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00 KB
  • 2021-05-13 发布

20综合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

  • 1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1 1‎ ‎ ‎ ‎2009年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指导与训练 ‎ ‎ 指导与训练一:灵活转化所学历史知识 一.扩大转化(等同替换)——把课本上学的特殊性知识或具体性知识要会转化为一般性知识。‎ ‎ ①一类重要的历史问题一定要记准一个问题 ‎ ②要学会用熟悉的历史知识推导不熟悉的同类历史知识。用中国古代史知识推测同类问题中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反之亦可;用中国史知识推测同类问题中世界史知识,反之亦可。‎ 例:秦朝统一的原因:‎ ‎1)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2)民族之间、地域之间联系不断加强;‎ ‎3)人民渴望统一;‎ ‎4)秦国变法比较彻底,国富兵强,实力超过其他国家,具备了进行统一战争的条件;‎ ‎5)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嬴政掌权后,广泛搜罗任用外来人才,部署统一全国的战略和策略。‎ 分析统一原因模式:1、经济2、政治3、思想文化4、民族、地区联系5、核心力量6、领导者 练习:‎ ‎1、回答元朝实现大统一的历史原因。‎ ‎ ‎ ‎ ‎ ‎2、归纳海峡两岸统一的有利因素。‎ ‎ ‎ ‎ ‎ ‎3、回答美国建立的原因。‎ ‎ ‎ ‎ ‎ ‎4、谈谈青藏铁路建成的意义。‎ ‎ ‎ ‎ ‎ ‎ ‎ 二、缩小转化(平行替换)——把课本上学的一般性知识或普遍性要会转化为特殊性的具体化知识或区域性知识 ‎ ‎ ①比较两个历史问题的相同点只需抓住一个历史问题 ‎ ②回答区域性问题想全局。‎ 例:今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50周年。请回答党和政府在建国后是如何重视和加强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的?有什么重大意义?‎ ‎ ‎ ‎ ‎ ‎ ‎ ‎ ‎ 三、反向转化(逆向替换)——把课本上学的有关历史知识学会反面想 例:辽宋夏金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大分裂时期,请你分析其分裂原因。‎ ‎ ‎ ‎ ‎ ‎ ‎ 指导与训练二:如何解答材料问答题 ‎ ‎ ‎(一)解题步骤:读、审、答 一、读题:先读问题,带问题通读材料,做到“四读”‎ 读题要求:全读、分层读、多读、针对问题读,领会材料与题意。    ‎ ‎1、找出几则材料的中心或线索;‎ ‎2、画出与提问相关的词和句。‎ ‎3、找出材料与教材内容的结合点。 ‎ ‎4、特别注意引言和出处。‎ 二、审题:“四审”‎ ‎1.问答题的结构。     (1)提示项: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题的思维方式和表述方式。     (2)限定项:指定解答的已知条件,例如:时间、空间、角度、史实、观点、引语等。     (3)中心项:规定解答所依据的内容。它提示答案围绕的中心和落脚点。     (4)求答项:指定解答的“未知”项目。常见的求答词语有原因、经过、结果、性质、特点、意义、影响、相同点、不同点等。还有“哪些”、“如何”、“什么”、“怎样”、“为什么”等,既是求答词,又是提示词。‎ ‎【例】1、概括 洋务派、维新派、新文化运动领袖们“向西方学习”的主要主张、社会实践和各自特点,指出他们在目标追求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这一追求过程中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例】2、依据材料一、二、三、四分析自耕农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中地位及中国封建经济的内在矛盾。‎ ‎ ‎ ‎2.审题:四审    审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审清中心项;   ‎ 第二:审清提示项,确定答题的方式方法; 第三:审清题干的限定项,确定答题时、空、其它限制; 第四:审清求答项,确定答题的内容;‎ ‎ ‎ 三.答题:四化:规范化、条理化、要点化、具体化 第一,规范化 答案形式: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史实选取:准确、典型、全面;   答案内容:核心知识;   答案结构:史实+结论(评论)。‎ 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是解答问题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体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论”是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或观点。史论结合,就是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史实,得出正确的评价或结论,做到材料(史实)和观点相统一。叙述史实是答题的基础,好比“画龙”;简要的分析、评论是答题的灵魂(即考生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犹如“点晴”。答题既要反对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对缺乏史实的泛泛空论。     叙事有序,论证有力:历史问答题各种类型题虽然各有其特征和能力考查的侧重点,但解答时都离不开史实的叙述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评论、论证。叙述史实要有序,或按时间顺序,或按空间顺序,或按逻辑顺序,切忌杂乱无章,颠三倒四。分析史实,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论证某种观点正确与否,要抓住要点、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论证有力。     详略得当,要点全面:试题要求的重点,应该多写详答,将各要点,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点部分就须少写略答,以繁中求简,杂中取精。当试题涉及到很多时,答案的每个要点就要简明扼要;试题要求的内容较少,答案则应相对比较详细具体。     文字准确,条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题时文字表达能力差,语无伦次,词不达意,不会概括,罗罗嗦嗦写了一大篇,不得要领,看不懂他究竟说什么。有些考生采用“多答战术”,不管与题意有关无关,让阅卷老师去“拣破烂儿”。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达上应力求文字准确、简炼。这就要学会提炼和概括。‎ 第二,条理化:写清求答中心词,交代清楚;‎ 第三,要点化:把答案分成多个要点,每个要点前面有数字序号,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使评卷人一目了然。‎ 第四,具体化:要尽可能使用课本上的规范化语言、标准化说法,少使用大而空,不着边际的话,紧扣题目要求,紧抓课本说法上的关键词、关键句子。‎ ‎ ‎ 练习一. (20分)根据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 材料一 ‎ ‎ ‎ 材料二 1153年,金迁都燕京。据史书记载,在迁都前后,朝臣曾有激烈争论。反对迁都者提出,“上都之地,我国旺气,况是根本,何可弃之”。赞同迁都者的理由则是,“上京僻在一隅,转漕艰而民不便,唯燕京乃天地之中”;“燕都地处雄要……局庸、古北、松亭、榆林等关,东西千里,山峻相连,近在都畿,易于据守”;“燕京地广土坚,人物蕃息,乃礼义之所”;“本朝与辽室异,辽之基业根本在山北……我本朝皇业根本在山南之燕”。1151年,有司据阴阳五行学说来规划燕都的布局。金帝完颜亮言:“国家吉凶,在德不在地。使桀纣居之,虽卜善地何益?使尧舜居之,何用卜为?”迁都二十多年后,“女真人寝忘旧风”,“燕饮音乐,皆习汉风。”(摘自《金大国志》等)‎ ‎(1)指出1141年南宋与金“绍兴和议”所确定的双方界线。(4分)‎ ‎ ‎ ‎ ‎ ‎ ‎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16分)‎ ‎ ‎ ‎ ‎ ‎ ‎ ‎ ‎ ‎ ‎ ‎76.解析:(1)本问考查的是考生识图的能力及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依据所给地图作答即可。‎ ‎(2)解答原因时注意对材料的分析,可从燕京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以及上京在统治方面的弊端等方面作答。‎ 解答影响时可从对社会发展、民族融合以及迁都之后对北京地区的影响、对以后历代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76.答案要点:(1)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 ‎(2)原因:上京地处偏僻,不便实行统治;燕京地区是战略要地;利于控制全境,便于南下攻宋;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文明程度较高。‎ 影响:促进民族融合,加快社会文明和多民族国家发展进程;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发展,为此后历代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 练习二.(10分)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宋史》‎ 材料二 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张改造者数千百事,……其议论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 (也称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则农时不夺,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则货贿通流,而国用饶矣。‎ ‎——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三 (王安石 )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四 (司马光 )请更张新法 ,日:“……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①北宋“积贫”原 因 ,除材料一中涉及的以外,还有重要一项是什么?(1分 )‎ ‎②王安石变法针对“积贫”采取的措施 ,除材料二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两“事”?依据材料二,概括王安石变法取得的成效。(4分 )‎ ‎③依据材料三,材料四,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 因。(2分)‎ ‎④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 。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3分 )‎ ‎77.答案要点:(共10分)‎ ‎①冗官。‎ ‎②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人大为增加。‎ ‎③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 ‎④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 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 ‎ ‎ ‎ ‎ ‎ ‎ 指导与训练三:原因、影响分析与评价 ‎(一)原因分析方法指导 一、命题用语解释:‎ ‎1、背景要素:原因类 ‎1)根本原因:指在导致历史事件发生的各种原因中,起决定作用,影响全局并处于支配地位的必然性的原因。一般从历史事件的本质的深层次的因素去分析,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阶级本性、内因等方面。‎ ‎2)直接原因:又称近因。‎ ‎3)主要原因:在各种原因中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针对次要原因而言。‎ ‎4)主观原因:属于自我意识方面的原因,即人为的因素 ‎5)客观原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在因素 ‎ ‎ ‎2、背景要素:目的和条件类 ‎1)、目的、根本目的、直接目的、主要目的:实质上也是原因,只是在语气上表现得较为直接、较为主观些,也是主观条件。可参照原因来分析。‎ ‎2)、条件:也可分为根本条件、主要条件、次要条件、内部条件、外部条件。‎ 二、几种常见的历史原因分析方法 1、根本原因 ‎1)、政治层面的根本原因从经济层面入手 ‎2)、生产关系层面的从生产力入手 ‎3)、上层建筑层面的从经济基础入手 ‎4)、社会意识层面的从社会存在入手 ‎5)、一切历史事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从内因入手 ‎2、具体原因 例:1、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 ‎1) 生产力因素 ‎2)生产关系因素 ‎3)上层建筑因素 ‎4)对外关系和民族关系(交流)‎ ‎5)社会环境因素 ‎6)地理条件因素 例:2、分析中国古代发展的原因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民族关系 ‎4)、对外关系 ‎5)、前代的基础 例:3、分析实现国家统一的原因 ‎1)、经济因素 ‎ ‎2)、政治因素 ‎3)、思想文化 ‎4)、民族、地区关系 ‎5)、核心力量 ‎6)、领导者素质 例:4、分析改革成败的主要原因 ‎1)、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2)、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4)、看国际环境 ‎5)、看改革者的素质 例:5、分析反侵略战争胜利的原因 ‎1)、看性质 ‎2)、看领导 ‎3)、看斗争主体 ‎4)、看其它因素 例:6、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 ‎1)、经济因素:经济是否发展繁荣,生产工具是否有新的发明;‎ ‎2)、政治因素: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 ‎3)、文化政策因素:统治者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发展;‎ ‎4)、社会环境因素: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5)、文化交往因素:民族间、中外间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因素。‎ ‎6)、文化的连续性 ‎7)、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和智慧 ‎ ‎ ‎(二)影响分析方法指导 ‎1、一分为二辩证分析: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积极意义、消极意义);‎ ‎2、对古代史历史事件:一般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关系五方面分析影响。‎ ‎3、对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事件:国内影响: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影响;‎ 国际影响。‎ ‎4、对世界近现代史历史事件:对本国政治、经济的影响;或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影响;‎ 对他国的影响;‎ 对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的影响。‎ ‎ ‎ ‎(三)评价人物、事件方法指导 ‎1、评价要素 ‎1)性质:是指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特点、根本属性。‎ ‎2)实质:即本质,是历史事件不易改变的阶级性和社会性质。‎ ‎3)特点: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4)意义:指事物的价值和作用。包括作用、影响、经验、教训 ‎2、评价标准:生产力标准 ‎3、评价方法:1)辩证评价,两点论,重点论;‎ ‎2)按时间分时期评价:前期、后期。‎ ‎ ‎ ‎(四)历史地图、图片、图表型题目解题指导 ‎1、据史读图,把教材文字叙述中涉及地理分布的内容落实到地图上,准确地再认再现其空间位置。‎ ‎2、据图说史,根据地图复述教材内容,借此检查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以图释文即利用地图,对教材文字内容进行诠释和说明。‎ ‎4、以图补文,充实教材的文字叙述,启发思维 ‎ ‎ 图片:借助图片研究事物的特征、规律、或联系。‎ 第一步:审。一审图有几个要素和几层含义;二审注,注是对图的补充或解释;三审问寻找答题的方向。‎ 第二步:比。即对图片的内容或横或纵向比较、分析、找出规律。‎ 第三步:联。注意图与图的联系,图与教材的联系。‎ 第四步:答。答案来源于课本和材料。‎ ‎ ‎ 表格:借助数字信息,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灵活运用、逻辑推理能力 第一步:看。一看时间、空间;二看反映的问题;三看提示语。‎ 第二步:分析比较。分析比较表格上下左右数值的变化,分段找规律或反映的现象,进而分析其原因。‎ 第三步:联系。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与课本知识相联系,体会材料的喻意。‎ 第四步:答。综合判断,简明答题。‎ ‎ ‎ ‎(五)小论文题解题指导 这一题型的测试功能主要是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历史阐释、文字表达等综合能力。论文题有的属于大跨度、高概括的叙述型,有的属于小切口、深挖掘的分析型,还有比较、评述等。‎ 无论什么样的论文题,首先必须正确审题,找到主干,抓住关键字词,弄清限制条件,明确论述项目和对象。‎ 对叙述型强调进行系统的归纳并得出正确结论;‎ 对分析型要注意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特点、性质、作用、结果、教训等;‎ 对比较型则应先弄清题目的比项,而后将比项双方的史实进行归类、提炼、分析,得出结论;‎ 对评述型的解答,应该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并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叙述和评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先叙后评,也可夹叙夹评,评从述出。‎ 除此,在写作时,必须紧紧围绕历史学科的特点:“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切忌空发议论。‎ ‎ ‎ 例:1.(2007上海历史)材料分析论证题(共30分) ‎ ‎“1860年代的诞生”‎ 从中外历史的进程来看,19世纪60年代具有重要的地位。那是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资本主义”、“工人阶级”、“工程师”、“民族”、“自强”等词汇的出现和频繁使用就是最好的证明。‎ ‎ 面对那个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其中一位政治家这样写道:‎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 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试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 ‎1.在撰写小论文之前,先简略叙述19世纪60年代所发生的重要史实。(6分)‎ ‎2.以“1860年代的诞生”为题,撰写一篇历史小论文。可选择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不同角度,也可围绕某一中心、某一事件等展开论述。(24分)‎ 注意:‎ ‎1.论文须围绕主题展开 ‎2.论点应由材料支持 ‎ 3.论述要层次分明 ‎4.叙述要清晰连贯 ‎5.文字要通顺流畅 ‎ ‎ 指导与训练四:认识启示题 命题特征:‎ 启示是指从历史中所总结出来的可供后人借鉴、少走弯路的认识。‎ 通常用: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说明了什么、认识、对策为提示语。要求学生对某一特定历史问题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一般放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用来检测学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识水平、历史感悟能力。‎ ‎1、“启示”一般由“经验教训”而来,因此,回答“启示”,就答“经验与教训”。‎ ‎2、谈“认识”,有如下几情况:‎ ‎(1)对问题的总体掌握,实际就是对教材知识、所给材料的高度概括;‎ ‎(2)对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评价,对这类“认识”教材中往往有现成答案可以利用,作答时要先想一下教材中的相关评述,然后再依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进行适当的补充;‎ ‎(3)由某一具体问题,谈对某一类问题的看法;‎ ‎(4)通过历史问题对相关的现实问题作出预测;‎ ‎(5)经验教训、启示。‎ 答题技巧:‎ ‎(1)对前面几问答案进行总结,分为“好”“坏”两方面。“好”的即是经验,“坏”就是教训。‎ ‎(2)提炼上一步所归纳的内容。对相近或属于同一理论体系的整理合并,并上升到理性高度。‎ ‎(3)结论指向现实,优先考虑与现实联系最密切的内容,不就事论事,要有理论指导意义。‎ ‎(4)表达时应用正面语言,把“坏”的正过来说。如人民公社化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过高,脱离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作答时我们应说:“应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5)思维开放:一个历史事件是由于多个因素共同造就,因此,启示可从多角度回答,如原因、条件、时间、人物、影响等,只要合情合理,均可得分。‎ 注意事项:‎ ‎(1)对问题的总体把握,一般可从原因、内容(过程)、影响(意义)等几大方面入手。这种认识一定要抓住主干与本质,不能把概括当成缩写。‎ ‎(2)对问题的分析评价,只需亮明观点,不要展开分析。‎ ‎(3)由具体问题谈一类问题的看法,其宗旨是要说明问题的重要性(由原因与影响入手)、应对方法(从过程、内容入手)等。‎ ‎(4)通过问题对现实作出预测,要从原因、影响入手,同时还要密切联系现实,得出与现实相关报道一致的结论。‎ 认识启示题,一般与前面几个设问联系密切,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一问答案与前面答案的协调,‎ 例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589年,利玛窦移居韶州,开始使用知识传教法。在此结识了儒生瞿太素,并翻译欧几里德《几何学》……他接受瞿太素的建议,儒冠儒服,以学者面目宣传西方科学知识……1601年时,利玛窦到北京,得到万历皇帝的赏识,赐留北京传教。……(此后)教士们口说汉语,身着儒服,每个人还有中国名字……1601年时,中国内地已有250个天主教徒。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 材料二 汤若望是明末清初中国耶稣会教区的主持人。其精通天文、历法、兵器制造等,1644年被顺治帝授以钦天监监正的职位。1660年杨光先上告汤若望等传教士阴谋不轨,并攻击《明宪历》(清当时使用《明宪历》等西方历法),汤若望、南怀仁等教士被捕入狱。1668‎ 年康熙帝亲自处理此案,他让杨光先与南怀仁同时当众测试天象,南怀仁无误,杨光先则误差不断,于是……复用《明宪历》。主张“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的杨光先被革职。 ——《中国对外关系史讲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利玛窦传教方式的特点。(4分)‎ ‎ ‎ ‎(2)据材料二评述杨光先对外来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6分)据此分析中西文化冲突的实质。(2分)‎ ‎ ‎ ‎ ‎ ‎(3)从以上材料所述中,你对外来先进科学技术传播的过程,有何认识?(6分)‎ ‎ ‎ ‎ ‎ ‎ ‎ 参考答案:‎ ‎(1)特点:首先在社会上层传播;采用知识传教法适应中国习俗。‎ ‎(2)基本态度及评价:极力排斥外来先进文化;反对中外文化交流;是盲目排外的思想。实质是: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碰撞。‎ ‎(3)认识:西方人当时在中国传播先进科学技术只是作为传播宗教的一种手段;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传播遇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守旧意识的抵制,传播非常艰难(充分利用材料,与第②问作答);先进文化及科学技术的广泛传播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由具体现象,上升到理性认识)‎ 讲解:认识的前两点实际就是对材料一、二的概括提炼,只有在对材料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得出。第三点,是认识的难点,但这一点十分必要,因为,我们得认识的目的,就是用以指导现实中的实践活动,只有通过由具体到一般的理性认识,才能起到这一作用。当今,科学技术的传播虽然不会遇到如明清时期一样的情况,但是现实中仍有阻碍科学技术推广与发展因素,也是不可否认的。‎ 提高水平靠实战,给你几题练一练:‎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孙春阳是宁波人,万历中弃儒经商,在苏州吴趋坊北口开一小铺,后来规模日大,闻名四方,一直到清中叶,仍很兴旺发达。“其店规之严,选制之精,合郡无有也。”它的管理办法;很像州县衙门,“亦有六房,曰南北货房、海货房、腌腊房、酱货房、蜜饯房、蜡烛房。售者由柜上给钱取一票,自往各房发货,而管总者掌其纲,一日一小结,一年一大结。”……它的商业信誉极好,明亡以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材料二 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卖的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肚中塞沙,在猪肉、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或家谱,胡要价格等等,伪字随处可见。这股歪风,在经济发达、商业文化最耀眼的苏州、杭州,反而有“大风吹倒梧桐树”‎ 之势,恰恰充分表明了这一点。人们形容杭州的不少商品弄虚作假的是“杭州风,一把葱,花簇簇,里头空”。 ‎ ‎ ——摘自《明清史散论》‎ ‎ 材料三 苏州风俗,全是一团虚哗,只就那拳头大一座丘山,便有许多作怪……即使开着几扉板门,卖些杂货,或是吃食,远远望去……倒也热闹齐整。仔细看来……都是有名无实的。一半是骗外路的客料,一半是哄孩子的东西。 ——摘自《豆棚闲话》‎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哪一历史现象?孙春阳的店铺兴旺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 ‎ ‎(2)材料二、三说明明朝苏州的商品经济存在哪些问题?‎ ‎ ‎ ‎(3)谈谈你对以上两种经济现象的认识。‎ ‎ ‎ ‎2.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积累率是24.2%;1958年到1960年三年,积累率分别达到33.9%、43.9%、39.6%。从1957年到 1960年,重工业增长2.3倍。工业内部钢铁生产挤占大量能源、原料和交通运输,使其他部门无法正常生产。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 材料二 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生产状况 产量 时间 粮食产量 比上一年减少 ‎1958年 ‎4000亿斤 ‎ ‎ ‎1959年 ‎3400亿斤 ‎600亿斤 ‎1960年 ‎2870亿斤 ‎530亿斤 ‎1961年 ‎2950亿斤 ‎ ‎ ‎ ‎ ‎ ‎ ‎ ‎ ‎ ‎ ‎ ‎ ‎ ‎ ‎ ‎ ‎ ‎ ‎ 材料三 1962年工农业生产简表 ‎ ‎ 农业总产值 粮 棉 工业总产值 钢 煤 原计划(百分数)‎ 比上年增长8.5%‎ ‎3216亿斤 ‎2200万担 比上年增长5.7%‎ ‎670万吨 ‎2亿吨 实验达到百分数 比上年增长 ‎11.6%‎ ‎3400亿斤 ‎2400万担 比上年增长5.7%‎ ‎720万吨 ‎2.17亿吨 ‎ ‎ ‎ ‎ ‎ ‎ ‎ ‎ ‎ ‎ ‎ ‎ 请回答:‎ ‎(1)对比材料一、材料二,国民经济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 ‎ ‎(2)根据材料三,国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现象?其原因何在? ‎ ‎ ‎ ‎(3)根据上述材料,你认为在经济建设上应注意哪些问题?‎ ‎ ‎ ‎ ‎ ‎3.阅读下列有关美国经济崛起的材料;‎ 材料一 美国东靠大西洋,南靠大西洋的墨西哥湾,西靠太平洋,北面还靠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与大西洋相通的五大湖。美国的北部、东部、南部,都能通过大西洋直接与西欧主要工业国家通航。1904年,美国以强权在巴拿马地峡开始开凿巴拿马运河,不仅使美国的太平洋海岸与大西洋海岸的船舶往来有了最近的航道,而且使美国东西部都能与太平洋沿岸或大西洋沿岸的国家地区,建立起了海上运输航程最短的直接往来。‎ 材料二 按照德国发动大战的主要原因——抢占殖民地,重新瓜分世界,美国有可能立即卷入大战争夺重新瓜分世界利益,因为当时英国拥有225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法国拥有l060万平方公里,德国只有290万平方公里。而美国的殖民地更少,由于殖民地基本上被英、法两国所霸占,美国海外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的投资市场总共约有50亿美元,仅为英国的十分之一,法国的六分之一,也只有德国的九分之二。应该说发动大战攫取殖民利益的驱动力,美国不会比德国弱,然而,1914年8月4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声明:美国政府将保持中立,直到战争结束。战争开始后的两年半,美国的确保持着未直接参战的“中立”。‎ 这种保持“中立”的选择,使美国处于更主动更有利的地位,应该说是美国在国际争端和经济竞争中的一种巨大成功。‎ 材料三 美国这个新兴的工业国家,充分抓住英、法等国过早地偏离工业经济发展为主的道路,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形成本国积累资金和大量吸收国外资金,高速发展工业生产,壮大工业经济实力的发展路子,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如1860年到1890年的30年时间内,美国工业生产就增长了6倍。1890年,美国工业产值达94.98亿美元,英国为42.63亿美元,德国为33.57亿美元,法国只有29亿美元。资本输入的债务国——美国的工业产值,比资本输出国的英、法两国工业产值的总和71.63亿美元还多23.35亿美元,这为美国进入20世纪以后。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成为国际金融资本的集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打下了工业经济深厚的基础。‎ 总之,从“英国时代”到“美国世界”的跨越,是国际竞争的必然结果。‎ ‎ 以上材料均引自熊承忠等著《大循环》‎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二分析,从世界范围看,当时帝国主义国家间的主要矛盾有何新的发展趋向?为什么?‎ ‎ ‎ ‎ ‎ ‎(2)19世纪晚期,美国与英法两国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有何不同?产生了什么不同后果?‎ ‎(3)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归纳出美国经济崛起的原因与条件。(不得摘抄材料原句)‎ ‎ ‎ ‎(4)从“英国时代”到“美国世纪”大跨越的必然性,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 ‎ ‎4.阅读下列三幅战争形势图:‎ ‎ ‎ ‎ ‎ ‎ ‎ ‎ ‎ ‎ ‎ ‎ ‎ ‎ ‎ ‎ ‎ 请回答:‎ ‎(1)结合三幅地图,概括近代以来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战争的主要特点。‎ ‎ ‎ ‎(2)前两次战争都是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而太平洋战争则以日本的失败而宣告结束。试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 ‎ ‎ ‎2005年日俄战争结束100周年,日本以各种形式庆祝战争的胜利;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束60周年,日本首相小泉不顾亚洲各国的反对,继续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 ‎(3)以上事实反映和说明了什么。‎ ‎ ‎ ‎(4)从以上相关情况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 ‎ ‎ ‎ 训练题参考答案 ‎ 1.(1)明朝苏州商品经济发展。孙春阳是儒家知识分子,有文化;管理方法严格;注重商品质量,选料和制作精细;商业信誉极好。‎ ‎ (2)掺假、造假、弄虚作假,有名无实、骗取客商钱财。‎ ‎ (3)违法经营假冒伪劣商品,不仅坑害别人,自己也丧失信誉。商人也必须有文化修养,注重商品质量,遵守商业道德,恪守信誉,合法经营,才能保持商业长盛不衰,持续发展。‎ ‎2.(1)国民经济比重严重失调,其中重工业畸形发展,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原因是当时“左”的错误仍在发展,再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农业生产的极大破坏。‎ ‎(2)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工农业产值都有所提高,尤以农业产值提高幅度更大。原因是中央努力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召开七千人大会等。‎ ‎(3)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发展关系,使国民经济保持高效的、持续的发展。‎ ‎3.(1)英美矛盾即将成为帝国主义国家间最主要的矛盾。英国占有广大殖民地而经济实力衰退,美国经济实力强大但占有殖民地最少,两者之间的争夺不可避免。‎ ‎(2)英法走向资本输出为主的道路;美国则走上高速发展工业的路子。英法经济发展缓慢下来;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 ‎(3)优越的地理条件:一战中“中立”政策的成功,高速发展工业。‎ ‎(4)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发展经济,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二要把握机遇,灵活处理国际关系中的重大问题;三要大量积累和吸收资金,大力发展工业生产等。‎ ‎4.(1)特点:由大陆扩张向南方海洋发展;有既定侵略国策;对外侵略战争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对手越来越强;都由日本首先挑起,不宣而战。‎ ‎(2)胜因:日本发动战争蓄谋已久;日本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发展;日本海军力量强大;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清政府的腐败落后及沙俄农奴制的残余、国力相对落后。‎ 败因:中国结成了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日本发动战争的侵略性及力量的相对弱小。‎ ‎(3)当今日本国内极右翼势力沉渣泛起和军国主义复活。‎ ‎(4)认识:爱国意识与民族团结是维护民族尊严、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条件;国际联合是遏制国际邪恶政治势力的坚强保障;任何国家都要走和平发展之路;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 ‎ ‎ 启示举例须熟记:‎ ‎(1)中国古代夏、商、西周灭亡的启示:‎ ‎①统治者必须勤政爱民,‎ ‎②缓和社会矛盾,才能长治久安。‎ ‎(2)历史上选拔人才给我们的经验或启示:‎ ‎①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②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 ‎③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 ‎④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 ‎⑤应树立尊重知识和人才的正确观念。‎ ‎(3)中国古代改革的启示:‎ ‎①改革是历史发展的要求和产物;‎ ‎②改革是促进国家强盛的重要手段,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动力之一;‎ ‎③改革要有远见卓识、坚决彻底、善于用人;‎ ‎④改革措施要符合客观实际、行之有效;‎ ‎⑤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是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 ‎⑥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必将遭到守旧势力、既得利益者的反对,充满着尖锐甚至是血腥的斗争。‎ ‎(4)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给我们的启示:‎ ‎①开放有利于进步,闭关导致落后;‎ ‎②以独立自主,平等互利为原则进行外交;‎ ‎③与各国保持平等团结,但坚决反击侵略;‎ ‎④坚持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 ‎(5)辛亥革命的历史启示:‎ ‎①必须要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②反封建必须与反帝有机结合,二者缺一不可;‎ ‎③必须要有一个坚强、正确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④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以联合和发动农民参加革命发展;‎ ‎⑤必须建立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 ‎⑥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⑥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 ‎ ‎(6)中共开辟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启示:‎ ‎①必须从实际和国情出发来确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②要学习外国经验但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 ‎③毛泽东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出路;‎ ‎④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都为此作出了重要贡献。‎ ‎(7)对三次科技革命中中国落伍的认识:‎ ‎①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 ‎②要科教兴国;‎ ‎③国家独立,社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 ‎④一个民族要不断进取,改革开放,才能缩短差距,迎头赶上。”‎ ‎(8)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得与失的启示:‎ ‎①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订方针政策;‎ ‎②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正确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 ‎③社会主义建设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地进行;‎ ‎④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 ‎⑤国民经济必须按比例发展,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⑥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⑧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⑨必须发扬民主,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⑩必须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必须健全党纪和社会主义法制,加强民主化、法制化建设。‎ ‎(9)二战给人类的启示:‎ ‎①和平来之不易;‎ ‎②人民是胜利之本;‎ ‎③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联合;‎ ‎④居安思危,防止悲剧重演等。‎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东欧各国改革的失败对我国的改革的借鉴之处:‎ ‎①要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反对一切外来势力的干扰;‎ ‎②从各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 ‎③发挥市场、计划等经济手段的作用;‎ ‎④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改善党群关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解析:本题旨在了解考生对历史过程的分析、评判能力,驾驭、运用史实和史料的能力以及历史叙述与论述的能力。本题可以选取一个视角:也可进行综合性的阐述。‎ ‎1.本题每卷应至少由三人评阅,各人独立打分,以所得平均分为最终得分(有小数出现则4舍5入);如果任何两人给出的分值之差等于或大于阈值,应由中心组重新评阅。‎ ‎ 第一部分:‎ ‎ (1)史实:史实完整。‎ ‎ (2)叙述:清晰连贯。‎ ‎ 第二部分:‎ ‎ (1)主题:能够依据材料和要求提炼鲜明主题。‎ ‎ (2)观点:观点突出。‎ ‎ (3)史实:所引史实典型而充分。‎ ‎ (4)论述:论据与论证充分。‎ ‎ (5)文字:文字通顺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