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21 M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

  • 5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一 活用“五主”、“五辅”法进行空间定位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读世界两条大河的三角洲略图,回答 1~3 题。 1.关于甲、乙两个三角洲自然地理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地区全年盛行西南风 B.两地区气候形成原因相同 C.两地区的主要河流水量丰富 D.两地区以流水堆积地貌为主 2.关于两三角洲所在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所在地区多洪涝灾害 B.甲所在地区农作物以小麦为主 C.乙所在地区为季风气候 D.乙所在地区常受台风侵扰 3.如果城市 A 利用当地原料发展加工工业,最适宜的工业部门是 ( )。 A.棉纺织工业 B.麻纺织工业 C.水产品加工业 D.电子工业 读世界局部地区图,完成 4~5 题。 4.与①③两地比较,有关②地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流量最大 B.光照最弱 C.气压最低 D.气温最低 5.A 地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下图是沿 110°E 经线地区日平均气温≥10 ℃的积温曲线图。 读图回答 6~7 题。 6.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所跨纬度相同,其中日平均气温≥10 ℃的积温随纬度变化最小的一组是 ( )。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7.图中⑤所示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和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 A.热带,可可豆、水稻 B.亚热带,水稻、油菜 C.暖温带,谷子、棉花 D.中温带,小麦、甜菜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图中曲线为某季节等压线(单位:hPa)。 读图,回答 8~9 题。 8.下列对丙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半岛上湖水盐度最高的月份为 1 月 B.山麓地带以落叶阔 叶林为主 C.山坡上葡萄园随处可见 D.半岛地处板块生长 边界一侧 9.若该季节某科考队从甲地到乙地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地貌考察,此时当地的天气状况是 ( )。 A.低温干燥 B.炎热干燥 C.高温多雨 D.温和多雨 (2013·南京高三调研)读两地区图,完成 10~11 题。 10.关于图上 A、B 两地的自然景观及其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A 地为热带荒漠,终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B 地为温带草原,全年降水稀少 C.A 地为热带雨林,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D.B 地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受季风环流影响 11.关于 a、b 两河段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说法错误的是 ( )。 A.a 河段位于河流中下游,因为中下游流域降水量大,因而水量大 B.b 河段位于河流下游,因为流经干旱、半干旱区,因而水量小 C.a 河段位于热带地区,因而无结冰期 D.b 河段冬季气温在 0 ℃以下,因而冬季结冰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图,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2)描述南回归线以南区域地形的主要特征。 (3)图中 R 区域的两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出现离合变化的现象, 请予以说明。 13.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 箭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造成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东部调出区的河流中下游出现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现象,西部调入区出现 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分析这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专题二 三类常考等值线图的判读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 1~2 题。 1.若在图中 A、B、C、D 四处设立森林火情瞭望台,比较合适的是 ( )。 A.A 处 B.B 处 C.C 处 D.D 处 2.若在图中断崖处设立一个旅游景点,以下几个 选 项 合 适 的 是 ( )。 A.在崖顶设立惊险蹦极 B.在崖底看飞流瀑布 C.在崖顶看云海日出 D.在崖顶和崖底架索道看 瀑布全貌 (2013·湛江模拟)读世界某区域图,图中粗实线为 7 月份气温 10 ℃ 等温线,完成 3~4 题。 3.图中 10 ℃等温线(甲地所在线)纬度最高点位于纬度最低点的是 A.东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西北方 4.10 ℃等温线在甲地附近分布纬度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该海区盛行东北风,降温剧烈 B.该海区海冰融化快,海冰大量吸热,气温降低 C.该海区多热带气旋活动,气温降低 D.该海区有寒流经过,导致气温较低 下图中的虚线是某岛火山喷发后火山灰厚度等值线,a<b<c。读 图完成 5~6 题。 5.该火山喷发时最有可能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下列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终年温和多雨 ②植被具有耐旱特征 ③雨热同期 ④适宜生长柑橘、葡萄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3·天津文综,10)2009 年 4 月 14 日晚,渤海沿岸发生了一次较 强风暴潮。这次风暴潮是由低压系统、向岸风共同引起的,海水涌向陆 地,给沿岸地区造成较大损失。读图,回答第 7 题。 7.据图所示气压分布状况判断,当时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 )。 A.甲 B.乙 C.丙 D.丁 下图表示世界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单位:小时)。读图完成 8~ 9 题。 8.影响甲、乙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正午太阳高度 B.地形 C.大气环流 D.白昼时间 9.关于丙地自然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盆地地形,气候干燥 B.纬度低,降水多 C.纬度低,气温高 D.海拔高,多晴朗天气 安徽省某中学气象兴趣小组,根据亚欧大陆局部地区等压线分布形势图,探究该省秋末冬初天气变化状况。 据此完成 10~11 题。 10.根据上图,学生绘制了四幅安徽省天气要素变化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 )。 11.该气象兴趣小组预报了安徽省未来两天天气状况,其预报结果最可能出现的是 ( )。 A.皖北地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等级较高 B.皖南地区可吸入颗粒物空气污染指数增加 C.皖北地区雨过天晴,农作物易受低温冻害影响 D.江淮地区出现狂风、暴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下图为我国三个不同区域的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8 分) (1)简述图 1 地区河流特征与图 2 地区河段河流特征的差异。 (2)图 2 中 C 地属于________气候,C 区域突出的流域特征是什么?试分析其成因。 (3)图 3 为 B 地区气候统计资料,根据图 3 简述 B 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 13.读非洲南部降水量和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1)图中回归线附近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图中 25℃等温线在沿海和内陆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气温高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图中 25℃等温线在大陆东、西两岸的分布特点有何不 同?气温高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专题三 常见三大类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北京时间 2012 年 6 月 27 日 11 时 47 分,中国“蛟龙”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 纳海沟再次刷新“中国深度”——下潜 7 062 米。结合下图完成 1~2 题。 1.中国“蛟龙”7 000 米海试区表层洋流的流向为 (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仅考虑风与洋流因素的影响,比较图中两条航线的航速。下列说法正确的( )。 A.江阴→海试区的速度较快 B.海试区→青岛的速度较快 C.两条航线速度相同 D.无法比较 3.下图表示 2000 年某种地理事物占全球的比重,该地理事物是 ( )。 A.耕地 B.人口 C.森林 D.水能 解析 读图可知,中国该地理事物占全球的 2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该地理事物表示人口。答案 B 读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的水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图,回答 4~5 题。 4.影响全球水平衡 的根本因素是 ( )。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洋流 D.下垫面 5.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 )。 A.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B.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南纬 55°附近,降水量出现峰值 D.南、北极 地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柏树林等不同植被条件下 土壤空气中 CO2 浓度垂直变化曲线。据此完成 6~7 题。 6.据图分析,为了使当地土壤、岩石不易被溶蚀,最适宜的措施是 ( )。 A.开垦大量土地为耕地 B.积极营造人工草坡 C.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 D.大力保护天然草坡 7.如果当地植被破坏严重,最终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沙化 B.泥石流 C.石漠化 D.滑坡 北京时间 2012 年 6 月 16 日,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 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顺利将三名航天员送上太空。读图完成 8~9 题。 8.“神舟九号”发射时,地球大致位于公转轨道中的________点附近 ( )。 A.① B.② C.③ D.④ 9.与酒泉相比,更节省燃料的发射中心有 ( )。 ①拜科努尔(46°N,63°E)②普列谢茨克(63°N,41°E)③肯尼迪(28°N,81°W)④库鲁(5°14′N,52°46′W)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读西半球某两国国界线处水域纵向剖面图,回答 10~11 题。 10.形成图中水域的地质作用是 ( )。 A.流水的侵蚀作用 B.流水的沉积作用 C.冰川的侵蚀作用 D.内力作用 11.关于图中水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中水域的航运价值低 B.区域内有世界著名的临海型工业区 C.主要靠冰川融水补给 D.为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域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工业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 答(1)~(3)题。(28 分) (1)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主要特点。(8 分) (2)近年来该城市经常受到因燃烧小麦秸秆而造成的雾霾 天气影响,其最容易出现在________月。(5 分) (3)简述工业园区的建成对该地区城市化产生的有利影响。 (15 分) 13.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构成表,完成有关问题。(28 分) 年份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城市人口 (亿) 农村人口 (亿) 城市人口比 重(%) 城市人 口(亿) 农村人 口(亿) 城市人口比 重(%) 1920 1.1 5.6 16.4 1.5 10.7 12.3 1940 3.6 4.8 42.9 1.6 13.6 10.5 1960 4.8 6.1 48.0 3.6 15.6 18.8 1980 7.9 4.4 64.2 6.2 25.9 19.3 2000 11.1 4.4 71.6 20 24.4 45.0 (1)根据表中数据绘出 1920~2000 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的折线图。(10 分) (2)依据资料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异同。(10 分) (3)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出现了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此现象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分) 第一部分 培养学科技能 获取高分途径 专题四 巧攻三类地理计算题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3·贵州五校第二次联考)下图中 Q、P 是晨昏线与纬线交点。读图完成 1~2 题。 1.当 P 点地方时为 5:45 时,Q 点的地方时为 ( )。 A.17:45 B.18:15 C.18:45 D.19:15 2.一年中,Q、P 重合点所处的纬度范围是 ( )。 A.0°~23°26′ B.23°26′~66°34′ C.66°34′~90° D.0°~90°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两地理兴趣小组 3 月 21 日在图示地区宿营。甲、 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800 米。读图,回答 3~4 题。 3.图中⑤地海拔高度可能为 ( )。 A.80 米 B.250 米 C.390 米 D.420 米 4.图中①~④四地中,此日地方时 6 时最可能看到日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下图示意某山地顶峰周边的情况,甲、丁两地气温相同。读图,回答 5~7 题。 5.甲、乙、丙按气温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丙、甲、乙 6.该山地南坡属于( )。 A.阳坡和迎风坡 B.阴坡和背风坡 C.阳坡和背风坡 D.阴坡和迎风坡 7.湖面的海拔最大值可能是 ( )。 A.2 050 m B.2 100 m C.1 990 m D.1 850 m 下图中的甲图是某城市行政边界的划分资料,该区有 3 个行政单元,分别为城西区、城北区和城南区。乙 是同地区都市计划分区与地价的网格式资料,丙是网格代码。人口统计资料显示:城西区 12 000 人、城北区有 19 000 人、城南区有 15 000 人;已知甲都市计划分区人口,依其土地利用类别(商业、住宅、工业),按 3∶5∶2 的比例而定(同一土地利用类别每一方格人口数量相等)。阅读资料回答 8~9 题。 8.在 GIS 软件中将人口资料与甲的行政区图层结合后,转换为乙的网格式资料,则丙中网格代码 1 的人口为 ( ) A.2 500 人 B.3 450 人 C.4 500 人 D.3 000 人 9.某超市决定在城西区设立新分店,只考虑地价和人口数量,则最佳设立地点的网格代码是 ( )。 A.10 B.6 C.13 D.1 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回答 10~11 题。 10.1982 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 )。 A.10% B.20% C.30% D.40% 11.20 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 )。 A.60 年代初期 B.70 年代中期 C.80 年代中期 D.90 年代后期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我国某海滨城市一所学校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实 地考察了学校附近的一座山地。下面是研究小组获得 的有关材料。(28 分) 材料一 研究小组从 M 地出发,如图甲所示。 材料二 在考察过程中,起初空气潮湿,气温每百米下降 0.5 ℃。到某一高度后,空气渐干爽,气温每百米 下降 0.8 ℃,翻过山顶往山下走,气温每百米升高 1 ℃。 材料三 气温与所能容纳水汽的关系如图乙。 (1)计算同一海拔高度 A、B 两地的气温:A.________;B.________。 (10 分) (2)在爬山过程中,在什么高度附近气温的垂直递减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并描述此高度附近的天气差异。(12 分) (3)描述在考察过程中,山坡两侧天气的明显差异。(6 分) 13.图 1 是 1990 年我国东部某城市的环形结构示意图,图 2 是该城市外环区 1990~2000 年的人口数量、城市 人口比重和粮食播种面积等的变化情况图。读图 1、图 2,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1)2000 年,该城市外环区的城市人口数量是________人,人口密度是________人/km2。(8 分) (2)图 1 中,甲处地价高于乙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甲处(双选) ( )。(8 分) A.位置优越 B.环境优美 C.交通便利 D.人口稀疏 (3)十年间该地粮食播种面积约减少________,简述该城市外环区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的原因。(12 分) 部分 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 专题一 地球和地球的运动规律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2 年 7 月 16 日凌晨,“双星伴月”天象出现,金星、木星和月亮在天空 中组成了一幅“乐歪嘴”的笑脸。据此回答 1~3 题。 1.不包含图中天体的天体系统为 ( )。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银河系 D.总星系 2.与地球相比,图中三天体均缺少 ( )。 A.岩石 B.大气 C.液态水 D.阳光 3.当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太阳表面有一个小黑点慢慢滑过,这种天象被称为“金星 凌日”,除金星外,还可能形成“凌日”天文现象的行星是 ( )。 A.火星 B.木星 C.水星 D.天王星 读某地竿影端点日运动轨迹图,回答 4~5 题。 4.图中立竿处(O 点) ( )。 A.位于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 B.位于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 C.位于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顺时针方向移动 D.位于南极圈以内,竿影端点按逆时针方向移动 5.同一日期竿长不变,若 O 点的纬度变高,则( )。 A.OA 变长,OB 变长 B.OA 变长,OB 变短 C.OA 变短,OB 变短 D.OA 变短,OB 变长 小明和小亮于同一天出生在我国的甲、乙两个城市,下图为他们 16 岁生日那天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图。据 此回答 6~8 题。 6.他们的生日最可能为 ( )。 A.3 月 20 日 B.4 月 1 日 C.9 月 15 日 D.10 月 1 日 7.甲城市位于乙城市的 (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8.下图为小明所在学校的两份作息时间表,该校判订冬夏两份不同作息时间表的依据是 ( )。 冬季作息时间表 夏季作息时间表 (自 10 月 1 日起执行) (自 5 月 1 日起执行) 起床 6:30 起床 6:20 早餐 7:10 早餐 7:00 早读 7:50—8:20 …… 早读 7:40—8:10 …… 午餐 12:00 …… 午餐 12:00 …… 晚餐 18:00 …… 晚餐 18:30 …… 就寝 22:30 就寝 22:40 A.气温高低 B.地球自转 C.昼夜长短 D.光照强弱 2013 年 6 月 21 日 7 时 09 分,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读图回答第 9 题。 9.甲、乙、丙、丁四条曲线中表示该日北京太阳视运动路线的是( )。 A.甲曲线 B.乙曲线 C.丙曲线 D.丁曲线 10.下列有关北回归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北回归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年都会缓慢变动的 B.北回归线的纬度数值与黄赤交角度数互余 C.若黄赤交角度数变大,则北回归线向南移动 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11.(2012·安徽高考)右图为安徽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 8:00 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 道树的树荫覆盖)。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 月某日 16:00~16:45 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下图中阴影部分日期与其他地区不同,PQ 为昼夜半球分界线,读 图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M 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N 点的地方时是________。(6 分) (2)下列光照图中最接近图示日期的是________。(4 分) (3)简述该日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4 分) (4)图中 M 点位于 N 点的________方向。该日 M、N 两点中白昼较长的是________点,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 ________点。(6 分) 13.下图为某两日昼半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36 分) (1)请在图中画出太阳的直射光线。(6 分)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6 分) A.甲图中相同高度旗杆的影子①地比②地长 B.乙图中北京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C.从甲图到乙图,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D.两图中①地与③地的经度相同,地方时也相同 (3)描述甲图中北半球昼夜长短的纬度差异。(7 分) (4)写出乙图中北京的日期和时间(北京时间)。(8 分) (5)简述从甲图到乙图的过程中,②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9 分) 专题二 大气的运动规律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在锋面附近,自下而上通过锋区时,出现气温随高度增高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锋面逆温。下图示意 a、b、 c 三个锋面自下而上的气温变化情况。据此回答 1~2 题。 1.锋面逆温出现的原因是 ( )。 A.受地面辐射影响,距地表越近,气温越低 B.冷暖气团交汇,气流运动剧烈 C.锋面的下部是冷气团,上部是暖气团 D.锋面云量较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 锋面的逆温层较厚,对流运动较弱 B.b 锋面的逆温层气温 垂直变化不大 C.c 锋面出现逆温层 D.由地面至三个锋面的下界,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2013·新课标Ⅰ,4)下图为 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 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 3 424 米,距海约 180 千米。读下图,完成第 3 题。 3.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洋流 (2013·江苏地理,25~26)图 1 是 2013 年 5 月 15 日 14:00 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 2 是①、② 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与降水量图。读图回答 4~5 题。(双 选) 4.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 的有 ( )。 A.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B.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 C.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D.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 影响 5.图 2 所示①、②气候类型与图 1 中甲、乙、丙、丁四地气候类型相符的有 ( )。 A.①-甲 B.①-丙 C.②-乙 D.②-丁 右图为焚风示意图。据此回答 6~7 题。 6.关于焚风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可以带来丰富的降水,引发洪涝灾害 B.可能带来大风降温的天气 C.可能会使农作物的成熟期后退 D.可能会使树木的叶片焦枯、土地龟裂,造成严重旱灾 7.根据示意图推测下列哪一地区可能会出现焚风现象 ( )。 A.太行山西麓 B.三江平原 C.藏北高原 D.珠江三角洲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示意图(单位:mm)。 据此回答 8~9 题。 8.该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图示大部分地区为湿润区 B.甲等值线的数值可能为 400 C.该地区南部降水较少,北部降水较多 D.该地区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太平洋 (2013·衡阳联考)读下图,回答 10~11 题。 10.下列关于 M 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M 地位于盆地 ②M 地位于南半球 ③M 地可能位于中纬度地区 ④M 地雨热同期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1.若该区域位于亚欧大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区域可能位于大陆东岸,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B.该区域可能位于大陆西岸,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C.该区域白昼最长时降水量最大 D.该区域内山高谷深,从山麓到山顶有明显的地域分异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2013·安庆模拟)根据材料和图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希望中学地理实验小组对某城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进行观察测算,得到了白天(晴天)6:00 至 18:00 的温 升数据并绘制了图 1、图 2(基准温度取某日平均温度)。 材料一 几种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下垫面 道路(沥青) 混凝土 砖 石 吸收率 0.8~0.95 0.65~0.9 0.6~0.8 0.65~0.8 下垫面 土壤 沙漠 草 水 吸收率 0.6~0.95 0.55~0.85 0.74~0.84 0.9~0.97 材料二 图 1 中小区 1 为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吸收率较高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 0.74;小区 2 为建筑与道路 表面材料吸收率较低的小区,平均吸收率为 0.64。 材料三 图 2 中小区 3 为风速较大的小区,风速为 3 m/s;小区 4 为风速较小的小区,风速为 2.5 m/s。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建筑与道路表面材料的吸收率对小区温升的影响及原因。(10 分) (2)根据材料三分析风速与热岛强度的关系与原因。(8 分) (3)分析该实验小组的研究成果对小区建筑规划和设计有何启发。(10 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 分) 材料一 下图为北极地区的两个著名岛屿和两岛屿西岸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示意图。 材料二 2012 年 7 月 24 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7 月 8 日到 12 日短短 4 天内,A 岛冰盖表 层的融化面积从占整个表层的 40%突增至 97%。 (1)根据两个岛屿西岸城市的气候资料示意图,分析两城市气候的差异及原因。(16 分) (2)分析 B 岛屿的主要气候类型并分析其原因。(8 分) (3)A 岛冰盖大量融化可能对周围地理环境产生哪些影响?(4 分)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3·江苏单科)下图是甘肃省敦煌市地貌类型图。高大的鸣沙山环抱着月牙形洼地,泉水在洼地汇聚形成 月牙泉(见下图右下角照片),素以“千年不干”著名,但近年来日趋干涸,当地政府发出“拯救千年月牙泉” 的呼吁。读图回答 1~2 题。 1.月牙形聚水洼地的成因是 ( )。 A.大湖萎缩而成 B.古河道残遗而成 C.人工挖掘而成 D.风力侵蚀而成 2.泉水日趋干涸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蒸发增强 B.降水变少,雨水补给减少 C.风沙沉积,古河道淤塞 D.地下水补给量不断减少 (2013·重庆文综,3)下图是 47°N 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下图回答第 3 题。 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 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 下图为乌拉尔河水系示意图,①②③为三个水文观测站。读 图回答 4~5 题。 4.下列关于乌拉尔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B.4~5 月径流量大是因为此时降水多 C.补给水源主要是地下水 D.航运价值很大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河流下游水量远大于中游水量 B.②水文站径流量大是因为其以上河段降水多 C.该河流下游地区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 D.③水文站径流量较②水文站小是因为下游地区支流汇入 少,下渗量大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 M、N 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据此完成 6~7 题。 6.观测发现,M、N 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水文站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B.河流流量 7、8 月份最大 C.图示区域沿岸的洋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甲、乙两水文站所在地盛行季风 7.甲、乙两水文站相比,月平均流量甲站明显大于乙站,出现 此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M 河流域气候更为湿润 B.M 河流域降水更为均匀 C.N 河上游修建水库,拦蓄了河水 D.甲观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下图中箭头表示洋流,其中①和②分别表示该海域不同季节的洋 流。读图完成 8~9 题。 8.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洋流①和洋流②同时存在,但是洋流的性质不同 B.洋流②的形成是受信风的影响 C.洋流③是受冬季风的影响而形成的,其存在的季节是冬季 D.洋流①只在冬季存在,洋流②只在夏季存在 9.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洋流②使沿岸地区温度降低,降水减少 B.洋流①和②使该海域形成规模巨大的渔场 C.洋流④使沿岸地区形成荒漠景观 D.洋流④使所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2013·四川绵阳三模)下图为世界某岛屿图,读图,回答 10~11 题。 10.图中洋流属于 ( )。 A.暖流,西南流向东北 B.寒流,西南流向东北 C.暖流,东北流向西南 D.寒流,东北流向西南 11.推断图中城市最冷月与最热月平均气温分别是 ( )。 A.(-19.2℃,22.8℃) B.(-13.6℃,20.6℃) C.(-14.2℃,16.0℃) D.(5.1℃,15.0℃)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结合下图,回答问题。(30 分) (1)请在图中的线段中标上箭头,用以表示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 程。(4 分) (2)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 6 000 米,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 类型。(8 分) (3)如果该地区位于欧洲西部,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8 分) (4)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10 分) 13.(2013·昆明市高三调研)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6 分) (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6 分) (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8 分) (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用“→”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4 分) (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8 分) (4)甲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乙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使渔业资源丰富。 专题四 地壳的运动规律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下图所绘的是有着“海下兵马俑”之称的海下石林。一组组多边形的岩柱 排列整齐,仿佛严阵以待的军列。岩柱垂直于冷切面和地面,岩柱的高度等于 熔岩流的厚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2 题。 1.与该岩石形成有关的是 ( )。 A.地壳运动 B.岩浆活动 C.变质作用 D.流水侵蚀 2.该岩石属于 ( )。 A.a B.b C.c D.d 下图为某岛屿地质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 3~5 题。 3.甲处属于 (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4.乙侧河岸 ( )。 A.形成冲积扇 B.适宜建设港口 C.河流流速较慢 D.多位于河流上游 5.该处矿床最可能是 ( )。 A.大理石 B.天然气 C.煤炭 D.石油 下图为某山地俯视图,读图完成 6~7 题。 6.该山地为 ( )。 A.褶皱山 B.断块山 C.火山 D.背斜山 7.该山地一般分布在( )。 A.大陆边缘 B.地壳坚固地区 C.板块边缘 D.大洋内部 读徐霞客 51~55 岁旅行路线示意图,回答 8~9 题。 8.下图为某一地段的地形剖面图,该剖面图的位置 是( )。 A.宜良—河池 B.长沙—南昌 C.杭州—上海 D.江阴—南昌 9.对上题图中所示地貌形成影响最大的是( )。 A.流水堆积作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溶蚀作用 D.风力堆积作用 在天然条件下,地表物质常常是粗细混杂的。 由于石块和土的导热性能不同,因此冻结速度也各不一样。碎石导热率大,就会先冻结,水就会向石块附近迁 移并在其附近形成冰,水形成冰后体积就会膨胀,使碎石移动,这样粗的物质和细的物质就会产生分离,这种 现象科学家们称之为冻融分选作用,经冻融分选作用,泥土和小的岩屑集中在中间,大的岩块被排挤到周边, 呈多边形或近圆形,好像有人有意将石头摆成一圈,这种地貌叫作石环。读图完成 10~11 题。 10.以下条件和石环地貌的形成无关的是 ( )。 A.地势平坦 B.岩石颗粒均匀 C.有充足的水分 D.气温在零摄氏度上下波动持续时间长 11.以下地区最易出现石环地貌的是( )。 A.青藏高原地区 B.巴西高原 C.南极洲 D.亚马孙平原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0 分) (1)甲地的地质构造属于________,简述该地地貌的成因。(8 分) (2)乙地地貌类型为________,简述该地貌的形成过程。(8 分) (3)简述丙地地貌的形成原因。(6 分) (4)分析丁地区聚落分布集中的原因。(8 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 分) 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 2 154.9 米,壁立千仞,以险 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 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 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 积其中。这里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8 分) (2)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8 分) (3)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0 分) 专题五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规律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下图是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图。读图回答 1~2 题。 1.按图中字母顺序将①地表侵蚀、②地表起伏大、③水土流失、④植被条件差填入,其顺序正确的是( )。 A.③④②①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②④①③ 2.水土流失对内河航运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河流含沙量增大,河道淤积严重 B.河流汇水速度快,水位升高 C.河流落差减小,水流速度减慢 D.河流含沙量增大,水质下降 2013 年 5 月 1 日,一名骑行爱好者从河北出发,骑行至新疆吐鲁番,途中发现景观类型由出发时的森林变 化为草原,后又变化为戈壁、荒漠。据此完成 3~4 题。 3.这种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 A.整体性 B.无规律性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独特性 4.与这种变化相似的是 ( )。 A.从新加坡到北京的变化 B.从莫斯科到共青城(俄罗斯东部城市)的变化 C.从成都到拉萨的变化 D.从伦敦到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首都)的变化 结合下图,完成 5~7 题。 5.关于 A 山地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的差异,叙述正确的有 ( )。 ①都有落叶阔叶林带,因此南北坡差异不大②同一自然带,南坡分布的海拔高,原因是南坡热量比北坡丰富 ③ 南坡垂直自然带数目多,是因为南坡降水比北坡丰富④山麓自然带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南、北坡热量差异明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同一座山,南北两坡的基带却不同,影响基带的因素主要有 ( )。 ①纬度位置 ②山地的海拔 ③海陆位置 ④山麓的海拔 ⑤山坡的坡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7.当地气象资料显示,夏秋季节,甲地附近有夜间多雨的现象。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 ①甲地位于河谷,夏秋季节,河谷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大 ②甲地位于河谷,受外界影响小,空气湿度大,易下沉形成降雨 ③甲地位于河谷,只在夜间盛行东南风, 受地形的抬升产生降雨 ④甲地为河谷地形,夜间多山风,河谷中暖湿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8~9 题。 8.下列关于图中自然带的分布体现的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 )。 A.①—⑤自然带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B.①—⑤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水分 C.①—⑤自然带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热量 D.①和②自然带只在沿海地区存在,向内陆方向最终消失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 水分和热量 9.关于④自然带类型及其在大陆东侧分布纬度比大陆西侧低的原因的叙述,正确的 是 ( )。 A.亚寒带针叶林带 受海陆分布的影响 B.亚寒带针叶林带 受洋流的影响 C.苔原带 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D、苔原带 受洋流的影响 下图示意某探险队在新疆某地形区进行考察时,由南向北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图中数字表示海拔,单位: 米)。读图回答 10~11 题。 10.该探险队沿途所见自然景观的变化体现了 ( )。 A.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地域分异规律 C.由海拔的变化引起的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水平方向上的地域分异规律 11.图中所示自然景观多为荒漠和草原,但在海拔 2 100~3 000 米处却出现了云杉林,这是因为( )。 A.该处位于向阳坡,且是一个洼地,温度高 B.虽位于北坡但由于是迎风坡,多地形雨 C.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D.该处有河流或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2013·浙江五校一模)阅读材料和图,回答下列问题。(30 分) 材料一 沙棘为温带植物,野生的蒙古沙棘亚种主要分布在中、俄、哈、蒙交界处的阿尔泰山及其临近地区, 该区域属于寒温带森林草原区,多年平均降水量 400 mm,平均气温 2 ℃,大于或等于 10 ℃积温 1 500~3 000℃,无霜期 100 天。我国的良种沙棘主要是从蒙古沙棘亚种中选育得来的果实较大的类型。 材料二 根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不同区 域的生态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把沙棘 种植划分为 6 个一级区,它们是:Ⅰ—— 半湿润平原与高原区;Ⅱ——半湿润丘 陵沟壑区;Ⅲ——半干旱风沙草原区; Ⅳ——干旱丘陵沟壑区;Ⅴ——半干旱 丘陵沟壑区;Ⅵ——干旱风沙区。不同 分区,沙棘种植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 如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以保持水土为主 要目的,水热条件配合较好的地区以加 工利用经济沙棘林为主要目的,工矿区 以防止人为水土流失的矿区复垦沙棘生态林为目的,干旱地区以沙棘良种选育和种苗繁殖为主要目的。 (1)根据材料一阐述上图所示地区种植沙棘的原因。(10 分) (2)结合以上材料,说明Ⅵ区 A 地沙棘林种植的发展方向并简述理由。(12 分) (3)分析延安适合修筑窑洞的自然原因。(8 分) 13.(2013·上海地理卷)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26 分) 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 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 (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8 分) (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10 分) (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 4 000 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 说明其原因。(8 分) 第三部分 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 专题一 人口、城市与交通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下图示意 2005 年人口自然变化对比情况。读图回答 1~2 题。 1.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B.发达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C.死亡率是影响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D.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相同 2.与中国相比,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老龄化严重 B.自然灾害频发 C.经济增长缓慢 D.医疗卫生条件差 2012 年 8 月 14 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N0.5》显示,中国城 镇化率首次突破 50%关口,达到了 51.27%;城镇人口达到 6.91 亿,城镇常住人口超过了农村常住人口。结合 我国城市人口数量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回答 3~5 题。 时间(年) 城市人口数量(亿) 城市人口比重(%) 1978 1.72 17.9 1989 2.95 25.7 2001 4.80 37.66 2011 6.91 51.27 3. 有关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978 年处于初期阶段 B.1989 年处于中期阶段 C.2001 年处于后期阶段 D.2011 年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4.通过上面数据可以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人口的数量 ( )。 A.一直在增加 B.一直在减少 C.先增加后减少 D.先减少后增加 5.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数量的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城乡人口的出生率不同 B.城乡人口的死亡率不同 C.城乡直接的经济联系 D.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 下图为某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 6~7 题。 6.三个区域中 ( )。 A.工业污染最严重的是 a B.常住人口最多的是 b C.地价最高的是 c D.商业活动最为繁荣的是 b 7.以下地理事物最有可能位于 a 区域的是( )。 A.大型批发零售市场 B.高级住宅区 C.疗养院 D.中心商务区 下图示意某城市交通、工业区的分布。读图,完成 8~9 题。 8.该城市传统工业区空间形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受地形影响 B.运输方便 C.考虑盛行风向 D.接近居住区 9.该城市新工业区的区位优势在于接近 ( )。 A.高速公路 B.市中心 C.运河 D.机场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 10~11 题。 10.导致图中道路呈环状的主要因素是 ( )。 A.河流长短 B.地势高低 C.气候 D.城镇分布 11.本区石油资源丰富,开采后多用管道输送,其运输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有( )。 ①流沙掩埋、风蚀严重 ②挥发强烈,亏损严重 ③管道易断裂,养护困难 ④地形阻隔,运量有限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 分)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持 续,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人口发展快速步入“后人 口转变时期”。据 2010 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得知,我国 60 岁及以上人口占 13.26%,其中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 8.87%。同 2000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 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 2.93 个百分点,65 岁及以上人口 的比重上升 1.91 个百分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可以说是“未富先老”。 材料二 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有媒体报道:在一些城市,企业出 6 000 元月薪竟招不齐技工,16 万元年薪难聘高级技师。 材料三 下图为 1995 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 (1)从材料三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A 低谷对应的时段是_______________。 B 低谷产 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 分) (2)材料一中提及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模式,该时期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________。“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是指实现了人口________的下降。(9 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应采取什么措施改变这种局面?(8 分) (4)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研究我国人口发展现状,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观点一是继 续实施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观点二则认为应适度放宽人口政策,一对夫 妇可生两个孩子。你同意哪个观点?试说明理由。(7 分) 13.读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图,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1)说出图中“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的主要分布特点(4 分) (2)简述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的主要意义。(10 分) (3)在我国城市化战略中,生态城市建设是主要方向。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提出建设生态城市 的措施。(14 分) 专题二 农业区位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天山北坡精河县的枸杞、焉耆盆地的辣椒、环塔里木盆地的大枣等支撑起新疆的红色特色产业。新疆红 色特色产业的产品因质优价廉而享誉中外。该产业成为新疆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据 此完成 1~3 题。 1.新疆红色产业产品质优的主要原因是 ( )。 A.机械化水平高 B.土壤肥力高 C.人均耕地面积大 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2.新疆红色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的主导因素是 ( )。 A.市场 B.气候 C.地形 D.交通运输 3.制约新疆红色产业生产规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地形 B.水源 C.市场 D.交通运输 安徽省总面积为 13.96 万平方千米,即 1 396 万公顷,下图 是某年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图。读图完成 4~5 题。 4.由安徽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图可以推断,该省主要的地形 类型为( )。 A.山地 B.盆地 C.高原 D.平原 5.安徽省粮食播种面积广,可以一年两熟,且粮食产量大,但 却没有形成典型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市场狭小 B.人口稠密,粮食多用于自给 C.无政策支持 D.机械化水平低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约为 2 193 万(2011 年数据),国土面积为 590 750 平方千米,主要生产稻谷、木薯、 玉米等,粮食基本自给;畜牧业以养牛为主,盛产驼峰牛。结合下图完成 6~8 题。 6.图示国家①地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水稻种植业 D.热带迁移农业 7.从自然环境的角度考虑,下列哪个国家的水稻种植经验更值得 ②地借鉴(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尼西亚 D.泰国 8.图示国家发展高效农业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 )。 A.加大科技投入 B.扩大种植面积 C.增加劳动力投入 D.加大农药使用量 读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 9~11 题。 9.下列有关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在澳大利亚 B.②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在美国 C.③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地区在中国南方 D.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均没有典型分布 10.下列有关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①农业地域类型有利于农民随市场的变化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B.②农业地域类型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大,但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C.③农业地域类型属于传统农业,机械化水平低 D.③农业地域类型的产品可能销往本地城市,也可能远销国外 11.下列四个地区发展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组合合理的是 ( )。 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下面图 1 为华北某地区示意图,图 2 为图中丙村建立的生态农业结构示意图,表格为该地区 1980 年和 2000 年有关统计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时间(年) 耕地面积(万 公顷) 森林覆盖 率(%) 年较差(℃) 年降水量 (mm) 河流含 沙量(%) 人口 (万人) 1980 4 18 33 430 1.5 30 2000 4.4 10 38 370 4.5 35 (1)按照农业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和乙地分别发展了林果业和乳畜业,请你说明其理由。(8 分) (2)结合表格分析本地区环境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10 分) (3)简述丙村建立的生态农业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意义。(10 分)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材料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农业规划“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示意图。 (1) 长江流域主 产 区、华南主 产区应如何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以保证粮食供应安全?(9 分) (2)试分析汾渭平原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区位条件。(9 分) (3)近年来河套地区因土地利用不当产生了土地退化现象,简述其形成过程。(10 分) 专题三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读图,回答 1~3 题。 1.下列因素中对 A 区域工业布局发挥重要作用的有 ( )。 ①原料 ②科学技术 ③交通运输 ④环境因素 ⑤劳动力数量 ⑥劳动力素质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⑥ 2.B 区域以完善的服务体系打造成了世界著名的新工业区代表,下列因素中对该工业区的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A.交通运输 B.工业联系 C.环境因素 D.劳动力数量 3.钢铁工业由 C 区域到 D 区域的布局变化体现了 ( )。 A.原料对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变大 B.市场对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变小 C.现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促进了布局的变化 D.燃料对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变大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不同工业部门具有不同的区位导向。据此回答 4~6 题。 4.下列工厂与其所属工业类型组合正确的是 ( )。 A.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动力导向型 B.啤酒厂、炼铝厂—市场导向型 C.家具厂、炼油厂—原料导向型 D.飞机制造厂、电子芯片厂—技术导向型 5.玫瑰精油是由玫瑰花提炼而成的,大约 6~8 千克玫瑰花才能提取 1 克精油。玫瑰精油生产属于 ( )。 A.市场导向型产业 B.原料导向型产业 C.动力导向型产业 D.技术导向型产业 6.下列组合中工业区位主导因素不同的是 ( )。 A.炼铝厂、铜冶炼厂 B.家具厂、水果罐头厂 C.电脑装配厂、制鞋厂 D.炼油厂、印刷厂 读图,回答 7~8 题。 7.甲、乙两地区都发展了钢铁工业、机械工业和汽车工业,两 地区共同的区位优势有( )。 ①原料丰富②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④掌握世界尖端技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 . 甲 、 乙 两 地 区 在 工 业 发 展 过 程 中 遇 到 的 共 同 问 题 有 ( )。 ①资源枯竭 ②主导产业衰退 ③人口失业 ④环境污染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下列选项中符合 a、b 两图所示工业部门集聚而成的工业地域的分别是( )。 A.鲁尔区和攀枝花 B.班加罗尔和温州鞋城 C.硅谷和大庆 D.鞍山和北京现代汽车城 读下图,完成 10~11 题。 10.在图示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是( )。 A.石油化学工业 B.电子工业 C.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D.海产品加工业 11.为了充分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上题所述工业部门附近可 以布局( )。 A.啤酒厂 B.制鞋厂 C.建筑材料厂 D.电子厂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8 分) 材料一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钢铁生产国,钢铁企业众多。近年来, 钢铁出口量增长较快,所需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等国大 量进口;钢铁企业布局呈现由接近煤炭、铁矿石产地向沿海转移的 趋势。 材料二 下图示意甲、乙、丙三地的位置。20 世纪 70 年代末, 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在甲地建设大型钢铁企业(M 公 司),所需铁矿石依赖进口,但限于港口条件,大型货轮无法直 接停靠,进口的铁矿石部分需在乙地港口转运。近期,M 公司 并购了乙地的钢铁厂,并计划在丙地建立大型钢铁厂。 (1)简述我国在沿海港口建设大型钢铁基地的有利条件。(7 分) (2)M 公司并购乙地的钢铁厂后,炼铁和炼钢在甲地和乙地该如 何分工?为什么?(12 分) (3)说明在丙地建大型钢铁厂相对于甲地应具备的有利区位条件。(9 分) 13.读我国大飞机项目的工业区位示意图和有关材料,回答(1)~(3)题。(28 分)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实施国家 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中大型客机项目的主体, 也是统筹干线飞机和支线飞机发展,实现我 国民用飞机产业化的主要载体。其研发基地 设在上海闵行紫竹科技园,零部件基地设在 临港产业区,而总装基地设在浦东机场附近。 大型客机的产业链很长,可以带动机械制造、 电子、冶金、化工、材料、能源、信息和计 算机等许多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 聚,并带来巨大的产业升级机会。 (1)飞机制造企业属________指向型工业。(5 分) (2)“大飞机”项目的研发、零部件生产和总装基地在上海集聚,该企业基地之间工业联系的类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该项目的工业地域联系提供最强有力支持的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是 ________。(10 分) (3)填表说出影响“大飞机”项目三大基地区位选择的因素,并举例说明。(13 分) “大飞机”项目基地 区位选择的因素 举例说明 研发基地(闵行紫竹科技园) 零部件基地(临港产业区) 总装基地(浦东机场附近) 第四部分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 专题一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读我国某铁路线专用列车车厢简图,回答 1~2 题。 1.根据车厢的设施与装置分析,该铁路线最有可能为 ( )。 A.京广线 B.京哈线 C.陇海线 D.青藏线 2.上述铁路线在建设中多采取“以桥代路”的方式,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为野生动物提供通道 D.缩短运营里程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村镇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 3.下列关于该地居民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居民点呈集中团块状分布 B.大部分居民点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带 C.居民点大多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 D.大部分居民点沿交通干线分布 4.①②③三条公路规划线路中,设计最合理的线路及原因是 ( )。 A.①线路最合理,位于居民点的中间位置 B.②线路最合理,沿等高线分布,线路最短 C.③线路最合理,线路最短,地势最低 D.②线路最合理,地势较平坦,占用的农田最少 下面的 a 图示意某年不同收入国家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和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布情况,b 图示意二氧化 碳浓度与气温变化的关系,c 图示意气温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5~7 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小的多为经济收入高的国家 B.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的多为经济收入低的国家 C.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升高,海平面也升高 D.二氧化碳浓度增高,气温降低,海平面也降低 6.上面三图反映了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是 ( )。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危害 D.冰川运动 7.关于上题反映的环境问题对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三江源湿地面积先增后减 B.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 C.全球淡水资源不断增多 D.南亚各国的粮食产量不断增大 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回答 8~9 题。 8.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会导致 ( )。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经济的持续发展 C.更多的新资源出现 D.自然资源持续提供物质和能量 9.人类对自然资源无节制地开发利用的主要原因有 ( )。 ①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资源 ②人口剧增 ③经济发展的需要 ④人类错误的认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当地时间 2012 年 8 月 19 日,位于南美安第斯山脉的通古拉瓦火山喷发, 距离火山较近的居民已经被紧急疏散。读图回答 10~11 题。 10.该区域多火山的主要原因是 ( )。 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D.位于大西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11.当地有许多农民到火山口附近去种地,主要原因是 ( )。 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洪涝灾害是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8 分) 材料一 今年 7 月以来,在泰国、柬埔寨、老挝和越南等国肆虐的洪灾造成了巨大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其中 灾情最严重的泰国遭遇了 50 年一遇的洪灾,有 25 个省受到洪水威胁,包括首都曼谷在内的 12 个省处于高 度警戒状态,受灾人数超过 240 万人。 材料二 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文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明显,有的河段多发 生洪涝等自然灾害,如下面甲、乙两图所示区域。 (1)读材料一,泰国降水有何特点?泰国洪涝的形成原因有哪些?(12 分) (2)材料二甲图中的A河段和乙图中所示河段多是洪涝多发之地, 试分析两区域洪涝多发的共同原因和不同原因。(10 分) (3)简述治理材料二中河段洪涝灾害分别应采取的措施。(6 分) 13.多年平均径流总量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 要指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1)概括世界水资源分布特点。(6 分) (2)说出大洋洲水资源数量特点,并分析原因。(12 分) (3)南美洲面积小于北美洲,但南美洲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远大于北美洲。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南美洲多年 平均径流总量丰富的主要原因。(10 分) 专题二 人类与地理环境协调发展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3·保定调研)下图为中国部分省区人口承载力分布图。读图完成 1~2 题。 1.下列省级行政区 2000 年粮食可供养人口数量大于实际人口数量的有( )。 ①四川 ②江苏 ③湖南 ④广东 ⑤福建 ⑥广西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④⑤⑥ 2.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A.滑坡、泥石流频发—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 B.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C.土地退化—增大化肥使用量,增强土壤肥力 D.水资源短缺—跨流域调水,补充水资源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八次缔约方大会暨《京都议定书》第八次缔约方会议将于 2012 年 11 月 26 日至 12 月 7 日在卡塔尔和朝鲜举行。据此完成 3~5 题。 3.近年不少国家大力推行绿色经济。下列属于其范畴的是 ( )。 A.巴西热带雨林地区的大力开发 B.古巴大力倡导发展有机农业 C.洞庭湖周边部分地区围湖造田 D.部分渔民在东海休渔期间私自捕鱼 4.1997 年通过的《京都议定书》在 2012 年迎来第一承诺期到期。少数发达国家已表明不支持第二承诺期。这 些国家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 5.下列做法能起到遏制全球变暖作用的是 ( )。 A.将废旧电池送到专门的回收机构 B.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 C.在超市购物自备购物袋 D.出行尽量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垦糖业循环经济模式图。据此回答 6~7 题。 6.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 A.黑龙江 B.新疆 C.山东 D.广西 7.该循环经济模式 ( )。 A.没有产生任何废弃物 B.受市场影响最为显著 C.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D.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开展生产 2012 年 3 月 1 日起,《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北京市民 生活垃圾如果不分类就可能会被多收费。结合下图完成 8~9 题。 8.在北京,城市垃圾正以年均 8%的速度递增。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①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 ②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 ③城市法规的不断完善 ④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回收的意义有( )。 ①改善城市环境 ②抑制臭氧消耗 ③节约自然资源 ④增加耕地面积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13·辽宁六校联考)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下图是“煤变油”工艺流程示 意图。据图回答 10~11 题。 10.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11.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2013·天津模拟)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 分) 材料一 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就是按照不同的水质使用功能、水文条件、排污方式、水质特征划分水质功能 区,监控断面,建立水质管理信息系统。 材料二 下图为华北某地水环境功能分区及垃圾场建设规划图。 (1)据图说明饮用水集中取水口位置分布的特点,并解释其原因。(6 分) (2)规划在甲、乙、丙、丁四处分别选建垃圾填埋场和垃圾发电厂,若建垃圾填埋场宜选________处最合理, 若建垃圾发电厂宜选________处最合理,试分别说明理由。(8 分) (3)简要说明水环境的城市景观功能区的主要作用。(8 分) (4)若图中自然保护区遭受生态破坏,将给河流下游带来哪些影响?(6 分) 13.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8 分) 材料一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目前已查明的 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煤炭、铁、铅锌、铜、钾盐、 钠盐、镁盐等 39 种,其矿产资源占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 的 16.4%。2010 年 3 月 15 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由国家发 展改革委员会和青海省人民政府编制的《青海省柴达木循 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该试验区面积达 25.6 万平方千 米。 材料二 柴达木盆地示意图(图 1)。 材料三 某循环产业生产流程模式图(图 2)。 (1)柴达木盆地降水少的原因是什么?(6 分) (2)材料三中的循环产业生产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什么?(8 分) (3)评价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条件。(6 分) (4)请针对柴达木盆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8 分) 第五部分 区域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专题一 区域特征与区域差异和地理信息技术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读某国简图,完成 1~2 题。 1.下列有关图示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示地区多为平原 B.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 C.城市都分布在石油产地 D.河流众多,水资源充足 2.图中卡维尔盐沼的成因有 ( )。 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海水倒灌 ②山脉阻挡海洋水汽深入,气 候干旱 ③地势四周高中间低 ④多外流河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3·浙江五校联考)下图所示岛屿面积约为 15 万 km2。读图,回 答 3~4 题。 3.关于该岛屿的自然地理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山地、丘陵为主,主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 ②终年受西南 风控制,降水丰富 ③河流短小湍急,落差大,水力丰富 ④西南 部冰川地貌发育显著 ⑤位于板块(张裂)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⑤ 4.该岛屿西侧以畜牧业为主,东侧以种植业为主,形成此种差异的主 要因素是( )。 A.日照时数与地貌 B.地面物质与土壤 C.坡度与人口分布 D.地面坡度与交通 云南省文山市是我国特有名贵中药材——田七的主产地。读图回答 5~7 题。 5.云南省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其原因有 ( )。 ①纬度低,热量充足 ②地表崎岖,垂直差异显著 ③黑土广布,土壤肥 沃 ④开发晚,保护得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文山市虽处在湿润地区,但田七生长期内(3~5 月)却常常缺水,这主要是 因为 ( )。 A.用水量大,入不敷出 B.纬度低,蒸发量大 C.工业化进程快,水源被严重污染 D.降水季节变化大,喀斯特地貌又导致地表水下渗 7.现阶段为了增加田七的附加值,改革落后的生产工艺,应该 ( )。 A.在云南省全境推广田七生产,扩大生产规模 B.加快水利建设,加强技术研发,开发新产品 C.加大初级产品的出口量,以赚取更多的外汇 D.对田七产品进行豪华包装,以增强吸引力 读某国家简图,完成 8~9 题。 8.下列有关该国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全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B.森林茂密,河流纵横 C.动物有随季节变化而大规模迁徙的习惯 D.地势低平 9.图示国家为世界重要的茶叶生产国,其生产茶叶的优势条件是 A.技术先进 B.市场广阔 C.气候适宜 D.土壤肥沃 图中的甲、乙、丙表示“3S”技术,①表示提供定位信息的功能, ②表示反馈信息处理结果的功能,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0~11 题。 10.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用甲技术可以确定在印度洋中被索马里海盗劫持船舶的精确位置 B.运用乙技术可以对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进行动态监测 C.运用丙技术可以分析容易发生泥石流区域的分布情况 D.“嫦娥二号”利用甲技术获取月球表面的信息 11.在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救灾过程中可以利用遥感技术( )。 A.为救援车辆定位、导航 B.提供灾区实时影像资料 C.为救灾车辆设计行车路线 D.确定人口伤亡数量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2013·南通学情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材料一 下图为甲、乙两区域图。 材料二 下表为甲、乙两地区气候资料表。 年平均降水量 年太阳辐射总量 无霜期 甲地区 <30 mm 180~200 千卡/平方厘米 365 天 乙地区 >1 000 mm 100~120 千卡/平方厘米 220~250 天 (1)甲、乙两地区同处在 30°N 附近,气候类型及特征有何差异?试分析其原因。(8 分) (2)甲、乙两地区有共同的经济作物。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与乙地区相比,甲地区种植该经济作物的 优势自然条件和限制性自然条件。(8 分) (3)甲、乙两地区的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存在哪些差异?原因何在?(12 分) 13.(2013·上海地理,36~39)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28 分)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 122 万平方千米。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 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7 分)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7 分) (3)依据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划分,概述南非南端的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7 分) (4)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7 分) 专题二 区域生态、区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2012 年 3 月 19 日至 21 日强沙尘暴天气过程累计影响从新疆到台湾 21 个省(区、市)。图甲是我国沙尘暴移 动路径示意图,图乙是西北某省区部分地方沙尘浓度分布图。读图回答 1~2 题。 1.下列关于沙尘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沙尘主要来自北路和北偏东路的内蒙古高原,西路受高原阻挡没有造成影响 B.春季干旱少雨,天气变暖,气温回升,多大风或强风天气 C.黑河流域调水,恢复湿地,会造成土地沙化、盐碱化等现象 D.沙尘暴发生时沙尘浓度主要与风力大小有关 2.乙图显示,离地面 30 米内 ( )。 A.自西向东沙尘浓度增大 B.自地面向高空沙尘浓度增大 C.兰州随高度增加,沙尘浓度减小 D.民勤同样沙尘浓度的高度多大于其他两地 (2013·太原模考)山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大省,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大省,调整 产业结构势在必行。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开发图。读图完成 3~5 题。 3.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 )。 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 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4.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 )。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 C.不法分子私开矿井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5.山西省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 B.工业结构长期以单一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 C.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过大 D.煤炭质量不高 积极开发低碳清洁的新能源,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我 国风能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 6~7 题。 6.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风能丰歉与海拔呈正相关 B.风能丰歉与纬度呈正相关 C.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 D.风能欠缺区的分布主要与地形因素有关 7.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不包括 ( )。 A.受盛行西风影响 B.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C.受台风影响 D.受地形影响 下图中黑点表示某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图回答 8~9 题。 8.该资源主要分布在 ( )。 A.各大洲沿海地区 B.大气降水较多的地区 C.高纬度或高海拔地区 D.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 9.有关该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对我国东部地区的生产生活影响大 B.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近年来该资源数量有减小趋势 (2013·豫西五校联考)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 成 10~11 题。 10.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影响 B.甲河下游受地形影响,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均受地形影响 D.均受气候影响 11.关于甲、乙两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最合理的是 ( )。 A.甲河上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发展航运、发展种植业等 B.乙河上游重点建设自然保护区、进行梯级开发、发展旅游等 C.甲河下游重点利用水能发电、保护植被、发展畜牧业 D.乙河下游重点开发水能资源、保护水质、发展灌溉农业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 分) 材料一 下面为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甲地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 丙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 和“本地区草原生态问题演变过程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如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 示意图(图 1)和环境演变过程示意图(图 2)。 (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问题。(5 分) (2)10 年来,甲地人们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乙地若修 建水电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6 分)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简述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9 分) (4)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据材料三信息回答:(8 分) 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②运用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 13.西气东输三线工程于 2012 年 10 月 16 日开工,首次引入社会资本和民营资本参与建设,建成后每年可向沿 线市场输送 300 亿立方米天然气。下图为西气东输一、二、三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8 分) (1)西气东输管线支线经青海进入湖广地区的原因是什么?对青海的发展有何意义?(10 分) (2)分析与第一条输气管线相比,第二条输气管线的优点。(8 分) (3)除了从国外进口天然气外,解决我国能源短缺问题的措施还有哪些?(10 分) 专题三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 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完成 1~3 题。 1.图中 A、B、C、D 四处,土壤最肥沃的是 ( )。 A.A 处 B.B 处 C.C 处 D.D 处 2.影响华北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 A.灌溉水源短缺 B.水土流失加剧 C.作物种植结构单一 D.农业经营方式粗放 3.该地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B.增施化肥和农药,提高粮食单产 C.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商品率 D.加强水利建设,确保高产稳产 (2013·湖北三校联考)下图是我国各区域近 30 年平均霾日数月际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 4~5 题。 4.灰霾天气最多发生在 ( )。 A.冬季 B.春季 C.夏季 D.秋季 5.我国灰霾天气东部多、西部少,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势 B.降水 C.城市化水平 D.植被覆盖率 (2013·烟台四校联考)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 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读图回答 6~7 题。 6.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 A.①-日本工业化率 B.②-中国工业化率 C.③-日本城市化率 D.④-中国城市化率 7.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快于日本 B.日本工业生产总值呈现下降趋势 C.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适应 D.日本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 下图是我国中部某省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 8~9 题。 8.下列有关该省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由于农民工向沿海地区流动,第一产业就业比重迅速减小 B.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该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口迅猛增加 C.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幅较大 D.随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三次产业就业比重均明显增大 9.为推动该省经济发展,提高就业水平,应积极发展 ( )。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工业 D.现代服务业 下图为大连市承接产业技术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 10~11 题。 10.大连市将逐渐形成以英特尔项目为核心的、亚洲重要的、国际一流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和亚洲集 成电路集散地。大连市软件产业长足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 A.科学技术发达 B.海陆交通便利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D.位于环渤海经济圈 11.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软件开发企业纷纷落户大连市,在此设立跨国公司和工厂。其主要的自然优势 是 ( )。 A.土地面积广大 B.环境条件优越 C.水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 分) (1)描述图示地区主要地形区的分布状况。(9 分) (2)陕西洛川是我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分析其优越的气候条件,并说出该区发展苹果种植业的环境效益。(10 分) 天津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基地,近年来在传统化工的基础上逐渐向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方向发展。 (3)指出天津化工产业结构的变化,并简述产生这种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9 分) 13.(能力挑战题)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与广东省的经济联系日趋紧密。根据 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28 分) 材料一 湖南省、广东省简图。 材 料二 1978~2008 年投 资、 劳动力及技术进步对湖 南 省工业增长的贡献 (1)湖南省发挥矿产资源优势,应发展的特色工业是什么?但在资源开发利用中容易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什么?(12 分) (2)据材料二,1978~1997 年的 20 年间,对湖南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总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什么?2001 年 以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的是什么?(8 分) (3)根据材料分析湖南、广东两省在重化工业发展过程中,如何扬长避短、加强合作,实现共同发展?(8 分) 第六部分 选修地理 专题一 旅游地理(选修三)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1.(2013·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二模,42)下图是旅游公司为家住武汉的王先生一家国庆“自驾游”而提供的 2 条旅 游线路。请你结合下图与所学知识,为王先生指出①和②两条线路中,哪条线路更有游览价值。(20 分) 2.(2013·沈阳大连二模,4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新华网报道:今年春节期间,京郊顺义焦庄户市级民俗旅游 村的民俗生意红红火火。村内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 北方民居与抗战地道完美结合的建筑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 的国内外游客,为民俗户吸引了丰富的客源。据不完全统计, 年三十到正月十五,该村接待民俗游客达到 1 600 人次,实 现收入突破 13 万元。 根据材料说明京郊民俗旅游生意红火的原因。 3.(2013·陕西三模,42)阅读图文资料,简述广东省大力发展绿道旅游对珠三角区域环境及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 (20 分) 2011 年年底,广东省已建成连接主要风景名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住区的珠三角绿道网约 2 372 千米,沿 绿道骑车或步行旅游正成为广东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4.(2013·济南 4 月巩固性训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古镇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人们旅游的特点地区。下 图为我国江南水乡某古镇旅游景点分布图。 (1)说出古镇旅游资源的特点。(6 分) (2)到该古镇旅游,有同学主张暑假去,有同学主张元旦去,你同意哪种观点?说明理由?(14 分) 5.(2013·吉林 3 月质检,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 分) 武当山位于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境内,主峰天柱峰海拔 1 612 米,属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 900~1 200 毫米,多集中于夏季,常出 现暴雨,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昔日的道教圣地如今已成为人们 旅游观光的好去处。每年农历三月三的武当山庙会都会举办一系列 的融道家文化、武当武术、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民间文化活动。每年 9 月或 10 月,政府都会举办为期 4 天或 1 个月的武当山国际旅游文 化节,扩大了对外宣传,促进了武当山旅游业的发展。 (1)分析春、秋季节是武当山旅游最佳季节的原因。(10 分) (2)河南和陕西都是湖北的邻省,但来武当山的游客数量却相差很 大,试分析原因。(10 分) 专题二 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五)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1.(2013·山东青岛二模,33)下图为西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0 分) (1)描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8 分) (2)推断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并简述其危害。(12 分) 2.(2013·山东青岛质检)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 2012 年 3 月以后,新疆各地气温迅速回升,气象部门及早为各地防御融雪型洪水提供可靠的气象 监测和预报服务,尽量减小灾害损失。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融雪型洪水多发区分布 图。 (1)据图说出我国融雪型洪水多发区的分布特 征。(8 分) (2)请你为新疆受融雪型洪水影响严重的地区 提出灾后恢复的合理化建议。(12 分) 3.(2013·河南六市 5 月,4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 2012 年 2 月 20 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 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 50 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 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材料二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10 分)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处,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的 建议?(10 分) 4.(2013·河北邯郸二模,4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2013 年 3 月 11 日,是日本 9.0 级大地震两周年纪念日,2011 年日本当地时间 14 时 46 分,日本东北部海域 发生里氏 9.0 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新华网莫斯科 2013 年 2 月 14 日电 俄罗斯紧急情部部门 14 日说,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的萨哈(雅库特) 共和国当天发生 7.3 级地震,地震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也没有给当地建筑物造成严重破坏。 (1)试分析日本地震多发的原因。(8 分) (2)分析比较两次地震所造成的灾害损失差异巨大的原因。(12 分) 5.(2013·河南 3 月适应性测试,4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材料一 下图为北京市地形图。 材料二 2012 年 7 月 21 日至 22 日早 8 点左右,图示地区遭 遇 61 年来最大降雨,平均降水量达到 170 毫米;全市受灾 人口 190 万人,损失近百亿元,造成 78 人遇难。 从地形角度分析北京市易遭受洪涝灾害的原因并写出这次 暴雨可能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至少两种)。 专题三 环境保护(选修六)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1.(2012·武汉四月,4)“污水指数”是水质评价的常用指标,“污水指数”越高,说明水污染越严重,水质越差。 读下图,回答问题。(20 分) 描述珠江口水域水污染时空分布规律并从人类活动角度阐述提高珠江入海口水质的措施。 2.(2013·济南 4 月巩固性训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 分) 我国能够直接利用的地下水资源为 2 900 亿立方米/年,全国有近 7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中国地质调查局 的专家指出,全国有 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 60%污染严重。 (1)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并分析过量抽取地下水对地下水污染的影响。(10 分) (2)说明防治地下水污染困难的原因。(10 分) 3.(2013·湖北八校二模,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0 分) 材料一 20 世纪 50 年代初,在中国中 部、南部的亚热带森林和岩石山脉中, 大约有四千只野生华南虎(亦称中国虎)。 目前,华南虎几乎在野外灭绝。2003 年 拯救中国虎基金会先后将四头动物园内 的小华南虎从中国输送到南非老虎谷保 护区进行野化训练。老虎谷保护区的创 建人斯图尔特先生和全莉女士在这里资 助组建起一支国际顶尖野保执行团队, 开始这一项最值得也是最有意义的野生 动物保护事业。 材料二 南非老虎谷保护区位置示意 图。 (1)说出老虎谷保护区选择在南非的优势 条件。(12 分) (2)简述保护华南虎的意义。(8 分)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材料一 大、小兴安岭林区和长白山林区通称东北林区。东北林区是我国主要的森林分布地带和重点林区, 蕴藏着丰富的森林资源。 材料二 整个东北现有林木已比新中国成立之初大大减少。由于毁林速度大于造林速度,森林覆盖率大大减 小,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1)东北林业资源的减少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6 分) (2)东北林区在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方面要实行保护、恢复发展并重的方针,你认为具体应做哪些工作? (14 分) 5.(2013·江苏苏锡常镇 5 月,30D)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世界部分国家垃圾处理方式的比较。 国家 填埋(%) 堆肥(%) 焚烧(%) 回收(%) 美国 63 8 10 19 德国 46 2 36 16 中国 70 20 5 5 材料二 垃圾处理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比较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垃圾处理上的异同。(8 分) (2)评价图示反映的垃圾处理方式。(6 分) (3)提出解决我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合理措施。(6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