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考作文立意 16页

  • 47.00 KB
  • 2021-05-13 发布

重庆高考作文立意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3年重庆高考已经结束,高考作文成了大家关注的热点。为此精品学习网特为考生朋友们准备了“专家点拨:2013年重庆高考作文题审题立意”一文,具体内容如下:‎ ‎1、作文题注重文化底蕴,诗歌、名言、文化名人直接进入材料的有好几个,北京卷的莫言(暗),山东卷的莫言(明),安徽卷萧伯纳的名言,福建卷顾城的诗歌《忧天》(暗),浙江卷的三句名言。‎ ‎2、注重对个人修养的反思。新课标1卷的勇气,上海卷“更重要的”,四川的“平衡”,江苏的“善”,湖南的“付出”,福建的“扎根”,广东的“感恩”,山东的“改错”,重庆的“改变”,湖北的“善与用”,浙江的“童心”,广西的“善”。此外,课标2卷的“同学关系”,天津卷的“求知”也含有个人修养的成分。‎ ‎3、能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并展望将来生活。比如北京的“手机”,江西的“周树人”,是学生身边的东西;重庆的“豆腐”,课标1的“经验与勇气”更为学生的未来磨剑。‎ ‎4、注重思辨性。北京的“科技双刃剑”,课标1卷的“经验与勇气”,安徽卷的“现实和梦想”,四川卷的“平衡”,福建卷的“飞翔与扎根”,辽宁卷的“珍珠与沙子“,广东卷的“施与受”等,作文时都要注意两方面的思辨性。‎ ‎5、文体限制明显。湖南、福建、江西卷要求写记叙文或议论文,有的是“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当然,今年的高考作文也有些瑕疵:‎ ‎1、词语意思难理解。四川卷“平衡的生活”,湖北卷“上善若水任方圆”,江西卷的“周树人”等,意思让学生在短时间里难以把握。‎ ‎2、个别题目的要求限制太死。比如江西卷。“对上述学习的怕与不怕”,课标2卷的“同学关系”。有的材料不一定科学,比如江苏卷的“蝴蝶”真的会自觉飞向更深的山洞吗?有的材料审题难以明确,比如湖南卷的两则材料,从一则材料入手立意算不算偏题呢?下面是从学生的角度对18套高考作文题的审题进行的点评。‎ 重庆卷      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点评:‎ 这是一篇科普短文类材料作文,介绍的对象是大豆;当然,出题者的目的不是让我们就大豆写大豆,而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让我们做大豆那样的人,做大豆那样的事。那么,大豆有什么特点呢?我们要寻找材料中的关键词:大豆,丰富,廉价(好而不贵),胀气,豆腐,柔软变通,品类繁多,适应。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豆到豆腐,本质没变,品质得到了升华。‎ 由此我们想到了那些人呢?‎ ‎1、改变自己,做一个让社会能接受的有用人才。‎ ‎2、善于变通的人。‎ ‎3、多才多艺的人。‎ 由此,我们从材料中可以提取以下立意:‎ ‎1、从大豆境遇的尴尬角度看:莫让固执束缚人。‎ ‎2、从“盐卤点制豆浆”看:‎ ‎(1)磨难是成功的前提;‎ ‎(2)要善于借助外力来成就自己或催化剂的意义。‎ ‎3、从“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看:‎ ‎(1)变通很重要;‎ ‎(2)以柔克刚很重要。‎ ‎4、从“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看:‎ 多才多艺,更能适应这个社会。‎ 总之,本题审题难度不大,但一定要抓住材料,不能单一地把材料变成“执着于变通”的话题而进行作文。‎ 关系型作文题是被公认的一种较好的作文命题形式。它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组成。概念与概念之间可能蕴涵着多向度、多层次的内在联系。这种关系型题目思维量大,富有思辨性,增强了作文的限制性。关系型作文题能较好检测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考查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近几年的高考的命题看,命题者十分青睐关系型作文题。如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2004年浙江《人文素养与发展》、天津《材与非材》、辽宁《自豪和平凡》、重庆《自己的认识与别人的期待》,2005年全国题以《位置与价值》《忘记与铭记》等,2006年重庆题《走与停》,2007年四川《从一步到一生》,2007海南《论科学家的创新与创造》等。 关系型作文题的审题要运用辨明关系法审视,从逻辑关系上审定题旨。因此辨清并抓住概念之间的关系,多角度、多层面的解剖题意,就成了立意构思、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了。 关系型作文题的审题,首先要准确把握作文题面含义,其二要善于把握标题中各词语之间的内在关系,三是要深入挖掘作文的深层含义及内在逻辑关系。 关系型作文题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主要有: 1.对立统一关系即指构成作文题的要素之间存在着就是要素之间是矛盾对立的,或这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关系,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是至相转化的。对任何一方都不作简单的肯定和否定,这种题目不能只顾及其对立面,也要分析其不可分割的另一面。如:“自由与纪律”,没有“自由”,也无所谓“纪律”;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两者对立统一。或变通理解为:没有纪律,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由;人要有自由,但自由要受纪律的约束。再如“难与易”“美与丑”“优势与弱势”等,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抓住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互相转化的关系作出辩证的阐述或表现。 2.相依关系。又可称做兼融关系、并存关系,两个概念彼此依存,互相作用,不可分离。例如2004年全国题“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对于“相信自己”和“听取意见”,不能因为强调前者就全面否定后者,也不能因为强调后者就全面否定前者,两者应该兼融并存,可以侧重写“相信自己”,也可侧重写“听取意见”,但都必须兼及另一方面。即使别人的意见是错误的,也有从反面借鉴的价值,调整和提高自我。总之,立论不能绝对,要辩证思维。再如“谦虚与表现”,可以解释为“既要谦虚待人,又要善于表现自己”;“成人与成才”可以理解为“既要成人,又要成才”或“先要成人,后要成才”或“要成人,更要成才”。 3.条件关系。两个概念,一个是条件,一个是结果,构成条件关系。2004年浙江卷“人文素养与发展”,“人文素养”是条件,“发展”是结果,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在话题前的引子中就有交代:“缺乏人文素养、失落人文精神,必然会制约个人乃至社会、国家、民族的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只有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个人乃至社会、国家和民族才能得到长期的发展。再如“吸收与创造”,题意应该是:要创造就必须广博吸收,而吸收也应以创造为目的,这才是我们应取的态度。 4.交叉关系。两个概念,部分互相重叠。即甲的部分就是乙,乙的部分就是甲;反之,甲的部分并非乙,乙的部分并非甲。如“高分与高材”,可以这样理解:高分可能是高材,高材也可能是高分;高分未必是高材,高材亦未必是高分——再深入一步钻探:我们的教育要重视培养高材。由此看来,交叉关系的话题比之其它关系的话题,应该说,有更复杂更深刻的思辨性。 5.因果关系。两个概念,一个是原因,一个是结果。而这种关系可以是单向,也可以是双向。所谓双向,即互为因果。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明”是“兼听”的结果;“暗”是因为“偏听”导致的。 6.层进关系。两个概念存在着先后、难易的关系,后者比前者更进一层。如“创业与守成”,“创业”和“守成”都是大业,但在今天“守业”是事业的巩固和发展,它要比“创业”意义更深远。 7.是非取舍关系。即指关系型作文题要素之间为是非关系,一对一错,对它们只能有所取舍选择。也可称之为有此无彼式。如:“偏见与关爱”。只能理解为“要消除偏见,勇于关爱”,如作其他理解,则是不科学的 你来说说,下面这题能提炼哪些观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员工对老板说:“讲到勤奋,你不如我;说到成功,我根本不能和你比,为什么呢?” 老板回答说:“我曾经也很勤奋,但那是我年轻时候的事了,那时我是为老板工作,我比你现在要勤奋刻苦的多。在任何社会里,大部分人都很勤奋,但成功者极少。我想,既然大家都很勤奋,难道缺我一个吗?所以我不再埋头勤奋,而是思考着勤奋,后来就成功了。现在我是为自己工作,我的成功之道就是想方设法给更多的人提供机会,让别人勤奋,而不是要我比别人更勤奋。” 所以说,在现今社会,与其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不如多动些脑子。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三、看清要求,不可偏废 在审题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审视题目本身以外,还必须对题后的“要求”反复阅读与思考。也就是说,对题后的“要求”的理解,同样是审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不可疏漏。要通读“要求”,体会全段文字的主要考查角度。关注补充性的说明文字,特别是那些让考生“不要怎么样”这类以否定句形式出现的句子。这往往是命题者对我们的善意提醒,有时甚至是明确的规定。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写作的方向,将我们拉出偏离题意的误区。 准确把握“要求”部分的中心词。实际学习中,为了使我们对要求部分的理解更准确、更具可操作性,我们可以采取语法分析的方式来理解该部分的主旨。其中最为有效的方法是:找出该部分的中心词,进而达到对文体及中心内容的确定。 2.不可偏倚。要细致分析“要求”中的修饰成分,从而了解其在作文内容、范围、形式、角度等方面的规定。 ‎ ‎(1)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从勤奋和成功的关系入手,打破我们常规的定向思维,把成功与勤奋辩证的结合在一起。从材料所暗示的信息来看,作文应从“勤奋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勤奋就一定不能成功”、“勤奋只是成功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唯一”、“勤奋未必能成功”、“勤奋+思考=成功”、“仅有勤奋是不够的”等方面立意、行文。材料的主要信息隐含于老板的话中,点明作文立意所在的话是材料末段的结论。学生只要能抓住这些,一般都能有理可讲,有话可说,有文可写。当然,任何撇开成功谈勤奋,或抛开二者大谈特谈动脑思考的立意都是不符合内容的,属于偏题作文。对于一些学生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反弹琵琶式的立意,诸如“竭力批判勤奋”、“勤奋在现代社会一无是处”、“勤奋是成功的大敌”之类的文章要坚决抵制。 角度:勤奋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勤奋就一定不能成功;‎ ‎ 新课标I 经验与勇气 ‎  一位商人得到一块价值不菲的宝石,但却发现宝石上有一条裂缝,如果能从裂缝处切开,就能得到两块完美的宝石。许多老工匠不敢尝试这时,一位年轻工匠勇敢的站了出来,并且完美的切割出了两块宝石。有时不仅需要足够的经验,更需要抛却许多顾虑的勇气。请根据以上材料作文。‎ ‎  写作指导:‎ ‎  崔矿山、张定勇(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河南省实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  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老雕刻家最后的话。立意角度有二:老雕刻家的话和钻石。从老雕刻家的角度立意,可以围绕“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成功来自勇气”、“成功既需要经验,更需要勇气”、“做事需心无旁骛,无所畏惧”等切入;从钻石的角度立意,则可以从“瑕疵不足畏,改变成就美”、“要勇于改变自我”、“与过去决裂,勇于做新的自己”等角度切入。当然,从第一个角度切入是中心立意,也最容易写作。写作素材相当丰富,俯拾皆是。不必说我们改革开放的魄力,当前反腐倡廉的胆气;不必说我们捍卫主权、保卫领土的决心,毅然决然向H7N9决战的豪气,单是我们身边发生的积极进取、大胆做事的勇气就足以令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了。写作时要想出类拔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把握住“勇气”这一关键词,咬定青山不放松,要有材料意识、话题意识、主题意识;2、选择最擅长的文体,例如议论文;3、打造文章亮点,例如画龙点睛,闪亮开头,结构井然,前后呼应,卷面美观等。参考题目:《经验诚可贵勇气价更高》、《狭路相逢勇者胜》、《成功源自勇气》、《一“勇”天下无难事》、《成功的秘诀》。‎ ‎  新课标II 同学间的人际关系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  写作指导:‎ ‎  洪春鸣(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教师)‎ ‎  今年作文材料更贴近现实,从试题材料看,此题在形式上选取了四则材料,通过梳理材料的层次,我们就可以抓住材料的中心立意,这次作文的核心立意是在材料的第四段。也就是同学之间的关系应该建立在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上,遇事多为他人着想,这样同学关系就会更加融洽。尊重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遇事多为他人着想,才能得到他人的帮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中学生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好的做法,更是当今社会处理各种问题的一剂良药。‎ ‎  今年的作文题让长期“悬于半空”的高考(微博)作文题“接了地气”。更接近学生生活的实际,给人一种亲切感,当然今年的作文题也出乎意料,避开了中国梦、正能量等热点话题,但还是在情理之中的,那就是关注中学生的成长。‎ ‎  今年的作文题兼具开放性和限制性,不偏、不难、不怪,没有给学生设置太大的障碍。高中阶段的生活是值得珍惜和回味的,也是有话可说,有事可写的。“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作文题强调学生内在的人生思考,让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理解生活、表现生活。‎ ‎  广西 捡到手机之后 ‎  材料大意:年轻人捡到尚先生的手机,尚先生要求归还,可年轻人不愿意。后来尚先生出2000元把手机买回来,可是年轻人又改变主意,无条件归还。原因是年轻人看见手机里面很多内容是关于地震尚先生捐助的内容。‎ ‎  写作指导:‎ ‎  刘永(广西师大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  今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体现了近几年高考命题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大多数学校的考生对这种题型都训练有素,容易上手,也不容易跑题,有利于考生的正常发挥。总的来说,今年作文试题难易度适中,比往年难度稍有降低。‎ ‎  从命题提供的材料内容来看,材料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思考社会现实。捡到手机的人本来要见利忘义,却因别人的爱心举动所感染,主动放弃索要2000元酬金,对此,考生可围绕义与利、真善美与假丑恶之间的关系,真诚和善良的积极意义等角度立意即为扣题。‎ ‎  鉴于材料主题较为明确,刘永老师建议,文章体裁可选用议论文、记叙文、小品、书信等各种样式。材料内涵紧扣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社会正能量的热门话题,延续了近年来“关注生活,感悟人生”的主题,体现了古人一贯提倡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行文准则。‎ ‎  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再次表明,高考作文不只是选拔人才的标尺,也是一种社会舆论的导向,引导考生培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考生只要平时多关注、思考各种社会现象,学习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考场上善于回忆、联想和思辨,就不难写出上佳的作文。考生平时对社会生活关注程度的高低,思辨能力的差异,语言表达能力的优劣,直接决定了作文分数的高低。作文题目不难,但差距还是能拉开的。‎ ‎  今年的高考作文,再一次体现了语文的外延即社会生活的大语文观念,阅历广、眼界宽、多积累、善思考、明是非、格局大的考生都会占据优势。‎ ‎  总之,一年高考的结束,也是下一年高考的开始。刘永老师认为,未来的高考学子们,一定请记住大语文为何物,请明白自己的作文之路当向何处探索。考生不能只是沉湎于个人的小世界、小情感,而要有济世经国的眼光与抱负。高考语文备考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而应该在学会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把眼光投向生活,留心关注思考社会现实,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于同龄人的好文章来。‎ ‎  北京卷 爱迪生如何看手机 ‎  阅读下面的对话,按要求作文。‎ ‎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 ‎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写作指导:‎ ‎  杨洋 ‎  第一,利用好手中的科技,把它和求学相结合。第二,手机作为一种自媒体,要勇于承担责任,再现时代的精神。第三,同学们,任何一个角度,都可以从文学的角度、现象、文学的例子引证,写到民族、国家,社会时代和反思自己。第四,手机所带来的交往方式,加强和淡化了人与人交流的感情。第五,手机所带来的观念意识的革新让我们开眼看世界,从感受新奇到自我成长。‎ ‎  纵览古今,请同学们用手机带给我们一种开放的胸怀和眼光的角度入手,也可以写成好文章,这样的话,一二三四五,五个角度,既可以举文学上的素材,又可以结合社会现实,纵谈古今,无论你从文化的软实力来谈,还是从国家民族创造性的精神,十八大的精神,创造力来谈,都可以写成深刻的好文章。‎ ‎  上海卷 更重要的事 ‎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 ‎  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请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  要求:(1)题目自拟;(2)全文不少于800字;(3)不要写成诗歌。‎ ‎  写作指导:‎ ‎  陆继椿(华师大学附属第一初级中学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进一步对生活有所理解,逐步懂得生活。这个题目的切入点非常多,考生从什么方面切入都可以。从目前的社会热点看,“中国梦”是一大热点: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同时,“美国梦”也值得我们尊重,这是建立在个人基础上,核心价值就是“自由”。‎ ‎  从小的角度来说,重要的事情,考生参加高考是第一位的事情。在现实阶段,每个人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重要的事情,当和别人发生冲突时,需要尊重别人,也可以适应调整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处理好人与人的关系,这也是重要的事情之一。‎ ‎  天津卷 ____而知之 ‎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学”,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  要求:①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写作指导:‎ ‎  李念军(开封市五中语文老师)‎ ‎  今年天津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上承经典、下接地气、角度多元、形式新颖,是传统与现代、限定与开放的巧妙结合,是对高考作文命题思路的积极探索。‎ ‎  “学而知之”见于《中庸》,导语引用了韩愈《师说》。该题化自经典而立足当下,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该题典雅厚重,较为贴近学生生活。在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考生谈对多元化求知途径的感受,他们可以联系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切入点,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思想情感体验,题目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  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验出发,可以谈“乐而知之”“挫而知之”;从求知方式入手,可以谈“读而知之”“网而知之”;从知行关系着眼,可以谈“行而知之”“用而知之”,等等。‎ ‎  该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形式上有创新,既保留了传统命题作文的构架,又呈现出适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是一道颇具亮点的高考作文题。‎ ‎  重庆卷 根据大豆写作文 ‎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  要求:1、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2、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写作指导:‎ ‎  顾新佳(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学校)‎ ‎  作文材料角度多元,利于激活考生思维。从这个材料中,我们要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食物的营养性、生活的常识性,但更为重要的是,要透视材料中的深层意味与侧重点,要明白材料的指向、内涵、意蕴,这样才不会跑题、套题。这个材料来自鲜活的现实生活,它蕴含的角度是多元的。考生要把握核心要点,关注细节,激活思维,生发联想,运用正反思维,注意视野的开阔、思想的深刻、思维的敏锐。如考生可着眼于思考“个人、企业、国家如何寻找最佳途径,提升自我,实现突破”;可立足于“柔软变通之美”,展开思考,谈谈包容、变通,让自己海阔天空,改变自身过于坚硬、浑身是刺、不知变通的个性,以更为包容、宽容、圆融的态度面对生活。‎ ‎  总之,考生需从材料出发,选择角度,激活思维,联系自我,联系社会,联系自然,在美食、作文、人生中,让“小豆腐”散发出“大能量”,从“小豆腐”提炼出“大智慧”,以“小豆腐”开启“新思维”。‎ ‎  辽宁卷 沙子与珍珠 ‎  一位年轻人事业无成,一天他在海滩上遇到一位老人。老人抓起一把沙子扔在沙滩上,问“你能找到吗?”,年轻人说不能。老人又抓起一颗珍珠扔在沙滩上,问“这回呢?”,年轻人说“能”。年轻人恍然大悟,一个人,只有做珍珠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  写作指导:‎ ‎  朱莹(大连育明高中语文高级教师)‎ ‎  今年的作文题型并不新,符合近年来开放性作文材料的要求,学生比较熟悉,审题不会有太多障碍,可以根据已掌握的知识和平时训练发挥。‎ ‎  文章开篇时应尽量言简意赅地让自己的文章和所给材料巧妙地连接起来,这样既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免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偏题或者跑题,又可以快速而恰到好处地将一篇符合审题要求的文章呈现在阅卷老师眼前;行文过程中,注意紧扣材料,始终围绕材料的主旨意蕴(你确定的中心)进行写作,结尾时还可以重申观点,或者结合材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  总之,根据材料的内容提炼正确观点,审题不偏颇,题目准确简洁,论据新颖有力,阐述透彻,语言流畅,内容不脱离中心,就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  立意可从多方面 ‎  朱莹认为,这则材料的开放性在于从珍珠或从沙子的角度立意均可。今年的材料作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 ‎  1、出类拔萃,努力使自己出众。 2、超越常人,凸显自己的价值。 3、平凡如沙,亦能伟大。 4、平常心态,安做平凡人,平凡也精彩。5、既做珍珠也做沙子,两方面综合辨证谈。‎ ‎  围绕这几个方面,引申联想派生出其他的立意也未尝不可。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  山东卷 咬文嚼字 ‎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位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文。‎ ‎  写作指导:‎ ‎  顾新佳(南京晓庄学院附属学校)‎ ‎  今年以材料作文为基本形式,之前不止一次的给学生讲过,作文以材料作文为难度顶峰,材料作文尤其以热点类和寓言类为最大难度,而今年的作文审题本身不难,符合山东卷出题“不藏考点,不考偏点”基本特征。今年的材料作文,考生们抽出稳定的审题时间完成审题,还算比较顺畅,所以,只要围绕题目书写难度都不太大。‎ ‎  其次今年的“咬文嚼字”,还是有值得思索的部分,在命题主旨上,继承了“不平凡的真善美”和“历史的哲学的思辨”这两大不变的主题,“向内探究人性的魅力”与“向外取得外物的倚助”的哲学矛盾,体现哲学的内蕴。山东卷语文作文出题思路在探寻考生对于社会、人生、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思索与评价层面继续加深,逐步走向更广义的发展方向,更加注重成功的“内外兼修”。‎ ‎  从审题点上来说,材料提出主干来对考生来说并非困难,文章沿着“权威人物”——“被发现错误”——“诚恳接受错误”——“影响他人”的思维流程,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在整个的思维流中,作家是一个维度而纠错人又是一个维度,也就是说,从作家角度来看强调了“改变自我寻求人生价值高度”“虚心接受错误实现自我”这两个大层次,而在纠错人的角度来说“寻求真理”与“不迷信权威”也是可以突破的内容,在内容中包含这些的属于完美审题。‎ ‎  关照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这三观是山东卷的常态,在去年的山东高考中,孙中山的名言体现着从关注个体到关注个人融合关注社会,“外力”也会与“自省”一样,成为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而在今年山东终于走上了“内外兼修”的道路,总得来说,今年的山东高考语文作文相对平稳,高分不易,分差不大将会是今年作文的典型状态。‎ ‎  江苏卷 探险者与蝴蝶 ‎  七、作文(70分)‎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  几位朋友说起这样一段探险经历:他们无意中来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山洞。因对洞中环境不清楚,便点燃了几支蜡烛靠在石壁上。在进入洞穴后不久,他们发现了许多色彩斑斓的大蝴蝶安静的附在洞壁上栖息,他们屏住呼吸,放轻脚步,唯恐惊扰了这群美丽的精灵。数日后再来,他们发现这群蝴蝶早已不在原处,而是远远的退到了更深的洞穴。他们恍然大悟,也许那里环境更适合吧,小小的蜡烛竟然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 ‎  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③题目自拟④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⑤不少于800字。‎ ‎  写作指导:‎ ‎  喻旭初(原江苏高考语文总复查组副组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  今年高考作文题目的形式进行了突破,将考了八年的“提示语+题目”的作文形式改成了材料作文。对于考题本身,他表示,今年材料作文题给予考生广泛的联想空间和自由发挥的天地,引导考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从这个角度上说,今年的高考命题是成功的。‎ ‎  喻旭初表示,考材料作文还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防止压题猜题,再就是可以减少套作仿作。不过,喻老师也同时说出了自己的担心:“有些考生可能没有看懂材料的含义而进行不恰当的联想,有走题的可能性,这也正是出材料作文题的风险所在。”‎ ‎  从今年的材料作文题中,喻老师也总结了对中学日常作文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即:既要教会学生看懂材料含义,更好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生活,还要训练其语言表达能力。从这一点上说,喻旭初坦言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  浙江卷 三句话看青春 ‎  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根据材料作文。‎ ‎  写作指导:‎ ‎  钟学惠(四川荣县一中)‎ ‎  材料中的三句话都是针对青年而谈,都富有哲理。重要的是考生要从三句话的中提取哲理作为作文的主旨。‎ ‎  这三句话的哲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丰子恺说,孩子的眼光是直线的,不会转弯的。”这句话是指孩子(青少年)由于阅历浅,见识少,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尤其是正面。“不会转弯”实际上是对青少年不成熟的批评。“英国作家说,为什么人的年龄在延长,少男少女的心灵却在提前硬化。”天星教育网特约,这句话也是对青少年思想固化的批评,但较之丰子恺的话有明显的比较意味,即青少年的思想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而是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硬化”了,这就提出了促进青少年思想活跃,发展他们的思想的要求。“美国作家说,世界将失去海底王国,一般失去伟大的王国就是成人。”天星教育网特约,这句话的前半是前提,后半是结论,是在谈论青少年成熟的标准,即他们不再沉浸在童话王国的时候他们就成熟了。‎ ‎  这三句话,一句是说青少年不成熟,一句是说青少年需要成熟,一句是说青少年怎样才成熟。它们之间有比较密切的逻辑关系:天星教育网特约,三句话分别从现象、要求、标准三个角度谈论青少年。所以可以从现象、要求、标准三个角度构思立意,天星教育网特约,但最好是把三个角度结合起来,讨论三者的关系,从而提出和阐述自己的观点——青少年是不够成熟的,但青少年需要成熟。成熟的标准就是他们不再沉浸在自己的童话王国里。‎ ‎  浙江卷作文由于引文饱含哲理,且相互间逻辑关系密切,这给考生审题立意造成了一定难度。‎ ‎  福建卷 忧天 ‎  根据顾城的《忧天》:我仰望着夜空,感到一阵惊恐;如果地球失去引力,我就会变成流星,无依无附在天宇飘行。哦,不能!为了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文体不限(不含诗歌),不少于800字。‎ ‎  写作指导:‎ ‎  朱文真(厦门六中高级教师)‎ ‎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延续近几年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保持了试题的稳定性,考生临场容易发挥。‎ ‎  此类材料的审题关键在于抓意象,析主旨。诗中的“流星”、“树根”实际上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生命状态;诗歌的重点是在后面几句,“我要拒绝这种‘自由’,我愿变成一段树根,深深地扎进地层。”它体现了“我”的人生价值取向,抓住它就可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命题者的意图。‎ ‎  考生据此可以顺向从“树根”的角度写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找到精神依托,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逆向从“流星”的角度写愿做一颗流星,哪怕无依无附,也要追求闪亮的瞬间,以短暂的生命划出美丽的风景;还可以从“无依无附”、“深深扎进”等关键词联想到现实中的种种“无根”与“有根”的选择取舍,等等。‎ ‎  安徽卷 为什么能或不能这样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  我却梦想从未有过的事物,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写作指导:‎ ‎  吴耀新(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中学)‎ ‎  应试写作审题立意最重要。这则材料的审题,要抓住材料中“一般人”“已经发生”“梦想”“为什么不能”这四个关键词,仔细审读:“一般人”应该是说话人也是命题者所否定的,“已经发生”说明是过去的事物,“梦想”一词则是最关键的中心词,也是这个作文题的题眼,广大考生应该要牢牢抓住,反复出现,“为什么不能”则体现的是一种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逆向思维,如此一来,这个作文题的较好立意,我们就基本可以把它确定为“勇于创新,敢于梦想,成就精彩人生”,这个立意应该是既比较符合说话人萧伯纳的原意——他的作品就以富有理想主义而著称,也比较符合命题人的引导意图——当今社会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梦想和创新都是比较缺乏而又必不可少的。当然对于这种新材料作文,立意的角度是比较多的,比如大胆合理质疑,换个角度思考等等,应该都是可以的,不过恐怕不一定是最佳的一类立意。‎ ‎  应试写作材料组织不可少。对于广大考生来说,安徽的这个作文题,我觉得,审题立意的难度并不是很大,但应试作文是会分类分档打分的,所以我们的考生要想拿个理想作文分,还得从写作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上大做文章,做好文章。其实,如果是根据上面笔者提炼的那个作文立意,写作的材料是比较好找的,现在很多媒体都在讨论“梦想”这个热词,广大考生只要平时稍加留意便不会陌生,问题是要让自己的材料与众不同有亮点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我觉得,如果考生能够做到这四个方面“熟例略说”“生例详述”“以小见大”“贴近自身”,即大家都熟悉的材料要少说略说最好不说;大家相对陌生的材料则可以叙述地比较详尽些;运用材料时最好能小中见大,小切口深分析;所用材料要符合自己的年龄身份和生活实际等,如此,才会让自己的作文在众多的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 ‎  应试写作语言表达是重点。在高考作文的评价体系中,发展等级的得分事关重大,一篇作文能不能得个高分关键就在这里,而在发展等级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这四个方面,有文采相对来说是广大考生最有可能的。实际上,每年的高考考场高分作文也大多是因为在这个方面打动了阅卷老师而获得一个满意分数。所以说,我们的考生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力求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有亮点。其实这些要求在我们高考语文复习中的语言运用模块就已反复训练了,只要我们的考生平时加强积累,考时学会迁移就完全可以了。‎ ‎  综上,纵观这次的安徽省2013年高考作文题,如果我们的考生真正做到了立意精准,材料新鲜,表达新颖这三点,作文得分就应该会比较理想。‎ ‎  四川卷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 ‎  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请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1、文体自选;2、不得抄袭,不得套装;3、用规范汉书书写。‎ ‎  作文指导:‎ ‎  黄静(四川树德中学高三语文老师)‎ ‎  从整体而言,话题作文难度降低,学生容易入题,学生思考、写作空间大,更能体现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想能力。从具体写作而言,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平衡的生活”;“平衡的生活”的内涵和外延比较宽阔,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平衡的生活”更能考察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理解,考察学生从“平衡”的角度来对待生活和学习,以及将来的人生。‎ ‎  湖北卷 上善若水任方圆 ‎  你注意到了吗?装鲜牛奶的容器一般是方盒子,装矿泉水的容器一般是圆瓶子,装酒的圆瓶子又一般放在方盒子里,方圆之间,各得其妙,古诗云: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人生也是如此,所谓:上善若水任方圆。以方圆为话题,根据此材料,题目自拟写作文。‎ ‎  作文指导:‎ ‎  谭邦和(华中师大文学院古典文学教授、语文课程改革专家)‎ ‎  今年的作文题掉了一下书袋,虽经通俗阐释,仍有一定的解题难度。题中两处引用古诗,实际上涉及三个古代文本,一是“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与水的品格一样,虽泽被万物却不与万物争胜。二是“上善若水任方圆”,语出唐代诗人顾况《宜城放琴客歌》,其末六句云:“人情厌薄古共然,相公心在持事坚。上善若水任方圆,忆昨好之今弃捐。服药不如独自眠,从他更嫁一少年。”是说人遭遇变故要持心坚定,随遇而安,任其方圆。三是“方圆虽异器,功用信具呈”,语出五代宋初诗人徐铉《以端溪砚酬张员外水精珠兼和来篇》,其诗曰:“请以端溪润,酬君水玉明。方圆虽异器,功用信俱呈。自得山川秀,能分日月精。巾箱各珍重,所贵在交情。”全诗大约是说作者以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来回赠送他水晶珠的友人,端溪石和水晶珠虽器形方圆有异,但其润泽和晶莹,都得自山川灵秀,日月精华,而在这里的功用也是一样的,那就是相互的馈赠,虽然都是宝贝,但重要的却是借此表达真挚的友情。“上善若水”,相信是考生熟悉的句子,但两处诗句,皆非一流名句,考生未必见过,可能会成为解题时的小小心理障碍,而且这些诗句的意思与《老子》“上善若水”的原意也有差异,如徐铉诗中的“方圆”,是讲的砚方珠圆,顾况的“上善若水任方圆”则是讲人的生活态度要善于变通,不可过于执著。‎ ‎  我曾多次讲过一个认识,高考作文命题是要为考生驰骋文思才智的写作创造条件,绝不能把考生堵在解题难度上,所以高考作文命题绝非命题者逞才弄巧的机会,一定要收敛表现学识才华的欲望。不过今年的题目虽有一定难度,但还不至于令考生收手,因为道理其实是很浅显的,相信所有考生都能在稍有犹疑之后,认定自己的思维方向。‎ ‎  我倒是有另外一种担心。随方就圆作为中国人的人生态度,虽然很有哲理,甚至实用得很,但这种生存智慧同时也是中国人思维模式的一个深层次的痼疾,其中是有很深重的负能量的。善于变通很好,逆来顺受就不好了,明哲保身就不好了,随波逐流就不好了,放弃原则就不好了。中国文化史上,社会的进步发展艰难,受这种负能量的影响掣肘是一个深刻事实。就如水,遇方可方,遇圆可圆,任何形状都可以委屈自己,一定要完成润泽万物的使命。但倘若有些坏了心术的人,故意要用一些奇形怪状来羞辱你,甚至要把毒害人的物质掺到水里去,是不是还要忍受呢。当下我们的食品安全形势不好,我们的精神生活其实也一直有同样的问题。但愿我们的考生面对这个题目,阐述的不仅是友好善良宽容变通的人生态度,同时也要有积极追求社会进步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勇毅精神。‎ ‎  湖南卷 我愿意 ‎  作文是二选一,1.“它”往上飞,有一个声音问它累不累,它说我不累。2.父亲在剪报纸,孩子在旁边抱着他,说:我愿意就这样陪着你。让考生根据理解来选择。‎ ‎  作文指导:‎ ‎  高星云(湖南娄底市新化一中教师)‎ ‎  这是一道材料+命题的作文题目。此题目与2013年湖南高考题目相比,增加了审题难度!文题由两则材料组成。‎ ‎  要理解材料1的旨意,就要把握“它”“天边的彩云”“飞”“累不累?”等关键词语的含义。“它”是一奋斗者的形象,“天边的彩云”则是理想的化身,“飞”可以理解为“劳动”,“累”可以理解为“辛苦”,“我愿意”则是追求中“苦中有乐”,那么,本则材料的旨意:则是为了理想而劳动最美丽。‎ ‎  要理解材料2的旨意,关键是要整体把握材料内涵:“父亲在剪报纸”即“父亲在劳动”,“孩子抱着父亲说:我愿意这样陪着你,感觉很幸福”即“欣赏剪报纸劳动感觉很幸福”,但“剪报纸乃简单劳动”,孩子干嘛只说不做?这则材料反映当今家庭教育中轻视孩子劳动的旨意。如果说陪伴父亲老动是福,那么帮父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会更幸福吗?显然,两则材料共同立意:劳动创造美丽!‎ ‎  推而广之,可以写幸福的三要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等等。如果单一写我们应该多陪陪父母,那么没有顾及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不怎么切题!‎ ‎  江西卷 学生有三怕 ‎  围绕“中学时代,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语,三怕周树人,但有些学生却喜欢前面的‘两怕’。”这一现象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议论,也可以记叙,题目自拟,字数700。‎ ‎  写作指导:‎ ‎  饶礼喜(江西省语文特级教师)‎ ‎  江西今年高考(微博)的大作文可谓“出乎意料之外,恰在情理之中”。之所以说它“出乎意料”,是因为江西命题一直追求“逃逸”原则,不让人猜到,不赶时髦,我们准备的作文话题“中国梦”“美丽中国”“和谐社会”“正能量”以及作文素材“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及颁奖词等基本派不上用场,考生无法宿构和套作。即便曾经接触到类似话题“中学生学语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说明文,三怕周树人”,也不可照抄照搬,毕竟本次高考作文题目有改造,其涵盖面更广,信息量更大,切入点更多,因而更能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之所以说它“恰在情理之中”,是因为江西高考命题人近年来特别强调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2012年的作文题已经发出这个明显的信号。今年高考作文题,无论考生写怕(一怕、二怕或三怕)还是写不怕(喜欢),都切合中学生实际,只要能辩证分析问题即可。这是江西高考一以贯之的命题思想,值得我们广大师生三思。‎ ‎  广东卷 以捐助为题作文 ‎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一家十分感激,高兴接受帮助;一家犹豫着接受,但声明一定会偿还;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是施舍,拒绝了。‎ ‎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不限。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3、不少于800字。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  写作指导:‎ ‎  邹寿元(华师附中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  与去年相比,审题难度降低,一般不会离题,也可以体现出区分度。平时关注现实、有一定思想认识水平、有较强写作能力的考生可以写出好文章。就审题来说,可以多个角度,可从四种人的四个角度任选其一来写。从富翁的角度,可以赞扬他的行善之心、慈善之心,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第一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对别人的信任和感激之情;从第二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要经过思考鉴别之后决定取舍等;从第三种受捐助者的角度说,可以谈当今的信任危机,进而分析其原因和危害,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说虽然贫困但不受嗟来之食,有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