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9.0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从高考《遗传和变异》考题走向谈复习策略
一、 03~06各地理科综合卷生物部分对比分析表
卷 别
题号
分值
考查的知识点
能力考查
解答方式
03
旧课程
26
14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营养生殖的育种应用
综合运用能力
获取信息能力
材料分析
遗传图解
新课程
7
6
基因工程的方法
理解能力
选择
04
Ⅰ
4
6
基因突变与基因表达
理解能力
选择
30
20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获取信息能力(表格)、综合运用能力
填空
Ⅱ
30
22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结构
获取信息能力
综合运用能力
分析填空、
遗传图解、
简答
Ⅲ新
4
6
遗传的物质基础(R型细菌的转化)
理解能力
选择
31
20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基因工程
综合运用能力
填空
Ⅲ老
4
6
伴X遗传病的特点
理解能力
选择
北京卷
3
6
人类遗传病概率的计算
理解能力
选择
5
6
基因频率
理解能力
选择
31
15
生物的性状与环境、遗传因素的关系
实验结果的分析能力
实验设计
天津卷
1
6
DNA分子杂交
理解能力
选择
6
6
基因的结构和表达
理解能力
选择
31
20
酶的特性和诱变育种
获取信息能力
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设计
05
Ⅰ
1
6
细胞分化的分子机理、基因的表达
理解能力
选择题
3
6
点突变的原因、
限制性内切酶的功能
理解能力
选择题
31
21
基因的分离规律及杂交实验方案
信息获取能力
实验与探究能力
综合运用能力
分析论述
Ⅱ
31
15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伴性遗传原理的应用
信息获取能力(表格)综合运用能力
填空
Ⅲ
5
6
基因工程
理解能力
选择
31
21
单倍体植物的特征
单倍体育种方法
综合运用能力
填空
北京卷
4
6
单倍体与被子植物个体发育
理解能力
选择
30
22
显性、隐性性状的判断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及单倍体知识
理解能力
综合运用能力
填空
天津卷
3
6
遗传病的调查研究方法
理解能力
选择题
5
6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和伴性遗传
理解能力
选择题
31
18
基因工程限制性内切酶
综合运用能力
绘图、简答
06
Ⅰ
5
6
基因工程与中心法则
理解能力
选择题
31
20
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鉴别方法,区分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
综合运用能力
填空
分析论述
Ⅱ
4
6
遗传的物质基础
理解能力
选择题
31
22
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在育种中的应用、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及基因工程在育种中的应用
综合运用能力
遗传图解、分析简答、填空
四川卷
4
6
基因工程与基因表达
理解能力
选择题
30
21
常染色体遗传、伴X遗传、细胞质遗传
获取信息的能力
综合运用能力
遗传系谱图分析、
文字表述
重庆卷
30
21
常染色体遗传与伴性遗传、人类遗传病及基因治疗
获取信息的能力
综合运用能力
填空、简答
31
2+2
染色体变异
(部分涉及)
理解能力
填空
北京卷
4
6
DNA的复制与有丝分裂
理解能力
选择题
30
18
基因突变、细胞质遗传、基因的分离、自由组合规律
综合运用能力、实验探究能力
填空、
简答题
天津卷
1
6
基因突变
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选择题
4
6
遗传系谱图的判断
理解能力和
获取信息的能力
选择题
全国卷Ⅰ
遗传所占分值
03
04
05
06
14/ 23.3%
26/ 36.1%
33/ 45.83%
26/ 36.1%
1.从表格中看出近4年各地高考遗传学与基因工程部分的分值比较稳定,04年全国理综遗传部分的分值在22~32分(全国卷Ⅲ老课程卷6),05年22~33分(全国卷Ⅱ15)06年24~28分(天津卷12),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内容。充分体现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特点。
2.遗传的选择题立足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或深掘主干概念内涵和外延或巧用边角知识。
3.非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遗传和变异》知识的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其难度和能力要求逐渐成为名副其实的压轴题。
4.非选择题考查方式有变化:除了以往出现的表格信息分析、填空、遗传概率的计算和简答题以外,从05年开始全国卷Ⅰ出现了分析论述题。高考的表达能力的考核在加强。
二、03~06高考试题选析
(一) 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能力
概念的理解能力的考查主要集中在选择题。根据对近4年的考题归纳分析,考查的知识点小但涉及面广,能以小见大,而题干的情景常规中出新意。
例题1细胞分化的分子学原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05·全国卷Ⅰ·1)人体神经细胞与肝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
A、DNA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B、核糖体不同
C、转运RNA不同 D、信使RNA不同
核心概念和能力:基因的表达与细胞分化,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人体神经细胞和肝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细胞分化而来的,因此这种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或基因及核糖体是相同的,但在人体不同部位的细胞表现出的性状不同,主要原因是DNA分子上的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即在两类细胞中,虽含有相同基因,但不同的细胞表达不同的基因,因而通过转录形成的信使RNA也不同。
同类考题:
1(04·广东卷·14)人体中具有生长激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两者
A.分别存在于不同组织的细胞中 B.均在细胞分裂前期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复制
C.均在细胞核内转录和翻译 D.转录的信使RNA上相同的密码子翻译成相同的氨基酸
2(06·全国卷Ⅰ·5)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
B.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
C.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体细胞中
D.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
核心概念和能力:真核基因结构、细胞分化的分子原理、基因的表达
解题思路:以基因工程为背景,综合考查相关知识。A项真核细胞的基因编码区有内含子,所以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远大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C项将目的基因导入到了受精卵中,所有体细胞中都应含有,只是在乳腺细胞中得以表达。D促进合成信使RNA的应是RNA聚合酶。因此答案应选B。
例题2.基因的突变
(04.全国卷Ⅰ.4)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核心概念和能力:基因突变、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本题仅靠对基因突变概念的记忆是无法解答的。本题要求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的改变推测基因突变的类型,基本线索:基因中碱基的改变→mRNA遗传密码的改变→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改变。在沿着这个线索思考的过程中,还必须清楚:(1)决定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以是不同的,因此当基因中的某个碱基发生替换后,mRNA上的密码发生了改变,改变后的不同密码可能决定相同的氨基酸,也可能决定不同的氨基酸;(2)基因突变时增添一个碱基(或缺失)就会使该位点后的遗传信息发生改变,转录成的mRNA在相应位点后的遗传密码也就都发生了改变,翻译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相应位点后的序列也就都发生了改变。由此可知基因突变中碱基的替换引起的变异是最小的,而碱基的缺失或增添引起的变化要大的多。答案为A
同类考题:
1(04.天津卷.6)原核生物中某一基因的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在插入位点的附近,再发生下列哪种情况有可能对其编码的蛋白质结构影响最小
A.置换单个碱基对 B.增加4个碱基对
C.缺失3个碱基对 D.缺失4个碱基对
本题也是考查对基因突变概念的理解。编码区起始端插入了一个碱基对,使得插入位点后的遗传信息都发生了改变,转录后mRNA上的遗传密码也就都发生了改变,翻译成蛋白质也就有了不同的氨基酸序列,这对蛋白质结构的改变是很大的。但如果在插入位点再发生改变,当缺少了4个碱基对后,由于原来增加了一对,那么该片段相当于增加了3个碱基对,对应也就是增加了一个氨基酸,相对于选项中其他几种改变,这种改变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是最小的。本题选D。
例题3.DNA分子杂交原理
(05.全国卷Ⅰ.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是血红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了改变。检测这种碱基序列改变必须使用的酶是
A、解旋酶 B、DNA连接酶 C、限制性内切酶 D、RNA聚合酶
核心概念:DNA分子杂交原理、限制性内切酶
解题思路:用β-珠蛋白的DNA探针可以检测出镰刀状细胞贫血症。检测前需要获得待测DNA分子的片段,而限制性内切酶可以针对特定位点对DNA进行水解,得到与β-珠蛋白合成相关的基因片段,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并不需要解螺旋,只要有特定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即可以发挥作用。还可以用PCR技术进行扩增,然后再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测样本中的遗传信息。由于DNA一般都以双链形式存在,因此在进行分子杂交时,应先将双链DNA分子解聚成为单链,这一过程称为变性,一般通过加热或提高pH值来实现。此题引起不少老师的争议,原因就在于不清楚DNA分子杂交时,解旋需要的条件(不需要解旋酶),这也是大多学生错选A的原因,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和钻研分析能力。
同类考题:
1.(04.天津卷.1)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① 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 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杂交
③ 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④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
核心概念和能力 DNA分子杂交原理、动物细胞杂交原理
解题思路 基因诊断是用放射性同位素、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单链作探针,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鉴定被标记的遗传信息,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也可以使用一个特定DNA片段作探针,与被检测病毒DNA杂交,检测水中的病毒含量。第④只涉及DNA连接。②是动物细胞融合,它的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B
解决策略 全面深入理解遗传学相关概念,这不仅是掌握遗传学的基础,也是形成科学思维的正确途径。所谓全面深入理解是指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知道概念的涵义,还要知道它们的前因后果、适用条件和范围,以及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够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定性描述、解释生物学的现象和规律。只有透彻理解的知识,才能记忆牢固,才能纳入到相应的认知结构中随时提取和灵活运用。例如考题中关于“基因突变”的概念,课本的表述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做基因突变”。这个概念给我们的信息是,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而这种改变的原因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这是对基因突变概念的表层的理解。如何深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呢?教师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使学生的思考层层深入:①基因与DNA、染色体、碱基间有什么样的关系?②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的含义是什么?③碱基替换是否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④如果不是,什么情况下性状会发生改变,什么情况下不发生性状的改变?(有没有考虑到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的改变?有没有考虑到决定同一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以是不相同的?) ⑤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可能有哪些类型?分别可能带来什么结果?(有没有考虑到增添或缺失的数目以及位点可能带来的不同结果?)⑥什么时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哪些细胞可能发生突变?突变后的基因哪些可能传递到子代,哪些不可能传递到子代?⑦为什么基因会发生突变呢?⑧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的?这些特点可以解释自然界的哪些现象?⑨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什么?有哪些理论与实践的意义?⑩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只有经过这些思考,才能真正理解基因突变的概念,并与已有知识间建立联系。
(二)遗传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这一部分的试题特别注重在充分理解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能力的考查。知识的综合性强,信息的呈现形式多样,考查方式多样。以下结合03~06理综高考《遗传和变异》非选择题“考生错误”进行分析。
1 遗传与变异在生物育种中的应用
例题1(03.全国卷Ⅰ.26) 1. 小麦品种是纯合体,生产上用种子繁殖,现要选育矮杆(aa)、抗病(BB)的小麦新品种;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有一对基因杂合即可称为杂合体),生产上通常用块茎繁殖,现要选育黄肉(Yy),抗病(Rr)的马铃薯新品种。请分别设计小麦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以及马铃薯品种间杂交育种程序。要求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简要说明。(写出包括亲本在内的三代即可)
答案:
小麦
↓
第一代 AABB × aabb 亲本杂交
第二代 AaBb 种植 F 1 代自交
↓自交
第三代 A _ B _, A _ bb , aaB _, aabb 种植 F 2 种子得植株,选矮杆、抗病( aaB_ ),继续 自交、不断选优,期望获得纯合体。
马铃薯
第一代 yyRr × Yyrr 亲本杂交
第二代 YyRr , yyRr , Yyrr , yyrr 种植,选黄肉、抗病( YyRr )
第三代 YyRr 用块茎繁殖
↓
↓
核心概念和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遗传和变异”中,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基因分离规律、基因自由组合规律、植物的营养繁殖及遗传基本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和遗传图解的表达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是1个与生产实践相联系的题目,综合了学科内的多个知识点。小麦的杂交育种的素材来源于教材中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只是将豌豆换成小麦,并创设了一个新的情景。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完成知识迁移。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小麦是纯合体、马铃薯品种是杂合体等,从这些条件即可选出杂交亲本,这是解题的突破口。
考生错误及分析 ①疏漏了题目中重要信息——小麦品种是纯合体、马铃薯是杂合体,所以在开始就选错亲本。如所选的亲本为:AaBb、aaBB,或将AABB、Aabb、aaBB、aabb都写出来杂交。②审题不仔细,只写出杂交育种的图解,而遗漏马铃薯。③马铃薯的杂交育种程序中,忽略了马铃薯的品种为杂合体,而直接套用小麦的育种程序。④解题不规范,未按题目的要求作答。如:只写遗传图解、无简要文字说明;马铃薯的杂交育种只写前两代而第三代的营养繁殖没写;用文字叙述代替遗传图解;专业术语使用不当将Ⓧ与Ⅹ符号混淆;小麦杂交育种第三代基因型没写全,而用省略号表示,或将比例写出,但写错。⑤
小麦杂交育种——只从第三代选择出了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而忽略了基因型aaBb的表现型与aaBB植株完全相同。
以上分析表明考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欠缺,审题欠细致,专业术语使用不规范,遗传图解和文字表达能力普遍较弱。
解决策略:1 教学中应强调对高中生物学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做到概念清晰并且准确把握他们的含义和适用条件。这样才能使学生摆脱单纯的记忆,逐步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能结合问题情境中给出的条件做出分析、推理和判断。2 实际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即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生活和生产实际。3 注重学生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训练。4 应拓展学生相应知识面,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5 教学中应注意专业术语的使用,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遗传与育种的知识综合性很强,需要在复习中对比分析,遗传育种中对育种年限的问题也要引起重视。例如一般认为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缩短育种年限,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要根据培育的具体对象而定的。在培育显性性状的的纯合体时有优势,但如果培育的是隐性性状的品种时,它与杂交育种相比就没有优势。
2.相对性状显隐性关系确定的实验设计
例题1(05.全国卷Ⅰ.31)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
(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
(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
核心概念和能力 基因的分离规律及杂交实验方案,实验设计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解题思路 :生物体性状的显隐性确定最基本方法是生物之间的杂交,看后代的表现型如何,然后做出判断。具体方法是由结果反推现象即运用逆向思维求证。用表格解析如下:
显性性状假设
显性基因
亲代基因型
子代表现型
父本
母本
有角个体数
无角个体数
无角
A
Aa
aa
3(aa)
3(Aa)
有角
A
Aa
AA
6(Aa)
0
aa
Aa
3(Aa)
3()aa)
从上表可以看出,当假设无角为显性时,符合题干提供的信息;当假设有角为显性时,由于母本是AA或Aa两种基因型,应该是有角多于无角个体数,但由于数量不够多,可能会出现3:3的情况,也符合题干的信息。因此谁是显性无法确定。(2)判断可用多种方法,如①多对无角牛杂交;②多对有角牛杂交等。
方案
多对实验牛交配
实验结果
判断
甲方案
有角牛♂×有角牛♀
Ⅰ出现无角牛
有角显性
Ⅱ全部有角牛
有角隐性
乙方案
无角牛♂×无角牛♀
Ⅲ出现有角牛
无角显性
Ⅳ全部无角牛
无角隐性
考生常见的错误分析 ①部分学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遗传定律掌握不好。如有的同学把相对性状写成相同性状,有的同学基因型表述不正确,混淆Aa, aa, AA 的表示方法。
②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1)时,尽管也做了合理的假设,如假设无角为显性,可以推断6个组合后代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这一现象,但就此做出结论是可以确定这一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造成严重失分现象。说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在推断分析过程中判断过于武断,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③回答问题(1)时 ,多数同学没有能够全面具体地分析在两种假设情况下,均能够得到6个组合后代中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这一现象,在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上欠缺。如很多学生只做这样的论述:无论有角的为显性还是无角的为显性,杂交后都会产生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这一现象,但没有给出具体的推断过程.④回答问题(2)时,部分学生的审题能力较差,语言组织得比较混乱,有的只写杂交组合但没有预期结果,也有些给出多种组合但没有正确的。
例题2.(06.全国卷Ⅰ.31)
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这两种体色的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的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1)种群中个体的繁殖将各自的 传递后代。
(2)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自然果蝇的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 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
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推测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并以此为依据,对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以及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这两个问题,做出相应的推断。(要求:只写出子一代的性状表现和相应推断的结论)
答案:
(1) 基因
(2) 正交和反交
(3) 3,5
(4)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灰色,雌性全部表现黄色;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如果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雄性全部表现黄色,雌性全部表现灰色;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灰色个体多于黄色个体,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本题在设计上注意了难度梯度,层层递进,学生入手容易深入难,既保证了对基本知识点掌握程度的测试,又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选拔能力突出的学生,是一道成功的题。其中第1、2、3问的四个填空,是比较容易的,考生一般没什么问题。但是第4问,试题的考查层次一下子就提高了许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
核心概念和能力:考查考生对遗传学中细胞质遗传和细胞核遗传的区别、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差异。考查考生的核、质基因的遗传规律的理解和考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语言表述能力。
解题思路:(1)该题要做好这一问,首先学生要仔细理解题目的条件,如“两个杂交组合”、“一代杂交实验”、“选用多对果蝇”、“性状表现”等,然后根据结果反推现象,再组织语言表述出来就可以了具体过程:分析题干的设问可知杂交实验结果涉及两个变量即哪一种体色为显性性状和基因的位置,性状表现灰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或黄色为显性、灰色为隐性2种可能,基因存在于X或常染色体上2种可能,根据排列组合的思想实验结果就因该有4种。
考生错误及分析:①部分学生的遗传学基本概念,原理和遗传定律理解不透彻。如有的同学把第2问的“正交和反交”写成了“正反杂交”或者是“正交或反交”等;还有第3问基因型种类数算错;第4问根本无从下手,无法运用遗传学原理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等。②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足。这是最突出的问题,很多同学并没有考虑到有四种情况需要讨论,往往只考虑了其中两种。③组织语言的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欠缺。有的同学思路是清晰的,但表达很零乱,词不达意,表述不全面甚至前后矛盾等而造成失分。如有的同学将四种情况揉合成两种情况来表述等。④部分学生的审题能力较差,粗心大意。如只写杂交组合但没有预期结果,也有些给出多种组合但没有正确的;明明要求学生用性状来表达但很多同学却用的是遗传图解或基因型来表达等。
解决策略:从以上两道高考分析论述题考生的答题情况可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基本的知识点掌握较好,但由于语言组织得比较混乱,逻辑思维不严密,造成遗漏知识点而失分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上课时,多给学生讨论的时间,课后精选非选择题作为书面作业,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书面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方法归纳: 06年31(4)题与05年31(4)题解题方法是相同的,都逆向思维求证
同类试题:(01.广东卷.39)一只雌鼠的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使得野生性状变为突变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假定控制突变型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则用纯合野生型雄鼠与上述雌鼠杂交,后代表现型是 。
(2)另假定上述雌鼠为杂合子,让其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代表现型有两种,分别为突变型♀、野生型♀、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为1:1:1:1。从F1代中选用野生型♀、突变型♂的个体进行杂交,其下一代的表现型中所有的♂都为野生型,所有的♀都为突变型。请问: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常染色体上,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
(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
(1)野生型 (2)图解:
假设2:B位于常染色体上
结论:假设1的图解所表示的推理结果与杂交实验结果一致;假设2的图解所表示的推理结果与杂交实验结果不一致,所以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待热考点:纯合体、杂合体鉴定实验
例:3只试管内分别装有红眼雄果蝇和两种不同基因型的红眼雌果蝇,另有一只试管内装有白色果蝇。请利用实验室条件设计最佳方案,鉴别上述3只试管内果蝇的基因型。(答案略)
3.遗传中的基因型推断和概率计算
例题1 (05.全国卷Ⅱ.31)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灰身、直毛
灰身、分叉毛
黑身、直毛
黑身、分叉毛
雌蝇
3/4
0
1/4
0
雄蝇
3/8
3/8
1/8
1/8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 。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 。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
答案:(1)常染色体 X染色体 (2)雌蝇灰身直毛、雄蝇灰身直毛(3)BbXFXf BbXFY
(1) 1:5 (5)BBXfY BbXfY bbXFY
核心概念和能力:基因分离规律、自由组合规律、常染色体遗传、伴X遗传,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求两对以上基因型控制的生物性状的基因型,应灵活应用基因分离规律:先分别考虑每一对(此时无视其他基因的存在)以确定各自的基因型,然后归纳整理,按正确顺序书写全部基因,其概率计算也遵循同样的思路。
从表中提取的数据,可知在子代中雌果蝇中,灰身:黑身=3:1;雄果蝇中灰身:黑身=3:1,由此推知控制灰身和黑身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对于直毛和分叉毛这对性状子代中雌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0,雄果蝇中,直毛:分叉毛=1:1,一对相对性状的比值在雌性群体和雄性群体中相差悬殊,可以推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根据性状分离比推出亲代表现型和基因型,并依次推出子代的基因型。
同类试题:
(04 .全国卷Ⅰ.30) 30.(20分)已知柿子椒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一,辣味(C)对甜味(c)为显性,假定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以下4个纯合亲本:
亲本
果形 果色 果味
甲
乙
丙
丁
灯笼形 红色 辣味
灯笼形 黄色 辣味
圆锥形 红色 甜味
圆锥形 黄色 甜味
(1)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合有 。
(2)上述亲本组合中,F2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比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其基因型为 ,这种亲本组合杂交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 ,其F2的全部表现型有 ,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F2中出现的比例是 。
答案⑴甲与丁,乙与丙,乙与丁⑵乙与丁,aabbCC与AAbbcc,AabbCc,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味、灯笼形黄色辣味、灯笼形黄色甜味 1/16
可能由于此类考题难度系数在0.6以上,选拔性不够,所以05、06在全国卷Ⅰ没再考。
4.遗传与人类健康
例题(2005·广东生物·41)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Ⅱ-2 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Ⅰ
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Ⅱ-1 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____不一定。例如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A ,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aY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 __。
答:(1)Ⅱ-2;(2)Ⅰ;(3)Ⅱ-1;(4)不一定。例如母本为XaXa,父本为XaYA ,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aY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aX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
核心概念和能力: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信息获取能力、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本题以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系谱图为信息背景,考查学生获取新信息能力,及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本题的新信息: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这一信息是对考生已有知识的补充,考生必须有效获取该信息,才能正确解答有关问题。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血友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是没有血友病基因,因此血友病基因应该在Ⅱ—2片段。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对应部分可能发生交叉互换,其结果是使染色单体的某一位置的基因与原来相同或等位,因而互换部分也可能发生在Ⅰ片段。观察乙图,提取到的信息为某种病全部表现为男性患者,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并且不患病,这样,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Ⅱ-1片段。
4.遗传与植物个体生殖、发育
植物生殖发育过程中遗传物质的传递规律是生物教学中的难点。在历届高考中上海广东等地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种类型都考过,,但全国卷Ⅰ此类考题没有出现过。在教学中应引起重视。
例题1(04 .江苏卷. 28)科学家利辐射诱变技术处理红色种皮的花生,获得一突变植株,其自交所结的种子均具紫色种皮。这些紫色种皮的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些却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
(1)上述紫色种皮的花生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些结出了红色种皮种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紫色种皮的种子,可用于培育紫色种皮性状稳遗传的花生新品种。假设花生种皮的紫色和红色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文字简要叙述获得该新品种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获得的突变植株是杂合子 其自交所产生的后代发生性状分离(2)分别种植这批紫色种皮种子 ,连续自交两代。若其中一些植株所结的种子均具有紫色种皮,这些种子就是所需要的新品种(纯合子)
核心概念和能力:诱变育种、杂交育种、个体发育,综合运用能力
解题思路:(1)由“突变植株,其自交所结的种子均具紫色种皮,种子长成的植株中,有些却结出了红色种皮的种子。”由此推出紫色为显性。故突变株为杂合子。(2)由于红色和紫色为一对相对性状,要获得紫色性状的新品种,可以用杂交育种的方法分别种植这批紫色种皮种子 ,连续自交两代。若其中一些植株所结的种子均具有紫色种皮,这些种子就是所需要的新品种(纯合子)
待热的考点:例题已知甜玉米对非甜玉米为隐性。为探究玉米子粒中决定口味的部分到底是来自子房壁的发育,还是来自受精的胚珠的发育,请你依据有关原理,进行以下杂交实验:
① 将纯种甜玉米子粒与非甜玉米子粒间行种植,待长出玉米植株后分别标记。
② 在茎顶的雄穗将要抽出之前,以及叶腋处雌穗的苞叶露出而柱头将要伸出之前,必须要用牛皮纸分别给两种玉米的雄穗和雌穗套袋。
③当植株茎顶的雄穗花粉成熟时, 。
③ 将经过上述操作的植株部位进行必要的处理,让其进行正常的生殖生长,最终检测结果。预期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是:
答案:③让两种玉米交叉传粉(甜玉米的花粉传给非甜玉米的雌穗,非甜玉米的花粉传给甜玉米的雌穗)
④ 预期的结果及相应的结论是:
1.如果甜玉米植株上结出的是甜玉米,非甜玉米植株上结出的是非甜玉米,则说明玉米子粒中口味决定的部分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
2.如果如果甜玉米植株上和非甜玉米植株上结的都是非甜玉米,则说明玉米子粒中决定口味的部分是由受精的胚珠发育而来的
解题思路:性状的显隐性已经确定,所以鉴定性状由母本基因控制还是受精胚珠控制,必须通过杂交实验,要让隐性性状的植株作母本接受显性性状的植株的花药。
另外细胞质遗传和个体发育种皮和果皮的细胞核遗传现象极易混淆,容易成为学生认知的盲点。教学中需加以解析。
同类考题1(03.广东卷.19)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l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A.F1植株和F1植株 B.F2植株和F2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1植株
解题思路:种皮是母本(株被)体细胞发育而来,因此种皮基因型该母本植株基因型相同,子叶是胚的一部分,是有受精卵发育而来。种皮的颜色表现会滞后表现出来。因此答案选D
遗传部分除了以上总结的类型和尚未考到的知识点外还有其他内容有待补充。不当之处请各位同行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