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浙江省通用技术高考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
保护人:提供抵抗不良环境,防止被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拓展活动了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各方面的能
力。
发展人: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批判能力得以提高,思维
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体现。
“绿色”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清洁工艺等。
绿色产品:指在生产和生活中,不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产品的总称。
二、技术的性质
1、目的性
技术总是从一定的目的出发,针对具体的问题,形成解决方案,从而满足人们的某方面的
需求。例如:助听器的发明。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
展。
2、创新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
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
3、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一般地,每一项技术都需要综合运用
多个学科、多方面的知识。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
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展,科学是回
答“为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侧重改造和利用自
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
步。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定
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气机、贝尔发明电话、莫尔斯发明电报。
4、两面性
技术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如下列技术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 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
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 核技术(发电,但
也会用于战争)
空间技术(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产生太空垃圾)、 转基因技术(可制造符合人类要
求的动植物,但其负作用还未知)
5、专利性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
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专利权是指依法批准的发明人或其权利受让人对其发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内享有的独占权或专
用权。专利权是一种专有权,一旦超过法律规定的保护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护。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第二章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1、人机关系定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会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
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
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
(1)高效
在设计中,应该把人和机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合理或最优地分配人和机的功能,促进二
者的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
(2)健康
人机关系所追求的健康,是指在长期操作或使用的情况下,产品对人的健康不会造成不良的
影响。案例:高跟靴、烟。
(3)舒适
人机关系中舒适是指人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的状态,操作或使用的姿势
能够在人们自然、正常的肢体活动范围之内,而使人不致过早地产生疲劳。心理上的舒适感
受也是人机关系应当考虑的目标。案例:培土小工具
(4)安全
安全是指在人们的操作使用中,产品对人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产品与人接触的部分不允许
有尖角和锋利的上的边槽。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气囊等。
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1)考虑到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
现在大多数产品是为了普通人群设计的,设计参照的标准是依据普通人群的数据确定的。但
是特殊人群也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往往有着独特的需要。所以在设计时,还应充分
地考虑特殊人群的特点和需要。如: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
(2)考虑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的关系
设计的产品不但要符合人体静态的尺寸,还要让人在使用它时,能够方便施力、有足够的空
间等。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减少人体疲劳,提高效率,满足健康、舒适的要求。
(3)满足人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不仅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而且要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产品的色彩、材
质等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影响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能在设
计中注意满足人在这些方面的心理需求,就可以将人机关系处理得更好。
(4)信息的交互
人与产品的互动过程就人与产品宽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即人机之间运用信息语言交流的过
程。改善信息传递的途径能获得更好的人机关系。
如: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案例:汽车的颜色
三、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2、技术试验方法
(1)优选试验法: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定若干次典型意义的试验,逻辑地推出全部试验
所达到的最佳效果。如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2)模拟试验法:是通过再现的形式来模拟现实发生情况的方法。如汽车碰撞试验。还可以
通过缩小(放大)比例来模拟所设计的现场效果。如:大坝水利试验等。
(3)虚拟试验法:利用计算机技术来虚拟现实中的技术设计原型并进行试验的方法称为虚拟
试验法。如: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
(4)强化试验法:是在技术试验中通过扩大和强化试验对象的作用,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5)移植试验法:在相互有差异的事物之间,将某些共同相关的因素从一物移植到另一物进
行试验的方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移植
试验。如:小白鼠等。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1、发现与明确问题
2、制定设计方案:
①收集信息 ②设计分析 ③方案构思 ④方案呈现 ⑤方案筛选
3、制作模型或原型:(一般分两阶段①绘制图样;②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
①测试目的: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
设计要求;
②评估需要反复进行; ③在测试、评估等基础上进行优化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二、设计的一般原则
原则之间有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关系。
1、创新原则:创新原则就是通过引入新概念、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等,或对己有产品的
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的事物或形式。创新是设计的核心。
2、实用原则: 实用原则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
3、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指以最低的费用取得最佳的效果
4、美观原则: 好的产品也能让人们从产品的外观和造成上得到美的体验、享受和精神上的
愉悦。
5、道德原则: 产品设计必须考虑它与人、社会、环境的关系,必须遵循道德原则。还要尊
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技术成果的道德观念。
6、技术规范原则: 技术规范既有强制性的标准(质量和安全方面),也有推荐使用的技术规
范。
7、可持续发展原则: 既要满足当代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人
的利益和长远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三、设计的评价
1、设计评价从评价对象分有对设计过程的评价和对设计成果的评价两类:从评价者来分有设
计者自我评价(自评)和他人的评价(他评)两类。
2、评价要建立在事实判断的基础上,进行评价必须制定相应的标准: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当客
观、明确,体现科学性可操作性。
3、对最终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评价,二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4、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全过程,是设计评价的基础。
5、设计的交流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文本、口头语言、网页等。
第四章 发现与明确问题
一、问题的产生:
1、来源于生活 2、来源于需要: 3、来源于积极主动的思
二、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
1、观察日常生活 2、收集和分析信息(主动出击寻找问题) 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
三、明确问题的内容与价值
1、问题是否明确: 发现问题很多,有些模糊不清,需要加以明确目的。
3、明确解决问题受到的限制及具体的设计任务
无论是一个问题的解决,还是一项设计的进行,它的限制主要有两方面决定:
①设计对象的特点和解决的标准 ②设计者的能力与条件
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及其方法
一、设计分析
合理的设计分析是成功地进行技术设计的关键一步,分析得当可以指引以后的技术设计上可
以少走或不走弯路。设计任何产品都应综合考虑物、人、环境三个方面。
第六章 设计图样的绘制
六、形体的尺寸标柱
尺寸的三要素:尺寸线、尺寸界线、尺寸数字。
尺寸单位:图样上的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时,不注写单位,否
则必须注明。
尺寸数字的标法:线性尺寸的数字一概标写在尺寸的上方或其中断处,
水平方向尺寸字头向上;垂直方向数字注写在尺寸线的左方且字头向左。关于圆:整圆或大
于半圆的圆弧标注直径,半圆或不足半圆的圆弧标注半径 R 标注形体尺寸时,应注意一个
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
七、机械加工图
1、定义:是以三视图的形式来表达机械加工方法的一种技术图样。
2、组成:三视图及其尺寸标注:必要的其他视图;标题和文字说明
八、剖视图
1、定义:假想采用剖切平面的方法剖开物体,将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其余部
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剖视图。
2、剖切面的特征:
①包含内部结构如孔、槽的轴线,或物体的对称面
②平行于相应的投影面
九、线路图
电子线路图是指用图形符号和线段组成的电子工程用的略图。包括电路原理图、接线图和逻
辑图。
第七章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12 制作金属材料和木材上的模型制作要领:划线、锯割、锉削、钻孔。
13 划线一般用钢直尺,如果划垂直或平行线时,一般用角尺。划针的头保持尖利,划线时紧
贴导向工具,并尽量一次完成。
划规是用于划圆或圆弧的线痕,划线时要保持中心不发生滑移。
如果要钻孔,则在钻孔中心处要用样冲冲出冲眼。
14 锯割:上锯条时注意锯齿的方向,原则是锯齿向前。
夹工件:常用台虎钳来夹持工件,转动手柄时用力要恰当。
正常锯割: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15 锉削:锉有方锉、圆锉、三角锉、平锉、半圆锉。
在推锉时,左手的施压要由大变小,右手的施压要由小变大。
16 钻孔:钻孔的设备有台钻、手枪钻、最常用的是麻花钻。
钻孔前必须要划线,并用样冲在钻孔中心冲眼。
钻孔的操作步骤:划线定位,装夹工件,装夹钻头,钻孔。
操作警示:钻孔时要戴防护眼镜,集中注意力;不准戴手套,不能用手直接夹持小
工件。
17 螺纹加工的工具及操作要领
螺纹加工分为外螺纹及内螺纹加工,其中外螺纹采用板牙,内螺纹采用丝锥。
内螺纹的操作流程:底孔倒角、选择丝锥、装夹工具、攻内螺纹。
外螺纹的操作流程:倒角、选择板牙、装夹工具、套外螺纹。
无论套丝还是攻丝,往里旋后要回旋,有时需要加油。
18 连接加工的工具及说明
铆接:用于金属框架连接,常用铆钉枪作为工具。
焊接:适合于金属(铁)之间的焊接,分为锡接、电焊与气焊。
螺栓螺母连接:易拆卸
元宝螺帽的连接:不需要专用工具就可以操作。
19 表面处理操作要领
表面刷光:采用粗处理(用细锉锉平金属表面)和细处理(用精细的金刚砂纸打磨)
喷涂油漆:先加防锈漆再喷涂表面漆
镀层:采用电镀的方法
第二册
第一章 结构与设计
一、常见结构的认识
2、实体结构(A 级 了解 P8)
一般是实心的,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能够随比较大的力。
比如长城、三峡大坝、锤子、厨房中的菜板子等等。
3、框架结构(A 级 了解 P9)
框架结构形态比较简单,主要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特点是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主要承
受水平或垂直方向的力。
比如窗户、自行车、艾菲尔铁塔、桌子、书橱等等。
4、壳体结构(A 级 了解 P9)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能够巧妙地将外力分散到整个表面。
比如鸡蛋、核桃、瓜子、头盔、锅碗瓢盆都是壳体结构的。
二、稳固结构的探析
1、结构稳定性是指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B 级 理解 P12)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重心位置的高低、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的大小和
结构的形状等。(B 级
3、结构的强度指结构具有的的抵抗力被外力破坏的能力(B 级 理解 P17)
4、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等因素有密切的关
系。(B 级 理解 P17)
5、连接方式:绞连接(轮子、轴承、风扇、人体四肢与躯干等等)、刚连接(建筑物的各个
部分之间等等)。(B 级 理解 P19)
四、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1)技术的角度主要有:结构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使用的
合理性,工艺制造的精湛程度等。(A 级 了解 P30)
(2)文化的角度主要有:文化寓意与传达,公众认可的美学原则,反映的时代、民族、
习俗方面的特征、结构的个性特征等。(A 级 了解 P30)
第二章 流程与设计
一、流程的含义
1、环节(B 级 理解 P40)
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
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2、时序(B 级 理解 P39)
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
序。
3、流程(A 级 了解 P41)
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即若干环节随着时间的变化,依
序完成的顺序,称为流程。
第三章 系统与设计
一、系统:
1、含义: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有机整体。(B 级 理解 P64)
实例:一支球队、自行车、手表、一片森林、手机
2、构成系统的三要素:(B 级 理解 P65)
①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或部分)才能组成系统
②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③这个整体所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的功能所没有的
3、子系统: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可划分为若干相对独立的部分。(B 级 理解 P66)
二、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B 级 理解 P67)
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有机结合。系统的整体功能
是各要素或部分在孤立的状态下所没有的。
[实例]:十字锈:一堆五颜六色的线、一根针、一块布散放在一起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通
过灵巧的手将其锈成各种图案就有了新的意义。
2、相关性(B 级 理解 P69)
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或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关性强
调的是部分对部分的功能和作用,而整体性更侧重于部分对整体的作用。
3、目的性(B 级 理解 P71)
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
4、动态性(B 级 理解 P72)
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外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例如:机械转动系统的零件之间都会有磨损,需定期更换零件:生病、看病
5、环境适应性(B 级 理解 P73)
一个系统与其所处的环境之间通常都有物质,能量化,信息的交换,外界环境的变化会引
起系统特性的变化,并引起系统功能和系统内各部分相互关系的变化系统只有有对环境的适
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
例如:蝈蝈、北极的白熊、变色龙等保护色都是为了适应环境。
系统分析的主原则:
1、整体性原则(B 级 理解 P79)
要着眼于系统整体,要先分析整体,再分析部分;先看全局,后看局部;先看全过程,再看
某一个阶段;、先看长远,再看当前。是针对系统的整体性特性的。
2、科学性原则(B 级 理解 P79)
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说服力。南方种水稻,三
三进九不如二五一十。
3、综合性原则(B 级 理解 P80)
注重研究系统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既注重研究各部分间的横向联系,也注
重研究各部分间的纵向关系。是针对系统的相关性特性来的。
第四章 控制与设计
[知识梳理]
一、控制的含义
控制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标发展。
控控的三要素:有目的、有对象、有手段
二、控制的分类
人工控制:人工纺纱、普通自来水龙头,旋转按钮打开电灯、驾驶汽车等;
自动控制:数控机床、饮料自动装罐生产线、花房恒温控制、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转换等,
对于自动控制,按控制方式分为:开环控制、闭环控制
1、开环控制——我行我素
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如:红绿灯、电风扇的速度控制
〔实例〕自动门的控制系统:人走近门时,门上方的红外装置检测到人体热辐射发出的红
外信息,控制电路接收到该信号后,便会发出相应的指令,启动电机运转,从而带动门自动
开启,当门开启后,控制电路将做出判断,如果没有人在门四周,就通知电机做反向运转,
使门关闭。
〔分析〕输入(给定量):红外线装置是否检测到人体热辐射发出的信号:控制器:电路:
执行器:电机:被控对象:自动门:输出量:门开启或关闭
2、闭环控制——随机应变、见风使舵
把系统的输出量返回到输入端并对控制过程科生影响。
实例:饮水机、简单的自动水位控制装置
三、干扰的概念
1、涵义:干扰就是对控制系统的行为造成影响的有害信号及扰动,即除给定量外,引起被控
量值变化的各种因素。
要点:系统行为、被控量量值变化;引起变化的各种因素。
干扰因素:真正的控制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还会存在很多的因素影响。在控制系统中,除
输入量以外,引起被控量变化的各种因素称为干扰因素。
例如:骑自行车的干扰因素:逆风、上坡路……
四、反馈
反馈是指在控制系统中,将输出量通过适当的检测装置返回到输入端并与输入量进行比较
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