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3.50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27讲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
(1)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的惨痛教训。
(2)凯恩斯主义的影响。
2.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3)利用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3.评价
(1)积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局限: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
[辨析比较]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的区别
二者根本不同,经济计划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与引导,是指导性的,是对市场经济的补充;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历史上出现于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指令性的,完全排斥市场经济。
二、“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20
1.“人民资本主义”
(1)背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不断增加,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含义:企业职工通过购买股票成为企业的股东。
(3)评价
①缓和了社会矛盾,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②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
2.“经营者革命”
(1)背景:企业管理的专业化和复杂化。
(2)含义:企业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
(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经营管理人员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福利国家的出现与20世纪70年代的新变化
1.福利国家的出现
(1)条件:生产力发展,社会财富巨大增长。
(2)实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3)影响
①利: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
②弊:使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2.20世纪70年代的新变化
(1)原因: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2)表现: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概念阐释] 经济“滞胀”
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现象时的专门术语。经济“滞胀”的新特点则是经济衰退与物价上涨现象同时出现和存在。
四、赫鲁晓夫改革
1.背景: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2.内容
(1)农业
①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②开垦荒地,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③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等。
(2)工业
20
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
③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
3.评价
(1)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一定成效。
(2)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只是进行局部改革,最终失败。
[精微点拨] 赫鲁晓夫改革与斯大林体制的关系
(1)赫鲁晓夫改革从总体上说,只是在斯大林模式的范围内,对其经济模式中的明显不适应部分进行改革。
(2)从宏观上看,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继承者,而不是斯大林的叛逆者;是斯大林模式的修订者,而不是斯大林模式的革新者。
五、勃列日涅夫改革
1.背景:勃列日涅夫上台,纠正苏联当时的混乱。
2.内容
(1)农业领域
①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②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
③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
(2)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3.评价
(1)未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
(2)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导致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
六、戈尔巴乔夫改革
1.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
2.内容
(1)经济领域: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把重点放在重工业上。
(2)政治领域:后期把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3.结果
(1)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
(2)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特别提醒]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导致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20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加速了苏联解体。
1.“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
20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后,各国政府纷纷寻找医治这一新疾病的药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担任英国首相,率先采纳了货币学派的主张。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也以供给学派为依据,确立了自己政府的经济政策。由于两人的经济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国的经济危机,并有一套理论体系支撑,因此经济学家们分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实际上,“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有许多相同之处,二者都提倡自由放任,强调市场调节作用,反对国家干预;二者都实行有利于富人的减税政策,因此都曾被攻击为“劫贫济富”;二者都大力增加军费开支,用加大政府消费来缓解危机。
2.苏共“二十大”
在1956年2月举行的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上,赫鲁晓夫作的中央工作报告提出了关于国内外形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国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了两种社会制度国家的“和平共处”;国内方面,赫鲁晓夫强调恢复和加强法制;党的建设方面,赫鲁晓夫要求批判“个人崇拜”,恢复“集体领导原则”。苏共“二十大”表明,赫鲁晓夫试图通过批判斯大林,为推行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开辟道路。
考点一 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时代——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1.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的表现
(1)生产力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模式。
(2)生产关系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建立“福利国家”制度,国家干预深入到分配领域,保障低收入阶层的生活水平。
(3)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进步使第三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同时还产生了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航空以及激光等。
(4)经济全球化:由于科技的发展,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2.唯物史观——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20
(1)这些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这些新变化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经济“滞胀”、财政危机等新问题。
(2)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不断调整政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也是与社会主义制度接触中的借鉴。
史料 部分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及经济发展情况
2001年社会福利开
支占GDP比重(%)
1995~2005年GDP
年均增长速度(%)
美国
14.7
3.3
英国
21.8
2.8
挪威
23.9
2.8
德国
24.3
1.4
芬兰
24.8
3.5
法国
28.5
2.1
瑞典
29.5
2.7
23个发达国
家的平均值
22.0
2.6
注:1995~2005年上述各国每年的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与2001年的数据相当。
——据刘玉安《福利国家与社会和谐:北欧模式探源》
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有下列看法:①如果是穷人,“当一个法国人绝对好于当一个美国人”;②如果是富人,“做法国人就有其不利之处了”。请忽略其他因素,利用史料论证①的合理性;结合福利开支主要来自税收这一事实,论证②的合理性。
提示:论证①的合理性要从表中2001年美国与法国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差异上着手;论证②的合理性要从表中1995~2005年美国与法国GDP年均增长速度差异上着手。
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的合理性:从表中美国与法国2001年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来看,法国社会福利开支占GDP比重是美国的2倍,法国的穷人所享受的福利水平比美国高。
②的合理性:从表中1995~2005年美国与法国GDP年均增长速度来看,法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要落后于美国,这就意味着法国富人的税收负担较重。
分析材料,以法国为例找出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体现。
20
材料 以政府开支或公共服务部门雇员人数来衡量,大多数西欧国家的公共部门发展得很迅速。但只有在法国,国家计划的理论热情才真正转化为实际事物。像英国一样,战后法国政府推行国有化,如航空运输、银行、保险公司、公用事业、矿产、军火工业、飞机制造业等领域。法国总体生产能力的1/5在1946年属国家所有。……法国的计划从未超出“指标式”:它向来只设定目标,却不制定生产配额。在这一方面,它同苏联的计划大不一样,后者的本质特点(也是主要缺陷)是坚持按部门、按商品来武断地、严格地规定产品数字。
——[美]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旧欧洲的终结(1945~1953)》
主要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材料显示二战后法国对经济干预的方式是:大力发展政府公共服务部门,制定国家的计划,推行部分经济领域国有化。但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与苏联的计划经济是不同的。法国的计划以指导性计划为主,政府计划与市场结合;而苏联的计划是指令性计划,排斥市场调节。
(2017·课标全国Ⅲ,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弄清题意 本题考查二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切入点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面临“滞胀”的困境,题干材料内容实际上是美国解决经济“滞胀”的举措。
技巧运用 材料中虽提到“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但这是为了解决政府的财政危机,况且此时联邦政府“财政支出庞大”,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会加重联邦政府财政负担,这与尼克松政府的目的正好相反,故C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让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实际上还是地方政府在干预经济,并非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故D项排除。
难点辨析 本题容易错选B项。尼克松虽然声称把权力下放到州和地方,实际上是美国联邦政府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让各州和地方担负起更多的责任,以解决财政不足的问题,权力下放只是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故B项错误。
答案正解 根据材料信息“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可知美国联邦政府希望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发挥地方的自主性,以解决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的问题,即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故选A项。
20
(2016·课标全国Ⅲ,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英国圈地运动开始后,偷盗者、乞讨者等日益增多,社会不安定因素急剧增加。1601年,英国颁布济贫法。救济办法因类而异,凡年老及丧失劳动力者,在家接受救济;贫穷儿童则在指定的人家寄养,长到一定年龄时送去做学徒;流浪者被关进监狱或送入教养院。1834年,新济贫法规定,有劳动能力的失业者必须进“贫民习艺所”,才能得到救济,而那里的条件比最低工资收入的自由劳动者还要恶劣得多。
——摘编自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
思维建模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近代济贫制度相比,西方现代福利制度有哪些发展。(7分)
(1)准确审题——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
答案在哪里
怎么答
答案范围
答什么
答多少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
发展
(比较)
7分,需答3条左右。
(2)规范答题——确保答题要点对而全
问题
来源
英国近代
西方现代福利制度
概括比较
发展
(比较)
材料二
济贫制度
无
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所学
知识
无
从性质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从保障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从种类上看,西方现代福利制度福利种类众多;从受惠主体上看,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参考答案 发展: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福利种类众多;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考点二 “减速脱轨”——二战后苏联的三次改革
1.战后苏联对“斯大林模式”弊端的改革措施
20
“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措施
管理
体制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下放权力到地方,在一定程度上放松经济管理
产业
结构
重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滞后
赫鲁晓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上;勃列日涅夫将改革的重点放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先进行经济改革,后期因困难重重而转向政治体制改革
劳动者
态度
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不足
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地方、企业和个人的生产积极性
分配
制度
“大锅饭”现象严重
实行物质奖励和多劳多得政策
2.唯物史观——二战后苏联改革的缺陷
(1)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全盘否定,有利于推动对僵化模式的改革,但也造成人们思想混乱,增加了改革的阻力;
(2)勃列日涅夫宣布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做法,忽视了对经济困难的充分认识,阻碍了改革的进程。
(3)戈尔巴乔夫转向政治体制改革太快,导致国内局势逐渐失控(直接原因:经济改革缺少宏观决策和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改革阻力重重)。
二战后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严重,分析论证发展中国家为什么“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
史料 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反应则完全不同。对他们来说,苏联是一个在30年内成功地将自己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的国家。使这一惊人的变化成为可能的种种制度和技术对这些民族来说非常重要。尽管大多数民族最近已赢得政治独立,但他们还没有获得经济独立。因此,他们是用羡慕而不是同情的眼光来看待苏联的生活水平。他们不太注意苏联人缺乏个人自由这一点,因为这些人在他们自己的国家里通常还享受不到这样的自由。——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
提示:从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国情与面临的任务去分析。
论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答案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虽然取得了政治独立,但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非常落后。尽管当时苏联在民主、民生、民权等方面存在着弊端,但是,斯大林模式使苏联在短时期内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成世界第二大工业、军事强国。这一点使发展中国家更关注苏联经济、军事发展的道路。
1.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必然性
《苏联政治内幕:知情者的见证》一书中指出:“赫鲁晓夫揭露的、批判的并力图战而胜之的是斯大林,而不是斯大林主义。也许,他真诚地相信,整个问题也就是这样,只要揭露斯大林,他就解决了使社会从过去的极权主义桎梏中解放出来的全部问题。”
——[俄]格·阿·阿尔巴托夫
发现问题 赫鲁晓夫改革对斯大林与斯大林主义的不同认知。
命题角度 赫鲁晓夫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赫鲁晓夫改革的经验教训。
2.二战后苏联改革的突出领域——农业问题
苏联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重视发展农业,农业投资在国民经济基建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不断增加,1961~1965年是19.8%,1966~1970年为23.4%,1971~1975年则是26.5%,这在当时世界各大国中居首位。
——学者陈义初
发现问题 材料中重视农业的信息反而说明了农业问题成为阻碍苏联发展的重要因素。
命题角度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赫鲁晓夫改革与勃列日涅夫改革的比较。
3.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的“新思维”
关于经济改革,戈尔巴乔夫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经济垄断”,只有实行私有化,建立“真正的市场经济”,才能“恢复社会公正”。1987年通过的、次年生效的《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是改革时期主要的经济法。《国营企业法》的目的,就是使苏联企业成为自治的、民主的和财政上独立的生产者。——摘编自肖明《戈尔巴乔夫改革及其本质》
发现问题 戈尔巴乔夫实行完全私有化,破坏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命题角度 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实质;经济改革与指导思想的关系。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时间
题号
时间
题号
2017
全国卷Ⅱ,35
全国Ⅲ,34、35
其它
无考题
20
1.命题点:史料使用与鉴别
(2017·课标全国Ⅱ,35)20世纪70年代至今,《赫鲁晓夫回忆录》多次出版,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因其内容的复杂性,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由此可知,此回忆录作为一种史料( )
A.能够准确记述作者的事迹
B.比相关研究著作的可信度更高
C.版本越新越接近历史真相
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材料信息“不同年代版本的内容均有所不同”说明回忆录在不同年代被多次修改,体现了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D项正确。回忆录有主观性且被多次修改,记述未必准确,可信度也未必比其他研究著作高,故A、B两项错误;版本新旧与否与接近历史真相无必然关系,C项错误。
2.命题点:赫鲁晓夫的改革创新意识
(2017·课标全国Ⅲ,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革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 A
解析 斯大林体制在农业中的问题主要是农业集体化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材料中物质报酬发放次数的增多,工资制度的改革都是在试图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A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只是在原有体制上的小修小补,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B项错误;“消除”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此时农业集体化已经完成,D项错误。
3.命题点:二战后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2016·海南单科,23)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1950年
1970年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美国
7.2
36.9
55.1
2.9
31.7
64.7
20
日本
26.0
31.7
42.3
3.6
43.0
48.4
联邦德国
10.7
49.7
39.6
3.3
51.7
45.0
上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B.农业生产衰退
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
D.工业发展滞后
答案 A
解析 从表格中美国的服务业由55.1到64.7,日本由42.3到48.4,联邦德国由39.6到45.0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均对各国有贡献,故A项正确;美国农业由7.2到2.9,日本由26.0到3.6,联邦德国由10.7到3.3说明各国农业所占比重下降,因为50年代到70年代这些国家经济问题飞速增加,无法说明农业衰退,故B项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后,第三产业兴起并带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不符,故C项错误;由表格中联邦德国的工业由49.7到51.7,比第三产业45.0要高,与工业发展滞后不符,故D项错误。
4.命题点:历史比较——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
(2015·海南单科,20)20世纪50年代初,法国机器已平均使用了20年,而美国大多数工业设备的使用还不到5年;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这反映出( )
A.法美两国的国民经济结构存在根本差异
B.欧洲的衰落和美国的崛起已经显露端倪
C.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差距明显
D.经济一体化成为各国的必由之路
答案 C
解析 法国和美国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充分的国家,因此两国的经济结构无根本差异,故A项错误;欧洲因为二战,经济残破,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工业设备的使用年限及“在农业领域中,通常一名美国农民的产出是法国农民的3倍多”说明当时美国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法国,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故C项正确;经济一体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1.命题点:数据证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017·邵阳三模,35)下图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工业发展情况比较图表,此图可以用来说明( )
20
A.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已经形成
B.世界各国经济结构日趋相同
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超过发达国家
D.发达国家逐渐实现经济转型
答案 D
解析 世界经济全球化格局至今尚未形成,故A项错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尽相同,经济结构不可能日趋相同,故B项错误;发达国家早已在发展中国家之前实现工业化,工业比重的下降是因为产业转型,不是水平的落后,故C项错误;发达国家逐渐实现经济转型,第三产业的兴起,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故D项正确。
2.命题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
(2017·深圳二模,35)20世纪80年代,里根政府将公共土地、水源全面开放供开发,环保署放松或取消主要环境法规,交通部放慢限制汽车尾气和汽车安全新标准的执行。这主要因为当时美国( )
A.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B.促进经济复苏的任务艰巨
C.新技术出现改善了环境
D.需要全力与苏联进行争霸
答案 B
解析 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是里根政府改革的特点,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面对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里根采用供给学派的理论主张,同时减少国家的经济干预,来促进经济复苏,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政府在环境方面的政策,不涉及新技术的出现,故C项错误;D项不是材料的主要原因,故D项错误。
3.命题点:民主政治与福利制度
(2017·长春二模,35)“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弃任何利益”。以上信息说明( )
A.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20
B.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C.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
D.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答案 C
解析 西方福利制度给国家带来严重负担,但并非难以为继,故A项错误;福利制度有利于国家稳定,故B项错误;政治人物为了一己私利承诺过多的福利责任,实质是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故C项正确;高福利造成财政重负荷非材料主要内容,故D项错误。
4.命题点:赫鲁晓夫时期的农业改革
(2017·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六,34)1953年,赫鲁晓夫在自家周边的农庄播种玉米,使该农庄一下成了“全国最先进和最赢利的农庄之一”。成功的经历冲昏了赫鲁晓夫的头脑,使他萌发了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这表明苏联的种植玉米运动( )
A.源自赫鲁晓夫个人迷信的影响
B.没有经过任何试验
C.与赫鲁晓夫的局部试验成功有关
D.与当时苏联的重大自然灾害直接相关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并没有提及赫鲁晓夫个人迷信,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在自家周边的农庄播种玉米”表明苏联的种植玉米运动经过了赫鲁晓夫的局部试验,故B项错误;“成功的经历冲昏了赫鲁晓夫的头脑,使他萌发了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表明苏联的种植玉米运动与赫鲁晓夫的局部试验成功有关,故C项正确;当时的苏联并没有发生重大的自然灾害,故D项错误。
5.命题点: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的农业困境
(2016·德阳二模,34)20世纪70年代中期,苏联成为世界第一大石油出口国,也是世界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到80年代,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食品。这种情况体现出苏联( )
A.进出口贸易协调发展 B.新经济制度初现成效
C.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D.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
答案 D
解析 题干中“苏联一半以上的外汇收入靠石油出口,而一半以上的外汇支出用于进口食品”说明其进出口贸易过于单一,故A项错误;题干说明苏联经济制度存在问题,故B项错误;题干说明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存在严重问题,故C项错误;题干说明苏联重工业发达,农业落后,故D项正确。
6.命题点:对苏联经济改革失败的认识
20
(2017·青岛一模,35)二战后苏联实际上并没有加入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苏联经济主要还是在苏联和东欧那个小范围里循环,经济慢慢停滞下来。苏联在全球化浪潮中并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相反被边缘化了。苏联被边缘化( )
A.根源于两极对峙格局
B.西方和平演变的结果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苏联改革的失误所导致
答案 D
解析 苏联在斯大林去世之后,虽然其后多位领导人都对这种僵化的“斯大林体制”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与触及,但都未能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最终致使苏联被日益边缘化,故D项正确。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7·泉州高考适应性练习二,35)二战后,法国政府以“改革”为基调,通过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使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这些措施( )
A.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
B.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C.促使了法国走出滞胀
D.发挥了指令性计划的优势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可知这些措施都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体现,故A项正确;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滞胀危机出现在1973年,与材料中“二战后”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法国虽然实现了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但只是对经济的指导,不是指令性计划,故D项错误。
2.(2018·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35)1979年,英国居民持股比例占7%,但是到了1987年,这一比例则上升到20%。这一变化反映( )
A.国家对经济干预程度增强
B.企业资本社会化程度提高
C.社会福利制度得到了完善
D.国民的工资收入大幅提高
答案 B
20
解析 材料中只提到英国居民持股比例增加,并没有体现国家对经济干预程度增强,故A项错误;英国居民持股比例从1979年的7%上升到1987年的20%,这说明企业资本社会化程度提高,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社会福利制度,故C项错误;英国居民持股比例增加并不能说明国民的工资收入大幅提高,故D项错误。
3.(2017·雅安三模,35)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中国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这表明( )
A.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
B.企业国有化成为变革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原因
D.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趋向一致
答案 A
解析 “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改革”均体现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的趋势,故A项正确;“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就是要削弱国有化,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提到经济危机的推动作用,故C项错误;中国模式和西方模式有本质的不同,故D项错误。
4.(2017·江西五市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35)“政府不是我们的问题解决者,政府本身就是问题。”这是美国总统里根在1981年就职典礼说的一句话。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A.源于政府缺位引发经济危机
B.体现小政府大市场施政理念
C.基于对政府和公权力的信任
D.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兴起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政府不是我们的问题解决者,政府本身就是问题”,表明里根反对政府干预,主张自由主义,故B项正确。
5.(2017·张家口高三期末,23)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一直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二战后,欧洲国家和日本也实行农业补贴政策。西方国家这一做法( )
A.旨在保护脆弱的小农经济
B.是凯恩斯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C.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表明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答案 B
20
解析 通过农业的措施,根据材料时间“20世纪30年代和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调整的主要目的显然是度过经济危机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A项错误;国家给予补贴,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体现,故B项正确;对农业生产给予财政补贴,这很明显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恢复,故C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是以工业为支柱而非农业为其支柱产业的,故D项错误。
6.(2017·衡阳高三期末,23)下面是部分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71年)。材料反映出( )
A.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
B.各国重视发展保险业
C.西方国家奉行凯恩斯主义
D.意大利社保支出最大
答案 C
解析 材料反映1971年欧洲国家社会保险支出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较大比重,说明此时期欧洲国家推行“福利国家”制度,说明西方国家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故C项正确。
7.(2018·郑州一模,28)1966年,美国仅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一项支出,就比未成年子女家庭援助计划和食品券这两项最主要的社会救济开支的总和还高出十倍。这说明美国福利政策的特点是( )
A.逐渐抛弃弱势群体 B.重点保护劳动人口
C.加大财政支出力度 D.增多福利保障项目
答案 B
解析 美国在职人员的养老保险支出数额比较大,表明美国社会福利政策向在职人员倾斜,是对劳动力的保护,故B项正确。
8.(2017·淄博高三摸底,17)1954年到1957年间苏联农业投资达754亿卢布,比第二、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及第五个五年计划前3年投资总和还多100亿卢布。这表明( )
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得以纠正
B.苏联试图解决农业落后问题
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显著成效
D.苏联对农业的投资超过工业
答案 B
20
解析 根据时间,1954年到1957年是赫鲁晓夫推行改革时期,赫鲁晓夫试图纠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是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通过苏联对农业的投资,看出苏联针对农业问题,提出改革措施,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结果,未涉及成效,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工业的状况,没法比较,就史实而言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依然以工业为重,故D项错误。
9.(2017·北京西城高三期末,38)1964年苏联政府宣布:部分重工业企业完成国家下达的产量和盈利外,其他经济指标可自行制定,还可从利润中提取奖励基金。由此可知苏联政府( )
A.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
B.试图调整所有制结构
C.下放管理权给加盟共和国
D.用市场手段进行调节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内容可知1964年苏联政府允许部分重工业企业在完成国家计划任务外可自行制定经济指标,且可提取一定利润作为奖金,说明苏联政府扩大了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故A项正确。
10.“尽管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的认识,无法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下列措施体现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的是( )
A.改革的重点是农业
B.扩大开垦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C.给企业以部分权力
D.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答案 C
解析 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是农业与斯大林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侧重点不同,但没有对斯大林模式形成冲击,故A项错误;扩大开垦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是农业上的措施,不是对斯大林模式的冲击,故B项错误;给企业以部分权力是对高度集权的斯大林模式的冲击,故C项正确;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符合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D项错误。
11.(2017·河北衡水中学高三第二学期第三次摸底,34)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工业生产的主要指标方面,苏联与美国的差距迅速缩小,而到70年代则扩大了。这反映出( )
A.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成功
B.美苏争夺重点的转移
C.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D.苏联改革趋向于保守
答案 D
20
解析 西方和平演变成功是在20世纪90年代而非五六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整个“冷战”期间,美苏的争夺重点一直是在欧洲并未转移,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我们不难得知,美国经济在七十年代陷入了“滞胀”阶段而发展放缓,故C项错误;进入70年代的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苏联的改革步伐逐渐放缓且日趋保守,因而与美国经济差异日益拉大,故D项正确。
12.(2017·肇庆三模,34)下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据此可以推知( )
A.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
B.斯大林体制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
C.“冷战”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
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
答案 B
解析 苏联工业产值增速逐渐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僵化的斯大林模式,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进行了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改革只是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B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7·济南高三期末,27)近年来,福利制度建设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以前英国穷人的救济问题多是通过基督教会、个人慈善捐款等方式解决。国家并没有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相反,视贫困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经常制定惩治流浪者(大多是失地的农民)的血腥法律,并引起农民的强烈反抗。这种情况下,为稳定社会秩序,1601年都铎王朝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把贫民区分为三种(1)强壮有力而不愿工作的(2)老弱残疾而不能工作的(3)不幸而找不到工作的。第一种贫民不能得到任何救济,他们要接受强制劳动,对拒绝工作的人则要被关入惩戒所,为酷刑所惩罚甚至被处死。第二种无劳动能力的贫民可以得到救济,对第三种不幸找不到工作的人规定济贫官有帮助其找到工作的义务。
——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材料二 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公平”是指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效率”是指资源的有效配置。进入20世纪70年代,沉重的福利负担,降低了经济发展速度,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福利制度下消失地无影无踪。……福利机制作为社会再分配的形式,其直接目标有时并不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而是达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平衡。而这种不顾效率的平衡,在有些条件下则成为阻碍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羁绊。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起民众的抗议怒潮,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林戆等主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述评》
20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英国福利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西方福利制度造成的问题。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远?
答案 (1)特点:逐渐把福利制度作为政府的义务;以立法形式推动福利制度建设;最初的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有针对性的选择救济对象;福利制度起步较早等(答出任意3条即可)。
(2)问题:过分关注公平导致效率低下;政府的财政负担加重;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答出3条即可)
认为:福利水平必须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福利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适时改革;福利政策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民众既要照顾眼前利益又要着眼于长远利益。(至少答出2条,言之成理即可)
14.(2018·荔湾、海珠一模,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史表格包含了大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材料一 1953~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82.5
1957
105.0
1954
85.6
1958
141.2
1955
106.8
1959
124.7
1956
127.6
1960
133.2
——樊亢、王金存《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
材料二 1953~1964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单位:百万吨)
年份
粮食总产量
年份
粮食总产量
1953
166.83
1959
169.68
1954
169.52
1960
143.85
1955
183.94
1961
136.50
1956
192.75
1962
154.41
1957
195.05
1963
170.00
1958
197.65
1964
187.5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年鉴
(1953~1964)》编制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炼1953~1956年和1957~1960年两个阶段中国和苏联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主要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答案 (1)1953年至1956年:苏联粮食产量增长迅速。中国粮食产量增长迅速。
20
说明:苏联是由于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生产上,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中国是由于“一五”计划的实施,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的开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
(2)1957年至1960年:苏联粮食产量时有起伏。中国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
说明:苏联是赫鲁晓夫改革没有摆脱斯大林体制和改革脱离实际等因素影响,导致垦荒地区上交的粮食减少。中国是主要由于决策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解析 由材料可知,1953至1956年,中国和苏联的粮食产量都出现了快速增长,原因为苏联进行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放在农业方面,一定程度上改革了斯大林模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中国是由于进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开始,计划经济体制的实行;1957至1960年,苏联的粮食产量出现起伏,中国出现下降,原因为赫鲁晓夫改革不能完全摆脱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和垦荒种植玉米脱离实际,导致粮食产量起伏,中国原因为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路线及其导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
20
相关文档
- 全国八省联考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2021-05-1318页
- 全国八省联考河北省2021年1月普通2021-05-1332页
- 全国八省联考2021年1月重庆市普通2021-05-1328页
- 高考:高中地理23个简答题答题规范2021-05-1324页
- 全国八省联考湖北省2021年普通高中2021-05-1330页
- 八省联考湖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2021-05-134页
- 全国八省联考2021年1月湖北省普通2021-05-1331页
- 八省联考河北省2021年1月普通高中2021-05-132页
- 高中英语选修六高考高频词及单元重2021-05-135页
- 高考英语必背短语与高中英语基础知2021-05-13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