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民族神话
鸿蒙未辟
宇宙洪荒
亿万斯年
四极不张
2003 年高考物理《考试说明》(新课程版)
(谢璞物理教育网版权所有)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
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
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包括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要求,均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
文化素质的要求,参照教育部 2002 年 4 月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文件精
神,并考虑中学教学实际确定的。
一、知识内容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按学科的内容分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五部分.详细内容
及具体说明列在本说明的“知识内容表”中。
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在“知识内容表”中用字母Ⅰ、Ⅱ标出.Ⅰ、Ⅱ的含义
如下:
Ⅰ.对所列知识要知道其内容及含义,并能在有关问题中识别和直接使用。
Ⅱ.对所列知识要理解其确切含义及与其他知识的联系,能够进行叙述和解释,并能在实际问题
的分析、综合、推理和判断等过程中运用。
二、能力要求
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要位置。要通过考核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
但不应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
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
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所给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能够独立地对所遇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
理情境,找出其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
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灵活地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
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象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能独立完成“知识内容表”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
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
结论。能灵活地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
知识内容表(新课程)
一、质点的运动
内容 要求 说明
1.机械运动,质点。
2 位移和路程
3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速率.位移公式 s=vt.s-t 图.v
-t 图
4.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5.瞬时速度(简称速度)
6.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公式 vt=v。+at、s=v。
t+at2/2 vt2-v02=2as、v-t 图.
7.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8.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
具有加速度.
9.平抛运动.
10.匀速率圆周运动,线速度和角速度.周期.圆
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 a=v2/R
Ⅰ
Ⅱ
Ⅱ
Ⅱ
Ⅰ
Ⅱ
Ⅰ
Ⅱ
Ⅱ
Ⅱ
不要求会推导向心加速
度的公式 a=v2/R
二、力
11.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物
体运动状态 变化的原因.力是矢量,力的合成与分解。
12.万有引力定律.重力是物体在地球表面附近所
受到的地球对它的引力.重心。
13.形变和弹力.胡克定律.
14.静摩擦.最大静摩擦力.
15.滑动摩擦.滑动摩擦定律.
Ⅱ
Ⅱ
Ⅱ
Ⅰ
Ⅱ
不 要 求 知 道 静 摩 擦 因
数。
三、牛顿定律
16.牛顿第一定律.惯性
17.牛顿第二定律.质量.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
18.牛顿第三定律.
19.牛顿力学的适用范围
20 .牛顿定律的应用.
21.宇宙速度 人造地球卫星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22.超重和失重
2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
Ⅱ
Ⅱ
Ⅱ
Ⅰ
Ⅱ
Ⅱ
Ⅰ
Ⅱ
四、动量、机械能
24.动量、冲量.动量定理。
25 动量守恒定律
26 功,功率.
27.动能.做功跟动能改变的关系
28.重力势能.做功跟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29 弹性势能.
30 机械能守恒定律
Ⅱ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的应用只限于一维的情况。
31.动量知识和机械能知识的应用(包括碰撞、反冲、
火箭)
32.航天技术发展和宇宙航行
Ⅱ
Ⅰ
五、振动和波
33.弹簧振子,简谐振动 简谐振动的振幅、周期和
频率,简谐振动的振动图象.
34 单摆,在小振幅条件下单摆作简谐振动,周期公
式.
35.振动中的能量转化 简谐振动中机械能守恒。
36 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受迫振动的振动频率.共
振及其常见的应用.
37.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波.横波和纵波.横
渡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
38.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39.波的叠加.波的干涉、衍射现象
40.声波
41.超声波及其应用
42.多普勒效应
Ⅱ
Ⅱ
Ⅰ
Ⅰ
Ⅱ
Ⅰ
Ⅰ
Ⅰ
Ⅰ
Ⅰ
六、分子动理论、热和功、气体
43.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的热运动、布
朗运动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44. 分子热运动的动能,温度是物体的热运动平均
动能的标志 物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物体的内能。
45.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热
量.能量守恒定律.
Ⅰ
Ⅰ
Ⅰ
Ⅰ
46.热力学第一定律
47.热力学第二定律
48.永动机不可能
49.绝对零度不可达到
50.能源开发和利用 能源的利用与环境保护
51.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 热力学温度
52.气体分子运动的特点
53.气体压强的微观意义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Ⅰ
七、电 场
54 两种电荷、电荷守恒
55.真空中的库仑定律.电荷量
56.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点电荷的场强.匀
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
57 电势能 电势差.电势.等势面。
58.匀强电场中电势差跟电 场强度的关系
59.静电屏蔽
60.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
6l.示波管 示波器及其应用
62.电容器.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常用的电
容器。
Ⅰ
Ⅱ
Ⅱ
Ⅱ
Ⅱ
Ⅰ
Ⅱ
Ⅰ
Ⅱ
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偏
转的计算,只限于带电粒子进
电场时速度垂直于场强的情
况。
八、稳恒电流
63.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和电阻定律
64.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
65.半导体及其应用 超导现象 超导的研究和应
用
66.电阻的串、并联.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
电路的分流作用
67.电功,电功率。串联、并联电路的功率分配
68.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
律.路端电压.
69.电流、电压和电阻的测量:电流表、电压表和
欧姆表的使用.伏安法测电阻
Ⅱ
Ⅰ
Ⅰ
Ⅱ
Ⅱ
Ⅱ
Ⅱ
九、磁 场
70.电流的磁场.磁现象的本质
71.磁感应强度 磁感线.地磁场 磁通量
72.磁性材料 分子电流假说
73.磁电式电表原理
74.磁场对通电直导线的作用.安培力.左手定则
75.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洛伦兹力.带电粒子
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
76.质谱仪 回旋加速器
Ⅰ
Ⅱ
Ⅰ
Ⅰ
Ⅱ
Ⅱ
Ⅰ
1.只要求掌握直导线跟 B
平行或垂直两种情况下的安
培力
2.只要求掌握 V 跟 B 平
行垂直两种情况下的洛伦兹
力.
十、电磁感应
77.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右手定则.法
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
78.自感现象.
79.日光灯
Ⅱ
Ⅰ
Ⅰ
1.导体切割进感线时感
应电动势的计算,只限于 l 垂
直于 B、V 的情况
2.在电磁感应现象里,
不求判斯内电路中各点电势
的高低
十一、交变电流
80.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原理,正弦
交流电的图象和三角函数表达式.最大值与有效值,周
Ⅱ 只要求讨论单相理想变
压器
期与频率.
81.电阻、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作用 感抗和
容抗
82.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和电流比,电能的输送.
Ⅰ
Ⅰ
十二、电磁场和电磁波
83.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的波速.
84.无线电波的发射和接收
85.电视 雷达
Ⅰ
Ⅰ
Ⅰ
十三、光的反射和折射
86.光的直线传播.本影和半影
87.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作图法
88.光的折射,折射定律,折射率.全反射和临界
角
89.棱镜,光的色散
Ⅰ
Ⅱ
Ⅱ
Ⅰ
十四、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
90.光本性学说的发展简史.
91.光的干涉现象及其常见的应用.光的衍射 双
缝干涉的条纹间距与波长的关系
92.光的偏振
93.光谱和光谱分析.红外线、紫外线、X 射线、Y
射线以及它们的应用,光的电磁本性.电磁波谱
94.光电效应.光子.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95.光的波粒二象性 物质波
96.激光的特性及应用
Ⅰ
Ⅰ
Ⅰ
Ⅰ
Ⅱ
Ⅰ
Ⅰ
十五、原子和原子核
97.Ⅰ粒子散射实验.原子的式结构.氢原子的能级
结构 氢原子中的电子云 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98.天然放射现象.射线、β射线、γ射线.半衰期
Ⅰ
99.原子核的人工转变.质子的发现.中子的发现
原子核的组成.核反应方程、放射性同位素及应用
100.放射性污染和防护
101.核能.质量亏损。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
102.核反应堆 核电站
103.重核的裂变.链式反应.轻核的聚变.
104.可控热核反应
Ⅰ
Ⅰ
Ⅰ
Ⅱ
Ⅰ
Ⅰ
Ⅰ
十六、单 位 制
105.单位制 中学物理中涉及到的国际单位制的基
本单位和其它物理量的单位
小时、分、摄氏度(℃)、标准大气压、毫米汞柱、
升、电子伏特(ev)
Ⅰ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规定
的单位符号.
十七、实 验
106.长度的测量
107.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108.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09.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10.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11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12.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13.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114.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15.用描述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
116.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同时练习使用螺旋测微
1.要求会正确使用的仪
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天平、秒表、电
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
器)、弹簧秤、温度表、电流
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
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2,要求知道有效数字的概
念,会用有效数字表达直接测
量
器).
117.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118.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
119.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出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120.用多用电表探索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21.练习使用示波器.
122.传感器的简单应用
123.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24.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试卷满分为 150 分.
全部由人工阅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常规卷”,采用机器阅卷的省、自治区、
直辖市使用“分卷”.“分卷”包括Ⅰ、Ⅱ两卷;选择题为Ⅰ卷,非选择题为Ⅱ卷.
试卷内容的覆盖面,以“知识内容表”中二十个单元计算,不低于 80%.试卷中各部分
物理知识的占分比例为
力学 约 38%
电学 约 38%
热学 约 8%
光学 约 8%
原子物理学 约 8%
实验(包括在以上各部分内容中)约 13%
试卷中易、中、难试题的占分比例控制在 3:5:2 左右
选择题的分数 约 25%
非选择题的分数 约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