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2.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十三 热学与其他知识的综合应用
雷区扫描
本部分常见的失分点有:
1.不能用正确的力学方法求气体的压强;
2.多对象多过程的系统分析有误;
3.气体变化过程和始末状态的分析不正确.
造成失误的根源在于:①利用力学方法求压强时,不能准确确定研究对象(活塞、液柱等),对研究对象的受力和运动状态分析不细致、不彻底,有的考生没有列方程的习惯,常凭印象直接写结论;②遇多气体对象问题时,对各对象间的关系分析不清,常不能正确列出关系式,造成列了许多方程,却不能建立方程间的关系.
排雷示例
例1.(2000年全国)
一横截面积为S的气缸水平放置,固定不动.气缸壁是导热的.两个活塞A和B将气缸分隔为1、2两个气室,达到平衡时1、2两气室体积之比为3∶2,如图13—1所示.在室温不变的条件下,缓慢推动活塞A,使之向右移动一段距离d.求活塞B向右移动的距离.不计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摩擦.
图13—1
雷区探测本题考查玻意耳定律,以及两活塞移动距离关系的寻找,考查考生最基本的分析判断能力.
雷区诊断部分考生在确定气室1的末态体积V1′时,弄不清V1′与活塞A及活塞B移动距离的关系,写成V1′=V1-Sd.
有的考生在分析气室1和气室2的状态时,没有挖掘出活塞平衡时两气室内的压强必相等这一隐含条件,不能求出活塞移动的距离.
此题有两部分被封闭的气体,需要分别进行研究,由玻意耳定
律建立方程求解.但必须弄清气体间的联系:一是活塞A向右移动一段距离d后,气室1和气室2初态的体积V1和V2同末态的体积V1′和V2′满足关系V1+V2=V1′+V2′+Sd;二是由于气缸水平放置,平衡时两气室内的压强一定相等,初态p1=p2=p0.末态p1′=p2′=p.
正确解答 因气缸水平放置,又不计活塞的摩擦,故平衡时两气室内的压强必相等.设初态时气室内压强为p0,气室1、2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在活塞A向右移动d的过程中活塞B向右移动的距离为x;最后气缸内压强为p.因温度不变,分别对气室1和2的气体运用玻意耳定律得:
气室1 p0V1=p(V1-Sd+Sx) ①
气室2 p0V2=p(V2-Sx) ②
由①、②两式解得
x=d
由题意=,得
x=d
例2.(1999年全国)
如图13—2所示,气缸由两个横截面不同的圆筒连接而成.活塞A、B被轻质刚性细杆连接在一起,可无摩擦移动.A、B的质量分别为mA=12 kg,mB=8.0 kg,横截面积分别为SA=4.0×10-2 m2,SB=2.0×10-2 m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封闭在两活塞之间.活塞外侧大气压强p0=1.0×105 Pa
图13—2
(1)气缸水平放置达到如图1所示的平衡状态,求气体的压强.
(2)已知此时气体的体积V1=2.0×10-2 m3.现保持温度不变,将气缸竖直放置,达到平衡后如图2所示.与图1相比,活塞在气缸内移动的距离l为多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雷区探测本题考查气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玻意耳定律的应用.
雷区诊断有些考生不从活塞受力平衡的角度确定气体的压强,而是凭直觉直接写出气缸水平放置时气体的压强p1=p0;气缸竖直放置时气体的压强p2=p0+.
有些考生弄不清气体体积的改变同活塞在气缸内移动的距离l的关系,
错误的写成l=或l=
在确定气体初末状态的压强时,可取A、B活塞和杆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由力的平衡条件列方程求出.根据玻意耳定律,可求出气缸处于图2位置时,气体的体积,再结合气体体积的变化同活塞移动距离的几何关系,求得活塞移动的距离.
正确解答 (1)气缸水平放置时,设气缸内气体压强为p1,对于活塞和杆,力的平衡条件为
p0SA+p1SB=p1SA+p0SB
解得p1=p0=1.0×105 Pa
(2)气缸处于图2位置时,设气缸内气体压强为p2,对于活塞和杆,力的平衡条件为
p0SA+p2SB+(mA+mB)g=p2SA+p0SB
设V2为气缸竖直放置时缸内气体的体积,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1V1=p2V2
由几何关系可得V1-V2=l(SA-SB)
由以上各式解得l=9.1×10-2 m
例3(2002年春)
如图13—3所示,竖直放置的气缸内盛有气体,上面被一活塞盖住,活塞通过劲度系数k=600 N/m的弹簧与气缸相连接,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已知此时外界大气压强p0=1.00× 105 N/m2,活塞到缸底的距离l=0.500 m,缸内横截面积S=1.00×10-2 m2.今在等温条件下将活塞缓慢上提到距离缸底2l处,此时提力为F=500 N,弹簧的原长l0应为多少?若提力为F= 700 N,弹簧的原长l0又应为多少?(不计摩擦及活塞和弹簧的质量,并假定在整个过程中,气缸不漏气,弹簧都遵从胡克定律.)
图13—3
雷区探测
本题涉及对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同时因为有弹簧的存在,使有些学生出现失误,另外判断弹簧处于伸长还是压缩也是一个难点,最后要求学生熟练运用玻意耳定律.
雷区诊断本题紧紧围绕受力分析和玻意耳定律展开,对两种情况下的活塞进行受力分析,再把两状态下的气体状态参量列方程,联立求解.
正确解答 解答一:
设弹簧原长为l0.气体原来压强为p,后来为p′.则由玻意耳定律可得
pl=p′·2l ①
在原来状态下,活塞受力如图13—4的图1所示,由力学平衡可得
图13—4
pS=p0S+k(l-l0) ②
在后来状态下,活塞受力如图2所示,由力学平衡可得
p′S+F=p0S+k(2l-l0) ③
由①、②、③联立解得
p= ④
由②式得
l0=l+(p0-p) ⑤
当F=500 N时,由④式得p=0.4p0.再代入⑤式得l0=1.50 m.可见在整个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当F=700 N时,由④式得p=0.8p0,再代入⑤式得l0=0.833 m.可见在过程开始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活塞提高到距缸底距离超过l0=0.833 m后,弹簧被拉伸.
解答二:
设开始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当得出x为负值时,表示开始时弹簧被拉长),原长为l0,依题意得方程:
p0S=pS+kx ①
p0S=p′S-k(l0-2x)+F ②
p′S·2(l0-x)=pS(l0-x) ③
l0=l+x ④
由①、②、③、④式联立,解得
x= ⑤
当F=500 N时,代入⑤式,得x=1.00 m,l0=1.50 m
当F=700 N时,代入⑤式,得x=0.333 m,l0=0.833 m
例4.(2001年春)
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气缸,由截面积不同的两圆筒联接而成.活塞A、B用一长为3l的刚性细杆连接,它们可以在筒内无摩擦地沿水平方向左右滑动.A、B的截面积分别为SA=30 cm2、SB=15 cm2.两活塞外侧(A的左方和B的右方)都是大气,大气压强始终保持为p0=1.0×105 Pa.活塞B的中心连一不能伸长的细线,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墙上.当气缸内气体温度为T1=540 K时,活塞A、B的平衡位置如图所示,此时细线中的张力为F1=30 N.
图13—5
(1)现使气缸内气体温度由初始的540 K缓慢下降,温度降为多少时活塞开始向右移动?
(2)继续使气缸内气体温度下降,温度降为多少时活塞A刚刚右移到两圆筒联接处?
(3)活塞A移到两圆筒联接处之后,维持气体温度不变,另外对B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推力,将两活塞慢慢推向左方,直到细线拉力重新变为30 N.求此时的外加推力F2是多大.
雷区探测本题是典型的力学与热学的综合题,要求学生能熟练应用受力分析的方法,对刚性绳有深刻的理解,对气体的变化过程能正确分析.
雷区诊断开始时,因绳中有张力,因此绳一定是被拉紧,此时,降低温度,两活塞进行整体受力分析;可知活塞不动,仅仅是绳中张力逐渐减小,直至为零.此过程中被封气体做等容变化.再降低温度,活塞向右缓慢移动,由物体受力分析知,被封气体做等压变化,第(3)步则是等温变化.
一些同学正是因为对上述变化过程分析不清,不能正确解答.原因是对绳、杆的特性理解不深,对受力分析方法掌握不熟,有的同学因为采用隔离法分析导致繁琐,以致出错.
正确解答 (1)设气缸内气体压强为p,F为细线中的张力,则活塞A、B及细杆这个整体的平衡条件为:
p0SA-pSA+pSB-p0SB+F=0
解得:p=p0+ ①
对于初始状态,F=F1=30 N
代入①式,就得到气缸中气体的压强
p1=p0+=1.2×105 Pa
由①式看出,只要气体压强p>p0,细线就会拉直且有拉力,于是活塞不会移动.使气缸内气体温度降低,是等容降温过程,当温度下降使压强降到p0时,细线拉力变为零,再降温时活塞开始向右移,设此时温度为T2,压强p2=p0.有:
= ②
得:T2=450 K ③
(2)再降温,细线松了,要平衡必有气体压强p=p0.是等压降温过程,活塞右移、体积相应减小,当A到达两圆筒联接处时,温度为T3,
= ④
得:T3=270 K ⑤
(3)维持T3=270 K不变,向左推活塞,是等温过程,最后压强为pA.有:
= ⑥
推力F2向左,由力的平衡条件得
p0SA-pASA+pASB-p0SB+F1-F2=0 ⑦
解得:F2=90 N
排雷演习
1.如图13—6所示,T形气缸内有一T形活塞,将气体分别封闭在A、B两部分中,活塞可沿气缸壁无摩擦地滑动,其左端面积为右端面积的3倍,气缸的C孔与大气相通,当大气压强为0.9 atm时,活塞恰好静止不动,则此时B中气体的压强
图13—6
A.0.7个atm
B.0.9个atm
C.1.8个atm
D.2.7个atm
2.如图13—7所示,在一个装有水的容器内,有一小试管开口向下竖直悬浮于水面上,试管露出水面的高度为h,管内外水面的高度差为H,则将容器内上方的气体逐渐向外抽出时
图13—7
A.h不变,H增大
B.h和H都增大
C.h增大,H不变
D.h增大,H减小
3.在静止时,竖直的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试管内有一段水银柱封闭一段空气,若试管向下自由下落,水银柱相对于管会
A.上升
B.稍下降
C.维持原状
D.完全排出管外
4.粗细相同的两根玻璃管,下端用软胶管相连,内装有水银.在A管内封闭50 cm空气柱,B管开口,两管液面高度差为38 cm,如图13—8所示.现上下移动B管,使两管内液面相平,问B管是上移还是下移?须移动多少?(设B管足够长,移动中温度不变,取大气压p0= 76 cmHg)
图13—8
5.如图13—9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气缸,总长为2l,缸内活塞截面积为S,厚度不计.气缸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是f0,一劲度系数为k的水平弹簧,一端与活塞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墙上,活塞可在缸内无摩擦地滑动,当缸内充有温度为T0、压强为p0(大气压也是p0
)的理想气体时,活塞平衡于气缸中央,弹簧恰处于自然长度,要使活塞缓缓右移至气缸口,缸内气体温度应升高多少?
图13—9
6.一圆筒形气缸静置于地面上,如图13—10所示,气缸的质量为M,活塞(连同手柄)的质量为m,气缸内部的横截面积为S,大气压强为p0,平衡时气缸内的容积为V.现用手握住活塞手柄缓慢向上提,设气缸足够长,在整个上提过程中气体温度保持不变,并不计气缸内气体的重力及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求气缸刚被提离地面时活塞上升的距离.
图13—10
7.如图13—11所示,在光滑的截面不等的竖直管内,A、B两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逸漏,两活塞被一根不伸长的轻质细绳连接起来,并可在管内自由移动.已知A活塞的质量为2 m,截面积为2 S,B活塞质量为m,截面积为S,外界大气压为p0.初始时活塞A、B分别在a、b位置,在大气压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封闭气体体积为V0.活塞B在竖直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下降距离l到b′位置,活塞A到a′位置(如图中虚线所示),又处于静止状态,若整个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不变,这个外力应为多大?(细绳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张紧状态).
图13—11
8.如图13—12所示,可沿气缸壁自由活动的活塞将密封的圆筒形气缸分隔成A、B两部分.活塞与气缸顶部有一弹簧相连.当活塞位于气缸底部时弹簧恰好无形变.开始时B内充有一定质量的气体,A内是真空.B部分高度为l1=0.10 m,此时活塞受到的弹簧作用力与活塞重力大小相等.现将整个装置倒置,达到新的平衡后B部分的高度l2等于多少?(设温度不变)
图13—12
9.如图13—13所示,一个开口向上的圆筒气缸直立于地面上,距缸底l0处固定一个中心开孔的隔板a,在小孔处装有一个只能向下开启的单向阀门b,即只有当上部压强大于下部压强时,阀门开启.c为一质量与摩擦均不计的活塞,开始时隔板以下封闭气体压强为2p0(p0为大气压),隔板以上由活塞c封闭气体压强为p0,活塞c与隔板距离为2l0,现缓慢地将铁砂加在活塞c上,已知铁砂质量为m0时,可产生向下的压强为p0,并设气体温度保持不变,活塞、缸壁与隔板厚度均可不计,求:
图13—13
(1)当堆放铁砂质量为2m0时,活塞c距离缸底高度是多少?
(2)当堆放铁砂质量为4m0时,缸内各部分气体压强是多少?
10.如图13—14所示,在固定的气缸A和B中分别用活塞封闭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面积之比SA∶SB=1∶2.两活塞以穿过B的底部的刚性细杆相连,可沿水平方向无摩擦滑动.两个气缸都不漏气.初始时A、B中气体的体积皆为V0,温度皆为T0=300 K.A中气体压强pA=1.5p0,p0是气缸外的大气压强.现对A加热,使其中气体的压强升到pA′=2.0p0,同时保持B中气体的温度不变.求此时A中气体温度TA′.
图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