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1.46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区域生态环境建设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练习新人教版

  • 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二讲 森林与湿地的开发和保护 ‎ [基础巩固组]‎ ‎(2017·秦皇岛模拟)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        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2.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 B.①②种草、③种树 C.①种树、②③种草 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 解析:第1题,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大部分区域为荒漠景观,只在⑤地出现草原景观,说明该地水源充足。第2题,①处降水量达到‎400mm,属于半湿润地区,仅考虑降水量,治理此处的荒漠化可以考虑种树,②③处降水量介于‎200mm到‎400mm之间,该地治理沙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种草,④处降水量小于‎200mm,属于干旱地区,水源缺乏,不适宜种草。‎ 答案:1.B 2.C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3~4题。‎ ‎(圆圈大小反映养分储量的多少,箭头粗细表示物质养分流量的大小)‎ ‎3.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 ‎4.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光合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3题,由图不难发现,枯枝落叶源于植物体a,a的养分来自b土壤,d表示雨水淋溶作用造成的养分损失情况,c表示供给养分。雨林的有机质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的植物体内,从图中可以看出,养分储量a圆最大。第4题,雨林生长所需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土壤缺乏养分积累和补充;多雨的气候使淋溶作用强,养分易流失。‎ 答案:3.A 4.A ‎(2017·福建六校联考)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读图,完成5~6题。‎ ‎5.下列城市中最有可能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  )‎ A.大连 B.青岛 C.深圳 D.上海 ‎6.近年来,我国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有(  )‎ ‎①防风消浪、促淤保滩 ②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 ‎③保持生物多样性 ④增加用材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第5题,由材料可知,红树林主要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海岸地区。我国大连、青岛纬度高,位于温带地区,不易生长红树林;上海虽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纬度高于深圳,热量较少;因此最易观赏到红树林景观的是深圳。第6题,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以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功能;红树林不是用材林。‎ 答案:5.C 6.B ‎7.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每年6月至8月苏门答腊岛上山脉的东侧,当地民众在森林山地放火烧荒,浓烟殃及马来半岛的旅游业。某跨国纸业集团在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产品主要销往亚洲、欧美等地区。目前苏门答腊岛大部分的原始森林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材料二 下图为苏门答腊岛所在位置示意图。‎ ‎(1)简述苏门答腊岛上山脉东部民众烧荒的原因。‎ ‎(2)分析苏门答腊岛烧荒对马来半岛旅游业的影响。‎ ‎(3)分析跨国纸业集团在苏门答腊岛建立生产基地的原因。‎ ‎(4)针对苏门答腊岛原始森林遭破坏的现状,提出保护措施。‎ 解析:第(1)题,苏门答腊岛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岛上耕地少、土壤贫瘠,但是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烧荒可以增加土壤肥力、获得耕地,满足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第(2)题,从气压带、风带移动对烟尘飘散方向的影响方面分析即可。第(3)题,可以从原料、水源、劳动力、土地、交通等方面分析。第(4)题,森林资源开发的同时要注重保护、采育相结合,可以建立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等。‎ 答案:(1)处在热带雨林地区,土壤贫瘠,烧荒可增加土壤肥力,获得耕地,满足人口增加对粮食的需求。‎ ‎(2)6~8月为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苏门答腊岛烧荒产生的烟尘会被吹到其东北方的马来半岛上,污染空气,使马来半岛旅游业受到影响。‎ ‎(3)热带雨林区,原料丰富;水源充足;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临海,海运便利;土地租金低(内部交易成本低)。‎ ‎(4)建立自然保护区;采育结合;发展生态旅游;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 ‎[能力提升组]‎ 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图。读图,回答1~2题。‎ ‎1.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 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 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 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 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2.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 A.春季的东南丘陵 B.夏季的黄土高原 C.秋季的山东丘陵 D.冬季的天山山脉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长,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故C项正确。第2题,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山东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冬季天山山脉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 ‎ 答案:1.C 2.A ‎(2017·石家庄一模)1999年建成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是中国三大国际航空港之一,占地面积40平方千米。浦东国际机场在规划时,场址几经变更,由陆地趋于沿海,最终专家建议再向东迁移1 000~1 ‎500米至沿海滩涂,通过围海造陆建设机场。浦东国际机场建设的一个重要配套工程是在九段沙(长江泥沙沉积形成的沙洲)种草、促淤。下图示意浦东国际机场位置。据此完成3~4题。‎ ‎3.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选择在现址,主要是为了(  )‎ A.减少高层建筑影响 B.预留机场发展空间 C.节省土地资源 D.避免噪声污染 ‎4.九段沙种草、促淤的直接目的是(  )‎ A.吸引候鸟栖息,减少鸟类对机场的威胁 B.调节市区气候,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 C.保护海岸线,减轻海浪对海岸线的侵蚀 D.吸附长江污染物质,减少东海赤潮发生 解析:第3题,上海浦东机场建设主要利用沿海滩涂,通过围海造陆建设机场,对土地资源十分珍贵的上海来说显得更为重要;若主要是为了减少高层建筑影响和避免噪声污染,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也可以布局在上海远离市区的其他地方;在上海郊区的其他地方修建机场也可以为机场预留发展空间。第4题,图中信息显示,浦东国际机场处于候鸟迁徙线路上,飞机飞行过程中与鸟类碰撞十分危险。九段沙种草、促淤可增加湿地面积,吸引更多鸟类在此栖息,减少鸟类对飞机飞行的威胁;在九段沙种草、促淤对调节市区气候有一定的作用,但并不是其种草、促淤的直接目的;保护海岸线可以直接在海岸滩涂上种草、促淤;九段沙种草、促淤是机场建设的一个重要配套工程,吸附长江污染物质与机场建设没有直接关系。‎ 答案:3.C 4.A ‎(2017·赣州质检)北半球季风气候区内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表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表,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表,回答5~6题。‎ 月份 ‎1‎ ‎2‎ ‎3‎ ‎4‎ ‎5‎ ‎6‎ 水位(m)‎ ‎42.1‎ ‎41.9‎ ‎41.7‎ ‎41.5‎ ‎41‎ ‎42.1‎ TSS ‎(‎106 kg)‎ ‎-200‎ ‎-150‎ ‎-100‎ ‎-60‎ ‎-40‎ ‎200‎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水位(m)‎ ‎45‎ ‎46‎ ‎44‎ ‎42.9‎ ‎42.5‎ ‎42.2‎ TSS ‎ ‎(‎106 kg)‎ ‎1 300‎ ‎2 350‎ ‎820‎ ‎-300‎ ‎-360‎ ‎-310‎ ‎5.下列对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产生的影响,叙述错误的一组是(  )‎ ‎①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②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③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多 ④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⑤湖泊对周围局地气候调节作用减弱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 ‎6.该湖泊可能位于我国(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四川盆地 解析:第5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该湖泊TSS通量总体为正,说明湖泊泥沙不断增加,湖畔由于泥沙淤积使土壤肥力升高,故①错误;泥沙淤积而湖泊面积减小,会使湖泊湿地功能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故③错误;湖泊泥沙淤积而蓄水量变小,则调蓄功能减弱,故④错误。第6题,该湖泊水位从6月开始升高,7、8月达到最大,表明该时段河流水补给湖泊,而季风区河流水补给以降水为主,该地降水以7~8月为主,结合我国东部雨带推移规律可判断,该湖泊可能位于华北平原。‎ 答案:5.D 6.A ‎7.(2017·安徽江淮十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艾比湖位于天山北坡,曾经是一个淡水湖,现在是新疆第一大咸水湖。20世纪50年代流入艾比湖的大小河流有23条;但随着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70年代后期至今,入湖的河流只有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导致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大片湖区干涸。下图为艾比湖地理位置示意图。‎ ‎(1)分析艾比湖湖水由淡变咸的原因。‎ ‎(2)推测艾比湖湖面最大的季节,并说明理由。‎ ‎(3)分析艾比湖大片湖区干涸带来的影响。‎ ‎(4)请你就艾比湖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建议。‎ 解析:第(1)题,可从盐分增加、水分减少角度分析,注意结合材料信息回答。第(2)题,湖泊面积大小取决于水量多少,可从湖泊补给水源角度分析。注意材料中提及位于天山北坡,有多条河流注入,则水源来自冰川融水和大气降水;冰川融水量取决于气温,故夏季水量最大、湖泊面积最大。第(3)题,可从对气候、水质、生物、土壤,以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角度回答。第(4)题,该地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水资源的短缺,故可从节水角度采取措施。‎ 答案:(1)艾比湖地处西北内陆,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导致湖水盐分不断累积;气候变化,使该地区气候趋向暖干化,蒸发量加大;大规模农垦及修建水库等人类活动使入湖水量大大减少,导致对湖水的稀释作用减弱等。‎ ‎(2)夏季。 理由:艾比湖主要补给方式是大气降水和冰川融水,其汛期出现在夏季。‎ ‎(3)湖水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变坏;蒸发量减少,调节气候的能力下降;渔业资源减少,鸟类栖息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湖底裸露面积不断增加,盐渍化和沙化加重,影响北疆地区的生态环境。‎ ‎(4)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