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7.00 KB
  • 2021-05-13 发布

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二

  • 1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最新】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全程复习方略单元评估检测二 第二章 ‎(9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为沿海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图。读图,回答1、2题。‎ ‎1.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A.12月 B.1月 C.2月 D.4月 ‎2.关于该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7月到12月气温一直在下降 B.从1月到8月气温先升高后下降 C.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正值,年平均气温会持续上升 D.该地年总辐射差额虽为负值,年平均气温却未逐年下降,这与大气环流、大洋环流等因素影响有关 - 15 - / 15‎ ‎【解析】1选D,2选D。第1题,若只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辐射差额小于0时,气温就会降低,图中从8月之后到第二年的4月,气温一直在降低,所以气温最低月份是4月。第2题,从上题解析可知,从8月之后到第二年的4月,气温一直在降低,从4月到8月气温是一直升高的;该地年总辐射差额为正值时,年平均气温不会持续上升,同时为负值时年平均气温也不会逐年下降的,因为大气环流、大洋环流都能调节低纬度和高纬度之间的热量。‎ ‎  (2015·青岛模拟)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大湖(东西宽约90 km)东湖岸7月份某时刻实测风速(m/s)垂直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影响湖泊东岸风向的主要因素为(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季风环流 D.热力环流 ‎4.此时最可能为地方时(  )‎ A.0点 B.5点 C.15点 D.20点 ‎【解析】3选D,4选C。第3题,据题干可知,湖泊与湖岸之间存在着局部环流,该环流属于因地面受热不均而引起的,属于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第4题,湖泊水比热容大,湖岸土壤比热容小,故湖泊升温慢、降温慢。从图中风向可以看出此时盛行偏西风,根据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可判断湖泊为高气压,气温较低,湖岸为低气压,气温较高,故应为白天气温较高时。‎ ‎  (2015·福建五校联考)下图为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读图回答5~7题。‎ ‎5.与M地相比,N地(  )‎ A.气温高、气压低 B.气温低、气压高 C.气温高、气压高 D.气温低、气压低 ‎6.若图示地区位于北半球,则M、N两地间的风向是(  )‎ A.东南风 B.西北风 - 15 - / 15‎ C.西南风 D.东北风 ‎7.M、N两地的天气状况是(  )‎ A.两地都多云雨天气 B.两地都多晴朗天气 C.M地多有阴雨天气 D.N地多有阴雨天气 ‎【解析】5选B,6选A,7选C。第5题,图中M地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则N处气压较M地高;根据题意,图中气压是由热力原因形成的,故近地面M地是由于气温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的低压,则M地的气温高于N地。第6题,水平方向的气流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在北半球向右偏,故水平方向的气流由N地流向M地,向右偏转为东南风。第7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M地垂直方向的气流上升,N地气流下沉;气流上升,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出现阴雨天气;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  (2016·武汉模拟)下图为西太平洋副高脊北进过程中,120°E~130°E近地面气压多年平均随时间和纬度的变化图,读图回答8、9题。‎ ‎8.据图分析,我国南方地区沿经线气压梯度最大的时间是(  )‎ A.5月15日 B.6月15日 C.7月1日 D.8月1日 ‎9.图示区域在图示时间段内的盛行风是(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 15 - / 15‎ ‎【解析】8选A,9选B。第8题,图中左侧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结合横坐标可以判断5月15日最为符合。第9题,图示区域在图示时间段内大部分位于高压脊的西北侧,此时高压中心位于东南部,故大部分地区盛行东南风。‎ ‎  图1为世界某区域图,图2为风力统计曲线图,其中两条对应图1中甲、乙两地,读图完成10、11题。‎ ‎10.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 A.甲-①、乙-② B.甲-③、乙-②‎ C.甲-②、乙-③ D.甲-②、乙-①‎ ‎11.甲、乙两地一年中风力大小差异的原因是(  )‎ ‎①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②地形起伏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④海陆位置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10选D,11选A。第10题,两地都季节性受西风影响,冬季风力最大,但乙地临海且无地形阻挡,风力较甲地大,故D项正确。第11题,甲、乙两地主要受西风影响,风力差异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关,与其所处的海陆位置有关,也与地形的影响有关。‎ ‎  (2016·郑州模拟)下图中箭头表示风向,甲地终年受该盛行风影响,读图回答12、13题。‎ ‎12.甲地位于(  )‎ A.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高纬度 ‎13.下列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降水资料图中,与甲的气候较吻合的是(  )‎ - 15 - / 15‎ ‎【解析】12选B,13选A。第12题,甲地终年受西南风影响,联系风带分布图,可判断为北半球西风带,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第13题,终年受西风控制的地区,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幅图中A最符合。‎ ‎【加固训练】‎ 一般来说,凡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凡受大陆气团影响的地区,就带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的地区,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不同类型的气候区。据此完成(1)、(2)题。‎ ‎ (1)图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地区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②④⑤‎ ‎(2)下图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该地可能位于上图中的(  )‎ A.③地 B.④地 C.⑤地 D.⑥地 ‎【解析】(1)选B,(2)选C。第(1)题,由图可知,①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四地均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③地为地中海气候,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候干旱,具有大陆性气候特点。第(2)题,由图可知,该地各月气温都在15℃以上,属于热带,从降水量来看,全年降水量很小,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上图中的⑤地为热带沙漠气候。‎ ‎  下图示意4月某日我国40°N以北地区沿甲、乙两地的天气系统垂直剖面。读图回答14、15题。‎ ‎14.下列示意图与图示天气系统相符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15 - / 15‎ ‎15.受图示天气系统影响,可能(  )‎ A.甲地大雨滂沱,气温明显下降 B.乙地晴朗无云,气温日较差小 C.甲地沙尘漫天,大气能见度差 D.乙地连日风雨交加,气温升高 ‎【解析】14选A,15选C。第14题,从天气系统垂直剖面图可以看出,甲附近锋面坡度较陡,应为冷锋,乙附近锋面坡度较缓,应为暖锋。北半球锋面气旋为逆时针方向,故可判断①图较为符合。第15题,4月份为春季,我国40°N以北地区降水较少,甲地正处于冷锋控制下,且此时锋前暖气团较干燥,故会有大风、沙尘天气,大气能见度较低;乙地处于暖锋锋前,应出现连续性降水。‎ ‎  (2015·莆田模拟)冻雨是大气中过冷却水滴降落过程中,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相遇发生冻结的一种降水。下图示意贵州某山区等温面分布。读图完成16、17题。‎ ‎16.与①地相比,③地(  )‎ A.气温更高 B.气压更低 C.光照更强 D.风力更弱 ‎17.仅从地形考虑,当冻雨发生时,图中四地冻雨持续时间较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16选D,17选C。第16题,结合图中等温面分布,③地气温低于①地,故气压高于①地;图示地区位于贵州,根据指向标,③地位于阴坡,且高空大气湿度较大,因此光照不会更强;与①地相比,图中③‎ - 15 - / 15‎ 地的等温线稀疏,说明温差小,故气压差小,风力更弱。第17题,仅从地形考虑,当冻雨发生时,受地形影响,③地风力弱,气流稳定,冻雨持续时间较长。其他三地温差大,气压差大,风力较强,持续时间短。‎ ‎  (2016·永州模拟)下图示意1981~2010年西藏平均霜冻日数和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单位:天)。读图,回答18、19题。‎ ‎18.影响西藏平均霜冻日数空间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地势 ‎19.从西藏霜冻日数变化趋势看,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雪线下降 B.积温增加 C.冻害加重 D.地热资源增加 ‎【解析】18选D,19选B。第18题,西藏平均霜冻日数与所在地的温度有关,温度低,霜冻日数多,反之则少。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区,气温高,霜冻日数少。第19题,西藏霜冻日数变化趋势是逐渐减少,说明气温升高,故雪线应该上升。气温升高,当地的积温增加,冻害减少;地热资源来自地球内部,与地壳运动有关。‎ ‎【加固训练】‎ ‎(2015·乌鲁木齐模拟)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城市2014年10月28日8时至11月2日8时的露点温度及气压变化曲线图。露点温度指空气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即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露珠时候的温度。读图完成(1)、(2)题。‎ ‎ (1)从图中可以看出(  )‎ A.气压越低,露点越高 - 15 - / 15‎ B.水汽含量31日8时高于30日8时 C.气压白天高,夜间低 D.白天的露点温度高于夜间露点温度 ‎(2)冷空气开始影响该市的大致时间是(  )‎ A.30日8时 B.31日8时 C.1日8时 D.2日8时 ‎【解析】(1)选B,(2)选C。第(1)题,根据图中曲线分析,气压与露点没有相关性,A项错误。31日8时露点温度高于30日8时,说明水汽含量31日8时高于30日8时,B项正确。气压白天较低,夜间较高,C项错误。白天的露点温度不都高于夜间露点温度,D项错误。第(2)题,冷空气开始影响该市的大致时间应是露点温度迅速降低的时间,大致从1日8时开始,C项正确。30日8时或31日8时的露点温度高,没有受到冷空气影响,A、B项错误。2日8时该地已经受冷空气控制,D项错误。‎ ‎  (2015·益阳模拟)下图为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图中显示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呈现出(  )‎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正相关关系 D.负相关关系 ‎21.导致全球二氧化碳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非洲人口迅速增加所致 B.火山、地震频繁发生 C.石油价格上涨,导致各国大量使用燃烧值低的煤炭所致 D.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 - 15 - / 15‎ ‎【解析】20选C,21选D。第20题,读图可知,图中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也呈上升趋势,说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第21题,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森林的大量破坏和高耗能工业的飞速发展。森林的减少,导致吸入二氧化碳能力减弱,工业发展排放二氧化碳增多。‎ ‎  读北极冰川面积逐月变化图,完成22、23题。‎ ‎22.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值推迟至9月份出现的原因是(  )‎ A.此时北极地区极昼时间较长 B.海洋水体升温较慢 C.秋季北极地区晴天多 D.此时北极冰川融化快 ‎23.为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下列做法均合理的有(  )‎ ‎①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 ‎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 ‎③利用太阳能发电 ‎ ‎④改进农业灌溉技术 ‎⑤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 15 - / 15‎ ‎【解析】22选B,23选D。第22题,北冰洋冰川面积最小的时间出现在温度最高的月份。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海水的比热容大,海洋水体升温较慢,海水的温度变化滞后于大陆气温的变化。第23题,要减小北极冰川面积变化的幅度,就现阶段来说,就是有利于减缓气候变暖。选项中改进农业灌溉技术对气温变化没有什么影响,应该排除。‎ ‎  (2016·洛阳模拟)地球上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盛行西风环流。下图为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风速分布图。完成24、25题。‎ ‎24.图中中纬度地区西风(  )‎ A.风速北半球比南半球大 B.风速地区差异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C.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小 D.纬度范围北半球比南半球广 ‎25.造成南北半球中纬度西风强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北半球海面狭窄,地转偏向力强 B.南半球海面宽广,海面温度偏高 C.北半球海面狭窄,季节性高低气压系统缺少 D.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解析】24选B,25选D。第24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南半球同一季节的不同纬度风速地区差异明显,北半球差异相对较小。最大风速冬夏变率北半球比南半球大,北半球风速大于0的范围比南半球小,故西风影响的纬度范围比南半球窄。第25题,南半球中纬度西风明显比北半球强,主要原因是南半球海面宽广,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而北半球受陆地影响大,阻挡了西风,使西风势力减弱。‎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 15 - / 15‎ ‎(1)图中①②③④四城市分别是什么气候类型?‎ ‎(2)①③城市气温特点的差异及原因是什么?‎ ‎(3)②④城市对比,冬、夏季气温有何不同?为什么?‎ ‎【解析】由图中纬度范围可知,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为地中海气候,③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④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影响气温的因素有纬度、海拔、海陆、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①和③、②和④城市纬度相近,气温差异主要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①城市冬、夏(1月、7月)气温都比③城市高得多。‎ ‎①城市位于太平洋沿岸,终年受暖流和西风影响,高大的山脉对冷空气有明显的阻隔作用。③城市受寒流影响,冬季受北部冷空气影响。‎ ‎(3)冬季(1月)气温②城市高于④城市,夏季(7月)气温④城市反而高于②城市。‎ 冬季:②城市虽然受寒流影响,但高大山脉对北部冷空气有明显的阻隔作用;④城市虽然受暖流影响,但冬季受北部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④城市不仅受暖流影响,且受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高;②城市夏季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27.图1为世界部分地区降雨分布图,图2为沿PQ一线1月和7月气温柱状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M、N两地降水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形成原因分别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影响PQ沿线各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5 - / 15‎ 城 市 ‎①‎ ‎②‎ ‎③‎ 平均气温/℃‎ ‎1月 ‎5‎ ‎11‎ ‎21‎ ‎7月 ‎29‎ ‎27‎ ‎26‎ 平均降水量/mm ‎1月 ‎47‎ ‎75‎ ‎100‎ ‎7月 ‎150‎ ‎5‎ ‎610‎ ‎(2)上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城市c可能是表中的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评价d地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列举一种适合在该地种植的粮食作物。‎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知,M、N两地的降水类型同属于少雨型。分别根据其所处地理位置和大气环流分析原因。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和洋流等都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第(2)题,根据c地所处地理位置知,其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然后结合该气候类型特征在表格内找出对应序号。第(3)题,d地地处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结合该气候类型特征,从正反两方面评价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结合作物生长习性列举适宜在该地种植的作物类型。‎ 答案:(1)全年少雨 M地处内陆,水汽难以到达;N地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影响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洋流 ‎(2)①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温和少雨)‎ ‎(3)气温: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降水:雨热不同期或夏季降水少,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粮食作物:小麦、玉米(任答一种即可)。‎ ‎28.(2015·宜昌模拟)读世界某区域某日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中虚线MN表示航海线,DP与DQ表示锋面,BC线为晨线。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气压状况多出现于________(填“1月”或“7月”‎ - 15 - / 15‎ ‎)。此时N地风向为________风。E地此时的天气状况为________。‎ ‎(2)比较此时A与N两地的风力大小,并分析原因。‎ ‎(3)图中DP为________锋。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途中天气将如何发生变化?(从晴雨、风向、气压方面简要分析)‎ ‎(4)若此时晨线与赤道处经线之间的夹角为20°,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度)。‎ ‎【解析】第(1)题,读图,根据气压分布及海陆轮廓判断,高压中心出现在陆地,低压中心出现在海洋上,所以多出现在1月。此时N地位于北半球低压中心的东部,所以风向为东南或偏南风。E地此时受大陆冷高压中心控制,天气状况为寒冷干燥,或冷而晴或气温低天气晴朗。第(2)题,读图,此时N地等压线密集,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且N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A地小,所以风力大。A地等压线稀疏,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所以N地比A地风力大。第(3)题,图中DP位于锋面气旋的左侧,应是冷锋。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海轮从M点向N点航行,途中要先经过冷锋,后经过暖锋,冷锋降水在锋后,暖锋降水在锋前。所以途中天气晴雨变化是晴→雨→晴→雨→晴。风向变化是偏西-西南-东南。气压变化是先变低再变高。第(4)题,晨线与赤道处经线之间的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所以太阳直射在20°S。‎ 答案:(1)1月 东南(或偏南) 寒冷干燥(冷而晴或气温低天气晴朗)‎ ‎(2)N地比A地风力大。 N地等压线比A地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N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比A地小。‎ ‎(3)冷 晴雨:晴→雨→晴→雨→晴;‎ 风向:偏西-西南-东南;‎ - 15 - / 15‎ 气压:先变低再变高。‎ ‎(4)20°S ‎29.(能力挑战题)读澳大利亚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14分)‎ ‎(1)图中沿120°E经线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沙漠气候。‎ ‎(2)解释澳大利亚中部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3)澳大利亚西北部1月和7月分别盛行西北风、东南风。从海陆热力差异等方面说明该地区盛行风向形成的原因及盛行风气流的干湿状况。‎ ‎(4)悉尼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悉尼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 ‎【解析】第(1)题,图中120°E自南向北穿过的气候类型依次为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第(2)题,澳大利亚中部地区的沙漠与副热带高气压带、寒流和地形阻挡有关。第(3)题,1月份南半球为夏季,陆地上气温高,形成低压,此时北半球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西北风来自低纬海洋,气候湿润。7月份,南半球为冬季,陆地上气温低形成高压,澳大利亚西北部多受来自陆地上的东南信风影响,气候干燥。第(4)题,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于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较小,致使悉尼季风气候不如上海明显。‎ 答案:(1)地中海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2)南回归线横贯,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干旱少雨;西澳大利亚寒流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东部大分水岭紧邻太平洋沿岸,削弱了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的影响。‎ - 15 - / 15‎ ‎(3)1月: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比海洋升温快,形成低压中心;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为西北风;来自海洋的西北风比较湿润。‎ ‎7月:澳大利亚大陆冬季比海洋降温快,形成高压中心;处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从内陆吹来的东南风相对干燥。‎ ‎(4)表现:悉尼冬夏气温温差较小;降水的季节分配相对比较均匀。‎ 原因:澳大利亚大陆相对亚欧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相对较小。‎ - 15 -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