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6.00 KB
  • 2021-05-13 发布

上海市嘉定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解析

  • 1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019年上海市嘉定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下列化合物可能存在如图所示结构的是(  )‎ A. 脂肪 B. 胰岛素 C. DNA D. 肝糖原 2. 某学生研究小组欲测定某品牌氨基酸饮料中是否含有蛋白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 A. 班氏试剂 B. 苏丹Ⅲ染液 C. 双缩脲试剂 D. 碘液 3. 红细胞膜内K+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6倍,维持K+、Na+分布不均的是膜上的(  )‎ A. 受体 B. 载体蛋白 C. 磷脂 D. 糖蛋白 4. ATP的结构式可用如图表示,其中高能磷酸键的部位是(  ) ‎ A. 仅①处 B. 仅③处 C. ①和②处 D. ②和③‎ 5. 如图为人体内葡萄糖氧化分解的某一途径,其中过程②进行的场所位于(  ) ‎ A. 细胞质基质 B. 线粒体内膜 C. 线粒体基质 D. 线粒体外膜 6. 下列措施属于切断乙型肝炎传播途径的是(  )‎ A. 隔离病人 B. 消毒餐具 C. 锻炼身体 D. 接种疫苗 7. 用不同实验材料分别对燕麦的胚芽鞘进行以下研究实验,图表示实验前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实 验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 8. 草原物种多样性可用样方法调查,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在植物密集处选取样方地 ②根据植物密度确定样方面积 ③统计样方内物种数 ④统计样方内每--种植物的个体数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9. 某研究小组先对大鼠进行48小时的限制饮水,每次播放音乐时给大鼠供水,多次训练后大鼠听到音乐会做出饮水动作,建立了大鼠饮水奖赏条件反射。该实验研究中音乐对于实验前大鼠和实验后大鼠来说分别是(  )‎ A. 无关刺激和条件刺激 B. 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 C. 非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 D. 非条件刺激和无关刺激 10. 如图是一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只要受到刺激,便能引起②的反应 B. 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属于反射 C. 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减少 D. a处和c处的传导分别是生物电传导和化学物质传导 11. 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过程为CO2的固定 B. 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 C. 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 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12. 如图为生物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过程示意图,数字表示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①是转录 B. ②是逆转录 C. ③是翻译 D. 甲是肽链 1. 蟒蛇外形上没有四肢,但它的体内还保留着后肢骨的残余,说明蟒蛇是起源于有四肢的动物。这属于生物进化的(  )‎ A. 胚胎学证据 B. 比较解剖学证据 ‎ C. 生物化学证据 D. 古生物化石证据 2. 如图为某二倍体动物(2n=8)一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则该细胞(  )‎ A. 含8条染色单体 B. 为次级精母细胞 C. 含4个染色体组 D.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 3. 在“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中,低倍镜视野下观测到保卫细胞位于视野右下角,欲在高倍镜视野下进一步清晰观察该细胞,下列操作过程中错误的是(  )‎ A. 移动载玻片 B. 换为低倍镜 C. 换为高倍镜 D. 调节细调节器 4. 猫叫综合征患者的5号染色体组成和正常人体的5号染色体组成如图,据图判断猫叫综合征的变异类型是(  )‎ A. 基因突变 B. 基因重组 C. 染色体易位 D. 染色体片段缺失 5. 如图为健康人餐后血糖变化曲线,图中a点时体内的激素分泌状况是(  )‎ A.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均减少 B.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均增加 C. 胰岛素分泌减少;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D. 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 6. 如图示人体某细胞及发生在其中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该细胞是肝细胞或者是脂肪细胞 B. 该细胞中的代谢可以受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C. 该细胞中甘油三酯以VLDL的形式运送至血液 D. 该细胞能将胆固醇加工成胆汁酸后再排出体外 7. 如图表示雌果蝇的卵原细胞及其X染色体上部分基因的位置,该果蝇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可能是(  )‎ A. XHE:Xhe:XhE:XHe=1:1:1:1 B. XhE:XHe=1:1 C. XHE:Xhe:XhE:XHe=8:8:42:42 D. XHE:Xhe:XhE:XHe=42:42:8:8‎ 8. 如表表示控制秃顶这一性状的不同基因型在男女性别中的表现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基因型 表现型 女 男 BB 秃顶 秃顶 Bb 正常 秃顶 bb 正常 正常 A. 秃顶性状的遗传与红绿色盲遗传方式相同 B. 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为不完全显性 D. 基因型为Bb的男女表现型不同,原因可能是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影响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0分)‎ 9. 回答有关细胞的问题。 图1为人体细胞部分结构及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图中1~5表示结构,a~f代表生理过程;图2为人体部分细胞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其最主要的区别是______。 (2)自由基是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很可能损伤的结构有______(填图1中数字)。 (3)图1中过程a和d所示生命活动的完成依赖于结构5的______特性,若该细胞为吞噬细胞,过程a→b→c所示过程属于的免疫类型是______ A ‎.特异性免疫 B.非特异性免疫 C.细胞免疫 D.体液免疫 (4)若该细胞为浆细胞,则抗体分泌的过程是______ A.a→b→c B.e→b→c C.e→d D.e→d→f (5)图2中细胞丁、戊的核遗传物质、mRNA和蛋白质的是否存在差异,并说明原因。______‎ 1. 回答有关人体内环境的问题。 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利用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重吸收原尿中的水分。如图简要表示体温调节及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字母表示溶液,罗马数字表示过程。 (1)图中B是指内环境成分中的______;图中构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内环境的是______(用字母回答)。 (2)图中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结构与下列结构最相似的是______。 A.染色体 B.钠离子载体 C.突触小泡  D.抗原受体 (3)使图中过程Ⅱ加强的刺激是______(多选)。 A.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B.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外界环境温度升高 D.外界环境温度降低 (4)图中过程Ⅲ和过程Ⅳ对垂体和下丘脑的作用都是______(抑制/促进)作用,这种调节称为______调节。 (5)据图可知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后,会改变了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请分析这些酶活性改变后,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重吸收的作用机理。______‎ 2. 回答有关基因工程的问题。 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与某质粒进行重组,将得到的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经筛选后获得含重组质粒受体菌。如图表示人生长激素基因的定位及所用质粒有关信息。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基于上述信息,该项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是______。 (2)如同时用图中三种限制酶完全切割图中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的片段,分别可得到______个DNA片段。 A.3和3    B.3和4     C.4和3     D.4和4 (3)为了让目的基因与质粒DNA合理重组,同时便于筛选重组质粒,选用的限制酶最可能为______。 A.酶E和酶G     B.酶F和酶G    C.只用酶E    D.只用酶G 为了得到含重组质粒的受体菌,需要对导入操作后的受体菌进行培养筛选,图2分别表示受体菌接种在A、B不同培养基中的培养过程。 (4)图2中A、B培养基一般为______(固体/液体)培养基。 (5)所选用受体菌的相关要求是______。 A.需要含有Apr,不能含有Tcr B.需要含有Tcr,不能含有Apr C.需要含有 Apr和Tcr D.不能含有Apr和Tcr (6)若能成功筛选,请描述A、B两个培养基中存活受体菌的差异?______‎ 3. 回答有关绿色植物物质转化和能量代谢的问题。 巨桉原产澳大利亚东部沿海,其凋落叶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为研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对菊苣幼苗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采集新鲜凋落的巨桉树叶,与土壤混合后置于花盆中,将菊苣种子播种其中,出苗一段时间后测定菊苣各项生长指标,结果见表。如图是叶绿体内部分代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分组 凋落叶含量 (g/盆)‎ 植株干重 (g/10株)‎ 光合色素含量 (mg/g)‎ 净光合速率 (μmolCO2  /m2/s)‎ C5羧化形成C3效率 (μmolCO2  /m2/s)‎ 甲组 ‎0‎ ‎7.78‎ ‎2.74‎ ‎9.77‎ ‎0.040‎ 乙组 ‎30‎ ‎3.60‎ ‎2.28‎ ‎7.96‎ ‎0.040‎ 丙组 ‎90‎ ‎1.14‎ ‎1.20‎ ‎4.76‎ ‎0.028‎ ‎(1)本实验的对照组是______。 (2)针对该研究,下列实验步骤中可选用的步骤是______。 ①称取一定量的新鲜凋落巨桉树叶。 ②称取每组菊苣的干重。 ③称取一定量的灭过菌的土壤。 ④在混合后的土壤中每组放入等量的菊苣种子。 ⑤将甲组放在黑暗中,乙组丙组放置在不同的光照下,三组的温度均适宜。 ⑥定时定量的浇水。 (3)光合色素的含量和C5羧化形成C3效率分别可影响图中______(A/B)处和______(A/B)处的反应。 (4)据表分析,乙组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丙组的原因可能有______。(多选) A.乙组的酶含量高于丙组 B.乙组的光合色素的含量大于丙组 C.乙组的细胞呼吸效率高于丙组 D.乙组的C5羧化形成C3效率高于丙组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巨桉凋落叶释放的这些小分子有机物对菊苣幼苗的光合作用及其生长有______(促进/无影响/抑制)作用,试结合表中数据从光合作用反应过程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_____。‎ 1. 回答有关人体遗传的问题。 遗传性扁平足与进行性肌萎缩都是单基因遗传病,扁平足为常染色体遗传,6号不携带相关病基因。假设扁平足基因可用A或a表示,进行性肌萎缩基因可用E或e表示。甲、乙两个家族分别仅存其中一种遗传病,遗传系谱如图: (1)甲家族中患者所患的遗传病是______,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D.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2)甲家族7号基因型______。为了确定7号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可对其进行______。 A.遗传咨询 B.基因检测 C.B超检查 D.染色体数目检测 (3)乙家族中12号和13号个体的出现,可判断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_____;14号和16号个体的出现,可判断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______。 (4)如果扁平足是显性遗传,则甲、乙两家族的7号与18号婚配,后代不患这两种病的几率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 解:A、脂肪的化学本质为脂质,只含C、H、O种元素,因此肯定不含肽键,A错误; B、胰岛素的本质是蛋白质,含有肽键结构,B正确; C、DNA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因此肯定不含肽键,C错误; D、肝糖原属于多糖,只含C、H、O种元素,因此肯定不含肽键,D错误。 故选:B。 图示为肽键,是一分子氨基酸的α-羧基和一分子氨基酸的α-氨基脱水缩合形成的酰胺键,即-CO-NH-。 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两个氨基酸之间会形成肽键,因此肽键是蛋白质和多肽中特有的结构。因此解答本题只需判断选项中化合物的化学本质即可。 本题比较简单,考查了相关化合物的化学本质以及蛋白质的结构,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肽键是蛋白质中的特有的结构。‎ ‎2.【答案】C 【解析】‎ 解: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因此鉴定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 故选:C。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本题考查检测蛋白质的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3.【答案】B 【解析】‎ 解:K+和Na+进出红细胞的方式都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消耗能量。红细胞内K+浓度是膜外的30倍,膜外Na+浓度是膜内的6倍,维持这种K+、Na+分布不均匀是由膜上的载体所控制。 故选:B。‎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 ‎×‎ 水,CO2,甘油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 ‎×‎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 ‎√‎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 ‎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三种运输方式的方式和实例,解题的关键是理解主动运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 ‎4.【答案】D 【解析】‎ 解:根据ATP的结构简式:A-P~P~P,其中-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因此图中①处表示普通的化学键,②和③两处表示高能磷酸键。 故选:D。 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本题考查ATP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ATP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5.【答案】C 【解析】‎ 解:A、①过程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糖酵解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错误; BCD、②过程是第二阶段,为三羧酸循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人体有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②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  (线粒体基质) ③24[H]+6O212H2O+能量              (线粒体内膜) 2、人体无氧呼吸的过程: ①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        (细胞质基质) ②2丙酮酸+4[H]2乳酸                     (细胞质基质)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B 【解析】‎ 解:A、隔离病人属于控制传染源,A错误; B、消毒餐具属于切断传播途径,B正确; C、锻炼身体,增强自身免疫能力属于保护易感人群,C错误; D、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D错误。 故选:B。 传染病的控制要做好三个环节,一是控制传染源,二是切断传播途径,三是保护好易感人群。 本题的知识点是免疫调节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中的作用,对于免疫过程的理解和归纳总结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7.【答案】C 【解析】‎ 解:A、燕麦胚芽鞘的感光部位是尖端,所以用锡箔套住尖端下部后,不影响感光,因此燕麦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A错误; B、由于生长素不嫩横向运输,故只能向下运输,所以直立生长,B错误; C、生长素不能通过云母片,所以右侧生长素不能向下运输,导致燕麦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C正确; D、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右侧,导致右侧有生长素,促进右侧生长,向左弯曲,D错误。 故选:C。 阅读题干和题图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植物激素调节,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图解,根据具体描述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向光性、生长素横向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C 【解析】‎ 解:①利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应该注意随机取样,而不是在植物密集处选取样方地,①错误; ②统计时可视植物密度确定样方面积,密度低的样方可大些,②正确; ③④样方法草原物种多样性,应该统计样方内物种数以及每一种植物的个体数,③④正确。 故选:C。 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具体过程为: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计数→计算种群密度(取平均值)。 本题考查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重点考查样方法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一般过程,能注意相关细节,特别是取样的时候,要注意随机取样,而且样方的大小要相等,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9.【答案】A 【解析】‎ 解:此题为大鼠的“音乐-饮水反射”实例。给大鼠供水会引起饮水,这是非条件反射;供水是非条件刺激。给大鼠听音乐不会引起饮水反射,音乐与饮水反射无关,称为无关刺激。但是,如在每次给大鼠供水之前,先给听音乐,这样经多次结合后,当音乐一出现,大鼠就有饮水反射。这时,音乐已成为供水(非条件刺激)的信号,称为信号刺激或条件刺激。由条件刺激(音乐)的单独出现所引起的饮水反射,称为饮水条件反射。 故选: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其中条件反射需要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参与。望梅止渴、谈虎色变和过目不忘都属于条件反射。 本题主要考查反射的类型,关键是知道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以及特点。‎ ‎10.【答案】D 【解析】‎ 解:A、不同的感受器有适宜的刺激种类,不能对各种持久都能发生反应,不同的感受器也有不同的刺激值,刺激强度太弱,不能引起感受器的兴奋,A错误; B、反射活动需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因此b处给予适宜刺激,引起②的反应不属于反射,B错误; C、神经递质在突触小泡中,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时将神经递质胞吐到突触间隙中,因此兴奋每传递一次都会导致突触前膜的面积增加,C错误; D、由图可知,图中a处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是生物电,c处是突触依靠神经递质传递兴奋,D正确。 故选:D。 分析题图:图示是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组成,根据a上的神经节或③处突触结构可以判断,①为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②为效应器,能作出一定的反应;③为突触结构。 本题结合某低等海洋动物完成某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考查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要求考生识记反射弧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反射的概念,明确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完整的反射弧;掌握突触的结构,明确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速度大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 ‎11.【答案】B 【解析】‎ 解:A、由题意可知,该酶催化的过程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CO2的固定,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B、暗反应指反应过程不依赖光照条件,有没有光,反应都可进行,B错误; C、对14CO2中的C元素进行同位素标记,检测14C3的放射性强度,可以用来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C正确; D、单位时间内14C3的生成量的多少表示固定反应的快慢,可以说明该酶活性的高低,D正确。 故选:B。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光反应和暗反应。前者的进行必须在光下才能进行,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后者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能量和[H]。 ‎ 本题的考点是光合作用的过程、酶的催化效率、同位素标记法等,考查在新的情境下利用已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12.【答案】C 【解析】‎ 解:A、①表示DNA的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A错误; B、②表示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形成单链的RNA,B错误; C、③表示翻译,形成多肽链,C正确; D、甲表示转录的产物,翻译的模板,即信使RNA,D错误。 故选:C。 据图分析,①表示DNA的复制,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②表示转录,形成单链的RNA;③表示翻译,形成多肽链.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的转录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答案】B 【解析】‎ 解:根据上述分析生的物进化的证据来看,蟒蛇外形上没有四肢,但它的体内还保留着后肢骨的残余,说明蟒蛇是起源于有四肢的动物,更符合比较解剖学的内容。 故选:B。 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有关证据问题,考生需明确各种证据的判断依据,然后进行准确作答。‎ ‎14.【答案】D 【解析】‎ 解:A、该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因此不含染色单体,A错误; B、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B错误; C、该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 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正确。 故选:D。 分析题图:图示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该细胞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答案】B 【解析】‎ 解:A、换到高倍镜前,需要先移动载玻片,将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A正确; BC、要进一步清晰观察该细胞,应该换为高倍镜,B错误;C正确; D、在高倍镜下要清晰的观察该细胞,应该调节细调节器,D正确。 故选:B。 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本题考查细胞观察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6.【答案】D 【解析】‎ 解:由题图可知,猫叫综合征是5号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造成。 故选:D。 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某一片段缺失、重复、易位和倒位易位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某一片段,倒位是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的位置颠倒。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染色体结构变异类型的理解和掌握,并应用相关知识分析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实例。‎ ‎17.【答案】D 【解析】‎ 解:据曲线分析可知,餐后2小时内,血糖浓度上升;由于机体进行调节,图中a点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 故选:D。 分析题图:餐后2小时内,血糖浓度上升,此时a点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随后由于调节和消耗使血糖水平降低,直到血糖稳定为止。 本题主要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分析图形的能力。‎ ‎18.【答案】A 【解析】‎ 解:A、据题意分析可知,该细胞是肝细胞,A错误; B、肝细胞糖代谢受胰高血糖素的调节,B正确; C、该细胞合成的甘油三酯以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形式运送至血液,C正确; D、该细胞是肝细胞,既能合成胆固醇,又能将多余的胆固醇进行加工排出体外,D正确。 故选:A。 分析题图可知,在该细胞内,能完成脂质与糖类的相互转化和葡萄糖与糖原的相互转化,因此该细胞为肝细胞。 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质的代谢过程和相互关系,分析题图,明确进行该生理过程的细胞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糖类代谢和脂质代谢过程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利用糖类代谢和脂质代谢的只是解释解释与人体健康有关的问题是本题考查的重点。‎ ‎19.【答案】D 【解析】‎ 解:ACD、交叉互换只发生在少数细胞中,所以产生的四种卵细胞应该是两多两少,且XHE和Xhe所占的比例要高得多。因此该生物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不可能是XHE:Xbe:XhE:XHe=1:1:1:1,也不可能是XHE:Xhe:XhE:XHe=8:8:42:42,可能是XHE:Xhe:XhE:XHe=42:42:8:8,AC错误,D正确; B、交叉互换只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所以产生卵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不可能是XhE:XHe=1:1,B错误。 故选:D。 分析题图:细胞中H基因和E基因位于一条X染色体上,h基因和e基因位于另一条X染色体上。由于是不完全连锁生物的卵原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会发生交叉互换,产生重组类型的配子。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0.【答案】D 【解析】‎ 解:A、由于男性秃顶的基因型是BB和Bb,正常的基因型是bb,所以秃顶性状的遗传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因此与红绿色盲遗传方式不相同,A错误; B、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所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 C、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属于完全显性,C错误; D、由于基因型为Bb的男孩和女孩的性状不完全相同,可推测该秃顶性状与性别有关,原因可能是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影响,D正确。 故选:D。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基因型为BB的个体都是秃顶,基因型为bb的个体都是正常,基因型为Bb的个体中男性为秃顶,说明秃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属于完全显性。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1.【答案】具有成型的细胞核   1、3、4、5   流动性   B   C   核遗传物质相同,mRNA和蛋白质不同,丁和戊由甲有丝分裂后分化而来,因此核遗传物质相同;丁和戊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使其分化成了不同类型的细胞,因此mRNA和蛋白质不同。 【解析】‎ 解:(1)蓝藻是原核细胞,人的细胞为真核细胞,人体细胞与蓝藻细胞相比,其最主要的区别是具有成型的细胞核。 (2)自由基是细胞正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当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的组成成分磷脂分子时,可能损伤具膜的结构,如:1高尔基体、3内质网、4囊泡、5细胞膜。 (3)解:图1中过程a和d所示生命活动即内吞和外排作用的完成依赖于结构5的流动性,若该细胞为吞噬细胞,过程a→b→c所示过程属于的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该免疫类型是:非特异性免疫,B正确。 故选:B。 (4)解: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如图中的e→d,C正确。 故选:C。 (5)图2中细胞丁、戊是由甲种细胞分化而来的,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的表达,并没有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细胞丁、戊的核遗传物质相同,mRNA和蛋白质不同,丁和戊由甲有丝分裂后分化而来,因此核遗传物质相同;丁和戊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使其分化成了不同类型的细胞,因此mRNA和蛋白质不同。 故答案为: (1)具有成型的细胞核 (2)1、3、4、5 (3)流动性   B (4)C (5)核遗传物质相同,mRNA和蛋白质不同,丁和戊由甲有丝分裂后分化而来,因此核遗传物质相同;丁和戊细胞的基因选择性表达使其分化成了不同类型的细胞,因此mRNA和蛋白质不同。 分析图1:图1为动物细胞部分结构及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1是高尔基体,2 是附着型核糖体、3是内质网,a是内吞形成的囊泡、b是溶酶体、c是溶酶体和内吞物质形成的复合体,d是高尔基体形成的分泌泡, 图2:表示细胞分化,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的表达,据此答题。 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2.【答案】血浆   A   C   AC   抑制   负反馈(反馈)   图中所示相关酶活性改变后,可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同时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增加,最终促进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 【解析】‎ 解:(1)图中B是指内环境成分中的血浆;图中构成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内环境的是A。 (2)图中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结构与下列结构最相似的是突触小泡。 (3)使图中过程Ⅱ加强的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外界环境温度升高。 (4)图中过程Ⅲ和过程Ⅳ对垂体和下丘脑的作用都是抑制作用,这种调节称为负反馈调节。 (5)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细胞,改变了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最终促进了对水的重吸收。 故答案为:(1)血浆  A (2)C (3)A、C ‎ ‎(4)抑制 负反馈(反馈) (5)图中所示相关酶活性改变后,可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同时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使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增加,最终促进了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 分析图示:图示表示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抗利尿激素作用于肾小管细胞,改变了细胞中某些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水通道蛋白的合成,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增加细胞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最终促进了对水的重吸收。B表示血浆,A表示组织液,C表示细胞内液。 本题结合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细胞重吸收水分的调节机制图解,考查内环境的组成、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水平衡调节,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识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识记水平衡调节的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答题,难度适中。‎ ‎23.【答案】人生长激素基因   D   B   固体   D   A中的有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菌和导入原质粒的受体菌,而B中只有导入原质粒的受体菌 【解析】‎ 解:(1)根据题干信息,该项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是人生长激素基因。 (2)如同时用图中三种限制酶完全切割图中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DNA的片段,分别可得到4个DNA片段。 (3)由题意分析可知,为了让目的基因与质粒DNA合理重组,同时便于筛选重组质粒,选用的限制酶最可能为酶F和酶G。 (4)图2中A、B培养基是选择性培养基,一般为固体培养基。 (5)所选用受体菌的相关要求是不能含有Apr和Tcr,以便于对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菌的选择。 (6)A、B两个培养基中存活受体菌的差异是:A中的有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菌和导入原质粒的受体菌,而B中只有导入原质粒的受体菌。 故答案为:(1)人生长激素基因 (2)D (3)B (4)固体 (5)D (6)A中的有导入重组质粒的受体菌和导入原质粒的受体菌,而B中只有导入原质粒的受体菌 分析图1可知,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最好用酶F和酶G,这样既避免切割后DNA片段的自身环化,又保留质粒上的标记基因。由于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破坏了四环素抗性基因,保留了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所以筛选受体菌可用图2中的A。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内容,要求学生理解目的基因的获得方法和限制酶切割位置对受体菌培养的影响。‎ ‎24.【答案】甲组   ①④⑥②   A   B   BD   抑制   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可抑制光反应,暗反应,从而抑制菊苣幼苗生长。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浓度低时可抑制光反应,浓度高时还能抑制暗反应,从而抑制菊苣幼苗生长;巨桉凋落叶在含量低时,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光合色素含量减少,直接导致光反应减弱;在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还能使C5羧化形成C3效率下降,导致暗反应下降,从而抑制菊苣幼苗生长。 【解析】‎ 解:(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与土壤混合的巨桉树叶的量,故对照组是甲组。 (2)在实验过程中,首先①称取一定量的新鲜凋落巨桉树叶;然后④在混合后的土壤中每组放入等量的菊苣种子,并且⑥定时定量的浇水;培养一段时间后②称取每组菊苣的干重。 (3)光合色素的含量可影响光反应,即A,C5羧化形成C3效率影响暗反应,即B。 (4)由表格分析可知:乙组的光合色素的含量大于丙组,同时乙组的C5羧化形成C3效率高于丙组,导致乙组的净光合速率大于丙组。 (5)分析上述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可抑制光反应、暗反应,从而抑制菊苣幼苗生长,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浓度低时可抑制光反应,浓度高时还能抑制暗反应,从而抑制菊苣幼苗生长巨桉凋落叶在含量低时,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光合色素含量减少,直接导致光反应减弱;在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还能使C5羧化形成C3效率下降,导致暗反应下降,从而抑制菊苣幼苗生长。 故答案为:(1)甲组 (2)①④⑥② (3)A  B (4)B D (5)抑制 巨桉凋落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浓度低时可抑制光反应,浓度高时还能抑制暗反应,从而抑制菊苣幼苗生长,巨桉凋落叶在含量低时,其释放的某些小分子有机物使光合色素含量减少,直接导致光反应减弱;在巨桉凋落叶含量高时,这些小分子有机物还能使C5羧化形成C3效率下降,导致暗反应下降,从而抑制菊苣幼苗生长 本题关键能从表格中获取信息进行分析综合。表格中看出,实验的自变量为巨桉树叶的含量,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巨桉树叶含量越高,植株干重、光和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因变量越低。而C5羧化形成C3效率要在巨桉树叶达到一定量时才减少。 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的有关探究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分析表格的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难度适中。考生在分析表格时,找到实验的自变量;并且明确光合色素主要影响光反应,羧化形成效率影响的是暗反应。‎ ‎25.【答案】进行性肌萎缩   B   XEXE或XEXe   B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716 【解析】‎ 解:(1)甲家族中,5、6正常,其儿子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6号不携带相关致病基因,说明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又因为扁平足为常染色体遗传,所以甲家族中患者所患的遗传病是进行性肌萎缩,故选B。 (2)甲家族的遗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9号患病,说明5号是携带者,则7号基因型为XEXE或XEXe.为了确定7号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可对其进行基因检测,故选B。 (3)甲家族中患者所患的遗传病是进行性肌萎缩,乙家族中的患者所患的遗传病是扁平足,因为乙家族中12号正常男性和13号患病女性,则可判断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又因为14号患病男性和16号正常女性,可判断该遗传病不可能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4)若扁平足是显性遗传,且在常染色体上,则7号基因型为aa XEXE或aaXEXe,18号基因型为AaXEY,后代不生病的概率=×(1-×)═。 故答案为: (1)进行性肌萎缩  B (2)XEXE或XEXe     B (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4) 甲家族中,5、6正常,其儿子患病,说明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又因为6号不携带相关基因,说明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该病为进行性肌萎缩;根据题干信息可知,乙病为遗传性扁平足,在常染色体上,可能是显性遗传病或隐性遗传病。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题干信息分析甲家族,根据无中生有等特点判断其为伴X隐性遗传病,进而判断两个家族的遗传病种类,并进一步判断乙家族的遗传方式。‎