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55.50 KB
  • 2021-05-13 发布

全国八省联考2021年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 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2021 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 生物学 一、选择题 1. 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和成分包括( ) ①细胞膜 ②核膜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⑤DNA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2. 下列所述生产与生活中的做法,合理的是( ) A. 做面包时加入酵母菌并维持密闭状态 B. 水稻田适时排水晒田以保证根系通气 C. 白天定时给栽培大棚通风以保证氧气供应 D. 用不透气的消毒材料包扎伤口以避免感染 3. 某同学夏天参加劳动,在未饮水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出汗和尿量减少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B. 下丘脑的渴觉中枢兴奋性增强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 集合管和肾小管重吸收水量减少 4. 对丙型肝炎病毒(RNA 病毒)研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获得了 202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 在 RNA 聚合酶的催化下,病毒直接复制其 RNA B. 在琼脂糖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病毒培养,用于研究 C. RNA 病毒容易发生突变,疫苗的研发较困难 D. RNA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离开细胞就死亡 5. 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许多土壤小动物以动植物遗体为食,属于分解者 B. 土壤小动物活动范围小,适合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 C. 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使用灯光来诱捕 D. 通过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个体数目来估算其丰富度 6. 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不断恶化,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其幼虫 2 称桦尺蠖)种群中,与从前浅色个体占多数相比,黑色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桦尺蛾体色的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 B. 黑色桦尺蛾是通过进化产生的新物种 C. 黑色桦尺蛾增多是获得性遗传的证据 D. 桦尺蛾体色变化趋势体现了共同进化 7.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导管的原始细胞经细胞伸长,细胞壁加厚等,最后形成了木质部导管,在该过程中 发生了细胞凋亡 B. 在高等植物胚的发育早期,出现了胚柄,胚发育后期胚柄逐渐退化,在该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细胞衰老 C. 在体外使用基因转移的方法,建立神经干细胞系,使其不断生长和分裂,从而阻止细胞坏死 D. 在损伤情况下,肝组织表现出明显的补充损伤死亡细胞的能力,肝组织自我更新功能依赖于细胞脱分化 8. 图示质子泵跨膜运输 H+的过程。质子泵抑制剂可与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共价结合,使其不可逆地失活, 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质子泵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将 H+运出细胞 B. 质子泵参与细胞及其微环境的 pH 调控 C. 质子泵本质上是一种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 D. 呼吸抑制剂使质子泵失活而抑制胃酸分泌 9. 某同学用黑藻叶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后,进一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可观察到细胞中有螺旋带状叶绿体 B. 不同细胞的叶绿体运动方向一致 C. 高浓度乙醇可引起细胞的质壁分离 D. 质壁分离后期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10. 某人感染了 HIV,5 年后被诊断出患淋巴瘤。最可能的原因是 HIV 感染后导致( ) A. HIV 大量寄生在 B 细胞内 B. 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功能丧失 3 C. B 细胞无法转化为浆细胞 D. T 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 11. 图为某家系成员患多指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和甲型血友病(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 及图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I-1 和 1-2 均为杂合子 B. II-2 患两种病的概率为 1/8 C. II-2 患多指症的概率是 1/4 D. 群体中女性甲型血友病发病率较高 12. 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相同的一组酶。同工酶 可因编码基因的不同、转录或翻译后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对同一个体而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相同反应条件,同工酶催化效率相同 B. 不同的组织,同工酶催化的底物相似 C. 不同的同工酶,mRNA 序列可能相同 D. 相同的细胞,同工酶的编码基因相同 13. 某二倍体两性花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是由 15 个共显性的等位基因 Sx(S1、S2、…、S15)控制的。该植物 能产生正常的雌、雄配子,但当花粉与母本有相同的 Sx 基因时,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植物有 15 种基因型分别为 S1S1、S2S2、…、S15S15 的纯合个体 B. Sx 复等位基因说明突变具有普遍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 C. S1S2(父本)和 S2S4(母本)杂交,F1 的基因型有 2 种 D. 可以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各种基因型的植株 14. 1942 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分析,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定量研究的开创性 工作。图是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J·cm-2·a-1)。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 能量利用和传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4 A. 太阳能被生态系统固定的效率小于 0.1% B.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464.6J·cm-2·a-1 C. 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比例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降低 D. 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范围是 13%~20% 15. 为了探究赤霉素(GA)与大麦种子α-淀粉酶合成的关系,设计实验如图。(1)将干种子横切为不带胚 (①、②)和带胚(③、④)两部分;(2)经 4 种不同预处理 1h 后,切面向下按顺序转入盛有淀粉培养基 的培养皿 Z1~Z4 中;(3)25℃培养 24h,加入碘液。发现 Z3 的培养基中产生不显蓝色的区域(透明圈)。 据图分析 Z1、Z2 和 Z4 的实验结果,并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Z1 中的淀粉酶来自胚乳 B. Z2 和 Z4 都可见透明圈 C. 在 Z3 透明圈上滴加斐林试剂后呈砖红色 D. 用③的匀浆代替 GA 预处理①,结果相似 16. 果蝇的 P 元件是一段 DNA 序列,根据是否含有 P 元件,果蝇可分为 M 型品系(野生型)和 P 型品系 (含 P 元件)。P 元件仅在生殖细胞中可发生易位,造成染色体的多种畸变等异常,而导致 F1 性腺不发育, 但 F1 具有正常的体细胞组织。P 元件在细胞质中的翻译产物是一种蛋白因子,抑制 P 元件的易位。下列杂 5 交中可导致 F1 不育的是( ) A. P 型父本×P 型母本 B. M 型父本×P 型母本 C. P 型父本×M 型母本 D. M 型父本×M 型母本 二、非选择题 17. 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释放神经递质的结构存在于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某同学身体健康,体检时由于高度紧张,进行膝跳反射测试时未出现明显的反应。从神经中枢相互联 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足球场上,某运动员抬起小腿将队友传来的球停稳。该动作涉及的反射与膝跳反射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 (4)某患腰椎间盘突出的成年人,闭上双眼接受膝跳反射测试,能感受到橡皮锤的叩击而不能抬起小腿。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18. 光补偿点指同一叶片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 CO2 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 CO2 等量时的光照强 度;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加,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该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表为甲、乙两个水稻品种在灌浆期、蜡熟期的光合作用相关数据。 表甲、乙两个水稻品种灌浆期和蜡熟期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比较 生长期 光补偿点 (μmol·m-2·s-1) 光饱和点 (μmol·m-2·s-1) 最大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灌浆期 68 52 1853 1976 21.67 27.26 蜡熟期 75 72 1732 1365 19.17 12.63 注:灌浆期幼穗开始有机物积累,谷粒内含物呈白色浆状;蜡熟期米粒已变硬,但谷壳仍呈绿色。 6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的数据推测,___________品种能获得较高产量,理由是_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水稻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 (3)根据该实验的结果推测,从灌浆期到蜡熟期水稻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可能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 有关。请设计实验验证该推测______(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给出结论)。 19. 早在明朝,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懂得根据鱼类的不同食性和栖息特点进行混合放养,以提高养殖的经济 效益。表为某鱼塘中鱼的种类、栖息水层和主要食物的对应关系。 表 2 某鱼塘中鱼的种类、栖息水层和主要食物 鱼的种类 栖息水层 主要食物 鲢鱼 上层 浮游植物 鳙鱼 中上层 浮游动物 草鱼、鳊鱼 中上层 水草、浮萍 鲤鱼、鲫鱼 底层 底栖动物、有机碎屑 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鱼类生活在鱼塘的不同水层,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有利于养殖鱼类对鱼塘水体空间 和___________的充分利用。 (2)能量从太阳能到鳙鱼的流动途径是______。为维持鱼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放养鱼苗时鳙鱼的投放量 要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鲢鱼。 (3)给鱼塘施肥可以提高鱼的产量,但某些情况下又会造成鱼的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 20.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XY 型,其羽化昼夜节律受常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 2 对等位基因(A/a、D/d) 控制,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表现型为正常节律或长节律。A、D 基因编码的产物形成蛋白二聚体,是个体表现 为正常节律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节律雄性亲本与长节律雌性亲本杂交,后代雌、雄个体分别表现为正常节律和长节律。甲同学据 此推断 A/a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d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画遗传图解 支持你的观点,并据此作出结论。___________ (2)现用雌、雄亲本均为长节律的个体进行杂交,F1 全部表现为正常节律,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 F1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 F2 雌、雄性个体中正常节律与长节律个体的比值分别为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 【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21. 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昆虫的外骨骼和真菌的细胞壁中。某些微生物能合成几丁质酶 (胞外酶),使几丁质降解为 N-乙酰氨基葡萄糖,然后进一步转化利用。科研人员试图从土壤中筛选出能 高效降解几丁质的菌株,通过微生物培养获得几丁质酶,用于生物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目 标菌株。 (2)培养所筛选出的目标菌株,计算各单菌落周围的“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的比值,比值大小反映了 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筛选出了产几丁质酶的菌株 A。将菌株 A 发酵产生的几丁质酶粗提液加入到盛有马铃薯培养 基的培养皿中,涂布均匀后分别接种 4 种病原真菌,以___________代替几丁质酶粗提液作为对照,结果见 图,几丁质酶粗提液对___________的抑菌效果最强(填入病原菌编号)。推测几丁质酶的抑菌机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2.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精准剪切、改变任意靶基因的遗传信息,对该研究有突 出贡献的科学家被授予 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我国科学家领衔的团队利用 CRISPR/Cas9 等技术,将的人亨 廷顿舞蹈病致病基因(HTT 基因)第 1 外显子(其中含 150 个 CAG 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敲入”猪基因组 内,获得了人-猪“镶嵌”HTT 基因,利用胚胎工程技术成功地构建了亨廷顿舞蹈病的动物模型。回答下 列问题: (1)PCR 技术是获得人 HTT 基因常用的方法,制备 PCR 反应体系时,向缓冲溶液中分别加入人 HTT 基 因模板、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及____________等,最后补足 H2O。 (2)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中,SgRNA 是根据靶基因设计的引导 RNA,准确引导 Cas9 切割与 SgRNA 8 配对的靶基因 DNA 序列,由此可见,Cas9 在功能上属于____________酶。与 CRISPR/Cas9 相比,基因工 程中的限制酶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____________的局限性。 (3)在实验过程中,为确认实验猪细胞基因组内是否含有人-猪“镶嵌”HTT 基因,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 PCR 技术及____________。 (4)含有“敲入”序列的猪胚胎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通过细胞分裂,数量不断增加,当细胞贴壁生长 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贴满瓶壁的细胞常用____________ 进行消化处理,以便进行传代培养。 (5)将含有“敲入”序列的猪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去核的卵母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此后进行体外胚胎培养并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最终获得亨廷顿舞蹈病动物模型。 9 2021 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适应性测试 生物学 一、选择题 1. 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和成分包括( ) ①细胞膜 ②核膜 ③核糖体 ④线粒体 ⑤DNA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 蓝细菌(蓝藻)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是有原核细胞构成的,真核生物是由真核生物 构成的,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详解】①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有细胞膜,成分相近,①正确; ②真核细胞含有核膜,原核细胞不含核膜,②错误; ③真核细胞含有核糖体等许多细胞器,原核细胞只含核糖体一种细胞器,③正确; ④真核细胞含有线粒体等许多细胞器,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④错误; ⑤无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有 DNA,⑤正确。 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都具有的结构和成分包括①③⑤。 故选 A。 2. 下列所述生产与生活中的做法,合理的是( ) A. 做面包时加入酵母菌并维持密闭状态 B. 水稻田适时排水晒田以保证根系通气 C. 白天定时给栽培大棚通风以保证氧气供应 D. 用不透气的消毒材料包扎伤口以避免感染 【答案】B 【解析】 10 【分析】 常考的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 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致病菌的无氧呼吸。 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 产生酒精。 3、做馒头或面包时,加入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 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 4、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 5、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6、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 7、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详解】A、做面包时加入酵母菌是因为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使面包暄软多孔,由于酵母菌无氧呼 吸产生酒精,故不能维持密闭状态,A 错误; B、水稻田适时排水晒田的目的是保证根系通气,防止根系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造成毒害,B 正确; C、白天定时给栽培大棚通风的目的是保证二氧化碳的供应,C 错误; D、用透气的消毒材料包扎伤口以抑制厌氧菌大量繁殖,避免感染,D 错误。 故选 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呼吸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 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3. 某同学夏天参加劳动,在未饮水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出汗和尿量减少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B. 下丘脑的渴觉中枢兴奋性增强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 集合管和肾小管重吸收水量减少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意:夏天参加劳动,在未饮水的情况下,人体出现大量出汗,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通过下丘脑 的调节,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得尿量减少。 【详解】A、据分析可知,此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 错误; 11 B、位于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此时兴奋性增强,B 错误; C、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 正确;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重吸收水量增加,D 错误。 故选 C。 4. 对丙型肝炎病毒(RNA 病毒)研究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获得了 2020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下列叙 述正确的是( ) A. 在 RNA 聚合酶的催化下,病毒直接复制其 RNA B. 在琼脂糖固体培养基上进行病毒培养,用于研究 C. RNA 病毒容易发生突变,疫苗的研发较困难 D. RNA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离开细胞就死亡 【答案】C 【解析】 【分析】 1.病毒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病毒进入休眠状态,当再次进 入生物时,病毒就会从休眠状态中恢复正常生命活动。 2.丙肝病毒为单股正链 RNA 病毒,需要+RNA 为模板合成互补的-RNA,再以-RNA 为模板合成丙肝病毒 的 RNA。 【详解】A、在 RNA 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病毒间接复制其 RNA,A 错误; B、琼脂糖固体培养基不含细胞,而病毒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琼脂糖固体培养基无法培养病毒,B 错误; C、RNA 病毒容易发生基因突变,疫苗的研发较困难,C 正确; D、RNA 病毒寄生在活细胞内,离开细胞会处于休眠状态,D 错误。 故选 C。 5. 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许多土壤小动物以动植物遗体为食,属于分解者 B. 土壤小动物活动范围小,适合用标志重捕法来调查 C. 诱虫器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性,使用灯光来诱捕 D. 通过统计土壤小动物的个体数目来估算其丰富度 【答案】A 【解析】 12 【分析】 1、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 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 壤动物的丰富度。丰富度的统计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2、土壤动物具有避光、趋湿和避高温的特性,可以用诱虫器采集样本中的小动物。 【详解】A、许多土壤动物以土壤中的枯枝落叶、动物的遗体粪便为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A 正确; B、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且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进行 采集、调查,B 错误; C、诱虫器利用土壤动物具有避光、趋湿和避高温的特性来诱捕,C 错误; D、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D 错误。 故选 A。 【点睛】 6. 从 19 世纪中叶到 20 世纪中叶,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不断恶化,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桦尺蛾(其幼虫 称桦尺蠖)种群中,与从前浅色个体占多数相比,黑色个体所占比例逐渐增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控制桦尺蛾体色的基因发生了定向变异 B. 黑色桦尺蛾是通过进化产生的新物种 C. 黑色桦尺蛾增多是获得性遗传的证据 D. 桦尺蛾体色变化趋势体现了共同进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 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详解】A、变异是不定向的,A 错误; 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黑色桦尺蛾增多是进化的结果,但没有产生新物种,B 错误; 13 C、黑色桦尺蛾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获得性遗传是拉马克的观点,C 错误; D、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桦尺蛾体色变化 趋势体现了共同进化,D 正确。 故选 D。 7.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导管的原始细胞经细胞伸长,细胞壁加厚等,最后形成了木质部导管,在该过程中 发生了细胞凋亡 B. 在高等植物胚的发育早期,出现了胚柄,胚发育后期胚柄逐渐退化,在该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细胞衰老 C. 在体外使用基因转移的方法,建立神经干细胞系,使其不断生长和分裂,从而阻止细胞坏死 D. 在损伤情况下,肝组织表现出明显的补充损伤死亡细胞的能力,肝组织自我更新功能依赖于细胞脱分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 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 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3、对于单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就是个体衰老;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 个体衰老是细胞普遍衰老的结果。 【详解】A、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导管的原始细胞经细胞伸长,细胞壁加厚等,最后形成了木质部导管。在 该过程中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即发生了细胞凋亡,A 正确; B、在高等植物胚的发育早期,出现了胚柄,胚发育后期胚柄逐渐退化。在该过程中主要发生了细胞凋亡, B 错误; C、在体外使用基因转移的方法,建立神经干细胞系,使其不断生长和分裂,从而阻止细胞分化,C 错误; 14 D、在损伤情况下,肝组织表现出明显的补充损伤死亡细胞的能力,肝组织自我更新功能依赖于细胞分化, 而不是细胞脱分化,D 错误。 故选 A。 8. 图示质子泵跨膜运输 H+的过程。质子泵抑制剂可与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共价结合,使其不可逆地失活, 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质子泵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将 H+运出细胞 B. 质子泵参与细胞及其微环境的 pH 调控 C. 质子泵本质上是一种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 D. 呼吸抑制剂使质子泵失活而抑制胃酸分泌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析图片可知,氢离子运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且逆浓度梯度运输,所以质子泵以主动运输的方 式将 H+运出细胞。 【详解】A、分析图片可知,氢离子运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且逆浓度梯度运输,所以质子泵以主 动运输的方式将 H+运出细胞,A 正确; B、质子泵可以运输氢离子,进而可以参与细胞及其微环境的 pH 调控,B 正确; C、质子泵本质上是一种生物膜上的载体蛋白,起到运输作用,C 正确; 15 D、质子泵抑制剂可与胃壁细胞膜上的质子泵共价结合,使其不可逆地失活,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而非呼 吸抑制剂,D 错误。 故选 D。 9. 某同学用黑藻叶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后,进一步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可观察到细胞中有螺旋带状叶绿体 B. 不同细胞的叶绿体运动方向一致 C. 高浓度乙醇可引起细胞的质壁分离 D. 质壁分离后期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黑藻叶片细胞含有较多的叶绿体,可以用于观察植物细胞中的叶绿体,也可以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 分离实验。同时,黑藻叶片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但黑藻叶 片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能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详解】A、水绵的叶绿体为带状,黑藻叶片中叶绿体为椭球形或球形,A 错误; B、不同细胞中的叶绿体的运动方向可能不同,但同一细胞中的不同叶绿体的运动方向是相同的和定向的, 即叶绿体环绕中央大液泡循着同一个方向旋转式流动着,即细胞质基质环流,B 错误; C、高浓度的乙醇会使细胞死亡,C 错误; D、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增加,细胞吸水能力增强,D 正确。 故选 D。 10. 某人感染了 HIV,5 年后被诊断出患淋巴瘤。最可能的原因是 HIV 感染后导致( ) A. HIV 大量寄生在 B 细胞内 B. T 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功能丧失 C. B 细胞无法转化为浆细胞 D. T 细胞的数量持续下降 【答案】D 【解析】 【分析】 16 HIV 会寄生在 T 细胞内,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因此感染 HIV 的患者,容易罹患各种疾病以及肿瘤。 【详解】A、HIV 寄生在 T 细胞内,A 错误; BD、HIV 感染 T 细胞,会使 T 细胞死亡,而不仅仅是分泌淋巴因子的功能丧失,B 错误,D 正确; C、 HIV 感染不会影响到 B 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的过程,C 错误。 故选 D。 11. 图为某家系成员患多指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和甲型血友病(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系谱图 及图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I-1 和 1-2 均为杂合子 B. II-2 患两种病的概率为 1/8 C. II-2 患多指症的概率是 1/4 D. 群体中女性甲型血友病发病率较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设多指症的致病基因为 A,甲型血友病的致病基因为 Xb,I-1 和 1-2 婚配可以产生患甲型血友病 而不患多指症的男性 II-1(aaXbY),故 I-1 基因型为 aaXBY,1-2 基因型为 AaXBXb。据此分析 II-2 的基因型 情况 。 【详解】A、I-1 为 aaXBY,是纯合子,A 错误; B、II-2 患多指症(Aa)的概率为 1/2,患甲型血友病(XbY)的概率为 1/4,故患两种病的概率为 1/2×1/4=1/8, B 正确; C、II-2 患多指症的概率是 1/2,C 错误; D、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男性的发病率较高,D 错误。 故选 B。 12. 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不相同的一组酶。同工酶 可因编码基因的不同、转录或翻译后加工过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对同一个体而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相同反应条件,同工酶催化效率相同 B. 不同的组织,同工酶催化的底物相似 17 C. 不同的同工酶,mRNA 序列可能相同 D. 相同的细胞,同工酶的编码基因相同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分析,同工酶仅是催化的化学反应相同,但在分子结构、理化性质乃至免疫学性质上都有差异的 酶,所以同工酶催化的底物、反应得到的产物是相同的。同工酶可由不同的基因编码、也可以是不同的转 录或翻译后加工过程的而产生的,则编码同工酶的基因有可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转录的 mRNA 序列有可 能相同也有可能不同。 【详解】A. 由于同工酶的理化性质有差异,故相同反应条件,同工酶催化效率不一定相同,A 错误; B. 同工酶催化的是相同的化学反应,故催化底物是相似的,B 正确; C. 根据分析,不同的同工酶,mRNA 序列可能相同,C 正确; D. 相同的细胞,同工酶的编码基因相同,D 正确。 故选 A。 13. 某二倍体两性花植物的自交不亲和是由 15 个共显性的等位基因 Sx(S1、S2、…、S15)控制的。该植物 能产生正常的雌、雄配子,但当花粉与母本有相同的 Sx 基因时,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植物有 15 种基因型分别为 S1S1、S2S2、…、S15S15 的纯合个体 B. Sx 复等位基因说明突变具有普遍性和不定向性的特点 C. S1S2(父本)和 S2S4(母本)杂交,F1 的基因型有 2 种 D. 可以通过杂交育种的方法获得各种基因型的植株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同瓣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Sx(S1、S2 …S15),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当花 粉的基因与母本有相同的 Sx 基因时,该花粉的精子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说明后代没有该基因的纯合个体。 【详解】A、由题意可知,当花粉与母本有相同的 Sx 基因时,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因此该植物不可能存 在纯合体,A 错误; B、突变的普遍性是指突变在自然界的生物中是普遍存在的,不能单指一种生物,B 错误; 18 C、S1S2(父本)和 S2S4(母本)杂交,花粉 S2 与母本有相同的 S2 基因,S2 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只能产生 S1 的花粉,后代 F1 只有 2 种基因型,即 S1S2、S1S4,C 正确; D、当花粉与母本有相同的 Sx 基因时,就不能完成受精作用,故通过杂交育种的方式,不能获得纯合子, 不可以获得各种基因型的植株,D 错误。 故选 C 。 【点睛】 14. 1942 年,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对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分析,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定量研究的开创性 工作。图是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 J·cm-2·a-1)。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 能量利用和传递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太阳能被生态系统固定的效率小于 0.1% B.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464.6J·cm-2·a-1 C. 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比例随营养级的提高而降低 D. 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范围是 13%~20% 【答案】C 【解析】 【分析】 1、能量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逐级传递,太阳能是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它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 入生态系统,然后从绿色植物转移到各种消费者。 2、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部各部分通过各种途径放散到环境中的能量,再不能为其他 19 生物所利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中各部分所固定的能量是逐级递减的。一般情况下,愈向食物链的后端, 生物体的数目愈少,这样便形成一种金字塔形的营养级关系。 【详解】A、被生态系统固定的能量为 464.6J·cm-2·a-1,太阳辐射总量为 497693.2464.6J·cm-2·a-1,太阳 能被生态系统固定的效率为 464.6/497693.2464.6 约等于 0.09%,小于 0.1%,A 正确; B、生产者所固定下来的太阳能,就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因此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464.6J·cm-2·a-1,B 正确; C、第一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比例 96.3/464.6 约等于 20.7%,第二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比例 为 18.8/62.8=29.9%,第三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比例为 7.5/12.6=59.5%,则呼吸作用消耗能量的 比例随营养级的提高而提高,C 错误; D、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剂同化量之比,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13.5%,第二 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约为 20%,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范围是 13%~20%,D 正确。 故选 C。 15. 为了探究赤霉素(GA)与大麦种子α-淀粉酶合成的关系,设计实验如图。(1)将干种子横切为不带胚 (①、②)和带胚(③、④)两部分;(2)经 4 种不同预处理 1h 后,切面向下按顺序转入盛有淀粉培养基 的培养皿 Z1~Z4 中;(3)25℃培养 24h,加入碘液。发现 Z3 的培养基中产生不显蓝色的区域(透明圈)。 据图分析 Z1、Z2 和 Z4 的实验结果,并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Z1 中的淀粉酶来自胚乳 B. Z2 和 Z4 都可见透明圈 20 C. 在 Z3 透明圈上滴加斐林试剂后呈砖红色 D. 用③的匀浆代替 GA 预处理①,结果相似 【答案】D 【解析】 【分析】 α-淀粉酶的作用是催化淀粉水解,淀粉遇碘液变蓝,在此基础上,对题目中的实验过程和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看到实验过程中是使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实验结果是颜色的深浅,据此可以推测剩余淀粉的含量, 进而可以推知被分解掉的淀粉数量,也就可以推测出每个培养皿中α-淀粉酶的产生情况。 【详解】A、种子成熟后胚乳细胞凋亡,不再具有选择透过性及活性,为死细胞,这是由基因来决定的,只 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胚是活细胞,能产生α-淀粉酶,由于①不具有胚,故赤霉素处理后 Z1 不能产生淀粉 酶,A 错误; B、②不具有胚、只有胚乳,用蒸馏水处理,胚乳不会产生α-淀粉酶,不能将淀粉水解导致 Z2 不会出现可 见的透明圈,B 错误; C、淀粉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或麦芽糖等还原糖,但需要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与斐林试剂反应才能产生砖红 色沉淀,C 错误; D、③具有胚,胚细胞能合成α-淀粉酶,酶在细胞内外均能发挥作用,故用③的匀浆代替 GA 进行预处理, 结果相似,D 正确。 故选 D。 【点睛】 16. 果蝇的 P 元件是一段 DNA 序列,根据是否含有 P 元件,果蝇可分为 M 型品系(野生型)和 P 型品系 (含 P 元件)。P 元件仅在生殖细胞中可发生易位,造成染色体的多种畸变等异常,而导致 F1 性腺不发育, 但 F1 具有正常的体细胞组织。P 元件在细胞质中的翻译产物是一种蛋白因子,抑制 P 元件的易位。下列杂 交中可导致 F1 不育的是( ) A. P 型父本×P 型母本 B. M 型父本×P 型母本 C. P 型父本×M 型母本 D. M 型父本×M 型母本 21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1、P 元件可在生殖细胞中可发生易位,造成染色体的多种畸变,表明其位于细胞核中的染 色体上。 2、P 元件在细胞质中的翻译产物是一种蛋白因子,可抑制 P 元件的易位。P 型母本产生的卵细胞中含 P 原 件,细胞质中有 R 原件的翻译产物,可抑制 P 元件的易位;P 型母本与所有类型父本杂交产生的 F1 性腺均 正常,即 P 型母本产生的 F1 全部可育。P 型父本产生的精子中含有 P 原件,且精子几乎没有细胞质,无 P 原件翻译产物的抑制作用;如果 P 型父本与不含 P 原件的 M 型母本杂交,其 F1 会因性腺不发育而不可育。 【详解】A、由分析可知,P 型母本产生的卵细胞中含 P 原件,细胞质中有 R 原件的翻译产物,抑制了 P 元 件的易位,使得 P 型父本×P 型母本杂交产生的 F1 可育,A 错误; B、由分析可知,P 型母本产生的卵细胞中含 P 原件,细胞质中有 R 原件的翻译产物,抑制了 P 元件的易位, 使得 M 型父本×P 型母本的 F1 可育,B 错误; C、由分析可知,P 型父本产生的精子中含有 P 原件,且精子几乎没有细胞质,无 P 原件翻译产物的抑制作 用,而 M 型母本不含 P 原件,无法抑制 P 元件的易位,导致 F1 不育,C 正确; D、M 型父本与 M 型母本都不含 P 原件,M 型父本×M 型母本杂交产生的 F1 可育,D 错误。 故选 C。 【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分析题目信息,明确 P 原件位于染色体上;注意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来自于精子与 卵细胞,受精卵中的细胞质主要来源于卵细胞,精子精子几乎没有细胞质。 二、非选择题 17. 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可释放神经递质的结构存在于_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 (2)某同学身体健康,体检时由于高度紧张,进行膝跳反射测试时未出现明显的反应。从神经中枢相互联 系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 (3)足球场上,某运动员抬起小腿将队友传来的球停稳。该动作涉及的反射与膝跳反射的主要区别是 _____________。 (4)某患腰椎间盘突出的成年人,闭上双眼接受膝跳反射测试,能感受到橡皮锤的叩击而不能抬起小腿。 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③⑤ (2). 高级中枢控制低级中枢,在高度紧张的情况下,高级中枢抑制脊髓控制的膝 跳反射 (3). 该动作涉及的反射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而膝跳反射是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 件反射 (4). 参与膝跳反射的传入神经正常,参与膝跳反射的传出神经受到影响 【解析】 【分析】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图中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 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五部分组成。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2、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先天的,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条件反 射是后天形成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之上的,必需由大脑皮层参与。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 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3、神经中枢的分布部位和功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又相互联系、相互调控。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 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4)神经元之间兴奋传递的结构基础是突触,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组成。具体过程是: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兴奋或者抑制。 【详解】(1)③是神经中枢,含有突触结构,突触前膜会释放神经递质;⑤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 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传出神经末梢会释放神经递质;故可释放神经递质的结构存在于③⑤。 (2)高级中枢可以控制低级中枢,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体检的时候,由于紧张, 大脑皮层抑制了脊髓膝跳反射中枢的活动,导致没有出现明显的膝跳反射。 (3)足球场上,运动员抬起小腿将队友传来的球停稳,该动作涉及的反射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 而膝跳反射是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非条件反射。 (4)某患腰椎间盘突出的成年人,闭上双眼接受膝跳反射测试,橡皮锤叩击,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传 23 到脊髓的膝跳反射中枢,再经脊髓的上行传导束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感觉,因此该人能感受到橡皮锤的叩击, 但因为椎间盘突出,参与膝跳反射的传入神经正常,参与膝跳反射的传出神经受到影响,故不能抬起小腿。 【点睛】此题考查了反射、反射弧及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相关知识,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 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各级神经中枢的联系。 18. 光补偿点指同一叶片在同一时间内,光合过程中吸收的CO2 和呼吸过程中放出的 CO2 等量时的光照强 度;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加,当达到某一光照强度时,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该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 表为甲、乙两个水稻品种在灌浆期、蜡熟期的光合作用相关数据。 表甲、乙两个水稻品种灌浆期和蜡熟期光合作用相关指标的比较 生长期 光补偿点 (μmol·m-2·s-1) 光饱和点 (μmol·m-2·s-1) 最大净光合速率 (μmolCO2·m-2·s-1) 甲 乙 甲 乙 甲 乙 灌浆期 68 52 1853 1976 21.67 27.26 蜡熟期 75 72 1732 1365 19.17 12.63 注:灌浆期幼穗开始有机物积累,谷粒内含物呈白色浆状;蜡熟期米粒已变硬,但谷壳仍呈绿色。 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的数据推测,___________品种能获得较高产量,理由是_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水稻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的变化趋势。___________ (3)根据该实验的结果推测,从灌浆期到蜡熟期水稻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变化可能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变化 有关。请设计实验验证该推测______(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给出结论)。 【答案】 (1). 乙 (2). 在灌浆期,乙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比甲大,可积累的有机物多 (3). 下 降 (4). 实验设计思路:取等量的同种水稻在灌浆期和蜡熟期的叶片,分别测定其叶绿素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处于灌浆期的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说明植物由灌浆期到蜡熟期水稻的最大净 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造成的。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灌浆期甲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小于乙品种;蜡熟期甲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大于乙 品种。植物由灌浆期到蜡熟期,甲、乙品种的净光合速率均在下降。 24 【详解】(1)从表中的数据推测,灌浆期幼穗开始有机物积累,而乙品种在灌浆期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大于 甲植物,故乙品种可积累的有机物多,能获得较高产量。 (2)据表分析可知,植物由灌浆期到蜡熟期,甲、乙品种的光补偿点增大,光饱和点降低,最大净光合速 率均在下降,即水稻叶片在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下降。 (3)分析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是验证植物由灌浆期到蜡熟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减少导致净光合速率下 降。 根据实验设计原则可知,实验设计思路如下:取等量的同种水稻在灌浆期和蜡熟期的叶片,分别测定其叶 绿素含量。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处于灌浆期的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高,说明植物由灌浆期到蜡熟期水稻的最大净 光合速率下降是由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导致的。 【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大。 19. 早在明朝,我国劳动人民已经懂得根据鱼类的不同食性和栖息特点进行混合放养,以提高养殖的经济 效益。表为某鱼塘中鱼的种类、栖息水层和主要食物的对应关系。 表 2 某鱼塘中鱼的种类、栖息水层和主要食物 鱼的种类 栖息水层 主要食物 鲢鱼 上层 浮游植物 鳙鱼 中上层 浮游动物 草鱼、鳊鱼 中上层 水草、浮萍 鲤鱼、鲫鱼 底层 底栖动物、有机碎屑 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鱼类生活在鱼塘的不同水层,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有利于养殖鱼类对鱼塘水体空间 和___________的充分利用。 (2)能量从太阳能到鳙鱼的流动途径是______。为维持鱼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放养鱼苗时鳙鱼的投放量 要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鲢鱼。 (3)给鱼塘施肥可以提高鱼的产量,但某些情况下又会造成鱼的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 (1). 垂直结构 (2). 资源 (3).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鳙鱼 (4). 小于 (5). 鱼塘 施肥使得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大量生长,一方面为鱼类提供了营养物质,从而提高鱼类的产量,另一 方面使水体中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由于缺氧而死亡 25 【解析】 【分析】 1、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 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 2、根据不同鱼类栖息水层和食性的不同,将它们混合放养在一个池塘里,叫做混合放养。进行混合放养, 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的立体空间,全面而又合理地利用各种天然饵料,提高人工饲料的利用率,还 可以发挥不同鱼类之间的互利作用,维持有利的生态环境,提供多品种的商品鱼,并达到高产的目的。 【详解】(1)不同水层生活的生物类群不同,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它们以不同的食物为食,有利于不 同鱼类对于空间、食物、光照等资源的充分利用。 (2)能量从太阳能先通过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固定到体内,再通过浮游动物的捕食流入浮游动物体内,鳙鱼 捕食浮游动物,就获得了浮游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即太阳能到鳙鱼的流动途径是:浮游植物→浮游动物→ 鳙鱼;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鱼塘内浮游植物数量远多于浮游动物,鲢鱼以浮 游植物为食,鳙鱼以浮游动物为食,因此投放鱼苗时,鳙鱼投放量应小于鲢鱼投放量。 (3)由于鱼塘施肥使得水体富营养化,浮游植物大量生长,一方面为鱼类提供了营养物质,从而提高鱼类 的产量,另一方面使水体中溶氧量下降,故给鱼塘施肥可以提高鱼的产量,但会造成鱼类由于缺氧而死亡。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群落结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生态系统能量流 动的特点,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20. 某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是 XY 型,其羽化昼夜节律受常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 2 对等位基因(A/a、D/d) 控制,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表现型为正常节律或长节律。A、D 基因编码的产物形成蛋白二聚体,是个体表现 为正常节律的必要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节律雄性亲本与长节律雌性亲本杂交,后代雌、雄个体分别表现为正常节律和长节律。甲同学据 此推断 A/a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d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是否正确,画遗传图解 支持你的观点,并据此作出结论。___________ (2)现用雌、雄亲本均为长节律的个体进行杂交,F1 全部表现为正常节律,则雌、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 F1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 F2 雌、雄性个体中正常节律与长节律个体的比值分别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6 【答案】 (1). 不正确,A/a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D/d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以出现正常节律雄性 亲 本 和 长 节 律 雌 性 亲 本 杂 交 , 后 代 雌 雄 个 体 分 别 表 现 为 正 常 节 律 、 长 节 律 , 遗 传 图 谱 为 : (2). aaXDXD 或 ddXAXA (3). AAXdY 或 DDXaY (4). 3:1 (5). 3:5 【解析】 【分析】 分析题目信息可知:A、D 基因编码的产物形成蛋白二聚体,是个体表现为正常节律的必要条件,则 A、D 同时存在表现为正常节律,只有 A 或只有 D 或 aadd 表现为长节律,正常节律雄性亲本与长节律雌性亲本杂 交,后代雌、雄个体分别表现为正常节律和长节律,后代表现型和性别相关联,则 A 或 D 基因有位于 X 染 色体上的。 【详解】(1)若 D/d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A/a 位于 X 染色体上,亲本 DDXAY×DDXaXa,后代雌性全部为 正常节律,雄性全部为长节律,遗传图谱为: (2)雌性亲本均为长节律,F1 全部表现为正常节律,且雌雄亲本均只有 A 或 D,故亲本的基因型为 aaXDXD×AAXdY 或 ddXAXA×DDXaY。 27 (3)设 A/a 位于 X 染色体上,F1 基因型为 DdXAXa,DdXAY,后代 D_:dd=3:1,雌性中 XAXA:XAXa=1: 1,雌性正常节律:长节律=3:1,雄性 XAY:XaY=1:1,雄性中正常节律=3/4×1/2=3/8,长节律=1-3/8=5/8, 雄性中正常节律:长节律=3:5。 【点睛】本题考察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的判定,需要学生结合 X 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特点,结合自由 组合定律的基本概念进行答题,题目难度一般。 【选修 1:生物技术实践】 21. 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昆虫的外骨骼和真菌的细胞壁中。某些微生物能合成几丁质酶 (胞外酶),使几丁质降解为 N-乙酰氨基葡萄糖,然后进一步转化利用。科研人员试图从土壤中筛选出能 高效降解几丁质的菌株,通过微生物培养获得几丁质酶,用于生物防治。回答下列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目 标菌株。 (2)培养所筛选出的目标菌株,计算各单菌落周围的“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的比值,比值大小反映了 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筛选出了产几丁质酶的菌株 A。将菌株 A 发酵产生的几丁质酶粗提液加入到盛有马铃薯培养 基的培养皿中,涂布均匀后分别接种 4 种病原真菌,以___________代替几丁质酶粗提液作为对照,结果见 图,几丁质酶粗提液对___________的抑菌效果最强(填入病原菌编号)。推测几丁质酶的抑菌机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几丁质 (2). 微生物的降解能力 (3). 等量的无菌水 (4). d (5). 几丁质是真 菌细胞壁的组成成分,几丁质酶水解了几丁质导致真菌细胞壁不能合成,抑制了真菌的繁殖 【解析】 【分析】 1、要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合成几丁质酶的微生物,应以几丁质为唯一碳源,以淘汰不能产生几丁质酶的真菌 28 达到筛选效果; 2、水解圈是产生几丁质酶的微生物产生相关酶水解几丁质产生的,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越大,说明该菌降 解能力越强。 【详解】(1)筛选过程中,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以几丁质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上只 有可以利用几丁质的真菌可以生存,其他不能利用几丁质的微生物被淘汰而达到筛选的作用。 (2)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可以反应水解能力的大小,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越大,说明该菌降解几丁质能 力越强,反之越弱。 (3)对照组实验应满足单一变量原则,实验组添加几丁质酶,对照组加入不含几丁质酶粗提液的等量的无 菌水,对 4 组实验进行观察比较,d 组水解圈直径/菌落直径最大,即抑制效果最强,几丁质是真菌细胞壁 的组成成分,几丁质酶水解了几丁质导致真菌细胞壁不能合成,抑制了真菌的繁殖。 【点睛】本题考察微生物的筛选,需要联系课本内容,并从题目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作答,题目难度较小。 【选修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2. 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精准剪切、改变任意靶基因的遗传信息,对该研究有突 出贡献的科学家被授予 2020 年诺贝尔化学奖。我国科学家领衔的团队利用 CRISPR/Cas9 等技术,将的人亨 廷顿舞蹈病致病基因(HTT 基因)第 1 外显子(其中含 150 个 CAG 三核苷酸重复序列)“敲入”猪基因组 内,获得了人-猪“镶嵌”HTT 基因,利用胚胎工程技术成功地构建了亨廷顿舞蹈病的动物模型。回答下 列问题: (1)PCR 技术是获得人 HTT 基因常用的方法,制备 PCR 反应体系时,向缓冲溶液中分别加入人 HTT 基 因模板、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及____________等,最后补足 H2O。 (2)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中,SgRNA 是根据靶基因设计的引导 RNA,准确引导 Cas9 切割与 SgRNA 配对的靶基因 DNA 序列,由此可见,Cas9 在功能上属于____________酶。与 CRISPR/Cas9 相比,基因工 程中的限制酶的特性决定了其具有____________的局限性。 (3)在实验过程中,为确认实验猪细胞基因组内是否含有人-猪“镶嵌”HTT 基因,常用的检测手段包括 PCR 技术及____________。 (4)含有“敲入”序列的猪胚胎成纤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通过细胞分裂,数量不断增加,当细胞贴壁生长 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贴满瓶壁的细胞常用____________ 进行消化处理,以便进行传代培养。 (5)将含有“敲入”序列的猪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去核的卵母细胞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此后进行体外胚胎培养并移植到代孕母猪体内,最终获得亨廷顿舞蹈病动物模型。 【答案】 (1). 引物和 Taq 酶 (2). 限制性核酸内切 (3). 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碱基序列 (4). 29 DNA 分子杂交 (5). 接触抑制 (6). 胰蛋白酶 (7). 动物体细胞核移植 【解析】 【分析】 1、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精准剪切、改变任意靶基因的遗传信息,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中,SgRNA 是根据靶基因设计的引导 RNA,准确引导 Cas9 切割与 SgRNA 配对的靶基因 DNA 序列,因此比传统的限制酶具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只要能合成出特定的引导 RNA 就可以切割任何一种 DNA 序列。 2、PCR 技术是获取目的基因的一种技术,需要有基因模板、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以及引物和 Taq 酶等才能进行。 【详解】(1)PCR 技术需要的条件是:基因模板、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以及引物和 Taq 酶等。 (2)Cas9 可以切割与 SgRNA 配对的靶基因 DNA 序列,由此可见,Cas9 在功能上属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与 CRISPR/Cas9 相比,限制酶只能识别和切割特定序列,这一特性决定了其具有作用对象单一的局限性, 即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碱基序列。 (3)在实验过程中,为确认实验猪细胞基因组内是否含有人-猪“镶嵌”HTT 基因,可以通过 PCR 扩增 后,或通过 DNA 分子杂交技术来检测。 (4)当细胞贴壁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接触抑制。贴满瓶壁的细胞常 用胰蛋白酶进行消化处理,以便进行传代培养。 (5)将含有“敲入”序列的猪胚胎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核导入去核的卵母细胞的过程,称为动物体细胞核移 植。 【点睛】本题考查了学生识记 PCR 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的一些基础知识,同时还考查了考生的审题提取有 用信息的能力,并通过综合分析方能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