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9.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词·清平乐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2007年高考地理热点分析
一.自然灾害与防治问题:如2006年的台风和重庆的干旱旱问题:
相关知识点:
1.①世界上主要的台风(飓风)源地:西北太平洋、加勒比海、孟加拉湾等热带洋面;②台风(飓风)的危害: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及由此而引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涝灾害等次生灾害;③对台风(飓风)的监测预报手段和防御;④为什么赤道附近的海区和温带海区没有台风?应从气旋形成的受力分析(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和气旋积聚的能量(来自热带洋面海水释放的热能等)角度分析。
2.①地震、海啸的形成原理②地震、海啸的关联性③板块构造及原理④季节、时间判断⑤人口分布与人口伤亡的关系⑥旅游资源与旅游业⑦地质灾害的防御对策
3.副高位置的异常对我国天气的影响
4.中国地震分布图及世界地震分布与板块构造学说。
二.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的地域分布:
(一)背景材料1:高油价时代拖累世界经济2007年,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攀升、暴涨,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从3月2日油价升至每桶32.48美元后,到10月22日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一度上升到每桶55.17美元,国际油价创下了20年来新高。
当前推动油价飚升的原因不仅仅是供求关系,而是地缘政治、战争溢价、财团利益、国际资本流动、能源战略和政策、世界经济周期以及突发事件等多种因素与供求关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的结果。归纳起来有6点直接原因:世界经济复苏,石油需求增加;美国和OPEC在石油政策上出现偏差和失误;原油库存一度下降;市场投机行为;美元大幅下跌;地缘政治的影响。在左右油价涨跌的上述6大因素中,全球石油需求的增加和主要产油地区局势动荡、恐怖袭击事件频仍是造成当前油价居高不下的两个关键因素。
由于不确定因素增多,为确保能源安全,中国应建立防风险应对机制,以迎接石油安全面临新挑战时代的到来。
背景材料2:东海油气与能源安全
背景材料3: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原油需求将持续增长。
(2)专家认为2020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超过美国
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将达5亿吨,需要进口3亿吨,对外依存度为60%。
(3)中哈输油管道2006年5月开始输油。中缅输油管道(缅甸至昆明),瓜德尔港——红其拉甫输油输气管道、克拉地峡运河的修建、中俄石油线(俄罗斯泰舍特——克拉玛依)输油管道的建设等。
(4)世界能源结构变化趋势——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
(5)风能发电有着广阔的市场和前景——地球上风能的蕴藏量是水能的10倍,只要能够将地球上1%的风能利用好,就能满足全球的能源需要。
中国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主要分布于“三北”地区及东南沿海地区。
(二)值得关注的两个问题
1.中国石油全球布局。
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立足于国内能源的勘探、开发与建设,同时积极参与世界能源资源的合作与开发。
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3年,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高达36.1%,而且还在不断提高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石油来源:中东占50%,非洲占25%,亚太地区15%,中亚俄罗斯10%。其中,中国90%以上的原油进口通过海上运输。
2.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
高度重视能源安全,搞好能源供应多元化,加快石油战略储备建设,健全能源安全预警应急体系。
中国四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浙江镇海、浙江舟山岙山、辽宁大连、山东黄岛
(三)相关知识点:(1)世界石油主要输出地区和石油输出线路,石油输出国组织(0PEc),中国石油进口线路;(2)针对我国石油短缺的局面,缓解我中石油供应紧张状况的措施及途径:①加强原有石油基地的建设,进一步提高开采冶炼技术;②积极勘探,开发新的油气资源,加强对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③积极开发利用国际石油市场,努力实现石油进口渠道的多元化;④积极推广使用乙醇汽油⑤加强煤变油技术的研究,使其迅速产业化;⑥积极研发新的石油替代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替代能源,如风力发电(沿海省区及内陆高原省区)、煤层气的综合利用、可燃冰的开发等,结合西部大开发,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西部地区重点开发水电(西电东输);⑦增大科技投入,努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⑧增强节约意识,减少浪费;⑨建立完善的国家石油战略储备系统;⑩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耗油(或耗能)低的产业部门。(3)参与国际能源的再分配,实现石油进口多元化,积极推进与他国的能源合作,实现共赢的能源发展局势。石油进口的多元化,指不仅从中东地区进口,也考虑扩大从俄罗斯、中亚、拉美、非洲、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扩大进口量。
(中哈石油管线的修建,就是中哈两国实现能源合作达到共赢的范例) 因为目前我国进口石油主要来自中东地区.必须经过马六甲海峡。一方面中东地区的政治局势一直动荡不安,影响该地区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另一方面需防范一旦马六甲海峡被他国恶意封锁,石油运输线路中断;且马六甲海峡的海盗活动猖獗,严重影响过往船只的安全。(4)在沿海经济发达和海运条件较好的港口,建没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油库,逐步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制,减轻国际油价波动等不利因素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威胁。(5)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小水电。特点是:可再生,无污染或污染小,地区分布广,适合就地开发利用。(6)除加强储备外,我国在能源开发上,东海春晓油田、马六甲海峡的输油路线、中哈石油管道的建设以及克拉地峡运河的修建、巴拿马运河的扩建、中缅输油管道(缅甸至昆明)、中俄石油线(俄罗斯泰舍特——克拉玛依)、瓜德尔港——红其拉甫输油输气管道等内容都应考虑。(6)未来50年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显著特征及促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①天然气将取代石油成为第一能源,②核能、太阳能的比重将明显增加;③能源消费构成多元化。原因:①石油、煤炭严重污染环境,而天然气、核能、太阳能属清洁能源;②增加天然气、核能、太阳能的使用量,可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③石油,煤炭均属非可再生能源,太阳能等属可再生能源.为了预防非可再生能源枯竭给人类带来的能源危机,必须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新的可再生能源;④实现能源利用结构的多元化,减少对单一能源的依赖性,有利于人类的能源安全。
三.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工业、交通区位)及周边地区的农业区位:
材料(一):“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要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三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在农业部制订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了11种优势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确定的依据是: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冲击的农产品,或在竞争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
材料(二)(中央1号文件)三农问题:
2006年 月 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2007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确定了“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文件中相关相关知识点:
1.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1) “严格保护耕地”
(2)“沃土工程”建设
2.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1)“干旱缺水地区要积极发展节水旱作农业”
(2)“中低产田盐碱和渍害治理”
(3)“
坚持不懈搞好生态重点工程建设:抓好防护林体系和农田林网建设,为建设高标准农田营造良好的生态屏障。切实搞好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防沙治沙工程。继续搞好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采取淤地坝等多种措施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南方丘陵红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和西南石漠化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3.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
(1)“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
(2)“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要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
(3)“加快发展畜牧业”
相关知识:
①中国土地资源的分布及构成特点。 把握分布及构成特点,分析形成原因和存在问题
②运用事实材料,感悟保护耕地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思考:城市化与三农问题的关系
4.中国保护耕地资源的对策
基本国策:“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
(1)依照政策法令进行土地管理
(2)加强土地资源的“开源节流”工作
(3)加强土地资源的建设和保护等
5.土壤的肥力特性及中国特色土壤的分布
矿物质是土壤的物质基础,是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主要标志,它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下,能够释放以氮素为主的养分,供植物吸收,同时释放二氧化碳,加强植物的光合作用;
水分和空气共同影响着土壤的热量状况。
“培肥地力”关键就是要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
东北平原的黑土(富含有机质)
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黄土(富含钙质)
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富含矿物质)
江南丘陵的红壤(酸、粘、贫)
江南平原地区的水稻土(人工土壤)
6.干旱缺水地区节水农业的发展。
河西走廓、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及新疆的绿洲农业区发展的分析应从宏观上把握其农业发展的条件(含制约条件)及其发展的相关对策。
7.水土流失问题的综合分析。
南方丘陵红土区
东北黑土漫岗区
西南地区石漠化治理
8 .粮食安全问题
从2000年到现在,我国一直存在粮食缺口。2004年中央政府提出的粮食预期生产目标是9100亿斤,当年的国内总需求大概是9800亿斤,有700亿斤的缺口。从2004年开始,我国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改善品种结构,优化区域布局,着力提高单产,努力保持粮食供求总量大体平衡。稳定和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改革种植制度,提高复种指数。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带建设。
9 .中国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发展及主要分布区域
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附:我国主要商品粮、商品棉、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生产基地、我国主要牧区及优良牲畜品种的分布。能够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区位因素,劳力、市场、科技、交通、加工等社会经济因素,分析这些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10 .其它
盐碱地、涝洼地的治理及酸性红壤的改良
生态防护林的建设
高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如(RS、GIS在农作物估产、病虫害监测等方面的作用)等等
四、科学发展观——地理学两大主题
背景材料:2007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认真总结了2006年的经济工作,明确提出了2007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一)区域协调发展
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环渤海经济圈: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以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范围占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占到全国的1/4。在环渤海地区5800千米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虎踞龙盘,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中国环渤海区域邻近日本、韩国,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参与东北亚区域合作的前沿阵地。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成为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后,环渤降经济圈正在加建崛起。通过区域内资源互补、优势整合,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2.中部崛起与区域协调
(1)材料:没有中部地区的发展,就不能真正实现地区协调和城乡协调发展,就不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也就不能建成和谐社会。
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地处内陆腹地,总人口3.61亿,占全国的28.1%,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的31.2%。
近两年连续两个农业“一号文件”确立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战略,无疑为中部崛起提供了有利的政策契机。
(2)问题:近年来,在东部提速、西部加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情况下,中部发展问题日益凸现。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欠发达的中间水平;产业结构仍然是农业和资源粗加工工业,在两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中部地区如果不能取得发展,将极有可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出现所谓的“中部塌陷”;中部地区如果不能取得大的突破,则很难将全国作为一整盘棋下活,中部地区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取得突破性成长的瓶颈。
(3)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京广、京九线贯穿南北,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接南连北的作用。其次是资源丰富,资源性产品的地位举足轻重。三是劳动力成本低廉。四是有老工业基地的支撑作用。
中部崛起战略的启动,将与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东部加快发展一起,使我国区或经济呈现“多轮驱动”、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4)考点关注: 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西电东送中部通道建设、南水北调中线方案、商品粮棉基地建设、工农业与城市区位分析、荆江河道治理等。
3.西部大开发
(1)背景材料
材料1:加快开发西部地区,有目标、分阶段地推进西部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河秀美的西部地区,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全国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的大战略、大思路。
材料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空前艰巨的历史任务。西部开发的重点任务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大力植树种草,有步骤、有计划地退耕还林、还草,切实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根本;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有自已特色的优势产业是关键;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加快人才培养是重要条件。
材料3:我国生态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步伐加快,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全面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
知识整合
西部大开发
项目
重 点
环境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
基础设施
西南交通网
土地沙漠化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大风天气、植被破坏严重
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
青藏铁路
资源类型
土地
发展多种经营
土地盐碱化
蒸发旺盛、经常大小漫灌
灌、排结合,合理利用
矿产
中心基地建设
水土流失
湿润多雨的气候、植被破坏严重
退耕还林、还草,保护天然林
能源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淡水资源短缺
径流量小、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
保护水源、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
水
三江源保护区
南水北调(西)
生物资源锐减
过度垦殖、放牧、滥捕滥猎
加强生态系统的保护与建设
旅游
中心、线路建设
酸雨
大量排放酸性气体
减少排放,回收利用
(2)西部开发的基本思路
(1)打好基础,扎实推进,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争取十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2)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推进重点地带开发。(3)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4)国家要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逐步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5)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西部开发。(6)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
(3)西部开发的重点工程
A青藏铁路 :
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全线完工,2006年7月试通车————(热点八相关材料)
相关知识点:青藏铁路第二期工程从柴达木盆地南缘的格尔木一拉萨段,沿线需克服四大难题:①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气候,日照强,气压低,紫外线辐射强烈;②铁路沿线高原冻土广布.在冻土上建筑铁路路基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③铁路沿线冰川广布,经过亚洲主要河流的发源地,特别是被称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沿线的高原生态环境脆弱而恶劣,高原生态平衡极易被破坏;④青藏高原受到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作用明显,现代地壳运动活跃,铁路沿线的地质构造复杂多变。
B西电东送 三大通道:①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厂的电能输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的南部通道。②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形成中部通道。③将黄河上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送往京津唐地区,形成北部通道。
C西气东输 线路:由新疆的轮南,经甘肃武威、宁夏干塘、陕西靖边、山西长治、河南郑州、安徽淮南、江苏南京至上海,全长4200多千米。
意义:
对输出地区——把西部丰富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就业,增加税收,增加财政收入 ,改善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进而大大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对输入地区——为东部地区提供清洁、优质、可靠、廉价的能源,改善环境质量,带动沿线省区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4)西部开发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西部大开发中,如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各种环境问题如土地沙漠化、土地盐碱化、水土流失、酸雨、淡水资源短缺等就会加剧,从而阻碍西部开发的进展,因此,应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正确认识西部开发中的各类环境问题现状,深入分析环境问题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各类环境问题,工程建设和环保建设同步,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4.泛珠三角地区:范围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四川、贵州、福建、湖南、江西、海南和香港、澳门(又称“9+2”),主要目的是利用香港和澳门的国际地位的交通、资金、市场、信息等优势,带动内陆发展,而内陆优势主要是资源优势(水电、煤、有色金属矿、生物资源、铁矿、农业资源等),经济互补性非常强,从而相互促进和发展。(二)可持续发展
1.背景材料: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我国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突出。水资源紧缺 ,耕地锐减少, 许多大宗消费的战略性资源对国际市场的依靠程度已经很高,“油荒”、“煤荒”、“电荒”
不断向我们袭来!水污染严重,荒漠化加剧要抓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以节约能源、资源为重要目标,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必须坚决扭转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全面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节约能源和资源,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约型发展道路。
2.地理学链接
⑴循环经济理论。循环经济的最大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倡导“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
⑵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原则。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三者有机结合的复合系统。有公平性、持续性、共同性三大原则。清洁生产、社会公众参与、选购带环境标志的产品、国际合作与协作等是可持续发展从理论走向行动的要求。
⑷区域差异与区域协调发展。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和社会差异显著,有三大自然区、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要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和技术、经济的互助,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
五.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中法文化年、中俄文化年、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古色旅游与旅游资源鉴赏,如安徽的微商文化,山西的晋商文化,河南的中原文化,江西、湖南的红色文化,湖北的楚文化;(文化与旅游地理)
六.2007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中国耕地总量少,空间分布不均,高速城镇化地区与优质耕地资源空间分布完全重合,土地的后备资源已近枯竭;耕地减少速度过快,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国情决定了中国必须采取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综合体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发展目标;
七.重大的工程建设与经济发展:铁路第六次提速,电气化铁路与城际快速铁路。青藏铁路通车,开工建设的重要交通线、上海洋山深港的建设。
材料1: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一一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北京、成都、西宁至拉萨对开3对旅客列车。至此,一道跨越青藏高原的独特旅游风景线正式浮出水面,青藏高原独有的旅游资源将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
材料2:2006年6月23日,我国目前建设的线路里程最长、技术标准最高、投资最多的铁路客运专线一一武广铁路客运专线(图中铁路ab),在长沙浏阳河特大桥桥址处开工。
材料3:南水北调与资源调配 ——南水北调中线标志性工程开工。
八.周年纪念中国加入WT05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
九.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背景材料:2006年的暖冬
暖冬出现的原因:
暖冬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主要的是大气环流异常导致气候异常的厄尔尼诺现象和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
暖冬造成的影响:
1. 改变动植物习性
2. 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
3. 影响国际政治
气候是全球公共资源。随着全球变暖,气候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国际问题,甚至攸关国家安全。如今地球已经成为一个“村落”,有朝一日当我们的生存问题因为无休止的索取和践踏而积重难返时,受到伤害的将是整个人类。
十.巴拿马运河扩建与克拉地峡运河计划:
材料1:长期以来,东亚国家能源供应的70%依靠穿越东南亚马六甲海峡的运输,全球每年近一半的油轮都经过马六甲海峡。但是,这条“能源生命线”在运量、航运里程、安全性等诸多方面存在不少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该海峡被认为是国际上最恐怖的海域,最近更是有很多国家担心恐怖组织会在这里发动袭击。而在泰国克拉地峡开凿一条亚洲的“巴拿马运河”,开辟第二条海上石油运输通道,正成为各方普遍看好的选择。设想中的克拉地峡运河横贯泰国,全长120千米,宽400米,深25米,双向航道,耗时10年,工程费用将高达250亿美元。克拉地峡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半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北纬7度至10度之间)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最高点海拔70多米。运河开通后,船舶无须经马六甲海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太平洋的泰国湾,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大型轮船可节省2至5天时间,每次航程预计可节省近30万美元。
克拉运河的开凿,对我国来说将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运河不仅可以运油,还可以运输其他货物,而且将改变欧亚贸易路线。它可以使我国对欧洲、非洲贸易航程缩短,运输安全性得到提高。
相关知识点:世界主要运河的比较,分析克拉地峡运河建设的有利的区位条件和不利的区位条件,及两条运河对是中国能源安全的意义。
材料2: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贸易活动动,特别是亚太地区的贸易活动呈现前所未有的繁荣状态。货运量的大幅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超大型船只被投入使用,这些船只因体积过大而无法通过巴拿马运河船闸,因此无法使用运河。2006年10月23日,巴拉马运河历史上最大的扩建计划在巴拉马全民投票中以绝对优势通过。巴拿马运河扩建将在2007年至2008年期间动工,工期为7年至8年,总投资为52.5亿美元。该扩建计划将允许世界上最大的船只通过这个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捷径。扩建计划牵动的不仅是213.2万巴拿马公民的神经,而且还有跨越大平洋的庞大亚洲、北美贸易链条。
巴拿马运河的扩建将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世界第三大石油进口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壮大,其对海外石油的依赖程度将增加,石油资源的压力也急剧上升。石油工业专家预测,中国的石油进口量将从2004年每天600万桶,增加到2020年每天1600万桶~2000万桶。对中东能源供应国的以来上升,将会给稳定能源供应政策带来冲击,必须通过一个全面的、多样化的能源战略来减轻这种以来程度。所以说,巴拿马运河的扩建,读中国争取更稳定石油供应是一项重大喜讯。因为巴拿马运河是中国同拉美许多国家之间的商品(首先是委内瑞拉石油)运输通道。过去委内瑞拉每天供给中国的石油仅有15万桶。供应量之所以如此之少,与运输上的不便密切相关。由于巴拿马运河通过能力有限,委内瑞拉原油通常是经大西洋和印度洋运往中国,运输时间长达45天,从而对交货价格带来很大影响。巴拿马运河扩建后,将可以通过30万吨级以上油轮,届时委内瑞拉原油运抵中国港口仅需24天。
十一.台湾问题:台湾问题和钓鱼岛问题:应从国家主权、领海和专属经济区宽度及其权益方面进行学习。
十二.中国的对外交往与合作
1.中国和东盟峰会(10+1)
2.胡锦涛主席美洲、中东、非洲5国行
2006年4月18日至2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应邀对美国、沙特阿拉伯、摩洛哥、尼日利亚和肯尼亚共和国5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回答非洲八国的地理特征、农作物特点等等。
3.中非合作论坛
4.胡锦涛出席APEC峰会:中国与拉美关系:APEC会议的举行、胡锦涛访问拉美四国。因此应注意巴西、阿根廷等国的地形、气候、附近的洋流、人口分布、主要城市、农业(巴西的热带种植园农业发达,主要种植香蕉、可可、咖啡、甘蔗等热带经济作物;阿根廷的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等。
5.2006年是中国和印度友好年:
6.中法、中俄文化年
地理学思考
(1)中俄两国(首都)的环境差异(自然和人文)比较。
(2)典型文化景观类型及功能判断。
(3)文化扩散类型分析。
(4)旅游活动及作用
(5)文化交流的作用
(6)中法两国经济特点比较分析。
(7)中俄之间为战略伙伴关系。特别是在石油问题上,中国在竭力争取俄罗斯的石油。同时应注意俄罗斯的地形、主要港口、矿产资源、主要工业
(8)注意法国的区位、气候(西部和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农业、人文地理、南北差异。(法国在能源利用上70%以上电能为核能。)
2007年高考的命题会以上述的这些热点问题为高考试题的切人点,考查东南亚、西亚、非洲、印度的知识点,可能考查到的相关知识点如下:
东南亚:
1.识图要求
(1)关于10°S、赤道、10°N、20°N穿过的区域。
(2)关注100°E、110°E、120°E穿过的区域。
(3)重要海峡、海湾的位置。
2.东南亚气候类型、分布、特征、成因。
3.东南亚出口的主要农产晶有天然橡胶、油棕、椰子、稻米,出口的矿产品有石油、锡。
4.东南亚的自然与经济的关系
南亚:
1.识图要求
(1)10°N、23°26′N、70°E、80°E、90°E穿过本区的区域。
(2)本区重要地形区、河流、气候的成因,熟悉主要矿产地、主要工业区、主要城市的分布。
2.印度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与气候、地形的关系。
西亚和非洲:
1.西亚地区为什么成为西方国家激烈争夺的重点地区?
(1)自古以来亚这里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现在这里有铁路、公路、国际航空线连接三大洲,还具有沟通大西洋、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2)西亚经以波斯湾为中心的石油资源特别丰富。其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一半经上,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4。石油具有储量大、埋藏浅、出油多、油质好的特点,90%以的石油出口到日本,美国和西欧。
2.典型经纬线剖面示图
(1)非洲沿赤道地形剖面图及附近地理事物
(2)非洲沿20°E地形剖面图及附近的地理事物
3.撒哈拉经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4.为何东非高原上赤道附近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回归线附近的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是热带雨种气候?
十三、重大时政、科技事件
背景材料1:2006年8月24日,捷克首都布拉格(50°02′N,14°29′E)当地时间15时20分(北京时间8月24日晚上9点2 0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5号决议》,该《决议》对太阳以外的其他太阳系天体做了新的定义。依照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将其列入“矮行星”。
背景材料2:北京时间2006年8月24日晚,来自不同国家的2500名参加世界天文学大会代表,对四个关于确定太阳系行星身份的草案进行投票表决后决定,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被划为“矮行星”。2003年发现的天体——齐娜也未能成为太阳系的第十大行星。
背景材料3:第十五届亚运会开幕式于当地时间2006年12月1日19时整在卡塔尔首都多哈(5 2°
E,2 5.5°N)准时开幕,就此拉开了第十五届多哈亚运会的序幕.。
背景材料4:2006年9月27日夜幕降临时分木星与一轮皎洁的弯月密接触,从而形成靓丽的“木星合月”的天文景观。就内大部地区而言,观赏本次木星合月的最佳时间是晚间7时10分至7时50分左右.公众抬头仰望天空时会发现,木星;翠—冬笋护弯月相依相伴,犹如一对热恋的男女在“窃窃私语”,煞是好看.木星在上,月亮在下,它们两者之间仅相距5度左右。木星随后在晚间8时30分左右落下地平线,此番天文景观也将随之消失.
背景材料5: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2006年12月22日下午5时32分(北京时间23日早晨6时32分)安全降落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从而结束了这次为期13天的飞行任务。肯尼迪航天中心是美国最大的航天器发射场,位于佛罗里达州东海岸的梅里特岛一卡纳维拉尔角地区,总占地面积达560平方千米。
十四.地区冲突:泰国政变,黎以冲突,朝鲜半岛核危机;
十五.特别提示:“十一五”规划纲要中与地理联系密切的内容
1.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中,提到: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2.在“优化发展能源工业·积极发展电力”中,提到:要建设大型水电站。要加快深海海域和内陆盆地的油气资源开发。同时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
3.在“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和布局”中,要优先发展冶金工业,调整化学工业布局,促进建材工业健康发展。并“提升轻纺工业水平”。
4.在“拓展生产性服务·优先发展交通运输业”中,提到:要建设铁路新线,进一步完善公路网建设,并积极发展水路运输,优化民用机场布局。
5.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部分中 ,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发展。
6.在“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中提出: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个主体功能区。
7.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部分,发展循环经济中提到:要节约能源、节约用水、节约土地、节约材料、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并规定了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工程。
8.在“保护修复自然生态”中规定了生态保护重点工程。
9.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中提到: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强有力的环保措施,规定了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10.在“合理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中提到: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11.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做好人口工作”中,提到: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改善出生人口素质和结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12、在“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中提到要“分类引导人口城镇化”和“形成合理的城镇化空间格局”,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
相关文档
- 2013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方略 素能提2021-05-1310页
- 全国Ⅱ卷高考模拟试题数学理试题2021-05-1310页
- 高考全国理综湖北卷命题分析及复习2021-05-1310页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时作业7 语法精2021-05-1311页
- 高考化学冲刺专题复习卷除杂和结晶2021-05-1311页
- 新课标备战高考数学文专题复习11912021-05-1323页
- 步步高2014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 2021-05-1311页
- 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高考化学2021-05-1317页
- 2019高考生物二轮练习配套试题:第一2021-05-137页
- 20132015全国高考历史选修题选编2021-05-13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