ 【分析】第2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该题5个选项中的4个选项考查的是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只有A项兼有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的作用,能力层级为C级。     A是正确选项,本文确实是“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A 的表述和分析是恰当的。B项的错误在于“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的说法明显与原文“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的表述矛盾。C是正确选项,“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确实把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D项的错误比较明显,“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几乎是家喻户晓,根本谈不上什么“旧典活用”,更谈不上什么“极富新意”;至于说“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也极不恰当,正确的表述应为“形象化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传统”。E项的错误不如D项明显。原文说“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如果只用“笔法生动”“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一类的话来赏析,虽不够准确,但也无大错。E项的错误在于“具体”和“细致入微”,文章的结尾不是细节描写,就不宜用“具体”和“细致入微”一类的词语来赏析。‎ 第六大题     第六大题是考查语言运用方面的题目,共有3道小题,能力层级上都属于D级。下面逐题分析。     23.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的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④②①③⑤     【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语言连贯的题目。为了考试的需要,在所给的语句后面都用了句号,实际上,将这些语句组成一个语段时,一般不会每句话后面都是句号的。例如:     吃完早饭,继续南下,就进入了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在北坡的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就这一段的标点使用来说,上面的例子只是标点符号使用的一种情况,还可以有其他情况。关键是每句话的前后顺序排列要恰当。     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把④排在第一位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就进入了……草原带和森林带”是本段具有总括性的句子,也是下文叙述的方向。按照合理的顺序,下面的内容应该先叙述“草原带”,再叙述“森林带”。第②句是写草原上的情景,而①③⑤是写与森林有关的内容。于是,几个句子排列的顺序应为④②①③⑤,各个语句之间形成合理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连贯的语段。这种总——分的叙述方式是考生常见常用的。因此,本题的难度不大。   2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 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③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做遗传。     或: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分析】这是将几个句子整合成一个单句的考查。考查的重点有两条,一是对所给材料主要信息的提取,二是如何将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第①句是整合后全句的框架,其他3句是它的修饰限制成分,这是首先要看清楚的,即“生物……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做遗传。”或“遗传是生物……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第②句的主要信息是“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第③句的主要信息是“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第④句的主要信息是“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这3句话的主要信息构成“自身繁殖过程”的修饰限制成分。     提取或筛选语句主要信息,要抓住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对句子本身内容的把握以外,还特别要关照其他语句的内容。例如第④句,其中“这种繁殖过程”与第①句话比照是重复信息,因为第①句已经说了“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一个信息在一个句子一般不重复出现,所以应将其汰除才好组合成信息完整而又简洁的句子。其他句子提取信息要点的情况与此基本相同。     语言表达提倡简洁,也提倡把长句子化短,尽可能不用长定语。高考也是这样的态度。但是,作为一种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要有将长句化短的能力,也要有将几个短句整合成一个长句的能力,特别是遇到表达严密的定义的时候。为了适应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只会一种表达形式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作为考试内容,这两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有必要都顾及到。由于表达习惯不同,尽管都是写一个长句子,内容要点也一样,也可能出现一些差别。例如这道题的答案,可以写成“……就叫做遗传”,也可以写成“遗传是指……”,或者还有其他表述形式,这都是允许的。     25.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 ‎ 【分析】这道题考查的重点是修辞。社会道德观念在修辞交际中起着制约作用。社会道德观念对修辞行为的制约是社会道德价值系统作用于修辞行为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涉及修辞行为的方方面面,包括修辞行为动机的确定、话语信息的选择、修辞方式的取舍以及话语输出的方式(如语气、态度、辅助动作等)。同样是表达提示公园的游人不要攀折花木、乱扔垃圾的意思,在本题示例所给的原提示语中,是一种冷冰冰、硬邦邦的警告,让人看后不舒服。因为它反映了言语者的权势,暗含了交际双方不平等的话语角色关系,为游客预设了一种被命令、被限制、被教训的话语角色。修改后的提示语,是一种文明的劝导,使交际双方处于一种平等的角色关系之中,游客通过富有诗意的话语,既可以领悟到管理者的劝告、要求,又可以体会到管理者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切合了游人的角色心理需要。可以想见,其效果肯定要大大好于原来的提示语。在大力提倡人文关怀的今天,在语言运用的考查中渗透道德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是语用考查的重要内容。同时这道题又有开阔考生思路,引发创新的意义。     题目所列需要考生修改的提示语,注意结合生活、学习的实际,使他们不会感到陌生和无从改起。也相信考生会有精彩的答案出现。     试拟两条修改的提示语。     (1)小声说话,静静行走——做现代文明人     (2)把自己的钱带走,读过的报刊还是留在这里吧                              第七大题 26.作文     今年全国试卷的作文题依据2003年语文科《考试说明》的精神,继续采用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考生开放的话题作文的形式,要求考生就所给的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评分采用经过修改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相结合的标准。     这道题的语言材料来自《韩非子·说难》。韩非是中学生知道的,他们读过《扁鹊见蔡桓公》的课文,对韩非文章中的病入膏肓、买椟还珠、郑人买履等寓言成语也是熟悉的。高考作文已经好多年没有采用我国古代的材料了,今年用上“智子疑邻”这个寓言,显示这里有着广阔的天地。     这则寓言的内容是一个看似平常的小事,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只是,这件小事所引发的关于“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这样一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与过去几年的话题形式比较,今年的话题在语言形式上既不同于2000年的一个判断(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也不同于2001年的一个概念(诚信),也不同于2002年的一个偏正短语(心灵的选择),它是一个并列短语。这个话题提示考生,要注意从身边的生活中去体悟它的内涵。你可以认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可以认为没有必然联系;你还可以认为二者间不该产生什么联系;甚至可以将话题分为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去表达它们的复杂关系。为什么可以如此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呢?因为,感情是一个主观因素,事物是一个客观因素,在它们之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并以之进行分析和思考。     这个话题的立意可以有多种角度。由于话题所使用的材料是寓言,因而寓言本身所反映的对事物认知的思路会比较直接地引导考生顺着材料的思路走,即认为主观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一定会形成因果关系。为此,话题引导语中用“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一句进行了提示,同时,还在“注意”事项的第一条中明确提示“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作文卷中可用也可不用”。这种引导和提示的主要意图就在于帮助考生避免材料的单向影响,从而突出话题可以进行多角度思考的作用。    ‎ ‎ 这个话题的选材范围是比较宽泛的。首先,古代寓言告诉我们:生活小事中隐含着许多有价值的道理,关注生活,思考身边常见的事物,就能够在对事物的认知上有收获;其次,这个话题也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感情上的亲疏远近这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是司空见惯的。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等等都会存在性质不同的程度不同的关系。这样就为考生围绕感情亲疏远近这个主观因素从生活中提取材料敞开了大门。但是,这里的选材只涉及到话题的一半,根据话题的要求,考生还需认真考虑话题的另一半,即如何围绕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进行选材。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的与感情亲疏相关,有的也许毫不相关,与感情有一定相关的也会有程度的不同。选择这类材料的范围虽然广泛,如学习中的、生活中的、社会现实的、读到或听说的、亲身经历的等等,但由于受到立意的约束,要择出一个恰当的材料来论证话题并不是很容易的。总之,这个作文的话题在选材上要关注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感情方面,二是客观事物方面。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虽然不属于选材范畴,但是它的优劣也许更能反映出话题作文的水准,这就是如何表达个人对话题所示的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认识,这是写好今年这个话题作文的关键所在。这里所说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要还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辩证法,而是基于生活常理的思辨过程和认知结果。不论你的认知结果是肯定,是否定,还是介于二者中间,也不论你选择哪一种文体或表达方式,只要能在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之间清晰地表达出你个人的真实想法、真实体验或真实情感,这个话题作文就能够呈现出一定的深度。    在试题要求中,今年仍然提出了“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原则,同时也保留了“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的提示。今年的话题更有利于贯彻“三自”原则。因为“话题”的表达形式不是概念,不是判断,所以也不太适宜于直接当做题目照搬上去;又因为话题的引导语中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提示,因此,立意自定不会受到约束,进而也会给“题目自拟”带来更多的角度和创意。     今年的作文评分仍旧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相结合的评分标准。但对其中的个别地方作了修改。首先,将基础等级的50分一分为二,给了“内容”和“表达”两项各25分。每项仍旧分为四个等级标准。这样调整主要是为了通过分项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作文评分时在主观意向上的干扰,使作文评分更能全面反映作文能力的全貌。其次,在“发展等级”中,将原有的“有创新”修改为“有创意”,其目的在于鼓励考生去追求写作的“新意”,这也许更切近考生写作的实际情况,是一个可望可及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