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主观题热点二 9页

  • 324.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主观题热点二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 2016年历史科高考考前指导建议(二)‎ ‎ 主题六 民族意识 ‎ 相关史实:古代的民族观念、近代中国的民族观念、西方近代民族观念、现代的民族观念 ‎1.(25分)民族意识即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民族特征之一。亦称“民族性格”。指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凝结起来的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心理状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337年—1453年,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唤醒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民族感情,对西欧民族国家形成和民族意识觉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 14 世纪开始,西欧各国出现了使 用本民族语言的浪潮,用英语翻译的《圣经》奠定了英国民族语言的基础。恩格斯说:“语族一旦划分……这些语族就成了建立国家的一定基础。”14 世纪末,欧洲的封建体制向近代政府体制过渡,民族国家化(“民族”从它的自然状态转化为“国家”的政治形态)的进程启动了。在这些新型国家中,君主是国家权力的金字塔顶,“君主的利益不再只与贵族的利益相吻合, 而是扩展到与全民的利益相吻合”。随着民族国家兴起, 从前那种只知有教, 不知有国的情况发生变化。 中世纪文明那种孤立性、分散性的特点, 开始朝全国性、统一性、以及以公利和公权为主的方向演变。 ‎ ‎ ——摘编自李肇忠《近代西欧民族主义》‎ 材料二 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 ‎ ——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三 如果说“五四运动”主要是民族精英的动员。 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和亡国的危险,中国这个总体上仍属前现代的落后农业大国,众志成城,“地无分南北,人无分长幼”,动员起全民的力量,集合起规模空前的数百万军队,与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苦战8年,最后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有力支持下终于取得了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全面胜利。 ‎ ‎ ——摘编自《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 (1) 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欧民族国家兴起的原因和影响。(12分)‎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为什么成为每一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概括抗日战争使中国的民族主义得到了怎样的发展。(13分)‎ ‎1.(1)原因:战争唤醒民族意识;民族语言的使用;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共6 分) ‎ 影响:中央王权兴起,君主专制加强,打破了以贵族为中心的政治格局;教会在政治上的影响削弱;公民利益和权利( “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利”亦可)受到关注。 (共6 分) ‎ ‎(2)原因:19世纪中期以来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五四运动的爆发,反帝爱国运动是五四运动的鲜明主题;这次运动由爱国学生发起,工人阶级、商人相继加入,群众基础广泛。(7分)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现了全民族的大团结与总动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6分)‎ ‎ 主题七 科技创新 相关史实: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特点与原因、西方近代科技成果与原因、中西方科技地位转变的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条件与成果)、第二次工业革命条件与成果)、第三次科技革命、现代科技革命(相对论)‎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 材料: “工业革命”一词并非一开始就被人接受,即使一流的历史学家也完全否认这个术语。希顿认为,将这样一个准备了几百年、延续这么长的历史现象用“工业革命”来界定不大合适,作为一个标签不能令人满意,需要用一个新标签来替代。虽然,斯密在工业革命期间完成《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这样重要的经济学著作,他并没有注意到当时出现的工业革命,就连李嘉图和马尔萨斯这些生活在工业革命进行时期的“古典经济学家竟未能认识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情”。不仅经济学领域如此,其他领域亦然。在19世纪前半期的英国人中,根本还无人使用“工业革命”这个词。历史学家马蒂诺、麦考莱在著作中没有使用,狄更斯、迪斯累里的社会小说中也没有出现,在宪章运动的演讲中似乎也没有作出肯定的回应。即使到19世纪的中期和随后的几十年,也几乎没有人在讲或者写这个国家的历史时谈到叫作“工业革命”的事情。当时的人并没有注意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正在进行。‎ 因此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只不过是人们为了方便而随便想像来形容一个时代的名词,他们怀疑这个用法是否正确。‎ ‎ ——舒小昀《工业革命定义之争》 ‎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工业革命”定义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2.(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涉及了一些机床生产工具,其中,加工玉器的琢玉车最具代表性。从配图来看,它是一种磨床,其工作原理是靠足踏板带动皮条连着的圆盘运动。……考古文物上的车削痕迹间接证明中国古代存在着比琢玉车更为复杂的机床,但很难想象诸如《天工开物》之类集大成的文献不予收录。同时,明清之际官营作坊对技术的垄断使得一些复杂工艺难以流传。‎ ‎——摘编自陆敬严、华觉明《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 材料二 代表欧洲17 世纪机床工艺水平的心轴车床由一个或多个复杂的短螺杆控制,这些螺杆能在工件上来回移动几英寸,而固定刀具支架可以配合引导螺杆精准地旋切小工件。……16—17世纪的欧洲,各种有关机械设计草图都能呈现并流传,一些书籍甚至记录了古希腊机械制造的细节。……18、19 世纪之交,欧洲的机床技师之间曾经广泛存在着雇员——雇主关系,其成员彼此之间互相传授行业秘密,经验因之不断积累,创造性思想亦由此得到激发。例如,英国机床行业的发明家群体俨形成了一个行业师徒性质的“布拉默世系”。‎ ‎——摘编自查尔斯·辛格等主编《技术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8 世纪中西方机床工艺的差异,并分析其成因。(16分)‎ ‎(2)部分学者认为,“16—18 世纪中西方机床工艺的差异导致彼此‘分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此的认识。(9 分)‎ ‎1.对“工业革命”定义的认识作答为正确、不正确、有合理之处等几种,能根据事实自圆其说,均可给分。‎ 示例一:“工业革命”定义的认识是正确的。‎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的简要说明。‎ ‎“工业革命”定义是对工业领域发生的巨变、产业结构从农业为主导逐渐转变为工业为主导的一系列现象的本质性认识。虽然工业革命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但不能忽视或者抹杀出现的这种产业结构转型、巨变、革命,不能忽视工业革命的贡献。处于工业革命时代的各种学者,对于这场变革并不能独立客观进行记录、观察、判断,未能认识到工业革命的本质性变化。‎ 所以,“工业革命”定义是正确、准确的。‎ 示例二:“工业革命”定义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定义是对于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 准备了几百年、延续这么长时间的历史现象用“工业革命”来界定不大合适,“工业革命”并不能真正概括“工业革命”的本质含义;同时代各类人对工业革命都没有注意到或者认识到;工业革命在当时的影响不大;“工业革命”一词是为了方便随便起的名词。‎ ‎ 所以,“工业革命”定义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示例三:“工业革命”定义的认识有合理之处。‎ 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简要说明。‎ ‎“工业革命”定义是对工业领域发生的巨变、产业结构从农业为主导逐渐转变为工业为主导的一系列现象的本质性认识。虽然工业革命经过了几百年的演变,但不能忽视或者抹杀出现的这种产业结构转型、巨变、革命,不能忽视工业革命的贡献。但“工业革命”是一场全方位、各领域的革命,对人、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而“工业革命”一词并不能全面概括这一时期的变化。‎ 所以,“工业革命”定义的认识有合理之处。‎ ‎2.差异:技术方面,西方较中国先进;记载方面,西方比中国详尽;传承方面,西方更开放、有效。(6分,每点2分)‎ 成因:中国传统社会热衷科举功名、不利于科技创新;生产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4分,每点2分,任答2点)西方思想解放冲击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6分,每点2分,任答3点)‎ ‎(2)16世纪以来,西方机床工艺得积累和传承为工业革命的率先展开创造了条件,中国并未发展出相应的技术能力,中西的“分流”始于此。(5分)但技术差异只是“分流”的因素之一,中西还存在国家结构形式的差异,国家权力的不同作用对技术的演化有着重要影响。(4分) ‎ ‎ 主题八 人口问题 ‎ 相关史实:古代人口政策、新中国人口变化、现代中国的阶段特征、环境问题、社会福利问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时,秦朝的人口估计有3000万左右。至西汉末年增加到6000万,三国鼎立形成期间,人口损失估计达60%,仅存约2300万。 此后南北分裂,人口多次出现大幅度下降,直到隋朝重新统一后,才恢复到6000万左右。隋末的战乱,造成人口降幅超过50%,到唐初仅有2500万。至安史之乱前夕,又增至约9000万,达到新高峰。唐后期和五代的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北宋时期人口持续增长,大观四年(1100年)境内人口超过1亿,辽(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合计也在1000万以上。两宋之际的战乱使人口大幅度下降,元统一时实际人口约7000万。但到17世纪初,全国人口已突破2亿。明末的天灾人祸和清初的残酷战争,又使人口降幅达40%,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估计已降至1.2亿。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恢复至1.5亿,以后很快破2亿大关,到道光三十年(1850年),全国人口创造了4.3亿的新纪录。‎ ‎——据葛剑雄《从中国历史各朝代的人口数量变化看5000年中华民族历史沧桑》整理 材料二 新中国人口发展变化曲线图。‎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人口变动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9分)‎ (2) 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人口发展的主要变化,并分析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11分)‎ (3) 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以来人口问题的认识(5分)‎ ‎40.(25分)‎ ‎(1)特点:①人口发展呈现阶段性变化,每阶段内人口数大起大落;②总体呈增长趋势,古代前中期增长缓慢,明清以来爆炸性增长;③人口增长出现地域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增长慢于中原地区。(6分)‎ 原因:①人口大起大落受朝代治乱兴衰制约;②总体增长较缓在于小农社会自然经济供养能力有限,而后期快速增长主要在于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引进与人头税取消;③少数民族地区增长较慢主要在于其地理环境相对恶劣且受民族歧视。(3分)‎ ‎(2)主要变化:人口总量增幅较大,由4亿上升到13亿;人口出生率呈现解放初、6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三个波峰,近些年出现负增长;死亡率除三年困难时期曾冲高外,一直处于下降和低死亡率状态,老龄化社会已到来。(5分。答2点记4分,答3点记5分)‎ 因素:①经济:50年代初、60年代初、改革开放初期三个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粮食有保障,故出现三个人口增长高峰;而三年困难时期,许多人饿死,人口急剧下降;市场经济兴起后,工作压力增大、人的培养成本增加,又严重制约人们的生育观念和人口增长。②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制度优越,成为新中国人口增幅较大最重要的政治前提。③政策: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打断了人口自然增长态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迅速下降;④医疗:医疗卫生进步,使得死亡率下降和人的寿命延长,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老龄化)。⑤观念:生育观念由传统的多子多福转变到优生优育,抑制人口新的增长。(6分。答对3点给满分)‎ ‎(3)认识:人口增长应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承受力相适应,要根据国情适时调整人口政策;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大力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努力实现“老有善养。 ‎ ‎ ‎ 主题九 社会生活 ‎ 相关史实:宋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明清社会生活情况、工业文明对近代社会生活的影响(中国、西方)、‎ ‎ 新时期社会生活 比较表3和表4,提取一项有关汉语中外来词引入变化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 ‎ 主题十 大国关系 ‎ 相关史实:古代对外交往、明清对外政策与朝贡贸易、近代外交政策与观念的转变、新中国外交政策与背景、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中美关、中苏关系、中日关系、二战后的国际格局 ‎1.(25分)阅泼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郑和下西洋期间倡导的不欺寡、不凌弱,友好相处,共享太平,为亚非国家之间的交往,确立了不成文的准则,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郑和在海外从未仰仗。天威”,欺负小国弱国。……带领近三万人的武装,在海外没侵占别国的一寸土地,没掠夺别国的一草一木,更没在海外派驻一兵一卒。所经之地,本着“怀柔远人”,“和顺万邦”,“共享天下太平”的宗旨,倡导“王道”,反对“霸道”。以和平友好精神,敦睦邻邦,以德服人,宣扬中华文化,其所表现的是“和平海权”,而非武力侵略行为。郑和出使西洋是中国古代执行和平外交政策的成功范例。‎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1953年12月,周恩来总理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就关于两国在中国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举行谈判时,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在亚非会议上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在中印、中缅联合声明中改为导等互利)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得到印方的赞同。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访问中,周恩来总理分别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确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导两国关系的原则,并共同倡议将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一般国际关系的原则。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了引申和发展,并被吸纳迸会议通过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十项原则之中。‎ ‎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 2015年9月28日上午,习近平登上联合 国讲台,发表了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讲话。这是习近平首次在联合国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他强调:和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他还呼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近三年来习近平至少已70次提到命运共同体。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阐述着“中国主张”。‎ ‎ ——摘编自和讯网 (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归纳郑和下西洋时期和新中国初期外交活动的异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不同的原因。(12分)‎ (2) 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相通之处。分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10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当前中国外交活动的认识。(3分)‎ ‎1.(1)同:和平友好;互相尊重;敦睦邻邦;以政治目的为主;反对霸权。(3分,三点即可)‎ 异:明朝时倡导“王道”(居高临下,以德服人),怀柔远人,厚往薄来;新中国初期倡导平等、互惠互利。(4分)‎ 原因:明初国力强盛,经济、文化发展程度高;传统的朝贡体制、观念。(2分)新中国初期恢复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需要和平安定的周边国际环境;打破美国的孤立和封锁;消除周边国家对红色中国的恐惧。(3分)‎ ‎(2)相通之处:以和平外交为核心;倡导互惠共赢;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发展;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4分)‎ 现实意义:为国内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国际环境、推动中国外交理念创新、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等多方 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体现了当前国际社会在发展问题上的重要共识,完全符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这对于各国在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及在合作共赢基础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并为维护地区及世界和平与稳定将产生积极的影响。(6分)‎ 坚持走和平外交之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本准则。(3分)‎ ‎ 补充:一带一路 下列材料:‎ 提名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项目,必须符合下列6项中的1项或几项标准:‎ ‎1.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2.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4.可作为一种建筑或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6.与具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或思想或信仰或文学艺术作品有直接或实质的联系。只有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或该项标准与其它标准一起作用时,此款才能成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理由。‎ 请回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就丝绸之路向世界遗产大会提出四条申遗理由,并加以说明。(要求所提理由需依据评选标准,条理清楚,符合历史事实。12分) ‎ 例如:第一条中的敦煌艺术;第二条中伊斯兰文化的传播;第三条中新疆的坎儿井;第四条中的中亚文明的开创和发展;第五条中的楼兰古城遗址;第六条中的佛教传播路线等。每点3分,四点共12分。主要考查论证思维,只要合理,同样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