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3.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中生物会考高考知识点总结与归纳整理知识主干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1细胞的分子组成 ‎ ‎ ‎ 结合水(与他物结合):细胞组成成分之一 ‎ 水 ‎ 自由水(游离状态):①溶剂②运输营养和废物③作为反应物参与生物反应 ‎ 无机物 ‎ 存在形式:一般以离子形式存在 无机盐 ‎ 功 能:①组成细胞中的化合物 ②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③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如离子平衡,酸碱度平衡)‎ ‎ 构成:C、H、O、N等 氨基酸(HN2–CH–COOH)‎ ‎ ︱‎ 折叠 脱水缩合 ‎ R ‎ ‎ 氨基酸 多肽 蛋白质 ‎ ‎ ‎ 功能:①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成份(如结构蛋白)‎ ‎②催化(如酶)③运输(如血红蛋白)‎ 蛋白质 ④信息传递,调节生命活动(如胰岛素)‎ ‎⑤免疫(如抗体)‎ ‎ 蛋白质种类多样的原因:‎ ‎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序列 ‎②多肽链的空间结构 ‎ 计算题归类:‎ 有机物 ①m个氨基酸,一条链,脱水个数=肽键个数=m-1‎ ‎②m个氨基酸,n条链,脱水个数=肽键个数=m-n ‎③氨基酸:mRNA:基因(DNA)=1:3:6‎ ‎ ‎ ‎ 构成:C、H、O、N、P、等 ‎ ‎ DNA:质多 核酸 五碳糖、磷酸、含N碱基 核苷酸 核酸 ‎ RNA:核多 ‎ 功能:遗传物质 ‎ 构成:C、H、O 单糖 二糖 多糖 糖类 ‎ 功能:主要的能源物质 ‎ 构成:C、H、O 脂肪:储能物质;有保温,减少内脏器官之间的摩擦等功能 ‎ 脂质 分类 磷脂:膜结构的重要成份 ‎ 固醇: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等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淀粉 实验原理:颜色反应 化合物 试剂 现象 还原糖 斐林试剂 砖红色沉淀 脂肪 苏丹Ⅲ 橘红色 苏丹Ⅳ 红色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紫色 淀粉 碘液 蓝色 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比较:(1)浓度不同:斐林试剂中CuSO4溶液的浓度为0.05g/ml,双缩脲试剂中的CuSO4‎ 溶液浓度为0.01g/ml。(2)使用方法不同:斐林试剂是先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再使用;双缩脲试剂是先加入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 ‎1.2细胞的结构 一、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1)1665年,英国 . 虎克 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2)18世纪30年代,德国 . 施莱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 ‎(3)1858年,德国 . 魏尔肖,提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作为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 二、使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1)高倍镜与低倍镜比较 物镜大小 看到细胞的数目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物镜与装片的距离 高倍镜 大 少 暗 小 近 低倍镜 小 多 亮 大 远 ‎(2)‎ 特别注意:‎ ‎ ①换上高倍镜调整时,只用细准焦螺旋。②换镜前,应将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的中央。‎ ‎③使粗准焦螺旋下降时,双眼要注视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到快接近时(约0.5cm)停下来。‎ 三、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细胞核 真核 拟核(无核膜、无核仁、无染色体)‎ 细胞质 有多种细胞器 仅有核糖体 细胞壁 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 主要是肽聚糖构成 代表生物 动物、大多数植物、真菌 细菌、蓝藻、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 ‎ 结构:磷脂双分子层(基本支架)‎ ‎ 蛋白质分子 特点:流动性 ‎ 细胞膜 糖类(少量) ‎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 功能:①控制物质进出 ‎ ‎ 主动运输 特点:选择透过性 ‎②将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 ‎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细胞质基质:为新陈代谢提供物质和环境 ‎ 叶绿体: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双层膜 细 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 高尔基体:①加工和运输蛋白质 ‎②与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 ‎③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 ‎ 内质网: ①增大细胞内膜面积 胞 细胞质 细胞器 ②参与蛋白质、脂质、和糖类的合成 ‎ ‎③内接核膜,外接细胞膜,除此之外, 单层膜 还与核糖体、线粒体紧密相连 ‎ 液泡:调节细胞内环境,维持一定的渗透压 ‎ 溶酶体:①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②吞噬并杀死浸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 核糖体:蛋白质合成场所 ‎ 中心体:与动物有丝分裂有关 无膜 细 胞 ‎ 核膜 ‎ 细胞核 核仁 ‎ ‎ 染色体 DNA:主要遗传物质 染色质 ‎ 蛋白质 ‎ ‎ ‎1.3细胞的代谢 一、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方式 特点 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 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浓度 高 低 高 低 低 高 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 能量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二、与新陈代谢相关的物质 定义: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主要是蛋白质 ‎ 特性:①高效性:比一般的无机催化剂催化效率高107~1013倍 ‎ 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酶 ③多样性:与有机物(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相关,从而与新陈代谢的复杂性相统一。‎ 功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 ‎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①温度:具有某一最适温度;高于或低于这一温度,酶活性下降 ‎②PH值:具有某一最适PH,高于或低于这一PH,酶活性下降 ‎ 与代谢的关系:新陈代谢包括生物体内的全部化学反应,酶的缺乏将引起代谢紊乱 分子简式:A-P~P~P(注:“~”为高能磷酸键)‎ ‎ ADP与ATP的相互转化:‎ ‎ 与代谢的关系:ATP是生物体内各种代谢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 ATP 形成途径 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 动物:呼吸作用 ‎ ATP的利用:①运输物质 ②肌肉收缩 ③合成物质 ④生物发电 ⑤神经活动 三、生物新陈代谢的具体形式 ‎ 无机物氧化 化能合成作用:CO2+H2O 能量 (CH2O)+O2‎ ‎ 定义: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为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O2的过程。‎ ‎ 光能 ‎ 总反应时:CO2+H2O* (CH2O)+O*2‎ ‎ 叶绿体 光 合 类胡萝卜素(1/4):胡萝卜素 橙黄色 吸收红光、蓝紫光 作 叶黄素 黄色 ‎ 用 场所:叶绿体 色素 叶绿素(3/4): 叶绿素a 蓝绿色 吸收蓝紫光 ‎ 叶绿素b 黄绿色 ‎ 分布:类囊体的薄膜上 酶: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及基质中 ‎ 条件:光、色素、酶 光 场所: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光 光反应 H2O的光解:2H2O 4[H]+O2‎ ‎ 叶绿体 物质代谢 光 合 ATP的生成:ADP+Pi ATP ‎ 酶 ‎ 能量代谢:光能转变为贮存在ATP中的化学能 基本过程 条件:[H]、ATP、酶 ‎ 场所:基质中 暗反应: 酶 ‎ CO2固定:CO2+C5 2 C3‎ ‎ 物质代谢 酶 ‎ C3的还原:C3+[H] (CH2O)+C5‎ ‎ ATP ADP+Pi 作 能量代谢:ATP中活跃化学能转变成(CH2O)中稳定化学能 图解 : ‎ 用 ‎ ‎ 影响因素:①光照强度 ②温度 ③CO2浓度 ④矿质元素 ⑤水分 应用:提高农作物糖类的合成量(①延长光照时间 ②提高光照强度 ③增加光照面积,合理密植 ④光照时,增加CO2浓度 ⑤光照时,提高温度)‎ ‎ 定义:生物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 ‎ ‎ 分解,产生CO2和H2O,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 ‎ 场所 第一阶段:细胞质基质 细 第二、三阶段:线粒体 ‎ 有氧 条件:有O2、酶参与 酶 呼吸 总反应方程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 胞 过程: 葡萄糖 ‎ [H] →ATP(少量) 第一阶段 ‎ 酶 ‎ 丙酮酸 呼 [H] →ATP(少量)‎ ‎ 酶 第二阶段 吸 ‎ O2 CO2‎ ‎ 第三阶段 酶↓→ATP(大量)‎ ‎ H2O ‎ 定义:生物细胞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 ‎ 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 细 场所:细胞质基质 无氧 条件:无O2参与,有酶的参与 呼吸 酶 胞 总反应式: 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多数植物)‎ ‎ 酶 ‎ C6H12O6 2C3H6O3+能量(动物,少数植物)‎ 呼 酶 ‎ 过程: ①C6H12O6 2丙酮酸+[H]+ATP(少量)‎ ‎ 酶 吸 ②2丙酮酸+[H] 2C2H5OH+2CO2‎ ‎ 酶 ‎ 2C3H6O3‎ ‎ 实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 ‎ 意义:①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为生物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 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比较项目 光合作用 细胞呼吸 代谢类型 合成作用(或同化作用)‎ 分解作用(异化作用)‎ 物质变化 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能量变化 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化学能转变成热能、ATP 实质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场所 叶绿体(真核)‎ 活细胞(主要在线粒体)‎ 条件 只在光下进行 有光无光都可进行 区别 联系 :(1)物质方面 (2)能量方面 ‎1.4细胞的增殖 ‎ 一、细胞周期:‎ ‎ 1、定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 2、理解:①只有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有些细胞分裂结束后不再进行分裂,他们就没有周期性。②生物体有细胞周期额细胞有:受精卵、干细胞、分生区细胞、形成层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等。③减数分裂形成的细胞和已分化的细胞没有周期性。④每个细胞周期必须以分裂间期为起点。⑤不同生物其细胞周期时间长短不同。‎ 二、细胞增殖 ‎ 1、方式:①有丝分裂:生物界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②无丝分裂:无染色体和纺锤体出现;③减数分裂:有性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进行。‎ ‎ 2、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 3、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细胞周期 特点 染色体数变化 DNA数目变化 意义 间期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2N ‎2N→4N 为分裂期做准备条件 分裂期 前 期 两 核 失,两 体 现 染色质变成染色体 ‎2N ‎4N 有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维持物种遗传的稳定性 中 期 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2N ‎4N 后 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两极 ‎4N ‎4N 末 期 两 核 现,两 体 失 染色体变成染色质 ‎2N ‎2N ‎(注:核指核膜与核仁;体指染色体与纺锤体)‎ ‎ 4、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 比较 植物 动物 前期(形成纺锤体的方式不同)‎ 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质的分割方式不同)‎ 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细胞壁,一个细胞形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膜中部向内凹陷,一个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 ‎ 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制作:取材 → 解离 → 漂洗 → 染色 → 制片 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 → 用高倍镜仔细观察各个时期的细胞 补充:‎ ‎ 染色体数 ‎4N b ‎ a→b的变化原因: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 ‎2N a 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 ‎ 时期 ‎ 间期 前 中 后 末 ‎ DNA含量 ‎4N d e c→d的变化原因:DNA分子的复制 ‎ e→f的变化原因: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形 ‎ ‎2N c 成染色体,平均分配至子细胞 ‎ 时期 ‎ 间期 前 中 后 末 ‎ 染色单体数 ‎ ‎4N 染色单体的起点为0,终点也为0. ‎ ‎2N ‎ 时期 ‎ 间期 前 中 后 末 ‎1.5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 ‎ 细胞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全能性:原因是细胞含有本物种的全套基因。如植物的组织培养 ‎ 癌症的预防:避免接受致癌因子;增强体质;保护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的习惯。‎ ‎ 癌细胞的特点:①不受有机体控制 ②连续分裂,恶性循环 ‎ 衰老细胞的特点:①水分减少,体积变小,代谢减慢②某些酶的活性降低③色素逐渐积累④呼吸减慢⑤细胞膜的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2.1遗传的细胞基础 ‎ 一、精子形成过程 ‎ 特点 染色体数变化 DNA的变化 间期(精原细胞)‎ 染色体复制(或DNA复制,相关蛋白质合成)‎ ‎2N ‎2a→ 4a 减数分裂过程 第 ͡͡͡ 初 ‎ 一 级 前 期 同源染色体联会,出现四分体 ‎2N ‎4a 次 精 分 母 裂 细 ‎ ͡ 胞 中 期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2N ‎4a 后 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2N ‎4a 末 期 细胞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2N → N ‎4a→ 2a 第 次 二 级 次 精 分 母 裂 细 ‎ 胞 ‎ 精细胞 前 期 凌乱分散在细胞内 N ‎2a 中 期 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 N ‎2a 后 期 着丝点断裂,移向两极 ‎2N ‎2a 末 期 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 N a 变形 精子 ‎ N a ‎ ‎ 二、卵子与精子形成过程的比较:‎ ‎ ‎ 相同点: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相同 ‎ (1)细胞质分裂不均匀,导致 一个次级卵母细胞(体积大) ‎ ‎  第一次分裂时,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形成 ‎ ‎ 第一极体(体积小)‎ 不同点 一个卵细胞(体积大)‎ ‎ ‚第二次分裂时,一个次级卵母细胞形成 ‎ 第二极体(体积小)‎ ‎ (2)卵细胞没有变形过程,仍保留大量细胞质,不能自由运动。‎ 三、 受精作用的过程及意义 过程: 父本(2N) 精子(N)‎ ‎ 受精卵(2N)‎ ‎ 母本(2N) 卵子(N)‎ 意义:(1)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子代和亲代的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 ‎ (2)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对基因重组有重要意义。‎ ‎2.2遗传的分子基础 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 S型细菌:有多糖类荚膜,有毒性,菌落表面光滑 实验材料 ‎ R型细菌:无荚膜,无毒性,菌落表面粗糙 ‎ ‎ S型细菌 注入 小鼠 死亡 R型细菌 注入 小鼠 存活 活体实验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注入 小鼠 存活 R型细菌 注入 小鼠 存活 ‎ S型菌多糖 培养 只有R型菌 ‎ ‎ S型菌蛋白质 培养 只有R型菌 离体实验 R型菌+ S型菌DNA 培养 有R型菌和 S型菌 结论:遗传物质是DNA.‎ ‎ (而不是蛋白质或多糖)‎ ‎ S型菌DNA和DNA酶 培养 只有R型菌 ‎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DNA(在中央):含P,不含S ‎ 头部 ‎ T2噬菌体(细菌病毒) 蛋白质外壳 实验材料 尾部 :蛋白质 含S,几乎不含P ‎ 大肠杆菌(一种细菌)‎ 被35S标记的噬菌体 搅拌 上清液(菌外液体):放射性高(含大量35S)‎ A: 与大肠杆菌混合 离心 沉淀物(主要是菌体):放射性低(几乎不含35S)‎ ‎ 裂↓解 ‎ 释放新形成的噬菌体没有检测到 35S ‎ ‎ ↓‎ ‎ 新噬菌体中无原噬菌体的蛋白质 ‎ 被32P标记的噬菌体 搅拌 上清液(菌外液体):放射性低(几乎不含32P)‎ B: 与大肠杆菌混合 离心 沉淀物(主要是菌体):放射性高(含大量32P)‎ ‎ 裂↓解 ‎ 释放新形成的噬菌体检测到 32P ‎ ↓‎ ‎ 新噬菌体中含有原噬菌体的DNA ‎ ‎ 结论: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二、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 ‎ 磷酸 基本组成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 脱氧核糖 ‎ 多个 含N碱基(A、G、C、T)‎ ‎ ‎ ‎ 多脱氧核苷酸链 ‎ 2条 结构 外侧: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 1个DNA分子(双螺旋结构) ‎ ‎ 内侧:含N碱基(A = T, C = G)‎ ‎ 1个DNA分子 ‎ 解 旋 ‎ ‎ ‎ 复制 2条母链(模板) 4种脱氧核苷酸(原料)‎ ‎ ‎ ‎(细胞核)‎ ‎ 2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均含一条母链和一条新链)‎ 三、基因的表达 ‎ (模板)基因(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 转录 4种核糖核苷酸(原料)‎ ‎ (细胞核)‎ ‎ mRNA ‎ 翻译 细胞质中的氨基酸(原料)‎ ‎ (核糖体)‎ ‎ 蛋白质 ‎ 生物体的各种性状 附:碱基配对 DNA: A G C T ‎ | | | |‎ ‎ mRNA: U C G A mRNA的每三个相邻碱基(1个密码子)决定蛋白质中的一个氨基酸。‎ 四、中心法则 ‎2.3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本概念及符号 ‎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 自交:专指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系的有效方法。‎ ‎ 侧交:杂种第一代与纯隐性个体相交。如Aa × aa ‎ 相对性状: ①同种生物 ②同一种性状 ③不同表现类型 ‎ 显性性状: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 隐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 ‎ 基因型:指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条件 ‎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 符号:‎ P:亲本 F1 :子一代 F2 :子二代 ‎ ‎♀:母本 ♂:父本 × :杂交 :自交 二、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区别:‎ 现象:分离定律是关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F2的性状分离比是3:1,基因型之比是1:2:1;自由组合定律是关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F2 的性状分离比是9:3:3:1‎ 本质:分离定律是揭示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自由组合定律是揭示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前者分离,后者自由组合。‎ 三、孟德尔定律子代表现型与亲代基因型的关系 子代表现型比 亲代基因型 ‎3:1‎ Aa×Aa ‎1:1‎ Aa×aa ‎9:3:3:1‎ AaBb×AaBb ‎1:1:1:1‎ AaBb×aabb Aabb×aaBb ‎3:3:1:1‎ AaBb×aaBb AaBb×Aabb 四、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 ‎①正确选用试验材料(豌豆是闭花授粉植物,相对性状易区分)‎ ‎②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③应用统计学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 ‎④科学地设计试验程序 五、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基因 环境条件 性状 ‎ (控制)‎ 六、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 常染色体:22对 人的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 ‎ 性染色体:1对 男性 : XY 女性 : XX XY型性别决定:‎ P ♂(22对+XY) × ♀(22对+XX)‎ ‎ ‎ 配子 (22条+X ) (22条+Y) (22条+X)‎ ‎ ‎ ‎ ‎ 子代 22对+XX (女) 22对+XY(男)‎ 伴性遗传判断规律:‎ ‎1、Xa致病: ①男患大于女患 ②女患男必患(母患儿必患,女患父必患) ③交叉遗传 ‎2、Y致病:男性都患病,女性都正常 ‎ Xa:红绿色盲,血友病 ‎ XA: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见遗传病 Y :人外耳道多毛症 致病基因及实例 a :白化病,黒尿病 ‎ A:多指,并指 ‎2.4生物的变异 ‎ 不可遗传的变异:环境因素的影响造成,体内 遗传物质未变 变异 基因重组 ‎ 可遗传的变异:由于生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 基因突变 ‎ 染色体变异 一、 基因重组 减数第一次分裂 四分体时期 后期 同源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 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基因重组 ‎ 无新基因出现,但出现新性状 ‎ ‎ ‎ 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 一、 基因突变 ‎ 替换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DNA分子的碱基 增添 基因突变(基因结构的改变)‎ ‎ 缺失 为生物进化提供最初原材料 比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正常 异常 ‎ D NA GAA GTA ‎ CTT CAT ‎ 变化 ‎ mRNA GAA GUA ‎ ‎ ‎ 氨基酸 谷氨酸 缬氨酸 基因突变的特点:‎ 普遍性 ‎②随机性 a1‎ ‎③不定向性 A a2‎ ‎④大多有害 a3‎ ‎⑤自然状态下频率低 ‎ 物理因素: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 ‎ 外因 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基因突变的原因 生物因素:某些病毒 ‎ 内因:DNA复制时发生的错误 二、 染色体变异 ‎ 结构变异: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 非整倍性变异(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 数目变异:‎ ‎ 整倍性变异( 染色体组 增加或减少)‎ ‎ 一倍体: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 二倍体:含二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 多倍体:含多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 单倍体: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的个体 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人工诱导,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 三、 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公众在以下五个方面发生争论 是否实质性等同 ‎ ②是否出现滞后效应 ‎ ‎ ③是否出现新的过敏原 ‎ ‎ ④营养成分是否发生改变 ‎ ‎ ⑤是否侵犯了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 ‎2.5人类遗传病 ‎ ‎ 显性遗传(A):并指、多指、抗Vd佝偻病 ‎ 单基因遗传病 ‎ 基因病 隐性遗传(a):白化病、苯丙酮尿症 ‎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 多基因遗传病:原发性高血压、心脏病、哮喘病 ‎ 常染色体遗传病:21三体综合征 ‎ 染色体病 ‎ 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XY综合征 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 遗传咨询、产前诊断、禁止近亲结婚 人类基因组计划及意义 参与研究的国家:美、英、德、日、法、中 主要工作:测定人类基因组(共24条染色体)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22常染色体+X+Y》‎ 意义: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理论与技术上的进展,对于各种疾病,尤其是各种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对于进一步了解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细胞的生长、分化与个体发育的机制,以及生物的进化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2.6生物的进化 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 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始原料 ‎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 例如:‎ ‎ 变异1 自然选择 变异类型1 新种1‎ 基因频率定性改变 原料 地理隔离 生殖隔离 ‎ 变异2 自然选择 变异类型2 新种2‎ 二: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 生物进化的一般规律:①从简单到复杂②从水生到陆生③从低等到高等 2、 生物进化和地球环境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自然选择)‎ 3、 由于变异的多向性 ①物种的多样性 ‎ ‎ 生物多样性 ‎ (①②③)‎ ‎ ③生态系统多样性 ②基因的多样性 ‎3.1植物的激素调节 ‎ 对照课本P46(必修3)看实验图及结论 ‎ 达尔文实验: ※ ‎ ‎ 发现过程 詹森的实验:‎ 生长素的发现 拜尔的实验:‎ ‎ 温特的实验: ※生长素的命名者 ‎ 产生部位:胚芽鞘尖端、幼芽等 植物的 弯曲部位:尖端的下部 激素调节 运输:是极性运输,即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形态学的下端运输,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 分布: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 ‎ 低浓度促进生长 ‎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两重性 高浓度抑制生长 ‎ 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 ‎ 其他植物激素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 ‎ 脱落酸:促进器官衰老和脱落 ‎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 举例说出植物激素的应用价值:(必修三P55资料分析)‎ ‎3.2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 1、基本方式:反射 ‎ 2、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 → 传入神经 → 神经中枢 → 传出神经 → 效应器)‎ ‎3、兴奋:感受器接受了一定的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 → 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4、兴奋的传导 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传导,电信号(神经冲动)‎ ‎ 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单向传递,神经递质 ‎ ‎ ‎ 刺激前(内负外正) 刺激后(内正外负)‎ ‎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5、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各中枢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一般低级中枢受高级中枢调控 ‎6、人脑的高级功能 感知外部世界、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 ‎ 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二、激素调节 ‎1、发现:促胰液素的发现 → 斯他林和贝利斯命名(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2、实例 ‎(1)血糖平衡的调节 血糖来源和去路:‎ 血糖0.8~1.2g/L 食物中的糖 (消化吸收)→ → (氧化分解 ) CO2+H2O+能量 肝糖原 (分解) → → (合成)肝糖原 、肌糖原 非糖物质 (转化) → → (转化)脂肪、某些氨基酸等 附: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比较 比较项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产生的来源 胰岛B细胞 胰岛A细胞 作用 降血糖 升血糖 血糖调节的过程:‎ a:血糖↑ → 胰岛B细胞释放的胰岛素↑,同时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 ‎ 结↓果 ‎ 体内血糖含量降至正常水平 ‎ b: 血糖↓ → 胰岛A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同时胰岛B细胞释放的胰岛素↓‎ ‎ 结↓果 ‎ 体内血糖含量升至正常水平 ‎ ‎(二)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释放 作用 释放 作用 释放 下丘脑 TRH 垂体 TSH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 ↓ ↓‎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 反馈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 a 微量高效 b 通过体液运输 c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四、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1)因病切除甲状腺的患者,需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许多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按时注射胰岛素来治疗。(2)某些人给猪饲喂激素类药物,以提高瘦肉率。‎ ‎3.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稳态的生理意义 ‎ 单细胞生物(细胞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细胞生活的环境 ‎ ‎ 内环境:血浆 组织液 淋巴 ‎ ‎ 多细胞生物 细胞外液的成分:水,无机盐,蛋白质,糖类,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等 ‎ 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 ‎ 意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 概念:通过一定的调节,使内环境保持相对的稳定。 ‎ 内环境稳态 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 生理意义: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1)体温调节 ‎ 调节中枢:下丘脑 寒冷:汗腺分泌 减少;毛细血管 收缩;肌肉和肝脏产热 增加;肾上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 炎热:汗腺分泌 增加;毛细血管 舒张;肌肉和肝脏产热 减少;‎ ‎(2)水盐调节 ‎ ‎ 调节中枢:下丘脑 渴觉产生的中枢:大脑皮层 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 抗利尿激素分泌量 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 重吸收水量 排尿量 饮水多 少 降低 减少 增加 缺水 多 提高 增加 减少 三、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地方 ‎ 吞噬细胞 免疫细胞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 淋巴细胞 ‎ 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2、免疫系统的功能 ‎ (1)防卫功能 (2)监控和清楚功能 ‎(1)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 第一道:皮肤和黏膜 三道防线 第二道: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生来就有 体液免疫 ‎ 第三道: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等 特异性免疫:后天形成 ‎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发生在细胞外液 吞噬细胞 吞噬、处理和呈递抗原 ‎ T细胞 呈递抗原 ‎ 化学成分:球蛋白 B细胞 分化 记忆细胞 与其合成有关的细胞器:‎ ‎ 分化 核糖体 合成场所 ‎ 浆细胞 分泌 抗体 内质网 第一加工场所 ‎ 高尔基体 第二加工场所 ‎ 线粒体 提供能量 细胞免疫:发生在细胞内 T细胞 分化 记忆细胞 ‎ ‎ 分化 ‎ ‎ 效应T细胞 分泌 淋巴因子 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 过敏反应: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 反应特点: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 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 ‎ 有明显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1、 免疫系统的应用 免疫预防:疫苗 血清疫苗 抗体 ‎ 病毒疫苗 抗原 ‎ 免疫治疗:原理是抗原和抗体相结合的特异性 ‎ 器官移植: 器官的排异问题 ‎ 克服免疫抑制药物对人体免疫力的影响问题 ‎ 器官克隆问题 ‎3.4种群和群落 ‎ 植物 样方法 ‎ ‎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动物 标志重捕法 ‎ 昆虫 灯光诱捕法 ‎ 种群密度: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 ‎ 种群的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大小 ‎ 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 性别组成 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增大 年龄组成 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稳定 ‎ 种群 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少 ‎ 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必修三P65)‎ ‎ “J”型曲线:在理想环境中 ‎ 种群的数量变化 “S”型曲线:在限制自然环境中;K值称环境容纳量 ‎ 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 ‎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决定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 环境因素:水分、温度、食物、天敌等 ‎ 人为因素 ‎ 研究意义:防止有害动物;保护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拯救与恢复濒危动物;‎ ‎ 物种组成:丰富度 ‎ 群落的物种结构 种间关系:捕食、竞争、互利共生、寄生 ‎ 群落 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 群落的演替: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 人类活动影响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3.5生态系统 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非生物 因素 ‎ 光:决定生物生存、植物分布、生理、动物繁殖、生活习性等 生 态 因 素 ‎ 温度:影响生物分布、生长发育 ‎ 水:决定生物生存、影响生物生长、发育 生物因素 ‎ 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 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 ‎ ‎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 生产者(自养生物):主要是绿色生物 ‎ 初级消费者 成分 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结构 三级消费者 ‎ 分解者(异养生物):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 ‎ 食物链、食物网:(1)只由生产者+各级消费者组成;无分解者 ‎ (2)同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营养级 ‎ 定义: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 能量流动的起点:指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 ‎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指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 能量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 能量流动 能量流动的去向:①呼吸作用散失②自身生命活动③流向分解者④流向下一个营养级 生 态 系 统 ‎ 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 (2)逐级递减 ‎ 功能 能量传递效率:10~20%‎ ‎ 表示方式:能量金字塔 ‎ 定义: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 特点:(1)反复循环(2)全球性 ‎ 物质循环 C循环 在自然界中的形式:C2O、碳酸盐等 ‎ 在生物群落中的形式:有机物 ‎ 循环形式:C2O ‎ 过程: 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 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 ‎ C2O 呼吸作用 有机物 ‎ 与能量流动的关系:(1)同时进行,彼此依存,不可分割 ‎(2)能量 动力;物质 载体 ‎ 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 分类 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 ‎ 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 ‎ (2)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 (3)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维持生态平衡 ‎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 ‎ 化学防治 ‎(2)控制有害动物 生物防止 ‎ 机械防止 ‎ 定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与自我调节能力大小有关 ‎ 恢复力稳定性: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与抵抗力存在相反关系 附:区别 种群 同一时间;同一空间; 同种 生物:一个池塘里的所有鲤鱼 群落 同一时间;同一空间; 全部 生物: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生物 生态系统 生物群落+无机环境 :一个池塘 ‎3.6生态环境的保护 ‎ 人口现状:(1)人口增长过快得到改善(2)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明显下降(3)目前进入低生育国家的行列 人口增长对 生态环境的影响 如何调节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 ‎ ‎ (1)控制人口增长 ‎ (2)加大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力度 ‎(3)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5)推进生态农业 关注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酸雨;土地沙漠化;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锐减;‎ ‎ 种类: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 ‎ 直接价值: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科研、美学、旅游观赏等 ‎ 价值 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调节功能的 ‎ ‎ 潜在价值:目前对其功能人们尚不清楚的 ‎ 特点:(1)物种丰富(2)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多 生物多样性 我国生物 (3)经济物种丰富(4)生态系统多样 多样性的概况 面临威胁 表现 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面临威胁 ‎ 原因 (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3)环境污染 ‎ ‎(4)外来物种的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 保护措施: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