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大纲20个实验 35页

  • 779.20 KB
  • 2021-05-13 发布

生物高考大纲20个实验

  • 3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生物高考大纲要求的20个实验 实验一: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一、实验原理:‎ ‎1、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2、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对DNA亲和力强,使DNA显现出绿色,而吡罗红对RNA的亲和力强,使RNA呈现出红色。用甲基绿、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了解内容: 甲基绿—吡罗红(methyl green-pyronin)为碱性染料,它分别能与细胞内的DNA、RNA结合呈现不同颜色。当甲基绿与吡罗红作为混合染料时,甲基绿与染色质中DNA选择性结合显示绿色或蓝色;吡罗红与核仁、细胞质中的RNA选择性结合显示红色。其原因可能是两种染料的混合染液中有竞争作用,同时两种核酸分子都是多聚体,而其聚合程度有所不同。甲基绿易与聚合程度高的DNA结合呈现绿色。而吡罗红则与聚合程度较低的RNA结合呈现红色(但解聚的DNA也能和吡罗红结合呈现红色)。即RNA对吡罗红亲和力大,被染成红色,而DNA对甲基绿亲和力大,被染成绿色。‎ ‎3、盐酸的作用 ‎① 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的跨膜运输;‎ ‎② 盐酸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便于DNA与染色剂的结合 二、实验材料: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三、实验用具:大小烧杯、温度计、滴管、消毒牙签、载玻片、盖玻片、铁架台、‎ 石棉网、火柴、酒精灯、吸水纸、显微镜 四、方法步骤:‎ ‎1、取材 ‎① 滴: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原因:0.9%的NaCl溶液防止细胞破裂,维持细胞的形态 ‎② 刮: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③ 涂:将牙签上的碎屑涂抹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 ‎④ 烘: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烘干。‎ 原因:烘干使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 ‎2、水解 ‎① 解:将烘干的载玻片放入装有30ml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的小烧杯中,进行材料的水解;‎ 原因: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② 保:将小烧杯放入装有30℃温水的大烧杯中保温5分钟。 ‎3、冲洗涂片 ‎① 冲:用缓缓的蒸馏水冲洗载玻片10秒钟;‎ ‎② 吸:用吸水纸吸去载玻片上的水分。‎ ‎4、染色 ‎① 染:用2滴吡罗红甲基绿混合染色剂滴在载玻片上,染色5分钟;‎ ‎② 吸:吸去多余染色剂;‎ ‎③ 盖:盖上盖玻片。‎ ‎5、观察 ‎① 低:在低倍物镜下,寻找染色均匀,色泽浅的区域,移至视野中央,将物像调节清晰;‎ ‎② 高:转到高倍物镜,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核和细胞质的染色情况。‎ 五、考点提示:‎ ‎1、取口腔上皮细胞之前,应先漱口,以避免装片中出现太多的杂质;‎ ‎2、取洋葱表皮细胞时,尽量避免材料上带有叶肉组织细胞;‎ ‎3、冲洗载玻片时水的流速要尽量慢,切忌直接用水龙头冲洗;‎ ‎4、用酒精灯烘烤载玻片时,不要只集中于材料处,而应将载玻片在火焰上来回移动,使载玻片均匀受热,以免破裂;‎ ‎5、烘烤后的载玻片不要马上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最好先自然冷却1分钟。‎ 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一、实验目的: ‎ 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阐明实验原理—颜色反应,识记和区分用于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鉴定的试剂及产生的特定颜色,初步掌握鉴定上述化合物的基本方法,学会描述实验现象,掌握NaOH溶液和CuSO4溶液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生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可溶性糖类较多,有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蔗糖。前三种糖的分子内都含有游离的具还原性的半缩醛羟基,因此叫做还原糖;蔗糖分子内没有,为非还原糖。实验中所用的斐林试剂,只能鉴定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而不能鉴定可溶性非还原糖。 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Cu 2O沉淀。如:‎ ‎ 葡萄糖 + 2Cu2+ + 4OH— 加热 葡萄糖酸 + Cu 2O↓(砖红色)+ H 2O 即Cu 2+被还原成Cu 2O,葡萄糖被氧化成葡萄糖酸。‎ 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淀粉遇碘变蓝色。‎ ‎2、脂肪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脂等)统称为脂类。它是构成人体组织的正常成分,不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乙醚、氯仿等脂溶剂中。在化学组成上,脂类属于脂肪酸的酯或与这些酯有关的物质。脂类的主要功能是氧化供能。 ‎ 脂肪主要存积于脂肪组织中,并以油滴状的微粒存在脂肪细胞浆内。 ‎ 在病理检验中,脂类染色法最常用以证明脂肪变性,脂肪栓以及肿瘤的鉴别。脂类染色使用最广泛的染料是苏丹染料,最常用的有苏丹Ⅲ,苏丹Ⅳ等。脂肪被染色,实际上是苏丹染料被脂肪溶解吸附而呈现染料的颜色。经研究认为组织中脂质在液态或半液态时,对苏丹染料着色效果最好。根据这一原理,适当提高温度(37℃-60℃)对组织切片染色效果是有好处的。 ‎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橙红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胆脂素呈淡红色,脂肪酸不着色,细胞核呈蓝色。‎ 3、 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材料:‎ ‎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经试验比较,颜色反应的明显程度依次为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4、淀粉的鉴定:马铃薯匀浆。‎ 四、实验用具:‎ 双面刀片、试管(最好用刻度试管)、试管夹、试管架、大小烧杯、小量筒、滴管、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火柴、载玻片、盖玻片、毛笔、吸水纸、显微镜 五、实验试剂:‎ ‎1.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4溶液)‎ ‎2.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3.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4溶液)‎ ‎4.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5.碘液 ‎6.蒸馏水 六、方法步骤:‎ 一、可溶性糖的鉴定 操 作 方 法 注 意 问 题 解 释 ‎1. 制备组织样液。‎ ‎(去皮、切块、研磨、过滤)‎ 苹果或梨组织液必须临时制备。‎ 因苹果多酚氧化酶含量高,组织液很易被氧化成褐色,将产生的颜色掩盖。‎ ‎2. 取1支试管,向试管内注入2mL组织样液。‎ ‎ ‎ ‎ ‎ ‎3. 向试管内注入1mL新制的斐林试剂,振荡。‎ 应将组成斐林试剂的甲液、乙液分别配制、储存,使用前才将甲、乙液等量混匀成斐林试剂;‎ ‎ ‎ 切勿将甲液、乙液分别加入苹果组织样液中进行检测。‎ 斐林试剂很不稳定,甲、乙液混合保存时,生成的Cu ( OH ) 2在70~ 900C下分解成黑色CuO和水;‎ 甲、乙液分别加入时可能会与组织样液发生反应,无Cu OH生成。‎ ‎4. 试管放在盛有50-650C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分钟,观察到溶液颜色:浅蓝色 → 棕色 →‎ 最好用试管夹夹住试管上部,使试管底部不触及烧杯底部,试管口不朝向实验者。‎ 防止试管内的溶液冲出试管,造成烫伤;‎ ‎ ‎ ‎ 砖红色(沉淀)‎ 也可用酒精灯对试管直接加热。‎ 缩短实验时间。‎ 二、脂肪的鉴定 操 作 方 法 注 意 问 题 解 释 花生种子浸泡、去皮、切下一些子叶薄片,将薄片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用吸水纸吸去装片中的水。‎ 干种子要浸泡3~4小时,新花生的浸泡时间可缩短。‎ 因为浸泡时间短,不易切片;浸泡时间过长,组织较软,切片不易成形。切片要尽可能薄些,便于观察。‎ 在子叶薄片上滴2~3滴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染色1分钟。‎ 染色时间不宜过长。‎ ‎ ‎ 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染液,用50%酒精洗去浮色,吸去酒精。‎ ‎ ‎ 酒精用于洗去浮色,不洗去浮色,会影响对橘黄色脂肪滴的观察。同时,酒精是脂溶性溶剂,可将花生细胞中的脂肪颗粒溶解成油滴。‎ 用吸水纸吸去薄片周围酒精,滴上1~2滴蒸馏水,盖上盖玻片。‎ ‎ ‎ 滴上清水可防止盖盖玻片时产生气泡。‎ 低倍镜下找到花生子叶薄片的最薄处,可看到细胞中有染成橘黄色或红色圆形小颗粒。‎ 装片不宜久放。‎ 时间一长,油滴会溶解在乙醇中。‎ 三、蛋白质的鉴定 操 作 方 法 注 意 问 题 解 释 制备组织样液。‎ ‎(浸泡、去皮研磨、过滤。)‎ ‎ ‎ 黄豆浸泡1至2天,容易研磨成浆,也可购新鲜豆浆以节约实验时间。‎ 鉴定。加样液约2ml于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加入双缩脲试剂B液3~4滴,摇匀,溶液变紫色。‎ A液和B液也要分开配制,储存。鉴定时先加A液后加B液。‎ ‎ ‎ CuSO4溶液不能多加。‎ 先加NaOH溶液,为Cu2+与蛋白质反应提供一个碱性的环境。A、B液混装或同时加入,会导致Cu2+变成Cu ( OH ) 2沉淀,而失效。‎ 否则CuSO4的蓝色会遮盖反应的真实颜色。‎ 可用蛋清代替豆浆。‎ 蛋清要先稀释。‎ 如果稀释不够,在实验中蛋清粘在试管壁,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容易彻底,并且试管也不易洗干净。‎ 附:淀粉的检测和观察 用试管取2ml待测组织样液,向试管内滴加2滴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碘液不要滴太多 以免影响颜色观察 七、考点提示:‎ ‎1、常见还原性糖与非还原性糖有哪些?‎ 答:葡萄糖、果糖、麦芽糖都是还原性糖;淀粉、蔗糖、纤维素都是非还原性糖。 2、还原性糖植物组织取材条件?‎ 答:含糖量较高、颜色为白色或近于白色,如:苹果、梨、白色甘蓝叶、白萝卜等。 3、研磨中为何要加石英砂?不加石英砂对实验有何影响?‎ 答:加石英砂是为了使研磨更充分。不加石英砂会使组织样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 ‎ 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4、斐林试剂甲、乙两液的使用方法?混合的目的?为何要现混现用? ‎ 答:混合后使用;产生氢氧化铜;氢氧化铜不稳定。 5、还原性糖中加入斐林试剂后,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为?‎ 答:浅蓝色 棕色 砖红色。 6、花生种子切片为何要薄? ‎ 答:只有很薄的切片,才能透光,而用于显微镜的观察。 7、转动细准焦螺旋时,若花生切片的细胞总有一部分清晰,另一部分模糊,其原因一般是什么? ‎ 答:切片的厚薄不均匀。 8、脂肪鉴定中乙醇作用? ‎ 答:洗去浮色。 9、双缩脲试剂A、B两液是否混合后用?先加A液的目的怎样通过对比看颜色变化? ‎ 答:不能混合;先加A液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先留出一些大豆组织样液做对比。‎ ‎ 实验三 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 光学部分:目镜、镜筒、物镜、遮光器(有大小光圈)和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 机械部分:镜座、倾斜关节、镜臂、载物台(上有通光孔、压片夹)、镜头转换器、粗、细准焦螺旋。‎ 注:目镜无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有旋转螺丝,镜头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呈像原理:映入眼球内的是倒立放大的虚像。(物镜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成像的清晰程度)‎ 放大倍数:目镜和物镜二者放大倍数的乘积)‎ 注: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直径倍数,即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二、 显微镜的使用:‎ 置镜(装镜头)→对光→置片→调焦→观察 1. 安放。‎ 显微镜放置在桌前略偏左,距桌缘8—10cm处,装好物镜和目镜(目镜5× 物镜10×)‎ 2. 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镜对准通光孔,选取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同时把反光镜转向光源,直至视野光亮均匀适度。调节视野亮度只可用遮光器和反光镜,光线过强,改用较小光圈或用平面反光镜;光线过弱,改用较大光圈或用凹面反光镜。选低倍镜→选较大的光圈→选反光镜(左眼观察)。‎ 在观察颜色较深的标本时应将视野调得亮一些,在观察颜色较浅的标本时,应将视野调得暗一些,以增加对比度,有利于物像清晰。‎ ‎3观察。‎ 将切片或装片放在载物台上,标本正对通光孔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顺时针),俯首侧视镜筒慢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切片(约0.5cm),左眼观察目镜,(反时针)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看到物像时轻微来回旋转细准焦,直到物像清晰。(找不到物像时,可重复一次或移动装片使标本移至通光孔中心)。.观察时两眼都要睁开,便于左眼观察,右眼看着画图。侧面观察降镜筒→左眼观察找物像→细准焦螺旋调清晰 1. 高倍镜的转换。‎ 找到物像后,把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只准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清晰,直到物像清楚为止。‎ 顺序:移装片→转动镜头转换器→调反光镜或光圈→调细准焦螺旋 注:换高倍物镜时只能移动转换器,换镜后,只准调节细准焦和反光镜(或光圈)。‎ 问1:低倍镜换为高倍镜后,若看不到或看不清原来的像,可能原因?(ABC)‎ A、物像不在视野中 B、焦距不在同一平面 C、载玻片放反,盖玻片在下面 D、未换目镜 问2:放大倍数与视野的关系:‎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视野越亮,工作距离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暗,工作距离越短。‎ 故装片不能反放。‎ 2. 装片的制作和移动:‎ 制作:滴清水→放材料→盖片 移动:物像在何方,就将载玻片向何处移。(原因:物像移动的方向和实际移动玻片的方向相反)‎ 6. 污点判断:‎ ‎(1)污点随载玻片的移动而移动,则位于载玻片上;‎ ‎(2)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目镜后消失,则位于目镜;换物镜后消失,则位于物镜;‎ ‎(3)污点不随载玻片移动,换镜后也不消失,则位于反光镜上。‎ ‎7.完毕工作。‎ 使用完毕后,取下装片,转动镜头转换器,逆时针旋出物镜,旋进镜头盒;取出目镜,插进镜头盒,盖上。把显微镜放正。‎ 三、1、临时装片的制作 擦拭玻片→滴清水(或生理盐水)→取材→展平(或涂匀)→盖上盖玻片(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染色(滴入染色液,吸水纸吸引)→观察 ‎2.观察材料的选择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因此最好选择单细胞或取材方便的细胞,还要注意细胞的种类。建议选用的观察材料有:真菌(如酵母菌)细胞,低等植物(如水绵等丝状绿藻)细胞,高等植物细胞(如叶的保卫细胞),动物细胞(如鱼的红细胞或蛙的皮肤上皮细胞)‎ ‎3.气泡与细胞的区别方法 气泡有粗而黑的边缘,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里面往往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或移动。而细胞则不会变形,且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 特别提醒 教材中使用显微镜的实验 ① 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②细胞中脂肪的检测;③线粒体、叶绿体的观察;④ 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⑤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⑥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⑦低温诱导染色体变异。‎ 实验四 用高倍镜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一 实验目的: 使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原色观察)和线粒体的形态分布。二.实验原理:叶绿体的辨认依据:叶绿体是绿色的,呈扁平的椭圆球形或球形。 线粒体辨认依据:线粒体的形态多样,有短棒状、圆球状、线形、哑铃形等。 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线粒体呈 现蓝绿色。三.实验材料: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 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四.方法步骤:步 骤 注 意 问 题 分 析 观察叶绿体1.制片。用镊子取一片黑藻的小叶,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盖上盖玻片。 制片和镜检时,临时装片中的叶片不能放干了,要随时保持有水状态 否则细胞或叶绿体失水收缩,将影响对叶绿体形态和分布的观察。 2.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 3.高倍镜下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 观察线粒体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在洁净载玻片中央滴一滴健那绿染液→用牙签取碎屑→盖盖玻片 5.观察线粒体 蓝绿色的是线粒体,细胞质接近无色。 五、讨论:1、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是不是静止不动的?为什么? 答:不是。呈椭球体形的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可以运动,这种运动能随时改变椭球体的方向,使叶绿体既能接受较多光照,又不至于被强光灼伤。 2、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与叶绿体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答: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都有利于接受光照,完成光合作用。如叶绿体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改变方向。又如叶子上面的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比下面的多,这可以接受更多的光照。‎ 实验五 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 一.实验目的:‎ ‎1.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2.尝试模拟实验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 某些半透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等),可以让某些物质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或者(玻璃纸)水分子可以透过,而蔗糖分子因为比较大,不能透过。可以用半透膜将不同浓度的溶液分隔开,然后通过观察溶液液面高低的变化,来观察半透膜的选择透过特性,进而类比分析得出生物膜的透性。‎ 三.方法步骤:‎ ‎1.取两个长颈漏斗,分别在漏斗口处封上一层玻璃纸。‎ ‎2.在A漏斗中注入硫酸铜溶液,B漏斗中注入蔗糖溶液,并加入少许红墨水,使其略呈红 ‎ ‎ 色。‎ ‎3.将两个漏斗分别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在两漏斗的液面处做标记 ‎4.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烧杯中蒸馏水颜色的变化及长颈漏斗的液面变化,并将观察到的 ‎ 结果设计表格进行记录。‎ 四. 讨论:‎ 3、 漏斗管内的液面为什么会升高?‎ 答:由于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多于从长颈漏斗渗出的水分子数量,使得管内液面升高。‎ ‎2.如果用一层纱布代替玻璃纸,漏斗管内的液面还会升高吗?‎ 答:用纱布替代玻璃纸,因纱布的孔隙很大,蔗糖分子也可以自由通透,因而液面不会升 ‎ 高。‎ ‎3.如果烧杯中不是清水,而是同样浓度的蔗糖溶液,结果会怎样?‎ 答: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相等时,单位时间内透过玻璃纸进入长颈漏斗的水分子数量等于渗出的水分子数量,液面也不会升高。‎ ‎4用带有一个小孔的隔板把水槽分成左右两室,把磷脂分子引入隔板小孔,使之成为一层薄膜,水槽左室加人钾离子浓度较低的溶液,右室加入钾离子浓度较高的溶液。‎ ‎(1)在左、右两室分别插入正、负电极,结果发现钾离子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磷脂膜上没有载体,钾离子不能通过主动运输由左室进入右室 ‎(2)若此时在左室加入少量缬氨霉素(多肽),结果发现钾离子可以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 钾离子利用缬氨霉素载体,并由电极板提供能量,通过主动运输由左室进入右室 ‎(3)若此时再将电极取出,结果钾离子又不能由左室进入右室,原因是: 缺少能量,不能进行主动运输 ‎(4)上述实验证明:主动运输的特点是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物质从低浓度到达高浓度 实验六 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与前面的知识:显微镜的使用联系)‎ ‎2、观察不同浓度的溶液对细胞吸水失水的影响,掌握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3、通过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明确渗透系统的组成以及具体应用。‎ 二、实验原理:‎ ‎1、成熟的植物细胞放到一定浓度的溶液中构成一个渗透系统。当细胞大量失水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的伸缩程度不同,导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 ‎2、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根据扩散作用原理,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性较大,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壁又复原。‎ 三、实验材料:紫色特别深的洋葱外表皮、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 四、实验用具:显微镜、镊子、刀片、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吸水纸 五、方法步骤:‎ ‎1、在洋葱的外表皮上,用刀片划一些方块,用镊子轻轻撕取一小块(撕取的仅仅是外表皮,不要撕得太厚,仍然作为一个问题留给学生)。在取标本时,可以将洋葱的内表皮朝外,外表皮朝里进行对折,不要太用力,然后取其外表皮作为材料,将它平展地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清水滴中,并盖上盖玻片。‎ ‎2、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3、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0.3g/ml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侵润在蔗糖溶液中。注意重复3-4次。‎ ‎4、再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5、从盖玻片的一侧滴入清水,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这样重复几次,洋葱表皮细胞就侵润在清水中。‎ ‎6、还用低倍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中紫色的中央液泡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 六、实验结论:‎ 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水分会由细胞液中渗出到外界溶液中,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由于细胞壁和原生质层的伸缩性不同,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性较大,从而使二者分开;反之,当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时,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分离后的质和细胞壁又复原。‎ 七、考点提示:(1)洋葱为何要选紫色的?若紫色过淡怎么办? 紫色的洋葱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液泡的大小变化;缩小光圈,使视野变暗些。 (2)洋葱表皮应撕还是削?为何? ‎ 表皮应撕不能削,因为削的表皮往往太厚。 (3)植物细胞为何会出现质壁分离? 动物细胞会吗?‎ 当细胞失去水分时,其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动物细胞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 (4)质壁分离时,液泡大小和颜色的变化?复原时呢? 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变小,紫色加深;当细胞质壁分离复原时,液泡变大,紫色变浅。 (5)若发生质壁分离后的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什么? 细胞已经死亡(可能是外界溶液浓度过大,细胞失水过多或质壁分离时间过长) (6)怎样利用质壁分离现象来测定植物细胞液的浓度?①配制一系列浓度从小到大的蔗糖溶液 ②分别用以上不同浓度的溶液制成某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 ‎ ‎③用显微镜观察某植物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某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就介于不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和能引起质壁分离的浓度之间。‎ 试验七 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一.实验目的:‎ ‎1.探究不同温度和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2.培养实验设计能力。‎ 二.方法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一).实验原理: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和Fe3+都能催化H2O2分解放出O2。经计算,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相比,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二)方法步骤:‎ 步骤 注意问题 解释 取4支洁净试管,编号,分别加入2mL H2O2溶液 不让H2O2接触皮肤 H2O2有一定的腐蚀性 将2号试管放在900C左右的水浴中加热,观察气泡冒出情况,与1号对照 向3号、4号试管内分别滴入2滴FeCl3溶液和2滴肝脏研磨液,观察气泡产生情况 不可用同一支滴管 肝脏研磨液必须是新鲜的 肝脏在制成研磨液 由于酶具有高效性,若滴入的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会影响实验准确性 因为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放置过久,可受细菌作用而分解,使肝脏组织中酶分子数减少,活性降低 研磨可破坏肝细胞结构,使细胞内的酶释放出来,增加酶与底物的接触面积 ‎2-3min后,将点燃的卫生香分别放入3号和4号试管内液面的上方,观察复燃情况 放卫生香时,动作要快,不要插到气泡中 现象:3号试管产生气泡多,冒泡时间短,卫生香猛烈复燃,4号试管产生气泡少,冒泡时间长,卫生香几乎无变化 避免卫生香因潮湿而熄灭 该实验中所用试管应选较粗的还是较细的?为什么?‎ 应选用较粗的,因为在较细的试管中容易形成大量的气泡,而影响卫生香的复燃。 为何要选动物的肝脏组织来做实验,其他动植物的组织的研磨液能替代吗?‎ 因为肝脏组织中过氧化氢酶含量较丰富;其它动植物组织也含有少量的过氧化氢酶,所以能够替代。 2: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方法。‎ ‎2.探索淀粉酶在不同温度下催化淀粉水解的情况。‎ ‎(二)实验原理:‎ ‎1.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 ‎2.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淀粉水解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中间产物遇碘后,会呈现红褐色或红棕色。)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 注:市售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600C ‎(三)方法步骤:‎ 操作 注意问题 解释 取3支试管,编上号,然后分别注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 另取3支试管,编上号,然后分别注入1mL新鲜淀粉酶溶液 将装有淀粉溶液和酶溶液的试管分成3组,分别放入热水(约600C)、沸水和冰块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不能只用不同温度处理淀粉溶液或酶溶液 防止混合时,由于两种溶液的温度不同而使混合后温度发生变化,反应温度不是操作者所要控制的温度,影响实验结果。‎ 分别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溶液中,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保持各自温度时间不能太短 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需要一定时间 在3支试管中各滴入1-2滴碘液,摇匀后观察这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并记录 碘液不能滴加太多 防止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 用表格的形式显示实验步骤 序号 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 试管 A B C a b c ‎1‎ 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 ‎/‎ ‎/‎ 新鲜淀粉酶溶液 ‎/‎ ‎/‎ ‎/‎ ‎1mL ‎1mL ‎1mL ‎2‎ 保温5min ‎600C ‎1000C ‎00C ‎600C ‎1000C ‎00C ‎3‎ 将a液加入到A试管,b液加入到B试管,c液加入到C试管中,摇匀 ‎4‎ 保温5min ‎600C ‎1000C ‎00C ‎5‎ 滴入碘液,摇匀 ‎2滴 ‎2滴 ‎2滴 ‎6‎ 观察现象并记录 ‎3: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操作步骤:用表格开式显示实验步骤:(注意操作顺序不能错)‎ 序号 加入试剂或处理方法 试管 ‎1‎ ‎2‎ ‎3‎ ‎1‎ 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1mL ‎1mL ‎1mL ‎2‎ 注入蒸馏水 ‎1mL ‎/‎ ‎/‎ ‎3‎ 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 ‎1mL ‎/‎ ‎4‎ 注入盐酸 ‎/‎ ‎/‎ ‎1mL ‎5‎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mL ‎2mL ‎2mL ‎6‎ ‎600C水浴保温5min ‎7‎ 加入斐林试剂,边加边振荡 ‎2mL ‎2mL ‎2mL ‎8‎ 水浴加热煮沸1min ‎9‎ 观察3支试管中溶液颜色变化变记录 实验八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一、实验目的:‎ ‎1、初步掌握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 ‎2、探索叶绿体中有几种色素。‎ 二、实验原理:‎ ‎1、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在丙酮(有机溶剂,酒精、汽油、苯、石油醚等)中,所以用丙酮可提取叶绿体中色素。‎ ‎2、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色素分子随层析液在滤纸条上的扩散得慢,因而可用层析液将不同的色素分离。‎ 三、实验材料:‎ 新鲜的绿叶(如菠菜的绿叶),无水乙醇,层析液(由20份在60~90℃下分馏出来的石油醚、2份乙醇和1份苯混合而成。93号汽油也可代用),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四、实验用具:‎ 干燥的定性滤纸,试管,棉塞,试管架,研钵,玻璃漏斗,尼龙布,毛细吸管,剪刀,药勺,量筒(10ml),天平。‎ 五、方法步骤:‎ ‎ (1)称取5g绿色叶片并剪碎 ‎ 提取色素 研钵→研磨→漏斗过滤→‎ ‎ (2)加入少量SiO2、CaCO3和5ml丙酮 收集到试管内并塞紧管口 ‎ (1)将干燥的滤纸剪成6cm长,1cm宽的纸条,剪去一端两角(使层析液同时到达滤液细线)‎ 制滤纸条 ‎ (2)在距剪角一端1cm处用铅笔画线 ‎ (1)用毛细管吸少量的滤液沿铅笔线处小心均匀地划一条滤液细线 滤液划线 ‎ (2)干燥后重复划2-3次 ‎ (1)向烧杯中倒入3ml层析液(以层析液不没及滤液细线为准)‎ 纸上层析 (2)将滤纸条尖端朝下略微斜靠烧杯内壁,轻轻插入层析液中 ‎ (3)用培养皿盖盖上烧杯 观察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宽度、颜色不同的彩带(如下图)‎ 最宽:叶绿素a;‎ 最窄:胡萝卜素;‎ 相邻色素带最近:叶绿素a和叶绿素b;‎ 相邻色素带最远: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六、考点提示:‎ ‎1、二氧化硅:为了使研磨充分。不加二氧化硅,会使滤液和色素带的颜色变浅。‎ 碳酸钙:保护色素,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到破坏。不加碳酸钙,滤液会变成黄绿色或褐色。‎ 丙酮:色素的溶剂。它可用酒精等有机溶剂来代替,但不能用水来代替,因为色素不溶于水。‎ ‎2、扩散最快的是胡萝卜素(橙黄色),扩散最慢的是叶绿素b(黄绿色)。‎ ‎3、滤纸上有四条色素带说明了绿叶中的色素有四种,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慢也不一样。‎ ‎4、裁取定性滤纸时,注意双手尽量不要接触纸面,以免手上的油脂或其他脏物污染滤纸。‎ ‎5、制备滤纸条时,要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防止两侧层析液扩散过快。这样可以使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均匀,便于观察实验结果。‎ ‎6、根据烧杯的高度制备滤纸条,让滤纸条长度高出烧杯1cm ,高出的部分做直角弯折。‎ ‎7、滤纸上的滤液细线如果触到层析液,细线上的色素就会溶解到层析液中,就不会在滤纸上扩散开来,实验就会失败。‎ ‎8、画滤液细线时,用力要均匀,速度要适中 ‎9、研磨要迅速、充分。a.因为丙酮容易挥发; b.为了使叶绿体完全破裂.从而能提取较多的色素;c.叶绿素极不稳定,能被活细胞中的叶绿素酶水解而被破坏。‎ 七、问题解答(1)对叶片的要求?为何要去掉叶柄和粗的时脉?‎ 绿色、最好是深绿色。因为叶柄和叶脉中所含色素很少。 ‎ ‎(2)过滤时为何用布不用滤纸?‎ 色素不能通过滤纸,但能通过尼龙布。 (3)为何不能用钢笔或圆珠笔画线? ‎ 因为钢笔水或圆珠笔油中含有其它色素,会影响色素的分离结果。 (4) 滤液细线为何要直?为何要重画几次?‎ 防止色素带的重叠;增加色素量,使色素带的颜色更深一些。‎ 实验九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况 ‎2.学会运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设计实验 二.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方程式(略)‎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三、装置:(见课本)下图为“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装置图,请据图分析 ‎ 甲:有氧呼吸装置 乙:无氧呼吸装置 ‎1 A瓶加入的试剂是NaOH,其目的是:使进入B瓶的空气先经过NaOH处理,排除空气中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C瓶和E瓶加入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其作用是 :检测CO2的产生。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E瓶,其原因是:D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酵母菌会将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再连通E瓶,就可以确保通入澄清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CO2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产生的 四.方法步骤:‎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包括选择实验材料、选择实验器具、确定实验步骤、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实施实验→分析与结论→表达与交流。‎ ‎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 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mL)中 ,再分别向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 ‎2.检测CO2的产生 用锥形瓶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图),并连通橡皮球(或气泵),让空气间断而持续地依次通过3个锥形瓶(约50min)。然后将实验装置放到25-350C的环境中培养8-10h。‎ ‎3.检测洒精的产生 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体积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实验十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一、实验目的:‎ ‎1、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识别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时间长短。‎ ‎3、绘制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简图。‎ 二、实验原理:‎ ‎1、高等植物的分生组织有丝分裂较旺盛。‎ ‎2、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行为变化不同,可用高倍显微镜根据各个时期内染色体的变化情况,识别该细胞处于那个时期。‎ ‎3、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染成深色。‎ 三、实验材料:‎ 洋葱(可用葱.蒜代替),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将龙胆紫溶解在质量分数2%的醋酸溶液中配制而成)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固定装片。‎ 四、实验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玻璃皿,剪子,镊子,滴管。‎ 五、方法步骤:‎ ‎1、洋葱根尖的培养在上实验课之前的3-4天,取洋葱一个,放在广口瓶上。瓶内装满清水,让洋葱的底部接触到瓶内的水面。把这个装置放在温暖的地方培养。待根长约5cm,取生长健壮的根尖制成临时装片观察。‎ ‎2、装片的制作 制作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过程 方 法 时 间 目 的 解离 上午10时至下午2时,剪去洋葱根尖2-3mm,立即放入盛入有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温室下解离。‎ ‎3-5min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漂洗 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入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 约10min 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并利于染色 染色 把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的玻璃皿中染色。‎ ‎3-5min 染料能使染色体着色。‎ 制片 用镊子将这段根尖取出来,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镊子尖把根尖能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上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的按压载玻片。‎ 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3、观察 a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其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 b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的基础上换高倍镜,直到看清细胞的物象为止 c仔细观察:先到中期,再找其余各期,注意染色体的特点 d移动观察:慢慢移动装片,完整地观察各个时期(如果自制装片效果不太理想,可以观察洋葱根尖固定装片)‎ ‎4、绘图 ‎5、记录 六、实验结论:‎ 前期:①出现染色体②核膜核仁消失③纺锤丝出现 中期:①着丝粒位于赤道面②纺锤体明显 后期:染色体分裂成两组子染色体向相反两极运动 末期:①纺锤体出现②核膜核仁出现、七、考点提示:(1)培养根尖时,为何要经常换水? ‎ 增加水中的氧气,防止根进行无氧呼吸造成根的腐烂。 ‎ ‎(2)培养根尖时,应选用老洋葱还是新洋葱?为什么? ‎ 应选用旧洋葱,因为新洋葱尚在休眠,不易生根。 ‎ ‎(3)为何每条根只能用根尖?取根尖的最佳时间是何时?为何? 因为根尖分生区的细胞能进行有丝分裂;上午10时到下午2时;因为此时细胞分裂活跃。 ‎ ‎(4)解离和压片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压片时为何要再加一块载玻片? ‎ 解离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压片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分散开来;再加一块载玻片是为了受力均匀,防止盖玻片被压破。 ‎ ‎(5)若所观察的组织细胞大多是破碎而不完整的,其原因是什么?‎ ‎ 压片时用力过大。 ‎ ‎(6)解离过程中盐酸的作用是什么?丙酮可代替吗? ‎ 分解和溶解细胞间质;不能,而硝酸可代替。 ‎ ‎(7)为何要漂洗?‎ ‎ 洗去盐酸便于染色。 ‎ ‎(8)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什么? ‎ 染色最深的结构是染色质或染色体。 ‎ ‎(9)若所观察的细胞各部分全是紫色,其原因是什么?‎ 染液浓度过大或染色时间过长。‎ ‎(10)为何要找分生区?分生区的特点是什么?能用高倍物镜找分生区吗?为什么? 因为在根尖只有分生区的细胞能够进行细胞分裂;分生区的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处于分裂状态;不能用高倍镜找分生区,因为高倍镜所观察的实际范围很小,难以发现分生区。 ‎ ‎(11)分生区细胞中,什么时期的细胞最多?为什么? ‎ 间期;因为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 ‎(12)所观察的细胞能从中期变化到后期吗?为什么? ‎ 不能,因为所观察的细胞都是停留在某一时期的死细胞。 ‎ ‎(13)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能否看到染色体?为什么? ‎ 不能,因为洋葱表皮细胞一般不分裂。 (14)若观察时不能看到染色体,其原因是什么? 没有找到分生区细胞;没有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染液过稀;染色时间过短。‎ 实验十一 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即细胞的相对表面积),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二、实验原理:‎ ‎ 用琼脂块模拟细胞。琼脂块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则其与外界效换物质的表面积越大,经交换进来的物质在琼脂块中扩散的速度快;琼脂块中含有酚酞,与氢氧化钠相遇,呈紫红色,可显示物质(氢氧化钠)在琼脂块中的扩散速度。‎ 三、 实验材料:‎ ‎3cm×3cm×6cm的含酚酞的琼脂块,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 四、 实验用具:‎ 塑料餐刀,防护手套,毫米尺,塑料勺,纸巾,烧杯。‎ 五、 方法步骤:‎ 操作方法 注意问题 解释 用塑料餐刀将含酚酞的琼脂块切成三块边长分别为3cm、2cm、1cm的正方体 ‎ ‎ ‎ ‎ 将3块琼脂块放在烧杯内,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琼脂块淹没,浸泡10min。用塑料勺不时翻动琼脂块。‎ 不要用勺子将琼脂块切开或挖动其表面 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戴上手套,用塑料勺将琼脂块从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用纸巾把它们吸干,用塑料刀把琼脂块切成两半。仔细观察切面的颜色变化,变成红色的部分代表氢氧化钠扩散的深度,测量每一块上氢氧化钠扩散后着色的浓度。记录测量结果 应避免氢氧化钠与皮肤和眼睛等接触。如泼洒出来,应立即用水冲洗泼洒处。‎ 每两次操作之间必须把刀擦干 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 ‎ ‎ ‎ 避免干扰实验结果 根据测量结果进行计算,并将结果填在记录表中 ‎ ‎ ‎ ‎ 琼脂块的边长/cm 表面积/cm2‎ ‎ 体积/cm3‎ ‎ 相对表面积 NaOH扩散的深度 比值(NaOH扩散的体积/整个琼脂块的体积)‎ ‎ 3‎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1‎ ‎ ‎ ‎ ‎ ‎ ‎ ‎ ‎ ‎ ‎ 六、实验结论:‎ 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减小 七、考点提示:‎ ‎1、你认为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采取什么办法可保证细胞代谢需要呢?‎ 答: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将停止生长,转而进行细胞的分裂,这就摆脱了细胞生长带来相对表面积减小带来的困境,也是细胞增殖的原因之一。 ‎ 二、 除此以外,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还有哪些?‎ 答:有核质比(细胞核与细胞质的体积比),外界的温度和营养物质的供应等条件 ‎ 三、 细胞为什么要分裂?或细胞为什么这么小?‎ 答:(1)增大细胞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有利于物质的运输(营养吸收与废物排出)以保证细胞正常生命代谢需要。(2)保证适宜的核质关系,使细胞质能在细胞核的控制范围内。‎ ‎4、卵细胞是一种特殊的细胞,因为它含有许多供胚胎发育的营养物质——卵黄,而使细胞体积增大了许多倍。但卵细胞一般与外界交换物质少,故表面积与体积的比例特殊。‎ 八、课后讨论题答案:必修一教材111页 ‎ 1.当氢氧化钠与含酚酞的琼脂块相遇时,其中的酚酞变成紫红色,这是常用的检测氢氧化钠的方法,从琼脂块的颜色变化就知道氢氧化钠扩散到多远;在相同时间内,氢氧化钠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深度基本相同,说明氢氧化钠在每一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是相同的。‎ ‎ 2.根据球体的体积公式V=4/3πr3,表面积公式S=4πr2,计算结果如下表。‎ 细胞直径 (μm)‎ 表面积 (μm2)‎ ‎ 体积 (μm3)‎ ‎ 比值(表面积/体积)‎ ‎20‎ ‎1 256‎ ‎4 187‎ ‎ 0.30‎ ‎30‎ ‎2 826‎ ‎14 130‎ ‎ 0.20‎ ‎ 3.细胞越大,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所以多细胞生物体是由许多细胞而不是由少数体积更大的细胞构成的。细胞越大,需要与外界环境交流的物质越多;但是细胞体积越大,其表面积相对越小,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物质交流的面积相对小了,所以物质运输的效率越低。‎ ‎ 4.影响细胞分裂的因素还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细胞周期受到一系列基因、酶和蛋白质等内在因素的精确调控;而温度、射线、化学药剂、病毒等环境因素对细胞分裂的影响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即通过导致基因突变或影响酶的活性而影响细胞分裂。‎ 实验十二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 一.实验原理:蝗虫的精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再形成精子。此过程要经过两次连续的细胞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在此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位置和数目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可据此识别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 低倍镜观察 在低倍镜下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高倍镜观察 先在低倍镜下依次找到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后期的细胞,再在高倍镜下仔细观察染色体的形态、位置和数目 根据观察结果,尽可能多地绘制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简图 绘图 二.方法步骤:‎ A.精巢管顶端 ‎ B.减数第一次分裂 ‎ C.减数第二次分裂  ‎ D.精子细胞  ‎ E.精子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 三.课后讨论题:必修二21页 ‎1.减数第一次分裂会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四分体形成、同源染色体在赤道板位置成对排列、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分别由两条染色单体组成等现象。‎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非同源染色体成单排列在细胞赤道板位置,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别排列在细胞赤道板的两侧,末期在细胞两极的染色体由该细胞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组成,其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每条染色体均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赤道板的位置。末期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不含染色单体。‎ ‎3.同一生物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增殖的过程相同;不同细胞可能处于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因此,可以通过观察多个精原细胞的减数分裂,推测出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连续变化。‎ 实验十三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方法 ‎2、理解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的作用机制 二、实验原理:‎ ‎1、进行正常有丝分裂的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子染色体在纺缍丝的作用下分别移向两极,最终被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2、用低温处理植物组织细胞,使纺缍体的形成受到抑制,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三、实验材料:‎ 洋葱或大葱、蒜、卡诺氏液(固定液的重要特性是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要能够增强染色体的嗜碱性,达到优良染色效果。)盐酸酒精解离液,质量浓度为10mg/mL的龙胆紫溶液。也可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 四、实验用具:‎ 冰箱、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剪刀、镊子、吸水纸、滴管、小烧杯。‎ 五、方法步骤:‎ ‎1、把洋葱放在盛满水的广口瓶上,让它的底部接触瓶内的水面。待洋葱根长到lcm时,放入冰箱内4℃低温下培养,诱导培养36小时 ‎2、剪取根尖约0.5—1cm,放人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30min,然后用体积分数95%酒精洗两次,用体积分数70%酒精保存于低温处,贴好标签。‎ ‎3、取固定好的根尖,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4个步骤,具体操作方法与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同。‎ ‎4、先用低倍镜寻找染色体形态较好的分裂相,再换上高倍镜并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使物像清晰,仔细观察,辨认哪些细胞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找出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细 胞,进行染色体计数。‎ 六:[误区警示]‎ ‎1、低温处理必须在培养出1cm左右不定根之后。如若生根前就送进冰箱,低温抑制新陈代谢也就抑制了根尖分生区的形成,不会发生根尖分生区的有丝分裂受低温影响的过程。‎ ‎2、剪取根尖时间一般在中午10点左右,此时分裂旺盛,受低温影响较大,实验效果明显。‎ ‎3、染色时间要严格控制,不足时染色体看不清,染色过度,染色体一团糟,无法分辨。‎ 实验十四 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一.实验原理:‎ 显性遗传病具有世代相传的特点,隐性遗传病隔代出现。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交叉遗传,隔代出现,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世代相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二.方法步骤:‎ 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调查工作。其程序是:‎ 组织问题调查小组→确定课题→分头调查研究→撰写调查报告→汇报交流调查结果(如右流程图)‎ 注意事项:‎ ‎1.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红绿色盲、白化病、高度近视(600度以上)等 ‎2.为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小组调查的数据,应在班级和年级中进行汇总 ‎3‎ ‎4.人类常见的遗传病类型概括 实验十五 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 一.实验目的:‎ ‎1、进一步学会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2、学会用探究的实验方法来研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理解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生根,体会科学理论在应用到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往往也有许多要探索的问题。‎ 二.实验原理:‎ 植物插条经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后,对植物插条的生根情况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用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其影响程度亦不同。其影响存在一个最适浓度,在此浓度下植物插条的生根数量最多,生长最快。‎ 三、实验材料:‎ 绿化树种或花卉(如:月季、杨、加拿大杨等)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常用的生长素类似物:α—萘乙酸(NAA)、2,4-D、IPA、IBA和生根粉等。‎ 四、实验用具:‎ 蒸馏水、天平、量筒、容量瓶、滴管、试剂瓶、烧杯、玻璃棒、矿泉水瓶。‎ 五、方法步骤:‎ ‎1、设置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梯度:用容量瓶将生长素类似物母液分别配成浓度为0.2、0.4、0.6、0.8、1、2、3、4、5mg/ml的溶液,分别放入矿泉水瓶中,深约3cm。再取一矿泉水瓶,加入等量的清水,作为对照,及时贴上相应标签。‎ ‎2、制作插条:将准备好的枝条剪成长约5~7cm的插条,插条的形态学上端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这样在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每一枝条留3~4个芽,所选枝条的条件应尽量相同。‎ ‎3、分组处理:将制作好的插条,分成10组(每组不少于3个枝条),分别将其基部浸泡在盛有清水和浓度为0.2、0.4、0.6、0.8、1、2、3、4、5mg/ml溶液的矿泉水瓶中,处理几小时至一天。‎ ‎4、进行实验:设置10个相同的水培装置,加入等量的完全营养液,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分别培养经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及清水处理过的插条,注意保持温度为25-300C。‎ ‎5、定期观察每组实验材料的生根状况,并记录结果。‎ 六、实验结论:‎ 经过5天观察,用浓度为0.8 mg/ml和1 mg/ml处理过的插条生根最早,生根数最多,所以对于月季(或杨等)植物来说,促进插条生根的这种生长素类似物NAA(或2、4-D等)的最适浓度是0.9‎ ‎ mg/ml(注:在环境、材料等实验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取得的数据会有所不同,可按实际所得的实验数据作结论)。‎ 七、考点提示:‎ ‎1、①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要求的溶液浓度较低,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 ‎②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 ‎2、在施用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时,要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答:温度要一致、所用的植物材料条件相同、设置重复组(即每组不能少于3个枝条)、用浸泡法时,最好是在遮荫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 ‎3、在本实验中,生长素类似物的功能是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与其促进生长的功能不是一回事。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是指刺激枝条的一端生出许多不定根,而不只是刺激不定根的生长。‎ ‎4、在本实验中,若在适宜浓度范围内不能生出不定根,请分析可能的原因?答:可能是枝条质量和规格不好(如没有芽)、枝条倒插等。‎ ‎ 实验十六 模拟尿糖的检测 一.实验目的:‎ 学会尿糖的检测方法,检查“尿样”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二.实验原理:‎ 葡萄糖 葡萄糖酸+H2O2‎ 葡萄糖氧化酶 H2O2‎ H2O+O 过氧化氢酶 有色化合物 无色化合物+O 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水和原子氧,原子氧可以将试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即可知道尿样中葡萄糖的含量。‎ 三.材料器具 ‎ 三份模拟“尿样”,水、葡萄糖溶液、葡萄糖试纸;滴瓶5个、记号笔、一次性医用手套等。‎ 四.方法步骤:‎ ‎(一)请依据上述原理,补充下列方法步骤设计:‎ ‎1.将5个分别装有水、葡萄糖溶液、三份模拟“尿样”的滴瓶和5条葡萄糖试纸分别对应做好标记,并在记录本上设计好记录表格;‎ ‎2.;‎ ‎3.;‎ ‎4.;‎ ‎(二)请在下面位置设计一个记录表格:‎ 五.分析讨论 ‎1.本实验中,水和葡萄糖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2.你们小组的检测结果与其它小组是否相同?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思考题: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葡萄糖。‎ 答案 ‎(一)‎ ‎2.分别用滴管从5个滴瓶中吸取溶液,在对应的葡萄糖试纸上各滴加2滴。‎ ‎3.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 ‎4.将实验结果记在记录表中。‎ ‎(二)‎ 样品 水 葡萄糖溶液 模拟“尿样”1‎ 模拟“尿样”2‎ 模拟“尿样”3‎ 颜色变化 思考题:‎ 取两支试管并编号A和B→A试管加入2ml正常人的尿液,B试管加入2ml糖尿病人的尿液→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配的斐林试剂→两支试管同时沸水浴2min→对比观察 ‎2.[题目]人体内的血糖浓度总是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当血糖代谢失去平衡时,人体就会患低血糖病或糖尿病。某学校的学生兴趣小组作了以下的模拟尿糖的检测实验和问题讨论,请根据以下材料完成相关的内容:‎ ‎(1)实验材料:试管,试管架,滴管,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葡萄糖试纸(遇葡萄糖会出现一定的颜色),模拟的尿液样本甲、乙两份。‎ ‎(2)实验目的。‎ ‎(3)实验步骤 ‎①取支试管,分别编号,并放在试管架上。‎ ‎②在上述试管中。‎ ‎③将葡萄糖试纸放到干净的纸巾上。‎ ‎④然后用一支干净的滴管,从1号试管中吸取等量液体滴2滴在葡萄糖试纸上。‎ ‎⑤。‎ ‎⑥。‎ ‎⑦将5张试纸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4)问题讨论:‎ ‎①某同学实验所得的5张试纸的现象没有很大区别,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②仅凭尿液样本还不能断定某人患糖尿病,应该怎样进行进一步确诊? ‎ ‎。‎ ‎③除了用葡萄糖试纸检验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中含有葡萄糖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2.(8分)(2) 学会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液中是否存在葡萄糖的方法 ‎(3)①5 ②1~5号分别是等量的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甲尿液、乙尿液。 ‎ ‎⑤观察和记录葡萄糖试纸的颜色变化 ⑥重复步骤④,用葡萄糖试纸测试另外4种溶液,每次记录测试纸的颜色变化 ‎(4)①可能是用同一支滴管取液体样本(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以)‎ ‎②可以检测血液中胰岛素的浓度(其他合理的答案也可以)‎ ‎③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 实验十七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血球计数板的介绍:不同版本的教材推荐使用的血球计数板的规格不同,人教版建议使用2mm×2mm×0.1mm方格,苏教版推荐使用1mm×1mm×0.1mm方格,但是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原理和方法是相同的。‎ 一、血球计数板的使用原理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然后推算出含菌数的一种方法。血球计数板是常用的计菌器之一。‎ 血球计数板是一种专门用于计算较大单细胞微生物的一种仪器,由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的特制玻片制成的玻片中有四条下凹的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隔为两半,每半边上面刻有一个方格网。方格网上刻有9个大方格,其中只有中间的一个大方格为计数室。这一大方格的长和宽各为1mm,深度为0.1mm,其容积为0.1mm3,即1mm×1mm×0.1mm方格的计数板;大方格的长和宽各2mm,深度为0.1mm,其容积为0.4mm3,即2mm×2mm×0.1mm方格的计数板。在血球计数板上,刻有一些符号和数字(见图一),其含义是:XB-K-25为计数板的型号和规格,表示此计数板分25个中格;0.1mm为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室的高;1/400mm2表示计数室面积是1mm2,分400个小格,每小格面积是1/400 mm2。‎ 计数室通常也有两种规格:一种是16×25型,即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另一种是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但是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 ‎1.16×25型的计数板 将计数室放大,可见它含16中格,一般取四角:1、4、13、16四个中方格(100个小方格)计数(见图二)。将每一中格放大,可见25个小格。计数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计数完毕后,依下列公式计算:1ml=1cm3=1000mm3‎ 酵母细胞个数/1mL=10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100 ×400×10000×稀释倍数 ‎2.25×16型的计数板中央大方格以双线等分成25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供细胞计数用(见图三)。一般计数四个角和中央的五个中方格(80个小方格)的细胞数。计数重复3次,取其平均值。计数完毕后,依下列公式计算:‎ 酵母细胞个数/1mL=80个小方格细胞总数/ 80 ×400×10000×稀释倍数 c d 血球计数板的构造(三)(25×16)‎ a.顶面观 b.侧面观 c.放大后的网格 d.放大后的计数室 二、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方法步骤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按照如下的实验步骤进行:‎ ‎1.镜检计数室。在加样前,先对计数板的计数室进行镜检。若有污物,则需清洗,吹干后才能进行计数;‎ ‎2.加样品。将清洁干燥的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加盖专用的盖玻片,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酵母菌悬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缓缓渗入,一次性充满计数室,防止产生气泡,充入细胞悬液的量以不超过计数室台面与盖玻片之间的矩形边缘为宜。多余培养液可用滤纸吸去;‎ ‎3.计数。稍待片刻(约5min),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后,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室所在位置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计数并记录。‎ 三、血球计数板的使用注意事项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是一个历时较长(7天左右)的实验,事前一定要做好周密的计划,定程序、定时间、定人员。每天采用抽样检测法使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进行计数,在计数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注意。‎ ‎1.每天同一时间,各组取出本组的试管,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并作记录,连续观察7天。‎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下,‎ 这样使酵母菌分布均匀,防止酵母凝聚沉淀,提高计数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求得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误差小。‎ ‎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对培养液进行稀释以便于酵母菌的计数。具体方法是:摇匀试管,取1mL酵母菌培养液,加入成倍的无菌水稀释,稀释n倍后,再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所得数值乘以稀释倍数。以每小方格内含有4—5个酵母细胞为宜。特别是在培养后期的样液需要稀释后计数。‎ ‎4.活酵母有芽殖现象,若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的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计数,若芽体小于母细胞一半时为1个酵母细胞。‎ ‎5.对于压在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计数同侧相邻两边上的菌体数,一般可采取“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处理,另两边不计数。计数时,如果使用16格×25格规格的计数室,要按对角线位,取左上、右上、左下、右下4个中格(即100个小格)的酵母菌数;如果规格为25格×16格的计数板,除了取其4个对角方位外,还需再数中央的一个中格(即80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 ‎6.计数一个样品要从两个计数室中计得的平均数值来计算,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取其平均值。计数时应不时调节焦距,才能观察到不同深度的菌体。按公式计算每1ml(或10mL)菌液中所含的酵母菌个数。‎ ‎7.血球计数板的清洁 血球计数板使用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勿用硬物洗刷,洗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或用95%的乙醇、无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脱水使其干燥。通过镜检观察每小格内是否残留菌体或其他沉淀物。若不干净,则必须重复清洗直到干净为止。‎ 一、实验目的 ‎ ‎1.通过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3.学会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 二、实验原理 ‎1.在含糖的液体培养基(培养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一个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通过细胞计数可以测定封闭容器内的酵母菌种群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 ‎2.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 ‎3.酵母菌计数方法:抽样检测法。‎ ‎ 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细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注意: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要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 三、实验步骤 ‎(1)将10 mL无菌马铃薯培养液或肉汤培养液加入试管中。‎ ‎(2)将酵母菌接种入试管中的培养液,先通过显微镜观察估算出10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初始数量。‎ ‎(3)将试管放在25℃条件下培养。‎ ‎(4)每天定时取样计数酵母菌数量。‎ ‎(5) 以时间为横坐标,酵母菌的数量为纵坐标,画出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 四、结果分析 时间/天 ‎1‎ ‎2‎ ‎3‎ ‎4‎ ‎5‎ ‎6‎ ‎…‎ 平均数量/个 ‎(1)酵母菌在培养液中开始呈“J”型增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呈“S”型增长。‎ ‎⑵增长曲线的总趋势是先增加再降低。原因是:在开始时培养液的营养充足,空间充裕,条 件适宜,因此酵母菌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数量的不断增多,营养消耗,pH 变化等,使生存条件恶化,酵母菌死亡率高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下降 ‎ ‎(3)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因素可能有养料、温度、pH 空间及有害代谢废物等 五、问题探讨 ‎(1)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记数之前,为什么要将试管振荡几次?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分布均匀,以保证估算的准确度,减少误差。‎ ‎(2)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怎样计数?‎ 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 ‎(3) 本实验需要另设对照吗?为什么?‎ ‎ 不需要,是自身的前后对照。‎ ‎(4) 培养后期酵母菌浓度过高,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稀释 实验十八 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初步学会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2.能对土壤中部分常见的动物进行分类 ‎3.学会设计表格进行观察和统计。‎ 二.实验原理:‎ 土壤不仅为植物提供水分和矿质元素,也是一些动物的良好栖息场所。研究土壤中动物类群的丰富度,操作简便,有助于理解群落的基本特征与结构。‎ 三.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如土壤中有哪些小动物?它们的种群密度是多少? ‎ ‎2.制定计划 ‎3.实施计划 本研究包括三个操作环节:取样、观察和分类、统计和分析。‎ ‎(1)准备:必修3(P76)‎ ‎(2)取样:‎ 取样可以在野外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缺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在实验室进行观察。‎ ‎(3)采集小动物:使用诱虫器取样,比较方便,且效果较好,但时间可能要长一些。也可采用简易采集法: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在瓷盆内,用放大镜观察,同时用解剖针寻找。发现体形较大的动物,可用包着纱布的镊子取出;体形较小的动物可用吸虫管采集。采集到的小动物可放入酒精中,也可将活着的小动物放入试管中。‎ ‎(4)观察和分类:“观察和分类”需要借助动物分类的专业知识。(P76)‎ ‎(5)统计和分析:“统计和分析”,要求设计一个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并据此进行数据分析。‎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记名计算法:是指在一定面积的样地中,直接数出各种群的个体数目,这一般用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 目测估计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等级的划分和表示方法有:“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等。‎ 四.课后讨论:‎ 如果要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如何对研究方法进行改进?‎ 答:主要是取样和采集方式要进行改进。根据调查水中小动物种类的不同,取样设备也不同,例如用网兜、瓶子等。取样和采集时要考虑定点、定量等因素。定点就是要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取样;定量就是每次取样的数量(例如一瓶、一网等)要相同。‎ 五、考点提示:‎ ‎1、进行这类调查常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而不适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原因是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 ‎2、对土样中的小动物进行采集时,在诱虫器上方通常要放置并打开40~60W的电灯,这样做利用了土壤动物趋暗、趋湿、避高温的特性,使土壤动物从土样进入诱虫器下部的试管中,达到采集目的。‎ 实验十九 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 一:实验要求:‎ (1) 水族箱必须是密封的,且是透明的,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 但 ‎ ‎ 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2) 组成成分:非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3) 各生物成分的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 二:实验目的:‎ 设计一个生态缸,观察这一人工生态系统中群落的演替情况 三:实验原理:‎ 在有限的空间内,依据生态系统的原理,将生态系统具有的成分进行组织,构建一个人工微型生态系统是可能的。但同时,这个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有条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它会发生群落的演替。‎ 四:步骤 :‎ ‎(1)按100cm×70cm×50cm的标准制作生态缸框架。‎ ‎(2)在生态缸内底部铺垫花土和沙土,花土在下面,一边高,一边低;沙土在上面,沙土层厚5~10cm。在缸内的低处倒入水。‎ ‎(3)将采集或购买的动物和植物放在生态缸中。(注意:动物的个体不要太大,数量不要太多)‎ ‎(4) 封上生态箱盖。将生态缸放置在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5)每一天观察一次生态缸内的生物种类与数量变化,并且进行记录,连续观察一星期。‎ ‎ 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到表中。‎ 实验二十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一:教学目的 1. 初步掌握DNA粗提取和鉴定的方法。‎ 2. 观察提取出来的DNA物质。‎ 二:实验原理 3、 DNA在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是随NaCl的浓度变化而改变的。DNA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据此可使溶解于NaCl溶液中的DNA析出。‎ 4、 DNA不溶于酒精溶液,但细胞中某些物质可以溶于酒精溶液,据此可提取杂质较少的 DNA。‎ 5、 DNA+二苯胺蓝色(用于DNA的鉴定)‎ 三:实验步骤 ‎1.材料制备 ‎0.1G/ml柠檬酸钠100ml ‎ ‎500ml烧杯→玻璃棒搅拌→1000r/min离心2min→吸去上清液 活鸡血180ml ‎ ‎ 即得鸡血细胞液(也可将上述烧杯置于冰箱中,静置一天使鸡血细胞自行沉淀)‎ ‎2.方法步骤 ‎ 取血细胞液5-10ml+20ml蒸馏水,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 ‎(1)提取血细胞核物质 纱布过滤,滤液中含DNA和其他核物质,如蛋白质 ‎ 原理:血细胞的细胞膜、核膜吸水胀破,玻璃棒快速搅拌机械加速血细胞破裂 ‎(2)溶解核内DNA:滤液+2mol/LNaCl溶液40ml,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 ‎(3)析出含DNA的粘稠物:向上述溶液中缓缓加入蒸馏水,并轻轻地沿一个方向搅拌,出现丝状物,当丝状物不再增加时,停止加水(此时NaCl溶液相当于稀释到0.14mol/L)‎ ‎(4)滤取含DNA的粘稠物:用多层纱布过滤,含DNA的粘稠物留在纱布上 ‎(5)DNA粘稠物再溶解: 20ml 2mol/LNaCl溶液 50ml烧杯,‎ ‎ 上述粘稠物 缓慢搅拌3 min ‎(6)过滤含DNA的2mol/LNaCl溶液:用2层纱布过滤,滤液中含DNA ‎(7)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上述溶液+95%酒精,缓慢搅拌,出现乳白色丝状物,用玻璃棒将丝装物卷起。‎ ‎(8)DNA鉴定:‎ 四:实验关键:‎ ‎ 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获取较纯净的DNA,因此应注意:‎ ‎1.充分搅拌鸡血细胞液。DNA存在于鸡血细胞核中。将鸡血细胞与蒸馏水混合以后,应用 玻璃棒沿一个方向快速搅拌,使血细胞加速破裂,并释放出DNA ‎2.沉淀DNA必须用冷酒精。实验前必须准备好大量95%的酒精,并在冰箱中(5℃以下)至少存放24小时。‎ ‎3.正确搅拌含有悬浮物的溶液。在第(3)、(5)步骤,玻璃棒不要直插烧杯底部,且搅拌要轻缓,以便获得较完整的DNA分子。在步骤(7),要将玻璃棒插入烧杯溶液中间,用手缓慢转动5-10min。‎ 五:考点提示: (1)鸡血能用猪血代替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不能提取DNA。(2)鸡血中为何要加柠檬酸钠?为何要弃去鸡血细胞的上清液? 防止血液凝固;因为上清液是血浆,不含细胞和DNA。(3)胀破细胞的方法?能用生理盐水吗? 向血细胞中加入蒸馏水,使细胞大量吸水而胀破;不能用生理盐水,因为血细胞 在蒸馏水中不能吸收水分。 (4)该实验中最好应用玻璃烧杯还是塑料烧杯?为什么?‎ 最好用塑料烧杯,因为玻璃烧杯容易吸附DNA。(5)前后三次过滤时,所用纱布的层数分别是多少?为什么? 第一次用一层纱布,有利于核物质透过纱布进入滤液;第二次用多层纱布,能防止 DNA丝状物透过纱布进入滤液;第三次用两层纱布,既有利于DNA透过纱布,又能 防止其它杂质透过纱布。 (6)若实验中所得黏稠物太少,其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加蒸馏水过少,细胞未充分胀破;第二次加蒸馏水过多或过少;第一次过 滤用了多层纱布;第二次过滤用了一层纱布。(7)两次加入蒸馏水的目的分别是什么?第一次是为了使血细胞吸水胀破;第二次是为了降低氯化钠的浓度,有利于DNA有 析出。(8)实验中搅拌溶液时,为何总要沿一个方向搅拌?‎ 防止DNA分子受到损伤。实验中有6次搅拌。除最后一次搅拌外,前5次搅拌均朝 一个方向,且第一次快速搅拌,其余各步搅拌都要不停地轻轻搅拌,玻璃棒插入位 置不同,进行第2、3、5次时,玻璃棒不要直插杯底,进行步骤7时,玻璃棒插入 烧杯溶液的中间。‎ ‎(9)两次析出DNA的方法分别是什么?原理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是加蒸馏水,降低氯化钠的浓度,促使DNA析出;第二次是加入冷酒精,因为DNA不溶于酒精溶液。 ‎ ‎(10)三次溶解DNA的液体分别是什么?原理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第二次都是用浓度为2mol/L的氯化钠溶液,第三次用的是0.015mol/L(或2 mol/L)的氯化钠溶液。其原理是DNA在氯化钠中的溶解度,是随着氯化钠的浓度的变化而改变的。当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4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低。2mol/L的氯化钠溶液和0。015mol/L的氯化钠溶液对DNA的溶解度都比较高。 ‎ ‎(11)鉴定DNA时为何要用两支试管?其现象分别是什么? 其中不加DNA的试管起对照作用。该试管溶液不变色,另一支加有DNA的试管溶液变蓝色。‎ 高中生物实验方法与常用试剂 ‎1.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整个实验设计的精髓,是做好实验设计的关键所在。现将与中学实验有关的一些最常见的经典的实验方法汇总如下:(1)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①淀粉——碘液 ②还原糖——斐林试剂、班氏试剂 ③CO2——Ca(OH)2溶液或酸碱指示剂 ④乳酸——pH试纸 ⑤O2——余烬复燃 ‎ ‎⑥无O2——火焰熄灭 ⑦蛋白质——双缩脲试剂 ⑧染色体——龙胆紫、醋酸洋红溶液 ⑨DNA——二苯胺试剂 ⑩脂肪——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2)实验结果的显示方法:①光合速率——O2释放量或CO2吸收量或淀粉产生量 ②呼吸速率——O2吸收量或CO2释放量或淀粉减少量 ③原子途径——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④细胞液浓度大小——质壁分离 ⑤细胞是否死亡——质壁分离 ⑥甲状腺激素作用——动物耗氧量,发育速度等 ⑦生长激素作用——生长速度(体重变化,身高变化) ⑧胰岛素作用——动物活动状态 ⑨菌量——菌落数或亚甲基蓝溶液褪色程度 ⑩大肠杆菌——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3)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①增加水中氧气——泵入空气或吹气或放入绿色植物 ②减少水中氧气——容器密封或油膜覆盖或用凉开水 ③除去容器中CO2——NaOH溶液 ④除去叶片中原有淀粉——置于黑暗环境 ⑤除去叶片中叶绿素——酒精隔水加热 ⑥除去光合作用对呼吸作用的干扰——给植株遮光 ⑦如何得到单色光——棱镜色散或彩色薄膜滤光 ⑧血液抗凝——加入柠檬酸钠 ⑨线粒体提取——细胞匀浆离心 ⑩骨的脱钙——盐酸溶液 ⑩灭菌方法——微生物培养的关键在于灭菌,对不同材料,灭菌方法不同:培养基用高压蒸气灭菌;接种环用火焰灼烧灭菌;双手用肥皂洗净,擦干后用75%酒精消毒;整个接种过程都在实验室无菌区进行。(4)实验中控制温度的方法:①还原糖鉴定:水浴煮沸加热 ②酶促反应:水浴保温 ③用酒精溶解叶中的叶绿素:酒精要隔水加热 ④DNA的鉴定:水浴煮沸加热 ⑤细胞和组织培养以及微生物培养:恒温培养2.斐林试剂、班氏试剂与尿糖试纸 ‎  这三种物质均可用来检验含醛基的有机物的存在,在医学上用来检验糖尿病,其原理均是利用了Cu2+的氧化性把醛基氧化,但成分略有不同:  斐林试剂:即硫酸铜、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组成的蓝色混合溶液。分为斐林试剂A和斐林试剂B,A为CuSO4溶液,B为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的混合溶液,使用时将A、B等体积混合即成斐林试剂。  班氏试剂:即硫酸铜、碳酸钠和柠檬酸钠组成的混合液,又叫本尼迪克特(Benedict)试剂,它与醛反应的结果是与斐林试剂一致的,只是比斐林试剂更稳定,所以在临床化验中更常使用。  尿糖试纸:又叫硫酸铜试纸,呈白色,带蓝色斑点,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尿糖测试。每片含硫酸铜20毫克,枸橼酸300毫克,碳酸钠80毫克,氢氧化钠235毫克。尿糖试纸法快速、方便,试纸的正确使用方法为:将试纸条放在尿液中浸湿,一秒钟后取出,在一分钟内观察试纸的颜色,并与标准色板对照,根据不同的颜色来确定尿糖阳性的程度。3.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比较 相同点:①都由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构成;      ②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都为0.1g/mLNaOH溶液。  不同点:①CuSO4溶液浓度不一样:斐林试剂乙液为0.05g/mLCuSO4溶液,双缩脲试剂B为0.01g/mLCuSO4溶液。      ②配制比例不一样。      ③使用方法不一样:斐林试剂是甲、乙液一起混合后再使用,双缩脲试剂则是先向待鉴定材料加入A试剂摇匀后,再加入试剂B。      ④鉴定的对象不一样:斐林试剂鉴定的是还原糖,双缩脲试剂鉴定的是蛋白质。      ⑤反应本质及颜色反应不一样。4.苏丹Ⅲ染液与苏丹Ⅳ染液的比较  都是用来鉴定脂肪。苏丹Ⅳ染液更易溶于脂肪,所以染色更深,同时要求染色时间更短。生物学中常用的试剂: 1、斐林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5g/ml CuSO4(乙液)。用法:将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 等体积混合,再将混合后的斐林试剂倒入待测液,水浴加热或直接加热,如待测液中存在还原糖,则呈砖红色。 2、班氏糖定性试剂:为蓝色溶液。和葡萄糖混合后沸水浴会出现砖红色沉淀。用于尿糖的测定。 3、双缩脲试剂:成分:0.1g/ml NaOH(甲液)和0.01g/ml CuSO4(乙液)。用法:向待测液中先加入2ml甲液,摇匀,再向其中加入3~4滴乙液,摇匀。如待测中存在蛋白质,则呈现紫色。  4、苏丹Ⅲ:用法:取苏丹Ⅲ颗粒溶于95%的酒精中,摇匀。用于检测脂肪。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5、二苯胺:用于鉴定DNA。DNA遇二苯胺(沸水浴)会被染成蓝色。  6、甲基绿:用于鉴定DNA。DNA遇甲基绿(常温)会被染成蓝绿色。(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7、50%的酒精溶液:在脂肪鉴定中,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再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8、75%的酒精溶液:用于杀菌消毒,75%的酒精能渗入细胞内,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低于这个浓度,酒精的渗透脱水作用减弱,杀菌力不强;而高于这个浓度,则会使细菌表面蛋白质迅速脱水,凝固成膜,妨碍酒精透入,削弱杀菌能力。75%的酒精溶液常用于手术前、打针、换药、针灸前皮肤脱碘消毒以及机械消毒等。 9、95%的酒精溶液:冷却的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凝集DNA。  10、15%的盐酸:和95%的酒精溶液等体积混合可用于解离根尖。 ‎ ‎ 11、龙胆紫溶液:(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用于染色体着色,可将染色体染成紫色,通常染色3~5分钟。(也可以用醋酸洋红染色) 12、20%的肝脏、3%的过氧化氢、3.5%的氯化铁:用于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新鲜的肝脏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13、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3%的蔗糖溶液、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用于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  14、碘液:用于鉴定淀粉的存在。遇淀粉变蓝。  15、丙酮:用于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16、层析液:(成分:20份石油醚、2份丙酮、和1份苯混合而成,也可用93号汽油)可用于色素的层析,即将色素在滤纸上分离开。  17、二氧化硅:在色素的提取的分离实验中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使研磨充分。  18、碳酸钙:研磨绿色叶片时加入,可中和有机酸,防止在研磨时叶绿体中的色素受破坏。  19、0.3g/mL的蔗糖溶液:相当于30%的蔗糖溶液,比植物细胞液的浓度大,可用于质壁分离实验。  20、0.1g/mL的柠檬酸钠溶液:与鸡血混合,防凝血。  21、氯化钠溶液:①可用于溶解DNA。当氯化钠浓度为2mol/L、 0.015mol/L时DNA的溶解度最高,在氯化钠浓度为0.14 mol/L时,DNA溶解度最低。②浓度为0.9%时可作为生理盐水 ‎22、卡诺氏固定液:配方无水酒精3份:冰醋酸1份 或无水乙醇6份,氯仿3份,冰醋酸(乙酸)1份。固定液的重要特性是能迅速穿透细胞,将其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的完整性,还要能够增强染色体的嗜碱性,达到优良染色效果。‎ 高中生物科学家总结 ‎19世纪30年代 德国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指出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 ‎ 单位。‎ ‎19世纪末 欧文顿提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1959年 罗伯特森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生物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 ‎ ‎ 质(静态模型)‎ ‎1972年 桑格和尼克森提出流动镶嵌模型 ‎20世纪80年代 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1880年 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发现好氧细菌是只向叶绿体被光束照射到的部位 ‎ 集中 ‎1771年 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1779年 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发现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但不了解植物吸收和释放的究竟是什么 ‎1845年 德国梅耶,提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年 德国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淀粉 ‎1880年 恩格尔曼证明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场所 ‎1939年 美国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中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20世纪40年代 美国卡尔文用小球藻做实验,14C标记CO2追踪,探明CO2中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卡尔文循环 ‎1958年 美国斯图尔德,取胡萝卜韧皮部的一部分细胞,放入植物激素、无机盐等物质的培养液中培养,这些细胞旺盛地分裂和生长,形成细胞团块——根、茎、叶——植株 ‎19世纪中期 孟德尔,提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他被世人公证为“遗 ‎ 传学之父”。‎ ‎1903年 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精子和细胞形成过程,发现孟德尔假设的一对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分离与减数分裂中同源染体的分离非常相似 英国科学家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证实基因在染色体上,‎ ‎18世纪 英国道尔顿,第一个发现色盲也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色盲患者 ‎1928年 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已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1944年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和他的同事,通过实验证明上述“转化因子”为DNA,也就是说DNA是遗传物质 ‎1952年 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在噬菌体遗传物质是 ‎ DNA,‎ ‎1953年 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 ‎ 型。‎ 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l9世纪(1859年) 达尔文,在其《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生 ‎ 物进化理论。‎ 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节,1857年他提出动物生活需要两个环境——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和整个有机体生活的外环境。‎ 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①稳态的概念:稳态不是恒定不变,而是一种动态的平衡。②提出稳态持机制的经典解释: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 法国学者沃泰默通过实验发现,把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肠腔内,会引 ‎ 起胰腺分泌胰液。‎ 英国科学家斯塔林和贝利斯,证明了小肠黏膜能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这种物质叫促胰液素(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俄国巴甫洛夫是近代消化生理学的奠基人,他和他的学生们随后也得出 斯他林和贝利斯结论。‎ ‎19世纪末 ‎ ‎ 达尔文注意到了植物向光性,根据实验推出,单侧光照射使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刺激,当这种刺激传递到下部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而向光性弯曲 ‎1910年 詹森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去琼纸片传递给下部 ‎1914年 拜尔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 ‎ 布不均匀造成的。‎ ‎1928年 荷兰科学家温特实验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确定是一种化学物质。温特认为这可能是一种和动物激素类似的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 设计实验步骤常用“四步法”。 第一步:共性处理实验材料,均等分组并编号。选择实验材料时要注意应用一些表示等量的描述性语言,如:“生长一致的”,“日龄相同的,体重一致的”等等。分成多少组要视题目中所给的信息而定,(一般情况分两组)。编号最好用A、B、C或甲、乙、丙,而不用1、2、3 避免与实验步骤相混淆。 第二步: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对照处理各组材料。方法为一组为对照组(往往为处于正常生理状态的),其余为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只能有一个实验条件不同(单因子变量),其他条件要注意强调出相同来,这是重要的得分点或失分点。至于变量是什么要根据具体题目来确定。 第三步:相同条件培养(饲养、保温)相同时间。 第四步:观察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的预测(预期);首先要根据题目判断该题是验证性实验还是探究性实验,如果是验证性实验,则结果只有一个,即题目中要证明的内容。如果是探究性实验,则结果一般有三种:①实验组等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无影响。②实验组大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正相关。③实验组小于对照组,说明研究的条件对实验有影响,且影响是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