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63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

  • 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为我国西电东送基本格局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以火电为主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2.我国“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意义是 A.弥补西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 B.加速新疆的经济开发 C.减少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 D.改善西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答案】1.A  2.C ‎【解析】1.甲位于内蒙古东部,煤炭资源丰富;乙位于黄土高原,煤炭资源丰富,都以火电为主。丙、丁两处水能资源丰富,以水电为主。故选A。‎ ‎2.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西电东送能弥补东部地区电力消费的缺口,同时能减少煤炭消费比重,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故选C。‎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主体工程2019年实现汛后通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点解决黄淮海平原缺水问题。读“河南境内调水线路走向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带动沿线经济结构的调整 B.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威胁 C.总干渠沿平原西部山麓分布,居高临下,供水区域广 D.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可自流供水 ‎4.中线工程需要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此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①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土壤盐碱化  ②水库蓄水淹没的土地和耕地增多,移民安置量增大 ‎③库区和库尾泥沙淤积加重  ④诱发滑坡、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  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加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答案】3.B  4.D ‎【解析】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提水输送到京津地区,据图可知,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可自流供水,D正确;总干渠基本经过200米以下区域,即沿平原西部山麓分布,居高临下,供水区域广,C正确;该工程可以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A正确,而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灾害的关键是提高泄洪能力,与该工程无关,B错误。故选B。‎ ‎4.土壤盐碱化是由于地下水位大幅上升引起,①错;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增大调蓄功能,可减轻下游的的洪涝灾害,④错。故选D。‎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关于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 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D.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石油 ‎6.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 ‎②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③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来源:]‎ ‎④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5.C  6.A ‎【解析】5‎ ‎.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华北地区主要的消费能源是煤炭;东部沿海消费能源以火电、水电为主;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资源。故选C。‎ ‎6.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在西部,而消费区在东部,则加强区域能源调配是缓解矛盾的主要措施;另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能减少需求,可缓解供需矛盾。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目前不现实;应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故选A。‎ 滇中引水工程从丽江市石鼓镇上游金沙江右岸取水,沿线经过丽江、昆明、红河等6个州市,终点为红河新坡背。输水总干渠布置隧洞63座,总长607.44千米,占干渠总长的92%。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7—9题。  ‎ ‎7.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不包括 A.充分发挥高差优势,自流引水 B.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质清洁 C.线路短,工程量小 D.水量较大,便于为沿线城镇供水 ‎8.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为滇中地区带来的社会效益表现为 ‎①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 ②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 ‎③有效保障工业生产用水,促进经济发展 ④增加就业机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滇中引水工程采用隧洞输水方式,有利于 ‎①减少水量蒸发  ②增加下渗,回补地下水  ③改善沿线生态环境  ④充分保障供水水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7.C  8.D  9.B ‎【解析】7、滇中引水总干渠如此选线的优势是充分发挥高差优势,自流引水,A对;水源地位于上游,水质清洁,B对;图中线路拐弯,线路较长,工程量增大,C错;水量较大,便于为沿线城市供水,D对。故答案选C项。 ‎ ‎8.引水工程建成运行后,能够改善高原湖泊的生态及水环境状况,是生态效益,①错;有效保障工业生产用水,促进经济发展,是经济效益,③错;可增加沿线少数民族地区供水,可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团结,是社会效益,②对;引水工程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是社会效益,④正确。故选D。‎ 以色列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以干旱缺水著称。为合理配置水资源,以色列修建了著名的北水南调工程,将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沿途设多座水泵站加压。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213米),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415米)。以色列沿海有狭窄平原,中北部为丘陵、裂谷,南部为沙漠,南北长约400千米。据此完成10—12题。‎ ‎10.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地势北高南低 B.需水北少南多 C.河网北密南疏 D.降水北多南少 ‎11.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 A.裂谷众多 B.路程遥远 C.高差悬殊 D.河网密布 ‎12.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 A.死海含盐量上升 B.太巴列湖入湖水量减少 C.北部地区降水量减少 D.南部地区蒸发量加大 ‎【答案】10.D  11.C  12.A ‎【解析】10.以色列北水南调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水北多南少,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D对。以色列地势南高北低,不是调水的原因,A错;需水北少南多是社会经济原因,B错;该地以干旱缺水著称,河网密度南北都很小,C错。故选D。‎ ‎11.以色列北水南调需消耗大量电能,主要原因在于沿途高差悬殊,地势南高北低,设多座水泵站加压,C对。裂谷地带不是沿途消耗电能多的原因,A错;国土南北长约400千米,南北路程较近,B错;河网密度小,D错。故选C。‎ ‎12.起始水源地是以色列东北部的太巴列湖,约旦河自北向南流经该湖,向南注入死海。推测以色列实施北水南调后,会导致流入死海的水量减少,蒸发量不会减少,死海含盐量上升,A对;不影响太巴列湖入湖水量,B错;与北部地区降水量、南部地区蒸发量变化无关,C、D错。故选A。‎ 咸海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水位每年降低20厘米,1987年分成了南咸海和北咸海两片水域,2019年水域面积已萎缩至原来的10%,对此,相关人员提出了多项拯救举措设想,其中“北水南调”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下图为咸海“北水南调”输水线路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20世纪60年代以后,咸海面积迅速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A.流域内气候的大陆性特征减弱 B.咸海水域渔业发展过快 C.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农垦 D.从咸海向里海大量调水 ‎14.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有 ‎①地形崎岖,施工困难  ②穿过板块边界,多地震  ③投资巨大,工期长  ④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除补给咸海水量外,“北水南调”工程带来的影响还有 A.咸海流域作物生长期明显变长 B.西西伯利亚生物多样性增加 C.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 D.中亚地区年降水量急剧减少 ‎【答案】13.C  14.D 15.C ‎【解析】13.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中亚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发展灌溉农业,围垦和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体减少,咸海面积迅速缩小。故选C。‎ ‎14.若实施“北水南调”工程,因水源路途遥远,线路长,投资巨大,工期长,且工程为跨国工程,协调难度大。线路经过区域的地形多为平原;工程没有穿过板块边界,位于板块内部,很少地震。故选D。‎ ‎15.“北水南调”工程可以补给沿途水量,使沿线地区粮食产量明显提高,但对生长期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工程不经过西西伯利亚,不会影响其生物多样性;工程使得中亚地区水量增加,可能会使年降水量有所增长。故选C。‎ 二、综合题 ‎16.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9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 ‎(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南四湖水量增加,使周围地区空气湿度增加,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缓解用水紧张局面;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利于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2)调整工业结构,减少水污染企业比重;完善法律法规,污水达标排放;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改善生产工艺,实行清洁生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解析】(1)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增大,会对周边地区的气候、湖区生态环境、湖区通航以及发展水产养殖业和旅游业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 ‎(2)由材料可知,南四湖沿湖地区的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可能带来严重的水污染问题。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沿湖地区工业发展措施可以从清洁生产、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等方面作答。‎ ‎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9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投入使用。汉江上游是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流域生态环境建设是保障水源地水质安全的关键。上游流域存在着水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除此之外还有经济落后,治污能力差;生态环境脆弱,综合治理任务重;移民安置遗留问题多,解决较困难等一系列问题。中线工程给该地区提出了高标准的环境要求,同时给该地区快速发展带来了机遇。‎ 材料二  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 ‎(1)简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郑州到焦作段走线发生较大弯曲最可能的自然原因。‎ ‎(2)依据材料一分析水源地为保障水质安全应做的工作。‎ ‎【答案】(1)避开山地地形,使水能自流。‎ ‎(2)做好污水处理和达标排放;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做好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封山育林;加强库区的绿化和美化。‎ ‎【解析】(1)主要从地形方面进行分析。‎ ‎(2)水源地为保障水质安全应做的工作应从预防和整治两方面进行思考,可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进行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