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题型一 图表信息提取类
1.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综(新课标2卷)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 1950—2019年我国部分节假日一览表[学优高考网]
年份
法定节假日天数
节假日
1950
2019
2019
2019
元旦
1
1
1
1
春节
3
3
3
3
劳动节
1
1
1
1
国庆节
2
2
3
3
星期日
1
1
1
1
星期六
——
1
1
1
清明节
——
——
——
1
端午节
——
——
——
1
中秋节
——
——
——
1
表2能够反映我国节假日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2. (2019·安徽宣城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题·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世界制造业生产的百分比分布(%)
国家
1870年
1913年
1937年
美国
23.3
35.8
32.2
德国
13.2
15.7
10.7
英国
31.8
14.0
9.2
法国
10.3
6.4
4.5
俄国
3.7
5.5
18.5
意大利
2.4
2.7
2.7
加拿大
1.0
2.3
2.0
比利时
2.9
2.1
1.3
瑞典
0.4
1.0
1.3
日本
11.0
1.2
3.5
印度
1.1
1.4
其他国家
12.2
12.7
——H.J.哈巴库克M.M.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六卷24页)
从表格中提取两组能够反映世界经济领域变动的数据,并分别对其加以解读。
3.(2019·江西南昌一模·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
年份
党员人数
年份
党员人数
1921年7月(一大)
53
1934年
30万
1922年6月(二大)
195
1937年初
4万
1923年6月(三大)
432
1940年
80万
1925年1月(四大)
994
1945年4月(七大)
121万
1927年4月(五大)
5.7万
1947年12月
270万
1927年4月后
1万
1949年10月
448万
1928年6月(六大)
4万
——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度发展趋势》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进行探究,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
4.(2019·山西孝义高三下学期名校模拟卷一·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后期英美等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1840年
1850年
1870年
1880年
1900年
英
25
22
25
25
21
美
7
7
8
10
11
德
8
8
10
9
12
法
9
11
10
11
8
——摘编自宋則行、樊亢主编《世界经济史》(上)
上表反映了19世纪中后期英美等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变化情况。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5.(2019·四川高考适应性测试·41)(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2 西汉部分丞相出身表(单位:人)
时期
功臣
功臣子
外戚宗室
各级属吏
经学之士
其他
汉高祖
1
汉惠帝
3
汉文帝
4
汉景帝
4
1
汉武帝
5
3
1
3
汉昭帝
3
汉宣帝
4
1
汉元帝
2
汉成帝
1
1
3
汉哀帝
1
4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卷》
表2 能够反映汉代丞相任用的多种变化情况。指出其中一种变化情况并说明其原因。
6.(2019·山东淄博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表1 1650—1900年世界人口估计数
1650年
1750年
1850年
1900年
百万
欧洲
100
140
266
401
美国和加拿大
1
1
26
81
拉丁美洲
12
11
33
63
大洋洲
2
2
2
6
非洲
100
95
95
120
亚洲
330
479
749
937
总数
545
723
1171
1608
百分数
欧洲
18.3
19.2
22.7
24.9
美国和加拿大
0.2
0.1
2.3
5.1
拉丁美洲
2.2
1.5
2.8
3.9
大洋洲
0.4
0.3
0.2
0.4
非洲
18.3
13.1
8.1
7.4
亚洲
60.6
65.8
63.9
58.3
总数
100.0
100.0
100.0
100.0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表1能够反映世界人口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两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形成的历史原因。
7.(2019·广东汕头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各国(或地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
年份
进口
出口
英、法、德①
美、日②
俄
香港③
英、法、德①
美、日②
俄
香港③
1868
33.4
4.7
0.1
21.4
61.8
10.8
1.2
13.0
1888
24.0
7.1
0.4
55.1
18.1
13.6
7.9
36.3
1896
21.0
13.8
1.1
43.2
8.6
17.2
11.4
41.2
1906
23.4
24.7
0.1
33.8
18.7
25.0
7.9
35.0
1913
22.2
26.4
3.8
29.3
18.4
25.5
11.1
29.0
1919
11.0
52.5
2.1
22.6
14.5
46.9
3.4
20.8
1927
12.5
44.5
2.2
20.6
14.1
36.0
8.4
18.5
1931
15.6
42.2
1.7
15.3
13.4
40.6
6.0
16.3
1936
29.6
35.9
0.1
1.9
19.0
40.9
0.6
15.1
①1906年以前仅为英国的统计额。②1895年后包括台湾。 ③香港虽为英属殖民地,但从地域视角看,仍属于亚太。 ——引自李英铨、严鹏《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变动及其原因》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讨当时中外贸易状况。(12分)(说明:可以综合材料得出一个结论并加以说明,也可以根据部分材料得出一个结论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8.(2019·四川德阳三模·41)(12分)统计数据的变化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图1、图2为《人民日报》“三八节”新闻报道中女性职业的统计。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新闻报道中女性职业的变化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
9.(2019·安徽淮南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表3 美、日、欧经济增长的速度比较(%)
美国
日本
欧共体
1966—1970
3.0
11.0
4.9
1971—1975
2.2
4.3
2.9
1976—1980
3.4
5.5
3.0
——(美)《总统经济报告》(1988年)
材料二 表4 世界上主要国家工业生产占世界比重(%)
美国
日本
英法德等国
1948
56.4
1.6
19
1970
38.7
9.5
25.6
——根据王蕙提、韩玉贵《当代世界政治经济概论》相关内容整理
根据材料,提取两项有关20世纪60-7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的信息,并依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分析准确。)
10.(2019·江西百所名校高三10月阶段性诊断·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下表反映了1873年至1930年间中国进口货物分类统计情况(单位:%)。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合计
机器及大工具
原料
建筑用品、设备(包括车辆船艇)、小工具、器材、半成品、材料、燃料等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1873
8.1
8.1
91.9
8.5
83.4
1893
8.4
0.6
7.8
91.6
13.0
78.6
1903
15.0
0.7
14.3
85.0
22.3
62.7
1910
17.6
1.5
0.1
16.0
82.4
17.0
65.4
1920
28.5
3.2
0.2
25.1
71.5
16.9
54.6
1930
26.9
3.7
1.9
21.3
73.1
17.3
55.8
——据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整理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11.(2019·四川四市教研联合二模·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读图1、图2,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出境旅游的发展趋势,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准确运用相关材料进行说明。)
12.(2019·安徽五校高三12月联考题·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2—1946年度中国留学生数及学科分布
年度
共计
文类
实类
小计
文
法
商
教育
小计
理
工
医
农
1932
576
342
98
179
25
40
213
49
76
53
35
1933
621
300
77
143
31
49
319
62
131
82
44
1934
859
428
99
234
43
52
431
116
164
79
72
1935
1 033
506
117
246
70
73
526
135
174
104
113
1936
1 002
463
108
227
64
64
526
97
183
127
119
1937
366
138
20
61
33
24
228
46
107
34
41
1938
92
13
2
7
1
3
79
18
34
20
7
1939
65
20
1
9
1
9
45
20
13
8
4
1940
86
32
8
10
7
7
54
8
25
11
10
1941
57
20
3
11
4
2
37
8
19
4
6
1942
288
73
15
39
13
6
155
32
103
7
13
1943
359
181
37
53
84
7
158
28
124
9
17
1944
305
34
8
11
10
5
271
27
164
23
57
1945
8
—
—
—
—
—
8
5
—
—
3
1946
730
321
94
145
57
25
409
92
205
49
63
从上表中提取两项有关这一时期中国海外留学生的相关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题型一 图表信息提取类
1.
【答案】:
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趋势,如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成为法定假日的天数传统节日种类增多,小长假出现和增多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改革开放后法定假日总天数从少到多。(4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娱乐需求增加;增加假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政府更加注重民生。(8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
2.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工业化主题;全国卷41题
【解析】这一道材料论证题,首先从从表格中提取两组能够反映世界经济领域变动的数据,首先提出提取信息:1870年英国制造业比重占近1/3,此后下降到1913年14%和1937年的9.2%,而美国到则上升到1913年的35.8%和1937年的32.2%,再从事实角度解读:世界经济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再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紧扣论题,合理引用史实,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答案】数据解读可以从反映的事实、成因或影响等任意角度展开,也可以就以上角度“混和”解读。
【示例】
信息一:1870年英国制造业比重占近1/3,此后下降到1913年14%和1937年的9.2%,而美国到则上升到1913年的35.8%和1937年的32.2%。
事实角度解读:世界经济中心由英国转移到美国。
信息二:1870年英国、法国、美、德国和比利时五国占世界制造业总产量的4/5以上,到1913年时,这个比例下降到了不足3/4。
影响角度解读:工业化浪潮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向世界其他地区扩展。
信息三:俄国(苏联)制造业比重从较低份额,增长到1937年的185%,占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原因角度解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通过完成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
信息四:1870-1913美、德两国制造业比例增长迅速,而英法两国明显下降。
“混和”解读: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加剧,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引发了一战。
分 值
标准
10~12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涵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
能够引用具体史实支持论题,史实准确,分析合理,结论顺理成章;论述完整、清晰、逻辑严谨,文字通顺。
7~9
所拟论题符合要求,指向明确,涵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
能够围绕所拟论题阐述自己的观点,所举史实与论题基本能构成逻辑关系;论述较完整清晰,文字通顺。
4~6
所拟论题基本符合要求,指向明确,涵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
所举史实对论题支撑不足,或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性不强;论述不够严谨,文字较通顺。
0~3
所拟论题不符合要求,或指向明确。
论述文字与论题关系不清,或无关系;结论错误;没有逻辑性,文字不通顺。
3.
【考点】近代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全国卷41题
【解析】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人数减少的原因探究等,结合史实论证即可,注意史论结合。
【答案】主题方向:①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现象,进行分析论证(1927年和1934年—1937年)。
②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少增多,选取任意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析论证(1925年—1927年;1927—1934和1937—1940年等)。
③选取增减各一个时期,进行分析论证。
④从变化总的趋势,看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奋斗中不断壮大。
⑤其它合理的论题
示例1:论题: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原因略探(2分)
论证:①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也由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出现右倾错误,大革命失败。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5.7万急剧减少为1万。(4分)
②1934年,由于王明左的错误占据统治地位,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战略转移,南方革命根据地丧失殆尽。加上长征路上,红军物资匮乏、道路险峻以及敌人的围追堵截,红军损失巨大。使得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30万急剧减少为4万。(4分)
总而言之:上述两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的大量减少是由中国共产党自身错误和敌人的绞杀两个原因共同导致的。(2分)
4.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全国卷41题
【解析】首先,分析材料信息,确定选题角度,例如,纵向比较来看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明显高于美、德、法三国,横向比较来看,美德两国比重在增加,其次,根据提取的信息,从政治、经济等角度进行分析,以英国为例,从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到早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等都使英国在世贸易中占优势,再以德国为例,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建立君主立宪制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替进行等方面都促使德国贸易比重逐步提升,最后,根据提取的相互关联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答案示例:
论题一:19世纪中后期,广大的殖民地保证了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优势地位。(2分)
阐述:19?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西方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英国由于科技研究与应用上的保守性,工业生产开始落后于美国和德国;但表格中的信息显示1870年后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仍占绝对优势地位。这主要是因为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市场,具有他国所不能比的世界市场优势,从而保证了英国在世界贸易中的优势地位。(10分)
论题二:19世纪中后期,德国工业化发展迅速且工业水平校为领先。(2分)
阐述:1871年德国才完成国家统一,作为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对外占有殖民地和市场非常有限;表格中德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到1900年仅次于英国,说明德国的工业品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优势,这主要是由于德国完成统一,迅速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以及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注重科技的发明和应用,使自己的工业化水平大大领先于英法等欧洲国家,使自己的工业品具有了竞争优势。(10分)
5.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至元中央与地方的斗争;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成熟;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朝;全国卷41题
【解析】本题属于半开放试题,需要结合表格数据说明变化,并结合史实进行原因分析,据材料“功臣和功臣子”和“各级属吏和经学之士”可知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功臣和功臣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功臣对汉朝建立居功至伟,其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据材料“各级属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以来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据材料“经学之士”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发展儒学教育,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统治者改变丞相来源以加强皇权和推行察举制,重视丞相素质。
【答案】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一种变化情况,既可指出某一类出身的变化,也可指出几类出身的总体变化,根据史实对变化原因的说明应充分恰当。
示例:变化: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4 分)
原因:功臣对汉朝建立居功至伟,其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汉以来布衣将相局面的出现;统治者改变丞相来源以加强皇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发展儒学教育;推行察举制,重视丞相素质。(8 分,任答四点即可)
6.
【考点】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全国卷41题
【解析】从时间来看(1650—1900年)即(17世纪-20世纪)在这个过程,所占比例最突出的是亚洲,再者比例不断上升的是欧洲,结合所学可与此时影响人口的因素相联系:从经济发展,生活资料增加改善和科技医疗水平提高等角度分析。
【答案】评分说明:正确指出材料反映的两种变化趋势,如欧洲人口不断增加,欧洲所占世界人口比重增加,非洲所占人口比重减少等,根据史实对变化趋势原因的说明充分恰当。
示例:趋势一:欧洲人口总数逐步增长。
原因:工业革命使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生活资料增加;科技和医疗水平的进步,死亡率下降。(6分)
趋势二:亚洲人口所占比重1750年后逐步下降。
原因:这一时期亚洲遭受欧洲的殖民侵略,战争不断,政局动荡;工业化水平和医疗水平较低,因此亚洲人口所占比重降低。(6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7.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全国卷41题
【解析】据材料提供的数据可知,中国与西欧的对外贸易无论在进口还是在出口方面所占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美日呈现上升趋势,香港所占的比重一直比较大,由此得出中国与西欧的贸易比重呈下降趋势,与美日(亚太地区)的贸易比重呈上升趋势。香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桥梁,联系世界史的史实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经济受到破坏,第二次工业革命,美日成为工业强国的角度进行论证,结合中国史的史实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证。
【答案】【评分标准】得出的结论要明确。可以综合材料得出结论,如与西欧的贸易比重呈下降趋势,与亚太地区的贸易比重呈上升趋势。也可以根据部分材料得出结论,如英、法、德在中国的利益减小;美、日在中国的利益日益扩大:中俄贸易份额较小:香港是中外贸易的重要桥梁等等。或根据某一年的进、出口情况得出合适的结论。(4分)
论证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要注意从不同角度结合史实说明。如结合中国史实、结合地区史实、结合各国史实、结合世界史史实等加以说明。至少要有两个角度,且史实准确,说理清晰。(每个角度4分,共8分)
示例:结论:当时中国与西欧贸易比重呈下降趋势,与亚太地区的贸易比重呈上升趋势。(4分)
说明:西欧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受到破坏,无力扩人对华经济侵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亚太地区经济发展,美、日迅速崛起,成为工业强国,趁机抢占中国市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对老牌工业国的依赖减少。(8分)
8.
【考点】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近代中国物质、习俗和大众传媒的变化;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巨变;全国卷41题
【解析】这是一道数据史料题,回答时先比较数据变化的趋势,再结合所学阐释变化的原因即可。例如比较得出工人与农民所占比重大幅度降低,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别论述1950—1978年占比高的原因,1979—2019年占比大幅下降的原因即可;如比较得出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大幅度提高,其原因可从女性社会地位、教育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社会的需求等方面回答即可;如比较得出女性领导比重大幅度提高,其原因可从女性政治地位、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等角度回答即可;如比较得出除工农外,其他职业均有提升,女性的职业更加多样,其原因可从社会条件、女性社会地位、女性的社会作用等角度回答即可。
【答案】示例:
信息
说明
1
工人与农民所占比重大幅度降低。(2分)
图1工农所占比重高。工农民主革命的影响;社会主义建设展开,树立劳动者形象的需要;阶级斗争思想的长期存在。(2分)图2工农比重大幅降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阶级斗争思想逐渐淡化,女性身上的革命色彩退去;(2分)
2
女性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大幅度提高。(2分)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社会地位逐步提高;女性教育的稳步发展;男女平等观念被普遍接受;社会主义建设客观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4分)
3
女性领导比重大幅度提高。(2分)
妇女政治地位提高;我国民主政治的不断完善和发展。(4分)
4
除工农外,其他职业均有提升,女性的职业更加多样。(2分)
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为妇女展示自己的才能提供了条件;妇女的社会地位提高;妇女更加独立,全面参与社会建设,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4分)
(示例不作唯一标准,如从其他角度概括,亦可同等给分)。
9.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政策主题;全国卷41题
【解析】观点:根据材料一:在三个时间段中,美国的增长速度比日本与欧共体速度慢,然后联系60-70年代美国的处境给与说明: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根据材料二:1948年与1970年的对比,说明:日本、英德法等国在这段时期内与美国差距的减少,其原因是:西欧国家走上联合,并摆脱了美国控制;二战后,西欧得到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战后日本民主改革和美国的大力扶植;日本和西欧国家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答案】示例:(任答两条信息,并加以说明即可。答案示例仅供参考。)
信息1:美国经济增长慢于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美国占世界工业的比重呈下降趋势。(2分)
说明:以美国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20世纪7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美国的打击;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4分)
信息2:二战后,日本、英、法、德等国占世界工业的比重加大,与美国经济的差距缩小。(2分)
说明:西欧国家走上联合,并摆脱了美国控制;二战后,西欧得到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战后日本民主改革和美国的大力扶植;日本和西欧国家制定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4分)
10.
【考点】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晚清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国初期和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全国卷41题
【解析】先从材料中提炼出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形成论题,如: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工业化不断发展;中国近代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西方对华经济扩张,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史实论述时必须多角度的进行论证,史实必须准确,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答案】示例一
论题: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工业化不断发展。(2分)
阐述:图表信息显示1873~1893年中国生产资料的进口值只占总进口值的8%左右,而机器及大工具的进口值1893年只占0.6%,说明国内机器生产的程度很低;1930年生产资料的进口值占到了总进口值的26.9%,机器及大工具的进口值上升到了3.7%,这说明机器生产的程度有所提高;19世纪70年代后,中国兴起了洋务运动,随之民族近代工业产生;随着清末“新政”和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中国工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加上甲午战后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输出,在华进行投资设厂,因而对机器及大工具的需求有所提高。(10分)
示例二
论题:中国近代工业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西方对华经济扩张。(2分)
阐述:1873年以前,中国工业仍以传统手工业为主,面对西方商品的倾销,消费资料的进口在进口总值中占绝对比重;1873年后,随着洋务运动和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机器生产能力提高,从而使消费品原料进口增加,而直接消费资料进口出现下降,这说明近代工业化对西方的商品倾销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西方对中国的经济扩张。(10分)
(注:“示例”仅供参考,若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得分)
11.
【考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992年起);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全国卷41题
【解析】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观察分析图1、图2得出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所学进行论述即可。如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出境旅游的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加,首先观察分析图1、图2得出会出现增长的趋势,然后结合所学可从政策、经济、社会、人们思想观念以及旅游对经济的作用等方面组织答案即可;如预测未来几年我国出境旅游的增速会逐渐放缓,首先观察分析图1、图2得出会出现放缓的趋势,然后结合所学从经济状况、成本、旅游诉求等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答案】评分说明:
等级
说明
一等
(12-9分)
② 点明确,理由充分。
②能够准确、充分运用材料所列数据,联系所学知识,综合多种角度进行分析说明,逻辑关系清楚。
二等
(8-5分)
② 点明确,理由较充分。
②能够运用材料所列数据,结合所学知识,从2-3种角度进行分析说明,逻辑关系较清楚。
三等
(4-0分)
② 观点,孤立运用一种数据或一种史实说明,逻辑关系不清。
②观点不明确,没有说明。
示例1:如未来几年我国出境旅游的人数将会进一步增加;(2分)
说明:2019年,美、俄、日、韩等发达国家出境游客人数占人口比例约占20%,我国不足10%,出境旅游还有较大发展空间;1994年至于2019年,我国出境游客人数几乎逐年增长;随着改革开放的在不深化,对外开放力度逐步加大,为出境旅游提供了政策依据;2019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进一步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出境旅游提供了物质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观念更加开放,出境旅游需求增加;发展旅游经济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等。(10分)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示例2:未来几年我国出境旅游的增速会逐渐放缓。(2分)
说明:20世纪初,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出境旅游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2019年后出我国境旅游增速大大放缓,2019年至今,我国境旅游增速甚至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经历了一段高速发展时期,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出境旅游费用相对较高,不少中低收入家庭还难以达到;随着大量人口出境旅游后,出境旅游的诉求会相对降低等。
(“示例”只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
12.
【考点】教育发展主题;全国卷41题
【解析】首先,分析表格数据,获取有效信息,如留学生中“实类”多于“文类”,1938年留学生人数下降,1946年留学人数激增等;其次,对获得的信息结合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如留学生“实类”多于“文类”在于适应经济建设和战时需要,政府政策影响,1938年以后留学生人数下降在于日军全面侵华、政府无暇顾及,1946年留学人数激增,在于抗日战争胜利,国家重建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等;最后,根据提取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表述成文。
【答案】示例:
信息一:“实类”多于“文类”。适应经济建设和战时需要;政府政策因素。(6分,言之成理即可)
信息二:1938年以后,留学生人数下降严重。国际环境恶化;日军全面侵华;政府无暇顾及。(6分,言之成理即可)
信息三:1946年留学人数激增。抗战胜利;国家重建需要;政府政策支持;国际环境变化。(6分,言之成理即可)
(其他言之成理,酌情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