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39.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章 海底形态和构造
【本章知识框架】
【考试说明要求】
考试要点
具体考试内容要求
海底形态和构造
海底形态度 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
【基础知识梳理】
一.海底形态
(一)洋底基本形态类型:大陆架、大陆坡、海沟、大洋盆地和洋中脊等。
(二)大陆架和大陆坡
大陆架
概念
是大陆向海洋自然缓倾延伸的______地带,水深一般在______米以内。
范围
其宽度从低潮线起向海洋方向延伸到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
特点
具有深度浅、坡度______等特点
大陆坡
概念
是大陆架外缘向深处陡降的倾斜面,水深一般在200—______米
范围
宽度一般为数十千米
(三)岛弧与海沟
是指大陆和海洋盆地之间呈弧形分布的群岛,也叫“岛链”、“弧形列岛”。
岛弧
岛弧和海沟常相伴而生;是地球上______运动最活跃的地带之一,多火山、地震。
海沟
是沿着岛弧和大陆海岸外侧延伸的狭长的深海洼地。其剖面形如“____”字形,且两侧不对称,大洋一侧较平缓,大陆一侧较陡峭。
(四)大洋盆地
概念
简称“洋盆”,指大洋范围内水深4000-6000米的洋区。
是世界大洋中面积最大的地貌单元,占世界海洋面积的____%左右。
特征
洋盆地形起伏较小,地壳活动相对______。
(五)洋中脊
概念
是指大体沿各大洋的中线发育的巨大海底山系。
范围
其延伸长度达数万千米,宽度达1000-2000千米,最宽为5000千米,高出大洋洋底2-4千米。
特征
其地形一般都比较______,起伏较____,规模大,具有______性分布的特征,是地壳中最______的地带。
二.海底扩张理论与板块构造学说
(一)大陆漂移假说
含义
大陆漂移假说是解释地壳______和现代大陆与海洋形成的一种地球______假说,由德国气象学家________提出。
内容
他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是一个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为“__________”或“泛大陆”。围绕泛大陆的海洋叫“泛大洋”,中生代以后,它解体分裂,其碎块——现代的各大陆块逐渐漂移到现在所处的位置。
主要证据
有海岸形态、地质构造、古气候和古生物地理分布等。
发展
其后一度衰落下去,后来古地磁学促使其复兴;其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学说的创立,使人们重新认识了大陆漂移说的价值。
(二)海底扩张理论
理论内容
海底扩张理论认为,洋中脊______裂谷带是地幔物质涌升的出口,涌出的地幔物质冷凝形成新洋底,新洋底推动先期形成的较老的洋底逐渐向两侧______推移,洋底这一形成、推移、扩张、消亡的__________模式被称为海底扩张。
主要证据
①全球性的洋中脊和裂谷带;
②大洋形成的时间很长,但洋底岩石的年龄很轻;
③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的上部结构差异明显,而下部结构却差异甚微;
④海洋地壳热流量平均值与大陆地壳热流量平均值几乎相等。
(三)板块构造学说
理论
背景
地球最上部分为_________和软流层。软流层在缓慢而长期的作用力下,会呈现____或缓慢______的性质。因此,岩石圈可以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做____向运动。
理论
内容
地球上的岩石圈被一系列________带分割成许多大小不等的______板状块体。每一个构造块体就叫岩石圈板块,简称板块。
原动力
驱动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是地幔物质______,它借助岩石圈底部的______力带动上覆板块运动,板块被动地驮伏在对流体上发生大规模的运动。
板块
边界
类型
生长
边界
位于洋底的洋中脊及在其顶部发育的大裂谷产生的新的地壳,是板块相互____的边界,即生长边界。
消亡
边界
老地壳隐没消融或层层堆叠的地方则成为海沟及褶皱山脉,这是板块相互____的边界,即消亡边界。
作用
板块运动及其相互作用导致了目前海陆分布格局、地球表面形态的变化,如全球山脉的形成,地震、火山和构造活动等。
理论特点
板块构造理论集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理论于一体,能够比较合理地解释几乎所有的地质现象,特别是______性的构造特征和形成______。
【疑难突破】
一.海底地形及其形成
(一)海底地形
位置
水深
特点
地形地貌
大陆架
从低潮线起向海洋方向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的地方为止
200米以内
深度浅,坡度缓,光照、营养物质和海洋生物丰富
大陆坡
大陆架向外延伸的部分
200米~4
坡度大
000米
岛弧
大陆与洋盆的过渡地带,也称“岛链”或“弧形列岛”,分布于大陆坡的前缘
弧形分布
太平洋西部岛弧
海沟
岛弧外缘,一般是大陆坡与洋盆的分界线
深度大
马里亚纳海沟
洋盆
海沟与洋中脊之间
地壳活动相对稳定,地形较为平坦
洋中脊
大洋中心
4000米~6 000米
中轴为裂谷,其两侧群峰对峙,内壁陡峻
大西洋“S”形中脊,印度洋“入”字形中脊
(二)海底地形的形成
1.海底扩张说与洋壳的形成
海底地形
用海底扩张说解释形成过程
海底扩张说的内容
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扩张—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
洋中脊
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顶托作用下形成
洋壳
地幔物质从洋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
洋盆
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
2.板块构造学说与海底地形的形成
海底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的解释
板块构造学说部分内容
地球岩石圈由板块构成;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在交接处碰撞,大洋板块因密度较大,位置较低,向大陆板块下俯冲至地幔,洋壳在高温作用下融为岩浆
海沟
板块俯冲带动洋底下倾、陷落形成
岛弧或海岸山脉
大陆板块受挤压上拱,隆起形成
二.海底地形分布规律——学法指导
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类型。
【典型例题精讲】
例1.(2010江苏扬州期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航线经过的板块有太平洋板块、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
(2)航行途中经过的著名渔场是_____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沿这条航线,海洋表层水温逐渐变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同纬度大洋相比,上海附近海区表层盐度较___,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近年来,有关北冰洋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简述这些国家产生竞争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题,图中沿线经过了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第(2)题,日本北海道附近有世界著名的北海道渔场,其成因是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而成。第(3)题,海水温度的变化规律是由赤道向两侧逐渐降低;海水盐度受气候、径流量影响明显。第(4)
题,可从资源、空间、位置等方面分析。
【答案】(1)亚欧 美洲 (2)北海道渔场 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在此交汇 (3)低 纬度渐高,海水受到太阳辐射渐少 低 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大量径流对海水稀释作用强 (4)北冰洋自然资源丰富,特别是石油资源丰富;占有北冰洋领土可以拓展生存的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北冰洋是联系三大洲的捷径,战略地位突出;北冰洋可作为战略缓冲地带,利于加强国防安全等。
例2.(2011江苏百校联考)读我国某岛屿附近的海底地形图(下图,等深线单位:m ) ,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丁四地坡度最大的是________,据此判断该地海底地形为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地海底地形是_________,该地形区蕴藏有丰富的等矿产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受到各国的关注,简述跨海大桥等工程建设中所面临海洋环境的特殊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海底地形跟等深线密切相关,等深线稠密处,即坡度较大处,如海沟或大陆坡;而深度数值则可用于判断具体海底地形,比如稠密且数值大处为海沟,稠密但数值由小到大变化大处为大陆坡,而稀疏处为大陆架浅海。我国岛屿分布于东部海域,此处只有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汇。
【答案】(1)丙(l分)大陆坡(深海沟) 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 (2)大陆架 石油 天然气(3)多变的海洋气象;海水运动(潮汐、波浪、洋流等); 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等。
【课堂训练】
1.(2010浙江金华)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8分)
(1)从成因上看,台湾岛属于 ( )
A.火山岛 B.珊瑚岛 C.沉积岛 D.大陆岛
(2)从海底地貌上看,A地海底属于________。这种海底地形的特点是________,常见的海洋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间资源和旅游资源等。
(3)如果字母A表示台湾海峡,则从板块构造上看,B是______板块,字母C是________板块,字母D是______,C地和D地常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比较丰富的能源资源是________。
(4)目前中日东海油气之争十分激烈,请你从地理学角度、油气田的生成等方面,说一说我国在东海大陆架上开采石油是我国主权范围之内的事。
2.(江苏扬州2010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图1为“我国南海部分海域图”,图2是阳江附近的海水养殖景观。读图和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在广东阳江附近海域的宋代商船,2007年12月被打捞出水。
(1)据图分析,“南海一号”沉船遗址附近的海底地形是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沉船被打捞出水的时期,该海域的洋流流向主要是__________。
(3)阳江与广州附近海水盐度较大的是______,主要原因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香港、澳门填海造陆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填海造陆主要是利用了海洋的_________资源。
(5)近年来,阳江政府限制海水养殖规模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知识梳理】
一.浅水 200 平缓 4000 V 构造 45 稳定 陡峻 大 全球 薄弱
二.运动 物理 魏格纳 联合古陆 海底扩张 板块构造 轴部 扩展 传送带 岩石圈 塑性 流动 侧 构造活动 球面 对流 粘滞 张裂 聚合 全球 机理
【课堂训练】
1.【答案】(1)D(1分)(2)大陆架 坡度小 生物资源 海底矿产资源 化学资源(5分) (3)亚欧 太平洋 海岭 火山 地震 地热(6分)(4)东海油田位于东海大陆架上,是我国领土的自然延伸,东海油田与日本冲绳诸岛之间的海底被冲绳海槽分开;石油是地质年代的有机物质沉积于海底,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过程形成的,而这些沉积物质主要是由河流从中国大陆上带来的;日本的少数海岛与中国大陆不可能对等地平分东海,故东海油田的开发是我国主权范围之内的事。(6分)
【解析】本题考查海底地貌及海洋资源、海洋权益等知识。
2.【答案】(1)大陆架(2分) 水深在200米以内,坡度平缓(2分)(2)向南(或向西南)(2分)
(3)阳江(2分) 广州附近海域有珠江的大量淡水汇入(2分)(4)
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2分) 海洋空间(2分)(5)海水养殖的规模过大,容易造成海水富营养化,产生赤潮现象,危害海洋生态(4分)。
【解析】大陆架一般是指水深小于200米的浅海多,其坡度较缓;12月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受偏北风作用,该海域洋流由东北向西南流(台湾海峡呈东北—西南向);阳江附近没有大的河流,而广州位于珠江口,汇入淡水更多;香港和澳门填海造陆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这属于对海洋空间的利用。养殖规模过大会造成富营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