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6 MB
  • 2021-05-13 发布

2016高考真题详细解析及考点透析

  • 7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考点1 组成细胞的分子 ‎1.(2016上海卷.6)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在抗疟药物研发中,发现了一种药效高于青蒿素的衍生物蒿甲醚,结构如图。下列与蒿甲醚的元素组成完全相同的物质是 A.纤维素 B.胰岛素 C.叶绿素 D.甲状腺素 ‎【解析】据图可知蒿甲醚的组成元素为C、H、O,纤维素为多糖,组成元素为C、H、O;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S;叶绿素含有镁元素;甲状腺素含有碘元素。‎ ‎【答案】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物体内有关化合物的元素组成。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及元素组成。‎ ‎2.(2016上海卷.11)下列病毒的构成组合中错误的是 ①DNA ②RNA ③蛋白质 ④磷脂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②③‎ ‎【解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为DNA或RNA。‎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病毒的遗传物质组成。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本题易错选A。错因在于从病毒没有细胞膜错误推出病毒没有磷脂。部分病毒的囊膜含有磷脂。‎ ‎3.(2016江苏卷.4)蛋白质是决定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B.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C.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 D.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也与功能基团相关 ‎【考点定位】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合成过程。‎ ‎【解析】细胞膜上负责转运氨基酸的是载体蛋白,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A项错误;氨基酸之间脱水缩合生成H2O,H2O中的氢分别来自氨基和羧基,B项正确;细胞内蛋白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而大部分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故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另一种蛋白质的参与,C项正确;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其基本骨架是碳链,蛋白质的基本性质不仅与碳骨架有关,而且与功能基团相关,D项正确。‎ ‎【答案】A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理解脱水缩合的过程,理解水分子形成的过程,载体有多种,有同学误认为全是蛋白质而出错。对于生物大分子的基本性质要理解,不仅与基本结构有关,还与功能基团有关。‎ ‎4.(2016海南卷.15)下列实验中,加入试剂后不能产生特定颜色的是 A.取成熟香蕉匀浆,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 B.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用碘液检测淀粉 C.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 D.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 ‎【考点定位】颜色反应。‎ ‎【解析】成熟香蕉中含有较多葡萄糖,用斐林试剂检测会出现砖红色沉淀;黑暗中生长24h的天竺葵叶片,淀粉被消耗,加入碘液产生蓝色;玉米根尖经甲基绿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呈绿色;花生子叶经苏丹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脂肪颗粒呈橘黄色。‎ ‎【答案】B ‎5.(2016江苏卷.5)关于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还原糖、DNA的鉴定通常分别使用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 B.鉴定还原糖、蛋白质和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二苯胺试剂和用于配制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呈无色 D.脂肪、蛋白质鉴定时分别可见橘黄色颗粒、砖红色沉淀 ‎【考点定位】物质的鉴定。‎ ‎【解析】还原糖鉴定用斐林试剂,DNA的鉴定用二苯胺试剂,A项错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先加A液,后加B液,不需要水浴加热,B项错误;鉴定DNA的二苯胺试剂和斐林试剂的NaOH溶液都是无色的,C项正确;用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D项错误。‎ ‎【答案】C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还原糖、脂肪、蛋白质和DNA的鉴定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熟记还原糖鉴定,脂肪鉴定,蛋白质鉴定,DNA鉴定的试剂种类和颜色变化;同时要了解鉴定的过程,是否需要水浴加热。‎ ‎6.(2016海南卷.26)水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风干种子只有吸收足够的水才能进行旺盛的代谢活动,使胚生长。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的水通常以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形式存在,风干种子细胞中的水主要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经阶段I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 ‎(2)在阶段II,种子吸水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I,呼吸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阶段I。‎ ‎(3)从细胞膜组成和结构的角度来推测,水分可经过细胞膜中的______、______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考点定位】水,种子。‎ ‎【解析】(1)风干种子失去了大部分自由水,细胞中的水主要以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经阶段I吸水后,种子中的水主要是以自由水的形式存在。(2)在阶段II,种子吸水量变化不大,吸水速率小于阶段I,但自由水含量增加,代谢增强,呼吸速率大于阶段I。(3)细胞膜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由于磷脂分子的尾巴具有疏水性,少量的小分子的水分子可以经磷脂分子间隙进入细胞,大部分应经过水通道道白进入。‎ ‎【答案】(1)结合水 自由水 (2)小于 大于 (3)磷脂(或脂质)双分子层 水通道 ‎【名师点睛】解决坐标曲线题的注意点。注意坐标曲线题中左、右纵坐标表示的含义及其单位,注意它们的区别,做到“读轴而能识变量”;其次注意横坐标的含义及对曲线走向的意义,做到“看线而能理关系”;再者领会曲线上的特殊点的含义(如最值、交点、折点、起止点等),做到“抓点而能求突破”。‎ 考点2 细胞的结构 ‎1.(2016上海卷.2)在电子显微镜下,放线菌和霉菌中都能观察到的结构是 A.核糖体和质膜 B.线粒体和内质网 C.核糖体和拟核 D.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解析】放线菌属于原核生物,霉菌属于真核生物,二者共有的结构式核糖体和质膜,A项正确;原核细胞不具有膜结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B、D项错误;拟核是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C项错误。‎ ‎【答案】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放线菌、霉菌的种类及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明确放线菌属于原核细胞,霉菌属于真核细胞。‎ ‎2.(2016海南卷.2)科学家用两种荧光染料分别标记人和小鼠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将这两种标记细胞进行融合。细胞刚发生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融合细胞表面对等分布(即各占半边),最后在融合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这一实验现象支持的结论是 A.膜蛋白能自主翻转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 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膜蛋白可以作为载体蛋白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解析】两种荧光染料标记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分子,细胞刚融合时,两种荧光染料在细胞表面对等分布,最后在细胞表面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不能说明膜蛋白能在细胞内外翻转,也不能说明细胞膜的物质运输功能。‎ ‎【答案】B ‎【名师点睛】借助结构模式图,比较、区分不同“膜”的特点 ‎ ‎ ‎(1)选择透过性膜是指细胞膜等具有活性的生物膜。它具有半透膜的物理特性,更重要的是具有主动选择性,对物质的吸收与否及吸收的多少取决于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与数量,因此不能将生物膜看作单纯的半透膜。‎ ‎(2)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通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通过的多孔性薄膜。物质能否通过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如常见的半透膜有动物的膀胱膜、肠衣、鸡蛋的蛋壳膜等。水、葡萄糖等较小的分子可以通过,而蔗糖、蛋白质等较大的分子不能通过。‎ ‎(3)核膜是双层膜,将细胞的核、质分开,由于其上有核孔,mRNA只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氨基酸、葡萄糖、离子和小分子等可通过核膜。‎ ‎3.(2016海南卷.7)下列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B.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 C.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D.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 ‎【考点定位】分泌蛋白。‎ ‎【解析】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然后依次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排除细胞外,在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以囊泡的形式进行转移。该过程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答案】C ‎【名师点睛】“三看法”判断蛋白质的形成 细胞器分工合作的典型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解题时,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看标记氨基酸出现的先后顺序:核糖体→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囊泡→细胞膜(→胞外)。二看膜面积变化的结果:内质网膜面积缩小,高尔基体膜面积基本不变,细胞膜面积增大。三看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核糖体(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内质网(加工车间)、高尔基体(加工和包装)和线粒体(提供能量)。‎ ‎4.(2016海南卷.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液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中的液泡是一种细胞器 B.液泡大小会随细胞的吸水或失水而变化 C.液泡中含有糖和无机盐,不含有蛋白质 D.花瓣细胞液泡中色素种类和含量可影响花色 ‎【考点定位】液泡。‎ ‎【解析】液泡是植物细胞的一种单层膜包围的细胞器,A项正确;质壁分离或复原过程中液泡会随细胞失水或吸水而变化,B项正确;液泡中含有蛋白质,C项错误;花瓣液泡中的色素种类和颜色影响花色,D项正确。‎ ‎【答案】C ‎【名师点睛】多角度比较各种细胞器 按分布 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动物和低等植物特有的细胞器 中心体 按成分 含DNA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含RNA的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 含色素的细胞器 叶绿体、液泡 按功能 能产生ATP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 能自主复制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中心体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 与蛋白质合成、分泌相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 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 核糖体、线粒体 ‎5.(2016新课标Ⅰ卷.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考点定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核酸的分布、光合作用。‎ ‎【解析】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A项错误;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其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B项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线粒体,其有氧呼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的,C项错误;光合作用中既有CO2的固定,又有ATP的合成,D项错误。‎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以细胞为切入点,从结构、功能、分布等方面进行考查,难度不大,但它能很好地体现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并且为细胞知识的复习提供了思路,可以通过细胞,把知识进行纵向联系实现综合,并尽可能与细胞结构相关的生理过程(如光合作用)建立联系。复习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从有无细胞核的角度将细胞进行归类并记住相关的常见实例。‎ ‎②从分布(植物、动物、原核与真核细胞共有)、结构(不具膜、具单层膜、具双层膜)、成分(含DNA、含RNA、含色素)、功能(能产生ATP、能半自主复制、与有丝分裂有关、与分泌蛋白有关、与主动运输有关、能产生水、能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角度对细胞器进行归类。‎ ‎③拓展:细胞核有两层膜,但不属于细胞器。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含有两种核酸。‎ ‎6.(2016新课标Ⅲ卷.1)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 B.细胞膜与线粒体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质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存在膜脂的流动现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胆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组成的 ‎【考点定位】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A项错误;细胞膜、线粒体膜和核膜的功能不同,这与各膜中所含不同功能的蛋白质有直接关系,B项错误;分泌蛋白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是通过膜的流动性实现的,涉及膜脂的流动,C项正确;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D项错误。‎ ‎【答案】C ‎【名师点睛】[思维流程]‎ ‎1.细胞膜的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1) 不同种类的细胞,细胞膜的成分及含量不完全相同。这与细胞的功能有关,功能复杂的膜中,蛋白质数量多。‎ ‎(2)各种膜所含的蛋白质与脂质的比例同膜的功能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细胞膜的组分并不是不可变的,如细胞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组分发生变化,糖蛋白含量下降,产生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等物质。‎ ‎(4)糖类主要与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都与细胞识别作用有关。‎ ‎(5)细胞膜结构图示中糖蛋白的多糖侧链是判断生物膜内、外侧的依据,多糖侧链所在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另一侧则为细胞膜内侧。‎ ‎2.细胞膜的功能 ‎7.(2016四川卷.2)下列有关细胞共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具有细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双分子层 B.都具有细胞核但遗传物质不一定是DNA C.都能进行细胞呼吸但不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 D.都能合成蛋白质但合成场所不一定是核糖体 ‎【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 ‎【解析】生物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A错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活细胞都能进行细胞呼吸,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真核细胞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C正确;活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D错误。‎ ‎【答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共性的理解,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在结构上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以及遗传物质DNA,同时切记虽然原核细胞不具有真核细胞的某些结构,但也能进行相应的生理功能,如蓝藻无线粒体,但有叶绿素和藻蓝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无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对于这样的特例,需重点掌握,也是高考的重点。‎ ‎8.(2016江苏卷.2)下列关于生物膜透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核糖体合成的分泌蛋白能够自由透过高尔基体膜 B.细胞质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相关蛋白须通过内质网输入叶绿体 C.子叶细胞中包被脂肪颗粒的膜对葡萄糖具有选择透性 D.细胞外高浓度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考点定位】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解析】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首先进入内质网腔中,内质网出芽形成包裹分泌蛋白的囊泡,囊泡膜与高尔基体膜融合使分泌蛋白进入高尔基体中,A项错误;细胞质中合成的光合作用相关蛋白不一定通过内质网输入叶绿体,B项错误;子叶细胞中包被脂肪颗粒的膜属于生物膜,活细胞的生物膜具有选择透性,C项正确;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本质是蛋白质,通过胞吞方式进入细胞,D项错误。‎ ‎【答案】C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生物膜透性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物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载体,如协助扩散、主动运输等,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通过胞吞、胞吐的方式进出细胞;同时理解分泌蛋白的常见种类以及分泌蛋白在细胞中的合成、加工、修饰与分泌。‎ ‎9.(2016四川卷.1) 叶肉细胞内的下列生理过程,一定在生物膜上进行的是 A.O2的产生 B.H2O的生成 C.[H]的消耗 D.ATP的合成 ‎【考点定位】有氧呼吸、光合作用的过程、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解析】A项,O2是通过水的光解产生的,发生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B项,H2O可在线粒体内膜上通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在核糖体上翻译成蛋白质、在细胞核中DNA转录形成RNA等过程中也可产生H2O;C项,[H]的消耗可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也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C3的还原);D项,ATP的合成可以发生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以及叶绿体的类囊体结构薄膜上。‎ ‎【答案】A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细胞能量代谢及生物膜系统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明确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场所、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场所,同时切记细胞要将相应的生理过程与生物膜系统联系起来,对于水的生成是学生的易错点,往往忘记了暗反应会有水的生成。‎ 考点3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1.(2016上海卷.3)将紫色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置于30%蔗糖溶液数分钟后,结果如图所示,紫色分部的区域和影响色素分布的结构分别是 A.①和细胞膜 B.①和细胞膜、液泡膜 C.②和细胞膜、液泡膜 D.②和细胞膜、液泡膜、细胞壁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 ‎【解析】图中①为细胞膜和液泡膜之间的原生质,②为细胞液,紫色色素分布在细胞液中,细胞膜和液泡膜均为选择透过性膜,影响色素分布。‎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的结构,属于容易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辨别①②所指部分代表的内容。‎ ‎2.(2016天津卷.1)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失水和吸水实验中,显微镜下可依次观察到甲、乙、丙三种细胞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观察甲到观察乙须将5倍目镜更换为10倍目镜 B.甲、乙、丙可在同一个细胞内依次发生 C.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D.由乙转变为丙的过程中,没有水分子从胞内扩散到胞外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对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的分析和显微镜使用的相关知识。‎ ‎【解析】甲、乙、丙图分别表示细胞的正常形态、质壁分离状态、质壁分离复原状态;实验全过程都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不需要更换目镜,这些状态可以在同一个细胞中依次发生,A项错误、B项正确;与甲相比,乙所示细胞由于失水发生了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较高,C项错误;在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从细胞内扩散到细胞外的水分子少于从细胞外扩散到细胞内的水分子,D项错误。‎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以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为素材,考查显微镜使用方法和对渗透作用的理解。属于容易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中细胞大小和标尺判断实验过程中显微镜放大倍数不变。显微镜使用过程中即使增大放大倍数,一般也不调换目镜,而是调换物镜。本题易错选D,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发生渗透作用时溶剂分子是可以双向通过半透膜的。‎ ‎3.(2016海南卷.1)下列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 B.膜蛋白不参与物质跨膜运输的被动运输过程 C.主动运输可以使被运输离子在细胞内外浓度不同 D.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的扩散速率与脂溶性有关 ‎【考点定位】关于膜蛋白和物质跨膜运输。‎ ‎【解析】膜蛋白镶嵌、贯穿或覆盖磷脂双分子层,在细胞膜内外分布是不对称的,A项正确;膜蛋白参与协助扩散过程,B项错误;主动运输逆浓度运输离子,使细胞内外离子浓度不同,C项正确;脂溶性物质容易通过细胞膜,非脂溶性物质不容易通过细胞膜,D项正确。‎ ‎【答案】B ‎【名师点睛】生物膜的流动性与选择透过性的关系 ‎(1)区别: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结构特点,选择透过性是生物膜的功能特性。‎ ‎(2)联系:只有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是运动的,才能运输物质,表现出选择透过性。‎ ‎4.(2016海南卷.5)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动物肺泡细胞释放CO2‎ B.蔗糖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C.苯分子进入人的皮肤细胞 D.丽藻细胞吸收SO42-的过程 ‎【考点定位】主动运输。‎ ‎【解析】CO2属于小分子,苯分子属于脂溶性物质,二者均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蔗糖以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壁;离子的吸收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D ‎ ‎【名师点睛】“三步法”判断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 ‎5.(2016新课标Ⅰ卷.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考点定位】物质跨膜运输。‎ ‎【解析】由题干“离子泵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可知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A项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主动运输可以逆着浓度梯度进行,B项错误;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其体内血红细胞运输氧气的能力,导致动物体内细胞有氧呼吸强度降低,供能减少,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下降,C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离子泵是一种载体蛋白,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使载体蛋白变性,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项错误。‎ ‎【答案】C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围绕“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这一信息进行发散思维,从中提取出有效信息: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在此基础上结合主动运输的特点逐一分析各选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6.(2016江苏卷.6)如图为一种溶质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 B.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 C.载体①和②转运方式不同 D.载体②转运溶质分子的速率比自由扩散快 ‎【考点定位】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 ‎【解析】由题图可知;载体①将溶质分子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由胞外向胞内转运,故载体①逆浓度运输溶质分子,A项正确;图中载体②将溶质分子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由胞内向胞外转运,不消耗ATP,故不能判断载体②具有ATP酶活性,B项错误;载体①运输溶质分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载体②运输溶质分子的方式是协助扩散,C项正确;依赖载体蛋白被动运输的速率要比自由扩散快,D项正确。‎ ‎【答案】B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物质跨膜运输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主动运输、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的特点、根据运输方向的浓度高低判断运输的方式,判断是否需要载体协助,是否消耗能量。‎ ‎7.(2016浙江卷.1) 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 B.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 C.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 D.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考点定位】物质运输和血糖调节。‎ ‎【解析】在血糖浓度偏低时,肝细胞可通过易化扩散的方式将葡萄糖运出细胞,A错;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要载体协助,由于葡萄糖载体数量是一定的,所以转运速率不会随血糖浓度升高而一直增大,B错;由题可知血糖浓度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血糖浓度低时葡萄糖运出细胞,血糖的转运方向是由血糖浓度决定的,不是由载体决定的,C正确;胰岛素是通过促进细胞对血糖的吸收、贮存和利用来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肝细胞,D错。‎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几种运输方式的比较,比如有载体的运输具有最大运输速率、运输方向在运输方式上判断的作用等。‎ 考点4 酶与ATP ‎1.(2016上海卷.20)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①核酸→核苷酸 ②葡萄糖→丙酮酸 ③ATP→ADP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代谢。‎ ‎【解析】核酸在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为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葡萄糖经过呼吸作用第一阶段转变为丙酮酸;ATP通过水解,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释放能量。‎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细胞内生化反应实质的理解,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水解和氧化分解的不同。‎ ‎2.(2016海南卷.3)下列有关生物膜上蛋白质或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根细胞膜上存在运输离子的蛋白质 B.植物叶肉细胞中液泡膜与类囊体膜上的蛋白质不同 C.光合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呼吸作用中,催化ATP合成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外膜上 ‎【考点定位】生物膜。‎ ‎【解析】植物根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离子,存在载体蛋白,A项正确;液泡膜与类囊体膜功能不同,其上的蛋白质不同,B项正确;类囊体上发生光反应,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C项正确;细胞呼吸第一阶段可以产生ATP,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D项错误。‎ ‎【答案】D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需明确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具体的反应过程,及反应发生的场所。光合作用过程中,只有光反应能产生ATP,而呼吸作用过程中,ATP在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可形成,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 ‎3.(2016海南卷.1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的ATP是DNA人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加入呼吸抑制剂可使细胞中ADP生成减少,ATP生成增加 C.无氧条件下,丙酮酸转变为酒精的过程中伴随有ATP的合成 D.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ATP合成 ‎【考点定位】能量代谢。‎ ‎【解析】ATP中含有核糖,DNA中含有脱氧核糖,A项错误;呼吸抑制剂抑制呼吸作用,会使ATP生成增加,ATP生成减少,B项错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ATP,C项错误;光下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和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均可产生ATP,D项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关于ATP的2个易错提醒 ‎(1)ATP转化为ADP又称“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要酶的催化,同时也需要消耗水。凡是大分子有机物(如蛋白质、糖原、淀粉等)的水解都需要消耗水。‎ ‎(2)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是储存于高能磷酸键中的化学能,可直接用于各项生命活动(光反应阶段合成的ATP只用于暗反应);而合成ATP所需能量则主要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或光合作用中吸收的光能。‎ ‎4.(2016江苏卷.8)过氧化物酶能分解H2O2,氧化焦性没食子酸呈橙红色。为探究白菜梗中是否存在过氧化物酶,设计实验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管号 ‎1%焦性没食子酸/mL ‎2%H2O2/mL 缓冲液/mL 过氧化物酶溶液/mL 白菜梗提取液/mL 煮沸冷却后的白菜梗提取液/mL ‎1‎ ‎2‎ ‎2‎ ‎2‎ ‎-‎ ‎-‎ ‎-‎ ‎2‎ ‎2‎ ‎2‎ ‎-‎ ‎2‎ ‎-‎ ‎-‎ ‎3‎ ‎2‎ ‎2‎ ‎-‎ ‎-‎ ‎2‎ ‎-‎ ‎4‎ ‎2‎ ‎2‎ ‎-‎ ‎-‎ ‎-‎ ‎2‎ A.1号管为对照组,其余不都是实验组 B.2号管为对照组,其余都为实验组 C.若3号管显橙红色,无需对照就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 D.若4号管不显橙红色,可证明白菜梗中无过氧化物酶 ‎【考点定位】酶,实验分析。‎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加入白菜梗的提取液,故加入白菜梗提取液的3号管为实验组,其他都为对照组,A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2号管是对照组,只有3号管是实验组,B项错误;若3号管显橙红色,还需要与1、2、4号管对照才能证明白菜梗中存在过氧化物酶,C项错误; 4号管不显橙红色是因为高温处理使过氧化物酶变性失活,D项错误。‎ ‎【答案】A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通过酶考查实验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根据实验目的分析自变量、因变量、无变变量,理解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区别。有同学误认为对照实验只有一个对照组和一个实验组而出错,对照实验可能有多个对照组、多个实验组,也可能没有对照组,全部是实验组。分析时要清楚是哪几个进行对照,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5.(2016新课标Ⅰ卷.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考点定位】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实验设计。‎ ‎【解析】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pH为无关变量,为了排除pH的干扰,应在酶和底物混合之前加入缓冲液,为酶促反应提供稳定的pH环境,A、B、D项均错误,C项正确。‎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以“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为素材,考查学生对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实验设计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知道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实验设计的原则等是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解答此题应依据实验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等量原则等,通过题意和各选项中的信息找出实验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在此基础上来判断操作顺序的合理性。‎ ‎6.(2016新课标Ⅰ卷.4) 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 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考点定位】有氧呼吸、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蛋白质合成 ‎【解析】在线粒体的内膜进行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过程是有氧呼吸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结合生成H2O,并释放大量的能量,产生大量的ATP,A项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是通过扩散作用而进行移动的,不消耗ATP,B项错误;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需要消耗ATP,C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涉及到相关离子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跨膜运输,因此消耗ATP,D项正确。‎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以神经细胞为切入点,以兴奋在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生命活动为情境,考查考生对ATP来源和去路及其与神经调节的关系的认知和理解能力。识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ATP的形成途径、生理功能及其去路)、掌握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过程以及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形成的机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在平时的复习中注重归纳细胞内产生与消耗ATP的生理过程(如下表)能够提高解题速度。‎ 转化场所 常见的生理过程 细胞膜 消耗ATP:主动运输、胞吞、胞吐 细胞质基质 产生ATP:细胞呼吸第一阶段 消耗ATP:一些需能反应 叶绿体 产生ATP:光反应 消耗ATP:暗反应和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 线粒体 产生ATP: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消耗ATP:自身DNA复制、转录,蛋白质合成等 核糖体 消耗ATP: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核 消耗ATP:DNA复制、转录等 ‎7.(2016北京卷.2)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 A.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 B.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 C.不需要能量的输入 D.需要酶的催化 ‎【考点定位】ATP形成的部位及需要的条件。‎ ‎【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在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菌可通过无氧呼吸产生ATP,A项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成ATP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项错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ADP需要接受能量同时与一个游离的Pi结合形成ATP,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①酵母菌细胞内ATP形成的部位: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②酵母菌的呼吸方式;③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均有ATP形成;④ADP转化为ATP的条件:需要能量以及酶的催化等。‎ ‎8.(2016新课标Ⅱ卷.29) 为了研究温度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三个实验组:A组(20 ℃)、B组(40 ℃)和C组(60 ℃),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其他条件相同),结果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____________组。‎ ‎(2)在时间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____________。‎ ‎(3)如果在时间t2时,向C组反应体系中增加2倍量的底物,其他条件保持不变,那么在t3时,C组产物总量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物体内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其特性有_____________ (答出两点即可)。‎ ‎【考点定位】酶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解析】(1)图示信息显示:40 ℃条件下产物浓度达到最大值所需时间比20 ℃条件下短,且40 ℃‎ 条件下产物浓度最大值大于60 ℃条件下,故在三个温度条件下,该酶活性最高的是B组。(2)由题图信息可知,在20 ~40 ℃范围内的酶活性均大于20 ℃时的酶活性,故在t1之前,如果A组温度提高10 ℃,那么A组酶催化反应的速度会加快。(3)图示信息显示:在t2时,60 ℃条件下的酶已失活,故此时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不会增加。(4)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酶的特性包括高效性、专一性、作用条件较温和。‎ ‎【答案】(1)B (2)加快 (3)不变 60 ℃条件下,t2时酶已失活,即使增加底物,反应产物总量也不会增加 (4)蛋白质或RNA 高效性和专一性 ‎ ‎【名师点睛】本题以反映“温度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结果”曲线图为载体,考查考生对酶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必须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还要重点分析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四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考点5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 ‎1.(2016上海卷.15)人骨骼肌内的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适合无氧呼吸、进行剧烈运动。白肌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产物有 ‎①酒精 ②乳酸 ③CO2 ④H2O ⑤ATP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场所及产物。‎ ‎【解析】白肌细胞含少量线粒体,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的产物为乳酸和ATP,有氧呼吸的产物为CO2 、H2O 、ATP。‎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人体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及产物,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白肌细胞含有少量线粒体,适合进行无氧呼吸,但也可以进行有氧呼吸。本题易错选C项,错因在于混淆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无氧呼吸产物。动物的无氧呼吸不产生酒精,只产生乳酸。‎ ‎2.(2016上海卷.22)氨基酸在细胞内氧化分解的部分过程如图,其中过程X和分解产物Z分别是 A.脱氨基,CO2、H2O和 ATP B.脱氨基,CO2、H2O和尿素 C.转氨基,CO2、H2O和 ATP D.转氨基,CO2、H2O和尿素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物质代谢过程。‎ ‎【解析】氨基酸在细胞内的氧化分解首先经过脱氨基过程,氨基转变为尿素排出体外,碳链部分最终被分解为CO2、H2O和 ATP。‎ ‎【答案】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氨基酸的代谢过程,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转氨基和脱氨基的不同,明确动物排出代谢终产物的种类。‎ ‎3.(2016新课标Ⅱ卷.4) 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考点定位】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细胞中的无机盐、光合色素。‎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醇、丙酮中,A项叙述正确,不合题意;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植物中的矿质元素主要由根从土壤中吸收,B项叙述正确;不合题意,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波长范围大约是390~760 nm),而红外光是波长大于760 nm的光,紫外光是波长小于390 nm的光,C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从而使叶片表现出类胡萝卜素的黄色,D项叙述正确,不合题意。‎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①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了对教材旁栏中的“学科交叉”等内容的阅读,误认为“红外光和紫外光“属于可见光;②对提取色素的原理记忆不清、因缺乏生活经验而不知道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 ‎4.(2016江苏卷.17)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 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 C.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 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 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消失 ‎【考点定位】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解析】提取色素时,应在研磨前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A项错误;菜叶剪碎不够充分,提取的滤液中色素的含量少,分离结果中色素带变窄,但分离得到的色素种类不变,B项正确;在研磨时分次加入10 mL乙醇比一次性加入10 mL乙醇的效果好,C项错误;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的原因是叶绿素在光下容易分解,并不是叶绿素随溶剂挥发消失,D项错误。‎ ‎【答案】B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步骤,理解SiO2、CaCO3、无水乙醇的作用,同时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特点,如是否挥发等。‎ ‎5.(2016上海卷.16)从种植于室内普通光照和室外强光光照下的同种植物分别提取叶片的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结果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室内植物叶片偏黄 B.室外植物叶片偏绿 C.室外植物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 D.室内植物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解析】提取叶片的叶绿体色素,用纸层析法分离,滤纸条上从上到下四条色素带分别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室内植物叶片偏绿,A项错误;室外植物叶片偏黄,B项错误;室外植物叶片胡萝卜素含量<叶黄素含量,C项错误;室内植物叶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D项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色素层析结果的分析,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层析后滤纸条上四条色素带的位置和名称的对应。‎ ‎6.(2016上海卷.24)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 A.电子受体是水 B.电子供体是NADPH C.反映场所位于叶绿体膜 D.H+浓度差驱动ATP合成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光合作用。‎ ‎【解析】在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中,电子供体是水,A项错误;电子受体是NADPH,B项错误;反映场所位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C项错误;H+浓度差驱动ATP合成,D项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光反应所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本题易错选C。错因在于混淆了叶绿体膜和类囊体薄膜两个结构。‎ ‎7.(2016海南卷.1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和光照会影响CO2的同化速率 B.光合作用中O2的产生发生在光反应阶段 C.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不参与暗反应 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 ‎【考点定位】代谢。‎ ‎【解析】温度影响酶活性,光照影响光反应,二者均会影响暗反应中CO2的同化速率,A项正确;光反应分解水,产生O2,B项正确;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参与暗反应,C项错误;硝化细菌属于自养型生物,可以利用CO2和H2O合成糖类。‎ ‎【答案】C ‎【名师点睛】(1)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2)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于H2O。(3)光反应阶段就是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光能,将H2O分解成[H]和O2,同时形成ATP的过程。(4)暗反应过程是在叶绿体基质内,在多种酶催化下完成的,包括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等过程。‎ ‎8.(2016天津卷.2)在适宜反应条件下,用白光照射离体的新鲜叶绿体一段时间后,突然改用光照强度与白光相同的红光或绿光照射。下列是光源与瞬间发生变化的物质,组合正确的是 A.红光,ATP下降 B.红光,未被还原的C3上升 C.绿光,[H]下降 D.绿光,C5上升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色素的吸收光谱、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 ‎【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等可见光,吸收的绿光很少。将白光改为光照强度相同的红光,光反应增强,叶绿体内产生的ATP和[H]增多,C3的还原增加,导致未被还原的C3减少,故A、B项错误;将白光改为光照强度相同的绿光,光反应减弱,叶绿体内产生的ATP和[H]减少,C3的还原量降低,导致C5减少,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考查光反应和暗反应中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考查二者的关系。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根据一种物质来源和去路的增减判断其含量变化。‎ ‎9.(2016四川卷.5)三倍体西瓜由于含糖量高且无籽,备受人们青睐。如图是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Pn,以CO2吸收速率表示)与胞间CO2浓度(Ci)的日变化曲线,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与11:00时相比,13:00时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高 B.14:00后叶片的Pn下降,导致植株积累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C.17:00后叶片的Ci快速上升,导致叶片暗反应速率远高于光反应速率 D.叶片的Pn先后两次下降,主要限制因素分别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 ‎【考点定位】影响光合速率的环境因素。‎ ‎【解析】与11:00时相比,13:00时胞间CO2浓度较低,叶绿体中合成C3的速率相对较低,A错误;14:00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但净光合速率仍然大于0,植株还在积累有机物,故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还在增加,B错误;17:00后胞间CO2浓度快速上升,是由于光照减弱,ATP、NADPH产生减少,C3的还原减弱,暗反应速率也降低,C错误; 叶片净光合速率第一次下降是由于胞间CO2浓度降低,第二次下降是由于光照强度减弱,D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以三倍体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曲线为载体,考查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等,意在考查考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10.(2016北京卷.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 ‎ 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实验分析。‎ ‎【解析】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在此处CO2首先与C5结合转化为C3,进而被还原为葡萄糖,同时再生出C5,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B项正确;由题图可知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主要分配在营养器官中,发育中期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的光合产物量比例接近,发育后期光合产物较多分配到生殖器官中,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本研究的自变量是不同光强、植株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器官,因变量是光合产物的分配情况,D项正确。‎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将对光合作用的过程、场所等基础知识的考查融入豌豆实验背景中,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柱状图信息、分析实验变量和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目的、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11.(2016江苏卷.23)(多选)突变酵母的发酵效率高于野生型,常在酿酒工业发酵中使用。如图为呼吸链突变酵母呼吸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未变 B.突变酵母几乎不能产生[H]‎ C.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种群增殖速率大于突变体 D.通入氧气后,突变酵母产生ATP的主要部位是线粒体 ‎【考点定位】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与野生型相比,突变酵母细胞质基质中丙酮酸代谢途径改变,乙醇代谢途径不会改变,A项正确;突变酵母在细胞质基质中由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的第一阶段能够产生少量[H],B项错误;氧气充足时,野生型酵母可进行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进行快速繁殖,而突变酵母呼吸链中断,故野生型酵母繁殖速率大于突变体,C项正确;据图可知,突变酵母中线粒体内呼吸链中断,故通入氧气后,线粒体中还是不能产生ATP, D项错误。‎ ‎【答案】BD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每个阶段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以及发生的场所,可通过下图分析:‎ ‎12.(2016北京卷.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 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 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 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 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 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 ‎【解析】叶绿体基质是光合作用暗反应的场所,在此处CO2首先与C5结合转化为C3,进而被还原为葡萄糖,同时再生出C5,A项正确;由题图可知,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B项正确;由题图可知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主要分配在营养器官中,发育中期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的光合产物量比例接近,发育后期光合产物较多分配到生殖器官中,C项错误;由题图可知本研究的自变量是不同光强、植株不同发育时期、不同器官,因变量是光合产物的分配情况,D项正确。‎ ‎【答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明确该题考查的知识内容是什么:①光合作用过程:光反应、暗反应需要的原料及进行的场所。②实验分析。实验分析题解答的关键是:首选把握实验目的: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其次要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不同发育时期和遮光与正常光照;因变量: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最后分析图中数据是,要一个自变量对应一个相应的因变量。例如,要研究正常光照与遮光对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情况分析时,要看处于同一发育时期的柱形图。‎ ‎13.(2016新课标Ⅲ卷.29)为了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对A品种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生长状态一致的A品种小麦植株分为5组, 1组在田间生长作为对照组,另4组在人工气候室中生长作为实验组,并保持其光照和CO2浓度等条件与对照组相同。于中午12:30测定各组叶片的光合速率,各组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 ‎ ‎ 对照组 实验组一 实验组二 实验组三 实验组四 实验 处理 温度/℃‎ ‎36‎ ‎36‎ ‎36‎ ‎31‎ ‎25‎ 相对湿度/%‎ ‎17‎ ‎27‎ ‎52‎ ‎52‎ ‎52‎ 实验 结果 光合速率/‎ mgCO2·dm-2·h-1‎ ‎11.1‎ ‎15.1‎ ‎22.1‎ ‎23.7‎ ‎20.7‎ 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中午时对小麦光合作用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 ,其依据是 ;并可推测, (填“增加”或“降低”)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 ‎(2)在实验组中,若适当提高第 组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其原因是 。‎ ‎(3)小麦叶片气孔开放时,CO2进入叶肉细胞的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载体蛋白, (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考点定位】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相关实验分析。‎ ‎【解析】(1)由表可知,对照组、实验组一和实验组二的温度条件相同,相对湿度不同,且随着相对湿度增大,光合速率明显增加,而实验组二、三、四的相对湿度相同,温度依次降低,但光合速率变化不明显,故中午时对小麦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环境因素是相对湿度。增加麦田环境的相对湿度可提高光合速率,推测其能降低小麦光合作用“午休”的程度。(2)实验组二、三、四在相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环境温度为31 ℃时光合速率最大,说明环境温度为25 ℃时没有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依据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规律可知适当提高实验组四的环境温度能提高小麦的光合速率。(3)二氧化碳进入叶肉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和能量。‎ ‎【答案】(1)湿度(或答相对湿度) 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相对湿度改变时光合速率变化较大 增加 (2)四 该实验组的环境温度未达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 (3)不需要 不需要【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探究某地夏日晴天中午时气温和相对湿度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分析,该实验涉及“温度”和“相对湿度”两个自变量,所以,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时一定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14.(2016浙江卷.30)下面是关于植物光合作用的问题。请回答:‎ ‎(1)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 中,H2O在光反应中裂解为 。‎ ‎(2) 若以14CO2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在卡尔文循环中首先出现含的三碳化合物是 。该三碳化合物在NADPH的氢和ATP的 等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被还原为三碳糖磷酸。‎ ‎(3) 给某植物提供C18O2和H2O,释放的氧气中含有18O是由于 ,H218O又作为原料参与了光合作用之故。‎ ‎(4) 植物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可通过测定不同的 下的光合速率来确定。在一定条件下,某植物在温度由25℃降为5℃的过程中光饱和点逐渐减小,推测该植物在光照充足时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 (选填: <、≤、=、≥、>)25℃。‎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异同 ‎【解析】(1)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水在光反应中裂解为氧气、H+和电子。(2)14CO2参与卡尔文循环时首先与RuBP结合形成三碳酸,然后三碳酸在NADPH中的氢和ATP的磷酸基团等物质存在的情况下,被还原为三碳糖磷酸。(3)碳反应的过程有水的产生,所以C18O2参与光合作用会产生部分H218O, H218O参与光反应生成18O2。(4)植物光合作用光饱和点可通过测定不同的光强度下的光合速率来确定。某植物在温度由25 ℃降为5 ℃的过程中光饱和点逐渐减小,可推测该植物在光照充足时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25 ℃。‎ ‎【答案】(1)类囊体膜 H+、O2和电子 (2)三碳酸 磷酸基团  (3)C18O2中的部分氧转移到中H218O (4)光强度 ≥‎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异同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本题难度相对较小,题目主要涉及的是教材知识的描述,注意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理解。‎ ‎15.(2016新课标Ⅰ卷.30) 为了探究生长条件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小组将某品种植物的盆栽苗分成甲、乙两组,置于人工气候室中,甲组模拟自然光照,乙组提供低光照,其他培养条件相同。培养较长一段时间(T)后,测定两组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吸收CO2的量),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判断,光照强度低于a时,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___________。‎ ‎(2)b光照强度下,要使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升高,可以考虑的措施是提高______________ (填“CO2浓度”或“O2浓度”)。‎ ‎(3)播种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得到的盆栽苗按照甲组的条件培养T时间后,再测定植株叶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光合作用强度,得到的曲线与甲组的相同。根据这一结果能够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 ‎【解析】(1)当光照强度低于a时,甲组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影响甲组植物光合作用的限制因子是光照强度。(2)b光照强度下,甲组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说明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不是光照强度,应是CO2浓度或温度,因此要提高甲组的光合作用强度,可以考虑的措施是适当提高CO2浓度。(3)由题图可知,经处理后乙组的最大光合速率明显低于甲组,若是由遗传物质改变造成的,则可遗传给子代,即子代在甲组条件下光合速率低于甲组。若是由低光照引起的,遗传物质不变,则子代在甲组条件下光合速率应与甲组相同。当把乙组植株产生的种子种植在与甲组相同的条件下时,其光合作用曲线与甲组的相同,说明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答案】(1)光照强度 (2)CO2浓度 (3)乙组光合作用强度与甲组的不同是由环境因素低光照引起的,而非遗传物质的改变造成的 ‎【名师点睛】本题以反映“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的曲线图为载体,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及影响因素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必须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还要重点分析两条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四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 ‎16.(2016江苏卷.32)为了选择适宜栽种的作物品种,研究人员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测定了3个品种S1、S2、S3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结果如图1和图2。请回答以下问题:‎ ‎(1)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的品种是____,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____。‎ ‎(2)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但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原因可能是: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的光反应产生了过剩的_____________,而S3在光饱和点时可能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光反应已基本饱和 ②暗反应已基本饱和 ③光、暗反应都已基本饱和 ‎(3)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能量既用于固定CO2,也参与叶绿体中生物大分子______________的合成。‎ ‎(4)在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RuBP(五碳化合物)结合的直接产物是磷酸丙糖(TP),TP的去向主要有三个。下图为叶肉细胞中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 淀粉是暂时存储的光合作用产物,其合成场所应该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或______________,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合成由____________糖构成的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反应,暗反应。‎ ‎【解析】(1)从图1、图2中可知S2品种的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最低,所以适宜生长在光照比较弱的环境中,故最适宜在果树林下套种。从图2看,S3的光饱和点最大,因此最适应较高光强的品种是S3。(2)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测得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可能是因为在超过原光饱和点的光强下,S2的光反应产生了过剩的ATP和[H],提高CO2浓度后,暗反应速率增大,光合作用的速率增大。增加环境中CO2浓度后,S3的光饱和点却没有显著改变,可能是由于光反应已经饱和或暗反应已经饱和或光反应和暗反应都已经基本饱和。(3)叶绿体是一种半自主性细胞器,其中含有少量的DNA和RNA,能合成叶绿体中需要的部分蛋白质,‎ 而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能量。(4)淀粉是暂时存储的光合作用产物,由题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其合成场所应该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从图中看,叶绿体的膜上有磷酸丙糖载体(TR)和六碳糖载体(GR),因此淀粉运出叶绿体时先水解成TP(磷酸丙糖)或六碳糖(葡萄糖),后者通过叶绿体膜上的载体运送到细胞质中,合成由葡萄糖和果糖构成的蔗糖,运出叶肉细胞。‎ ‎【答案】(1)S2 S3 (2)ATP和[H] ①②③ (3)核酸、蛋白质 (4)基质中 葡萄糖 葡萄糖和果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光合作用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含义,理解光照强度或CO2含量变化对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或暗反应的影响,从而引起某些化合物含量的变化,如[H]、ATP、C3、C5等。另外结合图像分析暗反应的具体过程。‎ ‎17.(2016新课标Ⅱ卷.31) BTB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和BTB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浅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支试管中。其中6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各试管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见下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水草 无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距日光灯的距离(cm)‎ ‎20‎ 遮光*‎ ‎100‎ ‎80‎ ‎60‎ ‎40‎ ‎20‎ ‎50 min后试管中溶液的颜色 浅绿色 X 浅黄色 黄绿色 浅绿色 浅蓝色 蓝色 ‎*遮光是指用黑纸将试管包裹起来,并放在距日光灯100 cm的地方。‎ 若不考虑其他生物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50min后1号试管的溶液是浅绿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 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则说明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 _________(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 ‎(2)表中X代表的颜色应为 (填“浅绿色” “黄色”或“蓝色”),判断依据是 。‎ ‎(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在此条件下水草 。 ‎ ‎【考点定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解析】(1)1号试管中没有水草,2至7号试管中均有水草,且2号试管没有光照,其中的水草只进行呼吸作用,其余试管中的水草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以与1号试管对照,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由不同光强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引起的。若1号试管的溶液是蓝色,说明在没有水草的条件下,光照会导致溶液中CO2浓度发生变化,则2至7号试管的实验结果是不可靠的。(2)2号试管遮光处理,其中的水草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故2号试管溶液中CO2浓度高于3号试管,所以2号试管中溶液应呈现黄色。(3)5号试管中的溶液颜色在照光前后没有变化,说明其中水草的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 ‎【答案】(1)不同光强下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不可靠的 (2)黄色 水草不进行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溶液中CO2浓度高于3号管 (3)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吸收与释放的CO2量相等 ‎【名师点睛】本题以反映实验处理和结果信息的表格为情境,考查考生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植物情况,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①阅读题表,提取有效信息:溶液的颜色由蓝→绿→黄的变化过程中,CO2浓度逐渐增高;2号试管内的水草只能进行呼吸作用释放CO2,溶液中CO2浓度最高;3~7号试管内水草的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吸收的CO2逐渐增多,溶液中CO2浓度逐渐降低;1号试管为对照组。②以提取的“有效信息”作为解题的切入点,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18.(2016上海卷.五)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玉米叶肉细胞中有CO2“泵”,使其能在较低的CO2浓度下进行光合作用,水稻没有这种机制。图显示了在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不同植物在不同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各曲线代表的植物情况见表,其中人工植物B数据尚无。‎ ‎(1)CO2可参与水稻光合作用暗反应的_______过程,此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 ‎(2)在胞间CO2浓度0~50时,玉米的光合速率升高,此阶段发生的变化还有_______。‎ A.经气孔释放的CO2增多 ‎ B.单个叶绿素a分子的氧化性不断增强 C.供给三碳化合物还原的氢增多 ‎ D.单个叶绿素a分子吸收的光能持续增多 ‎(3)在胞间CO2浓度200~300之间,水稻的光合速率逐渐上升而玉米的不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根据曲线①、②、③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推测,表4中人工植物B在不同胞间CO2浓度下的光合速率(曲线④)最可能是______。‎ ‎(5)根据表4及相关信息,图19中曲线②和曲线③所示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说明______________。‎ ‎(6)现代工业使得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提高,这一环境变化趋势更有利于______。‎ A.水稻生长,因为超过一定的胞间CO2浓度后玉米的酶活性不再增加 B.水稻生长,因为在较低胞间CO2浓度范围内水稻的酶活性较高 C.玉米生长,因为它们的光合效率极高 D.玉米生长,因为它们拥有CO2泵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答案】(1)二氧化碳的固定 叶绿体基质 (2)C (3)玉米和水稻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时,对应的二氧化碳浓度不同 (4)A (5)在水稻叶肉细胞内,玉米的与暗反应相关酶的活性比水稻的暗反应相关酶活性低 (6)A ‎【解析】(1)CO2在暗反应中首先被固定为三碳化合物,发生场所为叶绿体基质。(2)在胞间CO2浓度0~50时,玉米的光合速率升高,此时不会经气孔释放较多的CO2,单个叶绿素a分子失去电子的同时又可以得到电子,氧化性不会不断增强,吸收的光能转变为电能,不会持续增多。(3)在胞间CO2浓度200~300之间,受酶量的限制,已达到玉米的二氧化碳饱和点,但还未达到水稻的二氧化碳饱和点。(4)人工植物B的叶肉细胞来自于玉米,其中有CO2“泵”,使其能在较低的CO2浓度下进行光合作用,曲线④起点与①相同,其暗反应相关酶的来源来自于水稻,使其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5)对比曲线②和曲线③代表的植物,二者暗反应相关酶的来源不同导致二者光合速率的不同,说明玉米的与暗反应相关酶的活性比水稻的暗反应相关酶活性低。(6)据图可知水稻可利用更高浓度的CO2,大气中CO2的浓度不断提高更有利于水稻生长。超过一定的胞间CO2浓度后玉米的光合速率不再增加。‎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对照试验的分析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明确人工植物③④物质组成的不同,结合光合速率曲线,分析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 考点6 细胞的生命历程 ‎1.(2016上海卷.4)多肉植物鸡冠掌通常利用落叶上长出的不定芽繁殖,这种繁殖类型是 A.出芽生殖 B.营养繁殖 C.分裂生殖 D.有性生殖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的生殖方式。‎ ‎【解析】不定芽属于营养器官,这种生殖方式属于营养繁殖。‎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殖方式的辨别。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辨别出芽生殖和营养生殖的不同。出芽生殖是指酵母菌细胞在母体上长出芽体的生殖方式。‎ ‎2.(2016海南卷.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的正常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 B.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以引起细胞衰老 C.细胞中衰老的线粒体可被溶酶体分解清除 D.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加快是细胞内水分减少引起的 ‎【考点定位】细胞衰老。‎ ‎【解析】人的正常体细胞最大分裂次数为50次,A项正确;自由基攻击蛋白质可引起细胞衰老,B项正确;细胞中衰老的细胞器会被溶酶体清除,C项正确;衰老细胞代谢速率减慢,D项错误。‎ ‎【答案】D ‎【名师点睛】巧记细胞衰老的特征 ‎3.(2016海南卷.6)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细胞周期的分裂间期 B.在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纺锤丝出现在分裂间期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DNA比染色体DNA更容易复制 D.肝细胞的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的长 ‎【考点定位】细胞周期。‎ ‎【解析】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项错误;纺锤丝出现在有丝分裂前期,B项错误;DNA复制需要解螺旋,染色体高度螺旋化,难以解旋,C项正确;染色体存在于分裂期,分裂期的时间远小于分裂间期。‎ ‎【答案】C ‎【名师点睛】细胞周期的2点提醒 ‎(1)分裂间期的特征:间期又分为G1期、S期、G2期,G1期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S期DNA的复制做准备;S期合成DNA;G2期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微管蛋白的合成。‎ ‎(2)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时,应选择细胞周期短、分裂期相对较长的细胞;由于分裂间期远比分裂期长,视野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更多。‎ ‎4.(2016海南卷.9)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高度分化的成熟叶肉细胞不具备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 B.植物细胞在有氧条件下的呼吸终产物与无氧条件下的不同 C.种子胚根和胚芽中的所有细胞都是由受精卵分裂分化而来的 D.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解析】高度分化的细胞含有该生物全套的遗传信息,具有发育的全能性,A项错误;植物细胞无氧条件下产生有氧条件下没有的产物酒精,B项正确;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分化而来,C项正确;叶肉细胞和根尖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是细胞分化的结果,D项正确。‎ ‎【答案】A ‎【名师点睛】区分细胞分化与全能性的标志 ‎(1)细胞分化的标志 在所有细胞中都表达的基因,与细胞分化无关,如呼吸酶基因、ATP水解酶基因等不能证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只有在特定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的基因控制细胞分化,如胰岛素基因、血红蛋白基因可以证明细胞发生了分化。‎ ‎(2)判断体细胞全能性的标志 由体细胞发育成一个个体能证明体细胞的全能性。判断体细胞是否具有全能性的标志是看起点和终点,起点是“已分化的体细胞”,终点是发育成“个体”。‎ ‎5.(2016新课标Ⅱ卷.1)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 ‎【解析】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使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A项叙述正确,不合题意;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一种专能干细胞,分化程度不高,但也是经过分化了的细胞,B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项叙述正确,不合题意;高度分化了的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通过组织培养可以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植株,D项叙述正确,不合题意。‎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以细胞的生命历程为依托,综合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植物组织培养 的相关知识,知识跨度较大,但难度不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解答该题时的易错点在于认为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6.(2016江苏卷.3)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虫发育过程中细胞数量减少,是细胞衰老死亡的结果 B.恶性肿瘤细胞有无限增殖的特性,所以不易被化疗药物杀死 C.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全能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细胞 D.体外培养时,儿童的成纤维细胞传代次数多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 ‎【考点定位】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凋亡、细胞癌变。‎ ‎【解析】线虫发育过程中经过细胞编程性死亡即细胞凋亡使细胞数目减少,结果构成了一个由959个体细胞组成的线虫,A项错误;化疗药物有不同的种类,有的通过抑制细胞增殖来杀死癌细胞,B项错误;人的造血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可分化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淋巴细胞等,C项错误;人的一生中,体细胞一般能够分裂50~60次;儿童的成纤维细胞在体内的分裂次数少,则体外培养时其传代次数多于成人的成纤维细胞,D项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个体发育的基础:细胞分裂、分化,对细胞衰老死亡的错误理解是易错点,细胞衰老死亡后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补充,细胞数量不会减少;细胞体外培养的原理是细胞增殖,传代次数取决于细胞的分化程度。‎ ‎7.(2016天津卷.6)在培养人食管癌细胞的实验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随着其浓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达量增多,癌细胞凋亡率升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为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可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 B.在癌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Art,可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 C.为检测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须设置不含Art的对照实验 D.用凋亡蛋白Q饲喂患癌鼠,可确定该蛋白能否在动物体内诱导癌细胞凋亡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癌变、凋亡等的相关知识。 ‎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Art可促进细胞中凋亡蛋白Q的表达,从而使癌细胞凋亡率升高,而细胞在凋亡过程中形态会发生变化,故用显微镜观察癌细胞的形态变化可以初步了解Art对癌细胞的影响,A项正确;为了确定Art能否进入细胞,可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Art,加入癌细胞培养液中,B项正确;设置含有Art与不含Art的对照实验,才能确定Art对凋亡蛋白Q表达的影响,C项正确;用蛋白质饲喂患癌鼠,蛋白质会被消化成氨基酸,所以饲喂凋亡蛋白Q不能确定该蛋白的作用,D项错误。‎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细胞癌变、凋亡等知识,考查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属于容易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蛋白质类物质进入动物的消化道后会被消化,而不能发挥其生理功能。‎ ‎8.(2016四川卷.7)研究发现,直肠癌患者体内存在癌细胞和肿瘤干细胞。用姜黄素治疗,会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肿瘤干细胞因膜上具有高水平的ABCG2蛋白,能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逃避凋亡,并增殖分化形成癌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 B.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及姜黄素的排出都需要消耗ATP C.编码BAX蛋白和ABCG2蛋白的基因都属于原癌基因 D.用ABCG2抑制剂与姜黄素联合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 ‎【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凋亡及癌变 ‎【解析】肿瘤干细胞与癌细胞的差异在于两者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A正确;肿瘤干细胞的增殖包括染色体的复制、相关蛋白质的合成等,这些过程都需要消耗ATP,用姜黄素治疗时,肿瘤干细胞会逆浓度梯度排出姜黄素,该过程也会消耗ATP,B正确;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进程,而BAX属于凋亡蛋白,因此编码BAX蛋白的基因属于控制细胞凋亡的基因,不属于原癌基因,C错误;姜黄素可引起癌细胞内BAX等凋亡蛋白高表达,诱发癌细胞凋亡,而ABCG2蛋白能使肿瘤干细胞有效排出姜黄素,从而使肿瘤干细胞逃避凋亡,因此抑制ABCG2蛋白的作用并联合姜黄素治疗,可促进肿瘤干细胞凋亡,D正确。‎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以“用姜黄素治疗直肠癌的研究”为背景,考查考生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学问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找出隐含的信息,①姜黄素和ABCG2抑制剂的作用是什么?②BAX蛋白是由控制细胞凋亡的基因表达的产物,而不是原癌基因表达的产物。只要能准确筛选出题干中的有效信息,就能准确答题。‎ ‎9.(2016上海卷.三)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 在某有丝分裂野生型酵母(2n)细胞周期的某一阶段,线粒体会被纺锤体推向细胞两极。‎ ‎(1)下列关于该酵母细胞分裂间期亚显微结构的推测中,正确的是_________(多选)。‎ A.酵母细胞是真核生物,所以能观察到核仁 B.酵母细胞的分裂间期具有完整的核膜,所以能观察到核孔 C.因为是分裂间期,所以一定能观察到2n条细丝状的染色质 D.酵母细胞在分列过程中能形成纺锤体,所以在间期一定能观察到中心体该酵母某突变株的细胞周期进程及核物质的分配与野生型相同,但细胞分裂的结果不同。图显示该突变株细胞分裂过程中线粒体分配与细胞质分配之间的关系。‎ ‎(2)据图判断,该突变株发生一次细胞分裂后,其中一个子细胞_______________。‎ A.未获得亲代细胞的线粒体 B.获得亲代细胞45%左右的线粒体 C.未获得亲代细胞的核物质 D.获得亲代细胞65%左右的细胞质 ‎(3)在图时间轴上0时刻,该突变株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分布模式最可能是图16 各模式图中的_______________。‎ ‎(4)该突变株的细胞周期长度是_______________(选择下列编号回答),结合图及细胞周期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写出分析过程_______________。‎ ①约25分钟 ②约40分钟 ③约45分钟 ④ 90分钟以上 ‎【解析】(1)分裂间期染色质为细丝状,没有螺旋变粗,难以看到2n条细丝状的染色质;中心体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具有的细胞结构。(2)该酵母某突变株的细胞周期进程及核物质的分配与野生型相同,据图可知,两个子细胞中胞质比例分别为36%~37%、63%~64%;线粒体比例分别为36%、64%。(3)在图15 时间轴上0时刻,应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移向两极的染色体大小、形态相同,应为图③。(4)根据题中信息,线粒体第一次分向细胞两极由纺锤体推动,纺锤体形成于前期,则在–20min时,细胞已经至少处于分裂期的前期,如图所示分裂期至少为45min;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且间期远长于分裂期;据以上两点,该细胞的细胞周期应该大于90min。‎ ‎【答案】(1)AB (2)D (3)③ (4)④ 完整的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分裂期,且间期远长于分裂期;图中所示在–20min时,线粒体第一次分向细胞两级,结合题中信息,线粒体分向两极由纺锤体推动,则在–20min时,细胞已经至少处于分裂期的前期,如图所示分裂期至少为45min;据以上两点,该细胞的细胞周期应该大于90min。‎ 考点7 遗传的分子基础与细胞基础 ‎1.(2016江苏卷.1)下列关于探索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考点定位】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解析】格里菲思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DNA使肺炎双球菌由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A项错误;格里菲思实验只能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并没有证明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B项错误;噬菌体是一种病毒,需寄生在宿主细胞内,不能用32P直接标记噬菌体,而应先用32‎ P标记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含32P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使其带上放射性标记,C项错误;赫尔希和蔡斯实验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研究,证明了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项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艾弗里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切记T2噬菌体属于细菌病毒,不能进行独立新陈代谢,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直接用培养基培养。‎ ‎2.(2016上海卷.28)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若仅有订书钉将脱氧核糖、磷酸、碱基连为一体并构建一个含 10对碱基(A有6个)的DNA双链片段,那么使用的订书钉个数为 A.58 B.78 C.82 D.88‎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DNA的结构。‎ ‎【解析】需要使用订书钉连接的部位有碱基与碱基的连接处、脱氧核糖与磷酸的连接处及脱氧核糖与碱基的连接处,碱基与碱基的连接需订书钉的数目=6×2+4×3=24(个),脱氧核糖与磷酸的连接需订书钉的数目=20×2-2=38(个),脱氧核糖与碱基的连接需订书钉的数目是20个,故总数是82个。‎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的化学键。属于中档题。解题关键是熟悉DNA的三种组成成分之间、基本单位之间、双链之间的连接方式。‎ ‎3.(2016新课标Ⅱ卷.2) 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细胞增殖。‎ ‎【解析】DNA分子的复制和转录都需要在DNA双链解开后才能进行,A项、B项叙述正确,不合题意;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周期中的间期,若DNA双链不能解开,细胞周期将被阻断在间期而不是中期,C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该物质能阻断DNA分子的复制,故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D项叙述正确,不合题意。‎ ‎【答案】C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这一解题的信息和切入点,从中挖掘出隐含的信息:该物质具有阻碍DNA分子解旋的作用,凡是涉及到DNA分子解旋的生理过程都会受到该物质的影响,进而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逐一分析作答。‎ ‎4.(2016上海卷.30)大量研究发现,很多生物密码子中的碱基组成具有显著地特异性。图10 A所示的链霉菌某一mRNA的部分序列整体大致符合图10 B所示的链霉菌密码子碱基组成规律,试根据这一规律判断这段mRNA序列中的翻译起始密码子(AUG或GUG)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表达。‎ ‎【解析】若起始密码子为①,统计所有的11个密码子中,第一位碱基为A和U所占比例为7/11,若起始密码子为②,从此处开始的7个密码子中第一位碱基为A和U所占比例为1/7,若起始密码子为③,从此处开始的;4个密码子中第一位碱基为A和U所占比例为0,均不符合图10 B所示的链霉菌密码子碱基组成规律。‎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遗传密码的阅读。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图B中的信息,通过估算的方式,判断从某一密码子开始,图10 A所示的链霉菌某一mRNA的部分序列是否符合图10 B所示的链霉菌密码子碱基组成规律。‎ ‎5.(2016海南卷.13)‎ 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 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 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C.抑制该RNA病毒的反转录过程 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 ‎【考点定位】病毒的增殖。‎ ‎【解析】RNA病毒的遗传物质需要经逆转录形式成DNA,然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Y物质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应抑制该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答案】C ‎【名师点睛】三个方面巧判中心法则五过程 ‎(1)从模板分析 ‎①如果模板是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DNA转录;‎ ‎②如果模板是RNA,生理过程可能是RNA复制或RNA逆转录和翻译。‎ ‎(2)从原料分析 ‎①如果原料为脱氧核苷酸,产物一定是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逆转录;‎ ‎②如果原料为核糖核苷酸,产物一定是R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转录或RNA复制;‎ ‎③如果原料为氨基酸,产物一定是蛋白质(或多肽),生理过程是翻译。‎ ‎(3)从产物分析 ‎①如果产物为DNA,生理过程可能是DNA复制或RNA逆转录;‎ ‎②如果产物为RNA,生理过程可能是RNA复制或DNA转录;‎ ‎③如果产物是蛋白质(或多肽),生理过程是翻译。‎ ‎6.(2016江苏卷.18)近年诞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可简单、准确地进行基因定点编辑。其原理是由一条单链向导RNA引导核酸内切酶Cas9到一个特定的基因位点进行切割。通过设计向导RNA中20个碱基的识别序列,可人为选择DNA上的目标位点进行切割(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Cas9蛋白由相应基因指导在核糖体中合成 B.向导RNA中的双链区遵循碱基配对原则 C.向导RNA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 D.若α链剪切位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 则相应的识别序列为……UCCAGAAUC……‎ ‎【考点定位】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RNA,翻译。‎ ‎【解析】Cas9蛋白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A项正确;在向导RNA中的双链区存在碱基互补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项正确;RNA不是在逆转录酶催化下合成的,而是经转录产生的,C项错误;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若α链剪切位点附近序列为……TCCAGAATC……,则与向导RNA中的识别序列配对的DNA另一条链的碱基序列是……AGGTCTTAG……,故向导RNA中的识别序列是……UCCAGAAUC……,D项正确。‎ ‎【答案】C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基因编辑技术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图示理解基因编辑技术的操作过程,图中向导RNA为双链RNA,与DNA相似,含有氢键,两条链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同时理解DNA和RNA在碱基上的区别,前者含T,后者含U,均能与A互补配对,另外理解逆转录过程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以RNA为模板合成DNA。‎ ‎7.(2016天津卷.5)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枯草杆菌 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 链霉素与核糖体的结合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 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 ‎…-P-K-K-P-…‎ 能 ‎0‎ 突变型 ‎…-P-R-K-P-…‎ 不能 ‎100‎ 注 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A.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C.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突变、遗传信息的表达等的相关知识。‎ ‎【解析】由表格可知,突变型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存活率达到100%,说明S12蛋白结构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A项正确;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可以抑制其翻译功能,B项错误;野生型与突变型的氨基酸序列中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故突变型的产生是碱基对替换的结果,C项错误;本题中链霉素只是起到鉴别作用,能判断野生型和突变型是否对链霉素有抗性,并不能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D项错误。‎ ‎【答案】A ‎【名师点睛】本题通过图表分析考查基因突变的种类、链霉素抑菌功能的原理、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的关系。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根据突变性和野生型核糖体S1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碱基变化的种类。本题容易错选D项。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基因突变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8.(2016江苏卷.22)(多选)为在酵母中高效表达丝状真菌编码的植酸酶,通过基因改造,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由此发生的变化有 A.植酸酶氨基酸序列改变 B.植酸酶mRNA序列改变 C.编码植酸酶的DNA热稳定性降低 D.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 ‎【考点定位】基因的表达,密码子,反密码子。‎ ‎【解析】从“将原来的精氨酸密码子CGG改变为酵母偏爱的密码子AGA”可见,CGG和AGA都是编码精氨酸的密码子,植酸酶氨基酸序列不变,A项错误;密码子位于mRNA上,密码子由CGG变成AGA,说明植酸酶mRNA序列发生了改变,B项正确;C—G间氢键数目比A—T间氢键数目多,密码子由CGG变成AGA后,编码植酸酶的DNA中C—G碱基对的比例降低,氢键数目减少,DNA热稳定性降低,C项正确;反密码子在tRNA上,与AGA配对的反密码子为UCU,D项正确。‎ ‎【答案】BCD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基因的表达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密码子的通用性,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多种密码子与之对应,若改变密码子则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密码子位于mRNA上,密码子改变则mRNA序列改变,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则反密码子改变;DNA中A-T间两个氢键,C-G间三个氢键,若DNA中碱基数量改变,则热稳定性也会随之变化。‎ ‎9.(2016上海卷.8)在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观察实验中,对图中相关结构的正确描述是 A. 图3 表示一条染色体的显微结构 B. 箭头所指处由一个DNA分子构成 C. 染色体上一条横纹代表一个基因 D. 根据染色体上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可区分不同种的果蝇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的观察。‎ ‎【解析】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是果蝇三龄幼虫的唾液腺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间期,每条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形成一大束宽而长的带状物,图3表示多条染色体的显微结构,A项错误;箭头所指处应有多个DNA分子构成,B项错误;横纹是碱基的不同序列染色不同所致,不能代表一个基因,C项错误;横纹的数目和位置往往是恒定的,代表着果蝇不同种的特征,D项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果蝇唾液腺细胞染色体的理解。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果蝇唾液腺染色体是果蝇三龄幼虫的唾液腺发育到一定阶段后,细胞的有丝分裂停留在间期,每条染色体经过多次复制形成一大束宽而长的带状物。本题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混淆了果蝇唾腺染色体和常见染色体图像的区别。‎ ‎10.(2016新课标Ⅰ卷.29)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_________(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__________(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ATP或dATP的结构特点、DNA分子的复制、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解析】((1)ATP水解成ADP时,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断裂,在γ位上的磷酸基团从ATP上脱离下来,再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要将32P标记的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需标记ATP γ位上的磷酸基团。(2)dATP与ATP结构相似,不同之处是dATP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而ATP中的五碳糖是核糖,合成DNA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含有一个磷酸基团,而dATP含有三个磷酸基团,因此,以dATP为原料合成DNA时,若要将32P标记到DNA分子上,32P标记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位上。(3)一个噬菌体含有一个DNA分子。由于DNA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因此被32P标记两条链的DNA分子在第一次复制中,两条链都作为模板,形成两个一条链含32P的DNA分子,同理,再分别以这两个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当合成n个DNA分子时,其中只有两个DNA分子被32P标记,其他DNA分子都不被标记,因此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 ‎【答案】(1)γ (2)α (3)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有标记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时最大的错因在于:对ATP的化学组成理解不到位,不能准确地对知识进行迁移。‎ ATP脱去远离A的两个磷酸基团后,余下的结构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据此进行知识迁移:dATP脱去远离dA的两个磷酸基团后,余下的结构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11.(2016江苏卷.31)研究人员对珍珠贝(2n)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和时期是_________,它属于图2中类型____________的细胞。‎ ‎(2)若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 ‎(3)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那么三者出现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 ‎(4)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__。‎ ‎(5)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   ___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述)。‎ ‎(6)珍珠贝卵母细胞分裂一般停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待精子入卵后完成后续过程。细胞松弛素B能阻滞细胞分裂而导致染色体数加倍,可用于诱导三倍体。现有3组实验:用细胞松弛素B分别阻滞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请预测三倍体出现率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 ‎【解析】图1细胞中着丝点断裂后形成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而且在每一极都可以找到同源染色体,所以图1中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图2中a表示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2倍,那么a类型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根据图2中c类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DNA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再结合“某细胞属于类型c,取自精巢,没有同源染色体”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其名称是次级精母细胞。若类型b、d、e的细胞属于同一次减数分裂,根据图2中b类型细胞的核DNA数目是体细胞数目的2倍,但是染色体数目还与体细胞相同,那么b类型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d类型细胞的核DNA数目和体细胞相同,但是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d类型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e类型细胞的核DNA数和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因此,类型e细胞是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在图2中的5种细胞类型中:a类型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后期,b类型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或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c类型细胞为正常体细胞或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类型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e类型细胞是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所以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是a、b。由着丝点分裂导致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细胞类型,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b→a;d→c。如果用细胞松弛素B阻滞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那么染色体数目加倍后形成的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 ‎【答案】(1)有丝分裂后期 a (2)次级精母细胞 (3)b、d、e (4)a、b (5)b→a;d→c (6)阻滞第一次卵裂 受精卵含二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加倍后形成的个体是四倍体而不是三倍体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细胞分裂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区别:‎ ‎(1)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图像的判断 根据同源染色体的有无判断减数第二次分裂,根据染色体的特殊行为判断减数第一次分裂。方法如下:‎ ‎(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变化的区别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 ‎ ‎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 考点8 遗传的基本规律、人类遗传病及伴性遗传 ‎1.(2016上海卷.21)表显示某家庭各成员间的凝血现象(-表示无凝血,+表示凝血),其中妻子是A型血,则女儿的血型和基因型分别为 A.A型;IAi B.B型;IBi C.AB型;IAIB D.O型; ii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析】妻子是A型血,与其他家庭成员的血清发生凝集反应,说明其他家庭成员是B型或O型;妻子的血清可以使丈夫和女儿的红细胞发生凝集,说明丈夫和女儿的血型为B型或AB型,综合上述分析可知丈夫和女儿的血型均为B型,丈夫、妻子、女儿、儿子的基因型分别为IBi、IAi、IBi、ii。‎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ABO血型的遗传问题。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理解血型(抗原)与血清中抗体的关系,并能根据亲代血型推测后代可能的血型。‎ ‎2.(2016上海卷.25)控制棉花纤维长度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C/c对长度的作用相等,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的棉花纤维长度为6厘米,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长度2厘米。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则F1的棉花纤维长度范围是 A.6~14厘米 B.6~16厘米 C.8~14厘米 D.8~16厘米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解析】棉花植株甲(AABBcc)与乙(aaBbCc)杂交,F1中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A,长度最短为6+2=8厘米,含有显性基因最多的基因型是AaBBCc,长度为6+4×2=14厘米。‎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的累加效应。属于中档题。解题关键是明确隐性纯合子具有一定高度,每个显性基因增加纤维的长度相同。‎ ‎3.(2016上海卷.26)图显示某种鸟类羽毛的毛色(B、b)遗传图解,下列相关表述错误的是 A.该种鸟类的毛色遗传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 B.芦花形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性 C.非芦花雄鸟和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D.芦花雄鸟和非芦花雌鸟的子代雌鸟均为非芦花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伴性遗传。‎ ‎【解析】F1中雌雄性表现型不同,说明该性状属于性染色体连锁遗传,A项正确;亲本均为芦花,子代出现非芦花,说明芦花形状为显性性状,基因B对b完全显性,B项正确;鸟类的性别决定为ZW型,非芦花雄鸟(ZbZb)和芦花雌鸟(ZBW)子代雌鸟(ZbW)均为非芦花,C项正确;芦花雄鸟(ZBZ-)和非芦花雌鸟(ZbW)的子代雌鸟为非芦花或芦花,D项错误。‎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ZW型的伴性遗传。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ZW型性别决定与XY型性别决定的不同。ZW型性别决定中,雌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为ZW,雄性个体性染色体组成为ZZ。‎ ‎4.(2016江苏卷.24)(多选)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A,IB和i)决定,血型的基因型组成见下表。若一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血型 A B AB O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A.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8‎ B.他们生的女儿色觉应该全部正常 C.他们A型血色盲儿子和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 D.他们B型血色盲女儿和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4‎ ‎【考点定位】血型,红绿色盲,基因自由组合定律,伴性遗传。‎ ‎【解析】对照表格,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的基因型是IAIBXbY,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女性的基因型是iiXBXb,他们生A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2×1/4=1/8,A项正确;红绿色盲男性和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所生女儿关于色觉的基因型是XBXb、XbXb,可能患红绿色盲,B项错误;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所生的A型血色盲儿子的基因型为IAiXbY,A型血色觉正常女性的基因型可能为IAiXBXb、IAIAXBXb、IAIAXBXB、IAiXBXB,两者婚配,有可能生O型血色盲女儿(iiXbXb),C项正确;AB型血红绿色盲男性和一O型血红绿色盲携带者的女性婚配,他们所生的B型血色盲女儿的基因型为IBiXbXb,AB型血色觉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IAIBXBY,两者婚配,生B型血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2×1/2=1/4,D项正确。‎ ‎【答案】ACD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表现型写出相应的基因型,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判断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和比例。另外红绿色盲属于伴性遗传,在写基因型时需标上X、Y染色体。‎ ‎5.(2016浙江卷.6) 如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Ⅱ2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上,Ⅱ3和Ⅱ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上,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Ⅱ2不含Ⅱ3的致病基因,Ⅱ3不含Ⅱ2的致病基因。不考虑基因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3和Ⅱ6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Ⅱ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不患病的原因是无来自父亲的致病基因 C.若Ⅱ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Ⅲ2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则子女患先天聋哑的概率为1/4‎ D.若Ⅱ2与Ⅱ3生育了1个先天聋哑女孩,该女孩的1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该X染色体来自母亲 ‎【考点定位】遗传系谱图。‎ ‎【解析】由Ⅰ3和Ⅰ4正常,生下患病的女儿Ⅱ3可知,Ⅱ3和Ⅱ6所含的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两者所患疾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分析题图可知,Ⅱ2所患疾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Ⅱ2所患的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Ⅱ2的致病基因一定遗传给他的女儿Ⅲ2,而Ⅲ2不患病的原因是从其母亲Ⅱ3处获得了正常的显性基因,B错。若Ⅱ2所患的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结合题干信息和上述分析可知Ⅲ2为双杂合子(假设为AaBb),且由题干信息可知这两对基因可单独致病,因此Ⅲ2与某相同基因型的人婚配,所生子女患病(aaB_、A_bb、aabb)的概率为1-9/16=7/16,C错。若Ⅱ2和Ⅱ3生下一个先天聋哑女孩且该女孩的一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则Ⅱ2所含的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该女孩患病的原因是来自母亲Ⅱ3的一条X染色体长臂缺失导致正常基因缺失,D正确。‎ ‎【答案】 D ‎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遗传系谱图、变异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图形分析能力。本题综合性强难度大,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文字信息和图信息对每个选项有针对性的展开分析。‎ ‎6.(2016新课标Ⅲ卷.6)用某种高等植物的纯合红花植株与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部表现为红花。若F1自交,得到的F2植株中,红花为272株,白花为212株,若用纯合白花植株的花粉给F1红花植株授粉,得到的子代植株中,红花为101株,白花为302株。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结果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F2中白花植株都是纯合体 B.F2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2种 C.控制红花与白花的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D.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比红花植株的多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由F2中红花∶白花=272∶212≈9∶7,F1测交子代中红花∶白花≈1∶3,可以推测出红花与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受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假设为A、a和B、b),C项错误。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基因型A_B_表现为红花,其他基因型表现为白花。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基因型为AaBb,F2中红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B项错误。F2中白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的判断方法 ‎(1)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不一定都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如图中A-a、B-b两对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在不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AaBb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②在发生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其自交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但比例不是9∶3∶3∶1。‎ ‎(2)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实验方案 ‎①测交法:双杂合子F1×隐性纯合子,后代F2中双显性∶前显后隐∶前隐后显∶双隐性=1∶1∶1∶1。‎ ‎②自交法:双杂合子F1自交,后代F2中双显性∶前显后隐∶前隐后显∶双隐性=9∶3∶3∶1。‎ ‎7.(2016新课标Ⅰ卷.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及基因频率的计算。‎ ‎【解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基因型频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频率的平方,A项错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与显隐性基因频率之积的2倍的和,B、C项错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致病基因在男性中只位于X染色体上,故该病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项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问题的实质:依据遗传平衡定律,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相等,且均为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的平方;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所以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8.(2016新课标Ⅱ卷.6)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g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对g完全显性。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用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得到的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据此可推测:雌蝇中 A.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C.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D.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G基因纯合时致死 ‎【考点定位】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 ‎【解析】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交配,子代中雌性有两种表现型,故亲本显性表现型个体为杂合子,则亲本杂交组合为Gg×gg或XGXg×XgY。若基因G、g位于常染色体上,不管是显性纯合致死还是隐性纯合致死,其子代中雌性∶雄性均为1∶1,故A项、B项错误;分析可知基因G、g位于X染色体上,XGXg×XgY→XGXg、XgXg、XgY、XGY(致死),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是一道信息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将“新信息”与“所学知识”‎ 有效地联系起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分析推理能力,其关键是围绕“G对g完全显性”“一对表现型不同的果蝇进行交配,子一代果蝇中雌:雄=2:1,且雌蝇有两种表现型”“受精卵中不存在G、g中的某个特定基因时会致死”这些新信息进行发散思维,结合所学的伴性遗传、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知识进行分析、展开联想,即可得出正确的答案。‎ ‎9.(2016新课标Ⅰ卷.32)已知果蝇的灰体和黄体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和该等位基因所在的染色体是未知的。同学甲用一只灰体雌蝇与一只黄体雄蝇杂交,子代中♀灰体:♀黄体:♂灰体:♂黄体为1:1:1:1。同学乙用两种不同的杂交实验都证实了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请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仅根据同学甲的实验,能不能证明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 ‎(2)请用同学甲得到的子代果蝇为材料设计两个不同的实验,这两个实验都能独立证明同学乙的结论。(要求:每个实验只用一个杂交组合,并指出支持同学乙结论的预期实验结果。‎ ‎【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1)判断某性状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染色体遗传的依据通常是子代雌雄中的表现型及比例,若雌雄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不同,则相关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而题干中,子代雌雄中表现型都是灰体∶黄体=1∶1,因此无法判断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色体上。(2)要证明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选择的亲本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应与性别相关联,即雌雄的表现型不同,据此原则可选择杂交组合。假设控制体色的基因为A、a,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黄体为隐性性状,则题干中灰体雌蝇的基因型为XAXa,黄体雄蝇的基因型为XaY,二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XaXa、XAY、XaY。XaXa(黄体雌蝇)×XAY(灰体雄蝇)→XAXa(灰体雌蝇)、XaY(黄体雄蝇),XAXa(灰体雌蝇)×XAY(灰体雄蝇)→XAXa(灰体雌蝇)、XAXA (灰体雌蝇)、XAY(灰体雄蝇)、XaY(黄体雄蝇)。‎ ‎【答案】(1)不能 (2)实验1:杂交组合:♀黄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都表现为黄体 实验2:杂交组合:♀灰体×♂灰体 预期结果:子一代中所有的雌性都表现为灰体,雄性中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 ‎【名师点睛】①在不知性状的显隐关系时,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的方法:利用正交和反交实验进行比较。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基因在常染色体上;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基因在X染色体上。‎ ‎②验证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可先将欲验证的问题当做结论,即如本题可先认为控制黄体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并表现为隐性,在此基础上进行实验设计。要注意区分“一次”杂交还是“一代”杂交。若是题干要求“一次”杂交,则不能用正反交,而是选择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杂交或选择雌性和雄性均为显性的个体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一代的表现型及其分离比。‎ ‎10.(2016新课标Ⅱ卷.32) 某种植物的果皮有毛和无毛、果肉黄色和白色为两对相对性状,各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前者用D、d表示,后者用F、f表示),且独立遗传。利用该种植物三种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无毛黄肉C)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果皮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果肉黄色和白色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为________________。‎ ‎(2)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依次为____________。‎ ‎(3)若无毛黄肉B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4)若实验3中的子代自交,理论上,下一代的表现型及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2中得到的子代无毛黄肉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1)实验1中亲本有毛×无毛,子代全为有毛,所以有毛对无毛为显性,且A、B的相应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实验3中亲本白肉×黄肉,子代全为黄肉,所以黄肉对白肉为显性,且C的相应基因型为FF,A的相应基因型为ff。(2)实验1中白肉A(ff)×黄肉B→黄肉∶白肉=1∶1,说明B的相应基因型为Ff,B、C均无毛,相应基因型均为dd,所以A、B、C的基因型依次为DDff、ddFf、ddFF。(3)若B(ddFf)自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4)实验3中:DDff(A)×ddFF(C)→F1:DdFf,F1自交,则F2: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 ‎3∶1。(5)实验2中:ddFf(B)×ddFF(C)→ddFF、ddFf。‎ ‎【答案】(1)有毛 黄肉 (2)DDff、ddFf、ddFF (3)无毛黄肉∶无毛白肉=3∶1 (4)有毛黄肉∶有毛白肉∶无毛黄肉∶无毛白肉=9∶3∶3∶1 (5)ddFF、ddFf ‎【名师点睛】本题的难点在于显隐性的判断与亲本基因型的判断。‎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2)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的思路: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相对性状(或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此法“化繁为简,高效准确”。以本题的第(1)和(2)小题为例来领会这种解题方法:‎ 实验1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的内容:‎ ‎①有毛A× 无毛B→有毛,结合显隐性的判断方法,推知有毛为显性,有毛A与无毛B的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 ‎ ‎②白肉A× 黄肉B→黄肉:白肉=1:1,不能判断显隐性,但能确定双亲一个为杂合子(Ff),一个为隐性纯合子(ff)。‎ 同理,实验3也可分解为如下两个分离定律的内容:‎ ‎①有毛A× 无毛C→有毛,推出有毛为显性,有毛A与无毛C的基因型分别为DD和dd; ‎ ‎②白肉A× 黄肉C→黄肉,推出黄肉为显性,白肉A与 黄肉C的基因型分别为ff和FF。‎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即可推出亲本有毛白肉A、无毛黄肉B和无毛黄肉C的基因型。第(3)、(4)(5)小题的解题方法与此类似。‎ ‎11.(2016浙江卷.32)若某研究小组用普通绵羊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了转基因绵羊甲和乙各1头,具体见下表。‎ 绵羊 性别 转入的基因 基因整合位置 表现型 普通绵羊 ‎♀、♂‎ ‎—‎ ‎—‎ 白色粗毛 绵羊甲 ‎♂‎ ‎1个A+‎ ‎1号常染色体 黑色粗毛 绵羊乙 ‎♂‎ ‎1个B+‎ ‎5号常染色体 白色细毛 注:普通绵羊不含A+、B+基因,基因型用A-A-B-B-表示。‎ 请回答:‎ ‎(1)A+基因转录时,在__________的催化下,将游离核苷酸通过___________键聚合成RNA分子。翻译时,核糖体移动到mRNA的____________多肽合成结束。‎ ‎(2)为选育黑色细毛的绵羊,以绵羊甲、绵羊乙和普通绵羊为亲本杂交获得F1,选择F1中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绵羊和______________的绵羊杂交获得F2。用遗传图解表示由F1杂交获得F2的过程。‎ ‎(3)为获得稳定遗传的黑色细毛绵羊,从F2中选出合适的1对个体杂交得到F3,再从F3中选出2头黑色细毛绵羊(丙、丁)并分析和B+基因的表达产物,结果如图所示。不考虑其他基因对A+和B+基因表达产物量的影响,推测绵羊丙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理论上绵羊丁在F3中占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遗传规律。‎ ‎【解析】(1)A+基因转录时,在RNA聚合酶催化下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RNA分子。核糖体移动到mRNA的终止密码子的位置时翻译过程结束。(2)根据表格信息可知A+控制的是黑色性状,B+控制的是细毛性状。绵羊甲的基因型为A+A-B-B-,绵羊乙的基因型为A-A-B+B-,普通绵羊的基因型为A-A-B-B-,选育的是基因型为A+_B+_的黑色细毛绵羊。因为绵羊甲和乙都是雄性,所以应选择绵羊甲或绵羊乙分别与普通绵羊杂交,再选择F1中的黑色粗毛(A+A-B-B-)绵羊和白色细毛(A-A-B+B-)绵羊杂交,获得基因型为A+A-B+B-的黑色细毛绵羊。(3)绵羊甲和绵羊乙分别只有一个A+基因和B+基因,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基因的表达量和A+或B+基因的数量有关,所以推测绵羊丙的基因型为A+A+B+B-,绵羊丁的基因型为A+A+B+B+,则从F2中选出的1对个体的基因型应均为A+A-B+B-,所以理论上绵羊丁在F3中占的比例是1/4×1/4=1/16。‎ ‎【答案】(1)RNA聚合酶  磷酸二酯 终止密码子 (2)黑色粗毛  白色细毛 ‎(3)A+A+B+B- 1/16‎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育种、遗传规律、基因的表达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计算、图形分析等能力。本题综合性比较强,难度大。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充分利用题干信息,比如绵阳甲和绵阳乙都有雄性,直接不能进行杂交等。‎ ‎12.(2016天津卷.9)鲤鱼和鲫鱼体内的葡萄糖磷酸异构酶(GPI)是同工酶(结构不同、功能相同的酶),由两条肽链构成。编码肽链的等位基因在鲤鱼中是a1和a2,在鲫鱼中是a3和a4,这四个基因编码的肽链P1、P2、P3、P4可两两组合成GPI。以杂合体鲤鱼(a1a2)为例,其GPI基因、多肽链、GPI的电泳(蛋白分离方法)图谱如下。‎ 请回答相关问题:‎ ‎(1)若一尾鲫鱼为纯合二倍体,则其体内GPI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2)若鲤鱼与鲫鱼均为杂合二倍体,则鲤鲫杂交的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2a4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在其杂交子一代中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图谱中会出现    _________条带。‎ ‎(3)鲤鲫杂交育种过程中获得了四倍体鱼。四倍体鱼与二倍体鲤鱼杂交,对产生的三倍体子代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每尾鱼的图谱均一致,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三倍体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二倍体鲤鱼亲本为纯合体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染色体变异。‎ ‎【解析】(1)纯合二倍体鲫鱼的基因型为a3a3或a4a4,体内GPI类型为P3P3或P4P4。(2)杂合二倍体鲤鱼和鲫鱼的基因型分别为a1a2和a3a4,二者杂交得到的子一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1a3∶a1a4∶a2a3∶a2a4=1∶1∶1∶1,其中基因型为a2a4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由于杂交子一代均为杂合体,故任取一尾鱼的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图谱中都会出现3条带。(3)对三倍体子代组织进行GPI电泳分析,根据得到的条带可知多肽链有P1、P2、P3,说明三倍体同时含有a1、a2、a3,即三倍体的基因型为a1a2a3。三倍体子代中的a3基因来自四倍体鱼,四倍体鱼含有两个a3基因,还含有两个a2基因或a1基因,若四倍体鱼基因型为a1a1a3a3,二倍体鱼基因型应为a2a2;若四倍体鱼基因型为a2a2a3a3,二倍体鱼基因型应为a1a1,故亲本中的二倍体鱼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00%。‎ ‎【答案】(1)P3P3或P4P4 (2)25% 3 (3)a1a2a3 100%‎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相互推导和概率分析。属于中档题。解题关键是理解电泳图谱和基因组成的关系。易错点是最后一空,错因在于未能根据三倍体的电泳图谱、基因组成均相同,推测双亲均应为纯合体。‎ ‎13.(2016四川卷.11)油菜物种Ⅰ(2n=20)与Ⅱ(2n=18)杂交产生的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 后,得到一个油菜新品系(注:Ⅰ的染色体和Ⅱ的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不会相互配对)。‎ ‎(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_____________的形成,导致染色体加倍,获得的植株进行自交,子代_______________(会/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2)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________________区的细胞,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____条染色体。‎ ‎(3)该油菜新品系经多代种植后出现不同颜色的种子,已知种子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并受另一对基因R/r影响。用产黑色种子植株(甲)、产黄色种子植株(乙和丙)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一 甲×乙 全为产黑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 实验二 乙×丙 全为产黄色种子植株 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 ‎①实验一得出,种子颜色性状中黄色对黑色为___________性。‎ ‎②分析以上实验可知,当____________基因存在时会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F2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 ‎③有人重复实验二,发现某一F1植株,其体细胞中含R/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请解释该变异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让该植株自交,理论上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染色体变异。‎ ‎【解析】(1)秋水仙素通过抑制分裂细胞中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加倍后形成的植株都是纯合子,进行自交后子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2)观察油菜新品系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应观察根尖分生区的细胞,油菜物种Ⅰ(2n=20)与油菜物种Ⅱ(2n=18)杂交后细胞中有19条染色体,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染色体加倍,为38条染色体,所以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含有76条染色体。(3)①由实验一可知,F1产黑色种子植株自交所得F2出现性状分离,黄色为隐性性状。②实验二F2的表现型的比例为9∶3∶3∶1的变形,可以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Rr,理论上F2中A_R_∶aaR_∶A_rr∶aarr=9∶3∶3∶1,产黑色种子植株∶产黄色种子植株=3∶13,由题干可知A基因会被某基因抑制,且黑色为显性性状,说明R基因抑制A基因的表达。实验二中F1基因组成为AaRr,结合实验一可知甲的基因型为AArr,乙的基因型为aarr,丙的基因型为AARR,实验二F2中表现产黄色种子的纯合植株为1/16aaRR;1/16aarr;1/16AARR,F2中表现产黄色种子的植株占13/16,故产黄色种子的植株中纯合子占3/13,则产黄色种子的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为1-3/13=10/13。③实验二所得某一F1植株体细胞中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其中两条含R基因,原因是丙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减Ⅰ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开或减Ⅱ后期含R基因的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了同一极。RRr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R∶r∶Rr∶RR=2∶1∶2∶1,基因型为AaRRr的植株自交,后代中产黑色种子的植株基因型为A_rr,即占3/4×1/6×1/6=1/48。‎ ‎【答案】((1)纺锤体 不会 (2)分生 76 (3)①隐 ②R AARR 10/13 ③植株丙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或植株丙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R基因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 1/48‎ ‎【名师点睛】1、显隐性的判断与亲本基因型的判断,根据子代性状判断显隐性的方法:‎ ‎①不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双亲均为纯合子。‎ ‎②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子代所出现的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为杂合子。‎ ③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占3份的性状为显性性状,且亲本为杂合子自交。‎ ‎2.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的思路:先将自由组合定律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相对性状(或几对基因)就可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问题,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的实际情况进行重组。此法“化繁为简,高效准确”,如AaRr自交,可拆分成Aa×Aa和Rr×Rr,再分别求出所需要的基因型的概率,再相乘就得轻易的得出相应基因型的概率。‎ ‎3.对于三体自交的计算,以题中基因为RRr的个体为例,关键在于RRr个体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考生可用标号法来确定配子的类型及比例,将第一个R所在的染色体记为1号,第二个R所在的染色体记为2号,将r所在的染色体记为3号,然后进行排列组合,可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组成就有(1,23)、(12,3)(13,2)3种情况,然后转化成相应染色体上的基因,就能得到产生配子的类型及概率为1/3Rr、1/3R、1/6RR、1/6r。‎ ‎4.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忽略了题干中的隐含条件,如第三小题第2小问,题目要求计算的是F2代产黄色种子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有的同学往往计算的是F2代植株中杂合子的比例。‎ ‎14.(2016海南卷.29)某种植物雄株(只开雄花)的性染色体XY,雌株(只开雌花)的性染色体XX。等位基因B和b是伴X遗传的,分别控制阔叶(B)和细叶(b),且带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回答下列问题:‎ ‎(1)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_______。‎ ‎(2)理论上,子二代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_________;子二代雄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 ‎(3)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_______;子二代雌株中,阔叶∶细叶为_________。‎ ‎【考点定位】遗传规律。‎ ‎【解析】(1)阔叶雄株(XBY)和杂合阔叶雌株(XBXb)进行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中雄株为1/2 XBY、1/2 XbY,可产生1/4XB、1/4Xb、1/2Y三种配子,雌株为1/2XBXB、1/2XBXb,可产生3/4XB、1/4Xb两种配子,子一代相互杂交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带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理论上,子二代中雌性仅1/2存活,雄株数∶雌株数为2∶1。(2)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XBXB、1XBXb,则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子二代雄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3XBY、1XBY,子二代雄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3∶1。(3)据上述分析,理论上子二代雌株的叶型表现为阔叶;子二代雌株中,阔叶∶细叶为3∶1。‎ ‎【答案】(1)2∶1 (2)7∶1 3∶1 (3)阔叶 3∶1‎ ‎【名师点睛】明确伴性遗传与遗传基本定律之间的关系 ‎(1)伴性遗传与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关系:伴性遗传的基因在性染色体上,性染色体也是一对同源染色体,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伴性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 ‎(2)伴性遗传与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在分析既有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又有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两对或两对以上性状的遗传现象时,由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伴性遗传处理,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按基因的分离定律处理,整体上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处理。‎ 考点9 生物的变异、人类遗传病、育种和进化 ‎1.(2016上海卷.23)导致遗传物质变化的原因有很多,图字母代表不同基因,其中变异类型①和②依次是 A.突变和倒位 B.重组和倒位 C.重组和易位 D.易位和倒位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 ‎【解析】①中少了基因ab,多了基因J,是非同源染色体间发生了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②dc基因位置发生了颠倒,属于倒位。‎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根据染色体上基因组成的不同判断染色体变异的种类。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观察变异类型①和②和原类型的不同,区分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易位和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的不同。‎ ‎2.(2016海南卷.23)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异常,可能导致的遗传病是 A.先天性愚型 B.原发性高血压 C.猫叫综合征 D.苯丙酮尿症 ‎【考点定位】染色体变异。‎ ‎【解析】先天性愚型是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短臂缺失;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答案】A ‎【名师点睛】(1)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受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先天性疾病不一定是遗传病。‎ ‎(4)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体内可能不含有致病基因。‎ ‎(5)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是监测和预防遗传病的主要手段。‎ ‎(6)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3.(2016海南卷.24)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 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 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 ‎【考点定位】人类遗传病。‎ ‎【解析】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患者的致病基因来自于亲代,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为0。‎ ‎【答案】D ‎【名师点睛】速判遗传病的方法 ‎4.(2016江苏卷.12)如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生物进化、生殖隔离。‎ ‎【解析】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不会导致抗药靶位点的形成,A项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项错误;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C项正确;基因突变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但没有形成新物种,故野生型昆虫与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D项错误。‎ ‎【答案】C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变异和进化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根据图示理解抗药性形成的机理,抗药靶位点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不是杀虫剂作用后的结果,杀虫剂起选择作用,而不是诱导作用;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条件,可根据两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判断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5.(2016江苏卷.14)下图中甲、乙两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各有一条发生变异(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个体甲的变异对表型无影响 B.个体乙细胞减数分裂形成的四分体异常 C.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D.个体乙染色体没有基因缺失,表型无异常 ‎【考点定位】染色体结构变异、减数分裂。‎ ‎【解析】个体甲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基因数目减少,可能对表型有影响,A项错误;个体乙发生的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倒位,变异后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异常,B项正确;若基因与性状不是一一对应的,则个体甲自交的后代性状分离比不是3∶1,C项错误;个体乙染色体上基因没有缺失,但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改变,也可能引起性状的改变,D项错误。‎ ‎【答案】B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据图正确判断出染色体缺失、倒位,同时理解缺失和倒位对生物生存的影响,染色体倒位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四分体的特点:呈“十字形”,该题难度比较大。‎ ‎6.(2016北京卷.3)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 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 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B.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考点定位】种群、群落、基因频率、生物多样性。‎ ‎【解析】T区和F区的豹存在地理隔离,两种群的基因库有差异,将T区的豹引入F区,增加了F区豹的遗传多样性,A项正确;豹后代的性别比例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不会因引入雌豹而明显改变,B项错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豹种群数量的改变不影响其所在群落的物种丰富度,C项错误;F区豹出现诸多疾病,T区雌豹的引入使F区种群数量增加,会使F区豹致病基因频率改变,D项错误。‎ ‎【答案】A ‎【名师点睛】需要明确的知识点:①明确不同生命层次上研究的问题不同。例如种群水平的研究内容有种群的数量的数量动态(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等)、生物的生殖、进化、遗传多样性等问题;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内容有丰富度、优势种、不同种群间的关系及其占据的生态位、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等。②导致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 ‎7.(2016新课标Ⅲ卷.32)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是真核生物可遗传变异的两种来源。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不同,前者所涉及的数目比后者______________。‎ ‎(2)在染色体数目变异中,既可发生以染色体组为单位的变异,也可发生以__________为单位的变异。‎ ‎(3)基因突变既可由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隐性突变),也可由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显性突变)。若某种自花受粉植物的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则最早在子__________代中能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最早在子___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纯合体,最早在子__________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纯合体。‎ ‎【考点定位】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解析】(1)基因突变涉及某一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而染色体变异往往涉及许多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重复或排列顺序的改变,故基因突变所涉及的碱基对的数目比染色体变异少。(2)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3)根据题干信息“AA和aa植株分别发生隐性突变和显性突变,且在子一代中都得到了基因型为Aa的个体”可知,AA和aa植株突变后的基因型都为Aa。若AA植株发生隐性突变,F1(Aa)自交,子二代的基因型为AA、Aa、aa,则最早在子二代中能观察到该隐性突变的性状,且最早在子二代中能分离得到隐性突变的纯合体。若aa植株发生显性突变,则最早在子一代中可观察到该显性突变的性状,F1(Aa)自交,子二代(F2)的基因型为AA、Aa、aa,由于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都表现为显性性状,欲分离出显性突变纯合体,需让F2自交,基因型为AA的个体的后代(F3)不发生性状分离,则最早在子三代中能分离得到显性突变的纯合体。‎ ‎【答案】(1)少 (2)染色体 (3)一 二 三 二 ‎【名师点睛】1.染色体的缺失、重复、倒位与基因突变的辨析 ‎2.“三看法”判断可遗传变异类型:‎ ‎(1)DNA分子内的变异 ‎(2)DNA分子间的变异 ‎8.(2016上海卷.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图11显示太平洋某部分岛屿上几种鸟类的分布及迁徙情况。图12 显示其中的S鸟不同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与代数的关系,其中n代表种群的个体数。‎ ‎31.图11显示,相对于X岛,Y岛上的鸟_______多样性减小。‎ ‎32.S鸟有黑羽(AA)、杂羽(Aa)、灰羽(aa)三种表现型,当S鸟迁至Y岛后,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统计发现灰羽个体只占1%,Y岛S鸟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 估算Y岛S鸟密度的调查方法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 ‎33.经过多个阶段的迁移,在各岛上发现源于S鸟的14种鸟,此类现象称为________。‎ ‎34.据图12判断,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 A.群体越小,某些基因消失的几率越大 B.群体越小,种群基因越偏离原始种群 C.群体越大,种群遗传多样性越易消失 D.群体越大,种群纯合子越倾向于增加 ‎35.除自然因素外,影响鸟类群体数量的人为因素有______(多选)。‎ A.栖息地开发 B.烈性病毒的出现 C.栖息地污染 D.栖息地因地震被岛屿化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生物的进化。‎ ‎【解析】31. 图11显示,相对于X岛,Y岛上鸟的种类和同一种鸟不同类型的种类减少,即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减小。32. 灰羽个体占1%,根据基因平衡定律,a基因的频率为0.1,则A基因的频率为0.9。调查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一般用标记重捕法。33. 在各岛上发现源于S鸟的适应不同环境的14种鸟,此类现象称为适应辐射。34.当n=50时,a基因频率迅速下降至0,说明群体越小,某些基因消失的几率越大;n=25和n=50两种情况下,a基因频率快速上升或下降,说明群体越小,种群基因越偏离原始种群。35. 栖息地开发和栖息地污染属于人为因素,烈性病毒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栖息地因地震被岛屿化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答案】31.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32.0.9 标记重捕法 33.适应辐射 34.AB 35.A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多样性、基因频率计算、种群大小与进化的关系等知识。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层含义及其不同。34题A项易判断为错误,错因在于未能理解n=25和n=50两种情况a基因频率的变化,二者可能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所以进化的方向不同。‎ 考点10 植物的激素调节 ‎1.(2016新课标Ⅲ卷.4)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AA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AA 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胚芽鞘b侧的IAA含量与b'侧的相等 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AA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AA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 ‎【考点定位】 生长素的作用和运输。‎ ‎【解析】对照组a中不含IAA,则d中不含IAA,b侧和c侧生长素的含量相同,实验组a'中含有IAA,放在左侧,IAA向下运输,则b'侧生长素含量大于b侧,A项、B项错误。b'侧和c'侧细胞都能运输IAA,C项错误。IAA在运输过程中有部分IAA作用于细胞后被灭活,故运输到d'的IAA量小于a'的输出量,D项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植物激素的几个拓展实验 ‎1.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在尖端 实验组:取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甲)。‎ 对照组:取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空白琼脂块,置于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如图乙)。‎ ‎2.验证胚芽鞘生长部位在尖端下段 实验组:在胚芽鞘尖端与下段间插入云母片,如图甲。‎ 对照组:胚芽鞘不做处理,如图乙。‎ ‎3.验证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尖端 ‎(1)实验操作(如图):‎ ‎(2)实验现象: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4.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1)实验操作(如图):‎ ‎(2)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5.探究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程度 ‎(1)实验操作:如下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 ‎(2)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A、B中幼苗都向上弯曲生长,只是B向上弯曲程度大,说明重力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单侧光。‎ 若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中幼苗向上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大于重力。‎ ‎2.(2016四川卷.4)有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和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 B.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 C.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 D.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抑制其生长 ‎【考点定位】探究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解析】分析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在不同浓度时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曲线可以看出:一定浓度范围内,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均对根生长起促进作用,而当浓度较高(如大于50 ppm)时对根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所以体现了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性,即均具有两重性,A正确;在0~20 ppm范围内,甲对莴苣幼根的促进作用大于丙,B正确;乙的浓度大于20 ppm后,根长相对值小于100%,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C正确;根比芽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据图推测,用30 ppm的甲处理莴苣幼芽可促进其生长,D错误。‎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以“探究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为背景,借助坐标曲线图呈现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处理后莴苣幼根生长的相关信息,考查考生对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根的影响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答此类问题,①必须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还要重点分析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四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在解题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处理,得到答案;②特别要注意,出题人偷换概念的思想(D项),题目中说的是对幼根的影响,但却换成了幼芽。‎ ‎3.(2016浙江卷.2) 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 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 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 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调节生命活动。‎ ‎【解析】由图可知赤霉素可以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而脱落酸可以使马铃薯块茎延迟发芽,即可以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A错、B错;由图可知,施用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达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比对照组更长,C错;对照组第5周时马铃薯块茎开始发芽,赤霉素的含量增加,所以此时赤霉素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大于实验开始时,D正确。‎ ‎【答案】 D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图形分析等能力。据图分析可知经过一定时间后赤霉素有促进发芽的作用,脱落酸有抑制发芽的作用,因此推断发芽的过程是赤霉素和脱落酸在马铃薯块茎内含量变化引起的。‎ ‎4.(2016江苏卷.28)海带中含有植物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等激素,为研究激素对海带生长的影响,某研究组开展了系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开展海带的组织培养,取海带的叶状体基部切块作为__________,转到含激素   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经________形成愈伤组织,再生成苗。‎ ‎(2)如图1为海带中的IAA和ABA与海带生长变化的关系。海带增长率与IAA含量呈__________ (填“正相关”“负相关”或“不相关”),海带在后期生长缓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图1‎ ‎(3)已知海带成熟区段各部位ABA的分布无显著差异,则其在成熟区段中的运输方式   _________(填“是”“不是”)极性运输。某研究组参照11月和5月海带样品的数据,配制了两份IAA+ABA的混合液,研究了在增加紫外光照射条件下,混合液对单细胞绿藻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2,分析可知IAA和ABA对绿藻的生理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图2‎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 ‎【解析】(1)离体的海带的叶状体基部切块可作为植物组织培养中的外植体,转到含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IAA)的培养基上,先经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然后经再分化形成幼苗。(2)从图中可以看出海带的月增长率随IAA含量的减少而降低,因此海带增长率与IAA含量呈正相关。海带在后期生长缓慢,从图中可以看出是由于IAA 浓度降低,ABA浓度增高。(3)已知海带成熟区段各部位ABA的分布无显著差异,说明其在成熟区段中的运输方式不是极性运输。在正常培养的情况下11月的IAA+ABA的混合液中单细胞绿藻生长快于5月的IAA+ABA的混合液,而11月的IAA浓度高于5月、11月的ABA浓度低于5月,增加紫外线照射后,对照组和11月的IAA+ABA的混合液中单细胞绿藻数量明显下降,而5月的IAA+ABA的混合液中的单细胞绿藻数量下降较少。综上可以推测IAA 能促进绿藻生长,而ABA 有提高抗紫外光的能力。‎ ‎【答案】(1)外植体 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IAA)  脱分化 (2)正相关 IAA 降低,ABA 增高  (3)不是 IAA 促进生长,ABA 有提高抗紫外光的能力 ‎【名师点睛】此题是以植物组织培养为背景,考查IAA和ABA的影响,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曲线图,该曲线图呈现的是不同月份IAA和ABA含量以及海带月增长率,可分析出IAA和ABA对海带生长的影响:海带增长率与IAA含量呈正相关,与ABA呈负相关。再根据根据5月份和11月份IAA和ABA含量的不同,结合柱形图中正常培养和增加紫外光条件下5月份和11月份藻细胞数量的不同,得出IAA和ABA的作用。‎ ‎5.(2016上海卷.二)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其调节作用的问题。‎ 图13显示胚芽鞘受单侧光照时的生长情况及受光照处生长素的主要运输方向。生长素在植物细胞间的运输常需细胞膜上载体参与。‎ ‎36.下列激素对植物生长所起的主要作用,与生长素在a处所在作用相反的是______(多选)。‎ A.乙烯 B.赤霉素 C.脱落酸 D.细胞分裂素 ‎37.生长素沿b方向运输时,其在细胞间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是_______。‎ 已知某双子叶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响应不同(见表3)。为进一步研究生长素对该植物生长的影响,将其幼苗根部浸泡在三面遮光的方缸中,右侧给光,培育一段时间后,发现幼苗根部向左侧弯曲生长,幼苗上部的生长呈顶端优势。将幼苗分成7组,用不同浓度外源生长素处理幼苗根部,继续给予单侧光照,实验数据见图14.图中浓度1~6为外源生长素浓度,以10倍递增;对照指外源生长素浓度为0,此时根部内源生长素浓度低于10-12mol/L。‎ ‎38.在该植物幼苗的①侧芽、②根弯曲处向光侧、③根弯曲处背光侧三个部位,能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是__________;各部位生长素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39.据图14、表3数据和生长素作用特点预测,在外源浓度6时,该植物幼苗根部弯曲角度约为___________。据表3数据和生长素作用特点,可推测外源浓度3最低为___________mol/L。‎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36.生长素在a处促进细胞的伸长,乙烯促进植物茎的加粗,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二者的作用与生长素相反。37. a处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素沿b方向逆浓度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38.生长素在根尖和芽尖等分生组织出合成,通过极性运输到达作用部位。在该植物幼苗的侧芽、根弯曲处向光侧、根弯曲处背光侧三个部位,能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是侧芽,②根弯曲处向光侧和③根弯曲处背光侧为生长素作用部位。顶端优势是由于侧芽处积累较多的生长素。单侧光作用下,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由于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根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较高而被抑制。因此①、②、③处生长素浓度高低顺序为①③②。39.根据图14,在浓度5条件下,根生长量接近于0,根据生长素作用特点,在浓度6条件下,抑制作用更强,弯曲角度应为0。在浓度1条件下表现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此时浓度最低为10-8mol/L时,浓度1~6以10倍递增,则外源浓度3最低为10-6mol/L。‎ ‎【答案】36. AC 37.主动运输 38.①①③② 39.0 A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胚芽鞘的向光性、根的向地性的机理,考查图表分析的能力。属于较难题。解题关键是结合表3理解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根、芽的生理作用不同,结合图14分析生长素两重性的具体体现。‎ 考点11 内环境及其稳态、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 ‎1.(2016浙江卷.4) 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考点定位】兴奋的传导、内环境稳态、无机盐作用。‎ ‎【解析】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会因失水而导致细胞内液的量减少,A错;骨骼肌纤维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会使细胞内液浓度增大,细胞因浓度变大吸水而体积变大,B正确;发生局部炎症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C错;增加细胞外液KCl的浓度会导致细胞内外钾离子的浓度差变小,进而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D错。‎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导、内环境稳态、无机盐作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内环境、神经调节等知识的综合,在逻辑分析能力上要求比较高。‎ ‎2.(2016海南卷.19)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 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D.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考点定位】渗透压。‎ ‎【解析】血浆渗透压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离子浓度有关,A项错误;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Na+从红细胞外顺浓度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B、C、D项正确。‎ ‎【答案】A ‎【名师点睛】(1)静息电位的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是由K+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的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是由Na+内流形成的。(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式是局部电流,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的电流方向一致。‎ ‎3.(2016上海卷.7)经过灯光刺激与食物多次结合,建立狗唾液分泌条件反射后,下列操作不能使该反射消退的是 A. 灯光刺激+食物 B. 仅食物 C. 声音刺激+食物 D. 仅灯光刺激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神经调节。‎ ‎【解析】灯光刺激+食物可以强化该反射,而不会使该反射消失。‎ ‎【答案】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条件反射建立的条件。条件反射形成的基本条件是非条件刺激与无关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 ‎4.(2016上海卷.9)在正常情况下,进餐后血糖浓度会相应升高。在此过程中 A. 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 B. 延髓糖中枢兴奋抑制糖原合成 C. 胰岛素的作用强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 D. 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入小肠黏膜细胞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血糖调节。‎ ‎【解析】进餐后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降低血糖浓度,A项错误,C项正确;糖中枢位于下丘脑,B项错误;葡萄糖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小肠粘膜上皮细胞,D项错误。‎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影响因素。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血糖浓度升高后降低的途径。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贮存葡萄糖,特别是促进糖原的合成。‎ ‎5.(2016上海卷.10)图4 显示恐惧反射的建立过程。将建立反射后的小鼠放回反射箱时,小鼠体内不会发生的是 A.胃肠蠕动加速 B.血糖升高 C.呼吸加速 D.心跳加快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动物紧张、恐惧时,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含量升高,促使血糖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速,产生应急反应,此时胃肠蠕动减弱。‎ ‎【答案】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分析得出恐惧状态下机体的神经和体液调节途径及意义。‎ ‎6.(2016上海卷.14)导致图5中ab和de段人体体温变化的事件可能是 A.非自主颤栗和发热 B.骨骼肌收缩和排尿 C.吹电风扇和剧烈欲动 D.寒冷环境和汗液分泌增加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体温的调节。‎ ‎【解析】ab段低温降低,说明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可能的原因是吹电风扇、处于寒冷环境或汗液分泌增加,de段体温升高,说明产热量大于散热量,原因可能是非自主性战栗、发热、剧烈运动或骨骼肌收缩。综合分析可得出C选项正确。‎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导致体温升高或降低的因素。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体温升高或降低的原因是产热量与散热量的大小比较,进而分析各种现象导致体温身高还是降低。‎ ‎7.(2016上海卷.17)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在抗原特异性方面显著不同。此外,这两者的主要区别还表现在 A.① B.② C.③ D.④‎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免疫。‎ ‎【解析】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持续终生,特异性免疫可以产生记忆细胞,也具有持久性;特异性免疫涉及巨噬细胞的功能;非特异性免疫不存在抗原诱导的细胞增殖与分化。‎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属于中档题。解题关键是根据特异性免疫过程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8.(2016上海卷.18)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因此,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 ①外毒素 ②减毒外毒素 ③外毒素α亚单位 ④外毒素β亚单位 A.①或② B.①或③ C.② 或④ D.③或④‎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免疫。‎ ‎【解析】疫苗应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但不会使机体致病。由于该外毒素致病性极强,因此应选用减毒外毒素或无毒性的β亚单位。‎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疫苗的特点。属于中档题。解题关键是注意该外毒素致病性极强,否则可能B选项。‎ ‎9.(2016海南卷.12)下列与抗利尿激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抗利尿激素是由垂体释放的 B. 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会使尿量减少 C.神经系统可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 D. 抗利尿激素促进水被重吸收进入肾小管腔 ‎【考点定位】抗利尿激素。‎ ‎【解析】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A项正确;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使原尿中的水分重新进入血液,使尿量减少,B项正确、D错误;下丘脑调节水平衡,调节抗利尿激素的释放,C项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1)人体水平衡的调节方式为神经和体液调节。‎ ‎(2)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3)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由垂体释放。‎ ‎10.(2016海南卷.16)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相对独立,既不受神经调节也不受体液调节 B.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 C.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均为自身免疫病 D.免疫系统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不能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 ‎【考点定位】免疫。‎ ‎【解析】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相互影响,A项错误;吞噬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可吞噬病原体,也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也可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B项正确;类风湿性关节炎为自身免疫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属于免疫缺陷病,C项错误;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能消灭入侵的病原体,监控和清除功能可以清除体内的异常细胞,D项正确。‎ ‎【答案】B ‎ ‎【名师点睛】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判断方法 ‎(1)根据结构基础: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结构基础是第三道防线。其中溶菌酶既是第一道防线也是第二道防线。‎ ‎(2)根据形成的时间:如果是先天形成的,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是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则为特异性免疫。‎ ‎(3)根据免疫对象:如果对各种抗原均具有免疫作用,则为非特异性免疫;如果只针对某种抗原发挥作用,则为特异性免疫。‎ ‎11.(2016海南卷.17)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不变的 B.激素是具有高效性的生物活性物质 C.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 D.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体内各种细胞上 ‎【考点定位】动物激素。‎ ‎【解析】受内外因素影响,机体中激素的分泌量是变化的,A项错误;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其活性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B项正确;性激素属于脂质类,C项错误;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分布在甲状腺细胞上, D项错误。‎ ‎【答案】B ‎【名师点睛】酶和激素的几个易混点 ‎(1)化学本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激素有多肽、蛋白质(如胰岛素)、固醇类(如性激素)或氨基酸的衍生物(如甲状腺激素)等。‎ ‎(2)产生细胞:活细胞(人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除外)都能产生酶,但激素只能由内分泌腺细胞或下丘脑细胞产生。‎ ‎(3)作用:酶的作用是催化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学反应,激素的作用是调节(促进或抑制)生命活动。‎ ‎(4)作用部位:酶在细胞内外均能发挥作用,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激素要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或靶器官,调节其生理过程。‎ ‎12.(2016海南卷.18)下列有关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素的产生 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C.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 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 ‎【考点定位】胰腺及其分泌。‎ ‎【解析】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胰液素的产生,促胰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通过体液调节的方式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 ‎【答案】D ‎【名师点睛】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盐酸并不是直接发挥作用,而是通过刺激小肠黏膜产生的促胰液素来间接发挥作用的,因而也属于体液调节的范畴。‎ ‎13.(2016海南卷.19)下列与动物体内K+、Na+等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NaCl中Na+参与血浆渗透压形成而Cl-不参与 B.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 C.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 D.Na+从红细胞外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考点定位】渗透压。‎ ‎【解析】血浆渗透压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离子浓度有关,A项错误;产生和维持神经细胞静息电位主要与K+有关,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时细胞膜外Na+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Na+从红细胞外顺浓度运入红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BCD项正确。‎ ‎【答案】A ‎【名师点睛】(1)静息电位的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是由K+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的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是由Na+内流形成的。(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方式是局部电流,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的电流方向一致。‎ ‎14.(2016江苏卷.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 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 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考点定位】HIV。‎ ‎【解析】因HIV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故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A项正确;HIV有高度变异性,发生变异后原疫苗失去预防的作用,故疫苗效果难以持久,B项正确;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抗原),不能被免疫系统识别,C项正确;HIV最初侵入人体时,机体可产生免疫应答形成抗体,故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D项错误。‎ ‎【答案】D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免疫调节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HIV感染机体后结果: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导致免疫力下降。有同学误认为HIV侵入机体后立即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不会发生特异性免疫而出错,HIV感染初期,HIV含量低,机体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体进行消灭,但不能全部消灭,继而HIV增殖,破坏人体T细胞。‎ ‎15.(2016北京卷.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 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 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 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 ‎【考点定位】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足球比赛时间较长,需要消耗较多糖原供能,A项正确;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B项错误;足球赛场上,球员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完成起脚射门,C项正确;球员间的相互配合受人的高级神经中枢——大脑皮层的调控, D项正确。‎ ‎【答案】B ‎【名师点睛】完美解答本题需要明确:①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及其结构组成;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中枢的参与且低级中枢要受到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②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糖类:葡萄糖、糖原各自的作用;③水盐平衡的调节。‎ ‎16.(2016新课标Ⅱ卷.3)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 B.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 C.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 D.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考点定位】动物的激素调节。‎ ‎【解析】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如机体在紧张、焦虑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在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加,A项叙述正确,不合题意;动物生长激素由垂体分泌,故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B项叙述正确,不合题意;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所以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C项叙述正确,不合题意;胰高血糖素对胰岛素的分泌有促进作用,而胰岛素对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起抑制作用,且胰高血糖素由胰岛A细胞分泌而不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D项叙述错误,符合题意。‎ ‎【答案】D ‎【名师点睛】与激素相关的解题知识必备:‎ ‎(1)激素的本质及功能:激素的本质是有机分子,功能上是信息分子(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甲状腺激素的化学本质为氨基酸的衍生物)。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也不提供能量,也不具催化作用,只起调节作用。激素只是改变细胞的代谢,并不直接参与生命活动。‎ ‎(2)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但只有靶器官、靶细胞能识别并接受信息调节代谢。激素的分泌是以细胞代谢为基础,而细胞代谢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 ‎(3)记住常见动物激素的种类、功能及其分泌部位。‎ ‎17.(2016江苏卷.15)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主要特点是胰岛B细胞数量减少、血中胰岛素低、血糖高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协同作用调节血糖平衡 B.胰腺导管堵塞会导致胰岛素无法排出,血糖升高 C.血糖水平是调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最重要因素 D.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的自身抗原 ‎【考点定位】血糖平衡调节。‎ ‎【解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A项错误;激素不通过导管运输,是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循环运输的,B项错误;血糖水平降低能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血糖水平升高可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C项正确;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是自身抗体攻击了自身的胰岛B细胞,使胰岛B细胞受损而数量减少,胰岛素分泌减少,需要靠注射胰岛素来治疗,D项错误。‎ ‎【答案】C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血糖平衡调节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胰岛和胰腺的区别,前者是内分泌腺,无导管,后者是外分泌腺,有导管;理解糖尿病的两种类型:一种是胰岛素依赖型,一种是胰岛素受体破坏的区别。‎ ‎18.(2016江苏卷.16)如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 L清水、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c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循环血量出现暂时性增加 C.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 D.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考点定位】水平衡调节,抗利尿激素。‎ ‎【解析】曲线c表示饮用1 L清水后血浆渗透压的变化,A项错误;饮用大量生理盐水后,血浆渗透压不变,‎ 但会导致血液总量暂时增加,B项正确;曲线d表示饮用1 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C项错误;饮用大量清水后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D项错误。‎ ‎【答案】B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水平衡调节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判断4条曲线图的含义,可根据如下分析进行判断,摄入生理盐水和清水后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影响不同,摄入生理盐水同时对钠盐造成影响,根据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以及钠盐含量变化,正确判断排尿量的变化。‎ ‎19.(2016新课标Ⅲ卷.3)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考点定位】 动物水盐平衡调节。‎ ‎【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会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发生变化,A项正确。水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肾小管细胞,肾小管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B项错误。摄盐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饮水增加后可降低渗透压,同时尿量增加,排出多余水分或无机盐,从而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稳定,C、D项正确。‎ ‎【答案】B ‎【名师点睛】1.图解水盐平衡调节过程 ‎2.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减少,二者呈负相关。三者关系如图:‎ ‎20.(2016浙江卷.1) 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 B.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 C.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 D.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 ‎【考点定位】物质运输和血糖调节。‎ ‎【解析】在血糖浓度偏低时,肝细胞可通过易化扩散的方式将葡萄糖运出细胞,A错;葡萄糖进入肝细胞需要载体协助,由于葡萄糖载体数量是一定的,所以转运速率不会随血糖浓度升高而一直增大,B错;由题可知血糖浓度高时葡萄糖进入肝细胞,血糖浓度低时葡萄糖运出细胞,血糖的转运方向是由血糖浓度决定的,不是由载体决定的,C正确;胰岛素是通过促进细胞对血糖的吸收、贮存和利用来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进入肝细胞,D错。‎ ‎【答案】 C ‎【名师点睛】‎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具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几种运输方式的比较,比如有载体的运输具有最大运输速率、运输方向在运输方式上判断的作用等。‎ ‎21.(2016浙江卷.4) 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考点定位】兴奋的传导、内环境稳态、无机盐作用。‎ ‎【解析】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会因失水而导致细胞内液的量减少,A错;骨骼肌纤维细胞内乳酸积累过多会使细胞内液浓度增大,细胞因浓度变大吸水而体积变大,B正确;发生局部炎症时,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升高,蛋白质和液体逸出,形成局部肿胀,C错;增加细胞外液KCl的浓度会导致细胞内外钾离子的浓度差变小,进而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D错。‎ ‎【答案】 B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兴奋的传导、内环境稳态、无机盐作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本题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内环境、神经调节等知识的综合,在逻辑分析能力上要求比较高。‎ ‎22.(2016四川卷.6)人轮状病毒是一种双链RNA病毒,主要感染小肠上皮细胞,可使机体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导致脱水。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吡罗红染液染色,可以鉴别小肠上皮细胞是否被轮状病毒感染 B.病毒RNA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的过程中,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C.病毒侵入机体后,能被内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D.患者严重脱水后,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将会减少 ‎【考点定位】水盐平衡调节、体液免疫等。‎ ‎【解析】吡罗红染液染色后,小肠上皮细胞的RNA和人轮状病毒RNA都会被染上颜色,无法分辨,A错误;双链RNA病毒复制过程中,以两条RNA链为模板合成子代RNA,会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B正确;病毒侵入机体后,可在内环境中被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C错误;患者脱水后血浆渗透压会升高,经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会增多,D错误。‎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以轮状病毒感染人体及引发的病症为背景,考查考生对高等动物生命活动的理解,特别要注意的有:①RNA虽然一般为单链,但在复制时,也遵循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②与免疫有关的细胞总结: ‎ 名称 来源 功能 特异性识别功能 吞噬细胞 造血干细胞 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和抗体复合物 无 B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浆细胞、记忆细胞 有 T细胞 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识别、呈递抗原、分化称为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 有 浆细胞 B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抗体 无 效应T细胞 T细胞或记忆细胞 分泌淋巴因子,与靶细胞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有 记忆细胞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分化成为相应的效应细胞 有 ‎23.(2016新课标Ⅲ卷.30)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在饥饿且无外源能源物质摄入的情况下,与其在进食后的情况相比,血液中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含量的比值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饥饿条件下,一段时间内人体血浆中葡萄糖和酮体浓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进食时,需要注射葡萄糖溶液,据图分析,注射葡萄糖溶液除了可以满足能量需求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血糖调节。‎ ‎【解析】(1)依据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特点可知,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具有升高血糖功能的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具有降低血糖功能的胰岛素分泌量减少,此时,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比值较高,进食后,由于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而胰岛素分泌量增加,故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比值较低。(2)由题干信息可知,酮体是脂肪酸分解代谢的中间产物,其酸性较强。由题图可知,饥饿时葡萄糖含量低,供能不足,机体可分解脂肪酸提供能量,并产生中间产物酮体,因此注射葡萄糖可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pH下降。‎ ‎【答案】(1)高 在饥饿时,血糖浓度降低使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增加,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在进食后则相反 (2)避免因酮体浓度升高而引起的内环境pH下降 ‎【名师点睛】血糖调节过程图解 本题第(1)小题考查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种主要激素的分泌情况,只要理解了上面的血糖调节过程图解就能够作答。第(2)小题则主要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从题目中获取有用信息(如酮体的来源和特点)的能力,只要认真审题,也是不难作答的。‎ ‎24.(2016浙江卷.31) 欲研究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对成年小鼠的分组及处理见下表。在适宜的实验条件下,正常饲养,每隔一定时间测定耗氧量(单位时间内单位体重的氧消耗量),记录数据并统计分析。‎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切除甲状腺饲养14天 手术但不切除甲状腺饲养14天 甲状腺激素溶液灌胃1次/天;共14天 ‎ W 1次/天;‎ 共14天 注:本实验中灌胃是指将液体由动物口直接注入到胃中。‎ 请回答:‎ ‎(1)表中W是对丁组小鼠的处理,该处理是___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将预测的实验结果用示意曲线表示)。‎ ‎(3)分析与讨论 ‎①合成与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细胞位于_________________,该激素经    ____________的血液运至腺垂体发挥作用。‎ ‎②通过服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激素调节、实验设计。‎ ‎【解析】(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甲状腺和有无甲状腺激素灌胃,表格中甲、乙两组涉及的自变量是有无甲状腺,所以丙、丁两组涉及的自变量是有无甲状腺激素灌胃,所以对丁组小鼠的处理是用生理盐水灌胃。(2)本实验的因变量是耗氧量,甲状腺激素有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缺乏甲状腺会使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从而导致耗氧量减少,相反,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会导致耗氧量上升,所以绘制甲组曲线时应注意随时间延长曲线趋势是下降,绘制丙组曲线时应注意随时间延长曲线趋势是上升,而乙和丁组属于对照组,绘制曲线时应注意随时间延长曲线趋势是基本不变。(3)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位于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合成与分泌,该激素可经垂体门脉运至腺垂体发挥作用。②‎ I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 ,131I的放射性强度可被仪器测定,故可通过服用放射性131I来检测甲状腺功能。‎ ‎【答案】 (1)生理盐水灌胃 ‎(2)‎ ‎(3)①下丘脑 垂体门脉 ②I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 131I的放射性强度可被仪器测定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激素调节、实验设计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实验分析、实验设计和逻辑分析推理能力。本题的难点是实验结果的图形描述, 高考考查的绘制坐标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绘制曲线图,另一种是绘制柱状图(或直方图)。但不管绘制的坐标图属于哪一种,都应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以理解图示含义。‎ 这两种图形的共性是:往往将横轴的变化量作为自变量,纵轴的变化量作为因变量;若在同一坐标中绘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时,都要在图例中注明。但其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当需要描述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时,常采用曲线图;当需要描述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呈现结果时,常采用柱状图。一个规范的坐标图绘制如下图:‎ ‎25.(2016江苏卷.26)为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然后剥制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见表),以保持标本活性。请回答下列问题:‎ 任氏液成分(g/L)‎ 成分 含量 NaCl ‎6.5‎ KCl ‎0.14‎ CaCl2‎ ‎0.12‎ NaHCO3‎ ‎0.2‎ NaH2PO4‎ ‎0.01‎ 葡萄糖 ‎2.0‎ ‎(1)任氏液中维持酸碱平衡的成分有____________,其Na+/K+比与体液中____________的Na+/K+比接近。‎ ‎(2)任氏液中葡萄糖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能量,若将其浓度提高到15%,标本活性会显著降低,主要是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 ‎(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神经—肌肉突触易受化学因素影响,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酯酶失去活性,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 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却不能使阳离子通道开放。上述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反射弧,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 ‎【解析】(1)根据内环境中的H2CO3/NaHCO3、Na2HPO4/NaH2PO4构成的缓冲对能调节血浆的酸碱平衡,由任氏液的成分可知任氏液中的NaHCO3、NaH2PO4能维持酸碱平衡。因为任氏液可以保持标本活性,故任氏液中Na+/K+比应与体液中细胞外液的Na+/K+比接近。(2)如果提高任氏液中葡萄糖的浓度,那么任氏液的浓度会高于坐骨神经细胞和腓肠肌细胞内液的浓度,导致细胞失去水分,从而影响坐骨神经细胞和腓肠肌细胞的代谢活动。(3)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中神经中枢已被破坏,坐骨神经属于反射弧中的传出神经,坐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腓肠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故反射弧五个组成部分中,该标本仍然发挥功能的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4)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突触前膜发生的变化有产生动作电位,同时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5)毒扁豆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从而使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不能被水解,使腓肠肌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即腓肠肌一直处于收缩状态,肉毒杆菌毒素可阻断乙酰胆碱释放,那么坐骨神经上的兴奋就不能传到腓肠肌,使腓肠肌一直处于舒张状态,箭毒可与乙酰胆碱受体强力结合,从而影响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坐骨神经上的兴奋不能传到腓肠肌,从而使腓肠肌一直处于舒张状态,综上可知三种物质中可导致肌肉松弛的有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答案】(1)NaHCO3、NaH2PO4 细胞外液(组织液) (2)细胞失水 (3)传出神经、效应器 (4)产生动作电位 突触小泡释放乙酰胆碱(神经递质)  (5)肉毒杆菌毒素、箭毒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神经调节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正确理解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理解当兴奋传对突触前膜时,突触前膜产生的变化: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动作电位,释放神经递质至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电位变化;另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就被水解或转移,若不能水解或不转移,则持续发挥作用,若不能神经递质不能释放,或不能作用于突触后膜,则兴奋不能传递。‎ ‎26.(2016天津卷.8)哺乳动物的生殖活动与光照周期有着密切联系。如图表示了光暗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 据图回答:‎ ‎(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效应器是_______,图中去甲肾上腺素释放的过程中伴随着_______信号到________信号的转变。‎ ‎(2)褪黑素通过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调节。在HPG轴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运输到______________,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LH,一种促激素),LH随血液运输到睾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会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1)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视网膜为感受器,松果体为效应器,图中去甲肾上腺素是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当兴奋传导到传出神经轴突末梢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该过程伴随着电信号到化学信号的转变。(2)褪黑素影响HPG轴发挥调节作用,该过程属于激素调节(体液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可运输到垂体,促使其分泌黄体生成素。(3)LH为促激素,可促进睾丸分泌雄激素,当雄激素含量较高时,会反馈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所以给正常雄性哺乳动物个体注射一定剂量的LH后,血液中的GnRH水平会降低。‎ ‎【答案】(1)松果体 电 化学 (2)体液(或激素) 垂体 (3)降低 LH促进雄激素的分泌;雄激素抑制下丘脑分泌GnRH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光周期对雄性动物生殖的调控考查反射弧的结构、兴奋的传递、激素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属于中档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本体的易错点是(1)中第一空,如答成松果体细胞,则答案错误。‎ ‎27.(2016新课标Ⅱ卷.30) 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___________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________,再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_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 ‎【解析】(1)图示信息显示:物质C在乙酰胆碱的合成中能循环利用,除乙酰胆碱外,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能作为神经递质。(2)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3)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递质,若分解乙酰胆碱的酶失活,则会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答案】(1)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 ‎【名师点睛】本题以“乙酰胆碱的合成与释放示意图”为情境,考查学生能否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准确识别突触的结构,找准隐含的信息:如A-C在D酶的作用下水解为A和C,C被回收到突触小体内,再度参与A-C的合成;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A-C释放到突触间隙等,以此作为解题的切入点,结合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的知识作答。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在平时的学习中忽略了教材旁栏中的“相关信息”,没有记住“多巴胺和一氧化氮”也属于神经递质而错答。‎ ‎28.(2016新课标Ⅰ卷.31)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患病动物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给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可预防该肿瘤病。回答下列问题:‎ ‎(1)感染病毒甲后,患病的乙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甲疫苗作为_____________可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成______________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时能够_______________,从而起到预防该肿瘤病的作用。‎ ‎(3)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考点定位】免疫调节。‎ ‎【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动物乙感染病毒甲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即可导致乙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减弱,使动物乙的免疫功能下降,从而更易被其他病原体感染。(2)接种的疫苗作为抗原,能够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和浆细胞。接种甲疫苗后体内形成的记忆细胞能特异性地识别病毒甲,当机体再次被病毒甲感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将病毒甲杀灭清除,从而起到预防肿瘤病的作用。(3)胞吞和胞吐都是大分子物质的运输方式,在运输过程中需要产生囊泡,而且都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1)免疫功能下降 (2)抗原 浆细胞 迅速增殖分化,大量分泌抗体 (3)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名师点睛】本题以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为题材,综合考查学生对免疫调节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题意中的关键信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其患肿瘤病”,将这一信息与所学特异性免疫的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并与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建立联系,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29.(2016海南卷.27) 某科研小组给实验小鼠接种致病菌E建立了细菌性腹泻病模型,并用某复方草药对其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草药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并能提高IgG等抗体的分泌量。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致病菌要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的身体屏障是 。‎ ‎(2)初次接种致病菌E后,进入吞噬细胞内的致病菌E可被这一细胞器 处理。‎ ‎(3)双缩脲试剂能与该腹泻病模型小鼠的血清样本产生紫色反应,该现象 (填“能”或“不能”)说明血清中含有抗致病菌E的IgG,原因是 。‎ ‎【考点定位】免疫、细胞器、物质鉴定等。‎ ‎【解析】(1)致病菌入侵机体,首先需要穿过的身体屏障第一道防线,即皮肤、黏膜。(2)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含有水解酶,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加工处理病原体使抗原暴露。(3)血清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双缩脲试剂能与该腹泻病模型小鼠的血清样本产生紫色反应,不能说明血清中含有抗致病菌E的IgG。‎ ‎【答案】(1)皮肤、黏膜 (2)溶酶体 (3)不能 双缩脲试剂可以与血清样本中的各种蛋白质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不能检测出某种特定的蛋白质 ‎【名师点睛】二次免疫过程解读 ‎(1)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经过一段时间才能产生抗体。其原因是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呈递、识别、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后要经过一段时间才具有免疫力。(2)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地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这时抗体的产生不仅较第一次速度快、量多,而且持续时间长。所以,某些预防接种应进行两次或多次,这样可产生大量的抗体和更多的记忆细胞。‎ ‎30.(2016四川卷.8)生长抑素(SS)是一种14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可直接影响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分泌。‎ ‎(1)合成1分子SS可产生____________分子H2O,下丘脑分泌的SS经________的运输到达靶器官。‎ ‎(2)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均可促进SS的分泌,进而影响TSH的分泌。有人对健康志愿者进行不同处理,测定其血浆中TSH水平,结果如图(注: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①给予受试者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后,受试者胰岛细胞分泌的_________将减少。‎ ‎②用TRH处理后,受试者体内____________分泌的TSH含量升高,导致机体__________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代谢速率加快,产热增加。‎ ‎③由实验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TSH的增加量较______,说明SS对TSH的分泌具有________作用。从总体趋势看,与药物A相比,急性高血糖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____________。‎ ‎④设置处理组3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血糖平衡调节、激素的功能及分级调节。‎ ‎【解析】(1)生长抑素(SS)是一种14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因此合成1分子SS可产生14分子H2O,下丘脑分泌的SS可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该过程属于体液调节,故SS经体液的运输到达靶器官。(2)①葡萄糖处理造成急性高血糖之后,受试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将减少。②用TRH处理后,受试者体内垂体分泌的TSH含量升高,导致机体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增多,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细胞代谢,使产热增加。③分析曲线,与对照组(TRH处理)相比,3个处理组TSH的增加量较少,说明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可使TSH的分泌量降低,而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可促进SS的分泌,SS可直接影响TSH的分泌,综上可知SS对TSH的分泌具有抑制作用。从总体趋势看,与药物A处理相比,急性高血糖时TSH的分泌少,说明急性高血糖对TSH分泌的抑制作用更强,对SS分泌的促进作用更强。④急性高血糖和药物A同时作用于机体,可探究两者共同作用对SS分泌的影响。‎ ‎【答案】(1)14 体液 (2)①胰高血糖素 ②垂体 甲状腺 ③少 抑制 强 ④急性高血糖与药物A共同作用对SS分泌的影响 ‎【名师点睛】本题以生长抑素对促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影响为背景,以坐标轴的形式考查考生相关生物学知识和学科能力,解答此题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横纵坐标的含义,重点分析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落点这“四点”以及把握曲线走势,再运用相关知识加以分析合理地解释各种情境下的曲线含义,从而获得有效信息;注意比较不同的处理导致曲线的变化,特别是注意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不同对照组之间的比较;②以提取的“对照实验设计”作为读图的切入点,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 考点12 种群与群落 ‎1.(2016海南卷.22)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演替是生物群落的特征之一 C.群落中物种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D.群落是由空气、水和生物组成的 ‎【解析】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特征包括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等;群落是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生物个人体的总和,不包括无机环境。‎ ‎【答案】D ‎【名师点睛】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成因分析 ‎(1)影响地上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不仅表现在地面上,也表现在地下,但地下分层现象主要与水分和矿质元素有关。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影响因素主要有阳光、温度、食物、含氧量等。‎ ‎(2)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因素包括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常呈镶嵌分布。而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 ‎2.(2016新课标Ⅱ卷.5)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考点定位】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解析】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所以B项错误、C项正确、D项错误。A项所用方法为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不合题意。‎ ‎【答案】C ‎【名师点睛】本题属于容易题,记住并理解样方法的含义就能准确作答。‎ ‎3.(2016浙江卷.5) 下列是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定位】年龄结构。‎ ‎【解析】生态学家通常将种群分成三个年龄组,即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有些昆虫生殖前期特别长,生殖期极短,生殖后期等于零,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蝉的若虫要在地下生活多年,而羽化出土后的成年蝉只能生活一个夏季,故A正确。‎ ‎【答案】A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年龄结构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本题要求学生注意教材知识的描述,禅在教材中有明确的一个描述,如果学生不注意教材的阅读,此题回答将会非常困难。‎ ‎4.(2016海南卷.28) 雀科某种鸟有9个地理隔离的种群,其中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研究人员为了拯救A种群,在繁殖策略、遗传性状保持、野生种群恢复等方面开展了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拯救A种群时,应在其他地理隔离群中选择与6只雄鸟遗传性状相近的雌鸟作母本,与这6只雄鸟进行_________来繁殖后代,在子代中选择与A种群表型相近的雌鸟继续与6只雄鸟繁殖后代,并按类似的方法继续进行下去。上述做法的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______能够传递下去。‎ ‎(2)将通过上述方法建立的“人工A种群”放归原栖息地的时候,考虑到某些种间关系会对弱小种群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通常要采用人工方法对A种群的______者和_______者的种群数量进行控制。在放归一段时间后,若要估计“人工A种群”的 密度,可以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_。‎ ‎【考点定位】种群与群落。‎ ‎【解析】(1)A种群因被过度捕杀而仅存6只雄鸟,因此只能通过与遗传性状相近的其他地理隔离群中6只雌鸟杂交来繁殖后代。目的是使A种群所携带的基因能够传递下去。(2)建立的“人工A种群”属于弱小种群,应采用人工方法控制对A种群的竞争者和捕食者的种群数量。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可使用标志重捕法。‎ ‎【答案】(1)杂交 基因 (2)竞争 捕食 标志重捕法 ‎【名师点睛】标志重捕法的注意事项: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标记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因为动物被捕获并标记一次后难以被再次捕获,则利用标志重捕法计算出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密度偏大。‎ 考点13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1.(2016海南卷.20)人工繁殖的濒危野生动物在放归野外前通常要进行野外训练。如果将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野生动物放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通常很难达到野化训练目的。对于这一结果,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A.野化训练的时间太短,不足以适应森林环境 ‎ B.草本植物矮小,被野化训练的动物无法隐藏身体 C.没有选择正确的野化训练环境,训练条件不合适 D.草原上食肉动物与野化训练动物激烈争夺实物 ‎【考点定位】生物与环境。‎ ‎【解析】人工繁殖的濒危大型食肉森林动物应在森林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在草原环境中进行野化训练不能使其适应森林生活。‎ ‎【答案】C ‎【名师点睛】生物与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即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故将某生物转移至新环境中,可能会导致生物体无法生存。‎ ‎2.(2016海南卷.21)在某一生态系统的下列组分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是 A.田螺 B.小球藻 C大肠杆菌 D.草鱼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组成。‎ ‎【解析】田螺、大肠杆菌、草鱼均属于消费者,不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小球藻具有叶绿体,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B ‎【名师点睛】(1)判断生产者的主要依据是是否为自养型生物,若为自养型生物,则为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蓝藻、光合细菌以及化能合成细菌等。(1)判断消费者时要特别注意“异养型”“非腐生”等关键词,植物、微生物都有可能成为消费者。(3)判断分解者的主要依据是能否把动植物的遗体、残枝败叶转变成无机物,分解者是腐生生物,也包括少数的动物(如蚯蚓)。‎ ‎3.(2016天津卷.3)在丝瓜地生态系统中,丝瓜、昆虫甲、昆虫乙存在捕食关系。如图为某年度调查甲、乙两种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丝瓜地的碳循环在丝瓜、昆虫与无机环境之间完成 B.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成虫数量可计算出昆虫种群密度 C.乙与甲的数量比值代表两种昆虫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乙数量的增加会减少甲种群对丝瓜的摄食量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种群、食物链、生态系统的功能。‎ ‎【解析】物质循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循环,丝瓜地的生物群落包含丝瓜等生产者、昆虫等消费者及分解者,A项错误;调查昆虫种群密度应该依据随机取样原则统计昆虫幼虫、成虫等所有个体的数量,不能只统计成虫,B项错误;由题图可知,甲、乙之间存在捕食关系,二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为二者同化量的比值,故二者之间的数量关系不能代表能量传递效率,C项错误;在捕食关系曲线中,被捕食者的曲线先到达波峰,故可判断甲是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甲以丝瓜为食,乙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甲数量减少,从而减少甲对丝瓜的摄食量,D项正确。‎ ‎【答案】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效率的概念和食物链中生物数量变化。属于容易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效率的概念。本题易错选B,错因在于未能正确理解种群概念。‎ ‎4.(2016新课标Ⅰ卷.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解析】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A项正确;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不可反复利用,B项错误;“退耕还林、还草”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C项正确;人类消耗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压力,过度消耗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项正确。‎ ‎【答案】B ‎【名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容易忽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单向的。‎ ‎5.(2016新课标Ⅲ卷.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鹰的迁入会使黄雀数量减少,导致螳螂的数量增加,进而使蝉的数量减少,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流入生产者的能量是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或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化学能,细菌产生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B项错误;鹰的迁入增加了营养级,增加了能量消耗的环节,C项正确;能量沿食物链由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流动,鹰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鹰的迁入不会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D项错误。‎ ‎【答案】C ‎【名师点睛】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 ‎2.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知识小结 ‎①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 ‎ ‎②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所包括的动物数量越少。 ‎ ‎③在食物网中,如果某一动物的天敌消失,则这一动物在一定时间内数量会明显增多,当增多到一定数量后,由于食物不足,则其数量又会减少。 ‎ ‎④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食性越单一,生存的稳定性越小。‎ ‎6.(2016江苏卷.20)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 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 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 ‎【考点定位】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稳定性。‎ ‎【解析】复合菌剂中含多种微生物,施用后可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提高了土壤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A项正确;复合菌剂中的微生物能将农药降解,产生的物质能被农作物利用,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并未阻碍物质循环,B项错误;土壤中有毒物质减少,农田动物的种类会增加,降低了害虫的优势度,C项正确;农药降解菌分解农药需要的酶是基因控制合成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D项正确。‎ ‎【答案】B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加入菌剂的作用,分解农药,有利于其它动物的生存,降低害虫的优势度,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理解基因多样性的含义是指不同生物含有不同的基因,具有特定的价值。‎ ‎7.(2016新课标Ⅲ卷.31)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是指____________。‎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通常,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物种的丰富度、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解析】(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的温度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有利于土壤有机物的积累。(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故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不会太长。‎ ‎【答案】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 (3)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 ‎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及原因分析 ‎(1)单向流动:‎ ‎①能量流动是沿食物链进行的,食物链中各营养级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可逆转的。‎ ‎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无法循环。‎ ‎(2)逐级递减:‎ ‎①各营养级生物都会因呼吸作用消耗大部分能量,供自身利用和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各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流入分解者。 ‎ ‎③每个营养级的生物总有一部分能量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 本题属于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只要理解了所学知识的要点,比较容易得分。‎ ‎8.(2016江苏卷.27)高密度水产养殖常会引起池塘水体富营养化,影响养殖。如图为利用稻田生态系统净化鱼塘尾水的示意图,箭头所指为水流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1)鱼塘大量投饵后,水体常会出现有害的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_________分解产生的。‎ ‎(2)图示系统在实现了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鱼塘富营养化水还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一定的_____________元素营养。‎ ‎(3)为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可采用____________法,分别统计_______的种群密度。‎ ‎(4)通过稻田净化,B处水样中可溶性有机物浓度比A处显著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在稻田中的___________(填序号)微生物分解了大量有机物。‎ ‎①好氧 ②光合放氧 ③厌氧 ④兼性厌氧 ‎(5)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B处水样中藻类数量大大减少。从生态学角度分析,藻类数量减少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物质循环、种群密度调查。‎ ‎【解析】(1)鱼塘大量投饵后,饵料中没有被鱼吃掉的部分被分解者分解,其中含有的硫会形成硫化物,这些硫化物最可能是饵料中的蛋白质分解产生的。(2)池塘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池塘水中N、P的含量过高引起的,‎ 鱼塘水流经稻田生态系统后,其中的N、P可被水稻吸收利用。(3)要调查图中稻田害虫的发生状况,一般采用五点取样法,分别统计各种害虫的种群密度。(4)稻田中的分解者既有好氧型微生物,也有厌氧型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型微生物。(5)出现藻类水华的鱼塘尾水流经稻田后,一部分藻类在和水稻竞争光照和营养中被淘汰,一部分藻类被动物摄食,还有一部分藻类被微生物等产生的杀藻物质所消灭。‎ ‎【答案】 (1)蛋白质  (2)N、P  (3)五点取样  各种害虫 (4)①③④ (5)竞争光照和营养、动物摄食、微生物等产生杀藻物质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种群和生态系统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之间的联系,分解者分解有机物形成无机盐和CO2,供生产者再次利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间存在竞争关系,结果导致一种生物数量增加,一种生物数量减少;另外,调查种群密度的取样方法决定于地块的形状,若为正方形,常用五点取样法,若为长方形,常用等距取样法。‎ ‎9.(2016四川卷.9)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研究人员用疏果剂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测试以上动物密度的变化,结果见表(单位:个/株,疏果剂对以上动物无危害)。‎ 物种 分组 第7天 第14天 第21天 蝉大眼蝽 对照组 ‎0.20‎ ‎0.62‎ ‎0.67‎ 处理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对照组 ‎2.00‎ ‎4.00‎ ‎2.90‎ 处理组 ‎2.00‎ ‎8.70‎ ‎22.90‎ 鳞翅目幼虫 对照组 ‎1.00‎ ‎1.31‎ ‎0.82‎ 处理组 ‎1.13‎ ‎2.19‎ ‎2.03‎ ‎(1)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法。施用疏果剂后,预测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__________型增长。‎ ‎(2)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_______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_______,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长发育繁殖。‎ ‎(3)利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___________供利马豆利用,利马豆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蝉大眼蝽主要取食___________,请说明你判定的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生态系统的结构、生物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解析】(1)豌豆蚜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故调查豌豆蚜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样方法。施用疏果剂(对动物无危害)后,豌豆蚜的天敌蝉大眼蝽数量减少,但受食物和空间资源的限制,豌豆蚜的种群数量将呈S型增长。(2)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所以在该生态系统中蝉大眼蝽属于第二、三营养级。蝉大眼蝽摄入的能量有两个去向:一部分通过粪便流向分解者,另一部分被蝉大眼蝽同化。(3)利马豆根部根瘤菌可以将空气中的氮转变为含氮养料供利马豆吸收利用,根瘤菌可以从利马豆处获取营养,故二者的种间关系为互利共生。(4)分析表中数据,用疏果剂(对动物无危害)处理去除部分豆荚后,在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种群密度增加的情况下,蝉大眼蝽种群密度反而降低,故可推出蝉大眼蝽主要以利马豆为食,食物减少导致蝉大眼蝽种群密度下降。‎ ‎【答案】)(1)样方 S (2)二、三 分解者 (3)含氮的养料 互利共生 (4)利马豆 利马豆豆荚减少后,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的密度增加,而蝉大眼蝽密度减少 ‎【名师点睛】本题以“利马豆田生态系统的相关研究”为背景,用数据表格的形式呈现施用疏果剂后相关动物种群密度的变化信息,意在考查考生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①认真读题、审题,从而获取有效信息,如题干中豌豆蚜和鳞翅目幼虫是利马豆的主要害虫,蝉大眼蝽可取食利马豆及两类害虫,可推知,蝉大眼蝽在食物链中的位置;②对于教材基础知识的准确记忆,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间关系;③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如蝉大眼蝽主要取食对象。‎ 考点14 生物技术实践 ‎1.(2016天津卷.10)天津独流老醋历史悠久、 独具风味;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淀粉类原料葡萄糖成熟酒醅成熟醋醅成品醋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_____________。‎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_______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在醋酸发酵阶段,独流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天。工艺如下。‎ ‎①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杆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杆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推测,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乳酸含量高是独流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_________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_____________,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发酵技术。‎ ‎【解析】(1)酶在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所以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温度。(2)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增加酵母菌数量,有利于密闭阶段在无氧条件下获得更多酒精产物,因而发酵初期应先通气。(3)①由图示可知与颠倒前相比,第15天A、B层颠倒后,B层醋酸杆菌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颠倒后B层不断翻动,与颠倒前相比,能接触更多氧气,醋酸杆菌大量繁殖,说明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环境因素有氧气,后来随着营养物质的消耗及pH的降低,醋酸杆菌数量趋于稳定,说明影响醋酸杆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有营养物质、pH等。②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层(即下层)缺氧,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③发酵后期营养物质的消耗使不同种类的乳酸菌种间竞争加剧,淘汰了部分种类的乳酸菌。‎ ‎【答案】(1)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 (2)酵母菌 (3)①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  氧气、营养物质、pH ②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或不翻动;或下) ③种间竞争(或竞争)‎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天津独流老醋生产工艺考查发酵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微生物代谢类型和条件控制。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明确酵母菌、乳酸菌和醋酸杆菌的代谢类型,解题关键是分析A、B层颠倒后其发酵条件的不同。易错点是最后一空,错因在于未能注意题干中“不同种类乳酸菌”而考虑乳酸菌的种内斗争。‎ ‎2.(2016新课标Ⅰ卷.39)空气中的微生物在重力等作用下,可以一定程度地沉降。某研究小组欲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步骤如下:‎ ‎①配置培养基(成分:牛肉膏、蛋白胨、NaCl、X、H2O); ‎ ‎②制作无菌平板; ‎ ‎③设置空白对照组和若干实验组,进行相关操作; ‎ ‎④将各组平板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统计各组平板上菌落的平均数。‎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若要完成步骤②,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某次调查中,某一实验组平板上菌落平均数为36个/平板,而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这种结果说明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现象。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_____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解析】(1)依据配制培养基的成分可知:该培养基中微生物所需的氮来源于牛肉膏、蛋白胨。因为该实验是 “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所使用的培养基应为固体培养基,配制时,需加入凝固剂,据此推知:该培养基中的成分X通常是琼脂。(2)依题意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用平板收集教室空气中的微生物,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所以步骤③中,实验组的操作是:‎ 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以收集教室不同高度空气中的微生物。(3)设置的空白对照组,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用来收集空气中的微生物,若空白对照组的一个平板上出现了6个菌落,说明培养基的配制是不成功的,在此次调查中出现了污染现象,所以若将30(即36~6)个/平板作为本组菌落数的平均值,该做法不正确。‎ ‎【答案】(1)牛肉膏、蛋白胨 琼脂 (2)将各实验组平板分别放置在教室不同高度的位置上,开盖暴露一段时间 (3)污染 不正确 ‎【名师点睛】本题以“了解教室内不同高度空气中微生物的分布情况”实验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对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的知识的理解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解答本题除了需要熟记和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更主要的是从题意中提取有效信息,如配制培养基的成分、该实验的目的及给出的实验步骤等,将其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3.(2016四川卷.10)图甲是从土壤中筛选产脲酶细菌的过程,图乙是脲酶基因转录的mRNA部分序列。‎ ‎(1)图中选择培养基应以___________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添加___________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在该培养基上生长一段时间后,其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    __________色。‎ ‎(2)在5个细菌培养基平板上,均接种稀释倍数为105的土壤样品溶液0.1 mL,培养一段时间后,平板上长出的细菌菌落数分别为13、156、462、178和191。该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______×108个,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方法测得的细菌数较__________。‎ ‎(3)现有一菌株的脲酶由于基因突变而失活,突变后基因转录的mRNA在图乙箭头所示位置增加了70个核苷酸,使图乙序列中出现终止密码(终止密码有UAG、UGA和UAA)。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中,终止密码为___________,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含_______个氨基酸。‎ ‎【考点定位】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基因突变。‎ ‎【解析】(1)筛选产脲酶细菌的选择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鉴别培养基还需要添加酚红作指示剂,产脲酶细菌产生的脲酶可以将尿素分解成氨,导致培养基的pH升高,菌落周围的指示剂将变成红色。(2)图中过程采取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每克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量为:(156+178+191)/3÷0.1×105=1.75×108;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所得数据包括死的细菌,且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时所计菌落数少于真正的活细菌数,故与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法相比,此计数法测得的细菌数较少。(3)图乙从起始密码算起的碱基序列号为271,前270个碱基决定90个氨基酸,从271位到箭头处可以决定1个氨基酸,然后插入70个核苷酸,可决定23个氨基酸,多出一个碱基,加上后面的AG刚好可以决定1个氨基酸,则后面UGA是终止密码。因此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终止密码为UGA,突变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数为90+1+23+1=115(个)。‎ ‎【答案】(1)尿素 酚红 红 (2)稀释涂布平板法 1.75 少 (3)UGA 115‎ ‎【名师点睛】本题以“脲酶细菌筛选及突变基因表达的研究”为背景,通过图示形式呈现实验流程和基因突变的相关信息,意在考查考生从情景中获取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进行归纳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本题易错点在于:①忽略了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计数时,统计的菌落数应介于30~300之间;②忽略了题图乙中为mRNA上的碱基序列,而误认为是基因中碱基序列或将“271”当作是mRNA中的密码子序号,导致计算错误;③遗忘了密码子与氨基酸的对应关系(终止密码子不决定氨基酸,一个密码子含3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的知识,导致计算错误。‎ ‎4.(2016新课标Ⅱ卷.39) 苹果醋是以苹果汁为原料经发酵而成的。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呼吸代谢途径如图所示。图中过程①和②是苹果醋生产的第一阶段,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中进行,其产物乙醇与__________试剂反应呈现灰绿色,这一反应可用于乙醇的检验,过程③在酵母菌细胞的______________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_____________。‎ ‎(2)第二阶段是在醋酸杆菌的作用下将第一阶段产生的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根据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该过程需要在___________条件下才能完成。‎ ‎(3)在生产过程中,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第一阶段的温度________(填“低于”或“高于”)第二阶段的。‎ ‎(4)醋酸杆菌属于_________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 ‎【考点定位】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的区别。‎ ‎【解析】(1)酵母菌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及无氧呼吸全过程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酒精与重铬酸钾试剂反应呈灰绿色。图示过程③为细胞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与无氧条件相比,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增殖速度快。(2)醋酸杆菌的呼吸作用类型为有氧呼吸,所以将乙醇转变为醋酸的过程需在有氧条件下进行。(3)酒精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18~25 ℃,醋酸发酵时一般将温度控制在30~35 ℃,故在生产过程中,酒精发酵温度低于醋酸发酵温度。(4)醋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结构中不含线粒体。‎ ‎【答案】(1)细胞质基质 重铬酸钾 线粒体 快 (2)有氧 (3)低于 (4)原 不含有 ‎【名师点睛】熟记并理解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过程、场所及其联系,明确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基础知识是正确解答此题的前提。果酒和果醋制作的中的几点注意事项如下:‎ ‎①酒和酿醋所利用的微生物不同:前者为酵母菌——真核生物,兼性厌氧菌;后者为醋酸杆菌——原核生物,好氧菌。二者本质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此外有无复杂的细胞器也是二者的区别。‎ ‎②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产生能量多,可大量繁殖;进行无氧呼吸时,产生能量少,仅能满足自身代谢,基本不繁殖;所以利用酵母菌进行工业生产时先进行通气再密封。‎ ‎③对于发酵温度的数字的记忆:果酒为18℃~25℃,果醋为30℃~35℃。‎ ‎5.(2016新课标Ⅲ卷.39)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_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 ℃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考点定位】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解析】(1)分离纯化乳酸菌过程中,需要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乳酸菌并得到单菌落。由于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故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2)由于乳酸菌代谢产生的乳酸可以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形成透明圈,故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可用于鉴别乳酸菌,同时碳酸钙也可以中和乳酸菌产生的乳酸。(3)乳酸菌在-20 ℃长期保存时,菌液中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加甘油是为了避免水结冰产生冰晶损伤细胞。‎ ‎【答案】(1)无菌水 泡菜滤液中菌的浓度高,直接培养很难分离得到单菌落 (2)鉴别乳酸菌 中和产生的乳酸(或酸) 具有透明圈 (3)甘油 ‎【名师点睛】利用溶钙圈法分离纯合泡菜滤液中的乳酸菌 ‎1.原理:利用一些产酸类细菌在含CaCO3的培养基上产生CaCO3溶解圈,从而筛选出这些产酸类细菌,可用于乳酸菌的筛选。 其中培养基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①鉴别能产生酸的细菌;②中和产生的酸,以维持培养基的PH。 ‎ ‎2.筛选过程:样品预处理→梯度稀释至10-6→选择合适的稀释度涂布→37℃培养48h→挑选产生溶钙圈(透明圈)的菌落反复在培养基上划线→挑起单菌落染色,经镜检确认为纯种→菌种保存。‎ ‎6.(2016江苏卷.29)为了探索海藻酸钠固定化对绿球藻生长的影响,以及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科研人员用筛选到的一株绿球藻进行实验,流程及结果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的海藻酸钠作用是____________,CaCl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为洗去凝胶球上残余的CaCl2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绿球藻活性,宜采用_______洗涤。图1中1.0%海藻酸钠组培养24 h后,移去凝胶球,溶液呈绿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探索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应选用浓度为________海藻酸钠制备凝胶球。‎ ‎(4)图2中空白凝胶球组Zn2+浓度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结合图1和图2分析,固定化藻的实验组24~48 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72~96 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慢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固定化细胞,海藻酸钠,CaCl2、实验分析。‎ ‎【解析】(1)实验中的海藻酸钠的作用是包埋绿球藻(包埋剂),而CaCl2的作用是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凝胶球(凝固剂)。(2)为洗去凝胶球上残余的CaCl2和其他污染物,并保持绿球藻活性,宜采用培养液或生理盐水来洗涤。图1中1.0%海藻酸钠组培养24 h 后,移去凝胶球,溶液呈绿色的原因是海藻酸钠浓度过低。(3)从图1看:当海藻酸钠浓度为2.0%时,绿球藻数量比其他浓度时多,所以要探索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宜选用浓度为2.0%的海藻酸钠制备凝胶球。(4)从图2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空白凝胶球组的Zn2+浓度也下降,原因是凝胶可以吸附Zn2+。从图1可以看出,24~48 h间绿球藻增殖速度快,从而使得固定化藻实验组在24~48 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快,72~96 h间绿球藻增殖速度减慢,再加上培养液中Zn2+浓度较低,故72~96 h间Zn2+浓度下降速度较慢。‎ ‎【答案】(1)包埋绿球藻(包埋剂) 与海藻酸钠反应形成凝胶球(凝固剂)  (2)培养液(生理盐水)  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凝胶球孔径过大) (3)2.0%  (4)凝胶吸附Zn2+ 绿球藻生长(增殖)速度快 绿球藻生长(增殖)速度减慢,溶液中Zn2+浓度较低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固定化细胞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固定化细胞的过程,明确海藻酸钠与CaCl2的作用;关于固定化藻对含Zn2+污水的净化作用,应结合曲线图进行分析,两幅曲线图均有两个自变量,分析时应控制一个自变量不变,分析另一个自变量对纵坐标的影响。‎ ‎7.(2016海南卷.30)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酶甲、乙、丙三者的活性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通常,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迹时,不应该使用开水,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去除衣服上的血渍,应选择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填“蛋白酶甲” “蛋白酶乙”或“蛋白酶丙”)的碱性洗衣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为了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洗衣时在市售的蛋白酶洗衣液中添加脂肪酶,该同学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溶液的pH可以影响酶的活性,请推测pH影响某种蛋白酶活性的原因可能是其影响了酶和底物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填“羧基和氨基”“氨基和甲基”、“羧基和甲基”或“甲基和甲基”)等基团的解离状态。‎ ‎【考点定位】酶的研究。‎ ‎【答案】(1)开水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难以清洗 蛋白酶丙 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 (2)不合理 蛋白酶会降解脂肪酶 (3)羧基和氨基 ‎【解析】(1))用清水洗涤衣服上的新鲜血迹时,如果使用开水,会使血中的蛋白质变性而沉淀,难以清洗。使用碱性洗衣粉去除衣服上的血渍,碱性条件下只有蛋白酶丙有活性,应选择含有蛋白酶丙的碱性洗衣粉。(2)脂肪酶的化学成分为蛋白质,会被蛋白酶水解。(3)蛋白酶和与其作用的蛋白质类污渍的氨基和羧基均会发生解离,pH会影响其解离状态。‎ ‎【名师点睛】“四步法”分析酶促反应曲线 ‎(1)识标:“识标明变量”。明确酶促反应曲线坐标图中横坐标(自变量)和纵坐标(因变量)的含义。‎ ‎(2)析线:“析线理关系”。分析酶促反应曲线走势,明确因变量怎样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上升”“下降”“先升后降”“先升后稳”“水平”等。‎ ‎(3)明点(特殊点):“抓点求突破”。明确酶促反应曲线中起点、终点、顶点、拐点、交叉点、特殊条件下的交点等表示的生物学含义。‎ ‎(4)判断:“先分后合巧辨析”。对于多条酶促反应曲线图,根据曲线上不同标示物识别曲线所代表的意义(有的曲线直接标出),首先对每一条曲线单独分析,进行比较,判断曲线间有无联系或找出相互关系,然后综合分析。‎ 考点15 现代生物科技 ‎1.(2016上海卷.九)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的问题。‎ 在图27所示的质粒pZHZ11(总长为3.6 kb,1 kb=1000对碱基因)中,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后者催化生成的化合物能将白色的大肠杆菌染成蓝色。‎ ‎(1)若先用限制酶BamH I切开pZHZ11,然后灭活BamH I酶,再加DNA连接酶进行连接,最后将连接物导入足够数量的大肠杆菌细胞中,则含3.1 kb质粒的细胞颜色为___;含3.6 kb质粒的细胞颜色为_________。‎ ‎(2)若将两端分别用限制酶BamH I和BglH I切开的单个目的基因片段置换pZHZ11中0.5 kb的BamHI酶切片段,形成4.9 kb的重组质粒,则目的基因长度为_________kb。‎ ‎(3)述4.9 kb的重组质粒有两种形式,若用BamH I和EcoR I联合酶切其中一种,只能获得1.7 kb和3.2 kb两种DNA片段;那么联合酶切同等长度的另一种重组质粒,则可获得___kb和_________kb两种DNA片段。‎ ‎(4)若将人的染色体DNA片段先导入大肠杆菌细胞中克隆并鉴定目的基因,然后再将获得的目的基因转入植物细胞中表达,最后将产物的药物蛋白注入小鼠体内观察其生物功能是否发挥,那么上述过程属于________。‎ A.人类基因工程 B.动物基因工程 C.植物基因工程 D.微生物基因工程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 ‎【解析】(1)3.1 kb质粒lacZ基因被破坏,含3.1 kb质粒的细胞颜色为白色;加DNA连接酶进行连接,被切下的片段可能反向连接,所含3.6 kb质粒的细胞可能含有正常质粒和异常质粒,也可能只含有正常质粒或异常质粒,颜色为白色和蓝色(白色或蓝色)。(2)pZHZ11中0.5 kb的BamH I酶切片段被切除后,剩余3.1 kb,将两端分别用限制酶BamH I和BglH I切开的单个目的基因插入,形成4.9 kb的重组质粒,则目的基因大小为4.9-3.1=1.8 kb。(3)限制酶BamH I和BglH I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可以进行连接,但连接后不能被两者中的任何一个识别并切割,用BamH I切割4.9 kb的重组质粒,只有一个切割位点。用BamH I和EcoR I联合酶切其中一种,只能获得1.7 kb和3.2 kb两种DNA片段;联合酶切同等长度的另一种重组质粒,可获得1.7+1.8=3.5 kb和3.2-18=1.4 kb两种DNA片段。(4)题干所述目的是让人的基因在植物细胞中表达,属于植物基因工程。‎ ‎【答案】(1)白色 白色和蓝色/白色或蓝色 (2)1.8 (3)1.4 3.5 (4)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使用,属于较难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DNA连接酶在进行连接时,插入的片段可能有正反两种插入方式。‎ ‎2.(2016江苏卷.33)下表是几种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其切割位点,图1、图2中标注了相关限制酶的酶切位点,其中切割位点相同的酶不重复标注。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中质粒和目的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应选用______两种限制酶切割,酶切后的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__________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为了扩增重组质粒,需将其转入处于__________________态的大肠杆菌。‎ ‎(2)为了筛选出转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___,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常用PCR鉴定,所用的引物组成为图2中_____________。‎ ‎(3)若BamH I酶切的DNA末端与Bcl 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 ,对于该部位,这两种酶 (填“都能”“都不能”或“只有一种能”)切开。‎ ‎(4)若用Sau3A I切图1质粒最多可能获得 种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限制酶,连接酶,重组质粒。‎ ‎【解析】(1)选择的限制酶应在目的基因两端存在识别位点,但BamHⅠ可能使质粒中启动子丢失,因此只能选BclⅠ和Hind Ⅲ。酶切后的载体和目的基因片段,通过DNA连接酶酶作用后获得重组质粒。为了扩增重组质粒,需将其转入处于感受态的大肠杆菌。(2)为了筛选出转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根据质粒上的抗性基因,应在筛选平板培养基中添加四环素。PCR技术要求两种引物分别和目的基因的两条单链结合,沿相反的方向合成子链。(3)根据BamHⅠ和BclⅠ的酶切位点,BamHⅠ酶切的DNA末端与Bcl I酶切的DNA末端连接,连接部位的6个碱基对序列为,与两种酶的酶切位点均不同。(4)根据BamHⅠ、BclⅠ和Sau3AⅠ的酶切位点,Sau3AⅠ在质粒上有三个酶切位点,完全酶切可得到记为A、B、C三种片段,若部分位点被切开,可得到AB、AC、BC、ABC四种片段,所以用Sau3A I切图1质粒最多可能获得7种大小不同的DNA片段。‎ ‎【答案】(1)BclI和HindⅢ 连接 感受 (2)四环素 引物甲和引物丙 ‎(3) 都不能 (4)7‎ ‎【名师点睛】此题是对基因工程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重组质粒中标记基因的作用,在插入目的基因时不能破坏标记基因,故选择限制酶须注意;PCR扩增基因时,两种引物结合的部位相反,延伸的方向相反;限制酶具有特异性,不同的限制酶识别不同的序列,判断某种限制酶能否切割某片段,应根据该片段中是否含有限制酶的识别序列。‎ ‎3.(2016新课标Ⅰ卷.40)某一质粒载体如图所示,外源DNA插入到Ampr或Tetr中会导致相应的基因失活(Ampr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r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有人将此质粒载体用BamHⅠ酶切后,与用BamH I酶切获得的目的基因混合,加入DNA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大肠杆菌有的未被转化,有的被转化。被转化的大肠杆菌有三种,分别是含有环状目的基因、含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回答下列问题:‎ ‎ ‎ ‎(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而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2)如果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大肠杆菌细胞中,未被转化的和仅含有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并且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细胞也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筛选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是_____________的固体培养基。‎ ‎(3)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其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 ‎【解析】(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能够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等。(2)依题意可知,目的基因插入后,导致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 )失活,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仍能行使正常功能。如果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大肠杆菌细胞中,未被转化的和仅含有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因二者均不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所以是不能区分的;含有质粒载体和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细胞,因二者都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都能生长,因此也是不能区分的。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筛选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四环素的固体培养基;因目的基因插入后,导致四环素抗性基因(Tetr )失活,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中不能生长,而含有质粒载体的则能正常生长。(3)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中的病毒,在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DNA进入到细菌细胞中,而蛋白质外壳仍留在细胞外;在噬菌体的DNA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来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据此可推知: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其DNA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于受体细胞。‎ ‎【答案】(1)能够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答出两点即可) (2)二者均不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 含有质粒载体 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或答含有重组质粒) 二者都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四环素 (3)受体细胞 ‎【名师点睛】本题以图文结合的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基因工程技术的熟记和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从题图中挖掘出隐含的信息,据此结合每个问题情境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4.(2016新课标Ⅲ卷.40)图(a)中的三个DNA片段上依次表示出了EcoRⅠ、BamHⅠ和Sau3AⅠ三种限制性内切酶的识别序列与切割位点,图(b)为某种表达载体的示意图(载体上的EcoR Ⅰ、Sau3AⅠ的切点是唯一的)。根据基因工程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经BamH Ⅰ酶切后得到的目的基因可以与上述表达载体被_________酶切后的产物连接,理由是____________。‎ ‎(2)若某人利用图(b)所示的表达载体获得了甲、乙、丙三种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子,如图(c)所示。这三种重组子中,不能在宿主细胞中表达目的基因产物的有_______,不能表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DNA连接酶是将两个DNA片段连接起来的酶,常见的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其中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的是___________。‎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 ‎【解析】(1)由图(a)可知,尽管BamH Ⅰ和Sau3A Ⅰ两种限制酶的识别位点不相同,但两种酶切割后产生的DNA片段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故被BamHⅠ酶切后得到的目的基因可以与图(b)中表达载体被Sau3AⅠ酶切后的产物连接。(2)运载体上的启动子和终止子具有调控目的基因表达的作用,由于甲和丙的目的基因分别插入在启动子的上游和终止子的下游,故这两个运载体上的目的基因都不能被转录和翻译。(3)常见的DNA连接酶是E·coli DNA连接酶和T4DNA连接酶,但作用有所差别,T4 DNA连接酶既能连接黏性末端,又能连接平末端;而E·coli DNA连接酶只能连接黏性末端。‎ ‎【答案】(1)Sau3AⅠ 两种酶切割后产生的片段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2)甲和丙 甲中目的基因插入在启动子的上游;‎ 丙中目的基因插入在终止子的下游;二者的目的基因均不能被转录 (3)E·coli DNA连接酶 T4DNA连接酶 T4DNA连接酶 ‎ ‎【名师点睛】1.确定限制酶的种类 ‎(1)根据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切点确定限制酶的种类 ‎①应选择切点位于目的基因两端的限制酶,如图甲可选择PstⅠ。‎ ‎②不能选择切点位于目的基因内部的限制酶,如图甲不能选择SmaⅠ。‎ ‎③为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的自身环化和随意连接,也可使用不同的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如图甲也可选择用PstⅠ和EcoRⅠ两种限制酶(但要确保质粒上也有这两种酶的切点)。‎ ‎(2)根据质粒的特点确定限制酶的种类 ‎①所选限制酶要与切割目的基因的限制酶相一致,以确保具有相同的黏性末端。‎ ‎②质粒作为载体必须具备标记基因等,所以所选择的限制酶尽量不要破坏这些结构,如图乙中限制酶SmaⅠ会破坏标记基因;如果所选酶的切点不止一个,则切割重组后可能丢失某些片段,若丢失的片段含复制起点区,则切割重组后的片段进入受体细胞后不能自主复制。‎ ‎2.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终止子的来源 ‎(1)如果目的基因是从自然界中已有的物种中分离出来的,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不需要在质粒上目的基因的前后端接上特定的启动子、终止子,因为目的基因中已含有启动子、终止子。‎ ‎(2)如果目的基因是通过人工方法合成的,或通过cDNA文库获得的,则目的基因是不含启动子和终止子的。若只将基因的编码序列导入受体生物中,目的基因没有启动子、终止子,是无法转录的,因此,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在与质粒结合之前,在目的基因的前后端接上特定的启动子、终止子。‎ ‎5.(2016天津卷.7)人血清白蛋白(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只能从人血浆中制备。如图是以基因工程技术获取重组HSA(rHSA)的两条途径。‎ ‎(1)为获取HSA基因;首先需采集人的血液;提取_______合成总cDNA;然后以cDNA为模板;使用PCR技术扩增HSA基因。下图中箭头表示一条引物结合模板的位置及扩增方向;请用箭头在方框内标出另一条引物的位置及扩增方向。‎ ‎(2)启动子通常具有物种及组织特异性;构建在水稻胚乳细胞内特异表达rHSA的载体;需要选择的启动子是___________(填写字母;单选)。‎ A.人血细胞启动子 B.水稻胚乳细胞启动子 C.大肠杆菌启动子 D.农杆菌启动子 ‎(3)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受体细胞的过程中;需添加酚类物质;其目的是_________。‎ ‎(4)人体合成的初始HSA多肽;需要经过膜系统加工形成正确空间结构才有活性。与途径Ⅱ相比;选择途径Ⅰ获取rHSA的优势是____________。‎ ‎(5)为证明rHSA具有医用价值;须确认rHSA与____________的生物学功能一致。‎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相关内容。‎ ‎【解析】(1)cDNA是以mRNA为模板逆转录得到的;要合成总cDNA;需要采集人的血液;提取总RNA(或mRNA)。PCR扩增目的基因时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两条模板链指导合成的子链延伸方向相反。(2)启动子具有物种和组织的特异性;要构建在水稻胚乳细胞内特异表达rHSA的载体;应选择水稻胚乳细胞的启动子。(3)自然条件下农杆菌可感染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而对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当植物受损伤时;‎ 伤口处的细胞会分泌大量的酚类化合物;吸引农杆菌移向这些细胞。水稻为单子叶植物;利用农杆菌转化水稻受体细胞的过程中添加酚类物质;可吸引农杆菌移向水稻受体细胞;这时农杆菌中的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4)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能对翻译形成的肽链进行加工修饰;水稻为真核生物;细胞内具有生物膜系统;能对来自核糖体的初始rHSA多肽进行高效加工。(5)HSA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要证明rHSA具有医用价值;须确认rHSA与HSA的生物学功能一致。‎ ‎【答案】(1)总RNA(或mRNA) (2)B (3)吸引农杆菌移向水稻受体细胞;有利于目的基因成功转化 (4)水稻是真核生物;具有膜系统;能对初始rHSA多肽进行高效加工 (5)HSA ‎【名师点睛】本题结合生产rHSA的实例考查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化方法、受体细胞的选择、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明确PCR技术的原理,明确两条引物结合位置和合成子链的方向相反。‎ ‎6.(2016新课标Ⅱ卷.40) 如图表示通过核移植等技术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二倍体)的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正常细胞核;染色体数为2n;则其性染色体的组成可为_________。过程①表示去除细胞核;该过程一般要在卵母细胞培养至适当时期再进行;去核时常采用    __________的方法。②代表的过程是____________。‎ ‎(2)经过多次传代后;供体细胞中____________的稳定性会降低。因此;选材时必须关注传代次数。‎ ‎(3)若获得的克隆动物与供体动物性状不完全相同;从遗传物质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 ‎(4)与克隆羊“多莉(利)”培育成功一样;其他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也证明了__________。‎ ‎【考点定位】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胚胎移植。‎ ‎【解析】(1)核移植过程中;供体的体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可为XX或XY;去核时常采用显微操作的方法;图示②过程表示胚胎移植。(2)细胞培养过程中;经过多次传代培养;细胞中遗传物质的稳定性会降低。(3)由于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会对克隆动物的性状产生影响;所以克隆动物与供体性状不完全相同。(4)克隆动物的成功获得证明了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答案】(1)XX或XY 显微操作 胚胎移植 (2)遗传物质 (3)卵母细胞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会对克隆动物的性状产生影响 (4)动物已分化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名师点睛】本题以“获得某种克隆哺乳动物(二倍体)的流程图”为情境,综合考查学生对核移植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胚胎移植的熟记和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读懂”流程图中的每个箭头的含义,据此结合每个问题情境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 ‎7.(2016海南卷.31)基因工程又称为DNA重组技术,回答相关问题:‎ ‎(1)在基因工程中,获取目的基因主要有两大途径,即______和从_______中分离。‎ ‎(2)利用某植物的成熟叶片为材料,同时构建cDNA文库和基因组文库,两个文库相比,cDNA文库中含有的基因数目比基因组文库中的少,其原因是______。‎ ‎(3)在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是______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若采用原核生物作为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最常用的原核生物是______。‎ ‎(4)将目的基因通过基因枪法导入植物细胞时,常用的携带目的基因的金属颗粒有_____和______颗粒。‎ ‎【考点定位】基因工程。‎ ‎【解析】(1)获取目的基因主要有两大途径,即人工合成和从自然界已有的物种中分离。(2)植物的成熟叶片中基因选择性表达,因此由所有RNA逆转录形成的cDNA文库中只含有叶细胞已转录(或已表达)的基因,而基因组文库中含有该植物的全部基因。(3)在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部位。采用原核生物作为基因表达载体的受体细胞,由于易于培养,最常选用大肠杆菌(或细菌)。(4)将目的基因通过基因枪法导入植物细胞时,常用的携带目的基因的金属颗粒有金粉 和钨粉颗粒。‎ ‎【答案】(1)人工合成 生物材料 (2)cDNA文库中只含有叶细胞已转录(或已表达)的基因,而基因组文库中含有该植物的全部基因 (3)RNA 大肠杆菌(或答细菌) (4)金粉 钨粉 ‎【名师点睛】(1)目的基因的获取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和人工合成两类方法。‎ ‎(2)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 ‎(3)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动物细胞常用显微注射技术,导入微生物细胞常用感受态细胞法。‎ ‎8.(2016北京卷.29)人感染埃博拉病毒(EV)会引起致命的出血热。为了寻找治疗EV病的有效方法;中外科学家进行了系列研究。‎ ‎(1)EV表面的糖蛋白(EV-GP)作为_________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_____性免疫反应。‎ ‎(2)科学家采集了多年前感染EV并已康复的甲、乙两人的血液;检测抗EV-GP抗体的水平。据图1;应选取______________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单抗)。‎ ‎(3)将制备的多种单抗分别与病毒混合;然后检测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据图2;抑制效果最好的两种单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V-GP具有多个与抗体结合的位点。为了研究上述两种单抗(分别称为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可按图3所示简要流程进行实验。‎ ‎①请将图3中应使用的抗体填入下表i、ii、iii、iv处(填“A”或“B”或“无关抗体”);完成实验方案(一种即可)。‎ 抗体组别 未标记抗体 荧光标记抗体 实验组 i    ‎ ii    ‎ 对照组1‎ iii    ‎ iv    ‎ 对照组2‎ 同ii 同ii ‎②若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与对照组1、2分别比较;实验组的荧光值应__________。‎ ‎(5)中国科学家用分子结构成像技术证实了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同。基于上述系列研究;请你为治疗EV病提供两种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定位】免疫调节、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实验设计和分析。‎ ‎【解析】(1)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可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2)据图1可知一定血浆稀释度范围内甲血液中的抗体浓度显著高于乙;故应选取甲的血液分离记忆B细胞用以制备单克隆抗体。(3)图2中纵坐标为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率;感染率越低;说明单抗抑制效果越好。(4)要确定单抗A、B与EV-GP的结合位点是否相同;实际就是确定两种单抗是否能同时与EV-GP结合。由图3可知需要先后加入未标记的抗体和荧光标记的抗体;结合题干提示选填A、B和无关抗体;可确定实验组i和ii分别为A和B(或B和A;原理及结果相同;只讨论一种);则对照组2中荧光标记和未标记的都是B抗体;存在相同的结合位点;对照组1中iii和iv分别为无关抗体和B抗体;不存在相同的结合位点。根据题意;若单抗A、B与EV-GP的结合位点不同;则预期结果是实验组荧光值与对照组1无明显差别;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5)该小题为半开放性试题;要求结合系列研究提供EV病治疗的思路;只要答案合理即可;有两个是比较容易想到的;一个是题干直接给出的单抗A、B可抑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另一个是教材中单抗的应用之一是制备靶向药物。‎ ‎【答案】(1)抗原 特异 (2)甲 (3)Ⅲ和Ⅴ (4)①方案一:i B;ii A;iii无关抗体;iv A 方案二:i A;ii B;iii无关抗体;iv B ②与对照组1基本相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2 (5)思路一:单独或共同使用A、B进行治疗 ‎ ‎ 思路二:利用单抗制成靶向药物 思路三:针对EV-GP与抗体结合位点的结构研制新型药物(答出两种思路即可)‎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要明确这些知识点:①免疫的知识及其免疫学的应用的原理,单抗的作用;②以免疫为知识背景考查的实验设计、分析。想要设计、并准确分析该题,就需要明确实验设计的原则及注意事项。在本题中首选我们要明确实验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两种单抗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否相同,因此结合题设就可明白该实验的自变量是A、B两种单抗及无光抗体,因变量是荧光强度。在分析时,可以做出的假设有两种:一种是两种单抗A、B与EV-GP结合的位点是相同,另一种是两种单抗A、B与EV-GP结合的位点不相同。依据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进行分析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