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2.85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 1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人和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专题概述:‎ 稳态与调节是高考四大命题点之一,命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下丘脑—垂体—相关内分泌腺”的负反馈调节。(2)血糖、水、体温的调节。(3)反射弧及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综合分析。(4)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其关系。(5)生长素和其他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相关实验分析。试题大多以实验数据、图表、曲线为命题背景,结合社会、科技及生产、生活实际等新情境进行考查 考纲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 Ⅰ ‎(4)动物激素的调节 Ⅱ ‎(5)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Ⅱ ‎(6)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考点分析:‎ 考点一、人和动物的神经调节 具体考点:‎ ‎1.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1)反射弧的5个基本环节和兴奋传导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中断,反射即不能发生。但在反射弧的前三个环节(感受器、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完好的情况下能产生感觉,产生感觉不属于反射。‎ (3) 反射弧中兴奋的单向传导,取决于突触部位兴奋的单向传递。‎ ‎2.兴奋的传导特点及分析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在神经元间传递过程的比较 ‎ 过 程 神经纤维 刺激→电位差→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兴奋区) →未兴奋区 神经元间 突触小泡→递质→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神经元细胞体或树突 ‎(2)兴奋传导方向与特点的比较 ‎①在神经纤维上:由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双向传导 a.在膜外,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b.在膜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②在神经元之间: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单向传递 a.是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过程。‎ b.由于突触的单向传递,使得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3.突触与递质 ‎(1)突触的类型 ‎①轴突—树突型突触: ‎ ‎②轴突—胞体型突触: ‎ ‎(2)递质 ‎①概念:递质是神经细胞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对有相应受体的神经细胞产生特异性反应(兴奋或抑制)。‎ ‎②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③传递: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④受体:与轴突相邻的另一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上的糖蛋白。‎ ‎⑤作用:使另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⑥种类:包括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等)和抑制性递质(如谷氨酸等),但同一个神经元的末梢只能释放一种。‎ 4、 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①在神经纤维上 a.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不偏转。‎ ‎②在神经元间 a.刺激b点,(ab=bd),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c点,a点不兴奋,d点兴奋,电流表只发生一次偏转。‎ ‎5、兴奋传导特点的实验验证 ‎(1)验证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方法设计:电激图a处,观察A的变化,同时测量b处的电位有无变化。‎ ‎②结果分析:若A有反应,且b处电位改变,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若A有反应而b处无电位变化,则说明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2)验证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①方法设计:先电激图a处,测量c处电位变化;再电激c处,测量a处的电位变化。‎ ‎②结果分析:若两次实验的检测部位均发生电位变化,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双向的;若只有一处电位改变,则说明冲动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典例精析:‎ 例1.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B.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C.该反射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 D.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小脑兴奋的程度 解析:短跑运动员听到发令枪声后迅速起跑是后天经过学习获得的反射,所以该反射为条件反射,A项错误;调节起跑动作的神经中枢是躯体运动中枢,而不是听觉中枢,B项错误;该过程是经过声音刺激到神经中枢再经传出神经,最后到肌肉的一系列过程,所以会有多个中间神经元先后兴奋,C项正确;起跑反应的快慢取决于大脑皮层兴奋的程度,D项错误。‎ 答案:C 例2.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先缩回来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 ‎ A.图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 ‎ B.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B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 C.痛觉在图中的方框乙处形成 ‎ 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 解析:根据B中的神经节可判断出A为感受器,则E为效应器,故A正确;神经纤维未受刺激时膜内为负电位,膜外为正电位,故B错误;根据甲、乙两神经中枢的调节关系(甲调控乙),可以判断出甲为高级中枢大脑皮层,可产生痛觉,而乙为低级中枢脊髓,故C错误;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递质可以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故D错误。‎ ‎ 答案:A 例3.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内容物释放至②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③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①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解析:突触小体内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变为化学信号(递质)需要消耗线粒体提供的能量;递质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内,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后膜兴奋,膜电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答案:B 例4.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 解析:A为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无高级神经中枢参与;B和C均为仅由高级神经中枢控制的活动;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说明排尿反射是由低级中枢控制的反射活动,但无意识的人不能控制而有意识的人能控制排尿,说明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 ‎ 答案:D 考点二、激素调节 ‎ 具体考点:‎ 1、 激素的生理功能 性质 激素 体内来源 主要功能 氨基酸 衍生物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 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 增强心脏活动,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促进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肽和蛋白质类激素 生长激素 垂体 促进生长,影响代谢 胰岛素 胰岛(B细胞)‎ 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加速血糖分解,降低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加速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 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 促进甲状腺的正常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 (1)血糖的来源有a、b、c三条途径,其中主要来源是a,即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去路有d、e、f三条途径,其中主要去路为d,即机体细胞氧化分解葡萄糖,为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体现了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 ‎(2)d过程进行的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 3.分级调节基本模型 ‎ 提醒 ①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直接调节,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实现。‎ ‎②下丘脑可以通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实现对甲状腺的间接调节。‎ ‎③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活动受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少,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少;反之,则多。‎ ‎④甲状腺激素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 ‎ 4.体温恒定的调节过程 ‎ 5.水平衡的调节 ‎ (1)中枢:高级中枢和渴觉中枢——大脑皮层;低级中枢——下丘脑。‎ ‎ (2)抗利尿激素合成部位——下丘脑;贮存和释放部位——垂体后叶。‎ ‎6、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设计 ‎(1).甲状腺和甲状腺激素、性腺和性激素 常用实验方法是:切除法、饲喂法、注射法。‎ 如:探究甲状腺、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实验 组别 实验动物 实验处理 观察指标 实验组 ‎①‎ 幼小 动物 切除甲状腺 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 ‎②‎ 切除甲状腺+‎ 注射甲状腺激素 对照组 ‎①‎ 幼小 动物 不做任何处理 幼小动物生长发育情况 ‎②‎ 只切开皮肤,‎ 不切除甲状腺 ‎(2)垂体和生长激素、胰岛和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常用实验方法是:切除法、注射法。‎ 如:探究胰岛素对动物血糖调节的影响 组别 实验动物 实验处理 观察指标 实验组 饥饿处理的小鼠 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 小鼠生活状况 对照组 饥饿处理的小鼠 连续注射一定量胰岛素→出现低血糖症状→补充糖类 小鼠生活状况 ‎ (3)实验注意事项:‎ a.实验时一定注意遵循对照、单一变量原则。‎ b.实验动物选取分组时,要选取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且饲养时其他条件要一致。‎ c.蛋白质类激素只能注射,不可以口服。‎ d.在研究动物激素生理功能时,有时还用到移植法,同位素示踪法,如用131I示踪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及作用原理。‎ 典例精析:‎ ‎ 例1.如图表示人进食后血液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对含量的变化,其中两条曲 ‎ 线表示健康人两种激素的变化趋势,另一条曲线表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变 化趋势,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曲线b表示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 B.在曲线c上升时,人体下丘脑还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 C.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 D.人体通过a、c激素的协同作用,可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 解析:人进食后,血糖浓度上升,将使血液内胰岛素含量上升,胰高血糖素含量下降,故a为正常人进食后胰岛素含量的曲线,c为正常人进食后胰高血糖素含量的曲线,b为糖尿病患者进食后胰岛素含量的曲线;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人体血糖平衡过程中是拮抗作用。‎ 答案:D ‎ 例2.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与该图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寒冷会促使X分泌激素a ‎ B.Y除能分泌激素b外,还能分泌生长激素以及多种促激素,因而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 C.缺碘地区人的血液中激素b含量低于正常值 ‎ D.Z结构的活动只受Y结构的控制 解析:B项中下丘脑(X)才是内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少,通过负反馈使X、Y活动加强,a、b增多,引起甲状腺肿大,同时Z除受Y的控制外,还受神经控制和碘的影响。 答案:A 例3.右图表示某人的体温变化曲线,导致ab段和bc段体温变化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 A.发热和寒颤 B.提高环境温度和寒颤 C.寒颤和出汗减少 D.剧烈运动和出汗增加 ‎ 解析:从图中可读出,60分钟前,人的体温维持在‎37 ℃‎ 左右,60~80分钟时,体温上升,80~100分钟时,体温恢复正常。四个选项中可能导致体温上升的事情有发热、提高环境温度、剧烈运动,可能导致体温下降的事件有出汗增加。寒冷刺激下打寒颤能增加产热,但一般不会导致体温高于正常值,因此只有D项正确。 ‎ 答案:D ‎ 例4.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解析:过量饮水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细胞吸水过多而肿胀。静脉滴注高浓度的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使肿胀细胞失水而恢复正常,以此对患者进行治疗,故A选项正确,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时,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增多,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故B选项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浓度增大,渗透压升高,从而使细胞内液失水,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升高,故C选项错误。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可使细胞外液液体总量增加,故D选项错误。 答案:A 考点三、下丘脑功能及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具体考点:‎ ‎ 1.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 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它们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垂体释放。‎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枢。‎ 典例精析:‎ ‎ 例1.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a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b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 C.c引起下丘脑分泌③胰高血糖素 D.d引起下丘脑产生④电位变化 解析:下丘脑既是神经中枢,又是内分泌活动的枢纽。当人体过度紧张或寒冷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兴奋,出现电位的变化即图中的④;同时,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即图中的①;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产生抗利尿激素,即图中的②;当血糖含量降低时,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合成并分泌胰高血糖素。 答案:C 例2.图中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 解析:题目中的①②③三种信息传递方式分别对应于课本上实例如下:①对应于课本上的实例是:甲状腺激素这一内分泌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由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处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②对应于课本上的实例是: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中下丘脑这一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这一靶器官的过程;③对应于课本上的实例是:神经元细胞产生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细胞(靶细胞)而完成兴奋传递的过程。显然在体温调节中三种方式都存在,C正 确。方式①②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信息传递缓慢,且存在反馈调节,方式③‎ 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速度相对较快,所以A、D正确。但方式③也是需要通过体液的,因为上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是经过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后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B错误。‎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