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3.50 KB
  • 2021-05-13 发布

2015高考化学第十章(化学实验基础)(第3课时)一轮随堂练习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走向高考】2015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3课时配套课后强化作业 "‎ 一、选择题 ‎1.(2013·荆州市高中毕业班质检(Ⅰ))下列各组气体在常温下能大量共存且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NO和O2        B.H2和CO C.HCl和NH3 D.SO2和CO2‎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性质及收集方法,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A项,2NO+O2===2NO2,二者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项,H2和CO在常温下不反应,能大量共存,但是,C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错误;C项,氯化氢与氨气相遇生成白烟:NH3(g)+HCl(g)===NH4Cl(s),错误;D项,SO2与CO2不反应,且它们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正确。‎ 答案:D ‎2.(2013·江西省部分重点中学高三上学期联考)下列各组物质,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A.NaCl、NaBr、KI三种无色溶液 B.HCl、NaCl、NaNO3、Na2CO3四种溶液 C.NaBr、HCl、KCl三种溶液 D.淀粉、淀粉碘化钾、碘化钾、溴水四种溶液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鉴别,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NaCl、NaBr、KI三种无色溶液要用AgNO3溶液鉴别,选项A不符合题意;HCl、NaCl、NaNO3、Na2CO3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有气泡产生的是HCl和Na2CO3两种溶液,剩余的是NaCl和NaNO3两种溶液,需再用AgNO3溶液鉴别,选项B不符合题意;NaBr、HCl、KCl三种溶液需先用Na2CO3溶液鉴别出HCl,再用AgNO3溶液鉴别,选项C不符合题意;淀粉、淀粉碘化钾、碘化钾、溴水四种溶液中溴水有颜色,溴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溶液颜色加深,溴水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溶液呈蓝色,剩余的为淀粉,选项D符合题意。‎ 答案:D ‎3.(2013·江西省南昌市高三年级调研)安全是顺利进行实验的保障,下列实验处理或方法正确的是(  )‎ A.尾气(主要含氯气)用澄清石灰水吸收较好 B.把氢气和氯气混合光照制氯化氢 C.导管口点燃一氧化碳时也要验纯 D.重金属盐有毒,如果不慎食入氯化钡,喝硫酸铜溶液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实验安全操作及常见物质的性质,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澄清石灰水浓度较小,不能充分吸收尾气中的氯气,A错; 氢气和氯气的混合物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爆炸,B错;硫酸铜也是重金属盐,对人体有害,D错。‎ 答案:C ‎4.(2013·荆州市高中毕业班质检(Ⅰ))下列关于离子检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l-‎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 C.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 D.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检验,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A项,如果溶液中含有CO,也有相同的现象,A项错误;B项,如果溶液中含有HCO,也有相同的现象,B项错误;C项,可溶性银盐会干扰SO的检验,C项错误;D项,加入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说明该溶液中不含Fe3+,滴加氯水后溶液变为红色,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D项正确。‎ 答案:D ‎5.有关气体制备所用试剂及检验气体所用试剂完全正确的组合是(  )‎ A.CO2:大理石和稀硫酸、澄清石灰水 B.Cl2: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品红溶液 C.O2:二氧化锰和双氧水、带火星的木条 D.NH3:NH4Cl固体和CaCO3固体、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解析: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附着在大理石上使硫酸不能与大理石接触,不能持续生成CO2,A选项错误;检验Cl2应该用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B选项错误;应该用熟石灰与NH4Cl反应,D选项错误。‎ 答案:C ‎6.以下气体发生装置中,不易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量的是(  )‎ 解析:A装置可以通过控制分液漏斗控制气体的产生;B用的是长颈漏斗,无法造成固、液分离;C、D关闭活塞,继续生成的气体使压强增大,造成固、液分离,可以控制气体的量。‎ 答案:B ‎7.(2013·福建名校样本分析)某同学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硝酸的性质,根据图示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内壁上“黄霜”的成分是硫 B.该实验探究即说明浓硝酸具有氧化性,又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C.烧杯内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尾气,防止尾气污染环境 D.试管中浓硝酸用浓盐酸代替发生相同现象 答案:D ‎8.(2013·安徽卷·8)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  )‎ 解析:结合题给装置图从反应物的选择、反应条件、收集方法以及尾气吸收方法等方面进行逐一的分析判断,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 A.可以利用题目提供的试剂制取氨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小,收集氨气时,c中的导管应“短进长出”,所以错误。B.实验室可以用浓硫酸和亚硫酸钠反应制取二氧化硫,且收集装置和尾气吸收装置均正确。C.稀硝酸和铜反应生成的是NO而不是NO2,要制取NO2应选择浓硝酸和铜反应,所以错误。D.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可以制取氯气,但此反应需要加热,而图中并没有加热装置,所以错误。‎ 答案:B 点拨:知识:气体的制备、收集和尾气的吸收。能力:考查能够从表中提取信息,识别仪器装置图,结合题给装置进行准确判断的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9.用铁制备较纯净的Fe2O3,下列实验方案最好的是(  )‎ A.使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缓慢氧化 B.使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然后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C.使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然后加入足量氨水,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D.使铁在氧气中燃烧,加入足量NaOH溶液,过滤、洗涤,然后充分加热分解 解析:A选项生成的铁锈不纯;B选项有有毒气体生成;D选项生成的Fe3O4不溶于水;C选项,铁与硫酸反应生成Fe2+,与氨水反应生成Fe(OH)2,在空气中加热氧化为Fe(OH)3,分解最后生成纯净Fe2O3。‎ 答案:C ‎10.实验室对制备气体反应的基本要求是“反应条件易满足、能平稳地产生气流、所得气体中尽可能不含杂质成分(除少量水蒸气及少量原料汽化形成的物质)”,下列反应一般能用于实验室制备气体的是(  )‎ A.Na2O2与CO2反应制备O2‎ B.H2O2与MnO2混合制备O2‎ C.加热浓硝酸制备NO2‎ D.浓NaOH与NH4Cl溶液混合加热制备NH3‎ 解析:A项易引入较多的CO2杂质;C项加热浓HNO3制NO2时还会产生O2,C项错;氨气易溶于水,用浓NaOH溶液与NH4Cl溶液反应制得的NH3量较少,D项错。‎ 答案:B ‎11.(2013·广州模拟)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后把水加入反应器中,观察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B.常温下将铜丝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CuCl2的生成 C.将CuCl2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CuCl2固体 D.将表面有铜绿[Cu2(OH)2CO3]的铜器放入盐酸中浸泡,除去铜绿 解析:A项,正确操作应该是: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加热,反应后取一定量的反应液加入盛有水的烧杯中,A错误;B中应该用红热的铜丝;Cu2+水解,加热CuCl2溶液得不到CuCl2固体,C错误;铜绿溶于盐酸而铜不溶于盐酸,故可用盐酸除去铜绿,D正确。‎ 答案:D ‎12.(2013·扬州模拟)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已知Cu2O+2H+===Cu2++Cu+H2O,氢气还原氧化铜后所得红色固体能完全溶于稀硝酸,说明还原产物是铜 B.用蒸馏水、酚酞、BaCl2溶液和已知浓度盐酸标准液作试剂,可测定NaOH固体(杂质仅为Na2CO3)的纯度 C.实验室中的CCl4含有少量溴,加适量的苯,振荡、静置后分液,可除去CCl4中的溴 D.取一定量水垢加盐酸,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水垢的主要成分为CaCO3、MgCO3‎ 解析:Cu和Cu2O都能溶于稀HNO3,A项错误,应改为稀H2SO4,BaCl2与Na2CO3反应生成BaCO3,反应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过滤后,用标准浓度的盐酸可滴定测出溶液中NaOH的量,B正确;CCl4也能溶于苯,无法用苯萃取CCl4中的Br2,C错误;D项中结论错误,只能说明水垢中含有CO但不能说明一定有MgCO3。‎ 答案:B ‎13.(2013·洛阳模拟)同学们在做铜与浓硝酸反应的实验时,发现反应后溶液呈绿色,而不显蓝色。甲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硝酸铜的质量分数较高所致,而乙同学认为是该溶液中溶解了生成的气体。同学们分别设计了以下4个实验来判断两种看法是否正确,这些方案中不可行的是(  )‎ A.加水稀释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B.加热该绿色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C.向该绿色溶液中通入氮气,观察颜色变化 D.向饱和硝酸铜溶液中通入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的气体,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解析:为验证溶液呈绿色是c(Cu2+)大小引起还是因溶有NO2引起,可采取的实验方案应只改变其中的一种影响因素,不能同时改变c(Cu2+)大小与NO2的量。A项加入水,c(Cu2+)变小,同时水也会与溶液中可能溶有的NO2反应生成HNO3,故不能得出溶液呈绿色的原因;B、C项操作都是赶出溶液中可能溶有的NO2,对c(Cu2+)大小无影响,方案可行;D项向无NO2的硝酸铜溶液中通入NO2后,通过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可得出结论,方案可行。‎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4.(2013·青岛模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取盐湖苦卤的浓缩液(富含K+、Mg2+、Br-、SO、Cl-等)来制取较纯净的氯化钾晶体及液溴,他们设计了如下流程。‎ 回答以下问题:‎ ‎(1)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要从橙色液体中分离出溴,所采取的操作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除酒精灯和温度计外,还有________。‎ ‎(2)试剂z的化学式为________;检验SO已除尽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操作Ⅲ的具体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制取氧化剂并将其通入盐湖苦卤中,装置b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若把上述装置中的a、b作为气体的发生、收集装置,装置c可任意改进,则根据下列提供的药品,用这套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填序号);若用上述装置中的a、b制取并收集NO,应将装置b如何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制NH3:浓氨水和碱石灰 ‎②制SO2:Cu片和浓硫酸 ‎③制NO:Cu片和稀硝酸 ‎④制O2:MnO2和双氧水 解析:(1)加入氧化剂,能够将苦卤中的Br-氧化为Br2,加入CCl4萃取、分液可分离出溶液中的Br2。橙色溶液为溴的CCl4溶液,可以用蒸馏的方法分离出溴,还需用到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等仪器。(2)溶液A中的离子为K+、Mg2+、SO、Cl-分别加入KOH、BaCl2、K2CO3,除去其中的Mg2+、SO,则z可能为K2CO3或KOH。检验SO已除尽,可以取无色溶液D,加入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产生,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取无色溶液B,因为B中含有CO,会对SO的检验产生干扰。(3)操作Ⅲ是由KCl溶液得到KCl晶体,实验操作为蒸发结晶。(4)装置b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该装置可以制取的气体特点是固液或液液混合不需加热,且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因此密度比空气小,该气体只能为NH3。若用该装置中的a、b制取并收集NO,由于NO能与空气中的O2反应,因此需要将b中装满水,利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1)萃取、分液 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2)K2CO3或KOH 取无色溶液D,加入BaCl2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SO已除尽 ‎(3)将溶液倒入蒸发皿中并置于三脚架上,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蒸发皿中的液体,直到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 ‎(4)安全瓶(或防止倒吸) ① 将b中装满水 ‎15.(2013·北京卷·28)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 操作 现象 取‎4 g漂粉精固体,加入100 mL水 部分固体溶解,溶液略有颜色 过滤,测漂粉精溶液的pH pH试纸先变蓝(约为12),后褪色 i. 液面上方出现白雾;‎ 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 ⅲ.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 ‎(1)Cl2和Ca(OH)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H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l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a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l,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________。‎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Ⅲ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熟练掌握氯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知识点,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问题逐一分析解答,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漂粉精的制备原理是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2)根据pH试纸先变蓝,可知漂粉精溶液显碱性;变蓝后又褪色,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漂白性。(3)①因为Cl2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可利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检验有无Cl2,同时也为后面产生的白色AgCl沉淀排除Cl2的干扰。②白雾中混有SO2,SO2也可与酸化的AgN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不能证明白雾中含有HCl。(4)要证明现象ⅱ中的黄绿色是溶液酸性增强引起的,可以在原漂粉精滤液中滴加稀H2SO4,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5)向沉淀X中加入稀HCl,无明显变化,则排除亚硫酸根离子;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沉淀X应为CaSO4‎ ‎;持续通入二氧化硫黄绿色褪去,同时产生大量沉淀,则反应为Ca2++SO2+Cl2+2H2O===CaSO4↓+4H++2Cl-。‎ 答案:(1)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碱性、漂白性 (3)①检验白雾中是否含有Cl2,排除Cl2干扰 ②白雾中混有SO2,SO2可与酸化的AgNO3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4)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 (5)①CaSO4 ②SO2+Cl2+2H2O===SO+2Cl-+4H+‎ 点拨:知识:重点考查氯气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尤其考查了漂粉精的组成、性质以及应用。能力:根据实验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a试题难度:较大。‎ ‎16.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对一种焰火原料(由两种短周期的常见金属单质组成的合金粉末)进行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该焰火原料的组成 ‎[资料检索]①Mg2+的检验方法:取2滴待检液,加入2滴2 mol·L-1的NaOH溶液,再加入1滴镁试剂(Ⅰ)染料(对硝基苯偶氮间苯二酚),若出现沉淀并吸附镁试剂(Ⅰ)染料呈天蓝色,表示待检液中含有Mg2+,Ag+、Cu2+、Fe3+、NH会妨碍Mg2+的检验。‎ ‎②Mg(OH)2可溶于浓的氯化铵溶液,其他的常见不溶碱难溶于氯化铵。‎ ‎[探究思路]确定焰火原料所含金属的种类 ‎[实验探究]‎ ‎(1)甲同学进行了初步实验,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如下。请填写下表:‎ 实验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 取少量该焰火原料加入冷水中 无明显现象 ‎②‎ 取少量该焰火原料加入稀盐酸中 完全溶解,有大量气体产生,溶液呈无色 ‎(2)乙同学取第②组实验的溶液,加入镁试剂(Ⅰ)染料,得出合金中不含镁。乙的结论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设计实验方案,确定焰火原料中的金属种类,实验记录如下所示:‎ 由丙的实验记录可知,该焰火原料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金属组成的合金;向滤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需煮沸,煮沸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意知①中把焰火原料加入冷水中无明显现象,说明该合金中不会与冷水反应的金属,则锂、钠等活泼金属不存在,由②可知金属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则其可能由短周期金属元素铍、镁、铝三种金属中的任意两种组成。‎ 答案:(1)①不含锂(Li)、钠(Na)等活泼金属 ‎②可能含铍(Be)、镁(Mg)、铝(Al)三种金属中的任意两种 ‎(2)错误 由资料知,检验Mg2+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3)铝(或Al) 镁(或Mg)(顺序可互换) 将NH转化为NH3,煮沸促进其逸出,防止NH干扰Mg2+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