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4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专题11 种群与群落
一、选择题
1.(2014届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调查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下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
B.第9~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小
C.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J”型增长
D.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2.(2014届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三上期第一次月考)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3.(2014届北京东城区示范校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一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边坡
处理方式
植被覆盖率(%)
小型土壤动物
土壤有机质(g/kg
物种数
个体数
甲
种植植物
97
37
260
19.8
乙
不干预
8
9
28
11.9
A. 边坡甲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B.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C.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D. 边坡甲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但乙属于初生演替
4.(2014届北京东城区示范校高三12月教学质量调研)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 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 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原因,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
D. 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5.(2014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变化
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6.(2014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野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的监测,以此作为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段时间段内,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λ值反映该地区生态环境相对稳定
B.导致bc段λ值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野兔的竞争者
C.cd段λ值变化说明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bc段种群数量表现为增长,cd段种群数量表现为稳定
7.(2014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横轴为诱捕灯间距)
A.若标记总量为 N,回收率为 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 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8.(2014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饲养虎纹蛙蝌蚪,正常情况下,由蝌蚪发育成幼蛙的过程中,不同种群密度对虎纹蛙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不同密度下,虎纹蛙蝌蚪发育成幼蛙时的平均体重都是0.75g
B.随种群密度的增加,种间竞争加剧使虎纹蛙蝌蚪体重增加减缓
C.高种群密度下,蝌蚪达到发育成幼蛙所需最小体重的时间更长
D.低种群密度下,饲喂甲状腺激素蝌蚪发育成幼蛙所需时间延长
9.(2014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以下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演替的方向往往是能预见的
B.次生演替的速度一般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D.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苔藓、地衣、草本、灌木、森林几个阶段
10.(2014届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9月份种群出生率一定不是0
B.这段时间内,该种群的数量一定保持相对稳定
C.该种群数量受气候、食物、行为信息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D.种群密度越大,传染病对该种群数量增长的抑制作用也越强
11.(2014届湖南益阳箴言中学高三上期期中考试)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λ倍,下图表示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0-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是稳定型
B.a-b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C.b-c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增长
D.c-d年,种群数量增加,其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12.(2014届河南洛阳高三12月统一考试)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鹰与黑线姬鼠间通过信息传递,相互选择、相互抑制
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4000只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防治农场鼠害,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13.(2014届河南洛阳高三12月统一考试)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通过调控环境条件,使某动物的性成熟推迟,则出生率会更高
B.草原群落中的动物没有垂直结构分层
C.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D.农田弃耕后形成了一片杂草地,该杂草地与农田相比固定太阳能总量降低了
14.(2014届河南洛阳高三12月统一考试)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四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等量的三种蝌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三种蝌蚪的存活率如图,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三种蝌蚪的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斗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无捕食者的池塘中,甲蝌蚪数量呈J型增长
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15.(2014届江苏赣榆清华园复习班高三第一次月考)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边坡
处理方式
植被覆盖率(%)
小型土壤动物
土壤有机质(g/kg)
物种数
个体数
甲
种植植物
97
37
260
19.8
乙
不干预
8
9
28
11.9
A. 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
B.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
C.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
D.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
16.(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上期12月月考)试题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2℃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答案】A
【解析】
17.(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上期12月月考)试题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有利于产量提升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
D.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
18.(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上期12月月考)试题下图表示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主要以a为食,另一个种群以b为食,它们所吃的食物有些是共同的,以c表示。(图B表示A经过自然选择形成的结果)。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两个种群间存在着竞争的关系
B.自然选择使以c为食的个体逐渐减少
C.自然选择一定会使两种群中的一种灭亡
D.两个种群在竞争中最终适应环境
19.(2014届江苏扬州中学高三上期12月月考)试题关于下图中种群数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
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
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
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20.(2014届江苏阜宁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间关系属于群落水平的研究内容
B.随着时间的推移,弃耕的农田可能演替成森林
C.群落中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有关
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1.(2014届湖北武穴中学高三学期12月月考)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占据它们的空间,就属于演替
B.人类活动常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岩体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的演替都能形成树林
22.(2014届湖北武穴中学高三学期12月月考)下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23.(2014届湖北武穴中学高三学期12月月考)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A.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相同
B.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
C.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D.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
24.(2014届湖北武穴中学高三学期12月月考) 下面的实例中,能构成群落的是( )
A.亚马孙河谷的热带雨林
B.大兴安岭的红松林
C.无菌培养基污染后长出的共生菌落
D.无菌培养基上接种后长出的大肠杆菌菌落
25.(2014届湖北武穴中学高三学期12月月考)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属于初生演替,与火灾后的草原、弃耕的农田所发生的演替一样
B.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主要原因是其较为高大,能够获得更多的阳光
C.物种多样性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森林阶段达到最大
D.首先定居在裸岩上的植物为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草本植物,是因为地衣在竞争阳光、空气中处于优势地位
26.(2014届湖北武穴中学高三学期12月月考)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群落的初生演替在海洋和陆地均可发生
C.群落的初生演替速度通常非常缓慢
D.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有关
27.(2014届湖北武穴中学高三学期12月月考)西花蓟马是一种外来入侵害虫,主要寄生在各种植物的花内,寄主范围广泛,同时极易对杀虫剂产生抗药性。西花蓟马在不同寄主上的种群动态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西花蓟马的种群密度
B.西花蓟马在入侵地的种群数量呈现J型增长
C.西花蓟马种群数量变化与寄主生长周期特点有关
D.杀虫剂难以改变西花蓟马抗药性基因的频率
28.(2014届贵州六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
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
C.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29.(2014届贵州六校联盟高三第一次联考)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标记物不能太明显
B.不宜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种群密度能精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0.(2014届江苏包场高级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为了研究某降水充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等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注: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
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
B.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
C.四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
D.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前期的干物质量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
试题分析:据表中叶面积指数分析得出常绿阔叶林达最大但针叶林叶面积指数迅速减少故A选项说法
31.(2014届江苏包场高级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下列有关种群说法错误的是
A.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结构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形
C.对自然环境中的种群而言,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D.气候是对种群影响最强烈的外源性因素
32.(2014届江苏包场高级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下列有关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竹林中凤尾竹高低错落有致,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 群落的组成和外貌随时间发生规律性变化的现象称为群落的时间结构
C. 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而出现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 不同地段的群落植被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斑块性和镶嵌性
二、非选择题
33.(2014届江苏包场高级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蓝藻、绿藻和硅藻是湖泊中常见藻类。某课题组研究了不同pH对3种藻类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结果见左图、右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左图和右图分析,3种藻类中pH适应范围最广的是 ,在pH为8.0时,3种藻类中利用CO2能力最强的是 。
(2)在培养液中需加入缓冲剂以稳定pH,其原因是 。
(3)在实验中需每天定时对藻细胞进行取样计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取出的样液中需立即加入固定液,其目的是 。
②在计数前通常需要将样液稀释,这是因为 。
③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mm×1mm×0.1mm
)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图见下图,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 个/mL。
34.(2014届辽宁沈阳二中高三12月月考)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下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据图回答:
(1)该模型属于_____________(填“物理”、“概念”或“数学”)模型,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_____调节。
(2)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得数据分别为 和 。
35.(2014届云南部分名校高三12月统一考试)下表是某地区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相关量的统计,试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调查时间
调查项目
1963年
1983年
1994年
2006年
叶面积指数
2.48
6.61
11.28
17.76
光能截获率(%)
20.3
42.3
88.9
95.9
总初级生产量
(t/hm2·a-1)
17.43
55.50
116.61
150.81
净初级生产量
(t/hm2·a-1)
1.50
14.52
23.88
26.00
(1)该地草甸、灌丛、真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 。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记名计算法和________,前者一般适用于________的群落。
(3)该地区生物群落的演替类型属于_______,从数据分析,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物种丰富度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统计表明随着群落演替的进行,生态系统光能截获率变化与叶面积指数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对该地区某时间群落结构进行调查时,可以采用________法对植物丰富度进行调查,同时注意调查不同物种________情况,以获得群落的垂直结构。
36.(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五次月考)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岩羊集中栖居的地方,种群密度居世界之首。在保护区的每一个沟道里,几十只、上百只的成群岩羊经常可见。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查保护区中岩羊的种群密度,研究人员在1k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12只岩羊,放归后,第二次捕获10只,其中有标记的7只,则该种群密度是 只/km2。若有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小/偏大)。以上调查岩羊种群密度的方法称为 。
(2)岩羊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2%左右用于自身的
,大多数在呼吸作用中以 的形式散失。
(3)岩羊的天敌能够依据岩羊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岩羊同样也能够依据天敌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贺兰山自然保护区受到轻度污染后很快恢复原样,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其基础是 调节。
37.(2014届江苏阜宁中学高三第三次调研)甲、乙、丙三位同学均对酵母菌的生长情况进行了探究。甲、乙两同学先配制了含有酵母菌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液,调节到酵母菌生长的最适pH,各取1mL于试管中,接种等量的酵母菌菌种,放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进行计数。
(1)甲同学直接取培养液,用血球计数板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观察到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已知计数板方格总边长为1mm,涂抹厚度为0.1 mm。
①在从试管中吸出酵母菌培养液时,为了确保随机取样,必须 。
②若计得每一小格中酵母菌平均为10个,则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约 个。
(2)乙同学将500个红细胞与该1mL培养液混匀后制片观察,进行随机统计,结果如下:
视野1
视野2
视野3
视野4
红细胞数(个)
21
17
22
20
酵母菌数(个)
102
98
106
94
则:①该同学调查模拟了种群密度调查中的 (方法)原理。
②该1mL培养液中共含有酵母菌大约 个。
(3)丙同学欲探究pH对酵母菌生长的影响,他的实验如下,请补充完整。
①配制含酵母菌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成分的培养液,各取2mL加入数支试管中;
② ;
③ ;
④ 。
38.(2014届四川宜宾南溪二中高三上期期中考试)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就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1)在168h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是处于 %的葡萄糖溶液中。10%的葡萄糖溶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最先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产量和产生速率最高,对酵母菌有抑制作用。
(2)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了72h时,在 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更大。72h后土豆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出现降低的原因可能有 。(填1种原因即可)葡萄糖培养基为酵母菌提供的营养物质有 源。
(3)对酵母菌计数时,可采用 法。要观察到酵母菌中的线粒体,可用 染色。某同学在计数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有 (填序号)
①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等冷却至常温用酵母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 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 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4)酵母菌从细胞结构上看,属于 细胞。在果酒制作中,要控制其发酵温度在 。
(5)另一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下图(a~d)所示: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______________。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 _____代替,其颜色变化为 。
39.(2014届湖北武穴中学高三学期12月月考)三裂叶豚草是传入我国的入侵植物。为减少其危害,可选取紫穗槐、沙棘等经济植物作为替代植物建立豚草替代控制示范区,示范区建成后三裂叶豚草的生物量明显减少,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下图为研究过程中绘制的种群生长曲线,请回答:
(1)对三裂叶豚草种群数量影响最强烈的的外界因素是 。在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由最初的豚草等草本植物阶段过渡到紫穗槐、沙棘等木本植物阶段,这种现象在生态学上称 。
(2)若曲线Ⅱ表示替代控制示范区内的豚草种群生长曲线,则对应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对应时间点是 ,表明替代植物发挥明显生态效应的时间段是 。
(3)若在示范区内替代植物遇到了虫害的袭击,图中a的角度将会 。
(4)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激素共同的调节。能促进三裂叶豚草在繁殖季节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及其开花的植物激素主要是 ;细胞分裂素具有 的作用,在特定部位合成后,由根运至其它器官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