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 M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历史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

  • 18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 ‎0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市民阶层”‎ 一、“市民阶层”概念分析 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研究中,冯尔康根据政治秩序将中国古代社会分成不同的等级,平民是其中的一个等级,一般包括胥吏、庶族地主、自耕农、佃农、商人、手工业者,其中属于城市居民的主要是商人与手工业者,政治地位仅高于奴隶与半奴隶。在史学界,所谓的“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与其他等级相比,“市民阶层”在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上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在宋清之际其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明中叶以后, 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和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会的原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既有经济基础的矛盾,又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从而影响到晚明社会的整体风貌。‎ 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研究的一般情况:‎ 第一,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研究主要是对工商业者阶层的研究;‎ 第二,对市民阶层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等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如认为 ‎1. 中国古代的市民阶层只是集权专制体系中被统治的对象;‎ ‎2. 在政治上处于边缘地位;‎ ‎3. 专制政府只允许工商业者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 ‎4. 工商业者的力量在宋元特别是明清以后有所发展并努力寻求主流社会地位等等。 ‎ 二、高考命题分析 宋代以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壮大,世俗文化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社会风尚、知识结构等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近年来的全国卷命题情况如下:‎ ‎1.(2017·全国Ⅰ卷高考·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2.(2012·全国卷高考·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3.(2013·全国Ⅱ卷高考·27)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4.(2012·全国卷高考·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5.(2012·海南单科·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                  ‎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 D.社会风尚的变化 ‎6.(2014·海南高考·7)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7.(2017·深圳一模·27)明代《天下水陆行程》记载了以北京、南京为中心的114条全田水陆路程,其中苏、杭等地的记裁最为繁密,还载有各地山川、市场、物产、旅社、船只、风俗、盗贼等内容。据此推断,作者编写此书旨在()‎ A.为官府汇总民情奏报                ‎ B.为藩国安排朝贡路线 C.为游士介绍旅游资源                ‎ D.为商贾提供行程指南 ‎ ‎ ‎【答案解析】‎ ‎1.【考点】古代中国的商业发展 ‎【解析】题干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玉制器皿数量随之大大增加,以致于“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也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冲击,故B项正确。‎ ‎【答案】B ‎2.【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题干中的故事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这是因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项正确;ABC项都无法从题干中反映。‎ ‎【答案】D ‎3.【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材料把小说称为儒、释、道三教之外的“又一教”,并“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旨在说明小说通俗易懂,流传广泛,并结合材料中“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得出,这是因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导致市民阶层壮大从,而推动了小说这类世俗文化的发展。选择C项。‎ ‎【答案】C ‎4.【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关键信息: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已六七分去农。从题干中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B项正确;ACD项题干无从反映。‎ ‎【答案】B ‎5.【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解析】注意题干中限制词:直接反映。题干反映了明初生员穿玉色衣服、加饰表黑色边条到明后期的崇尚“妇人红紫之服”的现象,D项正确;A项题干无从反映,B项题干无从反映,说法也与史实不符;C项是题干历史现象所能反映的,这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的社会风尚的变化,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D ‎6.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从“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水陆交通路线”等关于商业的信息说明经济发展促进知识的更新,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印刷技术的信息,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只是显示介绍书籍,没有反映科举考试信息,故C项错误;“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A ‎7. 【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解析】为官府汇总民情应远超此范围,与材料中“以北京、南京为中心的114条全田水陆路程”不符,故A项错误;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也与材料中“其中苏、杭等地的记裁最为繁密”不符,故B项错误;为游士介绍旅游资源与材料中“明代”的社会发展水平不符,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 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与材料中“全田水陆路程,其中苏、杭等地的记裁最为繁密,还载有各地山川、市场、物产、旅社、船只、风俗、盗贼等内容”相符,故D项正确。‎ ‎【答案】D ‎02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文化认同”‎ 一、“文化认同”的概念分析 李振宏在《中国古代国家认同的核心是文化认同》一文中指出,“中国古代的国家认同,主要的不是民族认同或宗教认同,而是一种文化认同。人们恪守一种以文化差异为区分的国家观念,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面貌,使之成为中国的象征;这种文化的获得,或者是向这种文化的靠拢,则成为是否获得华夏族资格(即中国资格)的主要判断依据”。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强化统一意识等功能。‎ 近年来,全国卷试题命题用语中也多次出现“文化认同”“文化适应”“文化反思”等词语,典型试题如下:‎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B.河北                        ‎ C.陕西          D.山东 ‎3.(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4.(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5.(2015·海南单科·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6.(2012·海南单科·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7.(2016·海南单科·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8.(2012·海南高考·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 ‎ ‎【答案解析】‎ ‎1.【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分封制与文化认同 ‎【解析】试题围绕主干知识“西周的分封制”展开,所涉及的三个封国,分别位于今天的北京、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南,这些地方相隔较远,但总体上位于东方,是原来殷商文化的分布区,与来自西方的周文化不同。因此,将周王室成员分封到这些地方,有助于商文化与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促进各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所以正确答案是A。而分封制对地方是间接控制,战国以后的郡县制才是直接控制,所以选项C错误。题干中没有涉及B、D两项的内容,故不选。‎ ‎【答案】A ‎2.【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礼乐制 ‎【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C ‎3.【解析】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C ‎4.【考点】清代乾隆年间大陆移民入台安居繁衍 ‎  【解析】自明末以来,随着台湾回归祖国,大量福建民众移民台湾寻求生计,这些移民在台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安居乐业。按照我国传统的宗族观念,叶落归根或者说与祖先在一起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便是大量已移居台湾的民众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原因。A项不仅提到族谱编修的问题,而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故错误。B项符合对题干的分析,故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内地宗族整体迁移台湾,不能说开始于乾隆时期。D项不仅不符合史实,也与题干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不相符合。。‎ ‎【答案】B ‎5.【考点】宋明理学——三教合一 ‎  【解析】据材料中“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体现了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相结合,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故A项正确;儒、佛开始出现合流是在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儒学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A ‎6.【考点】三教合一潮流 ‎【解析】魏晋时期,儒学发展受挫,面临来自于佛教的冲击。题干中“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正是儒家的伦理道理,而题干斥责佛教导致“隔、乖、旷、绝”的后果,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D项正确;A项具有夸大佛教传入的影响,说法错误;BC项无从反映。‎ ‎【答案】D ‎7.【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反思传统伦理思想 ‎  【解析】由“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即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是重男轻女的表现,与男女平等不符,故A项错误;对古代女性的评价更多强调有德,反对有才,与德才兼备不符,故B项错误;由“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可知作者对传统的女性歧视的反感,故C项正确;女诗人主要是对传统女性德才观的不满,没有谈到自身的权益,故D项错误。‎ ‎【答案】C ‎8.【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  【解析】题干反映了康熙在“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准确”后,才“复用西洋历法”说明其审慎地接受外事物,B项正确;A项“全面接受”过于绝对化,说法错误;C项无从涉及;题干材料仅限于历法,因此,D项“西方文化超越中国”说法错误。‎ ‎【答案】B ‎03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意识形态”‎ ‎7.(2011·海南单科·21)图1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 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 D.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 ‎ ‎  参考答案:DDAAD CC ‎1.【考点】中体西用思想——张之洞维护传统思想 ‎   【解析】题干提供的信息有时间信息、人物信息、事件信息和设问引导语四类,从时间信息上可知,该事件发生于20世纪初,介于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亥革命之间,维新思想的传播早已成为过去式,故A项可轻易排除。从所提供人物信息上可知,这一事件的主要推动者为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洋务派本身并不排斥向西方学习,只是其学习内容限制在“坚船利炮”等器物上,故C项也可排除。从事件信息可知,该《奏定学堂章程》主要是推行“学堂”这一新型学校教育制度,以便改革传统的科举应试,设置新的培育和选拔人才的方式,而以国家律令的方式推行新式学堂教育,其根本目的(设问引导语)当然在维护旧有统治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意识形态,故虽然题干中出现了若干被明文禁止使用的新名词,但作为干扰项的B项仍可被排除,D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D ‎2.【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抗战时期国民党的专制独裁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准确获取和深度理解历史材料提供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辨别历史事物、说明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所列名词的内涵,运用所学知识合理解释国民党禁止书报杂志刊载这些名词的真实意图。这些名词有的宣传中共历史(“长征时代”),有的宣传中共政策路线(“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的反映民众要求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局面(“争取民主”),还有的反映民众反对国民党对日妥协(“亲日派”)。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在坚持对日抗战的同时极力加强自身的统治,维护一党专政的地位,为此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贬低中共的作用,另一方面压制国内民众的民主运动和对国民党的批评,禁止书报杂志刊载上述名词即是其中的一项举措。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项。A项“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显然与题干材料相悖,B项“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与题干材料无涉,故这两项可排除;国民政府从组织和政治来看是抗战的领导,中共也表示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故C项“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不正确。‎ ‎【答案】D ‎3.【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准确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列举的相关的史实有“开设公共必修课”“举办了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结合“新中国成立之初”这一背景予以判断,可知这些活动的目的着眼于构建与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新型的意识形态。故A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答案】A ‎4.【解析】拜上帝教在运动初期起了动员组织作用,但随着起义规模的扩大,其难以适应建设农民政权的需要,而农民阶级深受孔孟传统思想影响,运动后期洪秀全不得不借助尊孔方式维持政权;B、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D项不是原因。‎ ‎【答案】A ‎5.【考点】“斯大林模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的解决谷物问题,据此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排除C项。这一论断是为维护斯大林模式。选择D项。‎ ‎【答案】D ‎6.【考点】宋明理学 ‎  【解析】民众崇拜的形成是民众自身的利益和政府的提倡有关系,不完全是英雄个人的品德决定,故A项错误;由“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被世人称颂是其前提条件,不仅仅只有皇帝个人的好恶,故B项错误;关羽因为被忠勇被人称颂,符合理学宣扬的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因而被统治者所加封,故C项正确;官府的造神运动最根本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与民众的信仰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7.【解析】本题应结合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相关背景来分析选项。从题干地图显示来看,被援助的国家绝大部分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不被援助的绝大部分是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结合二战后马歇尔经济援助计划的目的来看,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所以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故选C。‎ ‎【答案】C ‎04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制度流变”‎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3.(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5.(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6.(2011·海南单科·6)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A.延续元朝典章                     B.继承华夏传统 C.复兴汉唐制度                     D.回归周朝典制 ‎7.(2014·海南高考·8)《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 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 ‎【答案解析】‎ ‎1.【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                             ‎ ‎   【解析】汉初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崇尚儒家,故A 项错误;“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使得汉朝能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B项正确;根据“文书之力也”可知充分发挥了文书功能,故C项错误;秦朝的典章制度并非都适用于汉初,官吏仅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并不能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故D项错误。‎ ‎【答案】B ‎2.【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地方吏治 ‎   【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3.【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题干中的“惟揣摹此样本为急”的这种依样画葫芦反映清代内阁官员拘泥规制,说明政治体制的僵化,B项正确;ACD项题干都无从反映。‎ ‎【答案】B ‎4.【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中后期宦官专权 ‎【解析】试题要求考生明确明初与后期中央权力变化和转移的脉络。前期,宦官不得干政,禁其读书是最直接的方法。明中后期,出于对外廷官员的不信任,皇帝便利用宦官对其实行制衡,而这也对宦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间接促进了宫廷中宦官教育的发展。宦官识字的情况逐渐制度化,他们干政的可能性增大。这种情况的存在,只能说明这一时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了异变,即由原来的皇帝与外廷直接发生关系,转变到宦官可以票拟,进而再转入外廷。因此A选项是正确的。虽然宦官有票拟权,但是并不能代替皇帝进行决策,B选项不正确。同时内阁依然是这一时期重要的议政机构,宦官并未真正掌握决策权力,C、D选项均不正确。。‎ ‎【答案】A ‎5.【解析】从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和国家的分裂战乱可以排除A。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排除B。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 ‎【答案】C ‎ ‎6.【解析】对于朱元璋来说,他认为元朝破坏了汉族的礼仪文化,即“圣道”,所以建国之初要恢复儒家文化,因此,朱元璋所说的“先王”不是建立元朝的蒙古人,而应该是与他一样的汉族皇帝,是在明之前的汉族政权,因此,选项A可以排除;题干表明在明朝实行的是郡县制,“令郡县皆立学”,因此选项D的周朝典制也可排除;题干要求选从实质上来理解,C项是具体朝代制度,排除C,华夏传统指汉族的农耕文明、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等,所以实质是继承华夏传统,故本题选B。‎ ‎【答案】B ‎7.【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 ‎【解析】材料反映是中央权力机构演变,“清朝前期以武立国”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清朝六部一直在行使行政权,只是有的时候并不经过六部,故B项错误;清朝贵族特权不是在削弱,而是在加强,故C项错误;“内阁宰辅,名存而已”是因为新的权力机构——军机处的出现架空了内阁,故D项正确。‎ ‎【答案】D ‎05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重史传统”‎ 一、“重史传统”的概念分析 夏禹龙在《发扬重史传统,普及历史知识》一文中写道:悠久的历史化为现实的传统。传统之所以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就在于它虽源于“死”的历史,却仍“活”在当代人的心中。‎ 中国是世界上惟一有几千年不间断历史记录的国家,从甲骨文、金文、《尚书》,到《春秋左传》,到司马迁的《史记》等,如此连续未中断的历史记载,在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中国历史有连续未中断的记录,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中国人历史意识强烈,认识到历史学的重要性,以研究、编写历史作为自己的责任;二是因为有制度上的保障,即开馆修史,专门设立国史馆,专门设立历史研究、历史编纂的政府机构。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2.(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5.(2012·上海单科·3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                             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答案解析】‎ ‎1.【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解析】题干给出的是与商代相比周代青铜器铭文的特点,周代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是对商代甲骨文的继承与发展,故A可排除;这些青铜器的铭文记述的是个人功绩,追颂祖先功德,希望子孙保用,可见,仍是家族传承的重器与礼器,故排除C、D项,正确项为B。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其中重视历史传承、重视历史记录是一个重要的方面,重史传统在中国的文化与政治中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本题利用历史材料,追溯了重史传统形成的渊源,使考生不但深化了对青铜文明与中国文字形成历史的认识,而且进一步提升了对教材知识理解的高度。【答案】B ‎2.【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代重史传统对君主专制的影响 ‎【解析】“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行事”,故A项正确;受到皇权的影响,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可能并不真实可信,全部真实可信太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史官记录皇帝真实言行,客观上促进皇帝减少“误失”,“尖锐矛盾”的说法过于夸大,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而没有直接反映出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的意图,故D项错误。【答案】A ‎3.【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 ‎【解析】从题干来看,西汉通过掌握秦的国家档案文献成功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可见是对秦的统治方式有所继承,从所学知识来看,西汉初年基本继承了秦的制度,故B为正确选项。A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故排除,C项与题意相反,排除,D项只表达出题干的部分内容,故排除。【答案】B ‎4.【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官修史书;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 ‎【解析】官修史书与私史书可谓是各有千秋,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或翔实或虚伪的史料,故A项错误;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取决于史书编撰者的立场观点,与私家还是官修无关,故B项错误;作为官方统治者的宰相或皇帝参与编修史书,实际上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政治意味增强,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是建立在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不断探究之上的,无论私家还是官修史书都能使解释历史具有客观性,故D项错误。‎ ‎【答案】C ‎06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社会结构”‎ 一、“社会结构”的概念分析 ‎ 社会发展是人类永恒追求的课题。在把资本主义社会作为典型形态进行解剖时,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及其变迁的规律,要求人们从社会结构的建构、重组和解构的冲突与融合中来推进现代化和社会发展。‎ 学界对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认识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一是两层次说。李培林认为,马克思把社会结构分成社会物质存在的决定层次(即经济基础层次,包括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和受其制约的上层建筑层次(主要是指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 二是三层次说。杜玉华(2012)从关系角度出发,认为在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认识中,社会结构至少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宏观的社会结构要素主要包括人与自然;中观社会结构是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活动领域形成的各种关系结构的总和;微观社会结构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形成的具体社会关系,主要包括人口结构、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阶级阶层结构等。‎ 三是四层次说。张子礼、邓晓臻(2012)认为,社会结构在马克思看来,至少应该包括社会资源构成及其配置、社会分层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的文化观念结构四个方面。最后还有五层次说。庞元正(2010)认为,可以把唯物史观对社会结构基本组成要素的分析归结为生产方式、政治上层建筑、社会意识、人口因素和自然环境五个方面。‎ 综上,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及其关系格局,包含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若干重要子结构,其中社会阶层结构是核心。‎ 马克思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来看待社会发展问题,他的社会结构理论,本身也成为了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                             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 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         ‎ 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 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       ‎ 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4.(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由表1可以推知,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 表1 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表 年代 ‎1870‎ ‎1896~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A.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     ‎ B.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 D.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5.(2016·海南单科·15)19世纪70年代初,生丝、茶叶合计占中国贸易出口总值的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丝茶竞争力减弱               ‎ B.清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 C.中国小农经济的瓦解               ‎ D.中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6.(2016·海南单科·23)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1‎ ‎1950年 ‎1970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7.2‎ ‎36.9‎ ‎55.1‎ ‎2.9‎ ‎31.7‎ ‎64.7‎ 日本 ‎26.0‎ ‎31.7‎ ‎42.3‎ ‎3.6‎ ‎43.0‎ ‎48.4‎ 联邦德国 ‎10.7‎ ‎49.7‎ ‎39.6‎ ‎3.3‎ ‎51.7‎ ‎45.0‎ 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 D.工业发展滞后 ‎7.(2015·海南单科·20)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 ‎8.(2015·海南单科·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9.(2011·海南单科·24)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10.(2010·海南单科·22)与1952年相比,1957年我国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210%,消费资料的生产增长83%,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5.5%提高到45%。这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A.工业结构得到了改善                         ‎ B.国家基本实现工业化 C.工农业生产比例协调                     ‎ D.工业总产值超过农业 ‎ ‎ ‎【答案解析】‎ ‎1.【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关键信息: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已六七分去农。从题干中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B项正确;ACD项题干无从反映。‎ ‎【答案】B ‎2.【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 ‎  【解析】为奠定我国工业化的基础,“一五”计划采取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进而导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说明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结构还不能做到平衡发展,故B项错误;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是20世纪60年代为克服克服“大跃进”给国民经济带来的严重比例失调和混乱局面而采取的措施,时间上与题干不符,故C项错误;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城市人口大量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故D项错误。‎ ‎【答案】A ‎3.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明末租佃制(江南农村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对佃户的影响)‎ ‎【解析】意思是讲,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的雇工——即佃户,由勤劳、柔顺到懒惰、骄纵,雇工本身的劳作态度,雇工对地主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使佃户对地主的依赖关系松弛,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会吸纳周边农村地区大量人口的就业,会导致农业生产人口的大量下降,农村会出现“用工荒”,因而农村雇工的地位提高了,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佃户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佃户地位的变化,未体现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主体是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而不是强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4.【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  【解析】从表1可以看出,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虽然是下降的,但幅度不大,仍占据垄断地位,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盛极而衰与表1不符,故A项错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下降,反映出其他地区的工业生产总和上涨,即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化有所发展,故B项正确;从表1四国工业生产总和的比例无法得出各国工业发展程度,故C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但与表1内容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5.【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   【解析】由“近90%,1900年降至38%左右”到“20世纪初年中国已失去主要丝茶输出国的地位”出现的情况应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方面是丝茶出口下降,一种是出口没有下降,其它产品的出口迅猛增长。根据近代中国对外出口的情况,在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西方的资本主义浪潮中,中国并没有出现具有竞争力很强的商品出现,所以只能推断中国丝茶受到竞争,出口下降,故A项正确;清政策在甲午战争后,放宽了对民间工商的限制,与“重农抑商”不符,故B项错误;生丝茶叶的生产主要是靠商品农业,小家经济对此不占主要部分,无法判断小农经济的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生丝茶叶出口比重的下降,是典型的殖民地经济特征,完全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表现,无法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故D项错误。‎ ‎【答案】A ‎6.【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   【解析】从表格中美国的服务业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对各国有贡献,故A项正确;农业美国由7.2到2.9,日本由26.0到3.6,德国由10.7到3.3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因为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国家经济问题飞速增加,无法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由表格中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7.【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美国与法国发展模式的差距 ‎  【解析】法国和美国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充分的国家,因此两国的经济结构无根本差异,故A项错误;欧洲因为二战,经济残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工业设备的使用年限及“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说明当时美国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法国,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故C项正确;经济一体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 ‎8.【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  【解析】本题考查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量屠杀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特别是混血人的出现,反映的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项正确;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B ‎9.【解析】人民公社体制下,经营规模扩大,直接导致家庭个体经营形式的消失,所以A符合题意,选A。所有制仍然是公有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B。由于实行统一的分配体制,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下降,排除C。由于该体制未能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得不到发展,工业化的基础也得不到增强。排除D。‎ ‎【答案】A ‎10.【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进行解题,生产资料增长210%,消费资料生产增长83%,生产资料增速高于消费资料增速,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加大,改变了建国初期,重工业发展缓慢的形势,工业结构得到改善。‎ ‎【答案】A ‎07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区域经济”‎ 一、“区域经济”的概念分析 传统观点认为,在封建社会自然经济占绝对统治地位,以城市为中心的商品经济区域没有形成,因而不存在区域经济的划分,区域经济史研究意义不大。简修炜在《中国古代区域经济史研究刍议》一文中则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了这种说法。‎ 第一,忽视了区域间自然条件的差异性。中国古代领土辽阔,气候气象、地形地貌、土壤结构等复杂多样,资源分布不一,这使各个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山脉的走向、河流的流域等往往把整个中国划分成不同的自然区。各个自然区的地理环境的不同特征,给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深刻影响,形成地域性经济。‎ 第二,未注意到各区域间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自然条件的影响下,各区域的生产力发展呈现出较大的不平衡性,如生产力水平的高低、产业部门的结构、在国家赋税中所占的比重都不同或不尽相同,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不一样。‎ 第三,疏略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存在及其区域间的差异性。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商品经济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在整个封建经济中占有一定的比重,不管在生产和流通领域都表现出来。这种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和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形成的各区域间商品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客观的存在,我们要研究这种不平衡性及这种不平衡性的转化。‎ 王海鸿在《中国古代区域发展思想与实践》一文中指出,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传承了无数的关于区域发展的思想与实践,其中很多发展成为中国悠久文化的组成部分,例如任何事物自然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区域贸易与分工的思想、地域文化的内聚与形成、地区的划分以及针对不同区情而因地制宜的思想等,皆是我们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的全国卷命题用语中也多有体现。‎ ‎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跨区域交往的认知 例1.(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例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 ‎   2、环境影响的理解 例3.(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图5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例4.(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图4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    3、区域差异的分析 例4.(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例5.(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材料提供了河南、江苏两地在唐、宋、明、清科举考试的状元人数表,江苏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增加,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状元人数的变化正说明经济发展情况与文化兴盛程度高度相关,故B项正确。再比如,‎ 例6.(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 ‎4、区域变迁的比较 例7.(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4)图6中①②③④分别是不同时期的欧洲局部图。符合德国历史发展进程的是(  )‎ ‎ ‎ A.③②④①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例8.(2013·新课标全国全国Ⅰ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9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 比较图9、图10,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本题以主干核心知识“汉唐时期地方行政制度”作为考点,通过汉唐两幅历史地图的比较,要求考生根据历史地图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予以说明。本题的历史地图材料给出了多种信息,捕捉到这些信息并正确解读历史地图材料是解图的第一步。首先,根据两幅示意图考生既可以把这两个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进行比较,也可以围绕两朝的地方行政制度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展开论述。但一定要对这两幅历史地图所反映的历史进行正确的解读,必须是在比较材料的基础上得出正确信息,并予以说明。‎ 其次,这两幅历史地图材料的呈现方式非常特别,两朝的地方行政示意图反映出汉唐两朝历史的基本趋势:汉朝时,北方社会经济发达,经济重心在北方的黄河流域;唐朝时,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通过比较,我们看到了汉唐两朝不同的地方行政制度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如: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考生还可以从相关地方行政制度的历史传承、历史归宿、历史影响等角度进行拓展性作答。如:汉代交州与唐代岭南道所辖变化不大,表明这一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又如:吐蕃、南诏、流求等地区没有出现汉代、表明从汉至唐边疆民族地区有所发展,与中原联系加深等。‎ 考生不仅要正确解读历史地图材料,明了命题的立意;还要调动和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准确描述汉唐两朝的地方行政制度。通过对比,得出一个明确的概括性的认识和结论。‎ ‎08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天下为公”‎ 一、“天下为公”的概念分析 ‎《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孔子最早提出天下为公。《礼记·礼运记》所构建的大同世界生产资料公有,没有阶级差别。它向我们描绘了近乎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达出一种希望构建大同世界的关好的政治愿望。孟子的仁政学说首次提出“民为贵,社楼次之,君为轻”,阐述了君、民、国家三者间的关系,推动了天下为公思想的形成。荀子又以“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的“立君为民”说、“公生明,私生暗”,进一步揭示了公私的道德的意义。在早期的儒家思想家看来,为“公”应该是立君治国的理想状态,表达出他们美好的政治愿望。‎ 法家将公与法制结合起来,率先提出“公天下”,阐述了法律作为天下为公的手段的重要性。商鞅说:“故尧舜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立君为公才能实现天下公利,“天下为公”为君主集权统治提供合法性解释,成为君主专制的重要思想基础。同时,法家提倡的“法治公平”又为天下为公注入了公平理念 “天下为公”在秦汉隋唐时期成为重要的统治思想,得到帝王们的肯定。宋明理学更是把有关“公”的政治思维发挥到极致。“民为邦本”旨在说服民众相信君王关心民众生计以保证王朝的生存。天下为公,以民为先的思想在当时成为统治者维持统治的工具。‎ ‎17世纪黄宗羲对天下为公做出了系统的论述,颠覆了前朝天下为公思想的定位,将天下为公视为君主得以存在的责任和义务。他反对权力私化的君主专制,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君主是天下的公仆,要鞠躬尽瘁,承担天下兴亡的重任,否则将成为“天下之大害”。黄宗羲的“天下为公”成为民本思想发展的最高峰,他用天下为公解释君主权利合法性与统治则的合理性,天下为公不再只是维护统治的口号,而真正具有了关心民众忧乐为天下兴利除害的内涵。顾炎武也进一步指出,“国家”是属于一家一姓的王朝,而“天下”则是匹夫所共有。国家属于人民作为政权合法性的解释了质的转变并具有最朴素的民主的价值观念。‎ 近代康有为在《大同书》中,再次勾画出了一个“公天下”的理想社会,认为大同之世,天下为公,无有阶级,一切平等。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也对天下为公的思想作了进一步的论证与实践。他借天下为公来进一步解释它的民权主义,在他看来,公天下就是不谋私利,以为普天下民众谋幸福为己任。“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上而总统,下而巡差,皆人民之公仆”,革命党人要超越一己之私的狭隘眼界,“以民为主”、“以官为仆”,达到“天下为公”的理想境界。而孙中山本人更是发扬天下为公精神的模范。“天下为公”成为建立民主社会的重要思想基础。‎ 综上所述,天下为公的思想从产生、发展到成熟,经历了3次演变:孔子首次提出天下为公仅仅作为虚幻的政治理想;法家及后世各家对“公天下”的进一步阐释,天下为公作为君主理论的核心为君主制度的必然性和治权在君的合理性辩护,天下为公开始由虚幻的政治理想转变为具有现实意义的统治思想;而近代以来,天下为公思想开始具有了民主的内涵,民众的权力与利益得到真正重视,天下为公是统治者的责任和义务,成为本土民主政治思想的萌芽,其思想本质也从为专制统治提供服务到为民权主义所出解释,实现了质的进化与转变。‎ 参考文章:厦门大学黄叶微《论“天下为公”思想的传统内涵与现实意义》‎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 D.民贵君轻 ‎2.(2010·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3.(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4.(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5.(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    ‎ 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    ‎ 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6.(2017·海南高考·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下列各项中,最接近这一说法的是()‎ A.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 B.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7.(2016·海南单科·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8.(2009·海南单科·15)1912年,五色旗被定为中华民国国旗。五色旗的寓意是()‎ A.天下为公,共建民国              ‎ B.弘扬传统,共创共和 C.民族团结,实现共和               ‎ D.各界联合,维护民国 ‎【答案解析】‎ ‎1.【解析】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C项。‎ ‎【答案】C ‎2.【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解读文字信息的能力,以材料提供的新角度解读秦始皇时期的郡县制,也体现研究性学习的考查。材料主要意思为唐朝的柳宗元肯定郡县制“公天下”,郡县制官吏由皇帝任免比分封制下分封贵族爵位更利于国家政局的安定。故选D。‎ ‎【答案】D ‎3.【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地方吏治 ‎  【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4.【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                            ‎ ‎  【解析】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C项正确;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C ‎5.【解析】分封制通过层层分封确立周王天下共主地位,而受封者在自己的封地内大权独揽,享有较强独立性,A项错在有效控制;土地与人口控制在受封者而非国家手中,D项错误;周王对诸侯缺乏有效的控制,不可能大权独揽,B项不符合事实;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从而把国与家结合起来,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对后世影响深远。‎ ‎【答案】C ‎6.【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 ‎【解析】材料强调通过格物致知达到“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国治而后天下平”,治理好国家。A项强调“身正”,即统治者自我端正品行,才能“不令而行”,治理好国家,与材料说法最接近,故A项正确;B项呼吁人们以仁爱之心处理各种关系,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C项强调做善事要从点滴做起,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项错误;D项体现出忧君爱民思想,与材料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7.【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 【解析】由材料“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无法判定官员与皇族的关系,故A项错误;在宗法制,国为大家,官吏受命管理百姓,相当于小家中的家长,因而对官称呼为父母,故B项正确;以民为本是古代儒家的执政理念,把百姓作为治理的根本,“民贵君轻”,与“为民父母”不相符,故C项错误;官员之间的共同政治诉求是维护封建统治,“为民父母”是德行的一种表现,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故D项错误。‎ ‎【答案】B ‎8.【解析】五色旗,旗面为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寓五族共和,实现民族团结之意。‎ ‎【答案】C ‎09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社会心态”‎ 一、“社会心态”的概念分析 ‎“心态史学”这个专门术语在西方史学界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其重要的理论基石是弗洛伊德在20世纪初期创立的精神分析学说。在60年代,年鉴学派第三代学者提出了心态史这一研究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著作要属法国年鉴学派勒高夫的《新史学》(1989)。勒高夫在《新史学》一书中认为:“心态史研究日常的自动行为。心态史研究的对象是历史的个人没有意识到的东西,因为心态史所揭示的是他们思想中非个人的内容,这内容是恺撒及其古罗马军团中最低一等的成员所共有的,是圣路易及其土地上的农民所共有的,是克里斯托弗•哥伦布及其手下的水手所共有的。”‎ 综上,心态史学就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历史上人们的心理状态,用以解释历史现象的方法。作为新史学,它的突出贡献是使历史研究由“无人历史”转移到“有人历史”,把人作为研究主题,深入到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领域,使人物研究由平面性过渡到立体化,使历史主体变得饱满而丰富。‎ 彭卫在《历史的心镜——心态史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一书说:“心态史学是历史学知识体系与心理学知识体系相融合的产物,具有了双重含意:‎ 第一,方法论的含义,即心态史学是运用心理分析手段考察历史上人们精神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 第二,理论思维的含义,即心态史学是理解和解释人类历史活动的一种认识方式,它重视历史上各种类型人物的欲望、动机和价值观念,重视历史上各种社会集团、各种阶层的精神风貌,重视平静年代人们的精神活动和激荡岁月中人们的精神变化,重视上述这些因素对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二、国卷选择题分析 ‎1.(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2.(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3.(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4.(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5.(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6.(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7.(2016·海南高考·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 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 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8.(2018·四川成都一模·30)据史料记载,鸦片战争前的广州民夷冲突中,由夷人肇事的冲突占81.8%,每个冲突都有明晰的事故原因,也并未因此而发展为群体性的抗夷事件。鸦片战争后近10年间,华人无故袭击夷人的事件占87.5%,事件升级为群体事件的比例达50%。这一变化反映出 A.中国民众的传统心态受到冲击       ‎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 C.中国民众的近代民族观念形成       ‎ D.清政府借民夷冲突维护统治 ‎9. (2018·广东深圳宝安高三9月调研·11)列宁指出:“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自1950年5月1日颁布《婚姻法》到1953年1月止,全国范围内因为婚姻问题被虐杀或被逼自杀的人数每年可达七八万之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新婚姻观强烈冲击着国人的传统习俗与观念 B.遗留大陆的敌、特、匪等的煽动破坏 C.《婚姻法》宣传、推动工作不足 D.解放战争发展太快,新解放区不适应巨变 ‎ ‎【答案解析】‎ ‎1.【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电影艺术 ‎【解析】从“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间概念中无法判断已经实行新政且取得成绩,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美国经济危机时亦有社会暴乱和动荡,且从题干中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可知淡定应对表述不准确,故B项错误;从“幻想型”“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可知逃避现实希求慰藉表述与题意最为符合,故C项正确;现代主义艺术特点是反传统和个性化,而题干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 ‎2.【考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电影发展 ‎【解析】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不能解释上海国产电影比例较高的现象,故A项错误;上海是开埠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的意思是在上海,国产电影放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C项正确;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无法解释外国电影比例低于北京和天津,故D项错误。‎ ‎【答案】C ‎3.【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题干中的故事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这是因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项正确;ABC项都无法从题干中反映。‎ ‎【答案】D ‎4.【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农经济顽强抵抗外国经济                            ‎ ‎  【解析】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国是否畅销,故C项错误;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故D项正确。‎ ‎【答案】D ‎5.【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的国人对倡导洋务或与洋务有关的人和事件持轻视反对态度,体现出传统观念对外来事物的排斥,故A项正确;倡导洋务和出使国外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洋务运动只学器物,不学制度而受到批判,故C项错误;国人抵制洋务不是因受外国侵略而产生的爱国情感,而是对外来文明的抵触,故D项错误。‎ ‎【答案】A ‎6.【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解析】结合时间可知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解读题意可知顾维钧的目的是要求其他各国的对中国的援助,故A项正确;从题干的“否则”可知,顾维钧提到的“另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各国不援助中国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体现“警示”的目的,故B项错误;绥靖政策侧重于对法西斯国家的纵容和默许,题干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维护原有世界格局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7.【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观念变革 ‎   【解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一味追求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早就丧失了当初的活力,故A项错误;由“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可知其与新式教育与传统科举是不相融的,故B项错误;新学之人认为发式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区别,新旧学的根本区别在教育的内容,故C项错误;由“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可知,虽然新学追求民权,但并无报效国家的有效方式,只能服从封建选拔人才的方式,故D项正确。‎ ‎【答案】D ‎8.【考点】近代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由材料可知鸦片战争前的民夷冲突主要是夷人肇事所引起,而鸦片战争后则以华人无故袭击夷人为主,且事件升级为群体事件,说明鸦片战争后随着民族矛盾加深,中国民众不能再像鸦片战争前维持传统有礼有节的对夷态度,故A项正确;10世纪60年代,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这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故B 项错误;近代民族观念应是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利益的内涵,材料中华人无故袭击夷人不能体现中国民众的近代民族观念形成,故C项错误;民夷冲突发生后对清政府统治不利,D项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9. 【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巨变 ‎【解析】材料新《婚姻法》的颁布施行,新婚姻观强烈冲击着国人的传统习俗与观念,这是导致因为婚姻问题被虐杀或被逼自杀的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敌对势力的破坏有可能导致这一现象,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婚姻法》宣传、推动工作得力,才会加剧新婚姻观与国人的传统习俗与观念的冲突,故C项错误;1950年底全国已经基本解放,因此新解放区的扩大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A ‎10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公平效率”‎ 一、“公平效率”的概念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公平与效率问题都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来看,二者都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实现人的个性的全面解放,首先需要解决社会的公平;从根本上,要摆脱人对物的依赖性,又必需依靠提高效率,发展社会生产力来实现。因此二者辩证统一于人的发展过程中。‎ 从一般的意义上说,公平是一个社会学的范畴,而效率是一个经济学的范畴。如果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公平与效率分属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范畴,公平是生产关系规范的,效率是生产力所要体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两者的存在一定的差异和矛盾。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公平所要求的是整个社会所存在的生产结果如何分配的问题,也正是如此,人们会首先想到在人与人平等的条件下平均即是公平的原则理念。但平均是会影响到生产的效率的。同时,效率是资源整合与资源配置的问题,在这个角度上,资源的配置是不会考虑平均的,因此二者存在矛盾和差异。但从商品经济制度来看,商品从生产到交换再到分配的整个过程中公平与效率的矛盾关系运动不断促进商品经济制度的完善,努力实现公平的最大化即制度公平,而经济制度所确定的生产方式也是高效率的体现,进而公平与效率在商品经济中实现了统一。‎ 马克思主义公平效率观贯穿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妥善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稳定。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3)‎ 表3‎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3.(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4.(2014·海南高考·20)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5.(2013·海南高考·19)美国在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的340亿美元增加到1929年的830亿美元。其带来的结果是美国 ()‎ A.消费不足问题更加突出            ‎ B.加紧占领殖民地取得海外市场 C.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 D.财政支出主要用于生产领域 ‎6.(2012·海南高考·22)1945年7月英国举行大选,被视为反法西斯战争英雄的在任首相丘吉尔及其所在的保守党惨败,工党获胜组阁。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反法西斯战争已经接近最后胜利 B.工党提出了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 C.人们担心丘吉尔强烈反苏导致战争再起 D.英国大国地位的衰落引起选民强烈不满 ‎【答案解析】‎ ‎1.【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解析】本题以工业革命时期英国国民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变化为切入点,通过比较历史统计数据,考査考生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认识历史事件本质的能力。工业革命期间国民收入逐年增加,而且增幅较大(两倍多),工人实际工资总体有所增加,但在1797年有所下降,增速有限(不到一倍)。依据二者的增幅数据比较可知,这一时期,国民总收入增加较多而工人工资增加较少,表明社会贫富差距拉大。据此,正确答案为D,A、B、C选项均与历史事实不符。解答本题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读懂表格数据。‎ ‎【答案】D ‎2.【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环境污染导致人口死亡率提高)‎ ‎  【解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城市工厂产生大量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是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所以不会出现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的问题,故C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不断上升,故D项错误。‎ ‎【答案】A ‎3.【考点】罗斯福新政——社会保障(失业保险制度)‎ ‎  【解析】材料反映出罗斯福新政中,通过1935年《社会保险法》建立职工养老金制度。《全国工业复兴法》制订公平经营章程,故A项错误;1935年《社会保险法》还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故B项正确;《农业调整法》规定提供农副产品补贴,故C项错误;《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低工资水平,故D项错误。‎ ‎【答案】B ‎4.【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解析】题干材料中“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说明工人从经济发展成果中获取很少,故A项正确;依据题干中“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出了劳动生产率”说明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1929年以前,供给与需求已经出现了矛盾,故C项错误;“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是在罗斯福新政才开始实施,故D项错误。‎ ‎【答案】A ‎5.【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解析】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在科技和管理的推动下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国民收入大幅提高,没有涉及财政支出,排除D;材料没有涉及殖民和海外市场问题,排除B;在19CN末,美国已经是第一工业强国,排除C;美国国民收入是越来越高,但贫富分化差距大,大部分收入为少数富人据有,广大劳动人民日益相对贫困,造成消费严重不足,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 ‎【答案】A ‎6.【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析】从时间上看,A项是与史实相符的,但不是工党获胜的原因;因战争给社会经济带来破坏,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工党在竞选中提出实行社会福利等改革纲领,抓住了社会要求,取得了民众的支持,B项正确;CD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B ‎11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妥协智慧”‎ 一、“政治妥协”的概念分析 万斌在《论政治妥协》一文中指出:“政治妥协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共同体中,政治利益冲突的双方或各方,以社会共同体为念,以相互宽容为怀,依据共同认可的规则,通过彼此间利益的让渡来解决或暂时解决政治冲突的一种社会调节机制。”政治妥协是人类理性自觉的产物,是人类政治智慧的结晶。当政治妥协成为一种普世性的价值选择时,社会稳定、人类和平的梦想才能真正实现。‎ 程同顺在《论政治妥协的价值和规律》一文中指出:“政治妥协有各种类型,从政治主体的角度来划分,政治妥协至少有:不同政党之间的妥协、政党内部的妥协、政治家向民众的妥协、民众与民众之间的妥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妥协等。政治妥协在人类的政治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和功能,它们分别是:可以有效解决政治分歧,促进公共利益的优化与改进,保障各方和谐共存,是实现协商民主的必要前提”。‎ 毛经文老师在《妥协也是珍贵的历史遗产——以近代英美史为例》指出:“英美民主宪政发展史充分证明,妥协并不意味着放弃原则,或一味地让步,它往往是一种基于解决问题的务实与通权达变式的智慧 ‎。也就是说在制宪的过程中要体现各种力量的博弈、最终实现妥协。这种博弈不但能够更为接近地发现真理,也更能吸收对于宪法的各种看法,最终实现对宪法理解的视野与融合,获得共同的理解”。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5·海南高考·17)1924年,季诺维也夫在俄共(布)十三大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强调“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此后,党的许多领导人也纷纷表示,反对“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这表明当时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 A.已经完成了恢复经济的任务        ‎ B.是特殊时期被迫做出的暂时妥协 C.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 D.应该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所取代 ‎2.(2013·海南单科·14)武昌起义后全国有1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1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1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A.具有广泛社会基础                 ‎ B.具有明显的妥协性 C.属于资产阶级革命                 ‎ D.属于自上而下的革命 ‎3.(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4.(2011·海南单科·9)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                   ‎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5.(2012·海南单科·9)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6.(2016·海南单科·1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分参、众两院,参议院由各州议会分别选派两名参议员组成,众议院议员按人口比例由各州选民普选产生,每两年选举一次。这些规定体现了()‎ A.参议院代表少数人利益             ‎ B.各州根据人口分享联邦权力 C.联邦制与共和制的原则             ‎ D.众议院主导联邦的立法权力 ‎7.(2008·海南单科·14)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6日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8.(2009·海南单科·21)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主要是指 ()‎ A.矿业资源互补      B.人力资源共享 C.科学技术交流      D.消除贸易壁垒 ‎9.(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1688年,英国议会迎立荷兰执政威廉为国王,并拥立他的妻子玛丽(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为女王,目的是()‎ A.加强英国与荷兰的友好关系        ‎ B.否定王位世袭男性优先原则 C.通过双王相互牵制防止独裁         ‎ D.为光荣革命披上合法的外衣 ‎10.(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3)根据美国1787年宪法,众议员名额按照各州人口比例分配,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一规定违背了《独立宣言》中提倡的()‎ A.主权在民原则                                   ‎ B.天赋人权原则 C.各州自治原则                                   ‎ D.各州平等原则 ‎ ‎【答案解析】‎ ‎1.【考点】新经济政策 ‎  【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恢复经济任务的完成,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不会再有因新经济政策而采取的新的退却”说明当时许多领导人对新经济政策持反对态度,认为这是“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只能是在特殊时期实行的特殊政策,故B项正确;据材料可以看出他们反对新经济政策,因此不可能认为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故C项错误;新经济政策代替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D项错误。‎ ‎【答案】B ‎2.【考点】罗辛亥革命 ‎【解析】题干表达的是在15个宣布独立的省份中,担任都督的并不都是革命党,而且革命党的人数比较少,较多是新军将领,还有来自其他政治派别甚至是清政府的官员,这反映出革命党人为争取革命胜利,采取妥协政策以联合更多的反清力量的意图。在四个选项中,A项不符合史实;B项与上面的分析吻合;C项无法说明题干的内容,D项不符合辛亥革命的特点。‎ ‎【答案】B ‎3.【考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结合罗马法的实质可知是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故A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平民采取有效措施而不是用暴力抗争的方式争取自身利益,故B项正确;结合题干和史实可知法制的发展是顺应社会需求而变化的,“决定作用”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平民与贵族有着不同的利益,故D项错误。‎ ‎【答案】B ‎4.【解析】梭伦的观点是他要保证平民的荣誉同时也使贵族不遭受不当损失,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他是主张政府需要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故选B项。‎ ‎【答案】B ‎5.【考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典,其制定说明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因此,D项正确;A项中的“社会各阶级”的说法错误;B项错误于“立法主导权”;C项说法错误,此应是在习惯法时期,《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答案】D ‎6.【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制与共和制原则)‎ ‎   【解析】参议院代表由各州两名代表组成,在国内中代表各州的利益,不是少数人利益,故A项错误;众议院代表根据各州人口分配名额,与参议院相互制约,并不是分享联邦权力,故B项错误;参议院的代表由每州各派两名代表组成,充分尊重了各州的权利,使每个州在政府有充分的话语权体现了联邦制原则,而国家权利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体现了共和制原则,故C项正确;美国参众两院主导立法权并相互制约,不只是众议院主导,故D项错误。‎ ‎【答案】C ‎7.【解析】本题考查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材料中给出的时间“1880年”,法国1875年宪法颁布,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法国的共和政体。为了巩固这仅以一票优势获得通过的来之不易的共和制,需要通过缓和法国的社会矛盾求得法国的安定团结。故应选C。‎ ‎【答案】C ‎8.【解析】注意题干中的“1950年”“即将……”等信息,当时法、德等六国达成协议,即将成立欧洲煤钢联营(又称“欧洲煤钢共同体”),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 ‎9.【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斯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这场革命未有流血,因此历史学家将其称之为“光荣革命”。而在政变后迎立詹姆士二世的女儿和女婿为王,目的是为这次宫廷政变披上合法的外衣。故D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表述错误。‎ ‎【答案】D ‎10.【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独立宣言》‎ ‎【解析】结合1787年宪法可知,各州人口数“按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五分之三予以确定”,这说明1787年宪法没有给予印第安人、黑人同白人同等的权利,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这违反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故A、C、D项错误。‎ ‎【答案】B ‎12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以礼入法”‎ 一、“以礼入法”的概念分析 ‎ “以礼入法”,始于战国末期,形成于秦汉之际,确立于汉武帝时期,成熟于隋唐时期,完备于宋明时期,一直延续到近代,经历了上千年曲折渐进的发展过程,最终积淀成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形态。‎ 陈洁在《“以礼入法”法律文化微探》)一文中指出,所谓“以礼入法”,本质上是指宗法制与官僚制的结合,家族伦理原则与君主专制原则的结合,是道德教化与法律强制的结合,贤人政治与以刑法治国的结合。‎ 陈永峰在《浅议儒家法律思想之“以礼入法”》一文中指出:古代法律实行“以礼入法”,无论是在立法、司法、执法还是在守法领域,无不体现着儒家思想。‎ 古代立法——纳礼入律。中国古代的法典是极为完备的,因为我们一向有颁布成文法的传统,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成文法典的颁布和修订。“以礼入法”的直接表现就是在法典制定方面“纳礼入律”,即统治者制定和修改法律以使其符合“礼”的要求。‎ 古代司法——引经决狱。在中国古代,道德的精神已经渗透进法律,对法官来说,只须依照成文的法律规定行事,也即是贯彻道德的精神要求,与此相对,很多情况下他们也会有充分的理由背离成文的律令,因为道德原则要求处断案件时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 古代执法——执法原情。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人情的社会,完全依照犯罪的客观事实,依照法律来定罪量刑虽也是一种规定,但在实际的执行中却是不彻底的。在古代,总是有许多犯罪的执行方式与现代理念不同,当代法制追求的是法律的执行合乎法律的规定以维护其权威性,但是古代却追求法律的合道德性,维护的是封建的伦理纲常。张 古代守法——以德去刑。对于中国古代的民众而言,守法不仅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遵守法律,以使行为合于法律,还要求人们内心有德,守法即是守德。儒家用其德治的理念向人们灌输道德方面的标准和要求,意图通过道德伦理的教化,使人们自觉遵守法律,以达到减少犯罪、消灭犯罪的目的,即所谓以德去刑。‎ 古代法律解释—以礼释法。“礼入于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时期、阶段,其表现形式也不尽相同。先是儒者以法律章句注解现行法律,而把儒家精神贯彻于其中。可见,“以礼入法”的过程应该说是从以礼解释法律开始的。在法律活动中,法律解释是法律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2.(2015·海南单科·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3.(2015·海南单科·1)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                 ‎ B.强调制度与秩序    ‎ C.厚古薄今                  ‎ D.重视道德与人伦 ‎4.(2014·海南单科·2)“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 A.礼制观念淡化                     ‎ 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 C.崇尚法家思想                     ‎ 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 ‎5.(2013·海南单科·6)朱元璋认为,“礼乐者,治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这表明他()‎ A.强调严刑峻法的统治方式          ‎ B.重视礼乐制度的教化作用 C.宣扬休养生息的政治主张         ‎ D.兼采儒法二家为统治思想 ‎6.(2016·河南开封一模·26)明清两代都强调以礼入法,制定有“留养”之条,即对犯有死罪的人,所犯死罪不在“十恶”范围的,如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这表明()‎ A.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                    ‎ B.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 C.“存天理,灭人欲”的深刻影响          ‎ D.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 ‎ 【答案解析】‎ ‎1.【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题干体现的是对亲子和养子财产占有罪名的变化,没有涉及亲子与养子的权利问题,故A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对待养子与亲子态度趋同,但不表示与亲子血缘关系淡化,故B项错误;养子也属于家族成员,养子与亲子财产同样体现宗族利益,故C项表述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西晋时对养子的政策与亲子相同,可知是认可了养子的名份和与家族的伦理关系,故体现的是伦理观念的强化,故D项正确。‎ ‎【答案】D ‎2.【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朱元璋的重刑治国思想 ‎ 【解析】我国古代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是法家思想,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说明朱元璋在明初通过重刑以治理“乱世”,故B项正确;中国封建社会一直以儒家思想中的“仁”为治国的根本,故C项错误;朱元璋实行重刑,但是“执法无准、量刑无据”在材料中未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B ‎3.【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 ‎【解析】重农抑商是我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主要是由法家提出,故A项错误;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倡导实行法治,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儒家倡导“为政以德”,在治国方面强调“仁”“礼”注重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厚古薄今”主要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法家主张进行社会变革,反对儒家的厚古薄今,故C项错误;重视道德与人伦是儒家的主张,不符合法家的思想,故D项错误。‎ ‎【答案】B ‎4.【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思想主张(儒法并用)‎ ‎【解析】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项错误;从“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单独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独尊,不是动摇,故D项错误。‎ ‎【答案】B ‎5.【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析】阅读材料,理解材料,礼乐是治平的核心手段,刑政是辅佐礼乐的,排除A,而选B。材料没有涉及休养生息和儒法的治国思想,排除C、D。‎ ‎【答案】B ‎6.【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题干中“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并未体现出封建统治者对人性的尊重,故A项错误;题干中“有祖父母、父母老而无养的,可奏请免将罪犯处决,以留下来养亲”体现出了统治者对孝道的重视,从而说明了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重要性,故B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存天理,灭人欲”,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封建法律程序的随意性,故D项错误。‎ ‎【答案】B ‎13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程序正义”‎ 一、“程序正义”的概念分析 赵旭东在《程序正义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一文中指出:“程序正义,是这样一种法律精神或者法律理念,即任何法律决定必须经过正当的程序,而这种程序的正当性体现为特定的主体根据法律规定和法律授权所作出的与程序有关的行为”。‎ 叶剑泉在《程序正义理论的价值及其实现》一文中指出:“程序正义理论主要是围绕诉讼程序中公平正义的问题而展开的。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的英国抑或是现代法治,程序正义都是重点针对诉讼而言的。在司法实践中,程序规则通常与审判活动紧密相关,主要是围绕诉讼程序来进行的。”‎ ‎    (一)苏格拉底审判 苏格拉底审判的实质是指一个以言论自由著称的城邦对普通公民以言论的罪名进行审判并判处极刑,它普遍被认为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最大悲剧。苏格拉底宁死不逃,看似是对法律的信仰,实则是对程序的遵从。苏格拉底审判表明,虽然通过合法程序达成的判决有时是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但公民必须遵守法律,遵守合法程序所作出的判决,它体现了一个城邦乃至一个国家法律的至高无上和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程序的意识。‎ ‎(二)近现代西方程序正义理论 程序正义理论虽起源于古希腊,但最初在司法实践中作为法律原则予以引人的却是英国,而后在美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弘扬。英国《自由大宪章》明确规定,王权要受到自然正义原则的限制 ‎。《自由大宪章》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认可了程序正义理论,使其成为程序正义理论法律规定的渊源。在美国法律中,程序正义理论被表述为“正当法律程序”。美国正当法律原则的规定,更多是为了制约和限制公权力,最大限度地保障个人权利的实现,以“正当法律程序”为核心的程序规则在美国随后的司法实践中得以形成和确立。 ‎ 在现代社会的法治实践中,程序正义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弥补实体法不足,追求司法公正 实践中,实体法规定的原则性和抽象性所带来的局限性和法律漏洞,赋予法院以极大的自由裁量权,尤其是在民事纠纷中,由于法官的专业素质高低不一,对公平正义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导致裁判的结果也不尽相同,实体正义很难衡量。正是为了避免实体裁判中存在的局限性和弊端,才对程序法进行不断完善,用以弥补实体法的不足。‎ ‎(二)维护法律尊严,确保法律权威 法律的实施固然离不开国家强制力来作保障,但如果缺乏科学合理的程序设计支持而一味地依靠国家强制力,有可能使法律沦为粗暴的机器。人们对法律的尊重、对法律权威性的认可,来自于公正的法律程序的运行。程序正义的价值就在于按照现有法律,在科学设计程序制度的基础上,通过运用正当程序,让社会公众真正感受到法的神圣、公正和尊严,从而自觉、自愿地按照法律去行事,自觉地识法、用法、守法和护法。‎ ‎(三)强化权力制衡,规范权力运行 程序正义是制度设计的基石。现代社会发展中,随着行政权力的扩张,实体法的控权机制日益显得力不从心,程序正义理论的引人,给予人们在权力制衡的制约机制上以更多的选择。权力的行使应受到法律的严格约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正当程序作为其中不可或缺的约束机制,有效地弥补了实体法之不足,使权力在公平、公开、公正的轨道上运行。”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2.(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3.(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4.(2009·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 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5.(2014·海南单科·9)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6.(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1800年,美国总统、联邦党人亚当斯要求政见不同的内阁成员皮克林辞职,遭到皮克林拒绝,于是亚当斯将其免职。皮克林因此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总统免职的内阁成员。亚当斯此举()‎ A.加强了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         ‎ B.体现了总统与内阁之间权限不明 C.行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职权        ‎ D.反映了联邦党与其他党派的斗争 ‎7.(2015·海南单科·15)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A.立法服从于政治                  ‎ 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                  ‎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8.(2016·山西一模·31)公元前406年,雅典的10位将军在指挥对斯巴达的海战中取得胜利,却被指控犯有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罪。他们虽然努力证明自己无罪,但是公民大会还是判处其中8位将军死罪。这说明古代雅典民主()‎ A.具有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 B.带有强烈的主观情绪化倾向 C.缺乏权力之间的制约平衡                ‎ D.程序的公开保证了结果公正 ‎【答案解析】‎ ‎1.【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准确分析问题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材料展现了雅典司法审批的流程,最终是陪审团投票确定当事人是否有罪,从中可看出民主原则贯穿了雅典的司法过程。在雅典,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雅典注重保护成年男性公民的利益,而且雅典拥有完整的司法审判程序,B、C、D表述均错误。‎ ‎【答案】A ‎2.【考点】古罗马法 ‎【解析】题干反映依据《十二铜表法》规定致使原告正当利益没得到法律的保护,说明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B项正确;AC与史实不符,D项容易错误,原因在于题干材料的表象认识。‎ ‎【答案】B ‎3.【考点】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解析】自梭伦改革后,雅典建立了定期选举执政官的共和民主制度,但有时也有人通过暴力或其他违反正当程序的手段夺取政权上台执政,这些人虽然出身贵族,但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基础,一般都比较重视占人口多数的平民的利益,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他们的权力来源的不合法性,故而在希腊人心目中,他们都是僭取政权的僭主。这一现象说明,贵族阶层在法律上并没有垄断国家政权,否则僭主们就无须采用非正当手段了,故而A项可以排除。僭主现象在当时虽非个案,但毕竟是少数,并非普遍存在,这说明通过法定程序民主选举执政官已是雅典政治生活的正常方式,故而B项是错误项。梭伦改革后,平民获得了选举国家官员和参与政府决策的政治权利,而且,僭主们能够攫取执政权都是通过争取平民的支持而实现的,这恰恰说明了平民享有了基本政治权利的历史事实,故而C项也是错误项。但凡权力来源不合法,则被普遍视为僭主,并给予流放等形式的相应惩罚,而不存在古代中国那种成王败寇的现象与理念,这说明在那时的雅典,选举产生执政者的民主政治已经是人心所向,故而D项是唯一的正确项。‎ ‎【答案】D ‎4.【解析】A选项与题干中的“当事人若不向法庭起诉,法庭即不予受理”不符,C选项与题干中的“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不符,D选项与“法官审判应重证据”不符,C、D的表述都过于绝对。‎ ‎【答案】B ‎5.【考点】罗马法 ‎【解析】题干信息中没有反映出希腊司法制度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介绍是审判程序,标志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的是《民法大全》,故B项错误;司法程序的完备与政体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法定程序”“审判团参与审判”等信息说明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性,故D项正确。‎ ‎【答案】D ‎6.【考点】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总统职权的行使 ‎【解析】材料涉及的是联邦政府内部总统和内阁成员之间的矛盾斗争,与加强联邦政府的行政权力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1787年宪法,总统和内阁有明确的权限划分且总统有权任免内阁成员,故B项错误;根据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作为政府首脑有权任免内阁成员,因此材料中的事件只是总统行使职权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中美国总统亚当斯和内阁成员都属于联邦党人,两者政见不同是属于联邦党派内部的斗争,故D项错误。‎ ‎【答案】C ‎7.【考点】辛亥革命——《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解析】据材料中从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到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结合袁世凯当上临时大总统的背景分析,目的是为了防止袁世凯的独裁,可见立法服从于政治的需要,故A 项正确;行政服从于司法的主张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从材料中“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可见并未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故C项错误;这时民主共和政体刚刚确立,因此臻于完善的说法错误,故D项错误。‎ ‎【答案】A ‎8.【解析】根据材料“判处其中8位将军死罪”并不能体现人文主义情怀,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不打捞海战时浮于海面的士兵尸体之罪”“判处其中8位将军死罪”,并不是一种理性的体现,说明存在主观情绪化,权力滥用,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流露出希望权力制约平衡和程序的公开保证了结果公正,况且程序公开结果未必公正,故C.D项错误。‎ ‎【答案】B(本 ‎14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世界意识”‎ 一、“世界意识”的概念分析 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精髓就是培养一个具有世界意识的面向21世纪的合格的世界公民,这也是新时期教育改革的方向。2003年4月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指出:“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刘新生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世界意识的培养》中指出,世界意识,主要是指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评价本国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具体来讲,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应该属于世界意识的范畴:(一)国家平等意识,(二)对外开放意识,(三)世界整体意识,(四)国际竞争意识,(五)世界多样化意识,(六)国际和谐意识,(七)和谐关爱意识。‎ 王雪琴在《全球化视野下大学生世界意识的培养路径》中指出,世界意识是指以全球的视野去观察、认识、理解世界,思考问题,并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人类历史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关于人类命运、本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个人对人类、民族、国家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作为一种认识活动,它要求人们以博大的胸怀和理性的态度认识世界,理解差异;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它强调一国在处理问题时应把本国的发展同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从世界格局的高度和人类历史发展的深度来思考问题。世界意识主要包括:(1)世界整体意识。1500年以来,人类联系逐渐增多,今天的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2)世界多样化意识。多样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多样化。(3)交流合作意识。各种文明要相互交流,互相帮助。(4)心关爱和谐意识。人类应互相关爱,与自然和谐相处。(5)国际竞争意识。在世界分成国家、民族、地区的组织结构下,相互竞争不可避免。‎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3·全国大纲卷·22)《大西洋宪章》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匮乏的保证”。在现代国际文件中,该宪章首次提出的主张是 A.维持世界和平                    B.保障民族自决 C.尊重国家主权                    D.消除世界贫困 ‎2.(2010·海南单科·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A.进化史观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D.现代化史观 ‎3.(2009·海南单科·24)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4.(2011·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2)图5是选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 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 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 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 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 ‎5.(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映出在()‎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6.(2011·海南单科·12)有历史学家说:“在1870年以后大约40年里,并非仅仅在欧洲人看来,欧洲实际上确实算是在世界上快速扩张的现代文明的中心。”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殖民扩张   B.资本输出            C.文化传播   D.工业革命 ‎7.(2009·海南单科·10)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D.君主制度的衰亡 ‎8.(2011·海南单科·10)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9.(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 ‎ ‎【答案解析】‎ ‎1.【考点】《大西洋宪章》‎ ‎【解析】考查二战中的文件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突破口是紧扣题干中“首次提出”这个限定词语。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维持世界和平最早见于《凡尔赛和约》‎ 不正确 B 保障民族自决最早见于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不正确 C 尊重国家主权也是最早见于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不正确 D ‎“亦不虞匮乏的保证”意思是支持落后国家经济发展,这 体现了消除世界贫困的思想。‎ 正确 ‎【答案】D ‎2.【解析】吴于廑强调人类历史成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巴勒克拉夫说20世纪的历史历史是“全世界的历史”突出反映了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而整体历史观关注的是历史的横向发展。‎ ‎【答案】C ‎3.【解析】斯塔夫里阿诺斯这里强调研究世界历史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对历史进行“整体的”研究,实际上是强调用整体史观去研究历史,而不是站在某一地区和国家的角度。‎ ‎【答案】B ‎4.【解析】材料提到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均涉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A、C两项只解读了材料的部分信息;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只产生一定影响,B项说法错误。故选D项。‎ ‎【答案】D ‎5.【考点】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解析】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贸易集中于亚洲地区,因此,C项正确;ABD项题干无从反映。‎ ‎【答案】C ‎6.【解析】从关键的时间信息“1870年以后大约40年”相对应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包括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且在这个时间段很多欧洲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欧洲的工业文明向整个世界扩展,才真正确立了欧洲人的世界经济和现代文明的中心,所以选D。A项早在新航路开辟后就开始了,不符合1870年后的四十年的时间信息,在技术革命时期,文化传播也不是这个时期的主流。排除A、C。资本输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不是属于文明中心的依据。排除B。‎ ‎【答案】D ‎7.【解析】A、B两项是工业革命影响的结果,D项说法错误,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保留了君主制度,故A、B、D都不正确。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是由封建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由专制走向民主,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了本国向新的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答案】C ‎ ‎8.【解析】注意关键词“普遍接受”“常识”等关键词,可以判定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故选D。从关键句“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可见不仅是从“实用角度”,排除A。科学素养作用还很小不能等同于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排除B。C错误明显,排除。‎ ‎【答案】D ‎9.【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崛起问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归结出材料中的观点,参考观点有:殖民扩张说,科技促进说,文明扩张说等等,后选定自己认可的观点进行评论,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即可。做到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并能自圆其说即可。‎ ‎【答案】‎ ‎◆参考范文一:(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西方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非洲、拉美、亚洲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史实: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思想: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政治: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外交)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当西方崛起的时候,亚非拉各国相对落后。比如中国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时期,资本主义萌芽虽然产生,但发展缓慢,受以下因素阻碍:政治上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统治地位;外交上闭关锁国政策;思想上八股取士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和创造力。所以亚非拉被殖民侵略,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所以亚非拉是被西方文明征服的。‎ ‎◆参考范文二:(答案仅供参考)‎ 观点:我认为西方的崛起主要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但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响。‎ 史实:西方的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中国古代文明长期世界领先,对西方产生巨大影响。比如:经济上: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综合国力在清前期以前一直世界领先。政治上: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影响到欧洲,尤其是科举选官制度影响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科技上: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传到欧洲,对西方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创造了条件,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制度的衰落。贸易上:中国古代陆上丝绸之路连接欧洲和中国,以及郑和下西洋,都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传播了中国先进的技术和文明。‎ ‎15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反事实推理”‎ 一、“反事实推理”的概念分析 ‎“如果不走那条路,就不会堵车了”,“如果早点起床就不会迟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做出这样的假设。这些与实际情况相反的假设,反映了一种在心理上对于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并构建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方式,也就是反事实推理(counterfactual thinking),其典型表现为:“如果当时……,就会(不会)……”。‎ 根据推理的结构,反事实推理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 ‎(1)加法式:是指在前提中添加事实上未发生的事件或未采取的行动而对事情的结果进行否定的反事实推理。例如,一个学生对没有通过考试这一事件进行反事实推理,加法式为“如果我请了辅导老师,就不会不及格了”。在这一假设命题中,前提实际上没有发生,而是后来反思时加上去的。‎ ‎(2)减法式:与加法式相反,是指假设某个已经发生的前提事件并没有发生,从而对事实的结果进行重构。例如,“如果我在考试之前不沉迷于游戏,就不会不及格了”。‎ 根据推理的方向,可以将反事实推理划分为上行反事实推理和下行反事实推理。‎ ‎(1)上行反事实推理也称上行假设,是指对于已发生的事件,假设满足某种条件可能会出现比事实更好的结果。例如,“如果我学习再努力一些的话,就可以得满分了”。‎ ‎(2)下行反事实推理也称下行假设,指假设出现比事实更坏的结果。例如,“要不是考试之前认真准备,我恐怕考得更差了”。‎ 在历史教学中,反事实思维主要表现为反事实比较。这是从比较对象历史真实性的角度进行分类的。事实比较是对已经发生的真实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反事实比较是在比较命题中假设一部分与史实不符的因素,然后进行比较。常用的技巧是增加或减少某些因素,创设“虚拟前提”。如增加某些因素:“如果西方大国有力地制止了法西斯国家的局部扩张,就有可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事实上,西方大国并没有制止。增加这一前提是为了分析其作用,通过反事实比较,认识绥靖政策的危害。减少某些因素:如果不存在黑人奴隶制,就不会发生美国内战。这些命题人为地取消了历史上实际发生作用的因素,目的是为了证实和衡量该因素的作用,通过反事实比较,深化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           ‎ 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 ‎2.(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     ‎ 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3.(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5.(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6.(2012·海南高考·14)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7.(2014·海南高考·18)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8.(2013·海南高考·13)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 ‎ ‎【答案解析】‎ 二、高考命题分析 ‎1.【解析】本题题干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一些西方人对战争结果进行预判的评论性材料。从此材料可知,这些西方人认为清朝将会取得对日本战争的胜利,根据是与日本相比较,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考生联系所学知识,不难推知这些西方人所讲的“军备优势”是指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军事,从欧洲购置了大量当时先进的军事装备,并建立了一支较为强大的北洋舰队。从当前学术研究和中学历史教学来看,洋务运动的积极意义得到普遍认同,被视为中国早期近代化的重要尝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军备优势”这四个字。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洋务运动尽管使清朝的军事力量大大增强,军事装备大大改善,但远远没有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军事制度方面也没有进行大的改革,故A项错误;清朝实行的集权制度和是否获得广泛的外部援助都与题干材料强调的“军备优势”无关,因此B、D两项可排除。‎ ‎【答案】C ‎2.【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井冈山道路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1928年这一时间信息,并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当时中共六大认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不足以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必须要联结““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选择B项。其他三项均对材料理解片面。‎ ‎【答案】B ‎3.【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解析】结合时间可知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解读题意可知顾维钧的目的是要求其他各国的对中国的援助,故A项正确;从题干的“否则”可知,顾维钧提到的“另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各国不援助中国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体现“警示”的目的,故B项错误;绥靖政策侧重于对法西斯国家的纵容和默许,题干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维护原有世界格局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4.【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根据材料反映出来的信息,由于“艾罗补脑汁”广告成功,产品十分畅销,说明广告迎合了大众的需求。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说明大众有追求新思想的需求,故B为正确项。1913年,新文化运动尚未兴起,更谈不上影响日益广泛,故可排除A项。C项与题干材料无涉,可排除。这则广告只是一种促销策略,谈不上推进文明,更何况文明的推进需要民主、科学,故D项可排除。【答案】B ‎5.【考点】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 ‎【解析】从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50年代末中国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运动,这是错误的探索,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D项正确;ABC都与史实不符。‎ ‎【答案】D ‎6.【考点】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解析】教会因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享有许多特权,西方列强侵略中国时,成为西方列强的帮凶,以及持特权欺压中国百姓,因此,教案频发的历史现象说明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B项正确;ACD项与题干中的“主要原因”不符,排除。‎ ‎【答案】B ‎7.【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 ‎【解析】依据所学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目标是明确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从莫斯科或从西欧回来”“轻视理论”“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等信息说明当时中共受共产国际影响较深,故B项正确;由于对中国革命性质搞不清,所以没有“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故C现错误;当时中共受共产国际影响,说明还没有克服教条主义倾向,故D项错误。‎ ‎【答案】B ‎8.【考点】维新思想 ‎【解析】注意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材料强调西洋立国,本末相辅以强,洋务运动只是学习了其“末”,而没有学习其“本”(政治制度和法律),所以无法达到强国的目标,郭嵩焘主张本末皆学,所以是对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突破。材料反对中体西用,故排除A。顽固派不主张维持原有的格局不变,不符合郭嵩焘的思想观点。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是康有为奠定的,排除D。‎ ‎【答案】B ‎16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故事材料”‎ 一、“故事史料”的概念分析 王洪耀在《故事性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一文中指出,所谓“故事史料”,指的是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史料。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常常根据是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和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来分类,相应的,故事性史料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来自直接史料的故事,就是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史料,也可被称为故事史料。另一类就是基于史料改写的故事,是间接史料。‎ 但无论是直接来自史料的故事还是基于史料改写的故事,都应该是既符合史料的要求,也具备故事的特点。所以故事性史料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有严格的史实依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故事性史料首先得是史料,其次才是故事。二是有相对连贯的情节,三是有比较突出的中心人物,没有了这两点就不能称其为“故事”了。因为其具备史料的特征,可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由于兼有故事的因素,可以激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勾勒出完整的历史场景。‎ 高考试题的故事化呈现改变了史料的原始形态,对此我们要尊重史实,切忌对故事本身进行不客观的臆测和猜想,但可以根据人物的对话细节、特定的时空场景合理想象;但重要的人事面貌和历史趋势不能更改,毕竟试题中故事史料的呈现只是手段,学会认识历史的本质才是根本。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7·海南单科·17)一位在狱中受过军事队列训练的德国老鞋匠,在1906年刑满释放后的某日,打扮成一名少尉,带领在街头偶然遇到的一小队士兵,来到某镇财务所,说:“我是皇帝派来的,赶快把钱给我。”财务官员立即把钱交出,老鞋匠敬了一个标准军礼,拿着钱带着士兵扬长而去。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德国()‎ A.社会秩序陷入混乱                 ‎ B.专制体制臻于极盛 C.政府官员纪律松弛                 ‎ D.军国主义弥漫社会 ‎2.(2013·海南单科·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3.(2014·海南高考·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                                   ‎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 D.大臣拉帮结派 ‎4.(2010·海南单科·12)1909‎ 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5.(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6.(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A.宗教意识淡薄                     ‎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 D.强调人的价值 ‎7.(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8.(2017·海南高考·14)公元前427年,希腊小邦密提林背叛了雅典,投靠斯巴达。雅典民情激愤,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将密提林成年男子全部处死,妇女儿童罚作奴隶。第二天,民众情绪趋于平静,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据此可知,在古代()‎ A.希腊小邦缺乏政治自主权           ‎ B.公民决定雅典城邦重大决策 C.大邦争霸阻碍了希腊统一           ‎ D.雅典公民大会有时违背民意 ‎9.(2016·海南高考·10)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司法权                  ‎ 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 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                  ‎ D.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 ‎10.(2016·湖北黄冈一模·31)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下令谁埋葬了叛徒,就将被处以死刑。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 A.习惯法地位高于成文法           ‎ B.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女性在城邦中地位提高            ‎ D.朴素的“法律至上”思想 ‎ ‎【答案解析】‎ ‎1.【考点】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本题以历史现象所表现的20世纪初德国社会严重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为切入点,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由材料中即使是假军人也能在社会上畅行无阻的现象可得出军国主义在当时德国盛极一时的结论,故选D;从材料描述的现象得不出社会秩序混乱、专制体制臻于极盛、政府官员纪律松弛等结论,故A、B、C不合题意。‎ ‎【答案】D ‎2.【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解析】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讲宫女给士兵写情书,皇帝成全士兵和宫女,思想风气比较开放和自由,故选D。佛教因缘观念不是故事的主题,排除A。材料所表达并非爱情,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的兴衰,排除C。‎ ‎【答案】D ‎3.【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门阀制度 ‎【解析】材料主要论及是择婿选定标准,不能说明女子地位低下,故A项错误;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遍观子弟’,以图被选”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权势官宦家族选择女婿都是以选择男方为主,这里没有体现其独特的一面,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 ‎4.【解析】注意材料的内容的分析,不愿意让人看出自己是女工,是学徒的时候,别人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他们,可见陈述者扔未摆脱社会偏见。‎ ‎【答案】D ‎5.【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题干中的故事具有世俗化的特征,这是因宋代商业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D项正确;ABC项都无法从题干中反映。‎ ‎【答案】D ‎6.【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  【解析】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并不能说明雅典人宗教意识淡薄,故A项错误;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就是神话故事,因此不能反映当时雅典人反对神灵崇拜,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雅典人喜爱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属于精神享受,故C项错误;根据“为人类盗取火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以看出作者反对神、重视人,具有人文精神,而这受到雅典人的喜爱,说明当时的雅典人更强调人的价值,故D项正确。‎ ‎【答案】D ‎7.【解析】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 ‎【答案】B ‎8.【考点】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制(公民大会)‎ ‎【解析】材料中希腊小邦密提林选择投靠斯巴达,说明希腊小邦拥有政治自主权,故A项错误;材料中“公民大会迅速作出决议”“公民大会撤销了原决议”,表明雅典公民通过公民大会作出城邦重大事务的决策,故B项正确;材料中讲述的是大邦雅典对小邦密提林背叛的态度,与大邦争霸无关,故C项错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公民大会的决策体现了大部分民众的意愿,而且材料中从作出决策到撤销决议都并没有违背民意,故D项错误。‎ ‎【答案】B ‎9.【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   【解析】古代雅典的最高司法机构是陪审法庭,不是公民大会,故A项错误;古代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材料中就是公民大会决定了判处死刑,所以公民大会具有至上权威,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公民大会的独断,不听取个人申辩,并不是被告人没有申辩的权利,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是讲述公民大会将被指控救援不力的6位将军判处死刑,但是将军并不能代表军队,也不能就此说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故D项错误。‎ ‎【答案】B ‎10.【解析】题目中涉及的是不成文法与国王命令抗衡的问题,不是习惯法与成文法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涉及古希腊的法律观念,与民主政治的虚伪性无关,故B项错误;题中没有交代抗争的结果,而且古希腊社会中,女性在城邦中没有政治地位,故C项错误;安提戈涅以“天神宣布的法律”为依据来否定国王的命令,法律(当时表现为不成文法)不可违背,体现出“法律至上”的思想,同时这种思想借助了“天神”的权威,只能是一种朴素的思想,故D项正确。‎ ‎【答案】D ‎17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谶纬之学”‎ 一、“谶纬之学”的概念分析 所谓的“谶纬”,其实是“谶”与“纬”的合称。“谶”是秦汉间的巫师、方士编造的预言吉凶的隐语、预言作为上天的启示,向人们昭示未来的吉凶祸福、治乱兴衰。如“亡秦者胡也”即为秦代的一句谶言。“纬”即纬书,是汉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经”的各种著作。东汉时流传的“七纬”有《易纬》、《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皆以迷信方术、预言附会儒家经典。谶大概起源于先秦时期,《左传》中就有一些谶语的记载。纬则较为晚出,通常认为出现在西汉。后来谶、纬逐渐合流。‎ 历史上有些比较著名的谶纬。‎ 比如秦朝时,“亡秦者胡”,秦始皇误以为说的是匈奴,于是命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后来历史表明,“亡秦者胡”指的是胡亥。‎ 唐代时,有人预言“唐三世以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唐太宗以为是李君羡,找个借口把他杀了,结果历史表明预言说的是武则天。‎ 南北朝后期,曾流传过一条神秘的预言,预言将有一位“黑衣人”降临成为天子以终结乱世。初期预言是“亡高者黑衣”,结果穿黑衣的北周灭了高家的北齐,后来预言变为“黑衣临天位”,穿黑衣的佛教盛行,连皇帝都出家为僧了。‎ ‎ ‎ 梁晨在《两汉谶纬之学的源流与兴盛》一文中指出:“作为中国神秘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截纬思想的内容十分庞杂,几乎包括了中国古代的,诸如天人关系、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天象星变,天文历法等方面的所有的神秘思想。‎ ‎(一)上古天人关系思想 最早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溯源于商代的占卜。《礼记·表记》中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人把有意志的“神”(“帝”或“天帝”)看成是天地万物的主宰,万事求卜,凡遇征战、田猎、疾病、行止等等,都要求卜于神,以测吉凶祸福。在殷人的观念里,天人关系实际上是一种“神’“人”之间的永恒关系。‎ 西周建立之后,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理论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周代人的眼里,“天”己经具有了一定的道德属性,“天”也是有意志的,并且“天”的意志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天命”便是“天”依据一定的标准,安排自然及社会的命运。因此,“人”服从“天”便可以得到赏赐,违背“天”的意志便会受到“天”的惩罚。‎ 如果说西周时代“天”还具有绝对的权威性,那么到了春秋时期“天”己经由“神”的地位降到了现实。这与当时的历史环境是紧密相关的。春秋时期,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急剧动荡之中。周天子早己名存实亡,诸侯争霸、大夫擅权局面纷迭而出。人事不再由神意天命决定,而是要归根于自身的努力。“人”的意义更加重要,“神”则己经成为一种象征,而不再是绝对的权威。‎ ‎(二)阴阳五行学说 春秋时期的史伯将阴阳之说吸收到了五行说之中,并由此发展成为“五行相胜说”。“相胜”即相互排斥,如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相生”即相互促进的意思,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五行的“相生相胜说”,显然是一种带有自发辩证因素的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真正将阴阳与五行结合在一起并加以神秘化的,是战国末期的阴阳家,其代表人物为齐国人邹衍。邹衍始创“五德终始说”,把五行的属性称为“五德”,用以说明封建王朝的更迭现象。邹衍的学说仍然是以天为万物的主宰,而天又以“阴阳消息”作为王朝更迭的动力,即阴阳二气相互长消,并成为五德依次转移的动力。‎ ‎(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体系 董仲舒的新儒学中,核心便是对古代天人关系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从而构建了完整的天人感应思想体系。什么是天人感应学说呢?简单说来,由三个观点构成:‎ 首先,肯定天是宇宙的主宰,天是宇宙间的最高神。天也是万物的创造者,它决定着天下万物的生存发展与命运,由此可以得出天主宰宇宙的结论。于是“天命”成为董仲舒神化儒学的理论基础。‎ 为了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董仲舒提出了“君权神授”的理论。“人受命于天”,“命者天之令也”,即天子是代表天在人世间执行“天意”的工具,是最高的统治者,天下万物都在天的统治之下。因此,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所有的天下百姓都要顺从天意,服从天子的统治。‎ 董仲舒的“天人一类”思想主张人与天是同一类的,并且是合一的。关于天人一类的具体表现,董仲舒又说:“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喜气也,故生;秋,怒气也,故杀;夏,乐气也,故养;冬,哀气也,故藏。四者天人同有之,有其理而一用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根据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天是有意志的,天下万物处于天的意志之下,君主是天的代表者,代表宇宙最高的主宰者来管理或者是统治天下万物,而天的意志则通过“天瑞”或者“天遣”来表达。当君主的行为出现一些异常,或者是违背了天的本意,天就会以一些异常的天象来表达惩戒。如果是统治比较得当,则天也会显示一些祥瑞表示嘉奖,这就进一步形成了灾异谴告说。‎ ‎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5·海南单科·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2.(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3.(2013·海南高考·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4.(2010·全国卷高考·12)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被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A.金德        B.木德        C.水德    D.火德 ‎5.(2012·海南高考·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6.(2012·海南高考·6)宋代理学家周敦颐认为,“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周敦颐在此所阐释的是()‎ A.“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             ‎ B.孟子的仁政思想 C.阴阳互相依存的关系               ‎ D.道家顺应自然的思想 ‎7.(2017·广东惠州二调·24)中国古代的五德终始说,包括土木金火水五行相胜(相克)与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两个系统。作为一种解释王朝更替和历史变易的学说,它用以弥补政权更替中自然证据的不足。根据下图,推断秦、汉两朝的德性应是()‎ A.火德、土德    B.金德、火德       ‎ C.水德、土德       D.土德、木德 ‎8.(2018·广东广州高三年级调研测试·25)在考古发现的汉代官吏墓葬中,陪葬品除《秦律》等大量律令外,还经常伴有一些用来预言凶吉、卜定疑难的简册,如《日书》等。这反映了当时()‎ A.沿用了秦代的基本政治制度                ‎ B.治国思想发生根本改变 C.儒学融合了法家、阴阳家思想            ‎ D.社会生活受神秘主义影响 ‎ ‎ ‎【答案解析】‎ ‎1.【考点】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对谣谶的认识)‎ ‎ 【解析】谣谶本身就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说明其从根本上讲是唯心的,并不科学,因此并不能预示历史发展的走向,故A项错误;历史的发展是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的,谣谶并不能改变历史的走向,故B项错误;谣谶与历史上某些现象的吻合只是偶然现象,并不是必然的,故C项错误;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故D项正确。‎ ‎【答案】D ‎2.【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君主专制强化;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君权神授”‎ ‎【解析】君主专制源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当时的中国并不存在宗教权威,故A项错误;统治者举行祭天大典,其目的是在于神化皇权,巩固统治,从材料中“‘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的信息可知,统治者借助了人伦秩序来巩固其统治,故B项正确;祖先崇拜在秦汉以前就已出现,故C项错误;题干主旨在于通过祭天活动来巩固政治统治,而不是突出宗法制度的强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3.【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结合时代背景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的社会生活,“受禾”“求年”“有足雨”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故选A。‎ ‎【答案】A ‎4.【解析】注意五行的顺序:金木水火土。按照五行的顺序,“土”之后又开始新的循环,为“金”,故按此推理,西晋应为“金德”。。‎ ‎【答案】A ‎5.【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解析】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新蚕”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这样的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本题易因表面认识而误选A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始。‎ ‎【答案】D ‎6.【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首先排除BD项;题干认为“阳生万物”,而何为“生”呢?“生,仁也”,其主要阐释的是仁与万物生成的关系,A项正确;如果对“阳生万物、阴成万物”不能正确解读,及把握内在关系:生,仁也。易错选C项。‎ ‎【答案】A ‎7.【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五德学说 ‎【解析】根据五德运行“推翻为相克,禅让为相生”的原则,汉高祖刘邦是推翻的秦朝而建立汉朝,故在德性方面与秦朝该是“相克”的关系,土德克制的是水德而非火德,故A项错误;火德虽然克制金德,但根据秦朝是水德的史实和常识,故B项错误;秦为水德,土德克制水德,故C项正确;木德虽然克制的是土德,但亦与秦朝是水德德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8.【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析】材料中强调的是汉代预言凶吉、卜定疑难的书籍,而非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汉代官吏的陪葬品有《秦律》,说明汉朝沿用秦的法律,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预言凶吉、卜定疑难的书籍,并未提及汉代儒学,故C项错误;《日书》是古人从事婚嫁、生子、丧葬、农作、出行等各项活动时选择时日吉凶宜忌的参考书目,结合材料中“预言凶吉、卜定疑难”,可知汉代社会受神秘主义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D ‎18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公民意识”‎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分析 郑杭生在《从政治学、社会学视角看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涵》一文中,提出公民意识主要指公民对其国家主人身份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减宏在《公民意识的蕴涵及思想政治教育策略》中则分别从民主与法治制度、自由与平等权利、公平与正义价值三个角度出发,指出公民意识教育应是作为国家主人的主体意识教育、宪法意识与权利义务相统一意识的教育以及公共意识与规则意识的教育。‎ 张宜海在《公民意识的基本内涵、培养思路及途径》一文中指出:“公民意识包括四个最基本的方面:公民身份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义务意识和公民参与意识”。‎ 综上,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存在形式,其实质是强调一个人在社会、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及个人对自己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认识。主要体现在:‎ ‎1、参与意识。公民的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共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在参与中,公民才能切身体会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逐渐形成理性的参与意识。‎ ‎2、监督意识。公民的监督意识正是权利制约权力机制的思想保障,国家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是人民主权原则的核心所在。‎ ‎3、责任意识。公民责任是指公民履行与自己的公民身份相适应的,公民在遇到有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而克服个别自我或本集团的利益与人际关系。(纳税)‎ ‎4.法律意识——规则意识。由于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意志,所以在民主管理的过程中,公民还必须有规则意识,即依据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各种相冲突的意志和行为,而不是由某个个人或某个利益集团决定"这些规则都是公民共同合意的结果,或是通过国家予以确认,或者是通过习俗加以强化。‎ 古希腊最早提出实施公民教育,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徒三人尽管对于公民教育的看法各有侧重,但是都表达了古典共和主义公民教育的内涵:公民个体德性的成全与成就只有在城邦事务之中才能得以实现。公民教育就是要促使公民个体积极参与公共生活,使公民促成、维护“共同善”,成为城邦的主人。‎ 中世纪时期,臣民取代公民,公民教育自然无从说起。18世纪末,公民教育迎来崛起时期,这一时期主要强调民主、平等、自由,并鼓励个性化成长,目的是使每个人学习社会规则,适应共同生活,以此更好地发展个性,更好地享受权利和自由。‎ 而就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而言,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未来公民社会的基本单位,即具有权利意识、义务意识、自主意识、程序规则意识、法治意识、纳税人意识、道德意识、生态意识、科学理性精神、具有与时代共同进步能力的现代公民。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2)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 A.限制权力滥用                     ‎ B.防止官员腐败 C.培育权利观念                     ‎ D.增强责任意识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 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 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3.(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4.(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 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5.(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雨果在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既是正式选举会议又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告”。这里的国民公会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 C.人民主权       D.法律至上 ‎6.(2013·海南单科·9)在梭伦上台前,雅典全邦分成不同派别。山区的人多主张采行极端民主制;平原地区的人多主张极端寡头制;海滨的人多主张“中间性的混合制”。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平民与贵族的政治对立不可调和     ‎ B.工商业者的政治要求最为激进 C.公民的经济生活影响政治意愿       ‎ D.公民的政治诉求未能充分表达 ‎7.(2012·海南单科·9)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C.表明贵族的法律解释权得到认可     ‎ D.奠定了罗马成文法传统的基础 ‎8.(2017·河北石家庄一模·32)古代雅典城邦不允许公民只关心自己私人事务,梭伦立法甚至规定: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就要被剥夺选举权。据材料可知,古代雅典()‎ A.直接民主导致派系林立                        '‎ B.公民意识在法律上得到肯定 C.将道德凌驾于自由之上                        ‎ D.立法的过程具有主观随意性 ‎ ‎ ‎【答案解析】‎ ‎1.【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宣誓仪式与责任意识的培养 ‎【解析】材料提及官员宣誓、陪审员宣誓、青年男子成人宣誓,这些宣誓都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履行本职工作,对工作负责,并不是为了限制权力滥用,况且光宣誓也不能真正限制权力滥用,故A项错误;“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并非都是官员,因此不能说明这些宣誓旨在防止官员腐败,故B项错误;材料不仅在强调公民享有权利,还强调公民在履行权利的同时要遵守义务,故C项错误;官员、陪审员、青年男子都要履行责任,可见这些宣誓旨在增强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 ‎【答案】D ‎2.【考点】雅典民主政治——公民的参政义务 ‎【解析】在古代希腊,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从未流于形式,故A是错项。公民大会就是民众会议,多数民众保持政治热情,故B项是错项。政府特别是公民大会都由民众组成,民众不可能自己不信任自己,故D项是错项。驱赶少数民众前去参加公民大会体现了那时参政议政不仅是公民的权利,而且是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故C项是正确项。该题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并弥补教材的不足。‎ ‎【答案】C ‎3.【考点】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 ‎【解析】自梭伦改革后,雅典建立了定期选举执政官的共和民主制度,但有时也有人通过暴力或其他违反正当程序的手段夺取政权上台执政,这些人虽然出身贵族,但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基础,一般都比较重视占人口多数的平民的利益,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他们的权力来源的不合法性,故而在希腊人心目中,他们都是僭取政权的僭主。这一现象说明,贵族阶层在法律上并没有垄断国家政权,否则僭主们就无须采用非正当手段了,故而A项可以排除。僭主现象在当时虽非个案,但毕竟是少数,并非普遍存在,这说明通过法定程序民主选举执政官已是雅典政治生活的正常方式,故而B 项是错误项。梭伦改革后,平民获得了选举国家官员和参与政府决策的政治权利,而且,僭主们能够攫取执政权都是通过争取平民的支持而实现的,这恰恰说明了平民享有了基本政治权利的历史事实,故而C项也是错误项。但凡权力来源不合法,则被普遍视为僭主,并给予流放等形式的相应惩罚,而不存在古代中国那种成王败寇的现象与理念,这说明在那时的雅典,选举产生执政者的民主政治已经是人心所向,故而D项是唯一的正确项。‎ ‎【答案】D ‎4.【解析】苏格拉底的本意是强调思想自由而不是公民生存权利,A项排除;C项与题干材料本意不符;苏格拉底反对极端民主政治,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项。‎ ‎【答案】B ‎5.【考点】法国共和制的确立——1793年宪法 ‎【解析】根据国民公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正式选举会议”、“是权威机关”、“是法庭”可知国民公会掌握了国家的立法、司法等国家大权,没有体现三权分立,故A项错误;法国1793年颁布共和国宪法,建立了共和国,实行激烈的民主政治,不是君主立宪,故B项错误;根据“最高权力机关国民公会”、“又是平民大众”可知国民公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同时也是民意的代表,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雨果小说对国民公会的描述,没有提到法律的地位和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C ‎6.【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材料讲山区、平原、海滨不同地区的的人有不同的政治主张,经济生活对政治生活有影响,故选C;材料强调不同地区的不同政治主张,没有强调对立和不可调和,排除A;主张最激进的不是工商业者,排除B;各个地区的人都有自己的政治主张,排除D。‎ ‎【答案】C ‎7.【考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的意义。‎ ‎【解析】《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典,其制定说明罗马法从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因此,D项正确;A项中的“社会各阶级”的说法错误;B项错误于“立法主导权”;C项说法错误,此应是在习惯法时期,《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是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答案】D ‎8.【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一个人如果在国内出现党派分裂时不参加任何一方”不能证明党派林立,故A项错误;这种规定就是要强调公民必须有参政意识,即公民意识,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道德范畴,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证明立法的主观性,故D项错误。‎ ‎【答案】B ‎19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社会转型”‎ 一、“社会转型”的概念分析 戴世锋老师在《“社会转型期”高考历史试题特征及备考启示》一文中指出,所谓“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持“社会结构变动”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持“社会形态变迁”观点的学者则认为,“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 中国史:突出中国社会的五次转型时期 时期 阶段特征 春秋战国(公元前5~公元前3世纪)‎ 中国社会大变革时期,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 明末清初(17世纪末~18世纪)‎ 封建制度日益没落,新的经济因素的产生。  ‎ 晚清至五四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近代化在各领域全面展开。  ‎ 过渡时期(1949~1956年)‎ 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 改革开放以来(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市场经济,由“走苏联的路”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 世界史:着重把握四次转型时期 时期 阶段特征 ‎14~16世纪 西欧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迅速兴起  ‎ ‎17~18世纪 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初 从近代化角度看,欧美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全面展开,资本主义社会由资本主义阶段过渡到垄断阶段。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末 由美苏争霸两极格局到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 命题者青睐“社会转型”的原因在于:‎ ‎1、在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万面都充斥着新旧之争、过渡之特色,因此这个时期成为了高考命题的关注点。‎ ‎2、处于社会转型的各个历史时期,包含着丰富的知识体系和阶段特征,不仅可以弥补各个模块之间的裂痕,还能帮助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多元的思维层次去认识和理解事物,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 二、高考命题分析 ‎(一)关注具有转型意义的历史事件 具有转型意义的历史事件常常是历史的分水岭,在其前后,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都经历着剧烈变化,因而成为人们管窥历史的最好视角。‎ ‎1.(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2010·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1)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3.(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 ‎(二)把握社会转型时期的总体特征 将历史事物或事件置于历史的长时段中,要求考生理解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的整体感知。‎ ‎5.(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的政策发生变化     ‎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6.(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7.(2013·全国大纲卷·19)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这反映出 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            ‎ 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 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          ‎ 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 ‎(三)深入分析社会转型的前因后果 ‎8.(2014·全国Ⅱ卷高考·28)1892年,维新思想家宋恕提出“欲更官制、设议院、改试令,必自易西服始”。康有为在奏议中也不止一次提及“易服”。维新派如此重视易服的主要原因是()‎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9.(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无补。至今两年来,忽大为变动,如邮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诚难阻隔也。”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 B.政府大力扶持官督商办企业 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业的限制 ‎ ‎【答案解析】‎ ‎1.【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维新思想、辛亥革命 ‎【解析】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等。中国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治上民主化的趋向。这三者最能体现现代化这一趋向。选择B项。‎ ‎【答案】B ‎2.【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举人、贡生、生员、监生仍是以求取功名为主。其余则是教育的近代化,故选D。‎ ‎【答案】D ‎3.【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材料表明,清政府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再到在美国、日本等多处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予以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答案】C ‎4.【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中西习俗融合 ‎【解析】材料反映了30年代上海的婚礼仪式,无法获知这些婚礼的配偶是否是出于自愿,所以不能说明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是中国婚礼的习俗,而“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则是受西方婚礼仪式的影响,说明当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婚礼的形式和规模,没有提及当时的择偶标准,因此不能说明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故C项错误;社会习俗的变迁受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扩大为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故D项错误。‎ ‎【答案】B ‎5.【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留日学生区域分布 ‎【解析】材料中“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直隶”等地开放较早、经济文化较发达,“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大多属于内地省份,通商口岸、新式企业较少,经济相对落后,因而留学跟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有关,故A项正确;20世纪初的反清革命运动大多是由留日归国的学生宣传和发动,因而是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导致革命运动存在区域差异,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属于因果倒置,故B项错误;清政府作为全国性的中央政府,其鼓励留学的政策不会厚此薄彼,出现区域性的差别,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留日学生,日本在华的势力范围仅限于福建,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与留日则没有直接的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A ‎6.【解析】“公车上书”是1895年康有为等举人联名上书皇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标志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B项是次要原因;C项不是原因;D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项。‎ ‎【答案】A ‎7.【考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解析】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其著述在戊戌变法时期得到认同,这说明了他的学习西方的主张是得到维新派的认同,故选D。保守势力是反对百日维新,而不是支持,排除A。B项思想过时的话,就不可能在知识分子中产生极大影响。C项表述与题意不合。‎ ‎【答案】D ‎8.【考点】维新思想;近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服饰变革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A项表述正确,但易服不是维新派的主要目的,故A项错误;“易西服”服饰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思想的变化,有利于推行维新变法,故B项正确;当时中国需改变形象,但结合史实可知维新派目的是为推行变法改制,故C项错误;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的表述没有体现出易服的意义,故D项错误。‎ ‎【答案】B ‎9.【考点】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解析】维新变法运动是一场政治改良和思想启蒙运动,虽主张发展工商业,但不是维新派变法的重点,并且维新变法的影响力也没有这么大,因此维新变法不是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1895年甲午战争清军惨败,洋务运动破产,洋务派创办的官督商办企业也受到影响,并且无法判断材料中企业是否为官督商办企业,故B项错误;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在华资本输出的途径,列强加大了对华资本输出,故C项错误;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需要赔偿日本巨额战争赔款,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间出现办厂热潮,故D项正确。‎ ‎【答案】D ‎20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社会风尚”‎ 一、“社会风尚”的概念分析 ‎     (一)关于社会风气的界定 何云峰在《社会风气的改善需要示范性群体引领》一文中也基本持这一看法“社会风气指一定历史时期、历史阶段,特定社会的各个阶层民众整体思想意识和行为与该社会所倡导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特别是人类普遍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相一致的程度和状态”。‎ 辞海将社会风气概括为,社会上一定时期流行的风尚习气,是政治、经济、文化和道德的综合表现。‎ ‎(二)关于社会风尚的界定 吴家清在《“社会风气”应纳入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体系》中认为社会风尚是意识形态的产物,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段志强在《论社会风气》中强调社会风气、社会风尚都是“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综合表现或者是社会意识的直接产物,是社会存在的间接产物”。盛美真、李维昌《近20年来中国近代社会风尚研究述评》中认为:‘牡会风尚虽与社会心理、价值取向等社会意识密切相关,最终属于行为范畴。”‎ ‎(三)关于社会风气与社会风尚的关系 孙燕京在《晚清社会风尚研究》一书中,借鉴了心理学、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从文化史、社会史结合的角度论述了风尚变化与社会变迁的互动关系,并在对社会风尚概念的界定中,将社会风习、社会风尚和社会风气视为相同的概念何梓混在《社会风气的特性与功能》中认为社会风尚属于社会风气的一个要素,而且,社会心理、社会风气和社会思潮相对于社会思想体系,都属于低层次的社会意识。盛美真、李维昌《近20年来中国近代社会风尚研究述评》中认为社会风气与社会风尚互通,但认为社会风气是社会风尚的属概念。‎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2.(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3.(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4.(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5.(2012·海南单科·7)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A.理学思想的影响                   ‎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 D.社会风尚的变化 ‎6.(2013·海南单科·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7.(2014·海南单科·15)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8.(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9.(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 ‎ ‎【答案解析】‎ ‎1.【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可知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改良社会风俗已经成为国民共识,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广告宣传而已,谈不上推进文明,况且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文明的推进有待于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广告的作用十分有限,故D项错误。‎ ‎【答案】B ‎2.【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中西习俗融合 ‎【解析】材料反映了30年代上海的婚礼仪式,无法获知这些婚礼的配偶是否是出于自愿,所以不能说明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故A项错误;“喜字纱灯”、“蓝袍黑褂”是中国婚礼的习俗,而“演奏钢琴曲”、“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则是受西方婚礼仪式的影响,说明当时的婚礼仪式具有中西习俗融合的特征,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婚礼的形式和规模,没有提及当时的择偶标准,因此不能说明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故C项错误;社会习俗的变迁受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材料中的集体婚礼虽由政府组织举办,但不能扩大为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故D项错误。‎ ‎【答案】B ‎3.【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明代玉器制造业;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解析】明朝“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反映的应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削弱而不是加强,故A项错误;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玉制器皿数量随之大大增加,以致于“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也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冲击,故B项正确;“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使用玉制器皿并非局限于市民,且材料并没有涉及伦理观念,故C项错误;“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说明当时使用玉制器皿的现象非常普遍,并非仅限于低级官员,故D项错误。‎ ‎【答案】B ‎4.【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各界军阀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军阀自保凭借的是武力,宣传主义仅是为了迎合社会民众需求,以粉饰名声减少矛盾,故B项错误;从各界军阀标榜的主义都体现了爱民、民权、人权等内容,可知民主思想已经成为潮流,故C项正确;结合题意可知,没有体现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故D项错误。‎ ‎【答案】C ‎5.【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解析】注意题干中限制词:直接反映。题干反映了明初生员穿玉色衣服、加饰表黑色边条到明后期的崇尚“妇人红紫之服”的现象,D项正确;A项题干无从反映,B项题干无从反映,说法也与史实不符;C项是题干历史现象所能反映的,这正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兴起,带来的社会风尚的变化,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D ‎6.【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解析】题干以宫女为前方将士缝制衣服时所寄的一首诗促成一段姻缘为情境,要求学生判断此情境反映当时何种社会现象。四个选项中,A项提到的因缘观念是一种轮回观念,显然不是题干反映了现实;B项把一件皇帝因为得知此事偶发善心成就的一件好事当成常规现象,认为诗歌成了表达爱情的方式是不恰当的;C项与题干关联不大,基本没有干扰性;D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皇帝居然因为一首诗把深藏内宫的女子外嫁出动,反映了当时的开放风气。‎ ‎【答案】D ‎7.【考点】维新思想 ‎【解析】革命派此时已经开始革命运动,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上海是最早开放城市,该说法明显错误,故B项错误;材料中“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说明对改革和革命的意见不一,故C项错误;“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说明当时革命思潮不占据主流,改良仍然是主流思潮,故D项正确。‎ ‎【答案】D ‎8.【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明末租佃制(江南农村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对佃户的影响)‎ ‎【解析】意思是讲,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的雇工——即佃户,由勤劳、柔顺到懒惰、骄纵,雇工本身的劳作态度,雇工对地主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使佃户对地主的依赖关系松弛,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会吸纳周边农村地区大量人口的就业,会导致农业生产人口的大量下降,农村会出现“用工荒”,因而农村雇工的地位提高了,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佃户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佃户地位的变化,未体现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主体是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而不是强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9.【考点】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地位 ‎  【解析】社会对艺术的批判并不由皇帝好恶决定,而是由社会决定的,故A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虽不可超越,但直到唐太宗时期才正式确立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说明艺术成就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极高,而且他的书风刚健有力并折中南北,适应了太宗时期统一帝国的需要,并且王羲之的书法受道教影响极大,也适应了唐代三教并行的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未体现“朝代更替”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C ‎ ‎ ‎21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第三世界”‎ 一、“第三世界”的概念分析 尔夫·菲利普斯在《何谓“第三世界”》一文中提出,法国人口统计学和经济史学家艾尔弗雷德·索维于1952年首次使用了“第三世界”这一术语。大部分学者认为,早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国际社会中就有很多人开始称帝国主义阵营为“第一世界”,社会主义阵营为“第二世界”,新独立的亚、非、拉国家为“第三世界”,并认为1955年4月万隆会议的召开是第三世界兴起的标志。‎ 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则对三个世界做出了全新解释。在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中,首次提出了关于“中间地带”的理论。他指出:美国和苏联中间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被认为是毛泽东三个世界理论的雏形。而在1964年1月毛泽东在又一次与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等人的谈话中提到说:“美国现在两个‘第三世界’都遇到抵抗。第一个‘第三世界’是指亚、非、拉。第二个‘第三世界’是指以西欧为主的一批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有些还是帝国主义的国家。”这是毛泽东首次非正式提出三个世界理论。之后则在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首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3.(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表1‎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4.(2017·海南单科·19)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5.(2015·海南高考·25)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这反映了()‎ 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 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 ‎6.(2013·海南高考·21)一般认为,1952年法国学者在分析当时世界格局时,提出“第三世界”一词。这里的“第三世界”是指()‎ A.不属于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国家 B.两个超级大国及其他发达国家之外的国家 C.既不属于“北约”也不属于“华约”的国家 D.尚未获得独立的亚非拉地区国家、‎ ‎7.(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 ‎ ‎【答案解析】‎ ‎1.【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争夺中间地带;19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黑人爵士乐 ‎  【解析】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与材料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不符,故A项错误;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与材料“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不符,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可知,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海外巡演是为了让非洲等地的黑人们由此了解美国,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与苏联争夺非洲等中间地带的目的,故D项正确。‎ ‎【答案】D ‎2.【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银行 ‎  【解析】1981年世界银行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随着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需要从世界银行获得更多发展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故A项正确;世界银行属于世界金融机构,与贸易体系中关税税率的降低无关,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欧联合的深入,经济实力显著上升,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A ‎3.【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兴独立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   【解析】表格中国际组织的出现主要因素是,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其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利局面,资源紧缺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面对西方国家的冲击,新兴独立国家加强彼此经济合作,纷纷建立一些国际组织,以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一开始就出现在生产领域,而不是等到二战后,故C项错误;表格中国际组织还未形成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4.【考点】史学理论——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解析】材料中石油生产国“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仅仅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包含自己观点的阐述及结论性的概括,因此属于历史叙述,不是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目的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5.【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解析】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现象,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与本题无关,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可知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转折的情况下,积极通过经济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故D项正确。‎ ‎【答案】D ‎6.【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解析】这里的“第三世界“是1952年法国学者的提出的概念,不是七十年代毛泽东对世界局势的划分,答案选A。‎ ‎【答案】A ‎7.【考点】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解析】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贸易集中于亚洲地区,因此,C项正确;ABD项题干无从反映。‎ ‎【答案】C ‎22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近代市场”‎ 一、“近代市场”的概念分析 市场有狭义、广义和有形、无形之分。狭义的市场就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即有形市场。广义的市场还包括一切与商品交换有关、没有固定场所的无形市场。‎ 李迎超在《五十年来近代中国市场史研究综述》中指出,近代市场是相对于传统市场而言的,它们所处的经济形态根本不同,传统市场是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一种低级的小规模的市场;而近代市场则是伴随着近代化的进程而产生的一种高级的市场。‎ 乔培华、杜本礼在《冲国近代经济史》中指出,鸦片战争以后,外国资本主义大规模侵入,促使中国自然经济迅速解体,从而导致了国内商品市场的不断扩大。由于这一时期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是外国商品倾销所引起,农民需要的日用工业品主要来自外国,所出卖的商品—经济作物,主要是满足外国资本主义掠夺原料的需要,因此自然经济解体后扩大的商品市场,不仅是一种统一的国内商品市场,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    李云伴在《中国近代商品市场的演变及特点》中指出,随着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近代中国市场开始发轫,中国近代市场体系的逐渐形成,但是中国的近代市场不是传统市场的延伸和扩大,而是在外来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主要表现为:‎ ‎1、经济形态的转变。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也开始向商品经济转化。这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的可能。但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束缚之下,发展有限,又很不平衡,具有明显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特别是在广大的内地城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  2、市场观念和意识的变化。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影响下,随着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国人市场观念也逐步变化和深化,从鸦片战争时期的“师夷长技以制强”、洋务运动时期的“自强、求富”,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和辛亥革命时期的发展资本主义思想。在此意识的影响下,一批近代化的航运、纺织、矿冶等企业逐步出现,初步实现了生产领域的机械化和交通领域的现代化;对外贸易呈转好趋势,“商战”初具成效。近代市场意识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进程。‎ ‎  3、经济思想的潜变。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下,“重农轻商”的思想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近代经济思想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商业思想的演变由“重农轻商”到“振兴商业”、“通商惠工”,变“抑商”为“恤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  4、商品结构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传统市场流通的商品主要为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如盐、米、木材、棉花、土布、丝绸、茶、药等,近代商品市场是在开埠通商的驱动下发展起来的,市场商品种类大增,布匹、棉纱、煤油、五金制品、糖和火柴等大批洋货和机制品充斥着各级市场,成为进出口商品为主导、土货洋货并存、生产原料和消费品并重的商品结构。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国货的市场占有额上升,国货是相对进口机制品而言的国产机制品。总之,市场流通商品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5、商人主体的多元化。鸦片战争前,市场上商人以官商、私商为主。鸦片战争以后,洋行、买办商业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产生与发展,成为市场上的主导力量。当时的洋行、买办和民族资本家所办的企业,从本质上讲,均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商业。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代表了中国近代商业发展的方向,对促进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民族资本家的也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除了上述方面发展变化以外,与近代市场和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金融市场、商业城市、交通运输、价格结构、商业资本构成、商业经营方式、劳动力市场等方面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些都反映了中国近代市场发韧与发展,小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2.(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3.(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4.(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5.(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6.(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7.(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19世纪60年代,总长超过3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铁路轨距以5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4.9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6英尺、5.6英尺的轨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 B.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科技水平限制了制造业的发展       ‎ D.战争破坏了基础交通设施建设 ‎8.(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有学者指出,欧元作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问世成为21世纪初欧洲甚至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欧元的巨大作用表现在()‎ A.推动欧盟内部统一市场的发展       ‎ B.消除了欧盟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 C.促进了欧盟对外贸易额的增加       ‎ D.巩固了欧洲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 ‎9.(2013·海南高考·25)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 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10.(2017·海南高考·13)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 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11.(2016·海南高考·13)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 B.工场手工业进入鼎盛时期 C.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 D.农业中的商品化生产迅速发展 ‎12.(2015·海南高考·19)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 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 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 ‎ ‎ ‎【答案解析】‎ ‎1.【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福州船政局)‎ ‎【解析】材料中提到“协造”,福州船政局应该是从官办转为官督商办,也就是协办,并没有转为商办,故A项错误;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由“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到此后造船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反映了经费来源的变化,目的在于缓解经费压力,故B项正确;从1879年以前“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到后来“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说明所造之船自始至终没有投入市场,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福州船政局的造船业,不能由此推断近代轮船制造业的状况,故D项错误。‎ ‎【答案】B ‎2.【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中国卷入世界市场 ‎   【解析】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于鸦片战争后,材料无法推断出关税主权是否丧失,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以后的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被商品经济所取代,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外国商品输出已经深入到中国偏远农村,民众使用洋货日益增多,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讲述中国市场的洋货增多,无法推断中国是否主动开放市场,故D项错误。‎ ‎【答案】C ‎3.【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 ‎【解析】由题干中“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的信息可以得出,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故A项正确;资本市场即金融市场,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故D项错误。‎ ‎【答案】A ‎4.【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摆脱传统计划经济模式的束缚 ‎   【解析】1990年,中国改革中计划与市场的争论仍十分激烈,为进一步加快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需要厘清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解放思想,打破思想认识上的束缚。从材料中“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正是说明了计划与市场并不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因此,通过这些历史现象可以判断正确选项是C,A、B、D都不是该报告的主旨。‎ ‎【答案】C ‎5.【考点】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且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据此判断,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被认为是新版的新经济政策,其依据在于二者同样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选择B项。‎ ‎【答案】B ‎6.【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从时间信息入手,联系南方谈话重要史实来分析,南方谈话带来了一场思想解放,认识到计划与市场仅是一种手段,A项正确;BC项与题干所处的历史阶段不符;D项容易错选,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A ‎7.【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                             纪60年代美国铁路轨距建设)‎ ‎  【解析】根据“铁路有多种轨距”可以看出各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存在不便,这必然会阻碍全国统一市场的成熟,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铁路有多种轨距,未涉及经济增长,故B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科技水平无关,更无法体现限制制造业的发展,故C项错误;多种轨距的出现与战争无关,而是由于美国国内铁路建设不平衡和国内市场没有统一,故D项错误。‎ ‎【答案】A ‎8.【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欧元)‎ ‎【解析】欧元在欧盟内部的流通,有利于欧盟内部国与国之间统一市场的发展,故A项正确;“消除了贸易壁垒”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欧元的流通与贸易壁垒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欧元的流通是国际金融领域的重大事件,它与对外贸易没有直接关系,像世贸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可以推动对外贸易额的增加,故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是美、日、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欧洲并不是居于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更谈不上这一地位的巩固,故D项错误。‎ ‎【答案】A ‎9.【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时间为1983年,允许私人个体户从事客货运输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活跃市场,故选C。材料涉及的是商品流通领域,排除A;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一直都存在,不是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排除B;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从1992年开始的,排除D。‎ ‎【答案】C ‎10.【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解析】材料中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相应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中国资源配置手段的变化,没有反映出中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故B项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确立,而材料中数据反映出指令性计划在资源配置中仍然占据很大比重,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还未确立,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中国资源配置手段的变化,没有反映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故D项错误。‎ ‎【答案】A ‎11.【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世界市场)‎ ‎   【解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的手工工场中,与时间1760不符,故A项错误;英国从18世纪后期开始了工业革命,并在19世纪中期完成,工场手工业已被取代,故B项错误;题中“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增加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可见英国国内已经无法满足原料的需求,不得不依靠海外,故C项正确;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农业商品化也相应地完成,与“迅速发展”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12.【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开拓国际市场,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是调整农业的措施,与题目不符,故A项错误;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要是抵御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是恢复工业的措施,故C项错误;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发,故D项正确。‎ ‎【答案】D ‎23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环境史学”‎ 一、“环境史学”的概念分析 生态史(亦称环境史)研究旨在运用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考察人与自然不断变动着的相互关系,揭示自然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以及人对自然变动的影响,从整体上探索人类文明与自然的共同演化过程。‎ 南开大学王利华教授认为:环境史的兴起,伴随着历史研究者的两个思想转向:一是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在思想上重视自然世界的历史变化,尊重自然环境的历史作用,在行动上把自然事物和现象列入实证考察的对象;二是超越简单因果律和机械决定论,致力于揭示文化(文明)与自然双向作用的复杂关系。‎ 环境史学认为:历史不是由人类单独创造的,众多自然事物和现象亦参与其中,这预示着:一种新的历史观察方向和解释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因此,我们主张一种“生命中心论”,既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命,同时也关注其他物种和整个环境的生命。 ‎ 王军在《生态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中指出,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恶化,生态环境问题正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在复习备考中应该从以卜几个角度思考:‎ 第一,用生态史观解读生态环境变化,从人与自然互动的角度来看待人类社会发展历程。‎ ‎    第二,同时结合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解读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    第三,站在整体史观的角度,思考当前人类面临的生存环境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英国18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1816年以后死亡率上升。1831~1841年,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14.6上升到27.2,利物浦由21上升到34.8。导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A.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 B.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 D.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2.(2012·海南高考·2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3.(2013·海南单科·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4.(2016·海南单科·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5.(2016·山东淄博一模·30)表11876年、2010年中美世界博览会展品表 时间 国家 代表性展品 ‎1876年 中国 丝绸、茶叶、银器、雕花瓷器、景泰器等  ‎ ‎1876年 美国 大功率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留声机等  ‎ ‎2010年 中国 载人航天技术,可食用环保包装材料,多媒体信息技术等 ‎2010年 美国 将日光转化为电力,屋顶花园,再生竹制成的地板等  ‎ 表1两届博览会展品的变化表明()‎ A.中国国际地位有较大提升                    ‎ B.中国传统手工业日渐凋零 C.环境保护引起更多关注                        ‎ D.两国产业结构逐渐趋同 ‎ ‎【答案解析】‎ ‎1.【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环境污染导致人口死亡率提高)‎ ‎  【解析】19世纪上半期,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加快,城市工厂产生大量环境污染,进而影响人口寿命,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故A项正确;化学工业产生是在19世纪晚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一方面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另一方面又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后死亡率上升,所以不会出现人口膨胀食物短缺的问题,故C项错误;19世纪上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也会不断上升,故D项错误。‎ ‎【答案】A ‎2.【考点】第二次工业命革命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出现了汽机等新型的交通工具,新式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相对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使得在效区居住也不会对工作带来不便,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现象无关。‎ ‎【答案】A ‎3.【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结合时代背景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的社会生活,“受禾”“求年”“有足雨”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故选A。‎ ‎【答案】A ‎4.【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农业模式 ‎ 【解析】由“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看出作者的目的是反对粗放式的滥种,要求把每一块土地达到最理想的产出,故A项正确;作者反对扩大种植面积的目的是要求把每一块土地精耕细作,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是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故B项错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恰好适合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与“抵制农业的进步”不符,故C项错误;在北魏时期,人地矛盾还没有尖锐的程度,明清时期比较明显,故D项错误。‎ ‎【答案】A ‎5.【考点】电气技术的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新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解析】1876年、2010年中美世界博览会展品,可以得出近现代中国科技的进步,与国际地位的提升不能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中能体现是中国科技进步,但是并不意味这传统手工业的凋零,故B项错误;从2010年的中美同时涉及环境问题,故C项正确;2010年虽然同时出现环保的技术,但是中国还有航天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故D项错误。‎ ‎【答案】C ‎24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固化思维”‎ 一、“固化思维”的概念分析 心理定势指心理上的“定向趋势”,它是由一定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对以后的感知、记忆、思维、情感等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起正向的或反向的推动作用。‎ 思维定势(Thinking Set),也称“惯性思维”、“固化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采用新的方法。消极的思维定势是束缚创造性思维的枷锁。‎ 宿志高在《运用历史知识“盲点”突破学生固化思维》中指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固化思维的现象,具体主要表现在将历史特征、概念和历史结论绝对化、固定化、静态化、简单化,从而产生了错误的历史认识,影响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    因此,要坚持“材料第一”的原则。实践表明,尊重原始材料、弄清材料本意,在此基础上坚持“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既不望文生义,又不过度解读,基于史实、证据思考问题,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2.(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3.(2016·海南高考·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4.(2014·海南高考·18)周恩来曾回忆说:“讲到中国革命的性质,今天似乎是老生常谈了……可是在六大(1928年)时,这却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当时无论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或从西欧回来的同志又都轻视理论,所以对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这表明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 ()‎ A.尚未确立明确的革命目标           ‎ B.受到共产国际的强烈影响 C.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       ‎ D.已逐渐克服教条主义倾向 ‎5.(2017·海南高考·9)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 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6.(2014·海南高考·15)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 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           ‎ 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 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           ‎ 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 ‎7.(2013·海南高考·12)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 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B.祖宗之法不足守 C.变者天下之公理                   ‎ D.托古改制 ‎8.(2015·海南高考·16)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 A.抨击尊孔复古  B.抨击军阀统治 ‎ C.提倡科学精神    D.提倡民生主义 ‎9.(2016·海南高考·17)1903年,《大公报》刊文称:“江南之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也。乃今年乡试而伊等又复假装辫发,依然入场乡试。然伊等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这表明()‎ A.科举制度仍有较强的生命力         ‎ B.新式教育与科举已融为一体 C.发式成为区别新旧学的标志         ‎ D.旧制度制约社会观念的变革 ‎ ‎ ‎【答案解析】‎ ‎1.【考点】京剧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是经过艺术加工的,不可能真实的再现客观历史,同样也不能正确评断历史人物和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在京剧脸谱中其图案是程式化的,红色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白色表现奸诈多疑;蓝色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脸谱是人们头脑中理念与观感的谐和统一,选择B项。‎ ‎【答案】B ‎2.【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察举制 ‎【解析】西汉汉武帝时期独尊儒学局面已经出现,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对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更有利,阻碍了底层民众的上升,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故B项正确;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使得世家大族能够控制人才选拔的主动权,进而形成对政权的垄断,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建立在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基础上的,材料没有反映出皇帝对地方官员控制的弱化,因此不能推断郡县制的基础动摇,故D项错误。‎ ‎【答案】B ‎3.【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初年刘邦推行分封制 ‎ 【解析】汉初实行分封诸王的办法,固然有利于地方发展,但却让地方势力迅速发展,尾大不掉的局面形成,与加强地方控制不符,故A项错误;西汉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与西周政治体制不符,故B项错误;西汉初年,刘邦分封子弟为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突出了对刘氏皇位的拥护,故C项正确;西汉初年,汉承秦制,与否定秦朝政治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4.【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革命 ‎【解析】依据所学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革命目标是明确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从莫斯科或从西欧回来”“轻视理论”“革命的性质问题搞不清”等信息说明当时中共受共产国际影响较深,故B项正确;由于对中国革命性质搞不清,所以没有“正确认识到农村根据地的地位”,故C现错误;当时中共受共产国际影响,说明还没有克服教条主义倾向,故D项错误。‎ ‎【答案】B ‎5.【考点】“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材料科考试题反映出清末教育借鉴西方学校体育、德育、智育,这只是教育内容方面发生变化,不能推断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故A项错误;材料“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旨在坚持中国传统教育为本,同时借鉴利用西方教育,反映出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朝廷借科举强调以国学为本,同时倡导借鉴利用西方教育,而不是仅仅回归国学,故C项错误;材料中朝廷仍然坚持中国传统教育为本,西方教育思想还没有成为主流,故D项错误。‎ ‎【答案】B ‎6.【考点】维新思想 ‎【解析】革命派此时已经开始革命运动,故A项错误;依据所学,上海是最早开放城市,该说法明显错误,故B项错误;材料中“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说明对改革和革命的意见不一,故C项错误;“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说明当时革命思潮不占据主流,改良仍然是主流思潮,故D项正确。‎ ‎【答案】D ‎7.【考点】西学东渐思潮 ‎【解析】考查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魏源强调圣王复作,也不舍明代税制,而回到唐代税制,强调历史发展的进步,不学习古人,四个选项都强调变法,但A、B都强调变法和材料意思一致;D强调借助古人来进行变法,与题干材料思想差异最大,故选D。‎ ‎【答案】D ‎8.【考点】新文化运动 ‎  【解析】结合时间“1919年”分析材料中的参议院议员属于北洋军阀政府,因此他批评的北京大学教授“离经叛道之鼓吹”指的是当时违背儒家伦理道德,因此应是抨击当时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思想领域,不是对军阀统治的抨击,故B项错误;提倡科学精神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在当时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因此不属于“离经叛道”,故C项错误;提倡民生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A ‎9.【考点】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社会观念变革 ‎   【解析】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一味追求八股取士,束缚了思想,早就丧失了当初的活力,故A项错误;由“新学国民及留学生多剪去辫发,以为不如此则形式上有缺点”可知其与新式教育与传统科举是不相融的,故B 项错误;新学之人认为发式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区别,新旧学的根本区别在教育的内容,故C项错误;由“称自由讲民权者,实不敌其功名心也”可知,虽然新学追求民权,但并无报效国家的有效方式,只能服从封建选拔人才的方式,故D项正确。‎ ‎【答案】D ‎25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海洋意识”‎ 一、“海洋意识”的概念分析 目前,海洋意识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不同学者根据其不同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何兆雄在《试论海洋意识》中提出,“海洋意识指人类在由海洋构成的生态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识总和”。干炎平在《中国海洋国土》则认为,海洋意识是人们对海洋与人类社会存在、发展、地位及重要性的一个总体性认识。‎ 海洋意识的概念有两层含义。一层是人类对海洋各种属性的直接认识,它主要是海洋给人类留下的直观特征。另一层则是人类关于海洋对其生存价值的总体认识。这一块由于不同的人群或不同的国家所面对的环境不一样,其对海洋生存价值的理解也不一样。‎ 海洋意识的具体内容也有不同的说法,但实际上都大同小异。何兆雄将海洋意识的内容分为海洋物质财富意识和海洋精神财富意识两大块。“海洋物质财富意识包括海洋资源、法权、环境和科技意识。”海洋精神财富意识则主要讨论海洋文化意识,包括殖民化或和平的海洋文化、海洋文化的商业性与农业性、少数民族的封闭性或开放性。‎ 温广宇在《增强海洋意识,构建“蓝色工程’夕》中提出“海洋意识主要包括海洋国土、海洋财富、海洋资源、海洋竞争、海洋环境、海洋安全等六个方面。”‎ 冯梁认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指21世纪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对海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现实,特别是未来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系统的理性认识。他认为海洋意识主要由海洋交通意识、海洋资源意识、海洋空间意识、海洋科技意识、海洋博弈意识、海洋富国意识、靖海安邦意识、海洋崛起意识、科学开发海洋意识以及构建海上和谐世界意识等内容构成。‎ 冯梁在《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深刻内涵与地位作用》中指出,“国家海洋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在海洋方面的体现,它主要表现在海洋文化、价值观的吸引力、海洋政策和管理机制的吸引力、国民的整体形象等方面。”树立国民海洋意识,有利于提升国家海洋软实力和提升国家的海洋竞争力。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2.(2015·海南高考·13)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 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   ‎ 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 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   ‎ 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 ‎3.(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1879年以前,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此后造船所用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生产。这种变化反映了()‎ A.军用工业由官办转为商办           ‎ B.“协造”意在缓解经费压力 C.军工产品市场化趋势明显           ‎ D.近代轮船制造业走出困境 ‎4.(2015·海南高考·6)元朝时,大规模的漕粮海运前所未有,海外贸易繁荣,泉州还被誉为“世界第一大港”。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 B.造船航海技术进步 C.内河航运严重不畅                  ‎ D.陆上丝绸之路受阻 ‎5.(2011·海南单科·15)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 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6.(2016·广东佛山一模·27)从1405到1433年,郑和率舰队七下西洋,在他第一次航海87年后,西方航海家的探险活动也相继开始。郑和去世之后中国的航海活动就此终结,而西方的航海活动却方兴未艾。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是()(zx                             ls.com)‎ A.制度和文化的不同                                ‎ B.参与者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同 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 D.领导者和航海家的目的不同 ‎7.(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 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15分)‎ ‎ ‎ ‎【答案解析】‎ ‎1.【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  【解析】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故A项错误;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答案】C ‎2.【考点】“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魏源海防思想 ‎  【解析】材料中体现了魏源的思想以防守为主,因此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不属于洋务派,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外洋的主张,并未体现学习西方海防模式,故C项错误;魏源之所以以防为主,是因为近代清朝海军力量较弱导致的,故D项正确。‎ ‎【答案】D ‎3.【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福州船政局)‎ ‎【解析】材料中提到“协造”,福州船政局应该是从官办转为官督商办,也就是协办,并没有转为商办,故A项错误;福州船政局所造之船由“派拨各省,并不索取原价分文”到此后造船材料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采取‘协造’方式”反映了经费来源的变化,目的在于缓解经费压力,故B项正确;从1879年以前“所造之船均‘派拨各省’”到后来“费用由用船一方拨付”,说明所造之船自始至终没有投入市场,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福州船政局的造船业,不能由此推断近代轮船制造业的状况,故D项错误。‎ ‎【答案】B ‎4.【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元代海外贸易 ‎【解析】我国古代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北宋时,指南针用于航海,航海技术进步,故B项正确;漕运指的是内河航运,与海外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陆上丝绸之路受阻材料未体现且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B ‎5.【解析】抓住关键词“轮船招商局”、“劝民自置”、“纾商民之困”,可以判断是洋务派创办官督商办性质民用企业的主张,以抵抗外国经济侵略,达到分洋利的目的,故选B项。‎ ‎【答案】B ‎6.【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新航路的开辟 ‎【解析】中西航海的不同结果,主要原因是制度和文化不同,中国是封建君主专制,西方已经走向资产阶级代议制,这个原因是能涵盖其他选项的根本原因,故A项正确;郑和思想解放程度固然不及哥伦布,但这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B项错误;中国明朝处于封建社会最后的繁荣,经济发展水平不亚于西方,故C项错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目的是拓展殖民地,但目的不同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A ‎7.【解析】本题截取了中国古代和近代海洋利用的相关史料,综合考查最大限 度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归纳、概括以及辨证评述历史问题的能力。第(1)问注意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中明清之前的相关史实可以提炼出其“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的特点,利用明清时期海禁政策等史实提炼出“海洋意识不足”的特点。第(2)问要充分比较材料二和材料一的相关信息,准确分析晚晴海洋利用的变化,并结合当今时代主题,以史为鉴,立足未来得出启示。‎ ‎【答案】(1)从沿海利用到远洋开拓;先进技术应用于航海;以经济文化交流为主,和平利用;以民间交流为主;海洋意识不足。‎ ‎(2)主要变化:在西方冲击下海禁政策失效,政府被动参与海洋利用;海洋权益的各方面都受到西方列强的干预控制;通商口岸增加,海外贸易拓展;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深入;海洋管理机构逐步建立,试图建立有效的海防力量;海外移民、留学成为重要现象,对国内的影响加深。‎ 启示:加强海洋领土及海权意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 ‎26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大众媒体”‎ 一、“大众传媒”的概念分析 传媒是传播媒介的简称,指的是人类传播过程中运载与传递信息的物体,是连接传受双方的中介物,可以是自然物、人造物或单一的、一系列物体的组合。因此,传媒一词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具有承载信息传播功能的物质,如广播、电视等等;二是指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与传播的社会组织,比如电视台、报社等传媒机构。‎ 大众传播媒介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指复制、传递信息的机械和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明显,能广泛地向社会传播,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大的权威性,可以制造共同话题,增强公众依赖感。‎ 传播媒介传播信息具有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等特点。 大众传播媒介具有五项功能,即宣传功能、新闻传播功能、舆论监督功能、实用功能和文化积累功能。‎ ‎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分为两大类:印刷类和电子类。这两类媒介都有各自的特点。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报纸的发行量较大,因而是受众面最大的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是企业比较青睐的传播工具,因而报纸有许多优点。‎ ‎    第一,信息较为详细。同电视比较而言,报纸所载信息比较深入细致、详细、全面,读者可以获得比较系统的信息。‎ ‎    第二,信息具有可选择性。现代生活节奏快,时间紧,报纸虽刊载信息量较大,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众多信息中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加以阅读,而不必象看电视和听广播那样,不管喜欢与否,都得照看(听)不误。‎ 第三,信息具有可保留性。遇到好的商品信息,读者可以长期保留下来,以备索用。广播、电视虽声声入耳,画面生动,却转瞬即逝,难以在记忆中长期保留。‎ 第四,信息成本低廉。报纸价格相对较低,不必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群众能够接受。电子设备投入较高,且需要特别接收设备,而且电脑还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 ‎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 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3.(2016·海南单科·24)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         ‎ 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 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         ‎ 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4.(2009·海南单科·14)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 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 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5.(2015·海南单科·16)1919年3月,《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之鼓吹”。这是指该教授()‎ A.抨击尊孔复古 B.抨击军阀统治 ‎ C.提倡科学精神    D.提倡民生主义 ‎6.(2016·海南单科·18)1919年7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这表明当时()‎ 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7.(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8.(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9.(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这一现象()‎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10.(2010·海南单科·18)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 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 ‎【答案解析】‎ ‎1.【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可知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改良社会风俗已经成为国民共识,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广告宣传而已,谈不上推进文明,况且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文明的推进有待于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广告的作用十分有限,故D项错误。‎ ‎【答案】B ‎2.【考点】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  【解析】“皖直交斗”反映出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故A项错误;义和团运动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时期还未形成地方军阀割据,袁世凯死后才出现军阀割据的局面,故C项错误;皖系军阀和直系军阀之间的混战,出现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故D项正确。‎ ‎【答案】D ‎3.【考点】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   【解析】“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没有建立宣传网络的意思,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公布《办法》并没有对其它媒体的要求,没有结构调整的意图,故B项错误;通报国际国内形势不必要规定只有新华社才能报道,与规定的意图不符,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务之急巩固统一,安定人心,避免其它混淆视听,而统一的新闻制度可以规避这些问题,故D项正确。‎ ‎【答案】D ‎4.【解析】此题关键在于读懂材料,说明报纸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功能。‎ ‎【答案】D ‎5.【考点】新文化运动 ‎  【解析】结合时间“1919年”分析材料中的参议院议员属于北洋军阀政府,因此他批评的北京大学教授“离经叛道之鼓吹”指的是当时违背儒家伦理道德,因此应是抨击当时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故A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思想领域,不是对军阀统治的抨击,故B项错误;提倡科学精神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在当时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因此不属于“离经叛道”,故C项错误;提倡民生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A ‎6.【考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解析】本题题干材料摘自1919年的两篇文章,一篇发表在《每周评论》上,强调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斗争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另一篇发表在《南开日刊》上,宣称只要有主动干预政治的决心,政府将不得不顺从民意。结合所学知识,两篇文章发表于五四运动时期,轰轰烈烈的学生爱国政治运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进步知识分子越来越认识到国家、民族和个人的解放都不能单依靠政府的施舍,必须通过每个人的努力和斗争,主动地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改造,才能实现。相对于以前,无疑这是一种对社会变革方式的新认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正确答案是C项。A项仅就部分内容立论,而且历史上这种意识早就出现,所以A项不正确;B项在1919‎ 年不符合史实,可排除;五四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深入的传播,但不仅仅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个人斗争和主动参与政治,许多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也有类似主张,所以D项不正确。‎ ‎【答案】C ‎7.【考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电影发展 ‎【解析】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不能解释上海国产电影比例较高的现象,故A项错误;上海是开埠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的意思是在上海,国产电影放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C项正确;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无法解释外国电影比例低于北京和天津,故D项错误。‎ ‎【答案】C ‎8.【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争夺中间地带;19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黑人爵士乐 ‎  【解析】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与材料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不符,故A项错误;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与材料“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不符,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可知,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海外巡演是为了让非洲等地的黑人们由此了解美国,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与苏联争夺非洲等中间地带的目的,故D项正确。‎ ‎【答案】D ‎9.【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电影艺术 ‎【解析】从“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间概念中无法判断已经实行新政且取得成绩,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美国经济危机时亦有社会暴乱和动荡,且从题干中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可知淡定应对表述不准确,故B项错误;从“幻想型”“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可知逃避现实希求慰藉表述与题意最为符合,故C项正确;现代主义艺术特点是反传统和个性化,而题干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答案】C ‎10.【解析】从材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1925年前后,华商投资175家电影公司,上海占绝大多数,电影是文化经济发展的体现,因此选D。1925年国内军阀混战,排除A,材料所涉内容是电影的发展,不是电影业的产生,排除B,没有谈到市民对电影的态度,排除C。‎ ‎【答案】D ‎27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国家意志”‎ 一、“国家意志”的概念分析 王兴亚在《体现国家意志是考试的属性》中指出,体现国家意志是考试的属性。考试的权威性根植于其科学,公开,公平,公正诸特点之中,也来源于国家的组织实施;国家权力的介入时考试具有规范导向和保障作用。‎ 教育部考试中心主编的《高考文科试题分析(2017年版)》指出,作为国家选拔考试,在题目内容的选择上体现国家意志,也是文综历史卷的一个特点。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歌颂爱国精神,提升法治意识、重视法制建设,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关注生态环境、强化环保意识,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歌颂为人类福祉而奋斗的奉献精神等。各卷题目的具体内容以教材知识为基础,通过创设新情境,采用新材料,努力做到不因考生地区、城乡差别而造成答题困扰,着力避免因各地所选教材版本不同而考生答题有程度难易之别,从而保证了试卷的公正性。‎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海南单科·10)公元前406年,雅典取得阿基纽西海战胜利,但也造成了数千士兵因船破沉没溺水身亡。在随后的公民大会上,指挥这次战役的6位将军被指控救援不力,在没有听取6位将军个人申辩的情况下,就将他们判处死刑。这反映了当时雅典()‎ A.公民大会掌握城邦司法权                  ‎ B.公民大会的决定具有至上权威 C.被告人没有法庭申辩权利                  ‎ D.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 ‎2.(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A.记载的真实性                                ‎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3.(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政府高层解释称,商民在抗战之后,对于所接收之敌伪纱厂,“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国库并不因出售纱厂而有大量之收入”。这反映了此时期()‎ A.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困境     ‎ B.国家实行对轻纺工业的统制 C.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 D.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4.(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5.(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6.(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7.(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8.(2016·海南单科·24)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这一举措的目的在于()‎ A.建立起高效的新闻宣传网络         ‎ B.实现信息传播业的结构性调整 C.便于及时通报国内国际形势         ‎ D.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 ‎ ‎【答案解析】‎ ‎1.【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   【解析】古代雅典的最高司法机构是陪审法庭,不是公民大会,故A项错误;古代雅典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材料中就是公民大会决定了判处死刑,所以公民大会具有至上权威,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公民大会的独断,不听取个人申辩,并不是被告人没有申辩的权利,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是讲述公民大会将被指控救援不力的6位将军判处死刑,但是将军并不能代表军队,也不能就此说军队与公民大会之间存在冲突,故D项错误。‎ ‎【答案】B ‎2.【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官修史书;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 ‎【解析】官修史书与私史书可谓是各有千秋,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或翔实或虚伪的史料,故A项错误;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取决于史书编撰者的立场观点,与私家还是官修无关,故B项错误;作为官方统治者的宰相或皇帝参与编修史书,实际上政府主导修史的方向,政治意味增强,反映出官修史书的政治性,故C项正确;解释历史的客观性是建立在史学家对历史事实不断探究之上的,无论私家还是官修史书都能使解释历史具有客观性,故D项错误。‎ ‎【答案】C ‎3.【考点】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 ‎  【解析】题干材料中说的是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国有的中纺公司”,与民族企业的发展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并未涉及对民族资本主义等轻纺工业的政策,故B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官僚阶层却借抗战控制经济命脉,压榨民族企业,民族资本日益萎缩,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将日伪纺织企业合并,成立了国有的中纺公司”“即便有人承购,事实上仍需由政府予以维持,等于仍由政府自行拨款接办”可知,政府在经济中主导地位加强,故D项正确。‎ ‎【答案】D ‎4.【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结合史实可知农村经济恢复是在1949—1952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新中国成立时,国内政权既已稳固,而1953年的三大改造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经济领域的变革,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计划体制的特征与“计划收购”“由国家严格控制”相符,故C项正确;提供劳动力资源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5.【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计划经济体制 ‎【解析】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没有联系,故A项错误;抓住题干信息“一五计划期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属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容,这种体制对于增加积累和扩大投资,推动工业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自然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发生在1959—1961年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已经完成,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6.【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习俄文热潮 ‎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一边倒”外交政策,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促进全国人民学习俄文,但A项不如D项表述全面,故A项错误;我国借鉴苏联经验实现计划经济,会导致全国各地学习俄文的现象,但B项不如D项表述更全面,故B项错误;文化教育改革是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会引发“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故C项错误;建国后我国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效仿苏联经验,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资金,为顺利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培养大量懂俄文的人才,故D项正确。‎ ‎【答案】D ‎7.【考点】“斯大林模式”‎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的解决谷物问题,据此排除A项;苏联的工业化在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排除C项。这一论断是为维护斯大林模式。选择D项。‎ ‎【答案】D ‎8.【考点】现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建立集中统一的新闻宣传制度 ‎   【解析】“规定所有公告和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强调国家统一的重要性,没有建立宣传网络的意思,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公布《办法》并没有对其它媒体的要求,没有结构调整的意图,故B项错误;通报国际国内形势不必要规定只有新华社才能报道,与规定的意图不符,故C项错误;新中国成立之初,当务之急巩固统一,安定人心,避免其它混淆视听,而统一的新闻制度可以规避这些问题,故D项正确。‎ ‎【答案】D ‎28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层累历史”‎ 一、“古史层累说”的概念分析 顾颉刚(1893-1980)是我国古史辨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1923年,顾颉刚在《古史辨》第一册中提出了“古史层累说”的古史观点,开创了新的古史研究方法。‎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这一观点用顾颉刚自己的话说是有三层意思:“第一,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了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第二,可以说明‘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了《尧典》就成了‘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了孟子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第三,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我们即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顾颉刚挑战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的上古神话传说和颇具权威的古史材料,去伪存真,打破传统的“崇古”观念,探索这些传说产生的时代背景和承前启后的演变过程,还原其本来的面目。‎ ‎ ‎ ‎20世纪末,著名史学家戴逸评价“层累说”时说:“顾颉刚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即是基于历史进化的思想。杨善群在《论顾颉刚的史学思想》一文认为,顾颉刚重视对史料的甄别 ‎,选用史料时注重对其演变的踪迹进行追寻,并指出顾先生是用唯物史观指导史学研究,并且其博见多闻,以证古史。赵吉惠、毛曦在《顾颉刚“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观的现代意义》中认为,顾氏的“层累古史”观是“一个全新的中国古史观……推动与转变了中国的古史观念,发扬了实事求是、重视批判史料的治史学风,为创建中国现代科学史学扫除了障碍、奠定了学术的前提和基础。”整篇文章,阐释了“层累古史”观的现代意义,为我们研究顾颉刚的历史研究方法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海南单科·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2.(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3.(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4.(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5.(2017·河南六市高三第一次联考·24)关于《三字经》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历代说法不一,大多数后世学者倾向于“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课家塾”的说法,学者们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儒学的政治地位已日益巩固           ‎ B.理学的世俗化趋势日渐加强 C.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           ‎ D.中国传统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 ‎【答案解析】‎ ‎1.【考点】宋明理学 ‎ 【解析】民众崇拜的形成是民众自身的利益和政府的提倡有关系,不完全是英雄个人的品德决定,故A项错误;由“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被世人称颂是其前提条件,不仅仅只有皇帝个人的好恶,故B项错误;关羽因为被忠勇被人称颂,符合理学宣扬的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因而被统治者所加封,故C项正确;官府的造神运动最根本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与民众的信仰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2.【考点】史学常识 ‎【解析】本题考察史书的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历史学的人文性和时代性,贴近新课程改革。解读材料关键信息,关于黄帝的事迹,是由“司马迁“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撰述而成”,这表明了传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真实;故B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答案】B ‎3.【考点】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 ‎【解析】历史事实除了通过历史叙述,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故A项错误;对于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两则文献有不同记载,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故B项正确;北宋时期的文献虽然对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有不同记载,但这并不代表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故C项错误;历史叙述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因此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故D项错误。‎ ‎【答案】B ‎4.【考点】史学理论——史料使用与鉴别 ‎【解析】回忆录虽是亲闻、亲见、亲历的第一手资料,也会因作者时间久,记忆不清或个人利害得失,出现有意无意的疏漏、讹误,不一定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故A项错误;同样作为历史资料,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各有优劣,可相互印证,不能直接断定可信度的高低,故B 项错误;据材料“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不同版本对内容会有所取舍或修改,但并非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故C项错误;据材料“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受政治环境影响,时代对历史叙述有一定的影晌,故D项正确。‎ ‎【答案】D ‎5.【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三字经》内容来分析成书的年代和作者,儒学的政治地位日益巩固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三字经”中所强调的君臣、父子、师生等关系,是理学在社会生活领域的体现,故B项正确;中华民族文化心理认同形成是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地区性,故D项错误。‎ ‎【答案】B ‎29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农耕文化”‎ 一、“农耕文化”的概念分析 在漫长的农业耕作实践中,先人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农耕文化,并代代积累传承。农耕文化内涵丰富,学术界对农耕文化内涵的界定尚不统一。‎ 郜扬在《论传承农耕文明的必要性》一文中将农耕文化等同于农业文化,认为两者基本同义,是区别于游牧文化、海洋文化、工业文化,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文化总称川。‎ 罗建军、需锦霞在《山西省农耕文化及观光休闲农业发展浅析》中认为,农耕文化是农业文化的一个分支,将农耕文化定义为人类在农业耕作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与农业社会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彭金山在《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中从哲学视角理解农耕文化,认为它的内涵可以用“应时、取宜、守则、和谐”八个字来概括川川。‎ 综上,农耕文化是在以小农生产为基础的传统农业社会形成的、在农耕生产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和传承的、与农耕以及农耕社会有关的文化总和,既包括农作物、农耕器具、生活用具、传统村落和民居等实体文化,也包括与农事、农耕有关的礼仪、民俗风情、传统习惯等精神文化,如节气夏历、祭祀礼仪、诗词谚语、民歌民谣、神话传说等。“应时、取宜、守则、和谐”是农耕文化内涵的核心。‎ 一、“应时”。即“不违农时”。农业生产季节性很强,人们只有顺应天时,根据自然界的四季变换规律安排农业生产,才能过上幸福愉快的生活,因此,“不违农时”是农民从事农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根据农时安排,人们创造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 二、“取宜”。即根据不同的土地状况、不同的物候条件、不同的时间节点从事农业生产。农耕文化中的“相地之宜”和“相其阴阳”理念就是“取宜”的实践经验总结,在指导人们认识自然和从事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黄河流域的旱作农业、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以及北方的草原农业都是取宜的结果。‎ 三、“守则”。即恪守准则、规范。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的长期互动中形成了用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准则,并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而而。农耕文化蕴含的“以农为本、以德为荣、以礼为重”等优秀文化品格,都体现了守则的内容。‎ 四、“和谐”。即天、地、人的和谐。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认识到,人和自然不是对抗关系,而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并由此孕育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讲求天、地、人的和谐共生。和谐理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趋向和行为规范川,支撑着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  在全国卷试题中的主要体现:农业是古代本业和处于主体地位,近代小农经济根生蒂固和自然经济解体等。‎ 二、高考命题分析 ‎(一)以农为本的立国理念 ‎1.(2013·海南单科·1)商代甲骨卜辞中,有大量“受禾”、“求年”、“有足雨”的内容。这反映了当时()‎ A.农业生产已是重要的经济活动       ‎ B.农业的收成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C.巫师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织者       ‎ D.自然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生产 ‎2.(2012·海南单科·1)《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格奉行               ‎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3.(2015·海南单科·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二)精耕细作的技术优势 ‎4.(2016·海南单科·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5.(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图4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6.(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A.坊市制度瓦解                               ‎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 D.海外贸易拓展 ‎7.(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8.(2013·江苏高考·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 ‎   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 ‎   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 ‎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三)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理念 ‎8.(2015·海南高考·3)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 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 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         ‎ 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 ‎(四)近代小农经济的顽固性 ‎9.(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10.(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                    ‎ 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 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                      ‎ 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 ‎ ‎ ‎【答案解析】‎ ‎1.【考点】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析】结合时代背景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甲骨卜辞记录了商代的社会生活,“受禾”“求年”“有足雨”都与农业生产有关,故选A。‎ ‎【答案】A ‎2.【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解析】从题干反映统治者“藉田”、“新蚕”的现象,以及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这样的仪式的历史现象,说明统治者重视农桑生产,这正因古代中国是农业文明,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本题易因表面认识而误选A项,主要是无法正确解读“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信息;B项无从体现;C项说法错误,重农抑商是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始。‎ ‎【答案】D ‎3.【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 【解析】材料考查的是雍正帝的重视农业的目的,强调重农意识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关心百姓疾苦同样属于表现,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雍正帝“申饬官员无能”这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根本目的是通过关心百姓疾苦,稳定统治,故D项正确。‎ ‎【答案】D ‎4.【考点】古代中国的农业——精耕细作农业模式 ‎ 【解析】由“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看出作者的目的是反对粗放式的滥种,要求把每一块土地达到最理想的产出,故A项正确;作者反对扩大种植面积的目的是要求把每一块土地精耕细作,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是封建制度的必然结果,故B项错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恰好适合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与“抵制农业的进步”不符,故C项错误;在北魏时期,人地矛盾还没有尖锐的程度,明清时期比较明显,故D项错误。‎ ‎【答案】A ‎5.【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汉代庄园经济)‎ ‎   【解析】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A项错误;此图没有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D项正确。‎ ‎【答案】D ‎6.【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 ‎  【解析】坊市制度瓦解只体现出商品交换场所的变化,而不能作为促进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土地集中导致自耕农数量减少,国内购买力下降,不利于农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不是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B项错误;农业技术进步会推动农业发展,也会使更多的农产品投入市场,带来商品经济发展,是推动全国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C项正确;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多为官府控制的朝贡贸易,对国内经济发展影响不大,不是促进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动力,故D项错误。‎ ‎【答案】C ‎7.【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小农经济 ‎  【解析】战国时期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收益增加,使得以家庭为单位,自给自足的生产成为可能,从而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A项正确;战国时期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导致农业收益的增加,故C项错误;国家抑制土地兼并的措施,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与农业收益的增加无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A ‎8.【考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 ‎【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据题干材料信息,铁农具出土于秦魏等国故地,故AC错误;D单纯从题干材料信息不能得出这个结论。从题干河南辉县魏墓出土的农具成套来看,成套的农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符合题意的是B ‎【答案】B ‎8.【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汉初经济发展 ‎ 【解析】西汉初年,由于社会经济凋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秩序稳定,到汉武帝时经济得到发展,因此马匹大量增加,故A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引进西域良马的信息,故B项错误;游牧民族大规模移居中原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马匹增加主要是经济发展,百姓也能养得起马,并不是因为战马消耗减少,故D项错误。‎ ‎【答案】A ‎9.【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解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受到破坏,但这不是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故A项错误;1853年的晚清政府并没有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农耕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印度,故C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仍然滞销,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D项正确。‎ ‎【答案】D ‎10.【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小农经济顽强抵抗外国经济 ‎  【解析】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推断包装改用洋布是因为英国棉布的价格优势,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中国生丝在英国是否畅销,故C项错误;曼彻斯特上等棉布之所以是“无用的”,是因为受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英国的上等棉布仍然滞销,因此用来包装中国生丝,故D项正确。‎ ‎【答案】D ‎ ‎ ‎30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辨据集证”‎ 一、“辨据集证”的概念分析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指出,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史料实证”素养水平层次如下表:‎ 素养水平 史料实证素养 水平一 能够区分史料的不同类型;在解答某一历史问题时,能够尝试从多种渠道获取与该问题相关的史料;能够从所获得的材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水平二 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明了史料在历史叙述中的基础作用;在对史事与现实问题进行论述的过程中,能够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水平三 在探究特定历史问题时,能够对史料进行整理和辨析;能够利用不同类型史料的长处,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互证,形成对该问题更全面、丰富的解释。‎ 水平四 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在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独立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恰当地运用史料对所探究问题进行论述 ‎ ‎ 苗颖老师在《上海卷中的“辨据集证”考查及教学启示》中指出,‎ ‎“辨据集证”是指对史学证据材料的处理运用,包括“辨”和“集”两个部分。“辨”是对史料的判断,包括对史料种类的辨别、史料真伪的辨识和史料价值的辨析;“集”是对论证的探讨,可以分解为史料到结论的归集、结论到史料的收集和多重史料的“交集”。‎ 鉴于此,笔者将全国卷中“史料实证”素养考查的试题分解为两类:史料辨析类和实证方法类。在此提出,求教于方家。‎ 二、高考命题分析 ‎(一)史料辨析类试题 ‎1、辨别史料种类 例1.(2009·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5)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 ‎   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 ‎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   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 ‎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2、辨识史料真伪 例2.(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5)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文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  )‎ 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 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 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 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 ‎3、辨析史料价值 史料的实际价值千差万别,对史料价值的判断和比较是历史学“史料实证”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历史教学中,对史料价值的判断和比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首先,是史料的价值定位问题,即提供一则史料,判断该史料可以用来论证哪一历史问题。如2016 年全国 I 卷第 25 题“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便是如此。‎ 其次,是对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价值比较,比如 2017年全国Ⅱ卷第35题:‎ 例3.(2017·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第三,是对各种文字材料价值的判别,尤其是对文学作品、传说等特殊史料的价值判断。如2013 年全国 II 卷考查的是传说故事的历史价值:‎ 例4.(2013•全国II卷•24)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二)实证过程类试题 ‎1、实证的目的 ‎  求证历史的真实,即对史料进行解读和推论,从而得出历史的真相,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例5.(2013•全国II卷•28)“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  2、实证的路径 ‎   (1)从史实到结论 ‎ 例6.(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 D.采取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   (2)从结论到史实 ‎ 例7.(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3)从史论到史观 例8.(2010·海南单科·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 A.进化史观                         ‎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 D.现代化史观 ‎(4)从史观到史论 例9.(2009·海南单科·24)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作为历史学重要的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对学史者的要求不仅是掌握多种史料分析和处理的方法,更为关键的是要涵养一种“尊重历史,追求真实”的精神。从试题命制的思路来看,无论是从史到论,还是论从史出,都必须遵循思维的基本规律:实证性和逻辑性。并且,我们还要注意试题中“史论脱节”的五种表现:违背真实性、违背全面性、违背充分性、缺乏针对性(偷换论题)和缺乏逻辑性(偷换概念)等。‎ ‎31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劳动效率”‎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2.(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3.(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3)1962年,中共中央发布文件规定,农村人民公社一般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至少30年不变。这项政策在当时()‎ A.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               ‎ B.改变了农村所有制成分 C.消除了“左”的错误影响                 ‎ D.增加了城市的粮食供应 ‎6.(2013·海南高考·25)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施()‎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 D.建立起市场经济新格局 ‎7.(2011·海南单科·24)1958年底,我国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实行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劳动和统一分配的体制。这种体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家庭经营形式被彻底打破                ‎ B.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C.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 D.工业化的基础增强 ‎8.(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9.(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 ‎ ‎【答案解析】‎ ‎1.【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国共十年对峙(中共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   【解析】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还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发展生产,这些措施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粮食增产增收,故A项正确;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指的是通过武装斗争,粉碎敌人对革命根据地的进攻,与粮食增产增收没有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进行工农武装割据,根据地经济建设只是工农武装割据的内容之一,不能说明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故C项错误;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是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革命根据地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带来的结果,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A ‎2.【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  【解析】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农民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生产自主权扩大,生产积极性提高,因而出现了题干材料中的增产现象,故A项正确;1980年与1975年相比,当时中国农业生产技术仍没有革命性的改变,故B项错误;题干所提及的1980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全国推广,并没有完成,故C项错误;1980年国家尚未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真正彻底取消统购统销政策应该是在1992年,故D项错误。‎ ‎【答案】A ‎3.【解析】A项以生产队为核算单位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平均主义,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A项为正确答案。B项规定只涉及经营权的调整,1962年未改变农村所有制成分,B项不符合史实。C项1962年及以后“左”的错误不仅没有消除反而进一步加剧,C项不符合史实。D项该政策是为恢复发展农村经济而实行,并未波及城市,D项与题干材料无关。‎ ‎【答案】A ‎4.【解析】材料表明职工收入要与经济效益挂钩,A项错误;材料只提工资总额,无法体现B项;D项明显与材料相悖;材料说明工资增长是建立在经济效益增长基础之上,故选C项。‎ ‎【答案】C ‎5.【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调整(减租政策)‎ ‎   【解析】由“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可以看出是在保护地主的利益,故A项错误;1942年是根据地最艰难的时期,团结各阶层力量尤为重要,地主阶级随着国民党的政策时有动摇,适当减租可以保存他们的抗战积极性,故B项正确;实行减租,保护地主阶级利益,不能说明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故C项错误;1942年的规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王明“左”倾路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6.【考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 ‎【解析】时间为1983年,允许私人个体户从事客货运输等一系列的措施,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活跃市场,故选C。材料涉及的是商品流通领域,排除A;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一直都存在,不是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排除B;市场经济的建立是从1992年开始的,排除D。‎ ‎【答案】C ‎7.【解析】人民公社体制下,经营规模扩大,直接导致家庭个体经营形式的消失,所以A符合题意,选A。所有制仍然是公有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B。由于实行统一的分配体制,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效率下降,排除C。由于该体制未能调动农民积极性,农业得不到发展,工业化的基础也得不到增强。排除D。‎ ‎【答案】A ‎8.【考点】赫鲁晓夫改革——农业改革 ‎  【解析】题干给出1953年苏共中央采取的一项措施,要求考生正确解释这一措施的目的。材料给出的苏共中央调整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应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考查。材料中所说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的具体调整不涉及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也起不到消除城乡差别的作用,因此B、C项是错误项。苏联农业集体化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完成,因此调整也不是为了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D项也是错误项。苏联从农业全盘集体化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至赫鲁晓夫改革仍力图加以解决在一些具体细节问题上进行改革。A项符合苏联当时实际情况,为正确项。‎ ‎   【答案】A ‎9.【考点】“斯大林模式”‎ ‎  【解析】从材料可知苏联粮食产量减少,粮食出口增多,反映出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增加粮食出口量,实际是苏联人们缩减口粮支持国家粮食出口换外汇发展工业,故A项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粮食产量下降,出口反而增加,没有涉及粮食供不应求的现象,故B项错误;从粮食出口量增加体现不出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这一现象,故C项错误;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是粮食产量下降的一个原因,但与粮食出口量增加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32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历史叙述”‎ 一、“历史叙述”的概念分析 ‎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件,研究历史离不开叙述。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言,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历史叙述是对历史的记录和描述,它的重要功能在于“传递”历史。这种传递,既包括历史事实的传递,也包括历史叙述主体个人意识的传递。‎ ‎    易兰在《历史叙述的客观与主观》中指出:“历史叙述从理论上来说,并不只是一个未展开的事件序列,还包括因这些事件而存在的三种可以辨别的观点:叙述者、叙述的受众(听众或读者)以及被叙述的对象。而这三者之间的一致性是历史叙述的最大追求,即历史叙述以真实地、完整地还原历史本来而口为最高原则。”‎ ‎    张垚在《历史叙述如何接近历史真实》中指出,真实才是历史的灵魂。要让有血有肉的历史叙述接近“历史真实”,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    一是允许多元叙述的存在。历史叙述主体偏好的不同带来历史叙述的多元,我们可以依靠多元历史叙述中差异性的并存、不同解释的竞争、多种观点的互相补充,使历史叙述有文有质,既具备丰富的“表情”,又接近真实的“本貌”。‎ ‎    二是注重史料选择的科学性。历史叙述不是文学虚构,史料是历史叙述的前提。历史研究者需要通过加强自己的学术修为、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提升史料选择的科学性、运用的合理性,从而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    三是区分叙述的层次性。历史叙述是分层次的,既有纯粹事件叙述,也有将事件叙述与因果分析交织在一起夹叙夹议的叙述。可以说,历史叙述中包括了“事、义、文”三要素。为了使历史叙述更加接近“历史真实”,需要注重“事、义、文”三要素的组合方式、侧重点,在整个历史叙述的大范畴内追求细致的针对性。‎ ‎    张兆金在《高考试题的历史叙述与教学启示》中指出,高考试题本身“就是一种叙述”。命题者对历史事实或历史记录进行简要叙述,目的是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素养构成进行考查。对历史叙述的理解和辨别程度是学生考试成败的关键,这就决定了历史叙述在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考查中的重要性,我们对历史叙述应多加关注。‎ ‎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三套历史试题都对历史叙述的概念进行了考查。如全国卷I第26题,题干呈现了关于唐初径州之战的四种表述,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概念的理解和辨别程度。全国卷11第35题,以不同时期的《赫鲁晓夫回忆录》文本为载体,考查历史叙述受到时代影响的认识。全国卷I第27题,通过北宋时期关于宋太宗活动的不同记录,考查学生对历史事实与历史记录的认识。‎ ‎    近两年考试大纲“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关于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有如下变化:‎ ‎2016年 ‎2017年、2018年 变化解读 ‎1.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 ‎2.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 ‎3.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1.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2.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3.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考试大纲在“调动和运用知识”的相关表述调整。重在历史事实和历史叙述的认识理解,淡化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的认识,淡化历史现象和观点的证明,只要求加以说明,能力要求有所降低。‎ ‎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 表2‎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表2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2.(2017·海南高考·19)1960年,石油生产国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国家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 B.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C.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               ‎ D.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3.(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4.(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5.(2018·河南八市高三第二次测评·18)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构成这段文字的是()‎ A.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                            ‎ B.历史观点和历史解释 C.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 D.历史解释和历史结论 ‎6.(2018·安徽十校联盟高三摸底·8)戊戌政变前谭嗣同曾劝说袁世凯“围园劫后”(包围圆明园,劫持慈禧太后),关于在这一事件前后,袁世凯在何时告密有不同的记载。袁世凯在《戊戌日记》一文中声称,自己是在政变发动之前告的密;张一麟在《心太平室集》则称,袁世凯在政变发动之后,为撇淸与维新派之间的关系才告的密。这反映出()‎ A.当亊人的历史叙事一定真实可信        ‎ B.同一历史亊件会有不同的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7.(2018·山东滨州高三9月调研·5)《三国志》关于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县这一历史事件有不同记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载为“奉天子以令诸侯”,《三国志·毛玠传》载为“奉天子以令不臣”,而《三国志·诸葛亮传》却载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表明()‎ A.历史评价无法做到公正客观                ‎ B.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 C.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叙述                ‎ D.历史真相具有模糊性 ‎8.(2018·四川成都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检测题·26)表2‎ 记述 出处 ‎“(赵)高乃与公子胡亥、丞相(李)斯阴谋破去始皇所封书赐公子扶苏者,而更诈为丞相(李)斯受始皇遗诏……立子胡亥为太子。”‎ 司马迁《史记》‎ ‎“秦王赵正(即赢政)出游天下……病笃……丞相臣(李)斯、御史臣(冯)去疾昧死顿首言曰:‘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王曰可。”‎ 西汉竹简《赵正书》‎ ‎“古太子皆不将兵。使将兵,即为有意废立。扶苏之不立,盖决于监军上郡之时。二十余子,而胡亥独幸从……始皇在位,不为不久,而迄未建储,盖正因欲立少子之故。”‎ 吕思勉《秦汉史》‎ 表2为不同文献关于秦始皇逝世、秦二世继位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推定的历史事实是()‎ A.李斯和赵高对胡亥继位起到决定性作用 B.公子扶苏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 C.秦始皇猝亡是胡亥得以继位的重要原因 D.胡亥继位得到秦始皇生前认可 ‎ ‎ ‎【答案解析】‎ ‎1.【考点】史学理论——历史叙述与历史认识论 ‎【解析】材料“唐武德元年”,武德是唐高祖的年号,说明此时李世民尚未称帝,故A项错误;据材料“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可知,泾州战役的主帅是李世民并非刘文静,故B项错误;综合分析材料“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薛举寇泾州……不利而旋”“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薛举寇泾州……诸将为举所败”可知,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正确;“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只能说明李世民患病对战役失败有一定影响,但不足以说明李世民患病导致战役失败,故D项错误。‎ ‎【答案】C ‎2.【考点】史学理论——历史叙述和历史解释 ‎【解析】材料中石油生产国“建立石油输出国组织”,仅仅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包含自己观点的阐述及结论性的概括,因此属于历史叙述,不是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反对旧的世界经济秩序的要求”,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目的的解释,属于历史解释,选择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3.【考点】史学理论——史料使用与鉴别 ‎【解析】回忆录虽是亲闻、亲见、亲历的第一手资料,也会因作者时间久,记忆不清或个人利害得失,出现有意无意的疏漏、讹误,不一定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故A项错误;同样作为历史资料,回忆录和相关研究著作各有优劣,可相互印证,不能直接断定可信度的高低,故B项错误;据材料“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不同版本对内容会有所取舍或修改,但并非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故C项错误;据材料“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可知,受政治环境影响,时代对历史叙述有一定的影晌,故D项正确。‎ ‎【答案】D ‎4.【考点】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 ‎【解析】历史事实除了通过历史叙述,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故A项错误;对于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两则文献有不同记载,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故B项正确;北宋时期的文献虽然对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有不同记载,但这并不代表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故C项错误;历史叙述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因此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故D项错误。‎ ‎【答案】B ‎5.【考点】第一次鸦片战争;历史认识论 ‎【解析】历史观点不仅要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做出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及定性,更带有强烈的主观评判色彩,即“是什么性质,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的问题,前半句带有历史叙述,故A项错误;历史解释必须对历史人物或事件作出主要的较准确的功能性定位,即“有什么用”的问题,后半句符合,但没有讲到历史叙述,故B项错误;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不带任何功能性(或作用)定位,即“是什么”的问题,前半句就是历史叙述,后半句属于历史解释,故C项正确;D项没提到历史叙述,故D项错误。‎ ‎【答案】C ‎6.【考点】戊戌变法;历史认识论 ‎【解析】当事人站在自身立场的历史叙事不一定真实可信,故A项错误;袁世凯《戊戌日记》与张一麟《心太平室集》关于袁世凯在告密这个事件上的时间记载相反,说明同一历史事件会有不同的历史记载,故B项正确;历史事件的当事人以及同时代的人的历史叙述对于还原历史事实具有重要意义,历史学家在仔细甄别史料后可以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故C项错误;仅仅综合多种历史叙述还不能够确认历史事实,还需要历史学家仔细甄别史料,去伪存真,故D项错误。‎ ‎【答案】B ‎7.【考点】历史评价 ‎【解析】在正确的历史观指导下,历史评价可以做到公正客观,故A项错误;历史人物具有多面性这种说法成立,但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关于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县这一历史事件的记载,《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和《三国志·毛玠传》站在维护曹操的立场上,而《三国志·诸葛亮传》是站在反对曹操的立场上,立场不同影响对历史的叙述,故C项正确;历史真相具有模糊性这个结论是错误的,历史真相应该是准确、无误的,故D项错误。‎ ‎【答案】C ‎8.【考点】史学研究方法;史料使用 ‎【解析】司马迁《史记》中认为李斯与赵高修改秦始皇的遗旨,改立胡亥为太子。但西汉竹简《赵正书》中则认为李斯提出立胡亥的建议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说明胡亥继位并非由李斯决定。吕思勉《秦汉史》则分析了扶苏将兵本就意图废立,而胡亥长期得到秦始皇宠爱,且始皇长期不建储,也是意图立少子胡亥,说明胡亥继位是始皇的意图。由此A项仅在司马迁《史记》中有体现,西汉竹简《赵正书》与吕思勉《秦汉史》中都与此不符,故A项错误;B项仅在西汉竹简《赵正书》与吕思勉《秦汉史》中有体现,与司马迁《史记》不符,故B项错误;三则材料都体现了胡亥继位与秦始皇猝亡的重要关系,故C项正确;仅第三则材料中体现了胡亥继位得到了秦始皇生前认可,故D项错误。‎ ‎【答案】C ‎33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宗族文化”‎ 一、“宗族文化”的概念分析 鲁先瑾在《宗族的传统与现代》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宗法制度存续了几千年的国家,中国农村宗族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变化,可以说是几经兴盛与衰落。从西周开始,经历代倡导,宗族势力在农村逐渐成长为一种自在的秩序,宗族的等级序列就和国家政治统治的行政序列合二为一。统治者以政权控制王朝政治,以族权控制社会基础。宗族成为仅次于官僚行政组织的社会集团,并作为封建国家的细胞和社会基础,对维护封建秩序起着重要作用。‎ 宗族的作用,从上往下看,宗族制度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族权与政权联合统治,血缘与地缘牢牢扭结,又从根本上强化了宗族的存在及发展。孙中山曾说过:“中国人最崇敬的是家族主义和宗族主义,没有国族主义”。从下往上看,中国自秦以来,就有“王权不下县政”的史实。权力的网络虽一直延伸到州县,但并没有延伸到乡镇。在乡村,最多也仅带有准行政机构色彩的里社、保甲。对农户来说,宗族组织的建立大大降低了其“交易成本”,它不仅维持着乡村社会的稳定、秩序,还能在物质上提供公共福利和安全保障,组织与协调生产和生活。‎ 陈元中在《宗法制度文化及其价值论》中指出,宗法制度文化以观念和习惯的形式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 ‎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政治体系。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的政治体系被打破,但是,宗法制度文化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皇权配置基本坚持嫡长子继承制。民间组织中,血缘关系始终是一条坚韧的纽带。大族成为一方政治势力,是皇权在地方上的补充。地方大族对封建法纪、封建社会秩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2.以尊卑等级为标准确立权利义务。宗法制度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尊卑等级确立权利义务。周朝开始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表明嫡长子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承继王、公、大夫、士大位的资格和权利,其他子弟只能向大宗承担纳贡,帮助出兵征伐的义务,士、卿大夫和诸侯公层层向周天子负责。‎ ‎3.以尊宗敬祖为原则凝聚族群力量。尊宗敬祖既是伦理观念,又是一种宗法制度。一是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尊宗敬祖意识。在民间也有衍生的载体,这就是宗祠或祠堂,它是族长行使族权,实行宗法统治的主要机构,同族共同祭祀祖先,尊宗敬祖,族长借此而处理族务、管理族众,凝聚族群。二是修建族谱维系尊宗敬祖制度。家谱起源于夏商,中唐以后,民间私家逐渐开始修谱,明清时期,民间修谱已经十分兴盛。“这时的修谱目的和唐代以前小同,不是为了选官而区别门第,乃是为了通过修谱实现尊祖、敬宗、睦族,继而通过睦族、收族发展到控制族众,借以维护封建伦理体制。”‎ ‎4.以伦常纲纪为准则处理人际关系。宗法血缘关系将政治体系与伦理秩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宗法文化既是一种政治文化,又是一种伦理文化,处理政治关系尤其是处理伦理关系都依赖于宗法为根本的伦常纲纪,伦常纲纪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2.(2014·全国大纲卷·17)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3.(2016·海南单科·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 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4.(2016·江苏高考·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5.(2013·海南高考·2)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6.(2016·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一模·24)费孝通先生曾将中国古代的某一制度描述为“差序格局”,即“以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形成的关系网络。”这种差序格局的结构方式普遍存在于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其中,父子、兄弟关系是最基本的层次,是“差序格局”的模板,其它各个层次都从这里获得其构造原则。如同乡关系、师徒关系、君臣关系。据此可知,“差序格局”()‎ A.产生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                    ‎ B.使先秦血缘政治得以延续 C.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                    ‎ D.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 ‎【答案解析】‎ ‎1.【考点】清代乾隆年间大陆移民入台安居繁衍 ‎ 【解析】自明末以来,随着台湾回归祖国,大量福建民众移民台湾寻求生计,这些移民在台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安居乐业。按照我国传统的宗族观念,叶落归根或者说与祖先在一起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便是大量已移居台湾的民众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原因。A项不仅提到族谱编修的问题,而不是题干所要表达的,故错误。B项符合对题干的分析,故正确。C项不符合史实,内地宗族整体迁移台湾,不能说开始于乾隆时期。D项不仅不符合史实,也与题干材料所表达的意思不相符合。。‎ ‎【答案】B ‎2.【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从材料关键词“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可见此时纂修族谱并非名门望族的特权,宗族与社会等级无关,故B项错误;从材料关键词“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并结合所学可知体现了“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故C项正确;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带有森严的等级色彩,但是材料并未体现等级色彩,故D项错误。‎ ‎【答案】C ‎3.【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 【解析】由材料“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无法判定官员与皇族的关系,故A项错误;在宗法制,国为大家,官吏受                             命管理百姓,相当于小家中的家长,因而对官称呼为父母,故B项正确;以民为本是古代儒家的执政理念,把百姓作为治理的根本,“民贵君轻”,与“为民父母”不相符,故C项错误;官员之间的共同政治诉求是维护封建统治,“为民父母”是德行的一种表现,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故D项错误。‎ ‎【答案】B ‎4.【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材料的主旨不是家庭和睦,排除A;等级程序不是宗法制的内涵,排除B;贵族世袭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根源与宗法制的嫡长子继承制,故选D ‎【答案】D ‎5.【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题目要求回答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我国大部分朝代的皇位继承采用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度,故选B。一夫多妻制在宗法制之前就已经存在,排除A。宗法制分大宗和小宗,排除C。宗法制是协调家族内部关系,排除D。‎ ‎【答案】B ‎6.【考点】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依据材料推断“差序格局”是宗法制的体现。宗法制产生于商周时期,早于儒家三纲五常思想,故A项错误;先秦血缘政治被秦朝之后的官僚政治取代,宗法制并没有使其延续,故B项错误;宗法制带来的世卿世禄,可能阻滞社会结构的更新,故C项正确;官僚政治建立后,宗法血缘关系不再是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故D项错误。‎ ‎【答案】C ‎34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租佃关系”‎ 一、“租佃关系”的概念分析 ‎    关于古代租佃关系的变化。漆侠在《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上)》(经济日报出版社,1999年版,第6页)中指出,中国有史以来,土地制度可谓经历了漫长而又曲折的演变路程,在这个过程中先后历经了多种不同类型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我国封建经济制度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 ‎   (一)战国秦汉时期(前476-184年):封建经济制度确立、封建依附化关系发展阶段。‎ ‎   (二)魏晋隋唐时期(184-884年):庄园农奴制阶段。‎ ‎   (三)宋元明清时期(884-1840年):封建租佃制占主导地位阶段。‎ ‎    由于租佃制是以土地私有制为经济基础的制度形式,因此,尽管租佃制一直到宋代才开始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关于租佃制的记载,早在秦汉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出现就已经出现了。但是有学者认为,现代意义上的封建租佃关系,是唐中叶以后才产生的,而此前的只是原始的租佃现象罢了。无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其中有一点必须承认的是,唐代的租佃关系无疑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租佃契约的形式已经获得法律的认可并且能够经常被使用。‎ ‎    岳麓版必修二《经济成长历程》认为,通过租佃方式进行土地经营,早在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到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的现象已比较普遍。宋代土地兼并激烈,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土地出租时,多采取订立契约的方式,作为解决纠纷的依据。地租以实物为主,又有分成租和定额租的不同。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这与人口增加、人均占有土地数量减少有关。由于有大量剩余人口,租金被抬高,出租土地变得更加有利可图。‎ ‎    在租佃关系下,虽然佃农要遭受较重的地租剥削,但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租佃农民通过抗租、减租斗争,争取长期甚至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利,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这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 ‎    关于近代租佃关系的变化。王倩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减租减息中农民与地主的博弈》中指出,中共在华北抗日根据地内开展减租减息(以下简称“双减”)运动,是在斗争与妥协和发动农民与维护和地主的抗日统一战线的策略空间中运作的。通过对斗争与妥协的动态调试,去获得既可以动员群众、改善农民生活、在经济上弱化地主的封建势力,同时又能够巩固统一战线的双重效果。‎ ‎    命题语言分析:经常采用“土地政策调整、人身依附关系,减租减息”等词语。‎ 二、高考命题分析 ‎(一)古代租佃关系的变化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 ‎2.(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 ‎3.(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 ‎4.(2011·大纲全国卷高考·25)明后期,某地佃户将收获的好米换取银钱自用,劣质米交租,丰收之年也声称歉收,拖欠地租“渐以成风”,官府勒令田主完粮纳税,“于是称贷(借高利贷)完官而田主病”。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的发展冲击农业                 ‎ B.佃户人身依附关系弱化 C.佃户与地主矛盾激化                 ‎ D.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二)近代租佃关系的变化 ‎5.(2016·海南高考·20)1942年,中共中央规定:“一切尚未实行减租的地区,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这一规定旨在()‎ A.打击封建地主经济                ‎ B.加强各阶层的抗日大联合 C.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           ‎ D.纠正王明“左”倾路线 ‎6.(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抗日战争期间,湖北省政府曾发布《湖北省减租实施办法》,在农村推行以“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未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肯定。这表明当时国民党中央()‎ A.放弃了对农村原有土地制度的保护   ‎ B.阻止地方政府进行土地政策的调整 C.无力控制地方政府的行为           ‎ D.无意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 ‎7.(2018·河南许昌平顶山二市一模·30)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陕甘宁边区土地租佃“承租人应依本条例所定减租之后之租额交租,不得短少,其有力能交租而故意不交者,出租人有请求政府依法追缴之权”。这一举措的实施 A.改变了农村原有土地制度           ‎ B.巩固了各阶层的抗日联合 C.彰显了边区政府的合法性           ‎ D.纠正了王明“左”倾路线 ‎ ‎【答案解析】‎ ‎1.【考点】宋代土地政策调整(“不抑兼并”导致租佃制普遍发展)‎ ‎  【解析】宋代经济较唐代有进一步发展,没有出现严重衰退,故A项错误;宋代为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导致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制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的现象,故B项正确;坊市制度崩溃主要与商品经济关系密切,但与农民租种土地并无直接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谈到的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问题与宋代实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关,不能表明政府管理失控,而是政府对土地政策的调整,故D项错误。‎ ‎【答案】B ‎2.【考点】明末租佃制(江南农村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对佃户的影响)‎ ‎【解析】意思是讲,明朝中后期江南农村的雇工——即佃户,由勤劳、柔顺到懒惰、骄纵,雇工本身的劳作态度,雇工对地主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使佃户对地主的依赖关系松弛,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的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会吸纳周边农村地区大量人口的就业,会导致农业生产人口的大量下降,农村会出现“用工荒”,因而农村雇工的地位提高了,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佃户社会地位的提高,未涉及重农政策,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佃户地位的变化,未体现社会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主体是佃户的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而不是强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3.【考点】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解析】宋太祖曾经说过:“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耳”,有鉴于此,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从而导致租佃关系盛行,自耕农经济衰退。据此判断,D项符合题意,C项表述错误;宋代中央集权空前强化,A项表述错误,材料未涉及流民问题,排除B项。‎ ‎【答案】D ‎4.【解析】宋代材料中反映了明后期一些地方,佃户以劣质米交租或借故拖延、拒交,而政府勒令田主(土地的主人)交纳赋税,一些田主被迫借高利贷。ABC三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反映,材料没有体现商业对农业冲击;佃户与地主人身依附关系弱化或矛盾激化等。本题选D项“国家税收政策发生变化”。‎ ‎【答案】D ‎5.【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调整(减租政策)‎ ‎   【解析】由“其租额照抗战前租额减低百分之二十五”“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比二五减租还少一点,只减二成,一成五或一成”可以看出是在保护地主的利益,故A项错误;1942年是根据地最艰难的时期,团结各阶层力量尤为重要,地主阶级随着国民党的政策时有动摇,适当减租可以保存他们的抗战积极性,故B项正确;实行减租,保护地主阶级利益,不能说明削弱国民党在敌后的势力,故C项错误;1942年的规定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与王明“左”倾路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6.【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联系历史背景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注意时间信息为抗日战争期间,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材料中湖北省政府推行“减租”为内容的土地改革没有得到国民党中央的认可,这说明在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权衡中国民党中央选择了维持农村原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A项表述错误,D项符合题意。并结合材料中湖北省土地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排除B项和C项。‎ ‎【答案】D ‎7.【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土地政策调整(减租政策)‎ ‎   【解析】由材料信息“承租人”“不得短少”“依法追缴”等说明边区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这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进行抗战,B项正确;材料中的规定没有改变农村原有的土地制度,故A项错误;C 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 ‎【答案】B ‎35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唯物史观”‎ 一、“唯物史观”的概念分析 唯物史观最早是马克思提出的,在19世纪20年代传入中国,李大钊先生是中国唯物史观的奠基人。‎ 张丽娟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唯物史观与文明史观研究》中指出,唯物史观即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其是根据历史事实研究和阐发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这种历史观以“严谨缜密的逻辑结构为依据,以宏大的史学研究为基础”,所以其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它全面揭示人的本质、人的社会存在及其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2017年《考试大纲(文科)》指出“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2018年最新修订的课标指出:“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根据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划分,唯物史观的水平层次如下:‎ 水平一 能够了解和掌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理解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 水平二 水平三 能够将唯物史观运用于历史学习、探究中,并将其作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思想。‎ 水平四 但是在学术界,对唯物史观基本思想的问题,存在着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演进的规律;另一种意见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是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唯物史观概括起来就是:把唯物主义观点应用到史学观察和研究中去。历史事件和历史事物的发生是人的行为造成的,这种行为受到社会存在决定意识这一规律的支配;而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时,唯物史观主张从存在的整体发展出发,强调部分演进与个别演化的实际结合。‎ 田居俭在《历史研究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中指出,强调历史研究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还有另一重意义,就是为了旗帜鲜明地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历史虚无主义与唯物史观是格格不入的。宣扬这种思潮的人,打着“学术反思”、“重写历史”的旗号,否定历史发展进程和历史发展规律,解构历史、曲解历史,蓄意抹黑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理论逻辑上强词夺理,以支流否定主流,以个别否定一般,以细节否定整体,并通过大众传媒向不熟悉历史的群众散布违背真实的历史,以及错误的历史观、价值观。而唯物史观正是识别和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最锐利的思想武器。‎ 二、高考命题分析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例1.(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例2.(2015·海南单科·21)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 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例3.(2016·海南单科·19)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 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     ‎ 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 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 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统一的社会有机体 ‎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的反作用表现为生产关系同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时,就会推动生产力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有革命和改革两条途径。‎ 例4.(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 D.海外贸易拓展 例5.(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 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         ‎ 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 C.政府主要精力用于增产         ‎ 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 例6.(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1)1980年与1975年相比,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减少6884万亩,总产量却增加674亿斤;棉花播种面积减少53万亩,总产量增加652万担;油料作物和甜菜播种面积共扩大3626万亩,其总产量分别增加70%和150%。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 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的改变 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完成             ‎ D.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例7.(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例8.(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例9.(2015·海南单科·15)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 A.立法服从于政治                  ‎ B.行政服从于司法 C.从人治走向法治                  ‎ D.民主政体臻于完善 例10.(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 D.政府管理失控 ‎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 例11.(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1)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 ‎   4.人民群众及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英雄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 例12.(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例13. (2017·湖南高考考前演练三·34)“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偶然现象。但是,假如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有另一个人来扮演的。”恩格斯的这一分析,主要是基于(  )‎ A.唯物主义            ‎ B.时空观念             ‎ C.史料实证            ‎ D.历史解释 ‎5.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有其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所谓必然性,也称规律性,是指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注定要发生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 例14.(2015·海南单科·4)谣谶是带有一定目的性、被当做预言来传唱的歌谣。后周时,有人制造“点检作天子”的谣谶,周世宗为绝后患,撤掉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以赵匡胤代之。后来赵匡胤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这说明谣谶(  )‎ A.可以预示历史的走向               ‎ B.可以改变历史的走向 C.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必然           ‎ D.与历史现象吻合属于偶然 ‎6.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 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它们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纵向序列。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这一客观过程。‎ 例15.(2010·海南单科·25)历史学家吴于廑说,世界历史的内容是“对人类历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发展为全世界成一密切联系整体的过程进行系统探讨和阐述”;杰弗里·巴勒克拉夫认为:“现在世界上某个地区发生的事件不再可能像过去那样对其他地区不发生影响,20世纪的历史名副其实是全世界的历史。”上述两位历史学家对于世界历史的解释突出反映了(  )‎ A.进化史观                         ‎ B.文明史观 C.整体史观                         ‎ D.现代化史观 ‎36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中体西用”‎ 一、“中体西用”的概念分析 ‎    (一)洋务运动时期的“中体西用”‎ ‎    当今学术界通常认为“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中学”指的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人文思想等。“中体西用”论的持调者既看到了清王朝变的一面,同时也坚持清王朝的不变一面。他们认为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及文教举措才能更好的维护清土朝的封建统治。‎ ‎    “中体西用”论最初提出是在1861年,冯桂芬在《校那庐抗议》一书中主张“以中国 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首创出“中体西用”式学习西方文化是开风气之先的创举。1896年4月,沈寿康真正的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准确的表述出来,他说:“夫中西学问本,自互有得失。为华人计,宜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孙家鼎和梁启超也都使用这一说法来表述中西文化融合观。‎ ‎    1898年春,张之洞立足中体西用的政治文化立场,撰成《劝学篇》,既批守旧派不知变通漠视西学,又批维新派不知国本动摇儒教,“绝康梁并以谢天下”,明确表明了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文化原则;在总结洋务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吸收早期改良派及其他洋务派的思想,集中阐释了已经流行晚清社会30余年的“中体西用”论,成为“中体西用”论的集大成者。‎ ‎    (二)晚清社会变革中的“中体西用”‎ ‎    1898年6月,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谕“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各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成通经济变之才。这样,“中体西用”已作为晚清实行维新变法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政策而颁示天下了。‎ ‎    清末改革运动中也浮现出“中体西用”的影子,清末立宪改革是在社会危机刺激下产生的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这场运动的主导者和参与者是清统治阶级的成员,他们的地位、思想、目的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超出“中体西用”的界限,这时期的“西用”已经深化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中体西用”中的“西用”更加深入。‎ ‎    (三)民国时期的“中体西用”‎ ‎    民国建立后,关于中国近代文化的建构,人们依然沿袭着“中体西用”的模式。比如,袁世凯在任民国大总统期间,谈到“体用”关系时说:“西儒恒言,立宪国重法律,共和国重道德。顾道德为体,而法律为用”。袁世凯之后,其继承者也念念不忘“中体西用”,并将其视为统治中国社会的思想文化武器。孙传芳主张“中学为精神,西学为辅助”;吴佩孚认为,治国者应该以“内圣为体,外王为用”,军人应该以“忠孝为体,顺逆为用”。‎ ‎    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及其南京国民政府,其立国根本与精神支柱也没有脱离“中体西用”。20世纪30年代,国民党先后发起了旨在提升民族精神的新生活运动与增强国家实力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关于二者之间的关系,蒋介石指出,前者是体,后者是用。他说:“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与新生活运动二者实相为表里,故必须相辅而行。盖新生活运动为民族的,为修身的,着重于道德与精神方面为主,实为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之体。而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民生的,为生产的,着重于行动与物质方面为主,实亦为新生活运动之用。‎ ‎ ‎ ‎    贺东建在《晚清社会变革模式——“中体西用”析评》中指出,“中体西用”模式在中国近代史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    1.人们在思想上开始由“传统”向“现代”嬗变。洋务派主张的‘中体西用”在理论上已确认了西学的优越性和合理性,这也等于承认中学的不足,还有待于西学补充,从而‘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绝对权威地位开始受到了动摇。‎ ‎    2.动摇了僵化的传统教育体系。洋务派主张教育要务实,倡导益智救亡的教学宗旨。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如湖北自强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农务学堂等,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经文之学,增加西方的算学、绘画、矿物、医学及声、光、化、电等西艺。派遣幼童出国留学,培养精通西艺的专才,这些教育变革推动了中国近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    3.引起了晚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在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中,如70年代开始举办的轮船、电报、纺织、煤炭、采矿和冶炼等民用工业企业。都普遍采用雇佣劳动,他们不仅大量招募雇佣工人,而且以私人投资为主,产品计价出售,有明确的获取利润的目的,进行的是商品生产,企业明显具有着现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    近代“中体西用”思想不是僵化不变的,其内容也是随时代而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中体”越来越宽松,“西用”则是由西学的表层的科学技术深化到西方的制度再深化到西方的思想文化。学术界也基本赞同这是一个“中体”消退、衰弱,“西用”不断上升、深化的过程。‎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7·海南单科·9)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 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2.(2013·海南单科·13)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 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           ‎ 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 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           ‎ 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4.(2012·海南高考·15)某学者曾提及:一群志趣相投者“生育于此种‘学问饥荒’之环境中,冥思枯索,欲构成一种‘不中不西即中即西’之新学派”;由于固有之旧思想根深蒂固,所汲取的西学极为有限,其学说难免支离破碎。文中所说“新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林则徐、魏源                                     ‎ B.康有为、梁启超 C.孙中山、章太炎                                 ‎ D.陈独秀、胡适 ‎5.(2009·海南单科·16)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革的必要性。这表明他()‎ A.在戊戌变法初期思想趋于保守             ‎ B.认同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思想 C.在教育改革方面与洋务派观点一致       ‎ D.所说的“体”和“用”与洋务派不同 ‎6.(2017·北京海淀一模·18)张之洞在1898年4月完成的《劝学篇》中主张“中体西用”,日本人福泽谕吉在1880年成书的《劝学篇》中提倡“文明开化”。这两个《劝学篇》的相似之处是()‎ A.面临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剧的形势 B.为本国维新运动提供指导思想 C.以维护传统为目标,劝勉学问为宗旨 D.中日两国面对西方文明的产物 ‎7.(2018·四川成都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检测题·33)在1934年开始的新生活运动中,蒋介石把“礼义廉耻”视为救国建国的根本所在,强调把“礼义廉耻”的道德精神贯彻于日常生活之中。他把“礼义廉耻”解释为“规规矩矩的态度,正正当当的行为,清清白白的辨别,切切实实的觉悟”。其本质意图是()‎ A.强化对意识形态的控制                        ‎ B.恢复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C.促进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 D.重塑民族精神实现民主建国 ‎ ‎【答案解析】‎ ‎1.【考点】“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材料科考试题反映出清末教育借鉴西方学校体育、德育、智育,这只是教育内容方面发生变化,不能推断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故A项错误;材料“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旨在坚持中国传统教育为本,同时借鉴利用西方教育,反映出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朝廷借科举强调以国学为本,同时倡导借鉴利用西方教育,而不是仅仅回归国学,故C项错误;材料中朝廷仍然坚持中国传统教育为本,西方教育思想还没有成为主流,故D项错误。‎ ‎【答案】B ‎2.【考点】维新思想 ‎【解析】注意对材料的阅读理解,材料强调西洋立国,本末相辅以强,洋务运动只是学习了其“末”,而没有学习其“本”(政治制度和法律),所以无法达到强国的目标,郭嵩焘主张本末皆学,所以是对洋务运动中体西用的突破。材料反对中体西用,故排除A。顽固派不主张维持原有的格局不变,不符合郭嵩焘的思想观点。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是康有为奠定的,排除D。‎ ‎【答案】B ‎3.【考点】中体西用思想——张之洞维护传统思想 ‎  【解析】1898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1903年不会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故A项错误;《奏定学堂章程》禁止使用的只是“团体”等部分新名词,并非全部新名词,与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无关,故B项错误;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并不反对向西方学习技术,故C项错误;“‘团体’……‘观念’”等新名词涉及到意识形态,而洋务派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传统意识形态,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 ‎【答案】D ‎4.【考点】维新思想 ‎【解析】“不中不西即中即西”反映的是康有为学说的特点:把中国的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因此,B项正确;A项是地主阶级抵抗派;C项资产阶级革命派;D项是新文化运动中的激进派。‎ ‎【答案】B ‎5.【考点】维新思想 ‎ 【解析】康有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他扬的思想是为资本主义服务的,因此他要求从“中体西用”的角度论述了科举制度改,要是为资本主义思想文化传播服务,因此他所说的“中体西用”与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洋务派的“中体西用”本质是不同的。所以选D。‎ ‎   【答案】D ‎6.【考点】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甲午战后中国面临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剧,而日本则是通过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故A项错误;我国的“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指导实行,不是维新运动的指导思想,故B项错误;日本的《劝学篇》主张“文明开化”可见不是以维护传统为目标,故C项错误;“中体西用”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而“文明开化”主张学习西方,所以两者的相似之处在于都是受西方文明的影响,故D项正确。‎ ‎【答案】D ‎7.【考点】近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解析】由材料中蒋介石把“礼义廉耻”解释为“规规矩矩的态度,正正当当的行为,清清白白的辨别,切切实实的觉悟”,意在通过新生活运动树立社会行为规范,强化对意识形态的控制,故A项正确;材料中蒋介石对“礼义廉耻”的解释已不同于传统儒学要求的伦理规范,故B项错误;材料中蒋介石对“礼义廉耻”的解释意在树立社会行为规范,与社会生活近代化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蒋介石对“礼义廉耻”的解释意在树立社会行为规范,与重塑民族精神实现民主建国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答案】A ‎37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清末新政”‎ 一、“清末新政”的概念分析 ‎    晚清社会的整个轨迹可以沿着封建统治者清王朝在面对内忧外患实施的三次重要的新政来追寻,即洋务新政、戊戊新政以及清末新政。这其中,清末新政是规模最大,实效最显著的一次,就其背景而言,它处在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转型交汇点上;就其内容而言,清末新政涵盖了政治改革、经济改革、教育改革、司法改革等各个层面;就其作用而言,清末新政无疑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探索历程,其涉及到的改革措施对后世也产生了深刻而积极的影响。‎ ‎    近年来清末新政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下面将分别作以概括和评析。‎ ‎   (一)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 ‎    清末新政虽然失败,但其实行的各项改革实质上己经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教育以及社会现代化探索历程。王洪涛在《清末宪政改革的现代化特征》中,从法制的角度化看待清末新政的积极作用,“清末的宪改革在国家制度和政治法律生活中贯彻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并且取得了实效。按照法制现代化的标准,民主原则中的分权原则、民权原则和法制原则及所包含的自由、平等都得到了体现。‎ ‎   (二)清末新政实施各项的改革 ‎   学界研究的清末新政也涉及到改革的各个层面,其中教育改革成为探讨最多的话题,并且角度各异。如有的探讨此间的高等教育制度的变革,有的探讨废科举制度,也有对具体的地方的教育改革进行分析。在宏观的制度变革研究上,王洪涛等人系统地描述了清末新政时期的法律制度(刑法、工商法、民法、诉讼法等)、宪政制度、工商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的实施,在评价其变革的历史地位和影响时,王洪涛在《清末新政中的制度变革》中指出“清末新政是晚清走向现代化中规模最大、水平最高而影响又深远的改革运动,制度变革期间拟订了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章程等……为向现代工商经济体系转型奠定了基础。”‎ ‎    (三)清末新政时期重要历史人物思想 ‎    清末新政是一项浩瀚而复杂的变革“工程”,其涉及面之广,改革程度之深也决定了必然会存在着代表着不同利益集团或阶层间的较量与博弈,而从另一种角度来分析,这些活跃在清末新政时期重要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行为也深刻地影响甚至左右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近年来的研究主要侧重在对慈禧、张之洞、张謇以及袁世凯等一大批重要历史人物与新政关系的分析上。‎ ‎    (四)“资政院”和“咨议局”‎ ‎    作为清政府实施预备立宪的两个重要的议事机构,“资政院”和“咨议局”分设中央和地方,作为形式化的议事机构,虽然它们不具有议会诸多的权力,而仅仅发挥议事的功能,但却在新政的发起和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成为民初创立资产阶级国家代议机构的雏形。‎ ‎    (五)清末新政与地方自治 ‎    地方自治是清末预备立宪的基础和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里程中有益的初步尝试。有关清末新政与地方自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地方自治与民权保障、地方自治的政治参与、地方自治的官制改革、自治思潮研究等方面。‎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7·海南高考·10)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2.(2017·海南单科·9)清末举行的一次科举特科考试,论题为“《大戴礼》(即汉代戴德所编辑整理的《礼记》)‘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训’与近世各国学校体育、德育、智育同义论”,要求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这反映了()‎ A.近代教育体制已经确立             ‎ B.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 C.朝廷借科举倡导回归国学           ‎ D.西方教育思想成为主流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4.(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洋务运动—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     ‎ D.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5.(2010·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1)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6.(2016·山东德州二模·29)清政府于1909年和1910年分别颁布了《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府厅州乡地方自治章程》等地方自治章程,规定地方自治机关具有相对独立的权限,可以行使一定程度上的立法权和行政权。这反映了()‎ A.专制皇权体制走向崩溃                        ‎ B.对地方制度改革的尝试 C.地方实力派的离心倾向                        ‎ D.地方自治改革成效显著 ‎7.(2017·河北衡水金卷高考模拟二·29)清末预备立宪之后,梁启超说:“在民主专制之下,宪法徒具一纸空文,议会只是尸位素餐。然而,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梁启超意在说明()‎ A.辛亥亥革命的爆发具有偶然性            ‎ B.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                ‎ D.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 ‎8.(2017·福建高三文综质检·29)1911年11月,清政府颁布的《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规定:皇帝之权,以宪法所规定者为限。皇帝继承顺序,于宪法规定之。宪法由资政院起草议决,由皇帝颁布之。宪法改正提案权属于国会。该规定()‎ A.意在化解革命危机以维护皇权            ‎ B.顺应维新派施行新政的呼声 C.具有西方分权制衡的本质特征            ‎ D.开启了晚清预备立宪的进程 ‎ ‎【答案解析】‎ ‎1.【考点】清末预备立宪——设立资政院 ‎【解析】材料中“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反映出皇帝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英国式君主立宪制下国王“统而不治”,两者有本质的区别,故A项错误;材料中议员部分是选举产生,能够参与国家政治经济重大事务的决策,并不是皇帝个人的独裁,故B项错误;材料中皇帝在政治上仍然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体现出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出皇帝对资政院的控制,不符合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的原则,故D项错误。‎ ‎【答案】C ‎2.【考点】“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材料科考试题反映出清末教育借鉴西方学校体育、德育、智育,这只是教育内容方面发生变化,不能推断近代教育体制的确立,故A项错误;材料“论证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同义”,旨在坚持中国传统教育为本,同时借鉴利用西方教育,反映出中体西用治国理念的推行,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出朝廷借科举强调以国学为本,同时倡导借鉴利用西方教育,而不是仅仅回归国学,故C项错误;材料中朝廷仍然坚持中国传统教育为本,西方教育思想还没有成为主流,故D项错误。‎ ‎【答案】B ‎3.【考点】中体西用思想——张之洞维护传统思想 ‎  【解析】1898年维新变法已经失败,1903年不会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故A项错误;《奏定学堂章程》禁止使用的只是“团体”等部分新名词,并非全部新名词,与民族语言的纯洁性无关,故B项错误;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并不反对向西方学习技术,故C项错误;“‘团体’……‘观念’”等新名词涉及到意识形态,而洋务派反对学习西方的制度和思想,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传统意识形态,维护封建统治,故D项正确。‎ ‎【答案】D ‎4.【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维新思想、辛亥革命 ‎【解析】一般而言,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等。中国的洋务运动兴办近代工业,迈出了中国现代化的第一步;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主张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体现了政治上民主化的趋向。这三者最能体现现代化这一趋向。选择B项。‎ ‎【答案】B ‎5.【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举人、贡生、生员、监生仍是以求取功名为主。其余则是教育的近代化,故选D。‎ ‎【答案】D ‎6.【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地方自治,未涉及专制皇权体制,故A项错误;从封建的中央集权到具有近代色彩的地方自治,反映出清政府对地方制度进行了改革,故B项正确;实行地方自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拢地方实力派,故C项错误;材料所反映的仅仅是清政府颁布的地方自治章程,实施效果如何不得而知,故D项错误。‎ ‎【答案】B ‎7.【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在梁启超看来,辛亥革命的爆发具有的是必然性而非偶然性,因为“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故A项错误;梁启超先生意在说明民主专制必然导致革命而非中国封建制度的根深蒂固,故B项错误;“专制政体久而久之亦失人心。除了再革命之外,别无他途”说明清廷专制体制导致革命爆发,故C项正确;君主专制政体而非君主政体是革命出现的根源,故D项错误 ‎【答案】C ‎8.【考点】辛亥革命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时间“1911年”得知此时处于辛亥革命前后,故清政府的举措主要是为化解革命危机以维护皇权,故A项正确;维新运动是在1898年,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西方分权制衡是代议制民主,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晚清预备立宪是从1906年开启,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38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夷夏观念”‎ 一、“夷夏观念”的概念分析 华夷之辨,或称“夷夏之辨”、“夷夏之防”,用于区辨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群居于中原,为文明中心,因此逐渐产生了以华夏礼义为标准进行族群分辨的观念,区分人群以礼仪,而不以种族,合于华夏礼俗者并与诸夏亲昵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魏淑霞在《“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充满着抗争、探寻和裂变,给中国人以前所未有的冲击,旧观念的突破、新思想的形成、社会思潮的空前活跃,在这个多变的时代,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也同样经受着严峻的考验,在外来因素和内部生成因素的双重作用下,旧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不断地被打破和改变,新的观念和见解逐渐生成。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夷夏之辨”观念就被重新提上议程来。‎ ‎“夷夏之辨”的近代嬗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从“夷”到“洋”的称谓以及涉外事务从“夷务”到“洋务”的变化,从本质上则反映了中国人思想观念中对传统的“华尊夷卑”思想的纠误,反映了中国人对西方列强的重新定位,这是一个巨大的突破。‎ 第二,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外交”的转变,是传统的“华夏中心论”、“华夷朝贡体系”等观念走向末落的表现。‎ 第三,具有近代意义的大民族观的萌生与形成,辛亥革命期间“夷夏之辨”重新被提起,目标直指“反满”,这是革命形势的需要。革命在完成反满之后,会向着更深层发展,而正是在革命继续深入的过程中,民族革命、大民族精神才被唤醒,即近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形成。‎ ‎ ‎ 贾小叶在《1840-1900年间国人“夷夏之辨”观念的演变》中指出,19世纪中后期,夷夏观念的演变是复杂的。就下层民众而言,他们仍然依据传统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观念,自目排外;而在上层,夷夏之辨的演变则呈现出两种趋向;一种是在文化层面发挥夷夏之辨开放的一面,主张学习西方,但在政治层面仍然强调夷夏对立,主张制夷、御侮。这种强烈的族类认同为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一种是依据夷夏之辨封闭的一面,自目排外,反对学习西方。在维新派收拾西方学理构建民族主义理论后,无论主张学习西方者,还是反侵略者,都不再在“夷夏之辨”上做文章。到了20世纪初,革命派又重新拾起“夷夏之辨”的理论。不过,这一次,他们所针对的己经不是西方,而是满族。“夷夏之辨”一度成了他们排满革命的思想资源。‎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7·海南高考·7)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习惯以“夷”称呼西方国家。然而,徐继畬《瀛寰志略》(1848年)对西方各国的称谓是“外国”“英吉利”“葡萄牙”等,很少称“夷”。同治初年,清廷下旨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这反映了()‎ A.中国半殖民地社会形成             ‎ 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 C.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            ‎ D.洋务运动成为共识 ‎2.(2010·海南单科·15)1864年,有人称:“当今光气大开,远方毕至”,欧洲诸邦“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这一“变局论”()‎ A.奠定了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         ‎ B.基本沿袭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C.反映了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态度      ‎ D.反映了变法自强思想的出现 ‎3.(2010·海南单科·6)“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上述诗句反映了一位将领抵御外侮、维护国家安定的抱负。与此相符的历史事件是()‎ ‎ A.靖难之役                   ‎ ‎ B.雅克萨之战 C.郑成功收复台湾                  ‎ D.戚继光抗倭 ‎4.(2012·天津高考··2)戊戌变法期间,湖南《湘报》发表了《醒世歌》:“若把地球来参详,中国并不在中央,地球本来是浑圆物,谁是中央谁四旁。”这首诗歌所表达的主要思想是()‎ A.提倡维新变法                     ‎ B.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 C.宣传科学救国                     ‎ D.劝导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5.(2017·内蒙古包头一模·28)晚清梁廷相在《夷氛闻记》中对林则徐的抗英活动称赞有加,但在书的结尾却说,“天朝全盛之日,即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反求胜夷之道于夷也,古今无是理也”。这反映出()‎ A.传统夷夏观念是近代化的障碍            ‎ B.“师夷长技”不能顺应时代潮流 C.华夷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 D.学习夷狄“长技”有失国体尊严 ‎6.(2016·四川宜宾二模·29)晚清驻英公使郭嵩焘指出:“西洋立国二千年,政教修明,俱有本末,与辽、金崛起一时,倏盛倏衰,情形绝异”。这反映了郭嵩焘()‎ A.突破了封建专制统治的束缚                ‎ B.放弃了“中体西用”的思想 C.对传统夷夏观念的理性批判               ‎ D.力图处理东西方的矛盾冲突 ‎7.(2017·山东济南一模·28)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上书皇帝说:“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驭夷之道,贵识夷情。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由此可知曾国藩()‎ A.继承了“师夷制夷”思想                    ‎ B.认为应全面向西方学习 C.强烈的“天朝上国”思想                    ‎ D.主张“中体西用”思想 ‎8.(2016·四川成都二模·28)某学者在评价洋务派时指出,他们存在这样一种误解:如果一个人同时读《孟子》和一本西方机械手册,那么《孟子》的意义对他和他的古代前辈是完全一样的。可见,该学者认为洋务派()‎ A.狭隘理解了西学的范畴                        ‎ B.未能突破“夷夏之防”的传统心态 C.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 D.低估了西学对“中体”的冲击作用 ‎ ‎ ‎【答案解析】‎ ‎1.【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清政府外交观念的变化 ‎【解析】材料反映出清政府对西方国家称呼的变化,没有涉及不平等条约带来的主权丧失,不能推断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形成,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再以‘夷’称呼西方各国”,说明清政府放弃对西方国家歧视性的称呼,但没有改变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认识,仍然坚持天朝观念,故B项错误;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放弃对西方国家歧视性的称呼,符合外交国际惯例,故C项正确;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后,清政府才意识到要学习西方先进科技,掀起洋务运动,与材料中1848年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 ‎【答案】C ‎2.【解析】戊戌变法的理论基础是康有为的文章,排除A,材料中撑西方列强为欧洲诸邦,不是沿袭传统的夷夏观念,排除B,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对西方文明的抵制,排除C。“变局论”是王韬在1864年《代上苏抚李宫保书》中提出。主张同外国进行商战,进行变法。‎ ‎【答案】D ‎3.【答案】C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历史史料,解读历史史料的能力。自古以来,中国人大都认为“天圆地方”,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是“天朝上国”。鸦片战争,惊醒了中国人的迷梦,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了解世界,摒弃“天朝”观念,学习西方。本题材料“中国并不在中央”就是要劝导中国人放弃天朝观念。‎ ‎【答案】D ‎5.【考点】新思想的萌发 ‎【解析】‎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晚清文人虽然称赞林则徐的抗英活动,但对其主张学习西方的观点却是大加鞭鞑,这不难看出在这一时期近代中国思想界还尚未冲破夷夏之辩的保守观念,这也是近代中国实现近代化的巨大障碍,故A项正确;“师夷长技”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故B项错误;根据史实我们不难得知,华夷之间的鸿沟随着西学的持续传入和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而逐渐淡化甚至近乎消失,故C项错误;很明显,认为“学习夷狄‘长技’有失国体尊严”的观念是一种保守、落后的封建思想,是违背历史和时代发展潮流的,故D项错误。‎ ‎【答案】A ‎6.【考点】新思想的萌发 ‎【解析】材料不能表明郭突破封建专制的束缚,故A项错误;材料赞扬西方先进制度,未提及维护封建专制和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故B项错误;中国传统对外观念为天朝上国、夷夏观念,材料赞扬西方先进制度表明郭客观看待西方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东西方之间存在矛盾,故D项错误。‎ ‎【答案】C ‎7.【考点】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据材料“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驭夷之道,贵识夷情。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可以得出曾国藩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抵制外来的侵略,故A项正确;曾国藩只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并不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B项错误;曾国藩的思想中虽然仍有“天朝上国”的认识,但毕竟已经承认西方的先进技术,故C项错误;曾国藩作为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但不合题意,故D项错误。‎ ‎【答案】A ‎8.【考点】中体西用思想 ‎【解析】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狭隘理解西学的范畴,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说明未能突破“夷夏之防”的传统心态,故B项错误;据材料“那么《孟子》的意义对他和他的古代前辈是完全一样的”可知认可儒学地位并非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故C项错误;据材料“如果一个人同时读《孟子》和一本西方机械手册,那么《孟子》的意义对他和他的古代前辈是完全一样的”可知洋务派低估了西学对“中体”的冲击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D ‎39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地方行政”‎ 一、“地方行政”概念分析 地方行政是一个政治名词,指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地方行政制度是国家为了方便行政管理的实施,而划分行政区域、设立地方分治机构的制度和惯例。‎ ‎(一)古代地方行政沿革的特点 自秦统一以来,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经历了秦汉时期的郡县制;魏晋南北朝及隋代的州制;唐宋时期的道路制;元、明、清时代的省制这四个建立、发展、变革和完善的阶段,其沿革发展变化的特征有如下几点:‎ 第一,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始终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变革是绝对的,稳定则是相对的。‎ 第二,不同历史时代,各地区在行政区划中的地位是有差异的。一般说来,经济发展较为发达地区,其行政区划的地位较高,设置也比较密集;反之,则地位较低,设置也比较稀疏。‎ 第三,我国每个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单位变化最大、最为频繁的是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区划单位,秦为郡;汉为郡与国;魏晋南北朝和隋为州;唐为道;宋为路;元为行省;明为布政使司;清为省。其辖区范围、行政职责和官员的设置都有差异。‎ 第四,历时两千余年,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中最稳定的单位是县,它始终是我国古代行政区划中最基本和最低一级的单位,有极强的稳定性。‎ 第五,愈早设置的行政区划单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地位愈低的发展趋势,如县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行政区划单位,在秦汉降为二级行政区划单位,魏晋南北朝则降为三级行政区划单位,至元明时期则降为四级行政区划单位。‎ 第六,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系统一直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秦汉为二级制;魏晋南北朝为三级制;隋为二级制;唐宋为三级制;元、明为三级和四级混合制,以四级为主;清代为三级制。可见,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在郡县制时代以二级制为主,州制时代和道路制时代以三级制为主,省制时代前期以四级制为主,后期以三级制为主。‎ ‎(二)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关系到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知识点,也是近年来高考历史经常考查的间题。张佐良在《近三十年来的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综述》中指对近三十年来古代中央的与地方关系的研究状况作了综述。   ‎ ‎    1.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产生。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认为,夏朝就出现了统一的中央政权和中央辖属的地方政权。因此,从夏朝开始,我国就产生了中央与地方关系。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认为,在春秋时代以前的中国古代社会,尽管存在着国家,但由于许多国家面积狭小,人口稀少,行政事务简单,只设立一级政府,足可进行统治和管理,而不需要设置地方政府,因而也就不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封建的中央与地方关系虽然早在春秋时期即已产生,但真正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则是秦王朝所确立的政治体制及其所形成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2.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的内容。李治安《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指出,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主要内容,即中央政权与地方政权的上下统属和行政、财政、军事、司法等方面的权力分配,亦即中央集权的程度问题。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认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问题包括控制能力和控制手段如制度等,其中包括中央对地方的监督问题。‎ ‎3.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模式。李治安《论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化和若干制约因素》认为,就中央与地方的权限划分问题而言,大体存在中央集权、地方分权两种基本模式。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典型模式是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根据中央集权程度、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程度以及中央与地方之间的运作方式,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把中央与地方关系概括为分割模式、分离模式、上位包含模式、下位包含模式、分割与下位包含并存模式和分权协作模式。‎ ‎4.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薄贵利《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指出,中央与地方关系产生以后,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流趋势,是不断强化王权,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高度集权制。‎ ‎(三)中央与地方关系演进的制约因素 ‎    秦汉以来,君主基本沿袭了以强化中央集权来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传统,但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并非单一趋势,而是和地方分权割据相间并存、交替演进的。‎ ‎    1.土地制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政治的高度集中性要求与长期以来分散性、脆弱性的小农经济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各民族、各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更是加剧了这种矛盾,反映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必然会导致土地的高度兼并及王朝更迭而严重削弱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随之而来的则是地方分权及地方割据势力的坐大。‎ ‎    2.文化差异性。秦汉以来,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不断深入,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但仍未实现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郡县化的进程,此后,自东汉一直到清朝,比郡属国制、羁摩府州、土司制等仍是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间的关系重要形式。由此可见,文化差异性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 ‎    3.分封与削藩。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曾详细论述了汉代国家结构制度,他指出汉初“郡邑居半”,郡王时有反叛,“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这种情况才得以扭转,由此可见,分封与削藩对于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极大地影响。但需要指出的是,分封制并非是导致郡王反叛的唯一原因,据《汉书·诸侯王表》记载,西汉时期共有同姓王191人,其中反叛者(包括准备反叛)仅15人,从15个反叛者来看,其中很多仅占一郡甚至一县,如西汉第一个反叛的济北王刘兴居也仅仅占居一郡,实力并非强大。汉初分封的诸王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具有较强的实力,形成了对朝廷的现实威胁,但反叛并非诸王的共同归宿,反叛与中央政府不能慎重处理与诸侯王的关系、王位继承制的缺陷等有很大的联系。‎ ‎    例如,西汉吴王刘濞领导的七国之乱。刘濞始封于高祖时期,先后历经四朝,其在天下不安因素较多的惠帝、吕后两朝并未叛乱,反而是在“文景之治”时期密谋或开始反叛。吴王的反叛与汉朝中央不能慎重处理与诸侯的关系有关:一是文帝时期吴王太子被皇太子(即后来的景帝)所杀,二是景帝时期进行的大规模削藩。文帝时期,吴王太子与皇太子下棋,因起争执而被皇太子视为不恭而杀死,引发了吴王的愤恨并多次称病不朝。而在景帝时期,景帝采纳了晃错的削藩主张,开始削夺吴王的封地,这就进一步激化了吴王与景帝之间本来就深刻的矛盾。刘濞以“诛晃错、复故地”为名出师,七国之乱爆发。‎ ‎    4.地理环境。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划分原则基本有“山河形便”和“犬牙交错”两种。所谓“山河形便”语出于《旧唐书》,是指以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这一地理形态作为行政区划安排的依据,从而实现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的基本吻合。所谓的“犬牙交错”则是指为巩固中央集权及消除地方割据的可能性,人为地打破自然地理的界限而对行政区划进行安排,实现行政区域中的犬牙交错与以北制南局面的形成。大体而言而言,自秦至唐时期内的行政区划安排基本沿袭了以“山河形便”为主的惯例,诸如汉置州、唐置道、隋置郡等,大多都考虑了山川、河流、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因素。由于我国幅员辽阔,群山河湖纵横交错,地理环境复杂,依据“山河形便”进行行政区划安排容易助长地方势力使其凭险割据称雄。因此,自元代始,通过打破自然地理界限和推动地区间的经济联系而设置行省区划成为中国传统政治中行政区划分及设置的主流趋势,以造成各行省间犬牙交错的局面,从而形成“以北制南”的政治格局。例如,陕西行省的行政区划内刻意地囊括了秦岭之南的汉中地区,从而使得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无险可守;采取南北纵切的方法,使湖广行省的行政区划跨越南岭而延伸入广西,又使江西行省跨越南岭而领有广东之地,从而使南岭之险尽失。这种打破地理界限的行政区划设置客观上消除了地方割据的自然条件,推动了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与文化交流,有利于中央集权趋势的加强。此后明清两代基本沿袭并发展了这种思路。‎ ‎(四)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 汪炜杰在《历史教学中应涉及晚清中央集权的弱化》中提出:“晚清中央集权是怎样弱化的?在镇压太平天国的过程中,督抚专权、内轻外重的局面逐渐形成并不断强化,李鸿章、刘坤一和张之洞等大批汉族官员担任地方督抚十数年之久,集军权、行政权、财权和用人权于一身,并左右着清政府的内政外交,成为强大的地方实力派。”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3.(2013·全国大纲卷·12)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4.(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5.(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 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6.(2016·海南单科·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7.(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1)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公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 ‎ ‎【答案解析】‎ ‎1.【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地方行政管理 ‎   【解析】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故A项错误;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被削弱,故C项错误;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因此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项错误。‎ ‎【答案】B ‎2.【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代地方吏治 ‎  【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的是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后来帝王采用的是维护官吏清廉的观念,而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3.【考点】古代中国监察制度 ‎【解析】监察制度创设的初衷是为防止地方叛乱,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设立,往往是把若干邻近地区整合为一个统一的监察区,由中央定期派遣官员巡视,后来,这些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这说明了地方行政制度变革的推动力量是中央集权在起作用。B项经济发展推动地方行政区域调整是从经济角度来分析,与题干不吻合。C项错在监察力度减弱,这与史实不吻合。监察区不属于疆域领土问题。‎ ‎【答案】A ‎4.【考点】古代中国土地制度 ‎【解析】关键信息: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C项正确;“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无从反映;题干的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 ‎【答案】C ‎5.【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七国之乱,使诸侯王国与朝廷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七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所以汉景帝以后诸侯王与朝廷矛盾并不是渐趋激化,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郡国属于地方行政机构,而非中央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使直接管辖的郡国迅速增多,中央集权更加巩固,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基础和解除后顾之忧,故C项正确;汉武帝时直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结合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可知王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故D项错误。‎ ‎【答案】C ‎6.【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初年刘邦推行分封制 ‎ 【解析】汉初实行分封诸王的办法,固然有利于地方发展,但却让地方势力迅速发展,尾大不掉的局面形成,与加强地方控制不符,故A项错误;西汉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与西周政治体制不符,故B项错误;西汉初年,刘邦分封子弟为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突出了对刘氏皇位的拥护,故C项正确;西汉初年,汉承秦制,与否定秦朝政治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7.【解析】《东南保护约款》强化而非遏制了列强在华势力,A项错误;中央政府宣战,而地方政府勾结列强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D两项均不符合史实,也无法从材料中得以体现。故选B项。‎ ‎【答案】B ‎40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历史传统”‎ 一、“历史传统”的概念分析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9月版)定义:传统,世代相传、从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积极的传统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保守和落后的传统对社会的进步和变革起阻碍作用。‎ 单红娟在《关于历史传统发展的理性反思》中指出,从人类发展的观点来看,历史传统是人类生存与进步的创造物,是人的生命与生活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的组织规范和文化力量。具体来说,历史传统泛指世代相传,被人们赋予价值和意义的一切文明成果。‎ ‎《自寿彝史学论集》(上)(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1994年版)指出:历史著作,凡撰述有关思想、理论、制度、道德、风俗、习惯、艺术等方面的沿革的,大概都不可避免地涉及传统问题。白寿彝先后论述了内涵与表达形式不同的传统,如史学传统、史学史传统、历史传统、历史教育传统、民族传统、民族关系传统、穆斯林学术传统等,和性质与社会效应不同的传统,如优良传统、非优良传统、恶劣传统等。‎ 白寿彝先生指出:“许多历史上发生的事情到现在还存在,长期的在历史上继续不断地以不同形式出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历史传统问题。这个历史传统力量很大,在我们今天来讲,有许多事情跟历史上有联系,许多事情从历史上可以得到解释。了解历史,不只要把过去的问题弄清,很要紧的意义是要了解历史传统。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有它的历史传统,这是这个国家和民族必然存在的力量。”白寿彝先生关于历史传统的能量问题的见解,在学术上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完成的一项新的理论创造,说明了史学的社会功能的重要意义。‎ 白寿彝先生主张“古往今来,一条线下来,互相联系,就可以把历史工作变成现实工作”。这样做的结果,可以发现,封建社会的家族影响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地缘关系之外的血缘关系对社会结构组成起重大的作用;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密不可分而成为以权谋私的历史根源;等级制观念、家长制思想、平均主义思想、官僚主义作风持续不断,等等,这些都反映了二、三千年的历史传统在现实生活中的能量,也说明现实工作的艰巨和复杂。(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1994年版《自寿彝史学论集》)‎ 全国卷常用命题语言:文化的传承、根植于历史传统,与传统观念的冲突,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重新审视等。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2.(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4.(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8)奕䜣力倡洋务,又因在兄弟中排行第六,被称为“鬼子六”;洋务派官员丁日昌被称为“丁鬼奴”;郭嵩焘在一片冷嘲热讽中出任第一任驻英公使。这反映了()‎ A.洋务运动与传统的观念发生冲突   ‎ B.崇洋媚外行为遭到社会鄙视 C.洋务派改器物不改制度受到批判    ‎ D.西方列强侵略激起国人抵制 ‎5.(2016·海南单科·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6.(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 ‎7.(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9)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         ‎ 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8.(2018·广东惠州三调·27)清初小说《姑妄言》曾写到:“你道这好儿子不送去念书,反倒送去学戏,是何缘故?但他这昆山地方,十户之中有四五家学戏。以此为永业,恬不为耻。”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儒学主流地位受到冲击              ‎ B.经济发展推动观念转变 C.小说成为文学主要形式              ‎ D.民众需求促进戏曲兴盛 ‎9. (2018·广东深圳宝安高三9月调研·11)列宁指出:“千百万人的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据不完全统计,中国自1950年5月1日颁布《婚姻法》到1953年1月止,全国范围内因为婚姻问题被虐杀或被逼自杀的人数每年可达七八万之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新婚姻观强烈冲击着国人的传统习俗与观念 B.遗留大陆的敌、特、匪等的煽动破坏 C.《婚姻法》宣传、推动工作不足 D.解放战争发展太快,新解放区不适应巨变 ‎10.(2017·安徽黄山二模·28)春秋时期起,在诸侯国的交往中,彼此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一方面要求遵守盟誓,另一方面又认可“要盟(即受武力压迫而签订的盟约)不信”,这种观念一直影响到近现代中国。而西方近代国际法观念公认“至于各国相待,有被逼立约者,犹必遵守”。据此推断出()‎ A.中西方法律观念差异导致鸦片战争爆发 B.观念差异引发中英对“修约”事项的态度差异 C.清政府认为《天津条约》对中国没有约束力 D.西方国际法观念影响了清政府的外交政策 ‎ ‎ ‎【答案解析】‎ ‎1.【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代雅典的人文思想 ‎【解析】据材料“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可知,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识并不淡薄,故A项错误;据材料“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可知,希腊诸神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说明其宗教神话具有朴素的人文思想,来源于传统文化,故B项正确;理性占据主导地位应是在近代的启蒙运动之后,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进程开始于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B ‎2.【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解析】“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C项正确;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D项错误。‎ ‎【答案】C ‎3.【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 ‎  【解析】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可知此种铭文商代已经存在,只是字数和语句发生了变化,故A项错误;根据“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可知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故B 项正确;西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材料未涉及,故C项错误;根据“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可知西周时的青铜器的功用与商代无异,都是用来书写的载体,故D项错误。‎ ‎【答案】B ‎4.【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洋务运动                            ‎ ‎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当时的国人对倡导洋务或与洋务有关的人和事件持轻视反对态度,体现出传统观念对外来事物的排斥,故A项正确;倡导洋务和出使国外不是崇洋媚外的行为,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洋务运动只学器物,不学制度而受到批判,故C项错误;国人抵制洋务不是因受外国侵略而产生的爱国情感,而是对外来文明的抵触,故D项错误。‎ ‎【答案】A ‎5.【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反思传统伦理思想 ‎ 【解析】由“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即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是重男轻女的表现,与男女平等不符,故A项错误;对古代女性的评价更多强调有德,反对有才,与德才兼备不符,故B项错误;由“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可知作者对传统的女性歧视的反感,故C项正确;女诗人主要是对传统女性德才观的不满,没有谈到自身的权益,故D项错误。‎ ‎【答案】C ‎6.【考点】中体西用思想——张之洞维护传统思想 ‎  【解析】题干提供的信息有时间信息、人物信息、事件信息和设问引导语四类,从时间信息上可知,该事件发生于20世纪初,介于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亥革命之间,维新思想的传播早已成为过去式,故A项可轻易排除。从所提供人物信息上可知,这一事件的主要推动者为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洋务派本身并不排斥向西方学习,只是其学习内容限制在“坚船利炮”等器物上,故C项也可排除。从事件信息可知,该《奏定学堂章程》主要是推行“学堂”这一新型学校教育制度,以便改革传统的科举应试,设置新的培育和选拔人才的方式,而以国家律令的方式推行新式学堂教育,其根本目的(设问引导语)当然在维护旧有统治和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意识形态,故虽然题干中出现了若干被明文禁止使用的新名词,但作为干扰项的B项仍可被排除,D项为正确答案。【答案】D ‎7.【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变法 ‎【解析】注意审题:“这一事件的发生”是指“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和“近万名举人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A项只能说明“近万名举人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的原因,不能说明前者,故A项错误;“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遭到了近万名举人的反对,这说明了这场运动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B项正确;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与题干中“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的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D项表述过于绝对,不符合史实,故D项错误。‎ ‎【答案】B ‎8.【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从材料“以此为永业,恬不为耻”明显看出这是一种价值观的转变,结合材料提示的时间空间——清代昆山,可知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故选B。A明显与史实不符。明清古典小说繁荣,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但与材料不符,故不选C。戏曲兴盛确跟民众需求相关,但也与材料含义脱离,故D错误。‎ ‎【答案】B ‎9.【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巨变 ‎【解析】材料新《婚姻法》的颁布施行,新婚姻观强烈冲击着国人的传统习俗与观念,这是导致因为婚姻问题被虐杀或被逼自杀的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故A项正确;敌对势力的破坏有可能导致这一现象,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婚姻法》宣传、推动工作得力,才会加剧新婚姻观与国人的传统习俗与观念的冲突,故C项错误;1950年底全国已经基本解放,因此新解放区的扩大不是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A ‎10.【考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材料中并没有有关法律观念的相关阐述,而且法律观念也并不是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故A项错误;清朝君臣认为鸦片战争之后与西方列强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属于“万世条约”,而西方列强则认为12年之后有“修约”的相关规定,这些观念差异引发中英对“修约”事项的态度差异,故B项正确;清政府并没有认为《天津条约》对中国没有约束力,这种说法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故C项错误;清王朝与西方侵略者在国际法观念方面的分歧,正是由于西方国际法观念没有影响到长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清王朝的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答案】B ‎41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民族主义”‎ 一、“民族主义”的概念分析 ‎(一)民族主义概念的界定 霍布斯鲍姆认为,现代民族主义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是一个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的近代现象。英国民族主义研究专家埃里·凯杜里认为,民族主义是19世纪初产生于欧洲的一种学说。关于民族主义概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已有200余种不同的概括,大致可归类为意识形态说、政治理念说、文化价值观念说及民族情感或民族心理说等。‎ ‎1.“心理状态与行为取向”。郑师渠认为“民族主义是以共同文化为背景,要求在政治与文化合一的基础上实现民族认同与发展的一种心理状态与行为取向。其信仰的核心是本民族的优越性及缘此而生的忠诚与挚爱。(《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2.集体意识和社会情绪。李良玉认为:“民族主义是某民族在其自我发展和与其他民族相接触或发生冲突的过程中,根据自身文化传统和民族利益而自发产生的、关系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历史命运的、广泛而又强烈的群众意识和社会情绪。”(《“五四”时期的文化民族主义》,《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2期)‎ ‎3.思想观念或意识形态以及运动。萧功秦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民族主义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烈的、也最富于情感力量的意识形态”,“只要人类还存在着各个不同的民族,相对于其他意识形态的时效性而言,民族主义可以说是一种时效性最为长远的意识形态”(《民族主义与中国转型时期的意识形态》,《战略与管理》1994年第4期)‎ ‎4.“民族凝聚力的精神体现”。牟钟鉴先生认为,“所谓民族主义,是指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怀有的深沉的爱和高度的责任感,是民族凝聚力的精神体现,它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当然它也会由于偏激而走向反而”(《民族观和民族主义的反思》,《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5.观念和情绪。王晓明中认为,“民族主义”的基本涵义是:一种与源发于西欧的“民族一国家”体制共生的、随着所谓“现代化”的扩展而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流传的观念和情绪。(《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学术月刊》2002年第11期)‎ ‎6.“民族本位主义”。焦润明认为,“所谓民族主义,就是民族整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民族本位主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救亡图存主义”《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4期)‎ ‎(二)近代民族主义的分类与特点 在探讨近代民族主义时,一些学者对其类型作了划分。郑师渠认为,18世纪欧洲民族主义出现时形成了法、德两种范式:一是以法国大革命为代表,强调民权论的政治民族主义:一是以德国为代表,强调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文化民族主义。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则是集二者于一身,即政治民族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同时并兴。(《近代中国的文化民族主义》,《历史研究》1995年第5期)‎ 姜义华认为,在20世纪的中国民族主义中,族类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及文化民族主义特别发达,相比之下,建立在统一市场基础上的经济民族主义则异常薄弱。这是由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是救亡的急迫需要,而不是根植于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统一市场形成的土壤上。(《论二十世纪中国的民族主义》,《复旦学报》1993年第3期)‎ 就近代民族主义的特点而言,萧功秦指出,在近代中国“自卫型民族主义”中,务实的民族主义是主流形态,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与一些后进国家的“自卫型”民族主义相比较,它不是依托某种宗教传统作为民族认同的凝聚力与基础的;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相比较,这种近代民族主义,具有明显的由外部压力激发的“反应性”特点。(萧功秦《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与前景》,《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2期)‎ 史革新在宏观上将中国近代史上民族主义的特点概括为三个方面:一是反对民族压迫,以争取民族独立为职志;二是始终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相结合;三是不断克服狭隘民族情绪,理性民族主义占主流地位。(史革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特征之我见》,《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胡伟希从严复、梁启超、孙中山等人的民族主义思想的个案分析入手,通过与西方民族主义的比较,考察了近代中国民族主义话语建构的特殊性,并指出,与西方民族主义由法国大革命所酝酿,最后总却演变为与自由主义相抗衡的一种强劲意识形态不同,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从西方传入之初,即与自由主义思想结下不结之缘,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与自由主义思想的结合是非常松散的,对于近代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来说,国家富强无论如何都是第一位的,当民族主义或者国家富强的诉求与其心中的民主政治理想发生冲突时他们无一例外地放弃了民主政治的要求,而追求国家富强。(胡伟希《体用本末之间:中国近现代的民族主义》,《史学月刊》2006年第7期)‎ ‎(三)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时间与发展阶段 郑大华在《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及其过程》中(《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 期)把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他认为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五四”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九一八”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相联系,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理论也经历过不断地建构过程。‎ 在清末民初,民族主义的理论主要是围绕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国家而构建的,当时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主张“排满”和建立单一的汉民族国家,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则主张“合满”和建立包括满族在内的多民族国家,双方为此而展开过激烈的论战和斗争,结果是建立一个独立、民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成了革命派和立宪派的共识并得到最终确立。‎ 在五四时期,受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民族解放运动和十月革命以及列宁、威尔逊提出的民族自决理论的影响,民族主义的理论构建主要是围绕民族自决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反帝与反封的关系而展开的,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国民党人都曾为此做出过重要贡献。‎ 九一八事变后,受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这一时期民族主义的理论建构又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主要表现为民族复兴思想的提出并成了一种社会思潮。‎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3·全国大纲卷·16)清初著名诗人陈元孝过崖山,于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处题诗一首,中有:“山水萧萧风更吹,两崖波浪至今悲”之句。近人作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1907年刊于《民报》,一时广为流传,章太炎此举意在 A.提倡反清复明            ‎ B.抵制保皇势力    ‎ C.宣扬传统文化            ‎ D.激发民族主义 ‎2.(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度度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3.(2013·全国大纲卷·22)《大西洋宪章》宣称,“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所赖以生存的政府形式的权利”“各民族中的主权和自治权有横遭剥夺者,两国俱欲设法予以恢复”“使全世界所有人类悉有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亦不虞匮乏的保证”。在现代国际文件中,该宪章首次提出的主张是 A.维持世界和平                    ‎ B.保障民族自决 C.尊重国家主权                    ‎ D.消除世界贫困 ‎4.(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5.(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6.(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         ‎ 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 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 ‎7.(2013·广东高考·1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8.(2017·河北石家庄二模·29)甲午战败之后,满族人士寿富、盛昱等人的言论已超越“满汉畛域”,呼吁各民族团结御侮;民国建立后,人们有意识使用“中华”一词来命名各种事物,政党、团体等都是如此;五四时期,“中华民族”概念更是贯穿于言论和行动中。这体现了()‎ A.满汉民族差异已经消失                        ‎ B.近代思想与社会政治具有联动性 C.政权变更引发民族认同                       ‎ D.资产阶级政党主导了思想的变迁 ‎9.(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而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的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 ‎——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 材料二:盖民族主义,对于任何阶级,其意义皆不外免除帝国主义之侵略。其在实业界,苟无民族主义,则列强之经济的压迫,致自国生产永无发展之可能。其在劳动界,苟无民族主义,则依附帝国主义而生存之军阀及国内外之资本家,足以蚀其生命而有余。故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内涵的相同之处,并说明不同之处及其产生的原因。(17分)‎ ‎ ‎ ‎【答案解析】‎ ‎1.【考点】《大西洋宪章》‎ ‎【解析】回答本题首先需对“南宋陆秀夫负帝投海”的事件有一定了解,1279年元军猛攻广东崖山,南宋军队大败,战至最后左丞相陆秀夫对年幼的皇帝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背赵昺跳海牺牲。反映了南宋爱国军民坚决抗击元军,不畏强暴宁死不屈可歌可泣的民族主义精神。近代陈元孝崖山题诗图,章太炎以该诗题画,都意在激发民族主义,号召人们反对满清政府的统治(“驱逐达虏,恢复中华”是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本题选D项。‎ ‎【解析】D ‎2.【解析】“公车上书”是1895年康有为等举人联名上书皇帝,反对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标志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群众运动。B项是次要原因;C项不是原因;D项是外因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项。‎ ‎【答案】A ‎3.【考点】《大西洋宪章》‎ ‎【解析】考查二战中的文件考查学生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突破口是紧扣题干中“首次提出”这个限定词语。具体解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维持世界和平最早见于《凡尔赛和约》‎ 不正确 B 保障民族自决最早见于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不正确 C 尊重国家主权也是最早见于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 不正确 D ‎“亦不虞匮乏的保证”意思是支持落后国家经济发展,这 体现了消除世界贫困的思想。‎ 正确 ‎【答案】D ‎4.【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抗日政策 ‎【解析】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于抗战全面爆发后的1937年9月,土地革命的开展是在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各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因而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的时间是1924—1927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抗日,当时处于国共合作时期,不可能反抗国民党政府,故D项错误。‎ ‎【答案】B ‎5.【考点】维新思想——梁启超的“诗界革命”‎ ‎  【解析】甲午战争后,为挽救民族危机,梁启超倡导维新变法,即政治改良,而不是民主革命,故A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甲午战后”不符,故B 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可以看出梁启超的“诗界革命”意在振兴中华、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正确;改良思潮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思想,而不是甲午战后,故D项错误。‎ ‎【答案】C ‎6.【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新文化运动的兴起的标志是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可知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故B项正确;材料只是提及广告的宣传,并不代表改良社会风俗已经成为国民共识,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广告宣传而已,谈不上推进文明,况且在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文明的推进有待于经济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广告的作用十分有限,故D项错误。‎ ‎【答案】B                            ‎ ‎7.【考点】辛亥革命,三民主义 ‎【解析】从“剪掉辫子反朝廷”可知此时为清末,则此时的指导思想为旧三民主义,没有明确反帝。因而D项错。民族区域自治是新中国的政策,故C错。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政权问题,故A错。‎ ‎【答案】B ‎8.【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析】通过“满族人士寿富、盛昱等人的言论已超越‘满汉畛域’”可以得出满汉差异在变小,但不能说完全消失,故A项错误;这些人士的言论体现国家危亡之间的民族意识,故B项正确;民族意识的兴起是国难的结果,政权的变更不是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资产阶级的主导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B ‎9.【考点】(2)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大革命与近代法国民族主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解析】(2)第一小问相同,据材料一“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和材料二“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分析得出,二者都是追求民主与平等;第二小问不同,据材料一“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得出,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据材料一“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结合中国国民大革命的背景得出,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第三小问原因,结合法国大革命前的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分析得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思想传播、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严重阻碍法国社会的发展,使得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结合中国国民大革命的背景分析得出,中国当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结合所学可知,国民党一大是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帮助下召开的,故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答案】(2)相同:追求民主与平等。‎ ‎    不同:法国民族主义是反对国内专制;国民党“一大”《宣言》中的民族主义突出反对帝国主义。‎ ‎    原因:封建专制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法国社会主要矛盾,争取主权在民是主要任务;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争取民族独立是主要任务;中国共产党和苏俄的影响。‎ ‎42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计量史学” ‎ 一、“计量史学”的概念分析 作为一门科学的方法论,“计量史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而迅速发展起来的。那么什么是“计量史学”呢?‎ 杨德志在《计量史学类高考试题特点与复习对策》中指出,“计量史学是运用现代数学和相关学科的方法,定量地研究历史现象和历史过程的产物,广泛运用于经济史、社会史、人口史等众多的史学研究领域”。传统的历史研究注重价值和道德评判,缺少量的分析,而计量史学通过分析数据使原本不确定的历史问题得到了可靠的数据证明,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弥补了传统史学用模糊的语言解释历史的缺陷,便于我们从量的角度客观地去认识某种历史现象。‎ 计量史学的思想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也有所体现,例如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强调“尊重历史,追求真实”,而计量史学对数据的定量分析有利于学生客观、真实地认识历史现象;在“教学建议”中有“高中历史教学应在分析重大历史问题的基础上,揭示历史发展的整体性和规律性……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而计量史学可以揭示历史发展的特征及动因、发展趋势及规律,同时有助于学生学会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教学评价”中的“制作历史模型、编绘历史图表”也是计量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此外,从现实角度来看,高考改革后全国卷加大了对计量类试题的考查,主要是通过各种统计图表考查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如今计量类试题己经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计量类试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数据的分析能力,那么这些数据是以什么形式呈现呢?通过对近年全国卷出现的计量类试题进行分析,将其考查形式归纳为五类,分别是表格类、饼状图、柱状图类、曲线图类和文字描述类。‎ 二、高考命题分析 ‎(一)表格式:纵横驰骋看变化。‎ ‎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 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3)  表3‎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3.(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6)    表1‎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4.(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7)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表1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5.(2016·海南单科·23)表1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1‎ ‎1950年 ‎1970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7.2‎ ‎36.9‎ ‎55.1‎ ‎2.9‎ ‎31.7‎ ‎64.7‎ 日本 ‎26.0‎ ‎31.7‎ ‎42.3‎ ‎3.6‎ ‎43.0‎ ‎48.4‎ 联邦德国 ‎10.7‎ ‎49.7‎ ‎39.6‎ ‎3.3‎ ‎51.7‎ ‎45.0‎ 表1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 ‎6.(2015·海南单科·11)下表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 ‎1800‎ ‎1830‎ ‎1860‎ ‎1880‎ ‎1900‎ 欧洲 ‎28.0‎ ‎34.1‎ ‎53.6‎ ‎62.0‎ ‎63.0‎ 中国 ‎33.3‎ ‎29.8‎ ‎19.7‎ ‎12.5‎ ‎6.2‎ 据此可知()‎ A.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   B.中国所占份额减少缘于制造业衰退 C.工厂的出现加速了欧洲工业化发展   D.工业化是欧洲超越中国的主要原因 ‎(二)饼状图:阴晴圆缺看大小。‎ ‎7.(2012·全国新课标卷文综·35)图5为世界贸易中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 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 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三)柱状图:上下左右看趋势。‎ ‎8.(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1)图5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9.(2013·海南单科·15)图2为某国1919年对华进出口贸易分区示意图,该国是()‎ A.日本        B.德国       C.苏俄      D.法国 ‎(四)曲线图:边边角角看拐点。‎ ‎(此类题型全国卷近六年全国卷未出现,现以福建高考试题举例)‎ ‎10.(2015·福建文综·18)图8为中国1952—1960年工农业总产值变化图。对此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A.“过渡时期”农业总产值始终超过工业总产值 B.“三大改造”期间工业总产值均高于农业总产值 C.“一五”计划完成时工农业总产值都大幅提高 D.“大跃进”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呈现背离状态 ‎ ‎ ‎【答案解析】‎ ‎1.【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七国之乱,使诸侯王国与朝廷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七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所以汉景帝以后诸侯王与朝廷矛盾并不是渐趋激化,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郡国属于地方行政机构,而非中央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使直接管辖的郡国迅速增多,中央集权更加巩固,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基础和解除后顾之忧,故C项正确;汉武帝时直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结合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可知王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故D项错误。‎ ‎【答案】C ‎2.【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解析】依据表中的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国民总收入的增长,且1755—1797年甚至没有增长,所以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增长,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数据变化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人使用机器生产,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不是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故B项错误;工人工资在1797—1835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工人生活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改善,故C项错误;对比表中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可知工人工资水平提高速度赶不上国民总收入增加速度,说明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D项正确。‎ ‎【答案】D ‎3.【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  【解析】A项的分析:一般来说,自耕农是以小块土地私有制为基础,以单个家庭为经济单位,从事耕织相结合的个体农业劳动的农户。题干材料中,100%民户拥有土地,130亩以下占到总民户的91.4%,据此推测,自耕农经济盛行,故A正确。‎ ‎ B项的分析:占有131~300亩的,为7.2%;占有300亩以上的,为1.4%,说明土地集中现象不很突出,故B不正确。‎ ‎ C项的分析:在敦煌,一般授田的标准额(乡土法)为:丁男、中男20亩,当户主的小男及老男、寡妇等非丁男口10亩,勋官30到50亩。所以,82.7%民户占有20亩以上土地,完全可能是当地均田制真实的实行情况,不能绝对说明C,C不正确。均田制在唐代后期是遭到了破坏,但题干材料不足以证明这一点。‎ ‎ D项的分析:题干材料只有土地占有信息,没有产量、成本、收入、利润等信息,“农业生产效率”无从计算和推断,D不正确。‎ ‎【答案】A ‎4.【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 ‎  【解析】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解释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减少,故A项错误;江苏代表的南方在科举考试状元人数的增加,表明随着唐代以来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兴盛,故B项正确;中原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南方,但并没有急剧衰退,故C项错误;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政治重心逐渐北移,故D项错误。‎ ‎【答案】B ‎5.【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   【解析】从表格中美国的服务业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对各国有贡献,故A项正确;农业美国由7.2到2.9,日本由26.0到3.6,德国由10.7到3.3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因为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国家经济问题飞速增加,无法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由表格中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6.【考点】工业革命 ‎  【解析】随着列强的侵略,中国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因此传统手工业在中国越来越占据优势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中国所占份额减少主要在于欧洲工业革命后,制造业迅速发展,而非中国制造业衰退,故B项错误;工厂的出现是工业化发展的表现,不是推动欧洲工业化发展的原因,故C项错误;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800~1900年欧洲和中国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份额欧洲明显多于中国,这主要是因为欧洲完成了工业革命,故D项正确。‎ ‎【答案】D ‎7.【考点】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解析】从图中可知,亚洲发展中国家所占比重急剧增加,日本所占比重也有所增加,而其他工业国、非洲和拉美等呈减少的趋势,说明世界贸易集中于亚洲地区,因此,C项正确;ABD项题干无从反映。‎ ‎【答案】C ‎8.【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工业化)‎ ‎  【解析】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故A项正确;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冷战下的东西方对抗不会制约美英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两极格局下巩固国防的需要,并非急躁冒进,故C项错误;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及中国,是因为其已经确立优势地位,达到较高水平,与产业衰落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9.【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解析】依据图表进行分析判断,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进出口明显比其它地区高,结合所学日本加紧对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经济侵略,所以选A。‎ ‎【答案】A ‎10.【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运动 ‎  【解析】“过渡时期”是指1949~1956年,从图中1956年信息可知农业总产值低于工业总产值,故A项错误;“三大改造”期间是指1953~1956年,从图中1956年信息可知农业总产值低于工业总产值,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完成时是在1957年,而1956年后农业总产值在下降,故C项错误;“大跃进”是在1958年,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总产值在不断下降,工业总产值在不断上升,故D项正确。‎ ‎【答案】D ‎43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妇女史学”‎ 一、“妇女史学”的概念分析 ‎(一)妇女史是什么?‎ 妇女史的定义,目前国外与国内的研究者之间均未取得完全一致的认识。大体说来,可以分为两种观点:一是以妇女为研究对象的历史,二是以女性(或女性主义)立场与视角观察和撰写的整个历史。或者可以简称为“妇女的历史”与“女性主义的通史”。前者与传统史学冲突似乎不大,只是一个以往被忽视的研究领域,所以有人将这种妇女史称为“添加史”或“补偿史”;后者则对于传统史学具有颠覆意义,应该属于一种新的历史观或史学方法,所以被称之为“女性主义史”。著名妇女史学家Joan Kelly-Gadol曾说过:“妇女史有双重目的:把妇女还给历史,以及把历史还给妇女。”‎ ‎(二)妇女史的研究视角 高世瑜在《关于妇女史研究的几点思考》中指出,妇女史应该怎样做,其实不是问题,如同历史上妇女生活的多姿多彩一样,妇女史完全不必是一种样式,它的研究对象、角度、理论、方法都应该是多元的。‎ ‎1.对传统史学的借鉴与超越。中国的妇女史研究可以说是脱胎于传统史学,必然要借鉴传统史学。对于传统史学,其实证主义的治学、论证方法,重史实、重证据、论从史出等观点,是应该借鉴、继承的;而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注重经济基础、注重阶级分析等等基本理论方法同样不可废弃。此外,传统史学的以政治史为历史,只关注公领域、忽视私领域及与之相关的王朝体系框架:近几十年的史学重阶级、轻性别的“性别盲点”,都是妇女史研究应该和必须超越之处。‎ ‎2.精英史与大众史、小历史与大历史。以往的妇女史撰述,由于史料与思想方法的限制,较多注重少数上层妇女与精英人物,妇女史因此基本上是精英妇女史或上层妇女史,而普通妇女的人生经历与感受无疑属于“小历史”,不为人重视,甚至难以进入史学的大雅之堂。然而,这些关于普通妇女人生的历史虽“小”,意义却不可低估,它不仅折射出了大历史的发展曲线,是大历史的具体生动补充,更引发人思考。‎ ‎3.差异与共性问题。这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理念与方法问题。妇女史研究应该将个体与群体研究结合起来,既关注妇女的共性、整体性,又揭示其个性与个体差异;妇女史也应该既是社会群体史,又包括个人史。‎ ‎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2)图6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 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 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3.(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有人描述19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夜整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 D.家庭手工业已不复存在 ‎4.(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A.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 ‎5.(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1)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 ‎        ‎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 ‎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6.(2016·海南单科·9)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独至评闺材,持论恒相反。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 A.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                   ‎ B.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 C.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         ‎ D.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 ‎7.(2013·海南单科·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8.(2010·海南单科·12)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 ‎ ‎【答案解析】‎ ‎1.【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准确分析问题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材料展现了雅典司法审批的流程,最终是陪审团投票确定当事人是否有罪,从中可看出民主原则贯穿了雅典的司法过程。在雅典,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雅典注重保护成年男性公民的利益,而且雅典拥有完整的司法审判程序,B、C、D表述均错误。‎ ‎【答案】A ‎2.【考点】罗马法——司法公平原则 ‎  【解析】双眼蒙布所体现的是司法公正的原则。法官审案主要依据法律判断,而非道德良知,故A项错误;法官审案侧重听取证人证言,并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B项错误;正义女神双眼蒙布体现出,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C项正确;法官审案遵从民众意愿,也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D项错误。‎ ‎【答案】C ‎3.【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析】从题干中“纺车”与“手织机”多半闲置和19世纪初可知英国进行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故A项正确;从题干中无法得出妇女解放的史实,故B项错误;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后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但不能说家庭手工业不存在,故D项错误。‎ ‎【答案】A ‎4.【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  【解析】中国古代实行防御性的海洋政策,政府不鼓励海洋开发,故A项错误;宋代受理学影响,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对女性神话人物的民间崇拜,并不意味着女性地位的提高,故B项错误;东南沿海地区的民间崇拜得到了政府认可,反映出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其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故C项正确;朝廷认可东南沿海地区民间崇拜,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不能表明其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故D项错误。‎ ‎【答案】C ‎5.【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析】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与图5明显不符,故A项错误;此时西方流行的画派是现代主义画派,现代主义绘画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图5明显不符,故B项错误;图5真实再现建国后妇女在冬天接受教育时的热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C项正确;图5符合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办学方针,不是艺术想象,故D项错误。‎ ‎【答案】C ‎6.【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反思传统伦理思想 ‎ 【解析】由“有德才可赅(兼有),有才德反损”即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是重男轻女的表现,与男女平等不符,故A项错误;对古代女性的评价更多强调有德,反对有才,与德才兼备不符,故B项错误;由“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可知作者对传统的女性歧视的反感,故C项正确;女诗人主要是对传统女性德才观的不满,没有谈到自身的权益,故D项错误。‎ ‎【答案】C ‎7.【考点】古代中国的文学成就 ‎【解析】考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材料讲宫女给士兵写情书,皇帝成全士兵和宫女,思想风气比较开放和自由,故选D。佛教因缘观念不是故事的主题,排除A。材料所表达并非爱情,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官营手工业的兴衰,排除C。‎ ‎【答案】D ‎8.【解析】注意材料的内容的分析,不愿意让人看出自己是女工,是学徒的时候,别人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他们,可见陈述者扔未摆脱社会偏见。‎ ‎【答案】D ‎44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图像证史”‎ 一、“图像史料”的概念分析 沈敏华在《历史教学中的图像史料及其运用》一文中指出:“图像史料,亦可称为可视史料或影像史料,主要是指适用于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视觉图像,一般指地图、图片等传媒对象。但如果把视野再放开一点,那么图像史料的指向就更广泛了,它还包括珍藏于博物馆的大量文物、遗址遗迹、碑刻、建筑、图画等实物和摄影照片以及影视片、纪实片等能够提供图像、呈现或传达某种历史理念、产生视觉感知的对象”。‎ 张杰在《图像史料推动史学叙事模式变革》一文中指出:‎ 第一,图像史料可以扩充历史研究史料库。尤其是印刷术的革命和照相技术的发明,使历史研究中图像史料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对图像史料的分析、批判、甄别和利用成为史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 第二,图像史料难以取代文献史料。“如果离开文字说明,图像的意义常常晦涩不清,对图像的解释也常常带有主观的想象成分。”这说明,图像史料固然生动直观,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却难以取代文献史料。另外,图像也有政治宣传功能,难免有歪曲、夸张和伪造历史的成分,要特别加以警戒。‎ 第三,注意甄别图像史料。对图像的解释常常带有主观性和过度联想成分,在获得确凿证据支持前,很多解释只能停留在假说阶段。因而,史学界要善用图像史料,充分发挥其叙史、补史和证史的功能,对其进行分析和甄别,不要盲目地、不加批判地加以解释和利用。 ‎ 葛兆光在《思想史研究视野中的图像》中指出,图像资料的意义并不仅仅限于“辅助”文字文献,也不仅仅局限于被用作“图说历史”的插图,当然更不仅仅是艺术史的课题,而是蕴涵着某种有意识的选择、设计和构想,隐藏了历史、价值和观念。‎ 陈仲丹在《中学历史教学图像史料信息解读方法浅议》中认为,就图像解读的整体而言。首先,要将图像信息的解读放在“二重证据法”的框架中去理解。意思是不要局限于原有史料,要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提倡不同史料之间的互证。对图像史料也应置于这一框架内去解读,要在融汇其他史料尤其是文字史料大量信息的前提下去理解图像,发挥其互证与补充的功用。我 其次,要想成功地解读历史图像,先决条件是要求解读者有丰富的学识。这里所说的学识包括的内容很多,除了相应的理论素养和历史专业学养外,还要求解读者对图像涉及的其他知识有称熟的了解,甚或拓展到其他学科领域。以做出深入而专业的解读。‎ 再次,历史图像的画面纷繁,包含信息丰富,有些信息极为明显,容易解读,有些则较为隐晦,解读起来困难。所以要想完整而又准确地解读,除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外,还需要对图像进行精细的审读,不放过其中的微小之处。‎ 王琳琳在《图像史料在历史高考中的考查及备考策略》一文中指出,图文结合的试卷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考生的考试压力,减少了文字的阅读,同时图片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可以刺激学生的思维,而且对学生的考查也不再仅仅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考查学生图片背后的“为什么”和“怎么样”。‎ ‎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国等国对苏联的遏制政策 ‎【解析】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是在1920年,苏联成立于1922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漫画中显示的只是斯大林格勒一地的工业化建设,不足以说明苏联实现工业化,故B项错误;依据所学,二战全面爆发之前苏联经济建设完成了前两个五年计划,第三个五年计划,因苏德战争爆发而中断停滞,故C项错误;漫画中几个人在听到无线电广播内容——“斯大林格勒水力发电站开始建设”后被“吓倒”,说明这一时期苏联进行经济建设引起了它的“敌人”的恐慌,结合二战后美国对苏联推行的“遏制”政策,说明遏制政策未能阻止苏联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 ‎【答案】D ‎2.【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春秋战国之际商业的发展 ‎【解析】根据图示,陶、曹、鲁均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相发达且相距较近,有利于商贸发展,故A项正确;争霸战争导致的是社会生产的破坏,影响经济的交往,故B项错误;图示中没有陶、曹、鲁之间的相关交通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讲述范蠡和子贡经商致富,没有涉及城市规模的扩大,故D项错误。‎ ‎【答案】A ‎3.【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 ‎【解析】西周时期,官府垄断学校教育和学术文化,只有少量贵族才能接受教育,书写文字,而到了春秋战国,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从“学在官府”发展到“学在民间”,会识字写字的人数大大增加,文字被更频繁地使用,而西周时期的文字比较繁琐,不适宜书写,因此文字逐渐简化,故A项正确;从西周到战国造纸术并未发明,文字的书写材料变化不大,基本上都是以竹简和丝帛为主,故B项错误;各国变法的重点是富国强兵,与这一变化的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秦朝建立后实行“书同文”,与材料时间“西周与战国”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4.【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解析】文人画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于一体,与图5明显不符,故A项错误;此时西方流行的画派是现代主义画派,现代主义绘画反传统、反理性,重视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与图5明显不符,故B项错误;图5真实再现建国后妇女在冬天接受教育时的热情,属于现实主义绘画,故C项正确;图5符合新中国成立后“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办学方针,不是艺术想象,故D项错误。‎ ‎【答案】C ‎5. 【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汉代庄园经济)‎ ‎   【解析】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A项错误;此图没有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D项正确。‎ ‎【答案】D ‎6.【考点】汉字的起源演变 ‎  【解析】秦统一时,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但是题干图片反映的是三种字体,故A 项错误;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题干“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正是汉字演变过程的一部分,故B项正确;三国曹魏时期当时流行的字体是隶书,这与材料“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等三种字体刻写”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图画文字”,后来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故D项错误。‎ ‎【答案】B ‎7.【考点】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南京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27—1936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较快,图案上也没有体现火柴工业举步维艰的信息,故A项错误;辛亥革命以来的提倡国货运动就已经采用了这种营销方式,因此不是新的营销方式,故B项错误;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潮开始兴起,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1932年”可知此时九一八事变已经发生,再结合图案“抗敌”、“挽回利权”等文字可知是反对日本侵占我国东北三省,因而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故D项正确。‎ ‎【答案】D ‎8.【考点】19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  【解析】图5这四幅图分别是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的作品。新古典主义之后是浪漫主义,然后是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新的美术流派出现,并不是代表传统的美术流派被淘汰,因而不能说相继被淘汰,故A项错误;新古典主义强调理性,而现实主义、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大都未强调理性,故B项错误;现实主义具有批判精神,而印象画派和现代主义并不具有批判精神,故C项错误;从新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反映了近代以来世界美术的发展演变,故D项正确。‎ ‎【答案】D ‎9.【考点】罗马法——司法公平原则 ‎  【解析】双眼蒙布所体现的是司法公正的原则。法官审案主要依据法律判断,而非道德良知,故A项错误;法官审案侧重听取证人证言,并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B项错误;正义女神双眼蒙布体现出,法官在审案时要抵御各种利益或情感的诱惑,以洞察事实真相,来作出公正的判决,故C项正确;法官审案遵从民众意愿,也不能保证司法公正,故D项错误。‎ ‎【答案】C ‎10.【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一体化(欧盟)‎ ‎【解析】冷战结束是指苏联解体,与题中波兰没有直接关系,故A项错误;华约解体是在1991年是通过签订议定书的方式宣告的,与题干波兰开放边境线无关,故B项错误;北约是军事政治集团,规定进行“集体防御”,与波兰开放边境线无关,故C项错误;波兰开放本国边境线,意味着淡化了国家的界限,与欧盟的一体化进程相符,且从图片中的欧盟旗帜亦可得出答案,故D项正确。‎ ‎【答案】D ‎11.【考点】凡尔赛体系的构建 ‎【解析】本题考查对近代以来德国历史发展进程中重大历史事件的理解认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四幅图中的含历史信息,可以用找基法。解读四幅图片,只有图①出现了奥匈帝国,据此判断图①是一战之前的情形,其余三幅图都出现了奥地利或匈牙利,是一战之后的情形,据此判断选择C项。‎ ‎【答案】C ‎45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SOLO评价”‎ 一、“SOLO理论”的概念分析 SOLO分类评价法由香港大学比格斯(Biggs)教授首倡,是一种以等级描述为基本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已在大洋洲和东南亚地区经过广泛的实验和应用。‎ 比格斯认为: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与这个人总体的认知结构是没有直接关联的。总体认知结构是一个纯理论性的概念,是不可检测的。而一个人回答某个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思维结构却是可检测的。比格思称之为“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的结构(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 come,英文缩写SOLO),从而形成了SOLO分类评价理论。这一评价模式从学生的知识积累、知识建构、思维能力等多维角度对学习的结果进行测量,能避免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评价、测量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 ‎ 这种分类评价法将学生学习结果由低到高分为五个不同的层次:‎ 前结构:“指的是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 单点结构:“指的是回答问题时,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 多点结构:“定义为回答问题时,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但未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 关联结构:“是指回答问题时,能够联想多个事件,并能将多个事件联系起来”;‎ 拓展抽象结构:“是指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抽象概括,结论具有开方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 ‎ ‎ 戴羽明在《运用SOLO分类评价理论指导历史复习教学》中指出:学生的学习成长必然要经历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从由少到多的“量”的积累,再发展到“质”的跃迁。对于教师来说,在复习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所学知识量的多少,更要关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历史思维训练。‎ 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表面上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逻辑,但只要把握其中的两个关键,其内涵就会显而易见:‎ ‎1.五个层次彼此之间有着“质”的差异。"SOLO”力求准确描述学生思维能力所能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关注的焦点是思维能力的“质”,而不是知识信息的“量”,虽然没有量的支撑,质是无从体现的,但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2.五个层次之间呈现“逐层递进”的关系。"SOLO”的思维分类结构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表现出从点、线、面、立体、系统的发展过程,思维结构越复杂,思维能力的层次越高。‎ 根据“SOLO”设计出来的历史试题与传统相比,在题型与题目的表述上,表面上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例如2010年全国新课标卷第40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是反映在评分标准的制定上。‎ ‎2006年广东省历史科高考命题率先使用了SOLO分类评价法。下面为当年试题的第26题,分值为13分。‎ 例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 ‎——摘自《礼记》‎ 材料二: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干饭类食品;羹.有浓汁的食品)‎ ‎                                                      ——摘自《礼记》‎ 材料三:羹之有莱者用袂,其无菜者不用校。(校,筷子)‎ ‎                                                     ——摘自《礼记》‎ 材料四: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 ‎                                           ——据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 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的状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不得直译或摘抄原文)‎ 本题答案要点:‎ 本题要求考生从两个层次回答问题。‎ 第一层次信息: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品;食具有筷子和叉子;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8分)‎ 第二层次信息:饮食之礼起到加强宗族团结,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差、贵贱有序的思想。(5分)‎ 评分说明:‎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第一层次,要求考生从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答对5个要点给8分,答对4个要点给6分,答时3个要点给5分,答对2个要点给3分,答对1个要点给2分。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本层次总分不超过8分。第二层次,要求考生在第一层次信息基础上,通过分析,找出信息间的某种联系。答时3个要点给5分,答对2个要点给4分,答对1个要点给2分。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本层次总分不超过5分。‎ 从参考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层次就是SOLO理论所说的第一至第三层次,学生捕捉到的信息点越多,其思维能力就越强;第二层次就是SOLO理论所说的第四至第五层次,属于理论分析、提高的阶段。‎ 由此可见,SOLO分类评价方法与传统评价方法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学习结果评定标准的制定上,两者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评价只是将试题的参考答案进行概括性陈述,答案中含有若干关键性的要点。在进行评定时,一般只是将学生的答题结果对应参考答案的要点给予“对”或“错”的划分,最后进行“量”的统计。这种二元式的评价方式显然存在简单化倾向。而SOLO分类的评价方法则是将参考答案,依据五个思维能力层次进行“质”的描述,评定时是将学生的答题结果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以区别学生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不同程度,然后给予不同的分值。这样能够真正显现出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差异。‎ 近年全国卷中能够体现“SOLO分层评价理论”的试题进行归纳:‎ 第一种,对题目中给出的史料中有争议的问题加以评价或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比如:2016 年全国1卷40 题中,要求考生根据《康有为全集》中关于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对康有为和严复的主张加以评价,需要运用 SOLO 分层评价法;2016年全国1卷48 题中第(2)问“评述高仙芝的功过”,需要运用 SOLO 分层评价法。‎ 第二种,对某件历史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比如:2013年全国1卷40题第2问,分析指出晚清海洋利用的主要变化及启示;2015年全国1卷40题第3问,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从问题的设置上就可看出这种类型的题目开放性程度比其它题型高。运到上述的“SOLO分层评价理论”,考生也根据以前评价某种思想的评价方法,即可对此题进行解答。‎ ‎    第三种,历年全国卷41题小论文题。要求学生围绕“论证与探讨问题”的三个层级:发现历史问题,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历史观点,最能考查学生的思维层次。‎ 二、全国卷“SOLO评分”类小论文对策 ‎1、读材料、理思路:‎ SOLO讲求结论出自材料,讲求思维层次的点、线、面、体;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1)找出每段材料中的关键词,进而归纳出要点;‎ ‎(2)对所有材料的要点进行归类:并列层面(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逆向层面(利/弊、积极/消极、推动/阻碍……)。‎ ‎2、作答:‎ ‎(1)亮明观点正确、错误之后,一定要用明确的语句把你的观点表述清楚。要对材料进行提炼概括,尽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 ‎(2)最好能用两个以上材料证明一个观点。不仅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观点,而且能说明这些观点之间的联系,及至上升到理论层面追述其原因或影响。‎ ‎3、用史实来论证这个观点。史实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生活。‎ 思路二:外因、外因。‎ 思路三:国际因素、国内因素。‎ 思路四:与该事件有关联的多个主体(国家或组织)等。‎ 不同的问题适用不同的思路,在审题时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写答案,千万不能想一句写一句。‎ 史实与观点要紧密结合,要准确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述要准确,层次要清晰。‎ ‎4、答题的结构:‎ 第一种:论述题(史实+评论);‎ 第二种:论证题(观点判断+论点+史实+理论分析)、(论点+史实+结论);‎ 第三种:材料评论题(判断+史实+理论分析)‎ ‎5、用理论来论证这个观点或写总结性语言:‎ 这个结论一定要结合这道题目的内容写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课所学的原理,要用历史的语言来表达。‎ ‎ ‎ 三、上海卷“SOLO评价”类选择题举例 ‎1.(2016·上海单科·31)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的双璧,两者各有特色,其根本的不同点在于()‎ A.撰修宗旨      B.语言风格      ‎ C.求真求实       D.编纂体例 ‎【考点】古代的史家与史籍 ‎【解析】本题关键的是抓住“根本”这一限定词.根本不同点往往在性质或者目的上.《史记》的编纂宗旨是司马迁个人的史学追求;《资治通鉴》则是为了警醒皇帝,这是根本的区别,故A项最符合题意。两者在语言风格也有差异,但在真实性上两者没有差异;两者撰修史料上都都求真求实;但是两者一个是纪传体,一个是编年体,编纂体例上存在区别,但不是根本区别。‎ ‎【答案】A项3分, B、D项1分,C项0分 ‎2.(2015·上海单科·35)某同学为写历史小论文设计了右侧提纲,据此判断这篇论文的主题是() ‎ A.能源革命与人类生活                         ‎ B.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 C.科学进步与征服自然                         ‎ D.工业革命与社会转型 ‎【考点】工业社会的来临——工业革命的后果及影响(环境问题)‎ ‎【解析】这篇论文的提纲1反映出能源革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但没有完整体现论文的主题,故A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总体看这篇论文的提纲,一方面是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是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以及人类的应对措施,反映出物质文明与环境问题的关系,最为全面,故B项是最佳选项;“征服自然”是人类对待自然的错误态度,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只是人类物质文明进步的一部分,人类应对环境问题只是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之一,故D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 ‎  【答案】 B项3分,A、D项1分,C项0分 ‎3.(2014·上海单科·35)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陈独秀则称:“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的鬼话来捣乱。”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 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 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 ‎【考点】新文化运动的勃兴——中西文化论战 ‎【解析】杜亚泉对于西方文明给以批判,肯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杜亚泉通过中西文明比较,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否定西方文明,陈独秀通过比较,结论却相反,故B项是最佳选项;论战双方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故C、D项是可选非最佳选项。‎ ‎【答案】B项3分,C、D项1分,A项0分 ‎4.(2013·上海单科·33)1870年清朝大臣崇厚出访法国。他受邀参观巴黎下水道工程后,觉得曾被无数法国人踩在脚下,这是法国政府的蓄意羞辱。事实上,法方为了展示城市建设成果,只安排贵宾参观此工程。同一天,还有两位来自巴西的王子也应邀参观。对此,今人解读最接近史实本质的是 A.崇厚没有理解法国政府的用意     ‎ B.崇厚希望“师夷长技以制夷”‎ C.崇厚对外情茫然无知             ‎ D.崇厚自认为受了“胯下之辱”,有失身份 ‎【考点】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近代中国对世界的变化不了解,所以出现崇厚出访时的现象,故C项分析最全面;A、D项只是问题的两个表面现象;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答案】C项3分,A、D项1分,B项0分 ‎5.(2012·上海单科·3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解析】傅斯年的观点是:各地各时的直接资料和其他学科作为研究工具,可以增加历史研究的客观性,而不是个人的主观推断,D项最全面;A、B项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历史学不一定涵盖各种学科,C项错误。‎ ‎【答案】D项3分,A、B项1分,C项0分 ‎46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人口问题”‎ 一、“人口问题”的概念分析 ‎ 在中国古代史籍中,很早便有关于人口问题的记载,如《汉书》以降各正史中的《地理志》以及各种地方志、各种类书及其他典籍中均有许多记载,其资料相当丰富。‎ 早在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和学者便注意到了人口问题,如韩非在《五蠢》篇中指出:“今人有五子不为多,子有五子,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是以人民众而货财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清代洪亮吉指出,户口增长速度之快令人担忧:然其户口,则视三十年前增五倍焉,视六十年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前,不啻增二十倍焉。”古人除了对人口增速问题发表议论外,还多对户口统计失实等方面提出了要“括户”、“大索貌阅”、整顿户籍等主张。‎ 对中国古代人口的研究和探讨源于19世纪和本世纪之交有关“人满之患”的论争。中国的人口问题早在清中叶已出现,到了19世纪末期,内忧外患、国力微弱、民不聊生。针对这种情况,知识界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并探求中国落后的原因。恰在此时,西方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传入我国,在中国知识界引起了巨大震动,引发了“人满之患”的论争,并开始探索中国的人口问题。‎ 在马尔萨斯人口思想影响下,还有人探求中国人口规律。近代人口学者陈长衡,在分析了乾隆六年(1741年)以来中国人口数量变化之后指出:“综观以上各期人口增加之徐速,便知一国人口增加之速率恒与其人口密度成反比。”据此,他提出今后人口调节的两大基本政策,即移民边疆和实行相当的迟婚节育以提高国民程度”。‎ 综观19世纪20世纪之交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学术界对中国古代人口所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西汉、两晋,所涉及的范围主要是人口变动,即人口迁移问题、流民问题、人口的地区分布、人口的增减变化、人口密度等特别是人口流亡与人口迁移是当时的热点问题。‎ 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人口政策和人口流动史实梳理:‎ ‎(一)古代人口政策 人口数量和质量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基础,所以历朝统治者都鼓励人口增殖、提高人口质量。例如,元代在鼓励百姓多育的同时,还专门设立了基层技术培训学校。受“重士农,轻工商”就业思想的影响,人口就业结构以农业为主。‎ 人口的膨胀引起了人地矛盾,历代王朝都十分重视缓解人地矛盾,并出台了一系列的田制政策。例如,北魏实行的均田制。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人地比例在不同地区间存在巨大的差异。鼓励移民成为缓解人地矛盾的另一措施。移民不仅成为解决人地比例问题的重要途径,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古代人口流动 ‎1.“永嘉之乱”时期 两晋之际,由于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和少数民族内迁,山东、山西沦为主要战场,中原人口纷纷向南迁徙,黄河流域的农业生态环境迅速恶化。两晋之际的人口流动,是中国历史上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一次高潮。‎ 据统计,截至南朝刘宋初年,南渡人口已达到90多万,占当时南方总人口的1/6。这一时期,南方人口得到较快增加,促进南方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江南与南下的中原人士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了社会文化的发展。闽南话,闽北话,客家话,甚至南通话,基本上都是在这一历史时期形成的。‎ ‎2.“安史之乱”时期 中原人口南迁的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唐安史之乱以后。安史之乱使黄河流域又一次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北方人口再度南迁,大量涌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中唐以后南方的人口迅速增加,经济实力大为提高。‎ 这次大迁徙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分布以黄河流域为重心的格局,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南北人口分布比例,使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了北方地区,中国人口地理分区的中心首次由黄河流域移到了长江流域。‎ ‎3.“靖康之乱”时期 两宋之际,金灭北宋的靖康之变引起北方人口的第三次南迁高潮。靖康之变以后,康王赵构逃到临安(今杭州)建立南宋。北方广大沦陷区的人民不堪忍受金朝贵族的统治和民族压迫(北方战乱),被迫举族迁移(金人南下),南方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和大量尚未垦种的可耕地吸引了渴望安居乐业的各地人民,大批王族、官员、士民涌向南方,是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人口大迁徙。当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皆编入“客籍”,这时候“客家”移民涌入,“客”胜于“主”,这就是“客家人”由“客”变“主”的过程,这就是“客家人”的由来。‎ ‎4.“蒙古兵南侵”时期 忽必烈登上汗位后,于1273年出兵南侵,发动了消灭南宋的战争,主要战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当地居民为躲避战乱大量向珠江流域迁徙,主要迁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5.明朝“下南洋”时期 明代重视开发大西南,鼓励移民,因此云贵地区的人口增长较快,但明代人口流动最值得注意的是下南洋(今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及澳洲等处)的海外移民。据估计,明朝下南洋的人口至少有50万左右,达到空前的程度。这些下南洋的人大多是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居民,多因国内生计艰难而出国谋生。‎ 中国人移入菲律宾(吕宋)的很多,宋代就有记载。明朝移入菲律宾的更多,华侨为菲律宾的开发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6.清代“闯关东、走西口”时期 ‎(1)从清代开始,关内过剩人口陆续向东北各地迁徙(俗称闯关东)。有的整座城均为移民所创居,如辽阳市。19世纪后期,随着俄国和日本的侵略,两国竞相在东北扩张势力,修筑铁路、掠夺资源和劳动力,迫使华农民北破产,纷纷移入东北,尤以山东、河北两省农民最多。1923年-1930年间移入东北达300万人,1937年一年就达到70万人。‎ ‎(2)清初,山西人迁移蒙古地区的也不少(俗称走西口)。‎ ‎(3)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准噶尔部、回部被平定,天山南北归入中国版图,定名“新疆”。关内人口大批移入新疆。嘉庆十三年,迪化州(今乌鲁木齐)境内的人口比乾隆四十年增加了13倍。‎ ‎(4)湖南、湖北地区流入四川、云南的人口也有一定的数量;‎ ‎(5)去暹罗(今泰国)的也很多,不少人在暹罗做了官。‎ 引起我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移民支边、战争和自然灾害。如我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海南单科·8)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3.(2014·海南单科·4)北朝推行均田制,规定年满15岁男子依照制度占有一定数量的耕地,按户缴纳赋税,并要求男子达到15岁、女子达到13岁,必须嫁娶,不得拖延。均田制的目的是()‎ ‎  A.抵制土地兼并                                   ‎ B.促进人口增长 C.增加财税收入                                   ‎ D.稳定个体小农 ‎4.(2015·海南高考·24)1957年底到1960年,我国职工人数从3101万猛增至5969万。这主要是因为()‎ A.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            ‎ B.“大跃进”中大办工矿企业 C.公私合营后国营企业职工大增        ‎ D.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 ‎5.(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6.(2015·海南单科·10)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                  ‎ 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 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    ‎ 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 ‎7.(2012·海南单科·2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8.(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 ‎ ‎9.(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表2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200~3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 ‎ ‎10.(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平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富饶,商贾因之糜(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 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 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安边章程。‎ ‎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 ‎ ‎【答案解析】‎ ‎1.【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南移(江南农业经济发展)‎ ‎ 【解析】推广铁农具导致生产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与“东晋”等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在魏晋、唐朝后期官府组织官府组织的屯田主要表现黄河流域战乱频繁,大量土地荒芜,与“江南”不相符,故B项错误;东晋,唐朝后期至五代都是战乱频繁的时期,统治者不会用减税这种方法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故C项错误;江南的开发与历史上魏晋时期,五代时期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有关,故D项正确。‎ ‎【答案】D ‎2.【考点】清代乾隆年间大陆移民入台安居繁衍 ‎  【解析】族谱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商周时期,题干材料谈到的只是清代很多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与族谱编修无关,故A项错误;族谱是同宗共族的血缘家族,用来记载本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按照中国人认祖归宗的传统,清代乾隆年间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现象增多,恰恰说明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是提及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并不能说明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福建不能代表所有的内地宗族,故C项错误;材料中提到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说明两岸居民正常往来没有受到阻碍,故D项错误。‎ ‎【答案】B ‎3.【考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 ‎【解析】材料显示政府是分散土地经营,不是抵制土地兼并,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对人口增长的相关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中“按户缴纳赋税”“必须嫁娶,不得拖延”说明政府鼓励一家一户小农经济生产,以此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明是发展个体小农,不是稳定,故D项错误。‎ ‎【答案】C ‎4.【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大跃进运动 ‎   【解析】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完成是指从1953—195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58年我国开展“大跃进”运动,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因此这一时期职工人数猛增,故B项正确;公私合营完成是1956年底,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人口增长造成大量劳动力剩余在材料中未体现,且与职工人数增长没有关系,故D项错误。‎ ‎【答案】B ‎5.【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从时间信息入手,联系南方谈话重要史实来分析,南方谈话带来了一场思想解放,认识到计划与市场仅是一种手段,A项正确;BC项与题干所处的历史阶段不符;D项容易错选,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A ‎6.【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  【解析】本题考查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大量屠杀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这是原因之一,但不是根本原因,故A项错误;据材料中“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特别是混血人的出现,反映的是欧洲长期不断征服美洲的结果,故B项正确;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只是美洲人口减少的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C项错误;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是表现而不是原因,故D项错误。‎ ‎【答案】B ‎7.【考点】第二次工业命革命 ‎【解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出现了汽机等新型的交通工具,新式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相对缩短了各地之间的距离,使得在效区居住也不会对工作带来不便,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现象无关。‎ ‎【答案】A ‎8.(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9.(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分)‎ 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分)‎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分)‎ ‎10.(1)特点: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12分)‎ ‎(2)作用: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13分)‎ ‎ ‎ ‎47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大国关系”‎ 一、“大国关系”的概念分析 大国在国际社会中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负有重大的责任,是国际关系的主角。各大国历史经验不同,实力地位和国内外环境差异极大,为了自身利益考虑,大国之间任何时候都有一个相互借重或彼此排斥的问题,一国战略决策必然影响其他国家的内政外交。在某种意义上,主要大国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国际情势,对世界和平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可以说,大国关系是决定国际结构、左右国际进程、促进人类思想创新的主要力量。‎ 纵观国际关系特别是大国关系的历史表象,人们或许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国际关系尤其是大国关系是杂乱无章的,剪不断、理还乱。其实,只要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研究大国关系,那么,我们就会从规律性的层面上认识到大国关系变动的轨迹是合乎理性精神与内在逻辑的。‎ 周小毛在《大国关系调整的内在规律初探》中对大国关系调整的内在规律作初步探讨。‎ ‎(一)大国关系的调整以经济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不论大国关系如何复杂、微妙,其变化总是根源于大国之间的经济利益。国家和民族利益(核心是经济利益)是国家这一国际行为主体的行为指南。因此,大国关系的变化总是与经济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利益是确立大国关系首要的、根本的要素。受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制约和影响,经济总量、经济主导部门、经济增长周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使得经济优势会在不同国家之间变动,比如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德国、俄罗斯、日本、美国曾在不同时期领世界经济的风骚。这种经济上的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大国关系的格局,而且每一次大的变迁都是对前一次经济平衡的打破,在新的经济平衡关系中,谁在经济上鹤立鸡群,谁就能成为主导世界的强国,谁就成为国际关系和大国关系中的强者。‎ ‎(二)大国关系的调整受到民族主义强烈的震撼和冲击 民族主义是以实现民族利益为终极日际,以共同的文化积淀为归属指向,以共同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念为精神动力,它既是伴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又是建立在民族这个特殊利益集团基础之上,并为谋求本民族利益服务的一种社会运动。民族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也起着不同的历史作用。由于民族主义同民族国家结合在一起,强调对本民族的认同、归属、忠诚,往往被当作维护民族利益、处理民族问题和族际关系的纲领和原则。所以,民族主义不可避免地对国际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啊,大国许多关系的调整被打上民族主义的烙印。大致说来,民族主义经历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时期的民族主义、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时期的民族主义和冷战后的民族主义四个阶段,其中冷战结束后的民族主义对大国关系的冲击和影响最大。‎ 三、国内政党、政治集团、政治派别对大国关系影响深刻 作为国际政治、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国关系,虽然存在于国际社会,活跃在国际舞台上。但是,由于外交是内政的延伸,所以,国内政党、政治集团、政治派别都可能对国际上的大国关系产生影响。不同政治集团的领袖执政,其主观意志、性格特征、情绪变迁都将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外交决策,所以政治家的主观因素对国际关系的调整是有重大影响的。‎ 四、意识形态、文化背景无形地制约着大国关系的谊变 经济力是决定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根本性、关键性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事实上,一种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形成是由经济性实力、军事性实力和文化方面的实力决定的。英国国际关系学者苏珊·斯特兰奇在其专著《市场与国家:国际政治经济学导论》一书中指出,决定国际政治经济体制的力量是一种综合性结构权力,它是由世界安全结构、生产结构、金融结构和知识结构衍生出来的权力共同决定的。可见文化(包括意识形态)的力量对国际格局产生着重大的影响。‎ 二、高考命题分析 ‎(一)中苏关系 ‎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3.(2012·海南高考·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 B.美国形 成对华包围封锁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4.(2012·海南单科·17)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 ‎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 ‎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5.(2010·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4)1950年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规定:“一旦缔约国任何一方受到日本或与日本同盟的国家之侵袭因而处于战争状态时,缔约另一方即尽其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后,两国未再签订类似条约。这主要是因为()‎ A.双方的战争威胁消失               ‎ B.苏联的政治经济改革 C.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 ‎(二)中欧、中日、中非关系 ‎1.(2017·海南高考·20)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2.(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           ‎ 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 ‎ 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 ‎3.(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9)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4.(2010·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0)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年,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 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5.(2015·海南单科·25)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超过1955~1970年建成的援外项目总和,对外经济援助的支出为前16年总和的109%。这反映了()‎ A.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 B.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C.世界殖民体系彻底瓦解              ‎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手段 ‎(三)美苏关系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             ‎ B.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 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2.(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3.(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如果以“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为题撰写专著,贯穿全书的主线应该是,美苏两国()‎ A.根本利益的趋同                    ‎ B.军事冲突的加剧 C.国家实力的消长                     ‎ D.敌对意识的淡化 ‎(四)美欧、美日、欧欧关系 ‎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复兴计划,并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要求该计划即使不能得到所有欧洲国家的同意,也应征得一部分国家的同意。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 A.有利于煤钢联营的建立             ‎ B.促成了欧美平等伙伴关系 C.导致欧洲出现对峙                 ‎ D.成为德国分裂的根源 ‎2.(2011·海南单科·21)图1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 ‎ 图l 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   ‎ 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 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   ‎ D.援助顿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 ‎3.(2009·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占领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1948年,美国改行扶植日本的政策,力图将日本建成冷战的前哨阵地。这一政策转变()‎ ‎   A.成为日本长期推行仇视中国政策的开端 ‎   B.促使美国承认美日平等伙伴关系 ‎   C.提高了日本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 ‎   D.标志着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 ‎4.(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2)1950年,法国提出欧洲应该超越国家的藩篱联合起来。这一建议得到联邦德国等国家的支持,但英国等一些国家反对成立超国家的机构,只有法、德、意等六国实现了联合。六国率先实现联合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国家()‎ A.屡遭战争重创                     ‎ B.社会制度相同 C.发展水平相近                     ‎ D.历史上关系紧密 ‎5.(2012·海南高考·23)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 ‎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五)多边关系 ‎1.(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5)1976年,美、英、法等西方国家组成七国集团,协调经济政策以解决世界经济难题,俄罗斯加入后成为八国集团。1999年,八国集团国家和中国、巴西、印度等组成二十国集团,寻求合作以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持续增长。从这一历程可看出()‎ A.世界格局的变化冲击旧的世界经济秩序 B.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 C.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进入世界体系 D.区域经济集团从封闭走向开放 ‎2.(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3.(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 ‎ ‎【答案解析】‎ ‎(一)中苏关系 ‎1.【解析】本题侧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国对外关系面临严峻形势,不仅美国继续奉行对华敌视和孤立政策,苏联也在推行霸权主义。中苏两党也由分歧、论战发展到关系破裂,中苏两国关系急剧恶化。中国政府也改变了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另一方面,新中国与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有了新的进展。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之间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其中中苏关系的变化也影响到中国与部分东欧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促使新中国对对外贸易的重心进行转移,主要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正确选项为B。其他选项都不是这段时期我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答案】B ‎2.【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习俄文热潮 ‎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一边倒”外交政策,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促进全国人民学习俄文,但A项不如D项表述全面,故A项错误;我国借鉴苏联经验实现计划经济,会导致全国各地学习俄文的现象,但B项不如D项表述更全面,故B项错误;文化教育改革是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会引发“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故C项错误;建国后我国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效仿苏联经验,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资金,为顺利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培养大量懂俄文的人才,故D项正确。‎ ‎【答案】D ‎3.【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析】“一五”计划隐含着时间信息,题干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重工业发展重点放在东北地区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有:东北重工业基础子、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和地理位置优越(靠近苏联),A项正确;BCD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A ‎4.【考点】近代资产阶级救亡图存的探索 ‎【解析】本题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的能力,从题干中反映孙中山非常关注俄国十月革命,由“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可判定C项的正确性;A项时间与题干不一致,是在20年代;B项说法错误的,俄国人的路是社会主义,而孙中山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说法错,1918年中共并没有实现第一次合作。‎ ‎【答案】C ‎5.【解析】此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中苏关系的变化,主要是缔约国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政策发生转变。故答案为D。‎ ‎【答案】D ‎(二)中欧、中日、中非关系 ‎1.【考点】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西方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解析】材料中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加强合作,反映出两极格局下法国在外交上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改善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A项正确;材料讲述的是法国与中国建交、与苏联合作,没有反映出欧洲国家间的合作,无法体现出欧洲一体化的深入,故B项错误;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出现在1991年底两极格局瓦解后,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材料法国“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法国的外交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仍然是为了维护欧洲及本国的利益,没有发生改变,故D项错误。‎ ‎【答案】A ‎2.【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渡江战役时期人民解放军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 ‎【解析】渡江战役时期,新中国尚未成立,还不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成员,故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捍卫了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主权,否定了列强在华特权,故B项正确;这一行动只是使列强退出长江流域,西方国家还可以通过东南沿海等地援助国民党,故C项错误;“另起炉灶”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外交政策,此时新中国尚未成立,故D项错误。‎ ‎【答案】B ‎3.【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材料表明,清政府从1877年在新加坡设领事馆,此后再到在美国、日本等多处设领事馆,这一变化体现出清政府在形式上已经向近代外交予以转变,但不足以说明出现制度性变化。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为对材料的表面理解。‎ ‎【答案】C ‎4.【解析】此题体现19世纪中——20世纪初“日本新词”的变化,由来自中国到影响中国,这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日本自身的发展并为亚洲邻国提供启迪和经验。考查在比较中得认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故选C。‎ ‎【答案】C ‎5.【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成就 ‎【解析】中国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的现象,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瓦解,与本题无关,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1971~1978年,我国共援助37个第三世界国家建成了470个项目”可知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出现转折的情况下,积极通过经济援助第三世界国家,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故D项正确。‎ ‎【答案】D ‎(三)美苏关系 ‎1.【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美苏争夺中间地带;19世纪以来世界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黑人爵士乐 ‎  【解析】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与材料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赴非洲等地巡演”不符,故A项错误;展示美国的经济实力与材料“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不符,故B项错误;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依据材料“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赢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可知,美国政府机构支持演唱家海外巡演是为了让非洲等地的黑人们由此了解美国,支持美国,进而达到与苏联争夺非洲等中间地带的目的,故D项正确。‎ ‎【答案】D ‎2.【考点】“斯大林模式”——苏联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  【解析】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及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此时苏联正在进行工业化建设,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不会发生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美国经济正处于“柯立芝繁荣”时期,所以苏联“一五”计划“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而到1932年,苏联“一五”提前完成超额,而此时美国正经历着经济大危机,因而受到美国人的关注,故B项正确;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没有促进农业生产力本身的发展,更不会吸引美国人的注意,故C项错误;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因而它并不会关注苏联公有制的优越性,故D项错误。‎ ‎【答案】B ‎3.【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两极格局的瓦解 ‎  【解析】各国的根本利益是维护本国利益,不会出现趋同,故A项错误;两极格局下以冷战为主,世界局势虽然紧张,但两极格局的确立与解体不是以军事冲突的加剧为主要趋势,故B项错误;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到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等事件,体现的是美苏两国实力的较量,故C项正确;两极格局下美苏关系紧张对抗和缓和交替出现,敌对意识的淡化不是贯穿两极格局确立与解体的主线,故D项错误。‎ ‎【答案】C ‎(四)美欧、美日、欧欧关系 ‎1.【考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马歇尔计划;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洲经济一体化(欧洲煤钢联营)‎ ‎   【解析】马歇尔计划“敦促欧洲方面首先拟定一项联合性质的计划”,可见美国对欧政策有利于欧洲一体化,促进煤钢联营的建立,故A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体现出来的美国对欧政策仍然是美国主导的,而且其目的是援助和控制西欧,没有体现欧美平等伙伴关系,故B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提及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援助,从而有利于欧洲联合,与导致欧洲对峙无关,故C项错误;柏林危机导致德国分裂,其根源在于美苏的对抗,与马歇尔计划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2.【解析】本题应结合马歇尔计划实施的相关背景来分析选项。从题干地图显示来看,被援助的国家绝大部分是西欧资本主义国家,而不被援助的绝大部分是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结合二战后马歇尔经济援助计划的目的来看,是为了遏制社会主义苏联。所以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故选C。‎ ‎【答案】C ‎3.【解析】A选项表述与题干无关,可以排除,B选项是20世纪70年代的史实,与题干不符,“冷战”在亚洲全面展开是朝鲜战争以后的事情,由此排除D选项。‎ ‎【答案】C ‎4.【考点】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解析】本题为最佳型选择题。注意关键信息是“直接原因”。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灾难连连,要重建欧洲只能走联合统一道路。法、德、意等六国与英国相比,遭受战争的伤害更大,这是它们率先联合的直接原因。选择A项。‎ ‎【答案】A ‎5.【考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解析】从题干的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联邦德国是资本主义国,二战时,是法西斯国家,曾经入侵波兰,而波兰社会主义国家,两国实现关系正常化,并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说明局势趋向缓和,因此,D项正确;A项与题干无关;B项说法错误;C项无从体现。‎ ‎【答案】D ‎(五)多边关系 ‎1.【考点】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析】依据材料,二十国集团最初的七国主要是发达国家,后来的二十国,加上了俄罗斯、中国、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国家,这些国家在世界经济秩序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冲击了由西方大国主导的世界经济旧秩序,而这些国家的崛起又与两极格局结束,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紧密相关,故A项正确;经济全球化深入到贸易金融领域是在19世纪晚期,其表现是跨国公司的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迅速发展,故B项错误;19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工业革命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越来越多的亚非拉国家就已被卷入世界体系,故C项错误;二十国集团只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无论是最初的七国、八国,还是后来的二十国,都不属于区域经济集团,且单从一个集团加入国家的增加是无法体现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故D项错误。‎ ‎【答案】A ‎2.【考点】现代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探索 ‎【解析】从时间信息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50年代末中国开展大跃进与人民公社运动,这是错误的探索,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D项正确;ABC都与史实不符。‎ ‎【答案】D ‎3.【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解析】结合时间可知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解读题意可知顾维钧的目的是要求其他各国的对中国的援助,故A项正确;从题干的“否则”可知,顾维钧提到的“另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各国不援助中国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体现“警示”的目的,故B项错误;绥靖政策侧重于对法西斯国家的纵容和默许,题干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维护原有世界格局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48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比较史学”‎ 一、“比较史学”的概念分析 ‎(一)比较的基本内涵 叶小兵教授在《史事的比较》中指出,比较是人们认识事物时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在进行分析、判断、论证等思维活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较也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史学研究领域还形成了比较史学这样一门支学科。‎ 叶教授指出,教学中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利于对历史进行整体的考察,有利于认识历史的纵横关系,有利于认识到历史的联系、发展及变化,有利于把握历史事物的特征和性质。尤其是通过比较,从多个历史事物的对比中探寻它们的本质、特点、规律,使学生更深刻地对历史的发展进行思考和认识。更具意义的是,通过历史比较的这种思维活动,可以从沉寂的历史中发掘出新意,“由比较而得其异,由异同而求其会通之道,于是历史不再是以往的陈述,而富有新鲜的意义。历史的价值,由此可以真正表现出来”。‎ ‎(二)比较的具体方式 宋景田高在《考历史比较专题综述》中指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熟悉、掌握历史比较的具体方式,并能根据教学需要,单独或综合自如运用。‎ ‎1.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这是从比较对象所涉及的时空角度进行分类,是两种最常用的比较方式。‎ 纵向比较主要是从时间角度,对同一民族、同一区域、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发展层次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的比较,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比较等。‎ 横向比较主要是从空间角度,对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如,中国戊戌变法与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二战后德、日两国经济发展的比较等。‎ ‎2.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这是从比较对象所包含的内容角度进行分类。‎ 宏观比较是站在历史的整体角度,对不同历史现象进行贯通的或者高度概括的比较,其目的是获得对历史系统的规律性的认识。如,鸦片战争前二百年中国和英国历史的比较,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等。‎ 微观比较是站在历史的特定角度,对各种特殊的历史现象或局部的、个别的历史问题进行具体的比较。对具体历史过程中的经济、政治、思想各个不同侧面的比较,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观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比较都属于微观比较。如孙中山、陈独秀两位思想家政治观点的比较,美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和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比较等。‎ ‎3.事实比较和反事实比较。这是从比较对象历史真实性的角度进行分类。事实比较是对已经发生的真实的历史现象进行比较。通常情况下,历史比较都应是事实比较。反事实比较是在比较命题中假设一部分与史实不符的因素,然后进行比较。常用的技巧是增加或减少某些因素,创设“虚拟前提”。如增加某些因素:“如果西方大国有力地制止了法西斯国家的局部扩张,就有可能阻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事实上,西方大国并没有制止。增加这一前提是为了分析其作用,通过反事实比较,认识绥靖政策的危害;减少某些因素:如果不存在黑人奴隶制,就不会发生美国内战。这些命题人为地取消了历史上实际发生作用的因素,目的是为了证实和衡量该因素的作用,通过反事实比较,深化对历史现象的认识。‎ ‎4.一般比较和特殊比较。这是从比较命题所提供条件的角度进行分类。命题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比较对象都是明确的,我们称之一般比较;只有一个比较对象的,则为特殊比较。‎ 一般比较由比较对象、比较项、比较要求、比较目的四部分组成。其标准模式是:从XX方面,比较X和X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说明X。‎ 特殊比较主要有三类:(1)特点类。如,中国抗日战争有哪些特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何特点?这类命题没有明确的比较对象,粗看像分析题,其实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概括出特点。抗日战争的特点可从它与中国以前的反侵略斗争的比较中得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也只能从它与前两次科技革命的比较中得出。(2)对比类。如,甲午中日战争前后,帝国主义的侵华方式有何变化?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内容有何变化?工业革命前后,列强对外扩张的目的、方式和结果有什么不同?这类命题实质是要求比较不同点。(3)“最”字类。如,罗斯福新政最深远的影响是什么?这类命题要求在同一历史现象内部诸因素中,通过比较,辨别主次,得出结论。‎ ‎(三)比较的一般步骤 大致说来,历史比较法应包括四个步骤。‎ 第一步:确定命题。比较首先要有命题、有中心。确定命题应以可比性为前提,以命题在实现教学目标中的价值为标准。‎ 第二步:个案分析。比较要以分析为基础。个案分析是对“单位”历史现象的分析,即对被比较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现象逐一进行分析。‎ 第三步:综合比较。这是实质性的一步。这一步要求能从彼此相似的比较对象中找出不同点,从彼此相异的比较对象中找出共同点。其思维过程大致是:(1)明确比较对象;(2)确定比较项;(3‎ ‎)寻找异同点。命题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比较对象都是已知的,按题意比较即可。遇到只有一个比较对象的特殊比较命题,要先明确另外的比较对象。同理,比较项已知的亦按题意比较,未知的则要按历史现象的前因后果顺序确定。历史现象发生前的比较项主要有历史条件、原因、背景、导火线等。历史现象本身的比较项主要有人物、内容、经过、方式等。历史现象发生后的比较项主要有结果、性质、意义、作用、局限性、影响、危害等。这么多的比较项没有必要全部都进行比较,根据需要和可能,确定几项即可。有些命题只要求比较相同点或相异点,有些兼而有之。没有明确要求的命题,相同点和不同点都要比较。‎ 第四步:揭示规律。这一步决定比较认识的深度。比较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罗列异同点的水平上,最终目的要通过对异同点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发现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常见的命题有“谈谈你的认识”、比较“说明了什么”等。这种“下结论”、“谈认识”、“作说明”,要求论从史出,并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 ‎ 二、高考命题分析 ‎(一)  异同比较类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8)据研究,1853年,印度人均消费英国棉纱、棉布9.09便士,而中国是0.94便士。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           ‎ B.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 C.经济的发展水平低于印度           ‎ D.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 ‎2.(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3.(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 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            ‎ 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 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 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二)变化比较类 ‎4.(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5.(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3)     表3‎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年份 约1770‎ 约1790~1793‎ 约1830~1835‎ 数额(百万英镑)‎ ‎140‎ ‎175‎ ‎360‎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1851年为10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42.48‎ ‎78.69‎ 综合表3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A.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 B.经济快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工人生活整体上没有改善           ‎ D.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6.(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7.(2016·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     ‎ 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了全方位外交的政策           ‎ 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8.(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5)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是因为()‎ A.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              ‎ B.各国关税税率明显降低 C.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               ‎ D.世界贸易组织大力推动 ‎9.(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10.(2013·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 ‎ ‎【答案解析】‎ ‎1.【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自然经济顽强抵抗 ‎【解析】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经济受到破坏,但这不是英国商品滞销的原因,故A项错误;1853年的晚清政府并没有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故B项错误;当时中国农耕经济发达,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印度,故C项错误;题干信息表明鸦片战争之后,英国并没有完全打开中国市场,英国商品在中国市场上仍然滞销,原因在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故D项正确。‎ ‎【答案】D ‎2.【考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电影发展 ‎【解析】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不能解释上海国产电影比例较高的现象,故A项错误;上海是开埠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的意思是在上海,国产电影放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C项正确;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无法解释外国电影比例低于北京和天津,故D项错误。‎ ‎【答案】C ‎3.【考点】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一项重要内容是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且恢复商品货币关系进行调节生产的作用。据此判断,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被认为是新版的新经济政策,其依据在于二者同样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选择B项。‎ ‎【答案】B ‎(二)变化比较类 ‎4.【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明代玉器制造业;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解析】明朝“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反映的应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削弱而不是加强,故A项错误;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玉制器皿数量随之大大增加,以致于“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也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冲击,故B项正确;“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使用玉制器皿并非局限于市民,且材料并没有涉及伦理观念,故C项错误;“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说明当时使用玉制器皿的现象非常普遍,并非仅限于低级官员,故D项错误。‎ ‎【答案】B ‎5. 【考点】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解析】依据表中的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国民总收入的增长,且1755—1797年甚至没有增长,所以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并不同步增长,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数据变化是在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工人使用机器生产,经济快速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工具的改进,不是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故B项错误;工人工资在1797—1835‎ 年有较大幅度增长,说明工人生活在一定时期内有明显改善,故C项错误;对比表中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可知工人工资水平提高速度赶不上国民总收入增加速度,说明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故D项正确。‎ ‎【答案】D ‎6.【考点】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代地方行政管理 ‎   【解析】巡抚虽然成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但材料没有反映其行政权力的扩大,故A项错误;明初地方分设三司,分权的同时也导致地方行政效率降                             低,巡抚成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有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三司、巡抚与六部的关系,因此不能说明六部的权限被削弱,故C项错误;派遣巡抚不能体现地方行政权力的扩大,因此没有反映出中央与地方对立的缓解,故D项错误。‎ ‎【答案】B ‎7. 【解析】本题侧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前期我国对外关系面临严峻形势,不仅美国继续奉行对华敌视和孤立政策,苏联也在推行霸权主义。中苏两党也由分歧、论战发展到关系破裂,中苏两国关系急剧恶化。中国政府也改变了建国初期“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另一方面,新中国与某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有了新的进展。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之间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其中中苏关系的变化也影响到中国与部分东欧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促使新中国对对外贸易的重心进行转移,主要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因此,正确选项为B。其他选项都不是这段时期我国对外关系的主要内容。‎ ‎【答案】B ‎8.【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世界银行 ‎  【解析】1981年世界银行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随着新兴独立国家大量增加,需要从世界银行获得更多发展需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故A项正确;世界银行属于世界金融机构,与贸易体系中关税税率的降低无关,故B项错误;20世纪80年代随着西欧联合的深入,经济实力显著上升,故C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1995年,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A ‎9.【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析】解读材料信息,战国时期东方六国的墓葬仍然存在明显的等级差别,而秦国仅君主墓葬明显高于其余墓葬,这充分表明战国时期秦国率先由等级序列明显的分封制走向了中央集权统治,选择C项。由于铁器牛耕的推广导致分封制瓦解,A项表述错误;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表现的是分封制下的等级序列,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表述错误。‎ ‎【答案】C ‎10.【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由汉唐之际的“周孔之道”到宋代之后被称为“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法的关键应是在宋代发生的相关因素所导致。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A项;仁政理念早在西汉已深入人心,排除B项,陆王心学兴起于宋明时期,排除D项。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朱熹整理《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选择C项。‎ ‎【答案】C ‎49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科技史学”‎ 一、“科技史学”的概念分析 科学技术史是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兴起的,是一门贯穿古今中外的一门兼具文理的综合型学科,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意义。科学技术史是描述和解释科学技术的产生、发展和系统化进程,以及研究其与政治、军事、经济、工业、文化、哲学等各个社会领域之间历史互动关系的学科。‎ 科学技术史研究的主要领域,具体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天文学史、物理学史、数学史、医学史、化学史、生物学史、地理学史等。从学科理论的角度上看,“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对象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如同政治史、经济史、艺术史一样,科学史本质上是历史科学性质的学科”。‎ 陈云帆在《近二十年国内外科学技术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中对2011-2015年国内科学技术史的研究热点特征进行了分析:‎ ‎(一)对文献典籍的研究 关键词“《崇祯历书》”、“《历象考成》”说明这一时间段对文献的分析依然在科技史研究中占着很大比重。‎ ‎《崇祯历书》,是明代年间比较全面介绍欧洲天文学知识的著作,明朝末年,欧洲天文学第一次传入中国,《崇祯历书》的编纂由徐光启、汤若望等人完成。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天文历法、天文学理论、天文数学、天文仪器。《历象考成》是清代历法推算的著作,采用的方法来源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天文学体系。‎ ‎(二)科技的交流与传播 关键词“李约瑟”、“法拉第”、“利玛窦”、“数学传播”、“葛利普”等都表明,这一时间段研究与国内外交流传播有关。‎ 李约瑟难题提出于1976年,距今己经四十一年,但有关李约瑟难题的研究热度并没有成为过去,而是持续存在,尤其是在新一代的年轻学者之中。迈克尔·法拉第是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与化学家,而且还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者。利玛窦,欧洲传教士,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他在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葛利普,是德裔地质史家,近代地层学的创建人之一。来华工作,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古生物主任以及北京大学地质系古生学教授。由于他在提供的帮助,极大地提高和促进了当时中国与世界在地学相关方面的交流和知识的传播。‎ ‎ ‎ 乐爱国在《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中指出,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科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萌芽并发展起来的,因而必然会受到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 ‎1.儒家的价值观影响科学研究的动机 在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古代中国人自小都学习过儒家经典。儒家经典是古代文化的载体,学习文化知识,不能不学习儒家经典;同时,儒家经典是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要进入仕途,也必须学习儒家经典。古代的绝大多数科学家当然也不例外。 ‎ 古代科学家研究科技的动机大致有三:其一,出于国计民生的需要;其二,出于“仁”、“孝”之德;其三,出于经学的目的 ‎。比如,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框架和内容,其中所涉及的问题大都与国计民生有关;天文学讲“敬授民时”,地理学讲治国安邦,医学讲治病救人,也都与国计民生相关联。再比如,古代研究医学的动机在于落实“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唐朝时期的医学家孙思邀也在所著《备急千金要方》“本序”中指出:“君亲有疾不能疗之者,非忠孝也。”‎ ‎2.儒家经典是科学研究的知识基础 儒家经典中包含了丰富的科技知识。就古代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药学和农学五大学科而言,《周易》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数学知识,《诗经》、《尚书·尧典》、《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以及《春秋》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天文学的知识,《尚书·禹贡》、《周礼·夏官司马·职方》等著作中包含有某些地理学知识,《周易》、《礼记·月令》等著作中包含了与医学有关的知识,《诗经》、《大戴礼记·夏小正》、《礼记·月令》等著作中包含有农学知识。应当说,儒家经典中具备了古代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儒家经典中的科技知识,实际上成为许多科学家的知识背景,成为他们知识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古代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甚至一些专业基础知识来源于儒家经典,因此,在科学研究以及科学著作中,大都包含某些现成的、普遍适用的儒学理论及诸如“气”、“阴阳”、“五行”、“八卦”、“理”之类的儒学概念。‎ ‎3.儒家的经学方法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古代的科学研究由于与儒家的经学研究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是围绕着前人的著作而展开的,所以一直有尊崇经典的传统。古代科学家首先必须尊崇儒家经典,尤其是包含科技知识的那些儒家经典。此外,科学中的各个学科也都有各自的经典:数学上有“算经十书”,包括《周髀算经》《九章算术》《缀术》等;天文学上有《周髀算经》《甘石星经》等;地理学上有《山海经》、《水经》等;医学上有《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脉经》、《针灸甲乙经》等;农学上有《氾胜之书》、《齐民要术》等等。这些经典是各学科的科学家所必须尊崇的。‎ 由于尊崇经典,所以科学研究只是在经典所涉及的范围内展开,只是在对经典的诠释过程中有所发挥。先有《九章算术》,后有《九章算术注》;先有《水经》,后有《水经注》;先有《神农本草经)),后有《神农本草经集注》,诸如此类。这与儒学的经学方法是一致的。尤其是,明清之际,西方科学传到中国,当时中国的科学家大都持“西学中源”的观点,并且采取引中国古代经典解释西方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这一科学研究方式依然是承袭了儒学的经学方法。   ‎ 陈明益在《科学精神辨析》中提出了对科学精神的一种总体性认识,认为“科学精神根源于科学的精神传统,表现为科学家的精神气质和科学的精神特质。科学家的精神气质是科学家受到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塑造以及科学思想的熏陶而形成的独特的个人品质、道德情操和行为特征。当科学成为一项社会建制后,科学家的精神气质又发展为约束科学共同体成员的价值规范。”通过把科学精神作为科学的一种属性来看,发现科学精神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学的一种功能作用,它促进科学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交融,并推动科学深入人类生活的其他方面。‎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5·海南单科·12)据统计,1850年德国的专利授予数目为243项,1870年为4132项,1900年达到8784项。这反映出德国()‎ A.海外市场的拓展主导着科技发明   ‎ B.在整体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 C.政府在科技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 D.从欧洲其他国家大量引进技术发明 ‎2.(2015·海南单科·18)20世纪20年代,西欧出现一种新现象: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这一现象反映出()‎ A.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基础科学研究发展到新的阶段 B.民主体制的普遍建立为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C.人们认识到科学对技术和生产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D.已经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3.(2016·海南单科·22)自1962年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研制成功至今,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代,即操纵型机器人、自动型机器人和智能型机器人。机器人的使用()‎ A.缓解了人口压力                   ‎ B.促进了经济持续繁荣 C.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 D.体现了科学技术的综合运用 ‎4.(2011·海南单科·10)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 ‎5.(2012·海南单科·8)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 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 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6.(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8)恩格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 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 ‎7.(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5)哥白尼、牛顿和爱因斯坦被称为近代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其理论的共同之处是()‎ A.得到了科学实验的验证                       ‎ B.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识 C.推动了技术的重大突破                       ‎ D.科学地概括出物质运动的定律 ‎8.(2017·重庆八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八·24)古代中国科技著作往往以“经”命名,如医药学的《黄帝内经》《难经》《本草经》,数学的《算经十书》,还有天文经、星经、茶经、水经等,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这反映厂古代科技发展()‎ A.具有儒学化特征  B.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C.为封建统治服务  D.受益于儒学的推动 ‎9.(2017·陕西咸阳二模·25)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 D.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10.(2017·河南天一大联考高二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三·3)宋以后的医家有影响者多是在理论上有所阐发,而以技术扬名者即所谓“传奇式医家”则很少见。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在于()‎ A.理学的影响    B.医学技术不受重视 C.政府的重视 D.医学理论并未完善 ‎11.(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应星(1587~约1666年)青年时曾考取举人,后来连续六次赴京参加进士考试,均名落孙山。45岁以后,面对明末流民遍地的现实,宋应星不再追求科举功名,转而探求“致富”之术。他全面搜集整理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撰成《天工开物》一书,书名取“天工人其代之”“开物成务”之义。正如宋应星在该书的序言中所说,“是书与科举功名毫无关系”,当时士大夫对这部书不屑一顾。后来乾隆时编《四库全书》,不予收录,民间因此更不敢印行。这部书在19世纪传入欧洲后,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的百科全书”,是我们今天探讨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文献。‎ ‎ ——摘编自潘吉星《宋应星评传》等 材料二  牛顿(1643~1722年)自幼喜欢钻研科学。1687年,他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该书受到学术界的赞颂,很快销售一空。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被公认为活着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英国有学识的人都把牛顿“奉为他们的首领,承认他是他们的主帅和大师”。伏尔泰全面接受了牛顿的自然哲学,并与人合作发表一本关于牛顿力学体系的通俗著作。18世纪中期,牛顿的理论体系在欧洲各国得到广泛的认可,对整个欧洲和世界的科学与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摘编自詹姆斯•格雷克《牛顿传》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 ‎ ‎ ‎1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 ‎13.(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表1  钟表的演变 古代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 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 ‎20世纪50年代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 ‎14.(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荷兰、捷克斯洛伐克、奥地利、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先后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中国,梁启超发起成立的讲学社曾拟邀请爱因斯坦来华讲学。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到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1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 ‎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之际,正是国内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问题论战正酣之时。以梁启超为代表的部分知识分子认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前者以道德文明为核心,后者以科学精神为核心。梁启超前往欧洲考察一年多,1920年回国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那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的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我们在天的祖宗、三大圣(孔子、老子、墨子)和许多前辈,眼巴巴盼望你完成他的事业,正在拿他的精神来加佑你哩。”‎ ‎                           ——摘编自李喜所、元青《梁启超传》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知识界对西方科学的态度,并予以评析。(17分)‎ ‎ ‎ ‎【答案解析】‎ ‎1. 【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德国政府鼓励发明专利)‎ ‎【解析】海外市场主导着科技发明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材料只是叙述德国的科技专利,未涉及其他国家,因此不能得出科技实力上遥遥领先于他国,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从1850年到1870年德国统一,到1900专利授予书目激增,说明统一的政府有利于推动科技的发展,故C项正确;引进技术发明不属于专利,故D项错误。‎ ‎【答案】C ‎2.【考点】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解析】爱因斯坦相对论推动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对科技的大力支持,与民主政体的建立无关,故B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据材料中“刚刚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人可以从国家有关机构、学会或工业公司得到研究资助”可见人们越来越重视科学的作用,故C项正确;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3.【考点】现代信息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人的使用)‎ ‎   【解析】机器人的出现可以进一步的节约人才,不会缓解人口压力,故A项错误;信息技术促进了经济的繁荣,而机器人的运用还处在起步阶段,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有限,故B项错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是资本的扩张,机器人仅是一种工业品,故C项错误;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升级不但是信息技术的升级,还包含其它多个方面共同发展的结果,是科技综合的运用,故D项正确。‎ ‎【答案】D ‎4.【解析】注意关键词“普遍接受”“常识”等关键词,可以判定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故选D。从关键句“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可见不仅是从“实用角度”,排除A。科学素养作用还很小不能等同于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排除B。C错误明显,排除。‎ ‎【答案】D ‎5.【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 【解析】题干反映了康熙在“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准确”后,才“复用西洋历法”说明其审慎地接受外事物,B项正确;A项“全面接受”过于绝对化,说法错误;C项无从涉及;题干材料仅限于历法,因此,D项“西方文化超越中国”说法错误。‎ ‎【答案】B ‎6.【考点】近代科学技术 ‎【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近代科学家”、“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这说明恩格斯认为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而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日心说的提出恢复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来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选择A项。‎ ‎【答案】A ‎7.【解析】哥白尼提出日心说冲击了神学世界观,但太阳中心说并非是完全科学的,对技术发展影响甚微;牛顿学说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飞跃,对人类认识、科技发展产生深远意义;爱因斯坦相对论极大扩展了物理学应用领域,为人们提供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A、C、D三项不符合哥白尼。‎ ‎【答案】B ‎8.【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 ‎【解析】据材料“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可知,用经学的注解方式编写科技著作,说明古代科技发展具有儒学化特征,故A项正确;B项与材料“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与古代科技发展的目的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在编写方式上也往往模拟经学的注解方式”是儒学影响科技著作的编纂,而不是儒学推动科技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A ‎9.【考点】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中古跨朝代选择题 ‎【解析】材料意思是朝廷研究天文,研究官员甚至担任高官,说明有利于天文学研究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天文学研究的作用,故B项错误;如果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政府就不会组织官员去研究天象,故C项错误;据材料中可知,古代中国严厉禁止民间私藏、研习天文学,被政府垄断,可知是统治者对自己政权的一种维护,故D项正确。‎ ‎【答案】D ‎10.【考点】宋明理学;宋朝 ‎【解析】受宋代理学的影响,宋以后医家将医学理论归结为五运六气之空理,导致医学技术发展落后,故A项正确;不受重视不是医学技术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政府的重视应该有利于医学发展,与材料不符合,故C项错误;材料“在理论上有所阐发”,医学理论并非未完善,故D项错误。‎ ‎【答案】A ‎11.(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原因: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识世界的新方法。‎ ‎12.【示例1】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表明观点: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 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牛顿力学、热学等科技进步,促使了蒸汽机的出现和机器的广泛使用(生产工具的改进);进一步推动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进而促使煤炭大量开采、交通运输等新兴行业的产生和迅速发展,促使了“蒸汽时代”的来临。(劳动对象的扩展)。‎ 可见,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生产工具的改进速度加快,生产管理水平更加科学高效,劳动对象扩展迅速,科学技术放大了生产力诸要素,在生产力发展中确实具有乘法效应。‎ ‎【示例2】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 表明观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管理具有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作用。‎ 论述观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和推广,工厂制应运而生。工厂制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提高了生产管理水平,进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了电气时代的到来,电气时代的到来为流水线生产创造了条件,进一步促进了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如流水线生产在汽车工业中的发明应用,大大提高了汽车生产效率,流水线生产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综上,科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促进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和效率提高又进一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 ‎ ‎ ‎13.示例1  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精度提高 阐述: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时机械钟在西欧流行,只有时和刻,但不精确。‎ 近代科技的产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其精确度提高。科技革命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根据原子物理学制造出原子钟,其精度更高。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总之,科技的进步推动钟表精度不继提高,钟表精度提高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 示例2  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 阐述:古代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但日晷计时一般由政府控制。近代科技的产生,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但当时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钟表还不能普及使用。‎ ‎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钟表得到了普及。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经济的进步,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随时都可佩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总之,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而钟表的普及使用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 ‎14.(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 ‎(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 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1分)‎ ‎ ‎ ‎14.(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带动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引起人们对科学的重视;相对论的提出是科学领域的重大革命;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大战结束有利于相对论传播。‎ ‎(2)态度:普遍欢迎,引进宣传。评析:西学东渐及新文化运动的结果;提升中国的科学水平及民众的科学素养,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6分)‎ 态度: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评析:西方近代文明暴露出弊端,一战教训;有一定合理性,有助于反思科学与人类文明的关系;高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将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科学等同起来,不利于新文化运动,助长保守思想。(11分)‎ ‎ ‎ ‎50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了解之同情” ‎ 一、“了解之同情”的概念分析 陈寅恪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中写下这样一段话:‎ ‎“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盖古人著书立说,皆有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而古代哲学家去今数千年,其时代之真相,极难推知。昔人今日可依据之材料,仅为当时所遗存最小之一部,欲藉此残余断片,以窥测其全部结构,必须备艺术家欣赏古代绘画雕刻之眼光及精神,然后古人立说之用意与对象,始可以真了解。‎ 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否则数千年前之陈言旧说,与今日之情势迥殊,何一不可以可笑可怪目之乎”。‎ 此段话的核心内容是“神游冥想、了解之同情”九个字,它不仅是针对哲学而言,也是针对史学而言。它既是一种史学境界,也是一种史学方法。‎ ‎(一)突破时空局限的通识境界 陈寅恪治史上提倡“通识”眼光,反对割裂历史的“横切”眼光。陈寅恪无论是研究政治史、民族史,抑或文化史,都善于以纵向的历史眼光,从考察其历史渊源入手,全面而真实地再现客观历史。周一良先生曾如此评价陈寅格的史学境界:“他看历史问题很重视纵向观察,看源流和演变,能以几百年历史为背景来观察。‎ ‎(二)大胆、合理的推测和想象 胡适说:“史料总不会齐全的,往往有一段,无一段,又有一段。那没有史料的一段空缺,就不得不靠史家的想象力来填补了”。历史家需要有两种必不可少的能力::一是精密的功力,一是高远的想象。没有精密的功力不能做搜求和评判史料的工夫;没有高远的想象力,不能构造历史的系统。过去的史料总是残缺不全,但历史学家所欲构造的历史系统又必须保持连续性和一贯性,其中有待填补之处就是历史学家想象的空间。‎ ‎(三)充分占有并运用史料,全面准确地再现客观历史 要达到“同情”古人,其前提是“了解”。它并非一知半解、一鳞半爪式的“了解”,而是在充分占有和运用史料的前提下,全局把握历史的方方面面,此乃陈寅格所说的“真了解”。史学家须对古人“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完全明了,通过参证各种史料,以“窥测其全部结构”,这才是“真了解”的实意。‎ ‎(四)置身古人之史境中,理解并体验古人的生命 历史并非是死掉的过去,而是在某种意义上依然活着的过去。“伟大的历史作品,绝不只是关于过去的知识,绝不只是一堆古董,而是一直流淌到现在的智慧之流……历史是现在与过去之间永无止境的对话,是今天的社会与昨天的社会之间的对话”。要做到“同情”,必须把历史看成是活生生的历史。‎ 历史理解、解释和评价是历史认知中的基本问题。理解指向内部,是自己明白,解释指向外部,让别人明白。理解关注的是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李剑鸣在《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中认为“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对历史现象的因果分析,必须坚持两条基本原则,一是以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前提,二是以互相制约的内在联系为根据,两者缺一不可,其中尤以彼此的内在联系更为重要。‎ ‎《(美国)历史学科教学的发展基准》要求将美国历史放在全球视野中,采取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同一件历史事件;在方法上采取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展现多维度视野;在思维上就是要理解不同的解释,分类分析不同的立场,从而对历史产生理解,更为客观的认识历史。‎ 关于如何培养历史理解能力。郑流爱在《关注历史知识、历史思维与历史理解——英国新历史科探析》提到历史理解分为六部分:“年代与时间、变迁与延续、原因与结果、个性与共性、移情与自省、史料与知识”。‎ 对于历史理解问题,2016年新课标(修订稿)中强调了四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 第二,历史理解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辨识各种历史叙述与历史事实之间的差别复原历史语境、以“同情”的理解态度、依据史料设身处地认识具体史事、形成合理的想象而达成的;‎ 第三,历史理解能力培养的主要方法包括理解史事的含义与建立其间的贯通性认识、以客观的态度理解历史文本、感悟史事的实际境况、以史料为基础理解古今之间的差别、认识历史文本中的不同历史理解及其原因、辨识历史文本的作者原意并加以运用等;‎ 第四,历史理解的目标是在同情理解的基础上建构自我的历史叙述,形成历史地看待问题的意识,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处理历史与现实问题。‎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4·海南单科·3)史载,东晋时,太尉郗鉴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王导的家中“遍观子弟”。王氏子弟各自修饰,以图被选,只有王羲之“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被郗鉴认为是理想的女婿人选,“遂以女妻之”。这主要反映了当时()‎ A.女性地位低下                                   ‎ B.婚姻讲究门第 C.择婿方式独特                                   ‎ D.大臣拉帮结派 ‎2.(2013·海南单科·4)唐玄宗时,令宫女为前方将士缝绵衣。一兵士于短袍中得诗:“沙场征战客,寒苦若为眠。战袍经手作,知落阿谁边。蓄意多添线,含情更着绵。今生已过也,结取后身缘。”玄宗得知后,将作诗宫女嫁给该兵士,这一故事主要反映的是当时()‎ A.佛教因缘观念影响深入             ‎ B.诗歌成为表达爱情的方式 C.官营手工业因战争衰败             ‎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3.(2015·海南单科·8)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 C.申饬官员无能D.关注地方稳定 ‎4.(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5.(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6.(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 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 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              ‎ 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 ‎7.(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 ‎8.(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9.(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 ‎ ‎ ‎【答案解析】‎ ‎1.【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门阀制度 ‎【解析】材料主要论及是择婿选定标准,不能说明女子地位低下,故A项错误;材料中“太尉为女择婿,遣人至朝廷重臣,‘遍观子弟’,以图被选”说明当时婚姻的选择是以门第为标准,故B项正确;中国古代权势官宦家族选择女婿都是以选择男方为主,这里没有体现其独特的一面,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反映“大臣拉帮结派”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进行历史判断的能力。题干以宫女为前方将士缝制衣服时所寄的一首诗促成一段姻缘为情境,要求学生判断此情境反映当时何种社会现象。四个选项中,A项提到的因缘观念是一种轮回观念,显然不是题干反映了现实;B项把一件皇帝因为得知此事偶发善心成就的一件好事当成常规现象,认为诗歌成了表达爱情的方式是不恰当的;C 项与题干关联不大,基本没有干扰性;D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皇帝居然因为一首诗把深藏内宫的女子外嫁出动,反映了当时的开放风气。‎ ‎【答案】D ‎3.【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重农抑商”政策 ‎ 【解析】材料考查的是雍正帝的重视农业的目的,强调重农意识只是表面现象,不是目的,故A项错误;关心百姓疾苦同样属于表现,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雍正帝“申饬官员无能”这不是目的,故C项错误;根本目的是通过关心百姓疾苦,稳定统治,故D项正确。‎ ‎【答案】D ‎4.【考点】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地位 ‎  【解析】社会对艺术的批判并不由皇帝好恶决定,而是由社会决定的,故A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虽不可超越,但直到唐太宗时期才正式确立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说明艺术成就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极高,而且他的书风刚健有力并折中南北,适应了太宗时期统一帝国的需要,并且王羲之的书法受道教影响极大,也适应了唐代三教并行的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未体现“朝代更替”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C ‎5.【考点】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解析】结合时间可知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解读题意可知顾维钧的目的是要求其他各国的对中国的援助,故A项正确;从题干的“否则”可知,顾维钧提到的“另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各国不援助中国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体现“警示”的目的,故B项错误;绥靖政策侧重于对法西斯国家的纵容和默许,题干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维护原有世界格局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6.【考点】近代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电影发展 ‎【解析】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不能解释上海国产电影比例较高的现象,故A项错误;上海是开埠通商最早的地方之一,B项表述明显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题干的意思是在上海,国产电影放映的比例远远高于北京和天津,再结合题干“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的信息,这说明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故C项正确;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无法解释外国电影比例低于北京和天津,故D项错误。‎ ‎【答案】C ‎7.【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准确分析问题的能力。解读材料信息,材料展现了雅典司法审批的流程,最终是陪审团投票确定当事人是否有罪,从中可看出民主原则贯穿了雅典的司法过程。在雅典,妇女拥有不完整的公民权,雅典注重保护成年男性公民的利益,而且雅典拥有完整的司法审判程序,B、C、D表述均错误。‎ ‎【答案】A ‎8.【考点】意大利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佛罗伦萨市政府扩建“小而简陋”的教堂,且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突出了市民的要求,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地位更加重要,故A项正确;人文主义广泛传播开始于文艺复兴之后,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且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说明教会权威在下降,故C项错误;新教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9.【解析】佛本题以巴黎公社为切入点,考查巴黎公社运动,体现了高考注重周年热点考查。全面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是关键,并结合巴黎公社的有关活动分析。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从材料信息看,文告是要鼓励农民参与革命,因此正确的答案选D。‎ ‎【答案】D ‎51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儒学传承”‎ 一、“儒学传承”的概念分析 古代中国思想史上,春秋战国是子学时代,两汉是经学时代,魏晋是玄学时代(以老庄思想为骨架﹐糅合儒家经义以代替繁琐的两汉经学的一种哲学思潮。其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本末有无﹐即宇宙最终存在的根据问题),隋唐是佛学时代,宋明是理学时代。儒学在汉代独尊,在魏晋隋唐时期受到冲击,在宋代复兴——理学。‎ ‎1.从“周公之道”到“孔孟之道”‎ ‎(1)周孔之道。周公,名旦,姬姓,亦称叔旦,是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被尊为儒学奠基人,是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孔子以周公事业的继任者自居,终其一生都致力于恢复“周礼”,主张“克己复礼”。自春秋以来,周公被历代统治者和学者视为圣人,人们常以周孔并称。所以有“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的说法。‎ ‎(2)孔孟之道。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是“仁”,强调“仁者爱人”,引申到政治领域就是“为政以德”。孟子政治学说的核心则是“仁政”,进而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由于二者核心思想的继承性和一致性,南宋大儒朱熹在编注儒家经典时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编在一起,称为《四书章句集注》,认为它们一起表达了儒学的基本理念。后来随着程朱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科举考试的依据,而“孔孟之道”也就成为儒家学说的代名词。‎ ‎2.程朱理学对孔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强调儒家伦理道德、性善,追求圣贤、气节、德操等。‎ ‎(2)发展:‎ ‎①高——把儒家伦理提高为天理。‎ ‎②深——把道德良知深植于内心。‎ ‎③广——把追求圣贤推广到民众。‎ 程朱理学把其思想进行了哲学思辨并世俗化,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约束力,更有利于服务政治。‎ 儒学在两汉发展表现为:官方化、制度化、神学化(如“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儒学在宋明发展表现为:哲理化、体系化、世俗化。‎ 哲理化。中国先秦儒学有个特点,从孔、孟开始,就是以道德伦理作为儒学的核心,有人文主义色彩,虽然也讲到天人关系,但目的在解决现实的人生问题,对世界本原、发展观、认识论等方面并无系统论述。也就是说,孔孟思想有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内容,基本没有哲学内容,没有哲理,没有对世界本源的思考。而汉儒董仲舒为伦理纲常,的确是制造了一个神学依据,如“君权天授”“天人同类”(类比思维)但过于粗糙,容易为人识破”,因此,在宋儒面前摆着一个必须解决的历史任务,就是为伦理纲常制造一个更为精致、更具欺骗性的依据。把儒学哲理化,而不是简单神学化;为伦理纲常提供哲学依据,而不是神学依据,是历史赋予宋儒的工作。程朱理学巧妙地用佛教、道教哲理构筑起一个“天理”论,把儒学政治、伦理观念上升到哲学本体论(“理”或“天理”作为宇宙的本体)的高度。‎ 体系化。体系化就是使事物成为体系的过程,从无序到有序,从各自为战到互相联系等。‎ 以“天理”为核心和基础,以“三纲五常”的政治理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说教,“格物致知”的训练方式,构建一个庞大博杂、看去像无所不包的儒学体系。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2.(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3.(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4.(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 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             ‎ 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             ‎ 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 ‎5.(2016·海南单科·4)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6.(2018·广东湛江高三11月调研·27)在中国古代,儒学只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现成的、肯定的价值与行为,缺乏对道德是“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的论述。所以,一旦时代变动,其可靠性就会遭到质疑。能弥补这一缺陷的是()‎ A.荀子以法律强化道德的约束力            ‎ B.董仲舒将德治与大一统相结合 C.理学使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            ‎ D.明清之际强调道德的实用价值 ‎7.(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二·26)从儒学自身发展来看,理学作为一种哲学思潮或者儒学复兴运动,它所强调的义理之学,是对汉唐儒学的一种反动。理学的“反动”指()‎ A.强化三纲五常教化作用                        ‎ B.从神学政治转向伦理道德 C.注重强化谶纬神学思想                        ‎ D.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 ‎8.(2018·山东滨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题·7)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谕俗文》等,这些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这说明()‎ A.理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 B.商品经济推动了理学发展 C.政府保障平民受教权利                        ‎ D.理学思想逐步走向世俗化 ‎9.(2018·广西桂林、贺州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题·26)宋代理学家注重蒙学教育的教材和读物的编写,如《三字经》《百家姓》;一些士大夫为了使家庭、家族得到长久的延续,运用儒家三纲五常规范族人、家人的社会和家庭生活习惯。这些做法主要说明()‎ A.封建迷信影响民间生活                        ‎ B.社会风气日益开放 C.儒学走向世俗化社会化                        ‎ D.理学成为官方正统 ‎ ‎【答案解析】‎ ‎1.【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家思想                             ‎ ‎  【解析】儒学是中国古代主流文化,是符合现实政治需要的正统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儒学家反对社会变革,故B项错误;从“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可知儒学家要求统治者向古代圣贤一样以完美的道德治国,体现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要求,故C项正确;儒者称颂“三代”之美,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是希望统治者实现仁政、德治,实现儒学的治国理念,不是希望恢复先代的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 ‎【答案】C ‎2.【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   【解析】“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故C项正确;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初年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D项错误。‎ ‎【答案】C ‎3.【考点】唐代三教合一潮流 ‎【解析】“决定宗教兴亡”表述过于绝对,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之后,佛教并没有走向消亡,故A项错误;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不符合“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统治者对佛道思想的态度的变化,再结合汉代以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可得出唐代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C项正确;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广泛传播,故D项错误。‎ ‎【答案】C ‎4.【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材料强调的是儒学由汉唐之际的“周孔之道”到宋代之后被称为“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法的关键应是在宋代发生的相关因素所导致。宗法血缘制度在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A项;仁政理念早在西汉已深入人心,排除B项,陆王心学兴起于宋明时期,排除D项。促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朱熹整理《四书》并加以注解,使之成为儒学的经典,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选择C项。‎ ‎【答案】C ‎5.【考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思想主张 ‎ 【解析】“浩然之气”是一种个人的品质,并由此成为民族品德,故A项正确;孟子儒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可以推动了民族品德的形成,与“个人独特”不符,故B项错误;孟子的学说是在继承孔子学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通过个人品德的修养来更好的维护社会秩序,故C项错误;修养“浩然之气”的主要目的是个人品德,其根本目的是维护维护统治,与反抗暴政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6.【考点】宋明理学;宋朝 ‎【解析】法律是外在的约束,不是从哲学高度的概括,故A项错误;即董仲舒新儒学,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也都仅仅是粗糙的天命观,作为现成的、受到肯定的道德伦理去执行,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天经地义的终极真理”,只有宋明理学,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了“理”是万物本原,把道德与天理相结合,使道德成为一种内心的自觉,故C项正确;明清之际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经世致用,主要是适应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D项错误。‎ ‎【答案】C ‎7.【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汉唐儒学”也有强调三纲五常的内容,故A项错误;宋代以前儒学服务君权神受授,宋明理学则将伦理说成世界的本源,儒学成为人生哲学,把儒学的伦理道德根植于人的内心之中,从面达到维护封建专制的目的,故B项正确;“谶纬神学”主要体现在西汉以后,所维护的是“君权神授”,故C项错误;儒学从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后,就有“束缚人的思想和压制人性”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B ‎8.【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材料中讲述了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这些教育读本主要劝导民众遵守理学倡导的仁义道德三纲五常,但是不能说明理学就成为了社会主流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讲述的是宋代民间出现以理学为规范的通俗教育读本,未体现商品经济推动了理学发展,故B项错误;材料讲的是民间通俗读物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未体现政府的作为,故C项错误;材料中讲述的是南宋时期民间通俗读物根据理学的仁义道德三纲五常的内容劝导民众,这反映了理学思想走向了世俗化,故D项正确。‎ ‎【答案】D ‎9.【考点】宋明理学 ‎【解析】宋代家学的传承中蕴含儒家传统道德,不等同于封建迷信,故A项错误;宋明理学强调的三纲五常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社会风气走向僵化,故B项错误;儒学影响家庭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儒学走向世俗化和社会化,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国家对理学的态度,故D项错误。‎ ‎【答案】C ‎52 真题研究: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货币金融” ‎ 一、“货币金融”的概念分析 ‎2015年6月13-14日,“第三届中国金融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研讨会围绕“中国近代货币史”、“钱币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中国近现代金融行业问题”、“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金融业变迁”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会议认为货币是金融的血脉,货币史、钱币学研究是金融史研究的基础,特别是钱币学在西方学术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李小萍的《南宋银铤研究》,以《宋史》和《宋会要》为基础,从宋代的入中制度、上供制度、专卖市舶制度、税收制度等国家财政问题入手,对于目前发现的南宋银铤的来源,铸造机构、货币性质等问题重新审视,说明南宋白银货币在当时己成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是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主要媒介。同时,也是民间商业贸易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货币。‎ 陈昆在《宝钞崩坏、白银需求与海外白银流人——对明代白银货币化的考察》中,通过系统分析宝钞崩坏与白银货币化,白银货币化与海外白银输入的关系,得出“明代白银货币化是在宝钞崩坏的过程中逐步确立起来的,而明代白银货币化形成对白银巨大市场需求,又是外来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直接原因,而海外白银的流入反过来又为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 汪炜在《银锭背后的历史》中分析了明代的粮长制、傣禄制及白银货币化问题,认为“明代赋役折银与白银货币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条鞭法’的实施,使得白银货币化最终完成”。‎ 孙良玉《试论明代的白银货币化》通过论述明代白银货币化进程及其产生的影响,得出“明代白银货币化不是法令推行的结果,而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而正因为明代白银货币化产生的巨大市场需求,致使海外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也由此积极参与了世界市场的出步构建,主动走向了世界”。‎ 中国传统金融机构以票号、钱庄与典当为支柱。张正明在《晋商兴衰史》(山西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中重点考察了山西票号的组织状况和经营之道,并对大盛魁、日升昌等大商号和票号进行了个案评述。‎ 上海钱庄是钱庄研究的重心。以往学者多强调上海钱庄的封建落后性,赵宝红在《试析旧中国上海钱庄的积极作用》则从考察上海钱庄由最初的银钱兑换,进而到存放款业务和发行钱票的发展过程中,分析了特殊历史条件下上海钱庄发挥的特殊积极作用。石涛、张军在《上海钱庄汇划制度探析》中对上海钱庄的汇划制度作了探讨,指出汇划制度是在上海钱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一种颇具特色的票据清算制度,是钱庄经营制度化、近代化的重要标志。‎ 陈晓荣的《论民国金融体系下的商号钱票》指出民国商号钱票的滥发,是因为民国金融体系的断层与分裂;国家银行钞、省钞严重不足,只得依赖各县发行辅币券补充,为私票提供了可乘之机,虽然商号钱票的发行满足了地方经济的需求,也加剧了金融体系的混乱。‎ 张徐乐的《关于银元券发行的思考》全面梳理国民政府时期银元券的发行始末,认为币制改革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信誉良好的政府,币值的稳定不能依靠强权维持,而必须遵从金融活动本身的客观规律。‎ 蒋立场的《抗战时期的日商银行》,系统梳理了抗战时期日商银行在中国开展的一些主要活动:在沦陷区迅速扩张,增设分支机构,开办各种业务;接管清理欧美国家在华银行机构,领导上海金融界以及扶植各地伪政权,目的是以金融配合日本军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需要。‎ 高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货币金融史梳理:‎ ‎(一)古代中国货币金融 ‎1、先秦:商朝人善于经商,以贝为币;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铁钱,秦国使用圆形方孔钱,称半两钱(齐国使用刀形币,赵国使用铲形币,楚国使用蚁鼻形币)。‎ ‎2、秦汉:规定圆形方孔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多种货币并存乱象。汉代以黄金和铜钱为主币。汉代的铜钱重量几经变化,至武帝铸五铢钱才稳定下来。‎ ‎3、三国:那时货币减少,布帛、谷物成为主要的流通手段。曹魏曾以法令形式废止铜钱,使用实物交易,以后行废不定。‎ ‎4、隋唐:唐初改革币制,唐高祖下令“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新铸的“开元通宝”,成为唐朝通用的货币,后来发行量很大。以后历代的货币都以它为范式。设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的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 ‎5、宋元:北宋时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由金属货币发展到纸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纸币的推广,减轻了商人携带金属货币的负担,有利于商品交换。元朝纸币膨胀:元朝时期,统治者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使用纸币。‎ ‎6、明清:明初,主币是纸钞,辅币是铜钱,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处于出超地位,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 ‎7、明清票号:随着长途贸易的发展以及商帮的形成,以兑换货币和提供贸易支持为主要功能的票号出现,相当于现在的银行。‎ ‎(二)近代中国货币金融 ‎1、中国白银流出:鸦片战争前夕,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中国白银大量外流。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加之鸦片贸易合法化,致使中国从出超逐渐变为入超,中国白银进一步外流。中国社会出现了“银贵钱贱”的局面。‎ ‎2、近代法币改革:1935年,国民政府进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和法币改革。因长期战争环境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并不稳定,法币并没有足够的黄金白银作为支撑,到了国民政府统治的后期,法币贬值严重,政府不断超发法币,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三)世界史上有关货币金融 ‎1、开辟新航路及价格革命:‎ ‎15世纪前后,随着新航路的开辟,黄金、白银大量流人欧洲,造成物价上涨,依靠固定地租为生的封建地主地位下降,从事商品生产的资产阶级实力上升,这被称为“价格革命”。‎ ‎2、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西、葡两国直接从殖民地掠夺大量的金银,用以奢侈品的消费,使得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等亚洲国家,并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没有用于发展本国经济。‎ 荷兰海上贸易发达,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也成为了当时的金融中心。‎ 英国通过三角贸易,在美洲掠夺了大量金银,主要用在殖民扩张和扩大生产上,促使其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推动了英国最早的进行工业革命,18世纪中叶,英国确立其海上霸主地位。英国的伦敦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并且英镑成为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中心。‎ ‎3、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以及罗斯福新政:‎ ‎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即“黑色星期四”。罗斯福上台后,实行了新政。在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方面,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管制证券业。‎ ‎4、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1973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采用了减少政府开支,紧缩通货,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的办法,同时决定放弃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2.(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       ‎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3.(2010·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7)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4.(2013·海南单科·5)唐初征收赋税时,钱币与绢布、粮食并收,财政收入以贯、匹、石等为单位计算;到南宋时,赋税征收以钱币为主体,以“贯”为单位计算。这表明南宋()‎ A.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 B.农业手工业地位下降 C.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 D.经济控制逐步加强 ‎5.(2014·海南高考·13)清政府曾严禁商人参预朝廷饷银的汇况业务,1862年却准许户部请求,利用民间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朝廷饷银的调度问题。这一变化反映出()‎ A.票号成为清政府财政的支柱         ‎ B.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财政运作 C.洋务派开始控制国家金融体系      ‎ D.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 ‎6.(2010·海南单科·13)1700—1830年间,广州白银流入的净数约1亿英镑,其中绝大部分来自英国。这一时期英国对华贸易主要是()‎ A.以鸦片换取白银                   ‎ B.以鸦片换取丝茶 C.以白银换取丝茶                   ‎ D.以白银换取棉布 ‎7.(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 D.强化物资管制 ‎8.(2015·海南高考·22)据统计,1945年8月,国民政府的法币发行量累计为5569亿元,三年后增至604.6万亿元。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是国民政府()‎ A.偿还大量外债  B.贪污腐化成风   ‎ C.军费开支巨大     D.纵容官僚资本膨胀 ‎9.(2011·海南单科·19)一位历史学家在回忆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时称:“中央大学每月发薪水的那一天,可以说是最紧张的一天。各人在会计处拿到薪水,就得赶紧奔向新街口换成银元,立刻嘘嘘地赶到米市买米。”这反映了()‎ A.纸币无法用于购买粮食             ‎ B.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 C.囤积银元和粮食现象普遍           ‎ D.银元币值较纸币稳定 ‎10.(2015·海南单科·19)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期间,美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增强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这类措施的是()‎ A.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 B.把进口物品平均关税率从40%提高至47%‎ C.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 D.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 ‎11.(2016·海南单科·21)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           ‎ 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 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 ‎ ‎【答案解析】‎ ‎1.【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交子)‎ ‎【解析】结合题意“富民十六户主之”“以便贸易”可知交子可以作为民间贸易凭证,故A项正确;结合题意可知交子产生之后由于富者“不能偿所负”才出现商业纠纷,故B项错误;题干没有体现富商地位的提高,故C项错误;交子产生于蜀,题干没有体现出交子在全国的流通,也没有涉及经济重心的南移,故D项错误。‎ ‎【答案】A ‎2.【考点】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清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 ‎【解析】由题干中“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的信息可以得出,清初外国银钱大量流入中国,这反映了在传统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故A项正确;资本市场即金融市场,题干信息无法得出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故B项错误;自然经济受到进口货物的冲击应该是鸦片战争之后,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题干材料中并没有体现冲击清政府统治,故D项错误。‎ ‎【答案】A ‎3.【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的能力。通过对图表的解读,故选A。‎ ‎【答案】A ‎4.【考点】古代商业的发展 ‎【解析】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从唐朝到宋代赋税形式的变化,从实物赋税到货币赋税,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材料没有涉及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状况,排除B。中国古代一直没有放弃重农抑商,赋税的形式的变化无法体现政策的改变,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经济控制内容,排除D。‎ ‎【答案】A ‎5.【考点】1840至1900年间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依据所学清政府当时财政主要来源于税收,故A项错误;依据题干时间1862年以及“票号的资金和汇兑网络解决财政调度”说明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影响清政府行政的正常运转,故B项正确;依据所学洋务运动知识官僚办理的洋务,不可能控制国家金融体系,故C项错误;材料显示不出“清政府利用商人应对外国资本冲击”的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 ‎6.【解析】时间是鸦片战争前,白银大量流入,课本知识,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丝茶是出口的大宗,因此选C。‎ ‎【答案】C ‎7.【考点】侵华日军的罪行——对华经济侵略 ‎  【解析】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津、鲁、豫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国统区”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目的是为转嫁国内经济危机,实行的侵华政策是以战养战,故可知其发行“联银券”、“军用票”是为获得中国的物资维持战争,故B项正确;流通“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理,故D项错误。‎ ‎【答案】B ‎8.【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解放战争(国民政府滥发法币引发通货膨胀)‎ ‎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的时间信息“1945年”“三年后”因此应为1948年,这一时期,正是属于解放战争的决战阶段,这一时期,美国经济支持蒋介石,因此偿还大量外债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贪污腐化成风一直是国民党的弊端,并不会导致某一时间通货膨胀,故B想错误;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决战阶段,国民党为支付与共产党作战的军费开支,大量发行金圆券,导致通货膨胀,故C项正确;官僚资本的发展与通货膨胀没有直接联系,故D项错误。‎ ‎【答案】C ‎9.【解析】题目反映的主要信息是法币的贬值,通货膨胀严重,所以要换成银元,币制比较稳定,所以最佳答案是D。市场上粮食和食品奇缺的话,应该先去买粮食和食品,而不是先去换成银元。故排除B。A不符合史实,排除。C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 ‎【答案】D ‎10.【考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纷纷开拓国际市场,保持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某种平衡是调整农业的措施,与题目不符,故A项错误;提高关税,实行贸易保护,主要是抵御外来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废止不公平竞争惯例使各产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是恢复工业的措施,故C项错误;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发,故D项正确。‎ ‎【答案】D ‎11.【考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   【解析】根据“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可知美国凭借其经实力加强对世界金融的控制,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就是这种意图的表现,故A项正确;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对付苏联的冷战,属于军事层面,故B项错误;1947年以美国为首签署了关贸总协定,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故C项错误;对欧洲经济援助是马歇尔计划,也是冷战的组成部分,与美国保持这种优势(世界经济霸主)的“关系模式”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A ‎53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贵族政治”‎ 一、“贵族政治”概念分析 ‎(一)中国古代的贵族制 ‎1.中国古代贵族制表现形式 李治安在《关于秦以降皇权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的复合建构》中指出,在秦以降两千年的中国社会,国家政治文化体制方面并不完全是“大一统”或一元化的结构,而是在相当多的方面呈现出复合建构,如皇室“家天下”贵族政治与郡县官僚政治的并存复合。具体表现形式是:一宗法制“家天下”导致皇权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主辅复合并存,导致贵族政治以补充、辅助形式长期遗留;二皇权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二者在主辅复合并存过程中,又常常发生博弈较量和彼此消长;三复合博弈结果和总的发展趋势是:贵族政治逐步被弱化和被改造,官僚政治逐步加强完善。‎ 王明德在《试论官僚政治体制下的贵族制遗存》中指出,官僚制与贵族制是两种不同的政治体制。官僚制的建立是对贵族制的否定,但官僚制的建立并不意味着贵族制的灭亡。战国以后的贵族制有不同表现形式,它的存在与分封制联系在一起,不同时期的分封制会使贵族制显示出不同的阶段性特点。比如,汉初的分封与贵族制的复活,汉魏以后的分封与贵族制的演变。‎ ‎2.贵族制存在的原因与表现形式 由于贵族制得以滋生的经济土壤仍有深厚基础,它在一定条件下有助于加强皇权统治。加上官僚贵族化和贵族官僚化的趋势等,决定了贵族制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依然会有存在的空间,并与官僚制结合在一起,成为维护皇权统治的重要工具。具体原因:‎ 一是因为皇族成员依然是值得依靠的统治力量,血缘关系仍是维系家天下统治局而的纽带。每当王朝鼎革之时,有血缘关系的皇族成员往往会成为皇帝唯一可以信赖和敢于依靠的力量,对靠家族成员的信任或依赖常常会超过对其他任何人的信任或依赖。因此,皇室成员往往得到重用,被封官晋爵,委以重任,在中央辅政或者镇守地方,掌握实权,这样才可以确保王朝的安全,也才可以确保皇帝个人权力的实施和贯彻。‎ 二是统治集团内部有一个利益分配和平衡的问题。因为皇位惟一合法继承人是太子,而其他家族成员无不觊觎皇位。为了安抚同姓子弟,避免祸起萧墙,皇帝又不得不分封同姓子弟为王侯。因此,分封制作为调节皇家内部矛盾、优待宗室和功臣的工具,一直延续到明清。‎ 三是贵族制内在的积极因素如家国一体的责任感与义务感,和官僚制下的制度化与效能化结合在一起,成为官僚体制内的良性机制,对官僚制的发展有某种补充作用。在某些特殊历史阶段,官僚制与贵族制,郡县制与分封制可以并行不悖或相互折中,既相互矛盾又互为补充,共存于王朝政治体制之中。不过在秦以后的王朝制度框架中起着主导作用的官僚制。‎ 四是滋生分封制和贵族制的经济土壤长期存在。西汉时,农奴劳动仍很普遍。在城市工商业以奴隶劳动为主,乡村以农奴劳动为主的情况下,西汉王朝只能在统治中心长安及其附近地区(主要是今陕、甘、豫、晋、川一带,汉初划为巧郡)实行中央集权制即郡县制,而在其余地方实行间接控制的封国制。东汉后期,上层官僚集团世代联姻形成新的豪门世族,加上连年战争造成的生产力严重破坏,人口锐减,土地大量荒芜,各地区的门阀豪强和贵族们纷纷割据自保,或分裂称雄,由此形成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门阀世族统治。整个贵族政治不仅得以复活,而且还发展到一个高峰。‎ ‎(二)近代西方的贵族制 姜德福在《国内学术界对15—18世纪西欧贵族的研究述讯(1979 X-2001)》中指出, 15 -18世纪西欧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迁,导致了贵族集团的结构变化。‎ ‎1.贵族的结构变化 朱孝远认为,在15—18世纪的西欧,旧的等级贵族发生了严重分化,贵族集团已不再是铁板一块了,有的如德国的骑士已失去了原先的贵族地位和特权。这一时期的“权贵贵族”由来自农村的有贵族血统和封号的贵族、没有贵族头衔的乡绅地主及城市中的上层分子构成。‎ 沈汉认为,这一时期贵族结构的变化有两个表现,一是古老家族的减少,二是一批市民和资产阶级人士进入贵族阶层。阎照祥在对英国贵族进行分析后指出,这一时期的贵族结构变化表现为封建旧贵族的衰落和新贵族的崛起。张伟伟认为,就英国而言,这一时期贵族构成的变化表现为,旧贵族的分化及富有的乡绅、富商、工场主和富裕农民加入贵族阶层。‎ 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这一时期的贵族结构应分为大、中、小贵族。沈汉认为,在贵族内部,又可按照身份、财产、权力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层次,占贵族集团很小一部分的是大贵族,在他们之下是数以千计的小贵族。朱孝远也认为,一般而论,可以简单地把贵族分为大贵族和小贵族,大贵族是公爵、伯爵、侯爵,小贵族主要指骑士。‎ ‎2、贵族的政治地位 贵族在15 -18世纪西欧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是评价西欧贵族在这一时期衰落与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者们对15 -18世纪西欧贵族的政治地位的看法,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在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这一历史时期,贵族尤其是旧贵族在政治上处于衰败状态。王乃耀认为,16世纪中叶以后,英国旧贵族的政治权力逐渐削弱,他们在枢密院中不再占有重要权势,在议会中也不再占有立法优势。朱孝远也认为,从全欧洲来看,贵族在政治上的重要性在下降,贵族的绅士化就是其表现之一。‎ 另一派认为,在15 -18世纪,贵族仍然占有政治优势,垄断着政治权力。沈汉认为,在欧洲,权力集团的社会构成从以土地贵族为主向以资产阶级为主的转变,有一个漫长的过渡期,在此期间,地主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在英国,土地贵族控制国家权力的现象,一直持续到1832年议会改革以后。在法国和德国,极多的官职留给了贵族,而且他们还控制着议会。‎ ‎3.贵族的教育和文化活动 阎照祥指出,这一时期英国的贵族教育有了较大变化,中世纪的贵族家庭教育和贵族子弟投靠贵族和宫廷接受骑士教育的做法已被抛弃了。贵族子弟受教育的历程基本上是:进公学,入剑桥、牛津,进行“大陆游学”。在公学及剑桥、牛津等名牌大学,贵族子弟接受的是精英教育和绅士教育,而大学里的法律、语言、历史逐渐成为培养通才和政治精英的专业。他认为,这一时期英国贵族教育的发展变化受到了多种因素的推动:人文主义者呼吁社会政治精英提高上层阶级文化素质,以备胜任公职;贵族当中的有识之士和显要人物也意识到了提高贵族文化教育水平的重要性和紧迫感;伊丽莎白女王和一批贵妇们高雅的文化素养,迫使那些不学无术的高官显贵完善自我,加强子女教育。‎ 罗芃等深入探讨了贵族“沙龙”文化的特点及其对法国文化的重要影响。他们认为,从17世纪20年代开始,贵族沙龙成为贵族文化生活的一个中心,并对贵族的文化形态产生极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沙龙生活的特点有四:社交谈话是沙龙生活的主要内容;沙龙生活具有强烈的文化氛围;沙龙生活造就了一批风雅贵族;沙龙生活对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化心理的形成具有指导作用,其表现是:陶冶了贵族的情操,训练了他们的审美能力,为人们的思想交流提供了最便利的场所。他们指出,沙龙文化对法国文化的影响表现在:孕育了一种以简洁、明晰、规整为特征的贵族语言,这种语言对法语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有重大影响;这种语言模式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于是就有了具有浓厚贵族气息的法国古典主义文学;沙龙是除了法兰西学院的干预之外,17世纪乃至18世纪法国贵族对文化的一种最为直接的干预和指导手段。‎ 邢来顺在《近代以来德国贵族政治特权的延续及其原因》中指出,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当英、法等国的贵族及其特权在资产阶级革命中遭到沉重打击和被摧毁时,德国贵族却仍然长期把持国家政权,占据着行政、外交和军事领域的关键职位。造成德国贵族政治特权长期延续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它与德国政治现代化独特道路有关,贵族阶级采取了适时而进的“防御性”政治策略。其次,德国贵族在近代历史进程中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贵族在经济上资产阶级化和资产阶级在政治上贵族化成为贵族阶级在近代社会中维持其政治统治的经济和社会基础。此外,文化观念和文化传统等文化因素在保持贵族政治特权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A.河南          ‎ B.河北            ‎ C.陕西           ‎ D.山东 ‎2.(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 ‎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3.(2011·海南单科·1)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A.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 D.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4.(2016·海南单科·5)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5.(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6.(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2)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织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 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   ‎ 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 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 D.平面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 ‎7.(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 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 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8.(2011·海南单科·11)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9.(2017·山西临汾二模·31)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力的法案,英国确立起了议会主权。这体现了当时在英国()‎ A.人民掌握了国家权力                            ‎ B.政府官员转化为公务员 C.英王丧失国家统治权                            ‎ D.确立起了贵族民主制 ‎10.(2017·河南郑州三模·32)英国史学家彼得在《德国天才》中写道:“德意志帝国尽管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强国,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工业、科学与思想领域的成功之中,但德国仍然被一小部分传统精英所控制,其中包括土地贵族与军事领袖,而他们的首领正是皇帝本人。”以下推断符合当时德国史实的是()‎ A.帝国宪法规定的选举制没有实行        ‎ B.帝国宪法没有赋予议会立法权 C.在政治体制上仍然是君主专制            ‎ D.经济崛起与政治滞后的错位现象 ‎ ‎ ‎【答案解析】‎ ‎1.【解析】结合题意可知周代的“雅言”应是西周王畿地区的语言,西周的都城在镐京即现在的陕西西安,故C项正确,A、B、D项错误。‎ ‎【答案】C ‎2.【考点】古代中国土地制度 ‎【解析】关键信息: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其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C项正确;“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无从反映;题干的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 ‎【答案】C ‎3.【解析】从西周分封制的实行最终导致了西周的灭亡和国家的分裂战乱可以排除A。中央集权否定分封血缘,排除B。周代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与宗法制,而封建时代的中央集权制否定分封制,排除D。封建时代的最高统治者之所以长期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 ‎【答案】C  ‎ ‎4.【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初年刘邦推行分封制 ‎ 【解析】汉初实行分封诸王的办法,固然有利于地方发展,但却让地方势力迅速发展,尾大不掉的局面形成,与加强地方控制不符,故A项错误;西汉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与西周政治体制不符,故B项错误;西汉初年,刘邦分封子弟为王,“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突出了对刘氏皇位的拥护,故C项正确;西汉初年,汉承秦制,与否定秦朝政治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5.【解析】自梭伦改革后,雅典建立了定期选举执政官的共和民主制度,但有时也有人通过暴力或其他违反正当程序的手段夺取政权上台执政,这些人虽然出身贵族,但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基础,一般都比较重视占人口多数的平民的利益,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他们的权力来源的不合法性,故而在希腊人心目中,他们都是僭取政权的僭主。这一现象说明,贵族阶层在法律上并没有垄断国家政权,否则僭主们就无须采用非正当手段了,故而A项可以排除。僭主现象在当时虽非个案,但毕竟是少数,并非普遍存在,这说明通过法定程序民主选举执政官已是雅典政治生活的正常方式,故而B项是错误项。梭伦改革后,平民获得了选举国家官员和参与政府决策的政治权利,而且,僭主们能够攫取执政权都是通过争取平民的支持而实现的,这恰恰说明了平民享有了基本政治权利的历史事实,故而C项也是错误项。但凡权力来源不合法,则被普遍视为僭主,并给予流放等形式的相应惩罚,而不存在古代中国那种成王败寇的现象与理念,这说明在那时的雅典,选举产生执政者的民主政治已经是人心所向,故而D项是唯一的正确项。。‎ ‎【答案】D ‎6.【考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结合罗马法的实质可知是罗马法维护奴隶主利益的,故A项错误;结合题意可知,平民采取有效措施而不是用暴力抗争的方式争取自身利益,故B项正确;结合题干和史实可知法制的发展是顺应社会需求而变化的,“决定作用”过于绝对,故C项错误;结合史实可知平民与贵族有着不同的利益,故D项错误。‎ ‎【答案】B ‎7.【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19世纪晚期的德国已经完成了王朝统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据此排除B、C、D项,而德国的近代政体是通过三次王朝战争所确立的,这就使得在德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从而导致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选择A项。‎ ‎【答案】A ‎8.【解析】产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而题干中的时间是(1707~1754),排除D项;材料中“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无法反映贵族阶层日趋没落,排除A项;同时材料中介反映了各阶层之间的竞争,没有反映阶级斗争空前加剧,排除B项;而从“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可以反映出商业资本的发展,故选C项。‎ ‎【答案】C ‎9.【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解析】材料反映出国家权力仍然被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政府官员角色的变化,故B项错误;光荣革命后英王仍然掌握最高行政权,故C项错误;材料光荣革命后保留君主制和贵族制,同时“限制国王权力”“确立起了议会主权”,确立起了民主制,故D项正确。‎ ‎【答案】D ‎10.【考点】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文献史料型选择题(精选)‎ ‎【解析】德意志帝国宪法中的选举制主要指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选产生,该制度在当时已经实行,故A项错误;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议会享有立法权,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性质是君主立宪制,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德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强国,但其政治制度中仍有明显的专制色彩,故D项正确。‎ ‎【答案】D ‎54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社会流动” ‎ 一、“社会流动”的概念分析 ‎“社会流动”是社会学概念,在社会学中通常被定义为个体与群体社会地位或位置的变化。确切地说,它具有两重含义:一是社会性的流动,表现为社会群体或社会阶层纵向或横向流动;一是地域性的流动,表现为社会个体与群体的空间变化。人们改变自己社会地位的流动称为垂直流动,而通常只改变活动与劳作地域却并不改变社会地位的流动称为水平流动。‎ 与“社会流动”是密切相关的是“社会分层”概念。“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由于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和能力不同而呈现出的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和过程。社会分层主要从静态的角度,研究社会结构的形成与分布;而社会流动则主要是从动态的角度,分析社会结构中各层次的自变与互变。”‎ ‎(一)古代社会流动 薛志清在《秦汉社会流动研究》中分析四民阶层社会地位的变化,“习惯上,工、商并提,在“重农抑商”政策之下,商人的法律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浮沉随着国家形势和国家政策的变化起伏不定。商人会跻身仕途,使职业和身份发生变化,社会地位提高,并且对当时政治、经济产生影响。法律地位上,农和士的地位稍高,作为国家重要生产部门一一农业的直接劳作者,作为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作为生产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决定者,与“重农”思想相伴随,自耕农一直是历代建国之初重点扶植和稳定的对象,其社会地位的上向流动一般是由国家政策扶植的,而且仅仅限于朝代建立之初,为了统治的稳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自耕农地位会受到保护,甚至有机会向上流动,每到朝代后期则逐渐废弛。士是相对活跃而且内涵丰富的阶层,既包括己经进入官场的读书人,也包括准备进入官场的读书人,还包括为学术精进专心教授的读书人。战国时期作为一个阶层诞生,经两汉直至明清,“士”之构成几经变化,成员组成多样复杂。社会身份从游离于政权之外,到被政权吸纳,成为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纵观我国古代考试选士制度的发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两汉时期推广的荐举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社会流动,至少在理论上可以促使统治阶级内部阶层的上升和下降,这为下层民众进入上层社会提供一条途径,从而促进统治阶级下层民众向上层社会流动,进而保持统治阶级的内部平衡。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门阀制度高度发展,士族地主把握朝政大权,控制仕途之路,相对荐举制度,九品中正制度大大地削弱了地方权势,僵化了社会流动,在促进人口流动方面是一种历史的倒退。隋朝科举制度的产生是社会流动的客观要求,同时科举制度的出现又能进一步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然而,科举制度作为封建社会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它的产生和发展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它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流动与分层,特别是促进了下层平民向上层社会流动,从而体现了相对的社会公平,然而,科举制尽管能促进社会流动,但它绝对不能影响和颠彼封建等级制度,它只是封建等级制度中的一道流动火花,为封建统治注人了新的活力。‎ 李询在《论明代江南地区士大夫势力的兴衰》一文中提出了江南“士大夫”家族是明中叶以后才兴起的新望族,其起家的共同道路是:通过科举进入仕途,并支持子弟应试入仕,保持家族的特殊地位;再以免役或其他经济手段增值财富。‎ ‎(二)近代社会流动 王先明在《近代绅士一一个封建阶层的历史命运》中认为,在近代的传统社会结构里,社会流动是适度封闭性的流动,社会阶层的垂直流动主要局限于平民与绅士之间,流动途径是借助于科举,这只是体现了传统社会结构的再生功能,而不代表社会经济技术进步引发的社会结构变动。而随着近代社会经济的重大变故,传统“士农工商”社会结构的裂变,社会流动进入开放型阶段,尤其是20世纪初废科举之后,中国社会阶层引发了大规模的“结构性流动”,士绅阶层的社会流动显现出了多向性的特征,包括“学绅、官绅、绅商、军绅”。最终这种结构性流动促进了整个绅士阶层走向了灭亡。‎ ‎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2.(2017·海南高考·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3.(2017·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5)《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这反映了当时()‎ 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                      ‎ 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 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 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 ‎4.(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6)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 B.工商业的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5.(2009·海南单科·17)表1 1925年部分省份国民党员构成表 地区 党员人数 学生 工人 农人 绥远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广东 ‎15000‎ ‎21.2%‎ ‎20.1%‎ ‎39.1%‎ 表1表明,1925年的国民党()‎ A.发展重心由北向南转移             ‎ B.实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阶层组成的革命联盟           ‎ D.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6.(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7.(2011·海南单科·11)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8.(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3)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9.(2011·海南单科·2)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     ‎ 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     ‎ 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10. (2011·江苏单科·2)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 ‎【答案解析】‎ ‎1.【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  【解析】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儒生在地位得以提升的同时,也成了专制政治的仆从,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选拔的并不都是最优秀的人才,故A项错误;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考试内容主要是儒学经典,并不能真正鉴别官员的道德水平,故B项错误;科举考试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定官员的标准,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但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世家子弟也可以通过科举入仕,故C项错误;科举制把读书、考试、做官结合起来,促成了比较广泛、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答案】D ‎2.【解析】西汉汉武帝时期独尊儒学局面已经出现,不符合时间限制,故A项错误;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对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更有利,阻碍了底层民众的上升,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故B项正确;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判断标准使得世家大族能够控制人才选拔的主动权,进而形成对政权的垄断,故C项错误;郡县制是建立在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基础上的,材料没有反映出皇帝对地方官员控制的弱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3.【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解析】义利观是指如何看待道义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材料中反映了西汉时期很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而没有提到当时人道义理念的变化,也没有说明两者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工商业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致富,而且西汉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朝廷不可能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故B项错误;根据“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可知很多人发家致富,说明当时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故C项正确;“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反映了当时人民的富有,而这些富人并非都是豪强地主,财富多也不能说明控制了郡县,故D项错误。‎ ‎【答案】C ‎4.【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关键信息: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已六七分去农。从题干中反映了明后期松江人绝大部分弃农而从事工商业活动的经济现象,B项正确;ACD项题干无从反映。‎ ‎【答案】B ‎5.【解析】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中国国民党在人员组成上吸收了学生和工农力量,成为各革命阶级的革命联盟。‎ ‎【答案】C ‎ ‎6.【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解析】从时间信息入手,联系南方谈话重要史实来分析,南方谈话带来了一场思想解放,认识到计划与市场仅是一种手段,A项正确;BC项与题干所处的历史阶段不符;D项容易错选,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A ‎7.【解析】产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而题干中的时间是(1707~1754),排除D项;材料中“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无法反映贵族阶层日趋没落,排除A项;同时材料中介反映了各阶层之间的竞争,没有反映阶级斗争空前加剧,排除B项;而从“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可以反映出商业资本的发展,故选C项。‎ ‎【答案】C ‎8.【考点】意大利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佛罗伦萨市政府扩建“小而简陋”的教堂,且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突出了市民的要求,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地位更加重要,故A项正确;人文主义广泛传播开始于文艺复兴之后,文艺复兴开始于14世纪,故B项错误;依据材料“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且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说明教会权威在下降,故C项错误;新教产生于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9.【解析】汉高祖重农抑商,经济未见成效。“文景之治”时期,百姓“皆背本趋末”。经济却出现恢复,出现盛世。说明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A项符合题意,故选A。‎ ‎【答案】A ‎ ‎10.【解析】《唐书》所载的830名进士出身于士族、寒族以及小姓,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科举制选拔的不仅仅是士族子弟;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标准,不是九品中正制的翻版;人才选拔的范围非但没有缩小,反而扩大。A、B、C表述错误。‎ ‎【答案】D ‎55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专制传统”‎ 一、“专制传统”的概念分析 叶剑锋在《论专制主义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整体覆盖功能》中指出,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政治结构范式和运行机制,表现为专制权力支配一切、覆盖一切、规定一切、“通吃”一切。这样,专制主义通过专制权力实现了对全社会的整体覆盖和控制。一方面,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传统来看,传统文化从主流正脉到其它各家各派、甚至支流末节,都是专制主义的倡导者、支持者或附和者。另一方面,从实际影响来看,专制主义支配了中国人的政教礼俗,成为全体中国人的生命状态和生活方式。‎ 作为传统的专制主义,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规定了中国人的心理、性格、情感、思维定式和行为方式。专制主义作为一种制度,它可以在实体结构上消亡,但它所形成的文化次生现象、社会心理积淀、习惯模式、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尤其是它的政治文化的价值观念与习惯传统,比那种制度实体本身的延续还长,影响更为内在和深远。‎ 张维华在《论传统专制主义思维对现代国家建构的影响》中指出,专制主义思维模式对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阻碍尤为严重。首先,中华民族在历史上经历过几千年的专制政治,专制主义的精神传统己经深入国人的骨髓。鲁迅批判中国人都是奴才,柏杨认为中国人“丑陋”,揭示的都是国人内在的这种专制主义心理特性。其次,如果说西方文化还多蕴藏着现代自由、民主的种子,使他们能够在自身文化基础上发展出现代国家的话,那么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现代国家则是完全的舶来品。中华民族自身文化和传统的专制主义特性对现代国家自由、民主等内在价值的强大排斥,使得现代国家在中国面临着水土不服的困境。‎ 李慎之在《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专制主义》一文中提出,专制主义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他认为专制主义可分两个层次:在上是专制主义,在下是奴隶主义。专制主义确立于秦代,其标志是皇帝制度、官僚制度和郡县制度;奴隶主义在两汉时期形成,其标志是“三纲六纪”。专制主义就这个意义上说是一个合二而一的结构。专制主义对全体中国人的影响至深至巨,可称“浃骨沦髓”,“刻印在脑海里,溶化在血液中”,它决定了中国的政教礼俗,也因之而决定了中国的国民性。‎ 中国专制主义极容易受到民族主义的支持。抗战时期的蒋介石也是以“为国家尽大忠,为民族尽大孝”,来掩盖他的专制政策的。基于同样的理由,专制主义也特别善于利用集体主义为自己张目。“大公无私”,“为集体而牺牲个人”,“斗私批修”,历来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专制主义就正好利用之来压制个人自由。这也是中国历史的教训。‎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2.(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3.(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4.(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5.(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答案解析】CCABB ‎ ‎56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历史年表”‎ 一、“历史年表”的概念分析 ‎(一)历史年表的概念和种类 年表,即“把时间上并行或相续发生的各种事件,按照它们发生时间的顺序加以排列,使人们易于了解事件的发展过程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帮助人们对事物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有所了解,并从中寻求其规律性。”(《中国方志大辞典》,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57页)‎ 所谓历史年表,就是将一切有关历史的资料依时间或年份先后排列。它们对于了解历史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史书的众多体例中,历史年表种类亦繁,古有谱蝶、年表、年谱等,现有大事年表、专题年表、对照年表等,且其特点鲜明,如逻辑结构清晰、内容表达扼要、形象且直观等。‎ ‎(二)历史年表在教学中的运用 剪伯赞主编《中外大事历史年表·序言》指出:“历史年表是研究历史的一种必要的工具书。”历史年表也是教学中重要的工具。‎ ‎2017年教育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选修课程“模块1史学入门”中提出,学生要“了解历史地图的种类,特点及作用,以及古今地名的变化情况,能够尝试制作有关的历史地图和历史年表”。‎ 蔡启明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年表及运用研究》中指出,关于年表运用的研究,主要从解读年表、开发年表式题目和运用年表复习等方面展开研究,还有从教材的角度和时间观念等方面论述年表的运用。‎ 陈伟壁在《“大事年表”式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0年第4期)中以高考例题分析了“大事年表”式材料在教学和历史作业中的开发和应用。‎ 桂俊在《小切口大突破——例谈高中历史小切口年表式专题复习思路》中提出,有效使用小切口年表式专题复习能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构建历史知识网,以应对千变万化的高考,并举实例详细讲解如何进行年表式专题复习,即先找到一个小切口,如某国、某人或某个地域,然后进行拉网式复习。 ‎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表1‎ 成立时间 名称 ‎1955‎ 国际茶叶委员会 ‎1960‎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2‎ 可可生产者联盟 ‎1970‎ 天然橡胶生产者协会 推动表1所列国际组织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增长造成的资源紧缺 B.新兴独立国家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 C.经济全球化开始扩展到生产领域 D.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取得显著成就 ‎2.(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5)‎ 表1‎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表1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3.(2010·全国新课标卷文综·27)表2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表2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4.(2014·上海单科·11)为了完成下列“中外文化交流”时间轴,在“?”处应填上()‎ ‎                          ‎ A.日本派出遣唐使                   ‎ B.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 C.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               ‎ D.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 ‎5.(2017·新课标全国全国Ⅱ卷·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1  钟表的演变 ‎ ‎ 日晷被称为“最早的钟表”,是古代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 中世纪末期 机械钟在西欧流行,最初的机械钟只有时和刻。‎ 近代早期 在伽利略等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明了游丝,钟的精确度提高,制造出怀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 ‎1850年前后 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 ‎20世纪初 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在户外运动、驾驶汽车时都可佩戴。‎ ‎20世纪50年代 根据原子物理学原理制造出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100万年误差1秒。‎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据(英)约翰·哈萨德《时间社会学》等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6.(2012·全国大纲卷·37)(32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材料三 :世界博览会主题概览 时间 主题 时间 主题 ‎1933年 一个世纪的进步 ‎1982年 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1935年 通过竞争获得和平 ‎1984年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37年 现代世界的艺术和技术 ‎1985年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1939年 明日新世界 ‎1990年 人类与自然 ‎1958年 科学、文明和人性 ‎1998年 海洋:未来的财富 ‎1962年 太空时代的人类 ‎2000年 人类-自然-科技-发展 ‎1964年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2005年 超越发展:大自然智慧的再发现 ‎1970年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2010年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974年 无污染的进步 ‎2015年 给养地球:生命的能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西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中国展   品特点形成的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和20世纪世博会所体现的社会发展理念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12分)‎ ‎7.(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表4‎ 时间 中国 外国 ‎14~15世纪 朱元璋在位期间,与占城、爪哇、暹罗等30余国进行官方贸易。‎ 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和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史上的壮举。‎ 德国人古登堡发明了最早的印刷机。‎ 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佛罗伦萨200余家纺织工场雇佣3万余名工人。‎ ‎16世纪 张居正进行赋役合一、统一征银的“一条鞭法”改革。‎ 李时珍《本草纲目》刊刻。‎ 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物传入中国。‎ 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到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汤显祖出生,代表作《牡丹亭》表现男女主人公冲破礼教束缚,追求爱情自由。‎ 莎士比亚出生,代表作《哈姆雷特》。‎ ‎17世纪 朱子学在日本为官方推崇,成为显学。‎ 茶叶大量输往欧洲。‎ 宋应星《天工开物》刊刻。‎ 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郑成功收复台湾。‎ 英国入侵印度,英属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开展殖民活动。‎ 英国早期移民乘“五月花号”到达北美。‎ ‎——据李亚凡编《世界历史年表》等 表4为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 ‎ ‎8.(2017·山东菏泽一模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经济全球化是历史的范畴,且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特征。目前学术上认为经济全球化最初发端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15世纪以前,东西方社会既不需要,也不可能形成复杂的社会分工,因而也不可能在大的范围内形成持久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 ‎——摘编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研究》‎ 上图反映的是世界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历史阶段及史实。请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阐述你对该论题的理解。(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 ‎【答案解析】‎ ‎1.【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新兴独立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努力 ‎   【解析】表格中国际组织的出现主要因素是,新兴独立国家应对其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中的不利局面,资源紧缺不是主要因素,故A项错误;面对西方国家的冲击,新兴独立国家加强彼此经济合作,纷纷建立一些国际组织,以应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秩序,故B项正确;经济全球化一开始就出现在生产领域,而不是等到二战后,故C项错误;表格中国际组织还未形成经济的区域集团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2.【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解析】汉景帝时,因削藩而引起七国之乱,使诸侯王国与朝廷间的矛盾空前激化,七国之乱的平定加强了中央集权,此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进一步解决王国问题,所以汉景帝以后诸侯王与朝廷矛盾并不是渐趋激化,故A项错误;表中涉及的郡国属于地方行政机构,而非中央行政体制,故B项错误;汉武帝通过推恩令等措施,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使直接管辖的郡国迅速增多,中央集权更加巩固,为解决边患问题奠定基础和解除后顾之忧,故C项正确;汉武帝时直辖的郡级政区越来越多,结合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可知王国控制的区域越来越小,故D项错误。‎ ‎【答案】C ‎3.【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的能力。通过对图表的解读,故选A。‎ ‎【答案】A ‎4.【考点】早期的西学东渐——西学的传入 ‎【解析】从图中时间轴可以看出,应处于明朝时期,日本派出遣唐使是在唐朝,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严复所译《天演论》发表于1897年,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在13世纪,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明后期利玛窦和徐光启合译《几何原本》,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 ‎【答案】D ‎5. 示例1  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精度提高 阐述: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科技落后,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中世纪时机械钟在西欧流行,只有时和刻,但不精确。‎ 近代科技的产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其精确度提高。科技革命的推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人们时间观念增强,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根据原子物理学制造出原子钟,其精度更高。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计时、信息处理、导航、监测等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总之,科技的进步推动钟表精度不继提高,钟表精度提高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 示例2  论题: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 阐述:古代生产力落后,科技不发达,日晷是当时比较普遍使用的计时工具,但日晷计时一般由政府控制。近代科技的产生,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制造出怀表,但当时钟表价格昂贵,属于奢侈品,钟表还不能普及使用。‎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1850年前后,英国社会各个阶层都拥有了钟表,钟表得到了普及。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经济的进步,20世纪初,原为女性装饰品的手表逐渐为男性所接受,随时都可佩戴。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种功能的智能手表出现。‎ 总之,科技进步推动钟表的普及使用,而钟表的普及使用反映了不同时代科技的进步。‎ ‎6.(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 意义:提升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开创举办世博会的先河;提供了各国展示文明成果的   重要平台,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经济文化交流。(8分)‎ ‎(2)特点: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有西方色彩。‎ 西方:以先进科技成果、工业品为主。‎ 原因: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明高度发达,手工业技术精湛;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中西文化交流增强。(12分)‎ ‎(3)变化:19世纪关注科技与工业的发展;20世纪更关注人类和平、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原因: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科技作用的两重性受到关注;冷战凸显对抗的危险;经济全球化,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导致环境、资源问题;技术革命展示了新的发展前景。(12分)‎ ‎7.(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示例1.论题:14-17世纪中外交流及影响。‎ 阐述:14-15世纪,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哥伦布到达美洲,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文明开始汇合交融。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美洲农作物由此传人中国。利玛窦到达中国,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17世纪,由于对中国丝织品瓷器等需求,西方殖民者从美洲掠夺的白银流向中国。英国在印度和北美殖民扩张;荷兰侵占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中国的朱子学说在日本成为显学,影响很大。‎ 综上所述,中外交流推动了世界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发展,但西方新航路开辟后进行的早期殖民扩张也给亚非拉等地带来了灾难和破坏。‎ 示例2.论题:全球化有利于中西文明的交流 阐述: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文明的交流。‎ 新航路的开辟后,中国的茶叶、瓷器大量输往欧洲,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明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美洲的玉米、番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有利于农产品商品化,有利于中国人口的增值。欧洲传教士东来,传播了天主教,也传播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同时传教士也把中国文化传播到欧洲,推动了欧洲的进步。‎ 总之,新航路开启了全球化进程,加速了人类不同文明间的交流,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8.论题:全球经济贸易从无序向有序发展。(3分) ‎ 理解: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凭借其海上优势和廉价的工业品对亚非拉等地区进行了几百年野蛮的殖民掠夺和产品倾销,以欧洲为主导的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但是,这种无序的市场扩张和殖民竞争,最终由于政治、经济利益的差异引发了两次大规模的世界大战和1929~1930年的经济大危机,它们给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沉重的打击;1944年开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新格局开始出现,世界贸易进入了一个协商性的发展阶段,特别是世界贸易组织等同际经济贸易组织的建立为全球性贸易的进程提供了更为制度化、法制化的保障。(9分) ‎ ‎57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史论脱节”‎ 一、“史论脱节”的概念分析 中学历史教学必须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史实与理论的有机结合,这不但是《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要求,而且在《高考考试大纲的说明(2018年版)》中也有明确规定: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小论文题的要求中提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但是,高中学生的“史论结合”能力却正如刘芃所说:“第一,有史也有论,但史论貌合神离;第二,以理论当问题从原则出发去组织史实,又把理论当作一种结论,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第三,史实充实,但理论很单薄,不能解决对历史现象规律性的认识,语言表述缺乏深度。‎ ‎(一)史论结合 白寿彝的《关于历史学习的三个问题》一文认为,只讲理论,不管历史事实;讲中国史不管中国历史事实,讲世界史不管世界历史事实,而只讲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著作的个别词句,便是“以论带史”。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对具体史实进行具体分析,才是正确方法。‎ 吕振羽在《怎样学习历史》一文中提出学习和研究历史必须坚持和贯彻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针。“论”就是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史”就是史料。史和论的统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具体历史进行具体分析,揭示出历史发展的规律。‎ ‎  苏双碧在《论史料和理论的关系》一文中认为,“史”指历史事实,事实的根据是有关史料;“论”指文章所表达的见解、观点,而论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毛永政在《史论“结合点”之断想》一文中指出,要正确认识史学与历史唯物论之间的相互作用,则首先要区分史、论的不同范围,其次要明确历史唯物论与史学的任务和研究特点的区别,再次要考虑到我国历史唯物论理论的现状。‎ ‎  蒋大椿在《近四十年来史论关系研究综述》中认为,科学的史论结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有以下几种:首先是“寓论于史”,即让观点体现在材料之中;其次是夹叙夹议,或叫边史边论;再次是先史后论,或叫先叙后议。‎ ‎(二)史论脱节 ‎   王涛在《史论脱节的类型与辨析》中提出,从考试角度来卡,史论脱节是选择题干扰项设置的方法,也是非选择题答题失分的重要原因,十分值得研究。史论脱节有五个表现。详述如下:‎ ‎   1.违背真实性。真实性是指实证性,即史实必须经过严密的证明,必须确保真实性,这是正确推理的前提。在选择题中,违背真实性主要体现在:表述的绝对化、时间错误、句子附加成分上附着的信息错误等。‎ ‎   2.违背全面性和充分性。全面性是对结论来说的,即结论必须涵盖所有的史实信息,不能有遗漏,否则就是以论带史,主观剪裁客观,简而言之就是概括不全。充分性在逻辑学上的术语是充足理由律,即史料必须充足,能够得出结论,常见的表现是以偏概全,即史实太少而结论太大。‎ ‎   3.缺乏针对性。针对性其实就是逻辑学上的偷换论题。偷换论题是干扰项设置的重要方法,它的迷惑性在于表述正确,但是结论与史实缺乏内在联系,你说张三,我谈李四,各吹各的号,各着各的调。‎ ‎   4.违背逻辑性。逻辑性是历史学科思维活动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在推理过程中常犯的错误有偷换概念,即在推理中,概念所指的内涵和外延人为地扩大或缩小,导致结论不够严谨。除此之外,还有虚假理由、自相矛盾等类型。这类选项判断难度较大,对学生学科思维水平有较强的考查功能。‎ 二、高考命题分析 ‎(一)违背真实性。违背真实性主要体现在:表述的绝对化、时间错误、句子附加成分上附着的信息错误等。‎ ‎1.(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     ‎ 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     ‎ 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解析】“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行事”,故A项正确;受到皇权的影响,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可能并不真实可信,全部真实可信太过于绝对化,故B项错误;史官记录皇帝真实言行,客观上促进皇帝减少“误失”,“尖锐矛盾”的说法过于夸大,故C项错误;材料只是表述宋太祖担心自己有误失会遭史官记录,而没有直接反映出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的意图,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3•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上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 。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 ‎【解析】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的解决谷物问题,据此排除A项。另外,A选项“完全”的表述过于绝对,往往暗示是错误答案。‎ ‎【答案】D ‎3.(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5)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这一思想(  )‎ A.完全符合当时的苏联国情               ‎ B.推动了苏联经济模式的形成 C.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致               ‎ D.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的精神 ‎【解析】结合1931年苏联经济建设的相关史实予以判断:这一思想急于求成,超越了苏联的国情。另外,A选项“完全”的表述过于绝对,往往暗示是错误答案。‎ ‎【答案】B ‎(二)违背全面性和充分性。全面性是对结论来说的,即结论必须涵盖所有的史实信息,不能有遗漏,否则就是以论带史,主观剪裁客观,简而言之就是概括不全。充分性在逻辑学上的术语是充足理由律,即史料必须充足,能够得出结论,常见的表现是以偏概全,即史实太少而结论太大。‎ ‎1.(2010•新课标全国卷文综•31)1902—1906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只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这表明此时(  )‎ 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 C.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             ‎ 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 ‎【解析】举人、贡生、生员、监生仍是以求取功名为主,是传统教育制度的代表,而京师大学堂则体现了教育的近代化,故选D。故A、B、C项只是反映了材料的部分信息以偏概全。‎ ‎【答案】D ‎2.(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4)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贡献     ‎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这种类型的题,中间往往有分号“;”或“。”间隔,由两句话组成,有两个意思。比如此题存在两个意思,第一,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下降,第二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增加。选项需要能解释这两个意思。D选项“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这个选项只能符合第一个意思“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下降”,因此D选项不充分,我们予以排除。‎ ‎【答案】A ‎ ‎(三)缺乏针对性。针对性其实就是逻辑学上的偷换论题。偷换论题是干扰项设置的重要方法,它的迷惑性在于表述正确,但是结论与史实缺乏内在联系,你说张三,我谈李四,各吹各的号,各着各的调。‎ ‎1.(2012•新课标全国卷文综•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 A.对僧人爱恨交加的社会心态         ‎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解析】B选项是讲借助“戏剧”,但材料指的是“流传的故事”,这明显偷换了概念。‎ ‎【答案】D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B项错误;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C项正确;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C ‎3.(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0)1938年,日本侵略者在北平设立“中国联合准备银行”,发行“联银券”,流通于平、津、鲁、豫等地;同时还发行了大量不具备货币性质的“军用票”,流通于市场。日本侵略者上述行径的目的是(  )‎ A.扰乱国统区金融秩序                   ‎ B.转嫁战争负担 C.封锁抗日根据地经济                   ‎ D.强化物资管制 ‎【解析】材料中发行的“联银券”、“军用票”的地区是敌占区,故A、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流通的货币,没有体现对物资的管理,故D项错误。故A、C、D项偷换概念,是干扰选项。‎ ‎【答案】B ‎(四)违背逻辑性。在推理过程中,概念所指的内涵和外延人为地扩大或缩小,导致结论不够严谨。除此之外,还有虚假理由、自相矛盾等类型。这类选项判断难度较大,对学生学科思维水平有较强的考查功能。‎ ‎1.(2014•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解析】限制自杀的规定的初衷不是为了尊重生命而是加强对个人的管制。如果“崇尚自然法则”应该不去自杀,两者逻辑上有矛盾。所以BD选项排除掉。‎ ‎【答案】C ‎2.(2013•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5)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  )‎ A.中央集权弱化                     ‎ B.流民问题严重 C.土地兼并缓和                     ‎ D.自耕小农衰退 ‎【解析】宋代采取了“不抑兼并”的措施,其后果必然是导致土地兼并严重。可以快速排除C。‎ ‎【答案】D ‎3.(2015年Ⅰ卷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解析】畜力与铁制农具的出现,促使了个体小农经济产生,C错。‎ ‎【答案】 A ‎4.(2014年Ⅱ卷26)北宋中期,“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这表明交子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             ‎ B.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             ‎ D.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解析】材料中提到先有纸币再有纠纷,B项“产生于民间的商业纠纷”因果倒置。‎ ‎【答案】 A ‎ ‎ ‎58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历史常识”‎ 一、“史学常识”的概念分析 ‎   (一)历史常识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什么是常识?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般的知识,普通的知识(对于专门知识而言)。相应的,历史常识就是历史学科中的普通知识、一般的知识。“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历史常识是指一个具备一般教育水平的人应知应会的关于历史方面的普通知识,它不同于历史方面的专业性知识,是不需要专门的研究即可获取的知识。也就是说,历史常识是历史教学中经常出现但一般不是教学目的的普通知识。正由于不是教学目的,所以往往不被师生重视。‎ ‎  赵亚夫教授在《“教好”常识是中学历史教师的基本任务》中指出,我强调重建中学历史教育常识有二十余年,一个基本理由是,中学历史教育不是单纯的专业教育,也不是一般的人文知识普及教育,更不是特定的政治或思想品德教育,它理应是公民教育,而选定好常识、运用好常识又是良好的公民教育的基石。缺少对历史常识的理解和认识,公民就不会做历史的和现实的判断,再多的历史材料也是在展示历史的流水账而已……‎ 中学历史教育所划定的常识范围,除了部分地遵循已有的学科知识逻辑外,必须考虑公民教育逻辑。抑或说,现代公民必备的历史知识、技能和视野属于历史常识。历史常识解决的问题是现代公民将如何运用历史知识、技能和视野去参与社会生活,以及哪些历史知识、技能和视野可助于公民获得批判性思维、提高人文智识、发展行动能力、实现人类福扯。‎ ‎(二)历史常识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黄桂兰在《巧设切点,顺势联想,见微知著》(《中学历史教学》2016年第7期)中指出,历史常识的内容极其广泛,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天文地理、礼仪习俗、姓名称谓、衣食住行、器物用具、各种纪年、史学理论等。重视历史常识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和储备,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试题中所提供的史学材料,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盛勇在《让常识在历史教学中闪光——一道地理“神题”给历史教学的启示》中提出对常识教学的几个方面的应用:一、常识有助于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二、常识有助于我们展开批判性思考;三、常识有助于我们认清历史真相;四、常识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在现实中保持清醒的头脑。‎ 赵亚夫教授指出,“解读历史的根本前提在于,创造者是人,记载者是人,解读者同样是人。”“理解之所以可能,因为历史材料里而所表现出的前人言行,与我们今日言行性质上是根本相类似的。”历史教育应该“基于常识且又要超越常识”,“理解历史事实不是为了积累史学经验,一切用于探究历史的技能和方法,皆与思维品质、行动能力相关”。‎ 如何夯实为公民教育服务的历史常识基础?赵亚夫教授概括地提出四个词汇:(1)结构:针对历史常识体系;(2)概念:针对历史常识涉及的学习领域;(3)能力:针对历史常识所作用的公民行动:(4)意义:针对历史常识所提升的公民智识。‎ ‎(三)历史常识题的复习方式 刘艳在《历史常识题的三种复习方式》中指出对历史常识题的三种复习方式:‎ 一、以高考题为导向进行延伸练习。毋庸置疑,高考对高中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是高中阶段教学复习的风向标和指挥棒。每一年的高考复习都要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揣摩下一年的命题走向,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细心揣摩、深入发掘历史教科书中相关常识知识。教科书是一切教学活动和知识考查最真实、最直接的内容依据。高中阶段的历史教科书是基于现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而编写的,有时注重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而简化了过程,有时则是只言片语而微言大义,有时却又写得含而不露、似曾相识,故而细心研读教材,体会个中滋味,有如下海寻宝,整个过程会叫你感受探索的新奇与成功的喜悦。‎ 三、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知识传播媒体,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扩大知识面。最常见的传播媒体是电视,其中电视剧场、百家讲坛、探索发现等栏目都有助于青少年历史知识的增长。‎ 近年的历史试题虽然直接考查历史常识的并不多,但是经常借助史学常识来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这类试题往往是知之者易,不知者难,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对历史常识的教学。由于历史常识既不是重要内容,也不是什么重大问题,教师只需在平时的教学中稍加提示、点拨即可,不需花费太多精力,长期积累下来,效果将会非常可观。   ‎ 二、高考命题分析 ‎(一)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纪年法 ‎1.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3.干支纪年法。干支纪年,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如甲子、乙丑等,经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如《梅花岭记》“顺治二年乙酉四月”,“顺治”是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乙酉”是干支纪年。‎ ‎5.民国纪年法。以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为起始的纪年方法。当时规定与公元纪年法并行。但官方多用民国纪年法,个人档案中也用。民国年换算——公元纪年减去1911,得出民国多少年。‎ ‎【即练1】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八国联军侵华的1900年应是(  )‎ A.己亥年       B.庚子年            ‎ C.辛丑年      D.壬寅年 ‎ ‎(二)古代帝王的谥号、庙号、年号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比如汉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较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1.谥号:就是王、公、卿、大夫(自汉代起则是皇帝、大臣、亲贵、士大夫)死后依其生前事迹给予的称号。也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厉、幽、畅都是贬字,冲、殇、愍、哀、悼等谥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贬义。‎ ‎2.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3.年号:在古代皇帝和大臣的心目中,确定什么样的年号纪年,是一件非常重大而神圣的事情。改朝换代以后,新的皇帝即位,需要重定正朔,以显示奉天承运,上顺天道,下合人意,而重新确定年号纪年,正是奉正朔的一种表示。据《中国历史年代简表》,历代的皇帝所用的年号共有708个,从内容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表示受命于天的,如应天、天兴、天授等;②表示神圣祥瑞的,如万利、河清、大圣等;③表示改朝换代的,如太始、开元、皇初等;④歌颂文治武功的,如大德、上明、文治等;⑤希图安宁平顺的,如安定、广顺、永宁等;⑥祈求江山永固的,如长久、天寿、长乐等。‎ ‎【即练2】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下列哪位皇帝的谥号含有平庸和无能的含义 (  )‎ A.汉明帝      B.汉景帝           ‎ C.唐睿宗      D.晋惠帝 ‎ ‎(三)避讳的对象和方法 避讳是中国历史上必须回避君主、尊长的“名讳”的一种要求,通常只限于君主、尊长之本名,其字号则无必要。‎ ‎1.避讳的对象有四类 ‎(1)帝王:对当代帝王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进行避讳,属于当时的“国讳”或“公讳”。‎ ‎(2)长官: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 ‎(3)圣贤: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名讳,有的朝代也避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之名,有的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的。‎ ‎(4)长辈:即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是全家的“家讳”或“私讳”。与别人交往时应避对方的长辈之讳,否则极为失礼。‎ ‎2.避讳的方法有三种 ‎(1)改字法:用同义或同音字以代本字。以用同义字为最多。此法在秦汉时期已经使用,后代继续沿用。对于帝王或圣贤之名,众所共讳,称为公讳。公讳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有如下几种:为避皇帝之讳而改姓;改名为避讳,有直接改原名的,亦有只称字、号的;改官名包括了改爵名;改地名;前朝的年号与本朝君主犯讳,亦要避讳;改干支;改物名。‎ ‎(2)缺笔法:用本字而省缺笔画。此法大约始于唐初,宋代以后颇为盛行。‎ ‎(3)空字法:将本字空而不写,或画以“□”,或书以“某”字,或直书以“讳”字。‎ ‎【即练3】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下述哪一避讳方法明显与其它方法不同 (  )‎ A.唐人撰《隋书》,为避李世民讳,书王世充作“王充”‎ B.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 C.唐朝为避李世民讳,将中央六部之一的“民部”改称“户部”‎ D.五代十国的吴越王钱镏,把石榴改为“金樱” ‎ ‎(四)阴阳五行学说 ‎1.阴阳学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明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晴、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2.五行学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关系又可称为母子关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为火之母,火则为木之子。‎ 五行相克的次序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阴阳与五行的关系: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的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即练4】中国古代常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更替,称作“五德”,每个朝代在“五德”中都有相应的次序。曹魏定为“土德”,通过“禅让”代魏的西晋应为          (  )‎ A.金德          B.木德             ‎ C.水德         D.火德 ‎(五)十二生肖、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的匹配 ‎1.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的对应 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2.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相匹配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23∶00~1∶00‎ ‎1∶00~3∶00‎ ‎3∶00~5∶00‎ ‎5∶00~7∶00‎ ‎7∶00~9∶00‎ ‎9∶00~11∶00‎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11∶00~13∶00‎ ‎13∶00~15∶00‎ ‎15∶00~17∶00‎ ‎17∶00~19∶00‎ ‎19∶00~21∶00‎ ‎21∶00~23∶00‎ ‎【即练5】 清代刘献《广阳杂记》引李长卿《松霞馆赘言》:“申时,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气数,将乱则狂作横行,故申属猴。”其中的“申时”指              (  )‎ A.午后一点至三点    ‎ B.下午三点至五点 C.下午五点至七点  ‎ D.傍晚七点至九点 ‎(六)二十四节气 记忆口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注解 春:立春,雨:雨水,惊:惊蛰,春:春分,清:清明,谷:谷雨。‎ 夏:立夏,满:小满,芒:芒种,夏:夏至,暑相连:小暑和大暑。‎ 秋:立秋,处:处暑,露:白露,秋:秋分,寒:寒露;降,霜降。‎ 冬:立冬,雪:小雪,雪:大雪,冬:冬至,小大寒:小寒、大寒。‎ ‎ ‎ ‎(七)古代地理名称 ‎1.中国:古代称“中国”一般指中原一带,亦即“中原”、“中土”。《资治通鉴·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2.九州:“九州”亦称“九土”,泛指全国各地。名称由来,约起于春秋,据说大禹治水后中原一带划分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吕氏春秋》上以“幽州”代“梁州”;《周礼》上以“幽州”、“并州”代“徐州”、“梁州”;《尔雅》上以“幽州”、“营州”代“青州”、“梁州”。‎ ‎3.关西:汉唐时期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为“关西”,亦即古秦地。‎ ‎4.中原:一指平原、原野,《诗·小雅·吉日》:“瞻彼中原,其祁孔有。”另指黄河流域中下游一带,亦称“中土”、“中州”。先秦时称豫州为“中原”,因其居九州之中得名,后一般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南宋时又指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5.关中:战国至秦汉间,一般称函谷关以西的地区为“关中”。‎ ‎6.关东:秦、汉、唐诸王朝皆定都陕西西安一带,故称函谷关或潼关以东的今河南、山东等地为“关东”。近代指位于山海关以东的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为“关东”。‎ ‎7.山东:战国、秦、汉时代指崤山或华山以东为“山东”,有时也泛指秦以外的六国领土。‎ ‎8.江东:长江在今芜湖至南京河段接近于南北流向,古代因称其以东及以下南岸地区为“江东”。‎ ‎9.江表:一般指长江南岸的广大地区。以中原为视点,看长江南岸为长江以外,故称“江表”。‎ ‎10.江左:古人在地理上以东为左,以西为右,因称“江东”为“江左”。另东晋及南朝宋、齐、梁、陈皆定都南京,因地处江左,故当时称五朝及其辖区为“江左”。‎ ‎11.江右:长江以西之地为“江右”。清·魏禧《日录杂说》:“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盖自江北视之,江巷在左,江西在右耳。”旧称江西为“江右”,唐开元间浙江南道西部所置的江南西道简称为江西道,因称江西为“江右”,后来成了江西省的别称。‎ ‎【即练6】 唐开元年间浙江南道西部所置的江南西道简称为江西道,因称江西为“________”,后来成了江西省的别称。上面的横线处应是 (  )‎ A.江左     B.江右        ‎ C.江表    D.江巷 ‎59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与时俱化”‎ 一、“与时俱化”的概念分析 与时俱化是指系统结构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系统内部结构通过负反馈机制与外部环境保持平衡。系统的与时俱化,既包括进化,也包括退化,还包括停滞不前,正如恩格斯所说的“每一进化同时又是退化。”不论是进化,或是退化,或是停滞不前,目的都是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在变动的环境中求得自身的生存。‎ ‎“与时俱化”的出处是《庄子•外篇•山木》。在文章中讲了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 庄子带着弟子在山中行走,见一棵大树枝叶茂盛,而伐木者却站在一旁,认为这棵树派不上什么用场,便不打算砍倒此树。庄子曰:“此树以不材而享其天年。”庄子带领一行人出了山区,寄宿于朋友家中。朋友很高兴,为了招待客人,让孩子杀一只大雁炖了吃。孩子问:“那两只大雁,一只会叫,一只不会叫。杀哪一只呢?”主人说:“杀不会叫的那一只。”第二天,庄子的弟子问庄子:“昨天山中那棵大树,因为不材而享其天年;而这里的主人杀的那只雁却因不材而死。请问先生为人处世应该遵循哪条道理呢?”听到这样的发问,庄子便说出了那句带有哲理的话:“本人可以说是个处于材与不材之间的人,似有道而非有道,所以有时不免遭到不幸。如果通晓并遵循事物内在的规律而运作,就不会这样了。毁誉无定规,龙蛇无常形;人们的思想要‘与时俱化’,不能固守一个小变的定理。”‎ 刘书林在《从“与时俱化”到“与时俱进”》中指出,这里的“与时俱化”,不能简单地理解成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里的“化”不是一般的“变化”,而是“教化”和“提升思想”的内涵,即人们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熟悉新事物,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使自己的思想跟上事物发展的进程。‎ ‎“与时俱化”又是一种历史观。李大钊就把“与时俱化”作为对历史的“解喻”。他在《史学要论》一文中说:“历史是死的,但解喻是活的,与时俱化的。”这说明了,历史内容因时代的变迁和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不同的讲法和理解。人们对历史理解的侧重点也随之变化,发挥不同的解喻功能。‎ 鉴于“与时俱化”容易被人误解和曲解,把“与时俱化”改变一个字,变成“与时俱进”,增加了方向感,强化了进步的性质,使人一目了然。这可以视为古为今用的一例。江泽民同志在讲出“与时俱进”的提法后,进一步阐发了它的现代含义:“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具体情况作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我们就会因为思想脱离实际而不能顺利前进,甚至发生失误。”(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看来,“与时俱进”与“与时俱化”具有同源之妙道,衍生之血亲,而又富含新意。‎ 全国卷命题语言分析:“适应.......”“符合……”“……需要”基本为正确选项 二、高考命题分析 ‎1.(2015·海南单科·5)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 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 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2.(2015·海南高考·21)近代中国在不同时期学习西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五四运动之前大致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缘于()‎ A.对西学认知的程度                  ‎ B.社会变革进程的需求 C.政府推行西学的力度                ‎ D.传统文化势力的强弱 ‎3.(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6)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     ‎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4.(2016·海南单科·7)关羽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至宋徽宗时被封为“忠惠公”,其后不断加封,到清代被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种现象反映了()‎ A.关羽的个人品德决定了民众崇拜的形成 B.历代皇帝的好恶决定着崇拜关羽的取向 C.对关羽的信仰符合官方意识形态的要求 D.民众的信仰不断推高关羽“神”的地位 ‎5.(2017·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         ‎ 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 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         ‎ 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 ‎6.(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8)甲午战后,梁启超提出“诗界革命”,曾赋诗“泱泱哉我中华……物产腴沃甲大地,天府雄国言非夸。君不见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矞吾中华!”这反映出“诗界革命”()‎ A.倡导民主革命的思想              ‎ B.推动了白话文运动 C.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 D.成为改良思潮的开端 ‎7.(2017·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8.(2015·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1)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9.(2016·海南高考·19)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该文描述的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革命目标与民众需求相一致     ‎ B.国民党在农村调整扶助农工政策 C.中共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日益成熟     ‎ D.中国革命性质开始发生根本转变 ‎10.(2017·陕西咸阳二模·26)唐末五代,对关羽的信仰主要限于民间。宋以后,皇室封关羽为王,立庙祭祀,与宋对峙的金朝也下令重修关庙,关羽神灵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这反映出()‎ A.时代精神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 B.小说繁荣促进关羽形象普及 C.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 D.民族融合推动了民间信仰变革 ‎【答案解析】‎ ‎1.【考点】宋明理学——三教合一 ‎ 【解析】据材料中“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体现了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相结合,从而获得了新的发展,故A项正确;儒、佛开始出现合流是在唐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始终没有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故C项错误;儒学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故D项错误。‎ ‎【答案】A ‎2.【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  【解析】题目要求分析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三个层面出现的原因,A项是对学习内容的表述,属于表现,故A项错误;之所以出现三个层面的学习,根本上是由于近代社会随着列强的不断侵略,中国的社会发展呈现出不同的需要,由抵御外来侵略到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到实行民主、科学,故B项正确;当时的清政府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和思想,故C项错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近代没有出现强弱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B ‎3.【考点】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地位 ‎  【解析】社会对艺术的批判并不由皇帝好恶决定,而是由社会决定的,故A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虽不可超越,但直到唐太宗时期才正式确立了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说明艺术成就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极高,而且他的书风刚健有力并折中南北,适应了太宗时期统一帝国的需要,并且王羲之的书法受道教影响极大,也适应了唐代三教并行的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的书法,未体现“朝代更替”的作用,故D项错误。‎ ‎【答案】C ‎4.【考点】宋明理学 ‎ 【解析】民众崇拜的形成是民众自身的利益和政府的提倡有关系,不完全是英雄个人的品德决定,故A项错误;由“因其忠义勇武,被世人称颂”,被世人称颂是其前提条件,不仅仅只有皇帝个人的好恶,故B项错误;关羽因为被忠勇被人称颂,符合理学宣扬的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因而被统治者所加封,故C项正确;官府的造神运动最根本是维护统治的需要,与民众的信仰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C ‎5.【考点】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抗日政策 ‎【解析】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于抗战全面爆发后的1937年9月,土地革命的开展是在国共的十年对峙时期,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根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各阶层抗日的积极性,因而适应了抗日战争新形势的需要,故B项正确;国民革命的时间是1924—1927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主要任务是抗日,当时处于国共合作时期,不可能反抗国民党政府,故D项错误。‎ ‎【答案】B ‎6.【考点】维新思想——梁启超的“诗界革命”‎ ‎  【解析】甲午战争后,为挽救民族危机,梁启超倡导维新变法,即政治改良,而不是民主革命,故A项错误;白话文运动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与材料时间“甲午战后”不符,故B项错误;甲午战后,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英日区区三岛尚崛起,况乃堂裔吾中华”可以看出梁启超的“诗界革命”意在振兴中华、挽救民族危亡,故C项正确;改良思潮形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早期维新思想,而不是甲午战后,故D项错误。‎ ‎【答案】C ‎7.【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 ‎【解析】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与事实不符,随着历史的演变,时代的更新,科学技术等不断发达,对人才的要求亦越来越高,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1997—2001年高等学校在校人数的变化,没有体现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故B项错误;高校在校生规模的扩大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要求,说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恢复高考制度只是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谈不上普及,依据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预计到2019年,中国将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故D项错误。‎ ‎【答案】C ‎8.【考点】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学习俄文热潮 ‎  【解析】新中国成立后实现“一边倒”外交政策,倒向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促进全国人民学习俄文,但A项不如D项表述全面,故A项错误;我国借鉴苏联经验实现计划经济,会导致全国各地学习俄文的现象,但B项不如D项表述更全面,故B项错误;文化教育改革是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会引发“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故C项错误;建国后我国发展战略是与苏联建交,效仿苏联经验,引进苏联的技术和资金,为顺利进行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培养大量懂俄文的人才,故D项正确。‎ ‎【答案】D ‎9.【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 ‎   【解析】由“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可以看出广大民众自觉地接受了革命的要求,并四处传播,可见革命的要求与他们的利益相符合,故A项正确;“打倒土豪劣绅”是中共农村工作的口号,不是国民党的,故B项错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包含根据地的建设、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三个部分,仅一个口号无法表明其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口号可以看出革命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有发生性质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A ‎10.【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隋唐;宋朝 ‎【解析】材料中:宋、金对抗体现了对时代的要求,借助民间信仰,融合了理学对人格的塑造,使关羽信仰官方、民间地位迅速提升,故A项正确;小说的繁荣是在明清时期,时代不符合,故B项错误;理学为民间信仰注入了新的内容,而非理学是社会价值观念的整合,故C项错误;材料中属于官方行为,所以不是推动民间信仰变革,故D项错误。‎ ‎【答案】A ‎60 真题研究:全国卷选择题命题语言分析——“批判思维”‎ 一、“批判思维”的概念分析 ‎(一)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批判性思维的内涵 ‎“批判的(critical)”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文,意指“辨明或判断的能力”。《现代汉语词典》对其内涵的界定是:“分析判别,评论好坏。”这里主要强调对某种行为、结论进行分辨、评断和剖析。由此可知,“批判”一词并不具有负面或否定的意思,而是对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认识和判断。‎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内涵,学界众说纷纭,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的批判性思维专家罗伯特·恩尼斯(Robert Ennis)提出的,他强调批判性思维是指“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作出合理决策的能力”。钟启泉先生则引用了《认知心理学家谈教育》一书的观点,认为批判性思维主要指“对于某种事物、现象和主张发现问题所在,同时根据自身的思考逻辑地做出主张的思考”。‎ 赵亚夫教授在《批判性思维决定历史教学的质量》中指出,“批判性思维(criticalthinking,简称CT)有两个维度: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倾向(或气质)。前者主要包括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自校准六种基本能力,后者则是以质疑、问为什么以及勇敢且公正地去寻找每个可能问题的最佳答案的一贯性态度为特征。”一种更简洁的解释是:“批判性思维是而对相信什么或者做什么而作出合理决定的思维能力”。‎ ‎(二)批判性思维在历史教学中的培养 曹勇在《论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中认为,批判性思维由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精神两部分组成。历史批判性思维技能主要包括对历史观点的分析能力,发现历史问题的能力,搜集和分析史料的能力,辨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运用史料论证的能力,总结史料之间联系和历史规律的能力以及建构历史知识的能力等。历史批判性精神主要是有意识地对历史现象进行批判的心理准备状态和意向,包括大胆怀疑和质疑,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权威以及善于发现和思考等精神品质。‎ 曹勇在《论历史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中指出,批判性思维既是一种思维技能,也是一种精神品质。在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适时创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机会,为学生开展批判性思维提供宽松自由的环境,同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教材,打破思维定势,独立思考,并利用史料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在此基础上,通过激励评价机制,对教学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进行测评.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增强批判性思维意识。‎ 吴四伍在《批判性历史思维的课程实践与历史测量的技能化反思》中指出,跨学科研究是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基本方向,但它与具体学科结合,也能促进批判性思维的深入发展。批判性思维的技能化发展及其引入,能够提高学科思维的快速发展。历史学习引入批判性思维,可以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从死记硬背孤立的历史事实转为理解历史逻辑,使客观的历史事实成为主动真理,从而理解历史学思维方式,注意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三)从高考历史命题看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吴四伍在《批判性历史思维的课程实践与历史测量的技能化反思》中提出,批判性思维过程分为五个有机环节:分析主题,判断信息的相关性与重要性,对观点、推论、主题和说明进行评价,建构清晰连贯的论证,形成合理的判断或决定。学习和训练批判性思维,必须重视论点的确立与主题的清晰表达,重视思维的过程,主要指推理的合理性与阐述的严密;重视论证的合理,论证的可信度;重视价值观对判断的影响。从批判性思维的未来发展来看,将其落实到历史学习中,史论的确立、史实的考据、材料的辨析、史观的分析都可以成为专门训练的思维环节,可以借鉴相关的技能化训练模式与方法,进而成为历史学科思维明确与清晰的重要步骤。‎ 秦碧海在《从高考历史命题看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以近年来全国卷高考命题为例》中指出,近年来全国卷的历史高考命题,越来越突出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尤其是对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模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主要表现在历史分析推理能力、论证能力和评价能力三方面。‎ 二、高考命题分析 ‎(一)考查分析推理能力 考查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历史材料的相关信息、组织方式和信息潜在目的、偏见等进行分析、推理,做出合理清楚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1.(2014·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0)1937年11月,中国代表顾维钧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目前远东和平的恢复与维护,要求其他与会各国采取道义上的、物资上的、财政和经济上的具体行动。”否则,远东的暴力和动乱“就会达到不经受另一次世界大战的考验和磨难,就不可能制止和控制的程度”。他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各国对华同情和帮助           ‎ B.警示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 C.批评列强对日的绥靖政策           ‎ D.敦促列强维护原有世界格局 ‎【解析】结合时间可知是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解读题意可知顾维钧的目的是要求其他各国的对中国的援助,故A项正确;从题干的“否则”可知,顾维钧提到的“另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各国不援助中国的情况下出现的,不能体现“警示”的目的,故B项错误;绥靖政策侧重于对法西斯国家的纵容和默许,题干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维护原有世界格局与题意不符,故D项错误。‎ ‎【答案】A ‎2.(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解析】国民政府布置的防御工事主要侧重于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与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不符合,故A项错误;1933—1937年间,随着中日民族矛盾的不断上升,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实质上反映出,其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B项正确;国民政府“围剿”红军的区域集中在南方,与豫北、晋北、绥东等城市无关,故C项错误;沪杭是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区域,加强此地的防御工事,与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无关,故D项错误。‎ ‎【答案】B ‎ ‎(二)考查论证能力 考查要点:这类试题的设计围绕论点和论据这两个核心要素进行,论点和论据之间有清晰的内在联系,论点是在充分掌握论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评价、推理、综合和反思修正而得出的。这类试题大部分是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提炼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信息进行说明、论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3.(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人“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 ‎——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考点】启蒙运动——卢梭《社会契约论》;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解析】首先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材料论述了卢梭社会契约论思想,其思想在法国大革命中付诸实践,因此可以拟定卢梭共和制构想在法国大革命中的实践。然后选择史实依据加以论证,如选择路易十六的波旁王朝如何违背民意,使得其在1789年大革命中被推翻?为何法国人民要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同时也要指出卢梭反对英国式的代议制,主张直接民主,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 ‎【答案】(略)‎ ‎4.(2015·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 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 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 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解析】本题是开放性试题。依据世界近现代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选取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如选择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牛顿力学与瓦特改良蒸汽机、工厂制度的建立,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使用、垄断组织的形成、流水线生产等内容,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也可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要求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                             ‎ ‎ ‎ ‎(三)考查评价能力 ‎ 考查要点: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对材料所呈现的观点进行全而、辩证、多角度地分析,能够辨别历史解释的客观性和局限性,可以按照一定评价标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史学观点进行评判,最后得出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和解释。‎ ‎5.(2012·新课标全国卷高考·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见图10)。‎ 图10‎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综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本题为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但解题时须注意冲击与反应的对应关系,围绕材料观点,按要求答题。‎ ‎6.(2011·新课标全国卷文综·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亚洲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或被殖民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接触和征服才开始的。‎ 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纪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晚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欧洲本土上发生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西方崛起问题。属于开放性题目,解答时首先要归结出材料中的观点,参考观点有:殖民扩张说,科技促进说,文明扩张说等等,后选定自己认可的观点进行评论,注意观点与所述史实必须一致即可。做到言之有理,史论结合,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并能自圆其说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