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4.00 KB
  • 2021-05-13 发布

无锡世纪荣达高考复读学校第一学期第三次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无锡世纪荣达高考复读学校 2006-2007 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卷 时间:120 分钟 分值:150 分 命题人:陈斌 2006 年 10 月 16 日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66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 66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 国而是战胜国”。你认为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 ) A 战争赔款太少 B 外国商品滞销 C 清政府的抵制 D 鸦片仍然不能输入 2、“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这首曾在安徽芜糊地区流传歌 谣反映的史实是 ( ) A 北伐战争时期安徽的农民斗争 B 鄂豫皖根据地的土地革命 C 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D 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 3、《天朝田亩制度》直接反映了中国农民的 ( ) A 基督教思想 B 大同思想 C 平均主义思想 D 民主思想 4、天京变乱后太平天国能再次打破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主要是因为( ) A、实行了平等的外交政策避免了外国的干涉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政府被打败 C、洪秀全大胆提拔年轻将领,组建新的领导核心 D、颁布了新的革命纲领 5、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一流价格,二流设备,三流产品”的不平衡现象的原因是( ) A 缺少资金 B 缺乏现代化的投资方式 C 劳动力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 D 技术力量薄弱,设备和技术严重依赖进口 6、近代前期,在列强侵华过程中同一时期被迫开放的城市是 ( ) A.上海、南京 B.镇江、苏州 C.苏州、杭州 D.上海、杭州 7、依据本图所反映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下面关于甲午中日战争后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的 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台湾各族人民都加入到了反割台斗争的行列中 B 台湾军民组织义军英勇抗击日本侵略 C 清政府对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进行了大力支援 D 台湾最终全部沦陷,但是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 8、戊戌变法对于我国近代教育发展的贡献是: ( ) A. 首创了近代科技教育 B. 废除了八股取士 C. 开始组织留学教育 D. 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9、中国第一次拒绝了由几个帝国主义国家操纵制定的和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凡尔赛条约》 D《九国公约》 10、参加过辛亥革命的老人吴玉章曾经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 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 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 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B 帝国主义扶植袁世凯 C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 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11、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A、总统 B、议会 C、内阁 D、全体国民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其根本目的是( ) A.限制袁世凯的权力 B.摧毁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 C 否定君主专制制度 D.保护民族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 13、近代前期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趋势是( ) A、政治上日益半殖民地化,经济上日益半封建化 B、封建秩序日益解体,政治经济文化日益近代化 C、逐步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 D、中外发动势力由对抗到勾结 14、右图主要反映了: A 中华民国的人事任免是向社会公开的 B 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成果 C 北洋政府反对帝国主义的决心 D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皆因此三人外交活动不力 15、下列人物中,促使 20 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是 A 洪秀全 B 陈独秀 C 孙中山 D 毛泽东 16、下列关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表述正确的是 A.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三民主义 B.共产党加入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合作 C.合作后逐步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D.合作的最大成果是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17、下列关于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头 20 年先进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的分析和评论,不 正确的是 ( ) 國 內 專 電 ◎ 免 曹 ( 汝 霖 ) 令 已 下 ◎ 曹 陸 章 皆 免 職 曹 並 辭 去 交 通 銀 行 總 理 避 往 湯 山 ◎ 免 章 ( 宗 祥 ) 命 令 頃 亦 蓋 印 ◎ 曹 陸 即 日 罷 免民 國 八 年 六 月 十 日 A.相继经历了由“走英日道路”到“走美法道路”再到“以俄为师”的过程 B.先后实践或主张了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社会主义思想等政治方案 C.先进的中国人已经探索出以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 D.反映出先进的中国人在寻求救国救民道路时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18、国民党“一大”后,革命统一战线得以建立的首要前提是( ) A、中共认识到统一战线建立的必要性 B、当时国共两党的革命对象和革命任务相同 C、国民党是孙中山领导的政党 D、孙中山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9、1927 年“八七”会议上,中共提出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 ) A.这表明中共决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 B.主要是为了配合夺取大城市的武装起义 C.这是毛泽东人民战争路线的正确反映 D.是中共独立开创夺取革命胜利道路的开端 20、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经受了两次严重失败的痛苦考验,这两次严重失败是( ) A.二七惨案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红军长征 C.二七惨案和红军长征 D.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21、20 世纪 30 年代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曾令焚毁一切有关中国历史的书籍,其主要意 图在于 ( ) A.制造思想混乱 B.消除中国传统史学的封建因素 C.制造文化混乱 D.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志 22、遵义会议就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第五次“围剿”损失惨重的主要原因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多数与会者认为是由于 ( ) A、敌我力量对比悬殊 B、红军尚无作战方针 C、军事指挥严重失误 D、敌军采用碉堡战术 23、这是 1935 年 12 月 9 日北平学生示威游行时,清华大 学女生陆瑾向被阻于西直门外的燕京、清华等校学生讲话 的照片,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她的演讲内容可能包括:① 反对华北自治②要求蒋介石政府在抗战结束后实现真正 的和平③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④打 倒日本帝国主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4、抗日战争时期,有人分析共产党军队的作战方针时说:“今日红军(指改编成的八路军 和新四军)在决战问题上不起任何作用,而有一种自己的拿手好戏,但这种拿手好戏一定 能起决定作用,这就是真正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这段话的含义是( ) A、污蔑八路军和新四军借抗战之机壮大自己的实力 B、指明了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战略战术原则 C、在大反攻阶段限制八路军和新四军的作战行动 D、贬低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抗战中的作用 25、八路军总部的一道战役预备令中指出:“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国内困难增长……投降 危险亦随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创立显著的战绩, 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兴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 ……” 预备令发出之后,我军开展 的军事行动是: A.平型关战役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反扫荡”斗争 26、第二次国共合作得以长期维持的主要经验是 A.以民族大义为重,对国民党反共摩擦予以理解 B.党外合作,保持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绝对领导地位 C.在统一战线中坚持以斗争求团结 D.维护国民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地位 27、毛泽东曾对一个外国来访同志说过:“ 1927 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 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长征胜利完成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开辟了井冈山的革命道路 28、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 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A.千里跃进大别山 B.百万雄师过长江 C.挺进大西南 D.发动三大战役 29、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扭转战争态势的关键举措是 A.建立第二条战线 B.挺进中原 C.进行三大战役 D.发动渡江战役 30、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迁往北平。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 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这句话的意思主要是( ) ①、避免农民战争中的流寇主义 ②、克服农民阶级的私有观念③、防止产生骄傲麻痹思 想 ④、防止干部中出现享乐腐化作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1、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胜的客观因素是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 C.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开展 D.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 32、解放战争时期报刊上的文章有人用了下列标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 1947 年下 半年战局状况的? A“宜将乘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33、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诗中写道:“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 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前提是( ) A、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B、军民鱼水情 C、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D、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 答题卷: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66 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 84 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 3 题、42 分) 34、阅读下列材料(12 分) 材料一:《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要求清政府改革新政,总税务司赫德向清政府提出: 要“认真改革方是最好的办法”,并且煞费苦心写了一份《更新节略》,……拟出了具休 “更新”的方案和措施。清政府表示:“敝国现力行新政,正期图报各大国之惠于后日……”。 -—摘自徐风晨、赵矢元《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新政”的一部分措施,是以缓和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为目的,……如废科 举、设学校、派留学生、裁冗员、设立商部(1903 年 9 月)、颁布保护民族工业的一些办 法。“新政”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练兵筹饷。……无论是中央、地方,每项“新政”都是 以加重旧捐税或另增新捐税来充经费,其中以练兵款项为最大。各省陆续招练新军的结果 就是一些新军阀的产生。……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势力最大,成为新军阀的最有势 力者。…当时清政府中枢力量日益衰微,…北京新成立的外务部、练兵处等机构实际都在 袁世凯掌握之中。 ——摘自剪伯 赞的《中国历史纲要》 请回答: ①、从以上材料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实施“新政”的动机是什么?(4 分) ②、根据以上材料谈谈对清末“新政”的认识。(8 分) 35、阅读下列材料(13 分) 材料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人数统计表 第一种统计方法 第二种统计方法 第三种统计方法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统计数 据:最初六周屠杀 20 万以上 南京军事法庭统计数据:集体 屠杀 28 案,屠杀人数 19 万余 人 根据埋尸记录:慈善团体 埋尸 18.5 万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档 案》统计数据:毁尸灭迹 15 万多具 零散屠杀 858 案,经慈善机构 埋尸 15 万余具 日军埋尸、毁尸 15 万 伪政府和个人埋尸 4 万 总数不低于 35 万 总数不低于 34 万 总数不低于 37 万 材料二:2005 年是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 68 周年和抗日战争胜利 60 周年。南京师大附 中历史组老师带领同学到长江沿岸的集体屠杀地点进行了考察与祭扫。中山码头、煤炭港、 草鞋峡、燕子矶等地的纪念碑,记载着我们民族刻骨铭心的历史。但纪念碑的周边环境较 差,或脏乱,或狭小,或碑前汽车飞驰,很不安全,这些,都不方便凭吊。而且,从草鞋 峡到燕子矶的江边道路,被江边采沙船和货车超载破坏。燕子矶附近的三台洞、二台洞景 区又脏又乱,道路拥挤。 请回答:(1)南京大屠杀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遇难同胞最少有多少人? (2 分) (2)面对日军侵略,中国人民是怎样团结抗战、同仇敌忾的?(4 分) (3)在八年抗战中,国共两党分别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4 分) (4)根据材料,你认为在遇难同胞遗址的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 (2 分)请你提出一条宝贵建议。(1 分) 36、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7 分) 材料一:就整个来说,没有一个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的中国,不可能发展工业。…… 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 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840 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一百零五年的历史, 特别是国民党当政以来的十八年的历史,清楚地把这个要点告诉了中国人民。一个不是贫 弱的而是富强的中国,是和一个不是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而是独立的,不是半封建的而是自 由的、民主的,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中国,相联接的。在一个半殖民地的、半封建的、 分裂的中国里,要想发展工业,建设国防,福利人民,求得国家的富强,多少年来多少人 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 ━━ 毛泽东《论联合政 府》 材料二: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 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如无巩固的经济作它的基础,如无进步的比较现实发达得多的农业,如无大规模的在全国 经济比重上占极大优势的工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交通、贸易、金融等事业作它的基础,是 不能巩固的。 ━━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材料三“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西柏坡是我们党进入北京、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 挥所,党中央和毛泽东京同志在这里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1949 年 3 月 5 日 到 13 日,我们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这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 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 ━━ 胡锦涛同志 2002 年 12 月 6 日在西柏坡发表讲 话 请回答:①、材料一中,揭示了中国近代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概括起 来是哪两个方面?请以史实说明为什么“多少年来多少人做过这种梦,但是一概幻灭了”? (6 分) ②、材料三中,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是为了完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什么目标? 完成得怎样?西柏坡之前,我们党的“农村指挥所”还有哪里?是怎样建立的?(6 分) ③、材料二阐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材料三中,为什么说“七届二中全会是我扪党在中国 革命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的一次极其重要的会议”?(5 分) 三、问答题(共 3 题、42 分) 37、民主政治是近代中国人民所追求的理想,请指出孙中山、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不同理 解,并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12 分) 38、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根据革命任务和革命形势,不断加强自身建设。结合史 实回答下列问题:①、分别概括中共二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在党的建设方面各有何侧 重点?(6 分) 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党建方面与以前相比有何不同?(2 分)为什么?(4 分) 39、史学家认为:“一个政权的覆灭大都首先由于内部原因,而政治上的反动是决定性因素。” 试结合 1937—1949 年国民党的统治政策及其结果,论证上述观点。(18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B C C C D C C D C C D C B B C D C 题号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答案 B B D D C B B C C D A B C D B A 34、参考答案:①、缓和阶级矛盾,取悦帝国主义,增加税收,巩固清王朝的统治。(4 分)②、从主观 上看,新政是清朝充当帝国主义侵华工具、阻止民主革命思潮发展、延续封建统治的举措;客观上便利了 中国近代经济文化发展并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创造了某些条件。但也导致军阀的形成,削弱了清政府的统 治力量,为后来的军阀混战和社会动荡埋下祸根。(8 分) 35.①1937 年 12 月 13 日;30 万。(2 分) ②组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各民族人民共同抗战、爱国华侨的援助(4 分) ③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会战,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计划;坚持抗战到底,抵制了投降的威险,为 抗战胜利创造了条件。共产党:建立敌后战场,在抗战初期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后期成为抗日战争的 主战场,为抗战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任答两点得 4 分) ④问题:道路、交通、环境等。(任答两点得 2 分) 建议: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 分)。 36、17 分:①、中国近代要解决的问题即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实现近代化, 争取社会进步,人民幸福,国家富强。史实: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运动、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资产阶级 的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等,虽然取得过重大的成果,但最终都失败了。原因:不能处理好二者之间的 关系,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和科学理论的指导。(6 分) ②、目标:争取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获得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完成:通过决战,基本消灭了国 民党军队的主力,东北、华北和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为解放长江以南地区奠定了基础。农村指挥所: 陕北延安。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打开了。陕甘宁边区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 中枢和总后方,延安是中共中央所在地。(6 分) ③、问题:革命和建设的关系:革命胜利后应抓紧搞经济建设;经济对巩固新政权的重要性;革命胜利后 中国人民的任务。重要会议:当时中国革命处于全国胜利的前夜。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将由通过武装 斗争夺取政权转向掌握全国政权、领导人民建设国家,我们党的工作重心将由农村转向城市。这次会议规 定了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告,告诫全党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解决了革命胜利以后,中国由新民主 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5 分) 37、12 分: 不同理解:孙中山认为民主就是民主共和(3 分);毛泽东认为民主就是人民民主专政。(3 分) 形成原因: 孙中山接受美国的民主共和思想(3 分);毛泽东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3 分)。 说 明:学生若答出西方民主思想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内容都可以酌情给分.教师评 卷应灵活把握。 38、12 分:①、中共二大是纲领建设,遵义会议侧重组织、军事建设,中共七大侧重指导思想建设(6 分) ②、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特别强调了党的工作作风的建设(2 分)。原因: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在全国取得 胜利,中共也特成为执政党,中国将要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4 分) 39、18 分:1937—1949 年国民党的统治政策印证了“一个政权的覆灭大都首先由于内部原因,而政治 上的反动是决定性因素。”这个论点的正确性。(3 分)1937 年—1945 年,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关系上召 开五届五中全会,积极反共; 军事上消极抗战; 政治上加强独裁统治; 经济上疯狂掠夺,维护四大家 族统治;(史实略)(8 分) 1945—1949 年,解放战争时期,积极准备内战,欺骗民意,假和平;发动全面内战;政治孤立失 去民心;军队厌战,贪官横行,蒋桂分化,美援断绝。(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