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4 M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www.ks5u.com
课时作业4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时间:45分钟 分数: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A.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B.根据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将电解质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复分解、置换”四类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氮是硝酸的酸酐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3.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
A.Na2SO4是钠盐、硫酸盐、正盐
B.HNO3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
C.Mg(OH)2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
D.Al2O3是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4.(2012山东济南高三调研)FeCl3溶液、Fe(OH)3胶体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
A.都呈透明的红褐色
B.分散质颗粒直径相同
C.都比较稳定,密封保存一段时间都不会产生沉淀
D.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5.下列说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是( )。
①酸性氧化物与碱发生反应
②弱酸与盐溶液反应可以生成强酸
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沉淀和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
④两种酸溶液充分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为中性
⑤有单质参加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⑥两种氧化物反应的产物有气体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⑤ D.③④⑤⑥
6.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
A.土壤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有保肥作用
B.将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油水混合物
C.一束平行光线射入蛋白质溶液里,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
D.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
7.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
A.HNO3、浓硫酸都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
B.H2O、CH3COOH、Ca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
C.HCl、CH3COOH、CH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
D.HCOOH、H2CO3、H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
8.(2012大连质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NaOH溶液中慢慢滴加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
B.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除去Fe(OH)3胶体中的Na+和Cl-可用过滤的方法
D.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溶解
9.(2012青岛质检)下列物质按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
纯净物
混合物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A
盐酸
水煤气
硫酸
醋酸
水银
B
冰醋酸
福尔马林
苛性钠
碘化氢
乙醇
C
火碱
蔗糖溶液
氯化钠
氨水
三氧化硫
D
胆矾
氯水
硫酸钡
次氯酸
氨气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蛋白质溶液与葡萄糖溶液
B.某物质经科学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可以断定该物质是一种纯净物
C.用过滤法无法除去Fe(OH)3胶体中的FeCl3
D.向豆浆中加入硫酸钙制豆腐,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
11.(2012潍坊联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a2O2、HClO、SO2等物质都具有漂白作用
B.液氨、液氯、液态氯化氢都是电解质
C.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有些金属氧化物也能与强碱反应
12.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摆放在实验桌上,如图所示。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OH)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 (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3.(12分)工业上的“三酸两碱”其实就是指工业上常用的硝酸、硫酸、盐酸以及烧碱、纯碱。
(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
(2)“三酸”与“两碱”之间的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 )。
a.Au b.Cu c.Al d.Fe
(4)烧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CO2,当含0.1 mol 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小心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填化学式):
①______;②Na2CO3;③______;④NaHCO3。
14.(16分)无机化合物可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如:
(1)上图所示的物质分类方法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Na、K、H、O、C、S、N中任意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合适的物质,分别填在下表②③⑥的后面。
物质
酸
碱
盐
氧化物
化学式
①HCl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Na2CO3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CO2
⑧Na2O2
_________
④Ba(OH)2
_________
(3)写出⑦转化为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呼吸面具中用⑧作为O2的来源的反应原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室制备⑦常用________和________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4分)今有下列两组单质:Ⅰ.F2、S、Cl2、Br2 Ⅱ.Fe、Na、Al、Si
(1)试将每组单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每种分类都可分别挑选出一种单质,它跟其他单质属于不同“类”。将挑选出的单质(写化学符号)和挑选依据(写编号)列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挑选依据仅限于以下四种:
A.其组成元素不属于金属(或非金属);
B.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族;
C.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
D.其组成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
组别
第Ⅰ组
第Ⅱ组
被挑选出的单质
挑选依据
(2)Ⅱ组中一种物质的氢氧化物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写出该氢氧化物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Ⅰ、Ⅱ两组物质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mol·L-1的其中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0分)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1FeCl3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该胶体中逐滴加入盐酸,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红褐色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B 3.A
4.C 解析:FeCl3溶液一般呈黄色到棕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二者颜色不同;溶液中分散质颗粒直径小于胶体中分散质颗粒直径;溶液无丁达尔效应,胶体有丁达尔效应。
5.A 解析:酸性氧化物的定义就是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①可以实现;H2S这种弱酸和FeCl3这种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有HCl强酸生成,②可以实现;复分解反应的产物可以是弱电解质,如醋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产物就是醋酸这种弱电解质,③可以实现;一定浓度的硫化氢溶液与亚硫酸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和水,H2S+2H2SO3===3S↓+3H2O,溶液为中性,④可以实现;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生成臭氧不是氧化还原反应,⑤可以实现;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有气体生成,⑥可以实现。
6.B 解析:胶体的性质包括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胶体的聚沉。A选项土壤中的胶体对离子有吸附和交换作用,可起到保肥的效果;B中的植物油倒入水中用力搅拌形成的油水混合物属于乳浊液,长时间后分层,油层在水层的上面,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分离;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胶体的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继续滴加的硫酸能与氢氧化铁发生酸碱中和反应:2Fe(OH)3+3H2SO4===Fe2(SO4)3+6H2O,沉淀消失。
7.A 解析:HNO3、浓硫酸都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A选项正确;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才是氧化物,所以CH3COOH、CaCO3不属于氧化物,B选项错误;CH3CH2OH属于非电解质,C选项错误;HCOOH的电离方程式为:HCOOHHCOO-+H+,只能电离出1个H+,HCOOH属于一元酸,D选项错误。
8.D 解析:A项将得到Fe(OH)3悬浊液;B项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C项应采取渗析法精制胶体。
9.D 解析:A项盐酸为混合物,水银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项碘化氢为强电解质;C项氨水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
10.B 解析:由同元素构成的不同单质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11.B 解析:液氨、液氯二者不是电解质,液态氯化氢是电解质,B错。
12.D 解析:HCl、H2SO4属于酸,酚酞、石蕊属于酸碱指示剂,NaCl属于盐,NaOH、Ba(OH)2属于碱,据药品按规律摆放的原则,Ba(OH)2溶液应放在D处。
13.答案:(1)纯碱
(2)CO+2H+===CO2↑+H2O OH-+H+===H2O
(3)b
(4)①NaOH、Na2CO3 ③Na2CO3、NaHCO3
解析:(1)纯碱的成分是Na2CO3,属于盐而不属于碱;(2)烧碱(NaOH)与“三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H-+H+===H2O;纯碱(Na2CO3)与足量“三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CO2↑+H2O;(3)Au与浓硝酸不反应,Fe、Al常温下遇浓硝酸发生“钝化”,Cu常温下可完全溶于足量浓硝酸;(4)考虑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依据CO2与NaOH溶液可能发生的反应:CO2+NaOH===NaHCO3,CO2+2NaOH===Na2CO3+H2O,判断另两种情况为:NaOH、Na2CO3,Na2CO3、NaHCO3。
14.答案:(1)树状分类法
(2)②H2SO4(或HNO3、H2CO3) ③NaOH(或KOH
⑥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或NH4NO3等)
(3)2NaOH+CO2(少量)===Na2CO3+H2O
(4)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Na2CO3+O2↑
(5)盐酸 碳酸钙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说明是CO2
解析:(1)根据无机化合物的分类方式可知该物质分类的方法为树状分类法;(2)根据物质的组成及所给的元素以及酸、碱、盐的概念可知②为H2SO4或HNO3等、③为NaOH或KOH、⑥为Na2SO4或K2CO3或Na2SO3或NaNO3等;(3)根据CO2的性质可知,CO2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少量)===Na2CO3+H2O;(4)呼吸面具中用Na2O2作为O2的来源的反应原理为2Na2O2+2CO2===2Na2CO3+O2;(5)实验室制备CO2
常用盐酸和碳酸钙反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即可说明是CO2。
15.答案:(1)
第Ⅰ组
第Ⅱ组
S
Si
Fe
Fe
B
A
C
D
(2)Al(OH)3+OH-===[Al(OH)4]-
(3)①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②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现象,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
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及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1)第Ⅰ组物质可以根据B依据找出不同“类”的单质,第Ⅱ组物质可以根据A、C、D依据找出不同“类”的单质。
(2)Al(OH)3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H)4]-。
(3)①由题意知,该化合物为FeCl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②可利用该分散系能否产生丁达尔现象来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16.答案:(1)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2)利用丁达尔现象,用一束光照射所得的液体,看是否有一条“光带”出现
(3)①Fe(OH)3胶体遇电解质聚沉
②Fe(OH)3+3H+===Fe3++3H2O
解析: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和溶液,因此利用丁达尔效应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Fe(OH)3胶体遇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继续滴加盐酸,Fe(OH)3沉淀与盐酸反应,红褐色沉淀溶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