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8.5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化学新人教考前易错题专题训练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中的常考问题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易错题专题训练: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1.我国重点城市近年来已发布“空气质量日报”。下列物质中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硫通入品红溶液,溶液变无色 ②淀粉溶液遇单质碘,溶液变蓝色 ③由2Fe+3Cl2===2FeCl3,推测:2Fe+3I2===2FeI3 ④I2溶于CCl4中,推测Cl2溶于NaOH溶液中 ⑤在一定条件下,浓H2SO4与硅、二氧化硅均不反应 ⑥工艺师利用盐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3.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B.将SO2和Cl2按等物质的量比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很快褪色 C.NO2与H2O反应的过程中,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的个数比为2∶1‎ 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 ‎4.“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耗大是该方法的一大缺点 B.整个过程中,只有二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蒸发结晶、过滤 D.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 ‎5.下列陈述Ⅰ、Ⅱ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A SO2有漂白性 SO2可使溴水褪色 B SiO2有导电性 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 C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 浓硫酸可用于干燥H2和CO D Fe3+有氧化性 FeCl3溶液可用于回收废旧电路板中的铜 ‎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因为NH3·H2O是弱碱,所以不能用氨水与FeCl3溶液反应制取Fe(OH)3‎ B.向FeI2溶液中通入少量Cl2,再滴加少量CCl4,振荡、静置,下层液体为紫色 C.向一定体积的热浓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铁粉,生成的气体能被烧碱溶液完全吸收 7‎ D.将SO2气体通入溴水,欲检验是否有SO生成,可向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 ‎7.某同学为探究“NO2能否支持燃烧”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几组实验,实验记录及结论如下,其中正确的是(  )。‎ 编号 制取气体(下列反应产生的混合气体)‎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①‎ 在烧瓶中加热适量浓HNO3‎ ‎4HNO34NO2↑+O2↑+2H2O↑‎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条不复燃,火星熄灭 NO2不支持燃烧 ‎②‎ 加热AgNO3固体 ‎2AgNO32NO2↑+O2↑+2Ag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条复燃 NO2支持燃烧 ‎③‎ 加热Cu(NO3)2固体2Cu(NO3)24NO2↑+O2↑+2CuO 充满红棕色气体,木条复燃 NO2支持燃烧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③‎ ‎8.如下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实验 序号 甲针筒内物质 乙针筒内物质 甲针筒的现象 ‎1‎ ‎10 mL FeSO4溶液 ‎10 mL NH3‎ 生成白色沉淀,后变色 ‎2‎ ‎20 mL H2S ‎10 mL SO2‎ 续表 ‎3‎ ‎30 mL NO2(主要)‎ ‎10 mL H2O(l)‎ 剩有无色气体,活塞自动向内压缩 ‎4‎ ‎15 mL Cl2‎ ‎40 mL NH3‎ 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________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甲针筒内的现象是:有________生成,活塞____移动(填“向外”“向内”或“不”)。‎ 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的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通入________溶液中。‎ ‎ (3)实验3中,甲中的30 mL气体是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那么甲中最后剩余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写出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4)实验4中,已知:3Cl2+2NH3===N2+6HCl。甲针筒除活塞有移动、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_,最后针筒内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 mL。‎ ‎9.A、B、C、D、E、F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无色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A、B、C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 ‎①A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为空气中的主要成分;B、E是有毒气体,它们的分子均由同周期元素原子构成。‎ ‎②B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③F是形成酸雨的一种有害气体,有刺激性气味。‎ 回答下列问题。(1)C的电子式是________。‎ ‎(2)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和E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把一定量的A通入水中,测得溶液的pH=12,则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浓度为________;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________(填序号)。‎ a.Na+ NO Fe2+ Cl- b.Ag+ Mg2+ Ca2+ NO c.Al3+ K+ AlO Cl- d.CO Na+ K+ NO ‎(5)简述实验室验证F存在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甲组同学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实验中,Ⅱ中的试纸变蓝,Ⅳ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则Ⅲ中的试剂为________;Ⅳ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Ⅴ中的试剂为________。‎ ‎(3)乙组同学进行同样实验,但装置连接顺序为Ⅰ—Ⅲ—Ⅳ—Ⅱ—Ⅴ—Ⅵ,此时Ⅱ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 ‎(4)经上述反应,2.5 g化合物A理论上可 得0.56 L(标准状况)M,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7‎ ‎11.(15分)(最新预测)亚硝酰氯(NOCl)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可由NO与Cl2在通常条件下反应得到(NO2与Cl2反应可得硝酰氯)。亚硝酰氯的熔点为-64.5 ℃,沸点为-5.5 ℃,并且遇水蒸气分解成氮的氧化物和氯化氢。‎ 某小组同学按如下流程制备亚硝酰氯(“→”表气流方向,G为尾气处理装置),实验时,先通入Cl2,待E中U形管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缓缓通入NO。‎ 依据上述信息,请回答。‎ ‎(1)实验室制备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硝酰氯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先通入Cl2,待E中U形管内充满黄绿色气体时,再缓缓通入NO”,此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答案 ‎1.C ‎2.C [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变无色,①正确;单质碘遇淀粉溶液变蓝色,②正确;碘的氧化性较其他卤素弱,与变价金属铁反应生成FeI2而不是FeI3,③错误;I2溶于CCl4中,属物理变化,Cl2溶于NaOH溶液中,属化学变化,二者原理不同,④错误;硅、二氧化硅一般不与酸(除HF外)发生反应,⑤正确;石英的主要成分为SiO2,SiO2+4HF===SiF4↑+2H2O,一般用氢氟酸雕刻石英制作艺术品,⑥错误。]‎ ‎3.C [A应为将浓H2SO4注入水中才正确;B因SO2+Cl2+2H2O===H2SO4+2HCl,则不再具有漂白性,品红不褪色;C项2O2~2HO3和O2~O,故C项正确;D项正确操作应先加稀盐酸看有无沉淀和气体,若有沉淀则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D项错误。]‎ ‎4.C [A项,该方法中高温反应炉分离出CO2,需要消耗较多能量;B项,整个过程中NaOH和CaO均可循环利用;C项,从捕捉室中得到的溶液中含有大量的NaHCO3,加入CaO后生成CaCO3和NaOH,通过过滤的方法即可分离;D项,捕捉到的CO2可与H2反应制备甲醇:CO2+3H2CH3OH+H2O。]‎ ‎5.D [A项,SO2的漂白性是SO2与有色物质结合的缘故,SO2使溴水褪色是SO2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结果,A错;B项,SiO2不导电,B错;C项,浓H2SO4可干燥气体,是因为它有吸水性,与氧化性无关,C错;D项,Fe3+有氧化性,与Cu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故D正确。]‎ ‎6.B [氨水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OH)3沉淀;C反应中的铁足量,硫酸逐渐变稀,生成的气体中含有SO2和H2,H2不能被烧碱溶液吸收;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会生成H2SO4,检验SO不能滴加Ba(NO3)2溶液,因为NO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能将SO氧化为SO,会干扰SO的检验。]‎ ‎7.D [①中使火星熄灭可能是反应产生的水蒸气或溶液中蒸发出的水蒸气所致;②中氧气体积分数大于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木条复燃可能是因为氧气含量高引起的,不能说明NO2支持燃烧;③中氧气含量与空气中氧气含量相等,木条在空气中不复燃而在③中复燃,说明NO2支持燃烧。]‎ 7‎ ‎8.解析 在(2)中实验2发生的反应为:2H2S+SO2===3S+2H2O,两者反应有单质硫生成,同时气体几乎完全消失。在(3)中随着NO2与水不断反应,N2O4会逐渐转化为NO2并最终完全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在(4)中有白烟产生是因为过量的NH3与HCl反应生成了NH4Cl,最终针筒里的气体只有N2。‎ 答案 (1)红褐 4Fe(OH)2+O2+2H2O===4Fe(OH)3‎ ‎(2)黄色固体 向内 NaOH(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NO 3NO2+H2O===2HNO3+NO ‎(4)黄绿色变为无色 5‎ ‎9.解析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为NH3,NH3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4NH3+5O24NO+6H2O,而NO能继续氧化,又B、E由同周期元素原子形成的有毒气体,则为CO、NO,根据实验描述B为NO,E为CO,2NO+2CON2+2CO2,F为SO2,N2+O22NO,据此回答问题。‎ ‎(1)C为N2,其分子中存在N≡N,由此书写电子式。‎ ‎(2)A→B即为NH3→NO,为NH3的催化氧化,需要催化剂和高温。‎ ‎(3)B为NO,E为CO,根据其产物为C(N2),则NO表现氧化性,CO表现还原性生成CO2。‎ ‎(4)NH3溶于水成NH3·H2O,其溶液中H+均由H2O电离产生,则c(H+)=cH2O(H+)=cH2O(OH-)=1.0×10-12 mol·L-1,由于Fe2++2NH3·H2O===Fe(OH)2↓+2NH,Ag++NH3·H2O===AgOH↓+NH,Al3++3AlO+6H2O===4Al(OH)3↓,确定d为正确选项。‎ ‎(5)F为SO2,其检验方法是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为了区别与其他漂白性物质的干扰,所以还需将无色溶液加热后红色恢复来确认SO2。‎ 答案 (1)N⋮⋮N ‎(2)4NH3+5O24NO+6H2O ‎(3)2NO+2CON2+2CO2‎ ‎(4)1×10-12 mol·L-1 d ‎(5)将待测气体通入品红溶液,若溶液红色褪去,加热,红色复现,即可证明SO2的存在 ‎10.解析 (2)化合物A与水反应生成氨气,氨气经碱石灰干燥,与CuO反应生成红色的Cu,根据化合价守恒可知Cu的化合价降低,NH3中N的化合价升高生成气体M(氮气)。(4)经浓硫酸吸收未反应的NH3,收集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n(N2)==0.025 mol,所以A中含n(N)=0.05 mol,设A的化学式为Q3N或QN时其相对分子质量均为50,Q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或36,无意义;设A的化学式为Q3N2,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Q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所以A为Mg3N2。‎ 答案 (1)分液漏斗 7‎ ‎(2)碱石灰 3CuO+2NH33Cu+N2+3H2O 浓硫酸 ‎(3)试纸变蓝 CuO与氨气反应生成的水和未反应的氨气形成氨水,使试纸变蓝 ‎(4)Mg3N2‎ ‎11.解析 (2)NOCl易水解,加上F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U形管引起水解。‎ ‎(4)NO易与O2反应,故应在Cl2氛围内反应。‎ 答案 (1)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防止G中水蒸气进入U形管 ‎(3)2NOCl+H2O===N2O3↑+2HCl(或2NOCl+H2O===NO↑+NO2↑+2HCl)‎ ‎(4)防止NO被装置中的氧气氧化为NO2;保证Cl2过量,使NO完全转化,避免NO逸出污染空气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